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次贷危机论文8篇

时间:2023-04-23 15:13: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次贷危机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次贷危机论文

篇1

美国次贷危机从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信用风险发展为一场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失灵”,特别表现在对次贷发放机构、投资银行、新兴市场投资机构以及评级机构的监管上。这次危机启示中国金融业,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金融危机处理机制,保持金融监管水平与金融创新步伐相适应,尽快推动新资本协议的实质性实施,是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监管;金融安全

一、次贷危机中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失灵”

(一)对次贷发放机构盲目扩张次贷业务的风险监管“失灵”

1联邦政府住房金融监管部门对次贷市场监管的失误

次贷危机的发生,联邦政府住房金融监管部门对房地产金融业监管不力,导致信用风险在住房信贷市场孕育和集聚是关键原因。美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住房金融体系,也拥有较完备的住房监管部门和监管手段,但从次贷危机发生的现实看并非如此完备。首先,在住房贷款一级市场,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是政府设立的监督机构,该机构将全国划分为12个片区,相应建立了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FederalHomeLoanBanks,FHLB),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共吸收了8104家抵押贷款发放机构作为会员机构,这样,使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通过直接监管12家联邦住房贷款银行,间接实现了对一级市场的监管。但问题是8104家会员机构并不是美国全部的抵押贷款发放机构,2007年发放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美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84%,另外尚有16%的其他住房贷款发放机构未受到监管。而且占有次贷市场59%份额的前10大抵押贷款发放机构,都不是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的会员。其次,从房地产二级市场来看,大约80%的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ortgageBasedSecurities,MBS)是由政府支持企业发起的,受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的严格监控,但由私人机构发行的另外20%的MBS则不在其监管范畴。作为金融企业,贷款机构为了追求更高利润大力拓展次贷市场也无可厚非,但是金融监管当局却需要站在战略高度,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宗旨下,从宏观上把握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的利害关系。但由于美国金融监管属于分业监管模式,因而缺乏全局性的机构来前瞻性的监控金融创新的

2商业银行等贷款机构次贷业务暴露了风险管理“失灵”

(1)贷款流程创新助长了次贷风险集聚。在金融自由化、市场流动性泛滥、房地产业泡沫背景下,银行等贷款机构为了获得更高利润,对贷款流程进行创新,即贷款发放机构不直接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审查,而将该业务外包给中介机构——贷款经纪商。贷款经纪商原本是购房者的人,为购房者寻找最佳的贷款机构及争取有利的贷款合约条件。但在竞争激烈的次贷营销中,银行等贷款机构把贷款审查环节外包给了贷款经纪商。据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的报告,60%的住房抵押贷款发起和贷款交易是由经纪人完成的。受利益的驱使,贷款经纪商从中介服务变成为金融机构“卖贷款”,有意降低贷款标准,放松对借款人的信用调查。而次贷借款人普遍文化程度低,缺乏基本金融知识,在低首付、低利率的诱惑下,实际是借了高成本、高风险的贷款。另一方面,次贷发放机构由于通过证券化过程能够将次贷的信用风险分散和转移,因此也放松对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调查,主要依赖贷款经纪商。这样,许多通常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就容易地获得了房屋抵押贷款。据2007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次贷中60%购房者的申报收入被至少夸大了50%。而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对这些明显违规的做法既没有及时风险提示,也未采取有力措施纠正。

(2)次贷业务暴露了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缺陷。次级抵押贷款大部分是存款体系外的专业抵押贷款公司发放的,商业银行并未大量发放。但是,大型商业银行广泛参与了次级贷款的证券化过程,包括次级债承销、服务、提供流动性支持和投资。正是次贷证券化过程放大了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在参与中没有充分重视和识别风险从而遭受了巨额的亏损。

第一,商业银行忽视表外实体的业务风险。在次贷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创设独立的特殊目的机构(SPV)作为次贷证券化的表外实体,其主要形式是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渠道公司(AssetBackedCommercialPaperConduits,ABCPCs)和结构性投资工具公司(StructuredInvestmentVehicles,SIVs)。这两大表外实体持有大量的债务担保凭证(CollateralDebtObligations,CDOs),却不受资本监管制度约束,也没有资产拨备要求,加之其资产负债存在显著的期限结构错配。在次贷危机爆发后,这些表外实体面临巨额亏损和流动性风险的情况下,一方面,商业银行被迫向其提供备用信贷,从而将表外风险暴露在表内;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作为SIVs发行的资本本票的持有者将会面临额外的市场风险。按照美国以市价调整(MarktoMarket)的会计准则,表内资产的风险积聚和巨额投资损失必然导致商业银行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出现巨额账面亏损。

第二,商业银行低估了结构性证券衍生品的风险危害。近年来,金融创新越来越依赖数学模型运用,特别是在风险度量和产品估值中。不可忽视的是数学模型的构建往往过度依赖历史数据,但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大型商业银行凭借其人才与市场优势,过分乐观地运用风险价值模型或基于模型的指标计量风险,但任何模型都不能反映所有风险,尤其是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许多银行对次贷及其结构化产品的信用风险估计不足,未充分考虑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传染性,没有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和交易对手风险之间的综合监控与管理机制,导致总体风险暴露的低估。

(二)对投资银行及其创新的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监管“失灵”

投资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在次贷危机的发生中担当了重要角色。首先,投资银行购买房贷机构发放的次级房贷,通过“原生一分销”(OriginatetoDistribute,O&D)过程创新出大量复杂的次贷衍生证券;其次,投资银行既是次贷衍生证券的发起人、设计者与承销者,也是其重要的投资者。在证券化创新过程中,次贷衍生证券的信用链条被大大延长,最终投资者和初始资产所有者的信息联系被割裂,造成了“风险转移幻觉”,弱化了市场参与者监测风险的动力。

投资银行通过衍生金融产品创新可以有效分散和转移信用风险,但这种转移过程中信用风险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未受监管的市场,风险管理消失了。如CDOs等次贷衍生证券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产品,其交易是由各类金融机构通过OTC市场一对一进行的,OTC市场交易分散,流动性低,市场监管相对较少,风险到底转移到了哪里并没有公开的信息可供分析,所以透明度反而降低且易产生新的风险,如交易对手风险。

从目前危机发生的结果看,受到损失最大的并非传统商业银行,而是大型投资银行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全能银行。据IMF和国际金融学会(IIF)估算,银行损失中真正的信贷市场现金流损失仅占13%~20%,其余皆为资本市场减值损失。传统银行受到的影响较小,主要原因是银行业受国际统一的资本监管制度约束,有资产拨备制度的要求,并且按要求定期披露,发生风险会及时处置,但投资银行不受资本监管制度约束,没有不良资产拨备机制,其资本充足率远远低于商业银行。因此,投资银行形成了一种主要通过市场融资,大量采用杠杆交易,以很少的资本为股东赚取高额回报的业务模式,即所谓低成本、低资产回报率、高杠杆、高资本回报率的“两高两低”模式。这种模式导致投资银行在业务经营中过度注重当期收益而淡漠风险,忽视长远发展,如对员工起薪较低,但对业绩突出的给予重奖,股东对管理层激励也是如此。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最大的五家投资银行中雷曼(LehmanBrothers)、贝尔斯登(BearStearns)和美林(MerrillLynch)率先倒下,高盛(GoldmanSachs)和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被迫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就表明美国盛行的投资银行业务模式面临严峻的考验,需要重新评价。

(三)对新兴市场参与者的监管“失灵”

在次贷衍生品受到机构投资者追捧的市场中,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财富基金(SovereignWealthFunds,SWFs)等新兴市场参与者在利益驱动下,凭借其庞大的资本规模和较高的市场信誉,大量采用“信用套利”策略,以银行信用为支持,投资次贷衍生品,加之普遍采用高财务杠杆进行对冲交易,这使其交易头寸对于房价和利率都极其敏感。这种交易方式,一方面放大了对冲基金的获利能力,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其风险承担水平,同时也放大了衍生金融市场的信用规模,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一旦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或对冲操作失误,风险即刻显现。同时导致对冲基金向银行借人的贷款无法归还,引起了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而联邦金融监管部门对这些新兴机构在衍生金融市场的作用和风险未予足够重视,它们在市场的行为几乎不受监管。

(四)对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运作中的道德风险的监管“失灵”

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衍生产品二级市场流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评级机构要对各种次贷衍生证券在发行之前进行信用评级,以提高其市场风险可信度。由于次贷衍生证券经过层层分解和重新打包,变得非常复杂,不仅普通投资者即使大型机构投资者也难以准确衡量其风险,因此,各类投资者基于对评级机构的充分信赖,其投资决策主要依据评级机构的评级进行。但事实是评级机构对这些结构性衍生证券的评级并没有充分揭示其真实风险特征。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客户希望其评级资产获得尽可能高的评级,而评级机构作为商业机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在有保险公司对评级资产担保的条件下,通常愿意给予此类资产较高的评级。二是次贷衍生证券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了准确评估其风险的难度。三是次贷及其衍生品的发展历史较短,没有经历一轮经济周期的检验,在市场繁荣的大环境下,评级机构对次贷衍生品的评级也普遍乐观。2006年第3季度,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对75%的次级债全都给予AAA评级,相当于美国联邦政府债券评级,10%给予AA评级;8%给予A评级,只有7%给予BBB或更低的评级。次贷危机的爆发,使一向以独立、公正而闻名于世的美国评级机构声誉扫地,备受指责,也揭示了作为纯营利性中介机构的评级公司也必须受到监管和约束的客观现实。

二、中国金融业的风险监管与金融安全体系构建

(一)推进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同时需要构建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要与金融混业经营相适应,特别是对混业经营后创新业务的前瞻性监管非常关键。我国目前实行的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各自对相应行业实施监管,这种模式显然与业务经营日益混业化的趋势以及金融风险的复杂性不协调。另外,对于跨部门的金融创新,需要有一个统揽全局的更具权威性和协调能力的机构牵头,采取全面的审慎监管。因此,中国金融业在迈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基于分业监管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有必要建立联席监管机制,加强对混业经营中创新领域、创新业务的协同监管。监管中既要保持金融创新的活力,又要防范创新过度带来的风险暴露,还要防止出现监管“失灵”的问题。

(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强化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

1商业银行要协调好信贷业务拓展中短期盈利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05年,在国内房地产价格不断高涨的市场下,为了提高市场份额,一些股份制银行曾推出近似于“零首付”的房贷,以及“加按揭”、“转按揭”等等创新业务模式,后被银监会强令取消。这些做法在危机发生前的美国次贷业务中都有,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

从近两年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来看,截至2007年底全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7万亿,在各项贷款中占比接近10%。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8年1月对全国20个大中城市的抽样调查,个人借款购房者多为中高收入人群,其中82%的人预期家庭收入基本稳定或上升;40岁以下的购房者占75.5%,群体支付能力处于上升时期。全国按照购买价格计算的抵借比(贷款发生额/房屋销售额)为55.4%,平均首付款比率为37.2%,而美国次贷的抵借比在2000年就达到了78%,到2006年更上升到86.5%。对比来看,我国银行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比较充足。总体分析,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质量较高,因借款人还款能力不足而发生被动违约的系统性风险较小。但在住房市场趋于持续升温的状况下,房贷机构往往具有扩张冲动,监管部门的及时预警和有效监管措施非常必要。

2商业银行要正确把握资产证券化创新商业模式的应用

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中,我们应该对国内商业银行未来住房贷款证券化的发展有正确认识。第一,次贷危机与过度利用证券化以及“原生一分销”的业务模式有很大关系,但并不能否定这些创新形式。证券化作为盘活信贷资产流动性,分散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创新模式,仍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只是要把握创新与风险控制的关系。第二,金融机构不能认为只要通过资产证券化就能把风险转移出去,而过度拓展高风险信贷业务。因为证券化只能转移和分散风险,并不能消除风险,风险仍留在市场内。在全球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以及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界限趋于模糊的条件下,局部的风险暴露会通过创新管道在市场主体间传递。因此,资产证券化模式的运用要注意把握量度,不可滥用。同时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主体要注意基础资产的质量,从源头上把好信用风险防范关。第三,要充分发挥证券化模式有利的一面,防范其弊端。监管部门要制定严密的证券化产品信息披露要求,把结构性产品的特异性风险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避免误导。同时,要完善结构性产品的资本监管制度,防止机构投资者利用结构性产品从事监管资本套利(不降低风险甚至增加风险的前提下降低了监管资本要求)。第四,“原生一分销”模式是风险转移过程,在次贷证券化中,投资银行、SPV等中介机构不受传统资本监管的约束,导致风险传递中监管出现“失灵”。次贷危机警示监管部门,金融监管要从系统性风险的高度着眼,对风险转移过程中的各环节的金融中介都要监管,而不仅仅是商业银行。

(三)要以次贷危机为契机推动中国银行业新资本协议的实质性实施

实质性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监管要求,将使银行风险管理至少在下列几个方面得到改进。第一,有利于改变银行单纯依靠计量模型衡量风险的缺陷。新资本协议要求商业银行采用风险计量模型的同时应辅以必要的专家判断,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准确计量风险。第二,有利于改变衍生金融产品场外交易透明度差、交易对手风险暴露不充分的缺陷。新资本协议明确规定了在衍生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计量方法,以估计由于交易对手信用恶化导致的信用风险。鉴于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的复杂性、风险的隐蔽性,按照新资本协议的资本监管范围,资产证券化及特殊目的机构SPV都应当适用资本监管要求。在新资本协议下,资产证券化主要用于改善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弹性,而不再为了资本套利。第三,有利于改变银行资本覆盖风险范围有限的缺陷。1988年的资本协议仅要求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计提资本,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将资本覆盖范围扩大到面临的所有实质性风险,如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声誉风险、模型风险等。而且银行集团内部要有统一的风险计量方法和标准。

基于新资本协议实施的需要,商业银行必然要对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IT系统、风险管理政策流程进行改造,这将有效推动中国银行业整体风险管理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升。

篇2

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上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申请获得贷款。从事次级抵押贷款的公司接受借款人的贷款申请后,与投资银行一起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出售给投资银行以转移风险;投资银行与抵押贷款公司签署协议,要求抵押贷款公司在个人贷款者拖欠还贷的情况下,回购抵押贷款。投资银行再将抵押贷款进一步打包成担保债务凭证CDO出售给保险基金、养老基金或者对冲基金等投资者。银行还会购买一些信用违约互换合约,即购买一种对抗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的“保险”,来进一步分散自己的风险。2001-2005年,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得到迅猛发展,到2006年第四季度,次级抵押贷款在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中的比重达到15%左右。

然而好景不长,联邦利率的上升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潜伏已久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险终于爆发。

2次贷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探析

(1)美联储的连续加息及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是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

自2004年6月后,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发生逆转,经过连续17次调高基准利率,直接刺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由于次级抵押贷款是金融机构贷给那些信用等级较差或偿付能力较弱的购房者,贷款利率较一般抵押贷款至少高出2至3个百分点,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违约率增大。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通过抵押获得再融资。在以上两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购房者预期贷款支付总额高于住房价值,从而在逆向选择的驱动下,违约率自然上升。因此,美国的基准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是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波的根本原因。

(2)法律约束、监管机制、信用评级体系等制度的缺陷对危机的产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次级抵押贷款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创新产品,本身就蕴藏着潜在的风险,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法律约束和监管机制以及信用评级体系的缺失是导致次贷市场发生风暴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信用评价体系也在此次风波中担任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过去评级机构部不向发行人收取费用,而如今这些评级机构一直从发行人那里收取信用评级费,然后再告诉投资者它们给发行人发行的债券何种等级,有价证券的发行增加了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在市场繁荣时期,信用评级机构为了承揽更多的业务通过提高信用评级的方式来获取客户,这意味着信用评级机构主观上降低了信用评级的标准。此外,由于证券化产品过于复杂,很多机构投资者对证品的定价缺乏深入了解,完全依赖产品的信用评级进行投资决策。证券化高的信用评级导致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捧,最终导致信用风险的累积。

(3)次贷危机实质上也是证券化、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的产物。

次贷风暴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散和蔓延的重要原因就是证券化,衍生品等金融创新工具使得风险从房地产市场传导到金融机构,再到全球金融体系。从次贷危机中我们看到,证券化能像加工高质量的债务那样轻易地加工低质量的债务,金融工程师用抵押贷款证券化制造出投资级债券,许多低收入且信用差的购房者构成未开发的世界(即次级债市场)成为全球货币经理创造投资级债券的原材料。高杠杆比率的对冲基金和MBS、CDO、CDS、SW等金融工具的介入,使次级市场开始变得繁荣。创新象是一把双刃剑:新的金融衍生品使银行的风险得以分散,让更有能力的投行和各种基金来分担;但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当次贷市场最终发生颠覆时,终于产生米诺骨牌效应引起众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连锁性损失,从而引致整个金融体系的混乱。

3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3.1国际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国际股市暴跌

2007年8月,法国巴黎银行公开宣布卷入风波中的,这是美国次贷风波对欧洲银行业影响开始的标志。随后2007年9月英国北岩银行发生了挤兑事件。德国工业银行(IKB)于2007年8月宣布由于投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而蒙受巨大损失。德意志银行于2007年10月宣布第三季度税前利润较上年同期下滑逾20%。瑞士银行宣布由于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投资失误,降至61.7亿瑞士法郎,当季减记资产42亿瑞士法郎。2007年财年前三个季度,日本三菱日连,瑞穗,三井住友,住友信托,理索纳和中央三井集团这6大集团遭受与美国次贷相关的损失高达5291亿日元。随着次贷风险的逐步显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体银行业均受到了严重冲击,致使全球经济尤其是发达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由于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同时对股市造成了巨大冲击。欧洲三大股市和亚太区多数股市和拉美股市均出现连续下挫,加上金融机构的损失逐渐公布,每次信息披露都对全球股市造成巨大影响引起了全球股市大震荡。在欧洲,2007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的三周时间里法国巴黎CAC40指数下跌了13%,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1.7%,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9%。截止2008年1月22日,欧洲部分指标符合典型的熊市的技术标准。日本股市则在2007年经历了四次大幅度下跌。3.2外汇市场波动剧烈,房地产市场低迷

自2007年美国次贷风波爆发以来,美元在第三季度进入加速贬值阶段,并在第四季度中期进入超跌状态,使得欧元兑美国汇率一路上扬,并于2007年11月26日攀升至全年峰值1.4873,创下历史新高。随着次贷风波的爆发,日元迅速走强,美元的贬值使得日元等低值货币迅速升值,使得大规模平仓行为发生,货币市场出现剧烈震动,不少交易者损失惨重。

在欧洲银行业由于遭受损失后,欧洲各国的房地产市场也逐渐出现低迷。2007年8月中旬,英国伦敦房价首次下跌,随后从9月份开始,英国房价开始全面降价,英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衰退,随着房价暴跌的恐惧的蔓延,欧洲其他的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也开始下跌,尤其是西班牙和爱尔兰,这两个国家是欧洲房地产泡沫最大的两个国家。

3.3全球流动性紧缩,各国央行纷纷注资

危机发生后,突然性流动性紧缩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安全的主要威胁。当贷款者违约率提高时,MBS债券评级下降,CDO值缩水,对冲基金等投资机构的投资面临打水漂的可能,流动性问题也就由此生了。面对全球流动性紧缩的问题,各国央行纷纷开始注资,美联储注资3890,5亿美元,欧洲各国央行注资6641.5亿美元,日本注资467.7亿美元,澳大利亚注资151.4亿美元,加拿大注资43.7亿美元。美,日,欧等各国银行的注资增强了流动性,稳定了市场信心。

4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1次贷危机对银行业的影响

从各银行披露的数据来看,我国目前有中行、工行、建行三大商业银行因投资美国住房抵押次级债而受到影响。但是由于中国银行业投资美国次贷的比重不多,相比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美国次贷风波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影响还不大。

但是由于美联储多次大幅度降息以及美元的加速贬值,中国商业银行的外币资产预期收益率将出现大幅度降低,而曾经收益率较高的美元资产现在成为拖累中国银行业整体净息差的一大因素。与此同时,美元的加速贬值,致使境外业务利润占比较高的中资银行受到较大的影响。

4.2次贷风波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随着美国次贷风波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再加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不仅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增速有所下降,而且导致中国整体出口增速出现大幅度放缓,贸易顺差锐减。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幅自去年就开始逐渐下滑,2007年一季度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幅是20.4%。二季度缩减到15.6%;2007年7月次贷危机爆发后,三季度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幅仅为12.4%,四季度再缩减到10.8%。而到了今年2月份,我国对美出口更出现5.2%的负增长。由于中国对出口(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美国次贷危机将会通过降低美国国内消费需求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在国内消费乏力的情况下,我国就会出现产能过剩和供给过度问题,我国政府就会采取更加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限制产能,并容易导致通货紧缩,出口不振将增加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4.3次贷风波对中国房贷市场的影响

次级债务危机对于我国房贷市场直接的影响比较小,因为中国商业银行资证券化程度非常低,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基本上没有证券化,但是美国的次级债券危机仍然给关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很好的预警。在中国,居民的住房按揭款一直被认为是优质资产,但是通过美国次贷风波的爆发,这种资产的优质性受到了严重质疑。中国住房揭贷款的证券化程度很低,其不良信用贷款的风险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内。如果房价一直上涨,那么这些潜在风险还不会暴露出来,但如果房价一旦向下逆转聚集在银行体系中的这些风险就会爆发出来,次级债务危机对我国房贷市场的警示意义大于其直接冲击。

篇3

住房抵押贷款是指消费者以其住房为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的一次性满足住房需求而实行的分期付款财务安排。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就属于非标准抵押贷款类别,它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得多。住房抵押贷款已经成为现代信贷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住房抵押贷款具有存短贷长的特点,为了获取更好的流动性安排,信贷公司愿意部分或全部出售其住房抵押贷款,而发达的资本市场则为这一出售提供了有利条件即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通常情况下,优质住房抵押贷款构成了MBS的主体;而非标准的住房抵押贷款则因其信用等级低,风险较高,要打包出售,就需要提高其风险溢价水平。这种MBS就是次级债。次级债也代表着住房抵押贷款的收益权,其收益直接体现于抵押贷款的还款现金流;风险状态也依存于抵押贷款为其基础资产的风险状况。

这种次级债的交易可以分为三层:一是初级证券化产品MBS;二是将次级债作为过手证券,进行再包装、再组合的CMOS交易;三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的CDOS,主要用以进行对冲交易。与次级债联系起来的对冲交易,是将房地产市场变动,尤其是价格变动与次级债收益变动联系在一起进行对冲。虽然房地产价格与次级债之间存在着对冲套利的机会,但十分狭小。为了获取较大的利润,对冲基金必然会利用财务杠杆来扩大对冲规模。而利用财务杠杆进行金融衍生品对冲交易操作,在微观上加大了对冲基金的获利能力,在宏观上则加大了金融风险,一旦市场条件变化或对冲操作失误,风险即刻显现。与次级债联系在一起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基础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的收益权,其风险状态也取决于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状态。一旦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出现违约率上升,整个链条就会产生问题。

由上可知,次贷危机的产生过程:在美国次级抵押市场上,信用较低的人从信贷公司获得贷款;信贷公司将房屋抵押的债权出售给投资银行,用收益进行再贷款;投资银行则将债权重新包装成债券,向投资人推介,在资本市场发行。而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就按照这样的路线图在蔓延:购房者无力偿还贷款贷款机构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投资基金买入由次级贷款衍生出来的投资产品而受到重创股票等金融市场资金面受影响而下跌。

二、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成因

20世纪80年代“里根革命”以来,美国政府一直朝着减少市场干预的方向发展。但愈演愈烈的美国次贷危机,却迫使美国政府出重手救市,其实施的住房援助法案,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准国有化”行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爆发使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边缘。引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度证券化和信用等级偏高

把部分债务收益,转化为证券后再卖给投资者,这就是证券化。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把超过6000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债权转化为证券后,卖给各国的投资者。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是基于所评级证券的金额,而不是信用评级能否真实地反映相关信用风险。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可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这样次级贷款的放贷机构就可通过信用评定机构,轻松地拿到“AAA”的信用评级,过多的“AAA”证书使银行失去了对风险的敏感性。由于证券化产品过于复杂,很多机构投资者对证券化产品的定价缺乏深入了解,完全依赖产品的信用评级进行投资决策。最终的结果是,证券化产品偏高的信用评级导致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捧,最终导致信用风险的累积。

(二)通货膨胀,即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和资产泡沫的堆积

随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房价的上升,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通货膨胀。而美联储为了降低通货膨胀不得不提高利率。但利率提高后,那些次级抵押贷款者就还不起贷款了,这导致次贷市场还贷拖欠比例迅速上升。至此,美国经济的货币流动性降低,经济发展进入低速徘徊状态,次级抵押贷款者就更难还清次级贷款债务。

(三)美国金融监管当局货币政策由松变紧,监管当局监管不严

从2001年初美联储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房地产市场上房贷利率同期下降。而这一阶段的利率下降,就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起来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2004年初,贷款机构开始放松贷款标准。与此同时,美联储一边持续加息,另一边却继续鼓励贷款机构开发并销售可调整利率房贷。正是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造就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金融监管部门从意识到问题到将保护措施衍生到那些更为脆弱的贷款人用了3年,而此时危机已经产生。因此,监管者在这场危机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对金融衍生产品创新风险认识不足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而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也随之增多。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信贷环境宽松或房价上涨的情况下,放贷机构因贷款人违约收不回贷款,它们也可以通过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出去,不会有亏损。但在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下降的情况下,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来再卖就不容易实现;在较大规模地、集中地发生这类事件时,危机就出现了。

三、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管制的放松与金融产品的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大趋势。而与此同时风险也不断加大,必须加强对风险的监管。此次风波对中国的启示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一定要防止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和资产泡沫的堆积。次级债危机表明,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巨大伤害。此次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疲软。中国近来经历了长时间的低利率政策之后,资金不断涌向房市和股市,物价持续走高,经济运行存在由过快向过热转化的可能性,一定要防止资产价格过快攀升和资产泡沫的堆积。

(二)应该尽快推动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加快发展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以化解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选择银行的优质资产实行证券化,并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组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衍生证券,而转出的资产也从资产负债表上移出。这样,银行就可回收流动性,使资产负债结构和期限得到改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在美国、欧洲等地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对缓解次贷危机的冲击起到决定性作用。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面临严重的短存贷长问题,而将已投放的贷款进行证券化,提前回收流动性,就可以防止因为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所引发的风险。

在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的错误在于次级抵押贷款的缺陷,即证券化资产是信贷公司向那些风险高、还款能力较差的人发放的高利率次级抵押贷款。我国推进资产证券化时就要选择银行的优良资产进行证券化,要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一定要加强基础资产池的信息披露,建立资产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

(三)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监管。信用评级公司、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有可能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结成利益共同体,而信息透明性对金融市场发展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行为的信息披露,提高信息透明度。此外,在利益的影响下,信贷公司逐渐推出一些具有较高风险的产品,信贷公司寄希望于美国楼市的持续上涨,在房价不断走高时,即使炒房者现金流并不足以偿还贷款,也可通过房产增值获得再贷款以填补缺口。随着美国楼市出现下跌,次贷出现还款压力,进而导致信贷公司的资金链断裂。而在较高风险的产品不断推出时相应的风险监管却没有跟上。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有利有弊,金融创新只能将风险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散和转移,而不能从根本上消灭风险,它并没有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而衍生品也只是提供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重要工具,它虽然可以对冲风险,但不能消灭风险。除金融机构本身应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外,监管当局也应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管理。从而不断加强对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监管。

此外,金融市场的过度反应和预期的自我实现,会加剧金融波动的程度,甚至会导致危机。在衍生品市场日益发达,金融市场联系日趋紧密的今天,市场的过度反应、投资者信心的动摇会迅速波及金融市场全局。因此,市场信心应当成为货币和监管当局管理的重要内容。

(四)在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合作将成为发展趋势,各国金融机构和各国政府之间应及时协调和应对金融危机。一个始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产品问题,却很快扩散开来,造成世界金融市场的动荡。各国央行和监管当局则联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缓解金融结构的流动性风险,避免了次级债风波的扩散,从而避免了进一步金融危机的爆发。由此可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国金融市场互相渗透,危机极容易在各国之间相互传染。而各国也应建立和巩固国际金融合作机制,发展和扩大国际金融合作平台。对中国而言,就要在提高本国金融市场各类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陈华.金融监管、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相关制度研究[J].山东经济,2007,(5).

[2]梁福涛.警惕美国次级房贷危机[J].新财经,2007,(5).

[3]龚宇.美国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变迁[J].证券市场导报,2008,(7).

[4]李云林.美国为什么会发生次贷危机[J].中国投资,2007,(12).

[5]周纪恩.从次贷危机根源和实质看宏观金融风险监管[J].新金融,2008,(6).

[6]马雪彬.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9).

篇4

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分为三类:优质抵押贷款,次优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面向信用评级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客户,由于信用要求不高,其贷款利率比一般抵押贷款利率高出2%~3%。在巨大的利润的诱惑下,加之优质和次优级抵押贷款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许多金融机构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在楼市升温期间,这些贷款的风险并不高,因为即使违约,金融机构也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出售房屋避免损失。

在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后,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通过贷款证券化的方式,形成一系列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证券化产品,如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以及以MBS、ABS等为基础发行的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从而将贷款风险通过证券市场专业给投资者。同时随着风险的转移,这些金融机构因贷款占用的资金得到回收,使得放贷规模继续扩大。

二、危机产生的原因

自从2001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以来,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低利率刺激了房价持续上涨。在房地产业繁荣的现象下,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次级抵押贷款公司觉得,收不回的贷款反正有房子做抵押,而房价还在涨,所以还会赚;而且借助于金融创新,这些贷款被打包债券化出售给了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信用风险被转移出去了。但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持续加息,房地产业开始趋冷,一些借款买房人不能按期还贷而违约,违约率的上升导致一些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如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出现亏损以至破产。同时,次级抵押贷款支持的债券也随之变成了垃圾债券,它的价格下跌引起了投资于此机构出现财务困难。投资者了解到这个信息后,纷纷要求赎回投资,造成基金公司流动性困难,不得不暂停赎回,这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商业银行出于安全考虑不肯拆出资金。出问题的金融机构从银行和债券市场都无法融到资金,次级债危机就演变为流动性危机,引起了造成美国和全球主要股市下跌。

探究危机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美联储的低利率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为了应对网络泡沫的破灭和“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连续13次降息,低利率的政策极大的促进了美国房地产也的发展,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伏笔。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为了防止经济过热,美联储又先后17加息,引起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次贷危机从而发生。

2.放贷机构和投资者“见利忘险”,忽视风险管理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的利率比一般贷款利率高2%~3%,在巨大的利润面前,放贷部门以及次级债投资者们“见利忘险”,大量发放次级贷款,大量持有次级债。当危机发生时,难免遭受巨额损失甚至破产。3.贷款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引起风险的传递和扩大

通过贷款证券化,放贷部门将贷款的风险转移出去,同时回收的资金继续用于放贷,使得放贷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创造了大量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的衍生产品以及以这些衍生产品为基础的“再衍生”产品,这些衍生产品渗透到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风险也得以传递和扩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异动将引起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

4.信用评级机构严重失职

在这次危机中,标准普尔、穆迪等信用评级公司从一开始就认定次级抵押债券和普通抵押债券同等风险,并给予最高的信用评级。投资者出于对这些机构评级的信赖,放心的大量购买了此类债券。但当次贷危机开始显现时,2007年7月,这些评级机构又将几乎所有次级抵押债券的信用等级调低。这样的行为,直接引起了市场的极度恐慌,导致了全球性的流动性不足。

三、引发的思考

尽管美国的次贷危机在欧美各国央行联合救市的措施下得到了缓解,但这次危机对美国以及全球经济造成的严重的冲击,教训是深刻的,值得我们的深入思考。

在中国,住房按揭贷款一直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优质资产”,在银行的贷款业务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但这种“优质资产”的背后的风险是巨大的:这几年,银行为了发放更多的贷款,放松了对贷款人的审查,凡是个人要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的,没有谁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贷款人基本上没有信用等级之分;同时,不少人甚至利用假信用,大量的从银行骗贷用于炒作房地产。而且,这些不良信用贷款的风险基本聚集在银行体系内,一旦风险爆发,会对银行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与危机爆发前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有一些相似特征:房价快速上涨、进入加息周期、流动性过剩等。而随着央行多次提高存贷款的利率,贷款人的偿付压力增大了,他们也越来越难以预测未来偿付现金支出的变化,风险正在逐渐积累。

在美国次贷危机以后,该是时候全面检讨中国住房按揭贷款了。为了避免类似危机在我国上演,我想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培养风险意识,强化银行风险管理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机构“见利忘险”,为了追逐利润大量放贷,由于房价的持续上升而忽视了贷款管理的基本原则,即收入所得是第一还款来源,而过度依赖于第二还款来源,导致风险越积越高,最终引发了巨大的危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吸取这次危机的教训,重视防范和管理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

2.加强金融监管

由于商业银行的本质上是以盈利为目的企业法人,在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受到住房抵押贷款高收益的吸引,银行有放松贷款人申请标准以扩张住房抵押贷款规模的冲动。金融监管部门尤其是银监会有必要进一步规范银行的贷款操作行为,并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和预警体系。

3.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美国次级贷款主要是为了解决低收入人群和少数族裔的住房问题,但其经济支付能力低又限制他们的还款能力,也容易造成违约现象的大量出现。在这次危机后,当银行房贷收紧时,又会导致部分中低收入者买房困难。因此,政府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让百姓安居乐业,人人享有适当住房——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买房(如廉租房也是一种办法),把没有支付能力的中低收入者推向购房市场,拔苗助长只能事得其反。

参考文献:

[1]汪利娜.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警示.财经科学,2007,10.

[2]冯科.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反思中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南方金融,2007,(9).

篇5

美国次贷危机,是指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主要是指美国贷款机构向信用分数较低、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按揭贷款人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就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这种次级按揭贷款将客户的偿付保障建立在房屋价格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其中所隐含的巨大风险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由于近几年美国楼价高涨,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使得贷款机构为了盲目地追求高利润率而不断增加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供给,以至忽略了次级抵押贷款隐藏的风险。

次级按揭贷款因借款人信用等级不高,相对于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通常要被迫支付更高的利率,并且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由于美国过去的6、7年以来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这样一来,次级按揭贷款的还款风险就由潜在变成现实。在这过程中,美国有的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纵容次贷的过度扩张及其关联的贷款打包和债券化规模,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次级按揭贷款违约事件规模的扩大,最终引发危机。

2008年7月以来,先是美国著名房贷银行印地麦克银行因客户大量取款引发流动性危机而倒闭。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倒闭银行,仅次于1984年破产的美国大陆伊诺伊国民银行。紧接着,由美国政府支持的两大按揭信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股票遭到大量抛售,股价一周内曾跌去五成,一年之内市值损失了八成。7月25日,又有两家小银行——内华达州的第一国民银行和加州的第一传统银行宣布破产。而美国次贷危机向与房贷相关的金融机构的渗透,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为此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次贷危机已超出了次贷的领域,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领域危机的“前奏”,次贷危机逐渐演化成全面的金融危机,并引发新一轮全球性金融动荡。

二、次贷危机成因的分析

过度自由却缺少监管的资产证券化,是造成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资产证券化今后还要继续发展的话,就要保证这些产品有严格的标准、严格的规范,避免出现过度风险。次贷危机是21世纪第一个复杂金融衍生市场的危机。

学者广泛认为:次贷危机是全球流动性充裕环境下,市场约束力下降、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弱化的结果。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在于美国本身的信贷扩张和金融创新。2001至2004年,为了刺激美国经济,美国政府采取了低利率和税收激励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实现了稳步增长。这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很快。次级抵押贷款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级别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选择,于是美国人的购房热情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放贷机构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从而催生了多种多样的高风险次级抵押贷款产品。宽松的贷款资格审核成为房地产交易市场空前活跃的重要推动力,但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2001年以来,各大投资银行广泛参与到这场巨大风险的追逐中,由于忽略了风险管理和风险规避,发行了大量低评级的住房抵押贷款,并将其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机构投资者、对冲基金等。而惯于攫取丰厚利润和承担巨大风险的对冲基金投资商们,纷纷抢购次级抵押信贷证券。从2004年6月底至今,美联储不断收紧原本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利率逐渐回升的状态下,购房者的还贷负担不断加重,大量违约客户出现,不再支付贷款,造成坏账,资金链发生断裂,进而演变成一场金融风波。

美国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美国次贷危机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由于次优抵押贷款市场发展仅十余年,且此前该市场运作状况良好,因而此前次贷违约率并不高。次贷相关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较快,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造成了风险扩散。监管部门监管不严,未能遏制风险集聚。从美联储的职能看。美联储有三大任务:抑制通胀、增加就业和维持金融稳定。

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首先应归因于2000年以来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2000年前后美国网络泡沫破灭,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这里要提到另一个资金的大循环,即以美国金融市场为中心的全球资金循环,这也是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美国个人消费支出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些消费支出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别国储蓄。当大量美元流向这些国家时,为了避免本币大幅升值,这些国家的央行不得不买入美元,同时投放大量本币。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影响了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造成了通胀压力,另一方面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这些外汇储备从安全和保值的角度考量,不得不又去购买美国国债。这样,资金又进入了美国,一方面降低了美国利率和美国人的消费信贷成本,另一方面推高了美国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进一步助长了美国人的消费,从而形成了一个全球资金的大循环。

在这个循环当中,大多数靠出口初级商品或原材料的发展中国家成为美国的债主,美国人不仅输出了美元,也输出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华尔街的新奇产品。而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们坐着宽敞的波音飞机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推销他们的衍生产品。正如有的分析家形象地喻为:他们就这样将“坏猪肉放进绞肉机做成香肠卖给了全世界”。

此次危机波及世界,是由于美国金融机构把次级贷款打包成了债券,大量出售给国际投资者,包括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更为严重的是,次贷危机会对美国实体经济造成影响并促使美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而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必然会越过国境,传导到全世界,这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演变成“美国次贷,全球买单”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杜厚文,初春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根源、走势、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罗熹.美国次贷危机演变及对我国的警示.求是.

[3]王东.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与影响.当代经济.

[4]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2008,03.

[4]杨连总.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传导机制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篇6

【关键词】次级贷款;调息抵押;负分期付款;MBS

一、美国次贷危机及其产生背景

美国官方对房贷风险并无统一分级标准,民间机构通常按放贷风险大小将房贷分为A、B、C三级。A等级分为A+、A和A-级,B等级以下每个等级分三级。A+和A级房贷都是优质贷款,属无风险贷款;A-级房贷相当于Alt-A,称近优贷款,属最小风险贷款;B等级以下皆属次级贷款。房贷风险分级的主要依据包括抵押借款人信用、负债比率、贷值比率和信用评分四个方面。抵押借款人信用中的抵押信用反映过去或当前房贷还款情况,消费信用反映分期付款和滚动信用(信用卡付款)情况,公共记录反映近几年或当前破产清偿和丧失抵押赎回权情况。负债比率是借款人全部负债与税前收入之比。贷值比率是不含首付的房贷总额与所抵押住房估值之比,房贷首付比率越高,贷值比率则越低。信用评分采用FICO评分方法,评分范围为300-850分,620分一般视为次贷上限,即抵押借款人信用评分不足620分,一般只能接受利率较高的次级贷款。除此之外,一些房贷机构还设立了抵押借款人储蓄史、长期工作稳定性等其他风险标准。房贷机构根据风险等级设定不同房贷利率,优级贷款以较低的优惠固定利率为主,非优贷款随等级降低而风险加大,利率相应提高。美国房贷包括调息抵押(ARMs)、定息抵押(FRMs)、负分期付款(NegativeAmortization)和付息抵押(Interest-OnlyMortgages)四种形式。调息抵押利率在贷款初期固定,通常低于定息抵押利率1-3个百分点,后期则按商定指数定期调整,调整期为季度、半年或一年。定息抵押是固定利率贷款形式。负分期付款作为调息抵押的特殊形式,设置分期付息上限,并将超上限利息打入未偿本金。付息抵押贷款在贷款期内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到期后或付清本息或转为其他形式房贷。调息和定息抵押是主要形式,其中2/28房贷产品是近年来美国比较流行的调息抵押次贷形式。对房贷机构而言,定息抵押风险一般高于调息抵押。美国房贷机构既对次贷附有高利率、高收费条件,又通过调息抵押、付息抵押和负分期付款形式增加次贷发放。据圣路易斯联储银行研究,2004-2006年美国两级抵押市场投放的年平均次贷为300多万笔,其中调息抵押约占45%,定息抵押、付息抵押、负分期付款分别约占25%、20%和10%。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MBA)统计,2006年调息抵押优贷拖欠率为3.4%,调息抵押次贷拖欠率为14.4%(如图1)。

二、次贷危机成因透析

(一)次贷增速过快潜伏风险隐患

2003年美国房贷市场的2/3以上达到优质贷款标准,此后优贷比例逐步下降。2006年美国发放次贷6000亿美元,占当年房贷总额的21%,优质贷款比例降到36%。2006年底,美国未偿还次贷额达1.5万亿美元,占全美未偿还房贷总额的15%。根据美联储2004年统计,1994-2003年,次贷增长近10倍,年均增长25%,是抵押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

如图2所示,1994年次贷发放仅为350亿美元,1999年升至1600亿美元。2001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次贷发放仍比上年增加350亿美元,增长26%。2003-2004年次贷发放额大幅增加,年增长率分别为56%和60%,2005年达创纪录的6650亿美元。经过20多年发展,美国次贷规模已超过万亿美元,高速发展导致累积风险日益增大。据权威民间机构估算,截至2007年7月末,次贷余额约为1.4万亿美元,占美国抵押市场约10%,其中约1/3发生拖欠。由此估算,发生拖欠的次贷约为4700亿美元,占抵押市场3.3%。美国次贷快速发展得益于抵押证券化的推动。1995-2003年,房贷证券化率从45.6%升至75.9%,次贷证券化率从28.4%升至58.7%。次贷证券化分散和降低了房贷机构次贷风险,形成次贷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抵押证券化过程中,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简称房利美)、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HLMC,简称房地美)和政府国民抵押协会(GNMA,简称吉利美)发挥了重要作用。房利美和房地美是政府支持的金融机构,每年收购或担保的抵押贷款占抵押贷款发放额大约40%-60%。吉利美是政府公司,虽不发放房贷或买卖抵押债券(MBS),但为政府批准的房贷机构提供流动性保证。从次贷发展的阶段性动因看,1995年以来次贷快速发展分两个阶段。2002年以前主要依赖抵押证券化推动;2003-2005年次贷超快发展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如利率持续走低刺激房价上涨,借款人因房价上涨预期而增大住房投资,房贷机构为求利而放松放贷标准,信用评级机构为逐利降低评级标准,抵押债券透明度不高,政府监管不力等。

(二)金融创新工具过度滥用导致风险加剧

传统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通过贷前审查、抵押担保等方式控制风险,不能完全规避的风险用风险准备金和自有资本承担。现代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形成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系列产品,将贷款风险转移给投资者,贷款占用资本得到释放,放贷能力明显提高。除此之外,银行放贷对象也得以扩展,传统模式得不到贷款的客户也成为银行重要的贷款对象。瑞士信用(CreditSuisse)资料显示,美国次贷占抵押证券市场比重从2001年的7%提高到2006年的20%。2004年证券化发展最快,较上年提高5%。次贷大量证券化推动房贷和房市发展,潜伏巨大风险隐患。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众多机构投资者追求投资收益保证了对证券化产品的需求。历史上较低的违约记录和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使得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MBS和ABS等固定收益证券有较高需求,促使银行不断拓展贷款规模,创设更多MBS和ABS,加速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等衍生产品发展。CDO是以MBS、ABS等固定收益证券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在传统MBS和ABS中,一般通过证券分层实现信用增强,即以特定资产支持的MBS和ABS证券被区分为优先(Senior)、夹层(Mezzanine)和次级(Junior),现金流依次用于保证该三级证券的本金和收益。对于次级按揭贷款的高风险资产,为保证优先类和夹层类证券达到一定投资级别,信用增强成本相应较高。为此,通过将若干次级类证券汇集构成资产池,按照信用增强模式,部分CDO优先级证券被评为AAA级,由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持有,而CDO次级证券因其高杠杆性,由追求高风险和高收益的对冲基金持有。信用衍生工具运用使创设更方便的合成CDO成为风险转移的另一重要方式。引入信用衍生工具如信用违约互换(CDS),特定资产不需要发生真实转移,只需界定资产范围和特定信用事件,再由银行向互换对手通常是SPV支付费用,一旦特定资产发生信用风险,损失由SPV承担。SPV通常发行一系列优先、夹层和次级证券,若没有违约发生,证券持有人获得银行支付的费用作为收益,否则损失首先由CDO次级证券方承担,超过部分则由更高级CDO证券持有方承担。无论是现金型CDO还是合成型CDO,都是基于贷款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设或多次创设。据统计,2006年被包装成资产支持证券的次级按揭贷款和第二留置权贷款存量中,非投资级别次级证券规模约22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通过CDO形成约1750亿美元优先级证券,400亿美元夹层证券和50亿美元次级证券。

(三)中央银行监管效力缺失致使危机蔓延

受次贷市场巨额利润驱动,一些金融机构不惜降低放贷标准。据统计,美国次贷占全部房贷比例从2001年的不足5%跃升到2006年的20%。放贷机构不仅不需要借款人提供任何收入、资产等证明文件,不考虑其真实偿还能力,有时甚至纵容借款人弄虚作假,借款人无力支付首付,银行鼓励其使用二次置留权贷款凑足首付。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卖给投资银行或类似实体,投资银行将贷款打包成债券,然后将债券出售给对冲基金、退休基金、共同基金等投资者。抵押贷款公司既可获得贷款手续费,还可将违约风险转嫁给债券投资者。这一过程中,投资银行主动寻求并得到债券评级机构帮助。在利益驱动下,穆迪和标准普尔等评级公司人为提高次贷债券信用级别,促使其顺利出售,使大量信用记录较差的低收入家庭进入房贷市场。据估计,承保条件放松的房贷从2005年上半年的100亿美元陡增至2007年的1100亿美元。次贷危机折射出美国银行和债券评级机构诚信沦丧。资信评级机构在次级抵押贷款中,向隐瞒可能存在风险的无核查贷款发放评级证书,受害者包括欧洲和亚洲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投资者。同时,美国监管能力缺失,未能及时发现次贷市场和次贷资产证券化不能及时还贷的风险,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次贷风险的爆发和蔓延。事实上,美国联储委员爱德华·格兰里奇早已警告国会,认为次贷已经变成“掠夺性贷款”市场,如不及时监管,将危害居者有其屋的美国梦以及住房资产价值,但当时并未引起国会高度重视。

(四)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次贷危机

2001年后美联储连续12次降息,促进经济复苏并刺激房地产繁荣。截至2006年初,房价连续5年大幅攀升,年均升幅超过8%,其中2005年升幅达15%。低利率和高房价刺激居民购房欲望,出现许多为购房者提供融资便利的抵押贷款证券工具。次贷市场活跃主要基于美国房价上扬和家庭房产不断升值,但房地产繁荣之后出现逆转。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至5.25%。在加息影响下,2006年初房地产开始降温,房价上升趋缓。利率上升和房价下降使次贷市场迅速恶化,许多借债过度的购房者房产净值由正转负,既无力偿付房贷本息又无法再融资,借债初期享受固定低利率或不付息,优惠期结束后,不得不按市场高利率支付。2006年以来次贷市场违约拖欠债务增加,2007年7月末,美国次贷余额约1.4万亿美元,拖欠造成房贷机构损失约1500亿美元。

如图3所示,1998-2006年美国房贷拖欠率大约在4%-

5.2%之间。优贷拖欠率范围为1.9%-2.9%,次贷拖欠率范围为10.4%-15%。2004年2季度以来,优贷拖欠率略有抬头,次贷拖欠率大幅上升,从10.4%升至2006年4季度的13.5%,是同期优贷拖欠率的5倍多。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承认,美国房贷机构在2005-2006年上半年发放了大量房贷,其中大部分属于非优贷,证券化次贷比重上升。鉴于其中2/28调息抵押面临利率调整,加上次贷发放减缓因素,美国次贷拖欠率将继续上升。如果宏观调控不力,调息抵押次贷拖欠率可能接近或超过20%。美国次贷高拖欠率一般与丧失抵押赎回权高增长相伴。据统计,2006年1月丧失抵押赎回权房产约13.1万个,创2004年以来最高记录。丧失抵押赎回权的次贷呈持续上升态势,意味着更多美国人将失去抵押房产。

三、借鉴与警示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金融市场。2008年7月,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融资机构陷入困境,众议院通过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一揽子住房援助法案,并向购房者提供总计150亿美元购房退税,以期促进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恢复稳定运行。我国目前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明显低于其他固定资产融资项目,住房抵押贷款被视为银行优良资产。但是,住房金融仍然潜伏巨大风险,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规避管制的金融产品,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加剧了自身风险。一旦出现重大负面消息,足以改变市场预期,产生风险放大机制,通过金融市场传递到整个宏观经济。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借鉴和警示如下:

(一)深刻理解金融创新双刃剑的作用

美国次贷危机能够在全球不断扩散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工具导致风险从房地产市场传导到金融机构,进而扩散到全球金融体系。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实质上是一种“零和博弈”,微观上降低了风险,宏观上却将风险从风险回避者转移到风险中立者或偏好者。风险在不同参与主体间分散和转移,打破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衍生产品与原生产品以及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的传统界限,增强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一家金融机构因衍生品交易遭受损失,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个金融体系混乱。尽管美国次贷危机中衍生品等金融创新使全球金融市场出现风险“共振”现象,加剧银行风险管理难度,但金融创新通过制度、业务、市场以及技术创新等形式却有效提高了银行管理和规避风险能力。当前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最重要和最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创新重点。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尝试,需要汲取美国次贷危机教训,深刻剖析原因,根据中国实际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二)严格程序和标准,防范抵押物风险

控制和监管抵押贷款风险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健有序的关键。金融机构务必做到控制风险源头,防范信用风险。借款人是否具备借款资格和还款能力是产生借款人风险的源头。银行应严格审查住房消费者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还款记录,从严审批非自用型购房贷款,对多套房屋以及高档商品房、别墅、商业用房等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大幅度提高首付比例和严控授信;调险权重,强化资本约束,利用资本杠杆有效调控房地产信贷;侧重审查借款人是否有可靠收入来源、是否存在先期债务、财务状况是否可有效监控等。防范抵押物风险,一是审查抵押物权属状况。查验不动产抵押物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证书;共有房屋,应查验房屋共有权证及产权份额,并须征得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二是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到政府指定部门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三是切实执行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个人住宅抵押贷款抵押额度根据抵押物估值按比例确定,抵押额度一般为抵押物估值的70%。

(三)构建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科学的银行风险预警是根据有关金融法规及金融稳健经营原则,对银行经营中已经暴露或潜在各种风险因素,通过选定一系列能够反映银行风险和危机大小的专门指标,建立相应模型和区间进行检测,科学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确定银行风险和危机的剧烈程度,为防范和化解危机提供对策建议的系统。首先,应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制度,加强对市场信息和基础数据的整合、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引导理性投资和消费,抑制房地产过度膨胀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过度需求。其次,建立个人住宅融资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手段为主体的经营机制。再次,完善抵押物处置偿付制度。当抵押人超过抵押期限不能偿还贷款,银行有权依照有关法律处置抵押物并行使优先受偿权,从而需要完善配套法制体系,尤其是完善对房屋使用者的安置制度和抵押物房地产变现制度。

(四)加强对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

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国际银行业为例,麦肯锡公司研究表明,以银行实际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各占20%。因此,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有利于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也有利于金融体系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对信用风险进行更为精确的度量,国际知名银行纷纷推出内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如JP摩根信用度量模型(CreditMetrics),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的CreditRisk+和KMV公司的资产组合信用管理模型(PortfolioManager)。实践证明,这些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有效提高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管理方法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伟.“次贷”风暴席卷全球[J].FORTUNEWORLD,2007,(9).

[2]次贷风暴席卷全球市场美联储出手救市效用几何[J].FORTUNE

WISDOM.2007,(82).

[3]于莹.次贷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7,(18).

[4]李石凯.低储蓄率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J].中国金融,2007,(21).

[5]巴曙松.美国“次贷危机”的三大悬念[J].人民论坛,2007(总第208期).

[6]连大祥.美国次贷事件的启示和教训[J].国际融资,2007,(11).

[7]詹向阳,樊志刚等.次贷风波研究课题组:次贷风波启示录[M].中国金融出版社.

篇7

明明知道次级房贷的申请者大都是收入水平低、信用纪录不好的人,给他们发放贷款就意味者出现坏账的风险,为什么贷款机构还要给他们放贷?

表面上看,是因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导致了房贷条件的宽松,次级房贷的高收益率使贷款机构甘冒高风险,更深层的原因却是这根源于资本的扩张本性。要使房地产市场繁荣,不得不放宽房贷的条件。

资本一经形成,便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使其本身具有了不可遏制的扩张本性。资本为什么具有扩张的本性呢?

1.资本的增值目的驱使它不断扩张

资本购买资源不是为了实现资本所有者自身的消费,而是为了价值增值,因此,新增值的价值便尽可能地不被消费掉,而是投入到资本循环的过程中,以实现再次增值,这个过程没有止境。马克思说:“为买而卖的过程的重复或更新,与这一过程本身一样,以达到这一过程以外的最终目的,即消费或满足一定的需要为限。相反,在为卖而买的过程中,开端和终结是一样的,都是货币,都是交换价值,单是由于这一点,这种运动就已经是没有止境的了。”

2.资源的资本化生存需要驱使资本不断扩张

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市场上各种资源相互依赖,孤立的资源无法发挥作用。资源一经资本化之后,便必须在社会经济流通体系中才能收回成本和赚取利润,离开市场流通便等于死亡。在市场流通过程中,资本不断增值,成为社会经济体系中扩大再生产的新增资本,这些新增资本必须寻求新出路,不断把外部资源资本化,卷入社会经济循环体系中,这就必须在原来的流通网络之外开拓新的市场、新的资源流通渠道,导致经济体系不断扩张。如果社会经济体系不能扩张,那么,资本化的资源将无法流通,造成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大面积“淤血”。

3.竞争压力导致资本的内部扩张力最大化

各个资本之间存在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它使扩张速度快的企业不断淘汰扩张速度缓慢的企业,那些资本扩张不力的企业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其生存权利。于是,竞争迫使资本家将新增的剩余价值尽可能多的转化为资本,重新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各个企业争取自身利润最大化、扩张最大化的倾向,患上了永无休止增长的“扩张强迫症”。

正是由于资本的扩张本性,当代的资本所有者不会像欧也妮·葛朗台一样,紧紧地把金钱捏在手里,让金钱腐烂,而是千方百计地寻找让资本流通、让钱生钱的机会。在经济衰退的时候,这样的机会是很少的,资本没有流通的渠道,不得不自己开辟这样的渠道。美联储连续降息,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率先放宽贷款条件,就是为了激活市场,开辟资本流通渠道。而一旦发现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资本便蜂拥而至,一方面给房地产开发公司放贷,另一方面给购房者放贷。在购房者中,收入多、信用好的人占少数,在看到房地产市场升温的情况下,为了不被其他竞争者抢去所有的利益,贷款机构不得不放宽贷款条件,把钱借给收入较少、信用较差的人。这绝不是贷款机构发善心,要让收入低的人也能住上楼房,而是为了实现资本的扩张。

二、如果不将次级房贷证券化

贷款公司为什么要将次级贷款转化为证券出售呢?一个动因是,这样做可以转移风险。通过证券化操作,房地产金融机构就可以把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由次级房贷证券的购买者来承担相应违约风险,当然,这同时也把一部分盈利的机会转移了出去。

次级贷款证券化的另一个动因是,虽然发放次级贷款能获取高收益,但将有限的资金借出以后,就使资本失去了流动性,无法灵活周转,失去了更多的钱生钱的机会。而出售次贷证券能够迅速回笼资金以发放更多的贷款,充分发挥了资本的杠杆作用。而这些新发放的贷款又可以转化为新的证券从资本市场上回笼资金,从而又可以发放更多的贷款……由此,发放次贷者、借钱购房者、投资次贷证券者越来越多,次贷证券犹如一根长长的链条,把整个经济串在了一起。

那么,投资者为什么争相购买次级房贷证券呢?这也绝不是受到投资银行和评级机构的蛊惑,而是资本在四处寻找投资机会的过程中,找到了这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当众多的资本在投资次级房贷证券中获利时,其他资本所有者怎么能按捺得住?

三、如果房价永不下跌

即使是贷款机构向低收入者发放了贷款,即使是投资者购买了大量的次级房贷证券,只要经济永不衰退,只要房价永不下跌,就永远不用担心借款人还不了贷款,因为有房产作抵押的债券在房价上涨时永远是优质资产,因此,风险为零。但事实上,经济衰退、房价下跌是不可避免的,这根源于资本扩张引起的经济悖论。

资本在竞争压力下,源源不断地吸收各种生产要素,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剩余价值,同时这些剩余价值又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源源不断地转化为资本,由此构成了资本扩张过程。而这个过程得以实现,必须以不断扩大的市场为前提条件。市场需求的容量提供资本扩张的空间,市场空间决定资本扩张能力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实现。第一,在资本生产出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必须有充分的市场需求,能够销售这些产品,才能实现资本的回笼与增值,真正获得剩余价值。市场需求量决定资本剩余价值的实现能力。只有销售量超过一定的数值之后才能实现价值增值,否则必然造成资本的亏损。第二,在剩余价值转变为资本的过程中,必须具有可以预见的不断扩张的市场。只有当投资者看到不断扩张的市场之后,才可能进行投资,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这两个条件构成资本扩张的社会需求条件:社会需求必须是不断扩张的系统,才能给资本扩张提供空间,资本的扩张能力才能够实现。于是,经济就像骑在老虎背上,要使资本持续扩张,社会需求必须不断增长,仅仅由于社会需求停止快速增长,衰退也可以到来。

那么,可不可以使社会需求不断增长呢?确实,人的需求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但如果需求的增长仅仅停留在人的心理层面而无法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的话,这种增长还不成为能够满足资本扩张需要的有效需求的增长。资本不会无条件地满足人们增长的需求,也不会做亏本生意。即使有再多的能力提供住房,资本所有者也不会为低收入者免费提供。因此,要维持社会需求的持续增长,关键在于提高人们的有效需求,而最根本的又在于使劳动者的现实购买力稳步增长。然而,资本逻辑注定了劳动者的现实购买力不可能稳步增长。

资本的最终来源是剩余价值,资本扩张必然要求剩余价值最大化,通过雇佣工人来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的固有本性。而企业之间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驱使各个企业争相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在市场力上获得生存权利。这种压力又进一步迫使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于是,尽可能压低工人工资,由此导致了工人的贫困化和消费的最小化。经济越发展,资本越扩张,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因而就造成了以下情况:(1)资本的扩大产生了更大的生产能力和扩张能力,需要更多的社会需求来消化;(2)资本所有者拥有了更多的货币,但由于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低,因此,即使他们拥有巨大的购买力,也不会大幅增加社会有效需求;(3)劳动者变得相对贫困,虽然他们的货币收入也可能不断增加,但物价上涨的速度往往超过了他们收入增长的速度,因而无法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资本扩张需要有效需求的增长来支撑和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

在有效需求不足时,资本所有者便千方百计地通过刺激需求来缓解矛盾。(1)经济全球化。向国外输出产品和服务,通过国际上的需求来消化国内的剩余生产力;向国外进行资本输出,通过对国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剥削来实现资本的扩张。这是资本在空间上的扩张。(2)扩大国内信贷。劳动者缺乏现实的购买力,资本所有者就以优惠的条件向劳动者提供贷款,让他们拥有购买能力,刺激有效需求。这是资本在时间上的扩张。然而,劳动者这种购买能力的获得是以将来偿还更多的本息为代价换来的,这实际上是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未来剩余价值的剥削。有许多劳动者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才能在临终前偿还房贷,成为地地道道的“房奴”。

为什么在200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时,美联储连续降息?为什么在房地产尚未升温的时候,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就以优惠条件向低收入者提供贷款?因为美国政府要刺激社会需求,经济衰退使资本失去了扩张的空间,使美国政府不得不这样做。在房地产开始升温时,各贷款机构纷纷推出次级房贷,一方面是他们想这么做,来获取高额利润,另一方面也是不得不这么做,非此不能刺激消费需求来实现资本进一步扩张。

但是,这些手段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延缓了危机的到来,它们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也就无法避免危机的爆发。因为被刺激起来的国内外需求引起了资本的加速扩张,造成了投资过热、通货膨胀;同时,资本的扩张又进一步加大了对劳动者的剥削,使得劳动者“相对贫困”进一步恶化。房地产及其他经济泡沫越来越大,提供给劳动者的贷款越来越多,而当通货膨胀到购房者不得不挪用本应用来偿还房贷的钱来购买基本生活用品时,违约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金融危机随之爆发。表面看来,是2004—2006年利率的不断调高增加了还款压力,导致了危机的爆发。实际上,加息原本是为了缓解经济过热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延缓危机的爆发。如果不加息,危机依然无法避免,而且还会爆发得更加剧烈。

这就是资本扩张的经济悖论:扩张的资本必然抑制社会需求,由此导致经济扩张失去其实现条件,产生资本过剩性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中写道:“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发展的、与人口相比显得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以及虽然不是与此按同一比例的、比人口增加快得多的资本价值(不仅是它的物质实体)的增加,同这个惊人巨大的生产力为之服务的、与财富的增长相比变得越来越小的基础相矛盾,同这个日益膨胀的资本的价值增值的条件相矛盾。危机就是这样发生的。”经济危机永远是细节不同,本质却相同。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如此,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如此,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亦如此,这一次的次级房贷危机也不例外,它显示了一种常规模式,即资产价格上升——信贷扩张——投机——过剩——资产价格下降——违约——市场恐慌,而这种模式的背后是资本扩张引起的经济悖论。在当前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这个悖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现实[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8-168.

[2]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演进逻辑和风险涵义[J].银行家,2007,(9):98-101.

[3]马丁·沃尔夫.解读全球金融危机疑问[J].全球商业经典,2007,(10):23.

[4]曾芳琴.次级债危机的蔓延机制及影响[J].中国货币市场,2007,(8):25-29.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96.

篇8

1.次贷危机的起源

次贷是对有欠佳信用记录或负债与收入比例偏高的借款人发放的房屋贷款。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次贷有两个主要特点。从需求看,次贷借款人的特点决定了次贷必须批量化、高利率,这就产生了对衍生产品的需求。从降低风险来看,次贷的发放取决于房价的稳定上涨和利率的持续低水平,一旦这些宏观经济因素逆转,次贷的拖欠率必然上升。次贷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规模一直很小,直到2001年,次贷才开始在美国飞速发展。新增贷款额从120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38%。截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按揭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2.6%增加到15%。

低利率、房价稳定上涨及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美国次贷飞速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为刺激经济,美联储25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直至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的历史最低点。长时间的低利率推动了房贷需求及房价上涨,而房价上涨导致的风险低估又刺激了房贷需求。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为适应这些需求,金融机构开发了次贷。次贷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购房需求及房地产价格,反过来又刺激了对次贷的需求。

刺激次贷飞速发展的低利率、高房价等宏观经济因素发生逆转,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2004年6月之后,美国为对抗通货膨胀,17次提高利率,至2006年7月,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升至5.25%。但是,次贷产品在降息过程中形成的势能没有削减,反而随着衍生产品的发展而不断提升。持续降息、升息造成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够稳定埋下了次贷危机的隐患。2006年,美国房价开始下降。利率的升高、房价的下跌,使资信状况欠佳的次贷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至2007年7月,次贷拖欠60天的比率超过15%,是2005年同期的3倍。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也因此而显著上升。2007年4月,美国次贷行业的第二大公司新世纪金融(NewCentury)宣布倒闭,拉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

2.次贷危机的传导

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有必要对次贷衍生产品及其证券化过程作一个简单介绍。购房人(借款人)向按揭贷款机构申请贷款,得到现金购房,按揭贷款机构不能独自承担按揭贷款尤其是次贷的风险,于是通过各类房地产按揭证券化产品(MBS)转移风险。截至2007年7月,美国按揭贷款余额共计10万亿美元,其中,MBS余额4万亿美元,主要包括按揭贷款支持的商业票据(ABCP)和按揭贷款抵押债权(CDO)。

按揭贷款证券化过程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按揭贷款证券化,并设立特殊目的实体,将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转移出自身资产负债表,特殊目的实体与发起人隔离,由于增信容易,发行的票据有价格优势,被称为投资渠道(conduit)。第二步,投资银行承销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投资银行首先通过估价模型计算不同贷款的风险,按照不同的风险打包,编写说明书,以不同的风险类别对应不同的收益率,推销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第三步,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和收益的需要购买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次贷衍生产品通过资本市场被不同国家的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购买,对银行来说,衍生产品分散了风险、增加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与此同时,也将风险扩散到了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各类投资人及不同国家。

下面,再具体介绍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过程。

第一步:酝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开始了降低贷款门槛的行动,不仅将贷款人的收入标准调低,甚至没有资产抵押也可得到贷款买房,进而形成了比以往信用标准低的购房贷款,“次贷”也因此得名。获贷人“零首付”买房,过去没能力买房的人群有了买房的条件,当然,与优质贷款人的固定利率、较低的贷款利息等相比,要付出更高的利息,贷款的利率也要“随行就市”浮动。对放贷机构来说,它可以获得比带给优质贷款人固定利率、较低贷款利息更高的收益。然而,这一“设计”构建在了一个贷款人信用低的基础平台上,一旦贷款人无力如期付息还本,放贷机构烂账风险甚大。上世纪末期,美国经济的景气,淹没了风险。进入21世纪后,次贷风行美国。利率低到了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美联储储蓄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次贷在美国欣欣向荣。有数据显示,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03—2006年,这几年恰恰是利率最低的一段时期。放贷机构坐收超常利润,贷款人赢得房产“升值”。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从2007年2、3月开始,美国一些次级抵押贷款企业开始暴露出问题。

第二步:扩散。次贷之所以酿成危机,是因为次贷已经通过美国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放大成为次级债券,弥漫到整个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领域。美国的抵押贷款企业,显然知道次贷高回报的背后是高风险,他们不仅需要防范风险,更需要找到不断扩展自身资金的新来源,以支撑更大规模的放贷,来获取更多的市场收益。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为他们将单体的次贷整合“打包”,制作成债券,以高固定收益卖出去。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非常偏好这样的“产品”,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新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次级债进入债券交易市场后的表现使投资者淡忘了它的风险。但是,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贷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掉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那些购买了房地产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自2007年3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第三步:转移。到2007年7月,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股市震荡骤停,但评级机构又使次贷危机再次传导。信息不对称使次贷衍生产品的投资人对评级机构有相当高的依赖度。可是,评级机构只能用建立在历史数据之上的计量模型来推算违约概率。一旦房价、利率变化,模型原有的假设条件不复存在了。次贷危机出现之后,特别是2007年8月3日,贝尔斯登宣布暂停赎回3只按揭贷款对冲基金,立即造成股市恐慌,引发骨牌效应。2008年1月到2月,一系列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经放缓,衰退几率上升,美国股市和全球股市全都在下跌。

第四步:发散。美为自救,让金价油价飙升,美元兑经合组织多数成员国货币的汇率都出现了下跌。美元贬值是美国政府转嫁和化解次贷危机的一种有效手段。此次信贷危机很可能标志着美国作为全球经济最终消费者的局限性。经合组织在2007年底的《经济展望》中指出:调整已在进行之中。该组织预测,2007年美国内需最终仅会增长1.9%,低于2006年的2.9%,2008年的增幅将进一步放缓至1.4%。信贷紧缩加速了这一过程。因此,美国需要净出口强劲增长。同时,美元贬值所造成的通胀只要在美国人尚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胀也会发挥积极作用,美国人还贷实际上减少了。

二、各国央行救助行动分析

面对金融动荡,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站在第一线,纷纷采取应急措施,给与救助。各国央行的主要措施包括:向银行间市场提供短期流动(各国央行)、作出保障性声明或承诺(美联储、欧央行)、增加贷款抵押品种(澳大利亚、新西兰)、降低利率(美联储)以及临时将贴现期限天(美联储)。美联储还在创造由隔夜延长到30新的流动性工具,通过这种工具将贷款拍卖各银行;同时接受银行的各种抵押物,并与欧央行、瑞士银行达成互换协议,同意提供资金,分配给欧洲需要美元的银行,由此创造了新的在岸流动性工具和新的离岸流动性工具。

分析各国央行的举措,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出手坚决、迅速,从多方面连续采取行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严重,隔夜拆借利率大幅上扬。据此,欧洲央行、美联储和日本、澳大利亚、瑞士以及加拿大等国央行,从2007年8月9日起,多次大规模向银行间市场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流动性短缺的矛盾,维持市场稳定。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还分别发表保障声明,作出相应承诺。8月10日开市前,美联储发表声明,承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股市失控。

二是注意沟通,使各国央行形成事实上的联手协调行动。由于金融市场全球化的特征,一个环节的问题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连锁反应。因此,政策和行动协调显得十分重要。据美联储官员透露,美联储与欧洲央行曾在8月9日、10日和13日就公开市场操作的有关情况通过电话。这恰恰是两大央行大规模注资(即向银行间市场提供隔夜贷款)的三个时间,也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瑞士央行注资的时间。

三是在大力救市的同时,妥善处理救市与预防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关系。在这场金融动荡中,各国央行都面临权衡危机处理和预防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问题:不及时救助,将扩大金融风险,酿成更大动荡;迅速出手,又担心助长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纵容高风险作业、依赖央行救助,多数国家央行将危机处理摆在第一位的投机心理。对此,迅速、坚决地连续采取救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泛赞誉。

三、对我国的启示

1.中央银行的职能及金融监管

首要,问题在于理想的利率水平。确定目标利率的重要考量当然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应当看到,美国在过低利率水平上停留了太长时间,之后又持续升息,造成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埋下了次贷危机的引线。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利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在不断推进利率自由化、市场化的进程中,如何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其次,必要的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有利于中央银行在危机处理中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这样,中央银行才能防患于未然,在金融风险突然出现时,及时对金融机构实施救助,维护金融稳定。此外,在构建存款保险机制时,中央银行应该占据特殊地位。

最后,在当前金融体系高度融合的情况下,金融监管需要多方面的专家。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各种信号进行实时综合分析,增强预见性。如果美联储或其他银行监管机构能够在几年前意识到次贷的风险,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次危机。我国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提升,银行、保险、证券,这些行业的风险行业的产品交叉现象越来越多,呈现越来越高的相关性,如果银行监管机构只有银行信贷产品方面的专家,缺乏通晓证券、保险产品的专家,就无法估量银行的潜在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举措。

2.控制房贷风险

美国高房价、低利率造成了对房地产的虚高需求,当虚高需求由于房贷及其他条件的限制降低之后,被这种需求推升的房价肯定会下跌,如果跌幅较大,就可能引发民众财富缩水,消费水平下降和经济增长减缓。反观我国,近年来房价飞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炒房投机和虚假贷款文件,部分新房、二手房出售过程中存在“阴阳合同”,以此逃避应缴税费、骗取银行贷款,使购房者减少实际首付、开发商获取非法利润,由此带来的房贷风险则完全由银行承担。目前,此类风险正在积累,如不坚决防范,有可能埋下巨大隐患。因此,有必要从制度上研究对策,出台相关共享机制和预警机制,建立银行、税务和房地产主管部门的信息规定,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同时,应建议银监部门督促商业银行对相关房贷文件的真实性进行清查,涉及违法的依法惩处,涉及资料错误的应限期改正。对于商业银行自身在房贷问题上默许购房者和开发商作假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也应加强监管,防止其为追求高收益而低估风险带来后患。

3.发展债券市场、推进资产证券化

流动性过剩格局下发展债券市场,既要防止风险低估,又要加强评级公司透明度。当前,我国正在着力发展公司债市场,公司债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风险低估,我国应进一步推进利率自由化,从多方面入手解决流动性过剩,从根本上防止风险低估产生的问题。此外,我国的评级机构也是接受债券发行人付费,甚至存在按评级结果付费的现象,为避免重蹈美国评级公司的覆辙,迫切需要制订对评级机构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4.对金融市场方面的政策建议

建议成立国家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全盘统筹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十七大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的标准是:让老百姓投资回报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比如,在过去10年中,中国名义GDP的增速在14%左右,要做到这一点,中国需要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这包括发达的公司债市场等。公司债市场的不发达是目前流动性过剩、老百姓投资回报低、企业缺乏长期融资工具的关键所在,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只有老百姓从经济增长中获得了相应好处,才有可能增加其消费意愿。

参考文献:

[1]FDIC.2007.SandraL.Thompson,CorporationonMortgageMarketTurmoil:CausesandConsequencesbeforetheCommitteeon

Banking[J].HousingandUrbanAffairsU.S.Senate.March22,2007.

[2]FDIC.2007.SheilaC.Bair,NewRegulatoryGuidance,CurrentMarketConditions,andEffectsonRegulatedInstitutionsbefore

theSub-committeeonFinancialInstitutionsandConsumerCreditoftheCommitteeonFinancialServices[J].U.S.Houseof

Representatives.March27,2007.

[3]IMF.2007.GlobalFinancialStabilityReport.[R]April2007,September2007.

[4]MortgageBankersAssociation.[R]2006.NationalDelinquencySurvey.

[5]NorthernRockPlc.2007.[R]InterimResults6MonthsEnded30June2007.

[6]US.2007.MortgageStrategist:10MostFrequentlyAskedDataRelatedQuestionsAbouttheSubprimeCrisis,[J]U.S.Houseof

Representatives.September4,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