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0 17:59: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村初中语文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前,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师普遍感觉到:现在的学生真难管!不知道现在的学生究竟想什么?发自肺腑的说教根本无济于事,更有甚者,无论对学生多好,只要批评他、教育他,学生就把以前的一切抛到九霄云外了。现在的德育工作中,确实存在着教育方法过于简单、传统教育的涛声依旧、只注重讲道理的说教、对学生新时期生身新变化的不知、学生家庭的变化等等诸多原因。其结果是教育工作者或苦口婆心、或暴跳如雷、或压制恐吓,被教育者则是或充耳不闻、或内心抵触、或心惊胆战,教育效果不佳。一句话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节。基于以上认识,农村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必须改:加强教师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整体水平,用教师的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典型事例给学生以正面、直接的学习榜样;定期培训德育工作者,组织他们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德育工作理论、学生心理理论等知识,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者的理论工作能力;选拔德才兼备、事业心强的教师充实学校德育教师队伍;制定学校德育工作的考评和奖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取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拓宽教育途径,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关于德育工作的对象问题
当前农村初中德育工作面越来越严峻了,教育对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几类学生,独生子女;父母常年外出的留守学生;单亲离异家庭的学生;令很多学校倍感压力的校内外寄宿生。这些学生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他们有的以我为中心、天老大他老二、有的孤独失落、有的自备敏感、悲观失望。这些特殊学生在农村学校是异常突出的,一方面农村外出人员剧增,一些地方耕地少,劳力多,闲暇时间出外打工,这一教育对象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一方面市场经济、新思潮、新观念的冲击,农村出现了离婚群体,一些家庭根本不把离婚当回事。另一方面初中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可塑性极大,德育教育更为艰难。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从内心关爱这些学生,他们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都要了如指掌;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实施关爱贫困学生,经常和他们谈心、交心、暖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这些孩子积极参与,并乐于参与,感受到班级、学校、集体的友爱、温暖、温馨,把自己的心融入到活动之中。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健康幸福地成长,也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和谐地进行。
三、关于德育工作的问题
我们只有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创新德育理念。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的价值永远大于教学。教育必须先教做人,然后才诉诸成才。因此,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德育就是“传道”,育人不能仅停留在“授业,解惑”的知识与技能层面。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教育者居高临下,进行呆板的说教,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学生自我教育。这就把最复杂的育人工程,简化成了考试的训练;把最应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异化成了核对标准答案。教育中失落了人,学生的灵性与创造性荡然无存。新德育应该是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积极性,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其次,要丰富德育内涵。德育,从根本上说就是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从过程来讲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本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让学生感受到对他们的赏识与期待,最终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真正解决人的精神激励、灵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真正达到传授知识、启迪思维、追求真理和完善人格的目的。第三,要拓展德育途径。要紧扣时代脉搏,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着的教育环境,挖掘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思想教育资源,将学生置于德育主体地位和实践活动的中心,寻找生命与成长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实践路径的设计上注重主题化、系列化和时效化。
二、改进和加强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一)立德树人,扎根孝道教育
孝道教育是“德之本”“教之始”,是培养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天然基础,只有将孩子们本身就有的善良天性与积极的情感因子激活,让他们回归到自然的心灵生活状态,其潜能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目前我国已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空巢老人大量出现,而现在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外来文化的严重影响,他们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不强,孝道观念十分淡薄。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其结果是孩子们的考试分数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否则,扶起摔倒的老人还需要大讨论么?近年来接连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案、李天一案、留学生机场弑母和青少年自杀自残、伤害他人的案件可谓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在一味注重知识技能教育,忽视传统道德教育的今天,孝道沦落而结出的苦果、恶果一再告诫我们,要尽快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孝道教育作为基础工程来抓。
1.开设孝道课程,让学生知孝行孝。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孟子》《孝经》等经典著作,了解传统孝道,汲取孝道精华。同时,把传授孝道知识同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使青少年最终形成现代孝道观。我校围绕“讲孝道”这一主题,编写了《中华传统美德——孝心篇》《新二十四孝》等校本教材;开办“道德讲堂”,举行孝道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我行我孝”——重阳节敬老侍老活动;举办“体验亲情,孝心伴我成长”主题班会以及推荐评选“最佳孝星”等,弘扬了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此外,通过“一封家书”“生日念亲恩”“我的人生账单”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让每个学生体会到父母的含辛茹苦与养育之恩,并引导他们从点滴做起,回报亲恩。
2.强化社会教育,营造孝道教育大环境。
学校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传媒工具宣传孝亲敬老、尊师重道的先进典型;组织学生观看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和中央电视台“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直播等,这些敬老、爱老、助老教育的生动教材,让青少年真正地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同时,学校利用各种健康活泼的艺术形式,热情讴歌尊敬父母、照顾老人的好人好事,鞭策和谴责“啃老”“虐老”的可耻行为,以生动形象的艺术魅力把新孝道观念灌输到学生的生活之中,鼓励和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与父母长辈之间的关系,能够孝亲敬老,知恩图报。孝道教育就是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到在生命的长河中,人类生命共同体的意义,感悟人生在世的道德责任和价值追求,让学生学会由孝及悌,把自己的道德责任转化为奋发努力、立志成才的动力,将对自己父母的“小孝”扩充为对天下父母的“大孝”,建功立业,报亲扬名,使有限的生命变成无限奋斗的征程。
(二)读经典美文,强化道德意识
党的十对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出了战略部署。主席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青少年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地位与作用、使命与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为未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公民的摇篮,她的魅力应当源于浓浓的书香气息。有了经典的浸润,学校才有厚重的美、大气的美。只有创设浓厚的阅读氛围,营造书香校园,让阅读成为习惯,才能使经典成为伴随学生一生的财富。学校以“国学经典与传统美德”作为德育工作的首选切入点,开设了经典诵读校本文化研究课程,精选《弟子规》《论语》《大学》《道德经》《孝经》等内容让学生诵读,形成了“教读—领读—齐读—自由读—竞赛读”五环节诵读模式,让学生在了解、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起心灵的震撼,将中华传统美德落实在日常行为上。实践证明:大凡接受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人,常能以孝悌之心对待家人,以诚信对待朋友,以道义对待取舍,以仁爱对待社会,以厚德对待万物,并以“慎独”之心保持其质朴的生活态度。从抓经典诵读入手,让孩子们在中华优秀经典的熏陶下,将“德”字镌刻在心头,从而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涵养美好的道德情操。
(三)提升学生道德主体地位,激发生命活力
农村初中虽然处于经济底子薄、信息相对闭塞、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农村地区,但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迅速发展,独立人格逐渐形成;他们追求自我形象,渴望被人赏识,并且在他们身上蕴藏着一种巨大的自我管理潜能,如能善于发现而加以因势利导,学校的育人水平就会大大提升。我校实行全员参与式自主管理模式,成立了由值周教师、年级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下设校园礼仪、卫生、纪律、安全和文体活动等督查部,按年级轮流值勤。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根据要求履行其职责,全校大约有20%的学生参与其中。值勤学生肩负着很多自主管理任务,诸如纪律、出勤、卫生督查,课外活动、出操质量、放学及各项集体活动秩序的维持等,对内进行自主服务、对外树立学校形象。虽然他们的工作很琐碎,但正是在这些具体事情的处理过程中,学校管理才变得和谐有序,学生的言行才变得高雅文明。生命的活力源于人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管理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在工作中及时给予他们如亲人般的关心和呵护,这样的育人实践如春风化雨,学生的生命激情就会尽情地释放,智慧的光芒就会不断地闪耀。
(四)依托网络资源,拓展德育实践途径
1.加强德育信息资源库建设。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现代远程教育进行德育资源的整合,形成了爱国主义、孝亲尊师、文明礼仪、道德养成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素材库。同时,教师自主开发课件,采集社会生活中的德育素材,对思想品德、劳动技术、音乐和美术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按照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源科学分类,存入资源库。如中国传统道德故事集、新二十四孝、历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陇人骄子、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名人励志讲座等极具崇高人生理想价值的教育资源,存贮在校园服务器上,向师生和家长开放。
2.运用网络媒体强化德育的学科渗透。
学校依据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开发了网络德育校本课程《中国西部历史文化名城──临洮》,通过多媒体生动直观的表现方式,展现出家乡的土地上,从马家窑文化、辛店文化到秦长城西部起首之地;从老子文化、汉唐雄风到丝绸之路南线重镇;从灿若星河的历史名人到永久定格的人文景观;从全国文化县的经济腾飞到临洮人民勤劳朴实的新风新貌。这一幅幅反映家乡浓郁人文风情的画面,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临洮、认识家乡的大门,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卡通片《弟子规》《论语故事》等传统文化媒体素材融情景与诵读为一体,寓教于乐,全方位、多角度诠释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传统民族文化,避免了教师单一的说教和苍白的描述。在视频点播中安排“壮美河山”“家事国事”栏目,带领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聚焦天下大事,倾注赤子情怀。
(五)多元评价,唤醒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生命自觉
我校围绕德育工作、学生管理、常规教学及校内外活动等,以“人人能参与,个个有特长”为原则,设立了“校园十星”评选活动,这“十星”包括“学习、守纪、礼仪、进步、勤劳、写作、美术、书法、体育、文艺”等,“校园十星”的评选活动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追“星”达标的积极性。同时要求教师以等级评价的方式呈现学生学业成绩,多用欣赏的口吻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用温柔的话语鼓励他们改掉不良行为。教师蹲下来和学生平等交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展,但不求一样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提高,但不是同步的提高;让每一位学生都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合格。在评价中多放一把尺子,就会多一个成功者,多一份快乐。多元化的评价不仅激发了全体师生积极向上,渴望成功的热情,也促进了学生和谐、主动、全面的发展。
三、结语
很多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并不重视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加之自身的英语口语也有限,很多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非常不标准,对于拼读规则和音标都没有进行具体的掌握。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很少对进行节奏、音准、语调、停顿方面的指导,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口语能力都比较薄弱,导致学生缺乏开口说英语的信心,造成“哑巴英语”的现象。
2.如何提高我国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2.1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全面性
针对当前很多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重分数、轻听说能力的情况,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要能够积极转变观念,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全面性[2]。农村英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英语听力能力、英语口语能力的重要性,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培养农村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2.2重视英语课堂中的听说实践环节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增加英语课堂中的听说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进行英语口语表达。教师可以采取英文歌唱比赛、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演讲、角色表演、英语朗诵等各种形式,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参与到英语课堂中来。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进行英语自我介绍。再让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在全班进行英语自我介绍。教师可以在每周组织全班同学学习一首英文歌曲,并印发英文歌词,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进行英语学习,并通过倾听、练唱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
2.3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还要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信心,使学生敢于说英语、喜欢说英语。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要切实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坚持用英语授课。要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英语学习任务,例如课前轮流演讲制度、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英语对话等制度,创造各种机会督促农村初中学生开口说英语。教师还可以给自己和每个学生都起一个英文名字,并在班级中设置英语角,让学生能够在浓厚的英语语言氛围中进行英语学习,增强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信心,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扭转重视分数而轻视能力的现象。
2.4规范学生的英语发音,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规范性
为了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农村英语教师就必须让农村学生也拥有规范的英语发音,从而提高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信心,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英语课堂的实践环节中来,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英语语音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录音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练习规范的发音。由于农村地区教学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农村学生在升入初中以前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发音训练。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听英语标准录音,再进行跟读。教师要对学生的跟读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朗读节奏、语调、重音、音长、停顿等方面进行指导,使农村学生能够掌握规范的英语口语发音。
2.5善用教学方法,抓住词汇特点
英语单词的学习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入学伊始,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以提高单词学习的有效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读音规则,将单词的义、行、音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理解记忆的方法。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第八单元的单词“birthday”的教学中,由于单词较长,机械背诵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如果学生能够按照音标[b:θde]来进行记忆拼读,将会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效率。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缩短单词、词汇教学的时间,为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的练习和实践留出必要的课堂时间。
3.结语
困惑一:
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网络普及,语文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反映了时展的需要,与时代紧密结合。但在农村中学,信息还是相对落后,虽然现在学校配 有电教设备,但拥有率及普及率还比较低,再加上图书资源和相
应的教学参考书籍的缺乏,造成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层面无法适应时代需求。这使得很多教师发出感叹,我们何时拥有跟城市中学相匹配的教学资源。
困惑二:
教师的期许值与学生的现实存在较大差距。“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但在农村的小学教育阶段中,一些学校或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产生了偏颇,比如:成绩不好的学生就让他去打球、绘画、跳舞等等,还美其名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从而忽视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一些学生升入初中后,甚至不知道声韵母、声调是怎么回事。
而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把原来对小学的压力转向了初中,而初中语文的教学由于受中考的影响而受到了限制。教师不由得感慨,我们何时能有城市中学这样的生源。
困惑三:
农村语文教材相对单一和受限制。我认为农村的语文教学要和城市里的学生的语文教学有所区别,要体现农村的特定环境。因此,语文教学的创新要体现在教材的创新上。教材的内容要让农村学生所喜闻乐见,更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而当前我们农村中学现行的语文教材,是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自己本省的情况从中选定的版本。这套教材成了命题的唯一依据,因而没有人敢越雷池一一步。事实上,单一的教材无法与农村这种特定的环境相融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而,它需要一套与之相配套的乡土教材,可何时才会有这样的教材呢?
困惑四:
(一)家庭因素
在农村中学,部分家长由于自身因素无法担负起辅导孩子的责任。不少家长的英语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使得不少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环境。还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闻不问,任其自然。再加上部分学生受到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和不成熟思潮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学习英语没有什么用处,学坏学好都一样,使得他们不努力学习英语。
(二)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就不能自主、创造性地去学习了。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习惯大多数是被动的“跟着教师学”。尤其是在小学英语就不好的学生,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知识涉及面的增大,大多存在着词汇难记、遗忘率高的问题。随着日积月累,他们学习英语就更加困难,进而导致学习成绩逐步下降,失去学习信心,形成了自卑心理。另外,农村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辅助条件也跟不上。他们大多数人没有复读机、磁带和英语学习碟片,只能依靠早读课或课堂上教师有限的几次录音机播音来模仿学习。这样的英语学习环境,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差
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英语是一门语言,是交际工具,学英语的目的是获得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但是,很多学生不了解这门学科的特点,没有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只满足于听懂教师讲的内容,而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实践学习上,所以就会出现边学边忘,越学越困难,最终导致掉队的情况。此外,后进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接受信息和理解信息的基本能力,上课听讲如坠于云雾,效果很差。还有不少后进生不会制定学习计划,坐等上课,不预习,不复习,上课只听不记,有问题不问,课后作业抄袭应付,对批改过的练习或作业置之不理,就会出现学习越来越差的情况。另外,后进生普遍有自卑感,在思想与学习上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他们学英语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从性,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最终只得放弃对英语的学习。
二、转化措施
(一)转化家长态度
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而英语又是一门语言,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大量训练,没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后进生很难完成所要求的学习任务。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绝大多数父母平时根本无暇管教他们。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开家长会、打电话或邀请家长参与英语课堂观摩等办法,与家长进行沟通。此外,教师要常与后进生家长保持联系,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并争取和家长合作,督促孩子做作业、听磁带、背课文、默写等,共同关心孩子的进步,这样对后进生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农村学生胆子比较小,羞于说英语。后进生更是如此。对此,英语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后进生明白“学习是一种劳动,而且是并不轻松的劳动”。此外,教师还要让后进生明白“学习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任何天赋才能,而是要在日常劳动中、在克服困难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一种品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后进生创造参与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从而使他们自强、奋进,对英语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新课改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兴趣是获取成绩的催化剂,是克服学习障碍的动力。因此,要想转化后进生,教师就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设情境。例如,我经常会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创设一些有趣的情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诱使他们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增进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和辅导中应着重对后进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防止后进生因“不会学”而“不愿学”或“学不好”。如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把积累下来的学习经验、记忆小窍门、解题技巧以及报刊杂志上的学习英语的好方法等,积极介绍给学生,并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此外,教师还应帮助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课堂上大胆参加实践活动、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课前预习是上好新课、取得有效学习的基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可以使听课更有针对性。教师还可以对后进生进行新课的预习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提问检查预习效果。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参与的越多,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眼到、耳到、心到、手到和口到。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抓好后进生的复习工作,如可以通过听写、背诵、练习等方式来检查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及时处理他们存在的问题,争取做到当天的内容当天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循环状态,从而提升学习成绩。
在课堂45分钟里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是减轻造成学生学习压力的关键之处。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做到真正的尊重和关心,在获取知识和人格地位方面都与学生是平等的。所以,老师应该找好自己在教学模式中的位置,必须有意识的加强自己的亲和力,多参与学生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这样就能使学生完全放松的沉浸于融洽的气氛当中。双方师生的感情和谐,在教学课堂中才能有默契,更能形成一种很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其学生一堂之中保持稳定而且快乐的心情。
二、兴趣教学的关键是教程入门
在英语教师备课的时候,最让人感到头痛的就是怎么才能导入新课程,可以最快速度让学生接触到本文时就产生浓厚的兴趣,很有耐心更甚至期待学习新课。我们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用品和英文说明的直观材料或者身边的事物,由这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仁爱版英语教材Unit8Topic 2 SectionA教学时,我会告诉学生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举行一个歌唱比赛,我们会准备一套比赛时的统一服装,这时大部分学生就会想到选择怎么样的服装才好看,花多少钱等等问题。抓住学生这样的心理,我会再告诉他们可以自己design(设计)比赛的服装,有什么建议都可以马上提出来。进一步就引导学生colour(颜色)、materia(材料)、style(款式)和where(哪儿做)各个方面去考虑,而且让他们尽量使用英语去表达,更可以进行分组讨论进行个小型的小组之间的比赛。
三、让游戏融入学习,提高兴趣教学的实效性
改革后的英语教材一般都会有一个故事情节,如何借助这一点来开展英语情景教学是提高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因为有故事氛围的引导会使学生更能投入,注意力会更记者。创设英语教学情景可以有很多的方法:多媒体投影仪、实物图片、人物录像,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扮演故事里面的角色等等。作为教师在新课备课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形式创设情景教学,使其学生可以在很形象、很生动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在特定的情景中,动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互动娱乐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英语知识,而且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游戏是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喜欢的活动之一,使其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能学习到词汇,加强语言的交际能力,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真正的达到了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到了知识的目的。例如在仁爱英语教材中unit6Topic1中关于车站买票的话题,我会创设一个让学生扮演里面角色的情景,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当车站的售票员,一组是要去参加手拉手活动需要出游的学生,两组进行比赛,以对话的游戏方式来讨论去如何买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纷纷举手发表感言。
四、多元化的形式可以推动兴趣教学
不一定每堂课都能用创设情景,用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学生。学生罪耐烦的就是关于语法和练习的讲解课题,因此,怎样可以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让学生更积极,主要就是运用到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例如,在上课前或者上课中有学生疲惫和注意力不注意时,可以让学生一起唱一首当前流行的简单的英语歌,提高学生精神度,调动教学节奏。更主要的是,在唱歌的同时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有一定的训练,很多当前的流行的歌曲可以和课堂内容挂钩。在教授一些语法知识的同时可以让学生非常热爱的Rap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例如,在教人称代词的宾格和主格的使用方法时,让知识成为简单的歌词内容,然后用当系当前最流行的Rap说唱形式唱出来。歌唱的形式不仅可以推动课堂的气氛,还可以调节疲劳,使其课堂更形象。
五、有兴趣的课后作业是对兴趣教学的补充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两极分化成因改善措施
两极分化现象在很多学科中都存在。只是在英语一科,特别是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英语成了很多农村初中中考升学的瓶颈学科。本人在农村初中从事英语教学有10多年的时间,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两极分化形成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探究一下分化的成因。经过调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小学英语教学参差不齐,初中学习起点不同
目前许多农村小学都开设了英语课。但是,鉴于各校的师资和办学条件的差异,有的小学的英语课上得有声有色,而有的学校的英语课教学只是走形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前者的学生在英语启蒙学习阶段对英语就会有较浓厚的兴趣,这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后者会导致其学生一开始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懈怠的认识,更不要谈什么积极的学习了。另外,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异大。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很重视对孩子英语学习的投入。家长会想办法在周末把孩子送到各种英语培训班学习。因此,当这些学生一起进入七年级时,有的学生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而有的学生已经会识音标拼单词了,甚至能流利地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可以说,小学教学的差异是两极分化产生的基石。
2、先入为主的误导和“爱屋及乌”效应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现象存在已久。有的七年级新生在进入初中学习之前,就听亲戚朋友们说英语难学,他们首先在心理上就产生了畏惧的情绪,在态度上对英语学习就不够积极主动。一旦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阻力,就会打退堂鼓。
其次,有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情感倾向性。如果和英语老师的关系没处理好,会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放弃学习。正所谓“厌其师,恶其道”。
3、教学班级大,个体差异大
在农村初中,班级的人数都在七十左右。学生人数多,直接导致一个教学班内的个体差异变大。课堂上,有机会与老师进行课堂交流的,一般情况下,是那些学习积极、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课堂是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阵地。这就让那些学习能力较弱,学习又不积极主动的学生成了老师眼中经常被遗忘的角落。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放弃学习。
4、教学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是《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这点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是农村初中的生源面临着城里中学的挑战。目前,在许多地方,城乡交通便利,城里学校的教学资源,学习环境较之农村好。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去就读。农村初中要想求生存,留住学生,就得在升学率上动脑筋。如此一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而这又在无形中就拉大了两极分化的差距。
面对现状,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我觉得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和保持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份兴趣保持下去,进行到底。在七年级的起始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少,压力小,活动丰富,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起来。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学习困难的出现(如单词的记忆),有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始回落。如果不及时的调节或扭转,接下来他们就会开始消极地对待学习。这样一来,势必会导致进一步的失败,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怎样才能不让学生过早的失去学习的兴趣呢?
(1)分解难点,各个击破。
有些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此时,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把它分解为若干个环节,化繁为简,逐个拿下。这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学得更轻松,而对后进生而言,学起来也不是很费劲,掌握的效果就不会很差。当然就不会“输”在起点上,影响其后的进一步学习。
(2)落实学习任务,主动出击。
单位时间内的学习任务一定要落实。教师不要为了赶教学进度而无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要因为各种原因草草完成任务。我们都知道结构松散的房子,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的。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很多的知识漏洞,他就会觉得学习是越来越吃力,老有弄不明白的地方。渐渐的,就会对英语学习会失去信心,在学习上越掉越远。
(3)多鼓励,少指责。
“鼓励是最美的语言。”后进生们本来对英语学习就心存畏惧兴趣不高,因此他们在课堂上是难得积极回答问题或参与活动的,因为怕说不好,被同学笑话。而任何一门语言,不开口说是无法提高的。因此,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参与那些不是很难的教学活动,鼓励他们开口,即使说错了,先肯定他说得好的地方,再指出他出错的地方,还要告诉他为什么会出错。从各个方面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心理,保持兴趣。
2、关注学生的情感,融洽师生关系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效。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现阶段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
一般情况下,教师关注得更多的是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情感。其实,有调查表明,学生对老师的“偏心”行为是最反感的。要想缩小两极分化,整体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就应在后进生身上多花精力和时间,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分析学习上的障碍,找到有效的学习策略。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带给学生的是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此,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当然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而后进生身上有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学习漫不经心,缺乏主动性,遇难就退,不求甚解等等。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培养他们大声读,大胆说的习惯外,还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
(1)把好音标关。在七年级学习26个字母的同时,一定要不遗余力的让学生学好音标,并结合单词教学,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音标学习到位,对学生今后记忆单词有莫大的帮助,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或放弃始于单词的记忆。而结合发音记单词是最有效的方式。掌握了音标,学生在词汇的学习上可以先行一步。
(2)学会记笔记。后进生们一般都不太会记笔记。具体表现为:其一,他们上课时习惯于只出一双眼睛和一双耳朵。老师讲到哪儿是哪儿。黑板一擦,他的知识也还给老师了;其二,记的笔记是“光杆司令”,没有具体的例句可以辅以理解;其三,照搬老师的板书。结果到处写满了笔记,要找某个笔记实在费劲。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听懂知识,然后给他们时间来整理笔记,消化知识,提出疑惑。
(3)把好作业反馈关,杜绝抄袭现象。我们要教育学生作业中不会做的,宁可空着不做,也不要抄袭。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真实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作业的评讲要及时,方式可多样化――可以让课代表或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讲解,也可以让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的依次讲解。学生没讲清楚的地方,就是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漏洞之处。老师再补充讲解,予以强调,引起学生的重视。
4、分层教学,指导学法
如前所说,农村初中的大班教学使得同一教学班内的个体差异大。如果不进行分层教学,就会使得“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消”。因此,对“吃不饱”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扩大知识面,创造性的使用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对“吃不消”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上的缺陷及其补救办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众所周知,每幅作品背后都赋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好比写作文一样,我们用绘画来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用作品中的每一个元素来向人们讲述着作品背后的故事。所以,我们说作品能够展现学生的心理,能够诠释作者感情。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从学生的作品中来感受和揣摩学生的作品告诉了我们什么,并组织其他学生一起去感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而且还能给学生的作品赋予生机,让其活起来。反之,我们也可以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心理。可见,学生的心理决定了绘画作品的情趣,作品展现了学生赋予的内涵,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对学生健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健康的心理对美术教学的意义
1.学生健康的心理能够提高课堂参与度
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我会用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自己挑选主题和素材,让他们从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东西入手,例如,他们喜欢的卡通漫画、剪纸手工、身边的各种花草等,通过变形、添加、组合等各种方式创作,寻找每幅作品的特色展示和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实践证明,积极的心理学习态度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活动之中去创作,去用作品展现自己的情感态度,这样不仅能够确保美术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而且对学生的表达和表现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生健康的心理能够给作品赋予意义
绘画作为一个能够展现学生心理的平台,不仅能够展现学生的心情,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还能传递亲情。例如,一次以“星空”为主题的创作课上,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女孩画了满满的星星,下面是空空的草坪,然后在那里发呆。我就跟她聊天,她告诉我她喜欢星星,她说看到星星就想妈妈,可是妈妈在好远的地方打工,好久不见妈妈,好像不太记得妈妈的样子了。我问她还记得妈妈的背影吗,这么美好的夜晚,你和妈妈都坐在草坪看星星,和星星聊天好吗?等暑假的时候给妈妈看,告诉她你跟星星说了什么,问妈妈想跟星星说什么好吗?她顿时眼睛放光,高兴地说老师我试试,后来她在画面上画出了一对相依的母女看星星的场景,感动了整个班级。所以,学生的心理直接决定了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所要传递的情感。如果作品中表达的是爱,那么,爱就会随着作品的鉴赏而被传递下去。因此,学生的作品体现了学生的心理,同时,学生的心理给作品赋予了情感和意义,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走进学生心理,帮助和引导学生用作品传递正能量,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