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17:41: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组织行为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摘要:人的高度组织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对即将加入职场的大学生而言,组织中的行为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学习《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大学生在校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具有实践预览与知行教化的作用,可以改善大学生原有的认知与行为,提升大学生的情绪智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
对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认知与调适能力
是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立志创业的学生有追求成功的意识,但对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感知与深入研究不多,人际知觉度不高,职业能力有待磨炼,管理认知更需要提升。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与课题,加强在校阶段的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适应新员工角色、成长为优秀员工,对大学生创业者走向成功,意义重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早已得到认同,但是大多数学校的做法仍局限于个体层面的教育,如创业意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等,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提升。然而,作为创业者,不仅需要自我管理能力,更需要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领导能力。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对个体行为的洞察、对群体心理、对员工群体行为、对组织行为的认知与把控能力,更是大学生今后适应创业环境、适应管理角色、开展创业实践的重要基础与保证。在校阶段开阔视野,学习有助于创业开展的人际技能、情绪智能,研究群体、研究组织行为,关注管理能力、关注领导力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对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认知与调适能力是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基础体现,对立志创业的学生而言,职场之路和创业践行应该“先知而后行,其行更有所得”,在校期间,选择《组织行为学》的研习是大有裨益的。
学习《组织行为学》是大学生职业能力
和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在组织中工作的人们只有理解组织中的行为,理解员工互动的行为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在组织情境中工作。在校期间研习《组织行为学》,增强理解、预测、影响组织情境下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能力与素质,对大学生创业起步的指导意义非凡。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是研究人们在组织内外如何思考、感受进而指导自己在组织中行动的学问。它采用系统方法,运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揭示各种组织中人员彼此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对组织行为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为大学生在校的社会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前以清醒的旁观者的姿态,全面感知和审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研究提高对人们行为活动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的策略和途径。对组织行为学的研习,能使大学生在校阶段就能拥有对创业实践的全局过程预览与典型案例思辨能力,是大学生在校阶段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组织行为学》提供了组织活动预览
和多层面行为的知行教化
人的高度组织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化的产物。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有着复杂的影响,从个体行为来看,人类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人的行为变化多端,同一情境下,不同的人的表现差异很大;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也有很大差异。从群体来看,群体行为不是个体行为的简单相加,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与人们独处时的行为是有差异的。《组织行为学》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用多学科的知识、系统研究的方法、权变的策略、多层面的分析、开放的系统观解读组织,可使学生学习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理解组织情境,体验全球化给组织带来的巨变、给创业者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学习从个体、团队和组织多层面解读人的行为,以权变的方法和开放的理念理解组织活动,预测人的行为,达成组织目标。《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和实践潜移默化地改善着学习者的思想与素质,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1)提升自我认知,逐步塑造自身人格;(2)开展社会学习,改善组织知觉;(3)把握情绪、态度和压力,逐步改善情绪智能;(4)学会识别问题和机会,优化个体决策;(5)学会全面感知团队问题与过程,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6)不断认知沟通渠道,学习改善个人沟通与组织沟通;(7)不断认知权力与影响力,学习影响他人;(8)不断认知认知冲突,学习冲突管理;(9)不断认知组织,学习组织文化,适应组织变革;(10)不断自我实践,锻炼领导力。
《组织行为学》是大学生创业者不可或缺的课程,可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就系统地认知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与心理,了解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调控。可以启发大学生对组织的认知,使其深刻理解创业者的角色能力要求,对创业者今后的创业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知行教化作用。
《组织行为学》的研读将深化大学生
的社会知觉,缩短大学生的社会化适应期
在走上社会后,大学生将来无论处于怎样的组织中,从事何种工作,组织行为与其必将有关。作为组织成员,必须了解组织历史和物理布局、了解组织战略、了解组织的绩效期望、了解组织的权力机制、感受组织的社会活力;必须融入组织,熟悉工作程序,履行员工绩效行为,体验工作场所的情绪与压力;必须适应组织氛围,面对团队中的冲突,体验组织各层级之间的沟通,在碰撞与调整中加强人际关系,实践新角色行为,解决工作与非工作之间的冲突,适应企业文化与企业变革。
《组织行为学》揭示的组织内行为,可为大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全局感知,组织内的管理预览和模拟实践,对于即将成为新员工的大学生而言,有很强的认知提升作用,有很强的人际感知作用,有很强的实践导向作用,将深刻地改变大学生的角色知觉和社会知觉,使大学生对自己作为组织员工的行为与心理成长要求有整体的感知、理性的把握,使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团队建设与组织变革进行全局的预览和理性的解读。这对大学生就业后的积极态度、工作业绩、合作精神,对其在组织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时的正确决策具有工作价值观引领作用、团队实践指导作用、人际行为参照作用及自我情绪和压力调适作用。组织行为预览与感知可以深化学生的社会知觉,缩短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化适应期。
组织行为的案例模拟可促使大学生换位思考,
引导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组织行为的案例将组织与现实工作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让学生在置身社会环境前,就全局预览并分层解读组织环境与行为,使学生在创业前就能预览和解读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使学生感知个体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人格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态度的差异、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等。《组织行为学》创设的案例模拟,可以锻炼学生置身于复杂的人际与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互动能力,组织行为的案例模拟,可以促使大学生换位思考,增强学生的情绪智能,引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造就。
对于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所追求的已不局限于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有效利用,而是扩展为对组织资源、社会资源的调用。组织行为学案例模拟可让大学生学习识别问题与机会,见识个体决策的理性选择参照,预先感知和体验所有创业团队都必然会遭遇的权力、影响力、沟通障碍、冲突、变革等问题,更能使大学生预定位于管理者的角色地位,以管理者的视野开展思考,结合实际深入解读组织行为,解读组织结构的构建、组织文化的创建、组织冲突的管理、组织效能的激发等等,思考并探寻在组织的复杂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策略,必将对即将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尽快适应角色、提升领导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性影响。
先知而后行,才能有所作为。《组织行为学》对组织的实践预览与知行教化作用,可使大学生对组织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感知,改善大学生原有的认知风格、心理模式及行为方式,提升认知能力和心理能力,提高情绪智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实践中加速社会化适应,引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麦克沙恩.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4.
[2]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第9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12.
[3]石伟平,徐国庆.管理能力训练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5]蒋乃平.职教课程改革是永恒的主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论文摘要:人的高度组织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对即将加入职场的大学生而言,组织中的行为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学习《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大学生在校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具有实践预览与知行教化的作用,可以改善大学生原有的认知与行为,提升大学生的情绪智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
对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认知与调适能力
是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立志创业的学生有追求成功的意识,但对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感知与深入研究不多,人际知觉度不高,职业能力有待磨炼,管理认知更需要提升。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与课题,加强在校阶段的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适应新员工角色、成长为优秀员工,对大学生创业者走向成功,意义重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早已得到认同,但是大多数学校的做法仍局限于个体层面的教育,如创业意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等,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提升。然而,作为创业者,不仅需要自我管理能力,更需要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领导能力。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对个体行为的洞察、对群体心理、对员工群体行为、对组织行为的认知与把控能力,更是大学生今后适应创业环境、适应管理角色、开展创业实践的重要基础与保证。在校阶段开阔视野,学习有助于创业开展的人际技能、情绪智能,研究群体、研究组织行为,关注管理能力、关注领导力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对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认知与调适能力是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基础体现,对立志创业的学生而言,职场之路和创业践行应该“先知而后行,其行更有所得”,在校期间,选择《组织行为学》的研习是大有裨益的。
学习《组织行为学》是大学生职业能力
和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在组织中工作的人们只有理解组织中的行为,理解员工互动的行为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在组织情境中工作。在校期间研习《组织行为学》,增强理解、预测、影响组织情境下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能力与素质,对大学生创业起步的指导意义非凡。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是研究人们在组织内外如何思考、感受进而指导自己在组织中行动的学问。它采用系统方法,运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揭示各种组织中人员彼此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对组织行为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为大学生在校的社会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前以清醒的旁观者的姿态,全面感知和审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研究提高对人们行为活动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的策略和途径。对组织行为学的研习,能使大学生在校阶段就能拥有对创业实践的全局过程预览与典型案例思辨能力,是大学生在校阶段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组织行为学》提供了组织活动预览
和多层面行为的知行教化
人的高度组织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化的产物。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有着复杂的影响,从个体行为来看,人类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人的行为变化多端,同一情境下,不同的人的表现差异很大;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也有很大差异。从群体来看,群体行为不是个体行为的简单相加,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与人们独处时的行为是有差异的。《组织行为学》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用多学科的知识、系统研究的方法、权变的策略、多层面的分析、开放的系统观解读组织,可使学生学习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理解组织情境,体验全球化给组织带来的巨变、给创业者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学习从个体、团队和组织多层面解读人的行为,以权变的方法和开放的理念理解组织活动,预测人的行为,达成组织目标。《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和实践潜移默化地改善着学习者的思想与素质,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1)提升自我认知,逐步塑造自身人格;(2)开展社会学习,改善组织知觉;(3)把握情绪、态度和压力,逐步改善情绪智能;(4)学会识别问题和机会,优化个体决策;(5)学会全面感知团队问题与过程,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6)不断认知沟通渠道,学习改善个人沟通与组织沟通;(7)不断认知权力与影响力,学习影响他人;(8)不断认知认知冲突,学习冲突管理;(9)不断认知组织,学习组织文化,适应组织变革;(10)不断自我实践,锻炼领导力。
《组织行为学》是大学生创业者不可或缺的课程,可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就系统地认知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与心理,了解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调控。可以启发大学生对组织的认知,使其深刻理解创业者的角色能力要求,对创业者今后的创业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知行教化作用。
《组织行为学》的研读将深化大学生
的社会知觉,缩短大学生的社会化适应期
在走上社会后,大学生将来无论处于怎样的组织中,从事何种工作,组织行为与其必将有关。作为组织成员,必须了解组织历史和物理布局、了解组织战略、了解组织的绩效期望、了解组织的权力机制、感受组织的社会活力;必须融入组织,熟悉工作程序,履行员工绩效行为,体验工作场所的情绪与压力;必须适应组织氛围,面对团队中的冲突,体验组织各层级之间的沟通,在碰撞与调整中加强人际关系,实践新角色行为,解决工作与非工作之间的冲突,适应企业文化与企业变革。
《组织行为学》揭示的组织内行为,可为大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全局感知,组织内的管理预览和模拟实践,对于即将成为新员工的大学生而言,有很强的认知提升作用,有很强的人际感知作用,有很强的实践导向作用,将深刻地改变大学生的角色知觉和社会知觉,使大学生对自己作为组织员工的行为与心理成长要求有整体的感知、理性的把握,使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团队建设与组织变革进行全局的预览和理性的解读。这对大学生就业后的积极态度、工作业绩、合作精神,对其在组织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时的正确决策具有工作价值观引领作用、团队实践指导作用、人际行为参照作用及自我情绪和压力调适作用。组织行为预览与感知可以深化学生的社会知觉,缩短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化适应期。
组织行为的案例模拟可促使大学生换位思考,
引导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组织行为的案例将组织与现实工作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让学生在置身社会环境前,就全局预览并分层解读组织环境与行为,使学生在创业前就能预览和解读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使学生感知个体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人格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态度的差异、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等。《组织行为学》创设的案例模拟,可以锻炼学生置身于复杂的人际与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互动能力,组织行为的案例模拟,可以促使大学生换位思考,增强学生的情绪智能,引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造就。
对于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所追求的已不局限于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有效利用,而是扩展为对组织资源、社会资源的调用。组织行为学案例模拟可让大学生学习识别问题与机会,见识个体决策的理性选择参照,预先感知和体验所有创业团队都必然会遭遇的权力、影响力、沟通障碍、冲突、变革等问题,更能使大学生预定位于管理者的角色地位,以管理者的视野开展思考,结合实际深入解读组织行为,解读组织结构的构建、组织文化的创建、组织冲突的管理、组织效能的激发等等,思考并探寻在组织的复杂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策略,必将对即将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尽快适应角色、提升领导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性影响。
先知而后行,才能有所作为。《组织行为学》对组织的实践预览与知行教化作用,可使大学生对组织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感知,改善大学生原有的认知风格、心理模式及行为方式,提升认知能力和心理能力,提高情绪智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实践中加速社会化适应,引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麦克沙恩.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4.
[2]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第9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12.
[3]石伟平,徐国庆.管理能力训练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5]蒋乃平.职教课程改革是永恒的主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关键词:认知视角组织行为学教学改革
自实行高校扩招制度以来,普通高校在校生由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021万人(国家统计局网站,2009),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高校扩招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高素质人才,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缓解就业压力和拉动投资消费贡献极大。然而,在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同时。由于投资相对不足,许多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没有跟上扩招的步伐.致使大班教育成为常态。大班授课给组织行为学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
一、组织行为学的课程特点与教学方法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类学科中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探讨的是个体、群体和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大学生是潜在的管理者,该课程可以帮助他们开发良好的人际技能(罗宾斯,2005)。在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该课程不仅是工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是农林经济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营销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和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类专业的选修课程。且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选修该课程的人数有逐年增加趋势。
组织行为学集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互动性、权变性、可操作性等特征为一体。不同的章节与学生素质的各个构面和能力的不同维度相对应,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广大的一线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如注重案例教学(沈茜,2003;匡素勋,2003;王国元,2006;沈茜,2006)、体验式教学(甘春华,2004)、游戏训练教学(陈黎琴,2006)、实验教学(隆意,2007)、模拟团队训练(石建忠,2007)、情景模拟教学(邹琼,2008)、实践教学(刘力纬等,2007)等。组织行为学没有绝对的真理,学生或多或少地带着各种认知学习这门课程。这就要求教学必须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傅晓明,2008)和认知状况(高晓芹,2005),结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考虑课程的内容安排,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学以致用,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知道”层面进入“悟道”境界,继而指导自己“行道”于管理实践之中.实现组织行为学由低到高这三个层次教学境界的完美统一(曹威麟、毕功兵,2007)。
近几年来,笔者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授课。笔者采用过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演讲、正反方辩论、角色扮演、行为模仿、头脑风暴、自我测试、影视媒体、网络教学等。但也面临有些同学很少参与或发言、上大课互动环节困难、课时紧张等困难。笔者极为重视教学反馈信息的作用,不仅平时注重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而且坚持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题中要求学生谈学习组织行为学课程的体会。并明示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从改阅试卷中,笔者获得不少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这大大提高了组织行为学的授课效果。
目前的教学改革研究大多针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进行。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管理类专业学生和经济类专业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和技能提升的诉求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探讨的是经济类专业选修学生对组织行为学课程的教学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二、经济类专业选修学生对课程教学认知的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的发放对象为某高校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类专业的选修学生,共有116人填写问卷,其中二年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63人,三年级经济学专业的53人:男学生37人,女学生79人。本次调查主要涉及课程学习目的、课程教学方式、学生能力培养、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等内容。
1 课程学习目的
学生最关注什么问题和期待通过何种途径获取解决问题能力的认知影响到课程学习目的。本次关于学生在校期间自我发展中最为关注问题的调查结果是:选择个性完善、就业、学业、人际关系、恋爱和情感的学生人数分别为33人、26人、15人、4人和1人,选择上述5项同等关注的学生有36人,仅有1人不清楚最为关注的问题是什么。这表明多数学生看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希望获得关于自身个性发展认识的最优途径.按照选项人数从高到低依次是:从与他人交往中学习的有55位,系统性课堂学习的有31位,自己阅读相关书籍的有27位,其它途径的有3位。通过群体、团队与组织活动实践和通过学习完善自我是大多数学生的愿望。
对组织行为学各个构面作用于个性认识和个性发展的认知情况是:95位学生认为个体部分内容能够起到重要作用,93位学生认为群体部分内容有异曲同工的作用。70位学生则认同组织系统部分内容有此功效。
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组织行为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并不单一,有101位学生是为了兼顾修学分、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占到总数的87.07%;仅有5位学生单纯为了修学分.4位学生为获取知识,6位学生为提升能力。
2 课程教学方式 在大班上课和课时有限的前提下,学生认为比较合适的教学方式有:选择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含角色扮演)、各种与章节内容相关的自我测试(如情商测试等)、团队练习、以教师讲授为主、影视赏析、正反论辩论赛选项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01人、72人、70人、68人、58人、51人、50人。案例教学仍是约束条件下最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学生最为偏好的教学方式依选项人数从高到低依次是:选择案例教学的有55人,情境模拟(含角色扮演)26人,影视赏析11人,以教师讲授为主10k.,团队练习10人,辩论赛2人,各种与章节内容相关的自我测试(如情商测试等)2人。可见,大多数学生并不认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在案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前提下.99名学生认为媒体报道的热点问题是教学的合适案例。占样本人数的85%;87人偏好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作案例,占总数的75%;75人认为经典案例合适,44人喜欢熟知的名人逸事为案例。学生希望用离他们生活比较近的事例作为案例剖析,而不希望教师使用太多的经典案例,否则事与愿违。
关于课前预习效果的认知情况是:有60.k认为布置如案例讨论或辩论赛用的作业能够让同学们课前预习效果最好,30人认可上课开始时抽点学生上讲台讲述印象最深的预习知识点比较有效.有16人认为上课时随机提问效果好,有10人填其它选项。依据上述结果表明教师要 有意识地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果忽视此项工作.授课效果会事倍功半。
3 学生能力培养
如同曹威麟和毕功兵所讲的那样.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应该追求学生“知道”、“悟道”、“行道”能力的完美统一。学习组织行为学,学生“知道”(即明白自己、读懂他人、知晓组织运行规则等)能力获得很大提高的有16人,较大提高的有62人,一定程度提高的有38人;学生“悟道”(即听懂言外之意、话外之音,明白出台的多是折中方案等)能力获得很大提高的有14人,较大提高的有52人,一定程度提高的有47人,没有提高的有3人;学生“行道”(即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知识指导自己“行道”于组织或管理实践)能力获得很大提高的有15人,较大提高的有34人,一定程度提高的有67人。尽管知易行难,但总体看来,学生三个层次的能力均有所提高。
组织行为学与其它课程相比,有28人认为该课程对学生“知道”、“悟道”、“行道”能力培育最为有效,占总数的24%;87人认为较为有效,占总数的75%;1人认为没有差异。在学生的认知中,组织行为学是他们未来人职社会化最为有效的课程。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有11人认为自己的人际技能获得很大提高。45人认为有较大提高,58人认为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见,该课程使学生的人际技能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4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虽然多数学生修该课程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修学分。但绩效考核仍是授课绕不开的话题。考试内容应该侧重考核什么?有59人认为应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53人认为应兼顾考核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仅4人认为考核要注重基础知识。大学高年级的授课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道”,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行道”能力。
学生关于考试方式的认知存在的冲突较明显:认为最佳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写课程论文的学生分别是54人、24人、38人,如果仅从考试本身来说。学生更为偏好开卷考试,当问及能够区分不同学生学习努力程度的考核方式,有92人选择闭卷考试,占总数的80%;选择开卷考试和写课程论文的各有12人;而能够体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能力差异的考核方式,有59人选择闭卷考试,占总数的51%;37人选写课程论文,20人选开卷考试。尽管学生多数喜欢开卷考试,但难以认同开卷考试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该学校目前课程的总评成绩构成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有55人认为应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的比重、占总数的48%,有50人认为应维持不变.还有11人认为应降低平时成绩的比重。学生普遍认为,平时的用心学习至关重要。
关键词:全面关系流 基层次 内部冲突 组织行为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企业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手段,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同时,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对任何组织而言,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集体价值观都已经成为必须关注的关键因素。知识型员工持续增长,组织在员工开发与管理上的投入比对技术、研发、竞争战略及品质管理的关注能带来更高的回报。
被研究公司是注册资本达4亿元人民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技术人才、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典型“三高”现代服务型企业,具有国家综合甲级资质,连续七届入选中国工程设计企业60强,居全国电力设计行业第2位。某公司追求技术领先,在电力工业发展的历次重大产业升级过程中,都牢牢占据了发展的主动地位。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50余项,主编或参编国际、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50项,并已拥有60余项专利专有技术。10年来,公司已从单纯的电力设计企业转换成立足于电力,可在建筑、核工业、煤炭、化工石化医药、石油天然气、电子通信广电、铁道、公路、市政、水利、海洋等21个行业承担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总承包以及项目管理服务的综合企业。某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国际型工程公司。过去10年,某公司的营业收入及利润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企业员工数量也持续快速增加。伴随企业规模快速扩张,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在适应新形势方面开始出现不协调、不匹配的迹象。员工对企业充满期盼的同时,开始忐忑且有非议之声。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组织行为学是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40年代,生物学家贝塔朗菲(V.L.Bertalanffy)创立了一般系统论(简称系统论),旨在研究不同学科领域中研究的各种不同系统所服从的共同原理与规律——一般系统原理与规律。它与控制论和信息论一起被誉为“三论”,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半个多世纪来,系统论一直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国内外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为发展系统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旨在把系统论发展到具有精确的理论内容并且能够有效解决实际系统问题的高度。但是,系统论研究没有取得有意义的突破,一直只处于对一般系统思想和概念的阐发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系统科学理论被应用于管理,形成新的组织管理技术和方法。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系统工程管理理论,强调系统的组织和规划,解决多种目标的矛盾。
1935年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立撰写并出版了《工业心理学概观》一书,第一次从环境、疲劳、休息、工作方法、事故与效率,以及工业组织、激励与动机等重要方面,系统论述了中国工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问题。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热的兴起,全国许多高校的管理学院的部分教师开始从事组织行为学的教学和研究,一批硕士生和博士生以组织行为学领域作为学位论文的课题。1985年出版了第一部由我国学者卢盛忠编写的《管理心理学》教材,随后,又出版了许多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著作。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俞文钊的《管理心理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陈立的《工业管理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徐联仓、陈龙的《管理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和王重鸣的《劳动人事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等。1988年暨南大学林福永教授提出和发表了一般系统结构理论。一般系统结构理论从数学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一般系统概念体系,特别是揭示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关联的新概念,如关系、关系环、系统结构等;从数学上证明了系统环境、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之间存在固有的关系及规律,在给定的系统环境中,系统行为仅由系统基层次上的系统结构决定和支配。这一结论为系统研究提供了精确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林福永(2007)把一般系统结构理论应用于复杂网络和组织管理研究,提出一个新的系统、网络、组织、管理和社会科学交叉科学研究领域——全面关系流管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林福永(2010)研究得到一个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定理的组织设计框架,解决了组织设计包含哪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存在什么逻辑关系的问题,推动组织设计工作发展成为一项科学规范的工作,使组织设计为管理者提供组织蓝本成为可能。
3.研究目的
通过对公司组织行为的研究,进行适应企业发展的企业组织模式变革,以求统一员工思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研究框架,期望价值
利用全面关系流定理研究某公司的组织行为。
论文关键词:心理契约 高职院校 教师管理
论文摘要: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着教师对学校的信任感降低,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对教师管理过于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制度完善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心理契约是教师和学校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学校和教师的心理纽带,本文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师管理。
高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本,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和创新能量,高校教师与其他员工相比,由于其职业特点、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精神上的追求,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使其形成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进行教师管理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
心理契约是当前西方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兴起的一个热门课题,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代中期以后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组织行为学家Argyris(1960)在其《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率先应用“心理契约”这个概念,他认为在员工与组织之间,除书面契约外,还存在非正式、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这些期望同样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美国管理心理学家Schein首次将契约的概念运用到心理学领域。他认为,在任何时候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和管理者,都存在着正式契约外的的一整套期望,这些期望就是心理契约。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读,这些期望可表现为“爱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概括以上学者的说法,心理契约是在书面合同外,员工和组织之间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隐含的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对相互的权利、义务所抱有的主观的、非书面形式的期望和承诺。体现在学校管理中,心理契约就是学校和教师彼此对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的一种主观约定[3]。
二、心理契约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的意义
(一)满足教师高层次的需要,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心理契约以满足人们的高层次的需求为起点,人的需要决定人的行为。心理契约能正确认识人的需要,所以对激励人、调动人积极性有重要作用。心理契约能正视教师心理上的期望,使其人生拥有努力的方向与目标,进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有助于增强学校组织凝聚力。
心理契约是现代组织管理的一种手段。本质上说是一种情感契约,可使组织形成良好凝聚力和团队氛围。教师喜欢具有自主性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特别享受工作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后的成就感。所以,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有助于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有利于教职员工个人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之间的协调。
教师不断用心理期望,查看自己的发展是否和学校的总体目标发展方向相一致,努力将个人发展整合到学校的发展中去,充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自身特点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目标有机地融入学校的组织目标之中,从而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推动学校发展。
(四)有利于学校工作顺利并高效地开展。
新世纪,师资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兴衰。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如何根据教师的特点来管理师资队伍,成为学校管理的根本任务。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心理契约,了解和把握不同教师的不同心理契约的特点,以心理契约的方式来吸引和留住教师,将有利于学校工作顺利并高效地开展。 三、构建良好心理契约的措施和途径
(一)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组织文化作为信念、道德与心理的力量对于组织成员行为具有支配与引领、规范与调节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形成并为广大教师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态度、工作方式。只有在全体教师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师努力工作的动机转化成行为,使学校和教师达成一致的期望,才能充分开发教师的潜力,提升教师努力工作的热情。
(二)实施有效地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手段与措施能够起到调动人积极性的目的,正确运用激励可以保证组织持续正常运行。因此,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该结合实际,引导教师明确学校所期望的与所不倡导的是什么,深入了解教师在不同时期的心理期望,并合理地做出组织承诺,满足员工积极的心理期望与需要,使之对工作投入更大的热情,达到学校所期望的目标。
(三)明确双方的期望。
心理契约是以组织与成员之间相互的心理预期为基础的,所以心理契约的管理应从双方的需求出发。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期望,当人们看到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目标时,就会受到需要动机的驱使产生期望。因此,教师心理契约管理的基础就是明确期望:了解教师所抱有的合理期望,同时也使教师了解学校对教师的合理期望,使双方的需求达到统一和协调。
(四)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
教师追求的是一种有前景的职业,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而不仅是追求经济利益。教师的职业生涯如果在某一个组织得不到发展,就会产生离开这个组织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组织的动机。学校应当重视对他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为其提供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将教师的培训和教育贯穿于他们的职业生涯,使教师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从而间接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波特·马金,凯瑞·库帕,查尔斯·考克斯,组织和心理契约——对工作人员的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罗珊,马家荣,论“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特区经济,2005,(1):214-215
论文摘要: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存在着教师对学校的信任感降低,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对教师管理过于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强调制度完善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影响。心理契约是教师和学校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学校和教师的心理纽带,本文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师管理。
高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本,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和创新能量,高校教师与其他员工相比,由于其职业特点、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精神上的追求,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管理,使其形成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进行教师管理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
心理契约是当前西方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兴起的一个热门课题,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代中期以后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组织行为学家argyris(1960)在其《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率先应用“心理契约”这个概念,他认为在员工与组织之间,除书面契约外,还存在非正式、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这些期望同样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美国管理心理学家schein首次将契约的概念运用到心理学领域。他认为,在任何时候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和管理者,都存在着正式契约外的的一整套期望,这些期望就是心理契约。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读,这些期望可表现为“爱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需要。
概括以上学者的说法,心理契约是在书面合同外,员工和组织之间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隐含的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对相互的权利、义务所抱有的主观的、非书面形式的期望和承诺。体现在学校管理中,心理契约就是学校和教师彼此对相互责任、权利和义务的一种主观约定[3]。
二、心理契约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的意义
(一)满足教师高层次的需要,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心理契约以满足人们的高层次的需求为起点,人的需要决定人的行为。心理契约能正确认识人的需要,所以对激励人、调动人积极性有重要作用。心理契约能正视教师心理上的期望,使其人生拥有努力的方向与目标,进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有助于增强学校组织凝聚力。
心理契约是现代组织管理的一种手段。本质上说是一种情感契约,可使组织形成良好凝聚力和团队氛围。教师喜欢具有自主性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特别享受工作成功和自我价值实现后的成就感。所以,建立良好的心理契约,有助于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有利于教职员工个人发展与高职院校发展之间的协调。
教师不断用心理期望,查看自己的发展是否和学校的总体目标发展方向相一致,努力将个人发展整合到学校的发展中去,充分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和自身特点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目标有机地融入学校的组织目标之中,从而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推动学校发展。
(四)有利于学校工作顺利并高效地开展。
新世纪,师资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兴衰。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如何根据教师的特点来管理师资队伍,成为学校管理的根本任务。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心理契约,了解和把握不同教师的不同心理契约的特点,以心理契约的方式来吸引和留住教师,将有利于学校工作顺利并高效地开展。
三、构建良好心理契约的措施和途径
(一)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组织文化作为信念、道德与心理的力量对于组织成员行为具有支配与引领、规范与调节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管理活动中形成并为广大教师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态度、工作方式。只有在全体教师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基础上,才能使教师努力工作的动机转化成行为,使学校和教师达成一致的期望,才能充分开发教师的潜力,提升教师努力工作的热情。
(二)实施有效地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手段与措施能够起到调动人积极性的目的,正确运用激励可以保证组织持续正常运行。因此,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该结合实际,引导教师明确学校所期望的与所不倡导的是什么,深入了解教师在不同时期的心理期望,并合理地做出组织承诺,满足员工积极的心理期望与需要,使之对工作投入更大的热情,达到学校所期望的目标。
(三)明确双方的期望。
心理契约是以组织与成员之间相互的心理预期为基础的,所以心理契约的管理应从双方的需求出发。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期望,当人们看到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目标时,就会受到需要动机的驱使产生期望。因此,教师心理契约管理的基础就是明确期望:了解教师所抱有的合理期望,同时也使教师了解学校对教师的合理期望,使双方的需求达到统一和协调。
(四)实施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
教师追求的是一种有前景的职业,渴望实现自我价值,而不仅是追求经济利益。教师的职业生涯如果在某一个组织得不到发展,就会产生离开这个组织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组织的动机。学校应当重视对他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为其提供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将教师的培训和教育贯穿于他们的职业生涯,使教师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从而间接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将学校的发展与教师个人的发展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波特·马金,凯瑞·库帕,查尔斯·考克斯,组织和心理契约——对工作人员的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罗珊,马家荣,论“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特区经济,2005,(1):214-215
论文摘要:在HSE管理中以人为切入点,对采用组织行为理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再结合HSE管理自身的特点,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研究,从而对HSE管理中出现的人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和对策,使得HSE管理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HSE管理的有效落实。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各国企业尤其是石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健康、生产安全、生存环境等问题,并以系统化的HSE管理来推行其管理活动。人在HSE管理中是第一位的,首先要保证人的安全、健康,提高人的内在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在继承传统HSE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1 HSE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HSE管理体系不管是在制定、运行还是在执行中,都需要人的参与,所以人的行为在HSE管理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石油企业HSE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要求企业能真正关心人、爱护人和尊重人,了解和满足人的需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职工能充分参与HSE管理体系建设,总之,管理层应处处把“人”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所有决策。但目前为止,企业领导和基层人员并没有深刻理解HSE管理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真正内涵,致使在人员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1领导和管理人员的不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诸如此类的现象:在现场很少能看到领导和管理人员;领导和管理人员对于违规的现象也经常视而不见,而对于那些严格按照程序或作业指导书作业的员工,也没有任何奖励等。领导和管理人员并没有对员工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致使员工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得不到满足,造成情绪低落,对HSE管理也同样不重视,HSE管理体系就形同虚设,无法正常运行。
1.2员工不重视
在HSE管理中,有些人仍冒险蛮干、工作图省事、设备因陋就简、思想上麻痹大意、不坚持原则、不按规章办事,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员工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愿在思想上对HSE管理加以重视。
1 .3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缺乏交流
HSE管理体系在建立过程中,组织部分人员进行辨识和体系文件的编写,没有全员参与,缺乏沟通和交流,忽略了员工在HSE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对员工的尊重和重视;在实施过程中,也没有和员工进行评议和讨论,同时缺乏相应的学习和培训,使岗位人员对本岗位存在的风险及其具体控制措施不清楚,从而使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缺乏一线的支持,无法发挥群众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群众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很难做到体系有效运行。
1.4奖励机制未落实
在薪酬激励方面,没有完善的酬薪管理制度,平均主义倾向严重,造成员工心理落差太大,丧失工作热情。对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激励不够,造成骨干人才流失。在精神激励方面存在不公平,领导的决策没有透明度,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精神激励方式的运用中,针对的对象不明确,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层次员工的精神需求。
由此可见,寻求和探索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新的HSE管理模式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2组织行为理论在HSE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HSE管理涵盖了安全、健康、环境工作的各个方面,其思想精髓又是“以人为本”,人作为主体在HSE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结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才能充分发挥行为人在HSE管理中的作用。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就是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所以,将组织行为理论应用于HSE管理中具有可行性。
2.1指导性
HSE管理的主体是人,而组织行为理论管理活动的核心也是人。如果将组织行为理论应用于HSE管理中,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人的管理。管理好了人,也就能更好的运行HSE管理体系。所以,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对HSE管理的顺利实施具有指导作用,使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达到统一,大大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和外部竞争力,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凝聚性
企业凝聚力指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它通过对员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把员工个人的目标同化为企业HSE管理目标,使整个企业形成一个由具有共同安全价值理念凝聚起来的组织。将组织行为理论运用到HSE管理中,能使该企业员工的个体价值与企业的群体价值达成统一。利用组织行为理论将不同性格的员工,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完成公司目标的同时,个人目标也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员工对管理者和工作的满意程度,更好的团结在企业周围,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2.3激励性
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拼命地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要使员工在工作中付出最大的努力,管理者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把员工的潜能焕发出来。这就需要在HSE管理中运用组织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激励员工的本质就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来满足员工的需要,使员工产生利于组织目标的积极行为,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将企业发展作为自己的使命。
2.4推动性
在HSE管理中,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应用的效果和效益,决定了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的综合素质。所以,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越好,越能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2.5约束性
运行HSE管理体系必然会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强制约束员工的行为,但结果往往使员工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管理起来十分困难。而组织行为学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对员工从精神上加以约束,这是非强制性的内在约束,它能弥补规章制度执行上的不足,但它比硬控制更具有普遍性和可接受性,同时能从灵魂深处调动职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更加努力的按照企业的行为准则做好自己的工作。
综上所述,将组织行为理论应用于HSE管理不仅加强了人的管理,提高了HSE管理的实施效率,更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可行的。
3组织行为理论在HSE管理中实施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人员在HSE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提出以下3个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3.1观念的转变
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能否被接受并被充分执行,关键要看行为人能否从思想观念上认可和接受它。如果认识不深刻,执行必然要被打折扣。从传统的HSE管理模式中转变,树立正确的观念,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一点,就是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HSE管理中运用组织行为理论,可以弥补对人员管理上的不足,更好的发挥员工在HSE管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组织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所以,管理层必须正确理解实施组织行为理论的意义,包括实施它的必要性及其所能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员工HSE教育和培训应贯穿项目始终,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陶冶,得到锻炼。培训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过程,更是意识与价值观的建立过程。
3.2有效的岗位设计
在HSE管理中,一个成功有效的岗位设计,要发挥出员工的个人能力,从工作中寻得自身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产生高度的内在激励作用,形成高质量的工作绩效及对工作高度的满足感。这就要求岗位设计时全面权衡组织行为理论在HSE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使组织获得生产效益和员工个人满意度两方面的收益。
3.2.1岗位要与员工个性相匹配
在HSE管理中,员工需求和满意度的变化是岗位设计不断更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与员工个性相匹配的上作才能发挥其特长,让员工感到满意、舒适。比如在石油企业,让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从事一成不变的安全、环保工作,而让一个风险规避者去搞钻井,他们可能都会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满,工作绩效不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岗位设计时要尽可能地使工作特征与要求适合员工个人特征,使员工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潜力。
3.2.2组织领导作用
单位职能部门的领导应以身作则,认真履行本部门的HSE职能,积极配合HSE管理部门完成各项HSE工作,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深人生产现场,严格执行HSE管理规章制度,让员工看到管理层在遵守HSE规章制度方面的表率作用;看到有违规的现象,应马上制止,并与员工沟通,而不是大声呵斥,造成员工的反感;看到员工按照HSE管理程序或作业指导书作业时,应对员工做出的成绩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员工感到管理层对HSE管理工作的重视。
3.3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组织行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而“满足需要”是激励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HSE管理中,使激励产生最大效果的关键是要能把握住员工的需要
3.3.1建立健全奖励机制
导致HSE运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科学健全的奖励机制,而有效的奖励机制不仅能够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促进HSE有效运行,而且还能防止人才流失,保存企业实力。
3.3.2为每个员工设定具体而恰当的目标
为员工设定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通常会使员工创造出更高的绩效。目标会使员工产生压力,从而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提出的目标一定要明确。比如,在石油企业,“达到零事故”这样的目标就不如“事故率今年比去年降低10%”这样的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同时,目标要具有挑战性,但同时又必须使员工主观上认为这是可以达到的。所以,设定的目标必须切实可行。
3.3.3对完成目标的员工进行奖励
HSE管理者应当对完成目标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奖励,并增加奖励的透明度。如,消除发薪水的秘密程度,把员工每月的工资、奖金等张榜公布;或者对受嘉奖的员工进行公示。如果员工因完成某个目标而受到奖励,心理得到满足,他在今后就会更加努力地重复这种行为。由于每个员工的需求各不相同,对某个人有效的奖励措施可能对其他人就没有效果。管理者应当针对员工的差异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奖励。有些员工可能希望得到物质奖励,而有些员工可能希望得到精神奖励,如授予某种象征意义的称号或对行为、价值观的认可与赞赏等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主题;理论基础
一、引言
管理会计诞生于19世纪西方纺织、钢铁等重型制造企业中。二战后,管理会计正式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一门专业学科,并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几十年来,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伴随着众多企业的生存与竞争不断地突破自我和创新,研究内容不断增加,研究方法日趋多样,理论基础也不断扩展。可以说,这门学科的研究目前在西方已经比较成熟。
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早期的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还没有自己的体系和重点。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研究逐渐与实务相结合,并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摸索,取得了许多丰富的成果。时至今日,与国外相比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能够使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我们以相关文献为依据,从研究主题、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来分析管理会计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提供建议。
二、管理会计研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管理会计研究起源于西方传统的制造性企业,其研究的历史也是伴随着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成本控制发展起来的。早期的研究关注于制造性环境中的问题,如改进生产成本和改善制造成本管理。但是,随着制造性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利润来自于非制造性环节时(例如产品的设计阶段、售后服务阶段等等),而且这些非制造性生产环节逐渐成为北美经济的主流,?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逐渐向制造前与制造后活动∞、服务行业②和政府部门@等领域扩展。人们对于非制造环境的关注,带来了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科学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而价值管理的理念又促使人们开始关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又有了ABC与ABM的研究。而近年来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使得人们又意识到许多管理工具具有战略管理的功能,例如平衡记分卡。这便带来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风潮。而当管理会计逐渐突破单一组织和一国的边界,集团与跨国公司变得越来越重要时,对于价值链管理(包括供应链、专利与特许使用权安排、外部采购、有效的客户反应系统以及竞争者分析等等)、转移定价等主题的研究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背景对于研究的主题或者说研究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要与研究问题的本身以及当时的外在环境相适应,正确地运用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保证①。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流方法是经验研究。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务实性才使得基于企业的实彤案例研究一直以来成为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实际上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西方研究的成果开始的,起初主要是翻译和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实地进行研究,而那时西方已经开始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尤其是近几年,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几乎成为了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②。再看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目前经验研究还不占主流,即使是经验研究,大多也属于实彤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比重相当少。即使是案例研究,研究水平也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成熟的案例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或者理论模型③,而国内多数案例研究还局限于讲述一个故事。尽管案例研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案例研究的桎梏在于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如果要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检验理论,就应该采用大样本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研究所需的内部数据,问卷调查便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问卷凋查有两个很重要的技术:抽样技术和问卷设计技术。国内现有的问卷凋查与国外<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第5期成熟的问卷调查还存在极大的差距,成功的问卷设计一定是基于理论基础,再结合前人的研究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而成的。但是从我国现有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研究并不是验证某种理论,而只是说明一种现象,往往是需要了解什么问题就直接设计什么问题,而对于研究问题的计量还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④。
另一个研究的差距就是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就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研究中,实验法常常用于预算、激励机制和转移定价等问题。总的说来,实验研究相比经验研究有更多的困难,它除了需要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同时,它要求大量的实验参与者,以及实验经费和计算机联网的实验室环境。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得到许多在现实环境中无法得到的数据,从而在理论的检验上就有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比较独特的视角,能够捕捉到更为主观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理论基础上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结合更加地紧密。
(三)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方面,西方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一般采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如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以及审计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叉学科,其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密切结合的特性也使得管理学成为其主要理论之一。而近些年,以权变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以及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的重要作用也更多地体现出来。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不存在广泛适用于所有环境所有组织的会计系统。应该明确会计系统的具体特征与某种确定的环境相联系,并且是恰当匹配的。OJ而组织行为学与会计学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行为会计学,它通过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来检验会计信息、过程和人的(包括组织的)行为的交互作用。Ho而心理学的研究体现在诸如个人对于管理控制系统的公平性感知(包括程序和结果的公平性)以及对于组织的信任和忠诚度等等,而这些因素对于组织的业绩都有相应的影响。
总之,这些理论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和比较的,只能通过结合它们所研究的背景、主题以及研究方法来论证其研究价值。而实际上,越是高水平的管理会计研究,越是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方面做到了较好的契合。
三、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会计论文的标准为证明上述分析的合理性,我们选择了两本杂志各自代表国内外研究的水平和发展方向。据统计,国内的《会计研究》是权威期刊中发表管理会计研究比例最高的杂志,而且《会计研究》也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会计专业期刊。旧1国外对管理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早,而且有自己专门的管理会计期刊《管理会计研究》
(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该杂志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望。所以,我们选择这两本杂志作为我们研究的样本,样本的时间从1996至2006年共11年。
为了挑选出管理会计的论文,首先要确定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根据Shields(1997)以及Scapens和Bromwich(2001)的分类,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几个方面。其中,管理控制系统又包括激励机制、预算、业绩评价、转移定价与综合控制系统。在选择管理会计的论文时,基于管理会计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原则,我们挑选出符合上述内容的论文,对于财务会计也会涉及的问题(如薪酬机制),要看其应用的理论与视角是否属于管理会计①。如果研究涉及的是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职能(现在也包括披露),我们不视其为管理会计的论文。
(二)研究主题和研究背景
1.研究主题的分布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样本分为七个领域(见表2):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和其他。其中其他指管理会计的新兴领域,在我国主要指环境管理会计;在国外主要指行为管理会计。考虑到我国这一时期发表了大量的介绍战略管理会<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第5期计的论文,我们将战略管理会计单独列出。
2.研究背景的分布我们将研究背景划分为三类。
尽管大多数的管理会计研究适合于制造性的行业环境,但是很多研究成果是可以推广和通用的①,不限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的研究属于通用型的(genericsettings),这类背景一般比较抽象或程序化。如果论文表明研究结论是针对企业或某个行业的,我们则将其划分为企业背景。这些企业主要包括制造性企业,还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机构以及垄断性企业。最后一类是医院、政府和公共事业部门等非盈利组织。可以看出,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在国内外的比例都很低,而国外大多是通用型的研究。
3.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企业界为背景的研究主题非常广阔,而非盈利组织和通用性的研究背景则更为关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JMAR中非盈利组织背景的比例几乎是《会计研究》的两倍。并且,《会计研究》通用性的研究比例较低,而JMAR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是针对所有组织的(45篇),这将是未来我国管理会计学者努力的方向。中外研究相同的一点是,管理控制系统不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都是研究的重点,这表明了管理控制系统在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发现,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在国内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与JMAR极为不同。
(三)理论基础西方对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应用比例明显超越我国;而我国只有在战略管理理论上占有优势,而在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方面尤为欠缺,大多数采用行为学的国内论文只是从规范的角度进行论述,实际上在国外的研究中,行为学研究大多是与问卷调查或实验研究相结合,提出有关行为学或心理学的变量并建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尽管也是应用了同一的理论,但是研究的深度和结论的价值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有38.89%缺乏理论基础,是国外17.98%的两倍还多,与本文的数据结果基本一致(见表3)。这使我们感到与世界学术主流的差距并不只是技术方法的应用。在国内其他类中的研究,大多缺乏理论基础,规范性和介绍性的研究过多;而JMAR其他类中的研究则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且多采用经验研究方法。JMAR对于综合理论的应用比例也高于《会计研究》。(四)研究方法现代哲学按照他们以理性或经验为知识的来源或规则而被划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根据方法论的不同,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经验研究方法(广义经验研究,包括经验实证)。经验研究是寻求对客观现象解释和预测的某些具体研究方法的总称,包括档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等。经验研究区别于规范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它关注实务如何进行的,而不是关注实务应该如何进行;不采用价值判断的方法,而是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并且侧重于对命题进行证伪。
2.非经验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指除了经验研究以外的其他研究方法,包括分析性研究和规范研究、最优化等等。其中,规范研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围绕经济政策行为的经济后果进行逻辑推理,提出政策建议和制定行为标准。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国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几乎无不例外地基于理论和生产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它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推导基础之上的,是连接理论与实证的桥梁。
我们把非经验研究分为分析性研究与其他(包括规范研究等)。因此,我们将研究方法划分为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见表4)。而经验研究又可以划分为:问卷调查、档案研究、实彤案例研究、实验研究以及综合方法(见表5)。统计结果证明了我们前述的分析,在国内的管理会计研究中,非经验研究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国外管理会计采用的却是以经验研究为主流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验研究方法,还没有出现在《会计研究》中,但是在JMAR中的比例却相当的高。另外,国外与国内在研究方法上的发展阶段的确存在差距,国外已经以不再以案例研究为主,相反国内还处在实地/案例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极为必要,也使我们更加期待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四、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的建议
(一)培植良好的企业文化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研究之所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还缺少优质的企业。优质的企业不仅仅具有良好的业绩,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员工公认的价值观、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管理会计对企业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而也影响了研究的范围和水平。例如在国外,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可以采用大样本,而在国内,目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采用作业成本法,只能作实彤案例研究。因此,应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为未来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空间。
(二)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由于我国缺乏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很少,学术界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①。因此,我们应该着手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推动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的发展。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不仅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而且也能够加强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
(三)加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西方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目前依然处于领先,他们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以及对综合理论的应用能力。对国内管理会计学界而言,走出去之前应该先引进来,通过加大与国外尤其是北美教育背景的海外学者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了解和掌握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将新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的实务相结合,才能使国际学术界更好地接受和了解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交流的形式可以通过邀请海外学者讲授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举办国际管理会计研讨会以及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