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35: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化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化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比较薄弱。如果在高中学生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不顾及学生的反映,那么学生就很难接受并吸收。现在的课堂情况,仍然保留着原始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老师就是教,学生就是学,在这一点上,是需要改善的。它所表现出的是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效应。长此以往,学生们的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再学习新的知识也是非常吃力的。
(1)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比如让学生自己亲手制作一些教具和模型,组织化学方面的讲座,进行化学课的试验,组织化学知识的比赛,和化学相关的晚会,制作化学板报,或者化学博览会,还可以去化学相关的工农业企业去参观,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作相关调查。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上的气氛,打开学生的视野,并且让他们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学习化学。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的情景更加多元化,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模式,这样不仅使课堂的表现形式提高了,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更加地喜欢化学课,教师的教学也不再生硬,学生们也更加喜欢这门课,只有兴趣来了,学生们才知道怎么去学,并且学好这门课。
(2)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互换
将教师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来思考,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师作为辅助,去欣赏且关注所有学生,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多了解学生想要的,使学生贴近生活,因为化学是和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这样既弥补了课堂上的死板教学,还丰富了课外活动。教师还要倾注更多的爱去关心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化学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要对他们更加地关心,帮助他们和其他学生一起进步。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来教、学生来学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们不仅会对化学产生兴趣,也会对教师产生浓厚的感情。
3.结束语
“陌生化”创作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提出的文学理论,它对戏剧、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陌生化”理论的提出者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对于熟悉的事物主体往往因为过于习惯而熟视无睹,从而机械地应付它们。今天的研究生校园媒体工作要解决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所以,针对如何唤起研究生对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感受力,如何通过方式方法的改变打破研究生看待思想教育工作的定式,“陌生化”理论这块“他山之石”为我们提供了多个角度的参考。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曾从戏剧理论的角度对“陌生化”进行了论述,他认为“陌生化”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形式与结构层面,成为参与、介入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完成对社会的批判和改造,“陌生化”的理论成为了一种介入社会的手段,具有了相应的社会功用。布莱希特已然是一个将“陌生化”理论进行“思想移植”的范例。
二、从陌生化理论理解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当前高校中的学生媒体按照媒体形式主要分为报纸、杂志和网站。其中,传统媒体报纸和杂志已经开始利用新媒体作为媒介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而网站本身就是新媒体平台。要想通过这三种媒体形式的建设开展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它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哪些重要价值。
1.从“使之陌生”到“使之回归”。
“使之陌生”就是产生新鲜感从而调动研究生对于我们所宣传的思想的感知力。语言最初是在人类的原始冲动中产生的,但随着人们对语言反复的使用,语言失去了其本来具有的新鲜可感性,成为符号或代码。而“陌生化”的任务则是将语言的可感性复活。从这个意义上说“,陌生化”与其说是“使之陌生”倒不如说是“使之回归”:回归到语言最初的新鲜可感的状态,这才是深层的思维过程。新媒体的意义就在于从“使之陌生”到“使之回归”,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研究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研究生对内容感知的兴趣,但传达的是核心的思想和价值观。把握住新媒体从“使之陌生”到“使之回归”,才能既寻找到理想的“陌生化”手段,又不偏离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任务本身。
2.调动审美目光,完善情感机制建设。
在“陌生化”理论下,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审美主体的审美目光调动起来,以最大限度地产生共鸣。为了迎合当代人接收信息的习惯,我们应该思考将一部分的思想宣传以视频、音频和图像等生动的形式呈现,以调动研究生的审美目光、缩短接受信息的时间。对于文字宣传可以尝试建立一个“阶梯式”的宣传模式,比如利用新媒体将文章的精华部分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表达出来,注明文章出处;与此同时,出相应的原文,进而带动读者对整个报刊杂志的兴趣。这样便实现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有效链接。想要抢占研究生的思想阵地,还需要在内容上完善情感机制的建设。首先,使研究生形成和增强同所获得的思想认识相一致的情感,去改变那些与之相抵触的情感。其次,要善于分析研究生的情感状态,通过对研究生情感的理解寻找到引导研究生思想的渠道,让我们的宣传内容符合研究生的情感体验诉求,从而产生共鸣。
三、陌生化理论下对新媒体应用的启示
新媒体以其新颖性似乎已然成为思想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媒体的庞大资源,“陌生化”理论在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1.螺旋上升———坚持新思路的探索。
“陌生化”表现为一种螺旋上升的辩证发展过程:我们通过对熟悉的事物进行陌生化处理,使其能够以鲜明的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当这种手法被经常性地使用,就会重新成为人们熟悉的事物,难以再引起注意。于是,我们需要在更高一级的层面上再一次对其进行陌生化处理,使其能够成为调动我们审美积极性的新鲜符号。这要求我们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坚持探索新思路,挖掘出更多的创新点。①媒体的综合运用。在高校的媒体具有各自的立足点,我们可以通过电子杂志等方式进行网络宣传,或借助SNS社区与研究生进行互动,这样可以更多地既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又能起到宣传的作用。除了因地制宜地寻找适合媒体本身的网络手段,还应探索各家媒体之间的综合运用。例如报纸、杂志和网站三种媒介形式,如何能够在各自的发展中通过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②选题的创新。对于商业媒体来说,优秀的选题是其盈利的关键。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来说,我们的“盈利”就在于让更多的研究生吸收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在选题上的创新不容忽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引领的是先进的正向的思想文化、道德体系和价值观念,这些蕴含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借鉴成熟的商业媒体经验多思考如何对研究生感兴趣的领域和热点话题进行策划。③方式的多样性。新媒体为基于传统媒体的思想文化宣传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的接受形式,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征集活动等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与研究生互动的平台。网站也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上的精品文章开拓网站建设中的新版块,比如将某些优秀文章录制成音频在网络电台中进行播放等。
2.张力与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在审美目光被调动起来之后,接受主体往往会形成一种“前在性”的预期,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一味地去迎合主体的习惯心里,结果只能是使接受主体心生厌倦、失去兴趣。所以“作品”必须要与主体的审美心理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形成一种“张力美”。由于在进行陌生化处理时,需要这种对张力的把握,这就在我们的宣传工作中对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①宣传队伍的理论修养。面对新媒体,求新求变的思路往往会让我们的宣传工作走得太远,顾此失彼。要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下仍能保证宣传的准确性和充分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认识,才能对多样化的手段使用得游刃有余,不会因为追求新颖、投合受众而迷失其中。②宣传队伍对新媒体的把握能力。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及时捕捉研究生的思想动态、抢占研究生的思想阵地,思想政治宣传队伍需要与时俱进,及时把握新媒体的发展,去不断探索新的可利用资源,让新媒体的发展成为我们宣传工作手段创新的重要推动力。③宣传队伍的策划能力和文字能力。宣传队伍在个人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对新媒体的把握能力的基础上,要在宣传内容的策划上以及文章的论证上做到陌生化与思想政治理论的统一。在宣传内容的策划上,可以通过学生关心的话题以及新颖的形式来挖掘其中值得思考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内涵;在文章的论证上,充分考虑接受者的期待视野,通过文章的高度、深度以及独到的见解表达出所要宣传的思想,让研究生产生共鸣,有所感悟。
四、结语
采取渐进式试验课设置
综合型实验如蛋白质的分离、提纯,核酸的分离、质量检测及PCR扩增目的基因等,注重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型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及查阅参考文献的能力[1]。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查阅文献资料,自主拟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并确定能有效测定数据的方法,先假设后试验,得到实验结果,然后进行分析讨论,撰写实验报告。设计型实验为学生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学生得到类似科学研究的训练,使学生将来能够尽快熟悉和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目标,顺利完成研究任务。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有机融合,缺一不可,逐项展开,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化学实验》课程设置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及培养目标相应设定,如本一(如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本二(如农学、园艺、植保等专业)、本三(现代科技学院的相关专业)及专科生等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在工业、医药、农、林、环保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宽厚、扎实,学习的主动性强,善于钻研思考问题,且具有明确的考研目标。根据上述特点,该类学生应适当增加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的内容,着重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农学、园艺、植保等专业的本二和本三学生知识背景相对宽泛,生物学基础知识较本一学生薄弱,且在第五、六学期着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开设《核酸化学》、《蛋白质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与《生物化学》密切相关的课程,而目前的研究生考试中,许多其它学科知识和生物化学知识常常融合在一起,造成许多学生考研压力大,课程负担重,考研率不高等现象。针对此,《生物化学实验》应增加部分分子生物学的实验理论和技术,如核酸的提取、质量检测及目的基因扩增等实验,提高本二学生对于这些实验理论的认知,从而增强其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竞争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科毕业生也加入了考研大军的行列,他们的《生物化学》理论及实验基础知识更加薄弱,这也是导致其考取率低的直接原因,且该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本一和本二学生相比相对较差,即使考取研究生,对于课题的顺利实施也存在许多困难。因此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设置上,不仅应增加实验教学课时数,也应增加实验项目。总之,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实验项目的设置上也应有所不同。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要认识到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教师只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其次,教师要精通自己的业务,拥有深厚的生化学科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并紧密跟踪科学前沿动态。在实验理论课教学中,穿插某些原理的发现过程或某项技术的发展历程,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面对同样的问题该怎么办?然后再讲解科学家是怎样解决该问题的,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全面的思维方式。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往往本科实验教学中无法将最新的科研技术融入其中,而学生又恰恰最关注前沿科学知识及其应用。教师在讲授实验原理时,介绍相关试验技术的应用及其最新进展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酵母核糖核酸(RNA)的提制实验,由于核糖核酸酶无处不在,使得RNA的提取很难成功。本科实验采用工业上的稀碱法或浓盐法,制备的RNA纯度及完整性都较差,而研究生做实验时,高质量RNA的提取则是一项基本技术,通常采用胍盐法、LiCl沉淀法、SDS法等。在讲解稀碱法或浓盐法的同时,再对照讲解一些高质量RNA的提取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大多数准备考研的学生对未来的科研有所认识。试验结束时,可以让学生对该实验不完善之处提出自己的意见及改进方法,使学生在对实验原理及过程全面认识之后,再进行深入的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方式,还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论问题的形式、内容及提出的时间是否合适,教师都要认真对待,并耐心解答,最后要对提出问题的同学进行表扬,以带动其他同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鼓励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
实验室在一定时期内全天开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成实验小组,并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选择实验时间。而且实验室需提供足够的实验设备、药品、耗材和工具书等供学生使用,并指定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验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和完成课外试验,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领域的探索精神。该制度短期运行后发现开放实验室制度虽然增加了仪器的使用频率,但却减少了仪器的使用寿命;虽然大大鼓励了学有余力的同学对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但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及大量的药品和耗材的费用却成为该制度顺利实施的一个主要障碍。对此,我们建议学校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或其他类型的基金,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再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开始试验设计并完成试验。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专业教师的科研课题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分制”教育模式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更加弹性化,对于致力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可以将大多数课程安排在一、二年级,而将三、四年级的时间用于提早进入教师科研实验室,熟悉实验仪器的操作,了解科学前沿动态。学生可以利用课题组所具备的科研条件,在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制定具体操作步骤、操作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正确记录数据、整理分析所取得的实验结果、写出科研小论文等环节,受到“真刀实枪”的科研锻炼[4]。提早进入实验室的好处在于:首先使学生见识了先进的科研手段和仪器设备,提高了实验技能,为将来研究生期间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其次,通过与高年级的研究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使本科生能够更好的把握自己对专业方向的选择;再次,通过理论联系试验,使抽象的理论更加容易理解掌握;最后,使学生感受到了科研氛围,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以及勇于开拓创新等科研素质。
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政治教师要彻底改变“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开发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资源,拓展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巧妙地把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引进课堂教学,筛选思想品德教学的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教案,实施活动过程。比如,在教学《关心体贴父母》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待学生沉浸在母爱的回忆之中时,教师再饱含深情地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好吗?能给老师说说吗?”这一问激起了学生深深的回忆,纷纷真诚地述说着父母对自己的感人故事。“是啊,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而我们又爱自己的父母吗?”教师话锋一转就切入课题:“那谁来说说你平常是用怎样的行动来爱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又是怎样关心体贴他们的呢?”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欢快地自主发言,诉说着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着幸福的喜悦。最终学生从中感悟出:关心体贴父母,应以自己的良好表现给父母带来欢乐,让父母为自己少操心,能够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整堂课下来,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可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讲理论课,而应针对教学内容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二、活用生活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思想品德教材中插入的一些事件、插图和场景,都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在实际的教学中,政治教师要尽可能地把这些生活素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拓展思想品德教育的范围,启发学生走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组织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生活,自主阅读教材,设计活动内容,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教材内容,感受现实生活,受到思想熏陶。具体场景如下: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全家照,上课时向同学介绍自己家人的有关情况,讲述家庭生活的感人故事,真切感受父爱、母爱的真诚和无私,并启发学生思考既然父母如此关心我们,爱护我们,那我们又该如何报答家庭,如何感恩父母,并以此展开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珍贵,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热爱家人的至纯情感,促使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深恩。此外,教师还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生活教育资源,创设活生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体会高尚的思想品德,从而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行为。比如,在教学《尊重他人劳动》一课时,教师可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浪费粮食的现象,让学生合作讨论,发表意见,并且当堂决定开展班级爱惜粮食活动比赛。通过学生民主商议,设计活动步骤,制定比赛细则,再通过结对互评、板报宣传、广播站播放等形式,促使大多数学生养成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渐渐地,珍惜粮食活动得到了全校学生的响应,学生不但在学校不乱扔馒头,乱泼饭菜,而且在家里也改掉了浪费粮食的坏习惯,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普遍好评。
三、体验现实生活,适应社会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多联系实际,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政治思想教育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以便日后适应社会,快乐生活。但现在的教育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有的学生家长只看重书本知识和学生成绩,使分数成了部分学生的奋斗目标。这就使得一部分学生即使成绩很高,考上了名牌大学,却仍然不会生活,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因为社会是复杂的,也是多彩的,生活的滋味不只是在书本上体味到的,学生还必须在实践中体验生活、学会生活,因此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必须要回归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的能力,从而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化;教学改革;贴近生活;走进生活
一、语文学习并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
解放后,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甚至扩张到其他国家的一门主课。曾经被称为“词章”、“中国文学”、“中国文字”、“国文”、“国语”等,语文其名称的变化反映出了语文愈来愈贴近生活的趋势。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呢?
要做到真正“语文教学生活化”,一是要根据实际生活中运用语文工具的规律来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浅显一点讲,就是要懂得怎样“教语文”,该先懂得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怎样“用语文”。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远离了生活的源泉,把语文教育单纯的等同于《语文》书本的学习。偏离了以生活为中心,导致了教学与生活脱节。然而“语文”的学习不完全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语文》是“流”;生活是“源”,是学语文,用语文的“大教科书”。语文本身就是生活,而且语文教学必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深入生活。所以,语文教学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入广阔的生活海洋,让学生懂得生活的时时、处处和事事都是语文学习的课堂,把《语文》是学生的生活变成生活是学生的《语文》,以拓展学语文、用语文的时间、空间和内容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语文。
二、“语文教学生活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和必然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
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让语文最大限度地回归生活。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语文是母语课程,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语文学习的机会。再从语文教育的实践来看,现实生活则是学习语文的最好学校。可从教育实践中却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过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生活;学习中,学得很辛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的情绪较浓。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丝毫没有感触,因为这个不是他有体会、有想法、有感受的生活是事实。这时候的学生是被动的、勉强的理解事实,而要让他们写出这样生活来就是难上加难了。
三、实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措施和方法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源于生活。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地探索走进生活的语文教育,让语文教育真正的生活化,在现实使用中教活语文。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
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课堂上提倡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有的习惯听觉学习,有的习惯视觉学习,有的喜欢独立学习,有的喜欢小组讨论学习,有的喜欢模仿文中人物语调神态等等。教学内容生活化,能让学生思维飞扬起来,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从而使书本知识得以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二)要探求语文教学的规律,延伸阅读教学的生活空间
“教大语文,育小能人”。要成为语文能人,既要依靠课堂训练,又要依靠广阔的生活。因此,阅读训练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生活。阅读教学所选的课文要体现时代性、乡土性、人文性、新闻性和趣味性。随着网络、知识经济和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教育内容要不断补充、更新,加入一些新鲜时文,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对学生感兴趣的有关爱情、亲情、友情、人际关系、生存价值等有关的文章可以补充一些。与此同时,阅读教学还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作者是主体,编者是主体,学生更是主体,作品的好坏,教材编写的成败得失,应当先倾听学生这个主体的声音,这是阅读作为一项生活内容所应有的状态。
(三)必须以人为本、联系生活,引导作文教学走近生活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生活化 探讨
语文课堂,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注入,没有富有情趣的欣赏,没有深入内质的思考,没有自由平等的对话,没有教师的创意,没有学生的创造,只有违心无奈的曲从,何来活泼的形式、美好的情感和动人的效果!
“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将一个人人格心灵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而语文以它的独特性成为人文精神重要的载体之一。语文课大量的是形象鲜活、感情强烈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需要现实生活的植入。
语文本身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既有浓郁的亲情,又有纯美的风光。可以这样说,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
一、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
当代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而特殊的环境中,在课文学习中,恰当地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剖析现实生活中的正反典型,明辨是非曲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此乃寓思想教育于现实生活的恰当联系中。教材中有些议论文的论点、有些小说的主题,由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不足,受认识水平的局限,一时还难以有比较清晰、透彻的理解,这时候讲思想教育自然不会有预期的效果,如果恰当地联系现实生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则能让学生通过思考生活现象,理解教材中蕴含的道理,自然地接受思想教育。一旦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这样的道理就变得通俗、浅显了,易于接受了。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人点。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注意把握这些切人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注重生活化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是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由此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以引导,他们是善于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在作文教学中应大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取材于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在作文教学中,我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章即生活。作家的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大多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去久远,那么,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读时文,多读同龄人的文章;语文教师更应关注学生个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发现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不要把学生当成作家,凡是来源于生活的文章,有情有理,即使语言表现力差一点,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肯定(在过去一个时期内,我们太偏重形式,忽略了文章的“情”和“理”)。
文章即艺术。如果我们把生活当作文章的源头,不断的去发现,艺术的去表现,才能够写出“以情感人,以景动人”的文章,才能达到“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四、让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有效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的,学生的“运用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身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习,他们的“理解”和“运用技能”才能获得与形成,才能逐渐积累、丰富语言。从生活中学习,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可发展的学习者”。那么,该怎样用好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呢?
1.利用好生活中的网络资源。
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可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可推荐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信息技术既可丰富视听感受,也可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恰当使用这一资源,可拓展学生对生活接触、了解的狭小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自己的课更富有吸引力。
2.利用好生活中的电视资源。
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口头交流和沟通。这就有必要利用好生活中电视这个资源。电视有好多语言类的节目,其语言的风趣、幽默、睿智,其现场的应急变化能力,令人叹服。诸如“实话实说”、“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栏目,就大容量、高规格地给我们的学生注入了生活,丰富了学生的头脑。[来源:学|科|网]
3.利用好生活中的街头资源。
相关的化学教材中已经涉及了诸多的生态环境内容,也十分仔细地讲解了那些污染的形成因素以及对人类的危害,尤其是气候变暖和不可小觑的臭氧层破坏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这些或大或小的问题,对人们的长久生存与发展有着十分严重的威胁。
二、结合教材内容传播生态文明
1.研究性学习
有效地促使学生怀着研究的信念并结合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以及社会与日常的生活中存在的众多问题,教师要进行良好的引导,促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进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强化小组之间的沟通及交流,将学科内容有效地渗进,强调实践中的各个环节,给学生布置些针对性的小论文以及找资料等作业,采用各类手段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渗透。
2.绿色实验
(1)传统的实验过程中,只是关注相关的操作便捷以及对应的设备简单,还有实验的各个现象突出,对于相关的生态环境污染重视度极为不足,这样就根本不会涉及和关注实验设计的绿色化。现阶段,我国绿色化学的概念逐渐被人们广泛地关注起来,所以对相关的化学实验施行绿色化的设计,促使学生能体验并体会到转变实验各个方面的主要意图。
(2)绿色化学实验的具体化实施。对于相应的环境选择,尽量地避免掉一些小的反应物,基于最终的实验效果把一些容易出现危害物质的实验换为无害的物质;在施行对应的微型实验时,最大的优势就是使用的试剂量较少,通常为正常实验的1/10或是1/1000,并且相关的药品用量也非常少,排放量控制在最小量,这样就能有效地降低实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提升了安全系数;在进行某些实验时,对相应的步骤程序进行一定的革新、规整以及规范化。比如,在铜和硝酸(浓、稀)的反应实验,在反应的最初,有关的因素就非常不利控制,还会出现一定的危害气体,这些危害气体会在相应的试管中进行反应。该实验的革新策略为:将铜片置于较为清洁的针管中,并将空气排出;同时在对应的小烧杯中放入些许的硝酸,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微热,再利用注射器来吸取相关的硝酸,快速使用对应的小胶帽将吸口封住,在观测到蓝色的溶液以及无色的气体时就把瓶帽打开,并将对应的活塞拉动以让空气进入,这时就会看到相关的气体变成了红棕色,这时就要注进氢氧化钠溶液之中;将实验的仪器进行改进,使用密封性良好的成品仪器来进行有毒实验,这样能尽量的避免掉危害物质的出现,并且相关的仪器及药品还可以进行循环使用,也不会出现对环境的毒害污染;最后则是对相关的药品以及三废的回收与二次使用,可以把相关的实验药品进行回收使用,这样能有效地提升药品的运用次数,确保能源的合理节约,保障对应的公共设备以便于将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三、教学实施
1.生态实践,课外的生态文明教育
(1)在各类教学过程中最基础最关键的就是实践。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实际活动中经过一定的动手、脑,了解最直接的资料,并体会到较好环境带给人们的益处和诸多的环境问题给人们的危害,以便于促进学生将人和自然以及环境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对学生的保护环境意识进行很好的培养,并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及创新能力,最关键的是相关的实际活动,能很好地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以致将这样良好的意识化为自己的素质以及最终的环保行为。
(2)实践活动是教学全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引领学生们对相关的生态文明现象与问题进行实地调查,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艰难,并亲自感受自然的环境污染状况以及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使学生们自觉的对自身行为的考虑,重新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对初中生来讲,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教师要积极主动的将学生们进行一定的组织并参与相关的环保知识以及演讲比赛。还可利用对应的环保知识讲座以及辩论会等对学生展开广泛及深化、长时间的环保类宣传,并合理地鼓励学生去收集一些可回收的物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良好环保意识的树立。
2.试卷资源、教学评价中的生态文明教育
试卷可以说是对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教学成效进行一定的评价,考试对整个教学的进程来说是最关键的环节,也是相关学习评价的一类有效的方式,最终的目的是对学生展开对应的调控及监管,进而对学生学习的各类状况进行很好的矫正。考试所具有的检测及反馈的功能亦是教育过程目标管控的重要策略,考试所能提供的诸多讯息可以说比最终的成绩更重要。所以,在相关的化学类试卷中强调生态文明以及环境保护知识的题目,进而有效地强化学生们心理潜在生态意识以及道德类的感情。
3.生态文明素质
我们要认识到人类不能任意地夺得并运用自然资源,构建人与自然共处的科学自然观念,更要认识到绿色文明与正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不断的构建绿色的工业、农业以及交通等,持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绿色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也可以说是一种内向型的文明。绿色文明是强调俭朴并回归大自然的,提倡人们去亲近大自然,和自然能完美地融为一体。
四、结语
[关键词]后进生英语转化习惯
后进生是广大教师最头痛的教育对象,也是最关注的学生群体,不少教师把提高后进生成绩作为最难攻克的难关。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差,同时还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如:上课不注意听讲,与前后桌的同学讲话,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甚至扰乱课堂秩序等。因此,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
一、后进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1.入门困难
此类学生约占后进生的五分之一弱。他们的特点是:心理适应能力差。这类学生通常在小学成绩不错,进入中学后却越来越差。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本人在小学自我感觉挺好,可进入中学后,却感觉到学习节奏、生活节奏甚至人际关系都变得很“紧张”,小学里无忧无虑的生活一下子逃得无影无踪。更甚的是,相对于小学,“强中手”更是到处都是,学科的“拦路虎”也随时跃现。他们一时无所适从,经历了由充满憧憬新奇到忧心忡忡一直到自暴自弃的下坡路过程。他们不注意面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适逢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特殊年龄,一时难解心结,无法走出心境的低谷。
2.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
一切学习皆起源于动机,明确学习目标的确立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部分学生共同愿望仅仅是出于好奇或一时热情,没有学好英语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英语学习容易受到不稳定的情绪支配,学习热情冷热无常。因此,学习成绩徘徊不前。这一现象在大多数的后进生中普遍存在。此类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多,几乎占后进生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学习动力不足情况复杂,但其中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居首要位置。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被动
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大多数的后进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学习不主动,不会温故知新,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非常差。而且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抄袭现象屡屡发生。此病若不根治,养成投机取巧的惰性,成绩必须滑坡。
4.缺乏科学的方法,学习效率低
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而后进生往往缺少的正是这一点,他们普遍采用的记忆力方法都是死记硬背,对生词逐个字母拼读,常常前读后忘;对课文理解往往不考虑上下文,朗读时照本宣读,有口无心,课内学,课后忘,知识的巩固率低。
二、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1.英语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英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特别在后进生的教学上,要从后进生心理了解后进的根源。我们英语教师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后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后进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有趣的环境下达到汲取知识的目的。很多后进生学不好英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学习英语缺乏兴趣爱好,那么,后进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从何缘来呢?这靠英语教师的逐惭培养。在教学中要巧妙运用教材中有趣的素材,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导入新课方法要新颖,要有趣味性、故事性。在教学过程中可穿插一些游戏,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用栩栩如生的图片、动画以及形体语言来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的学法指导是解决后进生学习英语动力的关键,我根据自己所带班级的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在加强学法指导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1)给后进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获得成功的路线图,它们会决定一个人前进的方向,保证他能够实现自己的目的。后进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在对后进生不断了解的基础上我帮他们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学习计划。并时刻告诫他们“千里之行,始于脚下”,不要幻想凭借好运就能一步登天。引导他们把精力放在若干个短期目标上,激发他们学习的原动力。
(2)指导预习,提前进入
后进生大多养成了等待=依赖的习惯,学习不主动,不会温故知新。因此,对后进生的预习不能只是泛泛而提,而要把它当作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进行精心指导,逐步规范要求,使其达到预期目的。例如我在指导他们进行阅读课文的预习的时候,我把所要预习的东西写成有形的条目,使他们的预习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在预习方法上,先要求学生用英语词典查单词,自己解决生词;然后,指导学生按词、词组、句、文、疑难等进行分项,即对重要词组、有用短语等进行罗列,作好预习笔记,并且记录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点等,以便在上课的时候能够抓住教材的重点,把握听课的方向,跟上老师授课的进度。
(3)分层教学,鼓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