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36: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哲学思考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面对时代洪流、世俗考验和传统根基的荣辱存废面前到底应该如何舍弃,应该何去何从,这也是导演想留给我们的思考,似乎也是中国当代武侠作品所面临的选择。影片《倭寇的踪迹》在细微之处体现出一种倭片情怀,徐皓峰曾说“我们往往只做出“注重打斗前的氛围宣染”,这种外行的分析,忽略了其观念和这种观念背后的哲学意味,日本刀剑片时常反映出武士对动作本身的一种珍惜,仿佛每一个招式都是与神与祖师同在。”在日本传统刀剑片中,兵刃不仅是侠者手中的道具,而是因侠因义而生的荣耀,是由兵刃而生的一门独特的武学流派,是习者便于与前辈精神共存在相联接的圣物。(此时的器具不单单成为手臂的延伸,也成为精神力量的化身①)而徐皓峰在他的作品中也不单单限于故事上借取了这份倭片情怀,在视听也颇有借鉴。从古至今武林都有武林的一套规矩,所谓的规矩是独属于自己门派宗族,独门一套的价值观念和生存哲学,在徐的影片《倭寇的踪迹》当中的体现便是其中最主要的道具——“倭刀”。影片的主角是戚继光将军的贴身侍卫。戚将军在世时为抗倭寇,将普通兵器难以抵挡的倭刀加以改良作为己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在戚将军死后,这名侍卫最大愿望便是想要将这改良的倭刀在武林中开宗立派,不荒废了这份“手艺”。这便是整个故事的矛盾所在,中原武林出于宗族的规矩拒不愿承认这舶来的玩意儿。而侍卫也正是为了这份“与祖师同在”的荣耀,执意如此。如此便有了后面的故事。
二、《一代宗师》
2013年,筹备十年的电影《一代宗师》终于不再跳票,多年的等待之后试图呈现给观者一个不一样的江湖。人物,不再对政治影响和民族自豪感起到承载般厚重的历史意义,作为《一代宗师》编剧和武术指导的徐皓峰也将自己的价值观输送到了影片当中,虽然影片的最后评价褒贬不一,喜欢的人赞它有民国风骨,弃它的人说情节拖沓。但不置可否,有徐皓峰参与的《一代宗师》也让一些本不是王家卫影迷的观众,体悟出了一个稍显不同的武林世界。“传其宗法者为宗师”是《一代宗师》的主旨,宗法,既是武学传统,而宗师既是佛教尊称传其宗法者为宗师,电影的起始结尾都是以咏春拳宗师叶问加以贯穿的,故事也是用宗师为传承宗法作为主旨及加以结构的。叶问一路将咏春带至香港而后发扬光大。影片中有一幕在金楼上,宫老爷有一句台词是“拳有南北,国有南北吗?”也是叶问说“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强求全,等于固步自封。”金楼一战,传的是名声更是不灭的希望。自然,江湖之中,叶问并非人人称道,在国外他的名气甚至远比不上徒弟李小龙,叶问如是,《一代宗师》如是。这也是徐皓峰在其其他作品中不止一次提到的所谓“大成若缺”,即得道之人的人生似乎毫无成就、价值、意义可言。而大成若缺”即是认识到完满生命本质,不受世俗标准的羁绊,不以世俗标准为准绳。正是这位并不追随当今市面上的武侠巨制风气,一味迎合观众期待极力塑造视觉奇观的徐皓峰与试图借武学传统映射文化传统的王家卫不谋而合,《一代宗师》整个团队本身就是高手云集,宗师云集,是《一代宗师》或者王家卫选择了徐皓峰,也是徐皓峰选择了《一代宗师》。
三、徐式武侠的儒侠哲学
一、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
从哲学角度来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能够孤立地存在。会计国际化是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贸易等各个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全球企业兼并的步伐加大,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使得减少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推动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对于提供可比透明的财务信息至关重要,对世界通用商业语言会计的要求也就更为迫切。
二、当今会计国际化面临的困难
(一)各国环境的独特性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致趋势,但各国的会计环境不可能是绝对一致的,必然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深深根植于各国政治、经济、法律、思想、文化等社会因素中,因而具有会计国家化的一面。各国政治、经济、法律体系、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等各项因素必然影响和制约其会计的发展。因此,要在各个环境不相同的国家实施统一的会计准则与模式,是当今会计全球化的一大困难。
(二)各国利益的冲突
在国际会计化进程中,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正是一个政治化过程,其实质是各国利益的斗争与碰撞。因为会计准则规范不同的计量实务和信息披露要求,将影响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它总会或多或少地有利于某些国家,不利于另外一些国家。国际会计准则由谁制定,其内容是更多地体现英、美国家(包括欧洲)会计准则的精神,还是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更多地体现的是英、美国家会计准则的精神,那么英、美国家在这场会计国际化运动中将大受其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将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去实现其本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该进程中所发生的大量改革成本和风险也将主要由这些国家来承担。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仍存在着不同的会计模式。因此,推行世界会计的本质是对各国利益的协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甚至在发展中暴露出一些缺点和不足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却是必然的。满腔热情地支持新生事物,为其发展开辟道路是我们对待新生事物的正确态度。会计全球化作为一种新事物其要被所有环境和利益各不相同的国家和地区认可和接受还需要时间的磨合,虽然目前会计全球化困难重重,但会计始终是国际化的会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会计国际化的趋势在不断增强,会计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并在实际中把握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准确路径。
三、我国应对会计国际化的态度
(一)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它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在会计国际化过程中,我国要积极吸收国际上有用的准则,以推动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但更主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我国完整的准则体系,推动我国会计实务的进步。最根本的是要争取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权,维护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会计国际化应当是双向性的。我国一方面要遵循国际会计惯例,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也要成为国际化会计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仅局限于遵守国际会计惯例,而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使得国际会计准则能在一定程序上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为会计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国家利益问题。现在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经过改组,主要为英美国家所控制,这是一个很不利的局面。我们已经获得了国际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的一个席位,应该把握好这个机会,不仅要针对国际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恰当、中肯的意见,而且要建议采用一些有利于我国的做法,争取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出现一些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应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培养一批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会计学家,扩大对国际会计界的影响力。
(二)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国际化道路
根据哲学的矛盾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各种矛盾的共同点、共同性,或称“共同本质”:矛盾的特殊性是不同事物各自的特点、特性,或称“特殊本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于这一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括特殊性的普遍性是不存在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分析任何问题都要坚持矛盾分析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面临着很多共同的问题,存在着很多共同的利益,因此必须要参与到国际化的大趋势中来。但在国际化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定环境。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体系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容量都还较小,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会计传统也与其它国家不一致。故应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忽视我国的实际去谈会计国际化只会在国际化过程中迷失方向,
当前我国的会计实务从根本上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对于不同种类的会计实务应采取不同的国际化策略:
论文摘要:本文概括了德国、美国和中国技术哲学的历史发展,揭示了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自觉意识,并进而提出,现阶段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任务有两项:其一,面向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其二,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启蒙。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技术哲学”研究起源于德国。1877年,德国哲学家卡普(E.Kapp)发表《技术哲学纲要》一书,这是德国系统地进行技术哲学研究的开端。在这之后,基默扼(E.Zschimmer!和德韶尔(F.Dessauer)分别在1913年和1927出版了各自的《技术哲学》专著。从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哲学家胡塞尔(E.Husser1)、舍勒(M.Scheler)和海德格尔(M.Heidegger)从现象学和存在论角度对技术作了大量研究。近30年,德国的技术哲学研究又经历了持续的、系统的增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是德国工程师协会人文与技术委员会的研究。该委员会成立于1956年,会员中有德国当代最杰出的技术哲学家胡宁(A.Huning)、伦克(H.Lenk)、莫瑟(S.Moser)、拉普(F.Rapp)、罗波尔(G.Ropoh1)、萨克塞(H.Sachsse)、塔克尔(K.Tuche1)、兹默理(w.C.Zimmerli)。迄今,该委员会的技术哲学家们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伦克的《技术时代的哲学》(1971)、《论技术的社会哲学》(1982);罗波尔_的《系统技术:基础和应用》(1975)、《有缺点的技术》(1985)、《技术启蒙》(1991);拉普的《分析的技术哲学》(1978)、《现代世界的动力学》(1994);胡宁的《工程师的创造力》(1974);萨克塞的《技术人类学》(1978)等等。
从整体上看,经过百余年发展的德国技术哲学,虽在学术界逐渐获得了承认,但仍属于哲学的边缘领域。德国技术哲学研究呈现以下特点:…其一,该领域的智力结构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和标准化的。大致有经验主义、存在主义、实用主义、人类学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其二,与技术社会学、技术经济学和技术政治学等相关的研究联系密切,彼此的界限不甚分明。其三,技术的伦理、生态和资源问题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有突出的现实主义转向。技术哲学研究由过去的玄思转向现在的实践导向。
就世界范围看,德国技术哲学首先在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日本有所呼应。20世纪60—70年代始在美国兴起。1975—1977年,美国哲学与技术学会(sf,r)成立。1978年开始出版技术哲学年鉴,1981年开始了每两年举办一次的SPT国际研讨会,1995年创办学会期刊(Techne)。近30年,美国技术哲学研究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知名的技术哲学家及其优秀的学术专著。如:米切姆(c.Mitcham)的《技术的思考:工程和哲学之间的道路》(1994);伊德(D.Ihde)的《技术与生活世界》(1990);费雷(F.Ferre)的《存在与价值:面向建设性后现代形而上学》(1996)和《认识与价值:面向建设性后现代认识论》(1998);勃格曼(A.Borgmann)的《技术与当代生活特征》(1984)、《坚持实在》(1999);温纳(L.Winner)的《自治的技术》(1977);费恩伯格(A.Feen—berg)的《追问技术》(1999)和《改造技术》(2002);杜尔宾(P.Durbin)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中的社会责任》(1992)等。
从整体上看,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是:其一,美国技术哲学研究有了迅速的乃至可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近30年中,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发展,与相关的科学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研究的发展相比,毫不逊色。l2J这一点主要表现为高水平文献的增长,而研究队伍并没有扩大。SPT的规模始终保持在成立之初的水平,成员不足300人。其二,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的范式是多元的。在SPT内部有杜威主义者、埃吕尔主义者、者和海德格尔主义者。其三,美国技术哲学研究中技术批判研究占有突出的比重。在哲学领域中,技术哲学仍处于边缘。由于许多SPT成员对技术持批判态度,SPT前会长皮特(J.Pit)认为美国技术哲学研究负荷着意识形态框架,其核心是敌视技术。由于不能全面、公正的对待技术的所有方面,皮特认为,美国技术哲学研究,特别是SPT的研究,存在着“智力诚信危机”的问题。
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学科建制上已成立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委员会,已有几个以技术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和硕士点。从研究成果上看,1999年陈昌曙先生出版《技术哲学引论》,这是我国第一部标有“技术哲学”书名的学术著作。从总的看,我国技术哲学研究还少有人系统地进行,在哲学大家族中也处于边缘地位。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反思”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研究虽然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但仍处于无统一范式、无哲学地位的困境中。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更急剧地步入技术社会,而技术,特别是当代高技术,更尖锐地激起一系列亟待研究的哲学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认识和进行技术哲学研究,便成为当代技术哲学家们思考的主题,从而产生了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反思”。
关于技术哲学的性质。技术哲学是否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分支,研究者们曾进行过争论。拉普认为,技术哲学既不是工程科学的元理论;也不是社会学或历史学等独立学科的一部分;更不能归结为某一个哲学分支。它与认识论、社会哲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哲学和形而上学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从属于它们。鉴于技术的认识论、伦理学、文化、社会和形而上学问题之间的联系如此密切,拉普认为有必要发展一个新的哲学分支——技术哲学统一地加以研究。拉普的这个观点基本上得到了学界的认同:技术哲学是一个新的独立的哲学分支。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分支,米切姆指出,技术哲学就是关于人工制品的制作和使用的哲学反思。陈昌曙认为,技术哲学大致上可视为自然改造论,主要是对改变自然的穷根究底的反思。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内容。通常认为,技术哲学要研究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社会批判论等等问题。而其中哪一类问题是当今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哲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在我国,张华夏和张志林等先生认为,技术的认识论和逻辑结构问题是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他们呼吁“技术哲学要转向技术知识论和技术逻辑的研究”。陈昌曙和远德玉先生则认为,技术与科学相比,具有更直接、更鲜明、更强烈的价值性,鉴于此,应当把技术的价值论作为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美国,许多学者主张技术哲学主要是对技术进行伦理的、政治的分析;而皮特坚持认为,“技术哲学的首要问题是认识论”。他说只有从认识论问题着手研究,技术哲学才可能容身于主流哲学讨论之中。应该强调,在讨论技术认识论和技术价值论研究孰重孰轻时,不要忽视了两者的密切关系,特别不要把两者对立起来,两者都是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哲学所不可或缺的。或许,洞察在特定情景下技术哲学应研究的特定问题更有实际意义。拉普认为,今日技术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关键是要明确在“技术决定论”中人们可能的作为。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方法。由于没有特定的强大的历史传统,技术哲学研究缺少公认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手段。从实际来看,米切姆辨别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或传统,一种是由工程师和技术专家自己创立的工程技术哲学,这种哲学着重研究技术的内在结构;另一种是人文学者创立的人文技术哲学,这种哲学着重研究和阐释技术的意义,对技术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后果进行反思。工程技术哲学倾向于分析的和赞成技术的,而人文技术哲学则更倾向于解释的和批判技术的。从理论上说,技术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仅局限于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或仅局限于从思辨的、“纯形而上学的”角度研究技术都是不够的,而应当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性研究。如伦克和罗波尔所说:“跨越陈旧的系科和学术边界,尤其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界,进行富有成效的和现实主义的合作,在今天技术哲学研究中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在技术哲学研究中,处理好理论思辨和经验研究的关系极为重要,“唯理论”或“经验论”的方法都不可取。针对“唯理论”,拉普指出:“不能无视具体的经验证据,只根据对技术的逻辑的、不变的本质的思考,演绎出技术的现实特点。为了防止任意的和不可信的思辨,哲学分析和思考必须以有条件的事实为依据。从这一点出发,才能进行概括。”而针对“经验论”,拉普则指出:“技术哲学解释必须利用并努力整合于哲学传统之中。形象地说,哲学传统是任何哲学解释得以生长的土壤,不利用这个基础,为技术哲学研究重新发明‘轮子’是愚蠢的。”应该说,拉普的这个意见是非常中肯的。
关于技术哲学的研究方法,费雷基于几十年的教学、研究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四个信条:其一,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其二,应用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哲学、科学哲学、社会哲学等学科的范畴,能够阐明技术现象;其三,技术哲学在理解何为合法的哲学方法时应该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其四,一种全面的、批判的、多元的技术哲学研究方法对认识技术和制定有关的社会政策是有益的。
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从技术的文化环境看,随着冷战的结束,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的文化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说过去人们蜷缩在防空洞中,那么现在人们畅游在网络中。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应对这种文化环境的变化,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而不能仅是继续研究与埃吕尔、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相同的主题。从技术自身看,随着全球电子媒介基础设施及其文化的发展,米切姆认为,现代技术(与背景分离化)正在被一种新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取代。元技术正以虚拟的形式重新使分离的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在这样的情况下,米切姆指出,“过去二十年,技术哲学努力思考我们做的技术,下一个二十年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角度,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杜尔宾说,虽然需要理论的进步,但更需要的是在解决技术社会的现实问题上取得进步;虽然理解技术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围绕它们的有关的社会问题做些什么。为此,他呼吁学院的技术哲学家们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韵行列中来。从根本精神看,无论技术哲学研究将怎样发展,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他讲,技术哲学研究“没有特色(学科特色)就没有地位,没有基础(基础研究)就没有水平,没有应用(现实价值)就没有前途。”
三、技术哲学研究之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与技术启蒙
基于上述的技术哲学研究的“自我意识”的考察,本文以为,技术哲学研究在走向繁荣之途中至少有两项的关键任务:其一,面向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其二,面向社会,进行技术启蒙。
进行技术创新研究的理由至少有以下三点:其一,从历史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始终是人类社会的轴心,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社会轴心,才能向社会“敞开”,与社会现实相切近。在古代,这个社会轴心是隐含着的,这可以从史前各种传说中窥其踪迹,如《易·系辞》讲中国先王伏羲作八卦、网罟,神农作耜耒,黄帝尧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现代,这个社会轴心是显在的。种种事实显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可以说,技术创新正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第一战斗力,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头等关切的主题。所以,研究技术创新,密切技术哲学研究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促进技术哲学的发展和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
其二,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与技术现实相切近。通常认为,技术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活动,而技术创新又是一种最基本的技术实践活动,因而,技术哲学研究若要反思技术就必然要首先研究技术创新。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一社会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这个技术产生的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所以,技术哲学也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如何产生、产生什么。超级秘书网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如德绍尔等以技术发明为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如埃吕尔等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因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
技术创新哲学研究至少要包括技术创新实践论、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内容。技术创新实践论,是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类型、结构和形态。技术创新本体论,是研究技术创新实践的“本原”或“本体”,是寻求技术创新成其所是的“最高原因”。技术创新认识论,是研究技术创新认识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技术创新价值论,是研究技术创新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等问题。显然,这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是相互依赖、融会贯通的,比较而言,技术创新实践论是其它研究的基础,由它们共同组成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实质上可以被视为广义的技术创新实践论。
乳腺是女性哺育与性的符号,她象征着女性的阴柔,更是母爱的标志;她是女性美与爱、性感、自信的象征,是女性的“第二张脸”,更是生命的一部分;她决定着人们的婚姻、家庭幸福,决定着夫妻感情,决定着事业成功。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乳腺”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乳腺癌是全球影响女性健康最常见的疾病,它使乳腺癌患者的身心健康、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受到严重的危害,严重地影响了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转变的医学模式反映了人类的三重属性,本质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从哲学的高度看待人体与人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医学观,这对人们正确认识转变的医学模式意义更为重大。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统一体,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对人生命价值的评价,不能只强调人的生命神圣,更为重要的是生命质量的价值,而生命质量是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是人们对自己的身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个人综合状况的一种感觉体验。人生命的存在与生活质量是辩证统一的,既要讲生命的存在,还要讲生命质量并将两者统一起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乳腺癌的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乳腺癌治疗的医学模式更加引起社会的关注。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分析,乳腺癌根治术不仅使女性失去了乳腺,还失去了象征着女性阴柔和母爱的标志,失去了女性美与爱、性感、自信的象征,更是失去了生命的一部分,必然对女性的心理、家庭和社会生活形成负面影响。张超杰等曾比较分析保乳治疗和根治术治疗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保乳治疗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差异,而保乳治疗乳腺美观满意度大多优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放射治疗是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乳腺癌保乳治疗源于基础理论的研究。目前手术和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原发病灶及其周围亚临床病灶有效的治疗技术。手术和放射治疗比较各有优势。手术是治疗原发病灶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扩大局部手术范围切除原发病灶周围的亚临床病灶,结果是创伤大,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并且使人体的形体美容和功能受到严重的破坏,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放射治疗是消灭原发病灶周围亚临床病灶的有效治疗手段,是一种无创伤性治疗,治疗效果确切,治疗副作用少,痛苦小,可保留人体的形体美容和功能,对患者自身条件要求不高,易被患者接受;缺点是是对原发病灶的治疗疗效较手术差。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认识到乳腺癌是一种全身疾病,早期就发生区域和血行转移,盲目扩大手术范围的局部治疗并不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由于放射治疗的优点弥补了手术的缺点,女性乳腺癌手术治疗经历了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最后到保乳手术的发展史,且手术治疗趋向小、快、精。大量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证明: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疗效相近。手术和放射治疗相结合,通过手术治疗乳腺癌原发灶和区域转移淋巴结,通过放射治疗治疗他们周围的亚临床病灶,既治疗了乳腺癌,又保留了乳腺的形体美容和功能,并减轻了患者的心理、社会压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乳腺癌保乳手术未做放射治疗的局部复发率是做放射治疗的3倍,乳腺癌专项病死率增加8.6%。乳腺癌保乳术后做放射治疗较未做放射治疗提高乳腺癌局部控制率,提高了乳腺癌的生存率,所以乳腺癌保乳术后必须做放射治疗。
3乳腺癌保乳治疗体现了放射治疗的文明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提高、放射治疗设备的改进、放射物理学与放射生物学深入的研究和乳腺癌生物学特性深入的研究,乳腺癌的放射治疗作用和策略越来越受重视。乳腺癌保乳放射治疗技术经历了常规放射治疗、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和部分乳腺放射治疗的发展史。常规放射治疗技术效果较好,但由于乳腺组织的不均一性,导致放射剂量分布不均一,影响乳腺的美容效果;部分肺组织和部分心脏(左乳癌)受到高剂量照射,导致少数患者肺和心脏并发严重的放射性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乳腺组织放射剂量分布的不均一性,并降低肺和心脏组织的放射剂量,减轻了肺和心脏组织的损伤。由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达到更好的放射剂量分布,减少肺、心血管、胸壁等损伤,使长期存活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常规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均为全乳腺放射治疗技术,均存在很多的缺点:①对于患侧乳腺其他部位的复发几率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可能存在过多的乳腺组织受到了照射。②对心脏、肺组织和胸壁组织产生影响,可能导致肺纤维化、心脏疾病(左乳癌)、肋骨骨折和继发恶性肿瘤等。③治疗时间长,给患者带来不便,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④导致急性放射性损伤,如乳腺皮肤脱落、肿胀、疼痛及身体疲劳等。⑤导致晚期放射性损伤,如色素沉着、皮肤纤维化、持续的乳腺水肿和疼痛。这些缺点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使患者形成了心理、社会压力,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乳腺癌保乳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人们开始探索保乳术后部分乳腺照射(PBI)。PBI的定义是对手术切除区域及其临近的乳腺组织进行照射。加速部分乳腺放射治疗(APBI)、多导管组织间放射治疗、腔内放射治疗、术中放射治疗、永久性粒子植入放射治疗等技术应用临床,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APBI解决了放化疗的衔接问题,方便患者,减少对肺、心血管、胸壁的放射剂量。多项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APBI对有适应证的患者而言,其疗效与全照射相同。随着PBI的不断发展,可以进一步降低正常组织的放射剂量,减轻放射性损伤,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
4小结
一、会计国际化的必然性
从哲学角度来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必然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能够孤立地存在。会计国际化是世界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贸易等各个方面的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全球企业兼并的步伐加大,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使得减少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推动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对于提供可比透明的财务信息至关重要,对世界通用商业语言会计的要求也就更为迫切。
二、当今会计国际化面临的困难
(一)各国环境的独特性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致趋势,但各国的会计环境不可能是绝对一致的,必然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深深根植于各国政治、经济、法律、思想、文化等社会因素中,因而具有会计国家化的一面。各国政治、经济、法律体系、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等各项因素必然影响和制约其会计的发展。因此,要在各个环境不相同的国家实施统一的会计准则与模式,是当今会计全球化的一大困难。
(二)各国利益的冲突
在国际会计化进程中,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正是一个政治化过程,其实质是各国利益的斗争与碰撞。因为会计准则规范不同的计量实务和信息披露要求,将影响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利益,它总会或多或少地有利于某些国家,不利于另外一些国家。国际会计准则由谁制定,其内容是更多地体现英、美国家(包括欧洲)会计准则的精神,还是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更多地体现的是英、美国家会计准则的精神,那么英、美国家在这场会计国际化运动中将大受其益,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将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去实现其本国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该进程中所发生的大量改革成本和风险也将主要由这些国家来承担。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仍存在着不同的会计模式。因此,推行世界会计的本质是对各国利益的协调。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甚至在发展中暴露出一些缺点和不足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却是必然的。满腔热情地支持新生事物,为其发展开辟道路是我们对待新生事物的正确态度。会计全球化作为一种新事物其要被所有环境和利益各不相同的国家和地区认可和接受还需要时间的磨合,虽然目前会计全球化困难重重,但会计始终是国际化的会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会计国际化的趋势在不断增强,会计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并在实际中把握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准确路径。
三、我国应对会计国际化的态度
(一)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它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在会计国际化过程中,我国要积极吸收国际上有用的准则,以推动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但更主要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我国完整的准则体系,推动我国会计实务的进步。最根本的是要争取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权,维护我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会计国际化应当是双向性的。我国一方面要遵循国际会计惯例,另一方面,我国会计也要成为国际化会计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仅局限于遵守国际会计惯例,而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使得国际会计准则能在一定程序上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为会计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国家利益问题。现在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经过改组,主要为英美国家所控制,这是一个很不利的局面。我们已经获得了国际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的一个席位,应该把握好这个机会,不仅要针对国际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恰当、中肯的意见,而且要建议采用一些有利于我国的做法,争取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出现一些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应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培养一批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会计学家,扩大对国际会计界的影响力。
(二)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国际化道路
根据哲学的矛盾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各种矛盾的共同点、共同性,或称“共同本质”:矛盾的特殊性是不同事物各自的特点、特性,或称“特殊本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总要服从于这一类事物的一般规律,不包括特殊性的普遍性是不存在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分析任何问题都要坚持矛盾分析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面临着很多共同的问题,存在着很多共同的利益,因此必须要参与到国际化的大趋势中来。但在国际化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我国特殊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定环境。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体系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容量都还较小,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会计传统也与其它国家不一致。故应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忽视我国的实际去谈会计国际化只会在国际化过程中迷失方向,
当前我国的会计实务从根本上来讲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对于不同种类的会计实务应采取不同的国际化策略:
经络唯物辩证法所说的“一分为二”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可分为两个互相对立和互相统一的部分。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一分为二,就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排斥,也要看到双方的联系和统一,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正如《类经•阴阳类》所说“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把人体经络的阴经和阳经看作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人体的经络将变得更加清晰和简单。就十一经脉而言,除循行于人体的头面躯干部以外,都在上、下肢内侧或外侧循行,所以可以将这些相互联系的经络分为手足阴经和手足阳经;并且根据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规律,可以把一阴一阳衍化为三阴、三阳。即在阴则有少阴(阴气初起)、太阴(阴气大盛)、厥阴(阴气殆尽);在阳则有少阳(阳气初生)、太阳(阳气大盛)、阳明(阳气极盛),并以此作为划分经脉、规定部位的依据。根据矛盾双方的联系和统一规律,十一经脉按照手足阴阳表里逐经相连,构成了如环无端的气血循环传注系统,其循行走向又无不体现出“阴升阳降”的规律,即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制约的规律,并由此揭示了阴阳经脉的起点和终点。根据唯物辩证法,一个事物内部的矛盾系统不是孤立的,它总要与其它系统相联系。因此,十一经脉在其循行分布的过程中,还要与脏腑相联系。其中,脏为阴,“阴脉营其脏”;腑为阳,“阳脉营其腑”。阴阳经脉共同维持机体各部的相对平衡,并进行着“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的功能活动。除此之外,在奇经八脉中,督脉循行于人体的头背部,联系各条阳经,总督人体一身之阳;任脉循行在人体的胸腹部,联系各条阴经,总任人体一身之阴。至于阴阳跷脉、阴阳维脉等,亦有一定的阴阳属性,具有协调阴阳的作用。可见,“一分为二”的思想对经络系统进行分类、组合,使得经络的循行走向、分布规律、关联脏腑等井然有序,颇具特点,经络的生理功能亦因此清楚明晰,一目了然。
2用相互对立的观点选穴组方
阴与阳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属性。以阴阳对立的观点选穴组方,就是根据人体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部位的不同,选取阴阳属性截然相反的穴位配伍组方,并结合相应的针刺手法,以发挥它们的协同作用,从而实现“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过程。①上与下:人体以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将人体腰部以上的穴位与腰部以下的穴位配合应用,能够通经络、调气血,治疗相关脏腑经络的病变。如,子宫脱垂,取百会、气海,能够补气升提,固摄胞宫。②左与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类经》云:“阳从左,阴从右”。专取人体左右两侧的瑜穴配伍组方,能够调和左右经脉阴阳之气,使之归于协调统一。如,中风偏枯,即可采用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取穴方法,又可左右瑜穴同时并用。③前与后:前指人体的胸腹部,属阴;后指人体的背腰部,属阳。《难经本义》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说明人体前后腹背经络脏腑之气都是相互贯通的,因此,取前后部位的瑜穴配伍组方,能够治疗相应脏腑的病变。如,胃病,前取中院、梁门,后取胃俞、胃仓。④内与外:内指四肢内侧,属阴;外指四肢外侧,属阳。选用四肢内侧穴与外侧穴配伍组方,能够相互协同,提高疗效。如,外感咳嗽,在上肢外侧取曲池、合谷,在上肢内侧取列缺、尺泽,能够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3用辨证统一的观点选穴组方
1.从伊壁鸠鲁的愤怒到普罗米修斯的誓言——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
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源
3.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拯救与宗教批判
4.对新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类引用及其注释的讨论
5.伊壁鸠鲁哲学的现实指向与马克思自由观的奠基——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6.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7.哲学“软着陆”的初体验: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革命逻辑与创新精神
8.国内学者研究马克思“博士论文”成果综述
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本体论问题
10.“自我意识”的意义论内蕴: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视野
11.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独特理论贡献——对黑格尔的超越及自我意识哲学的新突破
1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正义思想探析
13.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综述
14.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马克思博士论文述评
15.自我意识旗帜背后的辩证法光辉——重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16.原子与自由——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学解读
17.从“自由的反面”到“自由这个对立面”——从马克思博士论文两个版本的翻译差异看对偏斜概念的理解差异
18.市民社会: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本体论诠释
1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文本解读方法论探析
20.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伦理向度——兼论其与近代契约论的关联
21.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哲学立场论析
22.主体性“自我意识”逻辑的初步建构——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想导读
23.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析
24.马克思《博士论文》与恩格斯《谢林和启示》之比较
2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的政治诉求
26.论“自我意识”的政治学况味——马克思《博士论文》续探
27.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政治哲学思想探析
28.自我意识:从封闭走向开放——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思维方式的批判
29.黑格尔辩证法在马克思博士论文理论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论析
30.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学立场及其与鲍威尔的潜在差异——兼与罗燕明同志商榷
31.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本体论思想初探
32.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三重向度——兼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基本差异
33.读马克思博士论文所得
34.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人的解放维度
3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启蒙意识初探
36.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实践哲学理念
37.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综述
38.马克思博士论文写作背景研究
39.谈当前学科博士培养的几个问题
40.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伊壁鸠鲁哲学
41.马克思博士论文之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旨趣
42.浅论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学立场
43.自我意识是一个伦理原则——马克思博士论文伦理思想探析
44.自由的追寻与自我意识哲学的局限——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展开逻辑与思想史定位
45.自由的张力——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理论诉求
46.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时间性视域
47.自我意识是一个伦理原则——马克思博士论文伦理思想探析
48.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思想探微
49.马克思早期政治哲学中的主体性维度——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思考
50.是地道的唯心主义哲学还是唯物史观的秘密诞生地——马克思《博士论文》与唯物史观的创立
51.自我意识哲学的界限与哲学的出路——简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动因及体系原则
52.马克思对哲学信念与共同体的反思——对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53.试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观
54.从理想性到现实性——论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向度
5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观初探
56.自我意识自由向现实自由的转变——马克思博士论文自由思想的解读
57.试论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伦理思想
58.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原子论批判思想
59.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人学思想解读
60.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现实实践性探析
61.青年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德国浪漫主义思想
62.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批判逻辑演进——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63.普罗米修斯意象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实践吁求
64.被异化的“自我意识”与被照亮的思想未来——马克思《博士论文》辩证思想解读
65.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旨趣
66.隐蔽的谢林批判——马克思《博士论文》旨趣新探
67.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我意识观初探
68.理想与现实的双重变奏——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
69.马克思《博士论文》的自我意识哲学观探析
70.马克思早期正义思想的萌芽与发展——从《博士论文》到《莱茵报》
71.对马克思青年时期著作意义和价值的再思考——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例
7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关于伊壁鸠鲁的原子偏离运动学说
73.原子世界的哲学原则和结构——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74.青年马克思政治思想分析——以博士论文和《莱茵报》论文为例
75.从马克思博士论文窥新闻契约思想
76.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哲学观探析
77.走出浪漫主义的端倪:重新解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78.哲学的出路——读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笔记
79.马克思对自由概念的本体论证明——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一得
80.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关系问题──马克思博士论文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比较
81.现代自然科学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论偶然性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作用
82.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思想探微
83.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黑格尔哲学立场论析
84.哲学作为一种救赎方式——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解读
85.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自由观探析
86.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意蕴探析
87.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新唯物主义”萌芽
88.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继承与超越——以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为例
89.“Idealismus不是幻想,而是真理”——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90.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政治、哲学思想初探
91.青年马克思的物质观——以“博士论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
92.作为实践的哲学与世界的哲学化——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哲学思想研究
93.学生时代马克思人学思想溯源——对《中学作文》和《博士论文》的探究
94.马克思《博士论文》关于哲学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论述
95.主体性、客体性与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马克思《博士论文》研究
96.试论马克思对黑格尔逻辑学的创造性转化——以马克思《博士论文》为例
97.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构境论历史思维研究
98.感性是时间的家——从马克思《博士论文》谈起
99.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契约思想研究
100.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关于哲学本质的思想
101.马克思人权思想的起点——《博士论文》所蕴含的人权思想研究
102.《博士论文》:马克思空间思考的重要起点
103.从感性遮蔽理性到理性解构感性——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启迪
104.基本原理专业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定量分析
105.为新时代觅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马克思《博士论文》探微
106.马克思《博士论文》原子概念的辩证法解读
107.《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的实践观
108.马克思《博士论文》中历史主体理论的创造性研究
109.理论学科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运用的实证分析
110.自我意识哲学探源——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点思考
111.马克思《博士论文》辩证法思想初探
112.马克思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眼中的市民与市民社会——从《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
113.从马克思的博士论文看他的异化观
114.青年马克思的人学思考之变迁——从《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解读
115.马克思的自由宣言──《博士论文》解读
116.一部充满辩证法理论光辉的杰作——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117.哲学在与现实相互作用中深化发展——读马克思《博士论文》
118.自我意识的能动原则──关于马克思《博士论文》的一点思考
119.具体的自我意识与定在的自由——论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
120.文艺学:经典、当代与中国化——兼评何志钧博士等著《文艺学:从经典到当代》
121.哲学当代性问题的反思——鉴传今博士访谈录
122.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逻辑进程——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123.卡尔·马克思:自由之子——大卫·利奥波德博士访谈(之一)
124.自由何以可能——马克思《博士论文》解读
125.如何定位赫森科学史的方向——兼与唐文佩博士商榷
126.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对自由的诉求
127.人学思想的初步形成——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28.《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论文摘要:哲学课作为“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理论墓劝,其地位至美重要.本文就如何提高哲学教学的实效性这一主题,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哲学教学的定位问题、哲学教师的地位与作为的关系问题,哲学教学的内容、方法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思考.
“两课.教学如何走出困境,真正发挥“两课”的作用,使它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背景下既有地位又有作为,无疑是每个从事“两课,教学的教师乃至高校党委领导必须高度重视且认真对待的间题.本文试对哲学课教学改革进行一些思考。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是整个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强哲学教学的实效性对于整个理论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高哲学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说是个认识和实践的问题。就认识而言。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哲学教学的定位问题。哲学学科的性质是教学定位的内在根据。从哲学的本性看,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以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古希腊一些哲人就把哲学定义为“智慧之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中国的先哲说,作为“爱智,的哲学就是“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因此哲学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陈述,而是要启发人的思维。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哲学思维代表民族发展成熟的程度和水平,正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没有辩证思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对于个人而言,哲学水平体现着人的素质,境界和思维能力,大凡有成就,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无不具有很高的哲学思维水平。爱因斯坦曾对人说:“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侧不如说我是哲学家’.既然哲学是一种智慧,能够塑造人的整体思维素质.因此哲学教育应当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作用。从哲学的功能看.主要表现为教育和应用.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是哲学教育功能最本质的特征.只有在正确的哲学理念指导下,人们才有可能从本质而不是现象上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等诸多复杂问题的正确认识,进而树立起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理想,并内化为信念.当它最终凝聚成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时,哲学教育也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以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实践是哲学应用功能的显著特征.真正的哲学既不是教条式的理论说教,也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而是一种教给人们如何面对现实世界去思索、批判和创新的方法。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并不要求信仰它的结论,而只要栓脸疑团.如果我们的哲学教学能在这样的层面上展开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让他们经受哲学思维的训练,无疑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增长其悟性和创新意识。
在哲学教学定位的问题上还有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的认识问题就是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二者作为不同的学科各有其特定的性质和功能。哲学在人的整体思维素质的训练中,注重人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正是拼证法的批判和革命精神的体现.新世纪社会需要的首先是一种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大t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才有强大的竞争力,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有26次提到创新,教育部在《21世纪教育行动目标》中明确地把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作为教育行动目标.就此而言,哲学的教育功能起到了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哲学的目标指向不同,政治是出于维护阶级利益、阶级关系而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显然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层次。因此简单地把哲学与政治、哲学课与政怡课等同起来,必然会影响哲学教学的效果,甚至在某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会严重破坏哲学的声誉.当然消除把哲学课与政课简单等同起来的认识和傲法,并不是要完全否认二者的有机联系.事实上在哲学为政治理论思想形成和实施政治行为提供指导作用的同时,政治也会以自身的方式影响着哲学.
哲学的本质和功能表明,在哲学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的,应该是作为智惫的哲学,而不是一些抽象的关于哲学的名词和术语的堆砌;需要培养学生的,应该是哲学的思维能力,一种批判的、富有创造力的创新精神,而不是仅仅作为政治的淦释或教条化的说教。这就是对哲学教学的定位,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探索哲学教学的手段、方法和途径才可能是有成效的.
其次是哲学课教师对自身的地位与作为的正确认识。哲学课教师担负着与其他教师同等重要甚至更艰巨的教育任务,理应得到社会的承认和重视.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实上存在着对‘两课’的不重视和‘两课’教师地位不高的状况.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从客观上说,一是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直接的经济效益,偏重实务应用而轻视作为“形而上.的哲学.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社会科学的经济学,其地位与哲学形成的鲜明反差;二是传统的哲学理论本身的问题,由于它与现实社会发展的某些不相适应,因而有时还不能为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三是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它在一定程度、范围上成为政治让释的工具.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哲学的声誉,也必然影响到哲学教学的地位。从主观上说,一是教学本身缺乏针对性,由于理论失去现实的支撑变成空洞乏力的说教.事实上只有不断的追踪社会发展的轨迹,才能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的气息,具有生命力;二是教育者本身缺乏信心.外部环境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教师“转轨.,选择更有“前途.的职业以改变自己的地位.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对哲学教学无疑是雪上加霜.
笔者认为“地位’与“作为.是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起的。提高“地位”关键在内因,在于教师主体性的觉醒,在于对自己所选择事业的追求与执着.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哲学教师就无法摆脱‘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有所作为才能东得自己的地位。因而我们需要在两块阵地上充分发挥作用:一是教学阵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体现哲学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使它具有特色,特点,从而增强哲学课的吸引力;二是学术阵地,通过学术研究将成果引人教学之中,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最需要重视和最需要化功夫的.只要我们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自信心,坚持改革与探索,坚持对现实社会诸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思考,通过自己的作为改变哲学教学的现状,我们的努力首先会得到学生的承认,进而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时也就获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由此可见,对于哲学教师本身而言,·作为’是“地位’的前提条件,“地位’是“作为’的必然结果.当然,从外部环境看,‘两课’教师同样需要得到学术乃至全社会、学术界的支持和关心,这种关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形式上,而应名实相符.
提高哲学课的有效性更是一个实践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如何使哲学教学植根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的现实之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反思置身于其中的世界和人生,如何训练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一个重大实践性课题,需要在哲学教学改革中深人探索。
首先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探索.一是注重哲学教材的改革和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从现状看,哲学教材相对滞后.改革开放2f?多年来,哲学界的研究成果是丰硕的,但这些成果主要是以专著和论文的形式存在,而将它们引人哲学教科书和哲学教学的程度和层次则非常有限,再加上教师个体之间的学术水准和教学能力差异,又有所不同.这些情况必然制约哲学教学.重视哲学教科书及教学内容的更新,重视教师知识结构调整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是摘好哲学教学的重要基础.
二是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理论的魅力就在于它植根于实践,来源于实践.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纵观哲学发展史,任何哲学理论的发展都得益于社会实践的变革,哲学也同样如此.因此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一些原理,而应该是方法;还要回到现实社会,用唯物辩证方法对现实社会问翅进行分析,用理性来思考和探究事件的本质,在批判中建立新的认识.这样。理论就不会是抽象的教条,而具有实际的内容;对实际间翅的认识也不是就攀论事,而可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可以采取专尼化亦即‘问理化翔的形式教学,这些间翅包括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杜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间翅.这种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按章。节、目服本宜科式的教学方法。克服教学中普遭存在的“脱节’现象。增强现实感和针对性.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内容是很多的:,如联系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城市职工分流下岗的间瓜以及社会贫富差距问胭等;联系精神文明建设,妙及经济伦理道裕、精神生产力可持续发展间翅等;联系政治体韶改革,涉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脸教训,还有中国当前.突出的社会矛盾—法制不健全带来的各种“设租’。‘寻租”现象,不受制约的权力导致腐败,特权导致的两极分化等:联系哲学的发展,涉及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如何进一步实现哲学本土化、中国化等.对上述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间翅分析得透彻,且有理有据,必然会产生很大的教育作用.
三是合理安排教学的总学时.对哲学授课学时的安排。既要突出哲学理论的科学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又要体现其与现实结合的时代性.我们尝试着用总学时的70%作为哲学墓本原理的理论教学,30%的学时用于专皿化教学.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既要避免与中学政治课教学的重复性,又要适应大学生以后多加研究生人学考试的摇要,对现行的教材进行恰当处理。在进行专瓜化教学时,注惫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让学生认识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让学生将哲学智慧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以理性认识人生的目的和惫义,以理性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让学生认识全球化的世界。中国改革与发雇的本质以及自身的地位与贵任等.
其次是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考核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规的考核方式主要是笔试,其中包括大的死记硬背的成份.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考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创造性,是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考核方式进行积极的改革探索,既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欢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小组论文和小组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具体过程为:教师设计论翅。学生以4--5人为一组选择论题;小组成员枪索资料;通过小组集体讨论拟出论文提纲;教师逐一听取每个小组的代表对论文所作的思考并进行交流;形成近5000字的论文,并注明所引用的参考资料、文献‘小组论文答辩;综合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论文写作态度、论文的质里和答辨的情况给出成绩;选择优秀论文由学生自行排版设计成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