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3 01:56: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丁香结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规定》出台的背景:
游艇业在国际上有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全球每年的游艇经济收入超过500亿美元,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就拥有一艘游艇,挪威、新西兰等地更高达每8人拥有一艘。专业人士认为。当地区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就开始萌芽了。这也印证了我国目前游艇业的发展状况。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有200多家游艇制造企业,产值超过1000万的企业就有30多家,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青岛、天津、厦门、珠海等城市。沿海有游艇100多艘,主要集中在青岛、深圳等地。游艇业作为新兴产业受到很多地方领导的高度重视,纷纷对游艇业的发展寄予厚望,把她作为城市品牌。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和内陆水上旅游资源丰富且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游艇业已有所发展,其中以深圳、上海、青岛、日照等地发展较快。青岛、日照由于有20D8年奥帆赛和世帆赛的因素,游艇业发展非常迅猛。深圳毗邻香港,且四季如春,发展游艇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上海加快发展游艇经济。要将奉贤区打造为游艇城。与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拥有一艘游艇相比,我国游艇的人均占有量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可以预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观念的逐步转变,游艇业将会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
目前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法规主要是针对营运船舶来制定的,很多规定对游艇安全监管不适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游艇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按照游艇的特性,制定包括游艇的登记、检验、航行规则和游艇驾驶员的培训、考试以及游艇俱乐部的运作模式等内容的管理制度。
游艇安全监管和立法的原则:
游艇作为一种私人性质的、非营运用途的休闲船舶,主要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商务接待,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建造风格上追求个性化,不参与公共交通运输,如果完全套用营运船舶的管理理念来管理游艇,会阻碍其健康发展。
游艇不同于营运船舶,除了遵守国际避碰规则外,其他国际海事公约,如《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大多对它不适用。属于非公约船,因此国际上缺少一致的标准和规范。在登记和检验制度上,有的国家不需要检验,有的需要检验但不需要登记,甚至有的完全不需要登记和检验;在游艇驾驶员的配备要求上,有的由主管机关主导培训、考试、发证,有的完全由行业协会承担培训、考试、发证工作,各国的要求和做法各不相同,但共同的一点都是实行较宽松的管理。因此对游艇的管理,一方面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在现行海事法律、法规框架下,借鉴国外游艇发达地区的管理经验,除必须严格遵守航行规则外,应当简化游艇的登记、检验手续,对游艇驾驶员不能按照《船员条例》的要求进行注册管理,不实行船舶签证、安全检查和安全配员制度。建立一个宽松的、有利于游艇健康发展的法律环境。
结合国外游艇管理经验。审视我国游艇管理现状,游艇安全监管和立法坚持以下原则:
(一)保障游艇安全与促进游艇业健康发展相结合;
(二)游艇自身安全与公共安全兼顾:
(三)实施有利于保障游艇安全的特殊管理制度的;
(四)实行海事管理机构监管、游艇业主自主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
游艇的定义和《规定》的适用范围:明确游艇的内涵十分重要。在起草《规定》的过程中,我们对加拿大、新西兰、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或者地区的游艇定义进行了研究。加拿大航运条例规定,游艇系指仅用于个人娱乐而非商业目的船艇。新西兰有关法律规定,游艇系指仅用于船东娱乐或作为船东住所的,且不被用于出租或取得报酬的船舶。香港商船(游艇)规例规定,游艇系指符合以下条件的小轮、私人游艇、充气式船只、中式帆船、西式中国帆船或其他船只:1、已装备或者载有引擎,或设计为可装设或载有引擎。藉以使该船只能靠机械设备推进;2、纯为游乐而拥有或使用的;3、并非为收取租金或报酬而出租(根据租船协议和租购协议的条款租出者除外)。
结合有关国家或者地区对游艇的定义,《规定》将游艇定义为:“本规定所称的‘游艇’,是指仅限于游艇所有人自身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具备机械推进动力装置的船舶”。考虑到游艇俱乐部所有提供给会员使用的船艇,游艇使用人用于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等非盈利活动,也属于《办法》所称的“游艇”。
在起草《规定》过程中,曾经有一种观点。建议将游艇界定在长度20米以下、乘员定额12人以下的范围,超过这一范围的一律按照营业性客船进行管理。因游艇在检验、登记、签证、船舶配员等安全管理上较营业性客船宽松,采取这一限制措施有利于防止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但是大多数游艇业主、游艇制造商、销售商以及有些主管部门对这一限制措施表示了不同意见。因为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家都不会生产和购买超过限定长度的游艇,导致游艇向中小型规模发展,这与促进游艇业健康发展的立法初衷不协调。同时。考虑到乘员定额12人以上的游艇,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所以《规定》规定,“乘员定额12人以上的游艇,按照客船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游艇的检验和登记:
游艇作为非公约船舶,没有专门针对它的统一安全和防污染要求,其检验管理由各国国内法规定。有些国家和地区对游艇管理比较严格,如欧盟和英国。有些国家和地区对游艇管理比较宽松,如加拿大、新西兰和香港。
在欧盟,2003年出台了2003/44/EC指令,要求无论是本地制造还是进口欧盟的游艇(主要对98年以后制造或进入欧盟的船舶),长度在2.5-24米之间的,其设计和建造,必须符合指令要求。经检验符合指令标准的贴CE标志。在英国,其《大型游艇法》出台后,要求新大型游艇从设计阶段就将如何符合该法考虑在内。对于已建成的游艇。通过改造也要符合该法要求。
在加拿大,游艇作为小船的一种,主要由《小船法规》规定,其他法规如《碰撞法》及《运输法》中也有涉及。《小船法规》第3、4、5、6条,要求游艇配备救生、安全设备、航行设备等。对这些设备的检验不是强制的,游艇主可自愿申请检验,经检验合格的贴标。该标不具有法律效力,仅能证明在检查时,船舶的安全设备符合相关要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游艇管理法规仅要求150GT以上,载客60人以上及形态比较怪异的游艇必须申请检
验,检验内容主要是安全设备。新西兰不对游艇进行检验。
不难看出,游艇检验的宽严是各国对本国游艇业管理方针的体现,游艇检验的项目和程度应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也取决于各国游艇管理的方针。
我国游艇检验管理立法也应立足国情。目前,我国游艇业尚在起步阶段。无论是游艇制造还是使用都不够成熟,现阶段对游艇检验管理不宣过于宽松,以免影响游艇自身及公共安全;同时,也不能过于严苛,以免影响游艇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规定》在游艇检验方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游艇应当经船舶检验机构按照交通运输部批准或者认可的游艇检验规定和规范进行检验,并取得相应的船舶检验证书后方可使用;二是游艇应当申请附加检验。
关于游艇的登记。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对游艇的登记采取不同的态度,有的要求登记,有的不要求登记,即便是要求登记的,一般情况下也不要求提供游艇检验证书。在香港船舶注册登记与牌照申请是可以分开进行的。领取牌照是法定要求:无论营业性质还是非营业性质的船舶,只要在香港水域活动而非临时靠港都需要取得牌照。但只有具有香港身份证的个人或香港公司方可申请。申领牌照手续比较简单,只需填写“游乐船只牌照申请书”,提供船长、颜色、厂商名称等船舶概况即可,无需提供技术证明。对特殊游艇,即150GT以上,载客60人以上及形态比较怪异的游艇必须申请检验后方可发牌照。船舶注册登记是自愿的:经过注册登记确认所有权的船舶可挂香港旗航行,同时有物权证明的性质,注册对申请人没有限制。在新西兰,政府不要求游艇进行登记。一艘新的游艇应有一份Coastguard与船舶工业协会签发的安全证书,而所谓的安全证书实质上相当于游艇出厂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通常游艇主均会参加一个游艇俱乐部,并自觉到Coastguard或找验船师对游艇及其设备进行定期检验。
我国对游艇登记,采用基本等同于商船的管理制度。
游艇操作人员的管理:
不同的国家对游艇操作人员的要求也不一样。
加拿大1999年《游艇操作人员适任管理法规》颁布之后,新出现的游艇操作人员均须通过考试取得证书。加拿大游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试和发证均由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机构要经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对其授课、考试及发证过程进行评估。在香港,游艇操作员由香港海事处认可的机构进行培训,相关人员可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也可参加海事处组织的考试,考试合格后,向海事处申请签发《游艇船长(轮机员)证书》。新西兰海事局未对操作员证书做法定要求,仅要求艇上有一人履行船长职责并具有良好“船艺”即可。英国按船舶大小对游艇操作人员职位作了分类要求。乘员定额12人以上的游艇,视为客船,要求按照商船配备船员。乘员定额12人以下的游艇,若长度在24米以上且80GT以上3000GT以下,要按照相关法律要求分别配备甲板部和轮机部的人员;对小于24米或者80GT的船舶在配员上没有强制要求。
《规定》对游艇操作人员实行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一方面,游艇操作人员不是职业船员,不需按照《船员条例》的规定进行注册管理,只需要取得操作证书(类似于船员管理中的适任证书)。另一方面。游艇操作人员应当接受培训、考试,取得游艇操作人员证书,方可上船。在培训、考试科目上,有别于营运船舶,特别是不需要掌握货物配载等方面的要求。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
),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
),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
)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
)的潇洒,(
)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1.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2.第①②节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了丁香花?(
)
A.第①②节分别从色彩、香味描写了丁香花。
B.第①②节分别香味、色彩描写了丁香花。
C.第①②节分别从触觉、味觉描写了丁香花。
D.第①②节分别从味觉、触觉描写了丁香花。
3.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茂盛
雪白
星星般
白
紫
【关键词】凝聚釜;搅拌器;桨叶;断裂;应力
1、设备概况
大庆石化顺丁橡胶装置是大庆石化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的配套装置,其主要工艺为1、3丁二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溶液聚合从而形成橡胶胶液。胶液采用水析发凝聚工艺,利用水蒸气蒸馏原理,胶液与热水混合后一起喷入凝聚釜,釜底通入1.0MPa蒸汽,使胶液中易挥发的溶剂油、丁二烯气化,橡胶凝聚成胶粒,从而达到未反应完全的丁二烯与橡胶分离。
凝聚釜搅拌器的作用是利用机械搅拌,使胶液呈滴状分散于热水中,在通过蒸汽加速滴状胶液中的丁二烯迅速气化,从而进入下一步工序。
凝聚釜搅拌器是一台含二层搅拌桨叶的搅拌器,桨叶形式为斜叶开启涡轮式,每层搅拌桨叶数量为3片,桨叶材质为06Cr18Ni10Ti。
2013年7月,该釜运行9000小时后,下层搅拌桨叶全部从螺栓连接处断裂。
2、搅拌器桨叶断裂原因分析
对搅拌桨叶断裂部位形貌观察,断裂部位为搅拌桨叶与桨叶座连接的螺栓孔处,与搅拌桨叶座外缘平齐,断口平面光滑,无明显弯曲变形。
对搅拌器桨叶断口进行观察,断口宏观上比较平齐光亮,微观上断口呈贝纹线形,且处于螺栓开孔处,因为断口无明显变形,且与搅拌桨叶受力的方向垂直,所以初步判断该桨叶断裂属于因疲劳造成的脆性断裂。断裂的部位处于螺栓开孔处的应力集中部位。
3、对该搅拌桨叶强度校核
对该搅拌桨叶进行力学分析,这种斜叶开启涡轮式搅拌器运行时搅拌桨叶承受弯曲应力及扭转应力,该搅拌器对流体做功时的危险断面在搅拌桨叶的根部,即该桨叶断裂处。
所以,可以判断该搅拌桨断裂原因为因设计原因桨叶弯曲应力大于许用应力导致桨叶从根部疲劳断裂。
为保证搅拌桨叶,在不改变桨叶形状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桨叶厚度改变。
3.3.4在满足许用应力条件下计算桨叶最小厚度
取整得。
4、结束语
通过对搅拌器桨叶的应力校核,该凝聚釜搅拌器桨叶断裂的原因为该桨叶设计厚度不足,桨叶在运行中受到的弯曲应力大于该材料的许用应力,造成桨叶长时间处于过载条件下运行导致桨叶疲劳断裂。通过上述结论,我们将桨叶改为采用15mm厚的钢板重新制作,并投入运行至今,累计运行约18000小时,再未发生类似故障。
参考文献
[1]朱有庭,曲文海,于浦义.化工设备设计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生成成为可能
人唯有在愉快和谐、轻松自如的氛围中,才能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教师不能本着“一张冷脸走天下”的原则来开展课堂教学,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做一个合作者、促进者,倾听学生的真挚心音,尊重学生的独特思考,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解放学生的心灵,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去探索、去创造。
开学第一课,按照常规,会进行一番自我介绍和提出关于这一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当笔者进入教室后,却看见学生都在欣赏手中的新书,一面翻阅一面小声议论,当有的学生看到我已经进入教室后,急急地“嘘”了一声,全班陷入了一片寂静,学生有些紧张地望着我,我想他们是不想给老师留下一个如此“不好”的第一印象吧,我却依旧微笑着说:“今天你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一位是我,一位是你手中的‘它’。”学生紧张的神色缓和下来,我接着说:“你和手中的‘新朋友’第一次见面,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站起来,有的说主席《沁园春・长沙》的书法很大气,有的说交接仪式的庄严震撼人心,甚至有学生跑到黑板前写了几个小篆,说是刚刚学会的……我顺势引导学生,语文不是生硬的文字,而是厚重悠久的历史,是富有生命力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研究,一起品味。这节课奠定了语文教学的基调,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畅所欲言,虽然教师并没有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但从学生欣喜的眼神中,看到了他们对语文课的渴望与期待。
二、创设情境,推动学生主动生成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个对话过程,新的课堂观认为课堂应呈现生命态,课堂不是凝固僵化的,而应是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因而我们应该及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移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融入文本角色,把生活情境带入文本情境,把生活情感融入文本情感,使文字转化为学生内心鲜活的形象。
朗读是语文课堂最基本的活动,因而也是最富有弹性、最具生成性的活动。在教授《雨巷》一课时,笔者先后请三名学生朗读课文,他们虽然都能准确无误地朗读,字正腔圆,断句恰当,却全然没有诗歌的美感,如果就此进行下一步的内容解读,恐怕学生很难全神贯注地思考分析,更不可能理解戴望舒笔下那幽深的雨巷和哀愁的姑娘。想起自己在大学时曾参加过校朗诵比赛,参赛篇目就是《雨巷》,当时用了一首名为《此生不再》的曲子作为背景音乐,于是我当机立断,马上用班级的电脑下载了这首曲子,一面播放背景音乐,一面让学生以男主人公的口吻去朗读这首诗,反复揣摩人物的情感,然后进一步分析丁香姑娘的形象。学生在朗读时,融入了深深的情感,他们用声音营造出了哀婉迷蒙的意境。这样,就把学生从文外拉进了文中,使学生畅游于课本中,放飞想象,仿佛置身于悠长寂寥的雨巷,徘徊踟躇,逢着一个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移情入境,更深更活地理解文本内容。
充分的朗读品味过后,学生的讨论积极热烈,从感受丁香姑娘彷徨忧愁的外在形象,进一步去体味她的象征意义,更好地完成了对文本的分析,以及对丁香姑娘的内在意义的多元把握。
三、因“疑”利导,为课堂生成搭建支点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学习和探究,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享受潜心学习的乐趣,他们就会对文本有独到的理解,从而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我们对学生的这些“出人意料”的问题置若罔闻,那么学生的热情将会烟消云散;如果敷衍塞责,将会使学生疑窦暗生,不知所措;如果严厉指责,那么无异于“封杀”了学生思考探究的权利。实际上,学生的反馈和追问,常常能发掘出隐藏于文本之中的深层的资源,生成始料不及的课程资源,因而我们应因“疑”利导,顺势延伸,把握住这不曾预约的“精彩”。
在《氓》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个学生对“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一句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在叙事过程中,忽然插入了一句景物描写,而且看起来与上下文关系也不大。笔者并没有直接进行解答,而是顺着他的思路说:“我也对此有一个疑问,这个景物描写究竟是女主人公眼前实景,还是想象之景呢?他想通过这个景物描写向我们揭示什么呢?”我和学生的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表述自己的观点。有的说是回想之景,表现当初跋山涉水远嫁的艰辛;有的说是眼前实景,展现了女主人公此刻内心的忧伤和悲愤;也有的说就是单纯的想象,因为淇水是曾经的甜蜜的见证……学生满怀兴趣地驰骋自己的思维,智慧与智慧碰撞,情感与情感交融,他们主动地解决了心中的疑惑,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景中的情感。
四、把握时机,不让生成转瞬即逝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出现现有通道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拘泥于展示详尽教案而不加任何必要的调整,不顾学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则常常会使宝贵的教学机遇流失。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头脑灵活,才思敏捷,细心体察学生各种稍纵即逝的瞬间变化,善于捕捉来自不同层次学生的声音,及时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氓》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齐声朗读课文后,笔者让学生自己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在教室的一侧突然小范围地爆发出了笑声,寻声而至,探其究竟,一个平日里比较调皮的男生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为什么一定是‘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啊?我觉得士之耽兮,也不可说也。”言毕全班爆发出一片笑声,我也忍俊不禁,但并没有斥责他“脱轨”的思维,而是顺势切入了学生的经验领域和情感世界,与他们一起回溯了文本中的那个时代,也与他们共同走进了属于他们的青涩园地,学生既学会了要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文本的学习方法,也丰富完善了自己关于情感的理解,都受益匪浅、心满意足。
虽然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和理解有高下之分,但都融入了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他们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如果教师对这名学生的“节外生枝”采取压制态度,那么就会坐失良机。
五、悬置自我,防止生成流于形式
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生为本”,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欲望的引发,关注学生自学自思的指导,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和自身的感悟、体验,关心学生完整的人生成长需求,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目的,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因而许多人认为只要课上一片热闹场景,学生与教师展开了对话甚至是热烈的探讨,这就是一堂动态生成的好课。实际则不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心目中存在着标准得近乎完美的答案,学生与教师的对话目的不过是为了接近教师的意志,学生的话语不是自己真实思想与情感的流露,只是一个有待评价的请求。所以,要真正做到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学会悬置自我,摒弃作为成人所形成的固有想法,要有的放矢地利用空白处让学生自由生成,切不可以教师自己的分析和结论替代学生的思考和体验。
在学习屈原的《离骚》时,学生第一次与这个伟大的历史人物“零距离”接触,并且深深地为他高洁的人格所折服。但却有学生对屈原投汨罗江而亡的选择颇不赞同,认为正如俗话所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纵有多么纯洁的理想和高洁的品格,一死皆空。他的看法遭到了许多同学的强烈反对,学生要求教师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评判。笔者却采取了“置身事外”的态度,让学生以“你如何看待屈原的选择”为话题进行讨论。
学生最后将观点归纳为三种:一是无悔的选择。屈原性情坚忍,他一再申诉“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因此这是屈原为坚持理想信念所做的必然选择。二是无奈的选择。屈原空有满腹韬略,却无处施展,纵使“美政”的理想那么完美,却难逢圣主,“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故土难归,无人理解,只得投身汨罗。三是草率的选择。若屈原能如司马迁般承受得住精神的重负,也许可以给予我们更多宝贵的财富,而自己也将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屈原的形象在学生的分析中逐渐丰满,学生已真正地走进其精神世界,教师又何必越俎代庖呢?
[关键词]学生本位;儿童诗;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0801
儿童诗富有深厚、纯真的情感,且生动的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所以备受学生的喜爱。而现阶段的儿童诗教学僵硬,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使儿童诗教学回归学生本位,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儿童诗诵读教学丰富化,充分展现儿童诗的独特之处,提升教学质量。
一、适度引导,启发学生心智
小W语文教学不仅是情感表达的工具,还肩负着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使命。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过程具有渐进性与长期性,形象直观的实物更有助于学生进行感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抽象的概念或事物具象化,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字的含义,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学习儿童诗的兴趣。同时,教师应结合诗歌的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思考的魅力。另外,教师应进行拓展性思维练习,让学生突破常规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诵读理解能力。
例如,教学《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时,上课伊始,教师应让学生理解“盲”字的意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为何要送蝈蝈给盲婆婆,让学生感受到“我”为了给盲婆婆带去更多的欢乐而送蝈蝈给她,体现出“我”对残疾人的关爱与帮助。文中的“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一句较为抽象的句子,教师继续追问:“盲婆婆既然看不见,怎么能走进田野呢?”在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点拨与引导:“虽然盲婆婆不能走进田野,但是蝈蝈的叫声能够让她联想到田野那盎然生机的景象。”“您听,它唱得多好”这是对蝈蝈的夸赞,它之所以唱得好听,是因为它给盲婆婆带去了欢乐,让婆婆在蝈蝈的鸣叫声中回忆童年的快乐。这首儿童诗将“送”的用意与蝈蝈欢快的鸣叫声以富有意趣的方式表达出来,将充满爱心的少年形象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因此,教师应注重分析诗歌的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深层内涵。
二、解读文本,传递知识与情感
进行儿童诗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本位的角度来解读文本,实现传授知识和传达情感的双重目的。基于此,教师应充分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找到作者创作诗歌的情感来源,对诗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诗歌,认知文字,领悟词句,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儿童诗的意境与韵味,不断积累知识。另外,教师进行诵读示范时应准确把握音调与情感的关系,把握好语调的节奏,给学生带来美好的视觉体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规范、流畅诵读的目的。
例如,教学《乡下孩子》时,这首儿童诗将乡下孩子的见闻进行描绘,展示了一幅快乐的生活图景。因此,教师应用赞美的语调进行诵读,让学生体会到乡下孩子的快乐生活。如“捉一只蝴蝶,能编织美丽的故事”,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以图片的形式将蝴蝶与故事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展现乡下孩子的聪明和创造性。在诵读时,教师应将互相对称的语句读出节奏和情感,如“欢唱”“黄鹂”“盛开”等词语应以欢快的语气进行诵读,“生在阳光下,长在旷野里”等语句要有较强的节奏感读出来,表现出赞叹之情。
三、反思教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进行教学反思,分析学生是否领会了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并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重视儿童的心灵体验,引导学生以儿童的思维对诗歌进行感知,以儿童的眼光对教学方法提出质疑,从而不断完善儿童诗的诵读教学。同时,教师要从儿童天性的角度来实施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诗歌的美好,增强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学《一株紫丁香》时,教师应让学生自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表达师生间深厚情感的小诗,诗情画意的景象滋润着教师的心田。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对诗歌进行分析。对此,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文中我们为何要踮起脚尖儿呢?”原来是想悄悄地将紫丁香送给老师。夜深了,教师仍在灯下写教案,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辛勤付出,将学生带入情境,从而增强师生间的情感。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来渲染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从而提高诵读教学效果。
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示例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班会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教师工作的艰辛和崇高,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努力向上!
2、通过朗诵、歌唱、表演、讨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礼赞和祝福。
3、通过问答竞赛形式,了解有关教师节的知识、古今中外尊师重教的故事,使学生备受教益,既激发学生的爱师、尊师的情感,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迎新晚会策划书)
二、活动准备:
1、教师精心制作活动方案。
2、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献给老师的节日礼物。
3、确定活动的主持人(葛香、杨溢、吴璇、程芊),编写串词。
4、学生学会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和《感恩的心》。
5、邀请参加活动的老师。
6、布置好教室精选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甲:是谁,播下万古远点的梦幻
主持乙:是谁,耕耘遍野燃烧的心愿
主持合: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主持甲: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
主持乙: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园里把希望浇灌。
主持甲:您用青春写出无悔的人生。
主持乙: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
主持甲:您的爱,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
主持乙:让我们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
主持合:老师您好!
主持乙:《谢谢您,老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表演:
1、歌唱《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
主持甲:今天的主题班会,从歌声开始,让我们用真诚感恩的心,唱一首歌送给我们最尊敬的人:
主持乙:全班齐唱《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
2、诗朗诵《窗前一株紫丁香》。
主持甲:老师,似春蚕,如蜡烛,比慈母,他们心联学子,鞠躬尽瘁,奉献所有,也收获希望。请听,诗朗诵《窗前一株紫丁香》(小组分角色)
3、礼赞。
主持乙:是啊!老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无价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正是我们老师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赞美老师的诗词和文章。
主持甲:同学们,我们的老师平时指导我们学习,教我们做人,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的生活,对我们奉献出无私的爱!你们说,我们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举手发言)
主持乙:同学们的比喻真是太恰当了!老师,您就是春蚕,就是红烛,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您又是一棵小草,默默无闻但精神高尚!您还是我们心中隐形的翅膀,助我们成长高飞!
(三)竞答
主持甲:教师节即将来临,你对教师节了解多少,你还了解多少古今中外尊师重教的故事呢?下面进行知识小竞赛
(四)祝福
主持乙: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
主持甲:在此,让我们用自己的话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和祝福之愿吧!同学发言表达心声!全班齐唱《感恩的心》。
主持乙:尊师,爱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实际行动才能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个别学生发言。
(五)结束
甲:老师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乙:老师是火,点燃生命之灯;
甲:老师是灯,照亮前进之路;
乙:老师是路,引你走向辉煌。
甲:感谢恩师,感谢您们的谆谆教诲;
乙:赞颂恩师,赞颂您们的美好心灵;
甲:祝福恩师,祝福您们教师节快乐;
乙:祝福恩师,祝福高尚的您们永远健康,欢乐!
教师节主题班会方案
活动要求:
1、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掌握有关教师节的知识。
2、通过学习、交流,了解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具有尊师重教光荣传统的民族。
3、在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树立尊敬老师的思想,以实际行动庆祝教师节。
教学过程:
一、序
主持: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是班会课,现在请大家猜一个谜语:
秋高气爽节日到,落叶翩翩来祝贺。
校园处处喜洋洋,辛勤园丁好快乐。
打一节日名称(谜底:教师节)
主持:很好,同学们都猜得很正确。那么今天我们这节班会课的内容就是庆祝教师节。
二、教师节来历:
主持:教师节这个节日我们并不陌生,你知道教师节的来历吗?现在老师来给同学们讲讲。
6.6教师节。1931年5月,教育家、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爽秋、程其保等发起,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
8.27教师节。1939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
5.1教师节。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教师节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合并一起。
9.10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六届全国*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三、教师节知识抢答题。
主持: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教师节的知识竞猜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每题时分,积分胜出。
(学生答题比赛)
1、 教师节是哪一年成立的?今年是第几届?
2、 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教师节?
3、 你们知道哪些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老师是谁?
4、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什么?
(春蚕、蜡烛、园丁、工程师)
比赛后评比,获胜小组领奖。
主持:进行完激烈、紧张的比赛后,相信大家对教师皆有了新的认识。你们知道吗?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尊师重教光荣传统的民族。
四、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
主持:我们每天都在学校里上课,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你了解老师的工作吗?谁来讲讲?(请几位同学讲)
五、学习一首赞教师的儿歌。
有个同学还自己编写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欣赏:
如果我们是星星,您就是蓝天。
如果我是小草,您就是大地。
如果我们是小鸟,那您是鸟妈妈教会了我们飞行。
如果我们是小树,那您是阳光雨露,滋润了我们。
如果我们是小鱼,那您是大海培育育了我们
啊!我爱您!
六、学生讲述从古到今伟人尊师重教的感人故事。
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历来很多知名人士也都非常尊敬他们的老师,在古代没有教师节,但是有很多尊师故事却广为流传:
(1)北宋学者杨时尊师好学,一次他和同学去洛阳拜见老师程颐。当时正值三九严寒,天空飘着雪花,来到老师门前,只见老师在打瞌睡,他们不愿打扰,就静静地肃立在门前的雪地里。程颐醒来看到他们,连忙让进厅堂,这时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这就是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2)1937年,当徐老60寿辰之际,*特意写贺信祝寿。他在信的开头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他还号召全党向徐老学习。
七、画心中的老师。并写上一句祝福的话。
八、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庆祝教师节班会课进行了知识竞猜题抢答、听了故事、还学习了一首儿歌,更重要的是大家懂得了尊师从教的道理,希望大家今后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辛勤的劳动。
教师节主题班会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队会让学生掌握有关教师节的知识,了解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具有尊师重教光荣传统的民族。
2、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老师为了他们今天的成长付出了多少辛劳,从而将对老师的尊敬由意识形态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活动过程:
(一)中队长讲话:全体起立,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童心、知心、爱心、阳光)
小队长:稍息,立正,报数。报告中队长:xx小队应到xx人,实到xx人,报告完毕。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
小队长:稍息!
中队长:全体立正!
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允许你们开会,并预祝这次队会圆满成功!
中队长:稍息,立正!出旗,敬礼;唱队歌;(课件全体队员唱队歌)全体请坐 。
(二)中队长讲话:
(三)活动开始:
甲:九月,金色的季节;
乙:九月,温馨的季节;
甲:九月,鲜花盛开的季节;
乙:九月,天真烂漫的季节。
合:迎着九月的和风,我们迎来了第23个教师节。
甲:老师,您是一支蜡烛,燃烧自己只为照亮别人;
乙:老师,您是一只春蚕,身死丝尽,只为把温暖留给人间。
甲: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
乙:您的付出,您的辛苦,我们看得见。
甲:看!鲜艳的红领巾红似火啊!飘荡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一条红领巾都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合:让我们唱吧!让我们跳吧!庆祝伟大的9月10日,庆祝光荣的9月10日。
甲:听!那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歌。
乙:那是一首献给全天下老师的歌。
甲:记住吧!9月10日。
乙:记住吧!九月,那首献给老师的歌。
合:二(2)班庆祝教师节班会现在开始。
甲:首先,让我们为老师唱一支歌,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热爱。
(学生歌伴舞《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乙: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怎能忘了您呢?亲爱的老师。请第( 1 )小队表演诗朗诵《忘不了您,老师》。
(学生表演诗朗诵)
甲:老师像母亲,老师像蜡烛,老师的教导我们永远牢记。请第( 2 )小队表演诗朗诵《献给老师的歌》。
(学生表演诗朗诵)
乙:老师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刚破土的嫩苗;老师用春风般的关怀,温暖了我们的心灵。请第( 3 )小队表演诗朗诵《老师,您辛苦了》
(学生表演诗朗诵)
甲:老师是智慧的灯,传扬着世代不息的文明,传承着中华美德。请第( 4 )小队表演诗朗诵《园丁之歌》
乙:同学们,你有什么心里话对李老师说呢?
(学生代表向班主任老师说心里话。)
2011年10月16日下午,武穴育才高中,操场。近五十位语文教师,钢笔字比赛,或瘦或粗,或柳或欧。有的自己赋诗一首,有的默写教材,旁边是学生,还有不少家长,由叽叽喳喳到怀疑的询问,再到静默观赏,最后只剩啧啧称叹声。文善学老师的字尚未写完,便被一旁的家长夺走,“给我的娃看看,让他照你的样子练字!”
2011年10月16日下午,武穴育才高中,阶梯教室。一百多位教师济济一堂,全程实况转播,每一间教室都传出语文教师优美的片段朗诵。宋艳兴老师的《将进酒》一出口,观众掌声如雷鸣,当诵及“呼儿将出换美酒”时,学生不约而同地站起来,又是长时间的掌声。蔡慧老师的《短歌行》,巾帼不让须眉,一开口便将听众带入无限的慷慨悲壮之中。陶婉妮的《雨巷》让学生沉浸在江南三月的雨巷里,似乎看到了那个淡紫色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三十多位语文教师,用他们不同的感悟,让学生领略到中国文学之美,既给人美的享受,更掀起了新一轮的朗诵,让每天的晨读雄壮激昂。
这些,只是湖北省武穴市育才高中语文组集体活动的一个侧影。育才高中语文组活动的有声有色,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小儿科”呢!为了让语文课堂更加丰富有内涵,为了让学生真正亲近语文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也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普高教育中散发出持久的魅力,育才高中语文要做的,还有更多更多。
开篇:最深的井才有温度
让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三字一话”训练,只是作为语文教师必修的课程,除开平时苦练、狠抓普通话之外,互相听课、评课,互相进行课件比赛,更成为语文组每周、每月的常规教学活动。
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是语文组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及不同年级而分阶段、分年级制定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开学伊始,经验丰富的教师便要上一节“示范课”,既是对新教师的一种指导,也是对自身素质的检验。接着,“三新课”就会开始,通过课前交流、上台实讲、课后评课的形式,让刚上讲台或初次接手新一年级的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向,弥补教学的不足,迅速融入高效的课堂中。在新旧教师的自我检测完成后,全体语文教师都必须参与的课件比赛和课内教学大比武活动又会拉开帷幕。这一活动旨在展现教学的不同风格,发挥出教师的个人能力,更借此让同行之间学习、充实。
突出年级特色、阶段特色,也是语文组为夯实教师的基本素养而制订的系列专题。高一年级组会在学年开始就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记叙文写作、成语的运用等定出专题研究的中心发言人、命题人及各个小知识点的具体组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课本的研读,并由具体负责人制定出拓展延伸的训练计划。与此同时,紧紧把握住高考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与创新,依次类推,高二的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议论文写作、病句等专项研究,高三的第一轮复习中对各个考点的专业突破,都会有专人、专题负责。这些,已成为各年级的教学品牌,许多备课组也因此学习、仿效。
发展:家齐万事兴
学校的强大,绝不会是某一两个人的力量。同样,语文学科要赢得强大,必须依靠组员的共同努力。现实形势是什么?学生重理轻文,热学英语而冷视国语。外界形势更不乐观,重点高中趋之若鹜者多,普通高中门可罗雀已成潮流。因此,同组之间互支持,共同踏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特色之路,才会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育才语文组就是由一群蜗牛组成的“踩路团”,梦想的顶端自然是金字塔塔顶,在吕晓宝、李立新等老师的垂范之下,在几位组长的大力号召下,全组制定了共同的目标——挽救国语,从我做起,复兴国语,以组为先。为达到这一点,从二OOO年以来,备课组牢抓两项常规活动:
一.每周三下午的集体备课。第一步,每课、每单元都确立一个中心发言人、一位负责人,由组长确立之后,分组、分人研读,在授课前一周,便把备课内容提交全组。第二步,集体讨论,根据提交的教案等,确定一个中心教案,根据这份中心教案,教师各自制定出一个分教案,作局部的调整、变化。第三步,由本课的中心发言人上一节试验课。课后同组评论、探讨、挖掘,再予以修改。第四步,同课文推门听课。在基本统一的前提下,通过推门听课,以“裸课”形式,让每一位教师展现原生态的教学效果,确立自己的教学风格,发掘出自己的教学优点。就这样,共性与个性并存,既保证了教学进度的统一,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更发挥了教师的个人特色。
二.帮带结队活动。“一个好汉三个帮”,师徒结队,既防止了“文人相轻”的陋习,又让新上讲台的教师在茕茕孑立中有了依靠,并迅速成长。在吕晓宝老师的帮带下,汪艮潭等一批教师成功地占领了讲台,并进而走出武穴,轻松地摘取了省级讲课比赛的大奖。在李立新老师的帮带下,闵振强等一批教师成为了黄冈市教学骨干教师……你帮我,我再帮带下一位,一个拉一个,语文组终成一支牢不可破的团队,也取得了多年高考的胜利。
高考:引进来走出去
眼界的高低决定了水平的高低,教学品格的提升在于对教学境界的追求,如果只是满足于已有的教学效果,不放眼天下,不及时洞悉出时代的前进趋势,语文组必会成井底之蛙。会讲课、会考试,只能说明你是合格的教书匠。而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必须学会吸收,学会研究,更要学会创新。因此,语文教师的突破、嬗变又成为了新时期语文组的任务。围绕推陈出新,让教师更上层楼,语文组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第一步,走出校门,把别人的东西带回来。
放假了,教师们可没时间“休闲”。在语文组及学校的周密安排下,有人南下取经,学习沿海的高考改革模式。有人北上,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向魏书生学习教学与管理,还有人向东,带回了浙江鄞州中学的高效教学,上海复旦附中、龙泉中学……处处都留下了育才语文组的足迹,各路人马把自己学习的东西加以整理,在集体备课中,在《育才校报》上,在QQ群里,与组员分享、交流、探讨,就是用这种不断吸收、不断变化的方式,让语文组的根基更深厚,枝叶也伸展得更远。前沿的眼光,与世俱进的激情,让语文教师不是学生眼中的“老夫子”,而是百家论坛上那些意气风发的儒雅学者。
第二步,沉下来,立足校本研究。
不了解学生实际,不研究具体环境,只会固步自封,教学积累了一定经验,就要及时总结,由感性上升为理性。语文组与教科室创办了《教与学》,让教师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发表。廖恒明《课堂教学与道德教育同行》出炉了,用年轻老师的亲历,把对普通学生的教学与德育渗透紧紧联系。江干东的《必修模块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高屋建瓴,对教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反思与创新。学生的阅读资料参差不齐,那就全组参与,编出校本教材《百篇美文》。学生的优秀习作很多,那就组织文学社团,刊出一期期的《育才新苗》,让学生在散发着油墨香的铅字里感受到被人欣赏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吧。高中生的心理压力很大,如何排遣?语文老师们就伸出手,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表现,通过不同的案例,与政教处一起编一部《心泉》吧,让学生从这一则则故事、一个个案例中,品悟人生哲理,滋润干涸的心灵。
第三步,站在高处,成为别人效仿的风景。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生物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面的教育。但是,如果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往往给学生们一个印象:生物学知识靠死记硬背,事实上,生物学知识是人们实际经验的结晶。有好多好多的知识是可以通过自己做小实验总结得来。而学生对这方而的情况是缺乏能力完成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战场,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手、脑、口等解放出来,这就是老师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而在这一切之中,关键是要在教学中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思想,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总揽教学。
二、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与注入式教学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思考。注入式教学则让学生对知识无所适从,成为学习的容器。因此,启发式教学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历经数年而不衰。同时,启发式教学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实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此,研究启发式教学对搞好生物教学是很必要的。
三、研究方法
从组织教学、备课、上课、辅导、试题测验、思想交流等方面体现启发式的教学思想,特别是在教学中体现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在:组织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启发学生的思维;备课时,要尽可能地把一些“活”材料备到教案中;上课时,要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辅导时,要启发学生质疑;出题时,要出一些考查综合能力的题目,与学生谈话时,也要具有启迪学生思考的作用。
四、实施过程
1、组织教学中的启发性
组织好教学过程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组织教学中的自发性就是要使学生自觉地寻找学习的材料,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达到解决的目的,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如为了讲苔藓植物有直观材料,我特地启发学生们:这种植物我们是见过的,只是我们没有留意。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呢?它有多高呢?哪位同学能够采到它呢?同学们在课前想想办法!经过这样提供线索式的启发,结果有好几个同学采来了实物标本,其中有的标本还带有孢蒴,植物形态很完整。我进一步启发学生:你们是在哪里采集的呢?有的说在湿砖上;有的说在水沟旁;有的说在家里的盆景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生活环境的学习内容之中去了。学生学起来水到渠成,让学生自已去准备材料,想办法去思考问题,启迪思维,这种组织教学就具有启发性。
2、备课中的启发性
备课时也要围绕启发式教学来进行。教学时才能体现出启发式教学的内容,备课的时候就要把怎样让学生想办法、找问题、去思考、去观察的内容考虑进去。如引入教学内容的启发式教案可以这样来书写:同学们先看一看这是什么?(出示蜂巢的教具)接着启发:为什么蜜蜂要筑蜂巢呢?蜂巢的大小是否相同呢?蜂蜜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很自然地进入到蜜蜂内容的学习了。
3、上课中的启发性
上课是最能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无论是引入课题、提问、讲授、谈话、阅读、分析、归纳、讨论、问答都可以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给学生点明关键、寻找线索、营造环境、自发思路,有步骤、分层次,一环扣一环地实行启发式教学。如“叶的形态”启发式教学过程可如下进行:先让同学们看棉花的叶,思考叶的组成有哪些?启发思考谁是叶的主要部分?(叶片)叶片从宽度、厚度上来看有什么样的特点?(扁平而宽阔)这对叶的功能有什么样的好处?(便于接受阳光的照射)这表明叶片与其功能有何关系?(相适应)[这是第一层次]进一步观察棉花叶与月季叶,看一看每个叶柄上叶片的数目是不是一样,转入单叶和复叶的学习。展示棉花叶与月季叶,问哪是单叶?哪是复叶?学者的概念,紧接着比较复叶与枝条之区别。[这是第二层次]继续观察柳的叶、丁香的叶、夹竹汐的叶在茎上的排列次序,转入叶序的学习。接着观察叶的排列情况有无完全重叠的现象?引人叶镶嵌的概念,表明叶具有向光性。[这是第三层次]这样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地启发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归纳、去总结,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的运用。
4、出题、辅导、谈话中的启发性
出题时要出一些具有启迪思维的练习题。如讲了根的形态后,为复习根系可出这样的题:画出杨树的根与小麦的根在地下的生长情况?(学生就要思考画成直根系还是须根系的问题)辅导时要启迪学生思维,如讲了“排泄”后可启迪学生思索:健康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就要联系尿的形成过程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方面的知识。谈话时要抓注问题的关键、学生的思想顾虑及其不足之处,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不足,分析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下决心去加以改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