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06: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子信息研究生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产业;信息产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7-0011-03
信息产业做为当今世界的主导产业。它的发展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想发展信息产业,一个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信息产业结构至关重要。
一、相关理论分析
(一)信息产业的概念
信息产业做为独立的经济部门是20世纪后半期新兴和发展起来的、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的产业。它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而采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开发利用信息产品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的产业。
(二)产业结构的概念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包括部门内的分部门)之间的组合与构成的情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实质上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按比例分配。我国产业结构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比例关系以及各部门内部构成的比重等。
二、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
我国信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7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万亿元,增长18%;增加值13000亿元,增长18.2%;软件业务收入5800亿元,增长20.8%。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先,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12%,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达5.27%。
(二)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
1 发展概况
2007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达到35%以上。全年完成销售收入391亿元,同比增长45.1%,高出全国27.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增长35%,高出全国16.8个百分点;实现利税58亿元,增长40.3%。其中,利润46亿元,增长52.7%;出口创汇12亿美元,增长9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增长66%:实际利用外资1.76亿美元,增长55.8%。2007年,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的1.18%,排名第13位。占全省GDP的0.84%。
在重大项目以及优势企业的支撑下,2008年1―10月,河北省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71.77亿元,同比增长48.87%,增速同比提高4.19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利税70.08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23.79亿元。主要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入统工业及全国同行业增速。
目前,河北省信息产业投资超10亿元以上大项目已达到22个,总投资1554.5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4720亿元。2008年1-10月。全省信息产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68亿元,同比增长130%。
2 产业内部发展特点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一直是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专用材料、电子信息机电产品和通信设备制造占有重要地位,但销售收入及所占比重变化较大。电子元器件所占比重逐渐减低(2006年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9.4个百分点),专用材料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机电制造业的比重有所提高(2006年分别增加5个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2002-2006年河北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要行业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2)软件产业
“十五”以来,河北省软件产业发展较快。2004年完成销售收入18.75亿元,同比增长57.04%,比同期全国软件产业增长率高出21.14个百分点。2005年,软件产业销售收入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的13%,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软件产品销售收入10亿元,系统集成销售收入2.2亿元。2006年,完成业务收入29.24亿元,同比增长16.49%。增速下降较大。
近年来,河北省软件企业数量增长较快,而从业人员数量增长相对平缓。2002-2006年,全省软件企业和从业人员数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1.1%和12.8%。截止到2006年。河北省拥有2家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40家企业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其中一级资质1家,二级资质2家,三级资质24家,四级资质13家;通过“双软认定”企业超过200家,产品1000余项。2006年,在统软件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5家,3000万元。1亿元的17家,1000-3000万元的28家。
(3)信息服务业
近年来,河北省电信业务基本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2002-2006年,全省电信业务总量、固定电话用户数和移动电话用户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2%、10.7%和27.9%。
“十五”期间,河北省电子商务步入加速发展期。电子商务的网络条件有很大改善,初步形成了大容量、高速率、能覆盖全省城乡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据抽样调查,全省已有80%以上的大企业建立了企业内部网,70%以上建立了企业网站,35%建立了不同层次的信息管理和应用系统。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了网上订货、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部分大型商品集散中心和批发交易市场建立了网上信息系统。大多数中小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电子商务探索。目前,河北省已建立了一批具有地方经济、产品特色的专业网站,网上信息、网上销售和网上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中国国际五金丝网交易网”等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教育受到重视,全省有近50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
三、河北省信息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信息产业的产值结构
在河北省信息产业产值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所占比重最高,在全国同行业中所占份额也相对较高。单晶硅、液晶材料、彩壳的产量居于全国甚至全球前列,是最有可能持续做大、做强的领域。
而软件产业与信息服务业方面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由于基础薄弱,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北京、广东等信息产业发达的省市。
(二)信息产业的就业结构
便捷的交通环境和高素质的信息劳动者是推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河北省在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快速增长,并且注重教育的投资。这些都为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但是,就业结构仍然存在很大的弊端,人才结构远远赶不上信息产业发展的需求。河北省信息产业中
高附加值的产业就业人数低于低附加值的就业人数,并且智密率远远低于北京、上海等发达的城市。从近几年的数据看,河北省的就业结构变化不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就业比重逐年降低,第二、第三、信息产业就业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97年的47.85%下降到2007年的42.06%: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从1997年的27.29上升到了31.28%: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变化不是很大,一直在17%左右:信息产业就业比重从1997年的7.88%上升到10.08%。
(三)信息产业的组织结构
电子信息企业存在“小、少、弱”的问题。
“小”,是指企业规模和影响力小。目前,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带动行业发展的大公司、大集团。2007年,河北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进入全国电子百强的企业仅有3家。
“少”,是指外资企业少。河北省在吸引外资入驻方面相对落后,无论是与广东、江苏,还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都较大。2005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外资企业数量和销售收入分别仅占18%和21.2%。外资企业能够具有溢出技术、培养人才、带动配套产业发展等功能,外资企业数量和规模偏少,对河北省信息产业发展存在不利影响。
“弱”,是指企业的根植性弱。目前,河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吸引了一些企业将制造环节转移到河北。但是,大多数企业主要是将河北省作为制造加工基地,而研发环节、市场营销环节的转移相对较少,业务总部设在河北的较少,显示这些企业在河北的根植性较弱。
四、河北省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一)优化信息产业的产值结构。加强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加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在信息产业发展中。通过加大大项目的投入来夯实传统信息产业的基础,为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带动作用。这些年,河北省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2.4%。先后引进和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项目13个,预计投资46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新增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2200亿元。
(二)优化信息产业的就业结构。加强人才建设
河北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之中,拥有良好的交通环境,而京津地区是中国高校的集散地,为河北省信息产业高级人才的引进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因此,河北省要加强与京津地区的经济合作,通过合作和交;流,促进人才乃至经济资源的良好互动,优化河北省的人才结构,提升整个信息产业就业人群的整体实力,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三)优化信息产业的组织结构。加强企业建设
河北省信息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大的企业集团。而在产业集群方面。主要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拥有了一定的集聚效应。因此我们要在原有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基础上把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形成一批大企业,或者大的企业集团,带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
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助推器,河北省应根据省情实际,合理调整信息产业结构,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动力,从而为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宋玲、姜奇平,信息化水平测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河北省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协会,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DB/OL],miit.省略.
[3]河北省信息产业与信息化协会,河北省信息产业2007年经济运行情况[DB/OL],hebgy,gov,en.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43-02
强调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是国家和军事人才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尤其是本世纪以来,随着新军革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军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此,各军校的研究生教育机构积极贯彻总部的要求,大力推进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在理论及实践中取得了较大成绩,研究生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学科水平整体跃升,创新成果持续涌现[1]。但研究生教育改革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而这些问题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的绊脚石,在某种程度上将制约我军新军事革命的速度和进程,应予以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
一、影响军队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从长远来看,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我军的军革,但长期以来培养目标的模糊性、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化、教育模式的滞后性等均制约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毕业后的研究生到达任职岗位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用人单位想要的综合素质的人才缺乏,而研究生也对自己的新岗位缺乏信心,更谈不上创新了。作者根据近年来协助指导研究生的一些情况,总结了目前研究生创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因素,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教学模式单一。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按照研究生的入学时间来开展的,第一年基本上为基础课,第二年为专业课,第三年实践等。而研究生的生源来历却不尽相同,有部队考入的,有地方大学考入的及院校直读的等,其个人的基础完全不同,比如部队考入的其军事素养、对装备的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地方入学的,而地方入学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视野开阔,但对军事理论及军事技术欠缺,因此,他们入校后关注的焦点不同,需要提升的能力也不同,而现有的研究生教育依然遵循着本科的教学模式,前两年仍以课堂讲授为主,个性化研讨性的小班教学开展的进展缓慢,研究生学习仍然属于填鸭式,其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性较差,从而影响研究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培养。
2.知识结构不合理。21世纪军队承担的作战和非作战任务种类繁多,对研究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研究生不仅需要通晓军事理论与技术,还需要具备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知识素养[2],由于历史及体制方面的原因,军校的研究生教育往往自成体系,与地方优秀的高等院校互动较少,这种长期的自我封闭的教育结果往往导致研究生学科的前沿知识、专业研究方法以及人文社科知识的缺乏,知识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研究生综合素质偏弱,创新意识淡漠,创新能力不足。其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面弹性力度不够,对研究生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可供研究生选择的课程门类及优秀课程较少,尤其是跨学科的知识获取途径不畅,军队院校的封闭性导致了其只能在该校选择课程门类,而边缘学科的交叉性较差,而创新却往往出现在交叉学科,长此以往就会抑制研究生的创新意识。
3.导师认识上存在误区。现在的导师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课题,在招收研究生上,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导师认为是招一个学生完成课题研究,往往是导师有什么项目,研究生干什么课题,写什么论文,研究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对军事装备的认识来考虑各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研究生思维的懒惰性,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导师对研究生教育认识上的误区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影响到研究生综合能力素质,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研究生考核机制不完善。现有的研究生考评虽然在制度上较完备,详细的考核指标可以较好的掌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却限制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比如,作者协助指导的一名研究生对武器装备的某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之前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在选题时仍遇到了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于其选题的前瞻性及新颖性,加之保密的要求,他不能的核心内容,因此也就无法确保发表足够的高质量文章,而研究生毕业考核又要求他必须发表一定数量一定质量的论文,而且要和论文相关。这种矛盾就造成了该研究生为了能够拿到学位,而选择了另一个毕业风险低的方向来做,因此,该研究生的创新主动性及探索性均受到打击。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三年到四年的研究生生涯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研究领域甚至改变他的一生。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改进措施
1.改变教学模式,重视远程教育。科学技术能极大地改变教育的实施方式,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生的远程教育技术对研究生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远程教育可分为军内和地方高校两种类型。首先,建立军校和部队、相关科研单位联合培养的远程教育中心,通过设计高效的远程指导方式和使用各种支持工具,使研究生和导师能够不断跟踪武器装备的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成果,从而保证研究生教育高度的国防相关性,这样才能使得研究生的教育更贴近部队,贴近实战,才能使得研究生及时了解装备情况,作战情况,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培养其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基础。其次,建立军校和地方优秀的高等院校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模式,使得军校研究生坐在军校的教室了就能够参与地方院校的名师教学活动,可有效的提升研究生的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其敢于质疑的创新精神。
2.调整知识结构,组建跨学科导师组联合培养。军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基本上采用的是导师负责制,但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目前部分院校的研究生采取了导师组的方式来培养研究生,但由于研究生管理上的需要,基本上研究生的培养还是以教研室或系为单位,其学科跨度不大,这样的培养模式就限制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新形势下对研究生的要求往往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跨学科研究是最容易实现创新的地方,跨学科学习本身可以冲破传统束缚,有利于研究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因此,要重视研究生的跨学科学习和跨学科研究,特别要重视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学和研究,这就意外着研究生与导师一对一的这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创新型研究生培养,因此,为适应实战要求和创新人才为目标的研究生培养,需要大跨度学科导师组的联合培养方式来保障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如今的单打独斗的方式,这样才能扩大研究生的知识视野,开阔其研究思路,培养其探索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
3.加强导师创新能力培养意识及能力素质建设。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跟导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因此,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水平的可靠保证。建立完善的导师遴选制度、导师考核及聘任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导师的质量,但却无法保证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因为这跟导师的创新观念有很大关系,我们往往重视各个层次教员的培训,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导师的培训和教育,因此,要加大对导师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引导和培训。导师考核和遴选过程中要重视导师是否具有创新教育的意识,是否重视研究生的能力培养,要完善导师的停退制度,要不拘一格选用年轻干部,尤其在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因为这个领域是年轻人的天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我军急需的信息化战争下的高素质人才。
4.完善研究生考核机制,建立创新型研究生培养考核办法。根据创新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而不是简单的细化研究生的考核指标,要重视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研究生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建立综合的评判机制,比如对于那些确实无法发表文章的研究领域,可采取相关领域院校、科研院所、装备研制及使用单位的顶级专家进行盲评,且送审样本量足够大,结合国防发明专利授权情况等多种评价方式来评判军校研究生论文的质量,而不仅仅局限于发表文章的数量及档次。
总之,研究生创新意识培养及能力素质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导师团队的辛勤栽培、学员自身的刻苦学习及院校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随着军队院校改革的深化,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必将更上一层楼,我们也必将探索出适合于军校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结构调整;信息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信息产业做为当今世界的主导产业。它的发展与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还处在大而不强的发展阶段,在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上、产业的创新和产业的布局的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想发展信息产业,一个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信息产业结构至关重要。
一、信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的市场依据
1、信息技术――国民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信息产业是一种主要依靠信息技术进步而发展的产业。标志信息技术进步的是计算机工业的不断发展,包括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发展。
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进步又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1).信息技术结构
当今美国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电子技术为支撑技术,其中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以信息材料为基础,其中包括电子材料及光学材料技术,以通信技术为重要的直接组成部分。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代表着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2).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新兴的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得到迅速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和就业需求的巨大变化,经济面貌随即发生了很大改变,增长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知识型和技术型转化,实现了从物质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变。不仅对发达国家,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适用。
2、信息产业――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重视信息技术、创新、开发与产业化。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因而把发展科技放在首要地位。信息技术以其高度渗透性、倍增性及竞争性,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核心代表。因此,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创新、开发与产业化,必将提高我国的竞争力。
3、信息服务业――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50年代末期,美国服务业就业人口超过了工业就业人口后,服务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
4、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重焕生机的重要途径
传统工业是一个相对概念,包括最早发展起来的纺织工业、冶炼工业、采矿业,以及稍后发展起来的钢铁、煤炭、化学、能源、汽车、造船、铁路运输、机械制造业等工业部门。
纵观美国传统产业信息化的改造过程,可以发现,这一过程的实现在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特别是信息技术高度的渗透性、创新性、增值性、竞争性为传统产业改造创造了条件。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使美国经济在出现整个工业生产地位下降的同时,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高新技术产业却迅速成长的现象。
5、发展电子商务――把握未来世纪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
电子商务,从狭义上讲是指政府、企业和个人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实现商业交换和行政管理的全过程;从广义上说,它的本质是建立一种全社会的“网络计算环境”或“数字化神经系统”,以实现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全方位应用。与传统商务模式相比,电子商务使商务模式发生了显著改变。
电子商务以一种最大化网络方式将顾客、销售商、供应商和雇员联系在一起,使供需双方在最适当的时机得到最适用的市场信息,因而极大地促进供需双方的经济活动,减少交易费用和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参与世界竞争能力,为提高我国企业的潜力,应发展电子商务。
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
1、IT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据
根据什么调整――归根结底是根据IT产业的市场结构需求,包括当前需求和未来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同时要考虑我们创造需求的能力。
21世纪全球经济模式会出现新的特点,制造业会有重大革新,超级承包公司会是新世纪制造业最重要的形式。超级承包公司规模很大,在全世界拥有几十家工厂和供应网,它们的经营范围日趋扩大,有能力生产和创造用户所需的全部系列产品和提供全套服务。在新的生产模式下,研究、制造、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产品开发商与组件开发、批发、零售和制造方面的专家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关系与合同关系完全不同。由于摆脱了许多非核心功能,工业巨头可以把投资集中于研究和营销,因而有利于发明创造及成果转化。而且由于这种模式减少对资本内部运作的要求,大大减少新技术进入市场所面临的壁垒。
全球化具有双重性。不利的一面是,一旦一个地区的经济发生大问题,很可能波及其他地区乃至全球。有利的一面是,全球化使企业能扩大资源配置的空间进入较大的市场,刺激企业发明创造,而竞争又促使企业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从长远看,只要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主流能继续,在21世纪,多数国家会参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两个命题,但从长远发展趋势上看二者又是一致的,因为要从小到大形成全球化,但在区域化的某个阶段可能与全球化又有矛盾。
2、IT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市场和企业的作用
这实际是谁来调整结构的问题。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主要是在结构调整中起战略引导作用:确定方向、规则和框架,同时用政策规则、法制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机制。按市场规律――市场是配置资源基础性手段的要求,促进结构调整。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就是结构调整的主体,企业在结构调整中发挥主体作用与企业发展要求是一致的。无论是中国还是亚洲其他国家,政府自己充当结构调整的主体都不成功。我国在确定国内信息产业的规则的同时,还要考虑谋求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主动权。
3、IT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IT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有在产业自身体现的,又有通过服务于其他产业体现的,这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内涵决定的,又是信息产业的自身特性决定的。
从我们研究看,无论从支柱产业定义还是从对经济增长贡献来看,目前,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产业的装备业已达到支柱产业标准。
4、IT产业结构调整要在开放条件下进行国际分工
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各国的企业都要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出售产品,提供服务和配置资源。中国必须建立一个在全球空间范围内发展可以取胜的体系,那我国的经济才能获得持续稳定发展。
IT产业结构调整不是在封闭条件下进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开放的条件下进行。这就必须审视我国IT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我国IT企业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能力。
5、IT产业结构调整是不断进行、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
严格的说各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过程中都是不断进行的,不会停止。所以提出结构调整问题,是因为在某一发展阶段或发展时期结构问题显得很突出。
6、IT产业结构调整涉及结构体系的调整
IT产业结构调整,涉及IT产业中行业结构、技术结构、所有制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等,涉及IT产业发展的全局,从某种意义来说是IT产业发展战略的新提升。
7、IT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素来源
IT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素特别是资本、人才和技术主要来源于市场包括国内外市场。
8、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商业环境是关键
投资环境一般是指为投资者(可能是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感到投资于这个产业能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和良好的运行制度保证,商业环境是指投资设立企业之后,运行环境良好,体现企业是主体的基本要求。
在政府战略的引导下,结构调整与企业的利益就能结合在市场经济中,结构调整就会形成不断进行的过程。
三、结束语
信息产业是我国成长最快的最重要产业之一。同时,又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起重要作用。我国近期在促进信息产业竞争方面已取得可喜效果。
我们要坚决贯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进一步使信息产业加速带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