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考语文论文8篇

时间:2023-04-03 09:48: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考语文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考语文论文

篇1

目前迫于高考的压力,高中化学教学方式仍是以教师为主体,“一言堂”、“填鸭式”授课,教学方法单一、僵硬,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能动性。教师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发言的机会很少,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大多数停留在记忆性和理解性教学,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维活动普遍地存在着依赖性、单一性、无序性等特点[3]。学生机械的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知识点掌握的很牢固,但是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复习策略不当,忽视学科能力的培养。许多教师采用拉网式训练的复习备考方式。这种复习方式虽然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但是不利于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

2.结合时代特征改进教学方法

当今时代是空前发展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是知识和信息的时代。因此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改进教学方法。

2.1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广泛收集教学相关信息,增加自己化学知识的储备,将教学内容清晰、准确的传授给学生。在如今网络越来越发达,教师可以将教学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改编成网络流行的歌曲如小苹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方便学生记忆。

2.2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机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走进每一个课堂,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图文合一,动静相辅,形象直观。它能够动态的演示复杂的过程,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如果只是靠教师语言描述,学生很难想象和理解,但是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可以生动形象地将原子核排布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增加学生的记忆,加深学生的理解。

2.3教学内容与学生自主性学习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的教学为主,学生很少通过自己的活动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留下时间让学生思考,提高教学效率。

3.逐渐引导社会一切教育为高考服务的心理

高中化学教学必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当前化学教学较为普遍的存在着单纯以应试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成绩成为课堂位于的价值取向。一切教育为高考服务,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结束语

篇2

一、语文会考命题模式的突破 

1. 传统题型应取消,考查应该更灵活。据统计,会考中课内材料所占比重最少为44%,而高考课内的材料仅为默写一道题。例如在以往的会考复习过程中,很多学校花费相当一段时间进行教材的梳理和复习,但是课内的阅读虽然在会考中作为重点,可是在高考中已经转变为考查学生能力的课外阅读,这就使会考和高考在题型上出现了断层问题,二者基本上形成了平行的关系。此外,字音、字形、词语的题型在新课标高考试卷中已经不再出现,对于学生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基本上都已经转换为阅读等其他题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根本目的是阅读和写作。如果把这部分的知识迁移到其他题型中,考查的会更加灵活,更能够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 客观题所占比重应减少,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重。“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阅读和鉴赏部分提出的基本要求。以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为例,在会考的试卷中它是以选择题,即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这样的阅读基本上谈不上是个性化的阅读,更谈不上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新课标的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阅读是两道主观题:分别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等至少两个方面进行考查,这样的考查更加开放,更加全面,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能积极主动地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真正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考试应该更体现其人文性,因此主观题才应该是重点的考查模式。 

3. 主观性阅读题所选文章体裁的多元转变。《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目前的语文会考对于散文阅读能力考查的较多,而且学生阅读选择的方向太单一,而高考语文试卷在主观卷的阅读部分设定的是选做题,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以及阅读能力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最为擅长的部分来作答。因此,我认为语文会考主观题的阅读也可以采取选做题的形式,甚至可以提供三篇不同类型的阅读文章,这样可以使体裁更加多元化,给学生更加广阔的阅读空间,同时也能够和高考的重点题型契合。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如何让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是高中语文课应该思考的重点问题之一,如果能够实现真正的选作,语文的会考就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质全面提高这一长远目标。 

二、语文会考评价模式的突破 

会考的评价只有等级之分,这种评价的机制过于粗放,我认为会考的评价模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 与平时成绩接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目前的会考并不能很好地落实这一理念,片面地强调了评价的甄别功能,忽略了激励的作用。笔者认为它并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应该和学生平时的阶段性考试,例如和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这种评价性考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模式,同时能够更加全面地反应学生的语文水平。 

篇3

为深入了解新时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的方式,主要对天津市宝坻区口东镇上王各庄村和于古庄村中青年农民,就关于农村自学考试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对自学考试是否了解及怎样看待,学习过程中能否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平时怎样参与助学辅导,对自学考试的意见及建议。调查发现,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民参加自学考试人数很少;二是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农村实际需求存在差距;三是助学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四是社会总体对农村自学考试不够重视。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民参加人数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学考试在农村的知名度不高

调查了400人,其中上王各庄村260人,于古庄村140人,调查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和少部分小学毕业的中青年。统计显示,只有3.5%的农民了解或者知道自学考试。

2.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农业生产结合不够紧密,课程内容、考核方式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问卷调查显示,自学考试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实际农业生产有差距,不能理论结合实际。其他地区也存在这种现象,如湖南省,在理论教学方面,多为短线式的应试辅导,学生机械式学习,深度广度都不够。大多数课程内容未及时更新,忽视实践教学,忽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置中缺乏必要的实验、实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造成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学生实验能力和职业技能不高。

3.助学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农村考生只能到市里参加助学辅导,距离远、交通不便,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路上。有农民表示,当初想参加自学考试时,不知道向哪里咨询,经多方打听才得知,但又需要到市里,还有后期参加助学辅导、考试等,因为太麻烦就取消了参加自学考试的打算。还有农民表示,前段时间给区自考办打电话询问报名事项,工作人员告诉他,需要上网报名,结果自己在网上尝试了好长时间也没能报名成功,现在都是信息化、网络化,这些东西以前没怎么接触过,一时半会儿还真弄不懂。农村大多助学辅导体系不健全,造成了考生咨询、参加辅导、毕业等环节的困难,加上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因此,考试通过率极低,致使一些考生失去学习的热情。

4.大学生就业难、农民个人自信心、厌学心理、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报名热情

近几年,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就业形势不乐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参加自学考试的积极性。400名中青年农民中,有农民表示对于报名参加自学考试感到自己基础薄弱,担心学不好,不能毕业。有农民结合自己以前的上学经历,觉得学习很有必要,但是自己很不擅长学习,成绩也不好,因此,对学习没有兴趣。有的农民根本就不想继续学习,认为没有时间、学费等。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自学考试在农村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网络、电视、报刊、广播等各种渠道全方位宣传,使农民了解自学考试的性质、助学服务、考核方式、毕业条件、政策、专业及课程设置等。同时,对于参加自学考试人数比较少的地区,干部可主动上门动员,耐心讲解,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规模。可聘用当地有威望的能人,经过岗前培训后作为村级联络员,专门负责宣传、咨询、动员等工作,联络员所需工资费用由政府负责协调解决。每村聘用一名,由乡镇自考办负责管理。大力宣传因自学考试而获得成功的先进人物事迹,倡导终身学习理念,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全民学习的氛围,使农民明白要持续地学习才能更有能力建设新农村、推动城镇化建设,以跟上正在不断变革的社会。

2.更新专业及课程设置

专业及课程设置应突破现有模式,考虑到实用性,因地制宜,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有些地区的农民大多以进城或村庄附近工业园区务工为生计,主考学校可以开设建筑、室内设计以及与园区产品生产相关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专业;在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地区,可以开设食品加工、水产养殖、鱼虾病防治等专业;在乡镇企业较多的地区,就可以开设一些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可开设旅游管理等专业。在教学上应借鉴职业院校的经验,注重高等职业教育对考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手脑并用,让考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3.建立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助学体系

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指出:“自学考试面向农村的关键措施是助学到农村,最好到乡镇。否则,面向农村将是一句空话。”1999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农村乡镇自学考试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建立农村自学考试服务体系纳入大教育的管理范畴。同时,明确了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的主要职责。因此,就目前助学服务体系建设现状来看,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对于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来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经调查一些地区发现,有乡镇没有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如果需要助学辅导,必需到城里。农村相对城市,信息、交通、经济等较不发达,对农村考生很不利。因此,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务必提高认识,将自学考试服务机构建到乡镇上,有条件的可建到村上,做好协助报名、宣传、咨询服务、助学等,将上级文件精神落到实处。特殊情况下,没能建立乡镇自学考试服务机构的地区,可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如开办民办学校等,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管。

(2)采用分层教学法,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学。农村居民的平均文化水平相对城市较低且参差不齐,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数据库资源开展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考生主体性作用,这样一方面缓解部分地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提高助学辅导的效率。同时还能培养考生的自学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对于师资建设,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要联手打造一支农村自学考试的专业队伍,广泛吸纳农业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在种植或养殖等方面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的农民为专兼职教师,认真研究自学考试的教学规律,形成一套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应牵头搭建专兼职教师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形成研讨教学、考核等的长效机制。

4.改进考核方式

在不降低标准的情况下,适度减少理论课考试或者将考核改为考查,增加实践课课程、过程性考核课程所占比重,降低考试难度。可以将考场设置在田间地头,特别是对果树修剪、拉枝整形等技术的考试,这样在现实的环境里考核,一方面更能检测考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能引导考生平时学习时,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有些理论课考试,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考核,由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开发一套在线考试系统,这样学生就可以足不出户完成考核,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提高了效率。

5.完善激励机制

对于自学考试取得好成绩并顺利毕业的考生,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所需资金由地方政府协调解决。同时,自学考试主管部门、主考学校开表彰会,利用宣传栏、网络、电视、农村大喇叭广播等媒体宣传优秀考生先进事迹,以形成学习先进、崇尚自学的良好氛围。对于取得自学考试毕业证、学位证的考生,由地方政府协调,在自主创业、就业、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照顾。

6.把自学考试作为一项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指标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改;高考;接轨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34-02

引言:高中语文新课改在目标设计和课程结构设置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给人的信号是:不能仅以一次考试和一次考试的分数衡量学生,而是要与过程性评价挂钩,以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学习和发展。这也与当代高考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统一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与高考接轨,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要对学生有一个阶段性的要求

这是一个总要求,即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教育,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在有计划有规律的学习中掌握语文学习技巧,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借用一位老师的话来对高中三年的阶段性目标进行概括。第一年“学会”,即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品读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第二年“会学”,即学生能够使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阅读任务;第三年“学好”,即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能够“理解、运用、鉴赏、评价”。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有些资料显示,海南中学语文组学分构成情况是:平时成绩占40%(其中学生自评占5%,课程研修考勤占5%,平时作业、检测成绩占30%),最后终结考试占60%;而北京一中学的终结性所占比例是70%或80%。由此看来,学分认定真还是个需要我们研究的大难题。我认为,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学分认定的原则必须遵照“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强调教学对象,因此终结性考试权重不能太重。我们更要考查学生平时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时间、态度、课堂记录、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学术成果等,并将这些细化为重要的学分认定依据。为了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以及加强家长对学生的监督,我们也主张进行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比如学生自评应当是全方位的,但要有具体细目,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学生互评必须是有具体的评价内容,如字写得如何、有无拖交作业、大作文能否达到800字、有无完成背诵任务等等;家长评价可以在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完成家庭作业的程度等等。教师评价要注意强调其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三、对于新课改后教材的把握

新课改后从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到编排体系等,都与过去的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对新教材有新的的理解与把握。专家说,新教材选文的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思想内容健康,第二语言文字规范,第三适合教学。比如,像戴望舒的《雨巷》,学生往往读起来心情随之摇曳,他们将此当情诗来看待;对于《包身工》,因为此类事情离我们太遥远,文章读后学生只剩麻木。这些文章,我们应当从从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上去把握这些作品,如此一来,教学实践就会截然不同。因此语文学习我们也要强调的是对语言文学素养的积累、感悟和熏陶。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对教材进行再创作。对教材的再创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决定着新课改的美好前景。再创作,做起来却是很不容易的。教师必须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运用聪明才智,充分激发学生才能。

四、注重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变化

有人曾经说过,一堂课“像不像样”,主要是看“一课”有没有“一得”,即是该堂课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预习课最后就是要学生把课文读通顺,不结巴,不错,不漏,明白文章大致意思;教读课就是要学生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写作课就是要学生会使用一种文体完成800字左右的文章,等等。现在,新课改赋予了语文教学新的内涵,但是我们教师仍然不能忽视课堂,以及应该得到的最基本的课堂效果。新课改后我们仍然要改变对灌输知识这一词的看法,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现实中,直接灌输不仅少不得,而且还要加强,不然,鉴于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完全自学达不到预期效果。语文新课程的重心是回归课堂。所以说,我们既然强调“回归”,就必须要考虑“课堂”定位:只有将教读课、自习课、写作课、语文活动课的课堂定位准了,才能考虑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比如,有老师认为,作文就是将文章提供的材料抄在开头,中间加上平时背诵积累的文章片段,结尾再将文章材料稍作改造,使之形成“照应”,就算完整;也有老师说,改高考作文卷,凡卷面不整洁或者字体不工整的一律“不及格”。而我认为,就作文指导而言,应该是平常或总复习的某节课怎么上,比如先确定写什么文体,具体安排训练某种文体结构以及掌握某种写作技巧,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有可能会提高。

五、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培养

我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表现在处理《语文》与《语文读本》、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等这些学习资料和自学的关系上。这里有两点必须要理清:一是《语文读本》的阅读落实问题。我认为,学生应当读,读懂即可。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选择诱导性阅读和检测性阅读的方法进行检测。二是对名著(比如《论语》《大卫?科波菲尔》之类)、名言警句的的处理问题,我赞同学生学生自学进行整理积累而不是依赖老师教读。

综上是笔者对于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粗浅思考,面对新课程改和一年一度的高考,我认为,只要师生齐心协力,把握好原则和规律,最后不仅可以从容地应对高考,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也能开拓出一片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篇5

应当说,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层次,更重要的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一种教育类型。现在人们常把高职教育的特点归结为“服务地方”、“按照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相结合”,或者“不是以学科为导向”等等,但其说服力是有限的,因为你很难证明普通高等教育不为地方服务,或不按职业岗位群设置专业(很多按学科设置的专业也对应于职业岗位群)、不以培养岗位能力为中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不相结合,或者只破了学科导向,而没有树立新的“导向”,等等。因此在理论上澄清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和以及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区别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是“职业技术”

尽管在许多情况下,高等职教与普通高校的专业设置在名称上是相同或近似的,如技术等,但事实上,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在普通高校,专业名称常表示高校的研究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学科;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名称则更多地表示一个“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

在普通高等教育(以工程教育为例,但可迁移到农学等其他学科)中,专业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工程学科,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专业教学以技术知识为导向,具有较浓厚的技术决定论(autonomoustech-nology)色彩。专业课内容是工程师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反映了工程师和工程科学家的职业实践。

而高职教育专业和研究的内容则是“以职业形式存在的、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是产生于职业劳动实践的技术人员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是以技术人员的专业劳动为导向的。因此,高职的专业教学应当更加注意劳动和职业的关系,更加考虑劳动组织方式及其变化对技术人员能力的要求,更加注意克服工程学科教育的局限性(如理论上的电气技术并不代表实际中的电气技术)。

在教学和研究内容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区别之一,是“职业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区别。笔者曾就“职业(性)技术”的定义,它与“非职业(性)技术”,即工程技术的区别及其对职业教育的意义等发表过一系列看法①。简单来说,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但技术的内涵是不同的,典型的例子如汽车技术,就包括与职业行为联系较少的发动机技术、传动技术等设计制造技术以及与从业人员职业活动和职业能力关系较大的故障诊断技术等。

工程技术是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职业技术还包括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以及由于文化导致的实现手段等②,它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体上讲,技术是人类借以改造和控制自然的操作体系,它与它所存在的职业劳动形式以及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素质和教育培训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技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技术的发展是技术的可能性与社会的现实性(如从业人员素质、经济社会基础、文化认同、政策法规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典型证据就是80年代以来由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和CIMS技术等引发的产业革命,就是信息技术、以小组作业为基本特征的后福特劳动组织方式和一专多能型技术工人综合作用的结晶。

因此,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学校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高职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是否遵循技术决定论的原则,即:是技术人员的职业劳动,还是自然科学技术决定教学内容?当然,由于职业劳动是一种由自然规律控制的社会现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但它直接反映的却是技术和劳动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

二、“职业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劳动过程系统化

职业教育学和工业心的研究成果表明,职业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遵循劳动过程系统性原则,而不是学科系统性原则。这里首先是一个行为社会学的理论,即完整的行为方式,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职业行为和日常生活行为)过程总是按照所谓“完整的实践”模式进行的,它可划分为获取资料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行动决策、实施工作计划、控制保证质量和评价工作成就等六个步骤,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买菜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理论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即“职业技术”,应当是完整的职业行为所要求的全部内容,因此在强调打破学科系统性原则的基础上,必须强调建立与劳动过程的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劳动过程的系统化,即按照实际劳动过程的基本程序,如确定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作出决定—完成工作任务—检验工作结果并改正错误—评价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记录—反馈等进行编排。职业技术是关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劳动组织形式和工作要求等方面的具体知识。这些知识自始至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技术和专业理论不再抽象,而是、社会和技术工人个人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三、“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区别

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和科研的“职业技术”与工程技术,可从对象、研究目标、表现形式和认识等方面加以区别。

(一)研究对象

“职业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由人类建立的技术体系,如建立健全技术标准、操作规范等;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是纯粹的体系,即利用自然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来使用自然资源、生产制造人工材料以及利用自然力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二)研究目标

研究和“职业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有关设计、操作和评价技术系统(如机器设备、工艺流程等)的知识,因此,它的主要功能是方法功能;而研究和学习工程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有关物质和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因此,工程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解释功能。

(三)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职业技术”的研究成果常常是由科学规律推导出的工艺和操作方法,是规范性的职业行为,多以操作标准和工作计划的形式出现;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则表现为描述和解释自然界现象、物质和规律的概念、定律和等。

(四)认识方法

工程技术的研究和认识方法是独立的。按照科学学的原则,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之所以成为独立的学科,就必须有其独立的认识方法和方法论基础。工程技术的研究方法是以“反映”为导向的,即选择研究方法的基础是为了反映客观的事实和规律。因此,工程技术反映的是一种“原因—结果”的关系。

作为职业技术学研究对象的职业劳动过程,不但是一个技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单独的社会学、学和工程科学的研究方法都不可能满足这一要求。与职业技术的综合性质一样,职业技术的研究方法也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值得指出的是,70年代中期美国兴起的“劳动(studiesofwork)”研究,将准确描述劳动过程、确定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确定标准劳动过程模式与实际劳动过程的差异作为研究对象,为职业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重要方法。

由于劳动分析未能将劳动经验和“劳动过程知识”界入其研究范围,而过分强调被动的适应,带有过强的技术决定论色彩,因此对职业技术研究方法的贡献也只是基础性的。

“职业技术”的研究方法是以“”为导向的,即职业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科学规律去解决实际,因此,“职业技术”反映的是一种“目标—手段”的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明确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和科研内容上的区别,是举办各种层次高等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同济大学职教学院的多位博士生已经在他们各自的技术领域(如机械、电气和土建等)中对职业技术的研究中找到了突破点。

注释:

篇6

一、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现状

近年来,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定位之争。主要围绕通识英语EGE(EnglishforGener-alEducation)、通用英语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和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进行探讨。蔡基刚(2004)撰文指出“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扩展到ESP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2010年5月,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在广州举办,会上专家提出了外语通识化教育的新思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Law-renceAnthony(2011)也在“第三届专门用途英语在亚洲国际研讨会”上指出ESP教学模式同样适合中国学生。2013年4月,第三届大学英语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在武汉举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指出“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即是要衔接高中英语教育,体现大学英语特色,同时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现阶段而言,各高校基本根据各自学校的生源情况采用不同权重的EGP+ESP的课程设置模式。

二、高考英语改革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将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英语教育和大学英语教育如何有效衔接

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的英语学习能力决定着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方向,同时也决定着课程的教学效果。现阶段我国高考难度各省不一。高考英语改革后,各省生源的英语水平差别会更大,同时,由于一年两考的政策会有一部分同学在第一次考试的成绩达到预期的情况下,可能阶段性放弃英语学习,这将会影响到学生升入大学后的英语学习。同时,也会给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提出挑战。因此,探索将基础英语与大学英语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是未来大学英语教育的重点课题。

(二)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定位

大学英语教学定位是近年来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有关大学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66%参与调查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应该采用EGP模式,27%的学生认为应该采用ESP模式,7%的学生认为应当强化EAP教学。由此看来,高考英语改革在还没有完全显现的情况下,ESP模式并不是大多数学生的需求。那么高考英语改革后,即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不会有任何变化,也无法保证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大幅度提升。因此,大学英语是否应该定位为ESP与世界接轨,还尚待研究。

三、高考英语改革后,大学英语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全民英语能力提升意识

在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的年代,为了提高国民素质,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全民英语能力的提高必然是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外语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之一,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国防的安全。外语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学习者的个人目标,它是关乎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目前,我们的国家外语能力明显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潜在因素。英语作为普及面最广的语言,应该成为每个国民应该掌握的语言。英语学习的第一目的是促进个人的发展;但同时也兼顾着提高国家外语能力的目标。因此,我们要将基础英语教育和大学英语教育有效衔接,并在大学阶段强化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这是关乎国家软实力增强的公民基本素质。

(二)深化改革四、六级考试模式

教学评估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四、六级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估测评学生英语能力的测试手段具有相当的社会权重。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方向应以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建立同基础教育阶段统一的相互衔接的社会化能力检定模式为核心,以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标准(CEFR)为指导,借鉴日本的(EIKEN)和韩国的(TEPS)建立完善的,涵盖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的英语潜能检定机制。使潜能检定成为推动学生内在需求的动力,并能引导学生提高“用英语学习的意识”。

(三)建立以能力提升为目标定位的大学英语教育范式

篇7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氛围。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决定着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靠教师挥舞着教鞭“打”出来的,它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依赖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依赖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摒弃“师道尊严”,变强调高中生尊重教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之间互尊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变以往课堂中的专制型为合作型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营造宽松、平等的氛围,实现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营造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和谐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因材施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高中生,以渊博的学识激发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感染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重塑自身在高中生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师生关系,才能打开高中生的情感阀门,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注重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推动高中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高中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后盾,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是决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

1、以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教师的感悟真情流露,教学语言既风趣又富有文采,这些都是闪烁的宝石和耀眼的珍珠,光彩夺目,让学生喜爱,能够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课堂教学中我们讲故事、谈古今、赏美文,用丰富的言语内容吸引学生,用变化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他们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如果每一节课我们都精巧设计,词句华美,语言生动风趣,妙语如珠,情真意切,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那么,学生怎会不热情四射,激情飞扬呢?

2、以丰富的想象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文章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发掘出来的,文章未经阅读之前,只是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作品的结构框架,其间有很多值得思考的“空白”,还有待我们发现和补充。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靠阅读活动填补的,被激活的思维架起了一座沟通作者和读者情感的桥梁,使我们对作品的意义有更个性鲜明的理解,进而体验到成功的。使学生加深对文章背景的了解,对主旨的认识,以及对人物的把握,等等。更重要的是,有效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宽他们的想象思维空间。

3、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在辅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图、文、声、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生动的视听享受,对具有好奇心的高中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并不仅限于使用多媒体技术,还有很多成功之法。总之,通过创设课堂情境,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他们的兴趣大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

4、精心设计教案,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只有对教学内容充满兴趣,才会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氛围和谐。这种教学设计,给了学生选择的空间,给了他们合作的空间,给了他们发言的空间,因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营造了轻松、愉悦、和谐课堂气氛,而且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用商讨的方式营造语文课堂交际氛围。

篇8

一、教学过程“出新招”――古文乐教,兴趣至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学习,首要条件就是要激发其学习兴趣,以此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文言文教学中,笔者采用三种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激趣法、故事激趣法、古今对比激趣法。

1.巧妙导入吸引人

文言文教学的开篇导入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可以消除学生“望古兴叹”的思想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上课前,应精心设计巧妙的导入方式。如在讲授《琵琶行》前,笔者给学生播放了琵琶曲《春江花月夜》,用音乐将学生带入了课堂所要的氛围和情境。而在讲解《荆轲刺秦王》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这个故事比较熟悉,但为了能让学生对这个故事再一次充满期待,笔者在课堂开始的时候给学生讲解了“斩首行动”。告诉学生“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敌方的最高军事指挥首脑,然后结合2003年伊拉克战争给学生讲解“斩首行动”是怎么一回事,从而引出其实古人早已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这样的导入,不仅拉近了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也让学生对这个故事充满了好奇,从而明白了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文化中的精髓。

2.古今文化激励人

文言文是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至今仍影响深远。教学中应该联系古今,激励学生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如《鸿门宴》中的“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和“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中出现了“拜”和“再拜”,学生对这两个动作的含义并不理解,在教学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古人见面中的“揖、长揖、拱、拜、拜手、再拜、顿首、稽首”等礼节,从而更准确把握了课文内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提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在此笔者向学生补充了男子二十岁加冠、女子十五岁加笄以示成年的礼仪,还补充解释了“总角、豆蔻、而立、不惑、花甲”等和年龄有关的词语。讲授《勾践灭吴》时,可把勾践发展人口的政策与当今的生育政策对比,使学生意识到,在当今时代要想提高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科技水平,而不是人口数量。

二、教学关系“唱和谐”――角色转换,提高能力

1.声情并茂,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重视范读,通过自己抑扬顿挫、感情饱满的朗读来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出感情。如在教学《陈情表》时,笔者以《二泉映月》为背景音乐,当堂背诵,在这种悲伤的基调下,学生静静地聆听,当笔者背诵完时,学生顿了顿,然后报以热烈的掌声。随后,学生的齐读很入情,似乎都感受到了作者的拳拳孝心。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习,学生不但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触摸到了作者的情感脉搏,激发了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

2.讲演合一,让文言文课堂鲜活起来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任务重,时间少,真正要做到知行合一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设计一些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同时,提高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