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1 17:16: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商管理系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大型商业企业快速扩张与中小商业企业生存问题探讨
3、新会计准则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4、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5、云南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制度研究
6、完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补贴政策研究
7、云南地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研究
8、(云南文山地区)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管理问题研究
9、(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财务绩效评价问题探究
10、境外国有资产监管问题研究
11、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研究
12、助学贷款信贷风险防范研究
13、云南优势产业市场竞争力研究
14、云南文化品牌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15、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社会风险实证研究
16、企业财务风险与保险保障研究
17、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信用保证保险问题研究
18、经济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保险问题研究
19、云南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研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20、云南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21、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问题研究
22、家族企业变革与发展研究
23、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24、中小企业二次创业对策
25、云南零售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26、云南物流企业发展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27、(云南或地区)旅游投资与开发研究
28、(云南或地区)旅游行业内不正当竞争问题及对策研究
29、(昆明或地区)酒店营销管理策略
30、(云南或地区)房地产问题及对策研究
31、(行业或区域)商业贿赂问题分析与对策
32、(改革效果良好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与机制研究
33、(某行业内的)创业问题研究
34、区域创新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35、(昆明或地区)工业园区的区域竞争力分析
36、企业无形资产的评估问题分析
37、企业集团财会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38、会计报表作弊分析与审计策略
39、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
40、高校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41、完善离任审计工作
42、投资决策中定量分析方法比较
43、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44、国内外内部审计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45、商业贿赂形成过程及内部审计治理对策研究
46、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
47、纳税筹划与财务管理关系
48、网络环境对预算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其构建
49、内部审计监督的独立性
50、资产减值新旧准则比较研究
51、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审计的发展
52、改进县级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
53、企业重组过程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54、对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
55、绿色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及其核算原则
56、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与发展
57、对绿色审计的探讨
58、信息网络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59、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内部控制
60、环境审计规范化研究
6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62、当前财务会计报告的改革与发展
63、涉外企业的财务核算问题
64、合并会计报表若干问题的探讨
65、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分析与实证
66、中外合资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67、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68、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分析和调整
69、物流管理与企业效率问题
70、会计信息的市场管制
71、公司清算的审计和会计问题
72、企业内部控制设计
73、影响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环境因素
74、成本控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75、银行会计的内部控制
76、企业财务分析评价
77、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目标
78、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
79、我国企业投资组合分析
80、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
81、我国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
82、价值链分析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83、作业成本计算、作业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84、管理会计假设的局限性
85、我国推行作业成本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86、我国企业在价值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87、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88、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
89、电子商务的网络财务风险及防范
90、电子商务时代财务管理的新趋势
91、大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92、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93、工程目标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
94、项目采购管理中成本降低的策略研究
95、现代企业成本管理创新
96、知识经济条件下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97、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分析
98、融资成本分析和融资决策
99、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100、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研究
101、我国环保税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102、供电企业内部控制探究
103、我国企业创立阶段的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
104、会计政策的选择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中的应用
105、中小企业品牌塑造及误区
106、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计价及会计处理的探讨
107、电子商务对税收的影响及对策
108、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的思考
109、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110、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困难及对策
111、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中小企业应用的可行性
112、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
113、不良资产挂账的操作手法及控制措施
114、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思考
115、我国企业如何实施战略成本管理
116、商业促销的会计处理
117、改进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探讨
11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物流企业的运用
119、我国中小企业预算控制制度的问题
120、我国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
121、国有企业会计管理模式比较
123、中小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营销
124、赊销风险的防范管理
125、新准则对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126、对我国税务会计的思考
127、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28、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及对策
从目前业界流行的组织变革、战略转型等话题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者与管理者们已经意识到,仅仅重视常规的业务投资与运营管理,已经难以确保企业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日益意识到企业自身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等要素的重要性。
一、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那么,企业究竟如何发掘和培育企业自身的战略竞争力、构建自身在产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呢?这就取决于企业战略运行系统的连续性和目标一致性等问题。进一步讲,就是要求企业必须对宏观环境、行业竞争、市场空间、自身资源与业务能力等要素进行前瞻性的、系统的分析、计划,制定出企业明确可行的近期、中期及远期的运营目标与事业发展方向,而这种分析、评估、预测与计划的过程就是所谓发展战略规划。而只有拥有系统的战略规划,才能确保企业在日常运营与决策的连续性及目标一致性。
可见,我们必须清楚这样的逻辑关系:企业要想达到持续的增长盈余,必须在产业领域里具备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自身独特的战略竞争力,企业只有保持运营与管理的一贯性、连续性和目标一致性,才有可能逐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否则企业今天干这项机会业务,明天又干那种赚钱的业务,似乎靠这种利润机会就可以获得眼前满意的利润。但关键的是,明天是否还具备这些机会?明天其他人是否没有发现这些机会(行业新进入者)?明天的机会您能否抓住(自身的资源能力是否匹配)?
要知道,缺少时间与行业经验的积累,企业的核心能力如何培育?没有核心能力,何谈战略竞争力?因此,做企业还得做长远打算,这种长远“打算”就是发展战略规划!只有基于明确的事业方向指引下,实实在在地发展和培育自身的战略竞争力,在行业里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企业才有可能确保自己基业常青!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对“运营与管理决策”这个环节比较重视,毕竟,这个环节直接可以给企业带来“眼见为实”的“真金白银”,与企业的收入成本有着直接的关联,直接决定企业能否继续生存!为此,不少企业管理人员说“我们企业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生存,还跟我谈什么战略?”,显然是一种“就事论事”解决问题的惯性思维。究其然,难道还会认为战略是“虚无缥缈”的概念吗?企业出现生存危机,就说明企业在这个行业没有战略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而企业一旦不清楚自身的战略竞争力在哪里的时候,也就谈不上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战略规划了。要知道,所谓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必须要围绕企业的自身独一无二的资源与能力这个灵魂来进行规划。否则,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只是一些图有其表的分析文字或者是一些强词夺理的数据的文本而已。
在这里,企业决策者或管理者有必要理清一些观念误区:战略并不是“空的东西”,也不是“虚无”,而是直接左右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和持续盈利最重要的决策参照系。战略管理则是依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对企业的战略实施加以监督、分析与控制,特别是对企业的资源配置与事业方向加以约束,最终促使企业顺利达成企业目标的过程管理。
战略管理是解决企业在日常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哪些事情是不能干的,哪些事情是必须把它干好的”问题,而运营管理则是落实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实际部署与工作计划而已,企业一旦达到当初既定的战略目标,那么,获得利润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结果了。
二、战略管理建设与实施过程
战略管理,主要是指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过程。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包含四个关键要素:
战略分析-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
战略选择-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
战略实施-采取措施发挥战略作用;
战略评价和调整-检验战略的有效性。
1、战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确定在战略选择步骤中的具体影响因素。
战略分析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其一,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它们是企业战略制定和评估的依据。其二,外部环境分析。战略分析要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包括宏观、微观环境)正在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给企业将带来更多的机会还是更多的威胁。其三,内部条件分析。战略分析还要了解企业自身所处的相对地位,具有哪些资源以及战略能力;还需要了解与企业有关的利益和相关者的利益期望,在战略制定、评价和实施过程中,这些利益相关者会有哪些反应,这些反应又会对组织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制约。
2、战略分析阶段明确了“企业目前状况”,战略选择阶段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企业走向何处”。
首先需要制定战略选择方案。在制定战略过程中,当然是可供选择的方案越多越好。企业可以从对企业整体目标的保障、对中下层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以及企业各部门战略方案的协调等多个角度考虑,选择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或上下结合的方法来制定战略方案。
第二步是评估战略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通常使用两个标准:一是考虑选择的战略是否发挥了企业的优势,克服劣势,是否利用了机会,将威胁削弱到最低程度;二是考虑选择的战略能否被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接受。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并不存在最佳的选择标准,管理层和利益相关团体的价值观和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战略的选择。此外,对战略的评估最终还要落实到战略收益、风险和可行性分析的财务指标上。
第三步是选择战略。即最终的战略决策,确定准备实施的战略。如果由于用多个指标对多个战略方案的评价产生不一致时,最终的战略选择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企业目标选择战略。企业目标是企业使命的具体体现,因而,选择对实现企业目标最有利的战略方案。
(2)聘请外部机构。聘请外部咨询专家进行战略选择工作,利用专家们广博和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较客观的看法。
(3)提交上级管理部门审批。对于中下层机构的战略方案,提交上级管理部门能够使最终选择方案更加符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
最后是战略政策和计划。制定有关研究与开发、资本需求和人力资源方面的政策和计划。
3、战略实施就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
主要涉及以下一些问题:如何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层次间分配及使用现有的资源;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还需要获得哪些外部资源以及如何使用;为了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需要对组织结构做哪些调整;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利益再分配与企业文化的适应问题,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管理,以保证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等等。
4、战略评价就是通过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战略调整就是根据企业情况的发展变化,即参照实际的经营事实、变化的经营环境、新的思维和新的机会,及时对所制定的战略进行调整,以保证战略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指导的有效性。包括调整公司的战略展望、公司的长期发展方向、公司的目标体系、公司的战略以及公司战略的执行等内容。
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表明,战略制定固然重要,战略实施同样重要。一个良好的战略仅是战略成功的前提,有效的企业战略实施才是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没有能完善地制定出合适的战略,但是在战略实施中,能够克服原有战略的不足之处,那也有可能最终导致战略的完善与成功。当然,如果对于一个不完善的战略选择,在实施中又不能将其扭转到正确的轨道上,就只有失败的结果。
三、战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职能
首先应说明和区分战略管理和经营管理。战略管理是提升企业的发展态势、提升企业生命力,以适应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及其他环境变化。企业的经营等管理是强化竞争力、扩大收益基础,以增强在市场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有两种不同的需要和两种管理职能,也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管理体系。
由于战略的本质特点不同于经营,所以战略管理体系并不如经营管理体系那样清晰和庞细,而是座落在最高层次上,即企业的战略管理是董事长和董事会的职责。企业的战略发展部门隶属于董事会,战略发展部作为董事会的参谋机构,承担着战略管理的主要职能。
战略管理体系的具体职能,包括战略研究、战略情报、战略组织、战略控制,等等。
(一)战略研究职能包括战略研究和战略性研究两个方面。战略研究是针对未来环境的变化研究企业发展的战略目的、战略和战略规划。目前企业战略研究的这部分较多与经营目标、经营计划、经营措施混同了。
战略性研究是在战略研究的指导下,针对变化的某个方面、某个层次、某个局部,研究指导应对的政策和策略。讲“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即是讲政策和策略是否正确,决定了党的纲领和战略、方针能否实现,它们具有战略性。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研究政策和策略的机构,常常是某方面工作出现失误或不适应变化了,在总经理工作会上提出某项政策。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缺少内在的主动权,常常会制约外在竞争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提出的政策和策略之间易产生抵触。企业的政策和策略研究作为战略性研究必须纳入战略发展部组织,各经营部门参与。
(二)战略情报职能不同于企业经营信息管理。战略情报的范围不限于市场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和其他环境。针对不同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企业发展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针对竞争搏弈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作用。战略情报不仅是调查正在发生的变化,还要预见可能发生的新变化,因此战略情报的职能不仅是收集信息、调查情况,还包括更多的研究方面。
市场信息常常只是战略情报的一个参考。
战略情报中包括了预见调查和预测调查,也包括了不同调查方法的设计研究。
(三)战略组织是通过组织方方面面的关系和资源,包括可控和不可控的企业内外的各种力量和要素,协同进行战略项目,以创造或取得新的机会。
目前中国企业战略组织功能较弱,除了在一些大的公关宣传活动或者近年来的反倾销活动中有一些,大多带经营性的,由于缺少条件,较少开展战略组织活动。但从国际上的大的并购活动或抢占大的商机时,都可以看到有实力的大企业或战略组织活动非常多,甚至持续数年,按照庞大的细致计划实施。中国若出现真正的大集团参与大的国际角逐时,这种战略组织协同会出现。
(四)战略控制包括规划控制、组织控制和战略成本控制、宣传控制,等等。
规划控制是由战略部署和战略规划制约的。
组织控制即公司治理结构。目前我国讨论的公司治理结构容易脱离实际,对于不同的公司,或者对一个公司的不同发展时期,战略是不同的,若出现战略同质化,则企业在竞争中(非竞争除外)必死无疑。企业的未来十年或十年以上发展战略不同,公司治理结构的依据不同,治理结构也应不同,从而才能起到组织控制的作用。脱离发展战略,只从经营规模的量的增加出发讨论公司治理结构,就不可能适应变化,永远也治理不完。
战略成本控制不是直接针对经营的,而是针对企业发展态势、发展主动权的,比如发展中度的关系。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对于企业发展的态势和主动权有直接影响,但是在变化的环境中,尤其是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速度和规模的发展不一定起正作用,还可能起负作用,可能使优势变劣势,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已出现了许多实例,新疆德隆也是如此。尤其在企业实行多元化时,战略成本更为重要,否则常常以失败告终。
战略管理体系的四个主要功能是交织在一起的,不可能机械性分开的。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实习教学改革
工商管理类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综合知识,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的基本训练,具有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再学习能力,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能力结构而言,这类专业不仅要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来观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意志坚强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科研、写作和表达能力,也就是动手、动嘴和动笔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的获得,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现;但对于实际操作能力,就需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习教学获得。
一、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认识实习是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可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可能面向的就业方向有一个初步了解,让学生初步建立起专业概念和专业感觉,获得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性的增强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高校在长期的认识实习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习地点、经费和效果等因素,从时间、内容及方式等多方面着手进行了系统的改革与实践,建立了相应的新模式,规范了认识实习工作。
1、建立优质规范的认识实习基地
认识实习的首要问题是实习基地的建立。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不愿接受非毕业生实习是事实,联系实习基地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但应该认识到实习基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学习的态度。一个管理先进的企业会使学生实习时处于兴奋状态,除能学到更多知识外,还能激发其学习的激情,促进其创新精神的形成;而管理落后的企业只能更多地让人悲观失望,甚至使人感到前途渺茫。高校应该花大力气选择先进、就近的企事业单位作为认识实习合作单位。如为了保证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得以正常进行,我校与建设银行常州分行、黑牡丹股份有限公司、新科集团公司、大华进出口公司、红星美凯龙集团公司、中天钢铁集团公司以及常州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等一批常州地区的全国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认识实习伙伴关系,并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合作模式,确保了每次认识实习的顺利进行。
2、完善实习过程安排
开学初,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与实纲拟订实习计划。实习前一个月,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商量确定实习时间和内容的安排。实习前一天,召开实习动员会,请学院相关负责人做动员报告,强调实习的作用以及实习安全注意事项。进入实习单位后,首先由单位领导介绍企业情况,并强调企业相应岗位对工商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其次,组织学生听专业人士讲座,指导教师详细介绍与现场有关的理论知识,并根据实习计划提出相应的要求,着重介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工作流程有一般性的了解。最后,参观现场,由专业人士和指导教师现场介绍和回答相关问题。通过严密地实习教学组织,使学生的认识实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严格要求、加强考核
安排好实习流程后,还要制定实习成绩评定办法,对学生的认识实习进行跟踪评价,客观地评价学生经过认识实习后所达到的水平。主要包括,一是现场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提问和查看日记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实习态度和知识掌握程度。二是评定实结报告的质量,包括全面系统性、撰写规范与质量、问题探讨以及知识的总结提高程度等。三是考察交流汇报情况,即对所获取的知识的掌握与表达能力的锻炼与培养进行考查。将理论讲解与企业实习两者相结合评出最后的成绩。
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教学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本科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社会和增强劳动观念、事业心与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过去计划集中型实习模式显现出多种弊端,高校必须改变原来的实习模式,实行“大分散、小集中”实习模式。
1、计划集中型实习模式的弊端
所谓计划集中型实习模式,就是由学校指定实习基地,学生完全按计划集中实习的模式。这种实习模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校通常是与实习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签定实习协议,然后由行政主管部门将实习生分配到所属企业去实习。这实际上是实习单位在执行其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接收实习生的指令,实习单位即使不愿意也不得不接收。在实习的组织形式上,先由学校落实每个学生的具体实习单位,安排好他们的食宿生活,把学生分成2—3个小组,由老师带队集中实习,并由带队老师全面负责学生的实习工作。这种实习模式的优点是便于对实习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一是学校对实习工作包得太多、统得太死,整个实习过程都由学校负责包揽,学生是被动实习,缺乏主动性。二是由于实习地点过于集中,少数企业要被动地接收大量的实习生,势必会对实习生采取应付态度,实习效果自然不理想。三是集中实习难以解决食宿问题,实习费用很大,学校难以承受。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企业的自不断扩大,主管部门不愿也不能象过去那样直接下达接收实习生的任务。客观形势的变化和计划集中型实习模式显现出多种弊端,使得改变原来的实习模式显得非常有必要。
2、“大分散、小集中”实习模式的运用
所谓“大分散、小集中”实习模式,就是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分散各地实习,而少数确有困难或有其它特殊原因的,可由学校出面落实实习单位的模式。在实践中经过总结,该实习模式主要包括如下的程序。首先,学校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制定实习教学大纲,对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内容、目的与要求都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开学初,实习指导教师制定实习计划,按计划提前两个月左右时间召开实习动员会,以加强同学们对实习的重视,同时发放实习联系单(学校公函),学生凭实习联系单自行联系落实实习单位。实习开始前一周,学生要交回实习单位盖章接受的联系单,指导老师在收到联系单后,对每一个学生的实习单位详细信息及时进行审核整理。在学生联系单位过程中,指导教师和班主任随时关注联系情况,对到时间可能找不到单位的同学,指导教师事先进行指导并帮助寻找落实相关实习单位,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按时到岗实习。实习期间,采用电话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与监控。在实习第一周里,对每一位学生和实习单位进行电话联系,了解掌握学生实习的实际到岗情况,及时督促学生到岗实习。在实习期中阶段,指导老师对学生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在实习结束阶段,与实习单位进行联系,查看学生是否仍在实习的同时,对实习单位表示感谢。学生实习返校后,上交实习手册。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评价与实结的情况,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和座谈会,让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并经过一定的答辩程序,最终评定实习成绩。
3、两种实习模式的比较
尽管“大分散、小集中”实习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与计划集中型实习模式相比,其优点也是十分明显的。第一,联系实习单位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提高了社会活动能力。第二,个人单独全面接触社会的过程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与单位个性化的对接使许多学生为实习单位作出了贡献,受到实习单位的高度评价。第四,加强了单位与学生的了解,为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创造了条件。第五,为学生职业定位与毕业论文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校在实施这种自主分散的实习模式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实习单位分布面广,学生自由度大,难以形成必要的制约力。二是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力不一致导致实习效果不平衡。三是实习单位的情况对实习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四是一些学生对实习的目的性不够明确,特别是对毕业实习缺乏目标等等。
三、实习教学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1、切实依靠专业指导委员会
高等院校普遍设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借助专业人士丰富的经验来促进专业的发展。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方案的制定应该从职业技能分析入手,由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并让其参与实习方案的制定,以便使实习教学体系更加符合毕业生任职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建议所有专业委员在所在专业兼职授课,以便随时了解专业情况,保证专业发展不偏离轨道。
2、建立基层岗位参与式认识实习制度
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说,应当尽可能地安排基层岗位参与式认识实习,比如办公室文员的一些工作、一些商品的销售工作等;不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岗位以学生参观和咨询为主;总的实习时间至少应当有一个月。一个学生到一个企业进行认识实习,要了解企业基层的一些情况,仅仅一个岗位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多个岗位的认识来汇总成专业认识,所以时间不能过短。参观考察的对象应该是多种行业,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所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不相同的。当然,一个学生不可能把每一个行业都涉及到,可事先组织学生根据自身爱好来报名选择行业、企业或公司,当把所有学生的材料汇集起来,就得到了对各行各业的相关需求信息。然后教师按实习行业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两个星期之内了解到相关岗位的基本信息及该岗位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最后,学生要写出本次认识实习的实习报告。比如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到工业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的学生,需要其在实习报告中完成以下内容。首先,画出该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包括上至最高层管理机构,下至每一个班组和科室的构成。其次,从结构图中找出自己能够从事的岗位,最少四个。详细了解这些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从事该岗位应该具备的计算机水平、英语水平以及专业课程知识,如写作知识、管理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知识、市场营销、市场调研、资料分析和会计知识等。最后,把了解的信息综合起来写一份实习报告。
3、构建校内模拟实习平台
学校可以尝试在校内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模拟实习平台,营造企业经营管理情景,依托实验中心开展实习。通过这种模拟实习的平台,把企业真正的“搬进”学校,让学生在实验中心完成模拟实习,掌握企业运作的规律,熟悉企业运作的流程,体会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可以全面提高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经济管理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有效地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当然,这个模拟实习的平台从业务流程安排、工作岗位设置到企业情景设计,都应当尽可能地贴近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实际,突出模拟实习的高度仿真性。环境的设计应使学生有一种仿佛置身于企业实际环境中的感觉。
4、对学生的学年论文、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实行一体化指导
学校和实习指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大三时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由学校安排具有相近科研方向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教师,实行学年论文、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一体化指导。这种指导方法既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指导学生,也便于学生帮助教师收集资料、参与教师的研究工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可以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有计划地安排实习时间,明确专题调查的主题,从而使实习目标更为明确、内容更为充实。同时,这样还可以克服原有的毕业论文环节孤立、封闭和时间不足的弱点,将平时的学术研究、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此外,还有利于学生寻找工作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实施21世纪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不能例外。立足高校、积极参与社会、加大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手段,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贯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客观保障。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企业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不懈努力、勇于探索,不断构建和创新大学生实习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纵横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一、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还不太科学,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尽管近年来各高校普遍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案例讨论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较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注重培养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而对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
(二)企业家精神培养缺位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它涵盖了企业家才能,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如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每16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我们中国,每200人中还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2]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三)忽视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所以有人认为如今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年代”。“管理无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关键的能力之一。反观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给学生关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何运作、如何管理的知识,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而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所遇到的重大问题都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
(四)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不足
当前,两个互相联系并正在加速的趋势是:经济向服务型发展和企业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这种趋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财务、会计、营销、管理)都要应用信息技术,都要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于信息技术。显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仅仅开设一两门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不够的。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2)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3)创新技能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创新情感培养,是指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3]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4]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三)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
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缓的命题。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二)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来总体优化设计,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比如《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商务沟通》等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精选教学内容,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在传授经典内容的同时,必须渗透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为现代管理适当地提供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四)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一、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设置还不太科学,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错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
尽管近年来各高校普遍认识到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灌输和简单的案例讨论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归根到底是能力培养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工商管理教育,较为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注重培养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进行分析的能力,而对培养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则不够重视;较为重视教给学生如何采取稳定可靠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培养学生敢于承担风险的胆识则不够重视。
(二)企业家精神培养缺位
企业家精神是指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表述方式,它是一种重要而特殊的无形生产要素。它涵盖了企业家才能,同时又有着更多的内涵,如冒险精神、效率精神、诚信精神、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家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调查显示:在美国,每16个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欧洲,每2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在日本,每36人中可能有一人具有企业家精神;而在我们中国,每200人中还找不到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2]这个调查结果为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敲响了警钟。当前毕业生就业都倾向于到现有的大公司去任职,而不愿到小企业去工作,更不知道自己如何兴办企业。这与他们在校期间学校没有为他们作好充分准备不无关系。
(三)忽视对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变化是永恒的。企业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所以有人认为如今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年代”。“管理无定式”,究其原因就在于环境是随时变化的,因此对于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是企业和企业管理者关键的能力之一。反观我们的工商管理教育,只注重教给学生关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如何运作、如何管理的知识,而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对企业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而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企业所遇到的重大问题都是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
(四)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关注不足
当前,两个互相联系并正在加速的趋势是:经济向服务型发展和企业向信息密集型发展,这种趋势对工商管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中的各个部门(财务、会计、营销、管理)都要应用信息技术,都要搜集、处理、传递和利用大量的信息。今后的商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于信息技术。显然,在工商管理教育中,仅仅开设一两门信息管理与技术课程是不够的。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针对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各高校纷纷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创新意识培养,是指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释放创新激情。(2)创新思维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的方式方法,用来处理某种事情或事物的思维过程。(3)创新技能培养,是指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能力,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4)创新情感培养,是指创新的情感动力,包括独特的创新目标,为提高人类美学价值而创新的高尚情操,为优化个体创新功能而掌握创新技巧的热情。[3]
结合专业特点,我们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培养自由精神和主体意识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保护学生自由探索的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自由精神与主体意识。自由包含了思想自由、个性发展的自由和生命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的自由。[4]自由探索的热情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培养竞争意识、协作能力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之一,是市场经济的生命线,竞争能激活人的活力,是开拓创新的动力。竞争离不开协作。现代工业与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通、技术集成”,这种特征告诉人们,发展需要超越个人知识的局限性。团队合作已经成为竞争取胜的必要手段。所以,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竞争意识、协作能力已迫在眉捷。
(三)培养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复合的能力结构
从知识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既要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较宽的学术视野,又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既要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从能力结构上看,工商管理人才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是多元复合型人才。既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立体交叉的知识结构和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论-文-网LunWenNet-Com)
三、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措施
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管理者。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铸造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具有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功能,是刻不容缓的命题。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转变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注重人才素质的特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种教学方法,结果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其实,每个学生在知识结构、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和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别。实践证明,某些独特的品质往往是其创新素质的表征。因此,强调培养学生创新品质,就首先要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应该更多强调给予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视野,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一种探索问题的意识。
(二)深化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增加创新创业类课程
在课程体系上,从学生应有的管理知识、能力、素质来总体优化设计,进行工商管理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时,注重提高学生知识素养的新型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可选择性,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突破现有课程的界限,注重系列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构建“能力主导型”管理系列课程的新体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的课程,比如《中小企业创业管理》《三国演义与孙子兵法》《商务沟通》等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精选教学内容,吐故纳新,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在传授经典内容的同时,必须渗透现代管理的观点和方法,为现代管理适当地提供展示的窗口和延伸发展的接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体验式教学等现代管理教学方法
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现代工商管理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和“鼓励创新”的社会背景下,用人单位更注重大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高校学生越来越注重在接受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教学及实践活动之中,通过亲身体验享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培养专业情感,同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达到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教学模式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创新,转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并被主动掌握,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投入身心、情感、理智去亲身经历,从中形成认知和领悟,并成为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相比,不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是将认知过程与情意过程融合与统一,从而形成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综合创新。
(四)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
教育能否为新世纪培养出理想的创新型人才,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创新型教师要具有如下特征: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真挚的教育情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勇于开拓进取的创造才能和灵活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创造性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具有远见卓识,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和喜欢学生求异、创新,等等。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成为一个卓越的课堂组织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能调动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一、现代公共关系的内涵及作用
(一)现代公共关系的内涵
公共关系分内外两种:即纵向、上下隶属的关系和横向、平行协作的关系,内容包括:指导性、宣传性、交际性、服务性、公益性、征询性等多种形式。公共关系工作的对象是大量的、不确定的社会公众。要使少数的社会组织(商业银行,公共关系主体)同大量的、不确定的社会公众(公共关系客体)保持长期的、良好的关系,就必须采用社会公众能普遍接受的传播方法和手段,进行真实的、有效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对内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事实证明,商业银行要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主动,必须从根本上改善银行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公众顾客和内部员工的关系,从而得到来自各个方面包括社会舆论的理解和支持。
公共关系学是以研究社会各种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智力密集型、信息密集型的新学科。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第一、公共关系是一种“双赢”关系,其前提条件是:交流合作必须是真实、诚恳、相互信任、持续不断的。第二、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组织管理的职能具有目标导向十分明确等特点,而且强调整体运作,其追求的目的是社会组织利益同社会整体利益的一致性,不是为了满足小集体和个人的私益。第三、公共关系学研究的是一种真实、公平、透明、各方认可的正常的社会关系。公共关系为了树立本组织的最优形象,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等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手段,围绕着本组织的目标主动开展各种真实、公开、合法、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传播沟通活动,增进本组织与公众的相互了解,进而影响舆论,取得政府、社会公众、新闻媒介等社会组织的支持,创造出与本组织发展目标和谐的社会环境。第四,公共关系在社会组织的发展中发挥着长期的、持续不断的作用,基础是牢固的、稳定的。
(二)开展现代公共关系管理的作用
根据WTO协定中有关银行方面开放的承诺,人世5年后,中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经营国内业务为主,对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规则、经营方式、产品研发、客户结构、客户需求等还缺乏更多的了解。通过开展公共关系,主动进行各种传播沟通交流活动,一方面可以广泛收集国内外信息,掌握谈判技巧和主动权,了解市场需求和制定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我们采用外国人的行为方式来宣传介绍中国、提升商业银行的形象,并以外国人的传播方式和他们进行交往,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经营特点,消除国外顾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偏见和无知,拓宽经营渠道,扩大影响范围,加快商业银行结构调整和金融产品的开发创新,满足市场和公众的各种需求。公共关系是近代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近几年来,中国经济连续每年保持7—8%的高增长速度,200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3562亿元,同比增长9.9%。以此伴随的是居民对信用卡、住房汽车贷款、抵押和财富管理等金融产品的巨大需求。商业银行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加快自身发展,第一、应主动采用现代公共关系等先进手段对市场进行全面地调查分析,提出决策计划。第二、迅速调整经营策略,明确市场定位,转变银行经营理念并进行持续不断地协调、完善银行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活动。通过银行和顾客的交往、沟通,将公众的需求和利益等信息及时地反馈到银行的经营服务过程中,成为银行新的增长点,在满足市场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实现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
二、商业银行开展现代公共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商业银行发展公共关系,通过开展真实、公开、公平、合法的竞争合作,可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坚持以双方利益为纽带,促进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和兑现各种承诺,增强组织和员工的信用观念,提高企业和公众的信用程度,加快我国诚信体系的建设。公共关系具有以下传播原则:第一、传播过程中所有的信息和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必须是真实、公平、透明的。既要实事求是地宣传自己,又不损害和贬低他人。第二、传播交往中坚持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以良好的银行信誉、优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质量来赢得市场,把提高信誉、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作为银行兑现承诺的标准。第三、整个传播交往过程始终密切围绕组织的总目标。第四、传播活动必须符合经济高效率的原则。第五、持续不断地长期进行。
(二)密切公众关系,满足客户日益增长需求
银行要扩大金融市场占有率和市场份额,必须与公众顾客建立一种长期牢固的战略伙伴关系,主动将资金买卖关系和服务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顾客至上”是商业银行不可动摇的经营理念,要使银行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保持长盛不衰,银行就必须以市场和公众利益为导向,积极开展市场和公众需求调查研究,加强消费管理和消费引导,使银行的决策和行动同公众的心理需求相吻合,从而影响和改变公众的态度,让其产生有利于银行的行为,将“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赋予实际行动,从心理上、行动上说服和征服公众。同时运用公共关系原理还可以妥善地处理好顾客的投诉和其他反馈意见,通过双向沟通交流了解公众需求和建议,并及时修正银行的决策,使之更加完善,真正与社会公众建立起一种以双方利益为纽带的传统关系。
(三)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提升商业银行形象
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将传统的营销传播手段与网络等新型媒介加以整合,频频发动全方位的宣传攻势,积极宣传推广“CS”(“顾客满意”战略)、“CI”战略,使公众得到更多的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理念、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最大的范围内达到与公众沟通的目的,利用传播媒介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提高银行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商业银行加强现代公共关系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责任,内外联动,提高效率
商业银行制定内部规章制度,应根据现代公共关系理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形成团队精神。只有组织和所有员工的目标利益达成一致时,银行才能真正营造出团结的氛围,并形成战斗力。这种团结精神是建立在真实、信任和目标一致的基础上,是现代金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协调银行内部决策者、管理者同员工之间的关系。坚持一切工作从维护银行和员工利益出发,真心实意为银行、为员工办实事。良好的员工关系的主要标志是员工对组织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围绕组织整体利益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第三、协调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疏通关系。坚持一切工作从大局出发,寻求互利互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协调和互相支持的良好局面。第四、积极协调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五、尽最大努力地协调同广大公众的关系,满足公众的需求。
(二)培育公关队伍,搭建传播平台
商业银行应根据现代公共关系理论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公关实践经验,制订出一系列适合本组织的公共关系策略、计划和措施,把公关工作贯穿到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当前,银行组织员工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应遵守以下几条社会交往原则:1.严格按照公共关系的标准和要求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不采用任何庸俗方式拉关系;不受不正之风的腐蚀和影响。2.既热情主动,又不丧失原则,以全面提升银行形象为目标,努力为银行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3.要有明确的组织目标,要引导员工将个人利益同银行的形象和声誉联系起来,不以个人利益进行任何交易。4.在交往过程中依靠组织作后盾,坚持各组织、个人都是平等的原则;共同搭建银行与社会组织、企业和公众的传播沟通平台,努力提高公关水平。
(三)强化信息披露,提高员工参政、议政意识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掀起了一场社会革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信息化工作正在逐步由局部性工作发展成为全局性工作,并成为在新世纪发展工商行政管理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工作职能拓展,提高工商管理的知识含量、技术含量,以及队伍建设这些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未来方向的工作上,信息化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承担着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主要任务,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通过详实、准确的信息整理才能得以正确的体现。随着国民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以往的很多经济管理模式将有一个较大的转变。很多旧的管理职能如:查抄超范围经营、防止抽逃注册资金、打击投机倒把、发放《广告许经营许可证》等等都会有调整。同时对企业经营身份和信誉的管理、反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等工作会逐步地加强。
二、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
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设备
要想推动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网络基础设施设备。网络设施设备主要被用于工商管理单位的自动化办公、远程会议、远程培训等。网络设施的升级配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工商业务网络以及公共服务网络进行升级处理。第二,增加数据信息传输方式,通过这种方法使得工商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轻松地获取所需要的工商业务信息数据。第三,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工商管理单位应该定期对信息安全防护隔离设施进行修复和升级,要注重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对于市场上所提供的信息安全防御产品也要慎重选择。
2.推进工商信用分类监管综合业务系统的升级
随着信息网络建设的不断推进,工商业务系统的功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和扩充,通过一系列的调整,要与我国的消费者协会监管系统以及案件系统建立密切的联系,彼此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设施进行信息交流。
3.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指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的工商管理业务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为了更好地实现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我们必须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进行统筹规划,使得各个分局以及基层所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密切配合、相互协调,业务部门与信息化管理部门之间也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进而使得信息化的长处能够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也可以有效节约资源。
4.完善总体设计工作
完善总体设计工作时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完善工商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设计工作,可以为具体工作的开展扫清许多障碍。具体而言,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以及信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当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具体落实到某一地方时,其应该以我国工商总局所建立的相关规定为基础,然后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工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有效地融合起来,使得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工商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工商管理工作为核心,根据工商管理实际情况的变化,对信息化建设做出相应的调整。
5.处理好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几方面关系
为了实现工商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融合,我们必须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即局部建设与总体建设的关系、综合应用于完善改进的关系、专项业务应用与工商管理整体职能的关系。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总体发展的角度出发,始终秉持局部服从总体的建设理念,不论开展哪项工作,都要遵守统一的标准,贯彻统一的建设方针,坚持统一的领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其次,针对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我们在遵守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还可以适当地进行伸缩和拓展。
6.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应用水平
在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才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推动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大量软硬件设施会被投入使用,然而,如果使用这些软硬件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在工作过程中无法进行熟练的操作,这样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其实践能力,则显得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应该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或者开展网络课程,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学员也应该进行交流互动,共同探究,进而不断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以及应用能力,进而不断推动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
三、结语
一、古代齐国工商行政管理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古代齐国存续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期间800余年,正处于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此时生产力的发展已由自然经济步入商品经济阶段,这是古代工商行政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前提。在此背景下,齐国独特的工商文化传统又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条件、理论支撑和经济环境,使古代工商行政管理得以产生并发展成熟起来。
(一)政治条件。齐国建国之初即确立了“工商立国”的基本国策,视农、工、商为国家“三宝”,将工商业提高到与农业并重的位置,赋予手工业者和商人“国之石民”(《管子·小匡》)的政治地位,结合齐国区位、资源和经济发展现状,“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劝其女工,极技巧”(《史记·齐太公世家》),大力发展工商业。这一经济政策在当时奉行“以农为本”的先秦诸国乃至此后延续两千多年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都是独树一帜的,为工商行政管理的产生提供了丰厚的政治土壤。
(二)理论支撑。齐国形成了以“轻重论”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轻重论”最初的涵义是国家运用行政、货币等手段对商品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进行干预和控制。以此为基础,齐国进一步提出了“务本饬末”(《管子·幼官》)的工商业管理思想。即:一方面坚持“工商立国”,大力发展工商业;另一方面,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强化对工商业的调控和管理,控制“刻镂文彩”(奢侈品)的生产和巨贾豪商的发展,保证农、工、商三业协调发展,强化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经济环境。在“工商立国”政策指引下,齐国的工商业空前繁荣,成为先秦时期著名的冶炼中心、陶瓷之都和丝绸之乡,齐都临淄成为当时最繁华的商业城市,呈现出“冠带衣履天下”、“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的繁荣盛况,为齐国实现富民强国、称霸天下的政治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古代齐国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
以齐国的经济行政管理体制、工商业管理机构及官员设置为例。
(一)齐国的经济行政管理体制。齐国实行“叁其国伍其鄙”、“四民分业定居”的经济行政管理体制,即将国都及其近郊之地分为工、商、士三乡,为手工业区、商业区和士兵居住区;郊外田野之地分为五鄙,为农业区。并要求农、工、商从业者按照所属区域聚族而居、职业世袭,实行集中管理。其中设立“工商之乡六,工立三族,市立三乡”(《国语·齐语》),乡是国家对工商业管理的行政单位,设官为“良人”。在乡之下,又依次设连、里、轨,分别设官为连长、里有司、轨长。这一经济管理体制,使齐国工商业实现了职业化和专业化,增强了其发展的稳定性,大大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二)齐国的工商业管理机构及官员设置。一是在中央政府设立农工部。齐国的政体是君主制下的宰相责任制,宰相之下设立五部,农工部即为五部之一,主管全国经济。农工部的最高长官为大司田,其属官有虞师、司空、司田、乡师、工正、水官等。其中工正主管手工业。五部之外。还单独设立了治(司)市这一官职,主管全国的市场。农工部、工正和治(司)市的设立。表明了齐国统治者对工商业管理的高度重视,也显示了工商行政管理在其上层建筑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在地方各级行政机构配备“工师”、“三服官”、“铁官”等官员负责手工业的管理,并明确其管理职责。如“工师”的职责主要是“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上完利,监壹五乡,以时均修焉,使刻镂文采毋敢造于乡,工师之事也”。即考核各行各业工匠的技术优劣,审定各个时节的作业项目和种类,检查产品质量,查禁应限制的奢侈品生产。三是在地方配备市啬夫、市椽等专职人员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四是设立专门机构“有司”加强对外商贸的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修建道路,建立驿站,制订完备的迎送外国客商的管理制度,为外国客商提供便利和服务。五是设立“九府”为专门的金融货币管理机构,负责货币管理、运用经济杠杆稳定物价和控制国家重要商品等。
三、古代齐国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令)体系
“重法”是齐文化的重要特征。《管子·形势解》言:“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禁藏》言:“不失其法然后治”,“任法不任智”。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天下大仪,应当成为治理国家的主要凭借和规范上下的基本依据。齐国涉及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令)主要包括五方面:
(一)经济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颁布实施了“叁其国伍其鄙”、“四民分业定居”等管理法令,对农、工、商等产业的布局、行政管理等进行规范和调整。
(二)所有制方面,颁布实施“官山海”的法令,对以盐、铁为主的山海资源的开发经营权实行国有,部分由国家垄断经营,同时采取民办官营的形式允许民间开采和生产经营,但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
(三)市场管理方面,颁布实施了《市法》。据考证,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残篇《守法守令等十三篇》中的《市法》,即为齐国制订的加强市场管理方面的法令,对市场的功能作用、设置位置、大小、市场管理者的职责及纪律、划行归市、交易规则、税收、物价管理等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较为全面的市场管理法规。
(四)产品质量管理方面,齐国相关的管理法令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物勒工名”制度的推行。“物勒工名”是齐国官营陶窑作坊的一种管理制度、手段和方式,即要求制陶工人把自己的名字印在产品上,以检验、监督产品质量。“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此制度可谓我国最早的产品质量责任制。二是《考工记》的编纂。《考工记》是齐国官方编纂的一部手工业技术典籍,既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制造精工产品的四大要素:“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又对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分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等方面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如《考工记·鲍人》要求韦革做到:“望而眠之,欲其荼白也:进而握之,欲其柔而滑也;卷而抟之,欲其无阤也;眠其著,欲其浅;察其线,欲其藏”,对制革质量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考工记·轮人》提出:车轮“可规、可萭、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谓之国工”,则是确定了制轮业的国家最高标准——“国工”。此书可称之为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产品质量国家标准。
(五)税费征收方面的法令,主要是对关税、市(场)税的税率、不重复征税、免税等做了明确规定《管子·幼官》:“田租百取五,市租百取二,关赋百取一。”《管子·问》:“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管子·五辅》:“关讥而不征,市为廛而不税。”
四、古代齐国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
(一)加强市场培育建设。齐国高度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者,天地之财聚也,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正是道也”,“市者,可以知治乱,可以知多寡”,“市也者,劝也。劝者所以起,本善而末事起”。将市场视为财富聚集、交易和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的主要场所,通过市场可以通晓社会的治乱。可以了解物资的多寡,市场具有激励力量,能够促进农工商等各行各业的发展。齐国的市场主要有两类:一是城市之市,主要设立在城市中心及主要交通大道上,交易的商品以粮食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二是乡村中之市,主要设立在邑镇之上,交易的商品以农产品为主。山区以山货猎物居多,滨海湖泽之地以鱼盐水产为主。齐国的市场众多,交易繁荣,至战国时期,齐国治下的120余个城市已普遍设市。市场规模与城市大小相配套,出现了“庄”、“岳”等大的市场。如齐都l临淄的国市。方四百步,市租千金,为当时最繁华的市场之一。
(二)加强市场管理。据《周礼》记载,齐国治(司)市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场地划分、物价平抑、货物伪劣、合同债务、市场治安等。日常管理中,由市啬夫、市椽等官吏在市门、市内执鞭纠察巡行,监督市场交易行为,对违犯市场规定的行为进行当场处理或纠正。具体管理内容包括:一是对开市时间和上市人员的管理。将市场分为朝市、大(午)市、夕市,规定朝市在清晨进行,以商贾间的买卖为主;大市在午后举行,以一般普通消费者的交易为主:夕市在傍晚举行,主要买卖者为贩夫贩妇;二是对入市商贩进行教育,要求其遵守市场管理规定等;三是划行归市,要求市内各类货物按照规定地段摆放整齐,不得乱摆乱放;四是加强上市商品的管理,禁止“宗庙之器”、“牺牲”、“武器”等商品上市交易:五是评定市肆货物的等级,禁止伪劣商品上市,清除市场欺诈行为:六是用统一的度量标定价格。以使买卖公平;七是劝令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守信用,减少经济纠纷;八是调节市场货物供需,平抑物价等:九是打击欺行霸市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十是加强市场治安管理,清除偷盗行为。
(三)加强对私营工商业者的管理。齐国建国之初为奴隶制国家,商业和手工业全都由官府垄断和控制,工商业者的身份为奴隶,即“官212"和“官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制的兴起,家庭手工业和私商得到了长足发展。对此,齐国一方面赋予私营工商业者以合法地位,鼓励支持家庭手工业和私商的发展:另一方面则加强对私营工商业的管理。控制其发展。主要管理措施有:第一,加强市场准入管理。提出“非夫人能之也,不可以为大功”。明确规定不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特长,就不能从事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并对从事私营工商业者所必需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做出了规定。这一规定,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市场准入制度的萌芽。第二,控制巨贾豪商的发展。一是运用货币等经济手段对粮食、盐、铁等重要商品供求、价格等进行调控,强化对国家经济命脉的控制,防止大商人势力过分膨胀,与国家分庭抗礼;二是运用行政手段限制、打击富商蓄贾囤积居奇、操控物价等行为。以稳定物价,防止其与民争利,以维护国家稳定和市场繁荣。第三,加强工商业者职业道德建设。明确提出“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要求工商业者既要具备做工经商的知识和本领,更要诚信守法,恪守职业道德。
(四)合同的应用与管理。据考证,齐国官书《管子》中有5处关于齐国政府与民众签订丝织品、粮食收购和农具租借合同的记载。当时的合同称为“卷”、“契”、“质剂”等。虽然现存史料中没有发现关于私营工商业之间使用合同的记载,但当时齐国已在市场设“质人”专门负责对“质剂”的管理。这说明,随着齐国商业的繁荣发展,合同在商品交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成为齐国工商行政管理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