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7:4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粉丝消费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迷研究 粉丝小说 女性阅读行为 明星认同
一直以来,关于迷或者迷群的研究在西方文化研究,尤其是媒介文化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以及社会学研究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迷, 指粉丝(fans), 也指迷的现象(fan-dom)。迷研究是文化理论建构的重要基础,迷是最主动的一群受众。中国文化研究学者陶东风认为粉丝是过度的、完美的和积极的消费者。粉丝行为,即偶像崇拜与追星行为,在20世纪中叶开始进入欧美传播学研究领域,传播学者特别关注粉丝的积极主动性,粉丝的偶像情结。迷研究在90年代逐渐成为受众研究的焦点。从星际大战电影到罗曼史小说,学界注意到主动受众中最积极的群体—粉丝 。本文中,作者以粉丝小说的女性阅读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深度访谈的方法来探究对于大众文化创作的文本实践。
一、粉丝小说的特点
学术研究对粉丝有正面的肯定,认为粉丝不是被动的、被媒体操弄的盲目受众,可以主动创造意义和文本内容的主动消费者。迷在与媒介互动的过程中, 主动挪用文本中的元素来重新生产并解读文本, 进一步的反映了迷的日常生活经验, 成为新一代迷研究关注的主体。粉丝小说是粉丝挪用文本再创作的代表。西方学者称其为“Fan Fiction”,即粉丝以其喜爱的明星为原型进行文学创作。西方学者对于“Fan Fiction”的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同时,粉丝小说一直在英美粉丝研究中备受关注,甚至被当作某个粉丝文化成熟的标志。
二、研究问题及方法
因此,作者提出了以下研究问题:1、女性对粉丝小说阅读的行为动机是什么?2、其阅读行为是否对其对明星认同感程度的变化存在影响?3、两个变量是否存在规律的互动机制? 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试图了解粉丝小说阅读者的阅读动机,以及其阅读行为与明星认同两个变量间的互动机制。作者采访了6位粉丝小说的女性读者,其中5位对明星的认同起源于大学时代时代,1位起源于初中时代。2位受访者长期参与粉丝小说的创作。作者对6为受采访者从A至F进行了编号,而后整理录音文字材料共45171字。
三、研究结果
在访谈中发现,女性对于粉丝小说的阅读动机: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释放情感,找寻寄托
E:“就是我有这么个感情在,然后我希望寻找它,然后让它,就是这个感情有一个依托,让它可以继续表达。让我有一个空间可以继续表达我的感情。”
(2)建构虚拟世界,逃避现实压力
B:“其实我觉得看这种小说都在逃避啊压力啊就世俗社会的一种,就另外一个世界啊。”;C:“我是觉得现实是恐怖的,然后我又自己需要一些动力和恢复让我在这个现实当中能缓一口气,所以我需要一些幻想的空间,就我自己会需要一个虚拟的世界”
(3)疏解压力、放松心情
D:“就是放松嘛,如果看到很好的文章就会感觉很快乐,很满足。”;A:“是一种放松,比如说考试啊,或什么很烦的时候啊。只要看看他们的视频,看看他们的小说,哇就会感觉,就会忘记其他的事情,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很开心”
(4)满足对理想生活的想象
D:“豆花是一种爱情的信仰,因为他们的感情真的让人很羡慕的那种,他代表了一种理想中的爱情那种,所以我看他的时候会觉得很温暖,很温馨。”
研究发现,通过表达对偶像喜爱的方式粉丝为自己建造了一个释放压力、抚慰心灵、重拾勇气的“小憩之所”。 粉丝将自己的经历、性格投射到偶像身上,同时,又从偶像身上汲取信心和勇气。粉丝以偶像为中介来应对外部世界的困难和压力,并将偶像的成功当作自己争取成功的动力。偶像既是粉丝的理想自我和角色榜样,又是粉丝的“精神空间”和心灵寄托。
所有的受访者对于粉丝小说文本的阅读都具有强选择性,而不是被动的、被媒体操弄的盲目受众。粉丝小说对明星的符号意义的再创作必须符合粉丝内心对于其明星形象的认知形象。例如B:“写的不好我就不看……粉丝小说嘛,最重要的还是要,这个关键是这个明星要符合粉丝当中心目中的那个形象”; E:“ 每个人理解不是很一样的,有的人就觉得他应该很孩子气嘛,然后有的人又觉得他应该很有责任感,很有牺牲精神嘛,然后每个人写出来的不一样,那我肯定只爱看我想象中的那个人。”
有些女性阅读者甚至会因为找不到符合自己喜好类型的小说而放弃主动搜寻和阅读粉丝小说。D:“因为他们分开了之后的话,写文的这些人少了,豆花,因为他们的粉丝仍然很多。他们分开之后,有好多人都退出了嘛,所以写的人也少了,然后我自己也就是小说也不怎么看了,就看视频。”
通过对6位受访者的研究发现,粉丝小说的阅读行为在粉丝的明星认同感变化过程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
1.在明星认同的初期粉丝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地位。
信息不对称又称“信息偏在”,是指信息在交易主体之间的不均衡现象。粉丝由于信息不对称,会处于对明星讯息主动搜寻了解阶段。6位受访者主动通过百度贴吧,明星论坛等粉丝网络社群搜索其偶像的官方演出信息,相关影音信息以及其他粉丝的评论,以此来弥补信息偏在。之后间接进入粉丝小说板块。可见,6位受访者在粉丝对明星认同的初期,粉丝小说对于信息偏在的弥补作用低于官方信息与相关影音信息。
D:“开始的时候我不看他们的小说的,因为感觉小说没意思,我开始是搜他们的视频,搜他们的图片,不管是自制还是YY的图片或者是截图的那一种,然后等基本上把吧里的东西全部看完之后,没有东西可看了,我才开始转向他们的小说。”;F:“有文(粉丝小说)是我一个同学跟我说的,我一直不知道有文”。
同时,6为受访者都提到百度贴吧是是其明星信息接触的第一选择路径,可见贴吧作为粉丝的集散地和粉丝小说的试验场的重要性。
2.在6位受访者明星认同的第二阶段中,粉丝小说的阅读行为得到了强化
①粉丝小说扮演信息来源的重要性上升。D:“有的算是粉丝中的高层或怎么样,就是获得消息很多很多的那种。然后他们就根据那些小道消息啊,编文啊什么。所以你可以当做一定的信息来源吧,你会觉得哇说不定他们真的有过这种事情”
②粉丝小说参与了明星符号在粉丝心中的构建。D:“作者把他(明星)描写成那种有时很二,然后有的时候就是很抽风,再有的时候就很正派的那种。我也感觉,就是一开始的时候你可能通过屏幕里你可能这样想,但是这个小说呢坚定了我对这个印象的看法。”
③粉丝小说中对于明星符号的多样性再创作,增加了明星形象在粉丝心中的弹性和张力.粉丝小说扩展了受众对明星认同感,因为它将明星形象带入到一些不太可能获得广泛传播的幻想,并通过裁剪加工来适应文化缝隙群体(cultural niches)的需要。 D:“不管把他描述成什么样子,我感觉都会增加我对他的喜爱。”。
④同时,在粉丝对于明星事件的归因中粉丝小说可以起导向作用。C:“那个时候就写了很多文章,比如说希澈精神崩溃啊,然后你就会把这些东西全部都想到现实里面就觉得希澈精神崩溃了,那个时候就更狠韩庚,就觉得完了。”。
⑤粉丝小说可以扮演社群联结的纽带作用,激发粉丝文本创作的参与性,在社群中粉丝小说的交流已经成为粉丝们心中表达自我、展示才华以及获得认可的重要途径。B:“我们就是一个小团体吧传着看看,就是我们有个追星小团体,专门有一个本子写他们的故事,每个人就是根据上个人写一段然后写下面一段。”。
⑥大多数受访者在明星形象再构建的过程中存在明星和粉丝小说中人物形象混淆的现象D:“会倾向于认为这是真的,因为现实文嘛,现实文中就是作者如果写的好的就会有一个很现实的(感觉),就会真的认为这是一种很现实的感觉,真的是作者亲身见证了从他们出道到他们现在这一段的经历”。
3.在明星认同的第三阶段,粉丝小说在明星认同感变化过程的影响出现了三种分化
①混淆明星和粉丝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现象在3位受访者中一直持续。F:“看他们表演时经常掺杂看文时的这种情境,现在也会,因为现在自己还要写啊”
②有2位受访者,在明星信息接触的特定时间点可以把明星形象和粉丝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开。B:“我觉得刚开始追的时候分的不开,但是等淡了的时候,就分开了。我觉得这跟人的成熟啊,成长啊都有关系。我觉得追星期我觉得3年吧,3年以后就分得比较开了”;A:“就我们这种资深粉丝,从各种途径也知道他们其实生活根本就不像小说那个那样子,你才有更多YY(“”是当前 mop、天涯等大型网络社区中最常见的词语之一,指天马行空的想象。)的空间把他们写到小说里,想写成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就觉得他也不是这个样子。”
③粉丝小说的阅读对1位受访者的明星认同存在抑制作用。粉丝小说对于明星符号的再构建,其形象的多元性对粉丝起到了涵化作用,使得粉丝对于粉丝小说中人物的认同超过了对现实明星的认同,粉丝对现实明星的认同感受到抑制。B:“你已经觉得你想象的东西已经太丰满了,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你的这种想象了,所以之后吧就慢慢慢慢追星可能就变淡了。因为你觉得那个真人再完美吧也不及你心目中想象的那个完美。”
四、总结
在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 迷群可以藉由新媒介, 跨越真实与虚假, 追求暂时的愉悦,建立自己的认同和迷文化。粉丝在符号中找到自我, 从中得到熟悉感、安全感和情绪的满足。本文提出了粉丝小说在粉丝明星认同感的三个变化过程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及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明星有不同类型,我们将自己心中的完美的形象投射于明星身上,认同明星的镁光灯下的形象而非私人形象。我们在明星身上投射自我,每个人都可以在不同类型明星上看见自己,进而认同不同的明星。某些类型的人特别认同某个明星,藉由这种认同,人们进而找到其在社会上的位置。明星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是生活得更光鲜亮丽的普通人或者只是一个打发无聊、排解压力、提供谈资的电视形象。但对于他们粉丝来说,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蕴意。这个明星不仅激发了无数粉丝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唤起了他们最强烈的情感,提升了他们的生命体验。在粉丝小说中她们通过对偶像的投入和认同,获得了勇气、信心、快乐和满足。他们通过做粉丝开始了自我发现、自我表达和自我转变的生命旅程。本文对粉丝所形成的文化消费模式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补充。帮助我们了解粉丝群体如何利用新媒介技术生产、消费属于自己的大众文化以及如何与大众文化符号进行互动。
参考文献:
[1] 张嫱.粉丝力量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25
[2] 杨玲.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博士学位论文)[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9.
[3] 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0.
【关键词】网络小说 虚拟社区 迷文化
迷文化的研究在我国还处于一个理论亟需深化的阶段,对于迷文化的研究,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社会学、传播学、文字学或伦理学等角度进行的,从文艺学的角度也有,但是关注的是文艺美学等方面。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既是网络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大众文化极具有活力的因素。而目前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很少被我国研究者关注,加强对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的研究,对建设文明、科学、健康和理性的网络文化具有现实意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一、网络小说虚拟社区研究
对于网络小说虚拟社区的研究非常之少,只是在研究网络小说或虚拟社区时有所提及。作为网络文学的一部分,我国网络小说的研究也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关于概念的界定。网络小说的概念由网络文学的概念延伸而来,也和网络文学一样在概念的界定上存在着焦虑;将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进行区别,试图从区别中来确定网络小说的本体存在;分析网络小说的特征,凸显其大众性、自由性和后现代性;从文学本体出发研究网络小说的创作、传播、阅读、批评等。笔者发现,在这些研究中,网络小说与虚拟社区的关系一直是密不可分的,但是研究者虽然提及却并没有做更多的关注。比如,网络小说的“语言特色”时强调了网络小说的“网络话语”:“‘天涯的兄弟们,来点掌声!!!欢呼声!!呐喊声!!!!!可猫!!二楼的朋友们!!!你们的呐喊声我听不到!!!!’看到这样的话,不经常接触网络的人可能会有点犯迷糊,‘天涯’、‘可猫’、‘二楼’,这仅仅是形形的网络语言中的一部分”,这些网络语言的诞生,其实与作家和读者一起在小说社区的类似日常生活式的互动是分不开的。网络小说被改编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原因是“网络小说受众的互动参与为影视剧的生产提供观众支持”,网络小说受众的互动参与从何体现?主要集中在这些充斥着网络小说的虚拟社区。
对于虚拟社区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其理论成果为国内的虚拟社区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将人群社会区分为Gemeinschaft (礼俗社会,又译为共同体)与Gesellschaft (法理社会,又译为社会),由此为网络虚拟社区概念提供了理论源头。网络文化研究中最早提出虚拟社区概念的是莱恩・高德(Howard Rheingold),他提出概念的同时也界定了虚拟社区作为“想象共同体”的存在形式。
国内目前对虚拟社区比较全面与系统的专著是学者刘华芹的《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该专著对虚拟社区的结构、管理、意识甚至冲突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而这方面的硕士论文主要有《虚拟社区中的文化生产》、《虚拟社区的人际互动――以天涯社区为例》和《虚拟的空间和想象的共同体》。游梦潇在论文中梳理了虚拟社区的研究成果,分为概念的界定、虚拟社区的类型、虚拟社区及用户特征和一些个案研究,并将虚拟社区的人际互动模式综合为中心模式、渐进模式、两两互动模式和网状模式四种模式。肖蓉也以天涯社区的文化生产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文化生产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虚拟社区文化生产的特点,但是所关注的文化生产都是一些个体的现象,没有对群体就某一文化认同而进行的集体生产进行深入的研究,而这,正是本研究所关注的,并以网络小说虚拟社区迷文化为切入点。
二、网络文化研究
国内外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研究。学术界对其含义进行了大概分类:一是侧重网络载体的技术视角,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的物质基础上,把信息的发送和接受作为核心的新型文化。二是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白淑英认为网络文化的发生和发展是人类“在线”实践过程中生成和建构出来的生活样态,是在线实践的创造,把网络文化看成一个过程。
(2)对网络文化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国外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如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的“数字化生存”论,如丹・席勒(Schiller,Dan)的“数字资本主义”论,曼钮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网络社会”论等等。国内学者对网络文化的特征的研究体现在具体的分析与解读。
(3)对网络文化价值与影响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肯定了网络文化的价值,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如鲍宗豪认为网络文化的价值表现为网络的文化意蕴,网络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文化,网络文化语言丰富了人类文化世界,使人们有可能以独特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吴克明认为网络文化不仅是现代技术和文化现象的一次世纪性融合联姻,而且形成了人与网络文化和谐发展的新景观,具体表现在人的自由个性与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人的社会关系与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以及人的自然生态与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网络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个人的影响和对社会政治与经济以及伦理道德的影响。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化使既有文化发生了转向,即文化发展方向出现了异于既有文化逻辑预设道路的新的文化理念和实践:从现代性走向后现代;从理性走向感性;从精英走向大众。
三、迷文化研究
关于迷文化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西方对于迷或者迷群的研究经历了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以Henry Jenkins为代表,他从这些迷群的个体作为媒体受众是怎样接受媒体文本的过程这样一个视角展开研究,重点探讨媒体受众和媒体文本之间的关系。Liss A.Lewis则从“迷的定义”、“迷与性别”、“迷与工业”和“迷的生产”四个方面做了阐述。
第二次浪潮主要强调迷文化中关于社会的文化的等级的复制,研究迷选择对象和消费的时间与人们习惯之间的关系。如Chery Harris的《电视迷的社会学研究》。
第三次浪潮来临,Andrea MacDonald的《不确定的乌托邦:科幻媒体迷群和网际交流》,Kirdten Pullen的《网络研究》中的文章《我爱:创造一个网上迷社区》,还有Nancy K.Baym2000年出版的《打开,登录:肥皂剧,迷群和网上社区》,都是以网络社区中的迷作为研究对象。
相对西方来说,中国对迷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2005年,Matt Hills 的《Fan Culture》由朱华u翻译,韦伯国际文化出版,由此迷和迷理论在国内受到了学者关注。2009年,陶东风的《粉丝文化读本》由北京大学出版,该书第一次比较系统地翻译介绍了西方粉丝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见我国对迷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研究的理论大多是建立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迷的概念表述与特征的探讨
国内对于迷的概念的表述有两种,都是从语言学翻译的角度而来,一曰之“粉丝”,是英语单词“fans”的音译,一曰之“迷”,是属于它的意译,所以中国对迷文化的研究中对迷文化的概念有两种表述:粉丝/迷,粉丝文化/迷文化,有的学者使用“粉丝”和“粉丝文化”表述。而另外一些学者则使用“迷”和“迷文化”表述。从时间跨度上看,这两种表述都在同时使用,可见,目前的研究界,研究者使用“粉丝”或“迷”表述并没有统一,本研究采用“迷文化”来表述是为了更凸显其特征。
(二)对于迷现象的解读与审美价值的反思
赵文秀指出“粉丝”的现象表征并从而肯定“粉丝”文化的价值所在,从而进一步探讨“粉丝”现象对文化建设的启示。张晨阳肯定了迷的文本生产力的解放,指出迷文化与工业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蔡鹏飞不仅详尽地探讨了各种电视迷现象,而且从媒介文化的视角检视媒介与迷文化的互动,反思媒介与迷的对立困境。
(三)关于迷社区的研究
对迷社区的研究国内目前并不是很多,比较突出的是复旦大学的邓惟佳博士,其重点研究了迷群实践活动的自我建构和群体认同,探讨迷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如何建构身份认同,如何跨媒介和多元化的使用媒介,并以此凸显迷的“能动性”。另外邓伟从迷社区的“身份认同与建构”作了探讨。
从国内外对于迷研究的现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迷和迷文化的主要理论都进行了开拓性的探讨,但是,从目前的国内对于迷研究状况看,很少关注网络小说社区的迷文化建构。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网络小说与虚拟社区的研究,还是网络文化与迷文化的研究中,作为受众的网络小说迷,在网络小说虚拟社区所进行文化实践活动都渗透到了以上四大板块的方方面面,并以其为连结而构成一张纵横交错的文化网络,但是在以上四大板块的研究中都对其有所忽略,故而对国内的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是对中国迷文化的个性解读,也是对中国迷文化和网络文化的补充与丰富。
参考文献:
[1]光明,张钊.略论网络小说的写作特色[J].写作,2010,(1).
[2]谢宏娟.中国网络小说影像改变作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11.
[3]赵秀文.“粉丝文化及其现象的解读[J].新东方,2007,(9).
[4]张晨阳.“迷文化”:新媒介环境下的价值审视[J].中州学刊,2011,(6).
[5]蔡鹏飞.电视迷文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
[6]邓惟佳.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
关键词:AISAS,微博营销,效果测量
一、研究目的
微博营销是凭借微博这一平台进行的营销活动,其特点有:受众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具有一定的影响深度等等。自2009年8月28日新浪推出了微博后,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2010年底的6311万迅速增长至249亿,一年新增微博用户近185亿人,增长率高达2838%,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87%。以新浪微博为例,截止2011年12月,已有超过2亿的注册用户,每天微博量超过7500万条,超过40000家企业开设了新浪微博账号。
目前,企业微博营销业界研究使用微观理论较多,以AISAS模型为主。AISAS模型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的Web20营销模式中,消费者在接触到商品或服务的信息,达成购买活动后,还会进行主动分享,从而影响其它消费者,并经历这5个环节:引起注意、激发兴趣、信息搜索、产生行动、信息分享。本研究运用AISAS模型对新浪微博上的案例进行研究,在收集整理案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实证研究,建立企业微博营销短期效果的测量模型,并对此测量模型的适用范围和诸多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二、研究设计
AISAS模型为构建企业微博营销短期效果和粉丝数量的关系模型,以横轴表示时间,上下对称的纵轴表示企业微博营销产生的影响力效果。对比图1中的AISAS模型示意图,用O表示时间原点A和A’表示企业没有进行微博营销之前的影响力,B和B’表示企业刚开始进行微博营销时在微博中的初始影响力,C和C’表示企业在微博中的影响力自然衰减到最低点。AISAS模型时所使用变量定义如表1-1所示:
表1-1 企业微博营销的AISAS模型参数
模型参数 参数含义
TT 企业微博营销活动的微博数量
FL 企业微博的粉丝数量
HT 被微博用户转发的含有有奖营销信息标签的企业微博的总数
T 任意一个观测时点
t-1 时点t之前的一个观测时点
HTt 时点O到时点t之间被微博用户转发的含有有奖营销位息标签的企业微博的总数,用以衡量时点O到时点t之间企业通过微博销累积产生的影响力
HTt-1 时点O到时点t-1之间被微博用户转发的六有有奖营销消息标签的企业微博的总数,用以衡量时点O到时点t-1之间企业通过微博费销累积产生的影响力
HT 观测时点t和t-1间,企业通过短期微博营销发生的影响力效果变化量
a 企业在微博营销之前具有的品牌影响力
a0 企业品牌影响力a在短期微博营销中产生的影响力效果,是只与a有关的常量
a1 HTt-1的自然衰减系数,O a2 TT和FL相互作用对企业微博营销产生影响力的放大系数,a2>0
互动性是企业微博营销与以往营销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企业与粉丝互动过程中,一方面,企业越主动参与,粉丝的互动性越强,越有更多粉丝关注企业微博;另一方面,企业微博越多,关注企业微博的粉丝数量越多,企业与粉丝互动、粉丝与粉丝互动起到扩大企业微博营销的短期效果的作用越明显,因此提出两个相关假设:HI:企业微博数量与和粉丝数量正相关。H2:企业微博营销影响力效果与企业的微博数量与和粉丝数量正相关。根据AISAS模型,产生影响力自然衰减效应。本文的案例数据提取,采用每隔半天记录一次全部观测数据的方式,对于企业微博营销影响力效果的数据,尽管当期数据比前一期数据要小,在自然衰减过程中依然有前一期影响力越大,当期影响力也越大,因此提出另一个相关假设:H3:当期企业微博营销影晌力效果与前一期影响力正相关。
由企业微博营销过程中影响力效果的多层次传播复杂性可知:(1)任意观察时点的HTt-1对HTt、HTt+1… 都存在影响力滞后效应;(2)TT和FL的非独立性会导致多重共线性。考虑到这两个问题,本文采用一阶自回归模型,用以解决上述滞后问题和多重共线性问题。所以,根据国内研究的总结,笔者采用借鉴已有的关于TT、FL、HT的一阶自回归模型(王睿,2012):
HTt=a0+a1*HTt-1+f{TT,FL)
三、数据分析
由于新浪微博在2010年成为国内企业进行微博营销的首选平台,更多典型案例陆续出现。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回归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2所示我们可知:(1)a2可用来衡量企业微博营销的短期效果。(2)a2越大,表示微博粉丝越活跃,同时a0越小甚至为负值,企业微博营销的短期效果越好。(3)a2特别大的极端情况,可能有其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案例4是借助其明星代言人进行微博营销,在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后进行的微博慈善捐款活动,并在其中植入了企业品牌。在明星、地震、慈善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此次企业微博营销在仅仅1周时间的活动时间内,居然达到a2=2174,同时a0=-8750234,远好于一般企业微博营销的效果。事实证明,借助明星代言人,并选择好时机,企业微博营销会在短期内收到显著效果。
四、结论
通过对新浪微博上的五个典型企业微博营销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出结论:
(一)从宏观上看,根据建立企业微博营销的影响因素模型,企业微博营销的主体是“定位一行为一效果”,分别对应以客户为目的的营销战略、以信任为目的的营销战术、以绩效为目的营销评价三个步骤,其中“定位”正向“行为”,“行为”正向影响“效果”,也就是说,在进行企业微博营销时,应该先制订以客户为目的的营销战略,然后执行以信任为目的的营销战术,最后进行以绩效为目的营销评价。
(二)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得出以下建议:
1、企业应重视与真实微博粉丝的客户关系管理;
2、企业要避免伪造粉丝的虚假繁荣;
3、大小品牌有不同的微博营销策略,企业微博营销策略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作者单位: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统计报告[R].北京:CNNIC,2012.1.
[2] 王睿.企业微博营销影响因素与短期效果测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关键词] 偶像剧;叙事研究;新十年
作为叙事模式化而备受部分专家诟病的偶像剧,从21世纪初算起,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2001年首部偶像剧《流星花园》播出后创下当年最高收视率并风靡东南亚,掀开偶像剧热潮的序幕。从此,偶像剧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2002起,每年均有20部左右的偶像剧登陆荧屏,产量之丰可见一斑。且每年均有一两部偶像剧伴随着高收视率而成为两岸青少年或粉丝群讨论的热点。在论述过程中,如没有特别说明(如日本、韩国偶像剧),所出现的“偶像剧”均指台湾偶像剧。偶像剧作为海峡两岸青少年和粉丝群最受欢迎的电视剧类型之一,诞生十年尚无系统的研究总结。丰厚的台湾偶像剧创作实践和不断形成的观赏热潮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的理论研究。电视剧作为当代社会最有影响力的艺术传播形式,有着不断建构当下文化现实的突出作用。偶像剧叙事对形成当代青少年的情感价值与道德价值取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力图以叙事为切入点,遵循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十年来台湾偶像剧做一全面探索。
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电视剧叙事研究和偶像剧研究,以下就对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述。
电视剧叙事研究
叙事学在发展中发生了一些变化,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虚构性的叙事作品,非虚构性的叙事作品进入叙事学的研究视域,如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①电视剧也属于这一范畴。
电视剧叙事研究主要分为叙事学研究、叙事类型研究两方面。电视剧叙事学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专著论文均有一定系统性。研究专著有《电视虚构叙事导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围绕电视剧叙事的核心元素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影视剧作的叙事艺术》(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关注影视剧的叙事特质,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情节、冲突等方面,对影视剧创作进行了叙事学的理论总结。《电视剧叙事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在多学科比较中确立电视剧叙事的艺术特质,从而建构起电视剧叙事理论体系。《电视叙事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关注电视叙事学符号的构成,电视叙事学的声音、画面、声画关系,是对电视叙事的总括性研究。《电视剧叙事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分别从叙事模式、情节、样式、技巧、人物认同等方面,对电视剧创作及其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叙事学的技术分析和理论总结。《电视剧叙事情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主要从情节角度入手,对电视剧进行研究。《电视剧叙事话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则从叙述空间、叙述中的“时空结”造型和人物塑型等层面形式美学角度上考察电视剧叙事话语的深层规律。
电视剧叙事类型研究在国外已有一定的成果,如劳拉・斯・蒙福德的《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就具体地论述了肥皂剧的叙事特点及其性别意义。国内的研究还远没有开展起来,对于各种类型剧的批评琳琅满目,但是系统的科学的研究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和构成的著作较少,如《新语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关注1990年以来我国各类电视剧创作的特征和发展趋向。《电视剧艺术类型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围绕电视剧类型的形成原因、各种类型电视剧的发展概况及特征进行了全面介绍和分析。关注于具体类型剧的研究专著仅有《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05月)。相对而言,类型电视剧的叙事研究尚处于一个拓荒期。一方面,类型电视剧的叙事研究是与整个电视剧研究状况相适应,即总体并不令人乐观。②在国外学界,实际上是把电视节目的类型化与电视媒介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关于这一方面的重要文献,包括贾森・米特尔的《电视类型理论的文化研究》、布莱恩・罗斯的《电视类型研究》以及莫里・福曼的《电视类型出现之前的电视流行音乐的个案》③等。米特尔反复强调的是要把类型分析放置到一个更为广泛的文化语境中。
当前电视剧叙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结合叙事研究具体电视剧的论文和专著大都拘泥于内部形式分析而略显单薄;另一方面,在宏观理论层面上探讨的专著和论文,又容易缺乏微观研究,且存在概念体系上以及各种理论之间的众声喧哗、各自为政。研究类型电视剧的叙事和构成的著作很少,主要限于家庭剧和历史剧等研究,其他类型的研究尤其是偶像剧的研究呈现空白状态。
偶像剧研究
(一)中国内地研究
中国内地研究人员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目前尚无专著,只有论文。如2002年《我看〈流星花园〉――兼议青春偶像剧的价值取向》,关注偶像剧的价值取向;2003年《浅析台湾新一代偶像剧的市场化走向》,认为台湾偶像剧成功的市场化运作,值得大陆的偶像剧制作者们去关注去研究;2007年《台湾偶像剧的本土化实践》,探讨台湾偶像剧扎根本土的策略与努力;2010年《2009海峡两岸暑期偶像剧比较研究》,比较海峡两岸暑期偶像剧的异同;《台湾偶像剧中的青春镜像对青少年身份认同的影响》,侧重偶像剧的影响研究。
中国内地研究者对各国和地区偶像剧的研究论文比较多,截至2010年底共计217篇(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尤其对韩国、日本偶像剧的研究不少,已经出了一些硕、博论文。博士论文如《1980年后日韩影视剧在中国的传播》(暨南大学,2006);《大众叙事与精神家园――韩国电视剧叙事文化研究》(四川大学,2007)。偶像剧研究论文偏重于概述式探讨。
中国内地对电视剧的研究已较成熟,专著不少。其中,对日韩偶像剧的研究有一定基础,表现为论文多专著少。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无专著且论文较少,呈现出研究状态的空白化,其湾偶像剧叙事方面的研究最少,而市场分析与价值影响的研究偏多。价值影响的研究倾向于极性思维,在偶像剧影响的判断上,一些选项或观念过于二元和对立。这种选项在字面上明显造成一项是可取(积极、向上、健康),另一项则暗示(消极、腐蚀、有毒)。赞成后者的论文明显较多。④2009、2010两年,对台湾偶像剧研究的论文有增多之势。现象描述和规范性研究居多,但理论分析及其深度不够,所以解释力不足,对偶像剧创作实践指导作用不强。和偶像剧日益掀起的制作播出相比,研究明显滞后。
(二)台湾研究
台湾关于日、韩剧的研究相当多,范围也相当广,对于台湾偶像剧的研究也在渐渐发展当中。如以消费、认同的角度来检视日本偶像剧对于台湾年轻人的影响;以文化认同的方向来检视韩剧对于阅听人的影响,诸如爱情价值观和消费行为等的影响;以流行文化的角度来解读日本偶像剧的文本等。
而关于台湾本土偶像剧研究所涵盖的面向比较局限。台湾地区对台湾偶像剧的研究只有硕士论文,尚无博士论文和专著。台湾地区的研究论文多忽视电视文本的分析,有三种取向,一是针对制作与播出生态进行政治经济分析,如徐玉青(2006)《台湾电视连续剧评估准则之研究――从编剧及制作人角度分析》,台湾铭传大学传播管理研究所硕士毕业论文;再如张正芬(2008)《话题营销在偶像剧营销之应用――以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为例》,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二是对收视观众的接收与影响进行收视影响分析,如连丽雅(2008)《国小高年级学童偶像剧收视经验之研究》世新大学公共关系与广告系硕士论文。这类研究论文均是透过接受者的书写与口语陈述,作为诠释实践的来源,研究重心在于阅听众本身,而不是偶像剧文本。⑤这一种分析取向走着类似于人类学研究的路径,细致地梳理和研究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对偶像剧的收视及其相关影响,虽然研究重心不在偶像剧文本,但对偶像剧文本的再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三是对偶像剧的形式或内容进行分析。第三类取向的论文非常少。著名的有赵庭辉教授的《电视偶像剧〈熏衣草〉:爱情神话的建构与再现》,(台湾中华传播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电视偶像剧〈吐司男之吻〉:写实主义的建构与再现》,(台湾《传播与管理研究》第五卷第一期);《偶像剧〈流星花园〉的文本分析:青少年次文化的建构与再现》,(台湾《艺术学报》,第78期)。台湾地区对电视剧研究的专著较少。对传统电视剧的研究,“绝大多数电视剧研究者的基本立场,事实上受到实证主义(positivism)与行为科学(behavioral science)的影响,相当强调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功能。”⑥如果去系统查看台湾的大学图书馆馆藏和台湾各网络书店,均无法看到有偶像剧研究的专业书籍(娱乐八卦书籍不少)。台湾地区关于偶像剧的研究大多倾向于经济学与收视影响分析,缺乏电视文本分析,故而台湾地区的研究状态呈半边倒趋势。台湾地区价值影响的研究倾向于理性思维,在偶像剧影响的判断上,一些选项或观念不再二元和对立。这与内地研究形成反比。
综上,海峡两岸的偶像剧叙事理论研究明显落后于偶像剧的创作实践。其中,台湾方面倾向于对各个年龄层观众进行非常细微的梳理(如精确到某地的大、中、小学的某年级),偏重于探讨观众对偶像剧文本的接受和影响等内容。内地研究偏向于偶像剧文本的市场分析与价值影响且对价值影响的判断上倾向于否定或对立。目前国内外对偶像剧的研究尚属于起步期或空白期,因此,加强相关研究有弥补理论空白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 [法]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符号学美学》,张裕禾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页。
② 曲春景、朱影编:《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③ 上述三篇文献参见《世界电影》,2005年第2期。
④ 《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刊登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青春偶像剧研究的文章,大多集中于对偶像剧的表现形态及表现内容的分析及价值批判,批判其情节虚假及疏离现实的层面。
销方式,文章对中小企业开展微博营销进行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分析,并由此为中小企业提出可行性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微博 营销 策略 SWOT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1]。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我国网民主流人群的视野。自此以后,微博开始火爆起来,由此也催生了微博营销。就目前而言,微博营销已受到众多企业的追捧。
1 中小企业微博营销的SWOT分析
1.1 优势
1.1.1 成本低。微博营销并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只需要建一个账号,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把微博利用好,就可以花很少的钱达到营销的目的。可以说在包括微博在内的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小企业缩小了和大企业之间的“资本”差距。[2]
1.1.2 立体传播。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不能像大牌企业那样大打广告宣传牌。往往在宣传中,不能打出组合拳,只能采用单一的传播形式。但是在微博里企业可以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立体传播,进行品牌推广。
1.2 劣势
1.2.1 没有人气。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过微博:你的粉丝如果超过1百,你就是一本内刊;如果超过1千,你就是一个布告栏;如果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发行杂志;如果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如果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如果超过1000万,你就是一家电视台;如果超过1亿,你就是CCTV;如果超过10亿,你就是一台“春晚”了。由此可见,有没有人气在微博中是最重要的。对于微博用户来说,每时每刻都会被海量的信息所充斥着,他们不可能去关注所有的信息,他们只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人气高的微博用户自然更容易吸引他人的关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知名度不高,也没有像王石、史玉柱这样的企业精英吸引粉丝的注意力,所以往往粉丝不多,没有什么人气。
1.2.2 营销能力差。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就算是在国外,也还是处于发展阶段。而营销能力差恰恰是很多中小企业的先天缺陷,这些企业在进行微博营销时,盲目跟风,一味模仿,没有结合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进行精心策划,只是单方面的大量信息,失去了微博营销的功能。
1.3 机会
1.3.1 吸引关注。很多中小企业名气比较小,所处地理位置也比较偏远,很难获得消费者的关注。而通过微博,可以增加人气,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
1.3.2 受众忠诚度高。传统的口碑营销偏重于相识的人群之间,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信网络社区上不认识的“亲朋好友”的评价。在微博字数有限制从而比较零碎和片断化的情况下,粉丝们更关注实际有效的信息,一旦某个微博主得到受众信任,他就会成为受众锁定的信息提供源,形成比较稳定的“关注与被关注”关系。[3]
1.4 威胁
1.4.1 容易引发公关危机。微博的信息传播是一种病毒式的传播,一旦企业在微博中信息不当,将会在极短时间内一传十,十传百,从而引发公关危机。而中小企业在微博的舆论监测和危机公关处理能力上,都稍显逊色。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将会让企业陷入困境。
1.4.2 效果不佳。企业做微博营销,是希望通过微博这种方式吸引大量粉丝的关注,进而使这些粉丝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在微博投的广告或者促销,并把这些信息转发出去。企业最终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一切行为能够影响这些粉丝成为潜在消费者,刺激购买欲望,并把购买欲望转化成真正的购买行为。然而,事实证明,中小企业的信息往往不足以吸引大量粉丝关注。而且还有很多粉丝只是在跟风而根本就没有什么购买欲望,没有让微博的转发转化为实际的销售量,微博的营销效果不佳。
2 中小企业微博营销的策略
2.1 定位准确
首先要定位准确,解决“我是谁”这个问题。形象定位清晰了,微博运营也就成功了一半。建议从商业和营销传播的需要出发设计形象定位。譬如杜蕾斯的定位就是有一点绅士,有一点坏,懂生活又很会玩的人,就像夜店里的翩翩公子。星巴克官方微博的形象定位是一个有点小资,有亲和力懂得生活的服务员。[4]
2.2 找对搭档
定位准确是第一步的话,那么找准搭档就是第二步。因为“我是谁”定位好了,就得看能不能吸引你的用户关注这个“我”了。在这点上,有没有找准搭档就显得非常关键了。比如Vancl 就找准了新浪微博这个搭档。因为新浪微博的相当一部分人不仅是微博的用户群,同时也是网购服装的准用户群。Vancl选择与新浪搭档,就能够在后台通过对这些微博用户的语义分析、人口属性、参与话题、加入的社群、关注的品牌等等,筛选出哪些用户可能就是Vancl的潜在消费者。
2.3 内容充足
中小企业在微博营销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内容不充实,把发微博当成是发新闻稿,发促销海报。微博的核心就在于内容营销和关系营销,而众多中小企业在缺乏市场策划的情况下实施微博营销,只是模仿了那些新商品或人气商品,但是收到商品后必须在人人网的个人主页上发表试穿日记,并附上自己的试穿照片[5]。但是有相关调查显示,粉丝不是很关注互动性的活动,而是希望获得更良好的用户体验。促销虽然很吸引人,但是毕竟获得奖励的还是少数人,当奖励很丰盛时,它给予未能获得促销奖励的用户是一种心理上的打击。并且过度的产品促销,会和信息爆炸一样打击消费者的信心。微博的沟通和设置都应该更加的人性化和个性化,要和用户建立朋友关系。[6]
怎么和用户建立起朋友关系呢?中小企业往往比较急功近利,而微博营销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效果,取得成就。那么应该放长线,钓大鱼,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企业微博可以是轻松活泼、诙谐幽默地和用户聊天唠嗑,与用户一起来分享每天的喜闻乐见。
杜蕾斯成功利用微博进行品牌推广的案例就值得很多企业借鉴。2011年6月23日北京下了一场大雨,杜蕾斯官方微博就这么一条帖子———“北京今日暴雨,幸亏钱包里还有两只杜蕾斯。”除了文字说明外,还特意附上了一个男孩在雨天为了保护皮鞋不受伤,把套在鞋上的图片。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这条微博就被转发了7万多次,在表现产品性能的同时,还狠狠地幽默了一把。很多网友看到后,一笑而过,也记住了“杜蕾斯”。这种微博营销的理念就是记忆刷新。[7]
微博营销是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不管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在探索如何借助这种手段来推广品牌,提升名气。中小企业如果能顺应潮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采取合适的策略,必然能享受到微博营销带来的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微博.http:///view/1567099.htm.
[2]鲁永奇.企业,该如何经营好你的微博?[J].新领军,2011(2).
[3]杨自强.基于SWOT分析的微博营销策略探究[J].商业经济,2012(10).
[4]赵春芳.浅谈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微博营销困境[J].现代商业,2012(21).
[5]王利锋.走出中小企业微博营销误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2).
[6]武茜茜,张颖越.戴尔微博营销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启示[J].市场周刊,2012(5).
[7]韦婉辰.浅析网络营销策略之微博营销[J].科技信息,2011(20).
作者简介:
宁萍(1980-),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
Abstract: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s a new public medi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fter the micro blog, it has been developed to the fifth edition. Individuals or organizations can apply for the use of the individual or small media. However, quickly carrying out the good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for the registered platform is the key of platform construction to play the role of radiation. Based on the design of the transmission platform of auto we media of WeChat platfor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sign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ways of the transmission platform of WeChat we media.
关键词:汽车媒体;微信;传播
Key words: auto media;WeChat;transmission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180-02
0 引言
微信公众平台于2013年6月开始针对企业,个人,政府,组织等机构推出一系列合作推广业务。[1]国内像汽车之家,易车网等多加大型成熟的媒体机构紧随其后发展自身的微信平台。在国外,雅虎汽车,等多家汽车网站均选择在facebook上建造自己的传播方式。所以国内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巨大且富含价值的。截止到2015年,全国微信用户已突破亿级大关。[2]人们在微信上获得的不仅仅是交流和及时通讯,还有文化的传播跟知识的摄取。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这一巨大的用户群体设计并制造一个与汽车相关的文化传播平台。并且借鉴汽车之家的成功经验,结合微信公众平台为广大汽车爱好者提供以全面、专业、可信赖、高互动性的汽车内容,多层次、多维度地影响最广泛的汽车消费者,以成为具有一定价值的线上线下汽车互动自媒体平台。
1 微信平台的建设
1.1 平台的注册
如图1所示,首先注册好一个仅供注册公众平台的可用QQ邮箱。邮箱地址是。通过邮箱进行微信公众号的注册,并激活该公众账号。激活后填写完善各项资料。通过资料的真实性审查无误后,微信平台的注册便完成了。微信账号:fxpawc,全称:肥小胖爱玩车。
1.2 平台的建设
本微信平台建立三个大的菜单栏分别是“爱玩周边”、“爱玩内部”和“爱玩外部”。每一个菜单里面添加四项与汽车紧密相关的内容,一共十二个内容便构成了微信平台的全部内容,其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其菜单界面如图3所示。
“爱玩周边”主要包括“爱玩比赛”、“爱玩保养”、“达喀尔”、“实用品牌”四个二级目录,其菜单界面如图4所示,其中,“爱玩比赛”是将最新的国内外各项汽车赛事战况,以及参加者的个人资料通过图文或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各位顾客,同时还伴有丰富且易懂的赛车知识解读;“爱玩保养”是将最新、最近的汽车季节性保养小秘诀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达喀尔”是将一年一度世界闻名的达喀尔拉力赛的每一段赛事比赛通过图文加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实用品牌”是将世界知名的安全性能以及综合动力性良好的汽车品牌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的表达出来。
“爱玩内部”、“爱玩外部”也分别是由“小胖视频”、“小胖新闻”等四个子项目构成。其中,“小胖视频”是针对一些二手车卖家的车辆进行一系列项目的测试自主开发出来的,为购买二手车的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作用;[3]“改装”是关注最新的汽车个性化改装潮流、最贴身劲爆的改装案例解析,为喜爱个性化的爱车之人提供一些参考性的知识;“爱玩操控”是向广大的飘逸爱好者们介绍如何调节汽车的悬架,差速器,转角,轮胎等使得漂移爱好者们愉悦地享受漂移过程。
“玩车文化”详细的介绍汽车历史,讲述汽车底盘、车身、发动机、变速器所蕴含的秘史。还有一些举世闻名的车身设计大师、机械设计专家的人生侠文;“小胖新闻”快速的将近期各大汽车新闻,传递给我们的客户,为网友再现各种超级车展、报道汽车最新现场、诠释最新的行业动态等一切与车有关的事件。
1.3 平台储备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
为了让平台的内容能够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以目前所受欢迎程度最高的“百度云网盘”作为储备资源库,通过聘用3名图文设计员,不间断从互联网上的汽车免费资源内摘录一些最新的资源并进行整合最终得出一个图文结合的形式上传到“百度云网盘上”储存,这样就有优秀的图文资料通过储备资源库源源不断的放置在微信平台上进行传播。平台储备资源管理平台架构及工作流程如图5所示。
2 微信平台的推广
2.1 线上推广
合作互推,是进行线上推广最好最快的方法,发展到500粉丝便开始借助合作互推,互推后每次都会获得上百的粉丝,所以微信合作互推很重要。微博大号的推广,如果有巨大粉丝量的微博号资源,可以利用推广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平台,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别人互换。但是如果没有资源可以选择找一些微博大号给钱进行推广。依托平台推广,依托已经有名气、人气的平台,如人人、豆瓣、知乎、爱车贴吧、汽车之家等等,可以将我们要宣传的二维码做成签名图片(本平台的二维码示意图如图6所示)。
这样几乎每次评论都是一次宣传推广,且不容易被删。基于LBS的推广,这是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要设置诱导性强的签名,然后查看附近的人,如果签名吸引了别人,就很可能被关注。
想要在线上更好的推广,做好自生的优化很重要,让粉丝或准粉丝感受到我们的专业性和可读性。优化内容有以下几点:推送图文优化,只推送易读清楚的单条图文,优化图文搭配和排版,配色清新。自动回复优化,做好与读者的互动,让我们的“读后服务”更加专业,增加与读者的亲和力。这样我们的粉丝更加乐意将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介绍给朋友,这是很好的隐形的推广
2.2 线下推广
线下推广最多的、最有效的就是活动推广,通过策划一些活动来推广,比如关注微信公众号送礼品。借助“外联”的方式,例如先与一些汽车销售或4S店协商,以帮其宣传推广,来获得赞助,可以有优惠券、会员卡,然后再拿优惠券和会员卡招揽爱车粉丝,爱车、想买车的朋友可以通过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来获取优惠券或会员卡。
2.3 发展现状
本微信平台经过一年多的持续建设,目前已拥有“活粉”(活跃度高的粉丝)200余人,关注粉丝达到1000余人。到目前为止,平台发起线下活动推广活动3场,联合安徽天龙汽车服务公司等3家企业吸纳关注“活粉”百余人,在汽车爱好者圈内产生一定的效应。
3 总结与展望
通过持续不断的平台后源数据更新,微信传播平台最终会将集小型技术传播、粉丝集群为一体的公众平台,是集汽车产业文化与交流为一体化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集群体公众平台,承载着汽车产业、汽车服务业、全系汽车资料、全系汽车专修资料、汽车周边等等一系列的汽车产业文化,并包含着若干子平台,装载着的是不同的爱好与选择。通过主流社交平台进行传播打造成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自媒体,同时该平台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配当下的“互联网+”计划,为培养出专业创新的科学团队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然.社会化媒体时代人际传播的“复兴”.[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
选题一:移动直播
参考方向:移动直播技术升级、秀场直播模式分析、移动直播内容产业分析、传统媒体移动直播试水。2016是视频直播的元年,看看各大互联网公司、媒体在布局直播时的力度就知道了。直播实在是个太大的主题,虽然不能方方面面都进行研究,但你至少可以将关注点聚焦在某一具体领域,比如以《华盛顿邮报》为例分析媒体转型中的直播运用,再比如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的社交直播等等。
选题二:VR虚拟现实+内容
参考方向:数字媒体VR报道实践、VR纪录片的生产与分发、国内媒体VR新闻创新案例与应用前景。当今科技界聊的最多的话题,大概不是直播就是VR。VR真是一盘超大的棋,各个巨头纷纷入局,不管是VR硬件设备,还是VR内容生产似乎总有无穷的潜力等待挖掘,Facebook的小扎更是全力“押宝”VR。那你能研究些啥呢?数字化媒体如何运用VR进行多元化新闻报道呈现形式?VR内容生产的现状、前景与忧虑?更酷的同学是不是还可以学习美国大学生做个VR毕设?期待你们的脑洞!
选题三:资讯短视频
参考方向:国内短视频创业综述、青年用户短视频消费习惯调查、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特征。有没有发现一夜之间,短视频火了,网红、垂直行业、社交巨头...入局者甚多。媒体人转型投身短视频内容创业,更让大家对短视频领域充满好奇。短视频为什么这么火?为什么这么多媒体人将创业目标置于此?短视频是如何带来大规模流量的?互联网、媒体巨头又是如何布局短视频大棋的?……多看看相关研究,你或许会有更多灵感。
选题四:突发新闻报道
参考方向:外媒如何利用社交媒体报道突发、直播在突发报道中的作用、突发报道中的社交信源核实方法论。近几个月国际国内突发新闻不断,面对这样的突发新闻,媒体作何反应?如何报道?运用什么先进工具来提高报道效率?社交媒体如何聚合消息?发挥何种作用?成为“报道主力”后又对这个传播版图有着怎样的影响?……当下全新的传播环境中,这些都是值得走心研究的好问题。
选题五:IP价值
参考方向:媒体如何用IP思维打造新闻产品、特稿的IP变现之路、玄幻剧IP的营销与发行。将IP誉为当下互联网行业的掘金矿似乎也不为过。“IP是个筐,什么都能装。”看看暑期档热播的各大电影、电视剧哪个不是IP改变的功劳?里约奥运只知道follow宁泽涛、泥石流,却没发现体育爱豆背后的巨大IP价值?布朗熊、可妮兔超可爱,可她们同属的LINE“帝国”却靠IP衍生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年轻人,看剧看奥运看电影玩的不亦乐乎时,可别错过值得研究的论文选题哦。
选题六:新闻编辑室“黑科技”
参考方向:外媒编辑室如何运用AI系统提升效率、聊天机器人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全球机器人写作发展综述。诸多媒体似乎一直在致力于新闻编辑室的工具改革,无论是《纽约时报》的数据分析系统Stela,英国智能内容服务软件Echobox,还是具有写稿、聊天功能的机器人,它们都在尝试提高编辑室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传播效率的最大化。深入研究一下国内外媒体的编辑室工具改革,新闻业务小能手说不定就是你!
选题七:数据新闻
参考方向:媒体数字报道创新(以里约奥运报道为例)、社交传播环境下数据新闻的创新范式。
数字新闻仍是当前新闻报道的一个热门方向,从刚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中便可看出端倪。《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NBC、BBC等一票大佬媒体都使出浑身解数在数字新闻上做足功课。对新闻实务感兴趣的童鞋不妨多多关注这个领域。
选题八:粉丝经济
参考方向:SNH48的粉丝经济模式研究、社交媒体在粉丝经济中的作用、粉丝研究:新型粉丝关系下的粉丝权力。随着现在以TFBOYS、SNH48为代表的各类男团、女团的崛起,粉丝经济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粉丝权力如何将偶像团体推向名利的高点?偶像团体又怎样运用“粉丝经济”来稳固自己的根基?……这些或许都是值得你研究的问题。
选题九:网络综艺
参考方向:网络综艺与电视综艺的对比分析、网络综艺的营销之道(以《奇葩说》为例)、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互联网+模式创新。近年来传播环境的改变催生各种传播内容、传播形态的转变,网综作为当下的一支娱乐力量借助移动互联网大势迅速崛起。网综领域似乎从来不缺新玩法,卖污、神后期等等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网综术不断出现,冲击着我们的接纳能力。
选题十:媒体从业状况
参考方向:媒体人生存状况调查、海外数字媒体裁员背后的问题。关注媒体人从业状况的童鞋看过来!媒体转型的当下,当无冕之王的光环褪去,媒体人的生存状况究竟如何?他们过得还好吗?他们都在干嘛?媒体裁员已经从传统媒体蔓延到数字媒体了吗?这些令人揪心的问题,你或许可以通过对媒体人的量化研究与深入访谈入手。
论文关键词:《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角色,成人生活用品,潜在消费需求
1 引 言
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的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凭借中国式幽默和传统价值观,在吸引众多未成年观众的前提下,更赢得了广大成年观众的喜爱[1]。根据官方网络上的抽样调查显示,喜欢收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成人中,95%的人认为该片的故事幽默轻松,可以用来排解压力,此比例大大超过选择“制作精美、故事吸引人”、“孩子喜欢,所以我也跟着看”等选项[2]。面对如此巨大的成年观众市场,研究《喜羊羊和灰太狼》成人周边产品的潜在消费需求,对于发展《喜羊羊和灰太狼》成人周边产品将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
2 《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人生活用品的潜在消费需求分析
为了解广东地区成年观众对于《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人生活用品的态度与反应,以及他们对于《喜羊羊与灰太狼》成人生活产品的潜在消费需求情况,本人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针对18-39岁年龄段的成年观众,围绕十大典型周边产品类型:音像制品类、书籍类、文具用品类、公仔手办类、服装服饰类、生活用品类、食品饮品类、收藏品类、玩具类、饰品类进行初步调查。其中,半结构式的访谈地点为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工程研究所成高教学站市场营销论文,访谈对象是该站全日制与业余班的喜爱《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学生、老师和工作人员,总计50人;访谈的问题如下:
(1)以下与《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关的周边产品中,您接触过的有()
A. 音像制品类 B.书籍类
C. 文具用品类 D.公仔手办类
E. 服装服饰类 F.生活用品类
G. 食品饮品类 H.收藏品类
I. 玩具类J.饰品类
K.以上十类产品都没接触过(跳到第3题)
(2)从成人的自我消费心理需求出发,您觉得这类(些)产品怎么样?
(3)如果是自己用或送成年人,您会优先考虑以上十类产品的哪一类?
(4)谈谈您对开发适合成年人消费口味的这类产品有哪些看法和建议?您感兴趣吗?
从访谈的结果来看,初步调查的50人中,一致认为国产电视动画片的周边产品,在质量、实用性、色彩方面等做的都不是很到位,除了哄小孩,根本满足不了成年人的消费心理,所以他们只是喜欢通过观看这部动画片来放松心情,而并未太在意其周边产品如何。
因此从成人自我消费心理需求来看,他们会优先考虑与《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关的日常生活用品,因为在他们看来,毕竟是成年人的自身消费,实用性无论如何,都会占据着他们购买产品的重要位置。并且,他们也非常看好针对他们喜爱的动画角色来开发设计相关日常生活用品。
结合对以上50人的初步访谈结果,可概括出以下信息:
1)被调查者对于《喜羊羊与灰太狼》现有的音像制品类、书籍类、文具用品类、公仔手办类、服装服饰类、生活用品类、食品饮品类、收藏品类、玩具类、饰品类周边产品并不满意论文怎么写。
2)对于从成人的自我消费心理需求出发,围绕成人喜爱的动画角色,开发个性、有创意、物有所值的日常生活用品,大多数被调查者还是抱有非常感兴趣的态度。这对于发展《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生活类成人周边产品开了个好头,对后期设计研究将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
3 角色定位及其生活用品的潜在消费趋势研究
3.1 前期准备阶段
3.1.1 动画角色的选择
首先,结合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鲜明的七个动画
主角,作为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其中:
喜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男一号动画角色,乐观向上、坚强可爱、宽容、乐于助人,是青青草原上最帅、最聪明、号称跑得最快的小羊,每次都能识破灰太狼的阴谋诡计,拯救羊族群的生命,从而成为羊氏部落的小英雄;
美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的女一号动画角色市场营销论文,在羊村里最受羊羊们的欢迎,是大家跟风学习模仿的对象,不仅外表美,心灵也很美,同时,还是营养学家、美容师、模特儿、服装师,只要是与美有关的东西,她都非常精通。
沸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的男二号动画角色,是羊村里最健壮但同时也是最鲁莽的一只羊,对什么羊都看不顺眼,经常板着脸,弄出一副很酷的样子,对一些事情总是持反对意见,因而做出来的事经常令人啼笑皆非。
懒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的男二号动画角色,是青青草原上最懒的一只小肥羊,但因为比别人聪明,干活、读书都比别的羊快,所以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睡觉。他不爱运动,却聪明机智,而且临危不乱,总是一派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的感觉。懒羊羊的处事方式和为人品质备受成年观众认同。
慢羊羊:《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正面人物中的的男二号动画角色,是羊村的村长和大肥羊学校校长兼老师,羊族部落中的最年长也是倍受尊敬的长者,博览群书,平时最爱搞些小发明和小创造,是个乌龙发明家。
灰太狼:《喜羊羊与灰太狼》里反面人物的男一号动画角色,是狼族中贵族血统的新一任族长,同时也是青青草原最聪明却又最倒霉的角色。聪明自信、意志坚强、幽默搞笑、擅长发明、动手能力强、爱老婆胜过爱自己、为老婆花钱从不心疼、对老婆从一而终、从不藏私房钱、会做饭、会讨老婆欢心、典型的极品好男人,从而成为现代女白领们的新一代择偶标准;
红太狼:《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反面人物的女一号动画角色,是灰太狼的老婆,有个性、有实力、有气魄;长的花容月貌,身材妖冶市场营销论文,打扮得豪华高贵;刁蛮泼辣,非常喜欢引发家庭暴力,习惯用平底锅来管理自己的老公;但内心深藏着女人的温柔和善良,尽管老公一直抓不到羊给她,但她还是对其不离不弃;同时,对自己的孩子更是百般疼爱,尽显慈祥的母爱[3]。
图1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七个主角
3.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由于并非所有调查对象都喜爱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故本次大批量结构式问卷调查,先通过网上与实地的开放式访谈,访谈问题如下:
1.您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热心观众吗?
2.您认识的人中,有非常喜爱《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吗?
经过初步的调查与了解,总结出大概信息:在广州、深圳动漫产业最发达的两个城市中,成年人受动画环境的耳濡目染,喜爱《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年观众居多;在佛山,由于《喜羊羊与灰太狼》制作公司与佛山南海的联手打造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故其在该地段的宣传力度很大,吸引了不少成年人;而东莞,是《喜羊羊与灰太狼》大部分的周边产品生产基地,这也从侧面宣传了该部电视动画片,从而给当地成人一个动画氛围。因此,本阶段就围绕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这四大城市,收集18-39岁年龄段的成年观众,收集过程主要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最后采用随机抽样[4]的方法,进行问卷发放。
为确保能够集中收集到更多《喜羊羊与灰太狼》成年观众迷,本次收集阶段采取对调查对象进行个人隐私严格保密的承诺,共收集到成年观众共320人,其中:
广州—天河区,具有国家动漫产业基地、颇有名气的华南理工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自考动漫班、诸多动漫培训机构和动漫公司。因此选定其作为收集地段,收集成年观众共110人;
深圳—南山区[5],聚集了多家知名动画公司,如制作中国第一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的环球数码媒体科技研究(深圳)有限公司市场营销论文,还有迅猛发展的深圳大学动画系。故选定其作为收集地段,收集成年观众共100人;
东莞—凤岗镇,国内外动画周边产品生产公司聚集地,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现有的一些周边产品,且接触该动画角色周边产品的成年人居多。故选定其作为收集地段,收集成年观众共60人;
佛山—南海区[6],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制造公司---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中国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因而该公司在此区对该动画片的宣传力度相对最大。故选定其作为收集地段,收集成年观众共50人论文怎么写。
3.2 问卷调查阶段
针对最具动漫氛围的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这四大城市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年观众迷,进行的问卷发放与收集情况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七大城市的问卷发放情况
城市
调查形式
有效问卷(份)
广州
实地调查
100
深圳
网上调查
95
东莞
网上调查
57
佛山
网上调查
48
统计结果为:随机发放问卷共320份,去除废卷和无效卷共20份,有效问卷共300份,有效回收率达94%,从而很好地保证了问卷结果分析的代表性。其中,300个被调查者中50.3%为男性,50.7%为女性,这与收集过程中的情形观察有很大联系;年龄均控制在18-39岁之间;未婚者占总人数的67%,已婚者占总人数的33%;受教育程度以大专及以下为主,占39%,次之为硕士及以上,占32%,本科学历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29%;职业分布比较广泛且均匀;大致月收入在5500元人民币以下的占84%,5500元人民币以上的占16%。
3.3 统计分析阶段
3.3.1角色的定位
图2四大角色的被选数量
根据统计结果的显示可知: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灰太狼的被选次数较多,被选数量分别为195人、33人、97人、275人(如图2所示)。其中,灰太狼由于自身的好男人形象,而拥有众多成年的忠实粉丝;其次是喜羊羊,勇敢聪明,而深得被调查者喜爱。这两个角色,恰是该部动画片的正面角色男一号与反面角色男一号,与动画片的片名《喜羊羊与灰太狼》非常吻合,也与本人的前期预想完全一致;懒羊羊市场营销论文,虽然又懒又爱吃,但由于他的聪明过人,还是有97位成年观众对其情有独钟;对于选择美羊羊的人数,则相对其他三个动画角色要少很多。由此,将研究范围定位于两个较有发展潜力的动画角色上:喜羊羊、灰太狼。
3.3.2角色生活用品的潜在消费趋势
根据已定位的动画角色:喜羊羊与灰太狼,来统计被调查者对于其生活用品的潜在消费趋势。经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中的统计分析结果,加上问卷中收集到的开放式问题答案,不难看出,在个性张扬、创意十足、实用性强的产品前提下,还是有很多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成年动画迷,愿意接受《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相关动画角色生活用品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点缀单调乏味的枯燥生活和放松紧张的生活节奏。
表2 定位角色的潜在消费量
喜羊羊
灰太狼
被选数量(人)
195
275
“想要”频数
156
219
潜在消费频率
80%
80%
4 总 结
因此,基于国产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围绕成年观众开发其成人生活用品,只有针对较有发展潜力的动画角色,才能激起成年观众的自我消费心理,这对于发展该动画片其他类型的成人周边产品,也将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亚玉.《整合营销的启示》[J].中国电影报.2009,7
[2]baike.baidu.com/view/752644.htm#9
[3]baike.baidu.com/view/752644.htm?fr=ala0_1_1
[4]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