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7 17:22: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语言与文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言的学习在于应用,在于交际,而语言的使用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同样要表达一种感情或一种意思,来源于不同文化的民族表达所用的语言方式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交际方式。外语的学习是用来与别的民族进行交流和沟通,要注意用他们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语言文化习惯。小学生实际语言交流时经常可能用到称呼用语、礼貌用语和电话用语三方面。
二、称呼用语
称呼用语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的运用十分频繁的。在汉语中根据辈份和亲属关系等分得十分详细清楚,对于无直接亲属关系的年长者也称呼其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大爷和大妈等。而在日语中更是在这些称呼上加上大量的敬语,以表示亲切和尊敬之意。但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时是不可能教授小学生这么多称呼的英语说法,因为事实上英语中对长者的称呼并没有我们文化中那么复杂,而是简单称呼男的为“unele”和女的为“auntie”。但是我们要让小学生了解英语中关于男性和女性的说法没有汉语中他和她那么简单了。在英语中我们一般称呼他和她可以用“he”和“She”,但还常把男士尊称Mr,未婚女士尊称为MsiS,己婚的尊称为Msr或不明对方是否己婚的可称呼为MS。让小学生了解掌握这些日常称呼用语可以很好的让他们获得对方的好感。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入英语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樊湖[3]在“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谈到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中应注意遵循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原则。1.适用性原则:指所导入的文化内容必须要和学生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2.适度性原则:指所选的材料的适合程度和教学方法的适合程度。应注意选择代表主流文化的内容,同时兼顾趣味性。3.阶段性原则:主要是指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生理和心理状况,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让学生逐渐理解文化内容的本质。我们认为分析的相当的恰当和合适,结合小学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参照以上原则的内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外的情景教学中进行主动地英语文化的输入。
四、结束语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很多学生要求获得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但即使这样,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交流时仍然会遇到问题。因为大多的教学及教学材料看重的是语言形式的重要而忽略了语言实际的社会意义。在教科书上时常会看到下面的对话:(1)A:What’syourname?B:MynameisLiLei.A:Howoldareyou?B:I’m17yearsold.A:Whereareyoufrom?B:I’mfromShanghai.(2)A:Areyouwritingalettertoyourfriend?B:Yes,Iam.A:Howoftendoyouwritetoyourfriend?B:Aboutonceaweek.以上的对话是汉语的思维与英语形式上的概括的结合体。虽然这样的形式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是不恰当的。因为在国外除了医院、移民局和一些类似的机构会使用以上第一段的对话以外,很难想象一个人会问你这样的问题。如果你这样问一个美国人,他们很自然的反应是“Whydoyouask?”(你为什么这么问?)或者“It’snoneofyourbusiness.”(不管你的事)。而第二段对话中“Areyouwritingalettertoyourfriend?”(你正在给你的朋友写信吗?)就涉及个人隐私。我们的教材很少注意到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因此学生也就忽略了文化的因素,他们只是机械地重复所学的东西。因此在英语教学方面,教师不仅要传递语言知识和训练学生利用语言的能力,还要扩充与教学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如何在教学中教授文化背景知识
向学生教授文化背景知识实属不易,首先教师必须熟悉两种语言文化的区别,另外,教师要能够提供文化信息并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下正确地表达自己,后者尤为重要。
1.选择合理的教学材料
首先教学材料很重要,外文材料和一些真实性的材料一定要占有部分比例。现在有很多儿童的英语教学教材都是由英国或美国的语言学家参与编写的,就比较有实际意义。特别是对话,真实的材料有时会涉及一些社会因素或一些社会活动,因此它会影响到说话者的一些真实行为。此外,教师还应带有目的性的解释一些材料中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下面是一段对话:Helen:Hello,Alice.Alice:Hello,I’mgoingtogetamagazineandsomechocolate.Wouldyouliketogowithme?Helen:OK.Let’sgotothatnewsagentinthecorner.Iwantsomecigarettes.Alice:Iwanttogototheonedowntheroad.I’vegottosendoffthisparcelandthereisapostofficeinthatone.从这段对话中可以了解到,在英国一些报刊经销商店不仅卖糖和香烟,而且内设有邮局,人们可以寄信和寄包裹,但在中国,没有这样的报刊经销商店。如果教师不给予一些解释,那么学生就会感到困惑。
2.鼓励广泛阅读
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包括小说、杂志、报纸等,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西方文化知识的习得,主要依靠阅读材料。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材料来了解人们的心理、社会角色、习俗、习惯和社会关系等。学生在阅读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就能积累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就会变得完整、成熟。
3.在课堂上要注意正确用词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正确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的合理用法。在课堂上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学生扮演某个角色或根据一个特定的角色开展一段对话。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并指出他的表达方式中不恰当的地方。此外,提醒学生注意细节,如发音、语调、面部表情、手势等。
4.多利用地道的原文录像带和电影
在教学方面多利用原版英文录像带和电影,观看后讨论是非常有效的。当学生和教师在看录像带或电影时,他们会更多地注意日常生活的场景,如店主与顾客之间的对话、如何打电话、在街上见面时的寒暄等。看完后,教师和学生可以交换观点并且互相补充。
5.鼓励学生多与外国人交流
毋庸讳言,如欲在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中有效利用技术手段,建立汉语国际教育资源数据库,必要的前提是建立汉语言文化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全面的汉语言和汉文化资源,如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本体知识,以及口语教学、阅读教学等分技能教学项目的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相关素材。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索引与搜索引擎,方便教师与学生快速寻找到自己所需的各种资源。按照汉语教学和研究界的通常做法,我们首先将汉语言资源分为汉语言本体和汉语言教学两类。其中汉语言本体可从语言要素和语言运用两个纬度来观察,前一个纬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四项,后一个纬度包括语义、修辞、语用三个方面。汉语言教学可从面向汉语为母语者的语文教学和面向汉语非母语者的言语技能教学两个纬度来观察,前一个纬度包括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汉字教学四项,后一个纬度包括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四个方面。汉文化资源的分类我们参照许嘉璐(2005)的研究,首先将其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表层文化或物质文化、中层文化或表象文化、底层文化或观念文化。其中表层文化分为建筑、服饰、饮食、工具、地理等五个方面,中层文化分为习俗、礼仪、文学、艺术、科技、制度等六个方面,底层文化分为哲学、宗教、伦理、审美、历史等五个方面。
二、汉语言文化资源的应用评价体系
毋庸讳言,虽然进行了类型整理,但由于汉语言文化资源内容繁多、形式多样、数量庞大,这些资源的质量如何,在应用实践过程中是否有助于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是否有学习者积极参与,能否实现其教育价值,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一个综合、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进行应用评估。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比较权威的专门针对汉语言文化资源的应用评价开发的标准。教育部2000年2月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资源开发标准(征求意见稿)》,对网络学习资源、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提出了一些比较基本的要求。我们根据这一标准,并结合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实际,尝试探索汉语言文化资源的应用评价体系。汉语言资源的评价包括汉语言本体评价和汉语言教学评价。汉语言本体资源主要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知识性描述和有效储存,此类资源评价的关键在于是否便于使用者快速方便地进行检索和参考。也就是说,针对汉语言本体知识的评价,主要着眼于考察汉语言本体知识的内容,如内容的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全面性,与其他资源的链接关系等方面。相对而言,汉语言教学资源的形式更加多样一些,从呈现媒介和呈现方式来看,汉语言教学资源涵括媒体素材、题库、试卷素材、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等九类,针对不同内容形式的资源,评价上也有差异。概括而言,汉语言资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汉语言资源的教育性考虑所整合的汉语言资源的教育意义,评估是否以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目标,是否符合不同阶段不同水平汉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是否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能否为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们提供教学参考。(2)汉语言资源的科学性评估资源的整合是否客观、科学合理,资源的编排是否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资源提供的知识性是否比较强,是否有错别字或容易使人产生歧义的常识性和专业性错误。(3)技术性评价资源的清晰度,结构是否合理,以及课件、文本等运行的技术要求是否与现行浏览器相符。(4)艺术性主要是针对资源中的多媒体素材而言,主要从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情节的生动性、构图的合理性以及画面的灵活性等几方面来考虑。汉语言资源评价的方法必须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原则,在资源的整合中我们既要注意资源整合过程的评价,也要注意资源在后期试用与使用中的评价。汉文化资源的评价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指标:收录范围,包括广度(即相关主题资料涵盖面是否广泛)、深度、时间(所收资料是否限定在某一时间范围内)与格式(是否包含多种格式的资源,如TelnetGopher,FTP等);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独特性,与其他资源的链接、写作质量等;图形与多媒体设计,是否生动有趣。其中内容是评价和选择利用汉文化资源的首要因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衡量:(1)汉文化资源的知识性知识性是汉文化资源的重要特性。评估汉文化资源的知识性,要考虑其收录的知识、信息和文献资料等内容是否正确,收录是否完备,该收的不漏,不该收的不滥收,材料来源是否真实、可靠。解释引证是否客观、准确,语言表述是否严谨、规范,是否有拼写和语法错误。(2)汉文化资源的实用性实用性指汉文化资源是否符合实际的需要,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否明确。(3)汉文化资源的权威性在选择使用汉文化资源时,最好选择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或者实力雄厚的开发商开发的知识库,对于那些纯属出于个人兴趣目的的网络爱好者自主开发的数据库要慎用,以避免录入质量不高甚至低劣,内容相近甚至重复的资源。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主页上的aboutus、contactus等超级链接提供的内容来考察网络资源的权威性以及资源信息来源的权威性。(4)汉文化资源的多样性考察汉文化资源除文本信息之外,是否有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如图像信息、声音文件、数值公式、图表工具以及知识点等更多的相关资源链接。汉文化资源的组织形式、检索途径、检索方法、稳定性和在线帮助信息等是衡量其质量的十分重要的技术指标,也是用户决定产品取舍的重要依据。各指标详细描述如下:(1)资源组织形式资源组织形式衡量资源的信息组织是否有条理,网页结构是否清晰,层次是否分明,重点是否突出,文档的结构是否具有逻辑性和一致性,是否提供分类目录和索引指南,数据结构是否兼容各种文件格式(如PDF、HTML、XML、gif、databases)等。(2)用户界面用户界面指标关注界面是否直观明了,是否有使用指南、导言等帮助信息,提示信息是否通俗易懂,如版本信息、帮助信息是否有助于解决用户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退是否快捷,每个网页是否设有直接返回本部分资源起始页或网站主页的功能键等。(3)检索功能检索功能和检索入口可以方便各类读者都能够瞬间找到所需资源。考察网络资源的检索功能强大与否,关键是看其检索方式是否灵活多样,检索途径是否多样化。(4)稳定性资源展示平台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其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包括网站的链接是否顺畅,是否常常出现死机或脱机状况,网址是否经常变更,网址变化时,是否公告等。
三、结语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心课题是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建构和理解意义系统。它的学术传统主要来自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修辞学。80年代以后,“焦虑和不确定性管理”、“面子-协商”、“口语代码”理论建立了更为精细的研究范式。
全球化趋势和传播技术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语言。跨文化传播研究的8个主要的现实关切问题紧扣时代,寻求着文化调适的途径。
关键词:传播学跨文化传播
在传播研究的广阔领地中,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是跨学科知识交叉融汇的产物。学术关怀总是基于现实关怀,跨文化传播研究也是如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地球村”正在形成的今天,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前沿贴近时代变迁的敏感点。本文试图疏理这一学科分支的理论思想源流,并说明它的现实关切所在。
一、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论
从六十年代兴起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即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指分属于不同文化范畴的人们在日常的互动过程中彼此之间的沟通;二、文化心理结构层面的跨文化传播,指基于不同文化的符号意义系统的差异和类同的传播的可能性与可变性;三、上述两个层面形成的实际传播过程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的变化,由此传播过程决定的文化的融合和变异。
早在1942年,美国哲学家和美学家苏珊·朗格(S.K.Langer)认为,传播的最根本形态是人的内在传播(intrapersonalcommunication)。人类试图通过符号了解他的存在的环境,这就是传播的起点。基本的传播研究是围绕着“符号-对象-心灵”三者的关系展开的。由于人们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不同,对于外来讯息的处理也就不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原本在同一文化范畴内,人与人沟通时会发生正常的误解;然而当人们跨越文化产生互动的时候,尤其是试图跨越那些价值体系差异较大的文化,正常的误解就会被夸大。这不仅给个人之间带来意义读解的困惑、心理情感的隔膜、文化身份的疏离,而且引起文化族群关系的失谐和冲突。这个问题随着全球化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显得更加突出了。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特殊视角,要解除的是人们成长于其中的文化所带给他们的观念的绝对边界。它的中心课题是要研究那些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观念信仰的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说明和理解意义。这一研究的目标有三个:1、描述特定文化之间传播的性质,揭示文化的异同;2、基于对文化异同的理解,研究消除人们由于文化屏障造成的传播差异的途径;3、最终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文化的创造和分野的进程。
一般说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主要来自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修辞学。
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着重通过对单一的或多边的文化行为作经验性的考察,进行文化的可变性的分析。人类学,主要是认知人类学(Cognitiveanthropology)深入观察社会成员之间的认知性关系的构成。认知人类学相信,文化是由决定行为的不同的心理结构所决定的,因此,这些结构可以通过数学的或逻辑的方法加以分析。他们采取成分分析法(componentialanalysis)试图在语言范畴与指称对象、概念和事件之间确立一种相关性,进而建构出人们应对社会现实的规范模式。然而这些研究仍然碰到了元语言的问题。例如成分分析涉及到对于文化成分的分类,就受到元语言的束缚。而认知人类学比较偏重于口语和称谓(名词),对于实际的传播行为缺少分辨,将认知结构片面的等同于词语和意义的双重结构,忽略了认知也是活的生成机制。认知人类学在试图解释文化问题时,面对更加复杂的对象,显然缺乏对其研究工具的局限性的警觉。
现代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关注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作决定和创造意义。文化人类学同时关注到行为语言、口语和非口语等表现形态。它不只是记录观察结果,更强调行动者作为特定社会成员和文化分享者的意义。在不断的解释意义的行为中,人们彼此建立起可以预期的信任关系。文化人类学在结构功能主义之后,转向象征-符号学的方法。格尔兹(CliffordGeertz)发展出比文化可变性分析和文化成分分析方法更加经验直观的浓密描述法(thickdescription,一译作“深描”),这奠定了跨文化传播研究最为突出的不同于主流传播研究的方法论面貌。格尔兹同过去的象征人类学家相区别的地方在于,过去的象征人类学家过分受到结构-功能主义传统或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制约,强调符号体系的自主性;或者采取“符号决定论”的观点。(例如,“不是人在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人”。)格尔兹却采取对某一文化事象(仪式、游戏、生活时间程序)的浓密的描述,展露出个人经验与群体经验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从而暴露出潜隐的意义和价值体系。他并不满足于只是忠实地记录观察结果,而是试图透过经验观察,从微观的知识层面出发而达至对整个文化体系的解密。①因此,这一立足于微观的经验观察的方法获得的不是表象的累积,而是活生生的文化机制的图景和情境。
修辞学方法一直是传播研究得以借鉴的重要的工具武库之一。布尔克(K.Burke)在60年表《作为符号行为的语言》、《动机修辞学》,拓展了古典修辞学的边界。布尔克认为,任何有意义的行为组成为连串的修辞,因而也可以将修辞视之为传播行为的分析。他的修辞学含有对文化可变性的选择。首先,有意义的行为与修辞的规定之间的同一关系,正是创造意义的过程。跨文化传播研究者正是要揭示出修辞规定(文化设定)和传播交流(行为机制)之间的对应变化。其次,修辞学不应只是研究语言,诸如音乐、舞蹈、艺术、仪式都是有意义的,因而也都可以被看作是修辞的。修辞学所要探询的是,在这些意义表达形式中,不同的文化又是如何沟通的。相比之下,认知人类学只是通过有限的语言学关注研究对象,过于局限于语言,将语言看作文化的渊藪;文化可变性分析只是关注于传播对文化变迁造成的结果,都没有集中研究主体对于现实如何形成观念的机制,正是这种观念才规定了人们的文化认同。
对于跨文化传播研究有启示意义的是布尔克提出的戏剧学的视角(dramatisticperspective)。所谓戏剧学的视角是将语言看作行为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当作传输信息的载体。戏剧学视角是一种分析工具,它强调,对人类行为的描写,应当将其看作由动机驱使的、创造意义或被安置意义的存在。人们是通过有意义的行为来创造现实的。现实的结构是一个分享符号的过程。人们既要用行动去安置世界的符号意义,又要不断地根据符号化的世界校正自己的行为。因此,对于文化的边界,即人们分享意义的边界,要进行反身性(reflectivity)的追问。从戏剧学的视角出发,文化可变性分析,将文化变迁孤立起来观察,忽略了文化的情境(culturalcontext);而文化成分分析,集中研究作为认知关键的语言,分析了许多有意义的行为类型,但是忽略了语言是已经被创造出来的意义系统。事实上,意义是要通过不断的信息刺激,在人们心里引出反身性的确认才可能建立的。
二、80年代以来的理论模式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历史,通常从1959年霍尔(E.T.Hall)发表《沉默的语言》算起。霍尔在书里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术语。他的著作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10年中为美国的外援机构培养外事人员时使用的。因此,跨文化传播研究有它的实践和战略训练背景。20世纪,在美国的历史上,出现了空前的移民浪潮。移民浪潮在80年代之后,更见高涨。移民带来了紧迫的和更加普遍的跨文化传播问题。最近20年的美国式的跨文化传播的经验实证研究,也是基于这一背景。
罗杰斯(E.Rogers)在《传播研究史》里,追述了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一直困扰着美国的移民问题是传播研究的传统性课题。以帕克(Park)为代表的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很早就关注移民溶入新国家的文化历程。帕克从移民引起的社会问题出发,关注到传播和互动在社会分层及文化融合中的作用。霍尔则更多的从行为科学着眼,分析了分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类型、学习特点、接受和反应方式。霍尔并没有局限在量化和实验研究的范围,他将应用性的研究和质化分析(逻辑的分析)结合起来,在60年代中期,发表了《隐藏的维度》。进入80年代以后,代表跨文化传播研究基本趋势的是古迪昆斯特(W.Gudykunst)的“焦虑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ManagementTheory)、汀-图梅(S.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Theory)以及菲力普森(G.Philipsen)的“口语代码”理论(SpeechCodesTheory)。这些理论的总的特点是将跨文化传播研究发展到更加精细的水平。
古迪昆斯特从对于“陌生人”的传播困境的发现开始研究。所谓“陌生人”,包括侨民、新到者、新成员、暂时逗留者、闯入者、边缘人、新移民、旅居者等。这是随着全球范围的人口流动,出现的越来越多的陌生面孔。古迪昆斯特发展出一套对“陌生人”进行描述的技术,集中研究他们的伦理认同、交游类型、话语类型、感知习惯、自我意识和自我训诫。古迪昆斯特发现,所谓陌生人现象,只是跨文化传播的普遍规律的表现。对于陌生人传播困境的研究,不只是为了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要发现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有效的传播是经由何种条件达到的。他指出,三组表面性的因素交互作用造成了陌生人的焦虑和未确定性。三组表面性因素是:动机因素(需求、吸引、社会义务、自我概念、对新的信息的开放程度)、知识因素(知识期待、信息网络的分享、对多种观点的知识、对可供选择的解释的知识、关于同一的和差异的知识)、技能因素(移情的能力、包容多种观点的能力、适应沟通的能力、创造新概念的能力、调适行为的能力、搜集适用信息的能力)。这些因素的非平衡交互作用,导致陌生人面临传播情境产生焦虑或未确定性。有效的传播是对焦虑和未确定性的管理的结果,是将误解降低到最低水平。②
汀-图梅的“面子-协商”理论对于东西方文化造成的传播差异作出了有趣的解释。她指出,在每一种文化里都有某种用于协商的“面子”。面子是一个关于在公众中建立的自我形象的隐喻。营造面子是一套操作,包括面子策略的扮演、语言和非语言的动作、自我表现行为、印象管理互动等。霍尔曾经把文化分为“高度语境文化”(highcontextculture)和“低度语境文化”(lowcontextculture)。汀-图梅则作了更具体的解释。“高度语境文化”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在既定的文化系统中解释信息时,强调意义对语境(context)的关联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任何解释都是联系到语境的解释,从而没有绝对固定的解释;意义依赖于语境而不是被固定于语词。“低度语境文化”如美国、欧洲等西方文化,则是更加重视语言符号本身既定的意义和意思。语言和符号的既定意义在“高度语境文化”中,不是意义的最重要的来源,意义只是隐含在语境和关系当中的。隶属于“高度语境文化”的成员,崇尚集体需求和目标,将它置于个体需求和目标之上。假定说,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个体的决定都会影响到群体中的每个人,那么,个体的行为就理所应当受到群体规范的控制。是“我们”而不是“我”才代表最高的认同。相反,在“低度语境文化”中,个体的价值、需求、目标均高于群体。个人权利比群体责任更值得重视。“我”自身的认同才是最高的认同。霍尔以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差异为例,指出“高度语境文化”更多的依靠非语言传达,更习惯于将人群区分为“我们”或“他们”,更关心外来者进入“我们”的圈子时,是否能举止恰当,并不关心外来者究竟如何想、其真实的态度或感情如何。“低度语境文化”则认为,人们所用语言表达的就应是他真实的思想感情,沟通成败全系于能否恰当和准确的表达。因此,在后者看来,“高度语境文化”是含义暧昧的文化。在既定的语词辞典中,很难掌握到确切的解答。这样,分属于两种文化的人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误解。问题是,这两种文化如何达到沟通?汀-图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对“自我面子关切”和“他者面子关切”的协商式行为,达到沟通目的。
汀-图梅认为“面子”有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类。“低度语境文化”追求的是消极的面子,“高度语境文化”追求的是积极的面子。所谓消极的面子包括“挽回面子”(Face-restoration)即要求自我的自由、空间,避免他人侵害个人的独立自治,“留面子”(Face-saving)即表现出对他人自由、空间和某种孤僻的尊重。挽回面子和留面子被定义为“消极”或“被动”性的,是因为这类面子,主要作用是维护自我的最起码的尊严,不具有对他人的控制和支配作用。所谓积极的面子包括“要面子”(Face-assertion)和“给面子”(Face-giving)。“要面子”,表示面子有极高的价值,人们生活在群体当中,有被接纳被保护被包容的要求。要面子被认为是最合理的。“给面子”是鼓励支持并满足人们对被包容被接纳被承认的需求。在心理动因方面,显然消极的面子谋求“个体自治”,积极的面子谋求“群体包容”。不同的文化类型决定了不同的保全面子的方式,从而决定了不同的处理冲突的方式。群体价值导向的高度语境文化,追求积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亲切随和、协商妥协、退缩、避免冲突,也就是通过不断的“给面子”,来满足人们的“要面子”,从而化解冲突。个体价值导向的低度语境文化,追求消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整合的、解决问题式的,或者通过竞争,谋求独断权威。③也就是说,彼此都要保全面子、找回面子,只能订立契约;或者订立基本游戏规则,按照规则竞争。只要是按照规则竞争的,无论输赢,都有面子。汀-图梅对于两类面子的分别,实际上揭示出面子(自我的公众形象)是个体在群体生活中的最基本的符号资源。这种符号资源,深刻地联系着个体的心灵-人格结构、关于安全和恐惧的潜意识(消极面子),还深刻地联系着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权力支配关系、礼仪交换关系(积极面子)。
菲里普森的口语代码理论,是通过对于各种亚文化群(如街角青少年、酒吧男人、少数民族)的观察研究提炼出来的。他发现,口语是最为突出、隐秘的文化代码。日常口语的语速、语调、语词、语气、语句、口音等包含了心理、社会、修辞的文化区隔。讲话的意义是通过言说者和倾听者在沟通时使用口语代码而创造和解释出来的。意义不是固定在语言当中。口语交谈的亲近距离,反映了交谈者之间的或亲密或疏离或共谋的关系。菲里普森指出,符号、意谓、约定、规则的文化意义通常是存在于口语代码里,而不是在正规的交谈里。他将这些意义归纳为三个高度结构化的文化形式:1、口语里的文化神话——这是占据着人的想象,并向人提供着各种解释、讲述着关于他们和别人的故事的叙述模式;2、口语里的社会戏剧——在特定的口语代码里,深嵌着生活的规则;这种规则是经由人与人的交流反复考量确证才证明了合法性的;这种社会戏剧是一种公开的对质,它包含着针对他人行为作出评判的道德规则;3、口语里的图腾仪式——这是一种传播的仪式(communicationritual),口语交谈是一连串由行为组成的语句,它是精心的表演,表现出对于值得敬畏的对象的敬意;一场好的谈话是将自我、沟通和关系融为一体的极大的彼此尊敬,它使参与谈话者完全沉浸其间,建立起一个听觉的私密空间;谈话不是要解决每个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问题,而是要将人们聚拢来,表达他们的个性,建立彼此的认同,体验某种亲昵之情。菲里普森的理论,受到来自批判学派、女性主义、文化研究学派的批判和补充,以至将口语代码与两种基本文化的分类相对应:集体主义的文化——等级体制——寻求敬意的口语代码——男性的世界;个人主义的文化——平等体制——寻求尊严的口语代码——女性的世界。菲里普森的理论的价值在于,他将口语共同体和文化的边界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精致地观察文化的传播机制。④
三、学科前沿和现实关切
如果说,跨文化传播研究这一新兴学科分支,是与玛格丽特·米德、本尼迪克特、霍尔、古迪昆斯特等人的名字相联系的话,它的兴起显然不只是纯粹的学术兴趣。它是同殖民、世界大战及其战后改制、后殖民、现代性、全球化趋势等人类历史的极其深刻和广泛的变迁联系的。这就决定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现实关切正是它的学科推进的动力。
关于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的比较由来已久。当美国占领日本强迫这个东方法西斯国家接受现代改制时,占领者就在保护日本的原有文化和将它改为一个建设性的现代国家二者之间,反复权衡。固然文化寄身在制度里,但是,制度也是由文化所派生。20世纪多少冲突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几乎难以胜数。文化,也不是简单的与国家概念相同一,更不是与疆域概念相一致。如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揭示出文化的类型差异,可以是全球的、国家范围的,也可以表现为一国内部的、甚至是一家内部的。即使在个人的行为和心灵中,也会有文化的冲突。
在所谓高度语境文化的国家里,现代教育有时扩大了代沟,增加了个人的文化困扰。因为,传统的教育是通过文化语境的教育,是生活实践的教育,不只是认字识数。现代教育基本上是西式教育,即采用低度语境文化的教育模式,注重科学技术知识、研究物理,照本宣科。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仍按照传统习惯行事,讲究人际关系、潜移默化、心照不宣。这样,受过系统现代教育的人,到了社会上,反而显得不会办事。教育模式与文化语境的断裂,自然导致个人的生活实践和人际交流的困扰。更加麻烦的是,随着全球覆盖的传播网络的延伸,信息大量地快速流通,个人被负载着不同的文化意义的符号所包围。个人的价值系统、认知系统、行为系统发生紊乱,文化的冲突从外部转到内部,跨文化传播也就成为内在传播的一个新现象。这导致了我们今天特别关注的文化认同(文化身份)危机。
西方和世界体系理论、依附理论、欧洲文化研究理论,都将文化认同危机看作全球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边缘文化价值的发掘、多元文化主张、重返民族主义都是比较激进的解决方案。相比之下,跨文化传播研究要温和得多。跨文化传播研究在早期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全球战略的工具。今天,它仍然对发达国家的对外政策有潜在的影响。但是,跨文化传播研究似乎抱持着关于人类文化共同体的理想,怀着文化对话、理解直至达成共识的浪漫期盼。
现代性和全球化瓦解了文化的边界,瓦解了文化的防护系统。当文化日益成为拼盘,文化是否还成其为文化?跨文化传播研究所要获得的知识,与其说是建构新的文化,不如说是寻求调适文化差距或文化冲突的策略。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知识原理,转化成为一种自我管理调适技术、人与人沟通的技巧、不同的国家或组织之间的协商谈判策略;转化成跨国促销的形象设计和诉求方式等等。
近些年来,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的是新的时代背景:全球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子网络社区的形成、全球和区域经济组织与跨国公司的作用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民族国家、信息技术对军事冲突的控制能力增强、大规模的移民、急速推进的城市化、网络技术和自然语言的结合、全球文化市场扩张、国际品牌的形象认同……跨文化传播的紧迫性凸现出来。这一学科的前沿性的课题是:1、从霍尔的跨文化传播训练发展为量化的训练,在跨文化传播中引入人际传播、心理控制的技术;⑤2、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继续古迪昆斯特等人的研究,提出普遍适应性理论,忽略移民或其他新来者的行为动机,着眼于人们对于共同的适应经验的分享,集中研究如何适应;3、安德森(M.L.Anderson)、科林斯(P.H.Collins)等人代表着一种多元文化的和文化播散的观念。他们关注的中心是种族主义、性别主义、偏见、自我观念、权利等差如何在人的内在的传播互动中发生影响;⑥4、发展传播研究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结合,集中研究政府、各种组织的经济、政治、道德或意识形态上的与另一种文化相比较的标准,特别是研究“创新—扩散”模式,新的观念和方法如何有效的得到推广;⑦5、分析全球化趋势与本土化的矛盾,如媒介网络、市场跨度的全球化和形象、意识形态、语言符号的本土化;全球媒介环境对国家政治稳定、社会改革的影响;6、提出多元化还是单极化的争论,在政治传播层面,是人权与国家孰先孰后;在文化层面,是文化多元还是文化霸权;民族语言的独立性和纯洁性的护持问题;民族语言的国际化的可能性;7、左翼传播学者对于“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扩张的警觉;关于后殖民时代的文化分析;8、关注现代性、反思性和文化认同危机问题。文化认同或文化身份问题随着全球信息传播和人员流动加速而变得十分普遍和深刻,人们正在日益走向一种混合形的、拼接性的、多面性的文化生存。深度的文化依存(亲密关系结构、情感心理依恋、意象和意义分享、仪式和习俗效应、宗教或其他信仰的情怀、代际传承关系、历时性等)正在由横跨度的文化配置取代。横跨度的文化配置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按照功能角色搭配的、在交往的情境中展现的、缺乏固定结构的漂浮的文化、模仿的追随时尚的文化、仰慕强势和世俗成功的文化、共时态的混杂的文化。只有当横跨度的文化配置成为人们的主要文化生存方式时,文化认同危机自然会发生。应当说,文化认同问题是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跨文化传播研究正从不同角度对上述课题进行探索,以求有助于人类的跨越文化边界的沟通和自我拯救。
注释:
①C.Greetz,TheInterpretationofCultures,NewYork:BasicBooks.1973.《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②W.B.Gudykunst,Anxiety/UncertaintyManagementTheory:CurrentStatus,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Theory,R.L.Wiseman(ed.),Sage,ThousandOaks,Calif.,1995,
③S.Ting-Toomey,InterculturalConflictStyles:AFace-NegotiationTheory,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YoungYunKimandWilliamGudykunst(eds.),Sage,NewburyPark,Calif.,1988.
④G.Philipsen,ATheoryofSpeechCodes,inDevelopingCommunicationTheory,SUNY,Albany,N.Y.,1997.
⑤W.Leeds-Hurwitz,Notesinthehistory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TheForeignServiceInstituteandthemandateforinterculturaltraining.QuarterlyJournalofSpeech,17,pp.522-531.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学生常见的英语语言错误,认为大部分错误都是由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中英两种文化在社会习惯、日常生活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加强语言文化差异方面的教育对学生纠正语言错误,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语言错误是指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等方面偏离目的语正确表达方法的现象。如[v][w]不分,[ts] [t]相混,two chair或He go there every day等一类错误都是中国学生很常见的英语语言错误。
按照现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学习语言是一个试验——出错——再实验的过程,语言错误是语言习得过程中要经历的必然阶段或要出现的必然现象。学生从对一种外语毫无所知到最后学会使用,要经历一个颇为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学生使用的是一种过渡性的语言。这种过渡性语言既不像他们的母语,也不像他们将来要学会的目的语言,而是一种变化中的语言,因而常常会出现各种语言错误。
外语学习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许多因素,有语言方面的,也有文化方面的;有社会习俗方面的,也有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因此,语言错误的形成与以下这些因素都有着直接关系。
一、 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差异
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英语是一种字母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象形文字,两者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忽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无疑会出现各种语言错误。
1.语音错误。英语具有与汉语不同的音位系统和发音特点,易造成学生的语音错误,如有学生把life错读成knife,把vest错读成west,把work错读成walk等。
2.词汇错误。英汉两种语言出于两个不同语系,因而在词义的内涵和外延方面没有完全的和必然的对应关系。如果缺乏对英语词汇的概念含意及引伸意义的深刻领会,只看字面意义翻译或用汉语方式翻译英文词汇,就会导致用词错误。如有学生把“政治家”(statesman)误译为politician,而不知道politician在英语中含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容易引起人们的蔑视。如把a white elephant译为“一头白象”那就错了,应该译为“沉重的负担”。
3.词法错误。汉语属于分析性语言,没有词尾和词形变化;而英语则是结构性语言,要靠词尾和词形变化表现不同的结构意义。中国学生因受汉语影响往往忽视这一点,而出现各种词形错误,如名词单复数的词形错误及不可数名词的用法错误,代词的主格宾格和所有格的用法错误,动词的一般形式和过去形式的用法错误等等。
4.句法错误。中国学生常按照汉语的句法结构去理解使用英语,因而出现各种句法错误。如有学生混淆了汉英关于过去时和完成体的用法区别,因而把“你看过那部电影吗?”误译为“Did you see that film?”, 把“昨天我看了一场电影”误译为“I have seen a film yesterday”。还有的学生不清楚汉英表达转折和因果关系上的差异,把“虽然……但是……”错译成“Although…but…”,把“因为…… 所以……”错译“Because…so…”。
二、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各个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都会在其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及差异,那么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常会出现误解或误用。中英文化差异引起的常见语言错误有以下几种:
1.问候用语错误。中国人见面常问:“你吃了吗?”或“你上哪儿去?”,以示问候。但是,如果你用英语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会误认为你是想请吃饭,或误认为你是问个人私事而不高兴。英语国家的人常用“Hello!” 或“Hi!” 表示问候,或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以及兴趣爱好等为话题。
2.介绍用语错误。英语国家的人在需要问及对方姓名时,一般常说:”May Iknow your name?” 或“Your name, please?”。如果按照汉语习惯用“What’s your name?” 问对方姓名,会使对方产生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3.答谢用语错误。在英语国家,“Thank you” 几乎用于所有场合及所有人之间,即使是家人和朋友也不例外。当别人问及是否再要点什么时,英语国家的习惯是:若想要就说“Yes, please”;若不想要就说“No, thank you”。如果按照汉语习惯说“No more” 或“No more trouble” 就会引起对方误解。
4.赞美答语错误。英语国家对别人的赞美最常见的回答是“Thank you”。如果按照汉语习惯对别人的赞美表示谦逊一番说“不好”,用英语说“Not so good”,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迷惑不解。
5.收礼答语错误。收到礼物,英语国家的习惯是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而中国人常要先推辞一番,接受后并不当面打开。如果按汉语习惯推辞说“No need”或“We don’t need it”,那会让对方误认为是不喜欢所送礼物,甚至会感到尴尬。
6.涉及隐私错误。中国人见面时常问及年龄,婚姻,收入等情况以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对这些问题却比较反感,不愿意回答。因此,用英语问对方“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earn?”“What are you doing?”等一类话题会引起对方不高兴或误解。
7.颜色词用法错误。表示颜色的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如green是绿色,而green-eyed则表示“嫉妒,红眼病”;blue是蓝色,而blue mood则表示“沮丧,忧郁”;red是红色,而red-faced则表示“难为情,困窘”,in the red则表示“亏损”。如果把“红眼病”译成“red-eyed”,那就错了。同样,He looks blue.不能译为“他脸色发蓝”,其真正含义是“他情绪低落”。
8.比喻错误。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其文化附加意义和历史典故都不相同,因而有着不同的比喻用法。如果把“力大如牛”译成“as strong as a cow”,把“凡人皆有得意日”译成“Every man has a happy day”,那就错了。其正确译文应分别为“as strong as a horse”和“Every dog has its day”。
中英文化的其它差异还有很多,都会直接影响到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如果对这些文化差异及语言本身的差异了解不多或理解不透,无疑会导致各种语言错误的出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英文化差异和英汉语言差异的教育,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语言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将大大有助于使学生少出现语言错误,进一步提高自我纠错和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论文摘要: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文言文比例也在不断扩大。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成为目前中学教育的难点,本文浅谈文言文的教育方法及文言文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绝大部分是古代文化的经典,要了解中囤经典,不得不学习文言文,另外古代文化经典所使用的语言是文言文,学习文言文的同时,也是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从而揭示了文言文进行文化解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和语感的角度谈中学文言文教学,希望能为中学文言文教学沣入新的活力。
1语感在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
学生们学习文言文普遍感到比较困难,究其原因,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不好理解,不易记忆,尤其是象用法比较灵活的代词,学生更感到头痛。其实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言文距离中学生的生活比较远,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运用的机会,所以学生缺乏语感。新课标中就提到了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叶圣陶先生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提出,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换句话说,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是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占的能力。在知识的巩周阶段,语感能有效抑制遗忘,同时,它还是文占文运用的重要基础。
学生在学习文言时通过多次反复诵读对理解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也正是占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另一方而存学习完成后,多次朗读学过的内容,这也是种及时的复习,能很好的克服学生出现的遗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只有多次识记不断强化屺忆痕迹,才会防止其逐渐衰退减弱以至消失。
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准确响亮地读出内容。正如宋代大儒朱熹所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中,不可少一字,不町多一字。”古人强调反复读,其实也有一定道理。朗读时口、眼耳和大脑一起活动(呆址了信息被多次强化,比阅读默记的效粜更好。另外,多次重复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语感。如古人所说:“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才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语文材料,埘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吟咏的时候,对十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了解,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种境界。”正如坡之诗句“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能准确响亮地读出内容还只是朗读的基本层次,更高的层次是让读和听的人都为情所动。如果读者能做到读人如见其人,读声使人如闻其声,读景让人如临其景,读事使人感到历历在目,让昕和读的人都沉醉在内容情景中。学生在朗读时,把书面语言还原为口头语言和表情、动作。一边读一边揣摩,就能体会文章内容。反复读,熟读成诵时,文章中的词汇、句式、表达方法就能被学生消化、吸收,最后增加到自己的语言储备中去。
2文言文与中国古代文化
文言文是时代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创造的为人类共享的。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人类一代一代地把深刻的内心活动的结果、各种历史事件、信念、观念,己成为陈迹的悲哀与欢乐,都融入祖国语言的宝库中。简言之,人类把自己精神生活的全部痕迹都保存在民族语言中,语言是一条最生动、最丰富和最牢固的纽带,它把古往今来世:代代的人民连接成一个伟大的、历史的活生生的整体。”一部艺术作品无论它如何拒绝或忽视其社会,但总是深深地根植于社会之中的。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语言,无疑也是汉文化的载体和写照。德国哲学家赫德尔曾说:“语言的特质就是该国(民族)文化特质。”语言和文化之川存有依附关系,这一点词汇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文言文承载着文化的信息,反映着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文言文中一些词语集中概括了相应文化领域的思想范畴。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广义的文化即人化,指物质生产及其产品、精神生产及其产品的总和。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摄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规范的、艺术和社会等。
很多情况下,英语对汉语的冲击属于一种性质上的侵略。广告是一种性质上的侵略。很多产品在广告中利用英语表达了很多的内容。在广告中利用英语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时尚性,同时也能够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多知名品牌采用了这种英语的形式,大量的英语占据着我国的广告市场。著名体育品牌李宁,在广告语中就有“一些皆有可能(Anythingispossible)”的广告语。安踏广告中就有一个Keepmoving的广告语。很多知名品牌都是英文的缩写。例如,Audi、MOTO、NOKIA、Sony等很多词汇都存在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相关人士认为在广告中使用英语对汉语是一种冲击,很多人都批评了这种现象。他们认为这种使用英语的形式本身已经忽略了客户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客户本身不了解其中蕴含的意思,很难购买这样的商品,本身影响了产业的销售。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很多人认为印有西方字样的产品,本身就代表着时髦。产品本身包含了西方的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大国的经济实力的体现。由于这些原因,很多人愿意购买这些产品。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带有西方字样的产品本身虽然带有一些西方的文化气息,但是并不能说明这些产品本身蕴含着西方的文化气息,也不代表就具有很高的品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对青少年学习汉语的一种冲击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喜欢用一些缩略词汇,用几个字母代替一些长的词汇。像MBA、NBA、CAD等在汉语中都是一些很长的文字,表达的方式也很复杂,英语单词也是很复杂的词汇,利用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的形式,避免了发音和书写的繁琐性,词语表述也更加清晰,像这样的词汇使用效率非常高。另外英语中还存在一些直译与音译的形式,也属于对中国汉语的的冲击。例如,汉语中将刚刚步入大一的学生成为新鲜人。英语中成为freshman,这单词已经遍布了我国很多地区。还有关于“秀”这个词,采用了show的音译,被翻译成演出或者表演。这个词也衍生出了很多的词语。做秀、秀服、脱口秀、生活秀都是从show衍生出来的。在日常的交流中也有很多像mygod、Hi等英文都已经代替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口头语,这种形式属于半英文半汉语的形式,对汉语产生了一种冲击。因为,汉语有形容这种形式的语言,但是从语言发展的角度分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这种形式,影响了汉语的发展过程,使那些原本的汉字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身受到一定的影响,逐渐从人们的眼中消失,本身影响了汉语的发展,是一种很严重的冲击现象,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一种值得改变的问题。
3.经济发展导致出现英语向汉语冲击的现象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很多经济的内容都已经和世界接轨,经济领域受到英语的影响。例如,汉语中血拼这个词,就是英语中的shopping;关于GDP代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等都是一种冲击的现象。一些GNP、big/large-capstock、list、cookthebook、baddebt都是一些国内经济形式术语。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很多语言学家认为外来语言入侵的现象很糟糕,他们都很担心我们传统的语言文化。提出了关于纯正汉语的说法,对防止语言的异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目前的形式看,相关人员一般都不会考虑这些内容。虽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汉语存在大量的英文词汇,但是从汉语语言词汇量出发,英语在其中只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在其中占有很小的比例。从人员理解能力这个方面出发,很多人的水平不高,不能理解一些内容。如果能理解也只是理解一些浅层次的内容,大多数使用汉语的人不会接受这种冲击。因此,从一个侧面分析,英语虽然对这些内容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是,接受的人群少,因此可以说这种想象对汉语的影响很小,不会产生很严重的冲击。
4.结束语
【关键词】新闻语言 新闻语体 衍变
一、新闻语体的内涵
所谓新闻语体是记者在采写、编辑新闻时,为了达到传播新闻的目的,为了满足读者对新闻的欲知心理,形成的语言表达手段的特点的体系①。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定义新闻语体,即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了适应新闻交际领域、目的、任务等的需要,运用全民语言传播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语言特点体系②。新闻语体并非一开始就是一种独立的语体,它是随着社会进步、新闻业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它曾归属于事务语体,但成熟后的新闻语体却综合了事务语体、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口头语体等语体的一些特征。新闻语体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词汇、语法方面,这些特征都是由新闻业的特性决定的。
二、新闻语体的衍变
新闻并非一开始就有自己成熟、独立的语体特征。同其它语言现象一样,新闻语体也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静”与“动”的辩证统一。新闻语体萌芽在古代,生成在近代,发展在现当代。
1、“公文体”的初创时期
我国古代报纸的职能和读者群,决定了古代报纸的语体特征。新闻语体最早从事务语体(也称应用语体)脱胎而来。我国新闻语体的最早形式是唐朝的《邸报》中所呈现的语言体式。这一时期的新闻语体表现,主要是以官方为传者(或者官方是主要信源提供者)为主的时期,的信息主要以朝廷(皇帝)的谕旨及相关机构公布的信息为主,多数是以朝廷的公文方式,我们称之为“公文”语体或“官文体”。宋朝以后,《邸报》一词经常出现于公私文献,已成为朝野人士获知朝政的重要媒介。当然,它只能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行,读者是分封各地的皇族成员和各级政府官吏,及少数尚无官职的读书人。一般的庶民百姓是看不到的。此后,也有不同名目的报纸形式出现,都不同于现代意义的报纸,它们没有一般的新闻言论,只刊登皇帝的诏书和起居言行、朝廷的政策法令,官吏的升黜和赏罚褒贬,各级臣僚的奏章疏表,各地的灾祸战况等重大事件。古代社会没有专门从事新闻采集和报道的机构,新闻活动尚未从事务活动中独立出来,只能算作各类公私事务的附属品,新闻语体也就只能算作事务语体的附属品。最早的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一卷第二期上刊登了“月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第一条消息,其内容是:“照查天文,推算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该有月食,始蚀于酉时约六刻,复原于亥时约初刻之间。若此晚天色晴明,呷地诸人俱可见之。”③这条消息连标题在内仅56个字,预示一次天象,新闻诸要素齐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已初步具备了报纸新闻语体的特征,这说明公文语体已经融入了新闻语体。
古代新闻语体与事务语体相携这一现象是由古代没有独立的新闻业及其活动所决定的。邸报的读者群以皇族、政府官吏、封建士大夫和地方上的豪绅巨贾为主,所以新闻用语不是平民语言,而是官方语言,即所谓的“公文”体。
2、过渡型的“报章体”时期
新闻业的产生标志着专业化的新闻活动产生,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分离,从而也就开始了新闻语体与事务语体的分离,出现了新闻特有的语言形态――新闻语体。近代“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以及戏剧改良运动等文学艺术领域变革的要求,即包括语言的通俗化和大众化的内容,这势必影响到新闻语体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如1899年,陈荣哀著《论报章宜改用浅说》一文,明确提出报章语体宜用浅显的白话文。有识之士不仅在理论上提倡白话文,而且不少人还通过办报等实际行动推进白话文运动,如裘廷梁就认为,要人人都能读报,必须从白话报着手。
随着近代中国报刊的出版发行,汉语书面语出现了一种被称做“新文体”(即“报章体”)的报纸语言,谭嗣同就著有《报章文体说》一文,这种文体的出现及广泛使用与梁启超的倡导分不开。梁启超以其文章革新家的气度与胆识,从古体文中解放出来,又无所顾忌地采择于他有用的古文、史传文、辟赋、骈文、佛典、语录、八股文、西学译文、日文词法、句式、腔调、体制,打破古今中外各种文体的界限,形成了最便于当时用的“新文体”。尽管这种文体常出现铺张过度、重叠冗赘的毛病,仅它表里一新的文风仍具有新奇可喜、奔放激荡、扣人心弦的魔力,征服过当时及稍后所有向往新思想、新知识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心灵。
尽管当时改良派创办的报刊以刊登政论文体为主,但既然属于报刊语体,随着“五四”后白话文运动的推动,必然会影响当时及后来的报纸语言走向通俗化、大众化。从此,事务语体不直接用于大众传播的新闻。新闻语体一旦从事务语体中分离出来,就失去了事务语体的固定格式和惯用语,失去了传者与受者之间明确的、直接的对应关系,成为传者与受众共同感兴趣的新闻信息的语言形式,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特征和风格。
3、新闻语体的渐趋成熟时期
“五四”的风云,使中国的各项文化事业大为改观,中国的新闻语体也逐步形成自己的语言特征与风格。“从1919年到1949年,报纸创造了目前还流行的绝大多数的文体。”④在“五四”前后(这一时期的“文体”和“语体”具有很大的共通性),新闻文体敞开胸怀,吸收了古典文学中的优良传统,接纳了与新闻学邻近学科的长处,改革新闻的写作模式,逐渐形成了一批文体交融的新品种。到20世纪30年代时,原有的体裁不断改进完善,体裁间的融合进一步加强,发展成为今天仍然运用的一大批常规品种。交融品种的形成,是后来新兴文体生成的一种主要类型。像今天仍在使用的新闻特写、新闻述评、调查报告、杂文、报告文学等多种新闻文体大多源于那时。
此后新闻文体的发展,基本上是在30年代以前发展出来类型的基础上有一些小的增补或小的变体。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仿照文学的“微型小说”而来的“微型调查”;采用摄影、电视拍摄特法而来的“新闻特写”及下列类型“本报专访”“本报特写”“文艺通讯”;还有“系列报道”“深度报道”“口述实录”“新闻速写”“新闻述评”“简讯”等纷至沓来,令人应接不暇的体式,都是新发展出来的文体。最终,着眼于传播信息为主要功能还是以发表意见为主要功能,新闻报道体和新闻时评体成为今天新闻语体的主要两大语体。
4、多元语体的交融时期
当下的新闻语体依托现代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介,已经具备传播各种新信息的物质能力,可是,还缺乏承载各种信息内容的完善的语言结构体系。为了跟上时展的需要,满足新闻大众传播的目的,新闻语体采取了跨越到其他语体功能域的言语行为,借用、吸收他体为我所用的语文体式和功能手段,以丰富新闻语体的结构表达系统,拓展新闻语体传播的功能域,这种跨越往往是以不同语体功能域中语文体式和功能手段的交融作为实现手段,以体制创新为目的。
从新闻语体发展的纵向角度来考察,新闻语体的形成历史,就是一部新闻语体为适应交际需求,主动自觉地拓展自体的功能域,与其它语体建立跨功能域的交融,以获取超常的言语功能效应的历史。现代新闻语体以不同标准可作不同划分,如,按照传播媒介可分为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等。广播新闻随着广播电台的建立应运而生,从它一出现就受到政治家及民众欢迎,它也在日益扩大增多的广播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语体。电视与报纸、广播一样,成为各国大力发展的―种重要的新闻传播工具。电视新闻语体指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用于表述、传播新闻事实所使用的新闻语体。电视新闻语体诞生的时间并不长,与电视新闻相伴相生,并在传播新闻信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闻改革进程逐步加快的形势下,新时期的电视新闻语体呈现出与以往更加显著不同的特点,表述和传播新闻事实浅显易懂,更加通俗化、口语化;传播最主要的信息,压缩材料、缩短句子、压缩每条新闻篇幅长度;增加体验式表述;与画面、音响协调统一。网络新闻集报纸、广播、电视三者之长于一体,是兼具数据、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的超文本结构,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因而是立体的、网状的、多维的,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亦动亦静。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报纸使用文字语言和图片语言,广播使用声音语言,电视主要是使用图像语言和声音语言,而网络新闻则三者皆用,它融合了纸质新闻、广播和电视新闻的报道手段,使受众在网上同时拥有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诸般方便和乐趣。
由上可知,新闻语体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最初的报刊新闻是印刷技术的产物,到广播新闻是无线电技术的产物,再到电视新闻是电视、卫星技术的产物。人类这几百年的历史使过去延续几千年的通讯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类的交际方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更新。
三、小结
新闻语体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稳定到稳定,由无一定之规到有一定之规的过程,形成了有自身的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特征的体式。它是伴随着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以大众传播为依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它继往开来,凭借着勃勃生机的电子媒体,在诸多语体类型中脱颖而出,现在已成为在社会生活中渗透力最强、影响最大的语体。
新闻语体的形成发展走过了一条与社会交际互动共生的道路。新闻语体有着重要的社会作用,它能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话语讲述很多社会大众关心的各种消息、各种知识及各种意见,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新闻语体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在运动中不断自我完善,其间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新闻语体的形成。新闻语体不是凝固不变的,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现代新闻语体是近代新闻语体的沿革,将来的新闻语体则将是现代新闻语体的发展。■
注释
①郝会丽:《论新闻语体》,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1年版,第9页。
②祝克懿:新闻语体的交融功能,《复旦学报》2005年第3期。
③转引自李元授、白丁:《新闻语言学》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