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31: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合唱教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合唱是中小学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对学生突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听辩能力和表现、再创造能力。而合唱本身不仅具备丰富的表现力,给学生和谐、同意、美得感受,还有利于发展形象思维、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普通中小学音乐的目的也正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具有多方面的基本音乐能力,即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2]。由此可见,合唱教学可使学生在作为表演者、欣赏者和创造者的音乐学习中,分享、交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使音乐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目前我国中小学合唱教学现状
近年来人们对音乐教育日益重视。合唱音乐因具有参与性强、表现力丰富等特点,成为很多中学的艺术课程,走人众多学生的文娱生活。学校非常重视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常常举办各种大型节日庆祝活动,而合唱往往是必选节目之一。与这种繁荣景象相比,一些主客观因素也给中小学合唱造成了一些瑕疵,为此,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合唱教学现状,寻找不足。
(一)合唱观念错误
中小学各校多数没有长期进行合唱教学,对合唱教学在音乐课中占据什么位置不清不楚,没有认清其对学生的重要性,盲目最求文化客场教育而忽视音美艺术德育教育,同时,多数人其中也包括部分校领导对中小学生合唱训练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用认识不清,大部分都简单认为在学校学生合唱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赛,为了比赛而组队,为了比赛不惜花重金请专家辅导,并想尽一切办法在比赛中获奖,总之合唱团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比赛而进行。这种错误的思想,使合唱在各个学校开展得不尽其意。结合我市合唱现状,经调查,合唱教学成绩较好的是三中、二中等,校领导和教师都认清合唱在音乐课程中的重要性,并坚持长期开展这方面教学,同时由于老师本身的音乐素养很高,有很强的指导能力,为此,频频在各校间组织合唱比赛中获奖。由此我认为,合唱教学要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上顺利开展,除了校领导要有高瞻远见,认清合唱在音乐课程中的重要性和对学生德育的发展重要性之外,部分音乐教师还需要有高尚的音乐素养和扎实的音乐理论基本知识,才能在“上抓下管”之下,把中小学合唱教学顺利开展。
(二)基本知识和技能不足
由于学习条件限制和学校任务突击排练,结合我市现状,学生的音乐基础歌唱水平较差的占大多数。归其原因就是老师的音乐素质不够,不懂练声的重要性,没有进行听音,乐理知识的训练和教学,导致孩子发出的声音执白,没有美感,再来就是对作品的分析能力不具备,要不就是挑选的曲目不合适,要不就是不能很好的处理作品,还有就是教师的指挥能力,有的学校是没有这方面的老师,只好懂些音乐的老师上阵,拍点节奏都没有正确的指出,等等,有的老师甚至把合唱理解为齐唱。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在练习合唱时,低声部和高声部旋律的音准抓不住,读谱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在歌唱水平上,由于没有学习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出现“大白嗓”和“喊歌”的现象。
(三)指挥能力有限,难以统领全队
拥有一个高水平的“教头”,可以说决定着整个合唱队的学习进程和演出效果。指挥通过击拍动作凝集了他所要表达的艺术构思,表面看来似乎只是在打拍子,实质上所表达的是一种语言、启示,并参与音乐的表演;他也是合唱队的一员,只不过不参与具体的演唱或演奏,而是以指挥动作所体现出来的音乐感觉,与合唱队一起表演[3]。所以把合唱队的指挥看作是一个摆设,任何人通过简单学习便可比划的观点是错误的。结合我市现状,拥有高水平的指挥者寥寥无几,大多数指挥者在其位不谋其职,简单认为指挥者就是做做手势,并无其它实质可言。而正也是指挥者认识观念的错误,往往在比赛之中,尽管学生合唱能力有很大提高,但由于指挥失误或缺陷,导致难以获得名次。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正确合唱观念
合唱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最善于表达人们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合唱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均由人声表达,故对音乐的感情表现较器乐更直接,加上大部分合唱都有歌词,是很容易被人接受的。为此,要让校领导和音乐教师加强对合唱观念的顺利,认清合唱的功能以及对学生艺术德育发展的作用。要让他们明白,合唱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强烈的感染力量,有利于便于组织,培养学生合作意思等功效,这些都是其它音乐表演形式无法相比的。在**年,我市中小学合唱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这和校领导队合唱观念的认识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也由于校领导和教师们的双管齐下,近年来我市举办各类合唱比赛和汇演的机会增多,同时也由于其他障碍的扫除,促进了合唱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技能,以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南,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普通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不断构造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合唱课程。同时,还要对学生合唱的技能技巧训练着重培养,如良好的歌唱姿势;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发声;自然圆润的音色;清晰的咬字吐字技巧;正确的识谱能力等技能的培养。
(三)培养指挥者技能和学生综合能力
指挥者在合唱教学中师领头羊的角色,对合唱教学主要起着统御协调之用。因此,指挥者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在其位,谋其职,以多种方法提升自己指挥水平。同时,在合唱教学时,学生必须用视觉来感知指挥的手势,根据指挥动作来统一速度,同时要用听觉器官来倾听其他声部伴奏,还要唱好自己所在声部,表现歌曲的情绪,这就使得多种器官相统一,达到协调,从而塑造完美的音乐形象。
近年来,我国的合唱指挥教育得到迅猛的发展,不过专业性较强的合唱指挥老师却较为匮乏。目前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学一般都由以下几类老师担任:①声乐;②器乐;③理论课;④在专业院校短期培训过的老师。因此也导致了负责合唱指挥教学的老师变动大、教学内容肆意支配、教学方法不合理不科学等问题。
二、浅析合唱指挥教学方法的创新对策
(一)对合唱指挥教学的认识要有所优化。过去的合唱指挥教学总是将合唱与指挥相互分开,这是不正确的,应该将指挥与合唱融合在一起,之后再开始综合教学。如此一来,就可以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老师在指挥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站在合唱者的立场,对指挥的知识、技能加以掌握、控制,这样才能理解、感悟合唱者的心理,从而可以更好地学习指挥方式以及技巧。
(二)呈现多元化教学。人们的艺术欣赏品味在逐渐提升,合唱指挥的形式也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在进行合唱指挥教学时,应发扬、集成陈旧教学方式中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创新,有效地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如今的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起着代表性的作用,它因自身独有的特点得到普遍的应用及关注;除此之外,也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教学改革的多元化,让学生获得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使师生间的交流得以强化。
(三)对教材内容加以完善。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所以合唱指挥教材的内容要与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符,还要与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相符,如此就可以切实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材语言一定要简单、一目了然,而对于那些语言难以理解、理论大于实践的教材一定不能选用,否则学生的水平一定得不到提升。
(四)实施个性化教育。每个人在嗓子构造、音质、音色方面都是不一样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来划分声部,指引学生按照自身的具体情况来掌握自己声部的发音,让学生能够有序地相互配合,不要根据自己的想法去随意地、无章法地表演,一定要体现整齐统一。只有如此,才能将作品的情感、意境演绎出来。同时,合唱指挥较为抽象,我们为了将抽象的东西转化为具象,就需要用到技巧性的方法来达到某种平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从而对学生学习合唱指挥的参与性有所优化。
三、结语
[关键词]合唱指挥;教学现状;教学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J6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56-01
前言
指挥在合唱团队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合唱指挥教学的重要性,但我国在合唱指挥教学中,多采用的是教师指挥、学生模仿的传统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限制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忽视了他们对教学过程中情感的体验。因此,分析合唱指挥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创新合唱指挥教学手段,对促进学生在理论知识、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我国合唱指挥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的合唱指挥教育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其教学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合唱教学研究不全面,对童声或是变声期的研究较少;只注重合唱教学,忽略了对学生改编、编排合唱活动等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缺乏研究和重视;教学手段单一、落后,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年龄特点,以上问题都容易对合唱指挥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1.没有正确认识到合唱指挥教学的重要性
合唱和指挥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整体,合唱指挥课程开设的基础是合唱,连接其教学和实践的关键也是合唱。因此,合唱课和指挥课的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是教学目标的重要体现。然而,部分专家、教师和学生对合唱指挥教学还存有一定的认识偏差,对合唱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合唱和指挥融合在一起,没有达到精准、良好的教学和指挥效果。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往往重视对指挥相对独立的研究,而忽略了从合唱的角度来研究合唱指挥教学。
2.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最近几年我国的合唱指挥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缺乏专业的合唱指挥教师仍然是其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合唱指挥教学多数是由声乐、器乐或是理论课等教师兼任,或是由经过专业院校短期培训的教师担任,这在合唱指挥教学中,产生了教师变动大、教学内容安排随意、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3.合唱指挥教学方式落后
在我国目前的合唱指挥教学中,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落后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当前信息化时代的环境特点。为此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对合唱指挥教育的长足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教学工具,强化讲解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对合唱指挥的认识程度和指挥水平。
4.合唱指挥教材的内容存有许多问题
在我国,合唱指挥的相关教材有很多种版本,但能够全国通用、长时间流传的教材却不多。目前我国使用的合唱指挥教学教材,多数都不能适应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不能明确体现合唱指挥的教学目标。合唱指挥教材的内容往往是大同小异、缺乏创新的,此外,还存在不合理不全面等问题,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对合唱指挥教学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提高合唱指挥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在我国目前的合唱指挥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合唱与指挥的技巧外,还要让学生从合唱者与指挥者的双重角度,学习和分析合唱作品的音乐内涵、风格特点、创作背景等,把合唱教学和指挥教学相融合,从而实现提高合唱指挥教学水平的目的。
1.加强对合唱指挥教学的认识程度
传统的合唱指挥教学一般是分开进行合唱教学和指挥教学的,应该将指挥和合唱相融合,然后再进行综合教学,这样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指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站在合唱者的角度来掌控指挥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合唱者心理的理解和感悟,对指挥方式和技巧进行更好的学习。
2.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合唱指挥教学
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形势,把集准确性、趣味性、全面性于一身的现代化教学方式,积极的运用到合唱指挥教学中,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来深化教学内容。通过利用网络建立合唱指挥教学知识体系,使学生学习合唱指挥知识更加方便;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使学生加深对合唱和指挥作品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合唱指挥技能的掌握。
3.改革和完善合唱指挥教材的内容
合唱指挥教材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要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对开展其教学活动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教材语言要深入浅出、简单明了,不能选用晦涩难懂的语言、脱离实际的教材,这样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没有帮助。另外,针对学生的年龄和接受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教材。
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将合唱指挥知识融入到丰富多样的形式中,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把音乐作品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当中,使学生增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加深他们对音乐作品节奏和情感的掌握。丰富生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合唱指挥的学习主动性,令他们更好的掌握指挥技能,对提高指挥效果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5.培养学生具有指挥者应有的品质
指挥一个庞大的合唱队有序而协调地演出,没有完善的纪律和制度是不行的。做为指挥者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认真准备好训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执行排练中的日程安排,杜绝随意性;也不可由于自身的忙碌而安排临时指挥,这种临时代替制度是合唱队的一大问题;其次要加强队员的时间观念,实行点名制,健全出勤制度,强化集体意识,遇事要克制自己,以整个团队的大局为重。指挥者的情绪对队员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这就要求指挥与合唱队做到既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指挥工作是艰辛的,排练中的各种困难也是层出不穷的,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指挥的教学与实践中,通过对学生严格的要求、耐心的诱导、刻苦地磨练,逐步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和饱满的热情,富有激情地投入到指挥的排练过程中去,以指挥者的情绪带动全体合唱队员。
6.与形体课结合,开阔指挥思路
指挥是用身体的动作来指挥合唱团的,这与舞蹈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别于舞蹈,指挥主要是通过手的动作来带领合唱团演唱,双手是指挥的核心。我们可以借鉴手的优美动作来为指挥服务。此外,我们在排练或仔细观看指挥家指挥合唱时会发现,指挥者头的摇摆,眼的表情,面部表情,身体的轻微摇动等,这些暗示动作若用之恰当,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指挥教学时就要结合典型的范例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以开阔学生的指挥思路,丰富指挥艺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目前的合唱指挥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应积极引进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改革合唱指挥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的掌握合唱指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优化和提高学生的合唱指挥效果和水平,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合唱指挥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英辉.合唱指挥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6).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信息时代的进步,知识也变得新潮,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必须开拓新思路,在思维上合实践上寻找新的出口。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育的方式我也在不断探索,我的学生,他们并没有太深厚的语文功底,并没有太大的学习热情,怎样把一堂语文课上好,怎样让学生听得懂、听得出兴趣,成了我时刻思索的问题。在这过程中,我也常常阅读一些教育论著,从而理解怎样将语文教学推向大课堂,实现生活化,在常规的教学模式中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语文教育就像喂养,哪怕是一小点感动或是启发,我也细心消受。
一、回归常识
语文常识是我们接触语文最基本的切点,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学生语文常识的增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职生的常识普遍不是很高,很多学习过的作家作品往往也只有依稀的印象。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去理解作者的背景,以及一个时代的背景,从这些背景中了解作者的生活境遇以及思想的产生。在文章中寄托的感情,去发现文章的中心和精髓。从这样的背景中,学生也能接触到许多历史文学,了解文学史上历史及现状的许多变化和进步。在对于外国文学常识的认识中,能激发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从而辩证地看待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仅如此,文学常识往往是现在语文教学的重点,与语文知识也紧密相连,语文常识的掌握程度代表着对文学的运用,因此,在教学中回归常识是老师带动学生从复杂问题到简单脉络的核心。比如在教授莫泊桑的《项链》时,我首先要给大家介绍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整个社会对上流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才导致了女主人公根深蒂固的虚荣心,甚至强烈到不惜用十年的青春去换取一夜的绚丽。不然,学生往往会产生很多的疑惑: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跟她朋友坦白项链丢了?女主人公怎么会在十年的磨炼后还在回味当初那一夜的美丽?作者是否在虚构等等。
二、贵在朗读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是书面语言向口头语言的复原。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朗读能使学生更好地更融入地去感受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与感情。而如今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少读甚至不愿读,这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影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健康的审美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受到课本的熏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朗读自有它的目的,主要在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因此,语文的教学的朗读起到了对学生的触类旁通作用,有助于学生在朗读中汲取知识,认识到生活中的人文。这里我还要提到“语感”一词,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感受到语感的存在,读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三、勤于对话
说话是语文能力的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过度重视自己的讲课的程度,而忽略学生的思考。所谓“因材而教”。就是要重视学生对于文章所产生的看法和思想。因此,在我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应用小组讨法,把课堂的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并且让他们组成小组去探讨自己的疑惑、自己的理解,把他们的思考带到教育的重心,使他们在与老师和小组成员的对话中充分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看法,也使教师看到学生的误点与盲点。在学生的对话中,教师也给了学生一个说话的平台,激发他们对于语文这门语言学科的兴趣,加强了他们的语文说话水平。而个人的谈吐气质,恰恰是从语文对话中成长而来的。
四、抓住阅读
这里所说的阅读,是课本之外的阅读。阅读是体现一个人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而仅仅面对语文课本来谈语文,自然太过于狭隘了。在课外的阅读中,学生们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阅读的同时,学生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与优美语句。阅读是一种语文技能,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阅读中形成的语言水平是语文教育中举足轻重的成功点。为了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兴趣,我充分挖掘了语文课本中的知识,在课堂上利用时间给同学们介绍名著。充分抓住了学校中的早晚自习时间,一开始以半要求的形式来约束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且利用上课时间的前五分钟,让同学们来介绍自己的阅读所得来激起他们阅读的必要性。等到学生对阅读有了一定的兴趣后,我又结合课本制订一系列的读书计划,定期收取学生的读书笔记。比如说上《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课时,同学们有提出疑问者:生活中很多坟墓都很简陋,为何唯有托尔斯泰的坟墓简陋了,却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我给同学们介绍了托尔斯泰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和他的作品。讲到了在他那个年代,在他所撰写的作品里,他提出的种种超前的制度和想法。在课堂上我介绍了他的几部作品的情节,激起了大家对他的兴趣。尽管是外国名著,尽管作品有点长,但是班级里还是有不少同学看完了《复活》《战争与和平》等,并且进行了读书笔记交流。
五、爱上写作
现在,不少语文老师都有同感:写作是学生最不愿意做的事。而我是这样认为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有很多原因的局限性:学校的生活圈子小,学生的生活略显枯燥,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发现“真善美”的眼睛。如今色彩斑斓的世界,信息速度发展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有写作的习惯了,空余时间,总是会被周遭的电脑电视或者是网络游戏刺激着头脑。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作文仍是一件重要的工作。作文离不开生活,要写作,必须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笔底才会淌出源源清流。为此我带着学生来到了角直古镇的叶圣陶纪念馆,给大家宣讲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他开辟的生生农场就是想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语文,使学生发现生活的灵动与奇妙,积累生活才能构思出真实的写作。教学写作就是带领学生体验生活,引导学生感受生活,鼓励学生领悟心灵。
六、重在实践
以素质教育为动力,我校化学竞赛活动正在健康地、稳定地发展着。
14年来,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化学竞赛共获奖162个,其中省级一等奖81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22个;国家级一等奖14个,二等奖1个,特别是从1993年至1997年5年中,共有6人参加国际化学奥赛,获金牌4块,银牌2块。我校成为我国中学生参加国际化学奥赛获奖牌最多的学校之一。
这些成绩充分显示了我校在培训化学竞赛选手上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显示了我校化学教学质量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广泛地开展化学竞赛活动,能够有效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它是常规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是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提高。
一、化学竞赛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
抓化学竞赛培训,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1.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而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后天勤奋努力和培养的结果。
兴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前提。化学竞赛具有兴趣性、竞争性和创造性的特点,符合中学生的好奇、好胜心理。参加化学竞赛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因而他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爱好自觉地参与。兴趣与主动性、与热情同在,兴之所致,甚至废寝忘食。据调查,参加化学竞赛的学生都主动地阅读过课外化学读物,做过一定量的化学竞赛题,参加过化学课外活动,这对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勤奋上进的优良品质都很有好处。
化学竞赛活动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每一次活动都是竞赛选手个人价值的自我发现和自我体现的机会,也是他们经受磨炼、提高能力的过程。学生在参赛过程中经常研究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既提高了抽象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激烈的竞赛环境里,每一个选手都面临着强手的挑战,面对众多的强手,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要有较强的综合、推理、分析、判断、评价的能力。因此,通过竞赛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参赛学生的智力闸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如一泻千里的洪流,得到充分地发挥。虽然许多竞赛选手将来并不以研究化学为职业,但他们从化学竞赛的文化熏陶中所获得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将受益终生。
例如1994年我校高中毕业的一位同学,曾获省化学竞赛一等奖,通过参加化学竞赛,他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他被保送上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后,一年级英语通过了四级,二年级英语通过了六级,而且他的各科成绩在系里名列前茅,系里决定他提前一年毕业,并以第一名的总分考取吉林大学化学系硕士研究生。他在写给老师的信中说:“在师大附中三年的学习给我最大的益处是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了这两种能力,在学习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我在大学里所取得的成绩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化学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在课堂教学之外获取新的知识信息的机会,与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信息相比,这种新的知识信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因而具有发展型和探究型两大特征。
发展型知识结构是知识信息的时代特征。化学竞赛活动的内容不再封闭在传统的教学之中。现代化学的内容经过化学教育专家之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再现在中学生的面前,使中学生及时地受到现代化学思想与方法的启迪。甚至于有些化学家苦心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很快的速度,就到达中学生的手中。例如C60是美国科学家在1985年通过实验得到的碳的同素异形体,在1992年1月全国化学竞赛时就出一道有关C60的试题,这道试题对每个中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这种传播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渗透了现代化学的内容,为学生知识结构的进步更新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探究型知识结构是科学人才的突出特征。化学竞赛内容不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模仿型。与课本上的常规题不同,高层次的化学竞赛题大多是非常规题,所谓“规无定规、法无定法”,就是说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是需要自己去探究问题的解法,解题的途径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独辟蹊径。学生通过这种训练,养成了独立钻研的习惯,学会了独立解题的方法。
2.造就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化学竞赛活动造就了学生追求科学发现的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化学竞赛活动的经验告诉我们:竞赛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自觉的学习动力;竞赛要有坚强的意志,冷静的头脑,灵活的应变能力;竞赛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有不服输的精神,必须好强而不呈强;竞赛要有很强的自信心,而不是夜郎自大,盲目乐观,善于调整竞技状态,抑制临考前的紧张情绪,相信天下的事都可以做好,因而要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直至成功。化学竞赛活动给予学生的上述经验,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攀登科学高峰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在化学竞赛活动中,教师不仅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经常通过介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勤奋求实、献身科学的教育。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我们应该发扬他那种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精神,学习他那艰苦朴素、勇于实践、不断进娶无私奉献、执着爱国的高贵品德。
作为竞赛的参与者,他们有激情,有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把个人竞赛的优劣与集体荣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每一次竞赛都是一次生动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将他们参加竞赛的激情转化为对社会、对祖国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化学竞赛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化学教师
化学竞赛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高水平的智力竞赛,不是一两个教师能胜任和承担得了的,需要一批甘为人梯、富有理想、乐于奉献、事业心强、勤学好钻、勇于带领学生去拼搏的教师队伍。要适应化学竞赛培训的要求,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就要求教师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学习,加速知识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的教师,为了辅导好学生,除重新深入钻研中学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外,还要重新阅读一些有关的大学教材,同时还要经常关注化学课外书籍及报刊杂志的最新化学研究课题,拓宽知识面、研究大量的化学竞赛试题,进一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又提高了自己。我校化学教研组共12名教师,其中有7名教师,均能参加指导竞赛培训。在这些教师中,尤其一批年轻教师是在化学竞赛中成长的,他们努力钻研,勤于思考,不但能教好高中的化学课,还利用假期到湖南师大化学系去进修提高,读函授研究生,从而使自己能胜任大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促进了我校化学竞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化学竞赛有力地促进了化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化学竞赛活动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爱好,培养了他们的全面素质与能力,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化学教育教学的改革。
1.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传道、授业”为己任,大多采用被动式的灌输方式,即遵循“学习、复习、再复习”的模式,这种模式使知识在原有的框架内重复出现,是一种再现性思维的模式。它是思维的低级形式,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能动作用。而化学竞赛活动则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就是要贯彻“学习、学习、创造”的新教学模式,它十分强调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引而发之”,像放鞭炮一样,教师点着引线,使学生内在潜力迸发出来。如教师在课堂上讲一个例题,学生学习、模仿,称为学习阶段,那么给学生留下的课后习题,就不应是例题的简单重复,而是让学生看书、钻研教材后才能解出的题型,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又有了新的见解,称为第二个学习阶段,然后在此基础上独立地判断题型,解题,称为创造阶段。这时学生可突破原有的知识构型,超出教师的思维模式,甚至达到一种新的知识境界。几年来,我校在竞赛中能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化学竞赛活动,实际上也有一定的导向、启发作用,促进了我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2.丰富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
化学竞赛是化学科技活动的一种形式。化学竞赛活动包括竞赛培训和经常性的化学科技活动的全过程。化学竞赛活动通过化学讲座、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化学小论文撰写、化学竞赛培训、化学魔术表演、举办化学游艺会、办化学小报、组织参观工厂等的深入广泛的开展,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课内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在课外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激发了兴趣爱好,发展了个性能力,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意志品质,形成特长,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近几年来,我们请专家来校进行讲学。请他们讲化学的最新成果、化学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化学与生活、化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发展概况等。通过化学讲座拓宽了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因而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组织学有潜力的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在自学基础上的集体讨论,通过讨论,相互启发,得到新的思路,引出新的设想。特别是那些各抒己见的争论,对于激发参与者的灵感和培养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大有裨益。课外兴趣小组是学生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我们还经常组织同学撰写化学论文,并进行评选活动。小论文从搜集信息到提炼主题,从谋篇构思到行文表达,都有赖于科学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好的文章还推荐到有关杂志发表,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感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使他们觉得在化学领域一旦自己的能力智慧得到老师的承认,甚至还能在杂志上发表的话,更会迸发出学习的热情,从而爱好化学、探索化学、献身于化学。
根据教材内容,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组织学生参观与化学化工有关的工厂,学习了解化学在社会中的地位。不仅扩大了学生知识的领域,同时也使他们对工人师傅的辛勤劳动和技术改革的日新月异有了新的感受,从而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能力,吸引了广大中学生参加,因而大大丰富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
关键词: 古诗文教学 健康成长 作用
中国原是诗的国度,自古培养学生就注重“诗教”。中国古代的文人以优美的文字、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读者的心灵,有的振奋人心,有的开导劝慰,有的逍遥浪漫,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思想和行为。当然,古诗文学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什么是健康成长
我们所说的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即学生是否认知正常,情感协调、意志健全、个性完整和适应良好,能否适应生活、学习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康人格。”可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拥有健全的身心。然而,中国古诗文“养心修身,润人心田”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好载体,在教学中必须巧妙并充分利用。
二、如何利用古诗文
古诗文教学以“听读”、“诵读”、“思考”、“联想”为主,我认为要想在古诗文教学中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巧选诗文,以德为本。
古代文人赋诗言志,好的诗文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教师在选取教学文本的时候要有取舍。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道德却出现了滑坡现象,在此影响下,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发生了变化,学校教学应格外注重学生优秀品德培养,以“育人”为目标。在古诗文教学中要有目的地选择以德为本、修养情操的诗文,因为拥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情操是身心健康的保障。中国古诗文对品德情操的含义和如何修养也有不少描述。例如,《论语・宪问》中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告诉我们为人既要重恩德又要讲原则;再如宋代诗人程颢在诗中写道:“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形容志士们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诗经・小雅》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是在告诉我们,人们对道德高尚的人崇敬和模仿。
这些诗文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德。如何培养品德,古代文人告诉我们一些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告诫人要每天对自己进行审视和反省;《左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是在告诉我们知错能改的道理;《孟子》中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古人自我修养的至高境界。若我们在古诗文教学中选择、推荐这一类的诗文,进行系统性的诵读、品鉴、记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帮助学生抵制外界的种种诱惑,保持平静心态则有很大的帮助。
2.以“乐”引路,提高审美。
古代诗歌的语言凝练,注重押韵、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许多诗歌更是被改编为歌曲。因此,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引入音乐不仅可以达到古典诗词的教育作用,而且可以让学生有美的享受。孔子曾说:“音乐可以善民心,移风俗,淳教化。”在诗歌教学中尽量结合音乐,精心挑选与所讲古诗词相关的乐曲贯穿教学,这是一个很明智的方法。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步入古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读懂古诗词,体验诗词的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和意境美,提高诗词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这样的教学实例不少。举个例子:在学习《诗经・蒹葭》时,我播放了一首由它改编而来的歌曲《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邓丽君的歌声给学生塑造了凄丽迷茫的意境,很切合诗中要表达的那种缠绵悱恻、独自彷徨的情愫。经过聆听乐曲,学生在诵读的时候能较好地把握朗读的情感,在解读诗歌内容时更有画面感,并能准确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种诗情乐韵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音乐情感体验和诗词意韵抒发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让音乐领路古诗词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让学生更有兴趣、更加轻松地学习和传承中国古诗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3.知人论世,情感共鸣。
诗文是作者抒怀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看到文人的积极向上、豪迈胸襟,也可以看见他们的自然纯真、坦率豁达,还可以了解他们对人生的思索,可以看见他们的爱国热情,等等。透过诗文,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更加深入了解作者本人。我坚信伟大的诗人穿越千年,依然能散发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古诗文教学中要重视对作者人生经历的学习和了解,抓住对人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因人爱诗,因诗动情,给学生正确的情感导向。目前学生学得最多的就是唐诗,诗仙“李白”是唐朝诗人中最富有想象力,不畏挫折的人格美的代表。我们学过他的很多诗篇,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展现了他的乐观和自信,尽管李白的一生充满波折,但是在现实与理想有很大差距的时候,他却没有悲观,而是依然执著追求自己的目标,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再说“诗圣”杜甫,身处战乱年代,但是忧国忧民的他依然在诗中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表达自己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每一个文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文人都有个性,每一个文人都有独具风格的作品,那么不论是深处浊世却坚持九死未悔的屈原,还是隐居山林采菊东篱的陶渊明,还是为因为离别怅然神伤的柳永,抑或是怒发冲冠奋力抗敌的岳飞,总有那么一个诗人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动学生的内心。
三、古诗文教学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1.对优秀品德的培养。
中国的传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是以礼乐诗书、经史典籍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理,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格特征的人。我们要剔除封建糟粕,吸收借鉴有意义的思想内容,比如“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的家庭理想,“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这都是符合时代要求。我们要通过古诗文这一载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担负起传承中华美德的责任。
2.对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古诗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之美,调动学生想象,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在古诗文中,那些壮丽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诗人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诗人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借此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的关系,让学生懂得,古诗文中,大自然已经成为诗人抒感的重要对象,成为诗人情感外化的表现体,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3.对情感世界的充实。
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学会调节情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一方面那些激励斗志、自强不息的诗篇,让学生汲取奋发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那些规劝开导,分析得失成败的文章让学生明白成功不容易,失败不气馁的道理。通过古诗文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品诗读文,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含英咀华,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古诗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更可以淡泊名利心,净化灵魂。古诗文教学应受重视,它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的育人工程中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它。
参考文献:
[1]李玉霞.中国古典诗文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9(13).
[2]范爱蓉.论中学语文古典诗文教学中的学生人格塑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幼儿园; 心理健康教育; 意义; 渗透; 家校联合;
近些年来, 由于4+2+1家庭生活模式引发幼儿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仅就幼儿园对有心理问题的幼儿进行教育的意义进行简单阐述, 并结合案例与大家共同探究幼儿园在日常的保育和教学活动中及家校联合下如何对有心理问题的幼儿进行渗透式的健康教育。
一、幼儿园对有心理问题的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
通过调查发现, 幼儿园的孩子大多为3~6岁的儿童, 该年龄段为儿童的品格形成和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低年龄的儿童来说正确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他们一生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而作为4+2+1模式下的幼儿,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 部分幼儿很多时候都与祖辈们共同游戏和玩耍, 由于祖辈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任性、自私、脆弱等心理问题, 这些幼儿不容易交到朋友,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 也极易遭到同年龄幼儿的侮辱和歧视, 致使他们产生消极和自卑心理、缺乏热情和安全感, 容易形成偏执性格, 严重影响他们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幼儿园在一日保教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现实当中那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幼儿的父母或祖辈往往缺乏相应的幼儿教育新理念, 或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他们, 导致他们心理出现了问题。由于幼儿严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 那么教育他们的重担在很大程度上落在了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身上。
具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普遍比较敏感, 因此当他们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时, 如果幼师用宣“灌”式、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往往适得其反, 引起他们的反感, 使他们产生抵触心理, 使幼儿园对他们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
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如曾有一名幼儿在教师锻炼其独立吃饭的能力的过程中暴露了他任性的问题。如果教师对他的任性行为无节制的宽容和娇纵, 一定会使他任性的心理问题变得更加难以解决。由于幼儿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与刻板性, 如果教师采用简单、直接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 那么很可能使这名幼儿产生逆反心理, 从而更加助长了他的任性行为。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对这名幼儿进行心理辅导。一方面可以利用“亲其师, 信其道”的“自己人”效应, 从建立亲密的师幼关系入手, 使其产生主动约束自己任性行为的思想, 最终使其在客观上消除任性行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 对于这名幼儿在独立吃饭能力培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任性行为, 教师可以暂不予理睬, 当他感到自己的任性行为很无趣时便会做出相应的让步。以上所阐述的对幼儿的心理进行辅导的方法与宣“灌”式的辅导方式相比, 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从而更能达到较好的心理。
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 幼儿应该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 学会分享和交往。当有些年龄偏大一点的幼儿还表现得比较自私, 阻碍了他的社会交往时, 幼儿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为他们搭建分享的平台, 帮助他们冲破自我为中心的束缚。如大班有一名幼儿在一次建构游戏活动中表现得非常自私, 由于他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建构材料, 还导致他失去了一份友谊。对此, 我并没有视而不见, 为了帮助教育他, 在分享活动中, 我引导他把自己的绘本借给小伙伴看一会儿, 然后体会一下自己分享时的心情。通过这次分享的体验, 这名幼儿感受到了分享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私的心理, 从而培养了他的分享意识, 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到了实处。
三、通过家校联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家校配合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我发现家校合作中有很多问题值得关注:一方面是家校两方面在观念上不一致, 另一方面在组织层面也存在很多阻碍。如我们认为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才能使幼儿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而部分幼儿的家长认为, 教育孩子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幼儿园的责任。对于这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幼儿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与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 首先从观念上与他们达成一致, 使他们在最大程度上担负起教育和关爱幼儿的责任, 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各种家校联合制度和组织, 以完善沟通渠道, 为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保证。
总之, 现代家庭生活模式下, 部分幼儿存在心理问题, 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另外由于他们中有一部分比较敏感脆弱, 因此教师宜采用渗透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希望本文所阐述的观点对教育同仁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丽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 2012.
一、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活动。
二、有关学术委员会的专家申报编写“十一五”高师本科音乐课程教材。
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音乐教师培养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继续进行收集资料工作,并于今年8月召开第三次核心组全体成员会议,届时每一组课题拿出一个内容体系相对完整,具有说服力和价值的研究成果,年底交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四、2006年下半年同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联合举办“珠江杯手风琴比赛”。
五、拟正式开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网站”(简称“中国音教网”)。
六、各学术委员会工作:
1. 基础教育器乐学术委员会:2006年下半年举办全国中小学生竖笛邀请赛,包括系列八孔笛合奏、重奏和独奏;在此基础上,年底将举办全国中小学生竖笛冬令营,营期将进行颁奖和演奏交流;编辑出版中小学竖笛教材与重奏、合奏曲集,为全国比赛提供资料;编辑中小学器乐教学论文集。
2. 基础教育舞蹈学术委员会:2006年上半年举办“高中舞蹈教学研讨会”。会议内容为: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舞蹈选修模块和教材的介绍;舞蹈选修模块及教材中“跟我学”模块基本教学方法的培训;高中舞蹈模块教学示范课例展示观摩;高中舞蹈教学实践交流与研讨。
3. 基础教育童声合唱学术委员会:组织中小学以录像的形式进行合唱评选活动。
4. 中等师范教育中心:于2006年6月召开常务理事会,就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工作的精神,进一步做好职业音乐教育工作进行研究;中师声乐学术委员会和钢琴学术委员会将于2006年11月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全国中师(含高职、小教、大专)40岁以下教师声乐钢琴即兴伴奏比赛;同时举办声乐、钢琴论文评选活动。
5. 高师钢琴学术委员会:组织以我国近年来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包括与钢琴教学相关的理论、观念、方法以及教材使用方面的经验体会等论文评选活动,并于2006年9月中旬召开钢琴学术委员会第二届年会,会议主要内容为钢琴教学改革学术研讨和获奖论文颁奖。
6. 高师合唱学术委员会:2006年5月在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第二次合唱学术委员会全体成员大会;组织编写合唱与指挥教材;继续编印《高师合唱通讯》。
7. 高师手风琴、电子琴学术委员会:2006年5月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同时召开电子琴学术研讨会;继续做好高校手风琴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
8. 高师理论作曲学术委员会:2006年10月在江西南昌召开学术委员会年会;组织主题为高师理论作曲专业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