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财务内控论文8篇

时间:2023-04-06 18:36: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财务内控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务内控论文

篇1

(一)财务预算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的管理混乱有的集团企业或者由于管理者自身原因或者由于集团企业发展较快等原因,到目前为止,并没有集团企业财务控制的意识存在,所以财务控制中的财务预算制度也就当然的没有了。有的集团企业虽然有自己的财务预算制度,但是却是形同虚设,并没有发挥其该发挥的作用,成为集团企业的“门面”,甚至是随意更改财务预算。还有的企业预算不科学,在制定的时候并未充分考虑集团企业以及子公司的实际情况,缺乏严密的计量考核以及相关的考虑,导致有的企业到年末的时候看起来似乎盈利很多,但是实际中却是利润大部分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不良资产不断增加,资金运作困难,企业运营资金不足。

(二)监督、控制、考核不力集团企业中,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缺乏相应的了解,内部审计制度也不健全,外部审计由于其固有的弊端性受利益所驱使,只是走过场,会造成企业的监督、管理很多时候脱离市场,脱离实际,可能只是集团企业领导的个人喜好而已,造成集团企业的财务亏损。

(三)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手段落后许多集团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会由于兼并、收购等等手段来迅速的壮大企业,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由于企业太大,旗下子公司太多而无暇顾及全局,无法及时掌握或者及时处理子公司出现的问题。另外,集团企业较小时候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对于壮大之后的集团企业的管理就会显得落后,不再适用。

二、集团企业财务控制的改进方式

(一)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一般来说,企业内控中的财务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集权制、分权制、混合制。三种模式都是各有各的优缺点:集权制可以增强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管控能力,但另一方面会导致子公司缺乏积极应对市场变动的主动性还有经营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受到挫伤,削弱了集团企业的应变能力。对于不同的企业: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也许对于财务控制模式的选择并没有唯一的优劣标准。比如对于子公司与集团企业联系比较紧密的企业,而子公司的控制权对于集团企业而言很重要,这样的企业也许集权制会是比混合制更好的选择。而对于一些需要积极应对市场,比如说销售或者就是流行的快消行业也许分权制会比混合制更好一些,因为采用分权制可以使得子公司有足够的自可以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形的销售模式、销售产品等,对集团企业而言,子公司的经营积极性也许比控制能力更为重要,这个时候也许分权制会更好一些。但是,上述一些类型的企业在选择财务模式的时候也与其规模有关,处于不同规模的企业的选择可能也并不是一致的。华能集团是一家依靠国家以煤代油专项资金发展起来的以电力为中心的一家国有大型企业,由核心企业中国华能集团、9个成员公司以及这些公司旗下的400多家子公司组成。旗下有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以及山东华能电力开发公司分别先后与纽交所上市。华能国际对其子公司的管理就是采取了混合模式,既有筹资、投资、财务业绩等方面的控制,也有子公司发展的自由性。总的一句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适合企业的、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的才是好的。

(二)建立相应的财务控制制度完善集团企业的财务控制制度,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财务报告制度以及相应的合适的管理机制,完成对相关指标比如利润指标或者是资本报酬指标的考核。另外,有一个词语叫做“尾大不掉”,当集团企业不断做大的过程中虽然有许多好处,但是不可否认,许多的劣势也就出来了,尾大不掉就是其中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在集团企业较大的时候,信息的畅通无阻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起了很关键的作用。说到底,企业太大,信息就无法像小企业一样能很快而且完整的传递,所以才产生了大集团企业反映慢的问题。所以,在解决集团企业财务控制方面,建立一个通常的信息传递机制无疑是重要的。要获得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构建一个畅通无阻的财务信息沟通系统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措施来实现,比如通过集团公司统一管理运行的财务网络系统来强化对子公司以及集团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规范子公司的日常运营活动;集团企业与子公司的财务目标进行统一,无论是资金、核算还是制度方面统一的进行,财务业绩考核标准以及预算也应该要相互统一,或者一些其他的合理的、可以促进集团企业加强财务控制的措施。如同上文提到的华能国际,其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投资额度、筹资额度、财务业绩考评,筹资由母公司统一安排,投资超过一定限度之后才需要向母公司申请,财务业绩考核主要考察利润、净资产收益率以及经营性净现金流三个方面。

(三)强化集团财务监控要加强集团企业的财务控制,集团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财务管理约束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强化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财务监控能力。集团企业要针对当前的宏观政策、经济形势,制定一个符合企业的、合理的、可实施的财务管理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这样的一个财务管理制度必须是经过集团企业董事会慎重讨论并决定,有集团企业的管理人负责实施监督行使的,结合了集团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包括集团企业的行业状况、企业章程准则等等以及子公司面临的市场实际情况,而不是“拍脑袋”做出的决定。同时还要定期检查、日常督促,并建立起能够促进集团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措施,比如可以对企业的各项超过一定数目的现金流进行管理,控制资金的流动方向;或者是建立财务报告制度,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财务考核指标等等。完善集团企业的内部审核制度。审核之时可以以集团企业的资产为主线进行,建立起完善的一个审计网络,将集团企业各级都涵盖进去,没有特殊、没有可以不接受审核的例外。另外,可以建立一个专门负责集团企业审核的审核委员会,当然审核委员会不仅仅是对集团企业进行内部审核监督,对于子公司也有着同样的监督作用。

(四)完善各项考核指标体系对于子公司而言,将公司资产保值、增值是其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子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给集团企业带来的回报是需要使用数据来进行客观评价的,而这一套可以被量化的客观的数据、指标就是集团企业对子公司进行考核的一个评价体系。对于从这个评价体系评价出来表现好的子公司,集团企业应该给予表扬,相反,对于表现差的子公司当然也就应该给予惩罚措施。这样的一套在集团企业财务控制方面的考核指标体系主要应该包括一些基本的财务指标,比如企业变现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利润增长率,营业额增长率等等。虽然这些容易度量的、可以量化的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轻松的度量子公司的表现,但是也不可过度相信。要做好定性与定量指标结合的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分析,业绩与市场结合的分析。

三、结论

篇2

(一)财务内控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上存在着不完善的监督机制内部控制是在高级管理层设计实施、底层员工积极参与的结构体系中完成的,如果财务内控在监督机制中存在不完善的情况,那么将会导致内部控制难以有效实施,对整个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带来巨大的影响,只有建立合理的运输管理的监控机制,才能保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各个相应部门独立行使其权利和职责,保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财务内控有效科学的发展。

(二)财务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难以有效的进行资金监管道路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一项重要的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道路运输要比其他运输方式具有较大的优势。如果在东路运输管理机构中存在财务的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那么将就不能建立相关的职责与权限的制衡机制,这样一来将难以促进财务控制和相关的监督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发展,甚至导致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一般。

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财务内部提出的有效合理解决方案

(一)在道路运输的内部财务上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一旦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财务内控的管理理念出现偏差,则会严重影响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内部财务控制的发展,阻碍道路运输管理财政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要建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内部财控机制,确保财政人员树立正确的道路运输管理管理理念,促进财务人员自动接受外界的监督,促进财务管理的透明化发展。并通过强化内部制约的方法,提高内部财务的工作效率,减少财政失误现象的出现。

(二)逐渐完善相关的财务内控的道路运输管理监督机制监督管理机制是任何企业和机构发展离不开的职能之一,想要保证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财务控制和监督职能,首先应该充分的了解财政内部的结构现状,这样才能针对财政的内部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机制。其次要进一步了解财务人员的工作情况,为了确保财务人员处于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则需要建立监督人员工作独立的工作环境,减少外界不必要的干扰,以便于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后监督管理人员的选拔要严格的按照选拔机制进行选拔,保证监督管理人员有效的工作,确保选拔的监督人员不为其他名利诱惑而动摇,以便于保障监督管理机构的公正廉洁。

(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促进财务内控的规范化发展任何机构和组织都离不开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一项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保证及机构和组织正常运行的基础,因此针对目前我国道路管理机构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必须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这就需要管理机构财务内部监管的实施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来加强对道路运输中流动资金的管理,合理的对财务人员进行调配,以便于形成良好的相互制约的工作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形成道路运输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3]。

三、结论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分类目的问题措施

所谓的内部控制,定义有很多种,通常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进行、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而由单位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的总称。内部控制制度作为规范管理,已愈来愈为财务理论界和实践界所重视。

从上述定义可知,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才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

提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组织内部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方法、程序和措施。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二是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证单位内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也是内部控制的目标。

良好的内部控制虽然能够达到上述目标,但无论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多么完善,它都无法消除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这种局限性也必须明了并加预防。主要表现为:①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局限;②如果负有不同责任的职员忽视控制程序、错误判断、甚至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舞弊等,往往导致内部控制失灵;③管理人员,逾越控制,对设置或实施的内部控制不予理睬,也会使建立的内部控制形同虚设。

一、内部控制基本分类

一是货币资金控制。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血液,其高流动性使之能任意转换为其他任何类型的资产,极易引发贪污、诈骗、挪用等违法乱纪的行为。货币资金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货币资金开支的合理、合法和货币资金回收的安全可靠,防止贪污舞弊行为,保证资产的安全,保证会计资料准确,满足生产和经营的需要,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资产控制。综合型医院由于大型精密设备和仪器数量多,价值高,所以不但要加强资产的管理,而且内部控制也必须到位,要在主管院长的统一领导下,将各职能部门与使用单位组成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制定制度,对资产的购建审批、验收、记录、使用到报废清理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建立健全各类资产卡片、账册,防止资产流失、转移。

三是监督检查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监督检查,是指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单位结合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定期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与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估。

二、内部控制基本目的

一是医院要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努力做出符合战略要求、有利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长久价值的策略选择。

二是医院要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行业和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益。因此,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是医院内部控制的基本目的。

三是可靠的信息报告为医院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因此,提高信息报告质量,是医疗行业必不可少的控制手段。

四是守法和诚信是医院健康发展的基石。医院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国家法律法规有效遵循,是医院内部控制的绝对保障。

三、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不少医院并未意识到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只是把它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订、汇总,在某些医院,领导者长官意识浓厚,指示会计人员造假,违反财经法规,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二是制度不够完善。财务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现已基本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但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规定没有成型的文件规定。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严谨,仅仅把一些业务规章制度当作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明确,影响了执行的效果。

三是信息不灵。医院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医院会计核算和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快了,会议核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也为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新问题。计算机技术的复杂性以及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较之手工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难度更大。

四是专业人员素质不强。在一些医院,一些不具有会计专业技能的人员充斥在会计岗位上,账务处理混乱,会计操作性、原理性错误大增,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许多财务管理人员并未受过正规专业教育,亦未对其进行管理培训,这些低素质的管理人员即使有全力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因能力有限而无法真正发挥其有效作用。

四、内部控制完善措施

一是要建立业务的常规性授权和办理例外业务的特别授权体系,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审批层次、授权审批程序和授权审批责任,形成责任明确、有权有责的管理控制体系。医院对于重大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二是要建立科学、严密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安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的基础。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明确规定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操体权限和控制方法。

三是要通过预算的编制和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比较、分析医院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不良后果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的严格执行。做好医院预算控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控制:确定预算的项目、标准和程序;编制和审定预算;预算执行的授权;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预算业绩的考核和奖惩。

四是要各项退费必须提供交费凭据及相关证明,核对原始凭证和原始记录,严格审批权限,完备审批手续,做好相关凭证的保存和归档工作。对门诊、住院的药品、检查治疗退费,必须提供原始发票、药品处方或检查治疗单,经药房主任或检查治疗科室主任及收费、住院处负责人审批、签注退款理由,经财务科专职人员审查签字后,分别交门诊收费处或住院处负责人办理退款手续,并存档。

总之,对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要综合运用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模式,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矾.医院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探析《经济师》.

篇4

一、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之意义

(一)强化单位资金使用安全监管水平。当前我省交通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大量流动资金能否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收费单位收取的规费能否及时安全完整上解,是财务监管的首要内容。

(二)促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内部控制管理要求必须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

(三)促进单位各项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这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效能的发挥和单位的长远发展,对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至关重要。

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不足之现状表现

(一)预算管理方面现状

1.有的预算单位在资金使用中,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严重,致使单位的会议费、招待费、车辆燃油维修费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公众形象。

2.有的预算单位在项目支出资金管理使用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界定不清,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经费的不足,用于维持日常公用支出,没有做到专款专用。各项目间支出界定不清,经费相互挤占,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或是计划定额流于形式。

3.有的预算单位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没有树立讲求经济效益的控制理财理念,重拨款而轻管理,重预算审核而轻实际效果,对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绩效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二)资金管理方面现状

1.账户管理不严,多头开户、账户外借等现象屡禁不止。多头开户可能产生对部分不常使用的账户疏于管理,从而给不法分子利用;账户外借造成单位账户信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2.对账不及时,在途资金失去监管。

3.资金管理没有执行内控制度,长期对资金会计行为失去监管制约,使资金管理者出现漏洞。

4.往来账款失于管理。大部分单位都存在着往来款长期挂账,而且挂账时间长,账务结转无时间记录,也没有跟踪管理记录备查账簿,有的因此产生呆账、坏账。

5.不能严格执行资金支付制度,可能产生暗箱操作等一系列违规违纪行为。

(三)固定资产现状

长期以来,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松驰、资产利用率低、浪费流失严重等问题。单位部门之间对国有资产管理相互脱节,部分单位财务部门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每年只管经费收支,不管家底多少。后勤部门只管发放而不清楚资产价值和论文实物分布情况,使用部门只用不管。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严重脱节,资产处于既管又不管的状态,致使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责任不清。国有资产处置随心所欲,有的转让、拍卖资产未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擅自定价;有的对于不用或过时的固定资产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就报废,造成大量资产流失。

(四)制度建设方面现状

单位内部控制体制不畅,内控制度有待完善。造成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够合理,业务交叉过杂,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确。会计事前、事中、事后审核监督流于形式。相当一部分单位未设立内审机构,已建立内审机构的单位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内控制度不完善,一部分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已建立了内控制度的单位,部分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缺乏合理性,但更多的还是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内部控制制度名存实亡,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三、问题原因探析

(一)主观因素: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缺乏认识,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没有建立或是虽已建立但实际工作中形同虚设。一些管理者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麻烦”,即使有制度也是一种“摆设”。

(二)客观因素:有的单位因为人员编制制约,岗位设置不够,一人多岗情况较为普遍,一些不相容职务没有进行适当分离,缺乏相互制衡的机制,往往是出事了还不知问题出自哪里。

(三)方法落后。“事后管理”的传统内控方法依然盛行,即发现问题在事后补救,这种管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经济条件下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只有主观认识到位,才能重视并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领导层,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内信息港部控制建设不仅仅是单位制度贯彻的问题,更是治理腐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监管制度。这些制度包括:授权审批制度、会计管理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预算计划执行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等。通常大多数人认为,财务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因此只要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好就行了。这个想法是大错特错,财务管理渗透进单位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全体职工皆有责任做好相关工作,彼此之间还要相互沟通、配合、制约。

授权审批制度。分特别授权和常规授权两种形式。常规授权是指在日常工作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管理授权;特别授权是指在特殊情况、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授权。特别授权是偶然行为,不利于事后责任追究。因此要严格控制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时间(或事项)、程序和责任。单位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会计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统一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一整套会计管理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就是要建立国有资产日常使用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应当严格控制资产外借、未经授权人员使用和处置资产。

预算计划执行制度。旨在强化计划管理、预算约束,规范使用各项经费。

绩效考评制度。各单位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单位内部各责任部门和全体职工的工作完成结果进行定期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职工晋升、评优、调岗、辞退的依据。

(三)严格制度考核,确保制度贯彻实施到位。内部控制建设不仅是将制度张贴上墙、装订成册,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制度深入人心,切实贯彻到行动中。仅有规范的制度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来保证其贯彻落实。加强考核,严格必要的责任追究程序必不可少。

篇5

(1)财务管理内控意识薄弱。事业单位虽为公益型的国有单位,大部分只有财务制度,没有内部控制制度,在经济活动出现问题时,缺乏决策、判定奖惩的标准。部分单位领导层认为财务人员只是负责具体的财务执行情况,无权参与单位的决策和管理过程,否认财会人员在内控方面的作用。在当前财务管理中,大部分财务人员缺乏内控意识,仍沿袭传统的管理制度,认为内控制度并不重要,以单位领导的意志来处理财务事宜,只是单纯的处理类似收付现金、银行支付、收支记账、开发票等基础工作。财务人员对单位内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记录,然而缺乏行之有效地管理,更多的是着眼当前,没有制定能使单位长久正常经营的理财管理。此外,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已具有内控意识,然而此前并无内控的经验,而使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或者停留于空想。

(2)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素质不高。多年来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控意识薄弱,对财务部门也不够重视,导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首先,事业单位人员流动性较小,其财务人员也较少变更,绝大部分财务人员是在一个单位就职到退休。身处于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财务管理早已今时不同往日,而事业单位内大部分在职的财务人员其财务知识仍拘泥于传统,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概念,缺乏内控意识,也缺乏学习新知识新事物的积极性,因此他们的工作多停滞不前。

(3)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监管力度不足。自古严师出高徒,事业单位理想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需要有国家到位的监管制度来辅助。而实际上,当前我国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制度力度不足,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更是虚有形式。一方面,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方式没有要求,财务人员的工作较为随意,缺少进步的动力。另一方面,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收支平衡,这就使得各单位想方设法将从财政取得的拨款在年终用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花销的监管力度不到位,更有部分事业单位因规模小,财务人员配备不到位,内部没有形成牵制,造成漏洞,如公款私用等,使事业单位乃至国家利益受损。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途径

(1)提升事业单位的内控意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的合理开展,其基础在于事业单位内部正确的内控意识,能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并明确内控的主要目的。就当前现状而言,大部分事业单位显然不具有应有的内控意识。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由财务人员负责,而单位负责人才具有对重大事物的决定权,因此,强化事业单位的内控意识,应先从强化单位负责人的内控意识开展。对此,国家可对各个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关于内控知识的讲座,让各单位负责人了解大的内控方向,以逐渐强化事业单位整体的内控意识。

(2)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财务管理内控已愈发重要,而国家尚缺乏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对此,国家应制定易于实行且合理到位的内控制度,首先应明确事业单位其内部部门的职能及人员职责,以合理分工,进而明确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工作内容。同时,内控制度应具有内部核查制度,以保证事业单位的资金的来源合法且数额真实,事业单位的内部支出符合效益性。此外,各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适应其实际情况且符合国家内控制度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明确每一笔资金的流向。

(3)健全财务管理内控的监管制度。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健全的监管制度,对此应对事业单位的部门设定进行适当的调整,主要应增加对财务管理内控进行监管的部门,可通过增设内部审计部门来实现。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对事业单位的财政业务和内控制度进行独立的评价,了解当前业务和制度的状态,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提供相应的改正建议,以使事业单位经济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同时,为使内部审计达到更好的效果,内部审计部门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及权威性。

篇6

(一)会计审核内涵

所谓的会计审核通常是指对财务工作中所形成的报表和资料实施检查和监督管理的过程。主要是指对财务会计工作中涉及的报表和相关的账目的审核和检查。主要工作内容是指会计人员对平时的各类财务信息实施必要的重新审查的过程。以此保证会计核算中的发生不该有的差错,有效约束相关的工作人员肆意违反职业道德的违法行为,为财务管理工作树正气、正歪风。

(二)加强企业会计审核的对策

1、制定合理的会计审核规则、程序

会计审核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审核规则和程序,能有效促进企业会计核算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保证会计审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建立健全会计审核档案来规范和考核会计审核人员的行为。同时可以为企业解决经济动态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信息依据。

2、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高质量的会计审核工作,离不开高素质的、高专业水平的会计审人员,高水准的会计审核人员,有利于减少审核工作中的出现的差错,促进审核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审核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会计审核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法律、管理以及相关经济方面的各类知识,不断地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职业道德素养、职业操守,保证审计人员具备完成审核工作的内在素质要求。

3、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建账

对于各个单位和企业的各项资金流动情况需要记录归档,以备相关的上级部门进行审查,保证其有帐可查,为此反映企业或单位资金流动真实情况的相关的核算内容要如实记账。在《会计法》里指出:各个单位实施会计核算中,必须依据各个单位的经济实际状况,做好财务会计报表编制,并做好会计帐簿登记工作。禁止任何单位采用虚假的经济活动状况或者虚假的统计资料实施会计核算。虚假的会计核算信息,即会给本单位的财务控制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也会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不利影响。故此,真实准确的会计账簿,是实施任何财务控制管理的重要的凭据,为此,要保证各单位财务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首要条件是财务建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运用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

所谓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通常是指会计审核人员通过采用合理而正确的方法处理会计工作。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也是标定各个单位会计审核工作质量的基础,在对会计各项成果审核实践中,常常会涉及到专业性强的计算方法,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来应对,绝对禁止擅自以个人的意愿来应对,随意更改,因为这项工作,会计审核是要求具备的专业素养很高的工作,需要审核人员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方法。

二、财务内控制度建设

(一)财务内控制度概念界定

所谓财务内控制度通常是指一个单位或者企业为了维护自身资产的安全性,保证企业或单位的各项经营活动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实现其自身的风险合理控制,提升其经营管理效益的目的,而需要在企业或单位内部管理中,运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的总称,以这些互相联系的、互相制约的制度来对企业进行内部管理和控制。目前我国各个企业运作情况表明,存在会计工作秩序紊乱,虚假谎报信息严重,企业因经营失控而失败,其中重要因素就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失控。

(二)精细化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对策建议

1、加强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管理,增强财务管理的自身调节能力

财务内控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其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制度,同时也是促进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一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进行编制过程中,首先对企业内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最大因素进行重点考虑。另外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企业在制定岗位责任制过程中,需要按照财务会计工作具体要求,落实每个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制定岗位责任制,保证每个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在财务业务流程中的任务和要求、以及权限,规范每个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财务工作各个环节管理的规范化,真正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内控工作。

2、制定企业经营的预算制度,完成财务预算计划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预算管理是企业进行一系列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通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收支、资本经营等活动控制,并且保证做到事前准确预算、事中有效控制、事后完善协调,这一系列的经营管理活动,可以为企业的高层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通过加强企业财务工作控制和监督管理,可以保证企业的全面预算更符合其长远经营目标,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好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来。要做好企业的全面预算,首先要做好企业的经营目标的量化管理,便于企业在各项经营管理中落实贯彻预算,监督预算的全面落实。其次,需要做好企业的财务报告的编制工作,加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同时做好同预算的差异性比较分析,对于差异性较大的问题,需要进行根源分析,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整改,责令相关责任部门及时解决和处理。另外,企业需要将预算落实情况纳入企业部门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中,以促进各个部门落实预算和执行预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证其工作效率。

3、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现代企业管理中,对于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是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影响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核心因素。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定了一个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效率和果效。为了保障企业员工的素质,在录用招聘时要本着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原则录用,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培训教育工作。首相,需要加强企业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建设,以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这是由于财务会计工作,同其他的工作有着根本的区别,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时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倘若一个企业中的财务会计人员对国家的财务法律、法规不熟悉,很难保障其在工作中不出现违法行为,就会使计信息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为此,需要不断地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训教育,保证财务人员及时熟悉最新的法律法规,并且采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做好成本节约工作。其次,不断提升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会计监督作用越发显得重要,财务会计工作即承担着各种记账、核算等工作,同时也担负着对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分析,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准确及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向有关的高级管理者和决策者进行汇报告知,保证高层管理者及时掌控企业经营动态和问题,掌握处理问题时机,保证问题还在萌芽状态或未扩大之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胜任财务工作需要较高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为此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从而真正发挥财务监督和会计审核的作用。

三、结束语

篇7

[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建立

财务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在当前有很多企业,由于受到经济管理体制及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财务信息失真等问题,对社会、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都带来不利影响。而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对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性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现代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著名经济学者闫培金曾说过:“解决企业心腹之忧,铸就领导驾驭才能,建立科学管理体制,内部财务控制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的确,在市场经济管理中,无论对于企业、政府乃至全社会,建立与不断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都是非常必要的。纵观世界各国,许多成功的企业将内部财务控制看作血液对生命那样重要,将强化内部财务控制作为公司成功的秘密武器也有些企业却由于忽视内部财务控制,造成巨大损失以至破产。新形势下,笔者认为可从会计系统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信息与沟通控制、员工素质控制等方面探讨完善现代企业的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一、会计系统控制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企业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决策的信息。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控制,是确保会计信息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合格会计人员,建立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对所审核或做出的会计凭证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同时对会计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使之相互监督和制约,更有利于输出会计信息的真实完善;严格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按照规定取得和填制原始凭证,设计良好的凭证格式,对凭证进行连续编号,规定合理的凭证传递程序,明确凭证的装订和保管手续责任,合理设置账簿,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编制、报送、保管财务会计报告。

二、授权审批控制

授权审批是指企业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用以规范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责任。企业应当建立经济业务授权审批体系,明确授权审批的范围、层次、程序和授权审批的责任。企业对于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授权批准的层次,应根据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从而保证各管理层有权亦有责;授权批准的责任,应当明确被授权者在履行权力时应对哪些方面负责,应避免授权责任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又难咎其责的情况发生。授权批准制度规定每一类经济业务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以避免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从而对企业经营流程进行全面管理,进而有效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会计信息真实。不相容职务一般包括: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审批与监督检查等。因此,企业在设计、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应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比如企业的审计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个部门应当分别设立。企业应当授予内部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力以确保其审计职责的履行,对企业审计部门的负责人的任免应当慎重,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企业应当赋予审计部门追查异常情况的权力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力。

四、信息与沟通控制

信息与沟通是单位及时、准确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确保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信息与沟通不仅是企业控制环境建设的要素,同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良好的沟通渠道有助于促进企业会计信息交流,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必须取得适当的信息,并加以沟通,才能使企业经营顺利进行。不仅要有向下的沟通管理,还应有向上的、横向的,以及对外界的信息沟通渠道,这样才能有效促进企业会计信息交流,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保证管理层与单位内部、外部的顺畅流通,包括与利益相关者,监管部门、注册会计师、供应商等的沟通。信息与沟通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应当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有用性。

篇8

1.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周期短。我国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制度的周期短,有些制度制定出来甚至都没有实行过,然后就被新的制度给取代了。这种朝令夕改的制度,不仅会让公司的员工无法适从,不知道该如何行为,长期以往还会造成公司经营的不稳定。若是一个公司里的事情全部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说了算,公司很有可能会出现为小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大多数人利益的行为,严重的话甚至会发生公司或个人的违法犯罪事件。这些其实都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有关。若是公司存在一个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能严格执行,不存在朝令夕改的可能性,那么少数人损害公司利益的风险将大大降低。

2.资金使用效率低。目前我国公司在资金使用效率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公司资金的整体使用是很大的资金壁垒,也就增加了我国公司的财务内部控制风险。首先,我国多数公司在资金管理上实行的是分散式管理,也就是说公司的资金并不统一进行预算、统一做账,而是由各个部门进行各自的管理,这样资金整体的使用效率就会降低。其次,即使有些公司实行的是集中式的资金管理模式,但是也会存在于子公司、分公司资金混用的现象,这样就使整个公司集团的资金管理仍然处于混乱之中。总公司与分公司资金混用,就无法准确掌握各分公司与总公司的投资效益等情况。最后一个问题是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资金配置不合理。这个问题是由于公司实行分散式资金管理造成的。因为公司实行的是分散式资金管理,所以各部门的资金都是在自己部门进行调配与使用,但是公司每个部门的职责不同,有些部门的收益会较高,而有些部门的收益会较少,这样就会产生在各部门间的资金使用不平衡问题。

二、公司财务内部控制风险对策

针对我国公司在财务内部控制上的诸多风险,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预算制度。预算制度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一个预算制度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首先要制定出一个完善的、有执行力的预算方案,在存在一个完善的预算方案的前提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管理体系,不能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去决定或改变公司既存的预算方案。科学的预算管理系统不但可以明确一个公司的目标(包括首要目标,重要目标与次要目标等),还可以对资金的流向起到一个监管的作用。完善的预算制度应该是在全过程监控的情况下进行,各种预算有没有被实际使用,实际使用与预算的差别在哪都应该记录,这样公司的股东将可以通过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来估算自己的利益。同时,预算方案的修改与执行差异的出现也应该进行全程的监控与管理。

2.规范治理结构及财务组织结构。纵观我国的整个公司行业,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以及各经理层之间的职权不分,没有形成相互制约的体系与机制,公司的决策可以由一个人或几个人来决定,这种治理结构的存在是我国公司目前存在各种问题的根源。所以,要想实现我国公司财务内部制度风险的有效控制,规范治理结构是首要的。公司应该制定一个股东相互制约与制衡的管理体系,董事会、监事会与股东会应该相互制约,实现政企分开,逐渐弱化政府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力,加大公司自身的决策能力,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锻炼与强化。同时,公司能否有效运行,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这个公司的财务组织结构设置的是否科学、合理,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执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组织机构首先应该实现企业财务总部权责统一的分配,做到集权与分权的完美结合。若是一个公司存在完善的财务组织结构,公司的管理层不能随意对公司的财务作出决定,公司的内部管理就会更加公平、公正,公司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

3.财务集中管理。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实现公司资产集中、共享和协同,提高运营效率。一个公司若将公司所有的资金都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配置,以整个公司的发展为大局考虑,将资金集中运用到最需要的部门与项目中,实现部门与项目的有效运行,这样不但可以使公司的闲散资金得到有效运用,同时还可以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公司财务集中管理后,对于公司的每笔使用情况都进行记录也是加强内部监控的一种有效手段,管理者将很难在通过资金管理控制中的漏洞腐蚀公司的利益了。

三、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