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07: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力工程职称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电力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电力工程能够为社会生产提供必需的电能,因此,国家非常重视在电力工程方面的投入,尤其非常重视电力工程管理质量的控制。那么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各种生活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种情况的出现,使人们对电力工程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正因如此,电力工程管理质量高低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直接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次,与国家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电力工程能否正常运转为各行各业提供高质量的电能,对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家非常重视在电力工程建设及运营方面的投入,从而建设系统、稳固的电力供应网络,降低电力工程故障的发生,充分发挥电力工程社会与经济效益,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保障。综上所述,无论从个人还是国家层面,均有必要提高电力工程管理质量,以推动我国经济建设,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1.2电力工程管理内容电力工程管理涉及电力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前期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尤其应结合电力工程规划,充分考虑外在和内在各种影响因素,并对市场盈利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同时,加强对工程设计方与施工方的资质审核,确保其具有相关资质以及高水平的实施队伍,为电力工程后期工作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注重电力工程设计时的管理,一方面应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整体规划进行。另一方面,邀请经验丰富的设计团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尤其应重视对每个细节的处理;再次,注重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电力工程将来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求责任到人,即,每个施工环节都应有专门的负责人在现场监督,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目标要求施工,尤其是隐蔽工程的施工更应加强管理,验收通过后才允许下个环节的施工;最后,注重运营阶段的维护管理,定期检查电力工程及相关设备性能状况,及时维修和更换出现故障的设备,确保电力工程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延长电力工程使用寿命,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2.电力工程管理质量有效控制策略
电力工程管理过程中,受其自身特点以及人为因素影响难免出现一些问题,给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营造成干扰。为此,电力工程管理部门应总结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高电力工程管理质量。笔者结合多年电力工程管理经验,探讨自己的一些看法。
2.1重视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准备电力工程质量受施工技术及施工材料的影响非常之大,因此,管理人员应将电力工程施工材料和技术当做重点监督对象。首先,根据电力工程管理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材料信息,并邀请专家组进行充分的论证。同时,整理相关技术材料,并明确对应的施工参数,为后期的施工提供积极的指导;其次,在参考预算的基础上,选择能提供合适价格的材料供应商,在保证施工材料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施工成本;最后,认真检查供货方提供的施工材料质量,尤其是每批次的施工材料,在检查其是否具备出厂合格证外,还应核对相关的长度、性能参数。必要情况进行相关力学实验,确保其符合施工目标要求。
2.2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整体水平为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应注重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水平。首先,招标方式与综合实力较强的施工方展开合作,确保其施工经验、施工设备性能、施工技术等和电力工程建设要求相匹配。同时,对合作的施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口碑好、资质老的施工单位合作;其次,项目经理是整个电力工程项目的重要领导者,其素质高低不仅影响整个施工进度,而且也会给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经过长时间的考核选择既有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又有较强管理能力的项目经理,确保其能高效调配各种施工资源,灵活处置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水平。一方面加强施工人员施工前的专业培训,使其了解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另一方面,提高施工人员施工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水利工程如期完工。
2.3重视水电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水电工程施工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内容比较多,因此,为确保整个施工质量,应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首先,进行必要的现场监督,尤其对一些施工要求比较高的环节,要求每位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以及管理制度进行施工,不得出现违规施工现象;其次,加强高质量施工宣传及思想教育。例如,在施工现场制作宣传牌、张贴宣传标语等,通过宣传使施工人员充分认识高质量施工的意义。同时,给予其思想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电力工程质量不仅影响其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也会给企业形象带来直接影响;最后,加强施工人员责任心的培养。一方面通过制度约束施工人员行为。例如,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严厉查处违规操作、不按照规定操作的行为。另一方面,规范其施工、交接班工作,尤其在交接班时应进行详细的记录,要求谁出问题、谁担责,使每位员工负责任的完成各项施工工作。
3.总结
为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证现场安全必须在施工现场建立施工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由企业负责任人负责,只有成立施工项目部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责任明确、分工明确,保证现场施工有序进行,施工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必须由公司任命,其他人员也必须通过公司一级企业内部选拔,选拔人员必须符合国家及地方行政法规要求,经审查合格后才可以上岗;项目部要成立各职责部门,每个部门由专人负责,项目质量有质量工程师负责,安全由安监工程师负责。项目经理将每周组织开展月度生产工作例会。对项目生产全面工作进行总结点评。并对下一周的工作展开计划安排。
2施工技术管理
首先由项目部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发现不足和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同时根据本工程施工过程的特点并结合现场情况,编制科学合理的各工序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制定完善的质量安全等相关控制措施。在各工序开工前,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操作的内容、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质量标准、工艺美观。为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基础、组立工程首基施工和首次导地线展放,相关技术、管理、施工人员均到现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试验性作业,以对原方案进行补充、完善,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标准。对本工程拟选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必须在公司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完成规定的试验和验证,并符合预期的各项要求后,才可用于本工程。对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要先进行试验,确认符合规定后才可使用。对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均应由设计单位以正式设计变更通知及附件等文件提交监理审核签认,再组织实施。
3质量管理
现场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期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也就是关系到每位用电用户的电能质量。因此在现场质量管理是第一位,施工质量并不单单是现场管理质量人员的责任,而是现场每个施工人员必须齐抓共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对于控制现场质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控制。
3.1物资控制
制订本工程物资质量管理工作细则和工作流程。配合监理或政府有关部门的质监工作,并做好规定的记录和检验状态标识。严把进厂关,参与工程项目的质量策划、质量分析和预测,参与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具体督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并验证其有效性。对各类材料、设备的进货检验并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送检,负责设备的开箱检验或配合商检,并作好原始检验记录,收集产品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及实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并分类归档移交给项目部质检工程师。在施工作业中组织落实自检工作,并做好规定记录。做好自检时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工作。参与班组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分析和预测,积极参与推动QC小组活动。
3.2施工过程控制
3.2.1基础工程控制。建立健全原材料跟踪制度,记录每一批材料用到何部位,使每一批材料都有可追朔性。严格按照计量器具检测规定对在工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周期性检验,保证工程计量的准确性。隐蔽工程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组织检验,对桩基按规程要求进行大、小应变检测;隐蔽工程检验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三级质量检验即施工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公司质量管理部专检。每级检验相互独立,做到层层检验层层把关。
3.2.2杆塔工程控制。塔材运输中加强管理,防止野蛮装、卸。运到现场的塔材,底部用木方垫起,防止泥水污染塔材。吊装时钢丝绳绑扎部位用麻布、方木等软物包扎;严禁在塔材上乱涂乱画。铁塔部件组装有困难时,查明原因,不强行组装。杆塔组立阶段必须严格控制吊重,防止主材受力点出现扭曲。
3.2.3架线工程控制。装卸和运输导线线轴时应使用与线轴配套的专用吊架吊装,轻装轻放,不得碰撞、损坏轴套、轴辐。线轴的护板应保持完整。导线展放应选用与导线规格相匹配的放线设备。同时要保证导线距跨越物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尽量减小放线张力值。注意张力机的导线出口处与临塔导线悬挂点的高差不宜超过15°,必要时可适当降低放线滑车的悬挂高度。同时注意放线次序,宜采取先地线后导线的展放次序,在牵张场、交叉跨越处,应注意理顺线条,防止交叉磨损。合理选择牵张场位置,尽量减少导线落地距离和导线余线长度。紧线完毕后,应尽快进行附件安装,避免导线因在滑车中受振和在线档(档距)中的相互鞭击而损伤。为此,应按放线和紧线施工速度确定附件安装工序的施工组织,保证能及时完成附件安装工作。
4安全管理
依据有关规定和业主项目部的安全管理目标,制订施工项目部安全目标。按规定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台帐。编制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补助费使用计划等文件,开展风险识别、评价工作,制订预控措施,并在施工中贯彻落实。加强风险策划,针对现场实际,做到“建管区段、施工标段、作业班组、逐基逐档”风险点辨识,实现“单基预控”。高度重视施工准备、转序验收、交通运输、生活取暖、林区火灾、山洪、泥石流等地质性灾害等非主要施工环节的风险防控,杜绝风险防控盲区,覆盖全部作业点、全部作业人和作业全过程。加强安全责任细化分解,按作业项目、作业点、作业工序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严格现场安全风险防控四级管控程序。施工单位完成编制,经技术、安全等职能部门审核,分管领导审批后,报监理项目部审查,完善后报业主项目部审定,业主项目部按规定审定后报建设管理单位备案。严格按照“单基防控”要求,落实施工项目部和施工班组三级以上现场管控,细化预控措施,明确三级以上管控要求和责任,杜绝管控盲区。落实工程单基风险辨识、评估、预控要求,对超深基础、组塔、大跨越工程、大截面导线架线、跨越电力线路、跨越高铁、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通航河流及特殊临近带电体和高危作业等重要和四级以上风险“挂牌督查”。工程领导小组安质办应进行现场监督。杜绝策划和实施“两张皮”现场。树立“大安全”理念,依法合规建设工程,促进和谐稳定,不发生因工程款支付、地方关系处理等影响稳定的。各工序及工作事项要分级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查找危险源和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控制重大风险,实施各项作业措施时要同时实施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5环境管理
在施工前,严格按照地方环保部门和林业部门(植被、草场保护)的相关要求,针对性地对施工沿线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详细的安排,对地方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加大宣传。环保方案、保护措施严格按地方、业主、监理的相关要求进行制定,并经审核和批准后实施。对施工遗弃物、废弃土石、临时工程设置加强管理,对水土保持措施、现有植被保护等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定。开工前,对所有的员工进行环保方案、保护措施交底,并严格执行强化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各施工场地周围将设置施工围栏进行隔离,界定了作业区和活动范围,防止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车辆随意进入施工场地以外的区域;营地和施工便道尽量选取在无植被或植被较差的地方;在施工过程中,首先界定施工范围并对范围内的草场进行移植、养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地下水流向基础外。在对无人的堤防周围设置临时驻地时,生活垃圾要采用专用容器定期集中回收、分类处理,对含油废水要在不影响环境的地段深埋处理。坚持保护型施工、绿色施工的原则。土石方和进场道路施工时尽量减少对原状土层的破坏,合理堆放处理余土,恢复原来地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现有植被(草场)的破坏,必须损坏时要按地方林业部门的要求,进行恢复种植处理。施工完工后要及时清理施工弃物,尽量恢复地面的天然状态,使沿线景观和植被保持原貌。
6结束语
1.1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预期目标实现的全部活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质量管理涵盖整个电力工程,包括前期的工程图纸设计、造价预算以及后期的施工指导和工程验收等,是电力企业对一项电力工程进行科学经营和管理的基础,也是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企业对电力工程的质量监督具有重要作用,需要电力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以质量为工程建设核心,遵照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合理的施工规划和科学管理。
1.2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行为;电力工程设计中的成本控制是指电力企业依据已制定的工程成本目标,在施工单位的筛选、施工材料的选择以及施工人员成本费用等多方面进行调节和控制,以达到节俭能源、减少成本消耗的目的,是电力企业控制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现阶段电力工程设计中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大多数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普遍呈现出与工程施工实际条件不符的情况,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导致施工工期延长,工程效果不佳,其主要问题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工程造价人员工作疏漏和施工材料选择不合理
电力工程设计中的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是息息相关的,工程造价依据于工程施工成本预算,而成本控制又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二者相辅相成;但是在许多电力工程设计中造价人员以偏概全,对工程质量和成本预算不甚了解,将二者看作是偏颇的“正相关”关系,认为成本越高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就会相应提升,所以很多电力工程造价人员一味追求更高的工程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不顾实际情况,盲目选择成本较高的建设材料和施工方,导致工程造价升高,成本控制失控;同时,由于造价人员自身工作能力的不足和职业道德的缺乏,导致电力工程设计中成本控制工作出现疏漏。
2.2工程成本控制制度不完善
当前电力市场发展不均衡,市场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一套统一的成本控制制度对电力工程的成本造价工作进行强有力的管理,各电力企业“各自为政”,市场发展秩序紊乱;另外,许多电力企业领导者对质量管理的成本控制这一领域并不重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缺乏规范的管控制度,无法发挥其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工程造价中的指导作用,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力度薄弱,且电力工程建设缺乏相应监管,不仅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成本控制也成了空口摆设。
3、电力工程设计中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对策
要想实现对电力工程设计的质量管理,并合理控制成本,需要从宏观角度看待问题,遵循全面性和科学性原则,对电力工程中的各项工作环节进行统筹规划,理清管理思路,在管理过程中实现有的放矢,落实管理责任。
3.1正确理解成本与质量的关系
针对电力工程造价人员对工程质量和施工成本之间辩证统一关系认识上的误区,电力企业需要从质量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在同一标准下保持企业效益、工程质量和成本的统一性,考虑三者共同发展的可能性,才能达成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所以,无论电力市场如何变动,电力工程设计可以施工质量为定量,在此前提下根据施工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发展规律对工程造价进行适当调整,追求工程的低成本和高质量。同时,加强对电力工程设计中专业造价人员的培训,在增强其专业技术的同时,对其进行电力行业内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造价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整体素质。
3.2加强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电力工程开工前,企业需要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施工进度、施工费用、成本预算以及预期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并完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制度,加强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增强企业内部控制力,掌握项目施工自,在实际施工中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进度的监管,控制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做到统筹兼顾;同时在电力工程设计阶段,理清施工环节,从施工便利度、资源消耗和施工费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适当调整施工步骤,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延误工期。
3.3减少材料消耗,科学计算成本
电力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占到很大比重,占整个电力工程投资额度的50%以上,施工材料的严格筛选和合理利用,对节约电力工程投资成本,减少工程预算具有重要作用;电力工程设计中成本控制可从材料费用入手,按照工程所需材料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严格执行,从材料的采购、交通运输、收货以及材料存储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并采用电力行业中统一的造价计算方法科学计算材料费用,以便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成本。
4、结语
1.组织措施
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为实现进度目标应加强组织管理,设立专门的工作部门和具有岗位资格的专人进行进度管理控制工作。落实各层次进度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责任,确定进度目标,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是一个动态和调整的过程,编制进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进度计划应与招标、物资采购等工作进度相协调,并对工程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建立完善的进度控制制度,如:工程进度报告制度、进度计划审核制度、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发现制度、进度协调会议制度、图纸会审、工程变更和设计报告管理制度等。选择有一定资质、信誉好、有经验的施工队伍为工程进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2.技术措施
采取加快工程进度的技术措施,不同的技术路线、技术方案,会对工程进度产生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在技术方案评审和选用上,应与工程进度的关系作分析比较。如:优化施工方案、分析技术的先进性和技术的合理性,分析为实现进度目标改变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可能性,发现未能按期完成进度计划,必须及时检查分析原因,并立即督促做出调整,以保证工程进度的实现。
3.经济措施
实现进度计划的资金措施。如: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给和激励措施。根据资金供应能力,合理安排进度计划,以免因资金供应不足拖延工程进度、造成工期延误。电力工程进度的实施效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制定考核评定指标,及时办理工程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对应急赶工给予优厚的赶工费用,对工期提前给予奖励,对工期延误收取误期损失赔偿金。调动每一位计划执行者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使工程质量、安全、文明、进度均达到目标值。
4.管理措施
工程进度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树立系统、动态、多方案比较和优选的管理观念。重视信息技术在工程进度控制中应用,及时全面的收集影响工程进度的各种信息,主要是工程计划完成情况、资源供应及工程质量等信息,建立跟踪检查制度,对照进度计划进行跟踪检查进度的实际情况,了解和掌握与工程进度有关的各种信息,对各种信息规范的整理、汇总、分析、判断,不断与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全面的动态分析、静态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一旦发现进度拖后,及时分析原因,并系统分析对后续工作产生的影响,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有利于提高工程进度信息处理效率、有利于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工程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
5.合同措施
加强电力工程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行为,合同管理工作,其一般是从招标开始,并始终贯穿于电厂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合同是以相关法律为依据,有效控制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投资以及进度的手段。对工程合同工期与有关进度计划目标相协调,保证合同中里程碑目标的实现,严格控制合同变更,在合同中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对工程进度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加强建设合同索赔管理,重视合同文本的管理,必要时以合同为法律依据,进行工期索赔,维护自身权益。
二、结语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电行业施工企业间的竞争力亦随之不断增强,施工企业理念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干一项工程”转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经营一项工程”。这就要求施工企业不断加强自身项目管理水平,形成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运营机制,抓好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优化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潜力,是企业在水电行业中低成本竞争制胜的关键所在。
0引言。
加强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提高盈利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项目管理的永恒主题之一。本文力图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角度阐述成本控制的几点看法。
1开源节流。
作为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部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一是要认真履行已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完成各项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争取最大收益;二是要强化物资设备管理和劳务分包管理,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物资消耗,节约开支,是为节流。
1.1开源、增收。
开源、增收措施的业务对象是业主,要以三个方面为重点:承包合同、优势单价、技术与造价有效结合。
(1)合理利用承包合同中有利条款。承包合同是项目实施的最重要依据,是规范业主和施工企业行为的准则,但在通常情况下更多体现了业主的利益。但这并不是说成本控制人员在合同条款有效利用方面无所作为,合同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和公正,汉语语义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也造成了部分合同条款可多重理解或者表述不严密,个别条款甚至有利于施工企业。这就为成本控制人员有效利用合同条款创造了条件。在合同条款基础上进行的变更索赔,依据充分,索赔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建筑招投标制度的实行,施工企业中标项目的利润已经很小,个别情况下甚至没有利润。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否依据合同条款进行有效的变更和索赔,成为项目能否赢利的关键。
(2)合理利用优势单价。优势单价是指中标项目中利润空间比较大的合同单价。众所周知,我们在投标的过程中,为中标后谋取更大的利润,会采取不平衡报价的投标方法,尽量提高变更可能性较大(主要指增加工程量)的项目的利润空间。这些利润比较大的合同单价就是我们的优势单价。
合理的利用优势单价,就要求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尽量利用设计变更等条件,增加优势单价的工程数量,从而谋取更大的利润。
我们知道,工程施工中实现设计意图可以有多种的方式,它们各有优缺点,常常是多选一的问题。例如基础工程,我们可以采用浆砌块石、浆砌片石、干砌块石、片石混凝土浇筑等多种方式施工,均可以达到设计的要求。当然上述方案有的造价高,有的造价低,有的施工速度快,有的施工速度慢。施工企业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应尽量选择利润空间大的方案进行施工,充分利用优势单价,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3)技术、经营紧密结合。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一直是成本控制领域重点强调的问题,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没有达到制度化的程度,甚至存在严重的脱节。
技术与经济紧密配合应体现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对于如何确定项目施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设计单位在施工经验方面与施工单位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确定合理的设计变更方案时,往往要充分征求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的意见,甚至会要求施工单位技术人员首先提出设计思路,这就为施工企业谋取合理利益创造了条件。而技术人员因自身工作特点的限制,所编写的施工方案偏重于考虑方案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虽然能够完成设计要求,但从成本角度考虑,却不是最优化的,甚至在完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大大地缩小了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忽视了方案是否能够实现企业的利益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控制人员参与施工方案的制订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而言,技术人员应首先提出能够达到设计意图的几套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经济比较论证,并将论证的结果作为确定施工方案的量化依据。施工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应在便于施工的情况下实现利益最大化,避免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情况出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对于提高企业效益是最为显著的。上述第(2)条中,建议业主采用片石混凝土浇筑基础的例证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1.2节流、节支。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要做到节流、节支,首先必须推广项目成本核算制度,利于降低消耗、节支增效,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从人、财、物的配置入手,据工程施工实际考察结果反馈,结合行业统一定额,制定出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内部成本核算定额,逐级进行部分成本核算和全成本核算。②实行多种分配方法,对主要工程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和管理费进行核算与分析,人工费管理实行基本工资、产值工资和效益工资相结合;材料费管理实行以内部核算定额消耗为基准,严格控制采购库存量。③机械费的管理实行以设备运行费为基准,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④把主辅材料消耗水平和费用支出与完成工程量挂钩,严格进行考核奖罚,从而增强作业队的成本核算意识,做到减少超挖、节省材料、提高工效,同时,在各作业队建立利益激励机制,设立目标激励奖和安全质量专项奖。⑤在实施核算制度过程中,逐步建立成本分析的核算反馈制度。由财务部门对工程的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成本核算,分析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利润状况,反馈信息用以指导施工生产,完善成本核算操作程序。同时,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如施工工期、进度安排等),适当调整定额,实施成本核算、定额分配等。
这样运作的益处有三个方面:一是明显降低材料消耗,直接成本减少,过程控制严格;二是实施阻力小,能够循序渐进,边摸索经验边进行,为全成本核算和采用其他成本控制方式打下基础;三是使人力、机械配合等各项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增加了分配的透明度,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企业理念的培养。
节流节支的重点工作是加强项目材料费用和劳务分包费用的控制:
(1)材料费用控制。材料费用在项目成本中往往占有很高的比例,通常情况下不低于50%。材料费用控制是指对施工项目消耗的物资材料进行数量和价格控制,将物资材料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是成本控制人员的工作内容之一,本文进行重点阐述。
一般说来,施工企业现在对材料消耗数量控制的主要措施是“限额领料”。根据此额度分阶段控制材料消耗数量,确定材料消耗的额度。限额领料中的“额”,通常都理解为定额,即根据定额数量确定消耗数量。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比较片面。材料消耗数量当然要参考定额消耗量,但不能完全机械套用。首先,施工项目的差异性决定了定额无法全面反映不同的工程特点,其次,定额是社会劳动力综合平均水平的表现,管理水平不同的施工企业,相应的材料消耗水平也是有区别的。定额的材料消耗数量甚至材料种类不是适用所有具体的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项目还可能差别很大。所以,作为一个成本控制人员,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参考定额数量,合理确定材料消耗额度。
计算材料消耗额度的工作量很大,对成本控制人员的要求很高,成本控制人员除了熟悉定额和现场情况外,还需要了解施工工艺,常常出现商务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目前通常采用的解决措施有两个:一、将材料消耗量的计算工作转移到工长,这样一来解决了商务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二来也促使工长将部分注意力转移到施工成本方面,增强了材料节约意识。但也存在工长为避免施工材料紧张,影响施工进度,将材料消耗额度放的比较大不利于材料消耗控制的问题;二、分主要部位进行材料消耗数量控制。分主要部位进行材料消耗数量计算是将工程分成几个主要部分,以这种方式对限额领料进行简化,减少了成本控制人员工作量,但控制工作不够细致,易造成材料消耗超耗,所以必须配套现场检查措施,杜绝浪费现象。
建议采用的材料消耗数量控制方式:根据项目特点分块,以块进行消耗量控制,块的范围不能过大;要求工长在提出材料计划的时候进行材料计划数量的计算,并附上计算书,供技术人员审核。成本控制人员审核的主要内容是工程数量是否正确,以及材料损耗的额度是否合理。其中,损耗额度的审核比较简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工长加强协商就可以了。但审核工程数量是否正确的工作就比较烦琐。笔者建议项目成本控制人员提前抽时间集中突击计算各个部位的工程数量,并按照部位编制成表格形式。这样,审核材料计划确定材料消耗额度的工作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
当然,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必须配套一定的奖惩措施,节约了要进行奖励,非必须原因超耗浪费要承担责任,提高节约意识及积极性。建议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可制订具体的奖惩措施,并严格控制采购库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修旧利废,降低库存。
(2)劳务分包费用的控制。纯粹的劳务分包费用在项目成本中的比例比较低,通常情况不超过15%。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劳务分包费用通常会包含一部分施工企业不易进行控制的小型机具和易耗材料费用,增加了一定的费用控制难度。施工企业进行劳务分包的时候,除了劳务谈判确定分包队伍外,经常采用招标方式确定劳务队伍,这样对项目部以合理低价选择优秀的劳务队伍是有利的。
在这里要强调合理低价,劳务市场现在竞争十分激烈,甚至某些方面竞争比建筑市场更激烈,并且劳务市场发育不成熟,劳务队伍水平能力也参差不齐,许多劳务队伍根本就不具备承担亏损的能力。为生存下去,许多竞争能力不足的劳务队伍被迫进行低价投标,并且是低于成本价投标以维持运转。劳务分包本身利润空间就较小,劳务队伍在其中的回旋余地不大,低价中标后,为完成合同,或者尽力压低劳务人员工资,造成劳务人员劳动积极性低下,或者与施工单位尽力纠缠,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要价。在这些措施不能奏效、出现无法承受的亏损的情况下,劳务队伍只能消极怠工,拖延进度,甚至停止施工,逼迫施工企业满足自己的要求。
出现这种情况,对施工企业和劳务队伍两败俱伤。施工项目进度滞后,无法保证工程进度,对企业自身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同时,劳务队伍出现亏损,生存空间被进一步缩小,可能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建议:一、施工企业尽可能采纳比较有竞争力、有信誉的劳务队伍参与施工;二、不要无原则压低劳务分包单价,要对劳务分包的成本做到心里有数,避免吸纳低于成本价的劳务队伍进场施工;三、可能的情况下,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奖励协作队伍,规定在施工质量、进度、安全达到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协作队伍可获得奖励,以提高劳务队伍施工积极性,使企业、协作队伍达到双赢。
2严格过程控制,加强成本管理。
“过程是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技术和方法)和活动。过程管理,主要是侧重于对动态形势的活动的认识、控制和优化”。充分地利用资源,最有效地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及时准确地克服不利因素,求得相对高质的管理效果是过程管理追求的目标。
严格过程控制,可以有力地避免或克服传统管理中“反复抓”的管理弊端,使整体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当施工单位中标承建一个工程项目,就必须从人、财、物的有效组合和使用过程中狠下功夫。诸如对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立和人员、机械设备的配备,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机构要精简,人员要精干高效,设备要充分有效利用。对材料消耗、配件的更换及施工工序控制,都要按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或减少不可预见因素对施工的干扰,也使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在影响工程成本构成因素中的比例降低或控制在合理范围,从而有效控制成本,提高效益。过程控制要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这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组织水平有很大关系。
1.1以合同为主线,预算管理、成本控制贯穿始终合同管理是公司与外界经济活动的最直接前沿,公司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围绕着具体合同而进行,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也是公司目前提高管理水平的的重要手段。虽然相关部门在合同管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原手工形式下的合同管理,已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需要。由于计划经济时期习惯的残留,不少施工项目开工前无合同、无计划,即使有计划,合同也可能尚未签订,工程过半,甚至结束,甲方的工程款由于没有合同而无法取得,工程欠款居高不下,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规范的合同管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在成本在线系统中建立合同管理模块,促进合同管理相关功能的实现。本部分是以合同为主线的资金流全过程管理,是合同信息的流动过程,当合同管理信息流流动完成后,也就表示一个合同生命周期的完成。因此,作为本系统的主线,具体分为收入合同、支出合同,工程支出合同的执行,受该工程收入合同的履行情况和资金回收的约束。系统中的具体流程:在合同签订后,按公司《工程承包经营管理办法》中的规定扣除项目后,按规定比例将工程预算下达,系统通过将月度实际完成工作量折算为进度款,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监控,重点是对合同生效后的履行、变更、违约索赔、争端处理、终止或收尾等全部活动实施有效的监督,以达到各类款项拨付的控制。通过系统提供的工程收入汇总、月度流转税汇总、月度工程成本支出,月度工程成本节超明细,工程结算情况等各方面管理数据和资料,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职责完成各自的管理职能。通过按总体施工进度制定成本开支的节点控制目标,对每一个节点进行考核,及时进行调控,以达到对施工过程中资金流向的全面监控。将经营管理及施工管理进行划分,明确管理职责,分清权益,有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1.2收入与支出配比,减少资金垫付,提高资金效率近些年施工企业垫资数额居高不下,资金压力无法缓解,主要原因是外延式的发展造成施工任务较重,工期要求紧,资金需求大,以及新的《营业税暂行条例》的颁布,开票环节繁琐,造成资金回收期长,尽管各方面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工程资金的回收工作,但效果不容乐观。由于资金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基层单位配合收款的意识淡薄,存在施工项目部只管施工,分公司只管费用支出,造成资金回笼不及时。针对此种情况,在此系统中专设工程收款管理模块,通过以收定支的管理思路,程序督促控制各基层单位提供收款签证资料,实施控制预收、进度、质保金的收取。并且实现单项工程资金专用控制,工程合同收款与项目支出额度配比控制,按收款类推进度支付。同时,系统实施工程质保金预警系统,在质保期到日提示交报资料后办理收款;通过塔位占地一览表建立了劳务发生地纳税台账,并由系统初步确定纳税地点,规范了纳税管理流程。为办理临时税务登记建立经营活动税收外管证明台账,以及建设单位欠款台账等一系列基础资料,进一步实现了财务各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1.3预算任务书的下达及资金账户的建立公司经营部根据工程合同下达工程预算任务书,按照公司承包经营管理办法,进行单项工程分项计算,其中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它直接费、间接费、青赔费、分包费用,分别下达各分公司。以便于分公司对成本项目的细化管理,摆脱了多年来总体考核工程盈亏的格局。为了更好的让各级管理者随时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成本在线”系统分别设置了资金账户和工程账户两个账户进行管理。
1.4分公司其它费用申请功能实现了对日常业务的实时控制在系统中设计了“其他费用支付凭证”用于分公司零星支出费用。实际操作时,发起人办理业务时填列相关内容,并按系统流程审批,方可支付费用。
1.5月成本上报各分公司月末将本月发生的日成本上报、其他费用申请及财务部下转的各项费用,按照规定方法进行分配、归集、汇总,形成本月工程实际成本明细,按单项工程录入月成本上报。
1.6成本结算管理工程竣工后,由各分公司财务人员提出结算申请,结算表中的主要资料预算成本、实际成本系统已自动生成。需填制成本结算明细信息,财务部专责按照工程进行成本逐项核对,系统自动生成工程承包考核决算表。财务部专责组织考核小组成员到实地考核结算。对于结算完的工程,财务部标记该工程已经结算,工程进入历史状态,分公司则只能在历史状态查看到已经结算的工程结算信息。
1.7技术装备费管理系统设置了技术装备费账户,它的来源是从工程预算任务书中获取该工程的技术装备费,并进行分类汇总,便于查询;同时形成技术装备费余额表,作为各分公司购置固定资产的依据。
2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如水工大坝工程、水利堤防工程、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等;总起来讲,水利水电工程有着较大的投资规模和较长的建设周期,有着较为复杂的工程技术;通常在偏远山区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影响;有着较大的工程量和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施工难度较大。具体来讲,包括这些方面的特点;
一是通常在偏远山谷地区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没有方便的交通,并且施工于河道、湖泊、沿海以及其他水域,那么在施工导流、截流及水下作业时,就需要将水流的自然条件以及工程建设的要求给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如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等。
二是挡水、蓄水以及泄水等功能都是水利水电工程需要承担的,那么对水工建筑物就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具备多种性能,如稳定、承压、耐磨、抗冲等,需要依据相关的规范和要求,将一系列针对性的施工方法和措施给应用过来,促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三是地基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所处地区有着较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如果没有科学的处理地基,就会有事故隐患出现,那么就需要将专门性的地基处理措施应用过来。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施工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在施工之前,没有充分的考虑,就会对工程建设的正常施工进度产生影响,浪费掉大量的资源。如今,还有诸多漏洞存在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结构体系中,监督空缺大量存在,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合理的配置人员,资金管理不够科学等,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
二是没有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科学的控制,没有理顺建设管理关系,没有明确质量管理目标等等。很多建设企业虽然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但是依然争夺项目建设权,以便对国家建设资金进行争取,这样往往无法按期交付使用项目产品。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缺陷问题。上文已经提到,水利水电工程有着较大的规模,那么就无法有效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及时性。
3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
一是将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给推行下去: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需要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各个单位对施工质量检查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对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构建。在项目开工之前,需要做好设计交底工作。施工过程中,全面检查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完成施工之后,需要严格的验收质量。将全过程质量管理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中,在建设全过程中,都需要贯彻质量管理工作。项目前期阶段,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管理进行强化,对施工质量建设检查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结合具体情况,对质量管理机构和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构建;在工程开工之前,需要对工程质量监督手续进行办理,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严格控制设计过程的质量,对设计文件的审核和批准制度进行完善,将技术交底工作做好;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严格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完善,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度。
二是将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用过来:首先是对项目管理责任制度进行构建,水利工程的质量责任由项目法人全面承担,监理、施工以及设计单位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质量监督机构将政府部门监督职能给履行下去,水利工程建设各方可以将工程质量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其次是对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构建,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切实监督水利工程的质量,将分级管理的原则给贯彻落实下去,不同级别的行政主管部门差异化的监督水利工程;如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主要是统一规划和管理流域机构、省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等,各个省市设立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则是统一规划管理、资质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省级一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则是则是对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进行检查和督促,对质量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将质量监督工作给实施下去,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
三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推行下去: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需要将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应用过来,将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应用过来,借助于科学技术,来强化管理,促使工程质量得到提升。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需要将一系列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安全可靠的新材料应用过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参与方,需要创新科学技术,对新方法和新材料深入研究。
四是对质量法制教育进行强化,加强质量法制观念:对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参与单位,需要对质量法制教育进行强化,增强质量法制观念,对劳动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力提升,促使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得到保证;要大力教育和培训管理人员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对质量管理激励机制进行构建和完善,将群众性质量管理积极开展下去。
4结语
毋庸置疑,在整个施工项目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且不说在施工之前,人在接到施工任务后要和各方面商讨,要做好整体的预测和完善的计划,还要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在真正的施工中,人员的配备和协调也是影响到施工质量的一大因素。偷工减料,不按照具体的步骤实施,或者队伍的双方不能做到好好的配合协调,这些都是隐性的危患,对于施工的质量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仅理论性的人员要保障项目的可行性,具体进行实施工作的工程人员也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严谨性和可靠性。也就是说,对于施工来说,一支优秀协调高质量的施工队伍也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在进行施工时,还要考虑到各个部门的职责,务必使施工的每一个步骤都有专人负责,形成严谨可行的责任制施工策略。每一个技术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争取做到把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即使出现问题时也能很快有专人负责并且最快地找到问题所在并尽快解决。对于验收来说,务必是细心可靠的人员组成的队伍,这样可以对工程进行整体的验证和细节的检查,保障对整个工程进行客观详细的验收。只有这样,才能为施工项目的高质量形成提供一个前提和基础。
2施工质量的材料和设备因素
人的因素得到了保障之后,接下来就要提到施工的材料和设备了。先说材料,工程是由材料组成的,可以说,没有材料的有条理的科学堆砌根本就成不了工程。如此说来,材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材料质量的好换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换句话来说,材料过关,工程才有可能符合标准;材料质量差次,工程质量肯定大打折扣,甚至是工程的一个严重的威胁。简单来说,材料问题分为两方面。首先就是最普遍的材料质量不过关,以低次差品充当上等质量材料进入到项目施工中。再者就是,对于施工方来说,可选择的材料成千上万,选哪一种或者不选哪一种都是有条件的。不能为了省事或者其他因素草草选就而不考虑现实因素。一般来说,不同的项目工程,不同的环境,甚至不同的地质,对材料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选择时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这样在工程项目和材料相契合的情况下才能保障材料因素的万无一失。接着说机械设备。虽然说人具有很大的能动性,但是还是要借助于一些机械设备。某种程度上来说,机械设备和材料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所起的作用有异曲同工之处。机械设备是直接在施工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件,它的质量的好坏优劣也会影响到整个施工。具体来说,如果设备过于陈旧,操作较为繁琐或者有安全隐患都不利于施工的正常有序的进行。另外来说,机械设备是可持续使用的,所以对此的维护和和保养也至关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这方面来说,材料和机械设备这些因素必须做到完善和质量的保障。
3施工质量的方法和环境因素
前面已经考虑过人的因素,在这里说到的施工方法整体上来说也是和人相关连的。可以说计划设定的好坏,施工方法的合理与否对于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完成都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对于一个施工项目来说,所要达到的无非三个方面的统一协调,也就是投资、进度和质量三者的最优化组合。一方面来说,如果施工计划和方法不合理,必然要重新进行制定和改变,这样就会增加经济投资,同样还会拉长施工周期,施工最期待的最优化必然成为泡影。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投资不够,必然会进行一些材料和设备的缩减,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相关的问题,那么进度肯定得不到保证,另外,为了节省也有可能在材料和设备上以次充好,那么质量也必然得不到保障。因此,施工项目在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法时必然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务必在投资最省,周期最短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实际情况,结合前面所提到的人力、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一个最符合工程项目的计划和方法。除此之外,环境因素也必须在考虑范围之内。工程项目是一个庞大的,包含各种因素的项目。因此,环境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包括方方面面。最典型的比如劳动环境和人文环境。气候一向变化万千,甚至防不胜防。尤其在室外作业时,狂风暴雨大雪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进度和质量。除此,地质问题也不可不考虑,不同的地质,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必须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机械设备,人员的分配和协调也要全部考虑。再者,人文因素也是重要的环境因素。比如说有文物古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应对都是需要提前考虑的事情。具体来说,在这种种情况下,施工的方法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是必不可少的。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