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06: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数字化转型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石磊教授的《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报业生态,但并不必然带来报业的衰落。报业同样可以采用新技术,在媒介融合中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与新媒体共生共荣。这种认识和论述,对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通读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个特色:
特色一:多年潜心研究的集大成
石磊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硕士点负责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他发表了论文《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从那以后,他发表了《从媒介融合看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报业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报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构建》、《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培育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路径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重构》等10多篇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论文。2009年10月出版了《新媒体概论》,并被北师大等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四川省社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传媒融合发展研究”,担任“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丛书副主编,四川省精品课程“新媒体概论”第一主讲教师。
2006年初,石磊教授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与传媒方向博士学位期间,为构思撰写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士论文,并就相关问题多次与我进行研讨。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颇具前沿性。2008年上半年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又认真听取了许多老师和同学意见,多次进行修改,终于在201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这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集大成,是报业研究的可喜新成果。
特色二:努力构建数字报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书将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放到数字化生存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他不仅强调报业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破除阻碍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报业发展新模式。这样就跳出了一般性的数字化研究,使报业数字化研究具有了厚度和高度。
石磊教授对国内外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将众多的转型路径精当准确地概括为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在内容融合上,以前单一的报业内容生产变成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生产,报业由“报纸业”变成“报道业”。在渠道融合上,以前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报纸、广电、新媒体等渠道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全媒体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将产生跨媒体跨地域的数字化现代传媒集团。这些分析论述,对当前我国传媒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特色三:多学科交融,理论联系实际
该书以新闻传播学为基本立足点,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注重从经典和前沿理论中寻求支撑。同时,注重从中外传媒实践中寻找答案,以开阔、创新的视野选用大量鲜活、针对性强的案例应证观点。将报业数字化转型放到国际背景下考察,运用了大量的国外理论成果和跨国媒体的生动案例。同时,注重中国语境,对报业数字化转型在中国遇到的特殊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政策、管理和经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石磊教授在对报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细致考察、对传媒发展众多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抓住传媒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讨了报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什么是数字报业、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具有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数字时代,为了寻得一线生机,传统期刊开始探索转型的途径和模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现状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又面临哪些现实困境,值得总结和思考。
1.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
数字化期刊具有的最大优势是极快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传播容量,它能比传统期刊更早地报道消息、传播信息,并且在传播形式和内容创新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更能满足数字时代受众的需求。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传统期刊转型是大势所趋。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积淀,目前,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调查发现,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的很多传统期刊或采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的方式,或以创建企业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转型。
2.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期刊业的市场规模在探索转型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提升。2016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30%,数字出版产业收入在新闻出版产业收入的总比由2014年的17.1%提升至20.5%……2015年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74.4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6.66%”。可以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呈现一种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数字化期刊的功劳,这也证明了传统期刊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是在不断发力的。
3.数字技术人才稀缺,亟须培养
笔者认为,传统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迅猛,这与期刊业是长线运作的产业,约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交流服务等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士的保驾护航有相当大的关系,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既懂数字技术又熟悉期刊运作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刊转型和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管理人才的稀缺,传统期刊在转型过程中缺乏有效建议,不符合实际情况、盲目转型的期刊不在少数,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数字技术人才短缺是目前期刊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期刊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存在内容缺乏创新、数字版权纠纷频发、盈利模式尚未确立等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国内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模式
传统期刊在摸索和试错中前行,有那么几家脱颖而出,找到颇富个性、属于自己的转型模式。下面笔者将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传统期刊转型模式,以期为业界同人提供些许参考。
1.传统期刊的“互联网+期刊平台”转型
“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期刊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或开发门户网站、电子期刊APP,或借力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渠道向数字化目标进军。但部分传统期刊仅仅是将文章原封不动地搬到各个平台上,这样的方式表面上看比较省力便捷,但却缺乏创新性,因此对提高传统期刊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帮助不大。那么,值得借鉴的“互联网+期刊平台”的转型模式是什么样的?笔者认为《读者》的转型之路可称为典范。
(1)“互联网+期刊平台” 的形式
《读者》杂志创办于1981年,是读者出版集团主办的文化综合类杂志。多年以来,《读者》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大众喜爱。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读者》与时俱进,逐步实现全媒体布局,打造“内容平台+智能终端”的新型数字出版生态圈。2009年,读者出版集团初尝转型滋味,将集团的纸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的数字化梳理,同时,将旗下的读者网、飞碟探索网等网站整合为新的集团门户网站。该网站除了具备门户网站的功能,如日常内容的更新,还是一个大型的数据库,收入了包括《读者》杂志在内的读者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和图书的内容,让读者能够在线阅读、下载。这个集团门户网站实质上成为读者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业务的一个窗口。2010年,《读者》进军新浪微博,截至目前,其新浪微博企业号粉丝数量已达143万多人;2012年,《读者》进军微信平台,其微信公众号分为“微刊”“书房”“读者+”3个板块,包括各类精选文摘、趣味杂谈等内容。《读者》微信公众号的作用除了吸纳读者、提升影响力,还能创造经济效益,比如其推出了“优选商城”。总体来说,《读者》将长期积累的人气分流至互联网,再通过互联网扩大期刊影响力,线上线下业务相辅相成,才实现了顺利转型。除了《读者》,很多传统期刊也采取这种转型模式,但为什么《读者》发展得更快?笔者认为,其内容上的转型可圈可点。
(2)精简内容,重视互动
传统期刊如果不注重内容的创新,只是转变形式,是无法顺利实现转型的。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习惯于接收碎片化信息,针对这种现状,《读者》在栏目及内容设置上不断精简。从2014年第16期开始,《读者》的栏目从20多个调整为8个,而后针对读者意见反馈,在2015年增加了《互动》栏目,这个调整的过程可谓以读者为中心。同时,《读者》还大量采用手绘图,增加记叙文和小说的比重,以吸引读者眼球。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的《读者》,审时度势,做出符合时展潮流和读者需求的改变,因此在期刊界畅销不衰,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其他传统期刊借鉴。
2.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期刊模式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在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学术界大规模兴起,后来被引入国内,2004年得到我国政府的公开支持。虽然开放存取目前在我国学术界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它却使我国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简单来说,开放存取是一种学术信息共享的自由理念,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使用”的方式,使用户可以免费获取想要得到的信息,而不受时间、空间影响,也不用考虑版权和经费等问题。开放存取模式的推广不仅使学术交流模式和文献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也促进了学术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因此,许多传统期刊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其中,可作为典范的当属开放存取模式运作得比较成熟的学术网站——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1)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针对科研人员困难,学术交流渠道窄,不利于科研成果快速、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问题而创建的科技站,于2003年10月15日正式开通运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精简传统出版物的发表程序,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大容量、及时、便捷的交流平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我国开放存取的发展史上具有领航者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OA集成平台。同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公益OA平台,科研人员在该平台上在线发表、评审论文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而其他独立经营的OA平台为了实现持续发展,则采用“作者付费,读者免费获取”的运营模式。目前来看,无偿支持作者和期刊进行网络,并为用户提供大量的信息,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优势之一,这也是众多传统科技期刊愿意与之合作的重要原因。
(2)资源丰富,功能强大
浏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可以发现,目前网站上主要包括首发论文、优秀学者、科技期刊、专题论文、高校认可等栏目。截至笔者统计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站刊载首发论文共92730篇、优秀学者论文共92595篇、自荐学者论文共31310篇、科技期刊论文共1277866篇,可谓规模庞大、学术资源丰富。网站为用户提供对所收录文章统一检索的服务,是科技期刊、高校学报以及优秀论文便捷展示内容的集成平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社会公众的开放。以科技期刊栏目为例,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按类别将收录的期刊分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人文社科五大类,囊括了各大院校学报以及地理、大气、医学等各学科的专业期刊,分类详细,检索便捷,为用户检索所需科技内容提供极大的帮助。目前,开放存取模式处于快速发展期,面对学术成果愈加丰富多样、信息传递速度大大提高的大好形势,我国传统期刊采取依托开放存取网站创新模式的策略非常切合实际,发展前景也日趋明朗。
3.传统期刊的二维码模式
二维码“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打开我们的手机中具有相关功能的软件,对准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实现其指向的功能。谈及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二维码模式,就不能忽略《玩手机》杂志。《玩手机》是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月刊。在期刊数字化转型浪潮冲击下,《玩手机》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实现转型,其具体方式是将二维码印制于平面杂志上,几乎每页杂志都有3—10个二维码供读者扫描,读者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进入服装、化妆品、箱包皮具、手机配件等网上商城。对《玩手机》杂志来说,二维码的应用不仅实现了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数字化,而且延伸了纸质媒介和广告内容的影响范围,帮助杂志实现内容的传播并获取经济效益。就目前情况而言,《玩手机》杂志的二维码数字化转型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平均每本杂志被每个读者扫描二维码的次数为10次。但笔者认为,期刊数字化转型仅靠在平面杂志上印制二维码是远远不够的,读者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失去新鲜感,传统期刊应将二维码作为一种转型的辅助模式,与其他模式相结合,开展进一步的转型探索。
三、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模式的探索实践
我国期刊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晚,相比国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研究国外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我们不难发现,经过多年的摸索,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已经初具规模。比如美国赫斯特集团、康泰纳仕集团、阿歇特集团等世界传媒巨头及其下属的《好管家》《纽约客》《名利场》等杂志,已经“冒险一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什么我国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笔者认为,我国期刊社可以通过研究国外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经典案例,获得一些启示,找到适合自身的新的发展模式。
1.从内容为王到产品为王
长期以来,传统期刊依靠在内容领域的精耕细作获得大众的青睐,内容为王是出版业奉行的不二法则。然而,在汹涌的数字化浪潮面前,如果只注重内容而忽视了用户的实际需求,显然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因此,此时的发展趋势应以产品为王。产品为王简而言之就是在数字时代实现从内容到产品的升级。比如美国康泰纳仕集团旗下的科技类月刊《连线》杂志,在杂志平台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快速变化的阅读需求,设计卡片式的新版网页,兼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所有内容都可以在各种终端上一目了然。由此,《连线》杂志不再是单纯向读者传播内容的媒介,而是多媒体产品的生产者,在向用户传播价值理念的同时,也影响他们的阅读体验。我国大部分期刊在转型时,采取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在微信公众号和网页上常照搬期刊内容,长篇累牍不仅难以扩大杂志的影响力,还容易引起读者反感。因此期刊转型在内容和产品上采用什么样的模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量。
1数字期刊平台的建设及云数字出版
软件的开发实现交互式网络出版方式转型,最关键的是具备强大的数字内容资源平台和云出版服务体系。在图书方面,国内外已有多家数据公司构建电子书平台,国外如亚马逊Kindle电子内容平台,国内如汉王书城、盛大云中商城等。学术期刊的内容是比较独立的,拥有特定的读者对象,很适合自辟一个数字期刊平台,提供版权管理、云存储和数据分析等服务。这样一个完整的、大规模的数字期刊网络平台,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管理、大型数据公司如中国知网开发是比较合适的。继而是云数字出版软件的开发,保证出版单位均可自主上传数字期刊,上传的期刊后期可进行在线出版评论和注释。在欧洲《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学》交互式开放存取办刊模式中,审稿意见是在线公布的,其他感兴趣者也可在线评论文章,作者也可在线回复审稿人或其他人的问题并进行讨论;所有在线评论均可存档,且这些评论(建议、讨论等)跟文章正文一样作为正式刊发的内容,可被引用。从技术角度看,数字期刊平台的建设及云数字出版软件的开发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人力。2014年4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及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向出版界明确提出: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标准化工作,提升数字化转型升级技术装备水平,加强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新模式。近年来,我们国家也确实一直致力于推动学术论文数字化平台、版权在线交易平台和出版资源库的建立,同时鼓励各平台间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出版内容以及行业数据的跨平台互通共享。国家财政部也通过成立一些基金项目如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出版基金等给予重点支持。政策和研发资金的支持,使科技学术期刊的交互式网络出版充满了希望。
2解决开放获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科技学术期刊的办刊理念是促进学术的百家争鸣,快速传播新的科研成果,传递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而免费开放获取方式最符合这一理念,方便读者阅读引用。国外的开放获取期刊正在不断产生和发展,而我国目前也有600多种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开放出版。交互式网络出版的目的实质上就是促进学术交流,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和信息,故其同样提倡免费开放获取方式,但开放获取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经济利益,无论是期刊单位还是出版平台均不能通过发行获利。与传统的期刊出版模式相比,网络出版无需印刷装订等环节,出版费用大大降低,但在数字期刊平台出版、管理同样要付费,那这笔费用谁来付?开放获取等同于取消了版权转让费,期刊的经济效益受到了影响,而任何一种期刊运作都是有成本的,开放获取期刊也不例外。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的经济问题不容乐观,尤其是自负盈亏的中小型期刊以及由主办方和期刊社共同承担运作经费的期刊。由主办方全额提供各项运作经费的期刊,虽然表面上看似不用担心经费问题,但大多主办方也是以盈利为导向,对于亏损的期刊包袱不知道还肯背多久。因此,经济效益必然成为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最大阻力因素。目前,作者支付模式是国外开放获取期刊最主要的一种成本弥补手段,也就是向作者收取一定的论文处理费如版面费,读者可以免费使用。然而,国内作者本来就要承担一笔价格不菲的版面费,再额外收取出版费用,负担未免过重。虽然只是学术论文的作者,但是他们作了研究、写了论文,付出的汗水不比文学作者少,可是当他们无私地将研究成果公开发表时不仅没有稿费,还要自己承担高额的出版费用,这未免太不公平了。未来的交互式学术电子期刊最好免收作者的版面费及出版费,极大程度上减轻科研人员在投稿方面的经济障碍,大力支持科研活动。我国学术期刊多数是由学(协)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办,与国外主要由出版商经营学术期刊的模式不同。因此,我们在借鉴国外开放获取期刊做法的同时,需要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期刊运转经费保障模式,解决期刊实行开放获取的后顾之忧。也许不久的将来,待我国的国力进一步强盛以后,学术期刊也能像义务教育一样,得到国家的全额资助,我们的编辑也能像老师一样,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需为办刊经费发愁。
1.期刊数字化转型涉及的法律问题
期刊是一种汇编作品,在期刊出版中,期刊社享有的著作权仅是邻接权中的一种——汇编权,而且在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作者的投稿行为只表明汇编者获得了印刷版的发表权和发行权等的授权。虽然龙源期刊网总编辑穆广菊建议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发行条款里面,增加数字发行这样一个崭新的概念,但能否真正修改还未可知。目前期刊的数字出版方式有:加入大型数据库(如知网、万方)、加入OA(开放获取)期刊平台(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本网站作为网刊免费下载。不论哪种,均要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而信息网络传播权属于著作权人所有,应由著作权人决定其是否数字出版并获得相应受益。另外,在网络时代,转载只是拷贝、粘贴并注明出处而已,但只有著作权人才有权利声明其作品不得被转载,期刊的声明不具法律效力。
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如果中文域名、期刊拼音简写域名被他人注册,LOGO被他人注册为商标,期刊在网络的形象将比较尴尬。期刊刊名具有唯一性和专有性,是期刊重要的无形资产。按照与国际接轨的现行法律法规,任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在报纸、期刊、杂志(期刊)、新闻刊物等商品(商品分类第16类)上申请注册商标,申请刊名商标注册并不审查出版管理部门颁发的出版许可证。如果刊名商标被他人抢注,期刊就面临着不得不改名的风险,著名的“读者文摘”商标纠纷就是典型案例。
2.期刊数字化转型中的法律保护
(1)签订版权转让协议
为了合理合法地进行数字出版,“要约”式的协议显然不具法律效力,期刊必须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约定转让或授权许可使用著作权。由于授权许可限制过多而且涉及到转许可,因此期刊都愿意与作者签订转让协议直接获得各项相关著作权以便期刊出版及发展需要。虽然在协议签订中,作者属于弱势,基本无话语权,但是因为期刊文章不同于出版图书,其出版直接经济收益(纸版稿酬和数字出版稿酬)颇低,因此作者通常并不计较出版合同是转让还是许可使用。
著作权转让合同的若干要素都应该在期刊和作者签订的版权转让协议中体现,如转让权利的种类、期限、地域、付酬(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一并付酬)、违约责任等。
此外,也可以在协议中约定条款防范侵权问题(如抄袭)、学术不端问题(如一稿多发)。协议的签署者应为全部作者(全部著作权人),如果作者代表,必须附上其他作者的授权书。
(2)保护期刊相关域名
现在,大部分科技期刊开设了网站,但是其域名多是二级域名而非一级域名,多是期刊刊名的汉语拼音域名而非中文域名。
二级域名是寄存在主域名之下的域名,权重低于主域名,比如笔者所在期刊的现用域名xddl.ncepu.edu。cn。很多高校期刊寄存在学校主域名下的二级域名不带www,这会让读者很不习惯,不利于期刊推广,不利于转企改制和数字化转型后的市场竞争。淘宝商城用独立域名tmall.corn正式替换了淘宝网二级域名,期刊也应如此。
中文域名比英文域名更具价值,原因在于中文域名与期刊的联系更加直接,会使期刊在互联网上的可见度提高,获得更高的点击率,也可以帮助期刊在互联网上树立良好形象。如果中文域名被他人抢注,期刊就会比较尴尬。虽然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域名抢注进行对抗,但是力量非常有限,主动保护比被动应对显然更s经济可靠。
除了中文域名,汉语拼音缩写域名、英文域名也应注册以对期刊域名进行全方位保护。
(3)保护期刊刊名商标
关键词:期刊数字化;挑战;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24904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开始在网上搭建自己的电子平台,因此,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也进入到互联网世界当中,利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业务,并逐渐进入到数字化发展阶段。《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着重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鼓励自主研发数字内容、数字传播、数字服务终端的产品和装备\[1\]。作为科技文献的重要承载机构,科技期刊在当前的互联网络时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在当前信息数字化的时代,更好地实现自身体系的转型,并获得新的长足发展已成为我国科技期刊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现状分析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变革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将文字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存储在服务器设备,以网页或电子期刊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实现共享读取。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突破了传统期刊的形式,完全脱离了纸质媒体的约束,使得信息的获得随时化、个性化。
随着媒体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国家科技部门将科技期刊上网列入到了国家的“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数字化图书馆示范系统”中加以启动,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知识基础工程(CNKI)的重视,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维普网、龙源期刊、万方数据等机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先行代表,通过一系列措施的推动,初步实现了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推动了知识资源的有效传播,通过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化,促进了我国科技期刊向数字化方向的转型。
公共数字化平台建设工程取得巨大成果。一是由我国光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建设的国家知识基础工程即CNKI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项工程所建设的数据库收录了1994年至今的国内各项科技期刊的数据,包括期刊8000多种以及科技文献3690余万篇,内容涵盖十分之广,包括理工、文史哲学、经济、教育、医学等126个专题和9个专辑\[2\],作为一个大型的网络文献数据资料库,与实际出版物是相对应的,利用互联网络平台,使得世界任何一个计算机终端都可以获得数据库里面的信息,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二是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库是由万方数据库公司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推出的数据库系统,在1999年,就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推出了强大的系统记账功能,同时万方数据库是一个集科研机构能力分析、科研成果查新、论文引文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库资源,目前共有7000多种科技期刊被收录到数据库当中。三是维普期刊网。维普期刊网是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和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共同研发的较为权威的中文期刊咨询网站,共收录了1998年至今的12000余种各类型的科技期刊,以及科技文献资料3000余万篇\[3\]。
虽然在当前的形势下,许多的科技期刊杂志顺应潮流与互联网络接轨,推出了数字化期刊,同时各个大型数据库也与各个期刊展开合作,为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期刊数字化的发展,但是与国外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化特别是期刊出版单位在线出版方面的发展还很不成熟,很多期刊还在传统纸质运作模式中运行,一些期刊虽有行动,但实际操作与内容质量上仍需进一步完善。同时由于体制因素,国内仍没有商业性质的电子期刊出版单位,这从侧面反映出,期刊数字化的发展仍需要业界和社会各界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加倍努力。
3科技期刊数字化所面临的挑战
(1)科技期刊数字化是纸质期刊的必然选择。数字化技术将使科技期刊进行全方位立体传播,是科技期刊出版业发展的大趋势,传统纸质期刊出版单位向数字化出版转型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业界应该未雨绸缪,形成共识,及早探索转型,开展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实践,占领科技期刊未来发展制高点。
(2)期刊数字化对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期刊改变了传统期刊的传播形式,更加快捷,其产生的影响力也更加深远。传播的形式改变,对其内容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过去一些内容质量较差的文章,在纸质时代,由于传播影响力有限,容易被人忽视,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共享网络上的资源包括科技期刊资源并进行质疑,这也对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3)期刊的数字化对编辑工作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是由于网络的共享性与低门槛,使得公众对编辑工作的监督作用增大,从编辑规范,到行文加工,任何细微的细节都会接受公众的监督。
(4)期刊数字化对编辑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从学术质量,还是从数字化编辑质量来说,都与编辑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
(5)对科技期刊出版流程提出了新要求。科技期刊数字化后,对出版周期要求更短,内容要求更新,版式要求更活,信息反应要求更快。
4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标准问题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实际上是利用计算机将信息数字化,结合互联网络技术达到知识资源的全球化共享的目的。因此,首先要做到的即是建立统一的期刊数字化标准,通过使用统一的网络信息语言与技术,使得科技期刊所上传的数字化资源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无障碍共享。例如当前国际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通常是将期刊资源统一制作成PDF格式,受众通过运用统一的软件进行阅读。但目前在我国,CNKI、万方和维普等大型数据库都有各自运行的数字化处理方式,如CNKI在资源的数字化上会将信息采用自己开发的CAJ软件\[4\],而万方是利用国际网页浏览器来实现用户的文献阅读功能。因此,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我国目前各个大型的数据库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增加了受众接受期刊资源的难度,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共享与交换的障碍。
4.2数字化出版优势问题
科技期刊数字化最重要的优势在于资源的网络共享性,获取便捷性。虽然我国网络建设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仍是近几年才开始,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这些优势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时效上,由于数据库的滞后性,通常是纸质印刷出版物出刊一两个月之后,网络数据库才开始录入工作;在内容方面,则完全与纸质出版物内容相同;在回溯性方面,则由于覆盖面不够等因素,对于过去的一些有价值的文献难以查阅。如CNKI期刊数据库收集的期刊是从1994年开始,而之前的期刊都没有进行收录,其次,每天上传更新的文章为3000篇左右,与国外一些大型的数据库相比仍处于劣势。如美国Web of science收录的科技学术期刊文章可以追溯到1945年,同时,Uncover原文服务系统每天能够上传更新文章5000篇以供用户免费检索\[5\]。
4.3数字化出版物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事物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并没有针对数字化出版物相应的产权保护条文,尤其是文献作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是薄弱环节。由于网络的便捷性,科技期刊文章传播范围广,时间久,文章的价值难以估计,因此,文章作者的收益大大低于网络出版的收益。同时在网络中,文章的复制与传播难以管理,因此,容易出现重复发表,或者擅自转载与引用的问题,而对于这些情况,文章的作者无从知晓,实际上没有得到回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即使作者的著作权益受到了侵害,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难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4.4人才的培养与转型问题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期,在复合型人才方面出现短缺现象,同时忽略了对现有人才资源的培训与转型。跨媒介人才的缺乏不只是中国传媒产业独有的问题,因此,在当前期刊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由于人才短缺,部分期刊社过于追求人才引进的同时,忽视了自身人才的培养,而国外的期刊社在这方面早已做出了人才转型培养的规划。
5对策与建议
5.1建立国际科技期刊技术标准
数字化出版的发展是依托于网络的,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目前是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因此,在信息处理时如知网、万方、维普等国内知名数据库在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标准上如能达成一致,则能够更好地实现信息的集成化。在制定相应的准则与数字化处理标准时,应该考虑周详,灵活变通,同时应体现标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得标准在能够符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与国际平台接轨,进一步推动科技期刊信息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与交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5.2创新数字期刊出版平台
随着网站的搭建逐渐变得大众化与便利化,几乎国内所有的科技期刊都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但从网站的设计与功能上来分析,这些网站实际上多数并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一些科技期刊网站的设计流于表面,功能设计不全,内容单调陈旧,基本上没有和用户的互动功能,更提不上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因此,针对这一现象,科技期刊社应重新审视门户网站在期刊数字化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加大投入,搭建符合当前形势的智能化网络平台,通过编辑管理,实现网站的信息化建设。搭建网络编审平台,将传统的稿件编辑工作转移到网络中来,通过互联网实现作者与编辑之间的实时沟通,提升稿件的编辑审读效率,从而实现编辑工作的现代化。开通网络支付功能,使得读者能够通过网络直接购买电子期刊或者在线阅读,通过利用网络开通编辑与读者的互动频道,使得编辑能够及时收到读者对期刊的评价与反馈信息。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组织各项活动,建立读者群和作者群,实现网络客户信息管理与服务,利用网络平台,将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播给读者\[6\]。
5.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妥善解决版权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科技期刊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十分快,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当前的问题难以适用,显现出滞后性,这使得政策的出台落后于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因此,为了给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促进其良性健康发展,就必须结合实际,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评估标准及行业规范的建设,通过建立版权有偿使用机制和版权登记制度,以有效保护数字化期刊出版单位和作者的权益。
5.4探索数字化期刊运行体制
国内中文科技期刊分布面广点多,除了部分期刊具有一定实力外大部分期刊还依靠事业拨款,勉强维持生存。这些科技期刊如果独立转型数字化出版模式,必将面临生存困难。即使初期能较快转型,但缺乏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和后劲。建议这些期刊结合全国期刊管理改制契机,积极探索新的运行体制。探索建立数字化期刊联合运营机构或实体,鼓励相同学科群体的科技期刊以市场机制进行联合,成立松散联合体或法人实体;探索建立数字化科技期刊托管机制,即将期刊委托期刊联盟管理,科技期刊产权由原单位保留,业务、人员、财务由期刊联盟管理;探索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业务集约化运作机制,即以市场规则下建立数字化期刊联合体,联合体所属期刊进行集约化组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上线、纸质印刷,以及编务管理,集约化经营可以节约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7\]。其他的有益于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的模式和方法都应鼓励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积极探索和尝试。
5.5创新数字化期刊定位
创新读者定位。在数字网络化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与传统的期刊不同,数字化期刊是多对多的“窄播”模式,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网络的信息海洋中,有针对性地搜寻和筛选。因此数字化科技期刊读者定位与传统期刊有着很大的不同。科技期刊数字化后,应针对网络读者的特点,重新对读者人群进行分类和定位,并作出适应性调整。
创新出版方式定位。必须认识到,数字网络化时代,受众与媒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上的变革,因此,数字化期刊的内容不应该是传统期刊媒体内容的简单的复制,而是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重新构建受众的阅读体验,从而扩大数字化期刊的影响。应进行广泛探索,比如在内容的制作上,可采用受众参与的形式。类似百度百科,可以让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的编辑与修订,从而完善内容,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内容同样也可以吸收类似经验,让广大作者或受众积极参与,由于受众群体的广泛性,所提供的信息必然超出编辑内容的范畴,从而大大提高期刊内容的质量,也增加了受众与期刊的相关性。
创新阅读终端定位。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支持的便捷的移动终端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但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由于屏幕面积有限,在数据接受方面由于网络限制仍不能很快捷,因此,应针对这些特点,在期刊内容与界面上进行相应的设计,以满足智能手机使用者的需求,如调整字体大小,将界面简单化,将重要内容以大标题的形式置顶,减少图片的使用量。对于ipad用户,则针对性地进行排版,兼具创意性与设计性,提供触屏使用者的下拉式体验,同时,也可以尝试利用微博来传输阅读内容,起到扩大期刊影响力的作用\[8\]。
创新内容定位。无论是微博的使用还是对移动终端的支持,虽然的平台不同,但内容的有效性与吸引力,才是期刊转型存活的基础,因此,传统期刊要在数字化转型中持续发展,就必须借助新型媒体平台,根据受众新的特点,调整内容及内容版块定位,从而做到更有针对性和可持续发展\[9\]。
5.6转变思维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首先要转换思维模式,根据数字期刊的要求培养出相应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期刊编辑人员由于操作的技术手段与数字化技术完全不同,因此,对于新技术的运用难以得心应手。数字化模式对编辑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对传统编辑业务熟练,同时精通数字化运作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一方面应注意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期刊出版单位要对现有人才资源进行培养,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制作等方面的技能培训,使得现有人才能够熟练掌握文字、视频、图片的处理,能够熟练掌握期刊的数字化出版流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为期刊向数字化转型提供必要条件。
6结语
纸质印刷出版物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与文化,但传统的印刷出版方式由于其固有的技术限制,抑制了科技成果的首创性。而数字化的出版方式是一种彻底的革新,打破了刊物出版中的时间与空间的格局,提高了时效性,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编辑与读者之间的实时交流,提高了市场的针对性。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传统科技期刊和现代数字化科技期刊都是当代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在这样的环境中,科技期刊出版工作者要理清头绪,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应用的价值。面对当前社会数字化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出版行业应与时俱进地推动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实现良性互动,推动信息和知识的传播,使知识资源优势得以充分体现,共同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事业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吴业进.印刷业现状与数字化出版的前景[J].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4(12).
[2]武夷山.科技期刊在数字化时代的两难处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
[3]苏柱华,骆浩文,侯建国.科技期刊数字化办刊发展现状及趋势[J].广东农业科学,2008(3).
[4]杨爱萍.网络化出版时代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2(3).
[5]王桂珍.科技期刊应重视版权符号的标注[J].编辑学报,2009(3).
[6]陈颖,陈玉霞.传统期刊的数字化转型路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39(5).
[7]余树华.论期刊数字化与学术期刊体制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2(10).
关键词:数字出版;学术期刊;版权保护;网络群;开放存取
中图分类号:G237.5;F28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5-0080-04
一、期刊数字化的转型路径
数字出版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因此,广义上说,只要是用二进制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传统出版业数字化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同时也包括新兴的数字媒体[1]。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化的转型路径包括三种:
第一种是“纸质——数字”形式的期刊,即传统学术期刊在印刷出版纸质刊物之后,将相同的目录和论文的电子版上传到网络出版电子期刊,通过作者个人注册的账户可进行在线投稿、查看稿件的审阅结果,可查阅当期或过期的印刷版期刊内容,还可通过关键词进行同一主题或作者的文章检索,借助纸质期刊和电子期刊的双重途径扩大刊物的影响力,增加与作者、读者的交流,其中包括一刊单独上网即单刊编辑部注册独立域名和数刊联合上网,即2刊或2刊以上共同注册独立域名。国外的此类期刊网站如Nature()、Science()等,国内的诸如中国科学系列杂志、中华医学会及其主办的几十种刊物等均实现了网上投稿及超链接等业务。
第二种是纯电子学术期刊(Electronic-only journal)或纯网络期刊(Networked journal),它的选题、策划、组稿、投稿、审稿、意见反馈、编辑、出版、检索以及与作者和读者的互动交流等编辑、出版、发行的全过程都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并以网络为唯一的发行和传播渠道,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每期均有卷号或期号标识的连续性出版物[2]。2008年我国教育部主管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正式创刊,它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第一个有正式刊号的网络电子期刊,每一期均按专业以光盘形式出版,同时在网站中分学科全文展示,并可全文检索,带有明显的开放存取期刊的特点,如投稿、审稿、编辑、出版及时快速,存储空间大大压缩,内容的检索、回索极其方便,携带轻便,成本低及有利于形成读者、作者、编辑的即时互动关系等。
第三种是将纸质期刊的电子版出售给网络数字化集成平台,借助这些集成数据库实现刊物的数字化,即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商业数据库,期刊社将纸质出版物的电子版以集中授权的方式出售给这些集成平台,由他们将每篇文章分散上网传播,用户可通过题目、全文、关键词、作者等信息进行单篇指定或多篇集成搜索。以中国知网为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已经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提供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三种检索功能,并已形成网上包库、镜像站点、按流量计费和刊登广告等成熟的赢利模式。随着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期刊的技术平台提供商已经不再停留在简单地将传统的印刷品数字化,而开始对收录的文献、信息资源主动地进行分析、加工和整合,制成海量信息数据库,走向内容资源的二次开发阶段。
二、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困境
(一)从内容保护看,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机制尚未真正确立
版权问题一直是制约期刊数字出版发展的瓶颈,其中宏观上有国家版权战略缺失的原因,微观上则由于数字出版企业没有能够突出版权的战略地位,未能建立完善的版权授权或管理制度。
1. 现阶段适用于数字出版的法律法规明显滞后,有待于进一步修改和补充。我国目前对数字出版作品的管理分属工商、公安、新闻出版、文化等多个不同的部门,申请行政执法时会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职权范围,需要多方协调,存在着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因此无法对数字出版作品实施即时有效的监控。
2. 版权授权机制不规范。数字信息的网络传播几乎没有技术限制,不仅可以很方便准确地进行复制粘贴,还可以被任意删改或者移植。与传统出版物的盗版行为相比,数字刊物盗版的打击难度更大、成本更高。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和出版社、期刊编辑部的出版权益都难以得到基本保障和有效维护。由于数字期刊著作权主体是海量的且期刊的时效性强,大部分期刊的出版周期是月刊,还有很多是半月刊甚至是周刊,短时间内获得如此海量作者一对一的直接授权在现实中是根本行不通的,会导致疏漏授权和授权不真实的现象。目前,互联网企业在期刊数字版权问题上一般的做法是采取与期刊社授权合作、分享收入的模式,即直接与期刊社签约,并委托期刊社将版权费用转付给作者。但是这种做法并不能得到法律的认可。因为,期刊社并不具有作品的网络传播权,期刊社没有与作者明确授权范围,因此就不能代表作者将其作品在网上进行传播。十多年来,龙源期刊网采用龙源授权合作模式,一直坚持付费阅读、按合同约定与刊社合作伙伴分配收入,没想到还会遭到侵权,暴露了这种版权集中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当数字出版时代的帷幕刚刚拉开之际,爱思唯尔此举反映出诸多值得国内出版界警醒的问题。
应反思的问题
1.要重视数字出版产业的核心技术
对于出版业而言,它提供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都是内容,内容是超越载体属性的本质特征。因此,谁掌握了内容资源,谁就掌握了出版业的命脉。内容产业是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生产要素(技术)是数据库技术。从技术的角度,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出版商,除了要掌握巨大的内容资源,掌握整合内容资源的数据库技术同样重要。
因此,从2002年至2004年间,爱思唯尔在科技领域投入3亿多美元,将纸质刊物转化为电子资源,同时进行产品更新以及新功能的研发,并且在2008年初卖出旗下励德商业信息业务(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出价4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风险管理及数据收集公司Choice Point,集中发展增长更快的网络订阅和信息服务业务,加快了向数字出版商的转型。
2.要进一步整合国内学术期刊资源
(1)数字出版时代的学术出版,内容资源的占有要以学术资源的整合为前提,而国内的学术期刊多以协会、学会刊物为主,很少有出版社参与出版,造成了学术资源的分割,再加上国内出版体制的约束,各个机构的利益纠葛,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内容整合。
(2)学术期刊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凡是科研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其学术期刊的出版也很发达。由于国内科研水平有限,缺乏能与《柳叶刀》、《细胞》等媲美的权威期刊。而对于科研人员而言,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科研水平获得国际认可,另一方面也为了掌握国际上最新科研动态,势必造成了对国际学术期刊的依赖。这次涨价的主力军ScienceDirect,仅2006年就向中国高校师生提供了3000多万篇论文的下载量,占全国高校全部外文科技论文下载量的59%,学术界对这家公司的依赖可见一斑。
对策设想
1.降低对发表SCI论文的鼓励
不可否认,SCI的数量以及影响因子的高低,代表着一所高校的研究水平,但科研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取决于SCI论文。高校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例如国际学术论坛、会议等,加强国际交流,在交流中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认同。
2.扶植国内数字出版商,增加市场主体
如果国内出版商能够抓住机遇,建立属于中国的学术资源数据库,那么在学术资源的掌握上就不会如此被动。同时,加强学术资源的国际交流,多吸收、采用国外的优秀论文,一方面可以提高数据库的综合学术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够掌握更多的学术资源,提高国内数字出版商的核心竞争力。
内容产业既然是企业群,就意味着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且根据市场法则,避免价格垄断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加市场主体。此次涨价风波中爱思唯尔之所以如此强势,除了凭借其自身的内容优势外,其在学术期刊数据库市场的垄断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扶植国内的数字出版商,同时引入其他国际竞争者,避免某些出版集团一家独大。
3.建立国内“开放获取”的学术资源系统
“开放获取”,即学术资源可以公开免费获取。面对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所导致的学术交流的障碍,以及某些出版集团的牟利行为,“开放获取”渐渐成为一种学术趋势。
鉴于此,国内高校可以组建一个联盟性质的资源共享的“开放获取”系统。系统内的高校可以共享各自的科研论文,一方面可以加强国内各高校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国内高校的凝聚力,最大程度上避免国际出版巨头对我国学术论文的“出口转内销”。同时,吸取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失败教训以及台湾高校的成功经验,赋予该系统更大的权力,以便其在与国际出版巨头的谈判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权。
一、创新办刊理念
办刊理念是期刊工作者在实践中通过理性思考所形成的思想和观念,它决定着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先进的办刊理念是对期刊出版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反映,对办好期刊、提高期刊影响力具有总体性和根本性的指导作用。理念创新处于一切创新的顶层,办刊理念创新就是对整个办刊工作的顶层设计。“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发展遭遇“寒冬”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学术期刊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对科技期刊来说,尽管在可预见的未来传统纸质期刊不可能完全消失,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纸质期刊发行量将会大幅度减少。媒体融合将是期刊发展的大势,期刊工作者的重心将不再只是传统的三审、编辑、校对,传播特别是新技术传播将成为期刊工作者的一个新的工作重心。关注、学习和应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产品是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做的日常工作之一,也应当成为现代办刊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创新不是完全推倒重来,办刊理念创新既要尊重期刊实际,也要认清期刊发展大势。对高校科技期刊(学报)来说,既要有坚守学术定位的阵地意识,又要有“互联网+”时代的创新理念,认清大势,抓住机遇,才能做到因势而谋,在传统学术期刊和新兴媒体的融合中找准新时期办刊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找准新的定位,形成新的办刊理念。在先进办刊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期刊编辑部才能在办刊实践中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在媒体融合中更好地抓住关键,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数字化、工具化、网络化等新媒体技术融入今后的编辑出版工作全流程,使高校科技期刊(学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期刊(学报)的影响力,为向国内外展示我国高校先进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学术价值决定传播力,内容仍是根本
期刊影响力受制于传播力。对包括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而言,主要读者对象局限于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有着小众性特征。尽管所刊载论文的影响力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但从根本上讲,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论文影响力决定期刊影响力。学术价值越高的论文越能得到相关学科专家及研究生的认可,即刊载论文的学术价值决定期刊传播力。刊载论文的传播力大,对应期刊的影响力才会大。因此,刊载论文的整体学术质量,即内容的生产仍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1.稿源拓展,着眼学术热点目前,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已近6000种,其中高校科技期刊(学报)有1000多种,完全称得上是科技期刊的量产大国。但若以学术质量和学界认可度评判,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高校学报的国内外影响力则不容乐观。狠抓稿源建设,多渠道组约优质稿件依然是提高期刊学术质量的根本途径[3]。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可利用网络优势和文献资源大数据库,使用科学的文献检索和分析方法去发现学科热词,动态定位学术研究热点及相关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以此作为潜在目标作者群,着眼学术热点,定向约稿,持续拓展优质稿源并迅速处理刊发,抢到学术热点并及时传播,自然有益于提高论文质量和期刊影响力。此外,积极参与相关学科的重要学术会议,关注国家立项的各类基金项目等也是定位学术热点的有效途径[4]。在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建设一批与我国科研能力大幅提高相匹配的科技期刊已日益成为我国科研管理部门领导、科研工作者、期刊出版领域等专家学者的共识[5]。2015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推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方案,为高校科技期刊(学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科技期刊(学报)要依托高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和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具体导向和任务,着眼学术热点,组约优质稿源,构筑内容特色,提升特色栏目学术品质,通过优质内容吸引和集聚国内外读者群,培育潜在作者群,实现科技期刊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2.提高编辑加工质量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本质上取决于选题的创新及研究成果的层次和水平,但很多编辑在处理稿件时发现,有些作者的研究选题非常新,也处于学科研究前沿,却由于水平有限,未能很好地将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因此,科技期刊编辑通过编辑加工工作来提高论文的撰写水平和表达层次是编辑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途径。需要强调的是,在网络大数据普及的环境下,论文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被读者检索到,并能依靠内容质量“粘”住读者,无疑将极大提高论文直接被引的可能性。从检索角度来说,关键词是论文的首要检索标志,它在提高论文的被检索和引用概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选用不当,他引自然不会高,同样也很难被第三方文摘库收录。因此,关键词的选用不宜片面追求新颖,应选用规范化的并收入正式主题词表中的叙词及其上位词、下位词或替代词,在此基础上可结合文章主题选用必要的或能彰显新颖性的自由词作为关键词,但总数应控制在3—8个。此外,提高科技期刊标准化水平也是提高编辑加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如计量单位的标准化、专业术语的规范化、英文摘要的国际化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论文被国际同行检索或被国际主流数据库收录的可能性,也关乎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水平。
三、媒体融合中要有所作为
1.主动参与,注重大读者思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加速步入以“数与网”为典型特征的互联网时代。作为传统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期刊,在出版发行模式、传播渠道、读者范围以及内部运行机制等方面,都面临媒体融合大势的冲击和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新的形势,高校科技期刊工作者必须克服观望心理,不断转变传统办刊理念,积极适应国内外办刊环境变化,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不断开创媒体融合发展的办刊新局面。媒体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用户价值,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垂直化服务。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读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数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潜在读者范围将会更加广泛,这对提高期刊影响力来说显然是个很好的机会。由于现实原因,我国不少高校科技期刊虽号称面向国内外,但很大程度上是为教师评职称或研究生获取学位服务的,读者范围更是局限于以作者本人为主体的少数人。新媒体时代,高校科技期刊(学报)要有大读者思维,要通过思维互换来夯实读者基础,想读者之所想;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和现实途径分析所有潜在读者的信息获取习惯和喜好,在确保内容品质的基础上,传播力求简单,服务注重精准定位和方便互动,让读者参与期刊媒体的生产流程,让更多的读者成为高校期刊的“粉丝”。
2.树立技术先导理念,融合发展新媒体时代,技术已成为现代科技期刊融合的有力支撑,科技期刊的融合发展要树立技术先导理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是当今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期刊融合发展所要依赖的新技术。树立技术先导理念,就是要结合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实际,勇于学习新技术,不断开发期刊出版传播的软件和技术,引领和驱动传统科技期刊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要在获取优质内容和条件的基础上,争取更多的软硬件投入,搭建采编、出版发行网络平台,架构多媒体传播渠道,实现高校科技期刊和各种媒介资源、技术要素的有效整合,逐渐形成一体化的组织架构和人性化的传播体系。拥有相对稳定的网络平台和高质量的技术架构为科技期刊的弹性发展提供支持,将是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得以持久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数字化产品开发方面,力求兼顾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喜好,同时有利于第三方检索。一方面,专业读者既是读者又是潜在作者,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期刊的科技含量和文章的学术价值,吸引专业读者,也是培养潜在作者,是保持科技期刊生命力的源泉,是期刊之本。另一方面,方便快捷获取阅读内容是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对科技期刊的共同期待,数字化产品既要让专业读者及时获取和感受到其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和新颖性,又要让包括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在内的读者及时感受到其便捷性。此外,高校科技期刊在自身人力、财力、技术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与知网、超星集团等高端数字化平台合作的方式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如超星集团开发推出的基于流媒体技术的移动客户端,得到越来越多期刊的认可和使用,特别是在高校师生中颇受欢迎,可谓媒体融合中技术开发的成功案例。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应用好新媒体工具,积极探索开发适合作者、编者、读者全流程互动参与的出版传播形式,找到真正符合高校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更好地与新媒体融合,不断增强期刊的品牌建设力和传播能力,不断应用新技术拓展期刊的影响力。
3.优化编辑出版流程目前,国际主流科技期刊大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立体化网络平台,以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和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verlag)科技出版集团为代表的出版巨头仍在持续投入巨资建设先进的数字平台,出版流程和管理模式也正朝着与期刊数字化、网络化相适应的方向逐步完善,媒体融合程度日益加深。而国内科技期刊仍然停留在“观望者众、行动者寡”的阶段,甚至有些人仍认为“把论文电子版挂在网上就是数字化”了,媒体融合意识欠缺,改革积极性不够,期刊数字化水平明显滞后。媒体融合发展不仅是大众传媒领域,也是涉及学术期刊领域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但目前国内还缺乏有关数字出版等网络信息产品的管理或指导规范,科技期刊基本上还在沿用传统的编辑出版流程和管理模式。要想在数字化大潮中持续绽放生机和活力,高校科技期刊(学报)必须行动起来,优化、升级采编流程和出版流程,积极推动学报编辑部改革创新,敢于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再造适应期刊融合发展的编辑出版体系。在经费使用上,改变以往大量资金单纯投入具体编辑业务的片面做法,大幅度向技术投入倾斜,增强开展数字化出版业务的自主研发能力。在流程分工上,不仅要打破编辑部内部不同角色、不同板块之间的分工模式,还要主动出击,打破科技期刊(学报)编辑部与现代媒体行业的业务边界,让传统科技期刊与现代媒体产业充分融合,以积极的心态解决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创新传统编辑部工作机制,构建适合高校科技期刊(学报)的现代出版传播体系。
4.完善学习和激励体系,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与一切实践活动一样,从事编辑出版及传播工作的主体是人,因此,传统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最终也要归结为人的融合。传统期刊要进一步树立人力资本观念,促进传统编辑的身份、角色转型,完善学习和激励体系,倒逼传统期刊编辑向全媒体编辑转型。由于管理体制及技术人才稀缺的原因,高校科技期刊难以大量引进新媒体技术人才,宜通过改革现有的管理和激励体系,促进现有人员的融合转型。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一要结合当前的职称改革,完善编辑部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激发编辑人员在组稿、编辑、传播等整个生产流程中应用新媒体技术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强化整个团队的新媒体意识。二要加强与新媒体企业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对现有编辑队伍开展音频、视频、新媒体平台等内容的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既具有期刊相关专业知识,又掌握编校技能,还通晓现代信息传播规律的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支全媒体型科技期刊队伍,提升编辑团队的人力资源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