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31: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南北文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95-01
摘 要 本文试将其放置在古代文学背景中,旨在从其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中梳理出其总体特征,于学理上探寻其自身的变异脉络及与它时段文学的内在联系,呈显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发展历程;文人集团
魏晋南北朝是指东汉建安年代到隋朝统一约 400 年的历史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由于国家分裂,政局比较动荡,以致政治腐败,经济衰落,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而政局的动荡又导致了集团间的权利之争,使许多有志之士怀才不遇,甚至遭受杀身之祸,是历史上少有的恐怖时代。诞生在这一时期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因为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1 魏晋南北朝文学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
1.1 士族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的重要特点。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特殊的阶级地位,使其拥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社会力量,他们垄断政治,世袭贵族,这样就造成了寒门庶族没有仕进的机会,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这种社会现象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庶族强烈抗争士族控制政治权利、倾泻不满的现象。
1.2 就思想状况而言。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随着儒家的衰微,新的人生价值观、生活观,社会伦理观不断产生,哲学的本体论、思辩逻辑不断发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儒、佛、道三教鼎立的局面,玄学、佛教和道教都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安、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及南北朝文学。历时约 400 年!
建安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端,这一时候的代表作家包括曹氏父子即三曹,还有围绕在他们周围的“建安七子”
以及女作家蔡琰等。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以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为主,诗风大都慷慨激昂,悲壮但刚健有力,史称“建安风骨”。
在文学史上,正始文学泛指魏朝后期的文学。这一时期的文人以“竹林七贤”(七贤指阮籍、嵇康、阮咸、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为代表。处在魏晋换代之际的正始文学,被司马氏掌权后形成的政治恐怖所影响。这一时期的文人面对政治的黑暗,选择了老庄的“无为而治”做消极抵抗,这一时期的文学也真实的反映了现实,只是与慷慨悲壮的建安文学相比,这一时期的文学大多是忧生的嗟叹。
两晋文学又分为东晋文学和西晋文学。
东晋文学时期,一些代表性的文艺作品在语言上有了新的探索,呈现出对繁缛、对仗等形式美的追求。这一时期对门阀制度的抗议、寒士不平之鸣的作品尤其突出,成为富有光彩的亮点。东晋文学最富特色的是山水田园诗,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是南朝的谢灵运和齐代的谢眺。最有成就的田园诗人则是伟大的诗人陶渊明,他擅于从日常的小事情中挖掘出诗意,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高境界。
在南北朝文学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南北朝民歌,这个时期还出现出现了南北方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这一点在南北朝民歌上有很好的体现,南朝民歌大都反映的是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风格清丽婉转,而北朝民歌则反映着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深重苦难,风格粗狂刚健,这些都与当时南北方的社会现实有关。
3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特点
南北朝文学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文学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文人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驾驭文学创作的规律,也就是对文学创作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了相当的认识和把握,进入相对自由的创作状态,即鲁迅先生所说的“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3.1 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地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所谓文学自觉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学从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二是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和认识;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而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自觉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学开始脱离了经学的附庸地位,从“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道德功利目的转为非功利的供人欣赏的艺术形式。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文学变成了个人的行为,可以自由的抒发生活体验和情感,使文学固有的抒情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儒家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观念在此时几乎已被淡忘了,例如,汉代的大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演化为抒情小赋,作家开始在小赋中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写出了独特的感情内蕴。
(2)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样式趋于精致化。在这一时期五言古诗得到长足发展,并趋于成熟,七言七言歌行体得以确立,并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齐梁时期,更是创作出了一种新诗体即“永明体”,这种诗体是律诗的前身,梁陈时期出现的宫体诗扩大了诗歌的领域,体现了新的美学追求。
3.2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文人集团活跃: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普遍受到重视,文人的地位因此提高。因此进入到文人的社交活动,成为了一种可以提高身份的高雅的活动,文人集团因此形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被后人称道是建安时代以曹氏父子“三曹”为首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集团和魏末晋初以阮籍、嵇康为首的“竹林七贤”,此外,还有西晋时候一权臣贾谧为首包括陆机、左思等人在内的“二十四友”、东晋时以王羲之、谢安为中心的文学交游、齐代的“竟陵八友”
还有梁代的帝王太子们各自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的文人集团,这些文学集团间的活动,对当时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刺激了文学的兴盛和发展,而且文学集团在举办活动中的相互影响,使文人思想发生碰撞。常常会产生新的文学思想,使文学风格多样化,刺激了文学理论的发展。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确实是文学的自觉时代,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并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男尊女卑;具体表现;启示
一、男尊女卑观念的形成
在《吕氏春秋・恃君览》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类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这段话反映出了在原始社会里,不分阶级,也不存在剥削,而且男女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
在我国古代的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即母系氏族公社时期,长期存在着群婚制,这就导致了孩子的父亲无法确定,只能按照母亲来确定血统和划分氏族;在经济上,按照自然分工,男子主要负责狩猎,女子则从事植物食品的采集和经营原始农业,相比起来,女人所提供生活资料的可靠性比男性要大的多。因此,“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掌握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逐渐的到了父系氏族时期,男性的养家糊口、耕种、渔猎等能力得以大大发挥,这时才有了男尊女卑思想的出现。
二、男尊女卑思想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里的具体表现
(一)女性在尚未出生时期即面临生命权的被剥夺困境
由于男尊女卑观念意识的深入,出于自身的香火传续等因素,很多父母通过所谓的“性别鉴定”之后,发现是女孩的,便会随即把孩子流掉,甚至在一些传统思想严重的农村或一些落后的山区,女婴出生以后被遗弃的现象时有发生,意识形态的某些观念已经远远超越了生命权。
(二)女性在生命成长周期教育权利的被弱化困境
教育权利的被弱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女性到了一定的教育程度以后随即被终止,比如在很多农村地区,女性念完初中或者高中以后随即终止教育并开始打工赚钱,甚至这种观念深入到女性本人,念到初中和高中以后自动放弃学业,最终体现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越往上女性数量越少;其二,当一个家庭无力承担几个后代的教育机会的前提下,首先被放弃教育机会的大多数是女性家庭成员。
(三)女性在生命成长周期就业机会和职场升迁机会的缺失困境
在就业市场很多单位和企业招男不招女,甚至有些企业为了回避某些法律的规定,在女性就业招聘上故意设置重重障碍,很多高校只能采用了女生搭配男生的方式才能把女生推销出去,这使得很多女性在就业上有着强烈的自卑情结,其次在职场升迁几率上,女性升迁的几率大大小于男性升迁的几率,甚至有些地区的女性官位完全只是为了完成某些女性比例指标而设置的,大多是一些副职或者毫无实权的摆设官职。
(四)女性在整个社会发展历程中姓氏权力的被动困境
这一点也是夫权社会的核心,无论女权主义者如何争取权利,在这一点上是无法撼动的,中外任何国家在这一点核心上居然是惊人的一致,当年希拉里嫁给克林顿以后刚开始不愿随克林顿的夫姓,结果遭到美国州民的咒骂,只能妥协跟从夫姓;女性怀胎十月,最后历经生死之痛分娩的后代必须跟从夫姓;在很多族谱和家谱里,女性成员只能以刘氏王氏这样的标示存在;所以姓氏权力是夫权社会的核心,也构建了整个夫权社会的基础,也是男尊女卑观念的基础,这一点女权主义者是无法撼动和无力撼动的。
综上所述,男尊女卑观念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里根深蒂固,而这个观念也成为了夫权社会的象征。
三、男尊女卑形成原因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我国封建社会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封建社会的经济以农耕经济为主,而且是落后的小农经济, 主要依靠人的体力,或配以畜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农业生产主要靠力气,而男人和女人在体质和体力方面又确实存在自然差距,这种客观存在自然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建立在这种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就有了男尊女卑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男女的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讲是由其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男尊女卑是落后的农耕经济的产物,虽然我国现在已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并不发达,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农业又落后,现代化程度低,这就是社会上尤其是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客观原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也会导致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人们逐渐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随着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女性在社会各行各业中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女人也可以养家糊口,女人也可以造福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将逐渐丧失其客观依据。然而社会意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现实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必将发生变化,但二者的变化并不完全同步,或许消除这种落后思想比中国的现代化所用时间还要长。
消灭男尊女卑,并不意味着女尊男卑,矫枉未必过正,男女平等才是文明社会的标志。社会由人来组成,人有男女之分,男女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男人或女人,社会都难以存在,更谈不上发展。解放妇女,实现男女平等,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妇女自己的事情,妇女要主动解放自己,包括思想和物质等多方面。世俗的偏见不利于妇女的发展和彻底解放,而人们如果不能突破世俗,就不会有妇女的发展和彻底解放,突破世俗又需要客观事实做基础,社会意识的变化最终还是要取决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妇女只有提高在生产中的地位,相应的社会关系才会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才会根本改变,才会从根本上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实现男女平等进而也更有利于妇女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以2%的国土面积创造了97%以上的社会财富。中国现有的600多个城市以0.43%的面积创造了68.6%的国内生产总值。
据匡算,我国一个中等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万人左右,仅带动基础设施投入就达20亿元。从我国十五发展计划看,城市化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全国范围内将掀起新一轮城市化,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这里介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在规划建设上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城市的经验。江苏省徐州市实施“东进、南扩、北造、西延”,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大力吸纳外来人口,并改革调整不适应形势要求的制度和政策,深化户籍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城市建设投资体制和市政公用行业四项改革,走出一条城市化的新路。而山东省济宁市则采取构筑城市群的做法扩大城市的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东部沿海地区借助对外开放的先机和经济发展的优势,迅速崛起了一批现代化大中城市,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等五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带动全国城市化水平从1980年的19%上升到1999年的30.4%。
从“十五”发展计划来看,城市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全国将掀起新一轮城市化,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根据国际经验,徐州市已开始向工业化中期迈进,工业化水平达到46.4%,但城市化水平却只有31.9%,城市化水平低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去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全省将进一步突出四个特大城市(苏州、无锡、南京、徐州)和构筑三大城市圈――――苏锡常、南京和徐州。
江苏省的三大城市圈,现在的发展并不平衡,有个从南向北的梯度,苏锡常最发达,南京次之,而徐州则排老末。最发达的苏锡常建设特大城市已经有了最引人瞩目的行动――――曾经的华夏第一县已不复存在,这个早先的无锡县,后来的锡山市并入了无锡市成为锡山区,具有巨大经济总量的锡山区,使无锡市在迅速长大……看来江南特大城市会迅速崛起。
经济欠发达的徐州准备怎样成长为特大城市和构筑起城市圈呢?
徐州五省通衢,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和近现代战争在此地留下重重痕迹。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往往经济都不甚发达,徐州只有将自己变作商家必争之地,才能真正完成江苏省赋予它的“建成特大城市”的历史重任。
如何为城市化进程提速,徐州选择了深化改革,建立操作性强的运行机制。
城市化进程提速,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人口职业变迁、农业土地使用率、人口居住地集中度、居民生活方式现代化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徐州主动适应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需要,摒弃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大力改革调整不适应形势要求的制度和政策,目前主要工作放在深化户籍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城市建设投资体制和市政公用行业四项改革上。
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镇户口管理制度,徐州准备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实行以合法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准迁制度,按居住地划分城乡人口,职业确定身份的户籍制度,并逐步用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制度。要清除各种人为的障碍,如不再收取城市增容费或类似费用,淡化行政对户口的干预,尽可能地打开城门,降低门槛,逐步放开对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地向城镇集聚。对进城农民子女入学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还要研究制定积极的外来人口政策,大力引进并留住外来优秀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积极鼓励投资移民,特别是符合徐州市发展方向的项目的投资移民。同时,要以市场化、社会化为方向,加快建立以养老、失业、医疗为主体,覆盖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调整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取消不合理招工前置条件,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就业机会。进城农民可以参照个体、私营企业养老保险管理办法,建立个人账户养老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手放胆发展民营经济,广泛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依靠民力,广聚民资,引导个体私营业户和先富起来的农民进入城镇投资兴业,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
要把土地的增值效应注入城市建设,就要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要通过市场化运作,使城市土地的升值注入城市的建设之中,转化为城建资金的主要来源。徐州确定,今后要尽快建立土地市场,依法规范供地方式,促进土地有序流转。还要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对城镇闲置和因城市改造、退二进三或企业破产、搬迁等需要调整利用的土地,由市政府统一收回或收购,统一实施出让供应。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实行承包经营和有偿使用的,其使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可实行国家作价折资、入股或租赁、出让使用。
对全市土地要实行总控制,优先保证特大城市的年度建设用地指标。在农村,将积极鼓励离农进城的农民将原承包的土地使用权,通过出让、出租、转包、入股、抵押等方式进行有偿转让,解除农民进城后的后顾之忧,逐步使转移人口“离乡”又“离地”,为农民进城定居创业提供启动资金,同时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城市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目前必须改变财政投入的单一体制。实行多元化投资,徐州市的各级政府要在加强规划引导的基础上,积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建设,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法人和个人,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城镇住宅开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经营,这样就变一方投入为多方聚资,变政府包建为全民共建。
要变兵家必争之地为商家必争之地,徐州还要进一步学习运用市场机制来经营城市,把城市当做最大的国有资产,把城市建设当作一项产业,按照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来运作、经营,提高城市建设的市场化程度,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新路。徐州人意识到“借力发展”的重要,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城城市做大,城市公用行业也必然长大,徐州正在深化市政公用行业改革,走市场化经营的新路。城市交通、园林、公用设施、可利用空间等城市资产,都是价值可观的资源。但长期以来,许多城市都是将其当作公益设施,致使政府包袱越背越重,城市更难以长大。徐州人已经有“城市设施是特殊商品”的意识,正在把这些资源推向市场,进行市场化配置,对城市道路、广场、桥梁、公园、建筑等设施的“冠名权”,对公园、交通、园林绿化的“经营权”,城市可利用空间的“使用权”,都可以进行公开公平竞争,或租赁或拍卖。闲置资产变成了“摇钱树”,无效状态下的公用行业变为有效资产,可以打破多年政府投资建设,补贴亏损的管理方式。加快城市公用事业产业化的步伐,才能实现在城市长大的同时,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同步进入良性发展。
江苏的“西部地区”?
在江苏省确定的三大城市圈中,徐州是经济欠发达的,它是经济发达的江苏省的“西部地区”,在全国地级市中名排35位,“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2.2%,2000年GDP达到658.2亿元。人均7420元。三个产业的结构由24.5/45.3/3.2调整为目前的18.1/16.1/35.8。从这个调整结果看,徐州经济在“九五”期间自定位为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徐州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是综合实力不强。在计划经济时代,它是江苏的能源基地,采煤对徐州的资源破坏比较严重。所以在江苏全局的棋盘上,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品都没有在徐州布点,造成全市工业体系明显不合理。十年前兴起的乡镇工业大部分没有跳出五小工业的范畴,经济调整时,“刀”就自然落在这些企业头上,结果是徐州的工业产业对全市的支撑作用不强。从另一面看,徐州又是江苏人口第一大市――――人口达到708万,占全省11%,而GDP只占全省7.8%,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比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5.8%和47%。第一产业的比重比全省高了5.9%,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比全省低了4.5%和1.4%。三个产业该高的没有高,该低的没有低。经济发展内在动力是比较强劲的。
苏南经济板块中,苏州无锡主要是靠县域经济支撑,徐州则主要是靠市区。徐州弱就弱在六个县市,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徐州国有经济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国有经济改革比较滞后,人才聚集能力也比较低。
看来,徐州与苏州、无锡(这二位是全国地级市的老大和老二)南京相比,经济总体实力、发展水平都不在同一层次上,要实现江苏省的战略目标,要建设特大城市圈,徐州比苏南地区和南京有更长和更难的路要走。
设立目标锁定目标
徐州市为自己建设特大城市的定位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交通枢纽之一;陇兰经济带东部商贸都会;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新兴旅游城市和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徐州为自己建设特大城市的规模设立目标是:到2005年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45%左右,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相适应,市区人均GDP达到3万元;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0%,市区人均GDP达到5万元。建成面积162平方公里,徐州市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城镇发展整体水平跃入全国先进地区行列。徐州市未来的总体布局是建设“一城两翼”的特大城市,构筑“一主五副”紧密城市圈,形成“两轴一带”城镇体系主骨架。“一城”,即把徐州城区做大做强。“两翼”,即建设贾汪和双沟两卫星城,使之成为两个增长极,开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向两翼扩大发展的特大城市构架,做到主城强,两翼丰;“一主”是以徐州特大城市为主中心,“五副”是把新沂、邳州、沛县、丰县、睢宁五个城区建成中等城市,成为徐州的副中心,形成徐州紧密城市圈;“两轴”一是徐连(连云港)、徐丰城镇聚合轴,二是徐淮、徐沛城镇聚合轴,形成特大城市为辐射源,中等城市和重点中心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主骨架,“一带”即徐连经济带,要抓住徐连高速公路和新亚欧大陆桥贯通的机遇,充分利用连云港桥头堡优势,加快徐连经济带建设,使之成为南接沪宁,北连胶济的,带动全市和周边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新高地,也从而带动全市城市化进程。超级秘书网
为此,徐州正在加快拓展城市空间,实施“东进、南扩、北造、西延”。“东进”:城区向东跳过三环路形成新的城市组团;“南扩”:在南部和东南部形成两个城市组团,并逐渐与主城区对接;“北造”:在城北塌陷区造地建城,形成新的城市组团;“西延”:综合开发,完善功能,增强对外辐射力。
鲁南济宁将组群式成长
在江苏省的城市化进程大力提速之时,山东省也不示弱。山东省的“十五”计划中,确定了重点建设四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济宁即为其中之一。
横览纵观,各国把城市做大有几种模式:其一是全国人口高度集中,有的甚至集全国1/4人口于一城;其二是摊大饼,逐渐外延城区空间;其三是老市区不动,在邻近区域建设数个卫星城;其四是依老建新;其五是采用组群结构,大约以50公里为半径,建设城市群,城与城之间不超过半天车程。
山东济宁市被省里定为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后,聘请北京大学9位城市规划专家,经过充分的专题论证,选择了做大城市的第五种模式―――建设组群结构大城市,并很快编制了“济(宁)兖(州)邹(城)曲(阜)复合中心城市发展规划”,确定了对济兖邹曲复合中心实行组织管理、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经济活动一体化的总体建设思路,以求打破现有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和各自独立发展的格局,实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城市建设。
济宁市组群结构大城市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济兖邹曲四个城市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包括四个方面―――
组织管理一体化。建立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是建设组群结构大城市的关键。
基础设施一体化。这是联系4个城市的纽带,是都市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保证。济宁市的目标是在四城市之间形成22万伏大双环电力网络;实现4个城市同城票据交换和电子联行异地转账“当日通”;建立都市区动态数据网络平台,四城市间网话
变市话;重组四城市广播电视系统;统一规划交通体系……
生态环境一体化。济兖邹曲是一个典型的城乡复合生态系统,四城将统一规划治污和绿化。
(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北魏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的过渡性书法体系,对当时的隋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主要对造像题记研究综述。
一、关于北魏造像题记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适应社会意识需要的佛、道之学勃然兴盛。尤其佛学,凡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必延聘文学之士,撰写文章以纪其事。或凿石以作碑碣,或就天然岩壁摩崖刻写,一时间,从汉代风行的立碑时尚,转向佛学的建寺造塔、立碑刻石。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派以王羲之为宗,承江左风气,多以书牍见称;北派以索靖为宗,继中原古法仍存隶意,以碑板见称。北派碑版即后世所说的“魏碑”。
在这一点上,历代书家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如宋代欧阳修在其著作《集古录》一书中也有讲到当时北魏石刻风格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再如近现代的步连生先生的《龙门北魏窟造像艺术探源》中就对北魏造像题记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进行探析研究。以及1985年出版的董玉祥先生的《龙门石窟北魏型造像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也进一步讲述了北魏造像题记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并且由于北魏的历史人文环境背景都可以在史书上得以考证查询,故关于北魏造像题记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并无更多的空间去研究探讨。
二、 关于北魏造像题记内容文字的研究
北魏造像题记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关于一些宗教的文章。北魏时代,鲜卑贵族和亲强地主大兴佛教。于是,寺院郁起, 造像迭生。造像者发愿的记录一一造像记则应运而生。
在这一点上,历代书法家、书法研究者的观点基本一致。宋代书法家欧阳修在其书论《集古录》中就陈述过北魏造像题记的内容。宋代赵明诚对北魏造像题记的文字内容也有所提及。以及后来清代中期的黄易、孙星衍等书家都对北魏造像题记中的内容文字有所研究。到了清代末期康有为著作的《广艺舟双辑》更是对北魏造像题记文字做了详细的考察研究。我们的北魏造像题记也受到外国书法爱好者的关注,比如1907年秋,法国汉学家沙畹对龙门石窟做了调查,于1909至1915年在巴黎出版了《北中国考古图录》,于第二卷中公布了大量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图片,并将550副造像题记的文字翻译成法文,并做了考证。1902至1920年,许多日本学者也考察了龙门石窟,先后出版了一些综合性图集。于1941年出版的水野清一、长广敏雄著作的《龙门石窟之研究》对前人对龙门石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且公布了大量的照片、图片、拓片、拓本并对各个石窟内容文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到了民国时期,国内学者对龙门石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1935年出版的关百益《伊阙石刻图表》,该表收集了若干照片和拓片,并以简要的表格形式进行说明解释各个石窟的名字及其铭文,是近现代国内学者研究龙门石窟重要的参考资料。当然建国以来我国书法家、文字学家等也对北魏造像题记有更深入的了解与探索,比如1959年出版的刘汝醴先生的《关于龙门三窟》,以及1985年出版的温玉成先生的《古阳洞研究》和1987年出版的宿白先生的《洛阳地区北朝石窟的初步考察》,以及1985年出版董玉祥先生的《龙门北魏型造像风格的形成于发展》等都对北魏造像题记内容文字有所讲解,并且基本上讲解内容都是佛教相关的文字且多为发愿祈福的文字。故对北魏造像题记内容文字的研究并无过多的研究空间及研究内容。
三、 关于北魏造像题记书法艺术的研究
北魏造像题记的书法艺术风格与其他魏碑比如墓志、碑刻等艺术风格基本相似的,但是造像题记更显刀刻之美,更显大气磅礴之气场。北魏书法风格主要体现它的金石气并且书法中带有汉隶韵律。
对于北魏造像题记书法艺术风格的研究历史上,历代书家的观点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清朝中期以前的书法历史中,书法学习者并不把北魏碑刻尤其是造像题记作为学习效法的对象,当时人们并没有发掘出北朝碑刻的艺术价值,直至清代中后期,北朝魏碑书法才逐渐发展起来。在清代中后期的阮元、包世臣等书法家开始着重的研究北魏魏碑的书法艺术,继而研究北魏造像题记的书法艺术风格。阮元所作《南北书派论》、 《北碑南帖论》均有提到北魏造像题记书法艺术特点的描述。以及后来清代末期的康有为著《广艺舟双辑》中提出尊碑之说,特别尊崇北朝碑刻并且提出了魏碑有十美,概括了魏碑书法雄强、朴拙、自然天成的艺术特点。现当代国内学者关于龙门石窟研究的代表性论文中,从书法角度对北魏造像题记进行专门研究的很少,但也有几篇,比如孙贯文的《龙门造像题记简介》、李玉昆的《龙门碑刻研究》等论文作品从书法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研究。李玉昆主要对龙门造像题记、龙门碑刻的形制、书写形式。刻工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李玉昆还指出,龙门造像题记的刊刻是先在石头上打上红格子,然后再书丹,石工按丹书刻出,而格子有的刻出,有的没有刻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没有刻出的红格子已经不见,只见其文字。孙贯文在《龙门造像题记简介》主要讲到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题记著录、录文与访拓,第二部分为题记中各种资料的说明。以上著作的观点基本都是根据造像题记的年代背景进行艺术化分型,并且总结出的艺术风格基本一致的。简单讲就是雄强、朴拙、自然天成的艺术特点。现代学者华人德在2003年上海书画出版的《六朝书法》中讲解了造像题记的刻工的文化背景,以及题记字体风格形成的原因。如果以整个北魏造像题铭书法艺术风格为研究方向并无多大的探索空间,但如果以一副造像题记为主体去研究其的书法艺术风格空间还是很大的。况且由于北魏造像题记碑刻有很多传世作品并没有人逐一分析研究,故对北魏造像题记单一作品进行书法艺术分析是可以进行研究讨论的。
由于本文选择的题材涉及范围过于广泛,故文中涉及的书法家、学者比较多,所以并没有把每一位学者著作观点进行详细的注解,只对重点观点进行解析。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陈振濂:《历代书法欣赏》,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面临各种问题,一个好的城市规划不仅是解决城市发展现阶段的难题,更能对于城市发展起到再生作用。本论文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导入立体城市规划法这一新概念。从而引导和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全面由2次元向3次元转变。
关键词:立体规划,城市再生,3次元规划
Abstract:
In urban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faced all kinds of problems, a good city planning is not only solve the problem of urban development at present, more can a role for urban regen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 into three-dimensional city planning this new concept. Thus guide and promote our country city planning by 2 times to overall $$3 times change.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planning, urban regeneration, three yu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研究的背景
伴随改革开放下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也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住宅供给不足,生活环境恶化,城市无秩序的扩大等一系列问题显现出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试图通过郊外地区的开发,新城市的建设来得以解决。然而,我们发现,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活动的分散,汽车使用量及交通量持续上升,自然环境急速性被破坏、城市中心附加值衰退等系列新问题大量产生。因此,一味的采用扩大城市、开发郊区的平面规划法,受到了一定质疑。在此背景下,在现有城市基础上,通过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来压缩城市的立体城市规划法受到关注。
相比城市平面性扩大开发中面临的民居拆迁、耕地占用、环境破坏等问题,在现有城市设施及建筑物的基础上进行立体、综合型开发及整理不仅能有效扩大城市空间,更能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所以立体城市规划法的导入势在必行。立体城市规划法不仅表现于立体道路的建设、超高速通信网的埋设、地下物流设施规划、电缆集中化等城市规划设施的立体化,它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大众交通中心型城市开发(TOD)。而这一概念的实现就需要以换乘中心等主要交通设施为中心,居住、商业、业务、文化等多样城市机能的集中化程度的提升。
立体城市规划的理论及发展
广义的立体城市规划就是为了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从空间层面上看以某一点为基准,进行向下向上的多形态,多用途的综合性开发。狭义的立体城市规划是与城市规划设施的重叠铺设及城市规划设施和非城市规划设施的立体性整合相关的概念,即,在基准单一土地上各种用途综合性设置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达到道路等基础设施和各个建筑物的立体综合规划。这一规划不仅是对基础设施所需财力的节约、城心土地不足问题的解决、各种环境污染的防止,更重要的这是对土地资源的合理性、效率性利用的规划。
立体城市规划法的发展根据各国的国情不同,发展的方式、程度都有所区别。但是,纵观立体城市城市规划法的发展,我们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
一、为了便利城市交通,高架铁路、高速公路等的修建。可称之为1次元的规划。
二、高架铁路、地下公路、地下铁等空中和地下的立体开发。可称之为2次元的规划。三、与周边建筑物相连接的综合性开发。可称之为3次元的规划。
四、既考虑到城市景观和历史建筑物等又力求精练的立体城市开发。可称之为4次元的规划。
以H市为例,浅析立体城市规划法
H市现有一条南北方向的主干道,及部分次干道和区间路。东部地区为居住区。现在计划在城市西部地区建立商业贸易区,从而把H市打造为以商业贸易区为中心,商业、居住、文化等综合化及大众交通快速化综合化的新城市,因此,我们将导入立体城市规划法来进行规划。
道路的立体化
H市西部地区为商业自由贸易区,东南方向及东北方向分别与港口城市Y、Q相连接,为了商业的发展,需要在东西方向建造一条高速公路,来缓解交通量的增加,提升物流速度。若要实现东西高速的直线化,则需要与现有的南北快道相交叉。但是高速公路的修建势必影响城市道路的贯通性,影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南北快道及东西高速公路的修建全部采用地下化。假设东西高速建在地下3层,南北快道建在地下2层,那么两条道路的衔接方式就不能采用一般形态下的立交桥法。采用地上半圆循环形态的道路体系(Center Loop)来代替立交桥,不仅能连接两条道路,还能有效利用地面路段,缓解交通压力。
大众交通设施的综合化
H市主要大众交通是一条东西通向的BRT路线,以及一条南北通向的LRT线路。考虑到城市交通及乘客的换乘的方便性、效率性,南北通向的BRT路线及换乘站规划建于地上,南北方向的LRT规划建于地下2层,考虑到乘客BRT与LRT换乘的安全性,及对于路面机动车交通的无阻碍性,BRT与LRT的换乘站将规划与位于他们之间的地下1层。同时,地下2层除了LRT车站外还将设置出租车停车场、公用停车场等通过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来增强换乘的方便性。
公园及商业设施的综合化
既然我们规划了BRT与LRT的换乘在地下1层,那么自然而然的步行活动我们也规划在地下1层。地下1层连接换乘广场规划大规模购物区和文化区。考虑到地下空间的采光、换气、开放感等舒适性,在步行通道连接处的规划应注重大规模的清爽空间。同时与地上建筑的规划应相一致。例如,如果地上部分的规划为住宅区,那么考虑到居住者和来访者地下的规划多为休息空间和文化空间。
非城市规划设施的综合
东西高速及南北快道建成后,在其辅道周边地区规划建居住、商业、办公等非城市规划设施。从而使城市规划设施和非城市规划设施得到综合协调发展。具体来看,东西高速和南北快道相衔接的地上部Center Loop的规划不仅能缓解过度的交通量。更应考虑到人性化的亲和性。也就是说在这些辅道设置后,通过这些辅道可以使商业集中区周围建筑物的地下停车场方便快捷的直接进出。同时,考虑到交通的安全性,车辆进出时,在这些地下通道内将禁止超车、车道变更等。
结论
本论文以H市的东西高速直线化规划角度入手,通过道路、停车场、公园、换乘站等的综合规划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实现城市的立体规划。特别是以换乘站为代表的大众交通设施的规划,不仅缓解拥挤的交通状况,更能与周边建筑相连接,有效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方便居民的生活。
在立体城市规划概念的导入过程中,相对于城市设施与非城市设施规划的综合,我们现在最常用的为城市规划设施的综合。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由2次元向3次元规划发展将是必然趋势。本论文以H市规划为实例,通过具体分析,为其他城市立体规划的导入,提供一定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庭伟.中美城市建设和规划比较研究,2007.
【2】H. W. Richardson,Regional Growth Theory, London: Macmillan,1973.
首先看看尤侗自己是怎么说的。尤侗在悔庵年谱里说的是“自制北曲《读离骚》四折用自况云”①。可见尤侗认为《读离骚》是北杂剧。而韩莉等人又认为《读离骚》是南杂剧。
北杂剧主要指的是元杂剧,大家都很熟悉。而南杂剧却比较模糊,目前学界对其界定也不一致。南杂剧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明人胡问焕辑的《群音类选》一书中,其卷二十六有被胡文焕称为“南之杂剧”的剧作十三种。它们是:《高唐记》、《京兆记》、《洛神记》、《帝妃游春记》、《苏秦夏赏》、《韩陶月宴》、《戴王雪访》、《玉通和尚骂红莲》、《明月和尚度柳翠》、《女状元》、《催护记》、《桂花风》、《男风记》。《群音类选》在南之杂剧下记载说这些杂剧是南之杂剧不分折如果我们要对其分折的话,可以这样分:催护记、桂花风都是5折,其余十一剧均为1折。从用曲来看戴王雪访和桂花风中的庆赏是南北曲套用。玉通和尚骂红莲、明月和尚度柳翠是纯用北曲,其余为南曲②。吕天成在《曲品》中曾说:“不作传奇而作南剧者一徐渭一汪道昆”。③吕天成认为徐渭和汪道昆二人不作传奇而作南剧,可见他是把南杂剧和传奇相对应的。但是徐渭和汪道昆二人所作的杂剧是否全为南杂剧,吕天成却没有说明。同时王骥德对南杂剧也有评论,他在《曲律》卷四《杂记三十九下》中说:
余昔谱《男后》剧,曲用北调,而白不纯用北体,为南人设也。已为《离魂》,并用南调。郁蓝生谓“自尔作祖,当一变剧体。”既遂有相继以南词作剧者.后为穆考功作《救友》,又于燕中作《双哭》及《招魂》二剧,悉用南体,知北剧不复行于今日也。④
王骥德把“以南词作剧”作为“南剧”的特点。王国维说:“至明中叶后,不知北剧与南曲之分,但以长者为传奇,短者为杂剧……余如沈君康等,虽用北曲。而折数次第,均失元人之目。”⑤周贻白在《明人杂剧选·后记》中说到:“较末一期的作者如孟称舜、叶宪祖、陆世廉等;虽然或北或南,仍为四折至五折的体制,但整个的趋势已成为所谓‘南杂剧’的局面。那便是参用南曲或全用南曲来撰作杂剧,不复顾及以往的那种清规戒律。”⑥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下卷中写了“南杂剧的出现”一章,他在其中提到:“明代兼用南北曲或专用南曲的这种戏曲形式都称为南杂剧。”⑦在李修生和赵义山主编的《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中这样写到:“明后期杂剧创作逐渐突破元人杂剧体制的限制,接受南曲的影响,多用南曲写作,所以明后期的杂剧也称南杂剧。”⑧张正学在《从南戏—传奇、元杂剧到明清南杂剧——试论南杂剧对南北戏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文中指出:“(南杂剧)用曲以南曲为主,北曲为辅;篇幅长短随意但又始终比较短小;韵系以《中原音韵》为主而兼采《洪武正韵》;押韵以一折(或出)一韵为主但又时常一折(或出)两云甚而三韵;平上去三声通押但又有入声单押的例子;演出体制以脚色制为主但又兼用‘正外制’;剧作常用下场诗但又非剧剧如此,折折如此;部分剧作还用‘集唐’的形式……”⑨王永健在《关于南杂剧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南杂剧,其本质特点在于一个‘南’字。这就是说,它是依照昆山腔新声的格律和排场创作、演唱的一种戏曲样式。由于它在形式上,与金元和明初的北曲杂剧有某些相似之处,故称之为南杂剧。”⑩徐子方认为南杂剧在明中期的概念实际上是包括南曲、北曲和南北合套曲在内的文人剧。张全恭认为(南杂剧)说的是明代中期以后以用南曲创作的杂剧。杜桂萍在《略论南杂剧》一文中也给南杂剧下了定义:“南杂剧是明中叶以后出现的一种戏曲形式。在一个剧本内兼用南北曲或专用南曲,有轮唱或合唱,篇幅从一折到十折,类似短的传奇。”B11廖奔在《明代杂剧概说》一文中说:“明初杂剧作家,永乐宣德年间知名的只有朱有墩一人……嘉靖年间达到相当数量,但体制上则距离元杂剧越来越远……甚至出现全部用南曲写成的南杂剧。”B12
以上学者对南杂剧的评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篇幅、用曲、演出体制、宾白、形成时期。取得统一意见的是篇幅短小灵活但仍无定论;演出体制开放,剧中人物均可依据剧情的需要自由“唱念做打”,在同一剧中可以由不同的角色来唱甚至在同一剧中的同一折中也可以同时两人或多人分唱、轮唱、众唱,无旦本、末本之分;从形成时期来看,主要是在明中叶以后。最大的分歧在于用曲,其焦点在于是否可以纯用北曲。纯用南曲或者南北曲兼用的杂剧,大家一致认为是南杂剧。有人认为南杂剧中可以纯用北曲,有人认为南杂剧中不可以纯用北曲。而从具体南杂剧作品来看,显然是可以纯用北曲的。可见,用曲不是区别南北杂剧的唯一标准,而是主要区别特征,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南北杂剧各方面的特点。
学界公认的北杂剧最显著的特征是一本之中纯用北曲,一本四折或一本四折一楔子,每折用一个宫调套曲,四折所用宫调不重复,每折一韵到底,用中州韵,一脚独唱到底。根据前面的分析,对比北杂剧的主要特征,我们不妨这样归纳南杂剧的主要特征:一本之中以南曲为主,可南北兼用,也可纯用北曲,篇幅短小灵活不拘泥于一本四折,每折可以用几个宫调,一本中所用宫调可以重复,一折之中可以押不同的韵,并且据中各个人物可以依据剧情的需要自由“唱念做打”。
下面来具体看看《读离骚》杂剧的体制。它纯用北曲,一本四折,末生分唱(前三折为末唱后一折为生唱);在宫调曲牌方面,第一折用北杂剧传统的[仙侣宫][点绛唇]套曲,第二折用[正宫][端正好]套曲,第三折先用[仙侣][赏花时]只曲,接着用[双调][新水令]套曲,第四折用[中吕][粉蝶儿]套曲。除第三折用了[仙侣][赏花时]只曲以外,其余三折的宫调曲牌均严格按照北杂剧的惯例运用。用韵除第三折[仙侣][赏花时]只曲与[双调][新水令]套曲不是押同一个韵以外,其余三折均一韵到底。另外,《读离骚》的宾白既有韵白也有散白,且散白又有独白和对白等形式;动作提示叫科而不叫介;其题目正名与北杂剧运用非常接近。
比照南北杂剧各自的特点来看,《读离骚》似乎应归为南杂剧的范畴。但是它与典型的南杂剧相差又太远。《读离骚》纯用北曲和一本四折的特点与北杂剧完全吻合。虽然不是一脚主唱,但是正末在北杂剧中是主角,生在南杂剧中也是主角,而且都是男性角色。作者考虑到剧情的需要把两个脚色用于同一剧中分唱。其实这样的唱法在北杂剧中早已出现过。北杂剧中一折之内一般只用一个宫调,而《读离骚》第三折中用了两个宫调。但是第一个宫调只用了一支曲子而且是北杂剧中常用于楔子的曲子,我们把这支曲子当作楔子来看待也未尝不可。可见,《读离骚》在总体形式上遵守了北杂剧的规矩,在个别地方有细微的突破,但仍然是在北杂剧的框架下使用,这并不影响其作为北杂剧的整体效果,我们仍然能从中感受到北杂剧的风采。而且在明朝前期也曾出现过突破北杂剧严格的“清规戒律”而创作的杂剧,但它们仍然属于北杂剧,其主要原因在于它们仍处在北杂剧的大框架之下,仍然具有北杂剧显著的特征。尤侗本人也是把《读离骚》作为北杂剧来创作的。当时南杂剧盛行,尤侗本人也善南杂剧,如果他想把《读离骚》以南杂剧的形式来创作,那也是轻而易举之事,而他却并为这样做,这也不得不让人觉得他是有意而为之。
因此,结合南北杂剧各自的特点和《读离骚》的总体形式以及尤侗本人的观点,我暂且把此剧归为北杂剧的范畴。当然同时也必须指出,《读离骚》一剧的确也受到了南杂剧的影响。(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 尤侗,《悔庵年谱》卷上,《清楚名儒年谱》(六),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第683页。
② 由于群音类选的前5卷已佚,我们无从知道编者把这十三种剧归为“南之杂剧”的真正原因和选择标准,而这里的“南”指的是什么也不是很明确,因此在这里暂不妄加评论。
③ 吕天成《曲品》卷上,见于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卷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20页。
④ 王骥德《曲律》,见于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卷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79页。
⑤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47页。
⑥ 周贻白《明人杂剧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38—739页。
⑦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889页。
⑧ 李修生,赵义山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149页。
⑨ 张正学《从南戏—传奇、元杂剧到明清南杂剧——试论南杂剧对南北戏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35页。
⑩ 王永健《关于南杂剧的几个问题》,载于《艺术百家》,1997年第2期,第64页。
B11 杜桂萍《略论南杂剧》,载于《求是学刊》,1900年第4期,第51页。
B12 廖奔《明代杂剧概说》,见《戏曲研究》第30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参考文献:
[1] 吴梅.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 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3] 杜桂萍.略论南杂剧[J].求是学刊1900:4.
[4] 韩莉.论尤侗及其戏曲创作(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7.
[5] 廖奔.明代杂剧概说[J].《戏曲研究》第30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关键词:大明宫; 地域性景观文化; 高台建筑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cultural theory of regional landscape, it has been acknowledged that some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regional landscape of ancient buildings and scenic spots have been fully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protection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And the buildings and design of regional landscape cultural theory around Xi’an have been carefully observed.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where the Xi’an Tang Daming Palace located in and its repair in protection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some books and articles.
Key words: Daming Palace; regional landscape culture; high-platform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根据专家的分析和论证,未来西安中心城市发展模式为:“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空间布局模式。其中“轴线突出”是指“长安龙脉”南眺终南山,北望渭水,是纵贯西安南北的一条城市主轴。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南望远观南山的巍峨。从大明宫含元殿到大雁塔这条盛唐时保留下来的南北轴线,在今天仍然作为西安重要的景观轴线。
唐大明宫到大雁塔南北轴线示意图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图
1 西安城址选择的渊源
1.1西安地区的地形特点是东南高而西北低,与关中平原西高东低的地形特点略有差异。
1.1.1西安地区的城址选择经历了由西南到东北,又折向东南的转移过程。
在地势地貌图上,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秦岭山脉在西安城南折向东北去,造成西安地区的地形东南高而西北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源于秦岭山地的灞河、浐河和潏河等,都受到了这种地形特点的制约,纵贯西安东南地区,趋向西北入渭。这些河流,切割了西安市区的平原,使其成为东南、西北向的长条形。
2 西安市唐大明宫遗址
2.1西安唐大明宫遗址的历史
唐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龙首原上,在唐代是长安城三大宫之一。大明宫平面略呈梯形,面积约3.2平方公里。宫墙周长约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基址有40余处。宫南部为前朝,以自南而北的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
大明宫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周围有三清殿等多处建筑基址分布,内廷西部有朝廷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的麟德殿。规模十分宏伟。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西安唐大明宫遗址的构架
2.2.2麟德殿遗址
麟德殿位于大明宫西部,建于唐麟德年间。建筑面积达12300多平方米。遗址中出土大量黑色筒瓦,还有少量的琉璃瓦片。台基周围出土很多螭首石刻和石望柱残块。阶道铺有莲花方砖,这是其他遗址所少见的。
2.2.3大福殿遗址
大福殿是唐大明宫内大型殿堂之一。殿址位于大明宫乡炕底寨村内。现存夯土台基东西长70米,南北宽50米,高约5米,总占地面积约11600平方米。
2.2.4凌霄门遗址
凌霄门亦名青霄门,是大明宫北墙偏西之门,位于玄武门以西355米处。考古探测为一个门道,距宫城西北角195米。遗址在炕底寨村东北隅。
2.2.5玄武门与内重门遗址
玄武门是大明宫北面的正门。位于北垣中部略偏西处,西距宫城西北角538米,东距东北角597米。在考古发掘之前,看不出门的形状,只是在两侧有类似土丘的夯土基座。
唐大明宫宣武门复原图
门址范围很广,发掘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玄武门只有一个门道,基座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4.2米,南北宽16.4米,两侧为高起的夯土门楼基座。周围砌有砖壁,与门基两端相接的一段宫墙。门东面保存最高处有3米,宽约5米,较当时地面略高。南面两侧铺有莲花方砖,与门道的砖壁及散水相连。玄武门以南的东西两侧是廊庑建筑,与南边内重门相接。内重门在玄武门南20米,是与玄武门相对的一较小的门,门两侧筑有宽仅2米的夯土墙,向东西分别距20多米处北折与北城墙相接,即对玄武门呈环抱的形式。
2.2.5重玄门遗址
唐大明宫重玄门和玄武门复原图
重玄门遗址位于玄武门正北夹城处,距玄武门156米。保存得比较好,门道两侧的门楼基座高出现在地面4米多,呈马鞍形土丘,中间低处是门道。门道东西长33.6米,南北宽16.4米。夯土心,外砌砖,两侧还保存着柱础和墙根灰底,门楼基座两端都比玄武门加宽和延长了许多,宽5.2米。门洞中段,有道青石门槛。门槛两端各有枕石,每道门槛之间相距2.45米,门洞之上有门楼。
2.2.6三清殿遗址
三清殿遗址位于大明宫西北隅,大明宫乡炕底寨村东北角,是一座高台建筑,为宫廷道教建筑之一。台基北高南低,现存高度为15~12.6米,平面呈凸字形,北宽南窄,南北长78.6米,东西宽北部为53.1米,南部为47.6米,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
2.2.7清思殿遗址
清思殿是唐敬宗时所建,位于东城左银台门内,南北长228米,东西宽33米。
2.2.8唐太液池遗址
太液池又名蓬莱池,位于大明宫北部居中地带。初凿于贞观或龙朔年间。开元后期,玄宗曾命在太液池两岸筑望月台与杨贵妃赏月,台高百尺。池中有蓬莱山,山上有太液亭。
源自史书中的唐大明宫太液池
太液池面积约1.6万平方米,分为东西两池,中间有渠道相通。太液池水源引自南来的龙首渠。有暗渠与宫外相通。沿岸回廊与附近宫殿建筑,都根据地貌特点,着意布置,错落有致。遗址在今大明宫乡孙家湾村西南。
2.3大明宫遗址的修复
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自强东路以北、玄武路以南范围内,修复计划将重点发掘麟德殿、含元殿、三清殿等殿堂遗址和重玄门、玄武门等宫门遗址。大明宫遗址保存比较完整,埋藏丰富,是唐代建筑研究的珍贵实物资料。
3一些建设中蕴含着的地景文化理论
3.1 中国古代高台建筑
中国传统地景文化理论的发掘,中国的先人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以及形成的自然哲学观。我不知道高台建筑是不是符合地景文化理论的基础,但是总感觉到之所以这样利用天然地势甚至是人工夯土建造的土台上的建筑,彰显着一种膜拜与尊贵。甚至有一种防御的功能。
古代高台建筑
高台建筑利用天然的土台或人工夯土的土台,在其上建造宫殿和楼阁。最高的土台有20米,一般都在5米到15米。建筑高台能使人感到庄严、尊贵,既可登高远望、眼界开阔,同时也利于建筑本身的防潮湿和通风。高台的做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天然高台,一种是人工夯土高台,有的则在山坡处利用山半腰中突出的台地,也有的是在山顶上建设庙宇。人工夯土高台,多用于庙宇和宫殿的内部,或者用于城市建筑。建造独立的高台,台的四周多用砖墙砌到台顶,以使高台整齐。一组建筑中,或者一个城市里的高台建筑大都是重要的建筑物,可使整个建筑群有高有低、此起彼伏,有一种错落有致、波澜壮阔的变化。
4小结
地域性景观文化在我国整个建设历史中,从始至终贯穿着她的精华,现在游历或者翻看历史上保留下来的完整的或者点滴的遗址,有关运用到地域性景观文化理论的古迹仍旧散发着她巍峨、庄严的光芒。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的文化寓意.范艳辉,赵晓辉,句建国.《华中建筑》2011年第07期.
中国古建筑知识问答.张驭寰.《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特征描述. 百度文献.
大明宫遗址.百科名片.
文学地理是人文地理的一个重要分支,1865年法国批评家丹纳的《艺术哲学》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个方面出发来建构艺术哲学,他认为因为气候和自然形势的选择,会影响到风俗习惯和时代精神等精神的气候。1927年出版的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就辟有“美学地理学和作为艺术的地理学”专章,厘定美学地理和艺术地理性质的学科性质,他认为美学地理学“从某种意义说它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把美学的观点运用到地理学的事实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积蓄了丰富文学地理传统,形貌各异的文化地域景观蕴含着无穷的文学资源,《诗经》和“楚辞”分属北南文化地域的既成事实,就标领了我国文学的地理学的考察脉络。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至明代王士性的《广志释》,隐含着一条潜在的文学地理链条,遑论卷帙浩繁的方志之中诸多隐而未彰的文学篇什。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率先拈出“文学地理学”一词,拓新了文学和地理的研究领域:“然则以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民族众多的中国历史文学资料为基础,‘中国历史文学地理’学科的创建,是有可能的。”“中国历史文学地理以其研究对象为文学,所以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则以场景还原和版图复原为理论构架,显示了文学地理的深度融合和集大成姿态。
文学地理学根基于文学,形成文学与地理学的交融,它展示地域观照视野下的文学演变趋势和文学人文的脉络。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学导论》云:“文学地理学是一门有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清晰地确认了文学地理学的学科本位,凸显了基于文学本位的文化地域考察视野。作家的艺术个性和创作风格,是地理文化的形象显示。罗根泽的文学地理观恪守文学本位,特别是强调以文学家为考察中心,这种研究视野的确立客观体认和展示了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基础。就诗歌而论,罗根泽在梳理汉赋作家的评论之时,就清晰地意识到地域民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宋玉的《九辨》云:‘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当然是引用的《诗经•魏风》所谓‘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但较北方学者,如孔、墨、孟、荀的服膺《诗经》,相差甚远。”在他看来,屈原、宋玉等楚辞作家很少甚至不征引《诗经》的文学现实,正标举了中国文学起源中的《诗经》和“楚辞”两类地域文化脉络。罗根泽在《晚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中论述“诗格”之时,援引《文镜秘府论•论文意》所云“司马迁为北宗,贾生为南宗”之说,确立了散文的南北分野。文学地理所蓄积的文化张力,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会引发文学革新思潮。罗根泽追究古文运动的成因,有意从地理视角切入和突破,其云:“而唐代的有名的古文家,除陈子昂外,又大半是北人;就中的元结独孤及,不惟是北人,且是胡裔;所以古文实兴于北朝,实是以北朝的文学观打倒南朝的文学观的一种文学革命运动。”以文学地理来为古文运动号脉,已触及古文运动勃兴的地域背景,这种思维方式令人耳目一新。文学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往往离不开原生环境的影响,区域文化所积蓄的能量形成革新思潮对守成观念的大面积释放。他进而断论:“古文运动所以肇端于北朝者,最大的原因由于南朝的地方经济不同;而北朝多胡汉杂种,胡人固厌薄文丽,当亦是原因之一。唐代的古文家不惟多是北人,若独孤及与元结,更直是胡裔,此种消息,不难窥知了。”地域经济的繁荣,直接影响文学的发展,同时又隐含着因循守旧的经验思维。沾溉北方文学的场域特质,豪放求新之气驱使文人以复古求革新。缘于地域文化而引发的文学革新,形成根基于地理文化之上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心理的嬗变,姑且不论这种分析是否命中古文运动爆发的关键,但这种另辟蹊径的文学创新思维倒是值得称颂的。
地理环境对于中国文学、中国文论的影响是持续而深刻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使得文学发展的多样性成为可能。罗根泽的文学地理观兼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色彩,推举自然地理作用下的文化习俗的能动作用。其在考察中国文学批评的“时代意识”之时就论:“横的各国文学批评异同,大半基于空间关系;纵的一国文学批评流别,大半基于时间关系。所以中国文学批评的特点,我们归之地理的自然条件。”以空间与时间的演奏来把捉古代文论的特点,甚至直言自然地理之于中国文学批评特质的关键作用,强化了文学研究的人文地理特色。文如其人,作为创作主体的文学家总是一定文化区域的社会人,相应地域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性情总会或隐或显在其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来,从而形成相对固定的文学风格。罗根泽属意时空维度来考察文论特点及其嬗变的思维方式,展示了朴素的文学地理意识。在此统摄视野下,罗根泽援引魏征《隋书•文学传》和李延寿《北史•文苑传》的相关知识,推举地理因素为形成中国文论特点的根本原因之一:“此中原因甚多,最重要的当然是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罗根泽肯定了地理因素打造了中国文论的多样类型的可能,但又绝非简单的地理决定论者,显示其求真的学术识见。这样,经由文学家这一中介,文学或文论因地理之异而形成不同的文学类型和区域特色。在中西文化的对比研讨中,罗根泽将二者细论为以海洋文化为表征的欧洲文明和以平原文化为特质的中华文明,侧重文化地域生态来考察二者文化差异:“中国的文化,发源于寒冷的黄河上游,经济的供给较俭啬,平原的性质较凝重,由是胎育的文化,尚用重于尚知,求好重于求真。”属意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地域生态,强化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尚用色彩,“中国的文学批评偏于文学理论,与西洋之偏于文学裁判及批评理论者不同。”就中西不同文化生态环境而论,建构了地域文化基础上的思维演变,培植了不同文化区域背景的文化生活格局,罗根泽明显认识到中西文论的相对独立性,而这种相对自足的文论体系恰恰又是建立在人文地理基础之上的,从而呈现与西方大异其趣的艺术追求和批评趋尚。这种旁借异域,注重从地理因素来横向比较的文学眼光,展示罗根泽开放的学术路径,罗根泽独到的文论思维洞悉了文学地理学的壸奥。
转贴于中国
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发扬往往根基于民族文化生活土壤,受文学地理的制约,中国文论往往形成多样多色的潜质。文学的空间分布呈现相对的独立性,但并不排斥区域文学的互相渗透和彼此影响。按照梅新林的文学地理学建构,文学地理是作家籍贯、作家活动、作品描写和作品传播四个层序的动态综合。山川和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南北文学不同的审美风格,罗根泽认为“中国南北的地理风土不同,因之人民的习俗和学艺也不同。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历史发展的不平衡,而民族因素和学术因素,也有关系。晋室南渡,‘过江名士多于鲫’,可见故家大族率迁于南朝;而留在北朝的当然大半是乡闾平民。”就文人的迁徙来分析南北朝文学的不平衡,罗根泽的考察范围涵盖了作家活动和作品传播等领域,显示动态考察的特色。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区域圈,往往有中心地带、边缘地带的分野,传统的华夷之辨表现在文化上便是文野之争,民族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文学中心的迁移。罗根泽客观体认了文人迁徙之于文学风格和文学发展的巨大作用,文学核心时有迁移,恰好形成中国文学吸纳异质的开放气概。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所论“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也客观体认区域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影响。风土习性的差异,融化在民族文化血液里凝固成一种民族文学生态,波及文学形貌的存在和发展。罗根泽说:“南朝的文人大体都是自中原移来的贵族华人;北朝的文人,虽则未必渗入了胡人之血,但胡人的质俚朴素,总会使他们的观感改变,而汉制于胡,又会使他们发生报仇的意志。这也会使南北两朝,对文学的要求不同。”作家活动区域的更替,往往会刷新文学要求,罗根泽敏感于地理环境之于作家风格的影响,文风的雅俗之辨更多时间是后天学习和效仿的结果。汉人重经验思维,所以易因循守旧;胡人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胡人的刚健质朴熏染了北朝文人的清新自然之风,汉人的经验思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胡人的文化意识,如此循环往复的影响,才能永葆中国文学的生机和活力,作家活动区域的更替打破了文学区域阻隔的现实,北方文学的壮美和南方文学的秀丽构筑了多色复杂的中国文学,一部中国文学史正是包括南北方文学在内的各区域文学相对自足又相互影响的文学交流的结晶。罗根泽认为地理上南北差异,造成爱美与尚用的审美趋向,而拓宇于楚辞的汉赋批评允符了这种需要,“汉代所演唱的本来就是一幕‘南北合’的滑稽剧”,汉赋批评意在调解南北的不合,立足于南方,则偏于爱美,根基于北方,则趋向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