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35: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公共文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顶层设计存在短板
在我国文化馆事业发展中,一直没有设立国家文化馆。这与同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文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不同。缺少国家级文化馆,尤其是在今天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机构设置问题,其根本性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文化馆(站)建设出现断层。没有国家级文化馆,公共文化馆(站)这个庞大的体系建设中,一是缺少国家层面的政策实践平台,使全国文化馆(站)建设的标准化引领和示范性带动缺乏载体;二是国家在制定文化馆(站)发展政策中的“智库”作用缺位;三是缺乏系统性的资源信息“数据中枢”和推广平台。与我国同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图书、文博事业发展建设是从中央、省、市、县一体化设置不同,无论是在政策设计,还是在发展建设中都呈现出区域化现象,我国公共文化馆(站)设置则是以省级为“龙头”,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是典型的“地方团队”,自身发育存在先天性不足。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事业发展参照系,文化馆(站)发展建设容易形成条块分割、区域阻隔和地区差别。比如全国文化馆的名称长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称谓,有的叫艺术馆,有的叫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如此杂乱的称谓,表现出文化馆(站)系统一体化连接不紧密的行业特性。
(二)政策导向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应有发挥
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体量最大、涵盖最广,深入社会最底层、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大众最直接的服务平台和重要载体。然而,庞大的机构阵容政策却显得长期助推乏力。在计划经济时期,文化馆曾经走过了一段“以文养文”、“以文补文”的弯路,这段经历给文化馆(站)的功能发挥和职责履行造成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即使在回归公益过程中仍在遭受着历史阴影的困扰。当下,有些现象尤其值得关注:有的公共文化馆至今仍在实行自收自支的财政体制,在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已经整体退出体制之外的当下,这种现象确实让人匪夷所思;还有的基层公共文化馆至今没有财政户头,资金受上级主管部门完全控制,单位经费缺乏自主,公共资金(如免费开放经费)被随意截留、挪用,极大地影响到公共文化单位的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这些现象对公共文化馆(站)的定位和业务的有效开展均将产生负面效应。
(三)公共文化理论建设严重滞后
理论建设长期滞后,学术氛围逐渐缺失,将制约公共文化馆(站)事业的更大发展。公共文化馆(站)领域缺乏开展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尤其是对公共文化馆事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走势、存在问题以及典型经验等缺乏常态化调研机制和有效的应对策略。在国家层面没有权威性核心刊物,缺少开展理论研讨和学术争鸣的学术阵地。没能造就一支稳定的专业化高端理论研究人才队伍,以提升文化馆事业的理论品格和学术气质,成为制约文化馆事业建设发展的最大短板。
(四)从业人员心理准备不够充分
当下公共文化领域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群众文化向公共文化发展转型。公共文化馆(站)的功能定位、服务方式与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方式,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都发生着颠覆性的改变。这种转型,对文化馆(站)充分履行职能职责形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现实挑战。特别是在政策环境还尚未发育成熟,基础性资源配置还没到位,文化体制改革刚开始起步的现实条件下,外部环境给文化馆(站)的职能发挥和工作开展形成的压力正在迅速扩大。
(五)传统工作方式亟待调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实践,切实改变了传统的群众文化工作模式,极大地扩展了公共文化的空间意识。过去所习惯的以阵地活动、馆舍服务为主的活动方式已经成为制约功能发挥和服务面向的巨大障碍。公共文化对文化馆(站)发展是一次巨大革命。要求加快自身发展转型,从闭门办馆到把门打开,从固定馆舍服务向社会扩展的方向迈进,这是对文化馆(站)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新的定位,要求公共文化馆(站)的工作面向和服务领域要从“点”调整为“面”,在服务方式上也要由面向“小众”而转变为面向“大众”,形成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社会发展提速,文化建设需要积极地调整应对
(一)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
当前农村已经发生深刻变化,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矛盾已从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到文化服务对象的参与缺位。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迅速减少,社会结构正在失衡,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留守人员中老人、妇女是目前农村的主要劳动力,负责农业生产劳动和养育后代的主要责任和繁重任务,享受文化服务和参与文化活动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相对缺乏,传统建设模式、集中活动方式,难以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基于农村分散居住、相距遥远的地理环境,农村文化建设标准和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基本文化需求,无法适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
(二)城市社区人口不断“膨大化”
当前城乡的变化深度交织,传统欠账和新增问题不断迭加,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担负压力在逐渐加剧。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使城市人发式增长,过去由农村担负的文化发展压力正在向城市转移。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相对农村而言,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社区文化功能和作用还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中。近年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极不平衡,特别是中心城市尤如大海中的“孤岛”,领跑社区文化建设标准和发展走势。总体上来说,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中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市社区比农村面临着更大的建设和发展压力。
(三)新城市群体进一步被“边缘化”
人口的流动不断加速,大批的外来务工人员形成新的城市群体,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特殊社会现象。随着新城市群体的出现,对制度设计、公共服务模式、文化权益保障等都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城市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为城市创造财富,是事实上城市人口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庞大的“城市群体”在城市资源配置中却被长期边缘化。新城市群体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中还没有被广泛纳入保障范围,文化权益没有得到应有保障,这是未来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最关键、最紧迫、最直接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发展规划上,具体措施上加以研究和应对,促进全社会共享文化建设和发展成果的政策落地生根。
三.文化馆(站)服务功能要从“关注脚下”向“服务天下”强力转型
(一)要创新服务模式
一是阵地服务标准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面对海量的公众需求,文化馆(站)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固定设施水平,提升服务理念,优化内设环境,推动设施设备的升级换代。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固定化、规模化、标准化、阵地化作用。切实将阵地建设成为区域协调“联络点”、规划统筹“大本营”、指导服务“中心站”、人才资源“信息库”。要加强阵地化建设和服务,在公众“进得来”、“留得下”、“受熏陶”上做文章,使阵地建设成为众望所归的文化乐园。二是流动服务常态化。转变服务方式是当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档升级的主题,要将单一的阵地服务转变为阵地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点状布局与面的结构相一致、纵向流动与横向配送相衔接的立体化服务模式和全覆盖的服务格局。流动文化服务应该成为当下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服务方式。积极探索建立“文化自愿者”服务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激活民间文化活力,吸引觉悟高、技能强、有专长的社会骨干力量参与文化传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推动流动文化服务,需要科学拟定规划,编制活动项目,配置优势团队,有计划、有目的、常态化地开展流动。
(二)要优化服务内容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转型升级,必须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丰富性和服务品种的多样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定位与当下社会公众对文化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唱歌跳舞的基础阶段。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充分履行服务职能,需要切实创新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方式、优化配置结构、拓展服务领域、增加产品要素。在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上要采取内容广泛、门类齐全产品输送样式;在载体上要开展多种门类培训活动,积极储备社会文化活动人才,满足公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在容量上要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档次,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建立数字化传输和体验平台,打造文化信息快捷化、便利化的传输方式,充分满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建设需要。
四.加快推进文化馆(站)自身建设的提档升级
文化创新发展是优胜劣汰的加速器。面对当下自身建设和未来发展的种种任务,文化馆(站)需要加快转型、发展起跳,以补齐由于社会发展所牵引出的文化需求提升和时代进步所留下的建设短板。
(一)加强学术引领
理论建设是加强文化馆(站)建设的引路航标。理论建设滞后,学术氛围淡漠己成为制约文化馆(站)建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学科建设缺失,使公共文化专业人才正规化培养通道阻塞,人才建设缺乏机制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群众文化事业的“升级版”,是传统文化方式向现代社会文化服务理念转型的着力点,在这历史当口,对文化馆(站)自身建设和服务功能需要切实有效的科学引领。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提升理论品格、强化科研水平、增强学术氛围、构建科研队伍,是推进公共文化馆(站)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石。
(二)强化政策制导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彰显政府对公共文化政策保障十分关键。从制度设计上,公共文化馆(站)是承担政府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和载体,其资源配置、运行机制都需要政策措施来调控和推动,政策的科学性和措施的有效性是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运转的基础,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保证。尤其是在事业发展、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产品供给和经费扶持等方面需要政策的强力支撑。
(三)完善层级示范
虽然我国文化馆(站)均是按照层级设置,但业务建设和运行机制缺乏实质性的工作衔接和机制保障。文化馆(站)的功能定位和业务工作的有效运转,需要构建一套标准明确、科学有序、操作性强的层级业务示范体系,在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应该明确各层级文化馆(站)之间的业务关系和各自职能。通过业务指导、样板示范、交流学习,形成一套运行有效、操作便捷的示范带动机制,推进文化馆(站)自身发展和业务建设的规范性、有序性发展。(四)开展馆际交流开展文化馆(站)馆际交流,促进相互往来,推动彼此借鉴吸收,不仅增进友谊,更重要的是对发展理念的提升和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通道和有效方式。开展馆际交流是文化馆(站)事业健康发展不可惑缺的一种有效载体。交流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股活水,通过交流学习,交换彼此的建设经验,借鉴对方的创新模式,分享发展建设中取得的经验成果,使之成为取长补短,规避风险,提速发展的倍增器。
(五)努力提升服务效能
(1)基层文化的公共性。
服务社会上所有的成员是基层文化的公共性,它还主要体现在为人民群众提供着最基层的文化服务。
(2)基层文化的紧密型。
群众文化工作网络里有着广泛的基层文化库,而这个网络有着公共文化的覆盖范围,并且基层文化馆成了网络文化的龙头,因此基层文化馆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有着“紧密”而独特的作用。
(3)基层文化的服务性。
基层文化馆有着种类繁多的公共文化服务,为广社会大群众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文化生活,并且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基层文化馆为群众提供者文化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它的目的都不是为了自身利益,从性质上讲正直具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属性。这便是基层文化的服务性。
(4)基层文化的基础性。
至今,随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企业,并加大了对文化的投入包括设施设备的较大改善,实践证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资源基础作为前提和保障。
2基层文化的巩固和服务体系的强化,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首要前提
基层文化面对的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随着时代在改变,虽然群众文化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但是群众文化的价值取向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有着积极主导地位的基层文化应当不断地强化和巩固,那么应当怎样强化和巩固基层文化的地位呢?
(1)开展文化活动。
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组织文化活动,积极的配合并巩固基层文化馆的服务体系地位。群众文化的作用是通过组织不同种类文化活动,吸引群众参加达到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和造就对社会有用的新人为目的。
(2)宣传文化的优势。
大力进行社会文化的引导与宣传,巩固基层文化馆的阵地地位。基层文化具有互联网络优势、地点上的优势、人才集结的优势、独特的优势,并且能够把公共文化体系的主要作用和扩散功能很好地展现出来。
(3)强化公益和服务职能明确基层文化馆的主要地位。
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和民族文化质量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就是公共文化馆的主要职能。
(4)巩固基层文化馆的导向地位。
始终坚持群众文化服务方向,基层文化馆想要实现它本身的社会体系价值,只有不断完善和不断提高群众文化体系的服务,不断坚持群公共众文化服务的方向。
3让基层文化具有时代的特色
开展和谐群众文化的基础是要优秀的文化作品和优秀的文化创意,那么怎样策划并且实施这些文化活动就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当然在实施和谐文化活动中,文化活动实施工作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到和谐文化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开展准决策准确、运作合理、调度有序、指挥得当的文化活动,这样才能达到和谐文化活动的理想效果。
4整理和谐文化资源
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深入宣传贯彻民资和谐、社会和谐、城乡和谐、阶层和谐,和谐文化活动的开展也会营造一个美好的社会氛围。要以中国化的为指导,建设和谐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并且利用丰富的文化活动形式,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培养共同理想,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和谐社会的完美建设。社会的稳定来源于优良的文化传统,只有在构建好了和谐的文化体系,才能让社会更加繁荣富强起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公共文化体系才能发展得越来越成熟。
5结束语
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的电化教育场地和文化共享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各种素质和致富技能,使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熏陶,从而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梦想、懂经营、善管理、爱科技的新型农民。
2.综合文化站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面临的困惑
尽管文化部制定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省市县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加强了综合文化站建设。但是,综合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仍然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这里边既有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的问题,也有角色定位不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问题。由于《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缺乏刚性的约束机制,难以保证文化站人员不务正业、当杂差使用。文化站上有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受当地乡镇政府的直接领导,导致管理体制不顺,文化政令不畅,行政干预较多,严重影响自身职能的发挥,影响文化站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建设。二是专职专用问题。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干部常年充当乡镇干部和文化员的双重角色,长期承担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很难履行文化工作职能,很少有精力去考虑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产生了文化专干不专的问题。一些乡镇随意变动文化站干部的岗位,有的则长期在编不在岗,更有甚者,个别乡镇连文化站长都是身兼数职,人员不稳定,结构不合理,致使文化站干部常常不务正业。三是职能错位问题。一方面服务职能泛化。乡镇综合文化站就像一个小文化局,管了大量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很多需要垂直部门解决的问题,上级文化部门却要下指标、定考核。另一方面管理职能弱化。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权力层层上划,而责任层层下压,文化部门的工作任务层层加码,导致权力与责任不相称,在实际工作中乡镇综合文化站往往只负责任,没被赋予权力。四是管理考核问题。现阶段,各地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的是“条块并重、双重管理”运行模式,表现在管理考核上重行政工作、轻文化活动,重阵地建设、轻文化服务,重量化指标、轻结果运用,从而导致乡镇文化站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开创性普遍不高,热衷于得过且过,应付了事。
3.强化综合文化站职能作用的几点对策
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程中,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要在办站理念上实现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从单向供给向双向互动转变、从看门守站向开门办站转变,必须要在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作机制、发挥服务作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找出路、求突破。
3.1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要进一步明确乡镇对综合文化站在人员编制、经济待遇、硬件建设、日常维护及经费保障等的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综合文化站的队伍管理、业务指导和专业化建设职能。要通过乡镇综合文化站法人登记,赋予独立法人主体资格,确定一名专职的文化站站长为法人,使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专职专用,分工明确,并在人员调配、计划制定、经费使用上有更多的自。进一步落实文化站法人地位,对规范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强化文化站服务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2进一步完善运作机制
一是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根据文化站年度考核办法,分解任务到人,量化细化职责,文化站站长要与乡镇政府和县市文广局分别签订目标责任状。二是推行项目管理。为化解文化站人少事多的矛盾,提高服务效能,对全年工作计划推行项目化管理,把任务量化到人,落实责任,年终考评。这样,既便于跟踪工作进度,又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实行激励机制。以文化站考评定级和创建文化强镇为载体,对星级文化站和优秀文化员进行表彰奖励,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以提高文化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年度考核为依据,注重实绩,奖勤罚懒,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先进评比、职称晋升、人事调动的主要依据;以展示展评为动力,通过文艺作品创作、表演的评奖,出戏出人出精品,以此来激励文化员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3.3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
改革文化站人员录用制度,逐步建立起完整、公正、健全的从业资格制度,对于新招录文化站人员,建议采用先面试后笔试的办法,重点录有具有艺术类专业知识的高校毕业生,或者直接向社会上招收有文艺特长的专业人员充实到文化站队伍,逐步扭转乡镇文化站人员学历偏低、特长欠缺、辅导不强的状况。同时,全面加强在职文化员队伍建设,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文化员才艺大比武活动,形成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竞争态势。建议省文化厅出台政策鼓励在职人员通过岗位培训、学历进修、继续教育等形式,提升专业素养和学历层次,逐步形成以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职称为主体的文化站专职干部队伍。
3.4进一步发挥服务作用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突出综合文化站的主导地位和主体作用,制定综合文化站的服务标准和业务规范,完善服务公示制度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一次性向农民群众告知开放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认真做好现场咨询、窗口接待、场所引导内容讲解等服务工作,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站工作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树立“群众第一”的服务理念,坚持“普遍均等”的服务原则,在服务中完善规范,在规范中提升质量,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免费开放服务中享受文化、丰富人生、得到实惠。
3.5进一步拓展管理范围
香港政府推动公共艺术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时值城市面貌沧桑巨变,维港两岸高楼笋立,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相继竣工。此时香港公共艺术之发展,显得步履迟缓,尤乏点睛之笔以彰显城市风采。1989年,民政局下属之香港美术馆新馆举行户外雕塑比赛,6件作品获奖,是为第一次通过政府牵头征集公共艺术作品。同年,九龙公园内安置展示雕塑作品23件。1994年,市政局举办雕塑展,为又一大型公共艺术项目。1995年成立之香港艺术发展局,致力于资助各类香港艺术项目,包括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教育。1999年,“公共艺术计划”正式启动,定期举办,征集全港优秀公共艺术,安置于各种类型的城市空间中,以此鼓励各类机构、商业公司、个人参与支持公共艺术品之创作,以丰富城市景观。2001年,政府“康文署”下设艺术推广办公室,专门从事城市公共空间艺术风景的设计。此外,政府之房屋署、市区重建局等亦有结合各类建设项目,委任艺术家创作置于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非牟利文化组织,如香港公共艺术、香港社区文化中心、“艺术在医院”、“文化葫芦”等亦积极参与。开发商及私人公司则以太古集团、香港地铁最热衷于公共艺术的发展。2003年以后,文化创意产业被列为香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公共艺术亦进入政府视线。2004年完成之《香港公共艺术研究》报告,是首份针对香港的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的政府委托之专门研究,对当时香港的公共艺术作了普查,并对今后之发展提出展望。该报告指出,香港缺乏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议今后将公共艺术纳入学校正规教育中,并推行广泛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公共艺术的创作与欣赏水平。十年来,政府推动公共艺术初见成效,虽仍未形成城市艺术风景线,但亦妙作迭出,悄然点缀于街头巷尾,增添空间趣味,营造文化氛围。作品题材大都贴民生活,抑或包含纪念意义,阐释人文与地方之联系。例如,市区重建局于中环街市外墙所绘之“漫游中环”壁画,中有一巨型偃卧之漫画人像,寓意中环为香港之金融政治中心,驱车驱马,过客匆匆。然而,生活本当有张有弛,何不浮生半日,偷闲一刻?另外,艺术推广办公室在旺角上海街一历史公共厕所外墙绘上装饰性传统图案,颠覆了公共厕所的传统形象。另一方面,香港一向具有中西包容的开放城市心态,以及高度的民间文化自觉性,因此也出现了表现手法前卫、内容富有争议的公共艺术作品。这类作品大多出现在雕塑展览中,部分亦活跃于社区空间里。前者如2013年,西九龙充气雕塑展中展出了数件作品,其中PaulMccarthy的“狗屎”将一堆真实的狗屎放大250倍,且表现逼真。虽此作品非开“狗屎”主题之先例,但仍因其外观不雅,成为众矢之的。另一件作品,以“烤乳猪”为艺术表现形式,令游人穿梭“猪肚”。社区艺术典型者,有在社区收集旧物,将其转变成所谓艺术作品。围绕这些作品,往往疑云重重,意见不一,从而引发公众对于香港公共艺术的思考。例如,如何理解公共艺术?外观丑陋的作品是否是劣作?民间自发与政府主导的公共艺术差异何在?社区文化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政府当如何支持社区艺术之发展?香港的公共艺术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这些疑惑一方面反映出公共艺术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另一方面亦显示公共艺术教育之不足,相关知识有欠普及。
二、香港的公共艺术教育
在此背景之下,近年来香港公共艺术教育有所发展。提供公共艺术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机构与课程包括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中文大学文化管理课程、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等。其中,理大设计系与中大艺术系,培养公共艺术创作人才。学生作品在香港艺术展中屡获佳绩。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则从公共艺术历史及评论的角度,教授学生观察及评论公共艺术的方法。因该课程针对副学士学位学生,理论程度相对较浅。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文学士课程于2012年成立,旨在配合政府的文化及创意产业政策培养人才。其中,“公共及社区艺术”一课为该课程三年级选修课,阐释公共艺术之含义,介绍公共艺术评估之方法,引导学生以文化批判之眼光审视公权力与纪念雕塑之关系,并培育学生策划公共艺术、管理公共艺术,为公共艺术设计场地,以及设计扶持社区艺术政策之实践能力,实为跨学科、系统教授公共及社区艺术之课程。该课程的另一亮点,是课程设计力求寓教于乐,形式生动,并且融知识与实践于一体,创造性采用虚拟场景、实战演练之新颖教学方法。课程围绕一个虚拟项目展开:假设香港政府决计于2020年前,拆除目前除立法会大楼外所有建筑,重建中环。香港艺术推广办公室受命,规划并发展新中环之公共及社区艺术,委托三家咨询公司从事研究,提供咨询报告。在2013年秋季课程中,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三家公共艺术咨询公司,分别取名PaisanoCultureandDevelopmentConsultancyLtd.,HashtagCulturalManagementCoLtd.,以及APlusCulturalManagementConsultancyCo.Ltd.,担当为政府提供咨询之重任。各组成员扮演不同专业角色,包括项目研究兼公司总裁、公共艺术规划咨询师、公共艺术管理咨询师、城市设计师,以及公共或社区艺术家等。课程分两部分,完成前五讲后,各组前往中环,展开中环公共艺术之调研,鉴别艺术品之类别,评估艺术品之公共性(publicness)及有效性(effectiveness)。在此基础上,发觉不足,从而提出新中环公共及社区艺术发展之目标。课程后半部分,配合各专题,公司成员各司其职,逐项完成公共及社区艺术规划、管理之咨询、城市设计,以及艺术品之创作。课程亦包含设计软件技术培训,学生学会运用Sketchup8基本功能,完成设计,并制作艺术品模型。课程于期末报告会上达到,学生基于课堂知识,提出不少有益于启发本港公共艺术发展之建议,例如,创设公共艺术规划办公室、设立艺术家道德保护法、改革赋税以资公共艺术项目、建设香港雕塑公园和公共艺术长廊等。本课程与“项目委托方”艺术推广办公室合作密切,艺推办官员于期中亲临课堂,介绍业务,并出席学生期末报告会,聆听学生所提咨询方案。期末报告会与会者另有小区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等多人。
三、总结
文化馆(站)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农村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地域特色,风土人情,不掺杂商业化的品质,更具原生态的滋味,但规模小,人员匮乏,档次也相对较低,内容相对单一,这对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起到制约作用。文化馆(站)主动承担此项任务,因地制宜,在整体的高度指导下,集结成强有力的群众队伍,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研究探索乡村农民文化需求新动态。文化馆(站)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开展科普教育、职业培训、艺术辅导、文艺创作、文艺演出,为各级政府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与平台。
文化馆(站)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文化馆(站)
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不断转变思路、转变模式,转变机制,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打破以往的单一化、形式化,从多方位、多角度增加文化内容。一是开展送书下乡活动。除了文化演出、文化娱乐活动,书籍下乡是不可或缺的。广大农民可以从书中获取知识,了解社会、了解新事物,了解政府的新动向,以及时尚信息,多元文化,从思想根源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丰富了知识储备,增加新点子,新想法,有利于更多文化活动的开展。二是文化馆(站)在发展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寻求与农民朋友生活的融合。大力支持并组织开展农村文化展演和少数民族歌手大赛等一系列可以展现农民精神面貌的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既激活了农村文化,又开辟一个展示农民多彩生活的平台。三是研究乡土文化,让农民在传承中融入时代精神理念。文化馆、文化站正一步一步地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特别忽略了农民群众自主的作用,使他们成为文化建设的被动旁观者。而另方面,在许多农村,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游神赛会等民俗文化活动,他们则表现出极高的热情。要扭转这一局面文化工作者及时地深入农村,了解倾听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学习他们自主自发的能力和精神,并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具有乡土气息,适应节季时令,符合农民口味的文化艺术类活动,使之成为农民依托的精神乐园。创办文化大院这个平台,更多的农民朋友自编、自排、自演,在家门口唱起了大戏、扭起了秧歌,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节目更精彩。许多民谣、民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等,也传递着为人、警世、爱国治家的良言。这些都是乡村最具特色的文化语境。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整理,将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精神理论,使之发扬光大。并且积级引导和鼓励农村民办文化健康发展,农村文化队伍不断壮大。
文化馆(站)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手段
随着农民对科技文化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文化服务手段已不能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利用。开拓多元化的服务手段是文化馆(站)近几年攻坚的课题。一是开展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渠道传播最新,最快的文化信息,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更新知识,进行文化交流,使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步入了崭新的轨道。文化科技信息不断向农村广大地区延伸。高级新款的文化服务手段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组织农村文艺业务骨干进修学习。到外边去,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拿来我用,将业余培养成专业,将单一的转化成多元的,将传统的升级为创新的人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开展农村的公共文化活动,文化馆(站)真正起一个传、帮、带的作用。
文化馆(站)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创重要经济支持
文艺创作是具有严格艺术规律的精神活动,坚持科学发展,努力争取不断创新,是推动文艺创作健康发展的自身常态。应该看到,抓文艺创作最根本的立足点是规律性,这是与抓其他门类工作最显著的区别所在。抓文艺创作不仅要扑下身子抓紧抓实,还要抓巧抓准,如果不遵从艺术规律,不以专业化水平和科学规范的方法措施来抓,创作是难见成效的。抓创作应该懂创作,要遵从艺术规律,绝不能一说要抓创作就口号连天、胡干蛮干。我们知道,开展艺术创作和生产当然需要必需的成本投入,但是艺术品质并不是金钱的代名词,对作品来说并非投入的钱越多,艺术水平和质量就越高。如果不按规律行事,只是急功近利地追求高投入、大制作,用钱来开路,最终可能投入越多、浪费越大。过去我们曾经为此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俯拾即是、数不胜数。从艺术创作自身规律来看,抓创作不仅需要积极态度和强力措施,还需要有耐心和定力,抓创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一如既往的坚持,长效机制的推动,大抓、善抓、巧抓,才能推进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
二、抓牢做实文艺创作要素建设
当前,文艺创作大环境并不尽如人意,文艺创作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都还处在冰冻期。虽然时代在不断进步,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但文艺创作整体实力和创作成就并没有与时代步伐相向而行,而且在反向衰落,这种状况是对文艺创作不重视、不关心、不作为的直接回馈。长期以来,文艺创作领域严重存在着“口头上重视,思想上短视,政策上忽视,措施上漠视”的不良倾向。创作是一个规律性极强的文艺活动,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路径。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需要踏踏实实狠抓要素建设,切实建立良性发展的生态链条,把与文艺创作相关的构成要素、关联环节抓牢织密,才有可能产生实际效果。抓要素建设重点需做实七个抓手。一是抓政策引领。政策导向是促进文艺创作繁荣的基础,也是文艺创作的发展坐标,更是文艺创作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元素。如果缺乏政策导向,文艺创作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应加强政策引领,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理清创作发展思路,构建有效创作机制,为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夯实基础。二是抓发展规划。文艺创作人才和作品的长期匮乏,重点体现在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具体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的推进措施。社会中的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思想长期侵蚀文艺创作机体,使完备的文艺创作机制化为无形,严谨的创作规律被极端虚拟,规范的创作标准被严重削弱。三是抓队伍建设。人才是文艺创作的基础,没有人才的文艺创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艺人才是文艺创作的发动机,没有驱动力,就没有成果收成。要加强人才建设,在发展布局、在机制建设、在扶持措施上做实培养人才的基础工作,形成人才队伍梯次结构合理、门类配置齐全的文艺创作人才队伍,有效促进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四是抓创作成果。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没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文艺创作的价值和作用就无从体现。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引领文化前进方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展示和形象表达。曾经在不同时代涌现出众多的优秀作品,激励着无数人们投身社会发展建设,成为文化前进道路上的精神航标。五是抓创作园地。文艺创作园地荒芜、作品发表困难也是导致文艺创作发展态势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创作者的文艺作品没有出路,产生不了应有效应,会极大地挫伤创作者的创造积极性。繁荣文艺创作,要积极创办常态化的文艺刊物,加强对文艺创作者的指导和辅导,促进对创作者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强化文艺刊物在出人才、出作品方面的初始性作用。六是抓传播推广。文艺作品只有在传播和推广中才能充分确立自身的价值,也才能最大化地展示自身的文化影响力,缺乏展示平台是制约文艺创作的最大障碍,仅以舞台艺术为例,发表难、上演难,已经成为发展死结,由于市场不兴,演出稀少,导致了导演没戏可导、演员无戏可演。作家很多文学剧本无法投排,排了也难以上演,会极大挫伤创作者的信心,导致大量创作人才流失。七是抓激励机制。文艺创作是“精神生产车间”,创作者自身的天赋和个人精神动力是出精品、出人才的重要基础。充分重视激励机制在文艺创作中的鼓舞和驱动力作用,把文艺创作者的视野最大化地扩展,创造性全方位地激活,文艺创作才能进入人才辈出、成果丰硕的快车道。只有坚持常态性举办文艺比赛和评奖活动,加大对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切实完善激励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的机制建设,文艺创作的繁荣态势才可预期。
三、构建繁荣文艺创作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文艺是面向社会的,文艺作品的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深深植根于生活,投身于大众,深入人心田,文艺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文艺才能营造自身的繁荣景象。要构建繁荣文艺创作的工作机制,政府的核心作用不可替代。进一步提升政府在繁荣文艺创作活动中的政策推手作用,夯实文艺创作发展基础,完善运行有效的发展机制,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有效的发展路径。抓机制建设一是要具常态化,二是要看长效性。常态化就是要经常性、定期化地组织开展文艺创作活动,长效性就是要抓机制建设、抓要素建设,按照文艺创作自身规律性,统筹文艺创作要素的各个环节,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三心二意,要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需要有巨大定力作支撑。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过去在推动文艺创作方面,没有坚持常态抓,人才培养没有做到长期性,导致创作成果愈来愈少,优秀人才愈来愈匮乏的严峻态势。机制缺失是创作短板的重要推手。当下的文化体制设置和运行方式上呈现出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圈子意识比较浓厚,行业之间相互隔离阻碍了资源整合效应的巨大发挥。有的创作作品找不到生产单位,而有的生产单位虽然“等米下锅”却又苦于没有作品来源,这种资源信息不通畅,资源配置不对等的现象,由于缺乏联通机制难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对接、合理利用,使创作资源无法通过有效渠道输送到具有需求的生产平台,从而导致创作资源的巨大浪费。文艺创作需要通过发挥机制的“杠杆”效应,达到文艺创作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创作效用的巨大发挥。
四、编制文艺创作人才发展规划,疏通人才成长的建设通道
1.发挥阵地作用,营造文化氛围
围绕群众文化特点办好各种培训班,不仅提高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还能提升文化馆的社会形象。二是向群众推荐一些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优秀文艺节目和一批当地的文化艺术名人,不仅提高群众的审美情趣,同时充分发挥名人效应作用开展工作,力争出精品、出人才,创品牌,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优秀的文化成果。例如:我区文化馆通过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展示我区书法名家何世富的竹刻作品以及民族特色布伢文化、壮族师公戏等文化物品系列,打造我区的文化品牌,使我区文化走出广西,闻名国内,走向世界。
2.大力开展文艺辅导培训
采取“请上来”和“送下去”相结合的文化服务配送模式,一是“请上来”,聘请群文专家上课,邀请各行政村的农民文艺骨干到城区进行文艺培训和交流,通过集中办班培训,培养一批农村文艺人才和艺术团队,推动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二是“走下去”,进行辅导培训。建立文化馆文艺辅导小分队,实行包片包点下乡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分配具体的辅导任务,确保文艺辅导质量,逐步从教文化到送文化、种文化的服务形式转变。例如,我区文化馆积极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各功能室实行一周预约制,让群众文艺队制定培训时间,根据基层群众的时间安排,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采取分组分片分批下基层开展辅导,不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艺骨干,同时增加了文艺爱好者的专业化知识,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舒适地享受到免费文化大餐,推动文艺事业的发展。
3.依托传统节日
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有地域风情和文化内涵的特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艺汇演活动。如春节、壮族三月三、庙会等节日,开展歌会、书画展、庆典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不断激活群众的文化生活,使文化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活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区文化馆在壮族“三月三”歌圩日举办了山歌王邀请赛,民间传统斗鸡、斗牛比赛,抛绣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壮家特色文化的魅力。
二、推进数字化文化馆建设
(一)以文化规划为引领,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市委、市政府先后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建立十大惠民体系持续推进社会和谐的决定》等文件,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运作高效的市、县(区)、乡镇(社区)、村户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以满足群众就近便捷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
(二)以设施建设为突破,搭建群众文化活动良好载体
建设丰富多样、功能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群众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新余市在积极争取国家、省里的项目资金的同时,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元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维修、改造了一批功能完善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形成了以市直城区为龙头,以县(市、区)为示范,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依托,以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中心户)为补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新余市有群众艺术馆1个,县级文化馆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3个,30个社区都设立了文化活动室。一系列大手笔、大投入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创造了好的条件。
(三)以精神创作为龙头,带动全市群众艺术的健康发展
立足新余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打造有新余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创作了一系列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少儿艺术文化精品。在江西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节中,新余市夺得了全省总成绩第一,获得了五个一等奖。《快乐奶仔》《小胖胖》《俏皮奶奶》等五个少儿舞蹈荣获中国舞蹈协会“小荷风采”金奖。分宜中心幼儿园幼儿舞蹈《快乐奶仔》荣获了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快乐奶仔》也是江西省唯一入围群星奖的舞蹈节目。此外,新余市少儿小品《神奇的小夹袄》荣获全国中小学生文艺比赛一等奖。少儿舞蹈《我最棒》获得第十六届群星奖。目前新余少儿艺术已成为宣传新余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新余市创作的小品《唢呐声声》经过多轮筛选评审,被文化部选调参加北京“大地情深”——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暨第十五届“群星奖”展演。这是新余市复市以来,小戏小品第一次被文化部选调进京演出。新余市创作的小品《假审》荣获第十一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银奖。新余市摄影作品《技术能手》《望新年》分别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影展金奖、影像亚洲第七届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胡知敏老师在文化部、中国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开展的“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创作奖”
(四)以大型文化活动为重头戏,推动全市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
一是大力组织举办群众性歌咏比赛。组织工厂、学校、部队、机关等单位工作人员,通过这种共讴歌、齐欢唱的方式,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工作热情。二是精心组织全市社区健身舞大赛。各社区以秧歌、太极、健身舞等不同形式展现了新余市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风貌。全市30多个社区都建立了腰鼓队或文艺表演团队,呈现出“天天有活动、月月有重点、年年有”的大好格局。三是积极开展形式各样的广场群众活动。新余市每年举行30多场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晚会节目新颖,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寓教于乐,品味高雅,迎合了不同阶层不同市民的口味,向广大群众展示了民间文化、企业文化及各节假日的文化内涵,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市民整体素质,为新余市创建文明城市提供了保障。
二、新余市群众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新余市文化事业的发展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级部门逐年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与市、县文化事业经费相对投入不足日益明显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逐年加大文化项目建设扶持力度,支持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但市、县两级财政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相对不足。一是项目匹配资金难以到位。二是已建的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级活动中心及文化中心户等无运行经费保障,开展文化活动必需的水、电设施运行,书籍、报刊购置等费用开支无途解决。三是群众文化活动经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文艺创作经费等专项经费也远远不能满足群众文化事业发展需求。
(二)群众自发开展的一些文化活动和政府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满足不了群众的文化需要
目前,县、区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在不断丰富,有舞狮、吹打、腰鼓等,并且日趋活跃。市文化系统组织的送文艺下乡虽然搞得很有特色,深受农民喜爱,但毕竟次数有限;乡镇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也非常有限,有教育意义的娱乐性活动很少,很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三)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与推动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不相适应
市、县群艺馆、文化馆等文化单位的现有专业人员年龄大都学历偏低且都在40岁以上,不少人员已经超过50岁,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乡镇文化站文化专干是“一个人,一块牌子,一枚章子”的“三合一站”,而且大多是兼职。农村现有的文化骨干年龄普遍偏大,一些民间文化艺人已是风烛残年,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人才捉襟见肘。
三、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推动新余市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努力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艺活动,用健康文明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占领群众文化阵地,是新时期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效途径。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消除不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
随着我国阔步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什么样的精神产品来满足这一需求,是群众文化建设必须要关注和研究好的首要问题。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就是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一是要加强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领导,把开展文化活动作为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改进和创新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作为基层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二是要大力弘扬时代精神与主旋律。开放的新余,给人们带来的是不断变化的世界,同时也为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我们应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通过举办群众艺术节、群众书画联展、革命歌曲大家唱等促人奋进、激人向上的文化活动,达到教育人、鼓舞人的效果。三是要对打着开展文化活动的幌子却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或非法活动的组织,给予坚决的打击,摒弃低级庸俗的不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使农村群众文化走上健康文明的发展道路。
(二)大力继承传统的优秀民俗文化,着力培育本土艺术文化
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民间艺术、传说故事、伦理道德等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文化,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起着影响人、塑造人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关系和谐融洽。要以全新的视角,着力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艺术,提高群众文化的质量与品位,使更多的书香之家、民间绘画之家、音乐之家、舞蹈之家以及戏剧、曲艺之家有如万紫千红的春花遍地开放,使传统的文化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光大。
(三)不断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智力支撑
我国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主要由各级公共文化事业机构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业余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志愿者组成。文化工作者要大力转变职业理念,充分认识到公共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加强文化队伍的建设。要充分利用免费开放这一契机,加大对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训,大力发挥基层文化工作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认识到文化志愿者队伍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有计划地吸纳、引导和鼓励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艺术院校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到基层从事文化工作,充实和更新基层文化队伍,改善现有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农村文化骨干、业余文化队伍的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和传承民间文化中的作用。要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的文艺创作积极性,激发创作活力,创作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审美层次较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文艺精品,为繁荣群众文化作贡献。
(四)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为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财政资金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全市财政支出中文化事业经费支出要逐年提高,确保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扶持、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文化人才培养、文化精品奖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研究工程建设、以及面向公众的文化服务采购。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