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国社会经济论文8篇

时间:2023-04-01 10:06: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国社会经济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社会经济论文

篇1

论文摘要:景观手绘图纸是景观设计师(国外称景观建筑师)的语言。掌握手绘表现的几种有效途径:临摹解析名家作品、照片的重塑、寓情于景的表现、观悟生长规律、主题性创作。

一、景观手绘图纸是景观设计师的语言

这种语言赋予在每一个设计作品中,是设计师表现未来设计作品的一种交流工具。然而计算机制图的广泛应用,势必会排斥个性,使设计图纸趋向于统一的规格,在这种趋势下,景观设计的作品表现趋同,也使设计师们的创造能力面临消亡的困境。

1、培养手、眼、心相结合的造型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悟性和绘画基础,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才能掌握手绘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技巧。

2、透视学的理论与设计空间尺度相结合进而表现出设计的合理性。加强速写的训练是培养良好的空间概念与形态捕捉能力的绝好途径。

3、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艺术修养使景观手绘者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每张手绘表现图不仅仅是设计构想,它也传递着设计师的个人修养,文化底蕴、个性的张扬、情感表达对艺术的追求。因此,手绘者要学习渊博的文化知识,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心,使设计表现图的境界不断攀升。

4、手绘技能的培养决非一蹴而就。要想画出一幅漂亮的表现图,需要更多的艰苦努力。同时要多观察,勤思考,不断学习他人的经验成果,融合各种知识于心中,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心手并举,不断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优秀作品。133229.coM

手绘表现作为设计师的一项必备的专业技能,要熟练掌握,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线条训练,“线条是手绘表现的生命和灵感”。力求用线条的力度、速度与虚实表现物体的造型、空间的尺度与层次关系。

二、线的基本训练方法

1、首先直线的练习时由慢到快,由规整到随意,并试着用不同的笔尖进行练习。之后再练习弧线、交叉线等更复杂一些的线条。要不断在训练中找感觉。中学课本卖油翁的故事,是最好的耐心培训典型。没有时间的积累,就没有灵活的技巧,也就不可能画出好的作品。

2、线与调子:面对所要表现的对象,它有多样的丰富的色阶,我们往往要将对象加以概括,简化。最亮处可以空白或稍加色调,最暗处,可以用纯黑色。明暗色调的区分调整有两种基本方法:线条间距和粗细的变化。线与线之间加线,使调子更深一层,也更匀称。加粗原有线条,会使结构更突出,有虚实、层次。

3、线与明暗质感:用线表现明暗时,间距和轻重缓急是不同的。在表现园林景深时,还要注意空气透视变化(大气阻隔产生的色调区别)。线条要遵循向灭点处渐远渐小的消失关系。

在绘制景观表现同时,所要表现的质感种类是丰富的。如果对象的材料不同,表现的手法就因材而异。物像变化万千,要多写生、多临摹,经过磨练才能灵活掌握各种技法。

三、掌握手绘表现的几种有效途径

(一)临摹解析名家作品

想要在短时间内使手绘表现水平提高快一些,最有实效的方法就是先临摹,通过临摹再过渡到写生。国内外有很多插图大师的作品是我们学习的最好典范。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表达风格相近的作品来临摹。在临摹的过程中,也应遵循从简到繁、从慢到快的原则。通过借鉴前人的经验,能使自己少走弯路,在较短的时间里能更快地提高速写的技艺。

(二)照片的重塑

设计师通过手中的笔,有侧重地改写成钢笔画或线条画,赋予对场景的重新理解,培养和提高画者对整体的把握能力,对画面的布局控制能力以及肉眼对尺度的衡量水平。作为学习阶段,这种积累过程必不可少。

(三)寓情于景的表现

一张具有良好表现力的透视图,除了必须清晰、准确地传达设计理念及意图,还应该表现出该场景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与意境。

1、市民休闲娱乐广场,就要体现它的参与性,就宜画人多,表现其热闹,为市民提供休闲的好平台。人物的组合应该做到合理、美观,或静或动,有老人在练习舞蹈,打太极,也有小朋友在放风筝等,加入各种故事情节,使观者产生共鸣。

2、小区中心商业街,要表现其活力四射、繁华的景象,在场景的渲染中多画一些鲜艳的旗帜,亮丽的广告牌和露天的咖啡座椅之外,更加少不了人的参与。这时可考虑多布置一些动作、情态各异的年轻人,提升品牌的时尚度。

3、校园的文化广场,作为学生聚集的场地,适宜多画人,其形态和表情还要结合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还可以设定一个特定的活动场景,例如,广场中心有人在进行吉他表演,周围看台上的同学欢欣鼓舞。这种呼应关系使场景的“磁场效应”马上发挥出来。

4、清幽的中庭绿化空间。办公空间中的中庭绿化是幽静的场所,此景中人物就应较少,人物也应以静态为主,且应在中、远景出现,更利于体现场地的清幽情景。通过对人物在场景中的活动表现去强化主题,让观者领悟设计意图,并产生情感共鸣,创造新意。

(四)观悟生长规律

自然界的物种繁多,形象特征各异。在画表现图时,各种物种都可能是表现和创作的重要题材,因此,画表现图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常以无心观悟它的奥妙,常以有心观察它的分界”,遵循物种生长规律,细心观察,用心琢磨,才能画出生气灵动的表现图。

(五)主题性创作

篇2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中国经济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敬请关注!!

中国经济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3

“中国经济论文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怎么写呢,请看求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

中国经济论文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发展趋势”,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4

[关键词]企业理论;实体资本;虚拟资本;企业黑箱;道哲学;阴阳

作者简介:徐 鸣(1956―),男,江西财经大学当代财经杂志社(南昌,330013),研究员。研究方向: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

企业是什么?企业的边界在哪里?当我们回顾企业理论的历程,企业犹如一个深不可测的“黑箱",各派学术观点众说纷纭,以至于张五常说:“我们不知道企业究竟是什么”。[1]要打开企业这个“黑箱",我认为中国的“道”哲学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工具,那就是顺应“阴阳”。在当代,企业的资本构成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特别是在知识型企业中,“阳”性的物质资本比重在不断下降,“阴”性的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比重越来越大,并在企业中起主导作用。

一、新古典企业理论:企业是一个利润最大化“黑箱”

新古典企业理论是与古典企业理论一脉相承的。从道家的观点分析,古典企业理论和新古典企业理论都是从“阳”的视角来分析企业本质,立足于企业的“有形”资源和“实体资本”因素的组织和协调,重视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内部“阴”性的“无形”资源和“虚拟资本”的因素被忽视了。

(一)古典企业理论

亚当•斯密虽然在《国富论》中,从来没有直接论述企业理论,但他以“别针工厂”的例子说明了分工协作能促进工厂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暗示了企业为什么存在与发展原因。既然分工协作导致企业不断地发展,那么企业的规模是不是会一直扩大下去吗?斯密认为企业的规模不会持续地扩大,它将受地区消费结构以及市场范围的限制,为此,他专门在《国富论》中写了“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一章。他指出,当市场规模很小时,分工会导致分工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进行交换,进而影响效益的提高。[2]所以, 斯密在讨论分工的同时,也描述了分工的协调机制――市场,由于“看不见的手”的自发力量,使每个人都为自己利益最大化行动的同时,使人们的交互行为达到和谐的效果。

(二)新古典企业理论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企业理论把企业看作一个“黑箱",从“黑箱"的一端投入土地、资本与劳力等生产要素,从“黑箱"的另一端输出产品。在这种前提下,企业被定义为:将若干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生产经营性组织。企业被视为单纯的生产者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它的唯一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理性的生产者在能够获得市场完全信息的前提下,根据技术、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等约束条件有效地组织生产,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种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被定义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可能的生产要素组合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这样,企业的内部运行就如一个“黑箱”,从而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必须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点上作出生产决策,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

新古典企业理论放弃了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影响,单纯从“阳”性生产因素―― 物质资本的方面上分析企业的生产运营,企业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提供物质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新古典企业理论忽略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和组织对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因为管理和组织属于无形的“阴”性生产因素,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管理和组织的重要性,而把物质生产放在第一位。企业的概念只是为了把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分开,只是为了区分生产者与消费者理论含义的不同。在这种理论中企业所需要的就是劳动、资本、土地等几类生产要素,并以之来决定分配关系。在新古典企业理论中,企业只是一个生产单位而已,当然它也可以是一个人的单位。

新古典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生产属性是企业性质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属性,但只是简单地将企业视作一个生产函数,未能认识到企业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企业内部或企业与外部的联系问题。新古典企业理论还把企业看作是同质的,决定企业的活动边界和生产率的变量是外生的。严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框架是静态的,这样,企业自身的交易性质和能力问题被完全忽视了。

二、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企业是一组交易契约的集合

新古典企业理论长期在理论界起支配地位,直至科斯(Coase)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形成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契约理论,才标志新古典经济学及其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黑箱"论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道家的观点来看,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契约理论的出现,经济学家的目光已经从企业的“阳”――“有形”和“实体资本”因素转向企业的“阴”――“无形”和“虚拟资本”因素了。因为交易本质上指的是所有权的转移,体现的是一种人们之间的“无形”关系,交易费用可以认定为企业中的一类“虚拟资本”。所以我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是从“阴”――“无形”和“虚拟资本”的视角来探索企业的本质。

关于交易成本的概念,最早康芒斯对交易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刻的,他认为交易指的是所有权的转移,也即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包括:(1)买卖交易,即作为市场上平等主体的买卖双方的交易;(2)管理交易,即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的交易,主要是上、下级之间命令与服从关系;(3)限额交易,即企业或组织对个人进行的各种交易。康芒斯指出:“这些交易都是机能上的相互依赖,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称之为‘运行中的机构’的整体。交易本质体现的是一种人们之间的关系,企业的存在必然会与外界发生各种交易与联系,没有交易的企业不能称其为企业。”[4]但在康芒斯后人们的注意力一直在生产方面,忽略了交易问题。

直到科斯在1937年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并在40 年后引起经济学界对资源配置方式进行重新思考,人们才注意到交易问题的重要性。科斯通过引入“交易成本”这一全新范畴,弥补了新古典企业理论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脱离企业现实状况的缺陷。科斯指出,迄今为止对企业的起源所给出的解释都是有缺陷的。特别是,企业的存在不能用“斯密”式的劳动分工用语来说明。虽然劳动分工自然会产生对某种整合力量的需要,但是由于价格机制可以满足这一需要,那么需要企业家控制的是什么呢?科斯对企业中权威命令替代价格机制的解释是,后者这一协调机制比前者具有成本节约的优势:“建立一个企业是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使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5]按照科斯的观点,这些成本包括,营销(或契约)成本、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其中包括搜寻和谈判成本)。他指出行政机制(科层企业组织)和市场机制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协调生产手段,企业的存在与否在于它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替代价格机制,替代的效率边界取决于交易成本的节约程度。[5]

科斯认为,当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在市场上组织同样一笔交易的边际成本时,企业的边界达到最大。企业契约之所以能够节约交易成本,是因为直接通过市场组织生产,某一生产要素需要与同它协作的生产要素签订一系列契约,而通过企业家权威组织生产,这种生产要素只需要与企业家签订一份契约,“一系列契约被一个契约替代了”[5],发现相对价格的交易费用就大大降低。因此,企业组织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市场交易费用与组织协调管理费用相等的均衡水平确定了组织的边界,企业成长的动力就在于节约市场交易费用。

科斯之后,威廉姆森(OWilliamson)、克莱因(Klein)、格罗茨曼和哈特(Grossman & Hart)等试图从不同侧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交易成本理论。他们以交易为基本分析单位,观察企业内部的交易、契约和组织结构,将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机制,强调其交易属性,在假定交易形式不影响生产过程的前提下,侧重于从企业能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对企业的本质和边界进行阐释。科斯及其追随者的交易成本理论、契约理论、理论、资产专用性理论、产权理论等统称为现代企业契约理论。

现代企业契约理论虽然对新古典企业理论提出了挑战,它注意了企业的交易性,但它忽略了企业的生产性,它在指责新古典企业理论是“利润最大化黑箱”的同时,自己却陷入了“交易成本最小化黑箱”。[6]对照康芒斯交易的概念,现代企业契约理论对企业内部交易的性质与特征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但对于企业外部也即市场交易成本的研究与关注则相对缺乏。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基于合作的企业组织形式――企业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这是现代企业契约理论无法作出解释的。

三、演化经济学企业理论:企业是资源与能力的创新组织

演化经济学的基础是动态演化的有机世界观,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成为西方经济学中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新流派。与主流经济学相比,演化经济学以适应行为(包括惯例和创新行为)代替了理,以有序结构代替了均衡结构,以渐变和突变代替了静态不变,在经济学理论上进行了重大突破。演化经济学体系以“新奇"为研究中心,强调经济的演化过程包含着周期性出现的新奇和创造性,并由此产生和维持制度、规则、商品和技术的多样性。

(一)熊彼特:“创造性毁灭”论

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是演化经济学的鼻祖,演化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分支而出现应归功于他对创新过程的研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本质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是一个“创造性毁灭"的过程。借用生物学,熊彼特把不断地从内部彻底变革的经济结构,不断地毁灭旧产业、创造新产业称作“产业突变”,认为这种创造性毁灭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事实。这种观点非常类似于生物学中“间断均衡”的生物进化理论。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质变可以是渐近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7]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写道,我们应当“仅仅把经济生活中不是外部强加给它的而是内部自发的变化”理解为“发展”。[7]他认为,主要的发展过程就是“实现新的组合”,而且在竞争的经济中,“新的组合意味着竞争性地消灭旧的组合”。实现新组合的是企业家,所谓企业家,并不是一种职业或工作,而是创造性运用资源组合的独特能力。企业家的活动就是一系列创造,正是它们造成了不间断的竞争性经济重组活动和经济增长。企业家心理活动的变化导致创新活动的变化并进而导致总体性经济波动。[8]

熊彼特“创造性毁灭"的创新理论为后来学者研究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提供了思路,他对竞争过程的基本性质予以重新定义:实质性的市场竞争不是价格竞争,而是创新竞争,他的“创造性毁灭"观点,“非连续历史跳跃"观点是对边际替换概念的否定,其与《易经》“日新之谓盛德”的思想不谋而合,是从求新求变中去发现去创新。[9]而从当代经济学来看“创造性毁灭"的源泉来自于企业的“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

熊彼特使我们明白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是经济进化的发动机,企业具有超越外部经济条件的自主能力,而且能够塑造市场条件。熊彼特还把创新和发明分开。他认为,虽然大多数创新可以追溯到过去的某个发明,但创新并不一定来自发明,发明亦不一定必然引起创新,发明对分析经济变迁过程并不重要,它是一个外生性因素,而创新是一个内生性因素。熊彼特关于创新和发明的区分,既推动了技术进步的理论发展,又加快了技术创新的实证研究。而我认为熊彼特暗示了:企业的创新和发明都源于企业的“虚拟资本”――发明起源于企业“智力资本”,而创新起源于企业“人力资本”。

(二)彭罗斯:“资源―能力”二分法

艾迪斯•彭罗斯(Edith Penrose)于1959年出版了《企业成长理论》。在这本书中她进一步深入研究企业成长问题并提出了企业内生成长论的思想。彭罗斯的企业成长理论最具革命性的贡献在于将“资源"与“服务(能力)"区分开来,提出了“资源―能力"二分法,并明确地将“服务(能力)"界定为企业成长的源泉。这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分析方法,其将“阳”的“资源"与“阴”的“服务(能力)"区分开来,这为以后的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核心能力论、企业动态能力论等理论奠定了学术基础。

从“阴”的视角来看,在彭罗斯那里,企业的生产机会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的未利用服务,而这种服务能够为企业带来扩张。因此,企业成长是内生性的,企业成长的源泉就是企业内部资源所形成的服务(能力)。彭罗斯认为,服务分为企业家服务和管理服务,企业家服务用以发现机会,管理服务用来实现扩张。而真正有进取心的企业家不把需求看作给定的,而看成是它应当能够创造的。[10]

彭罗斯认为,对于企业而言,资源是企业为自己使用而购买、租借或生产的有形物品,以及使这些资源得以高效运行的雇员,这属于企业“阳”的方面;而服务是这些资源创造出来的,为企业生产运作做出贡献。一种资源可以被看作可能的服务流,而这属于企业“阴”的方面。由于服务(能力)只能产生于资源的使用过程,“阴阳和合”从而使每个企业的能力是独特的、异质的。

彭罗斯强调了能力的默示性和难以捉摸的性质,认为许多知识是不能被正式传授或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的,而只能在“干中学”进行传递。这显然是表达了“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这类企业中的“虚拟资本”问题,尽管她没有用“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这个概念。她认为:“‘企业’必须被赋予比企业理论中的‘企业’更多的属性,而这些属性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由成本和收益曲线来表示”。[17]

彭罗斯的观点引发了学者们开始重视资源――能力与企业成长的关系,进而关注在无形资源与资源特性方面的研究,而这实质上是把企业中的“虚拟资本”――“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作为企业成长的源泉来研究。虽然彭罗斯早在1952年就对经济学中的生物学类比提出了批评,但内生成长一直是演化经济学的基本框架,所以,霍奇逊(Hodgson)仍认为她属于演化经济学派。[11]

(三)纳尔逊和温特:自然选择理论

纳尔逊和温特(Nelson and Winter)批判地继承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西蒙(Simon)关于人类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理论,在他们1982年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提出了一个吸收自然选择理论和企业组织行为的综合分析框架。[12]他们借用达尔文“自然选择”的思想,认为在经济中,也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 其思想本质与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不谋而合。他们认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也如物种竞争一样,赢利的企业增长扩大,不赢利的企业收缩衰弱,直至被淘汰出局。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创新,扩大自己的优势和在行业中所占的份额,因此,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原因。

纳尔逊和温特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利润最大化和经济均衡进行了全面地批判,他们认为这两个概念妨碍了新古典理论充分认识经济变迁的特点。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认为,经济主体(特别是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但不是利润最大化。他们受西蒙等人的影响,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就使得企业的决策不能是最优的,企业对自己选定的方案感到满意即可,而这个方案不一定是最优方案。纳尔逊和温特基于有限理性和知识的分散性强调了“惯例”概念。“惯例”――我认为是起源于康芒斯对“习惯法”的论述,其内涵与管理学的“智力资本”概念类似。[13]企业的生产计划、价格确定、研究与开发资金的分配等都遵循以“惯例”为基础的行为方式,而不是随时计算最优的解决方案。

纳尔逊和温特把每个企业的“惯例”看成是企业知识和经验的载体,由于“惯例”的无形特性,它实质上体现为企业中的“虚拟资本”――“智力资本”。各个企业的“智力资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它们构成企业之间相互区别的特征和异质性。企业的“惯例”或“智力资本”是可以“遗传”的,如果企业按照惯例运转能够获得满意的收益,那么这些“惯例” 或“智力资本”往往不会发生变化。但是,如果企业的运转出现异常而使收益低于某一个限度时,企业将有可能对“惯例”或“智力资本”进行调整。

纳尔逊和温特提出了“搜寻”概念,把企业努力调整惯例的行为称为“搜寻”。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以及市场开拓活动都属于这种“搜寻”行为。[18]我认为,“搜寻”是在已知的技术和惯例中寻找适合自己需要的东西,这主要体现在“智力资本”的获得上;而创新则是通过研究和开发去寻找原来没有的技术和惯例,这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的激励上。创新意味着改变原有的惯例,创新使创新者对非创新者有较大的优势,从而获得较多的利润。纳尔逊和温特还以企业拥有的智力资本对企业进行了分类。基于“惯例”、“搜寻”、“创新”和“选择环境”等概念,纳尔逊和温特对整个企业理论研究的基础进行重构,提出了经济演化理论,为演化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基于演化视角的企业理论

在前面我们提到彭罗斯的“资源―能力”二分法为以后的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核心能力论、企业动态能力论等理论奠定了学术基础,由于它们都着眼于生物学的视角,注重于企业的内生增长,所以,我将三者统列为演化企业理论学派,下面就这三派观点作个简要分析。

(一)菲尔特、巴尼的资源基础论

资源基础论是在彭罗斯内生成长理论的基础上,经过沃纳•菲尔特、巴尼等人的发展而形成。菲尔特于1984年在《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的《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入选“年度最佳论文”之后, 资源基础论获得了应有的重视。[14]菲尔特在文中借鉴了彭罗斯的观点,明确提出了“资源基础观念”(RBV)一词,视企业为一有形与无形资源的独特组合而非产品市场的活动,认为以“资源”代替“产品”来进行企业战略决策,对当代企业来说将更具有现实意义。我认为,这标志着将人们习惯的企业战略思考由“阳”的“产品”观念转变为“阴”的“资源”观念, 其“资源”内涵与彭罗斯的有形物品不同,是有形与无形资源的独特组合,而更注重于无形资源,从而我将其作为“阴”来看。此种转变将战略制定的基础由外部的“阳”的“产业结构分析”,逐步转移到内在的“阴”的资源与能力分析的“资源基础观念”上。反映了企业战略视角由产业结构的“实体资本”分析,逐步转移到企业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虚拟资本”分析上。之后,资源基础论不断发展,巴尼(Barney)、皮特拉夫(Petelaf)、爱密特(Amit)、格兰特(Grant)等学者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6年,巴尼在探讨企业的竞争优势时,发现企业可由本身的资源与能力的积累与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并将其称之为“资源基础模式”。他认为,如果战略资源在所有相互竞争的企业中均匀分布而且高度流动的话,企业就不可能预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某些企业之所以能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就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不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获得低价格高产出的战略资源。巴尼在1991年提出了一个较为综合的分析框架,来阐述企业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特性。他认为,具有下列四个特征的企业资源才是可持续竞争优势,即有价值、稀缺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替代性,它有助于判断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他认为企业资源包括企业内部所有的资源,可以分成3类:(1)物质资源,是指企业的厂房、设备、机器、原材料等以物质形式出现的可以看得见的资源;(2)人力资源,指员工、经验、培训、关系等与人有关的资源;(3)组织资源,是指正式的结构,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计划、控制、协调系统、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非正式关系等与组织有关的资源。[15]

(二)海默、帕拉德的核心能力理论

海默(Hamel)和帕拉德(Prahalad)在1990年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从而形成了核心能力理论。核心能力理论认为,资源与能力不同,能力是配置资源的主体能力,企业的本质是“能力的集合体",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而资源基础论忽视了人的作用,偏离了企业成长的本源。也就是说,核心能力理论的观点不同于资源基础论,而与彭罗斯的观点是一致的。在此,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资源基础论与核心能力论的观点分歧恰好来源于彭罗斯理论中的“资源―能力"二分法,一个立足于资源,另一个则立足于能力。但我认为,这二者都比彭罗斯的观点更进了一步,资源基础论中的“资源”包括了“智力资本”等无形资源,而核心能力论的“能力”则更强调“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源,所以二者都是重视企业中“阴”性的要素,他们都是将人力、智力这类“虚拟资本”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核心能力理论将核心能力定义为各种技术和生产技能的组合,它贯穿于公司金字塔式的生产过程中。成功的竞争者能够进入新的、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行业或经营领域,具有核心能力的企业似乎更具有多元化扩张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开发新的经营业务的源泉,它是组成公司战略的核心。海默还形象地将多元化的企业比喻成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小的支干是经营业务单元,树叶、花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营养、支撑和稳定性的根系是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仅仅盯住竞争者的最终产品,就会忽略竞争者的真正实力,正如只注意叶子就会看不到一棵树的力量一样。[16]

虽然核心能力的思想非常具有解释力,但有的学者认为核心能力没能对公司战略制定提供实践意义上的指导,它是一个精致的理论,但在实践中却不好操作,缺乏可依赖的工具。堪培尔认为,能力的概念比核心能力的概念更广阔些,它包括整个价值链(核心能力只体现在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力对消费者来说更可见,而核心能力对消费者来说是很少看得见的。因此,在面对竞争者方面,最好的母公司应该比其各个战略经营单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16]

(三)提斯等人的动态能力理论

1997年,提斯等人参考核心能力概念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核心能力是独特能力、组织惯例和核心竞争力,而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构建和重构企业内外部能力以应付快速变化的环境的才能。他们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流程•位势•路径的模型(即3P模型),并指出动态能力的本质内嵌于各种各样的组织和管理流程中,而这些流程是由企业的资产位势(特别是专用性和互补性资产)和历史演化路径所塑造的,它们决定着企业的竞争优势。艾森哈特和马丁则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系列具体的可识别的组织过程,这些具体的过程包括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收购整合、策略性联盟、业务部门的剥离和战略决策制定过程等等。从这些研究结论中可以看出,动态能力既不是模糊的,也不是同义反复的,而是一系列具体的可识别的组织过程。导致企业发生变化的活动有很多,并不是所有导致变化的活动都能称为动态能力。[17]

在提斯等人的研究中,把动态能力的“能力”严格限定为“惯例”,即限定为智力资本范畴。这种理解得到了学术上的广泛认可。“组织能力”是一个严肃的概念,其严肃性在于它必须是一种惯例。如温特所说:“即兴发挥从来都不能称之为能力”。动态能力不仅关注企业特有的组织惯例,其焦点更是放在克服能力惯性的创新和开拓能力上。在动态环境中,动态能力崇尚建立开拓性学习能力。开拓性学习能力是为了在长期内向企业提供新的战略观念而进行的侧重于变革的学习。因此,企业为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需要具备进行创造性毁灭的能力。

企业动态能力主要是由企业中的“智力资本”――组织设计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因素决定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通过智力资本,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形成企业业务多样化的动态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来促进动态能力的形成,并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从几个方面着手:选人要重视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职位描述概念要详细具体;以培训来扩展员工现有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以及激励成功,宽容失败。

动态能力观学者认为,以波特(1980)等学者为代表的产业结构分析和以沃纳•菲尔特(1984)与巴尼(1991)等学者为代表的资源基础观,无法解释为什么某些厂商比其他的厂商能在动态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表现得更好。他们认为资源基础观的不足在于,厂商在建立有效且具竞争力资源时,必须基于动态产业环境与竞争状况的考虑,且以市场测试来考验资源,因为资源的真正价值应该取决于市场力量。厂商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厂商的管理与组织流程、专用性资产和发展路径。而位于稀缺性的、顾客需求的、且能用于消费者愿意付钱购买的商品上与具有专属集的资源,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资源。因此,动态能力观比产业结构分析和资源基础观更能够解释厂商竞争优势的来源。[18]

动态能力理论更接近于中国的《易经》思想,它立足于企业的“变易”,即从企业与环境的动态变化中,去把握企业的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的“阴阳和合”,最终达到企业持续稳定地良性循环和增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五常.经济解释:张五常经济论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3]杰克•J.弗罗门.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63、5。

[5]科斯.企业的性质[A].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D].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高保中,柳 欣.新制度经济学的困境与出路[J].政治经济学评论,2005,(1).

[7] 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8]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9]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0]彭罗斯. 企业成长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1]杰弗里•M•霍奇逊.演化与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

[12] 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3]徐 鸣.论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的“虚拟资本”性质[J].当代财经,2007(8).

[14]Werner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4,(1).

[15]巴尼.企业资源与持续竞争优势[EB/OL].wenkubaiducom/view/6cdc2930b90d6c85ec3ac6

cahtml.

[16]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J]. 管理世界,2002(4).

[17]鄢德春.动态能力论足以挑战资源基础论吗?[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2).

[18]罗 珉,刘永俊.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架构与构成要素[J].中国工业经济,2009(1).

From Real Capital to Virtual Capital: Dao of Modern Firm

Theory Evolution: Analysis from China's Daoism

Xu MingAbstract: From the evolution of firm theories, the development of firm theory in economics has undergone three stages: neo-classical economics, 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Evolutionary Econom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s Daoism, the three-stage development of firm theory evolves from tangible resources and real capital emphasizing on yang to intangible resources and virtual capital emphasizing on yin, and finally to the stage of integrating tangible resources with intangible resources, mixing real capital with virtual capital, which emphasiz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yin with yang. The final stage represents the trend of integrating tangible resources, real capital with intangible resources and virtual capital for analysis, which reflects holistic and harmonious philosophic view of Lao-tze and is closer to the nature of firm in real economic practice.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