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07: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学概论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多媒体教学
农业概论设计的内容很多,既有国内农业发展的介绍,也有国外农业发展的介绍。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加入电子元素。多媒体教学通过把图片、声音、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经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一目了然地表达了传统板书所不能体现的知识,节约了教师书写板书时耗费的时间。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加教学容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而对于在传统教学中很难体现的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地理区划等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既直观,又生动,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弥补了教学条件的不足。当然,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教师讲解时一味依靠多媒体,使得课堂气氛不理想,教师失去了主导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结合起来。
2.实践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知识来源大部分来自教材,课外书和教师的讲解。而对于农业概论的教学来说,其涉及的内容既有农业生产过程,又有农业经营过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尤为重要。一方面,利用学校周边的农业研究院、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农业观光园、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生产合作社等,通过参观、调研,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不同层次、结构的农业设施特点;另一方面,也可带领学生深入蔬菜大棚,山间林地,田间地头,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取最新数据,弥补教材老化与区域不同带来的问题。根据贵州省农业生产实际,可在茶园、林地、烟草和中药材种植区设立长期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充分了解我省农业生产的特色和优势,进而学习更为实用的生产技能。此外,也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完成对农业概论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巩固。
3.其他教学方式
除上课时,使用传统讲课方式和多媒体教学外还应该采取其他的教学方式,因时制宜,因内容而变,教师在深入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采用多样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问引学、以玩教学、课程讲座等。以问教学指教师备课时,对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后,总结出几个概括性问题。在课堂开始前就以提问的方式来对本节的内容做一个引导,让学生带有目的的去听,这样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听讲。在课堂结束前进行提问,检验学生的课堂效率,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可以对上课内容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以玩教学是在理论性知识较少而实践性知识较多、又不能同时提供实践基地条件的时候,教师将教学内容以游戏的方式来进行,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合作能力;课程讲座则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邀请行业专家、农业推广人员、其他专业教师等举办相关讲座,以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将课本知识与实践良好结合。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鼓励学生举办讲座,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选题,通过查阅资料、拜访专家学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讲座内容,向同学们进行课程讲座,这不但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对良好学风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对于课程作业的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程作业教师多是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书面做答后提交,但是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更是不能保证作业的独立完成。随着教学模式的改进,课程作业也必须创新,教师可根据农业概论课程理论性较低、实践性较强的特点,适当地将课程作业改为辩论赛、演讲或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如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农产品安全、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内容可采取以上方法进行,引导学生关注农业领域的最新技术、生产方法、最新成果。而类似于转基因农产品、食品安全、农业信息技术等这些讨论的比较广泛的话题,通过辩论等形式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这比单纯的上几节课收获大得多,而且通过这些方法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在实践基地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将课程中所拍摄的照片、视频,做的笔记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做一个PPT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基地学习时带有目的性,集中精力学习,同时也督促学生对教学知识进行反思与提炼,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二、提高农业概论教学质量的建议
1.结合本土特色,自编讲义
现有的农业概论教材,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农业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业概论》和刘巽浩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农业概论》等。这些教材都有各自的体系,但无论是哪本教材结合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授课时,都显得不够贴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专业的需要,参考各种版本的《农业概论》教材,量身裁定教学内容。考虑到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业生产活动穿插到课堂中,如茶叶、烟草的种植与加工;山地农业及其机械化等。其次,在讲义中应该特别突出农业生产的三个层次(技术层次、经济层次、生态层次)的效果,使讲义更能够接近生产实践,增强其实用性。
2.善于利用各类教学条件
在教学条件上,农业概论课程可以使用的教学设施较多,如学院现有的生物技术实验室、农产品物流实验室、园林实验室和经济管理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都配有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数据分析软件,学生可在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实用技能,对强化农业概论课程的学习有很好的作用。
3.利用现代传媒,广泛收集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案例
现代农业发展日新月异,课本上的知识点已过时或不够全面。为了拓宽教学内容,在日常学习中应注意收集各类相关信息。如央视二套的《生财有道》、七套的《致富经》、九套的农业纪录片、十套的很多农业科教节目,都是以农业种植、养殖、农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科学技术等内容为主,生动直观地为我们讲述现实中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应当注意收集,并把这些信息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丰富专业知识。
4.注重培育服务“三农”的执着精神理念
农村的世界里不是没有美,是我们没有去真正品味它的美!所以,教师要引导农村中学生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切切实实地观察自己身边的独具特色的人、事、景、物,随时随地积累写作素材。总而言之,农村作文教学只有立足于农村,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走出困境。
二、端正态度,加强学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立足实际,作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新课改下作文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时间、地点以及作文方式。如教师不仅可以根据农村时令的变换安排相应的课题,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相应的材料,也可以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积累优美的句段,以丰富作文素材。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生活感悟与想象力的培养,有意识、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人、事、物、景中发现写作素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作文写成观察日记、生活杂录、实验报告等多种文体形式。对于写作基础薄弱的农村中学生来讲,我们可以提倡学生模仿和借鉴好的文章。模仿包括:文章里好的句子、段落、篇章以及结构、立意等。学生的摹仿力很强,只要细心指导,仿写文章也一定会成功。实践证明,模仿能使学生夯实写作基础,提高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写下水文,给学生做示范。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文章,说出自己的立意、构思过程,那么学生受老师的影响,不但会喜欢上写作,还能学习到写作知识。所以,我认为教师写下水文也是有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方式之一。
(二)以多种方式,帮助农村中学生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
新课改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拓宽自身知识面,积累语言。如每周安排一到二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并且摘抄精彩的句子和段落,之后在班上交流;要求学生每天观看新闻节目,记录下国内外的时事,然后在班内组织召开小小新闻会,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看法,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召开主题班会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等,丰富学生的生活,这样他们写起文章来就不会胸中无物。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时批改学生作文,多激励、表扬
从学生方面考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及时批改学生作文,多激励、表扬,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位西方学者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放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要多肯定、少批评,多指导、少指责。即在面对学生的作文时要抱一颗“人文关怀”的心去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一个精妙的用词、一个优美的句子,都应及时地给予中肯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兴趣。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和空间,让成功成为学生写作的兴趣之源。如可以办班级作文报,专门刊登学生的优秀作文或精彩句段,也可以鼓励学生办自己的作品集,在班上、家长会上传看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写作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写作的兴趣。
(二)及时批改,多激励、表扬
教师批阅作文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如可有选择地当堂讲评,让学生学习到作文批改的方法,或鼓励学生自我批改、互相批改。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发现写作优点,指导写作方法,并指点迷津,在学生困难时扶一把,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写作太辛苦。而作文讲评要在学生写作感悟和热情消退之前,让学生辛苦写作后尽快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作文的进步与不足,进而树立写作的自信心。
四、总结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调查,摸清本地自然教学条件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我国幅员广大,各地自然情况千差万别,教科书中的具体材料不可能完全符合当地的情况。因此教学时应从当地的自然情况出发,选取当地的相应材料来替换或补充。”为此,我们在分析教材、弄清教材对自然条件要求的基础上,组织教师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对本地的自然资源、环境情况、本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本校的自然教学条件和现状、学生对自然课的认识和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研究。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本校要按照自然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自然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一)主要优势
1.选择感知材料的优势
自然课以学生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为认识对象,课本所列举的动物、植物、土壤、岩石、矿产、水域等具体事物,在铁坪村的山上山下,有85%能直接找到,有10%能找到相应材料来替换或补充。如课本涉及的102种动物,这里能找到82种;有关的土壤、岩石和能源矿产等,在周围地里、山上、煤矿里能找到18种。这是农村学校自然教学得天独厚的物质优势。
2.学生感性经验的优势
铁坪村小学的学生都是来自邻近三村的农家子弟,他们开门见山林,低头见田园,长期的山乡生活,不仅使他们有机会认识大量的自然事物,了解山村四季农事和物产,而且他们在帮助家人从事放牛、砍柴、打猪草、种菜等家务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人类探索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亲自经历。他们生在山村,长在山村,对家乡自然界的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所有这些,都是农村学生学习自然的认识优势和情感优势。
3.组织实践活动的优势
铁坪村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山村,种植业特别发达,山上有茶场、药材场、果园、林场,山下有农田、煤矿,家家户户有菜园、香菇棚、自留山。形式多样的生产基地,为学生的采集、制作、栽培、考察等自然研究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地。农民有丰富的种植、栽培的生产经验,他们可成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技术指导。可见,农村具有自然教学天然的环境优势。
(二)主要劣势
我校是位于荆门、南漳、当阳、远安四县交界的山村。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学校交通不便,规模很小,正规实验设施和自然课师资不足。三年前,学校一无实验室,二无生物园,仅有的几件演示仪器既不能用,也无人会用。自然课作为“搭头”人人可以代,随时可以减,照本宣科是唯一的教学方法。设备和师资成了影响农村自然教学的两个难题。
二、联系实际,探索自然教学改革出路
承担实验课题以后,我们一方面组织教师学纲,端正对自然学科的认识,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扬长补短,积极进行自然教学的改革实践。
(一)扬山村材料之优势,补正规仪器之不足
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实验的教育价值往往与仪器的复杂性成反比,学生用自制的教具,虽然经常出现毛病,但它却会比用仔细调节好的仪器得到更多的东西。自然教学大纲指出:提倡教师和学生共同开辟自然教学园地、自然角、搜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学具,改善观察、实验条件。为此,我们发动师生自力更生,从以下几方面对自然教学材料进行了改革。
1.作为认识对象的材料由学生自采自带
对于动植物、土壤、矿物等认识材料,我们一般布置学生课前自采,上课时自带。教学效果好的材料便制成标本保存下来。如教《植物的根》一课,我们通知学生提前到自然界中采挖植物的根;教《植物的叶》,我们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采摘叶形、叶缘、叶脉、叶柄等各不相同的叶;教《壁虎和蛇》,我们也同样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活标本(壁虎)。
2.简易的实验器材指导学生自制自带
教学中有大量的仪器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制自带来解决。如在教《四季是怎样形成的》一课时,我们让每个学生用铁丝、乒乓球制作地球仪;做实验缺少酒精灯,让学生用墨水瓶、铁管等材料自制;缺少漏斗,用塑料瓶子去底后代替等。
3.复杂的器材由教师自制或找合适的东西代替
有些教学内容必须用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才能比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在课堂上能给学生形象生动的感知,我们自制了大量的教具。如三球仪、简易照像机、飞机升力演示器、热胀冷缩演示器等。这些教具用于课堂,解决了教学中一些难点问题。对于实验所需的一些常规设备,如水槽、烧杯等,则一般用生活器具来代替。如水槽用脸盆代替,烧杯用茶杯代替,鱼缸用大罐头瓶代替,滤纸用毛边纸代替。对于那些少见的自然物则选取本地的性质相似的同类物来替代。如在教《植物怎样繁殖》一课时,不仅准备了天竺葵,还补充了红薯藤、石榴、柳树、紫薇等植物的茎,让学生广泛实践。这些自制、替代的材料用于教学不仅能被学生接受,而且教学效果好。
(二)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优势,提高自然教学质量
1.选择典型环境进行现场教学
对于有关客观环境的教学内容,城区学校一般采用挂图、录像手段进行。我们则充分发挥铁坪村的环境优势,大力提倡走出教室进行现场教学。如在教《水·土·植物和人》一课时,我们以大雨过后的蔡家沟一带作为教学现场。在蔡家沟一带,学生们亲眼看到,农田含沙量大,庄稼瘦小,农户房屋破烂,家境贫寒。针对这些实际,同学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样的现场教学,学生不仅亲身感受到了水土流失带给农户的严重后果,深刻领会到了水、土、植物、人四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治理蔡家沟的设想和建议。有的认为应大力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制止乱砍乱伐;有的认为应迅速在河的上游修拦沙坝、水库,减少沙石流失;有的认为应加强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等等。学生把自己的建议整理后,交到村委会,得到村领导的重视和采纳。
在教《能源矿产》一课时,我们把学生带到15里外的马河煤矿,让学生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深入矿井,实地考察。考察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他们亲眼看到:煤在地下是分层排布的,有的水平,有的倾斜,有的断裂,它们都夹在沉积岩中。学生在煤层中还找到了大量的植物化石。根据实地考察的事实,学生很自然地推想到了煤的形成过程。
据统计,小学自然课中的30%的教学内容可安排在校外进行。四年来,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尽量把学生带到最理想的环境进行教学。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利用本地有利于自然教学的客观环境进行现场教学,虽然花费的时间多,但它能真正做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和应用知识”,收到一举多得的教育效果。
2.营造小“自然”,充分利用生物园地进行教学
山区学校具有土地宽阔的优势。我们结合本校条件,发动师生自建生物园。建起了大小42个植物床、4间饲养栏、1个香菇场。每年春、秋组织学生到野外采花木、挖树桩、找奇石,移植于园中;每到植树时节,组织学生进行播种、扦插、嫁接等活动,如今园内各种典型植物已有56种,饲养的猪、狗、猫和从外面引进来的鸟、刺猬、青蛙、蜗牛、昆虫等动物达40多种。学校生物园的建成,既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材料、露天实验基地,又为校园绿化提供了大量的花木幼苗。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生物园进行教学,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我们组织学生到园地上课;对不易观察的材料,如地下茎、根等,我们把它们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如教《植物与环境》一课,为了让学生亲自研究植物与阳光的关系,让学生在植物园选取两株种类一样、大小相同、环境一致的绿色植物,在每株植物上扣一个开有“窗口”的纸盒。过了四五天,让同学们把纸盒揭开再观察这两株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通过亲自对比实验、观察分析,正确地认识到植物与阳光的依赖关系。又如教《植物怎样繁殖》一课后,我们让学生到植物园对植物的根、茎、叶分别进行繁殖实验,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他们发现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能用茎繁殖。在教《植物的根》一课时,教师把准备好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植物的根带进课堂,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他们很快认识了根有直根、须根、贮藏根。
3.利用实习基地进行乡土教材教学
铁坪村的农民亲身感受到靠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开发多种经济作物,又缺乏应有的技术。从这一实际出发,我们针对本村相继引进的一些经济作物补充了《桃树的栽培与管理》、《香菇的栽培与管理》、《盆景制作》等乡土教学内容,并把学生带到离校2里远的实验基地(铁坪村油桃基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除草、剪枝、施肥;同时要求学生配合家长大力发展家庭木耳、香菇生产,巩固所学的实用技术。通过以上活动,既对学生进行了劳动锻炼,又使他们掌握了一技之长,深受家长欢迎。
(三)积极开展课外活动,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学生认识某一事物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这种认识不因课堂教学的开始而产生,也不因课堂教学的终止而结束。因此,教学中我们根据农村学生课外时间充足,常与活生生的自然事物、农业生产相伴的生活实际,把自然课前和课后当作整个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狠抓了课外观察实践的指导。如在教《昆虫》一课前,我们让学生到野外去抓虫子,带进课堂进行研究。在抓虫子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许多关于虫子的生活环境、外形特点、行动方式等方面的感性知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认识基础。课后,我们又组织学生对稻田的昆虫进行观察研究。通过观察,同学们不仅对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而且还提高了消灭害虫、保护益虫的认识。又如学生学习了地质单元教材以后,我们组织学生对当地的岩层进行考察。通过考察,学生发现小林湾一带的岩层都属沉积岩,在岩层中还发现了不少植物化石。根据这一事实同学们开展了讨论,推断出两亿年前这里曾经有过茂盛的植物,这些植物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经过许多年复杂变化,有的成了化石,有的可能形成了煤。为了证实地下有煤,他们把夹在岩层的黑色土石带回学校进行实验分析。把黑色土石做成煤球,然后放进火炉烧,烧过之后,他们发现煤球的质量减少了百分之十五,这说明黑色的土石里含有能燃烧的东西,这些能燃烧的东西可能就是煤。同学们把这次考察情况报告给村委会,得到领导高度重视,并请专家进行了勘测,证实小林湾一带确实有煤。
三、教改实践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一)根据农村实际,利用当地有利条件,搞好自然教学。对于自然教学来说,农村学校可供利用的优势是绝对的,面临的劣势是相对的,只要我们遵循自然学科的特点,根据本地自然条件的实际,扬长补短,真正让学生到自然界中去“真刀真枪搞科学”,自然教学是大有作为的。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体质;措施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质健康被现在的老年人越来越重视,而被成、青、少年一代则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忽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孩子都告别体力活的年代,繁多的作业以及补习班让我们不得不担忧孩子们因缺乏体力活动,而出现体质下降。
一、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普遍原因
(一)过大的学习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更注重,对孩子的期望也提上日程,父母们纷纷把子女送到一些课外培训班、补习班等等加强学习辅导。课业繁重,学生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锻炼身体。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残留在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教师身上的分数录取制仍然没有改变,一年级的孩子是很有灵性的,而回头看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被繁重文化作业所“压迫”,长期发展下去不仅影响孩子的体质健康,同时还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营养搭配的失衡
饮食营养的优化搭配在小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期间有助于补充每天都需要的能量。而今的时代,许多农村生活水平城市化,富足的父辈充分地满足孩子们在饮食上的需求,各种碳酸饮料、洋快餐虽然丰富了学生饮食,却对孩子的体质健康无益。
(三)学校体育课教学实施的不到位
国家明文规定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但是实际的一小时锻炼又有多少学生充分利用到了呢?一方面部分体育教师为了避免学生锻炼出事故大大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许多体育器材在学校里只是一种摆设;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以致造成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忽视,尤其在一些农村学校里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许多体育教师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由于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教学技能的有限,小学的体育课等于是学生的休闲课,毫无实际的运动,甚至连体育课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一个人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品质,可以培养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文化课无法替代的。
二、小学生身体体质改善的措施
(一)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拥有健壮的身体,才会更好地去学习知识,改造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小学生的体质的提高,从小培养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思想,这为将来建设祖国创造良好的条件,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以健康的体质为基础,严格地把关,真正的从小学就开始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
(二)增强体质,切实促进心理综合发展
在文化课学习之余,有效地结合一些体育活动,能使人体左右脑的运用平衡,同时喜欢玩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现今的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比较脆弱,知道父母用心良苦,所以也不怎么会对父母说,长久发展下去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发育不良。体育运动,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对学习压力紧张的孩子们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三)增强体质,提高社会适应力
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而体质健康的人更容易适应新型的生活。只有拥有健康的体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压力和责任,相反没有健康的身体,即使从事尖端的科技也是短暂的。从小只注重小学生的文化成绩,只是片面地发展学生。
三、提高学校体育,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归究于农村学校器材缺乏、场地有限等客观因素上,而往往忽视教师自身的原因。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体质状况相近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接受两位不同教学方法的体育教师的授课,一个学年下来学生的运功能力,运动兴趣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也充分说明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必然会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
(一)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动,爱新鲜事物,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需要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开始教学时注意紧抓学生的课堂纪律,之后不必担心不好组织,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适当的“松”,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有效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
首先,体育课堂教学疑问化。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又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进行跳远的课程上,让学生们尝试,并对比思考如何能跳得远,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脚后跟着地,为什么起跳时要快速收腿,落地时为什么要屈膝缓冲落地,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主要在于体育教师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如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篮球的故事,并利用学校的场地,给学生们自主的空间,以教师为裁判,学生分成几组,其他班级成员为拉拉队,以五分钟为半场规划,对一般的犯规给予默认,提高小学生的激情,以进球的多少和大型的犯规次数给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并给胜利的一方发小奖品。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去进行下一步的学习,积极地提高体育课的兴趣,快乐地参与体育兴趣活动中去,从而间接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这说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更多的在于体育教师的培养。
最后,加强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加大小学生喜欢的教学竞赛课程安排和娱乐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有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激发学生自足锻炼的热情。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真正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同时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心,也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优美语言艺术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程度。我们应该用小朋友的语言特色,诙谐地给予他们幽默,让他们在被肯定中增加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课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如在传接球技术教学时,有些男生做得比较好,应该多表扬,同时请他为大家做示范,完成时不论好坏,都请同学们掌声鼓励。借以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认真上好每堂体育课,而且又成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四、建立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
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态度,加深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认识,这离不开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评价既可以帮助也可以提高对体育的情意、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
首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英国教育家洛夫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振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一样。这说明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对体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其次,广泛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这不仅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主人翁的角色;又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推进学生的认识和行动,努力去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再者,适当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能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更好地掌握,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的合理开展,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改革的信息,有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智力技能和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
使教师明确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个别对待,同时也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我。积极给予学生正确合理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提高对体育的兴趣,才能让让学生在激励满足中成长奋进。
五、结论与建议
在新课改的今天,要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离不开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带动小学生。让小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就需要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要想提高学身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找出学生讨厌上体育课的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基本上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经过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建立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是促进体育课质量强化,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积极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质才能更好地改善,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王佩铭,刘炎辉.体育与健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落后的学校体育教学观念,不够重视学校体育的功能。
不可置疑的是,大部分城镇和农村之间存在各方面比较大的差别,家长们急功近利,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根据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决定对孩子的奖惩。并且目光不够远大,只是集中高考上,只求孩子能够考取好的成绩,所以所有与高考成绩挂钩的学分都会认真对待给以足够的重视,而像体育这类不纳入高考成绩中的学科则既得不到家长的重视,也得不到相关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视,所以对孩子是否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根本不在乎。而相关的领导,同样在利益的驱使下,只关注本校的升学率以及学生考取的高考成绩是否足够高,是否影响到本校的招生率,而对于体育教学的作用,无人问津,大家甚至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体育课只不过是让学生自己玩耍的时间,试问,在各个社会角色都不重视体育课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很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呢?其教学施行的关注度可见是有多么地差。
2.教师教学人数不够,传统的教师教学观念难以改变。
近年来,受领导观念和地方人事制度的影响,专职体育教师的教学素质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特别是村级学校,专职教师的数量简直屈指可数,好多不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师进行教学。因为并非是专业教师,所以在教学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施行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把体育课当成是应付学生的时间,随便敷衍了事,只求体育课上不出事故,这样子的心态,怎么能够使体育课见成效呢?
3.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导师体育教学难以进行。
体育本来就是一个结合游戏且在课堂中进行的活动的学科,所以体育课受到学生的青睐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事实却相反,学生不但部队体育课感兴趣,甚至厌倦体育课,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学习压力大,认为体育课占据了他们的学习时间,认为体育课应该用来抓紧时间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认识不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特别是女生,在体育课中经常会用各种理由来请假,甚至以不屑的态度对待体育教师,如此,体育教学便难以实行,教师根本没有办法很好的进行体育教学。
二、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对策
尽管农村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但是仍有相应的对策来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
1.适当增加对农村体育教师的培训。
无可否认,农村的教师素质与城镇教师的素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减少的,所以需要利用积极的方法来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使他们的教学素质能够达到教学标准。
2.体育教师要更新自己的传统观念,从而适应新课改。
农村体育教师要深入学习新课改之后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以及指标,多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从而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足够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尽量使自己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总结
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改革策略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还是相当低的,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们始终用比较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教学,不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课堂气氛不活跃,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例如,在课堂上,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述课文,而学生只是在下面听听,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课堂参与度也不高。所以,长时间下去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就比较死板。导致老师教育方式单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方面,是由于老师们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且自身素质不高,没有创新意识,所以上课时教育方法比较机械。另一方面,是各学校之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学校的教育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的,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总是以应试教育的标准来教学。再者,学校通常只会把学生素质不高的原因归结为学生自己不努力,忽视了老师的作用,放松了对教师考核和评价,而且对老师们的评价制度也不是很完善,难以对老师进行严格的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教育方式的滞后。
二、对初中语文教育进行改革的策略
根据上面显示的我国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落后的现状,我们知道制定一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努力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探索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语文教学。
1.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1)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要想学生的成绩不断的取得进步不仅需要端正学生的态度,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更新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说,改变过去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并且互相之间讨论解答。最后,老师在对学生们讨论出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评价,指出不足,并赞扬他们出彩的部分。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语感对学习语文非常之重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全面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多进行写作训练,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青少年。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倡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拥有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对一个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老师要积极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例如,当我们在讲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老师可把学生们分为一个个的小组,在开讲前让学生先品读以下文章,读完之后小组之间按分析、欣赏、练习三步讨论一下课文,并从中找出疑难问题,最后在集体探讨解决问题,从而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课堂,学生便可以不断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2.创新教学形式
(1)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的语文教学虽然都是基础知识,但都是极其重要的内容,而我们的课堂时间又是短暂的,所以老师应尽可能地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使课堂学习效率更高。这就要求老师们不断的汲取知识,增加知识面,提高自身修养。在平时要大量搜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并渗入课堂中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共同交流,从而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而开拓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懂得运用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2)加强教学评价
正确的评价在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也同样要重视评价,正确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初中生正是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期,老师的引导对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非常重要。老师的激励不仅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而且还可以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说,当学生某篇作文写得特别好时老师可以说:“啊,你这篇作文写得真好,要再接再厉呦。”这样学生就可以产生自我认可,以后做作业时也会更加的用心自信。然而当学生把某个题做错了的时候,老师们不应一味的指责,而是要鼓励他说:“下次你一定会做对的”。实践证明适当的激励评价,会让学生受到鼓励,从而增强自信,更加努力的学习,学到更多知识。
三、结束语
总之,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不仅是改革农村初中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新课改的根本目的。所以为了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夯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必须提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努力制定出科学的教师评估制度,创建先进的教师培训机构,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及教学模式的转变更新,从而适应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为我国的教育革新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明伟.浅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化[J\].时代教育,2008.
一、抓完善,确保各项改革平稳健康运行
1、做好乡镇机构改革完善工作。积极配合市人事、编办部门,以规范乡镇机构运行为重点,结合全市乡镇机构运行实际,积极探索和完善乡镇的职能转变、管理制度、运行机制;进一步转变和提高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依法行政能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重点了解掌握乡镇机构运行、职能履行、工作开展等情况,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有计划地做好对上岗和分流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使其适当新的职能工作;认真做好乡镇机构改革成本测算调研工作,提出解决改革成本问题的政策建议。
2、做好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工作。与市教育局、市财政局有关科室一起,积极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有关政策,密切关注全市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动态;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预算到校、拨付到校、核算到校、监管到校”管理模式,切实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工作;选择部分县区开展县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现状调查研究,对各级落实义务教育投入“约法三章”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做好“乡财乡用县监管”完善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业务操作规程,重点在规范和监管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县乡联网,积极促进旬阳、白河、平利3个省级试点县率先完成县乡联网工作,当年再确定5个县乡联网试点县,选定一个县适时召开现场会,带动和促进全市县乡联网工作进程,并积极争取省综改办给予技术和财力支持;进一步转变乡镇财政所管理职能,规范岗位设置,理顺乡镇财政所上下、内外业务管理,确保各项业务工作规范运行;积极指导县区完善账户管理、会计核算、业务流程等“乡财乡用县监管”规章制度,切实强化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县监管”的作用,全面提升县乡理财水平;进一步规范“村财村用乡代管”,重点规范村级经费支出管理,完善村组干部报酬管理办法,全面实施市上6部门联合制定下发的《村干部任职、离任审计暂行办法》,全面规范村级财务、资产、债权债务管理。
二、抓宣传,为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结合学习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好农村综合改革政策的宣传工作。在__日报、__经济等媒介上宣传改革政策和工作经验。在市财政局局内、外网页上做好宣传,组织系列报道,刊登省、市领导讲话,登载相关政策,介绍好的做法,营造有利于农村综合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
2、健全信息联络员制度,办好《农村综合改革简报》,进一步完善市综改信息联络员制度、农村综改信息直报点制度和信息工作考评制度。坚持每季度对各县区报送信息情况进行通报。信息联络员和信息直报点要积极采集信息、及时编发放送,每年向市综改办报送信息不少于12条。20__年对信息工作做得好的县予以通报表彰。继续办好综改简报,及时跟踪反馈市内综合改革工作动态,保证纵向、横向信息交流畅通。
3、积极做好优秀调研成果选报工作。市综改办20__年向省综改办选报调研材料不少于3篇,县区综改办向市综改办选报不少于3篇。
三、抓重点,积极化解县乡“两政一教”债务
坚决制止发生新债,积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等“两政一教”债务,严格执行中、省关于“约法三章”、“两项制度”的要求,坚决制止乡村发生新的债务,全面清理核实,锁定旧债数额。与有关部门一起,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试点工作,争取省上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控制和化解债务长效机制,积极促进县区建立偿债基金、促进债务化解。认真贯彻落实《__省化解县乡“两政一教”政府债务激励考核办法》(陕财办预[20__]58号)和《__省化解县乡“两政一教”政府债务激励考核办法实施细则》,严格审核各县区上报的已化解债务,配合做好落实兑现奖补资金。
四、抓督查,确保改革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1、认真做好农村综合改革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各项改革政策执行到位、不走样。20__年继续采取全面检查与重点检查,经常性检查与专项检查,集中检查与交叉检查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对“乡财乡用县监管”、“村财村用乡代管”、化解“两政一教”债务、农村综合改革有关专项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督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20__年由市局综改办、监督检查科联合制定检查工作方案,具体实施相关检查工作。
五、抓调研,为深化改革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加
强调查研究,探索建立上下、内外联动的调研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20__年是市综改办调查研究和制度建设年。要结合实际,经常性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解决。2、加大学习交流力度,积极争取省综改办多给机会,让市、县区同志到省外学习考察,吸收其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促进我市的工作。同时,在本市内组织好县区之间的工作交流。
3、认真完成调研任务。市综改办20__年调研工作的重点放在乡镇机构改革、乡财乡用县监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村财村用乡代管、县乡村债务化解及农村公益事业以奖代补办法等方面。精心制定调研课题,积极组织实施调研工作。保证全年市综改办向省报送调研材料5篇,县区向市综改办报送调研材料不少于3篇。
六、抓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督促县区建立健全机制,充实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县区农村综合改革机构人员建设情况,重点督促机构不到位、人员力量薄弱的县区尽快建立完善,力争各县区机构要常设、人员要到位,没有专门机构的县要明确专人负责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同时,20__年继续加强对县区综改办工作的考核,进一步强化考核管理,实行省、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经费补助与工作考核紧密挂钩,年终通报考核情况,促进农村综合改革机构建设和工作有序进行。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现状
1.学生仍旧是被动接受角色
如今农村初级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普遍仍是以教为重心、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老师讲课、学生听课,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机械地抄录笔记,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大量的练习,完全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都是在教的基础上开展的,学习活动应完全服从于教授活动,如此,教学就由双向交流变成了单向的活动,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2.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低
农村大多数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依赖参考书,缺少自己的思想。有些教师担心在备课中遗漏知识点,就完全按照参考书的框架和思路来备课。老师照本宣科地教学,课堂气氛难以活跃,学生也难以发现书本之外的知识的魅力。此外,农村老师普遍疏于学习,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今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少年时期正是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期,多接触外界事物对其语文能力的形成十分重要。所以,农村老师只是每年重复老旧的知识是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
3.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
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语文都是学生及家长容易忽视的学科。学生们总认为语文十分枯燥乏味,而且分数上升很缓慢,因此常常忽视语文学习。而农村家长则认为孩子在小学已有了语文基础,而且初中开设了许多理科课程,应将学习重点放在比较难学的学科上。在这样的思想意识的影响下,初中的语文教师也是相对不被看好的队伍,语文课堂更是缺少观众。
4.传统应试教育束缚了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
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没有消除,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按照考试的形式、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有些农村老师甚至因为考试不涉及就直接删除了教材中的某些课文。在农村学校,教师评优主要以教学成绩为审核标准,这也影响了教师创新课堂教学的热情,所以语文课堂一般都死气沉沉,完全无法吸引学生。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对策
1.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异常重要,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可以说教师的个人素养与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加强农村老师的职业培训,提高整体的师资水平是未来农村教育发展的首要措施。首先应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和推广农村支教活动,鼓励更多的教师和大学生投身到农村教育工作中,让这些拥有丰富知识和先进教学理念的青年在基层发挥才能。另外,要定期为农村的语文教师提供业务培训。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多数城市学校坚持“培训才能上岗”的教师培训措施,相比之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获得同样的培训机会是非常难的,他们自然也难以接触到最新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因此农村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始终止步不前,也阻碍了教育改革创新在农村学校的推广。
2.创新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应主动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还要依据学生的个人爱好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和总结,培养其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语文的魅力,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培养其文字的逻辑性、较强的思维方式与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农村初中生整体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