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云会计论文8篇

时间:2023-04-03 09:49: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云会计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云会计论文

篇1

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是指企业为实现预定的会计管理和会计设计目的,由各种会计因素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会计标准形态。通常而言,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因所处航运行业的环境的差异,对企业各自的要求有所差异。因此,航运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有着众多不同的发展和导向,从而发展出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和特色在其发展构建过程中也确定了会计管理制度的基本构成及构成各要素之间内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航运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作为一个总的、概括的系统,其中的构成要素就是该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航运会计管理制度或者制度体系的几个子系统可以归纳如下:航运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行业特色,航运业驻地会计规范,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航运企业会计人才管理体系。航运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行业特色是最基础的组成成分,它在较大的程度上确立了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的基本走向,处在最上面的层次;航运业驻地会计规范在会计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反映了其发展特色。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是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中涉及面最广的因素,它涉及到的会计实践的各个方面;航运企业会计人才管理体系是参照航运行业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分步骤建立的并一步一步完善。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作为国家的一个行业会计管理体系,从宏观上需要遵守国家对于会计行业的管理法规和制度,遵守会计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方向及其规则,并在国家法律、规定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确定航运行业、航运企业的具体文件规范。

二、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影响因素

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属于国家社会经济的范畴,其发展和构建当然受到中国现有经济发展的制约。中国现有的经济管理方法、经济管理模式及经济发展的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和会计模式。

1.经济制度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该经济体制的确定的目标是实现社会总体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航运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及其逐步完善的途径要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目标协调。这样,会计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在实现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同时能够兼顾到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全局利益。特别的,对于航运行业中的各个企业,在确定行业和本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和制度体系时,需要照顾到该制度或模式能否符合我国国民经济管理政策和管理制度的要求,能否满足为宏观管理提供其所需要的会计统计数据和信息。

2.经济模式

我国的国民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前进,已经逐渐发展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方式。当然,我国制造业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我国航运企业的支撑。尽管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大型航运企业仍为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政府也倾向于通过分析航运企业的会计报告来分析该行业的盈利状况。但由于航运企业目前也存在大量船舶挂靠的状况,会计报告所涉及的相关企业负责人和财务所得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出入,因此,也无法保证航运企业的会计报告准确性,也保障不了航运企业法人和股东的权益。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以及我国目前确立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对航运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和制度体系的建设途径有着具体的要求。我国的航运行业会计管理制度和制度体系的建设路经应当是首先满足服务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主体经济实体(国有企业)的要求及符合全体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会计管理制度需要对行业企业的船舶产权和债权进行确定,通过会计管理制度规定的会计信息为行业、企业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3.经济水平的制约

我国经济水平虽然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但与全球的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体现在会计管理水平上也十分明显,如会计管理创新能力的不足。我国仍处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现阶段我国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途径应当立足自身、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来定制。在不断地摸索过程中确定一种有助于航运企业行业发展和企业微观效益相互协调统一的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三、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

依据我国目前在经济运行体系中的管理制度,以及航运企业自身的财务发展需求,可从会计管理制度本身、信息系统以及监督制度等方面考虑建设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途径。

1.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

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或制度体系是本行业或企业根据国家有关会计从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同时根据航运企业行业经营的特点、财务会计实践要求和财务会计从业素质进行编写设计的、用于在会计实践中指导航运企业的工作制度或制度体系。在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是机构的设置。航运企业的财务会计机构是这个行业中企业管理和实践其根据国家规范和行业特点所确立的会计实践的工作机构。在一个航运企业中,会计机构是否齐全、财务会计各个职能岗位之间的运行是否顺畅,将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企业设立一个符合本行业特点的、工作实践高效的机构对于企业来说是无论如何都非常必要的。一个高效、符合企业领导要求和会计机构对于会计部门能否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是体现会计管理水平的最重要一环。高效、准确地企业会计部门最重要的特点是企业的财务目标和会计部门实践方向是高度统一的,不能出现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方向相反的情况。一定要防范局部目标、利益和企业的整体财务要求出现差异而出现局部和整体之间目标相反的情况。同时,企业内各个业务局部、各部门之间必须要规划一致,实现财务总体高效。最后,航运企业财务会计部门的内部各个工作环节需要做到责权清晰,配合一致。其次是航运企业的财务部门内审内控制度能够做到细致、明确无歧意。企业财务部门、会计组织的内审内控制度是航运企业内部各有关职能部门、各有关履职人员之间,在从事经营业务、会计实践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内部管理制度。航运企业自身为提高会计的工作质量,根据财务会计统计信息需求部门和领导的要求高效工作。立足这样一种考虑,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需要确保会计工作中各种数据的采集、加工、输入输出准确及时,同时保障企业财务敏感信息的安全性。从这个目标出发,航运企业必须要在会计管理制度中确定内审内控程序和各项制度安排得详细规定。内审内控制度的程序和制度安排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管理职务职权的内部隔离和相互制约、企业各项跨级事务处理的授权、企业定期业绩汇总和制约、企业的内审和内控等。这些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在整体上达到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使得航运会计管理制度能够成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推动力。最后,航运企业需要保证的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的提高。航运企业会计工作的主体是懂得航运知识和财务知识的财务会计人员。对于这些财务会计人员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对于其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并不断地保证财务会计人员能够提高各个方面的业务能力,包括财务会计能力和行业专业知识水平。另外,会计人员在实践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航运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和会计人员素质的非常重要的组成。这些经验也是保障会计从业人员在航运企业中会计的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会计职业道德和航运知识的水平的提高和完善是保证航运企业会计工作质量这个目标的两个轮子。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行业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在实践、会计业务工作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道德标准。但另一方面,在航运企业中,财务会计从业人员还需要掌握相当的航运知识,虽然对会计专业人员所要求的航运知识和一般专业航运知识有所区别。航运企业中会计人员所需要的航运知识是在长期航运企业会计实践过程中一步一步实践、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既符合会计的专业要求,也符合航运的行业特点。由于航运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要通过会计人员自觉履行来体现,所以航运企业在设置其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时候,需要对会计从业人员加以提倡和激励其对航运专业知识的学习。

2.航运业会计信息系统

航运企业会计工作的功能主要是为航运业或企业的会计信息需求人员,比如企业的领导层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与企业经营决策或行业政策制定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并能够确保其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航运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航运企业会计政策、航运企业财务指标体系、财务会计质量指标、财务会计信息程序等。航运企业的会计政策是会计从业人员在航运企业具体经营过程中,在会计实践时所需要符合德具体国家或行业的法规、政策、标准或者航运业这个行业所采取的具体会计实践。按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一个企业的会计质量特征包括可靠性、可比性、及时性、一贯性和明晰性。在航运企业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本航运企业的情况将指标确定,以便于航运企业及其财务会计部门的人员实践。

3.企业会计审计和监督制度

篇2

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为基本质量特征和辅助质量特征两大类。基本质量特征是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首要的基本质量要求,主要以决策有用为目标,是质量管理的重点。本文将基本质量特征确定为重要性、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四项。其中,前三项在国内外准则中也界定为基本质量特征,因此,是质量特征中最根本的要求。考虑到铁路运输企业内部管理对各个路局和站段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以及铁路运输企业对外融资产生的会计信息可比性需求,本文将可比性也列为基本质量特征。辅助质量特征则是在决策有用基础上,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对基本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以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辅助质量特征确定为透明度,具体包括中立性、可理解性、完整性、实质重于形式。

二、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在对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价时,人们面临的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内涵和外延都不十分明确,各因素具有模糊性,为了使模糊因素数量化,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将多个表述会计信息质量性质和内容不同的指标归一为单一指标,以便对会计信息质量作出有依据的评价。每一指标的权重反映了各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Delphi)、主成分分析法、相关系数法等。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通过把每一层次中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确定层次中各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指标的重要程度,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然后根据专家的判断来决定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总顺序,从而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和相关公式所示。根据判断矩阵提供的信息,计算针对上一层某因素的本层与之有联系的因素的重要性次序的权重。可采用和积法求解得到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特征向量代表该层各因素对上一层某因素影响大小的权重。

三、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将评价因素集分为m个子因素集,即评价因素集U可表示为:U={U1,U2,…,Um},对于每一个Ui,有Ui={Ui1,Ui2,…,Uin},其中,i=1,2,…,m。确定模糊评价矩阵对最末级指标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确定从Ui到上一级指标层的关系矩阵Ri。若单独考虑Ui(i=1,2,…,m)下的指标Uij(j=1,2,…,n),评判其隶属于第t个评语的程度为rijt,则可得Ui的模糊评价矩阵R。先对各最末级指标Bij(i=1,2,3,…,9)的评判矩阵Ri作模糊运算,即用各末级指标的权重乘以对应的模糊关系矩阵,得到上一级指标Bk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軒k={bk1,bk2,…,bkm}k×m=Ak*Rk,即得到初级综合评价结果。考虑到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要兼顾各种因素,本文采用加权平均型M(·,)算子。由初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得到上一层指标的模糊评价矩阵R={B軒1,B軒2,…,B軒m}T,根据其对应的权重向量,按照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再对R进行模糊矩阵运算,即第二次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同理,如果有多层指标,逐层进行模糊矩阵运算,直至得到最顶层指标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在相关专家调查法基础上,得到模糊关系矩阵。专家评判统计见表2。根据模糊数学中的最大隶属度原则,可得出被评价对象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为了更直观地对会计信息质量水平进行分析,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评价集的考核列向量。因此,综合评价结果既可按照最大隶属原则来选取,也可由W值来选取。相比较而言,W是一个加权平均值,分值越高,说明质量越高,否则就越低。

四、政策建议

篇3

无论是从会计理论的方面还是从会计实务的方面考虑,会计目标都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它是会计理论的逻辑原点,它会直接决定着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准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充分满足了会计目标决策有用的条件,除此之外,公允价活跃市场公平交易假设下脱手价格的界定,进一步使这一基于价值计量的会计计量属性也使得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可以很好地结合。

二、公允价值计量拥有可加性

因为有时间价值的存在,所以在不同的时间点货币金额的价值量是不可以进行粗略的比较的,公允价值表明了未来可能的现金流量的时间以及市场预期的风险,在对时间价值进行考虑的基础上,将其换算到同一计量日,在为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带来了可比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可加性。各个项目的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就会和资产组合的公允价值理论值相等,不然的话,如假如,资产组合的公允价值比较高,那么假设的购买方会放弃购买,转身购买各个项目资产进行自我组合,进而节约收购的成本。如与之情况相反的情况下,那么假设的销售方就可能对其进行一一处理,卖给购买方,以求的从中获得更大的利润。与这个道理相同,理论上企业整体的公允价值就等于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负债的公允价值之和,但是就目前而言,会计还不能完全对商家的信誉进行最准确的计量,而且作为企业资产纳入会计报表之前,商家的信誉提出了一个严重的加总问题。与此相反,在历史成本会计的计算下,会将过去不同时间点产生的成本粗略地拿到同一时间点上来进行比较,并进行加总,那么得到的结果是一个让人十分迷惑的数字,所以,在进行成本计算时,应该把本同时间电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换算,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结果,有利于企业发展。

三、关于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措施

1.改变现有的会计报表的编制方式。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全面收益准则”,在该准则中对其相关变量进行清晰地说明,并且完善其报告的内容以及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相关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从而可以进一步将全面收益划分为净利润与其他全面收益,净利润涉及到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以及已实现的利润,其他全面收益则涉及到未实现的利润,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等相关业务。

2.建立利润项目分类考核制度。工作人员的待遇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经营能力以及收益等指标进行确定,利润较高的业务可以赋予较高的待遇权重,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类利润只是影响企业目前账面的价值,而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利润前景不受可持续性差的影响,这部分可以在制定待遇时赋予较低的权重。而且,账面价值的数据不完全受到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类利润的影响,这样就应该用整个资本市场的系统参数进行平滑,剔除由于市场前景好或者不好的影响。这样得到的工作人员的待遇才能真正反映其工作的劳动强度。另外,工作人员的待遇要能充分调到其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而可以制定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就可以将企业与工作人员的利益有效地联系起来,增强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3.加强对企业高管的监管。企业的高管很够及时得到企业的内部信息,充分了解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前景,所以可以利用其权利获取更高的个人收入,同时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带来的账面亏损寻找客观理由,这样就可以合理地保持个人的待遇。所以,在制定工作人员待遇时,对待不同工作人员要一视同仁,充分考虑到公允价值类利润的增减变化。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高管,谨慎对待个人投资,减少市场的波动。

4.提高对国企高管的激励措施。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其特殊性,但是也要与其他企业一样对高管进行激励,提高其工作效率。因此在制定高管待遇时,也要考虑其工作业绩,这样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考虑到其独特的政治优势,所以国有企业在某些行业具有政策优势,因此这种优势产生的业绩不能算入高管的工作量。另外国有企业要相应政府的政策措施,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的产业,支持落后产业的发展与进步等,这些也不应该包括到高管的业绩中。总的来说,国有企业高管的待遇比较复杂,要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其待遇既要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又要考虑其享有的特殊政策,力求建立公平的计量制度,从而真正有效的激励高管的工作热情,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篇4

对于企业用户来说,他们所关心的内容与软件服务商完全不同。成功的获得软件服务商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系统以及一些相关的业务信息系统是他们的根本目的,同时系统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是他们衡量的主要标准之一,即他们并不关心是谁为他们提供了相应的服务,信息系统在完成过程中要经过多少步骤,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最后的结果,对其中的过程并不关心,他们只需在对信息系统满意之后为其进行付费,最终就能够享受这种成果。换而言之,从企业用户的角度来看,云会计信息系统就是在自己对信息系统满意之后对其进行付费然后就能够使用的一种服务,对它的交易是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的。虽然从实质上来看云会计是一种虚拟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系统,但是企业用户却将其视为透明,云会计给企业用户的感觉与在企业内部建立于本部门、本系统的信息系统是一样的,因为两者所能够为企业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是一样的。

二、云会计的体系结构

建立云会计信息系统势必就要与数据资源、网络储存的基础设施以及能够开展会计服务的应用软件联系起来。从云会计能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以及企业在实施云会计时的一些实际情况来看,云会计的基本体系结构总体上可以划分为5大层次: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基础设施层以及硬件虚拟层。通过图1来展示云会计提供的功能服务与云会计建设的关系。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在整个云会计信息系统当中每一层的构成都有相对应的服务。例如在云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的核算、管理和决策系统,以及统一访问门户(Portal)和另外一些跟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联的业务系统的建立都是由云计算的软件,即服务(SaaS)来建立的;云会计的数据服务和会计信息化开发应用环境服务平台的建立都是由平台即服务(PaaS)来建立的;企业的数据资源的建立和整合是由数据即服务(DaaS)来建立的;云会计当中的应用环境,包括存储和数据中心两方面的建立是由基础实施即服务(IaaS)来建立的;服务器集群的建立是由硬件及服务(HaaS)来建立的,建立服务器集群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形成弹性计算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最终能够顺利形成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云会计信息系统。同时,统一访问门户(Portal)的建设是为了实现相应的服务目录的管理,最终使企业用户能够和云会计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服务有一个相对应的连接。在云会计的体系结构当中,每一层构成的云会计服务商既可以来自于一个又可以来自于多个,例如,可以向多个服务商来购买储存空间,也可以找多个服务商来购买云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不同的模块,这些都是可行的。

三、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

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将企业的中心转移到经营管理方面来,而外包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以及服务是有助于企业各方面发展的,因为使用这种模式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有着极大推动作用。

1.成本方面

云会计向企业提供服务的方式是以软件的形式提供的,同时企业使用也比较方便,企业不需要参与到制作过程之中,只需按需付费,并且付费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企业既可以按需购买,又能够根据企业所使用资源的多少或者时长来计算。这种方式就让企业摆脱为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支付昂贵的费用,只需按需或按使用量去支付相对更低廉的费用。这种方式结束了企业一次性的投资运行模式,让企业的营运成本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其他方面,就能够从根本上缓解企业在资金问题上的压力,同时关于设备成本折旧的问题也不再需要企业考虑,这样就使管理人员能够在其他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并且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消息,这样也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

2.管理和维护方面

从整体上来说,云会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资源开发和程序设计的服务提供商,另一部分是使用这种模式的企业用户。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方面来说,这种明确的分工合作方式方便企业用户的管理,同时,服务提供商的专门化和规模化的特性也决定了技术能够最新化,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模式企业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技术革新,企业的技术应用也就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这样既能够让企业适应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变化的步伐,又能够使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和门槛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综合起来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服务供应商也对服务的售后问题处理较好,在运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其咨询,均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即使在运用过程当中出现问题也不再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去花费经历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既节省了会计工作人员的时间,又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

在过去,企业会计信息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因为传统的会计信息化需要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购置这些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企业也需要找软件供应商购买会计信息化软件产品,而购买、安装和维护的成本也比较昂贵,且过程比较复杂,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使用。所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硬件、软件和网络等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也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这种方式就让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聘请更多的人员,花费更多的资金和时间。而使用云会计之后,此类问题便能够得到基本的解决,因为云会计所采取的方式是租赁,不需要企业去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这样就节省了企业的开支,另外软件供应商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企业也就无需为这些基础设备去花费额外的资金,从而能够让企业在最大限度上节省资金,同时也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最终能够让企业集中精力去处理一些对企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工作,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扩展与可靠性方面

云会计是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之上的,它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云会计也具备了云计算的一些特点,例如当有故障的时候能够自动的进行切换,设备在升级的过程当中会计信息服务不会因此而被中断,物理硬盘无法对存储容量进行限制,能够及时提供数据容量的扩充以及负载均衡,这一系列的特点就能够保证动态调整可以及时应用在运用云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当中,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满足了企业规模增长的需要。同时,软件服务商所提供的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以及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服务器集群,这些服务器所放置的地方既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多处,其主要的功能是对会计信息化当中的软件和数据进行存放。企业的数据都是由专业的团队进行管理的,这就比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更加安全和可靠。

4.应用方面

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意味着在信息世界里出现又一次分工,那些应用层的人员再无需关心底层的计算环境,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关心产品的研发工作。在企业内部运用这种云会计信息系统既能够快速上手,又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进行变更,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同时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与银行、客户以及供应商等机构进行联络,但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协同功能较弱,与这些机构进行协同困难很大。而云会计这种方式,能够将这些需要长期进行协同的机构与企业进行集成,这样能够与之进行便捷的联络,企业会计信息的附加值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云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云会计信息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企业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也为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一些危机,在企业的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企业对供应商依赖过大

如果企业要应用云会计信息系统,那么企业对云会计供应商的依赖性会相当大,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与企业的发展也息息相关,一旦有任何变化企业势必也会受很大程度的影响。要是供应商所提供的云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够及时响应,甚至停止运行,那么对企业的影响和冲击以及对其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2.云会计的信息孤岛

由于目前我国的云会计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其所能够提供的服务目前也仅仅停留在在线记账和对现金进行管理等一些最基本的功能之上,暂且还无法与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进行融合,这就容易造成云会计信息孤岛的现象。

五、总结

篇5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运用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在诸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其中公允价值的引入更是吸引了许多业内人士讨论与分析,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最大变化。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

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如果金融工具在活跃和流动的市场上交易,其标明的市价(需经实际交易发生的交易费用调整)提供了公允价值的最好依据。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大体一致。公允价值最大的特点是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参与市场交易理性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这种共识后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回顾

公允价值是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会计准则体系中最重要的计量属性之一。

在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起步比较晚,公允价值最早运用是在1998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准则中允许债务人将重组债务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或股权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并在利润表中反映。此后,公允价值又出现在投资和非货币易准则里。然而,这三项准则中刚刚使用这种计量属性不到两年内,公允价值的使用就发生了很大变动。这主要是基于当时我国相关的公允价值难以真正地显现出“公允”,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且流动性不强,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占较大比重,还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有较为完善的会计和证券监管体系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2001年1月,财政部对这几项准则都进行了修订,对于有关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尽可能的回避了按公允价值计价,而改按账面价值入账。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再次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这次重新应用公允价值是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此次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十分谨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

三、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此次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主要体现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和套期保值等方面,其中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套期保值三大领域公允价值的应用尤为明显:

1.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范的投资性房地产,是指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等该准则为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提供了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可选择的计量模式。

在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准则计提折旧或摊销,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另外,期末应将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进行估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在目前房地产价格处于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如果一个企业购买商品房进行房地产投资,在原有会计制度下此房地产应按历史成本记入企业的固定资产,并按其估计使用年限提取折旧。显然,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扭曲了企业投资的真实含义,不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极大地损害了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利益。

2.金融工具确认、计量和披露中公允价值的应用

随着近两年我国金融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出,其在金融企业内的作用日益突出,如何初始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期末估价及减值等问题变得不可回避。由于金融及金融衍生工具具有短期在市场中价值变化比较大的属性,所以采用历史成本等其他计量方法是不能正确反映市场价值的,而用公允价值计量则能更好地反映其市场价值。

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等被列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也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左,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可以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与旧准则使金融工具报告价值经常被低估的孰低法有很大不同。3.企业合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

“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的影响还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中。非同一控制人之下的企业合并,经营主体发生重大变化,对被并购方资产负债的记录,以“公允价值”体现,不影响一致性和可比性原则,所得税方面,也没有处理上的很大争议。因为在并购交易的过程中,实现“当期收益”的可能性不大,即使实现,其金额也有限。

企业合并中,“公允价值”是必须采用的方法,主并方公司支付的并购溢价,分配为两部分:(1)资产负债按照“公允价值”入账,(2)支付对价超过“公允价值”的部分,记录为“商誉”,主并方公司未来资产折旧的基数,将超过合并各方企业的简单加总,因而产生所得税递延的效果,这是产业整合的结构性利好。

除了以上几项以外,在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收入、政府补助、套期保值、金融资产转移和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一系列其他准则里,公允价值计量都或多或少有所涉及,共计17项。此次在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中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提高了会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使我国和国际通行的会计处理惯例又近了一步。

四、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公允价值的获取和使用问题

由于采用公允价值的价值波动是通过损益表反映的,它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的各项指标和财务信息的正确性,因此公允价值的确定办法有待于进一步规范。但是有许多会计要素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可供观察的交易价格,将未来现金流量按一定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计量,往往就成为估计相关价格即公允价值的最重要的技术手段。

公允价值本身是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公允价值难以计量就放弃其在新准则中的运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为公允价值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优化其存在的基础。

2.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内容相对比较复杂。由于公允价值主要是市场价格,在没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要由交易双方自己来确定,公允价值的使用需要依靠活跃的交易市场,以及会计人员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稍有偏差,就有可能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手段,公允价值可能再次成为会计造假的工具。因此,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

3.正确处理公允价值计量与历史成本计量的关系

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两种计量属性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采用是基于会计的可靠性,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则是基于会计的决策相关性和有用性。在现阶段是两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事实,即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公允价值,以求得会计信息有用、相关和可靠,并且在外界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由历史成本计量逐步向公允价值计量过渡。

总之,从发展的眼光看,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必然趋势,而不能仅仅看到公允价值容易纵的局限性。公允价值能够不断满足外部投资者对公司价值信息的需求,我们应该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公允价值研究的力度并促进研究成果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2006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会计研究》,2006.5

篇6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计算方式,共享的信息可以按照需求分配给各类设备,用户能够在网页上接受服务。云计算呈现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新的信息技术服务、使用和交付模式,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虚拟化资源的交易,并且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云计算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云计算拥有非常广泛的接入口。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云计算的资源,并可以在手机、电脑或PAD上使用,云计算在网络上提供服务,并在网络上进行传递。

2.云计算拥有方便快捷性。

云可以迅速、灵活地供应资源或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购买。对于用户来说,计算能力可以在任意时间获取,任意时间使用,而且提供的计算能力是无限的,并不存在资源不够用或资源浪费。云计算的运营商只需要在容量预警的时候,扩大容量,及时应对增长的需求。

3.云计算拥有庞大的资源池。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将计算资源都汇集到资源池中,利用多租户形式,按照用户的不同需求供应不同的虚拟化资源,用户可以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从资源池获取所需服务,用户虽然不知道资源池的具置,但是可以指定资源池的大概位置。虚拟的资源池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4.云计算服务的可计量性。

云计算可对资源或服务进行计量,通过服务时间或网络存储等,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用户明了资源的使用情况。

二、云计算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会计理论、会计技术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出现的同时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企业使用云计算。在云计算模式下,企业将自己数据信息交给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来管理,从而使企业处理会计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一)云计算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处理的成本

企业之前需要为电脑设备、机房、网络等投资大量的费用,有了云计算之后,对客户端的硬件要求就很低,用户只需要每月缴付相对低廉的月租费,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购买高性能的电脑,省时又省力,而且还不用考虑一些设备的折旧问题,大大降低了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成本。

(二)云计算方便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

云计算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检测及维修人员,更不需要向他们支付一定的费用。云计算采用租赁的方式,大部分工作都交给了云端处理,无需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花费在设备的安装及检修上,大大节约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成本。

(三)云计算促使企业管理更加方便

云计算的服务商拥有专业的技术和规模,满足各个企业的工作需要,同时提供先进的技术,满足企业加速发展的需要,节约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四)云计算的应用更加实际

在云计算模式下,所有的电子设备只需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企业可以在网上进行一些交易活动,节约了各个环节交易时间,方便了交易程序。企业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业务文件及业务处理进程。

(五)云计算提高了企业会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企业从云计算服务供应商获得专业技术支持,由服务供应商保障软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从而企业的会计人员可以专注于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六)云计算满足了会计信息化扩展的需求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可以使企业储存在云端的会计信息保持动态移动、调整,保证了企业会计信息化长期发展的需要。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完成会计核算业务,而且可以帮助处理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业务,企业的审计业务、税务业务都可以共享云上的会计信息,增加了云端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应用的是最新的软件服务技术以及专业的数据存储服务,不仅满足了企业会计信息化长期发展的需要,也降低了企业使用云计算处理会计信息的风险。

三、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安全问题面临的风险

云计算在会计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但是云计算在企业会计领域的发展速度却非常缓慢。限制云计算在企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会计数据的安全问题,云计算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用户需要把数据信息存储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手中,而且企业不具有优先数据访问权,云计算服务商会对企业数据信息进行优先控制,因而不能排除数据信息被泄露出去的风险,用户使用云计算可能要面临如下安全风险。

(一)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是云计算服务的基础和媒介,云计算平台中集中了大量用户信息、资源,非常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对象,因而面临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云计算的任何一个节点及网络都可能受到攻击,而且网络病毒日益猖獗,恶意的程序及木马严重威胁着云计算平台的安全,会导致数据信息的丢失、网络信息的传输安全问题。未知的木马恶意入侵、安全漏洞、运行风险等都有可能对企业数据信息造成威胁。仅仅依靠本地硬盘中的病毒数据库对病毒进行识别和处理是不行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必须依靠网络服务对病毒进行识别、分析及处理。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要保证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云端的数据不遭受破坏,防止漏洞攻击及木马恶意程序的入侵,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

(二)数据存储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

企业对存储在云端的会计数据信息没有自我控制权,所有的会计数据都由云计算服务运营商控制及管理,因此企业会担心数据信息的存储安全以及个人隐私问题。云计算服务商是否会未经用户允许私自访问用户的数据,私自泄漏企业的数据信息。虽然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一直对外宣称任何人都不可能会知道存储在云端的数据信息的具置,但是不排除数据信息被非法盗用的可能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可以有效利用防火墙,保证数据信息不被非法访问、非法入侵。

(三)服务连续性问题

当云计算运营商的硬件设施发生故障或者遭到破坏之后,云计算的服务商是否能及时运用相应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储存在云中的数据是否会被丢失或损坏。云计算的运营商破产维持不了经营,储存在云中的数据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些都是用户所担心的问题。

(四)多租户带来的数据隔离问题

云计算一般采用多租户模式,企业信息数据会和其他企业信息数据在云端混合存储,导致企业并不知道自己数据信息的具体存储位置,甚至不知道数据信息被存储在哪个国家。云计算平台是否会发生用户越权访问的行为,用户需要预防其他用户的恶意攻击。用户的隐私被侵犯时,云计算服务商是否会协助用户开展调查,保护用户的会计数据信息不被非法分子所侵害。

(五)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不透明

目前,微软、谷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等云计算供应商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相互之间是不兼容的,而且用户不知道数据保存的具置,云计算服务商对用户提供的服务都是不透明的,用户把数据存储在云端具有不可知的危险性。

(六)数据残留问题

数据残留是指数据信息在云端被擦除后所残留下来的痕迹,残留痕迹的一些物理特性可能使数据恢复。数据残留有可能会泄漏企业重要的商业信息,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七)管理及法律风险

在云计算环境下,所有存储在云上的数据都交给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去处理、存储及安全维护,如果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不妥善保管、运用存储在云端的数据信息,就对企业的商业信息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如何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行为进行规范、监督和管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云端信息的处理,国家缺乏有效的规范及立法,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律,继而获得用户的认同感,但没有相关的规范和立法毕竟是缺乏保障的。

(八)审查功能不健全

传统的服务提供商都提供外部审计服务,而一些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拒绝外部审查服务。面对这样的云计算服务商,企业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会因无法进行审查服务而承担更多的风险及责任。

四、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尽管使用云计算服务存在各种各样的疑虑,但是云计算技术确实具有极好的发展潜力,云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大幅度降低处理会计信息的成本,迅速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方便快捷性。一旦拥有良好的信息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云计算就可以在会计领域得到大规模的使用。在云计算坏境下,针对上述信息安全问题,云计算在应用过程中要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企业和国家三方面考虑信息安全对策。

(一)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应对对策

对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针对云计算环境下的企业会计信息安全防护的要求需要采用网络隔离、数据隔离、数据保护、数据擦除等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手段,为企业的会计信息提供安全保障与隐私保护,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可用性及完整性。

1.网络隔离

采用网络隔离可以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通过建立一个私有的网络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隔离性,将多台计算机用一个私有的经过加密的网络连接起来,确保用户数据的网络传输安全,云计算平台的后台管理员及用户之间都无法窃取数据信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一定要使用防火墙,并根据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防火墙,防止网络攻击。

2.数据隔离

云计算服务商应该将一些数据与另一些数据分离开,防止其他用户访问。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采用物理隔离、虚拟化和多租户等解决方案实现数据隔离。

3.数据加密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应该对会计信息提供加密服务,而且加密服务应该要由专家设计并测试的,加密软件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密存储,防止会计信息被恶意窃取或盗用。如果加密系统出现问题,那么所有存储在云端的数据信息都不能使用。

4.访问设置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可以采用基于身份验证的权限访问设置,对登陆用户进行实时身份验证、访问权限来保证对会计数据的访问控制,预防会计数据信息被盗用的风险。

5.数据保护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应该对会计数据实施全面保护,对于存储在云端的会计数据,可采取快照、备份等保护手段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即便受到木马恶意入侵、病毒入侵和黑客攻击等网络攻击或者地震、火灾等物理层面的灾难,也都能够确保会计数据的存储安全。对会计数据进行在线和离线双重备份,采用备份软件或者存储备份,按照用户的需求对会计数据进行自动备份及恢复。

6.数据擦除

数据残留可能造成数据泄露,会计数据信息在云端所占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者分配给其他用户使用之前,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要确保会计数据信息被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会计数据是被存储在备份软件上的还是存储在硬盘上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都要切实查看残留数据是否被彻底清除。

(二)企业的应对对策

对于企业,也要采取如下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

1.选择可靠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企业在使用云计算服务之前,要充分了解云计算的风险,选取在技术和安全服务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可靠的、拥有良好信誉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名气好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不可能会拿自己的名声去冒险,不会任由数据失窃的事件发生,也不会与其他企业共享会计信息。企业应当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谨慎将企业会计数据信息及客户的重要资料存储在云端。

2.数据加密

企业在将会计数据信息上传到云端之前要对会计数据加密,会计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即使被窃取得到的也是密文。企业要确保上传到云端的数据是以加密的形式存在的,另外要使用无法破解的密码,保证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访问企业的会计信息。

3.做好会计信息备份,防止信息丢失

企业应慎重选择能支持数据备份与恢复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保证数据丢失时能快速恢复。除了云计算服务商要对存储在云端的数据信息做好备份以外,企业自身也要对会计信息做好定期备份,以免云计算资源遭受到破坏,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备份也丢失时,数据得不到恢复。

4.建立自己的私有“云”,确保重要的会计信息掌握在企业的手中

大多数的企业都不愿将自己的会计数据信息放在公有“云”上,担心会计信息的存储安全。因而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私有“云”,将一些重要的会计数据信息及客户的重要资料放置在私有云上,自主控制信息的使用权,保证信息的安全。

5.阅读隐私声明

大多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隐私声明里面都含有漏洞,方便自己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共享云端信息。企业应仔细阅读和咨询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隐私声明,确认哪些数据可以保存在云环境下,哪些数据信息应该保存到私有云上。此外要确认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有严格的信息管理标准章程,防止云计算的后台管理者有可能查看到企业的数据信息,造成数据的泄露。

6.监控管理

云监控应与云计算服务结合,当云计算的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企业及时给云计算服务商发送报警短信,将故障降到最低,同时云监控也可以协助企业判断故障,企业应使用监控系统,实时查看云端数据,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或者云端丢失,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使企业业务正常运行。

7.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除了要在云计算技术方面强化内部控制,企业也要对自身实施内部监控。企业要做到权责分明制,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不同的角色应具有不同的权限。企业要定期组织财会人员防范风险培训,提高财会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与能力。

(三)国家的监督与管理

国家机关在推进云计算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建立相关的规范、标准,也应当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做好监管工作。

1.国家应建立云计算会计信息安全法规

我国的云计算技术刚刚起步,国内还没有制定标准的规范,没有明确的云计算数据信息安全指导方针及要求。国家可以先制定有关的云计算标准,规范云计算市场的运行,之后跟随云计算市场的发展,逐渐修改相关规范。同时,国家应加大信息安全法制法规建设,完善相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云计算市场,保障云计算信息的安全。

2.国家应该做好云计算服务供应商资格评审的工作

我国应该制订云计算服务供应商资格评审的相关工作规范,为云计算会计信息化发展奠定基础。国家应制定相关的行业门槛,使云计算技术过硬、口碑良好的服务商进入该行业发展,良好的云计算服务会加快我国云计算的发展,也能保障云计算资源的安全性,增强企业使用云计算的信心。

3.做好第三方监管和继续教育工作

篇7

1.1信息储存方面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使用云会计,可以更好便捷的获知并且运用信息,如果发生了突发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云端的信息。不过,因为它使用的是虚拟科技,信息被放到何处,使用人并不是很了解,服务的供应人或许会有一些特权,一旦信息管理技术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信息面对安全方面的问题。由于信息都是统一被放置在云端的,因此它是否完整,是否安全我们无从得知。目前针对这种担忧常用的措施是对信息加密处理。在具体的加密时,必须认真分析使用的措施是可以确保信息的完整。

1.2信息的传递方面的问题

在单位内部开展信息传递工作时,并不用对其加密,就算是加密也只是用很简便的措施对其处理。当信息经由云服务输送到云端时,必须要确保它们不受影响。信息传递到云中时,其使用人在使用时会受到云端管理人的制约。所以,为了更好的处理面对的不利现象,供应者要使用更为复杂的措施来机密,这样就可以避免把信息传递给那些不相干的人群,同时单位还可以结合协议对信息开展完整性的检验工作。而且,因为信息的传递是经由网络来开展的,所以信息传递者的改变,使得信息的确认措施多种多样。

1.3信息运用方面的问题

对于单位来讲,其财会信息在发展过程中发挥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此类信息的使用人通常是财务或是与之有关的人员,假如使用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它对单位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目前阶段,作为云服务的供应人,在具体开展工作时,必须要认真分析怎样才能够真正的提升信息的安全性,才能够保证信息不会被不相干的人群获取,不会在运用时被泄露。

2.对加强云会计下会计信息安全的建议

2.1攻克云会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

云会计作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化应用,会计信息访问的用户身份管理和访问控制、会计信息的安全审计、数据保护、虚拟化安全、集中访问的负载均衡等会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是云会计得以应用的前提条件。建立用户身份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保证各个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有效隔离,及其合法访问是云会计环境下会计信息安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云会计环境下。因为会计信息此时不再存在于单位的服务器之中,此时单位就无法对信息控制,所以在访问时必须接受安全审查。

2.2加大信息体系的研发力度

众所周知,要想保证信息安全,首先得确保系统是高度安全的。当前时期,我国现存的云服务安全技术以及系统都无法满足使用人的具体使用规定。此时可以借助于政府的力量,将各个信息供应单位的优势汇聚到一起,得到一个更为强大的信息体系,这样就能够降低单兵作战的难度,而且还能够降低风险指数。信息是经由会计体系传递出来的,假如单位对体系不信任,就无法保证信息的安全。会计信息系统的可信性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有显著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可信性是企业选择云会计时对系统“信任”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但产生对系统“信任”的心理感受取决于软件行为的可预测性、目标符合性和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等客观关键特性。

2.3建立云会计下会计信息安全风险可信评估

通过分析发现,只有单位高度信任云会计上的信息时,才会发自内心的想要运用云会计。由于不一样的单位对信息的信任规定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会计信息安全风险可信评估机制,透明化地向企业呈现应用云会计之后会计信息的安全是可信的,以消除企业对会计信息安全性的担忧。云会计服务提供商一般会提供身份认证、信息加密、安全检测、安全预警、安全评估等信息安全技术或系统。但是,面对云会计下用户复杂、多变的信息,其安全性需求往往还是不够的。不一样的单位管理体系以及业务活动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而且竞争很激烈,这使得云会计服务提供商根据其业务需求、安全需求定制而成的各种会计云服务组合其安全性往往也会发生变化,很难让用户对其安全性一直“信任”,因此,必须建立云会计下面向用户的会计信息安全评估机制,向用户动态呈现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在此过程中,明确企业的会计信息安全需求对云会计服务提供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前提条件。企业对会计信息的安全需求是通过对用户定制的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来确定的。经由合理的评估,获取存在的各个类型的风险,测评出潜在的问题,进而结合测评的内容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而且要明确处理的先后顺序。

2.4制定完善的会计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会计信息的安全涉及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用户等方面的安全。当前时期我们必须要结合单位对信息安全的规定,成立一个符合具体状态的信息安全系统。一般来说上述两种管理和单位的内控方法是密切相连的。使用人的权限必须要结合其职位的责任来明确,如果职位改变了,就要相应的对权限加以变化。而且,在设置密码时不能太简单,还要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保证彼此不泄密。

3.结束语

篇8

1.会计工具的披露。ISBA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改革及重塑加强了会计工具的披露。它要求在财务报表的附注里要用精准的描述说明公允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内容包含量:要用三个层次以上的取值方法说明公允价值的计量;要求用标准的方法说明各类金融项目运行的情况;要求能用标准的数据模型说明资金运营的情况,且给出该模型计算时采集的数据;要求在公允价值下披露将受到影响的各类金融信息。ISBA强化了会计工具的披露,可以使投资者了解资金的流向、资金在运营时可能会担负的风险、得到与财务相关的原始凭证等。它既是融资者重要的融资依据,也是在必要时进行法律问责的重要凭据。

2.会计计量的准则。不同的国家,其公允价值下的会计准则不一,如英国是以交易的金融作为会计的准则;美国是以资产的金额作为会计的准则,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有数种标准。目前会计可用的准则无法统一为一个标准,然而它的使用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即要尊从会计职能本身的原则,应用公允价值的属性,ISBA要求该计量方法能准确的反应出资金构成的原貌、目前资金流动的情况、资金目前构成的情况、资金可变的净值和现值等。只要能够体现出这种计量的效果,则可根据各地的情况进行操作,不需将计量的标准强行统一。

3.会计操作的标准。关于非资产类的资金流动与债务重组的情况从原则上来说,不需依公允价值进行估算,这是由于他们很难被界定和估算。然而为了让会计操作能够准确的反应出企业资产的情况,ISBA公允价值的会计改革和重塑要确定出一套标准的操作方法,使会计操作不受主观性的影响。目前的会计操作标准依照经济交易的实质,即以上两个情况,若只要参与了经济交易,就要并入会计计量中,用会计的计量对它进行评估。为了避免会计操纵会计计量的情况,目前会计操作的标准已经作出详细的规定,即同样的经济事项必须采取同样的会计分类方式处理方法,用同样的标准进行计算。为了简化会计的操作,公充价值的会计操作对套期操作和对套期项目撤消的时间也有明确的界定。

二、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改革与重塑的方向

1.逐渐完善基础设施。要让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改革与重塑逐渐完善,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合会计的操作。它包括需要完善互联网的建设、数据库的建设、各类数据模型的建设等,使会计改革与重塑的透明性与公正性能够得到体现。

2.逐渐完善模型构建。目前公允价值会计使用的会计模型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预期损失模型与风险模型反应出的问题比较大。比如目前人们使用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开发的违约模型只能预测出一年的数据;现行的预期信用模型只能计算出违约的概率却无法计算出违约的详细事件,这都影响资金的融入和流动。

3.逐渐完善独立审计。目前公允价值会计使用的预期损失模型的计算目前存在着问题,比如它模糊了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各类前提条件,这使预期损失模型的计算变得具有模糊性,如果应用该模型进行审计,则极易引起计量的纠纷,它使独立审计难以实现,完善该模型的计量方法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4.逐渐完善会计内控。在公允价值下对会计准则标准化、对会计计量明晰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会计体系的内控,它要求会计给出的报表、给出的附录能真实的反应出每一笔资金流动的情况。然而要完善会计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未来公允价值的改革和重塑将更重视资金计量的精准性和披露的透明性,以便加强会计体系的内控。

三、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