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4 17:02: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顶层设计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多层建筑 结构 稳定性 影响因素
我国政府对住宅建设十分关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近期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居民消费热点,因此,积极开展住房制度改革,推进住宅商品化,为广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十分大。因此农村居民住房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在住宅建筑中多层房屋结构最为适合农村及中小城市的使用。所以多层宅在我国农村新建或正在建造的住宅中占90%以上。
多层房屋结构的广泛使用的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多层房屋结构的稳定性。若这个问题得不到重视那么将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安全隐患。
一、多层建筑结构的概述
住宅建筑按其层数分为:低层(l~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l0层以上)四类。
从80年代开始至今,是我国多层房屋建筑在设计使用及施工建筑等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阶段,各中等城市以及广大农村都普遍兴起建造以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加筋砌体等多层建筑。
多层住宅为4~6层高的住宅,借助公共楼梯解决垂直交通,其优点在于:①它比低层住宅占地少,比高层住宅建设工期短,一般开工一年内即可竣工;②公摊面积少,无需像高层住宅需要增加公共走道、电梯、高压水泵等方面的投资,物业费也较低,整体的性能价格比高;③结构设计成熟,建材可就地大量工业化、标准化地生产。因此,多层住宅造价较低,售价适中,易于被普通消费者接受。
由于宁波市所辖地区有很多城乡结合地区,因此都存在很大部分的农村自留地。因宁波是石灰岩地质环境、地下溶洞较多的情况,高层建筑对自留地拥有者来说又投资太大,所以宁波的自留地建筑物主要是以3~6层的多层为主。多层建筑在宁波的广泛使用,不但能够改善广大群众的居住水平,而且通过房屋的出租提高群众的收入。所以多层房屋在宁波推广的比较普及。
二、设计对多层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1.多层建筑的基础
多层房屋建筑无地质详勘报告,仅仅依据建设单位口头或笼统参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础设计资料就进行施工图设计;采用换土垫层进行软弱地基处理,不进行换土垫层设计,只凭经验处置,没有进行垫层宽度和厚度计算,既不安全,又不经济。
2.多层建筑的砖混结构房屋中构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不但能够提高墙体的坑剪能力,而且构造柱与圈梁联结在一起,形成对砌体的约束,这对于限制墙体裂缝的开展,维持竖向承载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结构设计中,构造柱经常被作为承重柱使用,这种做法使得构造柱提前受力,柱底基础的抗冲切、抗弯曲及局部承压强度必然不能满足要求,降低了构造柱的拉结和约束作用,一旦遭遇地震,构造柱位置因应力集中首先破坏。
3.多层建筑在框架结构设计中,只注意横向框架而忽视纵向框架
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应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同等重要。一些结构设计者对于非抗震设计,没有考虑地震的纵向作用,在实际设计中经常出现梁的支座负筋,跨中纵筋及箍筋的配筋置均不足的现象。
4.多层建筑的悬挑梁的梁高选用过小
设计者往往只注意了对梁的强度和倾覆进行验算,而忽略了对梁挠度的验算。梁高选用过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压区应力过高,梁的延性减小,在竖向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失去承载力。
5.多层建筑的连续梁按单梁进行设计
这种情况多发在阳台边梁的设计中。由于边梁上的荷重一般较小,没有引起设计者的重视,为图受力分析方便,设计者把实际应为连续梁的边梁按简支梁进行设计,致使边梁在支座处上部负筋配置量过少,加载后梁支座上部受拉区出现竖向裂缝,引起梁上的拦板出现竖向裂缝。
6.多层建筑的楼板设计常见题
板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承重构件,是它将楼面、屋面的荷载传递到墙或梁,楼板的设计问题必将影响梁、墙、柱等构件安全。整个设计考虑不周,容易出现质量隐患。楼板设计中常见如下几个问题。
1)对板的受力状态认识不足,简单地将双向板作单向板进行计算,使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不符,导致一个方向配筋过大,而另一方向仅按构造配筋,造成配筋严重不足,致使板出现裂缝。
2)计算板承受线荷载的弯矩时,常常将该部分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板的配筋计算。但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附以板的总面积。另外,在板的设计中没考虑板上砌墙的影响,在板支承点上部出现了负弯矩,致使板顶出现裂缝。
3)双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双向板计算时应考虑两个方向的弯矩,取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长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有的设计者为图省事或对板受力认识不足,取两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进行配筋计算,致使长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降低,使结构构件存在的质量隐患,甚至出现开明缝的现象。
总之,我们设计工作者应按规范相应的构造要求严格执行,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设计质量的隐患。
三、抗震设计对稳定性的影响
1.抗震措施
当前,在抗震设计中,从概念设计、抗震验算及构造措施等三方面入手,在将抗震与消震(结构延性)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设计地震力与结构延性要求相互影响的双重设计指标和方法,直至进一步通过一些结构措施(隔震措施,消能减震措施)来减震,即减小结构上的地震作用使得建筑在地震中有良好而经济的抗震性能是当代抗震设计规范发展的方向。而且,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弱构件在提高结构延性方面的作用己得到普遍的认可。
2.多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理念
我国《建筑抗震规范》(GB50011-2001)对建筑的抗震设防提出“三水准、两阶段”的要求。“三水准”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对建筑抗震的三个水准设防要求,是通过“两阶段”设计来实现的。第一阶段:第一步采用与第一水准烈度相应的地震动参数,先计算出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与风、重力荷载效应组合,并引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进行构件截面设计,从而满足第一水准的强度要求;第二步是采用同一地震动参数计算出结构的层间位移角,使其不超过抗震规范所规定的限值;同时采用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变形能力和塑性耗能,从而自动满足第二水准的变形要求。第二阶段:采用与第三水准相对应的地震动参数,计算出结构(特别是柔弱楼层和抗震薄弱环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使之小于抗震规范的限值,并采用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从而满足第三水准的防倒塌要求。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建筑施工手册,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问题一:为什么要引入“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作为一种战略思路被引入到改革话语体系中是有其宏观背景和具体情境的。关于当前要进一步深化的改革,其中有三点是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的:第一,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渐进式的改革已经遭遇挑战。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当前的改革已经涉入“深水”区,之所以要在重点领域推进改革其根本目的固然在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还在于重点领域目前的利益格局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体制症结,已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越来越突出的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这些问题已经不是“渐进式”和“修补式”措施能够解决得了的。第二,伴随着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诸领域的体制建设和运行模式已经逐渐明朗,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整体布局已经日渐清晰,制度建设积累的结果以及可供借鉴的发展经验都表明,“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深化改革的需要,科学系统的整体设计已经迫在眉睫。第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到今天,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诸领域的体制运行和要素互动已经系统化和网络化,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接下来的改革就越来越像一项系统的“网络工程”,要实现整体的良性运行,必须要有能够贯彻总体战略价值和理念的“蓝图”,能够实现“自上而下”的整体的、系统的、把控全局的设计,用以指导实践,这就是“顶层设计”之所以被引入高端战略构思的主要原因。从中央的视角来看,“顶层设计”意味着一种态度和理念:从态度上讲,“顶层设计”意味着改革势在必行,政府责无旁贷,要担负起“总设计师”的角色;从理念上讲,“顶层设计”意味着科学发展观在治国方略上的具体呈现,那就是在尊重基层创新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改革的蓝图要高瞻远瞩并从全局着眼。
问题二:“顶层设计”到底要设计什么?
尽管我们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揣测国家和政府对改革的基本方略,但关于什么是“顶层设计”,实际上官方文献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这也就导致了在后续的学界讨论中形成了莫衷一是和众说纷纭的局面。实际上,“顶层设计”指的并不是具体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而是在于对设计的全局观和系统观以及科学性的强调,其实质是一种科学的工程设计理念。
在此理念下,“顶层设计”强调来自高端的总控全局的价值观和理念的主导,以及由此产生的针对改革攻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的自上而下的总体设计。这一理解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强调全局观和系统观,也即强调设计的“高端性”—政府主导。政府主导改革的合法性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得到证明:历史层面,30年来的改革开放经验表明,政府主导的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而且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方面形成了日趋成熟的体制框架和运行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实层面,改革事关全局,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发达的公民社会的前提下,由政府把控全局,协调各领域利益关系,积极推进各项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和完善是最稳妥也是最现实的选择。同时需要明确的是,“顶层设计”不是“设计顶层”,也不是“自上而下”的灌输,“顶层设计”不仅不排斥和忽视基层创新,同时还会将基层创新以及诸层面的互动纳入到设计中。
第二,“顶层设计”理念下,改革的最基本框架和最核心问题在重点领域的推进要通过科学系统地设计来实现,这才是设计的主要内容,其最核心的设计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政治体制改革。也即进一步加快步伐,建立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各项事业的民主政体,使政治体制成为推进各领域发展的“推进器”,全面胜任新时期国家和社会“治理”的角色要求。其次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任务和目标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在人口红利逐渐衰退的前提下,由“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再次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设计要求来自于对长期以来重经济轻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纠正和补偿,以及对上述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深化趋势的一种应对。社会管理体制究其本质是政治体制的延伸,也即如何设计与当前政治体制相匹配的多元参与管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倡导,本身就是“顶层设计”理念的一种体现。最后是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在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其重点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振兴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
上述四个方面的“顶层设计”不仅要体现在理念上,也即要由中央统一认识,在全局层面设计改革的宏观战略和整体蓝图,实现一种“自上而下”的系统设计思路;同时也要具体体现在对四个领域的整体把握和具体的系统设计层面,包括对其目标和核心任务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障碍因素的整体认知和把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策和制度设计、资源整合以及整体过程监控和评估机制的确立。
关键词:增大粗集料用量减少细集料用量 骨架密实型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经过近一年的检验,目前尚未发现横向裂缝,表明此级配的应用在解决基层横向裂缝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某改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级配范围表1
在施工初期,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级配,在改建工程办公室的安排下笔者对此进行了有关试验。可以认为,骨架密实型结构能否形成, 4.75mm筛孔的通过率是关键(4.75mm筛孔为粗细集料的分界点)。4.75mm筛孔通过率大,细集料偏多,则形成悬浮密实结构;4.75mm通过率小,细集料填充不足,则形成骨架空隙结构。因此,关键是确定4.75mm筛孔的通过率。现将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批评指正。
1 集料试验
取代表性集料试样,做筛分、密度等各项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表3。
集料筛分结果汇总 表2
集料密度及空隙率汇总 表3
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石屑等细集料(本文以石屑代表细集料)是以压实状态存在的。为此,笔者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用石子压碎仪测定石屑在不同压力下的压实密度,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在压力达到300KN后石屑的密度变化很小,说明此时石屑状态已达稳定,因此,计算时可采用此时密度作为石屑在混合料中的压实密度(也可用重型击实法测定细集料的最大干密度,与压实法测定数据一致)。
石屑的压实密度 表4
2计算
骨架密实型混合料就是粗集料形成骨架,细集料作为填充料将粗集料形成的空隙填充密实。因此,在满足嵌挤填充的情况下,石屑用量最少的情况为用压实密度稍小的粗石屑填充级配较好的粗集料(其空隙率较小),其用量为0.370×2.045/(0.370×2.045+1.708)=30.7%;石屑用量最大的情况为用压实密度稍大的细石屑填充级配不好的粗集料(其空隙率较大),其用量为0.404×2.122/(0.404×2.122+1.617)=34.6%。
3验证
以4.75mm筛孔为控制点,通过率范围22-38%,定出粗细4种级配,见表5(文中配合比均为10-20mm碎石:5-10mm碎石:石屑);通过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出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结果见表6;制件并分别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结果见表7。
四种配合比筛分结果汇总 表5
击实结果汇总(水泥剂量4.5%) 表6
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汇总(水泥剂量4.5%)表7
规范及相关资料表明:在水泥用量、养生条件相同时,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略大于悬浮密实型,而骨架空隙型的最小;劈裂强度的规律为悬浮密实型水稳碎石最大,骨架密实型次之,骨架空隙型最小。对比以上数据可知:①号级配为骨架空隙型,②号级配介于骨架空隙型和骨架密实型之间,③号级配为骨架密实型,④号级配为悬浮密实型。考虑到施工中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离析,适当增加细集料含量有助于减轻离析,因此4.75mm筛孔的通过率28-38%是合适的。
4集料最大粒径问题
集料愈粗,在拌和、运输、摊铺过程中愈容易产生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为减少混合料的离析和避免“烂根”现象,改建工程适当减小了粗集料的最大粒径,最大粒径为26.5mm,施工过程中较少出现离析现象。
5结语
该改建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已一年有余,经过一轮寒冬酷暑的考验,目前路面尚未发现横向裂缝,表明此级配的应用在解决路面基层横向裂缝问题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相信它将会作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优良级配而得到大量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顶层设计”概念源于系统工程学领域的自顶向下设计(Top-downDesign),它原意是指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到了1969年,IBM的研究员尼克劳斯·沃斯(NiklausWirth)具体指出要采用“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分而治之”的原则来操作进行大型程序的设计,也就是要从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以顶向下地将复杂问题逐步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可以再进一步分解,直到问题简单到可以很容易地解决[1]。这样的理解给顶层设计赋予了一个内涵,即:顶层设计是位于最高端的,有决定指导性的,影响整个系统的运作效率的,与系统各部分都息息相关并且能被具体践行的统筹安排方式。基于上述,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顶层设计是指在学校科研管理规划与运行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增强科研服务于学校长足发展的能力和提高科研管理的效能为目的,从宏观层面上设定的包括相关部门及其行动章程在内的一整套可操作的科研管理的系统规划。这一系统规划之中,包含了科研信息的交换、对接与分享(电子设计);科研团队的组建与管理(科研能力设计);科研人才的吸引与集聚(科研力量设计);科研资金的扶持与管理(科研经费设计);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科研平台设计)等等。高职院校实行科研管理的顶层设计,是为了更加有效地消除学校科研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孤岛”和“条块分明”的情况,提高科研管理部门内部、各部门教学单位之间、以及全校科研工作者之间的资源共享程度,降低科研管理的时间、经费成本,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提供更有效便捷的服务,提高科研管理部门工作的有效性。它是一种服务于学校宏观管理的方式手段,其目的和属性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顶层设计的特点:宏观有力控制与微观针对把握相结合;系统庞大而周密;具体操作性强,可有效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对接与分享。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顶层设计的实践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研究现状
从近10年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围绕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这一主题所展开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几个方面:一是科研管理与激励机制之间的关系讨论:(1)对现有科研管理激励机制的补充与完善(潘兆光,2010;张伟杰,2008;徐元俊,2011);(2)针对各类别高职院校激励机制不足的对策与建议(兰慧、李斌、马林,2013;郝永林,2011;罗玉龙、胡江霞、黄贻培、徐艳英,2012);(3)科研管理的激励机制如何创新(首珩,2005;许敏华,2010;何玉宏、谢逢春,2011)等。二是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讨论:(1)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邵检江,2013;刘亚峰,2010;胡尚杰,2014);(2)信息系统的使用与创新(张兰、姚明霞,2012;蒋学,2015;孔令春,2012;欧阳潘,2014);(3)互联网时代下的科研管理系统的变革与发展(刘兆媛,2010;潘平、赵小兵、王君,2003;王勤明,2006)等。三是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研究:(1)不同办学特色背景下的管理机制创新(仪淑丽,2013;李照清,2014;宋嵘嵘,2014);(2)基于不同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探索(贺颖,2015;邱吉,2011;乔维德,2010)等;(3)此外还有关于科研管理服务定位的研究(李倩、魏俊峰,2010;张俊海,2009等)、科研管理经费类的研究(于艳,2014)。从上,学者们的研究都是从具体一个科研管理的操作层面或背后推因着手,讨论如何提高科研管理的作用与意义,提升科研管理的效率。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与顶层设计理念的结合
1、明确学校办校特征是二者结合的重要前提与条件高职类院校与其他综合性本科院校的区分点就在于高职类院校办学目标是针对企业或行业的特定性需要而进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其院校学科的专业性建设有“覆盖面较窄,潜力挖掘较深”的特点。明确学校的办校特征,关系到顶层设计的流畅性和适用性;有利于预先判断出顶层设计中可能遇上的障碍并制定出合理的方案予以规避。例如,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文化产业普通高校,着力培养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人才。从非物质文化领域的传承与保护到文化博览业的创新与发展,从文化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到文化传媒界新鲜血液的输送,该校所设专业与学科以及联合办学项目均围绕文化产业领域展开。也就是说“人文社科性”是该校开展各类科研课题、教学研究的一大特性。这也就决定了该校的各类教学与科研工作须主要围绕着人文社科类主题开展。那么,在进行科研项目申报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人文社科类科研信息”会成为信息抓取与吸收的关键词。同时,这一办校特点,也容易使非文化产业类科研工作者感觉到“科研需求旺盛但科研途径狭窄”的矛盾,那么在顶层设计的过程中,针对这一类问题,该校科研管理工作需要留有足够的空间预判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平衡。
2、认清本校科研现状是二者结合的扎实基础和着手点当前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集中于教师科研能力薄弱、科研内容的问题不突出、科研定位不明确、科研规范性不强、科研团队少、科研经费投入少这几个方面。教师科研能力薄弱主要体现在教师对科研的要求不高,把科研当作评职称的垫脚石,而不是长足发展的敲门砖,因此对发论文以及科研项目申报集中突袭于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之前。另外,教师自身的专业学术知识更新性不强,不能较好地把握住当前研究动态和时下社科热点难点,关注行业发展的持续性和动态性不足。教师科研能力的欠缺和科研态度的偏差导致了他们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不能清晰地突出研究重心,使得科研成果不显著,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偏低,论文的被引用量偏低,从而进一步致使教师申请校外科研项目的难度增大。要想打破“无职称不科研”的瓶颈,就需要学校宏观地从政策、资金扶持双管齐下,用发展的眼光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激情,挖掘其潜在的科研力量。只有认清各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现状,抓住科研问题产生的原始动因,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应的科研管理顶层设计,方可有力有效地推动学校自身的长足发展。
3、充分调研、大胆实践是两者结合的现实路径与方法高职类院校有相似的属性与特征,兄弟院校之间的学习与经验的借鉴有助于减少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时间与资金成本。顶层设计的初探与建设,必然会因理论与现实的差距而产生偏离预期的效果。这个时候,校际之间的科研管理经验借鉴与帮扶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顶层设计框架搭建初探
因科研管理具有一定的行政性,故本模式的搭建,拟基于EA方法论(EnterpriseArchitecture),采用美国的FEA模型(联邦政府总体架构FederaIEnterpriseArchitecture),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活动视为容发展战略、项目管理、信息动态匹配为一体的结构化机制,参考上海与福建既有的政府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模式修改而成(见图1)。以学校发展与教师科研需求为导向,包含了业务模型、服务构件模型、数据模型、技术模型和绩效模型。以业务为重点,从科研管理部门业务的划分与定义出发,从而发展到对工作分解、技术辅助、数据共享、绩效考评等层次。该总图构架,以数据模型为辅助,从下到上按照数据(信息资源层)、技术(基础设施层)、服务(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绩效(服务交互层)的组合方式,对部门内外各类科研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了全面便捷地对教师科研及学校发展提供各类其需要的信息与服务。以下将对部分向量进行解释。
1、绩效模型(科研管理部门整体效能的评定指标)绩效模型的搭建,基于“服务效能为主,服务品质为辅”的出发点,从客户感知情况,科研对学校的助推作用,科研成果的辐射影响程度以及科研投入与产出这4个层面进行部门工作考评。教师满意度:是指全校教师,特别是有科研需求的教师,对本校科研管理部门提供的科研项目管理、科研信息公开、科研经费规范等情况的一个具体的满意度反馈情况汇总。本项考评,可利用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数据采集与结果计算。学校提升:对学校的推动作用,本项绩效衡量,主要是围绕“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帮扶教师成长”的层面展开,通过科研平台搭建举办的科研活动的质量、成功吸引企业投资学校科研项目的资金量、本校教师科研成果质量情况等方面进行考评。科研效益:指的是科研部门对学校科研成果的实物转化、成果获奖、企业应用、政府采纳、经济收入等情况的一个纵向统计。科研投入与产出:此处着重是指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本校的相应政策配套,对本校的科研项目的资金扶持、成果奖励、科研活动等人力、财力的投入,以及本校教师科研积极性的反馈、科研人才聚集力的影响等人力、科研成果的产出之间的平衡判断。
2、业务模型(科研管理部门业务的相关指导)服务对象:校内专家学者,此处不再赘述;校外专家学者,是指若本校有相应的学报、各类研究中心等科研服务平台,那么其校外所有业务涵盖对象,均为服务对象。科研评价:包括但不仅限于(1)服务对象职业发展所需的科研成果评定;(2)科研激励机制所覆盖的,需科研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科研成果评定内容;(3)评价内容需结合考量科研成果的社会效应、学校推动等内容。
3、数据模型(科研信息电子化操作)科研信息的接受与共享直接反应了科研管理的动态灵活程度。主要是如何保证科研信息在校内工作者之间传递的畅通性和准确性,并确保校内科研资源的宏观掌握与机动调配的需要。本框架每一个面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设定相关文件和具体操作办法,将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在既定的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从部门管理服务内容出发,以业务为准,表现在“必要支撑—业务流程—业务服务”多层体系。
(四)本框架的不足本框架拟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科研管理效率。但在具体实践上,可能会有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
1、本框架的搭建,建立在科研管理的需要上,宏观搭建在校内跨部门之间的合作上,比如财务部门、教务部门,以及校外业务合作部门之间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
2、本框架的搭建需要随时同学校的发展保持步调一致性,政策的保证是这个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结合,是本框架健康发展的特点与保障。那么如何在既有管理体系下,完善充实该框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3、准确信息内容的分类,是提供科研服务管理的一大重要前提。各类信息进入这个模型后,信息梳理的标准,信息处理的紧急程度,统一信息可多重分类等情况,需要提前搭建好,本框架没有明确表现出相关信息,有待具体操作中进一步思考。
三、结语
关键词:ASIC;设计流程;数字集成电路
中图分类号:TN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028-02
进入21世纪以后,通信技术的发展与人民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导致集成电路的需求出现井喷式的增长。集成电路分为专用集成电路和通用集成电路。相比通用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面向特定用户,品种多,批量少,需求设计和生产周期短,同时功耗更低,重量更轻,体积更小,性能更好,成本更低等优点。因此涌现出来一大批数字集成电路(简称ASIC)设计公司。其中,北京的微电子集成产业园和上海的张江微电子园集中了国内很多的芯片设计(简称IC设计)公司和国外顶尖IC设计公司驻中国研发部。而专用集成电路是现在集成电路设计的研究热点。包含有数字集成电路(简称ASIC)设计、模拟ASIC设计、数模混合ASIC设计、射频ASIC设计等类型。本论文研究集成电路中最为广泛的数字ASIC设计。ASIC设计过程总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项目策划、总体设计、详细设计与可测性设计、时序验证与版图设计、流片与整理。这5个阶段以文档的递交作为完成阶段性完成任务的分界点。本论文也将以此5个阶段为主线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项目策划
在集成电路设计的第一个阶段是项目策划。这就需要开发团队在正式进入是实质性研发阶段之前,需要对该产品潜在的市场需求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做出可行性报告。将此可行性报告提交市场和研发部门进行论证,讨论该产品研发的正确性与否。如果可行,则写项目任务书,用以给出明确的产品性能的大致说明,项目进度、研发周期管理等的。
二、总体设计
第二阶段是总体设计。总体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市场的需求,确定设计对象以及设计目标。在原先第一阶段给出的项目任务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芯片的功能确定,内外部性能的要求,芯片验收的参数指标。同时要积极组织各方面的人员论证各种实现可行的系统实现方案,选择最佳的实现方案,敲定最终的系统实现方案,以及加工工程,工艺水平。在系统实现方案完成之后,需要是使用仿真软件进行系统设计,并进行仿真,进行可行性验证。通过仿真结果,来初步估计产品的最终性能。这一阶段所做的工作,最终以系统规范化说明书为任务完成的标准。在系统规范化说明书中,主要包含有晶片面积的估计;.产品研发预算估计;初始的产品系统结构设计;风险分析;设立产品的目标、可行性和里程碑;设计路线和开发工具的选定。其中需要指出的是进行系统设计以及系统仿真的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是第二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对该项目的利润模型、开发周期和风险性的分析。一方面,该ASIC开发项目的最终产品是替代目前的一个成功产品,则成本降低与功能增强是项目最突出的任务。另一方面,该ASIC开发项目旨在开辟新的市场或者替代目前尚未成功的产品,研发时间将是项目中首先关心的文图。由于项目的研发策略会对整个项目的结构设计、开发等产生巨大的影响,项目规划者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在正式研发阶段开始之前对项目的这些驱动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以制定项目的研发策略。
三、详细设计与可测性设计
数字研发流程走到此,如果前面的任务全部走完,那么研发将进入实质性的开发阶段。这一个过程又拆分为如下的模块:
(一)顶层模块划分
顶层设计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定义产品的顶层架构。许多经典的工程折中问题都需要在这个阶段做出决定。产品的开销、设计的开销、产品上市时间、资源需求和风险之间的对比也是顶层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部分。这个阶段中的创造性思维对于产品的成功有着极大的影响。创造性可以体现在产品的创意、顶层架构设计创意和设计流程的创意等方面。这个阶段的工作主要由少数具有结构设计和系统设计才能的高级工程师参与。这一阶段的具体任务是:讨论几个顶层结构备选项;分析这几个顶层结构选项——需要考虑技术灵活性、资源需求及开发周期等;完成顶层结构设计说明;确定关键的模块(如果需要,这些模块可以尽早开始);确定需要使用的第三方IP模块;选择开发组成员;确定新的工具;确定开发路线/流程;讨论风险;预估硅片面积、输入输出引脚、开销和功耗等。这个阶段需要递交的文档则是这个阶段需要递交的文档:结构设计文档与ASIC开发计划文档。在结构设计文档中,设计者需要清楚地描述电路板、软件和ASIC的划分。通常ASIC作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功能需要在顶层结构设计说明中详细的描述。ASIC开发计划:这个计划必须经过项目管理人员的验收通过。同时,还需要完成设计线路描述文档。这个文档要再次定义项目开发中所需要的工具、技术和方法。
(二)模块级详细设计
模块级详细设计,顾名思义,则是将顶层结构合理地划分成一些更小的模块。各个小设计模块间需认真细致的合理划分。划分着需要确定功能功能,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等等。为了明了给对方展示划分结果,ASIC的层次化结构一般以图示方式表示。
本阶段的任务分别为:将顶层架构分解成更小的模块;定义模块的功能和接口;回顾上一阶段完成的初始项目开发计划和顶层结构设计文档;风险进一步分析;开发规范(代码编写风格,开发环境的目录结构);检查芯片设计规则(晶片温度,封装,引脚,供电等);还需要做的工作是重新估计芯片的门数。本阶段输出的则是各个模块的设计文档,以及准确的项目研发计划。同时,从该阶段开始,需要设计人员将ASIC的生产商必须确定下来。项目管理者必须与ASIC生产商建立例会制度,在这些例会中需要讨论ASIC的结构和设计路线。因为ASIC生产商有他们的一套生产流程和他们自己的技术特点,设计也需要遵循他们的设计规则。以免设计走不必要的弯路,耽误设计进度。
(三)模块实现
模块设计阶段,则是以文档引导设计。主要任务为:模块及设计、编码、测试和综合;芯片级的测试环境设计、编码和测试;给出一个更准确的芯片面积估计。在这个阶段,编码的测试一般使用VCS或者是modelsim软件。代码综合使用的综合器包括Synopsys公司的DesignCompiler或者SynplifyPro,Candence公司的BuilderGates等。这个阶段输出所有的模块设计、代码和模块织的测试;初始的模块级综合;最终决定的芯片引脚。
(四)系统仿真,综合和版图设计前门级仿真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系统测试文档;编写测试伪代码;进行RTL(硬件描述语言)级与门级仿真;记录跟踪问题的解决过程,如可能,使用错误自动报告系统进行错误的反馈和修改;检查芯片设计是否满足设计规范;开始撰写芯片的使用指南;自行编写综合脚本,进行设计综合(这个时候就需要掌握TCL脚本的简单写法);依据芯片特性,大致画出芯片内模块摆放的方法成功地完成第这个阶段输出的条目如下:验收过的系统仿真;所有的RTL级仿真和门级仿真完成及测试报告;综合后的网表。
四、时序验证和版图设计
ASIC设计的第四部分是时序验证和版图设计。这个阶段是通过时序分析来指导版图设计。主要的流程如图1所示。
这个阶段需要多次进行预布局布线,从整个电路中提取出所有时序路径并计算信号沿在路径上的延迟传播,进而找出违背时序约束的错误(主要是SetupTime和HoldTime),这些信息添加进入下一轮布局布线方案,尽最大可能的合理布局布线,通过一次次的仿真确定最终的版图信息,并将最终版布局布线之后的版图进行后仿真。这些工作进行完毕以后需要输出物理设计与设计验证两个文档。物理设计(PhysicalDesign)是VLSI设计中最消耗时间的一步.他的工作是将电路设计中的每一个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晶体管、电感等)以及这些元器件之间的连线转换成集成电路制造所需要的版图信。而在版图设
计完成以后,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作是版图验证。版图验证主要包括有设计规则检查(DRC),版图的电路提取(NE),电学规则检查(ERC)和寄生参数提取(PE)。对版图进行布局与布线不仅不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更需要很多模拟电子以及布线的经验。布局布线使用的工具一般为SocEncounter。SOCEncounter采用层次化设计功能将芯片分割成多个小块,以便单独进行设计,再重新进行组装。SOCEncounter首先读入RTL或门级网表,并快速构建可准确代表最终芯片(包括时序、布线、芯片大小,功耗和信号完整性)的芯片“虚拟原型”。通过使用物理虚拟原型功能,设计师可以快速验证物理可行性并在逻辑上进行必要更改。在布局布线的时候,需要首先指定IO,电源和地的布置,制定平面布置、插入时钟树等工作之后,才可以进行开始使用工具进行自动的布局布线。最后得到的布局布线的结果仍然需要手工调整,才可以得到合理的设计版图。
五、流片与整理阶段
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最后阶段为流片与整理阶段。在完成版图设计之后的仿真和综合之后,网表被送去生产。生产签字文档将作为设计者和生产厂商之间的ASIC生产签字的根据。这个文档清楚地描述了网表的版本号、ASIC生产商所需要的测试向量、质量意向和商业上的问题等。签字之前,ASIC生产厂商需要仔细检查设计者提供的网表文件、版图设计结果和测试向量。通常ASIC生产厂商要求测试向量在签字之前是经过仿真的,这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在样片返回设计公司以后,仍然需要测试芯片;用错误报告数据库跟踪测试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失败的测试例;对ASIC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定位;针对ASIC中出现的错误,确定在网表中的改动;评估芯片的工作电压范围和温度范围(环境测试);进行与其他已有产品的互通性测试。确保生产的集成电路达到最初规定的性能与设计指标。
综上所述,由于底层工艺技术的不断变化,以及新工具厂商的出现,ASIC设计流程会出现一些流程上的调整,这个流程也不是一层不变。本论文所讲述的是现在各个IC设计公司通用的设计流程。
参考文献:
[1]我国数字频率合成芯片获突破性进展. /news_show.asp.
一、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的目的和内容
本科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做毕业论文,其目的是通过毕业论文,让学生独立开发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应用项目,系统地进行分析总结和运用学过的书本知识,以巩固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给予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为了便于实施和管理,规定网络学院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论文主要以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为毕业实践的课题,每个毕业生通过独立开发一个具体的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开发一个比整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步骤,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实际经验。
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步骤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步骤及各步骤的基本内容如下:
1、 系统分析
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几项:
确定系统目标
系统可行性分析
2、 系统调查
系统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和业务流程分析。其中系统的组织结构图应画成树状结构。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
3、 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图(系统关联图、顶层图、一层数据流图、二层数据流图)
数据词典
代码设计
4、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系统的功能结构图,每个功能模块的主要工作内容、输入输出要求等。
系统控制结构图
5、 数据库设计
概念模型设计:实体、实体间的联系、e-r图
关系模式设计:e—r图->关系模式的转换规则
关系模式
数据库表设计:数据库表结构
6、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
7、 人机界面设计
8、 模块处理概述
9、 系统测试和调试: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结果
三、开发工具和注意事项
1、开发工具
开发工具可由学生任选。如delphi、foxpro、vb、access等,这些工具的使用全由学生自学。
2、注意事项
(1)项目开发步骤的完整性(系统需求分析、概念设计、物理设计、系统环境和配置、系统实施以及系统测试和调试等)
(2)每个开发步骤所得结果的正确性(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数据词典、hipo图、e-r图、关系模式、人机界面设计及模块处理等的详细分析和说明)
相关推荐:
精品论文:英语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关键词:核
1引言
EDA是(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的缩写即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IP核(IntellectualProperty)。IP核是一段具有特定电路功能的硬件描述语言程序,具有可移植性,并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完成用户需要的,不同的,特定的功能,可以任意使用在各种嵌入式微控制系统中。嵌入式IP核的应用,大幅降低了设计成本,缩短了设计周期,成为当今SOC的重要设计手段。在EDA技术和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系统介绍
本文的设计工具是Altera公司的QuartusII,用VHDL语言进行描述,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MC8051IPCore顶层结构图如图1所示,图1中指示了mc8051_core的顶层结构以及与三个存储模块的连接关系,同时显示了顶层的输入输出I/O口。定时器/计数器和串行接口单元对应于图1中的mc8051_tmrctr和mc8051_siu模块,数量是可选择的,在图中用虚线表示。MC8051IPCore核心由定时器/计数器、ALU、串行接口和控制单元各模块组成。ROM和RAM模块不包括于核心内,处于设计的顶层,方便于不同的应用设计及仿真。
图1MC8051IPCore顶层结构图
3系统实现
3.1可编程时间间隔定时/计数器8254的设计
任何微型计算机系统中都存在定时控制问题,可编程时间间隔定时/计数器8254的设计是在使用软件控制下的精确时间延迟,这样可以解决定时控制问题。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
图28254内部结构图
3.28259的设计
分析8259A的功能和内部结构可知,本单元应分成五个部分三个模块来实现,模块层次关系如图3所示:
图38259层次关系图
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如下:
数据缓冲模块:对8259A数据缓冲和暂存。
读写控制模块:负责8259A的所有初始化工作及读写操作。
中断请求模块:负责中断询求、中断信号的产生及判优。
中断控制模块:完成中断应答功能,中断向量的生成,级联选通,主从功能设置等这一系列功能。
优先级控制模块:设定实现不同的优先级判别方式。
3.3MCS-51IP核的设计
按照自顶向下的设计原则,整个系统分为:控制模块、定时/计数模块、算术逻辑模块ALU、串行通信模块四个功能模块,而RAM和ROM在使用时,只根据需要进行定制。系统核心由定时器/计数器、ALU、串行接口和控制单元各模块组成。ROM和RAM模块为方便各种应用设计和仿真,处于设计的顶层。在本设计中控制单元主要完成操作指令译码、时序逻辑控制、中断响应优先顺序处理和微操作控制等功能。它分为中断的响应及指令的译码子模块和微操作控制模块两个子模块。其中,ontrol_fsm模块产生各指令的控制信号并主要实现MCS-51中断的响应,ontrol_fsm模块产生微操作信号的具体操作过程,控制RAM存储器的读写地址及数据传输、PC寄存器的赋值、串口与定时器的中断信号处理、中断的查询、SFR的读写等功能。在定时/计数器单元,本设计能保证计数速率为1/12个振荡器频率。计数脉冲在选择计数器工作模式时在来自相应的外部输入引脚T0或Tl。对外部输入信号的占空比这一电平至少要保持一个机器周期,因为必须确保某一给定的电平在变化之前至少被采样一次。算术逻辑运算模块设计调试以优化后综合后产生的模块符号图如图4所示,该工程项目文件可在其它逻辑电路设计中直接调用。
图4ALU模块符号图
通过前面的模块设计和综合后生成MSC-51单片机系统,如图5所示:
图5mc8051最终图形
4.结束语
EDA技术近年来发展速度令人惊奇,它作为当下电子设计技术的核心,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子系统设计中。
本文创新点:1.采用完全同步设计,即整个SOC系统都是在统一工作时钟的协调下工作的。内部采用锁相环进行分频得到其它工作频率。2.指令集和标准8051微控制器完全兼容。3.优化的CPU时序使得完成一条指令最多只需1~4个时钟周期,执行性能优于标准8051微控制器8倍左右,提高其运算速度。4.用户可选择定时器/计数器、串行接口单元的数量。5.新增了特殊功能寄存器用于选择不同的定时器/计数器、串行接口单元。6.可选择是否使用乘法器(乘法指令MUL)。7.可选择是否使用除法器(除法指令DIV)。8.可选择是否使用十进制调整功能(十进制调整指令DA)。9.I/O口不复用。10.内部带256BytesRAM。11.最多可扩展至64Kbytes的ROM和64Kbytes的RAM。12.最多可扩展至64Kbytes的ROM和64Kbytes的RAM。
参考文献
1 唐颖.EDA技术与单片机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02,11(3):31-32.
2 谭会生,张昌凡.EDA技术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4:15-18.
3 刘小俊,宋仲康.基于VHDL语言的全双工异步接收发送器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5.01:156-157.
[关键词]高职生 毕业论文写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110-02
毕业论文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写作,可以检验高职教学水平,同时也是衡量整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具。因此,提高高职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对于改进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适切性,促进高职教育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针对目前高职生毕业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毕业论文质量提升,从而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一、当前高职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
1.在学院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够重视。、对毕业论文没有像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技能大赛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那样明确和重视,没有明确的课时要求,只是笼统规定毕业论文的起始和结束时间,至于论文的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和要求则含糊不清,只要求按时提交即可。
2.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往往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能从网络上寻找现成的论文。因此,毕业论文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抄袭现象,复制粘贴网上现成的文章,或照搬照抄刊物和教材,没有自己的思考。拼凑而成的文章自然是思路混乱、条理不清,没有观点、论据,不符合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3.教师方面不重视。教师客观上存在一人指导多人,甚至十几个人的情况也司空见惯,加上其他教学任务繁重,从而放松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同时教师主观上不够重视,认为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就业,完成毕业论文,无非是一种形式,走个过场。因此,有些教师仅仅匆忙看过一遍提纲和初稿,平时缺乏面对面的指导,沟通不够,不能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最后交付定稿草草了事。
(二)问题意识匮乏
撰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某些问题,从而掌握正确地提出问题、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毕业论文的问题意识匮乏,不能从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教师拟好题目,指定学生从中选择某一方面来写,但所拟定的题目要么比较陈旧,还停留在学科体系的桎梏;要么脱离专业背景和真实环境,学非所用,学生根本没有兴趣。二是学生也希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大多数题目虽然和实际联系紧密,但学生平时缺乏真实工作经历,因此难免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夸夸其谈。
(三)写作欠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
1.对论文的基本格式和逻辑框架不够了解。主要是平时没有开展过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写作与训练,反映出课程体系存在设计缺陷,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
2.论文中心主题不够突出。有些论文大量堆积各种案例,
但对这些案例没有进一步分析;有些文章整体凌乱,整体的贯通性差,文章前后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表述不知所云;有些论文段落划分不清,过渡生硬,更有甚者整页文字不分段,读起来云里雾里。
3.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大多数学生论文基本都能做到规范正确地使用语言文字,但少数论文也存在语句不通顺、语法错误、乱标标点符号、错别字连篇等问题,反映出语言文字水平缺乏基本功。
(四)时间安排欠考虑
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主要安排在实习和就业为主要任务的第五、六学期,容易与毕业实习、顶岗预就业等形成冲突,孤立或游离于整个课程体系之外,因为这个时候很多学生已经落实好工作单位,毕业论文的成绩的好坏,对他们来说已经无足轻重了,消极对待毕业论文写作,不愿意再投入精力来撰写论文。
(五)管理环节存在漏洞
1.缺乏规范要求。尽管不少高职院校制定了“毕业论文环节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但在现实执行中要求不严格、不够规范,很难做到全程化管理,特别是对教师的监督力度明显不够,进而毕业论文的质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论文成绩评定程序要求不严格。虽然从学院到系部都对毕业论文的管理环节有明文规定,但对于论文需要完成的各个环节却难以按时检查和指导,论文的答辩等重要环节却流于形式,从而导致了毕业论文无论是处于什么等级,最后都可以顺利毕业。毕业论文成绩通常由指导老师一个人判定,有些缺乏责任心的老师对于在网上抄袭的毕业论文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学生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给人留下了毕业论文根本不当一回事,只要稍为敷衍一下就可以通过,反而认为严格要求的老师是在故意刁难他们。
二、提高高职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策略
(一)重视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培养生产、管理、建设等领域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课程体系设计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就业岗位同时顾及职业成长,努力做到满足职业岗位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两方面的要求,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毕业论文设计需要检测出整个学习过程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要有机融合到教学各个环节,作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抓手之一,使学生既能运用已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综合专业问题,又能通过撰写毕业论文,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论文答辩,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训练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在真实项目中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创新活力
1.为了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从学生入学开始,让其了解本专业的基本情况、行业技术发展前沿知识及要求,了解本专业、行业著名企业网站,初步构思问题。
2.专业教学团队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实训设施设备、校内外实训基地,了解各级技能大赛要求等;同时邀请企业、行业专家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对企业用人的任职资格进行宣讲;同时让各专业优秀毕业生主要谈如何充分利用三年在校时间,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养成综合职业能力。
3.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将三年来学习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求体现其中,让学生设计出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作为毕业论文。
(三)加强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1.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语文除了培养必备的语言文学常识外,更应根据具体专业的情况增加专业应用文的教学内容,倡导学生撰写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论文,以锻炼其日后工作所需的写作能力。
2.专业课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工作过程能力,在课堂活动中有意识地设计真实或虚拟项目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后,给学生提供小课题科研训练的机会和方法指导,增加写作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等课后作业,改革考试、考核方式,通过采用开放型的主观题目给学生练笔机会。
3.公共选修课中要开设好文献检索、论文撰写指导等课程或者讲座。
(四)合理安排时间,兼顾顶岗实习、预就业
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时间需要合理分配。高职院校学制基本上都是三年,通常来说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都会安排在第六学期,但而此时学生正处于毕业实习、面试、找工作的关键时期,所以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投入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就归根于此。因此,要处理好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和预就业这三者关系,最理想的结果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内容是顶岗实习的工作内容,顶岗实习的工作是以后就业的真实岗位。高职毕业论文应该按照“单个项目一复杂项目一综合项目”的模式逐步增加难度,一步一步地实施。由于第三学年学生需要到企业、行业进行顶岗实习,因此可以增加企业、行业的指导教师作为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这样可以保证指导的及时到位,一方面可以弥补专业教师在专业技术方面的缺陷,使毕业论文更贴近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缩短了与企业、行业的差距,真正做到“零距离”就业。
(五)严格执行毕业论文规范,防止走过场
1.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监控机制,学校与系部均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使毕业论文从选题、写作、答辩等环节均有章可循,考核标准细化可行,坚决杜绝个别教师不负责任的行为,切实抓好毕业论文撰写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树立毕业论文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全程性的论文写作,是检验学生三年学习成效的“试金石”,而不是短短几周的教学活动的观念。
2.设立论文指导小组,实现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有机结合。在指导小组的确定上,可以新老教师、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教师相搭配,实现以老带新,对小组内的学生实行统一管理与指导。这样既可解决教师数量不足,又可发挥群体优势,有效避免论文成绩由一个人说了算、或是因公务繁忙及其他临时有事的教师指导的学生而处于放任自流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小组指导可以使其接触更多的思考模式,相互之间又可互相借鉴,对于拓展思维,提高毕业论文水平以及今后的科研能力都是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