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课外论文8篇

时间:2023-04-24 17:02: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课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课外论文

篇1

关键词:课程学习;实证研究;大学生就读经验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型,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立人才培养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可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专业理论学习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途径之一,主要通过大学的课程学习来实现。本文基于大学生就读验问卷调查,以实证的研究方法试对湖南省高校大学生课程学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分析。

一、研究工具及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工具是《地方院校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问卷》,该问卷的设计主要依据“美国大学生就读经验”(CSEQ)、“全国大学生参与度调查问卷”(NSSE)、周作宇修订的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以及鲍威的“北京高校学生学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等成熟调查问卷,问卷中选取能反映就读经验和学习收获的问题,同时收集了学校类型,专业,家庭年收入,成绩等级等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背景信息,问卷主要围绕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就读经验及自身发展程度设置问题,主要分为基本信息、校园活动(课程学习、课外活动、人际交往)、对校园环境的感知、对自己大学就读收获的评价四个部分,共计92道题目。在问卷修订时得到了教育学专家、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和指导,这些都保证了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该问卷的两套变量上:一、大学生基本信息;二、课程学习活动。在《大学生就读经验问卷》中,课程学习参与情况通过14道题来测量,包括每周分配在课堂学习、课外学习(预习、复习、完成作业等)的时间;利用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在图书馆自习、上课认真做笔记、课堂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完成课堂规定的作业、利用电脑及互联网获得所需信息或辅助学习;主要课程作业的性质;近一学年阅读指定参考书、自由阅读、参加课程考试、完成论文或报告的数量。课程学习变量的克朗巴赫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2,作为分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信度。[1]

本研究的分析素材来自笔者对湖南8所高校实施的《地方院校大学生就读经验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首先将湖南省高校区分为“211工程”高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三类,进行院校抽样,再分别在文科、理科、工科三个不同学科院系中分别从大二、大三、大四三个不同年级进行样本抽取。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数量1358个,其中男性为48.1%,女性为51.9%;92.0%的学生年龄在19-23岁之间;院校分布结构为“211工程”院校22.6%、一般本科院校56.6%,高职高专院校20.8%;年级分布为大二39.6%、大三38.7%、大四21.7%;专业分布为人文社科32.3%、理科41.2%、工科26.5%;66.6%的被测学生来自乡镇;研究对象父母的学历以高中、初中及以下为主;家庭年收入基本上在5000到10万之间;95.8%的研究对象住在校内宿舍;学习成绩在70-90分的研究对象占83%;有60.3%的学生选择毕业后追求更高学历;89.1%的研究对象学费来源于父母。

本研究依据以上数据资料,运用SPSS21.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把握湖南省高校大学生的课程学习现状,考察大学生基本信息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二、调查数据与研究发现

(一)大学生课程学习现状分析

从图 4.1 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各指标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参与的频率。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较多,而在课外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较少,这在统计学意义上验证了目前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上“高课堂投入低课外投入”的普遍状况。近一学年每周投入至少26个小时在课程学习上的学生有48.15%;投入至少26个小时在课外学习上的学生有16.74%,而22.97%的学生却表示每周投入在课外学习上的时间不足5小时,面对大学普遍比较大的课业压力,想要“术业有专攻”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每周不足5小时的课外学习时间,即平均每个工作日不到一小时的课外学习似乎不足以应对这样的压力,这样的学习情况令人堪忧。

从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具体内容来看,课堂学习中参与频率最高的是“完成课堂规定作业”,次之是“上课认真做课堂笔记”,“课堂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这两项活动的参与频率不高,频繁或非常频繁参与这两项活动的学生不到20%,甚至有15.17%的调查对象表示从未在课堂上做过口头报告。课外学习主要考察图书馆学习的情况,“利用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在图书馆自习”的参与频率不高,主要以“偶尔”和“一般”为主。此外,从互联网的利用情况来看,有42.93%的调查对象“频繁”及“非常频繁”地利用互联网获得所需信息,这符合对高校大学生的日常认知,与目前互联网的普及和大学生积极接触网络信息的主动意愿相关。

从阅读量、写作量和参加考试的数量来看,参加课程考试和自由阅读的频率较高,而阅读指定参考书、撰写论文和报告的参与状况不佳。近一年无论是阅读指定参考书、自由阅读、参加课程考试还是完成论文或报告的数量基本集中少于10本(门篇),其中参加课程考试11门以上的学生为29.77%,自由阅读书籍11本以上的学生为26.27%,阅读指定参考书和完成课程论文或其他书面报告的数量超过11本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仅为13.19%、13.41%,甚至有12.23%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写过课程论文或者其他书面报告。调查发现,湖南省被测高校的课堂作业性质以考察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主,其次是考察组织综合能力。其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教育目标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能使课本知识更生动,更深刻,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吸收。从课堂作业性质可见被调查的湖南高校对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非常重视,这也符合目前社会对大学生人才的要求。图4.1课程学习维度的基本情况汇总

注:图中选项 1-5 分别对应各题目中的 1-5 选项,如“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两题,选项1-5分别代表“≤5”“5-15”“16-25”“26-35”“35以上”这5个选项;“利用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等题,选项 1-5 分别代表“从不”“偶尔”“一般”“频繁”和“非常频繁”这 5 个选项;“课堂作业性质”的1-5选项分别代表“记忆能力”“分析能力”“组织综合能力”“判断能力”“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而表中“阅读指定参考书”、“自由阅读书籍”、“课程考试”及“课程论文或其他书面报告”的 1-5 选项则分别代表“没有”“少于 5”“5-10”“ 11-20”及“20 以上”这5 个选项。这样处理能够更集中更直观地反映出课程学习维度的回答情况。

(二)学生背景信息对课程学习参与情况的影响

为了了解学生的不同背景特征对课程学习参与的影响,笔者将性别、民族、年龄、所在学校类型、年级、专业、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在读期间住宿情况、成绩等级等这样一些背景信息作为自变量、将反映课程学习情况的14个项目及课程学习变量看作各自独立的因变量,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来检验学生背景特征与课程学习情况之间的关系。总的来看,表1数据显示学生背景信息与课程学习这一变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将课程学习作为单独的因变量时,学校的类型、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成绩等级、更高学历追求以及学费来源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参与有显著的相关性(P*

从反映课程学习情况的14个项目具体来看,第一,学校类型与课程学习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投入在“课堂学习”的时间、“利用图书馆查询所需资料” 、“课堂积极提问,参与讨论”、“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完成课堂规定作业”的频率,“阅读指定参考书”以及参加“课程考试”的数目;第二,学生的年级与分配在课堂和课外学习的时间、利用图书馆查询资料或自习、利用互联网辅助学习、阅读指定参考书以及撰写论文或报告等方面存在显著影响;第三,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学生课程学习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投入在课外学习上的时间、利用图书馆学习、参与课堂学习如认真做笔记、参与讨论、做口头报告的频率、阅读指定参考书、参加课程考试以及撰写论文或报告的数目等方面;第四,学生成绩等级除了在课堂作业性质及自由阅读书目上之外,对反映课程学习情况的其他12个方面都存在潜在的影响;第五,学生是否追求更高学历与学生在课外学习的时间、利用图书馆学习、参与课堂学习以及阅读书目(指定参考书或自由阅读)等方面具有显著相关性;学生学费和生活费来源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利用图书馆查阅所需资料、在课堂上做口头报告以及完成课堂规定作业这几方面(见表1)。

三、总结

本研究仅从整体上对大学生课程学习状况及学生背景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上进行研究分析,没有就课程学习的参与情况对就读经验其他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也没有从学生背景特征的具体分类对课程学习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没有对学校类型的具体分类进行研究,因而无法清楚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大学(譬如211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里课程学习现状。这些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从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湖南高校大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参与度较好,但仍有改进的空间,且学生所在学校类型、年级、母亲受教育程度、学习成绩等级、是否追求更高学历、学费和生活费来源等背景特征对学生参与课程学习有显著性影响。具体来说,大学生相对来说重视课堂学习,投入在课堂学习上的时间较多,参与也较频繁。但是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如在课堂上讨论或做报告等参与不佳。课外用功学习的比较少,投入的时间很少,很少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学习,读书数目有限,风气不佳。这与学校的教学设计和教育模式息息相关。教学设计应该在保障课堂学习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和独立研究,促进学生在课堂外的自主学习。而教学模式则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因而,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参与度,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课外作业和学生独立研究的重要作用,在教学模式中增加双向互动和课后反馈,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超,邹滢. SPSS15.0中文版常用功能与应用实例精讲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37.

[2]孙庆雯.学生学习经验与本科教育质量的相关度分析, 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11.

[3]叶绍国,何英奇,陈舜芬.大一学生校园参与经验与收获自评―以淡江、清华、师大三校为例[J].师大学报教育类,2007.52(3).

[4]鲍威.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成果及其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高校学生学业情况的调研大学[J].大学研究与评价,2O08(3).

[5]陈琼琼.大学生参与度评价:高教质量评估的新视角――美国 NSSE“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的解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l).

篇2

【关键词】阶梯式;科研素质;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独立的创新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1]。对大学生而言,创新能力需要知识的积累,但知识并不能替代学生的创新能力[2]。实践性教学是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索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吉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构建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阶梯式的科研实践训练体系,并制定了相关实施办法和质量保障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1.主要科研素质训练实践环节构建

构建基本原则:课内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科研引领和支撑,构建阶梯式的多级科研素质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环节包括课内环节和课外环节,课内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课外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调研、大学生开放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训练项目、专业竞赛、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等。

2.主要科研素质训练实践环节的内容

2.1主要课内实验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强化主干课程课内实践的内容和训练项目数,增强基础专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水文地质学基础、环境水文地球化学、水处理实验技术、固废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环境生物技术等实验。

2.2主要实习环节

主要实习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1)一年级认识实习及实习基地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参观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卫生垃圾填埋场、污染场地、环境监测站和典型地形地貌等,了解和熟悉给水、污水处理工艺和大气污染控制工艺、构筑物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以及水土污染状况,为后续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了解城市环境污染调查、监测、评价的基本工作方法;明确当前环境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基本策略和原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分析判断环境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2)二年级教学实习及实习基地教学实习的目的与任务在于:掌握城市水、土、气、固体废物、污染场地等环境污染的调查、监测、评价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要领;掌握污染场地的基本调查方法,污染现状的评价,污染风险的预测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分析判断环境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城市环境污染现状、污染场地的调查、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3)三年级生产实习及实习基地生产实习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在于: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基础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掌握给水、排水、卫生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控制、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等处理工艺及构筑物设计方法,并绘制构筑物设计图纸;了解国家相关的方针和政策,正确使用专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培养设计计算、编写设计文件或设计论文、使用规范手册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学会广泛地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的水平和状况;培养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从经济、技术的观点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4)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归纳、运用和提高的关键环节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工程专业通过过程档案对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全过程管理,主要环节包括动员与师生对接、选题与方案论证、实施、评审、答辩、成绩评定及归档总结等阶段。本专业对教师立题方面严格审查,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实行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教师双重把关,确定答辩资格。成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集中开展评审、评优等工作,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答辩。

2.3课外实践环节

环境工程专业2013版的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修满教学计划要求的学分外,必须取得8学分课外实践学分。课外实践学分可通过专业调研报告、大学生开放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CS-TD大赛及其他相关学科竞赛等获得。3.科研训练保障措施对于课外实践训练,主要质量保障措施包括:(1)科研素质训练项目学分计入培养计划课外科研素质训练项目经考核合格后,相应的学分列入培养计划,规定达到毕业基本要求学分,最低需要获得8学分,上不设限。(2)所有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在正常工作日,教学、科研实验室全天候向本科生开放,学生在实验员老师的指导下实验,或者与相关研究生组成课题组共同在进行科研项目训练,同时也锻炼他们自己管理实验室的能力。(3)发挥指导教师与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取得学分情况和成绩,协助学生小组项目选题,指导督促项目申报和结题等相关工作。通过学生社团组织相关学科竞赛、专业实验技能大赛、各类专业调研大赛。学生社团成员通过科技学术实践项目训练和自我管理,有利于他们成长。

参考文献:

[1]阳浙江.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初探.人才资源开发.2008.03.6-8.

篇3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大学实验与高中实验的不同,认识到进行主动学习对其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然后再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将带教班级的学生分为两组,其中实验改革组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对照组按照普通教学法进行。

1.1课前预习与小组讨论:

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时以教材为主,以网络资料和图书馆课外书为补充。撰写实验预习报告,报告内容分实验原理、步骤、注意事项、问题、可改进操作,引导学生尤其注意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问题的收集。在课前两天,自由组合的几个小组一起进行探讨,尤其是实验注意事项、实验问题和可改进操作的讨论。对照组学生只需参考实验教材写出普通实验预习报告。

1.2课堂学生讲解和教师补充相结合,教师演示和学生体验相结合:

为了督促学生养成主动预习习惯,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每次课堂开始时叫1名学生上台讲解实验,讲解完后,先由学生自愿主动补充。然后再由教师补充讲解学生未讲到位的部分。同时教师进行关键操作的演示,可以叫学生上台配合体验实验操作过程。特别强调让学生提出对实验部分操作过程的改进,对可行的部分将允许学生按照新操作过程进行实验。对照组学生不需上台进行实验讲解。

1.3学生实验:

生按照讲解和演示的过程完成实验内容。对于部分小组提出设计的可行的部分操作的改进方案,鼓励引导学生按照新方案进行实验。如果实验课堂不能够满足新方案的要求,将给学生提供教师药物化学科研实验室和相应实验条件,在课后时间完成。对照组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方案进行实验。第四,讨论总结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和实验改进方案:实验完成后,在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后撰写实验报告,对于部分实验,鼓励引导学生提出并上交实验改进方案。在下次实验课堂前,教师将针对实验报告和实验改进方案进行评述。对照组学生只需递交普通实验报告,而实验组的实验报告形式和内容形式自由。上教学方法的实施,与未参与改革组相比,实验改革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要好,学习积极性也要高,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明显要强,同时也让部分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设计实验的成就感,激发了其对科研的兴趣爱好。

2以有机化学实验为起点培养本科生科研素质

从以上参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学生中,组建本科学生课外科研兴趣小组,长期指导学生进行课外科研实验、资料查阅、实验设计、学生课题申请、论文撰写、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考研辅导等一系列的提高学生科研素质为目的的活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在笔者所进行教改的2个实验班中,实验组有多达18名同学主动强烈要求进入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由于学生的课余科研活性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因此笔者随后挑选了14名成绩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分成了2组,在一年二期的时候分别进入了两个不同实验室。与笔者以往通过其它途径所带的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思想动机总体相对较端正,除了5个学生由于急功近利、功利思想较强等原因而中途流失外,其它学生一直踏踏实实,完成了多个环节的课外科研活性内容,坚持到大四完成毕业论文。在进入实验室初期,这些学生跟着老师或不同研究生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也参与研究生的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汇报等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后,尽管有专业知识的限制,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积极进取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所在实验室的基本实验技能,熟悉了所在实验室专业中文期刊的检索,也初步懂得了简单实验的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的设计。经过一年的培养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设计并进行了独立的科研实验。在二年二期的时候,利用前期实验结果,指导学生撰写并积极申报省、校级大学生创新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完成时指导学生撰写科研学术论文,利用取得的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等竞赛。以上完成的学生科研课题同时可以作为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由于科研课题在大三基本完成,因此,在大四时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考研或者其它与就业相关的个性化活动中。通过三年多的课外科研活动及组队参与挑战杯作品竞赛,学生的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不仅培养增强了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动手操作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科研能力,也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自制力、毅力、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整体综合素质较高。例如,首先组队的两组学生中先后申请并完成了三项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2010R413019,2011R413025,12R413020)和多项校学生科研项目;同时也发表了学生第一作者的论文或会议论文3篇;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获得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由于毕业论文是几年积累的结晶,这些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整体水平较高,避免了目前普遍存在的本科毕业论文来自于教师科研成果的“拿来主义”。其次由于小团队有自己的目标和信念,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至始至终坚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充电,其中有3个同学从大学一年二期到三年二期暑假,每个寒暑假都能留在实验室做实验,每个寒暑假只休息两周时间。再次,在所带教的学生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体不是特别好,只有一人次拿过一等奖学金,但由于综合素质强,在研究生考试中脱颖而出,有5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各一名(整个学院当年考取985学校研究生仅仅3名)。

3小结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指高校大学生在学校和老师的倡导支持下,利用课余时间,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培养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所开展的科普、学术、发明,科技制作、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等形式的活动。[1]研究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于深化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面临的问题

1. 科研态度不够端正。一是学生科技意识淡漠。对学术科技活动促进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学术科技活动是一种“高不可攀”的活动,不是他们课程学习“份”内的事情,因而较少予以关注。二是重短期突击,轻长期研究,不能持之以恒。多以各级各类竞赛为中心,片面追求竞赛成果,[2]往往比赛活动结束后,就不再继续深入研究下去。三是重利益结果,轻能力提升过程。有的同学认为科研活动会消耗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最终不能获奖就更加得不偿失。

2. 课题选题不清。表现在:①不知如何选题。不注意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积累知识、寻找课题,导致前期准备不足,选题只能局限于本专业甚至是课本中已有明确结论的课题,视野不开阔,找不到正确的选题方法。②选题不合理,课题太大或是太小;③重复选题,选题多依学生兴趣爱好而定,缺乏足够的市场调查和社会需求分析,导致科研活动变成对别人研究的简单重复。④内容层次不能前沿化。未能关注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前沿。

3. 学生缺乏科研时间保证。搞科研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大学生课时多,任务重,又由于课程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因此学生的精力主要都放在课程知识的学习上。一、二年级打专业基础,外语过级;三、四年级参加社会实践、准备考研、考公务员……影响了学生对课外学术科研活动精力的投入。因此,尽管各高校为营造学术氛围,纷纷举办不同形式的“学术讲座”,但实际参加的学生人数相对不多,而且大部分学生是应学院的硬性要求才参加的,讲座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要让学生有时间投入科研,就要优化课程设置,让学生在课内学习,提高能力,在课外活动,参加竞赛,课内学习与课外科研要相互促进。

4. 师资指导力度不足。在“挑战杯”活动中,各高校为了竞赛出精品、出成果,往往集中精力对种子选手加强师资指导,如配教授予以重点培养,并给予科研经费大力资助。而普通多数的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则是由中青年教师担任。这些中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大,而学生课外科研作为一项由团委组织和领导的青年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既不计算教学工作量,在评职称中也没有硬性要求,因此,甚少教师为之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导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缺乏高质量指导,从而出现学生撰写科研论文格式不规范,文体不对,对研究目的、方法、手段、结果论证不清等问题,暴露出学生知识层次和结构不健全、不完善,实践动手能力低的一面。

5. 信息网络化利用率不高。目前高校都拥有比较先进的校园网络,但是在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的利用率却不高,表现为:一是没有使用网络进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项目管理,如选题指南,作品立项申报、成果提交、作品评审、成果展示等工作都是依靠人力进行宣传,力度不够,范围不广,程度不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活动组织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二是很多学生不懂得使用电子图书数据库资料,数据分析、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的网络利用能力低,难以保证科研活动的前沿性、科学性和高效性。

二、深化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的对策

进一步深化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应注意四个结合。

(一)学术科技活动和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术科研意识,夯实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明确参与学术科技活动对促进自身成长进步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不断培养自己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勤奋刻苦的求学精神,克服功利主义和短期行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引导学生在科研活动中提倡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发挥团体力量,开拓视野,拓宽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学生学术科研活动和学科建设相结合。

一是教师、科研人员吸收学生参与前沿课题研究。让学生承担课题研究中的部分工作,担任科研助手,学生通过直接参与这些课题,教师手把手传授有效的科研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有利于及时发现科研工作中的各种特色、有所“突破”;并保证了充足的科研经费和科研条件;使指导教师自身的科研工作和指导工作两不误,有助于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科研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保证项目有效、按时完成;指导学生正确地撰写科研论文;为学生今后的科研工作积累必要的经验。使学生能够逐步独立开展创新活动。

二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要充分利用有效的社会资源,要引进企业的资金来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与教师参与社会单位合作项目的研究,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教师可以在指导实习过程中研究实习工作遇到的具体问题,或者是接受实习所在单位委托的研究任务,选送优秀学生到实习单位第一线,接触实践,注重社会经济价值,让教师带学生开展课外社会科研,及时把研究成果投入实践使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连续创新,使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与社会工作第一线实际需要相结合。

三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进行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数据统计,使学生课外科研活动能够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掌握前沿动态,把握时代脉搏,开创科研新高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前进,保证科研活动的前沿性、科学性和高效性。

(三)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本科教学相结合。

大学生科技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应当纳入正常的教学轨道,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环节。主要对策有:1.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组合作出相应的调整,尽量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压缩理论教学的学时数,使绝大多数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科技活动,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更要给学生传授更多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传授好的学习方法和科研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参与指导的教师计算教学工作量,学生给予学分,对获奖的师生给予奖励,并在评先评优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等等。该措施必定会激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扩大师生的参与面。另外必须创造活动条件,如实验设备、指导教师、经费等。3.开设论文撰写指导课程,传授论文撰写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论文层次结构,内容,格式等相应的规定和模式。

(四)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完善的组织实施体系相结合。

即由教务处、社科处与团委组成组织实施体系。1.由教务处通过计算教学工作量、教学奖评定、职称评定等措施调动教师积极性,通过给予学分、学生评优激励学生,组织课堂教学。2.由社科处列出各学科前沿选题指南,引导教师、学生课外科研选题紧扣社科前沿,使科研活动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发挥社科网络项目管理优势,使用网络进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项目管理,包括立项申报、成果提交、作品评审等工作;发挥社科处学科专家库资源,组成教授委员会对学生课外科研作品进行立项评审、中期评审、结题评审乃至优秀作品的答辩等;通过借助计算机网络优势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活动与项目管理的质量。3.由团委加强宣传、广泛动员,精心设计组织好定期的学术科技活动,抓好每年的学术活动月,求实效,营造更加良好的学术科技活动氛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动性,推动课外科研,促进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搭建创新服务平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科技竞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从而推动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一构建符合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综合型教学新体系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我院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创新;适应国际化、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体现先进教育理念,保持“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的教学传统和特色;发挥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省级示范性实验中心的辐射作用,提高我国师范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中心的改革思路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部分是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以及营造校园学术创新氛围方面,均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课外科技实践创新活动的开展

1教学改革顶层设计

我院对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确定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体系,即实施“一个目标、二个梯队、三大活动平台”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模式,科技创新活动在三个层面上展开,每个层面都蕴含了创新的元素,实践教学改革顶层设计关系图(如图1所示)。

(1)目标层面―――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依托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物理实验中心和学院四个创新实验基地(物理创新实验室、家用电器维修小组、网络建设与维护活动小组和物理教育兴趣小组),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消化专业知识和接触科学研究前沿;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利于促进重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优化研究生生源。

(2)团队建设层面―――建设相对稳定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教师梯队。依托重点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和前沿性的科研方向,鼓励指导教师将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与日常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即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研究生培养及大学生实践资助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结合起来,实现课外科技活动有基地、有指导、有经费的有序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团队由四个大学生创新实践团队协作组成的创新平台(如图2所示):

四个团队,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半导体团队和热电团队,科技创新性较强,依托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费充足,集中进行材料制备和性能表征等工作;电修团队和多媒体团队,科技实践性较强,电修团队集中于器件性能测试和产品设计与仪器维护,多媒体团队针对先进材料与器件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制作论文图表、晶体生长动态过程、微观机制等多媒体课件、科技讲座视频,并为重点实验室网站提供服务。

(3)活动平台建设层面―――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三大平台”。科技普及活动平台:以学术报告(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的原理与使用、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方向与进展、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热点问题等)、重点实验室参观、科技知识普及培训、国家中学物理教师培训为主要形式。

科技实验活动平台:结合省级重点物理学学科优势和特点,打造实验教具与维修、多媒体课件制作、家用电器维修等课外科技活动,主要任务是维修与维护实验仪器设备,参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申请专利,宣传科普知识,培养中学物理科技活动辅导员。

科技竞赛活动平台:以学科竞赛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的师资、设备、项目等资源优势,择优指导学生深入重点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公开,学生自主组队、自主选题、大多以项目或各类学科竞赛的形式进入实验基地,很多学生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教育,为日后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学科竞赛活动的开展

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是高校开展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动力来源,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生认真、规范地完成所有环节,即使没有获得任何奖项,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必将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学院以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为基础,大力开展大学生的日常科技实践与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层次的科技创新以及技能竞赛。在实践过程中,提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组队协助完成,特别是突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学院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自立、协作等综合素质。学生、获奖等取得成绩的可以折合成学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院逐步形成了以“挑战杯”、“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等赛事为基础,电子设计、教学设计、软件设计、创业计划等系列赛事构成的科技竞赛体系。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们的专长和特色。学院拥有历史悠久的电修小组、多媒体课件、网络建设与维护活动室等大学生创新项目实验室,今年依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又组织了半导体和热电材料团队两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

3大力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

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是国家大力提倡,同时也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组织教师和学生实施校级和国家级创新项目,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大学生实验基地,带领广大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活动,形成了团队合作创新浓厚氛围。2005年以来,我院学生实施校级实践创新计划项目60项,参与学生100多人,项目支持经费3000-5000元。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传帮带”梯队,校级计划训练项目学生参与面广,受益学生多,通过实践创新项目的历练,学生积累了初步实践创新的经验,也为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实践成果

我院在日常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所获成绩显著,成果喜人。以“大学生科技三下乡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主要载体,为了推动这项基础性活动的开展,强化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努力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学院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各种实验设备,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我院学生的“科技三下乡”活动坚持了20多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学生又受到了锻炼。近几年,我院教师10人次先后获得哈尔滨师范大学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和哈尔滨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6年以来,我院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超过100项。学生实验基本技能宽厚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实验创新成果显著,20多篇。2006年-2012年,我院学生连续多年在教育部举办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共计31项全国性大赛奖励,有31人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3项,今年我院学生获得“挑战杯”黑龙江赛区三等奖一项。物理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模拟大赛上连续五年取得了团体奖和一等奖等近50项奖的优异成绩。

在物理实验项目设计上,我们设计了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完成一些小论文。如利用引进的传感器实验仪,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扩展性实验研究并写出毕业论文。近几年,利用实验设备进行实验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的学生有300多人。对于设计性实验教学,对万用表的设计与制作实验、电学黑盒子实验、凹透镜焦距的测定、LED伏安特性曲线、铜丝电阻温度系数的测定等若干个实验一直坚持设计性实验教学,并且每学期考试都包含设计性实验的内容,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总之,在我国应试教育现象依然严重、高校扩招造成的人力、物力矛盾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下,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长效性运行机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依托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用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改变旧的教育教学体制和方式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原动力,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创新,深入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师生共建精英科研团队,以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活动为载体,为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创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郑南宁.改革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新团队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70-03

Research on Establishment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LI Guofang, CHEN Lidong, CHEN Xiuhong, ZHANG Liang, SHI Lei, ZHENG Lixin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presented, and the carrier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ies of colle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as analyzed. The type of organ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was studied, and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system reform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higher school.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novation team

1 前言

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多层次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全方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业就业能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本科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构建意义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团队合作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对于科学研究领域,实力雄厚的团队相互合作,才能站立在学科前沿,取得研究突破。总理对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寄予厚望,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也处在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将处在创业的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时代的大学生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给有志青年创造创新、创业机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个人梦、中国梦。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创新团队建设中需要培养的优秀品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团队有明确的团队目标,成员间相互包容、尊重,团队产生聚合力,发挥出强大的团队力量,促使成员为团队荣誉而努力工作。这样既提高了团队成员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有利于他们迅速适应日后的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养成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大家互助互补,学术环境宽松,提高创新效率。团队活动中,题目涉及宽泛的专业领域,队员为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被激励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拓宽学生对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激发探索性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素养,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延伸课堂知识,锻炼动手能力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有明确研究方向,有统一课题指引,引导团队将课堂知识深入理解并进行转化。创新活动中一般要求制作出实物或写出论文或报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无形中得以提高。报告或论文的写作中,调研活动促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提高了语言表达与社会沟通能力。因此,创新团队的活动将课堂知识、动手能力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1]。

3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依托载体

高校开展创新活动所依托的载体主要有开展科技作品竞赛活动、设立课外科研班、开展创新训练研究计划、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机构等。

篇7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一项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举措,是教育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部首次在国家层面上直接面向大学生的科研立项[1]。其实质目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为基础,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为目标,切实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素养[2]。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培养,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自2008年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来,在深刻解读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目标及内涵的基础上,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载体,从项目实施方案入手,做好过程管理,注重打造创新教育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3],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在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1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注重能力,自主创新,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理念为先导,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条主线,从优化整合实验教学体系入手,构建“平台+模块+加课程群”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充分考虑学校理、工、文、医、管等学科综合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启迪,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构建实验教学内容,建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衔接、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基本实验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逐层深化的全新实验教学体系,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突显学生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巩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加大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增加了创新性、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创新学分的比重。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一批教师科研成果被凝练转化为学生实验,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使用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进行创新性研究和实验,进一步夯实了研究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建立起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由基础训练到综合应用再到研究创新的递进式提高的实验课程体系。其中,基础型实验层面主要是针对本科一年级学生设置的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课程,以巩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基础实验应用能力为主;综合型实验层面主要是面向本科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注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研究型实验层面主要是面向本科一年级至四年级所有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建立创新保障机制“创新”的根本在实践[4],通过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大力倡导和资助学生结合所学学科、专业特点参加各种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活动,在学校层面建立创新保障机制,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打造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重点,以人文素质教育为补充,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依托的特色教育体系。

1.2.1制度和政策保障在学校层面成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院(系)层面成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导小组,通过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予以支持,对包括创新学分认定、创新成果评定、灵活学籍管理等方面提供制度和政策层面的保障。

1.2.2技术和条件保障通过利用已有的教学科研平台,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展提供实验场地、设备等物质支持;积极开放各类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实验室及研发中心等,为学生进行深入实验研究创造宽松外部条件;优先安排创新实验指导教师,适时予以指导,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搭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交流平台,定期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其创新热情等,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全力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1.2.3经费和时间保障多方筹措,建立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专项资金,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经费保障,延续在项目结题后的后续管理中,比如、专利申请和成果奖励等方面,也及时确保资金支持。在项目研究时间上,院(系)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及创新实验项目所得学分情况,免修相应学分的计划内教学内容,力争为学生的创新实验研究提供更多的时间保障。

1.3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5]。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建立健全相应激励机制,对在创新实验活动中成绩优异的学生,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在学生评优评先活动、奖学金评定、研究生推免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建立针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到创新实验项目中,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定、培训培养、评先评优及年终工作量核算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该项措施的实施,有力地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了师生主动参与、双向良性互动、共谋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

1.4实行导师制在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中积极尝试引入导师制,要求每个项目至少配备1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导师在创新实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积极为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研究创造条件,提供便利的科研空间和平台,并在科研方法及过程中适时给予必要指导和帮助,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更快地取得创新成果,获得成功[6]。导师制的引入,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实验活动向深度拓展,也为我们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2结合实践教学,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7]。近几年来,围绕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我们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抓手,通过调整相关实践环节教学计划与课堂教学、社会科技实践活动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机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8-9]。

2.1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与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过程中,学校十分注意创新实验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衔接和结合。项目组学生到大学四年级下学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与项目进行的时间无形中发生冲突,产生顾此失彼的矛盾。对此,不少院(系)把项目研究与毕业论文(设计)结合起来,把创新实验项目研究中的课题,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进行研究,很好地协调和兼顾了两者间的矛盾,不仅保障了项目研究时间,项目研究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有两种结合的方式:(1)学生以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作为毕业论文(设计)进行研究,已有相当一部分被评为学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2)学生在创新实验项目结题验收后,仍可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纳入到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统一管理。学校虽然没有专门经费支持,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创新性实验项目研究的深入和延续。

2.2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与专业实习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校门,加强与社会的接触和联系,从生产实际中汲取发明创造的灵感,是检验理论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意识地将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与专业实习内容结合起来,倡导学生带着问题参加实习,在实习中结合创新性实验项目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在实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在专业实习阶段,师生共同开展的“对河南省黄金生产区(灵宝市)汞污染现状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调查研究”、“蟒河污染对沿岸居民健康影响调查研究”、“国家十一五期间人群氟外暴露水平与氟病流行强度调查研究”、“河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评估”、“河南省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卫生经济学评价”等项目,紧扣公共卫生热点问题、重大事件进行调查研究,教学效果良好,也对公共卫生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3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与社会科技实践活动相结合社会科技实践活动是锻炼和检验创新实验成果的重要平台[10]。为促进创新实验活动的广泛开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及交流成果的机会和平台。几年来,通过结合创新实验项目,积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技术设计竞赛等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全国竞赛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参加社会科技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来实施检验创新实验成果,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参加国家和学校两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学生很多已成为参加各类竞赛的主力,并在各类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创新实验和学科竞赛使学生获益匪浅。围绕创新实验和科技竞赛的开展,学校还通过举行各种学术讲座、科技展览、公开答辩会和编印大学生科技作品集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与学生、团队与团队、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创新交流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和科研热情。

篇8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想不想(敢不敢)创新的问题,即创新意识的问题;二是能不能创新的问题,即创新能力的问题。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围绕这两个问题开展了全方位、多途径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一理论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们在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发育学和生理学课程教学中,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注重结合教学内容,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积极发表不同观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围绕问题学习。例如我们在病原生物学教学讲授流感病毒时,摒弃原来的讲授流行情况、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等常规,开篇就提出六大问题:甲型H1N1为什么最初叫做猪流感病毒?与猪有什么关系? H1N1中H、N分别代表什么? 2009年流行的为什么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流感不过是一种感冒为何全球如此紧张?是否过度紧张?传染方式有何特别?吃八角是否能有效对付流感?让学生们头脑里充满问号,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们建立问题意识提供思路。

(二)帮助学生形成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理论的形成过程

建构主义知识观也就是知识的相对论。汪氏等认为传统教学之所以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把知识看成绝对的、凝固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建构主义知识观则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所以学习的过程是新旧经验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显然,引入建构主义知识观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讲到免疫的传统概念和现代概念,就是引入建构主义知识观的最好时机。

同时,我们还引入探究式教学方式,注重发掘课程中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注重讲理论、概念被发现的过程。例如,在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中,我们补充讲干扰素是如何被发现的,干扰素的副作用,病毒是如何被发现的,人类面对病毒的困惑,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的,抗菌素耐药性的形成等等,讲病毒的发现源于“一种疾病”、“两个关键技术”、“5个关键先生”、“一个旧理论被打破”,通过这些讲述,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创新的规律,了解学科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科学难题。

(三)以“正面教导”的方式激发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讲历史上发明创造的成功案例,为学生树立一个创新发展的榜样,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寻找答案,并为学生组织“学习报告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该学习演讲成绩计入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30%。例如,我们指导学生完成“虫草素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大鼠肝癌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获得广东省第九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学生在学习了化学结构改造这部分内容后,有了合成”虫草素钌﹙Ⅱ﹚配合物”的想法,把中药成分进行结构改造,这是这个课题最具创意的地方,与学生分享后,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大大促进了他们的创新欲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布置各类开放性作业、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例如我们布置的作业包括“读伤寒玛丽故事的感想”(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给方舟子的一段话挑毛病”(批判性思维)等。

二课外教学

(一)通过布置撰写小论文的任务,讲解相关书写要求、批阅、点评,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寻求答案

我们在医学免疫学、生理学、人体发育学、预防医学等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某主题写出文献综述或调查报告,并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述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等论文形式的书写要求、作用和意义,针对学生们参加大学生论文大赛中常见的论文书写的错误,指出常见错误和误区,在批阅学生的作业后再作详细点评。同时,推荐质量高的论文正式发表,让学生“完成任务有动力,任务完成有喜悦”,推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该作业计入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0%。

(二)开放实验室,指导大学生论文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大赛、大学生创新课题

参考许多高等院校的做法并结合我院实际,我们教师所在科研实验平台、项目组实验室均向本科生开放,形成实验室里有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这样的工作团体,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创设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环境。教师利用晚上、寒暑假积极主动指导本科生参加各类论文大赛和课外科技大赛,指导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责任心,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近3年我们共7位老师指导1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多项校级创新项目的完成。

另外,通过老师担任学校大学生论文大赛评委,担任大学生论文大赛点评嘉宾、基础知识擂台赛评委等形式为学生创作的科技论文“把脉”指导。

学生们通过参加各类课题的申报、实施、答辩,在实践中获得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为学生社团开办基础科研能力培养系列讲座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提高本科生科研课题的创新性,近年我们先后为大学生社团和二级单位开办学术讲座,围绕科研论文的书写、进入实验室注意事项、科研思路的来源、科研课题的实施、介绍几本好杂志、经络的应用及研究概况、内经及针灸原理的应用及研究、课题设计零距离、为医之道、尽善尽美等议题举办讲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促进和引导学生进入科研团队,尤其是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组,接受科学素养的熏陶

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近年来在吸收本科生进入实验室方面也做了不懈努力,近5年累计约117人次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尤其我们通过主动报名加面试方式,遴选了部分学生进入学院国家级科研课题项目组科研团队,学习查阅文献、阅读文献、综合分析文献,了解国内外科研动向,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结合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为学生们辅导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DME、统计学等科学研究的主要课程,学生在实验中学习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获得创新的能力。

统计表明,在近年来进入科研团队学习的学生中,能获得国家级、省级课题“挑战杯”大奖的学生均来自进入承担国家级课题的科研团队的学生群体,充分说明国家级科研团队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三实验教学

如果说理论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实验课教学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培养平台,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课程。我们在多个班种中实施基于团队学习模式的自主设计性实验,采用发放学习资料、学生自组学习小组(5-6人)、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引入自身的加入和体验,围绕任务设计实验方案教师遴选科学意义大、创新意识强、可行性大的实验方案,(对于科学意义不大、设计不合理的项目,予以淘汰),学生完成实验方案形成实验报告,最后进行论文答辩和教师点评。该教学改革体现了尊重学生的合理学习兴趣与爱好,增强了学习任务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入了合作和竞争的理念,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动机,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发放144份问卷调查显示:70%学生表示对该实验感兴趣,81.5%表示对实验流程满意,73.1%表示有必要开设自主设计性实验,40%认为自主设计性实验成绩占课程总评成绩的比重恰当。

四教学成果

经过5年来的实践,我们指导本科生获得省级以上“挑战杯”大奖4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两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0项;指导本科生参加学校学生学术论文大赛获奖和指导本科生校级创新实验项目19项;指导本科生在核心期刊8篇,发表相关教学论文19篇。

五问题与不足

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的永恒话题,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尚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由于学生学分压力、传统考试压力仍很大,能用于创新实践能力锻炼的时间不够充裕。另外,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学生的创新更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学习,认清目前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弊端,勇于改革和实践。我们还需要加强教学的艺术性,让我们教学活动更新颖和更富于变化。

参考文献

[1]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