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育管理硕士论文8篇

时间:2023-04-01 10:07: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管理硕士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管理硕士论文

篇1

关键词:教育管理;高级中学;班主任;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中生是人生成长的精华阶段,正处于从个体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锦绣年华”,但也是人生的十字路口。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多种能力的社会中坚力量。仅有知识而没有品德是危险的。一切失败是做人的失败,一切成功首先是做人的成功。如果说在学习化社会里,只有学会学习才能生存的话,那么在道德文明和法制社会里,只有学会做人才能生存。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人良好的德性,为人的发展、生存奠定基础。目前,虽然我国的高中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管理让笔者感到高中生的状况不容小视。

一、目前高中生存在的突出问题

1.道德情感冷漠。

学生升入高中,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有了自己对世界的初步的认识。但是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较强,加之在现实社会中,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拜金主义、急功近利、各种选秀、一夜成名等所谓的“时尚”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于是学生们“数典忘祖”,忘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而这些传统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推动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可靠保障。可见,现在观念多元、经济多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严重毒害着青少年,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给学校教育带来较大困难。

案例:在影院或剧场里,学生们面对、、刘胡兰这些闪光的名字时,面对这些英雄人物惊天地、泣鬼神的丰功伟绩时,在舞台上出现严肃、壮烈的情景之际,我们可能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常常会报以轻浮的哄笑。

是什么价值观念扭曲了学生们的情感和心灵?不可思议的是,当班主任回去后利用班会课质问有些学生为什么是非不分,没有爱国情感时,下面依然笑声不断。

2.责任意识淡薄。

中国历来都重视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名言警句对于学生们来说是耳熟能详,可目前高中生理论和实践上的差距越来越大,责任意识淡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等现象屡见不鲜。显出对自己、家庭、社会均不负责的行为,如上课打瞌睡甚至逃课去网吧打游戏;离家出走不和父母打招呼;回家索要财物不顾家庭条件狮子大开口;在大扫除中缺乏主人翁意识懒懒散散;从不关心环保,对基本国策漠不关心等等。

3.意志毅力削弱。

生活的富裕化,现代化及中国的独生子女对高中生意志的消极作用。1993年和2006年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通过两次夏令营不得不承认:这两次较量中,中国的孩子都输给了日本的孩子,怕吃苦,意志薄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在高中生中其实也是比较突出的。部分家庭不知道谁是爹谁是儿子,谁该听谁的话;家长周末到学校给孩子洗衣服,有的甚至放弃工作陪读;孩子要啥给啥,在学生眼里,生活就是享受、金钱就是一切,什么劳动关荣、劳动创造世界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没有印象;外面的世界对高中生的诱惑更不言而喻,手机、网络、游戏机等无不削弱学生的意志力。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实效研究

洛克说过:“一个没有德行,不懂人情世故,没有礼仪,却有成就,有价值的人,哪儿都是找不到的。”可是如今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较好的生活环境形成了一部分学生吃苦精神差、依赖性强、受挫折能力弱、虚荣心强、自控能力差、合作能力弱、眼高手低。肩负每个家庭希望的独生子一个个变成“高分低能”的庸才,我们该做点什么?面对现实,笔者围绕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做了如下研究。

1.德育实践。

长期以来,在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我们习惯了直接告诉学生一些道理,阐述社会和学校的规范和规章制度。只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重视说教,却忽视学生实践经验的生活感悟,忽视了“生活是最好的学校”这一至理名言。在班会课上“我讲你听”“我教你学”,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逻辑和顺序被拉着走,有些聪明的学生看老师的脸色行事,甚至围绕“课堂假话题”说着自己本不以为然的话。

德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实践性,只有当学生在生活中有真切的体验,德育才会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更高层次的思想认识,仅仅靠告知说教只能使学生认识浅显。因此,班主任应通过道德实践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例如,布置一些实践性德育作业,要求学生假期回家帮妈妈洗脚,有些学生给妈妈洗完脚后抱着妈妈哭成一团。这些毫无疑问能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学会感恩,学会体贴父母。

2.德育的真、善、美。

德育本来是人与人交流的过程, 最重要的是交流的信息应该是真实的。目前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学生和老师之间,家长和班主任之间,交流时出现了很多背离真实的情况。如在家长问:“××班主任,我家小孩最近如何?”时,班主任常常这样回答:“不错,不错……”越来越多的“假话”“客套话”“无关痛痒”的评价,大家似乎皆大欢喜,可人走后又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得不到学校关于孩子的真实的评价,孩子也从家长那里得不到老师实事求是的真实反馈。凭心而论,有时学生们之所以会违心地说着我们老师不愿意听的假话,我们教师似乎也难逃其咎!

3.同伴教育。

德育实践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有时在条件并不具备的情况下,高中班主任怎样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此,笔者提出利用班会课或课外进行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的方式符合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高中生受社会和家长的影响渐深,心理与行为有冲动性和逆反性,高中生更倾向于同伴之间的交往。同伴教育容易引起共鸣,容易沟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同伴教育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择热点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梳理和总结出目前全班学生最关心的事情,最感兴趣的话题,最痛苦的事情,最大的希望,最讨厌的事情等热点话题。

(2)主持人的选拔。选择班级自然形成的灵魂人物,并且具备一定的素质,有良好的表现和表达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广泛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3)核心成员的组建和培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班会,形式除了优秀的主持人之外,每一个小组应该选定一个核心成员,班主任应该有针对性地在主题班会前对核心成员进行挑选和专业的培训,使得他们和主持人交相呼应,成功完成任务。

三、结语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作为班集体建设的核心人物,要顺应时展和新形势的要求不断调整德育教育方向,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遵循道德教育和高中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根本上变革思维方式,并且将上述几个方面结合起来,道德教育才能抓出实效。

【参考文献】

[1] 李国汉,杨连山.班主任新兵法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4.

篇2

关键词: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26-02

2010年教育发展纲要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职业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予以充分重视。2010年,本课题组经辽宁省科学规划处批准成立《职业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网络成瘾对策研究》课题,本文系高职组研究部分。

一、调查量表及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量表。为准确了解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笔者自行设计了《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1]该表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和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主要是调查学生网络使用情况。

网络成瘾调查表采用美国彼兹堡大学编制的“网络成瘾测验”共20题,为使学生避免对“网络成瘾”一词敏感而产生误导影响真实值,将该表命名为《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2]为研究学生的社会支持及人际交往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采用兰尼(Leany)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为防止“交往焦虑”一词对学生心理形成暗示,现命名为《社会交往情况测评表》。[3]同时,为了解学生孤独程度对网络的影响,采用Russell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测量表》。[4]

2.测评程序及数据处理。本次问卷调查是以班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时间控制在30~45分钟之间,试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数据处理是依据教育统计原理,利用Excel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3.调查基本情况。高职组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79份,其中有效问卷267份。其中男生167人(62.5%),女生100人(37.5%);1年级129人,2年级83人,3年级55人;年龄小于16岁的有6人,16~18岁的有17人,大于18岁的有244人;来自城镇的有107人,来自农村的有160人。

4.高职学生网络成瘾得分情况。本次测验267名中职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平均得分为41.52,标准差为12.27,中数46,众数32。学生网络成瘾测量得分近似正偏态分布。[1]

二、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

1.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分析。根据测量结果将267名学生分成IAD(得分大于65分)和非IAD(得分小于或等于65分)两组。其中IAD组有9人,平均得分为74.89分,标准差为8.50;非IAD组有258人,平均得分为40.37分,标准差为10.63。IAD组占被试总人数的3.37%,其中得分高于70(重症网络成瘾)的有5人,占被试总人数的1.87%。具体情况及分布比率见表1。

从表中可见男生网络成瘾比率高于女生,低年级新生高于在校老生,从年龄上来看小于16岁的学生网瘾比率竟高达33.33%。

将学生按性别及学生来源做独立大样的Z检验,该校中职学生网瘾得分男女性别存在极其显著差异,即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说明男生的网瘾得分普遍高于女生。但是对于学生的城乡来源不同,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学生城乡来源对于网瘾得分不存在明显影响。

2.IAD组与非IAD组网瘾得分因素差异分析。(1)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的网瘾得分不显著因素。将参加测试的高职学生分组,运用卡方检验[5],发现学生性别、上网制约因素、学生居住地来源、上网频数以及学生自我认为网络对学习的影响等因素相对于网瘾得分均呈不显著联系。[1](2)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的显著性因素检验。对参加测试学生的年级、每周上网时长、年龄、上网地点、周上网费用、学生对上网对生活影响的认识及学生本人手机上网的情况进行卡方检验[5]。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均对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学生的年龄、周上网费用以及手机上网情况呈明显显著特征,说明高职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成瘾,周上网费用高的学生容易网络成瘾,手机上网程度高的同学更容易染上网瘾。[1](3)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上网内容差异显著性检验。将IAD组与非IAD组两组中职学生的上网内容进行比率差异分析[5],可以看出,上网内容中,下载音乐、看动漫或电影、聊天或交友、展示个性主页或空间、网络游戏、下载学习素材或软件、网络购物以及使用邮箱业务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利用网络学习一项则呈现显著差异,同时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1]

三、IAD组网瘾得分因素差异分析

1.高职学生IAD组网瘾得分概况。高职学生IAD组(测量网瘾得分大于65分)计9人,IAD组网瘾平均得分74.89,方差为72.25,标准差为8.50。其中网瘾得分在80以上者有3人,而得分在66~69的有3人。

2.IAD组上网内容的差异分析。对高职学生IAD组学生上网内容进行了差异分析[5],从数据看出IAD组学生在上网内容上下载音乐、聊天交友和学习或下载学习软件及邮箱等行为与网络成瘾无明显差异。而看动漫或电影、网络游戏、获取信息以及展示个性主页及空间则与网络成瘾呈极其显著差异,说明这几项网络功能是学生成瘾的主要原因。[1]

3.IAD组网瘾与非IAD组网瘾得分社会关系差异分析。根据统计量表,高职学生总样本的社会支持量表平均得分为64.78,交往量表平均得分为50.34,孤独量表平均得分为63.78。IAD组与非IAD组等情况见表2。

通过对上述三种社会关系的网瘾得分平均数做差异显著性检验[5],结果见表3。

四、高职学生网瘾影响因素

1.在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网瘾得分因素差异分析可看出:IAD组与非IAD组学生的年龄、年级、上网对生活影响的认识程度以及上网地点、周上网费用、周上网时长对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性影响。学生的年龄、手机上网程度、周上网时长,对学生的网络成瘾呈极其显著影响。学生年龄小,因此在低年级容易网络成瘾,学生对网络认识程度明显影响着网瘾程度,学生手机上网程度高更容易网络成瘾。学生周上网时间越长越容易网络成瘾;周上网所花费用越高越有可能网络成瘾;上网地点选择在网吧容易网络成瘾。男、女生性别对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无明显差异,学生的生源地与网瘾得分无关。

2.在高职学生IAD组网瘾得分因素差异分析可以看出:在IAD组中,学生使用网络功能中看动漫或电影、网络游戏及网络获取信息量以及网页个性及空间与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呈极其显著性影响。在IAD组上网内容差异分析中,IAD组学生在上网下载音乐和聊天与交友、学习或下载学习素材与软件以及邮箱业务及网络购物等均无显著差异。

3.高职学生IAD组与非IAD组网瘾得分社会关系差异分析可以得出人际关系中孤独量得分及社会支持与网瘾得分无显著差异,而交往焦虑得分与网络成瘾得分呈显著差异。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与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相关的因素有学生年龄、年级、上网对生活影响的认识程度以及上网地点、周上网费用、周上网时长、看动漫或电影、网络游戏、网络获取信息量以及网页个性及空间与学生的网络成瘾得分呈极其显著性影响。学生手机上网程度、网络游戏对学生网络成瘾呈显著性影响。

其中学生年龄及年级为客观因素,而学生存在的上网对生活影响认识程度、学生手机上网程度、看动漫或电影、网络获取信息量、网络游戏、学生的交往焦虑程度以及学生上网行为和习惯、学生的上网时长、上网地点及上网费用等,均可通过教育实施人为影响及干预,从而达到降低和控制学生网络成瘾程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玉学.中职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网络成瘾对策研究――以东北工业学校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硕士论文,2009:10-48

[2]雷雳,李宏利.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界定与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73-77.

[3]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评论推荐[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41.

[4]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45(3):279-294.

[5]张厚粲,徐建平.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