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拆除技术论文8篇

时间:2023-04-03 09:48: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拆除技术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拆除技术论文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监控;实践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工程建设的投资越来越大,各种新型的建筑物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新型建筑物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国家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也从侧面证明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成果。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各种高层超高层以及大跨度的建筑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这些高难度的建筑工程在承建的过程中都会涉及到模板的安装,模板的安装是建筑物施工中的重要工序之一,其施工技术水平不仅影响着下一道施工工序的钢筋安装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也会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一些支模,尤其是高大支模体系,技术性要求很高,稍有疏忽,就容易发展模板坍塌、涨模等事故,甚至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就现阶段来看,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较大,一直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如果技术没有处理好,施工不当,那么就会给建筑工程带来安全隐患,不能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如果发生危险就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目前,我国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还不是特别成熟,因此,在现阶段,发展高支模技术,提高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的建筑质量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高支模施工技术简介

高支模即施工时支模高度大于等于8米的支模施工作业,其中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搭设跨度大于18米时的模板施工称之为高大支模施工,一般情况下,在高支模施工尤其是高大支模的施工要求非常严格,除了要有支模施工方案以及计算公式以外,还需申报工程所在单位及监理单位,待所在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的相关专业给出专业性的技术意见后,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给出的意见修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进行专家论证,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方案修改,待改后的施工方案通过监理部门审批后,方可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施工。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行的加剧,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物越来越普及,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技术还缺乏一些规范以及技术要求,因此,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将人为因素和非人为的不确定因素控制好,防止因为外在因素的影响发生施工事故,下面就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探讨。

三、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施工要点

(一)做好主要项目的施工要点管控工作

在对建筑物的现浇结构进行上层模板安装作业时,现浇结构的下层模板就需要承受上层模板的承载力,因此,在进行上层模板的安装前,要做好下层模板的稳固工作,防止由于下层模板承载力不足而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在模板立柱的底座铺设上,要设置好底座,选择好钢管,在钢管的选择上,一定要做好质量审查工作,选取有出厂合格证书以及产品质量保证书的优质钢管,严禁使用弯曲变形以及有裂缝的钢管;除此之外,在模板的脱模剂的涂刷时,要注意涂刷的及时,放置于不至于污染钢筋和混凝土的位置。

(二)做好一般项目的施工要点管控工作

在模板安装之前,要做好相应的检查工作。首先,为了保证施工模板光洁平整,一定要在施工前做好模板的检查工作,如果发展模板表面粗糙或翘曲等,要在第一时间修整好,待模板表面光洁平整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施工,然后要做好混凝土浇筑前的检查工作,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将模板内的垃圾杂物全部清除干净,检查好模板的接缝是否漏浆,如果有漏浆的情况,将漏浆位置封闭后使用;其次,在混凝土浇筑前,要用水将木模板湿润,同时做好模板内的排水工作,保证在施工前模板干净无积水;再次,对于混凝土和模板的接触面要清理干净,涂好隔离剂;最后,要做好模板上预留孔和预留件的检查工作,保证其偏差在规定要求之内。

(三)做好模板拆除的质量管控工作

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模板拆装区周围设置相应的护栏,并在护栏上挂号警示牌,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在模板的拆除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施工原则,在拆除模板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的进行拆除,在拆除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严禁从上往下抛掷;在运输工具和模板的拆除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专业的监理、安全人员在场指挥,在模板完全拆除后要将混凝土上的预留洞盖好。在拆除模板的细节流程中,也要按照相应的拆除顺序来进行,对于大梁支架的拆除来说,要从跨的中间向两端进行拆除,在拆除的过程中,要做到两端对称;对于水平杆的拆除来说,要先拆除上层部分,待上层拆除完全后,再依次向下拆除,之后将余下的水平杆完全拆除,在拆除前,要检查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可以拆除的标准,对于跨度大于8米以上的高支模,一定要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之后才可以进行拆除作业,在模板拆除后,如果其稳定性不够,要在第一时间做好加固工作。在拆除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漏掉悬空性的模板,也不能用大面积撬落的方法进行拆除,避免因撬落造成脚手架的破坏,在模板拆除后,要及时检查好拆除地方的稳定性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要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四、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中的质量管控工作

高支模施工技术与普通模板的施工有根本性的差别,施工难度和施工体积大有不同,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质量管控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控制好楼层模板的高度,加强对模板施工的技术审核工作,保证模板施工满足平直度的要求,在每个楼层的模板施工前,都要检查好模板表面是否光洁,并清理好模板表面的杂物和油污,将模板的孔洞封堵好,严格控制好施工模板的平整度和截面尺寸,在模板施工完成后,要做好全面的检查工作,在模板使用到一定次数后,也要及时做好对模板损坏程度以及刚度的复查工作,将质量、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安全交底工作,对于一些特殊作业人员,要实行持证上岗的制度,同时,管理人员要制定好完善的现场管理制度,保证每一个施工人员在进入现场都应该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系挂安全带,工具、物料都要按照严格的按规定来摆放,防止由于人为因素发生施工事故。

(三)在楼层梁模板的安装时,要设置材料的堆放点,在模板拆除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设置好相应的警示牌,在实际的拆除中,要严格的按照顺序和原则来拆装,保证施工质量。

五、结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一定要重视高支模施工技术,做好施工质量的管控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震: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及实践探讨[期刊论文],城市见者理论研究,2009(18)

【2】吴综泽.浅析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07,28(10):118~119.

【3】周俊,张衡.浅谈高支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11,27(01):31~33.

篇2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事业发展较快,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水平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逐步的提高,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塔式起重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安装和拆除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塔式起重机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大,但是其中的作业风险也是比较大的,一方面是起重机是载重物的,另一方面涉及高空作业,这两个方面都涉及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因此,进行深入分析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技术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1.在安装和拆除之前组织开会对其技术手段进行周密的分析和研究

塔式起重机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业设备之一,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风险最大的一个作业环节,其安装和拆除中所涉及的技术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操作之前建筑工程项目部门应组织召开会议,在实践之前对其各个环节和技术措施进行分析,做好应对实践中各种问题的准备,那么召开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分析和研究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或拆除所涉及的技术问题,经过集思广益,以及全体人员的共同商讨,对其安装和拆除过程中涉及的环境、设备、技术、措施等都要纳入本次会议讨论和分析的内容,另外对作业的环节、程序等也要合理的进行安排和规划,最终将会制定出严谨、周密的安装或拆除计划,在实施作业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有利于实践操作过程的顺利进行[1]。

2.参与安装和拆除的技术人员是通过专业培训的

建筑施工涉及的技术人员比较多,尤其是安装或拆除塔式起重机的技术人员,对其技术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因为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与拆除不仅涉及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也涉及建筑施工中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在分析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除的技术工艺时,不能忽略对技术人员的分析,重要的是参与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的技术人员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训练,安装拆除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还要不断地更新和创新先进的技术,能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有效的安装或拆除[2]。

3.起重臂架设技术分析

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的架设环节是在地面上实现的,主要是采用对接安装,而且还要安装一个起重跑车,这个起重跑车主要是用来载重载的,跑车的安装位置是在起重臂架的首节处,然后用铁丝固定在弦杆上即可[3]。接下来是安装滑轮,为了更好地使跑车顺利的滑行,在第五节臂前固定两个滑轮,并且在起重臂架的尾部拴上一条溜绳,采用这样安装的技术方式主要是为了稳定住整个起重臂架,保证跑车载重物的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在拆除或卸下的时候,首先要松动刹车,要注意是缓缓地拉紧拉杆,然后才能解下起重绳,卸下重物,在回收卷筒后要把塔顶卸下来,把起重臂上的滑轮改装上固定节前段的混论组,最后就是把起重机放回原地,进行下一轮的运输。

4.塔式起重机安装后垂直度要适中

在安装塔式起重机的过程中,其中值得注意的就是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条件:塔式起重机在安装完之后,在没有风的状态下,塔式起重机的塔身轴心对支撑面的侧向垂直度是4/1000,这个数据是经过科学研究证明的结果,国家规定只有符合这个数据才能允许使用,这个检验环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塔式起重机使用过程中安全系数的高低。在检验塔式起重机安装后的垂直度时首先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尤其是必备的两台经纬仪,另外还要准备两根刻度直尺,两台经纬仪分别放在起重机底部的两端,平衡放好,然后把两根直尺固定在起重机上部,然后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进行观察两台经纬仪的镜头,直到显示出起重机塔身上部刻度直尺即可,采用的技术方法和设备越先进消除安装后的不平衡就越彻底[4]。

5.塔式起重机拆除时的安全技术措施分析

拆除与安装同样重要,对其拆除的技术要求也是较高的,首先就是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技术人员参与拆除时必须要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一律排除,确保技术人员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保证其拆除过程的安全性[5]。在拆除的过程中进行统一指挥,以技术人员的命令和信号为准,并接受安全的监督和检查,涉及到高空作业的部分,其技术人员必须要扎上安全带,穿上防滑鞋,确保高空作业的安全性,对起重高度超过两米的就要系上拖拉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大风、大雨、大雪等天气里禁止拆除塔式起重机,大风大雨的天气对拆除起重机的作业影响较大,在视觉上不便作业,人为控制能力也相对较弱,所以在拆除的过程中要考虑以上等诸多因素,确保整个作业过程的安全系数,保证技术人员以及其他员工的人身安全。

小结:

综上所述,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拆除技术较为复杂,在安装或拆除前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确保整个作业环节的有序进行,尤其是对采用的技术措施等更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与拆除是一项技术工程,对其技术人员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与拆除的技术研究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的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对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技术工艺的分析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和研究中继续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更好地促进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技术的发展与前进。

参考文献:

[1]梁岗;王重华;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仿真训练器系统建模[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6年01期

[2]李涛;某工地塔式起重机顶升的安全事故分析[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路平;赵天鸣;浅析塔式起重机日常安全管理的创新[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篇3

关键词:爬模工艺,爬升模板,施工工艺,劳动组织

 

爬模施工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但一般仅用于外墙施工,内墙仍按传统方法支模施工。爬模工艺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好,降低成本的特点。它的工艺是总结了滑升模板,大模板施工的优点后创造性的发挥了自身的工艺。

70年代初始, 联邦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始使用研究使用。我国于1978年开始研究使用,1979年已在一些高层建筑的剪刀墙外墙和电梯井筒中筒框剪结构广泛使用。免费论文。1994 年中建八局一公司在引进高层爬模施工技术后,吸取了大模板和滑模的优点,进一步完善了爬模施工技术,形成了自身的外墙爬模内墙大模板成套施工技术。在高层框剪结构施工中,以爬模工艺为主,飞模工艺配合,更显示工艺配套体系的施工技术优势。免费论文。

1.爬模的工作原理

使用固定于结构上的爬架和悬挂在爬架上的动力设备,使模板上升、下降、就位固定;使用固定于结构上的大模板和悬挂(固定)在大模板上的动力设备使爬架上升、就位固定。如此往复循环,逐层升高,完成结构施工。

2. 爬升模板组成

爬升模板由模板、爬架和提升设备三个部分组成。通过依附在墙体上的大模板和爬架交替受力,形成模板提升靠爬架、爬架提升靠模板的独立自升体系。爬架采用单片桁架式爬架,相互间用钢管扣件连接,爬架与墙体采用自锁式联接件固定。

模板: 根据建筑物特点划分施工流水段,设计定型大模板,并做好各拐角节点处理,组成整体墙模板,用塔吊进行安装和拆除工作。每个楼层施工过程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是由爬架通过设备支承模板的。设备爬升用环链手葫芦,模板是悬挂在支承钢梁下,扩模后启动爬升设备,带动模板向上爬升,精确地调整到规定标高,模板内侧涂隔离剂,然后绑扎钢筋,安装内模,浇筑混凝土到楼板底。爬升模板即利用爬架和模板相互交替作支承,由爬升设备分别带动它们一个施工层一个施工层向上爬升,以完成钢筋混凝土墙体的浇捣。

爬架:根据工程结构特点,进行爬架的技术设计,其内容包括爬架结构图和爬架布置图两部分。爬架结构设计计算时考虑的主要荷载应有:爬架系统的自重、施工荷载、水平风载及提升模板时的传递荷载爬架用连接螺栓附着于下面一层已具有一定强度的钢筋混凝土墙上,通过爬升设备支承模板并爬升模板。当爬模本身需要爬升时,反过来需以模板作为爬架的支承。

提升设备:可选用手拉葫芦。每附着式液压升降脚手架的动力系统也可采用便携式液压油缸和泵站,通过电控手柄操作,只需要1~2 人操作便可进行装拆转移,周转轻便,利用率高。

3. 爬模系统的安装

3.1外墙爬模系统的安装

爬摸应在标准层开始安装,按照设计位置在外墙上留出联接件预留孔。首先安装外大模板,然后安装爬架。爬架与爬架之间用水平钢筋和剪刀撑连接起来,铺上脚手板,外挂安全网,即完成一个爬架单元的安装。外墙大模板上端必须用花篮螺杆和钢丝绳拉紧,以防浇砼时模板外倾。爬模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应将外大模板全部闭合交圈。在外墙模板组装完毕后,即按常规方法绑扎钢筋,并注意留出大模板的对拉螺栓位置。

3.2内墙大模板的支设

内墙大模板的支设钢筋隐蔽验收完毕后方可进行内大模板的安装。内墙大模板安装前,现将控制轴线引测到楼层,并按“偏心法”放出50mm 通长控制轴线,再按开间尺寸划分弹出墙体中心线、模板位置线。塔吊吊装就位大模板,并由支模人员2-3人相互配合支设。先放好带有套管的大螺杆,然后用橇棍调整大模板的位置,调节地脚螺栓或紧固大螺杆的螺帽以调整大模板的垂直度。最后安装小螺杆和阴角模,加固好所有的穿墙螺杆。

4. 浇筑砼,拆除模板

浇筑砼前,首先处理好水平施工缝和竖向施工缝。水平施工缝按常规方法进行处理,竖向施工缝可采用钢板网作侧模,再按常规方法进行处理。施工缝设在每层楼板底,即一层墻体完成后,再浇一层楼板

大模板的拆除在砼的强度达到诉模条件(1.2-3.0N/mm2)时,方可拆除大模板,在气温20℃的条件下,砼约浇筑10小时后拆除模板。大模板的拆除和吊运应按照砼浇筑的先后次序进行,不能颠倒。外墙内大模板拆除后,应将大螺杆螺帽上紧,以便浇顶板砼及爬升爬架。免费论文。爬架附墻处的混凝土强度已达10N/ mm2,如果爬架是在窗洞处附墻,该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能承受爬架传来的荷载。

5. 爬模系统的爬升

爬模系统的提升采用倒链。顶板砼浇筑完毕并达到上人条件后(≥1.2MPa),方可进行爬模系统的运行。首先固定好外大模板上所有的大螺杆,用倒链拉紧爬架,松开爬架底座上的自锁式联接件,提升爬架。爬架到位固定牢固后,取下倒链,提升大模板。依次类推。对有外挑水平结构部位的爬架,爬升时将三角支座拆下,上部用爬架系统整体提升,三角支座用塔吊进行倒运。

6. 爬模系统的拆除

当高层建筑的顶层或女儿墻浇筑后,横板和悬挂脚手要拆除,一般用起重机或其他机械进行。爬模系统拆除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如下:

(1)自下而上拆除悬挂脚手和安全设施。

(2)将外大板用钢丝绳固定在屋面锚环上;

(3)卸掉大板支承螺杆外侧的螺帽,但要保留螺杆和里侧的螺帽;

(4)拆掉爬架上的安全网和连接两爬架的钢管、脚手板;

(5)用塔吊吊紧爬架,卸掉爬架自锁式联接件上的锁件装置;

(6)在室内抽掉爬架与结构联接件,吊走爬架;

(7)用同样的方式拆掉另一爬架;

(8)用塔吊吊紧大模板,在室内抽掉大模板上的螺杆,吊走大模板。

(9)拆除过程中,特别是拆除爬升设备时,操作人员应站在爬架上,不许站在被拆除的分块模板上。

(10)爬架在人工提升时要保持速度一致,避免有快有慢,造成一头高一头低,出现

受力不均等现象。

7.爬模施工的劳动组织

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昼夜流水施工,爬模提升应在白天进行,在外墙爬模停止时这部分人可转入支设内模等工作。大模板拆除吊装可在夜间进行,模板支设应在白天进行。钢筋绑扎和砼浇筑可分成两班,昼夜施工。爬模专业组应由工作认真细致、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

视工作量大小组织专业爬模小分队,与内模施工的劳动组织分开来,但仍然是一个班组,由班长统一指挥施工。专业爬模小组负责模板的爬升、校正、固定以及爬架的爬升和固定。专业组织适应爬模的施工特点,能熟练掌握专项操作技术要领。

8. 爬模施工的安全措施

1、爬模施工前先要做好班前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2、爬架安装好后要搭好安全防护,外侧及下部应满挂安全网,脚手板要固定牢固。

3、爬架底部铺脚手架或钢板网,四周设置安全网。

所有的爬模施工人员要配备安全带,模板及爬架爬升时要系好安全带。

大模板的吊装要用等长的带卡环的双股钢丝绳,不能使用单股钢丝绳。

4、每步脚手架间有爬梯,人员应爬梯上下,进入爬架的附墙工作应在爬架内上下,禁止攀爬模板,脚手架和由爬架外侧上下。

5、为保证爬升设备安全可靠,每次使用前均需检查。爬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对爬升设备、挂吊部件的联接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严格按照模板和爬架爬升的程序进行施工。爬架爬升应在白天进行,不得在夜间进行。严禁酒后爬升。

爬架在提升时要保持速度一致,同步进行,严禁快慢不一,造成倾斜过大、剧烈摇晃等现象。

7、爬升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如有相碰等情况应停止爬升,待问题解决后再继续爬升。

8、爬升时人员应站在爬升的爬架上,只许站在固定的,用作爬升支承的爬架或模板上。

9、爬模系统拆除时要注意安全,必须有专人指挥,由架子工负责拆除。拆除人员要先检查身体,凡病中、酒后不得上岗。室外拆除要先系好安全带,物品传递要准确。

10、操作人员应背工具袋存放工具和零件,防止物件跌落。禁止在高空向下抛物。

11、爬驾时,下面应设警戒区,设明显标志,防止人员进入。

9.结束语

爬模工艺是在滑模和大模板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工艺,爬模工艺的模板可以自动爬升,体现了滑模工艺的优点;选用整装大模板,体现了大模板工艺的优点。操作简便,施工安全可靠,由于可以逐层调整,垂直度易于得到控制。在高层结构施工中,更显示工艺配套体系的施工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1]匡淑平.外墙爬模工艺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模板与脚手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四次年会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模板与脚手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四次年会论文集,2002.

[2]周鸿恩,白艳琴.爬升模板体系在全现浇剪力墙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中国模架学会三届一次年会中国模架学会三届一次年会论文汇编,1999.

[3]介方.上海长宁区某高层住宅施工中爬模技术的应用.山西建筑,2009,(21).

篇4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结构,后浇带施工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地均出现了体量大、投资多、标准高的高层建筑,有时为了功能的需要和解决高层主体与裙房间的沉降差异。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往往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引入后浇带的施工,是最近几年结构设计和施工中的一项新生事物。为了做好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后浇带施工,笔者着从后浇带的形式,正确理解后浇带的途径及设计要点、施工要点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形式分类及特点。

1、平直型:其特点是施工时模板安装与拆除较方便,常作为事故性处理方法或应用于厚度较薄的工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渗水线路短,后浇带的界面结合质量不好保证。

2、阶梯型:其特点是支模简单,拆除容易,抗渗线路长。混凝土结合面垂直于水压方向。界面结合质量容易保证,抗渗性好,后期施工容易。

3、企口型:其特点是混凝土结合面也垂直于水压方向,界面结合较好,抗渗线路延长。但这种后浇带形式支模较费工,浇筑时有不易密实的死角,而且拆模清理困难,成型后还应保护边角,稍有疏忽就影响后期施工质量。

4、V字型:其特点是抗渗线路延长,界面结合较好。但也存在支模、拆模较费工的问题,成型后应注意保护边角。

后浇带具体形式选择,应视具体工程结构形式而定。

二、正确理解后浇带的用处及设计特点。

所谓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带型缝起到消化沉降与收缩变形以及防水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连续整体的结构,后浇带的位置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应选择于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尽量避开地下水。后浇带的用途不尽相同,例如:

1、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间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带,应明确按“沉降后浇带”进行设计。

2、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带,应明确按“温度后浇带”进行设计‘

3、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带,应明确按“收缩后浇带”进行设计。

4、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带,应明确按“伸缩后浇带”进行设计。论文参考,后浇带施工。。

不同类型的后浇带其配筋特点各有不同,对于伸缩后浇带可采用直通加弯的形式,以消除混凝土因温度胀缩、干缩等引起的变形影响,待后期后浇带施工时可直接浇筑;对于沉降后浇带一般采用搭接方法或先采用搭接方式留出焊接位置,待结构沉降稳定以后,进行后浇带施工时再焊接施工的方法,将沉降变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另外还应在后浇带处附加长度500~600mm、φ12~φ16间距500mm的钢筋。后期采用焊接连接,同一截面的钢筋焊接连接率不得大于50%。

三、施工要点

1、后浇带的保护,基础底板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板覆盖在基础底板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混凝土预制板保护。楼面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撑不得拆除。

2、后浇带的保护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小于40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天。

3、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封闭前。必须仔细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剔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满涂一道2-3mm厚的掺5%107胶(水泥重)的1:1水泥稀浆,确保后浇带与先浇捣的混凝土连接良好。

4、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浇带的止水处理,要按设计要求及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进行。论文参考,后浇带施工。。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并保持小于14天的保温保湿养护。

5、后浇带混凝土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产品技术资料,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6、后浇带混凝土中使用的微膨胀剂和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选择,并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掺入量。(UEA一般为水泥重量的10%-12%)起其称量应由专人负责,允许误差一般为掺入量的±2%。

7、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否则会产生局部过大或过小的膨胀影响混凝土质量。所以应对掺微量膨胀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适当延长。

8、后浇带的混凝土要拌制成低流动性混凝土,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在40mm以内,尽量降低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膨胀率和混凝土强度不受损失。

9、后浇带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与先浇捣的混凝土连接牢固,受力后不应出现裂缝。论文参考,后浇带施工。。后浇带混凝土如有抗渗要求还应按规范规定制作抗渗试块。

10、在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附近一定范围内不应允许施工堆放材料,限制施工荷载,并做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支护。防止在拆除模板过程中,由于支撑松动,移位等造成结构开裂。

11、因后浇带的收缩补偿,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与结构混凝土浇筑时间的间隔均较长,一般的在2-3个月以上,个别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为防止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在结构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清理模板内的浮浆杂物的同时,可用掺5%107胶(水泥重)的1:1水泥稀浆用刷子在裸露的钢筋表面上满涂一道以防止钢筋在这段时间内锈蚀。

四、结束语

通过设置后浇带给超长结构的建筑施工带来可能,也使大体积混凝土可以分块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施工工期。总之后浇带的施工(包括设计)做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整体性与安全性,做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做好后浇带的施工,确保结构安全可靠,消除质量隐患。

篇5

关键词:房地产项目,环境评价,清洁生产

 

1 引言

近年来,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1],房地产开发项目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引发的环境污染纠纷也时有发生。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制度,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与传统建设项目相比,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开展较晚,技术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完整的技术规范。因此,积极开展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探索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一般包括总论、工程概况及工程污染源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保措施、环境经济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景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控计划、公众参与、结论与建议等[2],一般很少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清洁生产是国际社会在总结了工业污染治理的经验教训后提出的一种新型污染预防和控制战略,以后又将清洁生产的要求逐步扩展到服务领域和产品,并开始探索建立“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清洁生产的实质[3],是贯彻污染预防原则,从生产设计、能源与材料选用、工艺技术与设备维护管理等社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控制污染的产生,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建筑业能耗为世界总能耗的25~40%,建筑垃圾占城市垃圾的30~40%[4],建筑工地噪音占城市噪音约1/3,水泥工业CO2排放量约占全球的7%。因此,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清洁生产分析非常必要。

房屋的建设也是一种产品的生产,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审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设计施工运营过程中应以“清洁生产”为理念,从生态层来获得对居住环境的重新认识,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清洁生产应贯穿于建筑整个生命周期——选址、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过程中,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最低环境负荷情况下最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筑的规划、设计

房地产项目在规划、设计时必须结合当地生态、气候、经济、人文环境特性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而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能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为热量会通过窗户迅速散失。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有些类型的建筑如内部发热量大的商场或实验室,没有保温材料利于降低空调能耗,也会更利于节能。

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考虑建筑朝向和楼距,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使用空调和人工照明,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日照时间是衡量日照效果最常用的指标,在冬季要求日照时间越长越好,而夏季则越短越好。居住区设计时日照时间应满足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3 施工期清洁生产

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实施清洁生产,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施工阶段是需要更加重视的一个阶段。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产生多等特点,项目施工过程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提倡以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为基本宗旨的清洁生产,对于实现房地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1改进施工方式

(1)采用机械化、现代化、程序化、技术化的拆除方式,以尽量缩短拆除时间,并采取各种措施(如洒水抑尘、设置围栏等)减少拆除中粉尘的排放量;妥善处理处置拆除后期建筑垃圾的存放和综合利用问题。博士论文,环境评价。

(2)施工现场积极推行文明施工,大力开展“5S”(指对施工现场各生产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修养)活动,实施合理定置和目视管理,使施工现场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

(3)积极推广应用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方法,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尽可能地集中设置现代化搅拌站,或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构件,钢木加工等,尽量采用工厂化生产;改革施工工艺,减少现场湿作业、手工作业和劳动强度;并应用电子计算机和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工厂化生产比重;努力实现施工现代化,使文明施工达到新的更高水平。

3.2施工结合气候

在选择施工方法,安排施工顺序,布置施工场地时应结合气候特征。这可以减少因为气候原因而带来施工措施的增加,资源和能源用量的增加,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可以减少因为额外措施对施工现场及环境的干扰;可以有利于施工现场环境质量的改善和工程质量的提高。博士论文,环境评价。为了能做到施工结合气候,需了解现场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及特征,主要包括:降雨、降雪资料,气温资料,风的资料。

施工结合气候的主要体现有:(1)尽可能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使会受到不利气候影响的施工工序能够在不利气候来临前完成。如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的施工,以减少其它需要增加的额外雨季施工保证措施;(2)安排好全场性排水、防洪,减少对现场及周边环境的影响;(3)施工场地布置应结合气候,符合劳动保护、安全、防火的要求。产生有害气体和污染环境的加工场(如沥青熬制、石灰熟化)及易燃的设施(如木工棚、易燃物品仓库)应布置在下风向,且不危害当地居民;起重设施的布置应考虑风、雷电的影响。(4)在冬季、雨季、风季、炎热夏季施工时,应针对工程特点,尤其是对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深基础工程、水下工程和高空作业等,选择适合的季节性施工方法或有效措施。

3.3施工节能

我国城乡现有建筑总面积约400亿m2,预计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300亿m2 [5]。如果不做好建筑节能,如此庞大的耗能建筑空间,必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承重负担。减少资源的消耗,节约能源,提高效益,保护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施工资源(能源)的节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博士论文,环境评价。通过监测水资源的使用,安装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在可能的场所重新利用雨水或施工废水等措施来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降低用水费用;

(2)节约电能。博士论文,环境评价。通过监测利用率,安装节能灯具和设备,利用声光传感器控制照明灯具,采用节电型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降低用电量,节约电能;

(3)减少材料的损耗。博士论文,环境评价。通过更仔细的采购、合理的现场保管,减少材料的搬运次数,减少包装,完善操作工艺,增加摊销材料的周转次数等以降低材料在使用中的消耗,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4)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博士论文,环境评价。可回收资源的利用是节约资源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应加强的重点工作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可再生的或含有可再生成分的产品和材料,这有助于将可回收部分从废弃物中分离出来,同时减少了原始材料的使用即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加大资源和材料的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如在施工现场建立废物回收系统,再回收或重复利用在拆除时得到的材料,这可减少施工中材料的消耗量或通过销售来增加企业的收入,也可降低企业运输或填埋垃圾的费用。

4 运营期清洁生产

4.1绿色室内装修

建设单位装修过程应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并采用环保型室内装修材料和建筑材料。为了从源头上杜绝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物业管理部门要做好防治室内污染的宣传,引导居民使用“绿色家具”,即要使用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规定的10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强制标准[6](包括: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溶剂型木器涂料、内墙涂料、胶粘剂、木家具、壁纸、聚氯乙烯卷材地板、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等有害物质释放限量,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等)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以减少室内有害气体的释放量,真正达到控制室内环境污染的目的。

项目工程竣工时,建设单位要按照GB50325-2001要求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建筑工程室内氡、甲醛、苯、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含量指标进行检测。建筑工程室内有害物质含量指标不符合GB50325-2001规定的,不得投入使用。

4.2 提倡中水回用

1996年建设部颁发了《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筑面积超过2万m2的旅馆、饭店、公寓,超过3万m2的机关、科研、大专院校、大型文化体育设施,规划人口在3万人以上(或中水回用量在750 m3/d以上)的住宅小区必须修建中水设施。采用建筑中水系统,使污水处理后回用,有着双重意义: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可解决大量的水景景观用水和大面积绿地用水,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绿色物业管理

在环保方面,“绿色房产”的物业管理主要体现在对项目生活垃圾的控制。具体为:控制生活垃圾分布面积,减少垃圾在堆放、运输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收集应体现“谁污染谁治理,谁堆放谁付费”,处置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提倡垃圾袋装化,实行分类收集(分有害类、可回收类和不可回收三类),尽量回收利用,其余的集中无害处理后回填大自然。

6 结语

对房地产项目实施清洁生产,使房产符合“住健康、可回收、低污染、省资源”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琦,刘绍任.房地产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思考.江西化工,2006,3:99-102

[2]宋世伟.浅议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26(2):19-21

[3]化勇鹏,程胜高.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分析.安全与环境工程,2009,16(3):6-8

[4]王燕飞.对中国绿色建筑的几点思考.陕西建筑,2005,9(123):3-6

[5]张黎军.绿色建筑-中国建筑设计业新的挑战.住宅科技,2006,8:36-40

[6]申琪玉,李惠强.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21):1634-1637

篇6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Blasting

主管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爆破协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6-7051

国内刊号:11-3675/TD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9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工程爆破》(季刊)创刊于1995年,是中国工程爆破协会会刊,由中国工程爆破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主要报道:工程爆破实践及其应用研究,工程爆破界在科研、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安全防护、产品开发及与其相关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新成果、新动向,交流不同定爆破、深孔爆破、地下采掘爆破、拆除爆破、水下爆破、特种爆破、爆破安全、爆破测试、爆破器材、爆炸加工技术及设备,凿、岩机用等方面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科技论文、专题评述与管理经验。

篇7

关键词:绿色化,混凝土,资源,环境

 

0.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高速发展,材料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资源过度开发和废弃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与地球资源、地球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以及地球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性之间出现尖锐的矛盾,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严重的障碍和威胁。因此,认识资源、环境与材料的关系,开展绿色材料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从而实现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材料科学的进步。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具有环境协调性和自适应性的绿色混凝土应运而生。

1.绿色混凝土的定义

吴中伟院士较早提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的概念。GHPC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①更多的节约孰料水泥,减少环境污染;②更多地掺加以工业废渣为主的活性细掺料;③更大地发挥高性能优势,减少水泥和混凝土的用量。

对绿色混凝土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说来,绿色混凝土应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可以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和有害物质的从低排放,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绿色”的涵义可理解为:节约资源、能源;不破坏环境,更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衡求,又不危害子孙后代,且能满足其需要。

2.如何实现混凝土的绿色化

实现混凝土的绿色化总的来说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

2.1大量利用工业废料,降低水泥用量

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发现许多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煤矸石、硅灰等具有潜在的化学活性,可以部分替代水泥,并且可以制备性能更优越的混凝土。这样不仅节约了矿山资源,降低了水泥生产总能耗,而且也有利于改善和保护自然环境。利用工业废渣作混凝土中的活性矿物掺合料是实现混凝土绿色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工业废渣数量庞大,仅粉煤灰每年将产出近2亿吨,而煤矸石目前堆放总量已超过30亿吨,活性矿物掺合料作为廉价的辅助胶凝材料却赋予混凝土许多优良的性能,如提高强度、密实度和工作性,改善混凝土微观结构,降低孔隙率,增强对腐蚀介质的抵抗力,延长混凝土的耐久性等。大量使用以工业废渣为原料的活性掺合料,可以在保持水泥孰料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混凝土的需求,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发挥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

提高混凝土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也是混凝土绿色化的途径之一。论文参考网。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可以减小建筑结构的截面积或结构体积,减少混凝土用量,从而节约水泥、砂、石等混凝土原材料的用量。工作性能的提高,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振捣器的使用,降低环境噪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延长结构物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节约维修和重建费用,减少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消耗。

2.3使用再生骨料和人造骨料

混凝土制备过程还将消耗大量砂石。若以每吨水泥生产混凝土时消耗6~10t砂石材料计,我国每年将生产砂石材料48~80亿吨。全球已面临优质砂石材料短缺的问题,我国不少城市亦将远距离运送砂石材料。同时,我国每年拆除的建筑垃圾生产的废弃混凝土约为1360万吨,新建房屋产生的废弃混凝土约为4000万吨,大部分是送到废料堆积场堆埋。因此实现再生骨料的循环利用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意义是十分显著的。

废弃混凝土加工的骨料取决其洁净度和坚实度,这与其来源和加工技术有关。利用预制场和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剩余混凝土加工的骨料通常比较干净;来源于拆除的路面或水工结构的废弃混凝土,需筛分去除粉粒。许多实验室和现场研究表明:废弃混凝土相当于粗骨料的颗粒可以用来替代天然骨料,进行比较试验的结果是前者作为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至少是后者的2/3。论文参考网。拆除建筑物是的废弃混凝土比较难处理,因为常混有其他杂物。论文参考网。与拆除时的分选相结合,这类废弃物可以分门别类地回收和再生,效果较好。

2.4 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为了使混凝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通过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形状或构造等的设计,使其具有降低环境负荷的能力。例如通过控制混凝土的空隙特征和空隙率,可使混凝土具有不同的性能,如良好的透水性、吸音性能、蓄热性能、吸附气体性能等。通过对混凝土性能和色彩的设计,使混凝土能与植物和谐共生,这类混凝土包括植物适应型生态混凝土、海洋生物适应型生态混凝土和淡水生物适应型混凝土,以及净化水质生态混凝土等。

2.5提高混凝土的机敏性,使居住环境更安全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材料科学的迅猛发展,促使社会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如交通系统、办公场所、居住社区等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混凝土材料作为各项建筑的基础,其智能化的研究和开发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自诊断混凝土、自调节混凝土、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等一系列机敏混凝土的相继出现,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敏混凝土的特点是具有自适应性,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并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实现自适应控制、调整和修复材料。机敏混凝土材料与智能建筑相结合无疑将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环境。

3.结语

绿色混凝土材料在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环境负荷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是实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绿色混凝土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不过,现在我们离绿色混凝土的实现还有一定距离,需要我们从以上介绍的五个方面努力,争取早日实现混凝土的绿色化。

参考文献:

[1]姚武.绿色混凝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7-10.

篇8

关键词:地下室墙板,施工,养护

 

1.地下室墙板干燥收缩裂缝特点及产生原因

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扩张和发展,相配套的人防地下设施也进一步完善,大型的人防设施也列入了建筑规划的行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日渐稠密,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相应地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箱形基础(即地下室),地下室墙板的施工技术也日臻完善,现就其施工要点做如下探讨。

2.地下室墙板施工工艺

2.1混凝土工程

在浇筑地下室混凝土外墙时,加强工地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做好模板工、涂刷工的交底,严格控制进场混凝土的质量,按规范规定对墙板钢筋进行充分的保护;模板支设阶段,模板接缝应吻合紧密、平整、保证整体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得漏浆。外墙模板采用蝶型螺母和M14高强螺栓作对拉螺杆,其间距为45cm,它能有效地控制墙体厚度和模板定位。混凝土浇筑时其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0,使其加快混凝土热量散发,并使热量分布均匀;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在14±2cm内,待混凝土浇筑完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全部模板,并立即涂刷两遍养护液。

在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墙板干燥收缩裂缝时有发生,这种通病逐渐成为施工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年以来,施工中通过改良混凝土配合比、级配,以及外加剂的良好应用,地下室混凝土墙板的干缩裂缝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出现[1]。

地下室墙板的干燥收缩裂缝特点是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产生干缩和凝缩,其中以干缩为主,多发生在砼面层上,裂缝浅而细,形式多为不规则。

施工中在采用了良好的混凝土配合比、级配和符合施工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若地下室混凝土墙板产生收缩裂缝,其产生原因一般为:

a、砼局部或小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得不到充分的养护。

b、根据泵送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大的特点,对模板没采取加固措施[2。

c、模板拆模时间掌握不恰当,不及时。

要使裂缝能得到有效解决,就需要加强砼的早期养护,这样既不用大幅增加施工成本,又能保证工程质量。

以上混凝土施工方法的优点是:

a、对砼表面形成养护防护膜,可以有效防止砼内的水分过早地挥发散失,使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同时得到养护,阻隔了外界气体的侵入,又减少了砼的早期收缩。

b、混凝土到达拆模强度后,立即拆除全部模板,防止模板与砼之间由于空气流动而出现干缩[3]。

c、此方法操作方便,易掌握、施工快捷,施工成本没有大幅增加,同时保证了工程质量。

2.2地下室钢筋

钢筋进场要按规定进行原材料验收。科技论文。验收合格的钢筋严格按照同批号、同等级、同规格、品牌分类堆放并标识。堆放钢筋的场地要平整且底部要码放垫木,场地要有必要的排水措施,不得有积水现象,避免钢筋锈蚀或油污。钢筋在储存过程中不得损坏标识,以免误用。钢筋集中在施工现场的钢筋加工场地统一下料加工制作,成品分类挂牌标识堆放。

底板钢筋绑扎前首先将基础梁、承台钢筋绑好,经检查验收,符合设计及验评标准后,方可进行底板钢筋绑扎[4]。钢筋绑扎时,首先按图纸设计要求的间距在垫层上画钢筋位置线,然后按钢筋的位置线铺底板下排钢筋,底板下排钢筋绑扎完毕,垫好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的垫块,进行底板上层钢筋绑扎,底板上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将上下层网片之间用Ф12钢筋撑铁支起,每平方米设置一个,确保上层钢筋稳固,最后绑扎柱与基础搭接筋和墙板钢筋。科技论文。柱搭接筋及墙板钢筋位置除符合垫层上的尺寸线外,还应注意控制保护层的位置,在柱搭接筋及墙板钢筋绑扎后,要根据纵横轴线逐个、逐排进行校正,校正完毕,将柱搭接筋用箍筋点焊固定,墙板钢筋用钢管架子进行固定。

墙板钢筋在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后采用一次绑扎到位。墙板钢筋绑扎前先搭设好双排钢管架体,在基础梁上用粉笔画出竖筋位置,布设好竖筋,并与基础梁钢筋临时绑扎固定,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的分档线,然后在竖筋下部、中部及距顶端1.2m处绑好定位横筋,最后绑扎其余横筋,横筋的搭接长度及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地下室墙板钢筋全部绑扎就位后,根据墙板轴线进行校正,并与钢管架进行固定。

2.3地下室墙板的养护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1.20Mpa时(一般是24小时左右),即可拆模,拆模时模板工须有熟练操作技术,有连续作业的心理准备,一次拆除全部模板,不得停歇[5]。科技论文。如过晚拆模,则模板拼缝处砼易水分蒸发,形成风缝,引起裂缝。拆模同时,应在混凝土表面涂刷养护液,必须随拆随涂,紧跟其后,连续均匀涂刷两遍,并不得漏刷及停歇。拆下的模板及时运出,防止碰撞,做好涂刷后的成品保护。

2.4地下防水施工

常用的地下防水方案有结构自防水和设置防水层两种。

结构自防水是通过调整和控制配合比、加外加剂、使用膨胀水泥等方法来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抗渗性和密实性来进行防水。

设防水层是在结构物外侧增加防水层,以达到防水目的。常用的防水层有水泥砂浆、卷材、沥青胶结料和金属防水层。

2.5施工过程中要有一定的安全措施

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服从安全员的监督。安全员要对整个施工作业面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操作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严格按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施工前要认真进行交底,使施工一次成型。

3.结束语

地下室墙板施工是地下室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工艺相对复杂,容易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工程建设人员在施工方面需要不断改善施工工艺,从而提高地下室墙板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焦亚明.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浅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0.2.23-40.

[2] 林建宁.泵送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和防治[J].混凝土,2000.5,40-67.

[3] 谭维祖.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即其评价与防治[J].混凝土,2001.7,55-88.

[4] 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5] 戎建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04,30(8),58-5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