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06: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职业沟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传统观念中,只要谈及实验室与实验教学,人们就会首先想到理化生等学科,实际上在文科学生培养过程中,实验教学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从转变实验教学理念入手,改善硬件装备条件,利用学校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努力建设“涵盖多科类、多专业的跨学科、综合型、现代化、开放共享的大文科类实验教学平台”,面向北京联合大学全校及北京市学院路19所院校共同体学生开设多门选修课程,为“人文北京”建设做出了贡献。、
利文科实践教学之器 善首都文化建设之事
—专访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韩建业教授
韩建业,博士,教授。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校考古学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被选拔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获得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和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中国先秦时期考古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1部。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主讲的考古学通论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并出台了相关文件,使高校对实验教学的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您认为贵校在实验教育理念方面有哪些转变?
答:自2009年我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学校在实验场所、建设经费、人员编制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和保障。在中心建设过程中,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也发生了重要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充分认识到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在文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虽然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设了档案保护、物证技术等文科实验室,2000年又陆续建设了新闻传播、广告设计、公共事业管理、模拟法庭、大学生英语体验中心等文科类实验室,但不少教师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在文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深刻认识,多数人认为实验室在文科人才培养中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004年,我校成立了应用文科实验教学中心,特别是2009年我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以来,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在文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发生了较大转变,认识到实验室可以为文科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基本的条件和环境保障,提出“理论和实验实践教学并重、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
第二,充分认识到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价值。
虽然学校之前也建设一些文科实验室,但这些实验室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互不融通”,不仅造成实验资源的浪费,也使各专业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08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08〕82号)中,对文科综合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进行了特别补充说明,要求把文科综合类实验教学中心建成“涵盖多科类、多专业的跨学科、综合型、现代化、开放共享的大文科类实验教学平台”,能够成为“全校人文社科类实验教学的综合型基地”,强调将不同学科门类和专业的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融合。但在实践中,不少高校对如何建设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认为只须把各学科专业的实验室拼凑在一起即可。
我校在领会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人文综合、文理交融,学以致用、实践育人”的中心建设理念,充分认识到了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价值。“人文综合、文理交融”是指依托中心这个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开展多个人文社科类专业之间及其与之相关的理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互动、集成融合的实验,不仅打破人文社科类专业之间的传统藩篱,让人文社科类专业走向综合,而且为实现文理交融、协同创新提供机会与途径;“学以致用、实践育人”是指以应用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文科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文社科类复合型应用人才。
:贵中心在转变观念的同时,也加强了硬件设施建设,所配备的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请您从现有仪器设备中选取2~3件高端仪器设备,并介绍它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功用。
答:我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一些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
现代服务业机构模拟仿真平台—跨专业实习平台:为所有本科学生提供就业前创业模拟训练。通过该平台,学生掌握和了解了创建企业的流程和具体步骤,并体验了从申请营业执照到办理银行税务等各项手续的流程和方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综合能力。
新闻采编及报纸排版系统:主要服务于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验教学和各文科、理工科学生参加的电视台和报纸出版等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实验教学与行业的接轨,使学生适应报刊制作等领域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模拟法庭教学平台:该平台是根据司法审判同步录音录像的需要,对学生模拟审判活动和评价进行记录,为模拟审判活动和案例教学提供技术支撑,为多个模拟审判实践课程提供仿真庭审环境,并且引入实际案件在模拟法庭开展真实的观摩审判活动。
:请问贵中心在提高设备使用率,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第一,把实验教学中心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单位,直接由学校管理。所有的文科实验室归实验教学中心集中管理,实验室资源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开放使用。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对实验室的硬件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集中管理,从而提高效益,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闲置。
第二,中心设有专职实验教师,分别负责历史文博类、新闻传播类、法学类、外语类、档案类专业实验室和基础平台实验室的整体设计、课程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并承担相应的实验教学任务。专职实验教师的设立,为维护和保障实验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了人员保障。
第三,中心每年都开展文科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工作,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面向全校开展各种文科类学科竞赛。获得中心立项的项目和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不仅可获得一定的经费资助,还可申请免费使用中心实验室和设备。
第四,中心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来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中心每学期为全校和北京市学院路19所院校共同体学生开设多门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大都含有实验学时,需要使用中心的实验室和设备。如中国古代玉器鉴定课程的学习,需要在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使用玉器标本和显微镜,摄影与摄像课程需要在摄影工作室、多功能演播室和录音室进行,企业文档管理实践课程需要在档案保护与管理综合实验室进行。
第五,中心通过向周边社区居民、中小学开放实验室以及为相关行业企业人员开展培训来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中心多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吸引了周边大量社区居民前来参观。每学期接待来自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等学校的中小学生来实验室开展实验,同时为北京市和各区县档案局工作人员开展档案保护方面的技能培训。
:我们了解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地区特色、学校实际与院系学科特点,形成了鲜明的特色,请问贵中心在建设和评审过程中形成的突出特色是什么?
答: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三个特色。
特色之一:服务首都,应用性强。
中心贯彻落实学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依托应用性学科专业,密切结合首都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需要,为首都培养了大量具备基本技能、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和综合创新精神的人文社科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学校的人文社科类生源90%以上来自北京,毕业生90%以上在北京就业,服务于首都各行各业。我校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的普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心教师带领学生利用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平台,产学研结合,各实验室和各专业集成协作,5年来完成了首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播、旅游资源开发、档案管理与保护、社区服务、法制建设等方面的50多项应用性课题,为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心还承担了公关员、秘书、NVQ企业行政管理师、物业管理员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校内培训考评任务。
特色之二:集成融合,综合度高。
中心建立了跨专业综合集成实验模式,即多个专业的学生同时参与一个实验,或多个实验室协作完成一个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例如,“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综合实践”是由历史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广告学、新闻学等专业的学生共同完成,集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旅游景点规划设计、营销策划、宣传报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教学项目。“模拟审判综合实践”是由法学、历史学、新闻学、档案学专业学生在同一案件、同一场景下共同完成模拟法庭、专业评议、新闻采编、档案管理为一体的多专业集成式综合实验。
特色之三:人文化成,受益面广。
“人文化成”源自《周易?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心以人为本,通过人文实践,体验人文氛围,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中心主要服务于我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含留学生和港澳台学历生),并通过选修课程,对理工科学生开放;同时,通过对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学生开放选修课,将辐射面扩展到学院路地区其他院校。10年来为共同体开设22门文科类课程,大部分包含实验教学内容,共有外校学生3 000多人次选修,其中实验室教学人时数达30 000。中心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改革开放30年北京社会生活变化的回顾”等活动向社区居民开放。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大量的人文实践,使我校及北京市学院路地区教学共同体院校学生及周边社区居民广泛受益,从而为“人文北京”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贵中心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您能与我们分享一下建设成果吗?
答:中心在不断改革和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地推进了文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综合集成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资源共享管理运行模式的创新。
第一,中心教学团队水平获得很大提升。2010~2011年,中心教师队伍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教育先锋”先进集体、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北京市先进工作者等奖励或荣誉称号。
第二,文科类学科竞赛获得多项市级以上奖励。2010~2011年,在由中心组织或参与的全国大学生文科计算机设计大赛、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中获得市级以上奖励近20项。
第三,文科系列实验教材正在陆续出版。中心于2010年开展了文科系列实验教材立项工作,目前已出版了7本实验教材,还有10余本实验教材将于2012年陆续出版。
第四,实验教学研究成果突出。2011年,中心获批了教育部重点课题和北京市高教学会课题各1项;组织相关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实验教学论文10余篇。
第五,带动了相关学科专业建设。2010年,紧密依托文科中心建设的历史学专业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与文科中心密切合作的首都博物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第六,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大量专业服务。中心历来提倡“真题真做”,开展了大量政产学研合作项目。如中心多次组织不同专业教师和学生到河北省霸州市胜芳镇开展文化遗产调研,拍摄与制作胜芳镇旅游宣传片和宣传手册,制订胜芳旅游规划,为胜芳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再如,近期完成的《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影响广泛,《北京日报》对此做了整版报道,北京市也因此启动了制订地下文物保护法规的工作。
关键词: 大学教育、理念、目标、经典导读、师生恳谈
一、从课程设置说起
自1952年按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分科式的专门教育,培养的理想范式是专业技术人才。即使是全国综合性大学,其内部也严重分割,缺乏科际之间的互动与整合。今天,我国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已有了不少改进,例如增设了跨学科的公共选修课,让各院系学生交叉互选,每一位学生至少要有10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此外,不少院系把“大学语文”列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1]但总的说来,本科教育基本上仍按公共基础课(必修)、专业基础课(分必修或选修)、专业课(分必修与选修)三大块设置,这仍然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而不是通才的培养模式。其中,师生意见最大的:一是公共基础课中,政治理论课6-7门,比例过大,且教学效果甚微;二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设置过于狭窄。一些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脱离人类文明的精神资源与现代社会人生之实际,没有达到养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志向、情操、公民意识、处世能力的目的;而过于狭窄的、太强调实用性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使学生在知识面、智力与方法论上,均难以面对现代多元文化和学科的综合发展。其实,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强调实用性的课程,到头来越设有实用性。有一些专业课其实是不必设的,学生们可以无师自通。我以为,大学教育要放宽胸量,着眼于长远的未来,克服实用主义的偏向。大学教育、课程设置要有弹性,不能太死板。
现在我们注意到理、工、农、医等自然科学、技术学科的学生,文、史、哲、艺、宗教、语言等人文学科学生,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学生在知识上的互补,人文与科学的交叉,特别是人文教育或素质教育的提倡与重视,已卓有成效。从人性的养成来看,不论学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人文的陶冶与性情的养育,都需要接受人文的教化。学习人文学,主要不是学知识,而是学智慧,是体验、丰富、提升人生的内涵与境界。但人文学工作者拿什么来满足大学生的人文需求呢,在他们最珍贵的大学生涯中,我们提供什么最有价值、最值得学习的东西呢?
目前我们课程设置上反映出的另一方面问题是,四类课程(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公选)多为概论课,即二级或三级学科的某某学或某某学概论、通论、原理、通史、断代史等。在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各院系的课程设置中,极少有导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为内容的课程,这是中西方文科专业类、通识类课程设置上的最大的区别。国外名校文科的课程设置,多以历史上流传久远的名家、名著、经典为教学内容,通过师生反复研读,反刍其原创性的内涵。[2]而国内素质教育课程(或称通识教育课程或公共选修课程),乃至文科基础、专业课程仍流于一般概论原理或通专史,包罗万象,面面俱到,或貌似严整实为拼凑的体系。有人认为,读经典,读几部书,知识面不是更狭窄了吗?修若干门概论,知识面不是更宽一些吗?这种认识是有毛病的。马克思在《资本论》手稿里指出,精神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是不成比例的,希腊史诗、哲学、艺术和莎士比亚,仍然能够给我们以精神的享受,“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3]文明史上的经典是高不可攀、不可替代的。例如荷马史诗与《诗经》《楚辞》等,尽管其中不免有历史的局限,但今天人们浸润其中,仍然能吸收丰富的营养。指导同学们直接读文明史上具有原创性的经典,与思想、文化、艺术、哲学大师作心灵沟通与思想对话,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是全面深厚的而不是片面浮浅的。他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品鉴、欣赏、享受高雅的精神产品,学会读书的方法,求取新知,丰富自己,拓展兴趣爱好,进而陶冶人格与人性,使之深化而完美。读经典、诠释经典,是创造式的,对话式的,身心交融的,而读概论则是被动的,是把老师嚼过的馍再喂给学生,硬灌给学生。当然,我并不一般反对概论、通专史体系的教材与教学,这可以提要钩玄,方便初学的学生把握一些基本知识,但如果所有的课程都这样,那就有问题了。至少应有一部分课程是原典教学。实际上,我们可以尝试针对不同科系、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中西文版本,导读不同或同一经典。台湾通识教育的推动者和研究专家黄俊杰教授分析了西方、日本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不同模式,特别评析了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以古今的经典(包括古希腊、中世纪、近现代的大师名著,也包括东方的经典,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作为课程教育的中心的经验,很有价值。“近百年来美国的经验显示,以经典作为通识核心课程,是传承文化价值的有效方法……应该成为知性与理性迈向成熟的大学生所共享。”[4]目前,我们的通识课、公选课太泛太滥,应逐步形成以代表历史文化精华的中外经典为主要内容和教材的核心课程,其中一部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尊重、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及其精神价值。
我个人1998年在武汉大学教育思想大讨论中发表了《理念 特色 经典导读》[5]一文,以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为例,指出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教材中应逐步改变概论加通专史的结构,突出经典导读。我院近年来创办的中西比较哲学试验班、国学试验班的课程设置,以古今中西大传统中的最著名的十多种经典为主要课程,让学生直接读具有典范意义的原著原典,在文科教学方面突破了近五十年的新传统。
二、大学的定位:功利性与实用性之反省
课程设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理念与目标。当前讨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与目标问题,我想主要是针对太过功利性、实用性或为技术而技术的目标设计的。大学教育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口号当然是对的,但又是不全面的,因为这种服务不是直接的,或者说不完全是直接的。它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教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服务于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的利益。适当的功利的要求,例如对大学提出促进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并不过分,但把教育当作“产业”来办,肯定是有问题的。把教育与浅近直截的政治或经济目的直接挂钩,已经使我国高等教育付出了不少代价,浪费了不少本来就不丰厚的教育资源。
为德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哲学家费希特指出,教育首先是培养人,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不是首先去传授知识与技术,而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局势中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教育是全民族的事,要教育的是整个民族!“德国教育之父”洪堡认为:“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它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那也仅仅只是第二位的。当然,对真理进行的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求,恰恰能导致可能是最重要的实用性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6]在费希特、洪堡看来,实用性,服务现实,只是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结果之一或副产品,不是出发点,也不是目的,不占第一位。
大学教育不是向学生灌输现存既定的知识。洪堡特别强调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反思性”问题,指出必须培养学生对真理与知识永无止境的探求、创造性与不断反思的精神。他认为:“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和学科都是从不同角度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对世界的反思,对人的行为准则的反思。”“科学是与高等学校联系在一起的。唯有通过对学术的研究,与科学的交道,对整体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大学生要学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对材料的理解。唯有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和个性,然后他们才能达到自由、技艺、力量的境界。”洪堡还指出:“高校的生存条件是孤寂与自由。这就是‘坐冷板凳’和学术自由,国家必须保护科学的自由,在科学中永无权威可言。”[7]
据德国现代化研究专家李工真教授研究,普鲁士至德国的高等教育之所以成为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的典范之一,乃在于他们自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传统:第一,大学的教师与学生,首先要摆脱对出身的依赖和对工商职业利益的兴趣,大学要与“社会实际政治与经济利益”保持距离,使大学、教授、学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使之成为国家与社会上的一支校正力量,校正那些不能把社会引向健康的东西,哪怕是形成为强势或话语霸权的力量。第二,大学是研究者的共同体。不断研究不为人知的东西,发现新规律,不断向真理接近,积极、永恒参与学术探讨,以及研究的独立性、独创性,是大学教授们的最高的道德义务和原则。国家、大学必须有一套竞争、淘汰机制,保证、激发青年学者献身于科学研究,向已形成的舆论和权威挑战,冒着与他人在学术上冲突的危险,扫除门户之见,克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取得学术上的真正的突破与创新。第三,大学一定是综合性的大学,它不同于地区性的学校,不同于专业高等学校,不同于工科、实用学科的专业化分工的学院,更不是职业训练所。因为大学强调综合、广博,提供最高的教育,强调人文教养、人文底蕴、人文积累与科学自由精神,不允许定位于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和充分的学习自由。大学实行的主要是讨论课(Seminar)教学法。大学生可以独立进行研究,自由进入图书馆,进行同学结伴式的自由讨论。青年人要离开大学时,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或仅仅受过专业知识训练的人。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则需要培养全面的自我辨别力,这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教育。[8]
由上可知,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创造精神,与社会热点潮流,与商业化的大众文化保持距离和培养人才的全面性、反思性、和谐发展,是大学与大学教育的灵魂。这与把大学教育功利化、实用化、技术化、短时效化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单一性、工具性、职业化、无批判性的见解是格格不入的。用极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思维考察大学与大学的科研、教学与学科建没,在收益成效上,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都要求短、平、快,立竿见影,立等可取,这种短视的观点、短期的行为,是十分有害的。目前的大学管理部门缺乏中国智慧,不懂有为与无为的关系,缺乏弹性。他们真是去“管”教授,而且“管”得细密琐碎,根本上是以不信任教授为前提的。对大学教育及教师的许多评价指标、量化标准或考核体系暴露出诸多问题,重量不重质,完全丧失了学术品鉴的能力,如以刊物的所谓级别判定论文的水平等,一味强调形式、噱头、花架子。庞大的教育机构出台的很多做法,特别是评价体系的导向,不讲学养,不要积累,鼓励出很多无用的垃圾或泡沫,无异于逼良为,杀鸡取卵,这很可能断送大学教育的前途。这还不仅仅指大学教师人怨沸腾的、扰民的文牍主义、形式主义,例如卷帙浩繁、名目繁多的报表,无休无止、鼓励钻营的申报、评奖、评估、检查、答辩,及其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也还不仅仅是用工科思维、工程方法去评价人文学术或社会科学,在尺度上、参考系上根本无视学科特点的问题;也还不仅仅是目前官僚化的评价机构、评价指标与体系本身,即成为学术腐败的真正渊薮的问题。事实上,它事关大学的理念与目标。
三、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传承文明、造就健全的国民、培植社会资本
各大学可以有不同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但其共性的内容有如下三方面:
首先,大学当然要为社会服务,但不能只定位于为现实服务。大学担负着文化传承与文化积累的责任。大学的目标首先是人类与族类文明的传承,即在同情理解前现代文明的基础上,把人类各地域、各族群的,包括本土本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伦理、道德、艺术、哲学、经济、社会、政治、科学、技术等文化资源,通过重新翻译、理解、诠释、交流、沟通、融合,批判地继承与创造地转化,代代相传。通过深入研究与教育,促使人类、族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扬弃与发展,是大学的使命。全球化决不意味着本土文化资源的消解,恰恰相反,全球化恰恰要求我们发掘本土知识的普遍价值。
其次,大学担负着培植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重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的目标还在于培养出大批有个性,有创造精神,有判断力与道德人格,有不断学习、终身受教育与自我完善之能力的个体,他们同时是能自由发展并具有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能力的公众知识分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应当成为社会的良知。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不论在日后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上积累多少经验与本领,他一定要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具有社会参与的热情与能力,有理性的批评的态度,且有世界性、人类性的关怀。这也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民胞物与”的境界。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指出:“知识分子必须要有专业知识,不论是学术、企业、媒体或政治,都需要专长……但除了专业本领以外,一定要有相当深厚的人文关怀,才配作知识分子……自然科学家也可以培养深厚的人文关怀。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文学领域里的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和宗教,都是人类自我反思的学问,既是个体又是群体的自我反思。”“能不能为大学生的自由发展、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提供条件、创造环境,是评断大学素质的重要标准。培养批判精神,包括政治、社会和文化批判,也是大学的目标。”[9]富有人文关怀的健全的公众知识分子,可以从广阔的视野考虑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道德、伦理(例如科技伦理、生态伦理、全球伦理)及社会心理等问题,针砭时弊,提升社会理想,指导社会良性地健康地发展。
再次,作为大学教育目标之一的社会服务,是通过对人类与民族文化的积累与传承,通过对具有自由人格,有理想有教养,具有自我完善、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能力,自尊且尊重别人,敬业乐群又尊重自然的人,我们称之为“健全的国民”的培养来实现的。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叫“效率优先”,但办教育不能要求有太快的效益与回报。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的服务,需要从长时效的视角来观察,不能理解得太直接、太狭隘。从直线性的“投入”与“产出”的观点来看待大学教育的“投入”与“产出”,是有毛病的。大学“产出”的不是器物,不是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全面发展潜能的健全的国民。
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教授指出:“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成五大类目标:(1)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2)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3)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4)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5)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10]他主张,通过人本化的教育,使大学生的思想、知识与人格获得均衡的发展,使他们不仅对身心禀赋与潜能、个人志向与人生目标有深度了解,进而有关怀他人的情操,认同团体的能力,服务社会的意愿和关心全人类的胸襟。他们应有良好的求知兴趣与态度,正确的读书习惯与方法,至少掌握一种研究方法与怀疑批判的能力。这一教育目标所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兼顾德(公德与私德)、智(知识与能力)、美(高尚的审美品位、格调与能力)、群(人际关系、社会参与和公民意识),而且向内向外扩充。他们不仅对本国历史文化有关怀与理解,而且能从世界的观点,有理解与欣赏世界各文化及其差异的能力,有尊重他国文化与人民的态度,[11]达到如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最近,媒体报导了北京清华大学刘海洋同学到动物园用火碱与硫酸伤害黑熊的事件;天津大学学生马晓明因被退学而觉得生活无意义,遂杀死了亲生父亲与祖母,并打算再杀死母亲和自己;北京一位大学生马忠义也是因多门功课不及格,持刀夜闯女生宿舍,想杀人以解脱;台湾一位马姓老妇到法庭状告她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化工所的博士儿子不认亲娘。[12]这里面有非常具体复杂的原因,有的属于心理上的疾病,有的属于社会或家庭教育的缺陷,当然更重要的是人文素养,特别是道德素养的问题,是人性养育的问题。我们不希望媒体过分渲染刘海洋事件等,因为大多数的大学生是健康的,是有志气且蓬勃向上的。但我们仍然有孔子之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不可否认,社会上的官本位、金钱拜物教、权力拜物教也渗透到大学校园,造成有的大学生的两面或多重人格,以及道德价值观上的庸俗化、功利主义或虚无主义。家庭经济背景的贫富差别,使得部分贫困生有沉重的心理包袱。与我国传统的儒家教育相比,现代大学教育结构的弊端是:德业分工,知行脱节,为人与为学分裂,师生之间隔绝或疏远。大学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对话还比较多,但与本科生之间在学问与人品方面,已不复有切磋琢磨、教学相长的机会和氛围。目前我院建立师生恳谈日制度,试图通过这一渠道,使师生在德业等多方面有所交流。大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互为主体性的社区。大学应当强调教师的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淳化师德、学风与校风,涵养师生的心灵,扩阔师生的胸襟。首先是教师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实地帮助学生自己去立人去达人,怡情养性,塑造人格。总之,人文教育在今天的大学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问题,它服从于我们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注释:
--------------------------------------------------------------------------------
[1] 详见《武汉大学本科培养方案》上下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2] 参见黄俊杰著:《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第七、八章有关美国、日本教育的考察报告,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第48-49页。
[4] 除前揭黄俊杰书外,又请见林孝信、黄俊杰《美国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实践》,黄俊杰编:《大学理念与校长遴选》,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出版,1999年3月再版本,第117页。
[5] 拙文发表于当时的《武汉大学报》,后收入《面向21世纪的哲学教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6] 托马斯里佩代尔:《德意志史,1800-1866》,慕尼黑1983年版,第57页。转引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第52-57页。
[7] 同上
[8] 参见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第56-65页。
[9] 杜维明:《文化中国的认知与关怀》,台湾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专刊4,稻乡出版社1999年4月,第47页。
[10] 杨国枢:《大学之理念及其实践》,刘安之、黄俊杰编:《大学理念与实践》,逢甲大学与台湾通识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第1页。
【关键词】商科;教师;培养
教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力军和改革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现代商科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必须大力提升教师的素质,着力解决好教师对新培养模式的适应性问题,充分发挥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引导商科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教师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导。教师只有实现了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我们认为,现代商科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并使之成为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方针。现代商科教师除了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树立“服务型”人才培养理念以及树立开放式办学的理念外,还应树立“大德育理念、大商科理念和大实践理念”。其中,大德育理念,是指以育人为本,学校全员参与,构筑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教育协同机制,切实加强学生的信仰、健全人格、公民素养以及现代财经人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财经从业者。大商科理念,是指商科教育不囿于商科专业,而是以市场条件下的“大流通”与“大市场”为背景,以培养学生精明的商业头脑、敏锐的市场意识和较强的商战实践能力为目标,既注重发挥商科教育优势,强化商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又注重引领非商科专业依托学校商科教育背景和人才资源,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形成自身专业在同类院校中的比较优势。大实践理念,是指构筑以实验、实训教学为基础,以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为主线,以科学研究、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系统培养,提升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引导商科教师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1.引导商科教师构筑“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引领,现代商科教师要构筑有利于商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新体系。
第一,构筑大德育教育教学体系。近年来,我们引导商科教师遵循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整合多种教育因素、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渠道等,积极构建涵盖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教育(公民基本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项内容的“大德育”教育教学体系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大德育”理论教育和实践引领,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养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和健全人格。
第二,构筑大商科教育教学体系。学校从建校之初就十分重视通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来突出自身的商科特点。多年来,引导商科教师以培养方案的动态修订为抓手,依托商科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搭建“大商科”教育教学平台,完善大商科教育教学体系。商科教师在大力加强商科类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实验室等建设,完善商科类专业教育体系,强化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同时,注意引导非商科类专业在坚守自身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商科强势专业对其他专业的支持力和影响力,融入商科素养教育,构建凸显商科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专业比较优势。如贯彻依托商科背景、利用优势资源的主张,在非经管类专业基础教育中,开设经济学、管理学通论课程, 强化学生对商科类课程的理论学习;贯彻学科交融的主张,将各专业任选课按大类打通,非经管类学生可选修经管类专业的专业任选课程, 通过选修这些课程,从操作和实务层面上了解和掌握商务活动中的实际方法和技巧,培养非商科学生的商科素养;贯彻“博学”的主张,在科学人文素质选修课中,设立经管类课程模块,该模块开设了商业史、商业文学等丰富商学内涵的选修课程,要求非经管类学生必须选修该模块两个以上学分的课程方能毕业。此外,通过在第二课堂开展具有商科特色的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非商科学生的商科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三, 构筑大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学校引导商科教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举的理念,系统设计,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大实践”教育教学体系。近年来,我们的着力点一是重新确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系统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二是对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构建开放协同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三是在充分整合原有实践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成立了经济与管理综合模拟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并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和效率。四是以实验、实训、学年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第一课堂教学为主线,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有效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确保实效性。五是依托学生处、共青团组织,将第二课堂纳入学校教学体系中,通过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和学分认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六是大力开展学生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活动和“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等课题研究,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七是将通用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于一体,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设计了以商务案例分析、商务技能训练、商务活动参与、商务项目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活动,形成了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课堂与企业、市场相结合、专业实习与顶岗履职相结合的商科实践教学模式,并坚持实践教学四年时间不断线。三大体系相互协同,彼此增益,确保了商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2.引导商科教师树立协同意识,积极搭建“多方联动”的育人平台
搭建开放式育人平台,是弥补学校教育功能的不足,传统教育的缺陷,解决地方高校教育资源紧缺问题,努力实现培养的商科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对商科人才需求的对接,商科人才培养与行业和企业的导向对接,商科人才培养机制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对接,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商科学生成长需求、与商科人才培养特色的凝聚对接,切实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需要。
近年来,学校以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构建开放式协同培养机制,创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契机,多措并用,引导商科教师积极搭建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四方联动”的育人平台。一是大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努力提升社会认可度,增强合作吸引力。主要包括:改变封闭式建设为开放式建设;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专业建设的目标与思路;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优势专业,充分利用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及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示范作用,带动和提升其他专业的建设;采取切实措施,扶持和强化新办专业建设等。二是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提升科研实力,积极主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高自身的实力。三是科学定位合作目标,积极主动联系企业、行业、政府和兄弟院校等合作部门,探索校企、校行、校际、校府合作育人模式,综合利用校内外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将合作的目标定位于:双赢;提高学生素质;解决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积极主动搭建校企、校行、校际、校府合作育人平台,构建合作育人模式,完善合作育人机制。如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多项合作育人协议,开办了“同舟实验班”、“酒鬼酒实验班”等。努力搭建校行合作平台,学校借行业之力,改善师资结构,调整教学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主动搭建校际合作平台,学校与国内多所兄弟院校共建、共享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基础平台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建设精品课程,创办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联赛等。同时,与国外多所高校开展校际合作培养人才实践。如与爱尔兰格里菲斯大学、荷兰萨克逊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举办了“3+1”模式联合培养本科学生的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培训机构合作,以项目培训的方式开办ACCA实验班;与发达国家开展国际交换生培养工作,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留学生培养工作等。努力搭建校府合作平台,学校与多个政府部门开展校府合作育人实践。如与宁乡县人民政府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开展多形式和多层次的教学互动、科研协作和产业合作;与湘潭市文联合作共建“湖南省文艺家深入生活联系村”湘潭晓霞山文艺村文艺创作基地;与省发改革委财贸处、省统计局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调研,共同年度统计报告等。同时,我们不断完善校企“双赢”机制、优化校行互动机制、理顺校际共建机制、健全校府联动机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引导商科教师强化“五育并重”的育人内容
商科人才是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有其区别于其他人才的特质,准确把握商科人才特质,可为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创新提供依据。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培养的商科本科人才应具有以下特质:一是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强;二是善于经营,长于管理;三是自信,意志坚强;四是敏于发现机遇,善于创造市场,沟通与交际能力强;五是创业能力强。这是我们确定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设计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认识基础。
为此,学校要引导商科教师设计“五育并举”的教育内容,强化对学生上述特质的培养,努力实现商科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的对接。(1)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企业经营为人以德,为商以信,故德存而信立。商科学生只有在大学期间塑造好从商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才能在未来的商海搏击中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商科人才培养首先必须根据商科人才自身特点, 有针对性开展德育工作,从课程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行动、完善考试制度、营造诚信教书育人环境等多方入手,切实帮助学生养成诚实心态、守信习惯和诚信素质。近年来,我校改革的着力点一是不断深化以思想政治课为主体的德育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并采用专题式教学,以课堂辩论、个案分析等形式开展情景教学,考核环节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二是坚持开展商科类学生“道德与基本素养”大讨论、“厚德端行”、“诚信守则”等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利用节假日、暑期“三下乡”、“四进社区”、党性锻炼实践等社会实践开展了商业诚信状况调查和校内外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针对性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互相呼应,有力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成才观念。(2)强化经营与管理教育。经营与管理能力是商科学生就业、职业胜任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商科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商科教育必须强化学生经营与管理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学校的主要做法一是注重学生从商意识的培养。学校通过校史教育,宣传学校商科办学历史、商科背景和校友精英人物,鼓励学生树立从商的志向;通过商科专业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把握商科专业的内涵与外延,树立商科专业思想,夯实商科专业基础,培养商科专业精神,学会从商科专业的视角去关注、审视经济动态与社会现象,学会用商科专业思维去思考、发现和解析社会经济问题。二是注重学生从商素质与技能培养。学校通过完善商科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第一、二、三课堂的有效协同,打造课程特色,强化实践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的商科素质与技能。如为培养学生的商科素质,学校搭建了商科类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为培养商科学生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经营谋略、企业管理、经济核算、贸易流通、营销策划、信息搜集与处理、项目服务、公关能力、执行能力等专业技能,学校提高了商科专业课程综合性程度,增大了商科专业应用性课程门类比重,增加了商科专业实验课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进一步丰富了商科专业实习实训环节的形式与内容等等。(3)强化人格教育。商科专业学生就业、职业胜任和未来职业发展要求商科人才自信,经得起磨练,能承受挫折和反复。所以,商科教育必须强化对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与自信训练。近年来,学校在开好军事训练、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素质拓展训练等课程的同时,以“快乐学习班”为载体,组织商科专业学生开展了自信心训练、励志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自信训练,并充分利用社会实践等形式加强商业意志品质训练,提高商科学生商业人格教育的实效性。(4)强化社会能力教育。商科专业学生就业、职业胜任和未来职业发展要求商科人才善于表现,长于沟通。因此,商科教育必须强化以沟通与社交能力为核心的社会能力教育。近年来,学校通过在第一课堂开设《演讲与口才》、《商务礼仪》、《沟通技巧》、《管理沟通》等课程。同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与沟通团体训练”、 社团活动等形式,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专题活动(辩论赛、演讲等)和社会实践,来强化对学生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训练,强化学生的社会能力。(5)强化创业教育。商科学生系统学习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从事创业的学科比较优势。因此,强化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培养,是突显比较优势,变比较优势为商科学生特质和商科人才特色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学校在进一步明确创业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创业课程设置,完善了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了创业教育实践教学。
总之,通过引导和指导,我校教师应具备的、有利于学生商科特质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现代商科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虹,李波.以理念创新引领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_中国财经出版传媒.
http:///2014/0522/1967.shtml.
[2]杨虹,李波.以“四大理念”为引领 创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湖南教育科研报-Powered By:淮海高科,http:///2014/0522/1967.shtml.
[3]陈明.湖南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及实现措施的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厅教研教改课题“现代商科教师素质构成及其有效培养研究”(湘教通〔2012〕401号)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