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后金融危机论文8篇

时间:2023-04-03 09:48: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后金融危机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后金融危机论文

篇1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航运企业;发展。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世界经济与世界航运市场紧密相连。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对此我国航运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各种风险。

1.金融危机简介

由2007年3月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引发,以2008年9月“两房”——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e)被政府接管、三大投行——贝尔斯登,美林(MerrilLynch),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Holdings)被收购重组或破产为标志,开始爆发海啸式的国际金融危机;10月以后又迅速蔓延、深化,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开始危机实体经济。进入2009年,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称为“百年难得一遇”的美国金融风波愈演愈烈,不仅演变成金融危机,而且正向全面的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1]。

2.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

2.1运输需求萎缩,运价急剧下跌

金融危机推动经济滑坡,经济滑坡导致货量剧减,货量剧减导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趋缓。2008年9月以来,全国部分中小企业关停,出口企业数量的减少造成港口吞吐量减少。中国口岸自2008年9月之后的连续几个月的欧洲、北美、中东三大主要航线的运费都处于下跌趋势。跌幅最大的依次是欧洲航线、中东航线和北美航线。10月份欧洲航线的运价与8月份相比,平均跌幅高达30.8%。其次是中东航线,口岸到迪拜港的平均集装箱跌幅为13.4%。北美航线以10.5%的跌幅,使原本已经是清淡的航运市场雪上加霜[2]。运价狂跌,货量也急剧减少。这从我国的进出口量上可见一斑。从去年11月至今年6月,我国出口连续8个月负增长。另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同比下降23.5%。中欧、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总值同比分别下降20.9%、16.6%和23.1%。我国与东盟进出口同比下降23.8%,内地与香港进出口下降24.3%,与印度进出口下降32.3%。

2.2造船业新接订单量急剧下降

对于我国造船产业来说,在经历了从2003年后连续5年的超预期勃兴之后,从2008年开始显现出增长的疲态,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使这一疲态更加趋于恶化。2003年以来,造船业一改以往低迷状态而成为高盈利行业,大量民营、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开始“掘金”中国造船业。据统计,2003年两大国有造船集团之外的造船企业新接订单量占全国的比重还是32.2%,但2007年这一指标已经升至62%。如果全球船舶需求继续保持强劲,这些新兴造船能力的过剩还不能完全表现出来,但目前全球经济下滑已经导致全球船舶订造需求大幅下降,而且这种趋势继续的可能性还在不断加大,所以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开始暴露出来。据了解,仅2008年10月上旬一周时间内,广州黄埔区一家造修船企业两个油船改散货船的订单连遭撤销,直接损失4000万美元。近来,江苏省靖江市出于对未来不确定状况的担忧,今后将不再允许新建船厂。江苏另一大型造船企业也推迟了IPO计划,并将原来1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缩减至3亿美元。

2.3投资者预期降低,航运市场泡沫减少

2002年以来的6年时间里,航运业迎来了一轮空前的大发展,成为航运业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繁荣期。但是随着新造船运力的投入,使得航运市场上总运载量的增长大大超过了经济及运量的增长,给航运市场带来巨大的供给压力。在运力供过于求之下,造成运费受压,甚至出现不升反跌的情况,盈利大受打击。

美国金融危机对投资者心理造成的影响直接作用于航运业。航运业过长的繁荣期一步步抬高了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市场上大量增加的新订单和交船期的不断推延不仅对国际运输市场造成巨大压力,而且造船厂和船东所承担的市场风险也逐渐增加。大量的投机性订单行为,掩盖了真正的市场需求数字。此时的金融危机,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对航运业的过度扩张起到了极大的抑制作用,有利于航运业实现“软着陆”。2008年12月份全球船舶订单几近为零,全球运力增长减慢,市场开始进入回调。挤掉市场泡沫,有利于航运业蓄势进入新一轮发展期。

3.后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航运企业发展分析

面对当面的严峻形势,航运企业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必须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式,从传统的航运经营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换脑筋、变思想,开眼界、拓思路。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坚持创新,破解航运经营的难题,寻找新的发展契机。[3]

3.1创新理念,注重科学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既是对企业战略的全面检验,也是调整完善战略的机会。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航运业的发展,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由注重货物运输量、港口吞吐量的增长转变到建立质量、结构、效益与内涵相统一的科学发展理念,注重发挥特色和优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航运体系。

3.2加强合作,化解经营风险

航运企业要在适当的时候,积极寻找兼并对象,通过业务上的先期合作以及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最终达到收购兼并的目标。航运企业之间,航运企业与有需求的有关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在国际经济和航运形势好的时期可以获得双赢,在经济危机时期可以降低成本,分散风险,提高竞争力。面对国际航运市场的严峻形势,航运企业可以采取措施控制运力增幅,包括退租或出租部分运力等。在这些措施中,航线重组被视为各家船公司抱团取暖、共度时艰的最佳选择。

3.3航运企业积极拓展航运产业链,加速企业转型

当前,中国航运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而高端航运服务业十分滞后。高端服务行业知识密集程度高,利润贡献度大,辐射面广,国际影响力强,是航运服务产业链的上游环节。航运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是规避风险的必要措施,航运企业在确保运输核心业务发展的同时,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多种方式,开发、参与多种商品或劳务的生产与营销,增强在“供应链”上的竞争优势,巩固航运主业的地位。

航运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行业发展的规律。2003年至2008年,我国集装箱运输以年均35%的增幅,实现了连续6年雄踞世界第一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1.28亿TEU。专家认为,我国外贸集装箱运输保持了多年“量”的高速增长,现在到了一个深层次发展期,要求我国外贸集装箱运输发展从以追求“量”的增长为主转变为追求“质”“的增长为主,进行适当的战略调整,优化运行组织,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整体效益。因此集装箱班轮企业只有加大结构调整步伐,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加强企业的运输组织与管理,实现运输组织向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才能再次找到远航的动力。

3.4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新一轮航运人才尤其是高端航运人才大流动,有利于航运业集聚人才。为此,航运企业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积极培养、全面引进航运人才队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3.5以”两岸直航“为契机,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两岸直航“为两岸携手克服金融危机对航运业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两岸航运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不仅可降低两岸之间的运输成本,增加两地的海运量和经贸往来,也将吸

4.结论

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对航运业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对此,我国的航运企业可以采取措施,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大胆大步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

篇2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向全面的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要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航运企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航运企业;发展。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世界经济与世界航运市场紧密相连。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对此我国航运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各种风险。

1.金融危机简介

由2007年3月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引发,以2008年9月“两房”——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e)被政府接管、三大投行——贝尔斯登,美林(MerrilLynch),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Holdings)被收购重组或破产为标志,开始爆发海啸式的国际金融危机;10月以后又迅速蔓延、深化,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开始危机实体经济。进入2009年,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称为“百年难得一遇”的美国金融风波愈演愈烈,不仅演变成金融危机,而且正向全面的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1]。

2.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

2.1运输需求萎缩,运价急剧下跌

金融危机推动经济滑坡,经济滑坡导致货量剧减,货量剧减导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趋缓。2008年9月以来,全国部分中小企业关停,出口企业数量的减少造成港口吞吐量减少。中国口岸自2008年9月之后的连续几个月的欧洲、北美、中东三大主要航线的运费都处于下跌趋势。跌幅最大的依次是欧洲航线、中东航线和北美航线。10月份欧洲航线的运价与8月份相比,平均跌幅高达30.8%。其次是中东航线,口岸到迪拜港的平均集装箱跌幅为13.4%。北美航线以10.5%的跌幅,使原本已经是清淡的航运市场雪上加霜[2]。运价狂跌,货量也急剧减少。这从我国的进出口量上可见一斑。从去年11月至今年6月,我国出口连续8个月负增长。另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同比下降23.5%。中欧、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总值同比分别下降20.9%、16.6%和23.1%。我国与东盟进出口同比下降23.8%,内地与香港进出口下降24.3%,与印度进出口下降32.3%。

2.2造船业新接订单量急剧下降

对于我国造船产业来说,在经历了从2003年后连续5年的超预期勃兴之后,从2008年开始显现出增长的疲态,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使这一疲态更加趋于恶化。2003年以来,造船业一改以往低迷状态而成为高盈利行业,大量民营、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开始“掘金”中国造船业。据统计,2003年两大国有造船集团之外的造船企业新接订单量占全国的比重还是32.2%,但2007年这一指标已经升至62%。如果全球船舶需求继续保持强劲,这些新兴造船能力的过剩还不能完全表现出来,但目前全球经济下滑已经导致全球船舶订造需求大幅下降,而且这种趋势继续的可能性还在不断加大,所以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开始暴露出来。据了解,仅2008年10月上旬一周时间内,广州黄埔区一家造修船企业两个油船改散货船的订单连遭撤销,直接损失4000万美元。近来,江苏省靖江市出于对未来不确定状况的担忧,今后将不再允许新建船厂。江苏另一大型造船企业也推迟了IPO计划,并将原来1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缩减至3亿美元。

2.3投资者预期降低,航运市场泡沫减少

2002年以来的6年时间里,航运业迎来了一轮空前的大发展,成为航运业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繁荣期。但是随着新造船运力的投入,使得航运市场上总运载量的增长大大超过了经济及运量的增长,给航运市场带来巨大的供给压力。在运力供过于求之下,造成运费受压,甚至出现不升反跌的情况,盈利大受打击。

美国金融危机对投资者心理造成的影响直接作用于航运业。航运业过长的繁荣期一步步抬高了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市场上大量增加的新订单和交船期的不断推延不仅对国际运输市场造成巨大压力,而且造船厂和船东所承担的市场风险也逐渐增加。大量的投机性订单行为,掩盖了真正的市场需求数字。此时的金融危机,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对航运业的过度扩张起到了极大的抑制作用,有利于航运业实现“软着陆”。2008年12月份全球船舶订单几近为零,全球运力增长减慢,市场开始进入回调。挤掉市场泡沫,有利于航运业蓄势进入新一轮发展期。

3.后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航运企业发展分析

面对当面的严峻形势,航运企业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必须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式,从传统的航运经营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换脑筋、变思想,开眼界、拓思路。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坚持创新,破解航运经营的难题,寻找新的发展契机。[3]

3.1创新理念,注重科学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既是对企业战略的全面检验,也是调整完善战略的机会。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航运业的发展,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由注重货物运输量、港口吞吐量的增长转变到建立质量、结构、效益与内涵相统一的科学发展理念,注重发挥特色和优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航运体系。

3.2加强合作,化解经营风险

航运企业要在适当的时候,积极寻找兼并对象,通过业务上的先期合作以及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最终达到收购兼并的目标。航运企业之间,航运企业与有需求的有关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在国际经济和航运形势好的时期可以获得双赢,在经济危机时期可以降低成本,分散风险,提高竞争力。面对国际航运市场的严峻形势,航运企业可以采取措施控制运力增幅,包括退租或出租部分运力等。在这些措施中,航线重组被视为各家船公司抱团取暖、共度时艰的最佳选择。

3.3航运企业积极拓展航运产业链,加速企业转型

当前,中国航运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而高端航运服务业十分滞后。高端服务行业知识密集程度高,利润贡献度大,辐射面广,国际影响力强,是航运服务产业链的上游环节。航运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是规避风险的必要措施,航运企业在确保运输核心业务发展的同时,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多种方式,开发、参与多种商品或劳务的生产与营销,增强在“供应链”上的竞争优势,巩固航运主业的地位。

航运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行业发展的规律。2003年至2008年,我国集装箱运输以年均35%的增幅,实现了连续6年雄踞世界第一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1.28亿TEU。专家认为,我国外贸集装箱运输保持了多年“量”的高速增长,现在到了一个深层次发展期,要求我国外贸集装箱运输发展从以追求“量”的增长为主转变为追求“质”“的增长为主,进行适当的战略调整,优化运行组织,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整体效益。因此集装箱班轮企业只有加大结构调整步伐,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加强企业的运输组织与管理,实现运输组织向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才能再次找到远航的动力。

3.4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新一轮航运人才尤其是高端航运人才大流动,有利于航运业集聚人才。为此,航运企业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积极培养、全面引进航运人才队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3.5以”两岸直航“为契机,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两岸直航“为两岸携手克服金融危机对航运业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两岸航运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不仅可降低两岸之间的运输成本,增加两地的海运量和经贸往来,也将吸4.结论。

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对航运业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对此,我国的航运企业可以采取措施,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大胆大步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

篇3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航运企业;发展。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使世界经济与世界航运市场紧密相连。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对此我国航运企业需要采取措施来应对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各种风险。

1.金融危机简介

由2007年3月美国住房次贷危机引发,以2008年9月“两房”——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e)被政府接管、三大投行——贝尔斯登,美林(MerrilLynch),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Holdings)被收购重组或破产为标志,开始爆发海啸式的国际金融危机;10月以后又迅速蔓延、深化,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开始危机实体经济。进入2009年,被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称为“百年难得一遇”的美国金融风波愈演愈烈,不仅演变成金融危机,而且正向全面的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1]。

2.金融危机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

2.1运输需求萎缩,运价急剧下跌

金融危机推动经济滑坡,经济滑坡导致货量剧减,货量剧减导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趋缓。2008年9月以来,全国部分中小企业关停,出口企业数量的减少造成港口吞吐量减少。中国口岸自2008年9月之后的连续几个月的欧洲、北美、中东三大主要航线的运费都处于下跌趋势。跌幅最大的依次是欧洲航线、中东航线和北美航线。10月份欧洲航线的运价与8月份相比,平均跌幅高达30.8%。其次是中东航线,口岸到迪拜港的平均集装箱跌幅为13.4%。北美航线以10.5%的跌幅,使原本已经是清淡的航运市场雪上加霜[2]。运价狂跌,货量也急剧减少。这从我国的进出口量上可见一斑。从去年11月至今年6月,我国出口连续8个月负增长。另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同比下降23.5%。中欧、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总值同比分别下降20.9%、16.6%和23.1%。我国与东盟进出口同比下降23.8%,内地与香港进出口下降24.3%,与印度进出口下降32.3%。

2.2造船业新接订单量急剧下降

对于我国造船产业来说,在经历了从2003年后连续5年的超预期勃兴之后,从2008年开始显现出增长的疲态,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使这一疲态更加趋于恶化。2003年以来,造船业一改以往低迷状态而成为高盈利行业,大量民营、外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异军突起,开始“掘金”中国造船业。据统计,2003年两大国有造船集团之外的造船企业新接订单量占全国的比重还是32.2%,但2007年这一指标已经升至62%。如果全球船舶需求继续保持强劲,这些新兴造船能力的过剩还不能完全表现出来,但目前全球经济下滑已经导致全球船舶订造需求大幅下降,而且这种趋势继续的可能性还在不断加大,所以产能过剩的问题已经开始暴露出来。据了解,仅2008年10月上旬一周时间内,广州黄埔区一家造修船企业两个油船改散货船的订单连遭撤销,直接损失4000万美元。近来,江苏省靖江市出于对未来不确定状况的担忧,今后将不再允许新建船厂。江苏另一大型造船企业也推迟了IPO计划,并将原来1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缩减至3亿美元。

2.3投资者预期降低,航运市场泡沫减少

2002年以来的6年时间里,航运业迎来了一轮空前的大发展,成为航运业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繁荣期。但是随着新造船运力的投入,使得航运市场上总运载量的增长大大超过了经济及运量的增长,给航运市场带来巨大的供给压力。在运力供过于求之下,造成运费受压,甚至出现不升反跌的情况,盈利大受打击。

美国金融危机对投资者心理造成的影响直接作用于航运业。航运业过长的繁荣期一步步抬高了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市场上大量增加的新订单和交船期的不断推延不仅对国际运输市场造成巨大压力,而且造船厂和船东所承担的市场风险也逐渐增加。大量的投机性订单行为,掩盖了真正的市场需求数字。此时的金融危机,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对航运业的过度扩张起到了极大的抑制作用,有利于航运业实现“软着陆”。2008年12月份全球船舶订单几近为零,全球运力增长减慢,市场开始进入回调。挤掉市场泡沫,有利于航运业蓄势进入新一轮发展期。

3.后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航运企业发展分析

面对当面的严峻形势,航运企业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必须摆脱以往的思维定式,从传统的航运经营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换脑筋、变思想,开眼界、拓思路。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坚持创新,破解航运经营的难题,寻找新的发展契机。[3]

3.1创新理念,注重科学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既是对企业战略的全面检验,也是调整完善战略的机会。面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航运业的发展,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由注重货物运输量、港口吞吐量的增长转变到建立质量、结构、效益与内涵相统一的科学发展理念,注重发挥特色和优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航运体系。

3.2加强合作,化解经营风险

航运企业要在适当的时候,积极寻找兼并对象,通过业务上的先期合作以及文化上的相互融合,最终达到收购兼并的目标。航运企业之间,航运企业与有需求的有关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在国际经济和航运形势好的时期可以获得双赢,在经济危机时期可以降低成本,分散风险,提高竞争力。面对国际航运市场的严峻形势,航运企业可以采取措施控制运力增幅,包括退租或出租部分运力等。在这些措施中,航线重组被视为各家船公司抱团取暖、共度时艰的最佳选择。

3.3航运企业积极拓展航运产业链,加速企业转型

当前,中国航运业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而高端航运服务业十分滞后。高端服务行业知识密集程度高,利润贡献度大,辐射面广,国际影响力强,是航运服务产业链的上游环节。航运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是规避风险的必要措施,航运企业在确保运输核心业务发展的同时,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多种方式,开发、参与多种商品或劳务的生产与营销,增强在“供应链”上的竞争优势,巩固航运主业的地位。

航运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行业发展的规律。2003年至2008年,我国集装箱运输以年均35%的增幅,实现了连续6年雄踞世界第一的跨越式发展。200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1.28亿TEU。专家认为,我国外贸集装箱运输保持了多年“量”的高速增长,现在到了一个深层次发展期,要求我国外贸集装箱运输发展从以追求“量”的增长为主转变为追求“质”“的增长为主,进行适当的战略调整,优化运行组织,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整体效益。因此集装箱班轮企业只有加大结构调整步伐,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加强企业的运输组织与管理,实现运输组织向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才能再次找到远航的动力。

3.4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新一轮航运人才尤其是高端航运人才大流动,有利于航运业集聚人才。为此,航运企业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积极培养、全面引进航运人才队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3.5以”两岸直航“为契机,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两岸直航“为两岸携手克服金融危机对航运业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两岸航运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不仅可降低两岸之间的运输成本,增加两地的海运量和经贸往来,也将吸4.结论。

世界经济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对航运业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对此,我国的航运企业可以采取措施,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规避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大胆大步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刘文华。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外贸企业战略转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

篇4

首先从我国不断转变的经济体制来看,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带来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若想保持自身的健康发展,就必须跟随市场的脚步及时创新和改革;其次从经济增长的角度上看,经济增长的方式由粗放型逐渐转变为集约型,这就意味着必须创新企业管理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活力;而现代网络经济模式的到来则要求企业加快创新改革的进程,只有不断对企业管理进行调整,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才能跟得上经济的发展,而不会被淘汰。

2、后金融危机时代中的企业经济管理特征

2.1综合性的企业经济管理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企业想要盈利就必须控制成本,因此就必须对企业经济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就是说要对企业进行财务、经营、人力等各方面的全方位管理,才能达到控制成本,提升效益的目的。

2.2企业经济管理的广泛性

综合性的企业经济管理涉及到企业的资源分配问题,使得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部门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这几乎囊括了所有管理人员与员工,毕竟企业经营成绩的好坏与员工收益是成正比关系的,所以营造一个健康的经济管理氛围也会促使企业其它方面的管理顺利进行。

2.3通过财务报表来反应经营情况

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对企业的经营情况的一个直观上的反应。这就包括了企业全年上、季度上和月份上的财务指标,所以企业决策高层通常是根据财务报表的反应情况来调整企业的工作重心,一方面促使企业达到生产指标,另一方面也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后金融危机时代下的机遇

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市场环境也随之有了回暖的倾向,近年来我国总外贸出口额相比金融危机时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就意味着经济贸易即将复苏,市场经济将迎来第二个春天,这就是我国企业发展的机遇,而且金融危机下许多企业遭遇了重大损失,这时如果能采取海外并购的方式就能很好的优化产业结构,淘汰一些不适合经济发展的老旧型产业,为市场环境注入活力。

4、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改革创新

4.1更新管理理念

为创新改革企业经济管理,就必须更新企业经济管理的理念。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必须从高到低的进行新型经济管理理念的培训,使管理人员以及员工都要认识到更新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形成敢于创新的动力,才能为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气氛。再适时引进战略意识以及危机管理等新观念,指引企业高层制定年度生产目标时能够从大局方面出发,科学先进的制定出一个战略目标。

4.2控制财务支出

控制财务支出的目的是节约成本。即对油费报销、公关接待、电话费、办公费等一系列成本的控制,做到不铺张浪费,合理有效的投入资金,使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发挥作用。为了做到这点就必须重视财务支出的约束制度和预算制度,成立财务约束制度能有效的节约成本、填堵漏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成立科学的预算制度则是为了提高企业的预算和计划能力。每一个企业都应该结合自身财务实际情况来执行约束制度和预算制度,避免出现对必要管理经费投入不够的情况出现。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企业应该将财务预算管理当作财务管理的核心,控制协调企业资金的投入,这样不但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也能够更深入的控制企业,实现对企业全方位的管理。

4.3创新经营方式

企业经营方式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盈利的多少,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下企业若想得到发展,就必须形成新的经济管理制度,更新以前的经营结构,有弹性的创新经营方式,提高企业收益,为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而努力。供应链方面应当扩展自己的业务,不仅只担当采购、生产、验货等方面的职责,应该转变思想,积极寻求合作、整合市场、提供信息和服务,综合性提升竞争力,而销售链方面则应该开拓市场,积极寻找新的买家,提升品牌效益或者结成经营联盟来巩固自己的市场。

4.4强化内部监管,提升资源掌控力度

篇5

1.1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对新增劳动力需求不足

从2008年开始,我国GDP增速逐步放缓,整体上呈现出下降趋势。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仅为7.4%,远远低于“十一五”期间11.2%的平均增长速度,也低于2012年、2013年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但从2008年开始,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到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了727万,比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又增加了27万,再创历史新高。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即经济产出越高,失业率越低,这可以用奥肯定律来说明,即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律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GDP的变动来预测失业率的变动情况,而GDP增速的放缓必然使得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从总量上减少了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1.2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所谓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的变动而造成劳动力供求失衡所导致的就业矛盾。简单说来就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现象,它表现为劳动力的素质、技能与岗位要求之间的不匹配。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相应地带动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剧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原先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的外延型增长,转变为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的内涵型增长,在这过程中更加强调科技和技术进步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对劳动者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含量增大,劳动复杂程度提高,无论是在制造业还是在服务业中,都需要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社会增加对大学生,尤其是对中职、中专、高职、高专类学生技能的要求,但是由于高等教育滞后的特点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使其培养的人才不能够胜任岗位需求进而造成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1.3企业规避风险行为,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严重

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国内许多企业尚未完全摆脱经济危机所造成的沉重打击,而经济危机的发生也使得企业的经营行为更加谨慎。在其经营过程中,企业会不断计算现有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之间的收益成本关系,不会轻易招聘新员工。同时,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交流过程中可能会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在这过程中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同时出现,大学生就业面临诚信危机,大大增加大学生就业的交易成本,这些都将使企业无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高薪酬、高福利的工作岗位。即使是以实习的形式,结果也不尽如人意。有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其中63%的企业认为实习生不方便管理;81%的企业不会为实习生提供任何补贴,只有34.9%的民营企业愿意推行实习。而大学生受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不愿意屈就于一般行业,在求职过程中,期望值普遍偏高,存在求稳、求富的心理,向往大城市、大企业、高薪水、高福利的工作岗位,两者之间的不匹配,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严重。

2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措施研究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促进大学生就业不仅要有量的增加,还要有质的提高,这就需要国家、高校、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

2.1国家应采取可行性措施,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

从宏观上,国家应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加快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对就业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第三产业,同时加强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关联,加深各产业之间相互促进的发展机制,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效率,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宽松环境,从总量上保证大学毕业生就业。从微观上,国家要培育统一、开放、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完善全国人才信息网,健全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出台更多促进就业的政策。例如,制定鼓励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税收减免政策,通过利益调节促进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力扶植和完善教育市场中介组织,共同为大学生职前培训、职务发展服务。

2.2高校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大学生

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各类院校都要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努力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就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企业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增强其不可替代性。在培养模式上应注重通过实践操作加强学生技能的锻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课的开展,建立校企合作,由专业教师带领到一线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也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为学生举办讲座,让学生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同时,学校应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教育,让大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和实践,为就业作好准备。

2.3大学生应进行自身的调整,实现充分就业

作为就业链中的主体,大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和就业观念对其就业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对自身正确的认识和反思,以及对就业形势的分析,将有助于促进其就业。首先,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学有所长,时刻注意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使自己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注重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如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次,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不要将择业目标锁定在大城市、大企业的高薪、高福利的工作岗位,而较少考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一些具有较强人才吸纳能力的工作单位。要转变就业思路,从基层工作做起,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再寻求更好的发展,以此来实现就业。最后,要加深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深刻剖析自己所具有的优点与缺点,不过分地高估或低估自己。同时,认清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此认清个人的期望值与现实之间会有差距,改变妄自优越感或不切实际的幻想,选择先就业后择业。

3结语

篇6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贷币

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时间漫长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要完全复苏所需的时间将会是十分漫长的。首先,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自身流动资金短缺或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剥离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因此急需重新注入大量的资金以弥补其亏空。其次,全球经济的复苏还会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元的贬值、经济的失衡及失业率的攀升等等;美元的贬值极有可能造成在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中出现新的泡沫,严重影响了经济或市场的稳定性;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失衡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其要达到再平衡的态势又需经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失业率的攀升、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非经济因素则会从另一角度制约和干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不利因素,诸多有利的因素将从正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其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针对于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这对刺激经济的不断增长、恢复当前的市场信心、扭转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为了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刺激本国经济的增长,从国家财政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并对其他领域也加大了其投入的力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政策或措施都将大大的推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次,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在长期内会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因此可见,在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仍将会在整体上实现复苏,但需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

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转移加速

从另一角度来说,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早先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因是该模式无法维持全球经济的持续曾长;经过这次强制性的调整,可以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再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但其调整的成本却是极其高昂的,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衰退。

为此,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必须对早先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必须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超前和过度消费,减少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则需重新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刺激?肖费,以实现从内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拉动,防止因外部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

经过本次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将加快向具有低成本、市场潜力大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实现对产业的转型或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全球经济的早日复苏以及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其在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人力度,努力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引领全球产业结构的再调整,使其拉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其次,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由此可见,全球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横向与纵向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

三、国际贸易投资加速,但受保护主义制约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向复苏,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将会再次活跃,并从很大程度上推动全球经济加快复苏。首先,全球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从而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拉动了全球范围内相关服务业的增长,创造出了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国际贸易投资的加速还会对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内其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会更加便捷,其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最后,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会带动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对绿色产品、环保节能技术及设备的更多需求,拉动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复苏。

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由于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将采取一些对本国经济或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措施,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保持经济的平衡,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超前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进口需求,因此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尤为不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其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也将会对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一定的冲击,其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恢复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最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破产率的增加,各国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通过设置相关障碍防止过多的本国企业被兼并或控制,尽力降低其投资或兼并活动给本国经济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限制了国际性投资活动的发展。

四、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变化。但仍将以美元为主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改革

一、金融危机的反思

(一)金融危机在美国的爆发

由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不断升级,过度包装的金融产品通过美国在全球金融业的绝对影响力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而监管的过滥和过松又使这些广泛流转的金融产品有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这都为危机的全面爆发和多米诺连锁反映打下了伏笔。在经济层面上,人们开始反思房地产市场的经营和发展模式以及金融创新带来的一系列金融衍生品的风险问题,在法律上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位监管的地位和其应发挥的作用。

长期以来,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以繁杂着称于世,可用“双线多头”概括之。1999年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在废除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同时,构建了以美联储为主、各功能监管机构为辅的“伞形监管”,同时建立了一套允许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联合经营、审慎监管的金融体系。该法解除了银行进入证券业和保险业的所有限制,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建立金融控股公司从事各类金融业务,混业经营模式的确立。这一法案在加强了金融服务业竞争积极性的同时,使得监管机构对纷繁复杂的交叉于金融部门间的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成为空白,这也是此次金融危机国际普遍对美国的金融监管存在不满和质疑的问题。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美国的这场次贷危机本身已经通过贸易、金融、市场信心传染等渠道对中国产生影响。我国的股市和油价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央行数次降低基准利率来拉动内需,大量建设基础设施和发掘农村的消费潜力,所以在这次危机中很多国际方面认为中国式独善其身的,实际上,中国受到的冲击很大,国际社会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的改革,对中国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体制都有深远影响,在国际交易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中都可以感受到危机的影子。

二、危机后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

(一)美国的金融监管措施

2010年7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多德一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为美国政府在立法方面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努力划上了句号。该法案的出台耗时一年多,历经财政部提案、众议院立案、参议院立案、参众两院协调统一版本、众议院及参议院分别审议两院统一版本等五个阶段是美国大萧条以来最声势浩大的金融监管变革。法案酝酿的过程同时是美国政府对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金融监管不力等问题的反思和纠正过程,体现了美国金融监管当局规范金融机构经营、整顿金融市场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及纳税人利益的决心以及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意图。该法案将对美国乃至全球金融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该法案共有八项措施,具体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1.增设4个新的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负责促进信息交流和协调,确定新出现的风险,为监管机构提供解决争议的论坛,对联邦储备委员会识别“重大系统性风险公司”提供建议。全国银行监理会负责对所有联邦级别的存款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和外国银行的机构进行审慎监管。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将负责对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管理规定中不包含的金融产品、服务进行管理。全国保险办公室将作为财政部内设的机构,主要用来为资料交换提供场所,同时为全国和各州提供专业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

2.提升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授予了联邦储备委员会更大的监管权,用来监测、识别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重大系统性风险金融企业、非银行控股公司进行监管,同时改组联邦储备委员会,使联邦储备委员会将与财政部和其他机构共同商讨改组方案,以更好地协调新监管的权责分配问题。

在以美国为首的受到危机重创的银行金融机构纷纷倒闭的背景下,致力于银行业的稳健运行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了一些规范监管的文件,包括2008年的《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监管原则》,2009年的《稳健的压力测试实践和监管原则》、《新资本协议框架改进方案》、《新资本协议市场风险框架的修订稿》、《交易账户新增风险资本计提指引》、《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和《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的征求意见稿。这些文件在规范银行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和资本构成方面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各国的银行业的监管改革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存在的问题

美国监管改革大方向值得肯定,不过,美联储权力空前庞大的全能型监管机构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其一,美联储的金融监管职能与美联储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是否出现冲突?美联储在大权在握的前提下能否继续保持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其二,谁来监管美联储?现在能否对真正掌握实权的美联储构成有效制衡还未可期,这将涉及到全球监管体系如何构建和政策监督的问题。其次,新法案仍遗留一些未解难题,如“两房”等问题。

另外,对银行的风险的界定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识别标准,新设立的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与其他机构在运行中是否能协调运作,上文提到其对系统性风险进行识别,但具体权限并没有清晰界定。而且美国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并没有彻底改变,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消费还将继续,对于将来可能产生的更加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现有的金融监管机构是否能完全覆盖监管,还是只能像这次的危机一样只是临时的处理机制。从一定程度上说,法案对这些问题都不能做清晰的解答,只能是摸索前进,不断完善。

三、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人民银行的职能转变和实现监管的全面性、系统性

1995年的《商业银行法》和1998年《证券法》确立了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本模式。我国现行的“一行三会”的金融管理体制有利于提高金融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的专业性,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体制的形成深受国际金融监管体制变革的影响。所以此次危机所暴露的国际金融监管中的宏观金融管理缺位、金融监管不协调等种种弊端,也就会在我国目前的金融管理体制中有所反应。由于国内市场相对封闭、金融创新相对不足,我国金融体系免遭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产品的出现,大量的游离于监管真空带的金融创新产品的出现呼唤着一种更加全面而系统的配套监管机制的产生。

借鉴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我国应强化中央银行职能,明确人民银行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主要角色,确立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的主体地位。与受危机重创的美欧国家一样,当前我国金融监管领域也存在宏观审慎管理缺位和微观监管“合成谬误”的问题,银、证、保三个行业监管部门以防范单个金融机构风险为目标,无法对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由此导致的系统性风险给予足够的关注。

从承担的具体职能上看,人民银行具有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支付清算系统正常运行以及维护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能,在宏观审慎管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所以要赋予人民银行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上的主导作用。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通常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源头,应明确人民银行在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中的主导作用。同时要树立中央银行权威,赋予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协调中的牵头人职能。在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分离、金融业分业监管的情况下,监管协调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言尤为重要。建立和健全金融监管协调,关键在于确立监管协调牵头人,当前,这一角色应由履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职能的中央银行来承担。 转贴于

(二)重点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

上文中提及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改革文件中关于流动性标准的新建议,结合我国已经加入这一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应当继续深入推进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和相关规制的落实,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风险管理的政策、流程、工具和方法,提高商业银行全面识别和管控风险的水平。在将资本和流动性监管并重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银行业抵御风险能力在坚守资本数量和质量审慎监管底线的基础上,引导商业银行在业务发展和资本的规划上能结合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业务水平科学发展,合理把握表内外资产扩张速度,促进风险抵御能力建设与自身业务的协调一致发展。

推动银行业建立新的信贷管理制度,持续优化信贷结构通过强化针对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个人贷款和项目融资等业务信贷管理制度,推动银行业建立更加严格有效的信贷管理政策和流程,有效防范不良贷款风险。按照中央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引导银行业进一步调整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把握信贷增速、节奏和投向,加强行业风险监测和管理,把银行业改革发展的良好形势巩固和发展下去。

在这场危机之后学者都在大力呼吁监管,实际上我们同样不能忽视的是金融业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因噎废食,金融业的自主竞争和发展是有利于其探索更加富有效率的经营模式,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给金融发展注入活力,关键是相配套的金融监管模式和内控机制能够协调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秦国楼.以金融稳定为本的美国金融监管改革[J].中国金融,2010(16).

盛硕.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与金融创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7).

篇8

2010年7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下称《法案》)。其全文848页,共16章,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一部金融改革法案。法案公布后,美国金融监管框架的主要改变包括:设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以促进监管信息共享及监管协调。由美联储负责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系统重要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美联储下设金融消费者保护局(ConsumerFinancalProtectionBureau,CFPB),集中行使此前分散在美联储、OCC、联邦贸易委员会等机构的消费者保护监管职权;在财政部下设联邦保险办公室(FederalInsuranceOffice,FIO),负责与各州保险监管机构协商国家层面的保险问题,并协调国际保险事务(见图2)。

(一)建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加强系统性风险监管为了识别并对系统性风险实施有效监管,美国在联邦层面设立了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委员会由10个拥有投票权的成员和5个列席成员组成。拥有投票权的成员包括9个联邦监管机构的代表和1个拥有丰富保险知识的独立成员组成(独立成员由总统提名,并需经参议院投票通过);列席成员主要发挥顾问作用,任期两年。FSOC的主要职能包括:认定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并将其纳入美联储的监管范围;认定具有系统影响力的支付、结算、清算系统和金融市场设施;可建议监管机构对具有系统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实施更高标准的监管;若某家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对美国金融稳定造成严重威胁,FSOC可对其实施强制分拆。

(二)银行业监管改革一是对联邦层面上的银行监管机构进行了撤并。撤销储贷监管署(OTS),将其并入货币监理署,部分职能归并到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二是改革存款保险制度,扩大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监管权。在新法案中,FDIC对州一级资产规模小于500亿美元的银行、储贷机构等执行监管权;对系统重要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大型银行具有后备检查权,可实施特别检查,对存款类金融机构可实施强制性执行措施;存款保险基金的最低目标储备率由1.15%调整为1.35%,单个储户的存款保险限额由10万美元永久提高到25万美元,并且追溯到2008年1月1日;保费的计征基础调整为总资产。三是进一步加强了美联储的银行监管权。完整保留了美联储对银行业的监管权力,将储贷控股公司纳入了联储监管系统;对所有资产规模在500亿美元以上的金融控股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外国银行实施监管,同时对这些机构征收监管费用。四是制定并实施“沃尔克规则”。2013年底,在经过多轮博弈后,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货币监理署和证券交易委员会5家联邦金融监管机构联合了“沃尔克规则”的最终条款,确定该规则将于2014年7月21日正式生效。其主要内容包括:限制银行的自营交易,商业银行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的规模必须低于银行自有资本和基金所有者权益的3%;单个金融机构不得通过兼并或收购的方式使其负债总额超过金融体系负债规模的10%;商业银行可以继续从事市政债和机构债券交易,可继续保留汇率、利率掉期等衍生品业务,但能源、农产品掉期等业务必须拆分到其附属公司。

(三)证券业监管改革着重加强对信用评级公司的监管。在SEC下设信用评级办公室,拥有对信用评级公司的处罚权;SEC至少每年要对全国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NRSRO)进行一次全面审查,并将审查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开;NRSRO应定期披露其在评级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和模型;评级公司在评级过程中由于自身搜集、分析数据出现错误而误导消费者,必须承担专家责任;降低评级公司和被评级机构之间的利益相关度,增强评级公司的独立性;评级质量长期低劣、忽视职业操守的评级公司将被吊销营业执照。

(四)衍生品监管改革将对冲基金、场外衍生品和私募股权基金等机构纳入监管范围,增强衍生品交易的透明度,同时建立问责制度;授予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更广泛的监管权力,对逃避清算要求和帮助客户欺骗公众或第三方的主体进行加倍处罚;华尔街大型投行必须剥离信用违约掉期(CDS)等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对专门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公司提出明确的保证金、职业操守和交易记录等要求;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投资顾问必须到SEC注册,并定期向SEC报告资产组合和交易情况等信息;资产规模在1.5亿美元以上的期货公司要接受SEC的定期检查和监管,并需建立资产证券化风险共担制度,销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产品的机构须留存至少5%的信用风险。

(五)保险业监管改革为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在财政部下设联邦保险办公室(FederalInsuranceOffice,FIO)。FIO的主要职责包括:向FSOC提交具有系统影响力的保险公司名单,协调国际保险监管事务和联邦层面保险问题等职责。FIO并没有执法权,但它预示着美国保险业监管正从分散走向统一,联邦政府对保险行业的介入在逐步加深。

(六)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改革危机前,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职责分散在美联储、SEC、OCC等多个监管机构手中。由于监管者的首要目的是控制风险,对任何可能引发风险的事件往往持保留态度,使得消费者保护流于形式。为克服此类内在冲突,《法案》决定由新设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集中行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职责。该机构隶属于美联储,但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可以直接向总统报告,且预算独立。CFPB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并执行反欺诈和不公平行为的规则;对向消费者提供按揭贷款、信用卡等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实施行为监管;加强消费者金融教育,规范销售和放贷行为;适当提高投资门槛,保证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只销售给对风险具有识别和承受能力的消费者;制定全国通用的住房抵押贷款最低标准,要求放贷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历史、收入水平和就业状况进行全面调查,确保借款人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七)美联储体系改革美联储的金融监管权力从多个方面得到了加强。在宏观审慎方面:明确赋予了美联储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可以根据FSOC的要求或者自行制定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并定期开展压力测试;有权对所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行使检查和处罚权,并对其重大兼并或收购行为行使批准权;在获得FSOC三分之二多数支持的前提下,可以限制或拆分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的大型金融机构。在微观审慎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美联储原有的监管权力,将资产规模超过500亿美元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储贷控股公司等纳入其监管范围;美联储不但可以在控股公司层面实施并表监管,还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其证券业、保险业、期货业子公司进行直接监管。在支付结算系统方面:要求系统重要性清算、结算和支付活动以及相关的系统重要性金融基础设施(FinancialMarketUtilities,FMUs)接受美联储监管;美联储则在必要时可以向FMUs提供优惠贷款和贴现窗口等资金支持。

二、对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启示

(一)强化央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作用本轮危机的爆发充分说明,仅有微观审慎监管不足以应对系统性风险。因此我国应加快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职能。有效的宏观审慎管理需要对金融市场、宏观经济金融分析和支付结算体系有深刻全面的理解,需要能够获得金融市场的综合信息,并进行系统性风险的辨别和监测,而中央银行在这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同时,行使宏观审慎监管权也有利于中央银行更好地管理危机,使其能够准确地评估处在困境中的金融机构的状况和抵押品价值,更好地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也有利于央行获得有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第一手信息,科学地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二)扩大金融监管范围,避免监管真空金融监管应该覆盖所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市场、工具和业务模式。在我国“一行三会”的监管模式下,传统的金融经营业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已经处于全面严格的监管之下,但对担保公司、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准金融机构的监管则严重不足,而P2P、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更是处于无监管的野蛮生长状态。上述问题如任其发展下去,可能对金融体系造成较大的冲击,严重时甚至会引致系统性风险。当务之急是要明确对此类机构的监管主体,遵循“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并由“一行三会”派员对监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建立有效的统计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