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会体育管理论文8篇

时间:2023-04-06 18:35: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体育管理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体育管理论文

篇1

关键词:市场;社会体育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必须具备管理性、服务性和应用性,由此可看出,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非常的高,而我国体育事业的现状是缺乏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造成了一定的矛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可以缓解这一现状,通过该专业的实践不但可以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还可以进行学习方向的定位,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

1.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

1.1社会体育专业

社会体育作为体育学类的专业学科,学制设置为四年,完成学业后要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结合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学生的体育素质,丰厚的知识面,独到的创新意识是高素质人才需要具备的条件,通过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健身指导、体育指导、体育管理及科研领域的人才[1]。

1.2实践教学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教学,不但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提高能力,使其符合实践活动的各种条件是实践教学的目的。而实践教学的本质则是通过学生在特定环境中亲身体验,消化和吸收知识。实践教学在人文领域、社会知识、自然知识方面的表现是不同的,在特定情形之下的精神层次方面的内容是其在人文领域的表现。分析关于社会事件发生、结果、影响的效果和价值层次是属于其在社会知识方面的表现。判断已得到验证的事实的正确与否,则是实践教学在自然知识方面的表现[2]。

2.市场所需要的社会体育人才

2.1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增加

全民健身口号的提出给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社会体育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在短时间内,成立了大量的健身俱乐部,市场的竞争力日趋激烈。这种状况也就对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益蓬勃的社会体育市场环境下,职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体育人才的缺乏,降低了市场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发展[3]。结合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现状,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体育人才大都存在适应能力差、专业能力不强、对本专业认识不足等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培养社会体育人才时,要着重加强学生对于该专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加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只有学生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2具备完善的工作能力

[4]完善的工作能力包括:组织策划、商业营销、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只有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健身技能的社会体育人才,才能尽快的高质量的就业,并且在工作中能够更加迅速的进入状态。

2.3具有职业资格证

职业资格证是国家统一授予的从业资格证明,它的获取条件就是要通过理论和技能的考试[5]。该证书由于是国家统一颁发,所以比较具有权威性。该证书的存在是学生在相关行业的理论和技能达到从业水准的一种证明。在实际的市场中的认可度达到90%,因此,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也是一块敲门砖,在就业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3.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3.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招生和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自办学来就存在的一大问题,教育部在2015年公布的十大就业难名单中,部分省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榜上有名,在当前社会,就业问题不但没得到解决,反而更加突出[6]。体育人才的供给和市场的需求形成了一定的矛盾。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培养的社会体育人才也越来越多,但是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体育人才还是不多。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华南、华东等地区能够给社会体育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就目前的人才流向状况分析,大部分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在毕业后,要么选择转行,例如考公务员、考编制等,要么流向经济发达地区[7]。总之,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就业问题严重,就业质量不高,是阻碍该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3.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3.2.1不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除了部分专业的体育院校,像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外,大都是由地方高校和师范院校开设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由于这些学校对于体育的重视度不够,没有足够的教学资源和设施,在一些课程的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没有提前进行市场调研,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现象,导致培养的体育人才能力不高,水平缺乏,因此,合理、科学、有特色的社会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立,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社会所需人才。3.2.2不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社会体育项目繁杂,种类繁多,可以说是包罗万象,不同的培养方向需要不同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全才的培养是不可能的[8]。但是,根据现实情况来看,国内大多数的地方院校和师范院校在开设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时,设置的培养目标不清晰,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培养模式,这样的培养目标与薄弱的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让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体育人才成为了很难实现的目标。3.2.3专业认识不足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仅有20年的时间,宣传度和影响力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对该专业根本不知道或不了解。实际的调研发现,参加高考的体育生对于该专业不了解的程度达到了57%,仅仅有5.1%的学生了解该专业,而选择第一志愿报考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学生仅占67%,相较于体育教育专业而言,该专业不得不降低分数线[9]。

3.3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在实践环节中的问题

3.3.1实践教学与社会脱节在课程安排上,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大多是以理论讲解为主的,实践课程较少,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践课程的缺乏往往会让学生进入一种“闭门造车”的模式,逐渐与社会脱节,不了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方向,最终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增加学生的就业难题。3.3.2实践教学的内容质量不高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更新,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且缺乏特色,不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会降低教学的质量。3.3.3重视不足,形式单一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比重差距是很大的,以四年本科教学为例,大都是前三年半都在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只在大四下半年进行相关的专业实习,往往这个时间段还面临着毕业论文的撰写。严重缩水的实践时间和单一的实践形式往往不能产生好的效果。这些问题的形成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校对于实践的重视力度不够,太过偏重于理论教学,没对实践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指导。3.3.4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对策①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当今市场的需求情况,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重新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做到学以致用。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因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其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直接关系着该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专业特色,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首先,在选聘相关教师时,要多采用一些具有社会体育专业相关工作经验的老师。然后,要组织优秀的教师进行正规的资格认证和职业培训考核。最后,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同时让教师通过深入健身第一线来了解现在市场在体育人才方面的需求,制度符合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③教学内容改革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实践经验,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进行相关教学时,必须要安排出一定的社会实践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的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成为应用型人才。④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实现是由一定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撑的,而基础设施的建立则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和支持。没有足够的教学条件则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必须改善教学条件,加大教学投入。学生是课程实施的对象,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就要加强教学管理。相较于其他专业,体育专业的学生普遍素质较低,文化理论基础差、比较好玩、好动。为了提高整体的教学风气,必须严肃学风、学纪,进行严格管理。⑤建设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的建立能够保障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学生通过在固定的实习场所进行实践,快速的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能够达到教学的实际效果。实践基地的选择比较广泛,既可以与校外的健身房、体育公司等进行合作,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建立校内实践基地。以下主要对校内实践基地进行分析。校内实践基地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场所,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论和实践的共同进步,既锻炼了基本技术能力,有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首先,校办企业。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评价标准是能否创造出社会价值和培养出市场所需人才。学校通过创办企业,为实践基地的创建提供资金保障,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其次,课余健身俱乐部。在一些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由于学生对实践需求的增加,给健身俱乐部的建立提供了大量的市场。学生不仅可以在健身俱乐部中进行实践,提高自身能力,同时还可以舒缓压力,发挥自己的特长。最后,利用校内的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来进行实践。现在的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在学校中普遍存在,它可以帮助教师完成理论受教、专业实践、教学实验等工作。一个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生理测评知识和解剖知识,因此,生理实验室的作用最为重要,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学习过程,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特征和解剖的相关知识,测评人体的体征指数,从而让学生在训练时更加有目的性。

4.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素质的复合型社会体育人才成为社会体育培养的目标。结合社会体育指导和管理专业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现状可知,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要加强社会指导和管理专业体育实践,就要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力量,建立实践基地。通过实践的增加,让人才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作者:罗跃平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如喜.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体育学刊,2014,(3):88-90.

[2]李庆军,钟波,杨连波等.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与研究[J].华章,2014,(5):257-257.

[3]李克建,王伟.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营销理念[J].科教文汇,2014,(22):115-116.

[4]王晓云,阮云龙.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12培养方案修订的探讨[J].运动,2014,(5):56-57,81.

[5]彭子特,王志强,李文卓等.山西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J].武术研究,2016,1(6):153-156.

[6]吴亮,杨海平.肇庆学院"社体专业"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5,36(5):55-59,71.

[7]王晓云,阮云龙.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以北京体育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例[J].运动,2015,(17):104-105,123.

篇2

论文关键词 检察机关 社会管理 工作机制 内部管理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开始被纳入党和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体系性框架当中。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司法机关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2010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指明了内容和方向。检察机关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夜人”,立足自身职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是自身职责所在亦是党领导下能动司法的基本要求。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需要观念上明确社会管理创新的功能目的,挖掘检察职能中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范围和实现途径,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工作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创新,全面推进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一、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功能目的

当前,就检察机关是否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基层检察人员存在观念上的偏见: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司法被动性、独立性属性,检察工作的要求只需依据诉讼法律规定,在诉讼进程如侦查监督、审查起诉、刑事抗诉、民行检察监督、刑事执行等程序中,履行法定职责便可,检察工作内容并未要求检察人员参与社会管理,或就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检察意见。即便检察人员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出检察建议或检察函,这也是一种自主选择行为并非义务职责。这种程序被动主义观念的存在,笔者认为除了刑事司法固有属性原因之外,主要是缘于检察人员对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功能目的的认识不够明确,对自身职能定位发生曲解导致。

若要明确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功能目的,需要明确社会管理及社会管理创新的相关概念。社会管理主要是政治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不局限于政府组织,他是社会、经济、政治运行中的所有团体性组织包括司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社会管理创新是在现有社会管理的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对现行社会管理理念、方法和机制进行改造、改进、改革,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实现社会管理目标及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中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经济、法律效益,对原本落后的管理方法进行改进的过程,对检察机关而言,是其在履行检察职能的过程中,发现刑事犯罪背后存在的社会管理漏洞以及刑法实现过程中的就刑罚处置方式进行合乎法律法规、社情民意的创新改革。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检察机关在检察权实行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正当合法利益诉求,运用法定手段,主动参与或建议有权机关对各项社会制度进行合理有序安排,来实现建立在公平正义价值基础上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如果需要给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的目的功能再设置普遍适用的标准,即是检察机关在履行追诉犯罪或法律监督检察职能要求,处理具体个案中,要注重个案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二、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范围内容

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范围内容,具体体现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检察职能之中,在未提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内容之前,检察机关早已在自身职能履行中触及了相关的内容范围,因此,对于检察机关的此项工作不是新的职能创设,而是一种发现,在原有的职能中发现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职能内容,或是根据原有的职能进行合乎正义的延伸,以实现检察机关服务社会管理的功能目的。

最高检《实施意见》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内容如下:(1)参加社区矫正工作。(2)监督监管场所依法、文明、科学管理。(3)协助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4)积极参加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5)积极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6)加强检察网络建设和检察宣传工作。

最高检对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范围内容采取的是列举式的方法,这种列举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随着经济社会环境变迁,或社会管理重心的转移,检察机关参与的方向不能灵活改变,创新工作变成了保守制度。例如时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新刑法修正案将食品安全犯罪进行修订后,检察机关参与该领域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极大拓展,而实施意见内容却并未就该内容给司法人员提供指引。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给予能动性的概括性,使该内容实现稳定性、变动性的统一。这其中变动性是司法能动的体现,即司法应当具备服务公民、社会、国家各种利益的功能,主动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概言之即为:其他检察机关在职能履行中,为维护公民、社会、国家利益而对原有社会管理方式进行合法、合理、高效的改进或建议。

三、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现途径

当我们已了然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范围内容,那又该通过怎样的方式途径完成从内容到现实的转变,笔者认为需要从检察工作机制和检察机关内部管理两方面来完成。

篇3

关键词:人文社会学 新视角 体育人文 研究

1.人文社会学和体育的相互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也越来越重要,也正是由于要满足社会和人类的需求而使得体育产生,随着人类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体育也随之变化。而人们是组成社会中的一员,他离不开社会生活,与社会中的衣食住行都紧密相连。人类自身具备的社会属性、在社会发展中体育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力直接关系到了体育科学这个对社会人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科学,它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征性质。人是体育的承受对象,人和大自然是体育发展延伸的基础,而人与社会才是体育人文与运动发展的直接性与决定性因素。根据人的社会性这样方面来对体育进行研究,换句话说通过利用体育作为社会过程的研究对象,要具备与人的社会相适应的活动特点,也就是说从体育方面的实践上而言,是社会关系和体育活动的各种形式两者之间的统一;以体育近年来的发展角度而言,是自觉性和自发性两者之间、能动性和目的性两者之间的统一;通过以体育发展是社会机制方面研究,是主观性和客观性两者之间的统一。通过在这些方面结合成一个统一体,组成了以人文社会科学为基础对体育进行研究的依据。社会发展是体育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对体育人文社会可续的研究过程中不但会涉及到体育实践的问题,还会与研究成果的增加以及社会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利用对体育科学社会功能了解,不仅能够认识到体育科学在科学体制中的重要性,还能够促进体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不断健全体育科学机制,了解体育科学哪些方面能够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积极效果和意义。体育正是因为社会的需要而出现的,也决定了他在人文科学中的独特意义。

2.社会学过程论视角下的体育人文

在社会过程理论中主要所要强调的是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赖、依靠的关系,它与微观经济学中所讲述了社会行为理论有着很大的区别,与洪湖氨经济学中涉及的社会结构理论也是千差万别。通过仔细分析会得知,它已经打破了在过去人们对于社会学的理解,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理解社会学中的二元对立,并且它还试着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社会观点和理论,从而消除这种新旧矛盾的现象。它的主要观点是在社会中,人们不要过于重视在集体中的重要性和个体性,也不要过于侧重于社会性,而是要把握好尺度,通过分析研究人在社会中生活的各种形态特点,这样不但能够通过社会来限制人类的活动或者是受到社会的影响,还能够使人们在于其他人相互接触和相互依赖的行为状态中找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将这个新的理论提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诺伯特・埃利亚斯。在社会学过程论的观点之下,对体育就会得到这样的启发。

3.社会学符号互动论视角下的体育人文

在微观社会学内容中包括了符号互动理论,它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有关相对较小的比较具体实际的一些社会问题。在符号互动论中的主要看法是在社会这个整体中,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与需要与人沟通,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都是需要通过一些符号来实现的。事实上每一个符号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它代表着很多的信息,它能够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在工作中,人们可以利用符号使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使得人们相互适应,达成一致并为之共同努力。这种社会学符号互动论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出生于美国的布鲁默。事实上,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心理暗示是影响体育的现场发挥、体育成绩的取得的重要因素,对于那些工作年数不较多,工作经验丰富的体育教练来说,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是特点,在体育训练过程中除了要训练出一个体育技能精湛的运动员之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为运动员灌输一些积极的思想,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培养较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是他们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取得良好的成绩。事实上,教练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体育培训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这样能够让参赛运动员具有一颗必胜的心理,在赛场上始终胸有成竹,大脑中只有必胜的信念,不去考虑失败和后果。这样,在比赛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胜利的几率才会更大。正因为这种没有顾虑的比赛,才能够使得动作、技能和战术都做到位。同时,在面对对手时,正因为运动员的自信心在气势上已经打败了对手,使得对手不断对自己产生怀疑的矛盾思想,从而在心理战术上取得胜利。正因为这种胸有成竹比赛态度和信念,才能够将教练与运动员以及运动员和运动员之间产生微妙的情绪变化,从而达到互动交流的目的。换句话说,追根究底这就是源于社会中人们的社会交流。

4.社会学结构功能论视角下的体育人文

第一,社会学在结构功能方面来看,通过相互联系的很多部分结合而成来一个有机的社会体,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具有其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是=在社会中占有其重要的地位,组成社会的这各个部分、社会整个与组成各部分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为了有效维护社会的生活秩序,保持社会整体的稳定性,首先就要保证社会要意见保持一致并具有统一的价值观。通过社会结构功能理论的观点得知体育也是组成社会的一个部分,在社会整个上发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很多社会学结构功能理论学家曾经说过体育运动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具有较高的价值性和社会性的一种运动,它不但对社会人员具有积极的作用,还能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正面力量。除此之外,体育在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二,从社会学结构功能论的方面来说,体育在社会整合力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体育能够将社会成员的潜在并且不叫分散的力量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社会体制。由于在整个社会中,人们的性别、种族、年龄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且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社会环境都很很大的不同,但是他们往往会因为对某一个颇负盛名的运动学家、体育明星产生兴趣或者如痴如狂,使得这些看似没有任何交集的人们相互联系起来,产生了浓厚的亲切感、认同感以及团队之间的集体荣誉感,这种情感想要利用其他的方式去实现也是难以实现的。同一个道理,如果运动员也会对本国的运动明星、社会以及国家具有深厚的热爱之情,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这样的归属感、认同感不仅仅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小情感,还能够维护我国的社会秩序,促进我国社会的安全、稳定的发展。

第三,以社会学的结构理论视角来看,体育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发展方面趋于体育事业,像体育为主的产业化国家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体育事业的日渐壮大,体育事业得到的重点突破,体育事业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更新,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资金,取得了巨大的财富。在1987年,美国在体育方面的产业年产生总值已经超过了587亿美元,在1988年的时候,体育事业方面取得了631亿美元的成绩,截止到1993年,这一年里取得的产生总值已经超过了700亿美元这个巨额数字。由此看来。体育事业在近年来的发展非常迅猛,速度惊人。也正因为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使得很多的美国社会学家口称在美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体育事业已经独占鳌头。在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已经不再担心人们的温包问题,并向着体育领域进军。在几年的时间里,经过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虽然与美国这样的体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实力差距,但是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5.结语

体育不单单是能够增强人们的体魄,还能够反映社会问题,是现实社会的一种缩影,它涵盖了各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体育,利用社会学所具备的特点以及社会学中的符号互动论来欣赏体育,对体育进行阐述,并将体育分为多个方面进行剖析,这样能够使人们全方面、多角度的去看待体育,认识体育以及学习体育。而社会学的视角指的就是以社会学的科学视角着手,对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并且了解问题的结构。本文所说的体育人文讲述的就是体育在多年来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对社会以及人类造成的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贫困生国家助学金心理问题

许多研究表明,家庭贫困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会亚于非贫困生,而且在实际申请国家助学金的过程中,有些贫困生如果心理素质不过硬,可能会加剧心理问题。

申请国家助学金,首先要有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贫困证明,同时需要公示民主监督,要“曝光”自己的贫困,一般来讲,相当一部分贫困生觉得这又是一种压力,所以对有些贫困生来说,申请助学金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那么怎么让贫困生得到资助,同时又增加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呢,本文首先来探讨贫困生申请助学金时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具体的问题有:

1、自卑。身为一个贫困生,因为平时的经济拮据,跟家庭条件好穿的好用的好的同学比,感到失落,低人一等,同时,作为大学生又很有自尊心,所以难免难过自卑,而且申请助学金,要暴露自己的经济状况,很多贫困生觉得更加自卑。

2、敏感。由于贫困而自卑,总是觉得不如别人,内心深处会变得脆弱低落,又不愿意被人看不起,再加上有些宿舍丢了钱就会怀疑谁没钱谁就会怎样等,都会让贫困生更加敏感。

3、焦虑。贫困生本来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自己上学又要花很多钱会产生焦虑心理,再加上贫困生申请助学金要接受大家的监督,有些同学会带着异样的目光看待贫困生,有些同学会认为贫困生就该“破破烂烂”,贫困生想买个好点的的手机,又怕被别人质疑,诸如此类的细节会引起他们的焦虑感。

4、抑郁。我们都知道,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里,贫困生群体中学生抑郁的比例也比非贫困生高。长时间的焦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这种抑郁正是贫困生的一种自我封闭、内心苦闷的心态,有些心理脆弱的学生甚至走上了极端。

5、虚荣。有些贫困生有着过度的自尊心,即便家庭非常困难,从不说家里的状况,不仅没有让同学们觉得自己是贫困生,而且会在同学面前显示并不贫困的表象,这就是一种虚荣的心理产生,比如,一个贫困生花较多的钱买了一部较好的手机。当然,贫困生也会认为难道贫困就不能手机好点吗?这里也有人性的问题了。

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看,贫困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原因:

1、被尊重的需要。按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可见尊重需要处于比较高的位置,每一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贫困生也不例外,而贫困生怕自己的贫困导致被人看不起,不被同学尊重。同时,为了防止假贫困生,更好地监督,有的高校规定贫困生不能用手机,或者用了手机者不能享受国家高额奖学金,这些规定都让一些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2、缺乏角色认同。“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占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个体受到期待的行为”,[1]如果你做得事情是不符合社会期待的,说明还是对自己的另一个身份—“贫困生”缺乏认同和领会,在申请国家助学金的条件里有一项是“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很显然,既然是贫困生且申请助学金,那么大家自然会认为生活简朴经济困难应该是符合你的一个特征,但是如果你表现得和普通同学不一样,如果你的手机比普通同学还贵,那么你就不符合贫困生的这样一个身份,不符合同学们对你的“期待”,自然会被质疑。 转贴于

3、过分的自尊心。“虚荣心就是以不恰当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顾现实的条件,最后造成危害”。[2]有些贫困生由于过分自尊,认为贫困是自己的事情,明明家庭父母双下岗经济困难,为了自尊不愿别人知道,还会显示自己其实还比较有钱;另外一个方面,一般的同学,如果不了解你的状况,就会质疑,既然你不贫困,凭什么要得到助学金白拿钱呢,大家会产生不公平的感觉,这样就产生了矛盾,民主监督方面有质疑的话有可能导致贫困生拿不到助学金,不能助学。那么从贫困生的角度来讲,难道是贫困生就一定要吃穿用度比别人差吗,也许是家里竭尽所能为了不使其自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而给的生活费,但是家里还是比较贫困的,实质还是需要助学金的。

4、社会环境。“社会塑造了心智与自我,而后者又反过来影响社会”。[4]一般的人都是希望自己跟平常人一样,起码不比别人差,贫穷自然不是优点,不是社会大众向往的一个状态,尤其在我国经济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拜金主义流行,金钱有时候成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这些意识形态都增加了贫困者的不安和自卑以及不被认可的挫败感。年轻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建立还处在容易受影响不够坚定清晰阶段,那么社会上的各种观念自然影响到校园的精神领域,体现在学生中也是这样,大家会攀比穿着用度,贫困生在同学交往中往往处于被动尴尬的地位,更有甚者自闭抑郁。所以很多贫困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贫困生身份,周围的环境会给他们带来压力、不安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和思想健康教育。

第一,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及时发现贫困生中有心理问题的,比如,可以通过大一一入学就对所有同学进行心理普测,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通过心理健康热线和专题辅导等和贫困生交流并教育辅导;另外,也要提升辅导员对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和辅导技能,辅导员跟学生接触的最多,要对贫困生倾注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引导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积极面对大学生活。

第二,教育贫困生正确理解“贫穷”。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困难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外在原因,所以我们要教育贫困生别把贫穷当错误来惩罚自己,贫穷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而且不是个人的过错,有很多社会原因造成,贫穷不牵涉道德,没必要觉得丢人,更不用自卑。

第二,教育贫困生正确看待贫困生这一身份和角色,既然贫困不是自己的问题,因为家庭贫困,需要资助,所以坦然面对贫困生这个角色,正确对待舆论,了解一般人对贫困生这一角色的期望,让自己的言行符合大家期望,在学校这个群体里让自己的行动和交往产生良性互动,多跟大家交流,这样有助于走出各种心理问题,塑造健康形象。

第三,鼓励贫困生树立自尊自重的信念,自信自强,同时,学校应该多给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家庭经济困难不要仅仅依靠于助学金助学贷款,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的工作,适当的做一些兼职,既可以锻炼社交能力,提高对社会的了解,又可以补贴些家用,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资助,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贫困生可以用实际行动赢得别人的尊重。

第四,营造正确看待贫困生的校园环境。学校要教育同学们正确看待贫穷,贫困并不是贫困生自身的问题,大家对他们不要歧视,多一些人性的考量和关爱,同时,可以通过班级的班会和学校的社团活动,多举办一些以贫困生为主题的活动,让一般同学更加了解贫困、贫困生的现实处境和困难,增加他们对贫困生的了解和对贫困生助学金制度的理解,让贫困生也觉得在一个大的环境里,有那么多人理解、关注和关爱他们,减轻或打消他们的自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的程度。

总之,贫困生在高校校园里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我们不仅要资助他们,更要关爱并教育他们,使他们正确面对自己贫困的现实,坦然接受民主监督并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从而减轻他们在申请助学金的时候容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并获得资助,使他们能和谐融于校园,把国家和社会的关爱落于实处,且体现出教育的公平。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篇5

【关键词】体育利益;制度;功能;要求

1.体育利益关系协调制度化的整合功能

为了及时解决发生的矛盾和冲突,政治制度应为社会成员提供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使得整个社会的政治规则结构完整,配合默契,从而实现其调节各阶层间冲突、促进合作的整合功能。政治制度通过相应的规则和程序,把互相冲突的各种社会阶层整合在统一的体制和秩序之中,使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使合作得以进行。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分配不公和腐败,并缺乏利益表达机制、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机制。为了发挥政治制度有效协调和整合的功能,除了使政治制度在整体上具有协调和整合的机制外,还必须在政治制度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以及政治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建立起表达利益、综合利益、分配利益、协调利益的规则和程序。通过这些规则和程序,使各阶层的利益、要求得到表达,矛盾和冲突得到解决或协调,并使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得到维护,基本的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共同的社会目标得以实现。

1.1 社会协调的途径

从社会控制理论来讲,通常有三种途径控制社会冲突,即:观念途径、经济途径和制度途径,具体采用哪种途径则应根据冲突的自身特性来决定。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冲突的特殊性在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逐利行为的多样性,以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社会资源和财富的稀缺性和有限性,造成了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冲突的不可避免性,只有通过调整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社会利益的分配制度才能消除冲突。

1.1.1法律控制利益冲突有两个途径:第一,立法控制,通过公平立法,建立合理的利益整合制度,分配利益,保障利益和协商利益,在宏观上防范利益冲突的发生;第二,司法控制,通过公正司法,建立合法利益的救济机制,抑制非法利益,平衡合法利益,包容法外利益,在微观上解决具体的利益冲突。同时要注意保持利益表达渠道的畅通,使各种利益诉求都能够得到及时的表达,避免矛盾的积累和激化[1]。

1.1.2体育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体育利益格局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分化和整合的过程,社会结构愈趋复杂,社会的异质性程度愈高,体育利益格局的分化重组就愈频繁[2]。然而解决体育利益矛盾是体育利益冲突控制的关键环节。并非所有的利益冲突都能由法律来调整,法律只调整适合法律评价的利益冲突:第一,这种冲突必须是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统治秩序、制度的基本方面及主流道德意识;第二,冲突的主体必须是特定的社会单位,即自然人和法人。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指出,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基于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和利益争夺”。则从控制论的角度提出了较深入的认识。研究冲突归根到底是为了控制冲突,但控制冲突首先面临着手段的选择。

1.2 社会体育利益的整合

中国单位制属于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结合的这样一种体制。单位成为整合社会体育活动的有效的组织系统[3]。具体说来,国家通过垄断各种社会资源,进而对单位组织形成控制;单位通过全面占有和控制单位成员发展的机会以及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中所必需的资源,进而形成对单位成员的领导与支配。换言之,通过设置、运用一定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使得政治秩序与社会秩序得以产生。

2.体育利益关系协调制度化的公平分配功能

许多学者认为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社会中的价值或利益进行权威性的分配,这种分配实际是在对人与人、阶层与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这种分配可能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也可能加剧冲突或引起分裂。问题的关键在于分配是否公平。而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分化过程中出现问题,尤其是收入差距拉大,说明政治制度的这一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政治制度和政府公平分配的功能,解决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分配差距过大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影响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2.1 体育利益主体

探讨体育利益的前提是体育利益主体的正确认识。利益是永恒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4]。根据改革以来人们利益获得和受损状况将中国人分为四个利益群体或集团,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者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通过体育体制改革、加快体育市场化来实现体育利益相对公平[5]。

篇6

论文关键词:社会学;常识;知识社会学;社会学智商测验

论文摘要: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但当今社会学概论教科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却往往存在偏误。本文从学科、专业/常识的角度、教师(研究者)与学习者的角度和专家与大众的角度对社会学与常识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评述,指出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不仅仅是对立的关系。只有综合三种不同角度的观点,才可以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这对关系的涵义。

社会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之一。其中,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和社会学家从事专门职业时所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它也是社会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对这个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社会学家们在林林总总的教科书中多少都进行过论述。不过,国内专家在介绍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对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注意不够,要么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要么是只论述其中一点,而不顾及其它,造成误会甚至偏见。由于教科书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他们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教科书的偏误不可小视。本文在以往学界对社会学与常识关系问题的探讨的基础上,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进行梳理和综述,以就正于方家,并希望在以后的社会学教科书中能够较为全面的介绍这样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

一、从专业、学科/常识的角度透视

从专业、学科/常识的角度透视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是指从专业/学科分类体系中怎么确立社会学自身的立足之地这一点来考虑问题的。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19世纪社会科学建立和发展起来以后,社会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地位逐步建立起来。在已经拥有制度化支撑的社会科学诸学科面前,社会学要有自身的地位,必须拥有与其他先制度化的社会科学诸学科更为独特的地方。

在经典社会学家那里,从孔德(AugusteComte)最先提出“社会学”概念到涂尔干(EmileDurkheim)最先获得法国大学的社会学教职,早期经典社会学家虽然没有明确就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进行说明,但实际上他们有一个似乎不言自明的假设,就是科学自然优于常识。比如孔德,他把人类观念进步的阶梯分为三个阶段,即神学的阶段、形而上学的阶段和科学的阶段。孔德认为,社会学在时间上是最晚出的,在逻辑层次上是最高的,所有其他学科都为它做了准备,而它可以把先前一切学科作为源泉。在他的科学分类里,所牵涉到的问题不包括常识,因为在科学理性的关照之下,没有任何属于常识的藏身之地。

涂尔干则在孔德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在《社会学方法的规则》一书中,涂尔干指出,“孔德这种用历史发展的观念来解释社会的方法,与人们用常识来解释社会的方法没有多大区别。从表面上看,历史提供了社会进化的一个简单程序……因此,对于解释社会进化似乎只能用人的意念了。假如这样来解释社会,不仅是陷入意识形态决定论,而且是将与社会学毫无关系的概念当作社会学对象了。”涂尔干认为,“社会学方法要求人们不要用常识代替科学,凡是未经科学检验的概念,不能随便使用,更不能用来代替事物本身。”在涂尔干看来,由于社会现象的异常复杂性,所以当时的人们就用常识来解释它们。可是,社会学家不能这样,他指出,“社会学者在决定研究对象时,或者在讲授他的研究结果时,都不能乱用科学以外或没经过科学研究检验的概念。社会学者还应该清除常识导致的谬误和前人传下来的习惯中成为科学研究桎梏的部分。即使不能完全清除,也应该明白这类常识和习惯是毫无价值的东西,才不致于让这类东西在学说上占据重要地位。”

涂尔干关于社会学的方法论的主张,在其《自杀论》一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涂尔干挑选了一个常识看来无非是极端个人化的行为,如自杀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对自杀率的研究,他否定了常识关于自杀的很多观点(当然也包括当时心理学界关于自杀的很多观点)。通过这样具体的研究成果,涂尔干清楚的表达了他在社会学与常识关系问题上的立场。

总之,在这些经典社会学家的眼里,树立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显然是要把它不仅与常识而且要与其他已存的社会科学的学科相区别,这在他们说来显然不仅是树立学科本身合法性所必须的(我们只要看到孔德、涂尔干、马克思和韦伯在创始社会学时在将她和其它学科区隔上所做的努力,便可略之一、二),而且也似乎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从学科、专业/常识的角度看,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也不仅仅存在于经典社会学家那里,在社会学家作为专门职业的层面,也需要考虑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家从事专门职业所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很多社会学家为了求证社会学研究自身对于常识的合法性,往往对此加以说明论证。据美国社会学家的看法,常识性知识和科学知识有三个基本的区别:(1)目标。常识性知识关注的是使用性的活动,是怎样以一种有意义的、可以预料的方式从事这些活动。相反,科学知识的基本目标是为其本身的目的而追求知识。当科学家出于个人的原因而尽力“证明”某种理论时,指引着他的就是常识,不是科学。(2)支持其理论的证据。常识性知识建筑在现行事物的基础上。科学则需要远为广泛的证据,他们是按照明确的规则收集起来的。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家们甚至将努力证明其理论之不成立。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科学家们才能向任何一个接受所运用的证据的规则的人提供系统的令人深信不疑的证据,证明其理论之成立。(3)系统性。科学理论就其本性而言是清晰的,并且是做过系统阐述的,而常识性理论则是想当然的,并且可能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常识性知识与科学知识之间的这种区别也同样适用于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上。

二、从教师(研究者)/学生(学习者)的角度透视

从教师(研究者)/学生(学习者)的角度考察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主要是指社会学家作为教师怎样在教学中阐明这对关系。在现代大学教学体系中,社会学概论课程是很多大学生的必修/选修课,对学习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则是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这门社会学的入门课里,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同学们首先就要碰到的重要问题之一。理解好这个问题,可以为同学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学习者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在社会学最为发达的美国,几乎每一本社会学的入门书都会涉及到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这个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是美国社会学家WilliamE.Snizek为美国大学选修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新生所提出的一份社会学智商测验(SociologicalI.Q.Test)。

这份测验由30个陈述组成,依一般常识来看,进行判断是没有问题的,难度似乎不大。但根据社会学的科学调查或社会实践表现得出的结论是,所有这些陈述的对错与常识的观点几乎都是对立的。这份测验其具体内容,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其结论不一定还适合已经变迁了的社会情境。但同时,这种测验的思路体现了撰写教材的专家们在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上希望透露给这些专业修习者的理想和信念,即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测验,使学生们能够理解,常识的种种观点和看法并不一定经得起社会学研究的推敲和考验。

在大陆,目前很多社会学概论教材里面,也仿照美国社会学教科书的思路,提出了社会学知识可能迥异于常识的观点(甚至在这些教材中,所引用的例证也是与美国教科书所引用的例证相同)。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社会学家刘少杰就在访谈中对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进行过评论,其主旨也是与美国社会学概论教材的提法没有什么两样。国内近几年来出版的一些社会学概论教材,如张敦福主编的《现代社会学教程》、风笑天主编的《社会学导论》,朱力主编的《社会学原理》,王思斌主编的《社会学概论》等等,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大体上都是一致的。因此,国内教科书中关于社会学与常识的评论,仍是立足于社会学与常识的对立或者至少是有优越性的地方。也许,在他们的视野里,社会学当然与常识不同,甚至与常识的观点正好相反,否则就没有这门学科存在的必要了!

三、从专大众的角度透视

如果说从专业、学科/常识的角度和从教师(研究者)/学生(学习者)的角度考察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这还是从知识本身的角度来考察这对关系的话,从专家与大众(门外汉,layman)的角度来考察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则远远超出了知识本身的是非曲直,而更深刻地讨论了社会学与常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从使用的角度来看,社会学知识至少不比常识拥有更多道德优势。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考察,就不是局限于社会学与常识到底有多大的差异,而考察他们各自在社会生活中所应用的范围、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等等。

20世纪70—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学进步的重要障碍是,错误地认为自己有能力探究人类的所有实践,包括象科学、哲学、法学、艺术等实践,因而具有“元”科学的性质;社会学家这门专业,其无意识的动机之一就在于它是一门力图成为“元”科学的职业。布迪厄认为,社会学的“元”科学性质,“始终应当是针对它自身来说的”,它必须利用它自身的手段,对自己进行反思,确定自己是什么,自己正在干什么,努力改善对自己立场的了解。这样就能消除由于无反思所引发的各种偏见,努力探寻各种机制的知识,一方面推动科学的进步,另一方面进一步改善反思的条件。

此外,社会建构论的观点也对社会学知识本身以及社会常识做了建构论的解释。比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把常识定义为行动者关于社会生活的陈述性信念和社会再生产的条件。他认为主流社会科学——惯以纠正常识为己任,这就是偏见。在吉登斯看来,正统共识的支持者“设想社会科学的实践内容具有一种技术形态。社会科学纠正行动者关于社会行动或制度的虚假信念。如发生在自然科学中的情况一样,随着我们对社会的了解不断加深,我们就可以改变它。”但是,这样一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的确包含了对常人行动者所持的关于社会世界虚假信念的批判。但这些批判的概念和理论得以构成的背景、其实践的意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大为不同。社会科学关注持有观念和创造观念的行动者,他们会对他们的行动以及如此行动的条件做理论概括。社会科学涉及一种双重解释,因为在那里发展出来的概念和理论,理论要发生效力的那个世界,是由进行概括和理论思考的个人的各种行动构成的。社会科学不必向身处其中的行动者解释社会世界的意义。正相反,社会科学的技术观念必然是寄生于常人观念之上的。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概念是被制造来分析社会世界的,却又反过来被纳入这个世界。因此,社会科学的实践影响并非主要是技术的影响,而是通过社会科学的概念被吸纳到社会世界中并成为它的构成内容来发挥作用。当社会科学概念为常人行动者所接纳并融人社会活动中,它们自然成为社会例行实践中人人谙熟的要素了。这从社区、社区建设、社会指标、社会发展、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等等社会学的专业词汇逐步推广到变成大众的日常用语的一部分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来。所以说,社会科学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为常人行动者的理论和实践所熟悉,它不会局限为一种专业的话语。

吉登斯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平也认为,与自然不同,在社会一人文环境中,每一个被专家视为“外行”的社会成员作为具有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行动主体都在时时处处参与着社会的建构过程;并且,这既是行动的过程,也是阐释的过程,而他们对在自己的行动参与下建构起来的社会生活的阐释,若照专家看来也许无非是“常识”而已。不过,情况也有正好调转过来的时候,所谓的关于社会一人文的专业知识,倘依常人的(或外行)看来,也不过是用某种学术语言讲述的常识。而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由于常人也是知识者和阐释者,任何一种关于社会一人文的专业理论都是在被常人从自己的眼光和角度不断进行再阐释着。正是这种“双向阐释”构成了社会不同于自然的基本品质。

因此,从反思社会学、社会建构论等角度来看,常识与社会学的关系就不像前人所认识的那样是简单对立的。这些方面的认识,也使我们更加关注社会事实的主观方面,注意到常人的理解与生活,因此,实际上也是对我们社会生活的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

总的来说,从以上的三个角度考察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学知识与社会常识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全面的考察社会学知识与常识性知识二者之间种种变化的关系。从这种知识社会学的考察结果来看,我们基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社会学与常识之异

社会学包括的不仅仅是社会学的知识,还包括社会学的方法,社会学的思考方式。常识也包括常识性的知识、直接经验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直觉从众的思考方式。社会学与常识的区别关系也可以参照前述的常识性知识和科学知识之间的区别来看待。由于社会上大多数人是凭个人经验和普通常识来处理日常事务与解释社会现象,这种方式也可以发展出知识来,就像传统社会以经验累积与传承来建构知识一样。“社会学”不必也未必能“导正”所谓“偏颇”的想法(因为“正”与“偏”是相对地),但至少能提供我们对社会现象的”解释”,而这个解释通常是经由实证资料的搜集来支持或是经由理论逻辑的推演结果。由于现代知识的建构方式,通常强调“系统”而不是零散,重视“累积”而不是秘方。因此,具有“系统”与“累积”的知识成为现代学术的特色。“社会学”的特色就在强调“系统与累积”,主要能提供我们一般性(即大数法则)的知识。当然这并不能说是“正统”知识,只不过是能透过现代“科学”技术或程序的“实证资料”来加以支持的说法而已。透过社会学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一般”现象(而不是和一个人的想法),这或许可以帮助一般人跳脱出以自己经验为主的“认知”与视为当然的“常识”。同时,熟悉(常识)使我们“视而不见”,“去熟悉化”则是社会学式思考(think—ingsociologicaly)的第一步,打开我们的社会触觉,让我们“见人所不能见”,看清楚这个世界,也更了解自己。

其次,几乎是命定的必须以“常识”为探讨对象的社会学让人们往往以为社会学并无举足轻重或者对实际人类社会贡献——甚至有些人直觉地就去质疑(或者否定)社会学的科学地位。但其实,社会学的知识具有强烈批判品格(尽管社会学之中的某些说法被视为是保守、静态且倾向于维系“现状”(htestatusquo)的),社会学的这种批判品格也是常识所不具备的。

另外,在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早期的社会科学家在其研究和理论中,也使许多他们那个时代的相当普遍的常识性假设成为理所当然(take—forgranted)的东西。社会学最近几十年的进步,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就是对常识性假设进行再考察,对它们做出批判性评价,在必要的地方以经过科学的证据严格验证的观点来取代。

因此,现在也有一些关于“社会学庸俗化”的批判文章,它把“社会学庸俗化”问题提出来,希望使社会学学科的特性更加凸显。在这些论者看来,对社会学家而言,常识只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题目,而不是社会学理论的源泉。这种提醒显然是必要的,由于社会学家们都生活于常识的世界里,他们对自己所利用的常识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这样一来,他们在自己的社会学研究工作中才不至于把常识当成了社会学知识(当然,反过来说,有些社会学家不是从学科、专业的角度出发做出的社会评论,我们也不能把它看成是社会学的知识或者社会学的理论成果)。

2.社会学与常识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学对社会的介入越来越广泛、深入,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也由原来的似乎理所当然的“社会学与常识相对”的态度要变得不那么肯定了。在社会上,一方面,社会学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书籍等等媒介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似乎什么样的情况下社会学家都可以发言且常有惊人之语,另一方面,有些舆论把社会学家的工作称为“花大量的钱财去发现尽人皆知的事实”,把社会学家在大众传媒中传播的很多“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社会学的视角”所作的分析称为“庸俗社会学”。社会学家对社会现实的全面介入与社会舆论对社会学的讥讽之间的张力使得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又重新成为社会学家反思的对象。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社会学危机”,更是促进了人们对社会学与常识(实际上从更为宽泛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是社会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出反思。

如对社会学与常识的关系问题,香港的社会学家张德胜在其著作《社会原理》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评论。张德胜的基本观点是“道不远人”,社会学的规律来自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因此,它自然不会与人们的常识认识太过疏远。

篇7

我就接受函授教育2年来的工作,学习,糊口进行自我评定。本人在两年来,注重政管理论学习,能在工作和学习中当真践行“三个代表”思惟,能自觉与党中心保持高度一致;尊重领导,团结同道,热爱本职,作风严谨,为人正派,能模范地履行一名小学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自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大专高教自考学习以来,本人能准确处理“工”学矛盾,能按照学校的有关划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积极参加集中面授和串讲,按时完成各项功课。通过三年学习,现已当真完成了《小学数学教育》、《社会主义思惟概论》等**门课程的学习,把握了所学知识,并通过了有关课程考核。

在学习期间,我能自觉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小学体育教授教养实践,大大进步了自己组织课堂教授教养和开展教授教养法立异的能力,所带班级的学天生绩和体育素质在学校一直处于前列。我还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先后撰写了《学习新课程尺度体会》、《立异教授教养探索尝试》等十余篇论文和教改材料,其中《学习新课程尺度体会》等文章曾参加过xx市小学教育论文交流,得到了学校和上级机关的高度评价。

xxx

2011年11月30日

篇8

论文关键词:也谈均衡教育

 

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我发现,在现实中还是有很多不均衡的现象存在:

现象一: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佘峥)市教育局近日公布了2011年小学特色班(生)招生计划,9所小学获批,招生总数为270人,面对的是今年秋季要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学生。2011年厦门市岛内高、初中招收特长生的学校超过10所,招收人数超过千人。

分析:厦门市有个有趣的现象,各校对招收特长生热情高涨,局面越演越烈。从现象来看,以生为本,发展学生的特长,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但是实际利益面前,厦门日报资深记者佘峥曾做过报道,认为是打着招收特长生的旗号抢优质资源,这应该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特长生应该上特长生学校,厦门有音乐学校、钢琴学校、体育学校,如果政府觉得还要进一步培养特长生,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哪应再办几所特长生学校,这样的培养也会比较到位。在均衡教育面前教育管理论文,特长生政策似乎不那么均衡了。

现象二:厦门五缘实验学校2008年秋季招收小学一至六年级及初中一年级共930名学生,由于处于创建阶段,除了片区招生外,部分学额还将面向全市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转学生等。2008年,五缘实验学校靠这个从湖里区东部学校“抢走”了大部分优质生源,就拿我们学校来讲,本来派位人数应是600人,实际到位492人,少了100多人,其中五缘实验学校用考试“考”走了89人,这89人绝对是好的生源。

分析:政府为了带动五缘湾的房地产,给了五缘实验学校特殊的招生政策,在政策面前,均衡教育又一次低下头。

现象三:2009年07月03日商报讯(记者 李玉桐)今年秋季即将开始招生的湖里实验中学将加挂“双十中学合作校”的牌子。昨日,双十中学与湖里区教育局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毗邻湖里区政府办公楼的湖里实验中学是公办初中校,办学规模为48个初中教学班,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今年秋天,该校将迎来首批新生400多名。今后,两校将在师资配备、生源优化、行政管理、教学实施、质量监控、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深度合作论文下载。双十将对实验中学进行全面业务指导,安排实验中学的老师参与双十的教研活动,还将指导实验中学的招生工作、教学管理,并指导学生参与双十中学的实践等活动。今明两年,湖里区教育局将从本区其他公办校中引进各学科骨干教师充实实验中学的力量。实验中学也将争取在办校第三年拿到区中考教学质量奖。

分析:湖里区新办一所中学是为民办实事,这时政府又给政策了,在全区民办中学通过考试每年招收50名特长生,另外,将属于湖里区兄弟校生源的江头第三小学改派位到实验中学。这样一来,均衡教育又不均衡了。

现象四:湖里区有一个现象,人在湖里区上班,房子、孩子却在思明区。

分析:思明区的经济、文化、医疗、教育等在全市最好,导致家长都想方设法把孩子弄到思明区就读,按照循环理论,思明区的教育良性循环,越来越好。如此下去,均衡教育怎么均衡。

现象五:一中、双十等优质校周边的房子是一房难求或房价高涨。

分析: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一个家长的共同心愿,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老百姓更重视孩子的教育,因此,家长就想方设法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这看起来无可厚非,但却伤害了均衡教育。

现象六:厦门市教育局这几年都会公布初中教学优质奖学校名单,岛内能上优质校的在10到12所之间,2010年只有一所在湖里区。

分析:均衡教育说了几年了,为何湖里区和思明区的差距还这么大。岛内、岛外的教育也存在差距。

现象七:湖里区民办学校有世纪学校、华悦学校、启泰学校等近20所,学生人数远远高于思明区。

分析:民办学校多有两个问题教育管理论文,一是民办学校的硬件、软件远远不如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学生与公办学校的学生享受的教育绝对不均衡;二是民办学校的进公办学校,导致公办学校之间教育教学质量的不均衡。

现象八:厦门市新办的学校喜欢加上“实验”、“合作校”等称号,厦门市凡是带“实验”的教学质量都在前列。

分析:既然是义务教育,又提倡均衡教育,为什么还要这么多与均衡不相符的称号。

以上种种现象在我看来是不均衡教育的现象,归纳其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一是政府为了目前的利益出台政策影响了均衡;二是地域问题,文明程度高的地域它的教育水平往往高于文明相对落后的地区,长此以住,教育无法均衡;三是经济水平影响教育均衡,往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教育水平越高;四是社会、家长的需求影响教育均衡;五是教育评价导致教育不均衡,等等。在问题面前,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教育事业规律,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从而真正地实现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厦门市的一些做法给我们思考与启迪:

做法一:厦门今年首次实行定向生招生制度。早报讯(记者陈小芬)昨日上午,厦门市招考中心通过视频向各校中考考生解读今年中招政策。记者了解到,厦门今年首次实行定向生招生,部分省一级达标校将普通生招生指标的20%由原来面向片区招生改为直接将指标分配到片区内各公办中学,这部分指标学生就是定向生。据悉,今年分配到各校的定向生有532名,其中厦门一中和双十中学各127名,均面向岛内26所中学;集美中学68名、外国语学校28名,面向海沧、集美的13所中学;同安一中89名、翔安一中93名,面向同安、翔安的31所中学。

报考定向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符合省一级达标校普通生填报条件;初中阶段均在学籍所在校实际就读的本市公办学校应届考生(简单地说,也就是如一名厦门外国语学校考生,他的学籍在外国语,并且初中三年都在外国语就读而没有到其他学校就读);借读生不能报考。

分析:定向生政策确实发挥了它的作用,据说,今年厦门各初中校之间的寄读生大大减少了,定向生的核心是名额给到学校,但我觉得力度还可以加大,才不会不痛不痒。

做法二: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厦门教师将成'流水的兵'。东南网-海峡导报10月8日讯(记者 沈晓丽/文 张向阳/图)在刚刚结束的厦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厦门市教育局局长赖菡在分组讨论上透露,今后厦门市年轻教师或将在全市范围内巡回任教,进行跨区流动,具体实施办法目前正在调研酝酿中。赖菡说,教师流动,这是今后厦门市教育部门下大力气要做的,因为“义务教育均衡关键在于师资均衡”。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思明区、湖里区等区域,教师已开始在区域内“流动”。在教育界人士看来,教师在全市范围内流动是很有意义的做法教育管理论文,尽管教师流动可能会面临种种困难,但从长远考虑,所有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教师流动是必要的、可能的、可行的。

分析:教育的均衡关键在教师队伍建设,在于教师资源分配的均衡,厦门市的教师流动是一项很好的举措论文下载。

2011年11月1日7日, 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河北省邯郸市闭幕。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闭幕会议并讲话。袁部长在会上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环节。一是明确职责任务,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以县域内实现均衡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域范围。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交流力度,继续探索和创新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三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更加关注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安排资金时优先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要尽快提高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四是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全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要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落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措施,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支持,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要科学确定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规模、层次和速度。五是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激励机制。教育督导机构要定期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的监测评估,及时纠正区域内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或学校差距过大的现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