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8: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5-0046-0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战略的提出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髓和兴国之魂的地位和文化作为人民精神家园和民族血脉的重要性,是新时期建设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指导,对于思政教育革新的重点之一思政话语转换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我们拟从以下4个角度来探讨全会文化兴国方针对思政教育话语转换带来的思考。
1 思政话语转换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思政教育为意识形态最新成果服务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之中,在坚持主导性,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在多样文化环境下能够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并进一步由认同升华为信仰,由信仰外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动。这种知-情-意-行的过程,不是灌输的过程,而是在教学双主体的话语交流中促使学生主体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文化认同,是话语共建和话语交锋中形成的理性认识和选择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意识形态性,“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说他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作为思政教育要素之一的话语也具有意识形态性的一元性,话语交流的重点是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和多种价值取向“多元共存”的关系,使大学生在话语交流中形成正确认识,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中、多元价值的选择中保持时代的主流精神和坚持核心价值观,从而真正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2 思政话语转换要加强文化化进程
意识形态“文化化”“是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诉求选择,也是当代中国大众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对于意识形态的教化,对于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传播,需要植根于文化的母体中,用文化熏陶来取代单一的政治宣教,用“润物无声”的方式代替单一灌输。
传统的思政教育有着为政治而政治的单向思维特性,教化的过程脱离被教化者生活实际,政治气息浓,较为生硬而单调,在一定意义上很容易激起被教化者的逆反心理,也容易导致其政治人格分裂:理论掌握上与实际行动上完全脱节,最后带来的结果只能是教化效果不理想。而我们将政治教化融入文化母体中进行传播则可以有效避免这种困境。“人是文化主体,同时又是文化的对象。人生存于世界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文化中。”文化是大众生活的表征,也是现代性社会构建的重要一环。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要抓住文化这个载体,文化便于流行和适用,大众而又典雅,通俗近民而又不失礼仪,典范有约束而又能随心所欲,精英和平民共赏。同时,文化除了是一种消费需要之外,更主要的是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一种意义的建构和解释,这对于后现代人群“无意义感”和虚无感的化解,对现代社会重物质轻精神的纠正,对其精神性的提升,是很好的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要回到个体生活世界,关心与普通人有关的尊严、自由、平等、幸福、多元等现代公民的社会理念。但是,回归生活世界是有特殊要求的,“应该是一种建基在对日常生活世界有深刻了解、理性反思基础上的有条件的超越”这样才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性和引领性埋没到碎片式、片面性的个体生活里,如何做到对日常生活的超越,文化的作用最为重要。文化建设是有具体形态的,缺乏丰富多彩的具体形态,价值或精神就没有驻留或依托的基础或场所。思政教育话语表达需要在探寻多种文化形态比如文化产品、文化场所、文化遗迹、文化活动仪式、文化习俗、文化典籍、文化传说等中蕴含的不同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韵味,以及这些精神又是如何表现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淳朴、厚重、大气等性格特质和精神气度的,这样才能形成对文化更清晰的更坚定的认识。
3 思政话语转换要注重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农村文化具有四个主要功能:一是传承文明的功能。农民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并通过文化活动使它们得以继承发扬。二是社会和谐功能。文化活动可以促进人们相互交流思想,减缓矛盾冲突,取得社会共识,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三是生活服务功能。文化活动是农民的基本需求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让广大农民广泛参与其中,可使农民充分享受休闲娱乐,寄托情感,提高审美水平。四是经济发展功能。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增进人们之间的信任和了解,有助于降低经济活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时代特点
2.1 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更加强烈。今日农民,大部分不再是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庄稼人了。他们在劳作之余,有的参加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有的揣着书本或一头扎进图书室看书学科技;有的看电视,听音乐;还有的打开电脑遨游于网络世界,表现出对文化生活的强烈渴求。
2.2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加快。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娱乐工具也跟进了时代步伐。彩电、音响等家电已进入了农村干家万户,各种群众文化活动遍地开花,一些偏僻的农村也日渐热闹起来了。不仅县市有电视差转台,而且很多乡镇也建起了电视差转台,有些乡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帆,丝毫不亚于城市。卡拉OK歌厅、电子游戏机、录相、桌球等原来属于城市的文化娱乐设施快速向农村延伸、普及。
2.3 群众性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农村文化事业的加速发展,娱乐项目的不断增加,极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节假日,“送文化下乡”活动给农民送来了文化大餐,在接受现代文化熏陶的同时,沉寂多年的传统文化也被挖掘出来,并被赋予新的内容。以不同的艺术形式给予了农民精神享受,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现代文化与传统艺术的并举,满足了不同层次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不同需求,陶冶了农民的思想情操,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3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作用
3.1 促进乡风形成的主导力量。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的,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其内容或是优秀传统的积累,或是现代时尚的体现,是在农村弘扬优秀传统和倡导时代新风的有效载体,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和历史价值,还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往往引领农村社会某一时期思想和精神领域所崇尚的主流,这一主流主导着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农民的群体性格,对农民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乡村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乡风。
3.2 增强农民素质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农民才会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到社会变革和生产发展的实践中去,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长远而根本的保证。而农民素质的提高,除了通过政策引导、法律规范、思想教育之外,农村当地所蕴涵的文化底蕴对农民潜移默化的熏陶,包括对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的培养,往往能起到更为有效和深远的作用。
3.3 改变农村面貌的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通过发展生产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必须通过扩大民主来改进农村社会的管理。当前,生产效率较低、管理体制滞后,是我国农村存在的不争事实,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落后的生产力和落后的观念。要改变这一状况,一要增长农民知识,二要更新农民观念。为此,除了着力发展农村教育之外,乡村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具有的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优势,更容易受到农民欢迎、吸引农民参与,有利于推广科普知识、宣传时代新风,从而增长农民见识、开阔农民视野,帮助农民认渺》部世界,激发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接受新事物、新思想。
3.4 凝聚农村人心的有效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要求“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这是对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肯定。这里所讲的“意愿”,应该是农民的集体意志。但是,受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涉及农民个人、家庭利益时,农民的意愿很难得到统一和贯彻。乡村文化所具有的群众性、大众化特点,对农民之间的个性差异能起到很好的磨合作用,能较好地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使农民在活动中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相互比试、较量、欣赏,跳出世俗的日常的生活,建立起基于“文化情结”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气质,形成集体崇尚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 和谐文化 社会主义 建设途径
一、建设和谐文化的现实意义
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实现社会的和谐,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在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要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实现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团结和谐,必须形成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人民、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巩固和加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力量都引导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布局上来,引导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上来。只有最大限度地统一了思想认识,和谐社会的建设才有牢固的思想保证。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文化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内涵着协调发展的理念,蕴涵着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落实科学发展,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和谐文化来指引和推动。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帮助人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又快又好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人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从而为促进社会和谐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的社会。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需要全面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等各种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帮助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尤其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有助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道德等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建设和谐文化,对于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础性作用。
第四、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人是社会的主体,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需要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的法律调解机制,也需要思想文化的引导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思想文化、道德规范对人际关系具有调解和整合的功能,社会越是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越需要发挥思想文化、道德规范沟通思想感情、调节人们行为、整合社会关系的作用。建设和谐文化,有助于形成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认识、处理社会关系的新方法,有助于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良好人际关系。
第五、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和谐始于内心。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和谐文化强调人的自身修养、自我完善,塑造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实现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和谐的文化源泉。建设和谐文化,必将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促进人的素质提高、精神解放和全面发展;必将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途径
1、坚持以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指导思想,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些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用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只有这样,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为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价值选择、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要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要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道德风尚。
3、继承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我们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在保持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社会境界的内容,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吸收借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时代精神是推动一个时展进步的精神力量。要大力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论文摘要:多元文化政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文化、社会和谐和教育平等。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社会建构主义对多元文化教育有着指导意义。以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为蓝本,从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这四个原理出发探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世界各多民族国家共有的现象,但各种文化在同一社会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各有不同。在西方,由于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同化的抗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很多国家开始实行多元文化教育。
笔者发现,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提倡的一些教学观可以应用到多元文化教育中。他主要依据社会相互作用和文化环境来解释学习,认为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工具和活动影响个体的发展和学习。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借鉴该理论中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这四个原理的启示可以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及移民的教育问题。近年来美国教育界对多元文化教育这个主题给予了较多关注。本文主要以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为蓝本,探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及其维度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有多种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多元文化教育是通过学校的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公平;狭义的多元文化教育则是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特殊学生的教育平等。(靳淑梅,2010)
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学者詹姆斯·a·班克斯(james a. banks)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1)一种教育思想或理念:所有学生,不论他们属于哪一类群体,譬如在性别、民族、种族、文化、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或属于某种特殊群体(例如有精神障碍、失聪、失明的儿童或天才儿童),他们在学校中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教育。(2)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它规划并引起学校的改革,以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取得成功的平等机会。(3)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说明它努力去实现的理想目标,例如教育平等和废除所有形式的歧视——在人类社会中短期内不能完全取得,需要一个过程。(白亮,2009)由此可见,多元文化教育目的在于改变整体学校的环境,使来自不同种族的不同性别的学生、身心残障学生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享有均等教育机会。而且这种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不仅需要学校,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
班克斯(1999)在他的《historical development,dimensions,and practice》一文中探讨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主要维度,即内容整合(content integration)、知识建构(knowledge construction)、减少偏见(prejudice reduction)、公平教育(equity pedagogy)及授权式多元文化(empowering school culture)。内容整合是指教师使用各种不同文化的实例、数据和信息。例如讲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作出的贡献,选用教材中包含大量非主流群体的作品及女性作品等。知识建构指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如何产生及如何受到种族、民族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的。减少偏见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包括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关系,包括更民主宽容地对待他人。公平教育则是采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促进不同民族和社会阶层的学生获得学业成功。有证据表明,某些民族和种族群体,尤其是墨西哥裔和非裔美国学生,采用积极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效果最好。授权式校园文化指学校机构设置和实际运转能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及促进其情感发展。例如,取消分轨制和能力分组,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而非对他们乱贴标签。
二、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的现状
曾有数次学业成就测验研究表明,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测验分数明显低于欧裔和亚裔美国同学,这与上述群体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非常一致。
现在,非裔美国人、拉美人及白人儿童之间的学业差距正在以缓慢的速度缩小。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不同民族的儿童在阅读和数学成绩上的差异基本稳定。同时,他们在sat上的成绩差异也在减小,但速度同样很慢。
为什么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成就测验成绩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原因有经济、社会、家庭、文化及学校对他们不公正的对待等。许多非主流群体居住的社区普遍存在着长期失业、无业及工薪微薄的现象,对其家庭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个不利条件是他们所能进入的学校,如市郊、私立学校、教会学校甚至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欠佳、合格教师过少且学生人数过多。通常,少数民族学生之所以表现差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其文化背景不一致。而学业成绩出众也很可能不被学生所在的群体认可。相关研究发现,在许多非裔美国学生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他们中努力学习的孩子会被同伴指责为“模仿白人”。相反,许多亚裔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出色的学业成绩,因此会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于是,许多亚裔儿童在学校里表现非常出色。非裔美国人、土著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一般喜欢与他人合作,他们在合作条件下比在传统竞争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如果学生的母语和方言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则他们可能会降低对学校的认可度。另外,由于对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抱有低期望,同时也是出于好意,教师或管理者将这些学生不恰当地安置在低能力组中或进行分轨,或让他们接受某种特殊教育。学校的低期望导致了学生的低学业成就。
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低学业成就也许只是暂时的。近几十年来,随着非主流群体逐渐有了稳定的经济保障并跨入中产阶层,其后代的学业成就将有望与其他群体保持相当。而学校这个中产阶层机构具有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功能,它所要做的就是为贫困儿童多提供成功的机会。学校若要提高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和土著印第安学生的学习成绩,则应实行全面的教育改革或采取一些已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措施。
三、社会建构主义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代建构主义的一个分支,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有很多有益的启示。他强调个体学习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社会可以对个体学习发展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该理论中有四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它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内容整合、知识建构、减少偏见、公平教育、授权式多元文化等,是内在统一的。
1.社会学习
维果茨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指出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与成人及有能力的同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的,故主张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学习。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的学生之间应该消除偏见,将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后合作学习。因此多元文化教育应该倡导双语教育、公平教育,反对能力分班,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能充分接触多样文化的合作学习。
2.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儿童对处于最近发展区中的概念学习得最好。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时,他们中可能有这样一个同伴,该同伴能在稍高的认知水平上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且在最近发展区内,则他可以帮助或影响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他们自己单独不能完成的任务。可见,比起和学生处在不同认知水平线上的教师,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之间互相协助使得学生更容易在最近发展区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取得较快的进步。此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学习中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
3.认知学徒
认知学徒是指学习者通过与某个专家的相互作用,逐渐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这里的专家既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比自己优秀的同伴。让学生当老师的“学生教学”是认知学徒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性的学习小组中活动,使较优秀的学生帮助不太优秀的学生完成复杂的任务。例如,来自亚洲的学生对亚洲文化有比较直观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可以向其他非亚洲文化背景的学生讲解亚洲文化并在讲解中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理解。
4.中介性学习
中介性学习即提供支架的情境性学习。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困难的、现实的任务,然后给予他们充分的帮助以完成这些任务,而不是只教授点滴知识,并期望某一天学生能够完成复杂的任务。情境性学习主要是指现实生活中、真实活动中发生的学习。多元文化教育中应利用学校的多元种族特色,让学生置身于和多种族、族群直接接触的情境。身处白人、拉丁美裔和非裔为主的学校或社区的学生,十分缺乏与不同种族和社会阶层团体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可利用影片、录像带、照片等替代性方式。另外,还可以在多元文化校园中举办民族集会或某个团体的特殊庆祝活动,在学习他族文化的同时还能联络感情,消除成见。
综合上述四个基本原理,笔者认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时,在社会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间在最近发展区内,扮演认知学徒的角色,进行中介性的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内容整合、知识建构、授权式多元文化,以达到减少偏见、公平教育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多元文化教育越来越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多民族文化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实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文化歧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通过文化教育的平等实现政治权利的平等等。总之,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多元文化、社会和谐和教育平等,类似于中国自古以来倡导的“和而不同”的人际观念。为了能实现上述目标,各国也做了很多多元文化的教育实践,其中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较多。班克斯在1999年提出了多元内化教育的内容整合、知识建构、减少偏见、公平教育及授权式多元文化五个维度。这就为多元文化教育制定了一个较完备的研究框架。
笔者在分析了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现状及来自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在成就测验上的分数远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的原因后,认为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等四个基本原理对多元文化教育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与班克斯的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维度相辅相成,对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及移民的教育问题及多元文化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dennis m.mclnerney,valentina mclnerney.educational psychology:constructing learning(edition 4)[m].sydey:prentice-hall,2006.
[2]james a.banks.dimension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revised from:james a.banks,“historical development,dimensions,and practice”)[m].new york:simon & schuster macmilan,1999.
[3]白亮.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运动的困境与反思[j].外国教育研究,2009,(2).
[4]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5]靳淑梅.多元文化教育及其实施途径探析[j].黑河学刊,2010,(11).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 美国 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并存是当今世界各多民族国家共有的现象,但各种文化在同一社会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各有不同。在西方,由于少数民族对主流文化同化的抗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很多国家开始实行多元文化教育。
笔者发现,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提倡的一些教学观可以应用到多元文化教育中。他主要依据社会相互作用和文化环境来解释学习,认为社会相互作用、文化工具和活动影响个体的发展和学习。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借鉴该理论中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这四个原理的启示可以改善多元文化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及移民的教育问题。近年来美国教育界对多元文化教育这个主题给予了较多关注。本文主要以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为蓝本,探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及其维度
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有多种定义。一般而言,广义的多元文化教育是通过学校的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公平;狭义的多元文化教育则是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特殊学生的教育平等。(靳淑梅,2010)
美国著名多元文化教育学者詹姆斯·A·班克斯(James A. Banks)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1)一种教育思想或理念:所有学生,不论他们属于哪一类群体,譬如在性别、民族、种族、文化、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或属于某种特殊群体(例如有精神障碍、失聪、失明的儿童或天才儿童),他们在学校中都应该享受平等的教育。(2)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它规划并引起学校的改革,以保证少数民族学生取得成功的平等机会。(3)一个持续的教育过程,说明它努力去实现的理想目标,例如教育平等和废除所有形式的歧视——在人类社会中短期内不能完全取得,需要一个过程。(白亮,2009)由此可见,多元文化教育目的在于改变整体学校的环境,使来自不同种族的不同性别的学生、身心残障学生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享有均等教育机会。而且这种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不仅需要学校,还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
班克斯(1999)在他的《Historical Development,dimensions,and Practice》一文中探讨了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主要维度,即内容整合(content integration)、知识建构(knowledge construction)、减少偏见(prejudice reduction)、公平教育(equity pedagogy)及授权式多元文化(empowering school culture)。内容整合是指教师使用各种不同文化的实例、数据和信息。例如讲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作出的贡献,选用教材中包含大量非主流群体的作品及女性作品等。知识建构指教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是如何产生及如何受到种族、民族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的。减少偏见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包括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之间建立积极的关系,包括更民主宽容地对待他人。公平教育则是采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促进不同民族和社会阶层的学生获得学业成功。有证据表明,某些民族和种族群体,尤其是墨西哥裔和非裔美国学生,采用积极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效果最好。授权式校园文化指学校机构设置和实际运转能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及促进其情感发展。例如,取消分轨制和能力分组,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而非对他们乱贴标签。
二、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的现状
曾有数次学业成就测验研究表明,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测验分数明显低于欧裔和亚裔美国同学,这与上述群体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非常一致。
现在,非裔美国人、拉美人及白人儿童之间的学业差距正在以缓慢的速度缩小。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不同民族的儿童在阅读和数学成绩上的差异基本稳定。同时,他们在SAT上的成绩差异也在减小,但速度同样很慢。
为什么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成就测验成绩远落后于欧裔和亚裔的美国学生?原因有经济、社会、家庭、文化及学校对他们不公正的对待等。许多非主流群体居住的社区普遍存在着长期失业、无业及工薪微薄的现象,对其家庭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个不利条件是他们所能进入的学校,如市郊、私
[1] [2] [3]
立学校、教会学校甚至乡村学校教学质量欠佳、合格教师过少且学生人数过多。通常,少数民族学生之所以表现差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与其文化背景不一致。而学业成绩出众也很可能不被学生所在的群体认可。相关研究发现,在许多非裔美国学生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他们中努力学习的孩子会被同伴指责为“模仿白人”。相反,许多亚裔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取得出色的学业成绩,因此会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于是,许多亚裔儿童在学校里表现非常出色。非裔美国人、土著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一般喜欢与他人合作,他们在合作条件下比在传统竞争条件下有更出色的表现。如果学生的母语和方言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则他们可能会降低对学校的认可度。另外,由于对非主流群体家庭的学生抱有低期望,同时也是出于好意,教师或管理者将这些学生不恰当地安置在低能力组中或进行分轨,或让他们接受某种特殊教育。学校的低期望导致了学生的低学业成就。
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及土著印第安学生的低学业成就也许只是暂时的。近几十年来,随着非主流群体逐渐有了稳定的经济保障并跨入中产阶层,其后代的学业成就将有望与其他群体保持相当。而学校这个中产阶层机构具有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功能,它所要做的就是为贫困儿童多提供成功的机会。学校若要提高非裔美国学生、拉美学生和土著印第安学生的学习成绩,则应实行全面的教育改革或采取一些已被实践证明的有效措施。
三、社会建构主义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是当代建构主义的一个分支,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有很多有益的启示。他强调个体学习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社会可以对个体学习发展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该理论中有四个重要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学习、最近发展区、认知学徒和中介性学习,它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内容整合、知识建构、减少偏见、公平教育、授权式多元文化等,是内在统一的。
.社会学习
维果茨基强调学习的社会性,指出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与成人及有能力的同伴的交互作用来进行的,故主张学生间、师生间的合作学习。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的学生之间应该消除偏见,将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后合作学习。因此多元文化教育应该倡导双语教育、公平教育,反对能力分班,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能充分接触多样文化的合作学习。
.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儿童对处于最近发展区中的概念学习得最好。例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时,他们中可能有这样一个同伴,该同伴能在稍高的认知水平上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且在最近发展区内,则他可以帮助或影响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他们自己单独不能完成的任务。可见,比起和学生处在不同认知水平线上的教师,水平大致相同的学生之间互相协助使得学生更容易在最近发展区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取得较快的进步。此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在学习中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
.认知学徒
认知学徒是指学习者通过与某个专家的相互作用,逐渐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这里的专家既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比自己优秀的同伴。让学生当老师的“学生教学”是认知学徒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合作性的学习小组中活动,使较优秀的学生帮助不太优秀的学生完成复杂的任务。例如,来自亚洲的学生对亚洲文化有比较直观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可以向其他非亚洲文化背景的学生讲解亚洲文化并在讲解中加深对本族文化的理解。
.中介性学习
中介性学习即提供支架的情境性学习。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困难的、现实的任务,然后给予他们充分的帮助以完成这些任务,而不是只教授点滴知识,并期望某一天学生能够完成复杂的任务。情境性学习主要是指现实生活中、真实活动中发生的学习。多元文化教育中应利用学校的多元种族特色,让学生置身于和多种族、族群直接接触的情境。身处白人、拉丁美裔和非裔为主的学校或社区的学生,十分缺乏与不同种族和社会阶层团体直接接触的机会,因此可利用影片、录像带、照片等替代性方式。另外,还可以在多元文化校园中举办民族集会或某个团体的特殊庆祝活动,在学习他族文化的同时还能联络感情,消除成见。
综合上述四个基本原理,笔者认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时,在社会学习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间在最近发展区内,扮演认知学徒的角色,进行中介性的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内容整合、知识建构、授权式多元文化,以达到减少偏见、公平教育的教育目标。
四、结语
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
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讲话时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一是要提高全民族素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要充分发挥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力度,加大对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使每一个适龄青少年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培训,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要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国家兴盛,人才为本。要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工作措施,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努力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的环境,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健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体制机制,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开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的局面。
三是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文化基因最早是由闵家胤、刘长林、米文平等中国著名学者提出的,主要指的是对中华民族历史及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思维方式及心理底层结构。基于文化基因的基本理论,任何系统的发展发育都必然会受到相应基因的合理控制,而文化系统也是如此。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优秀的文化基因早已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坚实的基础,而中华文化信息库也是在那个时期逐步建立起来,并以不断增益或减损的过程慢慢积累、遗传下来。与此同时,不同的文化影响及文化存在是核心价值观凝聚的价值与取向,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文化性质与方向的决定性因素,它必然是在民族文化的心理底层结构及思维方式中形成的,因此,只要抓住这一关键,就能牢固各族人民共同信仰及团结奋进的道德基础。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
儒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核心价值观起源于夏、商、周礼乐中蕴含的文化,而后由孔子奠定了其思想基础,并由董仲舒进行后续的完善与发展,最终在西汉的武帝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强及盛和核心价值观所发挥的作用有较为密切的内在关系。根据史记显示,周王朝荣辱兴衰和周公制礼的作乐内容有紧密的关联。其中,周公制礼的礼乐本主要是以亲亲、尊尊为两条主线。亲亲是根据血缘关系来划分的亲疏远近,而尊尊则是根据政治爵位层级来划分的尊卑贵贱。孔子的这种思想由董仲舒作了相应完善后进行了弘扬,同时还按照儒家思想合理提炼出了三纲五常的文化价值观来对人际关系进行规范,从而成为了一种融合了儒家思想的意识形态。基于上述认识,每个社会的稳定都会有它的文化核心价值观,故将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的关键,可在促进社会稳定及国家统一方面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需要注意,传承并不是一味的一成不变,而是继承那些存在永恒价值、符合当代意义、跨越国度、超越时空的精神文化。
二、文化传承的反思之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文化根基
钱穆(著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文明偏于外,为物质方面。文化偏于内,则为精神方面。其中,文明可向外发展、传播、接受,而文化则是由群体的内部精神不断积累产生。因此,文化不仅仅只是活在发黄的古典书籍、残缺的曲谱以及壁画中,而是活在这个14亿人口的中华民族的心中,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血液,也是各组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十七大六中全会上,以文化强国为主要战略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作为文化发展核心是会议上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其中,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建设主要是指形态意识的本质体现及和谐文化根本、先进文化精髓等。综上,中华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必须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文化根基,从而才能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来重建民族的文化价值信仰。
三、文化自信的重塑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的选择
从文化角度进行分析,培养人们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传承传统文化优秀的基因,还能促使文化自信向文化自觉走去,从而达到由认知及认同、共识逐渐发展为统一行动的效果。以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路径:
(1)积极弘扬民族和谐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从而达到文化强国的目的。弘扬和谐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追求。其中和谐思想不仅是历史文化价值的紧要维度,还是中华文化信息中优秀的基因,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总体布局是促进文化的建设关键,因此,从国家的角度分析,我们应积极弘扬传统文化与和谐思想文化,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促进德法相辅,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关于“文化基因”学术界早有研究,国外有关“文化基因”的研究最初见于英国著名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它在书中创造了“meme”一词与gene相对,指在语言、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等的传递过程中与生物遗传基因相类似的东西,是一种基于复制传播认知的具有传播学性质的研究。在中国,米文平、刘长林、闵家胤等著名学者较早使用了“文化基因”一词,指“那些对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心理底层结构和思维方式”。根据文化基因理论,一切系统的发育必然都受基因的控制,文化系统亦然。一个民族的优秀基因是该民族的生命和灵魂,也是这个民族共同信仰的价值根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就共同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的信息库初步建成,并在逐渐减损和有所增益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和遗传。核心价值观是由不同的文化存在与文化影响凝聚起来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它的形成有其固有的根本,它必然深深熔铸于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底层结构之中,抓住这一点,就能筑牢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因此,缕清其中的源流关系,发掘中国文化的本性,对当前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路径具有深层次的指导意义。
1继承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文化凝聚起的核心价值
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起来的核心价值观源于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化,经孔子奠定思想基础、董仲舒发展完善,形成于西汉武帝时期。它的核心内容即是大家所熟知的“三纲五常”。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的强盛与否,与核心价值观能不能发挥作用有内在的关系。
通过史料可知,周王朝的繁荣昌盛与周公制礼作乐紧紧联系在一起。周公制礼作乐本的是亲亲与尊尊两条线。“亲亲”是按照血缘的关系划分亲疏远近,“尊尊”是按照政治爵位的等级划分尊卑贵贱。周朝的文制本来灿然明备,但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就剩下一副空架子。孔子看到有对礼乐的僭越行为,表达了“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愤怒。面对周王朝的分崩离析,孔子选择“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以“仁”为礼乐注入了价值的灵魂!孔子的思想后由董仲舒继承发展,并依据儒家的思想提炼出了一套“三纲五常”的价值观规范人际关系,从而和儒家思想一起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反之,当核心价值观不能发挥作用的时候社会便处在动荡不安之中。以南北朝为例,在南北朝近200年的历史中,国家分裂为南朝和北朝。南有宋、齐、梁、陈;北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国家分裂、战乱频仍,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同时,由儒家思想建立起来的核心价值观也遭受冷落,整个社会又一次陷入礼崩乐坏的境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诗)描述的是陈后主沉迷于靡靡之音,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掉了江山;“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李商隐诗)以对比的方式描绘出了北齐君臣荒唐的欢笑和周师骤然敲响的战鼓声,一个“玉体横陈”的典故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国家的动荡和礼乐文化被摧残的程度。如何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这是历史交给宋明理学的时代课题!宋明理学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重在重整中华文化、豁醒国民道德意识,宋明理学在宋明王朝近600年的历史中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综上可知,每一个稳定的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的核心价值观。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凝聚成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在推进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过积极作用。
当然,强调“一切系统的发育必然都受基因的控制”,并不意味着文化基因的传承从来都一成不变。一方面,传统价值观形成的价值信仰作为继发性遗传因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基因;另一方面,自然法则中的优胜劣汰在文化系统中一样可以得到证明。所谓继承传统,就是要继承那些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价值、具有当代意义的文化精神。也即是说,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传统,而是需要处理好文化的守成与创新的关系。
2反思文化传承: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
历史学家钱穆说得十分清楚:“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所以,文化不仅活在散佚的壁画、残损的曲谱、发黄的典籍里,它更主要的是活在135亿中国人的心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反观以来,我们民族在处理文化问题时,就会发现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比如,奉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拿来主义”文化发展观,却因过多地移植西方文化导致文化缺乏创新活力;奉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二元文化观,对文化现象的做物质与精神的阉割,从而忽视了生命有机体特质;奉行文化上的功利主义,以文化建设为手段换取经济的增长点,使文化沦为经济的附庸、“市场的奴隶”。
当今,我们已经从革命时代、政治时代、经济时代、民生时代进入到了文化的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某种程度上体现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并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因为核心价值体系是“和谐文化的根本”“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先进文化的精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要之,中国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必须筑牢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并通过构建核心价值观重建中华民族的价值信仰。
3重塑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培育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将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有特质的部分传承下去,由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认知、认同、共识到统一行动的强大效果。
31弘扬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民族历来是以追求和谐见长的民族,和谐思想是古代文化价值取向的重要维度,也是中华文化信息库中的优秀基因。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看,我们要弘扬和谐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华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文化观,充分体现了自然与人伦的统一;庄子有“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天道和谐的自然观;《礼记?中庸》强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人的和谐发展以及“中和”的德性提升到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高度。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
和谐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体现为“以和为贵”的人际观。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卫灵公》);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并以 “性善论”为基础阐述他的“人和”思想,描绘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的理想中的和谐社会;老子主张通过“无为而治”的方式,达到使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状态;佛教有心性和谐的思想,即便罪大恶极的人,通过修行也可以达到成佛的境地。
和谐思想在人的身体与心灵的关系上强调“神形合一”的身心观。人生在天地间,要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以实现个人身心的和谐。孔子提出君子有“三戒”(《论语?季氏》)“四绝”(《论语?子罕》)“五美”《论语?尧曰》“九思”(《论语?季氏》);道家主张“和其光,同其尘”,要求人们擦去世事纷争落在自己心灵上的俗尘,以一颗淡泊明净的心灵看待外物与自己。
和谐思想在对待民族关系、国家关系上体现为追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周易?乾卦》中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睦共处。孔子也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主张以交往感化外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孟子则提出“仁者无敌”“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以上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信息库中的优秀基因,正因为它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积淀,才能成为我们价值观的基础,才能在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作用,从而形成统一的思想战线。和谐思想是中华文化对人类的特殊贡献,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当前,践行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弘扬和谐文化,对内可以起到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减少摩擦、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外可以化解中国、国强必霸论等负面影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树立和平、和谐、稳定的大国形象。
32坚持德法相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用法律维护中华传统美德是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保障。当前,用法律维护中华传统美德是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保障。无须举例,我们这个时代挑战人的伦理底线的现象比比皆是。如果不能发挥法律的作用,道德行为就得不到保护。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法律是道德的最后防线,治理国家必须把德治与法治有效结合起来,让法律成为保护善言、善行和善政的基础。但是,坚持德法相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还需要培养公民的法治思维,实现从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
传统制度文化中的人治思维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民主制度的需要。根除传统制度文化的负面影响,就应当坚持德法相辅,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进一步地说,就是要培养公民的法治思维,实现从人治思维向法治思维的转变,让依法治国的观念成为全体公民的内心准则。
文化基因论认为,一个社会系统的文化可以通过转录和翻译传入其他社会系统,进而影响被传入的社会系统。受西方“民主”“科学”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社会讲的“民主”与西方不同,核心是讲人民当家做主。但是,要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便要人民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思想上认可社会主义,并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政治建设中来,即要有参政议治的能力,这是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制度体系下应当发挥的主要功能。联系实际来看,当前全国各地“道德讲堂”建设搞得风生水起、如火如荼,但是如果将“道德讲堂”认作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典型显然不够。因为核心价值观要发挥的功能不仅仅是道德层面,它一定是依附于制度体系下的伦理观念。因此,让公民更深刻地理解并认可意识形态,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公民关注政治、理解政治、参与政治的能力是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题中之义。
33传承道德理念,深化公民道德建设
传承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唤醒公民潜隐的道德自觉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准则具体概括为“八荣八耻”,十进一步将其凝练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前,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
《孟子?告子》篇中有这样一段话:“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告子》)舜在见到善言善行的时候为什么会有“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的反应呢?因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也即是说,中国人从来都不缺乏善心,此善心“人皆有之”,人本来就有的善性可以具体表现为个体本有的四端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授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由是可知,孔子以“仁”为礼乐文化注入价值的灵魂,孟子以“性善”确立中华文化的价值之源,人生而本有的善性是人之异于禽兽的大本,是个体安身立命的根本原则。
当今,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承中华民族的道德理念。以礼仪制度传承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做法目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优秀资源,努力让核心价值观之树深深扎根于地域文化的沃土中亦是行之有效的途径,诸如此类,不再一一列举。总之,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规范人民离不开道德的力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现代民主政治虽然将道德与政治分离开来,但是,当今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仍刻不容缓。除却以上所述,还需要进一步凸显的是:道德观念的基础一定是制度,由于我国当前正处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一些旧的规则面临失效,一些新的规则尚未确立,人们的观念容易出现混乱或真空现象。当此之际,我们应当守住每一位个体普遍本有的“道德的心”,守住本心也就守住了道德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