时间:2023-04-26 15:43: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校师德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利益呈现多样化,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侵蚀部分教师,许多教师在利益面前不知所措,导致教师职业信念淡薄,追求物质享受,逐渐削弱主流奉献精神。其次,由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因素的影响,房价、支出与职业收入不成比例,使得一些教师没有工作积极性,不能认真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了生存另辟新径,不能将精力投入到教育、科研中。
(二)高校师德建设机制不完善、执行力弱化
[2]当前,我国有些高校缺乏对师德建设的认识,多数高校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生教育上,而对师德建设流于“形式”,对于师德建设管理权限、组织管理方面等机制不完善,师德建设没有形成有效完整的保障机制。而在执行方面,执行力弱化,许多规则只是形式,操作考核基于定性考核,定量考核少之又少。
(三)转型期教师忽视自我修养
部分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往往是重才轻德,使一些教师在职业认识、德才观等方面出现偏颇。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校教师忽视自身道德修养,重业务而轻政治,重科研而轻教学,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职称晋升、薪酬等物质层面的追求上,在模糊的教师师德考核标准下,自身道德修养不够。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
为了加强转型期高校师德建设,政府要师职业道德规范标准,使高校教师真正领会统一的师德规范和标准,将个人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内化并转化成高校教师的自觉行为。同时,高校可以按照统一标准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符合师德规范的标准,可以更好地促进师德建设。
(二)净化高校氛围
首先,高校要积极宣传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强大宣传功能,增加高校教师的职业荣誉感[2],激发高校教师形成职业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素质。其次,高校要采取激励措施,对于师德良好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宣传,通过激励使其他教师内化自觉形成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高校要严厉打击学术造假等污染学术氛围的不良行为,加大惩罚措施,为广大教师树立警醒标杆。
(三)发挥高校主体作用
高校应定期举行加强师德建设的教育培训,在完善师德培训的同时也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教师群体设立不同的师德培训内容,以便领会以德治教的意识。高校主体还应引导教师自觉充实内涵,主动自律实践,让高校教师能够积极更新自我知识储备,成为教育与科研能力过硬的传道者。
(四)加强高校师德激励和评价机制建设
1.理想目标弱化。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不同的理想目标在教学工作中会产生不同的动力。当前,在我国的高等学校虽然有相对独立的环境,但并不是完全脱离于社会。社会上不少职业道德的严重失范现象,诸如干部队伍中的钱权交易、执法队伍中的贪赃枉法、新闻传媒的有偿新闻、医务工作者收受红包等,对高校教师队伍的冲击甚大。在许多高校教师的心目中,“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弘扬“蜡烛精神”、做“春蚕”、当“人梯”,已不再是响亮的职业口号,也很难化为工作的动力。在个别老师看来,自己能够干好本职工作,又不违法乱纪,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那份工资就不错了,什么崇高理想、无私奉献、“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等等都过时了。一些高校教师的自我设计很简单:搞好专业,保住饭碗。因而,他们只重视业务学习,轻视思想道德修养,认为自己业务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是大礼,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是小节,大礼不可不讲,小节则可以不拘。长此以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自然发生偏移。不少人以有高额存款、私家车、宽大的住宅、高额的“出场费”为荣,信奉“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利就图”,给多少钱讲多少话,做多少事,“按酬付劳”,甚至在对学生进行考评的过程中,也错误地运用等价交换原则,大搞“钱分交易”,使“礼物分”、“人情分”、“关系分”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状况都使人民教师的形象大打折扣。
2.育人意识淡化。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高素质的人才,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但在当前的高校教师的教育实践中,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教师的职责,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教给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将来就业的一技之长;至于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教育,是学校领导、政工干部和辅导员的事,与己无关。正因为有这样的观念,有的教师平时与学生接触交流很少,也不愿意花力气去研究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还有的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讲课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动不动就发牢骚,讲怪话,有的还以宣泄自己消极颓废的思想为诚实坦然,靠奇谈怪论来彰显个性,用传播小道消息来吸引学生;更有个别教师衣着不整,举止粗俗,脏话连篇,有的甚至沉湎于社会上的一些“低俗之风”而不能自拔。凡此种种,完全有悖“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古训,不仅损害了教师的群体形象,也毒化了高校的育人环境。
3.敬业精神欠缺。所谓敬业,是人们基于对一项工作、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神圣感、使命感、责任感和勤勉努力的行为倾向。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优良传统,但这些被视为“国粹”的优良传统在当今高校校园内却受到了挑战。有的教师不热爱教师职业,没有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只是苦于“没有别的地方好去”,暂时滞留在教师岗位上,因而他们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上懒懒散散,出勤不出力,人到心不到,备课敷衍了事,上课照本宣科,对于自己的教学效果也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有一些教师到是看好这个职业,但也不过是把教师工作当作一只“稳定”的“旱涝保收”的金饭碗而已。他们爱吃这碗饭,但又不满足,因而热衷于第二职业,常常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教学胡乱应付,而主要精力则花在别的营生上。这种精力投入上的隐性流失现象在高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还有的教师则是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工作随意性强,自由散漫,上课迟到、早退,随意调课、停课,对学校的纪律置若罔闻等等,这些都严重的违背了高校师德建设的宗旨。
4.学术浮躁功利。自古以来,教师的职责就没有离开过“传道、授业和解惑”。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和“科研先导”的口号影响下,今天的高等学府,已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荣,而是以学术成果的多少论英雄了。原因很简单,科研成果、科研经费在教师评价中权重太大,可以说真正决定教师的奖励、升职、待遇、地位的已不再是书教得怎么样,而是所谓的科研成果多不多了。正因如此,教师们对自己的本职——“教书育人”并不那么关注,而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关注“有没有文章、”“发了几篇文章、”以及“发在了哪个刊物”上。然而,并不是每所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都必须搞科研的,更不是每个教师搞搞科研每年都能发几篇文章的,但是,情势所逼,为了评职称是鸭子也得上架。于是乎,校园开始躁动,学术也更加功利了。有的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热衷于“短、平、快”,为达到一定的数量,形成“气候”,常常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甚至篡改、伪造数据;有的教师甚至违背自己的学术良心,做出一些违反基本道德的事情,如抄袭剽窃、请人、署名不实等等。而且,即便千辛万苦炮制出大作,往往还要托人情,找门子,化钱买版面,真是苦不堪言,面子失尽。
二、师德失范的主要成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所造成的某些领域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社会分配不公平以及多种经济成分和多元利益格局,使个人主义观念、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等等,这一切都使得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学校不是世外桃源,也会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金钱物欲的上升,理想情操的失落和道德水准的下降等师德滑坡现象。再加上目前各高校扩招,教师教学科研工作量的增加,教学科研经费的不足,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和学术论著发表困难,缺少国内外进修机会,教师待遇改善缓慢等实际困难,也使得一部分教师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大打折扣。
2.对师德建设重视不够。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中心工作,具备深厚的知识底蕴和丰富的教研技能,是高校教师的一致共识,至于师德修养如何却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正因如此,对高校教师而言,只要学历符合要求,教学过得硬,论文发得多,就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优秀的教师,甚至在教师比较“敏感”的问题如职称、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评审中,一般也只注重其科研、学历,很少把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方面的内容列入考核范畴。这在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重科研、轻师德轻修养的倾向,这是其一。其二,长期以来,我国的师德教育工作经常被视为政治教育,师德的“德”字常被归结为教师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其主要内容是让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大量的社会政治活动,而不是对师德观念、师德情感、师德理想、师德态度、师德法纪、师德作风、师德技能、师德良心、师德行为等一系列的师德规范建设工作的培养。同时,在师德教育的方法上,大多数也是以开会和学习有关文件的形式来代替师德教育,从而形成了事实上的形式主义,这就使很多教师对师德教育难以产生好感,也不可能重视。正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师德失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3.教育评价制度不健全。当前,我国高校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展,但也给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评价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没有一个统一、全面的衡量教育教学效果的标准,在评价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具体操作中常常出现不规范、不科学、不公平的现象,甚至教学努力的人得不到奖励,投机取巧的人反而得到肯定。而且,由于教育教学没有量化标准,而科研容易量化,因此科研指标在各高校几乎成了唯一的标准。当然,除了科研指标好掌握之外,学校重视科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这一指标决定着学校的排名、声誉和地位,事关学校的前途命运(比如能否纳入重点院校建设、能否得到经费支持等等),所以,科研指标现在是指挥高校运转的一支魔棒。为达到科研指标所规定的数值,各高校对科学研究给予名目繁多、“令人心动”的倾斜政策,如科研编制、项目经费、科研成果奖励以及在评职称、核定岗位时科研成果数量的“一锤定音”等等,在这种抓教学默默无闻,搞科研名利双收的情势下,还有谁愿意去精心备课,用心教学,辛勤育人呢?
4.教师收入状况未改善。一方面,大部分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希望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工作负担重,强度大,收入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不少教师对职业产生倦怠心理。在国际上,我国教师工资收入指数只是同档次发展中国家的1/4。不到印度的1/2。尽管近10年来,这种局面有了较大改善,教师工资收入连年增长,然而教师收入偏低的现实仍未扭转。这种收入的低下的状况,不仅让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而且还导致大量高素质人才不愿从事教育工作。据北京商情咨询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的一项调查,四十五岁以下的教师想跳槽的比率高达41.%,而他们跳槽的首要原因就是收入偏低。由于做教师工资偏低,许多优秀人才宁可到企业上班,留在学校的也大多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第二、第三职业。
三、改变师德现状的对策思考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高校教师使命感。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三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的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质的地位。”“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我们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承担着庄严的职责”。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聚集地,是国家先进科技的发源地。高校教师在参与社会生产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科技学术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每一个角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其思想素质修养的程度,职业道德水准的高低,对整个社会风气、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水准都有着明显或潜在的影响。同时,高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被认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如果说以前高校教师认真执教,“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良心”已无可厚非的话,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对师德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对当代大学教师来说,师德的要求也具有“先进性”: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大学生展示人生的最高境界,还要做大学生高尚的人格榜样,不仅要把具体的道德规范践行同最崇高的人生追求相结合,还要引导大学生确立人生的最高理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达到塑造完美的人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高校教师的师德不仅仅是个人行为,而是直接联系着整个社会。正因如此,我们说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提出更高的标准,这样才能满足其“既重塑自己,又塑造他人”的崇高职业要求。
2.制定规范,明确师德内容。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光有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健全高校师德规范。自建国以来,我国师德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政治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涉及阶级斗争,往往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专业思想教育则强调教师应该树立献身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努力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道德品质教育强调教师要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而总的说来前两者重于后者,特别是在特定时期,师德教育就是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有了改变,1997年颁布实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就反映了这种转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颁布实施,对于改善和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也必须尽快颁布一个既具引导作用又有较强约束力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至于规范的内容,要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把《纲要》的普遍要求与高校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要求,制定高校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必须突出高校特点,突出教师教书育人。通过制定、完善、落实师德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高教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完善机制,加强保障监督。高校师德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第一,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应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设立国家级、省级、校级奖项,对在教书育人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以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第二,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考核的过程中应将考核指标量化,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形成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束后公开公布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对师德考核为优秀的教师应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应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应撤销其教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第三,要建立和完善宣传机制。要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特别要注意挖掘带有普遍意义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做法,并运用多种形式加以宣传推广。在宣传先进典型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人为地拔高,要实事求是地挖掘师德模范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使先进人物贴近教师、感染教师、引导教师,让师德标兵可亲可敬可学。
4.诚信治学,共创良好学风。学术研究本是为追求真理,容不得半点虚假,其最基本的科学态度是诚实。高校教师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学术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学术风气,所以高校教师特别需要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诚实可信的学术美德。古语说得好,“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在培养优良学术道德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把学术成果等同于金钱,要引导高校教师自觉担负起学术道德建设的责任和使命;第二,不片面强调科研成果的数量,防止“科学的”和“学术泡沫”状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和作风;第三,制订学术规范,倡导“先进分子”的高尚人格;第四、“德治”和“法治”并举,提高高校教师的法律意识,严惩学术道德失范者。总之,要发扬同志在考察人民大学时所提出的“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努力做到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力戒浮躁、潜心钻研。要认真读书、多思慎思,关注现实世界,注重学术积累;要厚积勃发,出精品,出上品;要加强团结,和谐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招聘引进的严格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换句话说,符合教师资格是从业的法定条件。教师资格认定包括政治思想、学历和能力等方面,即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不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公民,学有所长,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分析高校教师招聘引进的条件可以看出,学历条件是刚性条件,没有研究生学历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是难以进入高校担任专任教师的。在现实实施中,条件往往更高。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往往要求应聘者具有研究生学历和获得博士学位,个别学校或专业还要求应聘者取得的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来自名校名师。国内一流大学对应聘者筛选时,更倾向于有海外求学、讲学或工作的经历。然而,这种过分注重学历、学位的倾向,使本来全面的,要求政治思想坚定、品德高尚、注重能力的综合标准变成单一的学历学位标准。因此,高校引进和招聘人才和名师,应当全面考察其是否遵纪守法,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思想品质是否高尚,治学是否严谨,是否具备敬业精神,是否热爱学生,个人生活作风是否良好等等,对违法乱纪者、道德品质恶劣者、学术造假者、生活作风糜烂者一票否决。近年来,在高校及学术界影响最大的是学术造假,学术造假的事件不断曝光: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被指论文抄袭;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论文抄袭事件;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抄袭事件;东北财经大学“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抄袭事件”;华中师大胡春林硕士论文“更牛”抄袭事件(仅致谢不一样);汪晖《反抗绝望》事件等等。上述事件中,有的虽然是学生所为,但也反映出为师者治学不严。在这种师德师风堪忧的特殊背景下,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在起点上奠定良好的师德师风基础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些学术造假事件的背后,反映出高校教师入口不严和管理混乱的诸多问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学术不端行为者,一经查实,一律予以解聘,依法撤销教师资格。高校是产生思想和生产知识的神圣殿堂,学术不端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兢兢业业、默默耕耘者的感情,恶化了不良学术风气,打击了创造创新者的积极性。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也毒害了部分学生,他们抛弃学业的严谨,惧怕科研的艰辛,选择探索的抄袭捷径。网络世界的出现为学术品质恶劣者、成果抄袭者提供了客观上的便利,此风不刹,本科生、研究生的学历、学位含金量大大缩水,导致科研能力不足,服务企业、党政部门以及社会的水平下降。
二、绩效考核公平公正,激励保障有力
在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十分复杂。从应然关系来说,科研促进教学,教学带动科研。但在实然状态下,教师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学校的教师资源也是有限的。教师的科研任务和压力太重,必然影响到教学精力的投入,进而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其科研精力投入必然减少,直接影响到科研的产出、科研的质量。在高校职位聘任、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待遇兑现过程中,科研的分量极大,有的学校甚至实行科研数量、级别一票否决制,任务繁重的教师只有三种选择:一,放弃职称晋升,听凭科研处罚;二,身体透支,在教学和科研两条战线同时作战,以牺牲个人生命健康为代价;三,投机取巧,导致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基于以上分析,高校在职位设定、工作量底线、量化考核以及待遇兑现过程中,应当并重看待科研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在人力资源开发深层研究中,价值观、敬业态度、自我评价、社会责任等软能力所起的作用更加持久和重要,是人力资源考量的优先因素,因而,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应重点分析教师的敬业态度、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等。毋庸置疑,今天的教师待遇总体是不错的,在各种职业评价中,仍然是许多优秀人才向往和满意的好职业。但受到市场经济竞争环境的影响,优秀人力资源在选择就业单位和进行服务时,总是充分考虑住房条件、工资待遇、科研平台、管理水平和领导者素养等综合因素,因而,想尽一切办法改善教师待遇,包括学术休假、出国深造、学术交流、困难帮助等,既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有效举措,也是吸引广大教师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科研上,防止精力外投,无暇科研,弄虚作假,敷衍教学,冷淡学生的积极对策。
三、人性化培训与开发,合理进行岗位流动
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中,为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创新环境、复杂环境以及多变环境,倡导人人培训,人人开发,终身开发,因而,坚持培训开发面前人人平等十分重要。培训与开发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是教师完成任务的前提,不能有的教师经常培训深造、访学交流,有的教师则无机会,甚至职业生涯期被完全剥夺了发展的权利。这种权利被剥夺,意味着教师能力不能有效发展,意味着竞争劣势,意味着教师间的不平等和尖锐矛盾。需要决定培训,需要决定开发。平等是一种美德,是人的尊严的象征。公平公正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人性的需要。剥夺人的权利,中止人的发展机会,是造成教师教书育人动力不足的重要因素。同时,要重能力,轻学历,学历和学位都应当体现在能力上。“确立‘能力本位’的人力资源开发,其目的就在于摒弃和转变传统人力资源培养、考评、使用和开发中倚重权力、关系、金钱等外在身份要素,阻滞人的能力拓展和发挥,把人力资源考评、使用和开发的重点转移到以能力为核心,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和实现人的价值。”在强化人性化培训开发的同时,还要进行岗位合理流动。人的能力总是变化的、发展的,岗位也是变化的、发展的,因而,在高校内部,特别是相近、相同专业间进行岗位合理流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有限人力资源,特别是优秀人才的作用,避免人才的浪费,有序转岗的制度设计可以使不同能力的教师找准自己的位置,降低压力,避免职业倦怠,化解矛盾,增强凝聚力。
四、优化生成环境,形成自律
教师师德的核心内容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然而,部分高校教师缺乏爱心,只是单纯地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不主动与学生沟通,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的教师将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割开来,一味注重讲授专业知识,不管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只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不管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发自内心地爱护学生、关爱学生的教师才会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学生的声音,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治学态度不严谨,学术态度不端
高校教师是学术研究的主力,但是当前高校学术研究中出现大量违反学术道德的现象,严重败坏了学术风气和社会风气。目前高校教师中存在的学术道德不端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学术成果水平低,粗制滥造;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无偿占有学生及他人的学术成果;等等。高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创新精神,首先要从自身做起,端正学术态度,保持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这才是高校教师师德的体现。然而,部分高校教师迫于学校制度的要求或一味追求职位的晋升,不惜弄虚作假,败坏学术道德。
三、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教师培训,重视师德建设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教师法律法规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使他们认清并履行教师义务,通过学习培养他们的职业责任感。其次,高校应该组织教师学习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使其明确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的伟大使命,明确教师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从而使其产生职业认同感。最后,通过激励教师自主学习,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技能结构,从而提升教师师德素养,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二)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完善师德建设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师德建设的本质要求分别体现在情感与态度层面和发展状态层面。[3]在情感与态度层面,高校教师要以爱为内驱力,用爱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发自内心地尊重教育事业,尊重学生,尊重每一个教育教学过程。有了这份发自内心的热爱,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对待这份职业,主动提高个人素养,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发展状态层面,高校教师要以创新为灵魂。高校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播知识技能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创造力和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高校教师职业的灵魂,只有重视创新,高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因为创新而有了生命力。因此,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把握好师德建设的立足点———爱和生长点———创新,从而不断完善师德建设。
(三)师德评价机制应以高校教师自我实现为导向
就师德的界定而言,概括起来有三种:其一是认为师德不仅包括教师职业道德与一般道德,还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立场和法纪行为;其二是认为师德是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其中包括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信念、对于事业的态度和情感,以及有关行为的规范等;其三是认为师德既是教学工作基本的准则和规范,又是教师必备的情操和品质。由此可见,对于师德的界定,早已超出教师专业工作的范围,而更多的是针对教师个人所提出的道德要求。
二、高校教师队伍师德现状分析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教师队伍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的人才质量,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关乎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整体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在社会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下,师德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教师不注重学习,缺乏进取心和奉献精神,违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道德;在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下,有些老师注重物质利益,而学术精神和治学动力不足,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如科研态度不严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屡屡见诸报端;部分老师热衷于申报课题项目,却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做出伤害学生的不法行为,社会反响强烈,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崇高形象。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有时代背景和深层次原因。比如,虽然现在的教师地位和待遇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或者国内其它行业相比较,教师仍然属于很清贫的职业。另外,在对教师的考核上,往往注重教师业务素质的考核,较少考核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唯成绩、唯科研论英雄”,从而造成了部分教师放松了自己的师德修养。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一)为师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教师的师德建设仅仅依靠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是无法完成的。正如罗尔斯所言:“离开制度的公正性来谈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严格的道德要求,那么,即使本人真诚相信和努力奉行这些要求,充其量也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而已”。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充分利用制度的刚性机制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才能为提高教师师德素养提供保证。
(二)师德建设要确定以生为本的理念
师德建设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是教师教学的长期目标,也是教师职业价值的基本体现。一方面,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渴望,积极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关心爱护学生,给予其应有的尊重与理解。教师要发自内心对学生产生真挚的热爱,对教书育人工作产生深切热爱。
(三)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当前出现的一些师德滑坡现象,并非主流现象。绝大部分教师还是爱岗敬业,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让教师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从而坚定自己的职业信仰,自觉规范自己言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机制
师德考核评估是师德建设评估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制度与实施细则,将师德评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进修培训和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教学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师德方面的督导工作,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对师德反映不佳的教师要及时劝诫,经劝诫后仍无改观的,要依规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对师德表现极其恶劣无法挽救的,要坚决地清除出教师队伍。另外,对教师师德考评结果要建立规范档案式管理,以求长效。
(五)以人为本,对教师多些人文关怀
实施师德教育和加强师德建设,必须突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即重视教师作为个体的存在、尊严及利益。教师是有生命、有情感的主体,“教师从事教育过程应该是其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牺牲过程”。因此,政府、学校、社会等都应该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全面关心教师,努力解决切实涉及到教师利益的各种实际问题。
四、结语
1.职业素养。
关于职业素养这一类,主要设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体育教师非常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教学中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有70%的学生选择表示认同。二是在“下列哪些行为造成了教师的职业素养较低”问题中,有27%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师经常不备课就开始上课,有7%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在上课时接听电话,有9%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师无故缺席和与其他科任教师换课,还有6%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并没有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三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在逐渐降低吗?”有接近87%的学生认为没有,并不赞同这一观点,有7%学生的保持中立态度。通过职业素养方面的调查发现,现阶段的体育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并不存在很大的问题,但还是存在教师采用比较散漫和随意的心态上课,并且这种教学观念有可能会继续存在。
2.道德品质。
关于道德品质的调查设立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体育教师不平等地对待、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存在”,只有5%的学生认为存在,还有少数学生表示没有感觉到这种问题的存在,有95%的学生认为并不存在。二是“体育教师待人真诚,能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吗?”,有93%以上的学生一直认为体育老师平时待人比较热情、诚恳,并把体育老师树立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三是“下列哪些行为影响了你对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评价?”其中认为教师在评判学生时用语不文明的占6%,教师的形象(举止、着装等)不具有表率作用的占14%,认为教师社会公德心不强占10%,还有72%的学生认为教师形象较好。四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道德品质在逐渐降低吗?”95%以上的学生认为没有降低。通过对体育教师道德品质的调查发现,虽然从总体上看,教师的道德品质还是不错的,但还是存在少数道德观念较低的教师,并不能通过教学在言论、行为、生活作风和思想意识方面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领、推动等积极向上的影响作用。
3.高尚情操。
体育教师是否具有高尚情操的调查涉及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体育教师会经常发牢骚,比如在课堂纪律不好或是其他情况下”,其中有28%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平时上课确实会发一些牢骚。二是“体育教师以家庭背景好坏来对待学生”有10%的学生选择了同意,75%的学生选择了不同意,剩下学生保持中立的态度。三是“你认为体育教师的高尚品质在逐渐降低吗?”有27%的学生认为是的,有73%的学生认为并没有降低。通过上述问题,可以了解到虽然体育教师在情操方面的表现不算差,但是学生却对教师今后情操的提升抱有不看好的心态,因此,体育教师的高尚情操培养也是不忽视的问题。
4.教学能力。
这里的教学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因此在教学能力方面我们设置了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体育教师的知识体系丰富,能理论联系实际地教学”,有85%以上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知识丰富,博学多才,其中有15%的学生认为体育老师缺乏丰富的体育知识。第二,“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率高吗?”,有83%的学生经常与老师互动交流,17%的学生很少与体育老师交流甚至一次都没有交流过。第三“,你认为下列哪些内容是体育教师最为欠缺的?”有17%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氛围的制造,有10%的学生选择了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还有10%的学生选择了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而有63%的学生则认为并不欠缺。第四,“当学生的观念与教师的观念产生分歧时,教师最常用的方式”,其中有40%的学生选择了探讨式交流,有35%的学生选择了说服学生,有6%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忽视,还有19%的学生选择了各存争议。第五“,你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必要进行提升吗?”有15%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85%的学生认为不必要。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有些教师还喜欢讲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上课敷衍,浪费教学时间,因此,对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进行改进和加强是很有必要的。
二、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根据以上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各项指标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工作态度不端正,比较敷衍和散漫,个人品行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及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教师自身、学校的管理体制以及社会风气等因素。本文立足产生的问题,将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体育教师个人对师德修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缺乏教学责任心,部分体育教师仅将教学生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并没有把将学生培养成思想品行端正、技术水平高超的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不仅认为只要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讲解完就算是完成任务,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将体育知识点消化理解,体育技能掌握熟练与否,而且缺少更新知识体系和技能水平的积极性,因此频频出现工作态度较差、职业素养较低的现象。二是思想认识程度不够,多数教师并不认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品德能影响到学生,只认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好书,锻炼好学生的体能和提高技能即可,不具备以身作则的思想理念,因此,当学生不好好学习时,就采用严厉的语气和粗俗的语言来评判学生,这种行为为学生所诟病,不利于树立良好的师者形象。
2.学校缺少对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提升的监管体制。
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学校给予监督和引导,但是很多高校在这方面都做得不够,主要原因是学校往往只重视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因此对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个人品行的监督不到位。另外,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建设缺乏具体措施,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国家和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法规也没有真正落实,从而造成了教师师德修养水平逐渐下降的现象。
3.社会不良风气对体育教师师德修养造成的不良影响。
虽然这一因素在影响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方面的作用较小,但是社会的腐败思想和消极生活态度,对于部分立场不坚定、思想觉悟差的教师就很容易造成他们的意志薄弱,对职业的认同感低,有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良的职业道德败坏行为。
4.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措施。
4.1学校要积极开展增强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活动,提高体育教师师德修养建设的意识。
首先,学校要定期让教师学习师德修养课程,如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法等,了解教师师德修养是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其次,教师应明确自身的教学职责和任务,从而能自觉更新知识体系和观念,并自觉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以此来不断完善自身的师德修养水平。必要的师德修养活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达到师德规范的标准。
4.2建立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要建立合理的体育教师师德修养考核机制,首先,必须由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以实现客观和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岗位聘用、职称晋升或是涨工资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励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最后,考核内容要从备课、言行举止、着装、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以做到全面改进和加强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客观公正的评选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个人修养的养成。通过一定的制度及规范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约束,促使教师自觉完成个人修养的提升,对于建立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4.3体育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来促进师德修养的培养。
友好的教学气氛不仅能让教师轻松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道德状况,而且也能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自己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从而能够自觉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等。教师的行为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更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形式来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
三、结语
“知行合一”是明代心学大家王守仁首先提出,不仅仅局限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行合一”思想从历史发展到现在,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意义,特别是在现代教育的德育领域中。“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就是正确认识、先进理念、科学思想。“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就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其思想包括以下两层重要意义。一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认识知行差异,重视道德践履。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二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体现了对道德主体的重视,对道德责任感的强调。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实现。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而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则是“知行合一”的完成。
二、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师德建设成效显著,广大教师遵循“身正为师,德高为范”的准则,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受到来自多方面不良思潮的影响,以及在教育过程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道德素质要求,导致不同程度地出现师德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为人师表意识淡薄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品德、行为和生活爱好,对学生身心的发展起着直接影响的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可以影响到人的一生。部分教师因缺乏良好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在政治态度、工作作风、言谈举止、仪表着装等方面难以成为学生的模范表率。有的教师对学生批评指责较多,尊重爱护不足,不能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进行有针对性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不能起到师表的作用,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
2.教书育人重心失衡高等院校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的存在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等问题,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难以起到表率作用。部分从事教学的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单纯思考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忽视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没有把育人作为应尽的职责;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交流少、沟通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缺乏关心,尤其是对所谓的“问题”学生表现出歧视和有意的疏远,缺少应有的爱心,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道德品质不关心,难以做到教书育人。
3.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些“负能量”因素的影响下,高等院校部分教师未把自己的职业看作是承担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传授应用技能的一项事业,而是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看作是一种简单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已。由此,有的教师不求功名,不思进取,不悉心敬业,对教学内容缺乏探索和研究;有的教师过分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对教学工作用心不到位;有些教师备课不认真,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技术手段落后,教案缺乏创新,有的甚至上课连教案都没有,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沉闷,学生收获甚少。
4.师德建设管理不力许多高校重视教学科研和产业发展,顾及师德建设不多,师德建设机构职责不清,没有建立和执行有效的师德考评制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薄弱,影响了师德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具体的师德教育活动中,思想畏难、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方法落后,导致有时有活动也收效不佳。
三、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方法和措施
1.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不断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素养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师德建设理念的提升。提倡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就是提倡回归教育的本源和人的教育。在具体工作中,不仅教师要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更要重视教师的培养,关心教师的发展。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要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使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才干,充实提高自己,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价值,这就是新形势下师德建设的正确理念。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作为一类专业人员,其发展内涵和外延是多层面、宽领域的。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要从学校实际发展目标出发,立足于当前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在促进教师群体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的个体发展。同时,对教师的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实现人性化管理。管理者要面向基层、面向教师,为教师在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广大教师以实际行动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素养。
2.教师要知行统一,积极实践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灵魂,是施教的基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必须依靠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进行修养和锻炼,才能使师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高尚的思想道德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坚持在教育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师德,实践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从事教育实践,并以此为准则,对照、检查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广大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和提高道德修养,是加强教师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加强师德修养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和教学环节,努力提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积极投身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努力培养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
1.专业素质考核结合轻师德修养评定。设计问卷对教师的各项素质进行评价,包括教师的工作能力、道德品质、待人接物素质、创新素质、研究能力,对学生问卷的分析发现,在老师各项素质中65%的学生认为道德品质是最重要的,接下来依次是工作能力占43%,待人接物占26%,创新素质占22%,科研能力占14%。这反映出师德修养的提升应以基础素质为本。但是,师德包括的精神世界和德行修养是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得以实现的,不同高校的教师管理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管理上重业务、轻思想道德教育,让很多年轻教师很少参加师德教育活动。而在高校对教师的考核当中侧重于教师的专业素质,部分高校为引进高端人才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则偏重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同时,在教师职称的评审中,更是侧重教师的科研成果和学历,弱化了对教师个人的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的考核,且对这些方面的考核比重较低。这样的管理方式和考核方式造成了高校教师一味追求科研结果和学历的现象,使教师只重视业务、科研、学历,而忘记了德育、素质等的培养。
2.道德宣教结合师德师风行为准则和细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师管理中只有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说教道德宣教为基础,以师德师风行为准则细则为辅助,以培养未来人才为己任,才能不断完善我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在高校建设过程中,有的高校通过奖励和宣传道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激励年轻教师,利用树立榜样的方式鼓励年轻教师加强自身德育的修养,用道德高尚的教师带动教师队伍的德育素质,但是在在对教师德育素质的综合考核中,对这种方式的结果评价可见效果不是很好,各种陈旧的评价体系阻碍了高校教师德育的发展。所以部分高校尝试着改变许多对教师的笼统的、抽象的道德要求,开始制定一些清晰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可行准则。在实践教学工作中评判师德的高低,才能实现高校教师队伍师德的整体提高。
3.注重突击考核方式,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高校的师德建设依赖于高校长期的培养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对培养方法的不断修正和改进,形成良好的师德培养氛围,设立学校师德师风监督激励制度,奖惩制度,坚决抵制只注重理论学习,而缺乏实践经验的现象出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我校教师队伍师德的整体提升和进步。
4.教师福利待遇的不可或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在师德师风建设的问题上,应实事求是地分析主观和客观因素,在查找造成师德师风偏失的主观原因的时候,还要更多地查找客观原因,站在教师的角度换位思考。调查问卷显示,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的主要因素,除了责任心(63%),管理制度(41%),就是福利待遇(38%),由此看来,福利待遇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
二、师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1.增加对教师的资金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消除教师的后顾之忧。高校教师要发展就需要资金支撑他们的想法,除了薪酬待遇的问题,学校对教师想法和创新性课题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尤为重要的,有了资金的支持,高校教师更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带动学校的教师队伍整体进步。环境很重要,虽然说逆境可以成才,但事实却证明,顺境更容易成才。大学培养的是为社会做贡献的高科技人才,但如果缺少最基本的环境条件,连仪器和实验器材都无法提供,那教师们的科研项目就只有理论,而无法实际开展。学校和社会应在教师薪酬分配制度上有所创新,在分配上可以考虑采取阶段性策略,对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侧重于保障其生存需要,以竞争性措施激励其工作积极性的发挥;而对于年长的教师,应注重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同时,高校考核政策应做到因人而异,充分发挥其道德自律的主动性。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就会使他们有的放矢,更加专心投入教学和科研事业,真正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
2.建立一系列奖励机制,将学校师德建设和业务能力相结合。学校应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完善学校相关制度和政策,建立可行性较强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从各方面调动我校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评选及表彰师德先进教师的相关制度,在校内大力宣传师德模范先进事迹;另外,利用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师待遇、职称晋升、科研究费等各方面的扶持力度,形成良好的师德建设环境。
3.完善学校监督管理机制。师德的实现需要教师对自身的约束和学校相关制度的督促,做到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将学校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结合,并结合我校重业务轻德育的情况,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职称、奖金、晋级、考评的重要指标和体系。同时,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将评价标准具体转化为具有行为特征的评价标准,例如将“爱护学生”转化为:管教有方,但不压制学生;态度友好,但不过于亲近学生;一视同仁,鼓励、帮助和辅导困难学生;不会公开或私下损害学生名誉等。
4.加强宣传,提高认识,积极营造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氛围。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接受师德师风教育,完成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是我校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品质。所以,教师在时时自我反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自己高尚的师德师风品质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实践检验真理,使师德师风规范内化为自我意识,并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
5.创新教师招聘工作。高校的师资力量决定了大学教学水平的高低,学校师德的建设有必要做好学校教师的招聘工作,招聘引进德才兼备、师德优良的教师,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在进行教师招聘工作时,将师德考核放在突出位置,在加强学术水平的同时注重师德的考核,并依据我校实际制定一系列的教师招聘和考核办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