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06: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心理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谈判中,有的人面对强大的对手,心中胆怯,不战而先败;有的人不管面对任何人,心平如水,侃侃而谈;有的人害怕冲突,不敢冲突,希望维持好“关系”;有的人敢于冲突,双方在争吵中达成一致等等。如此下来,谈判中的心理直接影响了谈判的结果。
心理一:谈判肯定有冲突,并不影响彼此双方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比较讲究“关系”的社会,有句话说得很贴切:先做朋友再做生意。意思就是说双方先认识,建立关系,然后再开始谈生意。生意是免不了要谈判的,定价格,谈费用,要支持等等,这些都需要一一谈判的。因为立场不同,观念不同,要求不同,谈判就免不了要冲突。大多数中国人是不喜欢冲突的,甚至害怕冲突,因为他们怕影响双方的“关系”,怕影响到下一次合作。
其实一个真正的谈判高手,他们会明白,冲突的焦点在于自身或者所代表公司的利益冲突,并不是双方个人关系的冲突。如果能够在谈判桌上谈的一清二楚,能够拍板的地方确定下来,不能确定的地方在等领导拍板。而不至于谈判过后,因为谈判中害怕冲突,而“谦让”很多,导致公司利益受损,反而会在心中结下一个“疙瘩”,生意没做好,关系也受到了影响,与其窝着藏着,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作者周围越来越多的同事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当我们与商进行销售任务与费用支持谈判的时候,我们都会在谈判桌上讲的一清二楚,而不至于糊里糊涂,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与双方的私人关系,双方合作起来心里也顺。
心理二:谈判是一个双方的过程。
相信大多数人在刚刚做商务谈判的时候,面对实力巨大的谈判对手,心中都会有点怵。比如,如果你是应聘者,想去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应聘,那么当对方询问你的薪资要求时,你肯定会说:按照贵公司的薪资标准即可,而不敢提出自己心中的薪资要求,无论这个薪资是高于公司标准,还是低于公司标准。那么当你去应聘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的时候,你的态度会不一样,你可能会直截了当地“开高”,提出自己的薪资要求。究其原因,面对五百强企业,你害怕被拒绝;面对小企业,他害怕被拒绝。其实这种心理往往会影响到谈判的结果。
在谈判中,有一种奇怪的心理,就是谈判双方都会认为自己处于谈判的下风。比如当你向公司老板提出提薪的要求,这个时候,对于老板的心理是:我不想失去这位员工,他工作还挺得力,帮助我处理了很多事情,现在物价飞涨,或许应该给他涨工资了。员工的心理是:其实老板对我们还是不薄的,想想在另外一家公司工作的张三李四,他们的工资还不如我,或许我不应该提出涨薪要求。在谈判中,我们熟悉自己的压力,而忽视谈判对手的压力。
而对于谈判高手来说,当他面对这种境况的时候,他会把自己放在谈判对手的位置上,去理解谈判对手的压力,从而在谈判中克服这种压力,从容的面对谈判,保证了自己或公司想要的结果。
心理三:谈判从拒绝开始。
谈判菜鸟害怕拒绝,谈判高手思考拒绝。拒绝不代表对方不同意,或许只是对方的“烟雾弹”,或许对方对获得的利益并不满足,并没有达到他或所代表公司的要求,或许他只是想故意难为一下竞争对手。
心理分析似乎成了美国人绝好的挡箭牌。一些对自己不想做、碍于情面而难以开口拒绝的事,只要借着“心理分析医生叫我不要这样做”一句话,听者就无不为之禁若寒蝉了。
未摆脱弗洛伊德的模式:心理分析这门学科,自其鼻祖弗洛伊德创建后,到目前得到了迅速发展,再加上五花八门的治疗方法,使心理分析在美国蔚然成风。时至今日,美国心理学家论及治疗方法时,虽支派林立,各有侧重,有的甚至与弗洛伊德初创的心理分析学说观点大相径庭,但其基本理论和治疗原则,仍未摆脱弗洛伊德的模式。如在治疗方法上,大多是以诱导回忆法,找出客观与主观意识间的病理关系,虽然也治疗恐惧症、沮丧等,但均不投以药物。
城市人压力沉重:心理分析以现代科学文明的形式存在于美国社会,而美国的社会方式胜似一副强效激活剂,使心理分析这一行业在其上层社会如日中天。在美国各大城市中,人们承受着工作、事业、家庭等各种沉重的压力,生活极其紧张,而由各种压力带来的焦虑、烦躁和沮丧等,又不可能常打电话向亲友等倾诉,因为他人的时间也极其宝贵,不容侵占,因此,下层社会的人往往跑到酒吧去买醉,或以吸毒排解忧愁,而中产阶级或上层社会的人士若非瘾君子,则往往花钱找个心理分析医生,长年累月地对着这位职业倾听者,诉说自己的经历、身世和各种烦恼,以求得到对方的劝导与安慰,维持自己平衡的心态。
自述:梦中是夏天,我站在马路上,看见一个人向我走来,后来是朝我跑来。我突然感觉周围变得冰冷,然后不知怎么骑在了马上。我想让马向前进,但它一动不动,我用脚踢它,结果一脚踢进了马肚子,马的肠子流了出来,我非常害怕。忽然发现马不是我踢的,是前面有人用猎枪打的。我觉得他要嫁祸于我,就拼命追他。他跑进一个房间,当我追进去时,门突然关上了。我拉不开,这时那个人转过身来,一张非常可怕的脸,我突然醒了过来,浑身出虚汗……
最近处境:我是个运动员,过去成绩一直很好,多次获得过省、市的长跑冠军,遭到同事的嫉妒。最近我与男友发生口角,对方提出绝交,所以内心感到很痛苦,情绪低落,在训练时甚至会跑错方向,遭到同事的讥笑,教练也对我不满。
分析师:这是个焦虑性质的恶梦。作为长跑运动员,在梦境中看见一个人向自己跑来,本不用害怕。感觉周围冰冷,是自己力量丧失的一种象征。你企图通过驾马去面临挑战时,马可能代表着你感情中的自然力量,也可能代表着你的爱人,但马却不听使唤,于是你采取攻击的方式,结果把马的肠子都踢出来了,可见你的某些行为伤害了你的爱人。但你不承认这种伤害,于是梦境变化为另外一个人嫁祸于自己。这是一种否认性的心理防御。我建议你要自我反省一下,如果你改变了这种"不是我不对,而是别人对自己不好"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你的人际关系自然会好起来。
梦境的最后是对你的一种警告。你认为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解决问题,结果反而被关在房间里。那张恐怖的脸,是警告的象征化表达,你将面临困境,可能会受到伤害。建议你主动去找一下你的爱人,心平气和地与他交流一下,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另外要做到抬头看路,而不是埋头跑步,要和周围的同事多接触,勤交流,那么人际关系会得到缓解。
教授的游泳怪梦
梦者简介:瞿英,男,52岁,大学副教授求析:名誉、地位问题。
自述:最近我梦见自己在大海里游泳,后来走回淋浴室冲洗,正洗着却被一个陌生人挤开,我正要发火,突然发现自己站在客厅里。我仍穿着游泳裤,周围一群中年妇女在看,我十分狼狈。这时有一个女人告诉我"你不用担心,音乐就可以使你的身体变干",于是她似乎吹起了洞箫,我随着那箫声飘到天空,抓着了一颗星星,我把它放在口袋里。忽然有声音说,你应把它放在胸里,正当我准备这么做的时候,醒了过来。
分析师:这是个奇怪的梦,梦中存在许多不合常理的事。如梦者一会儿在海滩,一会儿在客厅,后来又随着音乐飘到空中抓星星,整个时间、空间的变化非常大。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应该说在生活、工作、学习方面是稳定的。但在大海里游泳,这象征着一种退行,想回到最原始的状态,犹如回到母亲肚子里的羊水之中;当自己要在淋浴室冲洗掉身上的海水时,一个陌生人把他挤开,说明他遭到排挤,可能最近碰到人际交往方面的难题。
梦者:你分析得很对,我最近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因为要晋升正教授,但我的人际关系一直不好,且晋升的名额有限,同事之间相互排挤,我已经有点预感到这种情况,也有了晋升不上去的思想准备。
中学生晓凡是“迟到大王”。比如他预定7点起床,即便到了6点59分,他也会眼睁睁看着闹钟走过那一分钟,然后火急火燎地洗漱穿衣出门,再在书包里反复查找诸如什么《作文素材大全》《新英汉字典》《数学题解》之类的参考书是否带了,如果忘带,还要返回家里去取。因为这样,他上学经常会迟到几分钟。
在上学的路上,晓凡第一件事情就是为迟到找借口,为此还颇费脑筋。人太多挤不上公交车、交通事故导致路上塞车、妈妈生病了要照顾之类的借口他已经用得太多了。有一天他的理由是:做了一晚上噩梦,所以早上起不了床。还有一天是:电梯坏了,关在里面出不来。每次听到这些不一般的理由,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忍不住相视一笑。
除了上学,晓凡跟朋友约会参加一些公共活动也经常迟到。他迟迟不出门,临近约定的时间就发短信:对不起,我这边的事情还没完,马上就到。晓凡说的“马上”,有时候是半个钟头,有时候是一个钟头,让大家等得断肠。尽管这样,晓凡还是认为“马上”是一个很好用的词,因为它有无限的不确定性,又能给在等待的朋友一种心理安慰,让他们知道自己很快就会出现。
晓凡觉得,自己心里总有些拿不起放不下的东西,所以一定要把所有事情都拖到最后一刻。他也知道这样不大好,看到老师、同学或朋友不高兴的脸色,他也很心虚,但总是改不掉。
心理分析
经常迟到其实是一种心理强迫。不少人上学或上班、约会都会迟到,偶尔迟到无可厚非,倘若迟到成了家常便饭,就可能是心理强迫症。
不难发现,那些爱迟到的人似乎总是迟到。远程的约会,他要迟到;在他家旁碰面,他还是可能迟到;连你早早到他家,坐在客厅里等,只见他东摸摸、西磨磨,到头来仍然无法准时出发。
总是迟到的人心里总认为时间还多、还有一些时间、大概正好可以赶上、不会迟到太久、别的人也不可能准时……最后则是:急也没有用,反正已经迟了!因而迟到就成了习惯。
晓凡之所以有迟到强迫心理,很可能是因为对学习和参加集体活动倦怠。如果他对学习和参加集体活动兴趣大、热情高,即使路程再远也会克服困难保证准点,而如果缺乏热情和兴趣,却又不擅长表达不满,就容易出现经常迟到这种无意识现象,这种心理机制在精神分析学中称之为“被动攻击”,也就是用被动消极的方式来象征性地表达不满。至于找借口,则只是想借此来避免尴尬和惩罚,他还意识不到自己迟到背后真正的原因和心理冲突,这在心理学中称之为“自我合理化”。
而晓凡之所以约会迟到,一来是习惯性心理,二来,他可能也是用这种方式来衡量朋友与自己的关系到底有多铁,朋友们是否愿意为自己牺牲时间。当然,他也有焦虑,这种焦虑让他约会时都会担心学习或其他活动有没有顺利完成,这些内心无法解决的情绪,在脑中形成一种抵抗脑波,间接地指挥他逃离即将面对的一切。
心理处方
对于晓凡这类人来说,首先要追究自己为什么总是迟到。如果是学习压力过于繁重,就最好给自己的学习提提速,以保证晚间有6~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如果是想让朋友无条件等待迟到的自己,就要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等待者的位子上,想想自己被迫等待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果是太在乎细节,就要多做心理调节,让任何事情都顺其自然,学习资料忘带了就不带了,头发有点脏了就再忍一忍。长此以往,克服了焦虑情绪,迟到便会减少。
另一方面,用规律化生活调整迟到心理,也是很有效的策略。晓凡应该尝试发掘一些早到的好处。比如提前10 分钟到学校,清理一下书包、课桌,把昨晚做过的作业再浏览检查一下,把一天需要做的事情理顺。尝试改变所有跟迟到有关的心理惯性。比如要学会循序渐进调整生活状态,每天的学习生活要仔细规划逐样完成,然后在睡前“清空”大脑,每天做到让自己的上床时间提前半个小时。
此外,以下几点小习惯,也可以使生活更加规律化,从而调整自己长期以来的迟到心理。
1.准备一本备忘录并且带在身边,将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记在上面。口头承诺很容易忘记,而记录在本子上的承诺,能更好地兑现。
2.为迟到设置“路障”。提前做好出门准备,比最初的计划提前10~15分钟。
3.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试着去除松散无度的生活习惯,将每天的时间进行良好的规划,每天的时刻表都应该核对好,看自己做到了几条。
关键词 探险旅游者 需要 旅游行为
一、探险旅游与探险旅游者
探险旅游活动(AdventureTourism)作为一种特殊的娱乐休闲方式,其开展在西方已有较长的历史。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和旅游兴趣的多样化,探险旅游已不再是专业探险者的专利,而渐渐成为公众,特别是年富力强,富有冒险和探求精神的中青年旅游者的可能性选择之一。据有关统计,在美国有近1/2的公民在一生中至少参与过一次探险旅游。尼泊尔、布丹等国的探险旅游已成为其获取外汇收入的主要途径。在我国,探险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近十年内渐渐为公众了解和接受,沙漠无人区考察、登山、攀岩等旅游项目已吸引了一批高消费层次人士的参与,以探险旅游为主营业务的旅行社也相继出现。
与“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等概念相似,探险旅游作为一种来源于实践的称谓,一种与以行为方式特点划分的旅游活动类型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准确定义或界定。加拿大的“TourismCanada”组织把探险旅游定义为“不寻常的、奇异的、在遥远的野外地区进行的户外休闲活动,往往采取不同寻常的交通方式,其艰难程度可分为从低到高的各个等级”。我们可以根据旅游者兴趣主要集中点的不同,把探险旅游分为以追求奇异环境和特殊事物为主要目的的环境中心型探险旅游(探奇旅游,如野生动物观察),和以追求一定环境背景中的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中心型探险旅游(自然极限运动,如攀岩),以及居于此二者之间,并重对活动和对环境的体验的一些过渡类型(如探洞、海底潜水等)。
二、探险旅游者的需要及动机
旅游活动是人类超出生存需要的高级消费形式,是一种寻求享受和发展,以精神追求为主的高层次活动。探险旅游活动尤为如此。我们通常应用较为成熟的动机心理学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旅游者的动机问题。
马斯洛学说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是由低级到高级按层次排列的,其特点有二:①低级需要未得到基本满足时难以产生高级需要,这类需要得到满足后便停止需要;②高级需要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而且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级关系。
(1)探险旅游动机与基本需要。探险旅游通常依托较艰险的自然环境进行,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似乎与旅游者对生理及安全的基本需要有矛盾之处。但这时,这种矛盾并不居于主要地位,其理论依据在于:需要层次顺序的非固定性:需要层次反应了人类需要自低到高的一般规律。但这种层次并不是刻板、固定不变的。在探险旅游中,人们可以为探奇、审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而暂时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安定的环境。
(2)需要满足的后果。需要层次颠倒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当一种需要长期得到满足时,其价值可能被低估。就如一个富足的人很容易将优越生活视为惯常而对之漠然。此时如人们为高级需要所控制,这个高级需要的重要性似乎可以压倒一切。
(3)体验和认知的需要。旅游者希望在探险旅游得到神秘感、新奇感、不确定性(冒险)和异域生活等体验;而认知的需要首先表现为较低层次的“好奇心”,即对特殊吸引物的好奇,其次表现为较高层次的求知欲,即对学习与探险旅游有关的特殊技巧和技能的兴趣和渴望。
(4)审美的需要。探险旅游活动是一种主体性和参与性很强的旅游活动,旅游者的审美也不仅限于对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审美,而包括对人与自然合一之美,以及对活动主体人的行为中蕴含的意志之美、超越之美、情谊之美的欣赏和体验。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需要层次中的最高层次,同时它也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终极目标。其中,探险旅游带给参与者的自我实现感可用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来概括。马斯洛认为,“高峰体验是人最美好和幸福的时刻,人有一种返归自然或与自然合一的欢乐情绪”。经历过高峰体验的人常有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感怀。
三、探险旅游者行为过程的主要心理特征
(1)更偏重对活动的关注。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时所寻求的新奇感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旅游环境,二是以旅游环境为背景开展的活动。任何旅游活动都包含着对这两者的体验,而对其中某一方面的偏重程度决定了旅游活动参与性的强弱。观光旅游偏重于对旅游环境的关注,是典型的资源导向型旅游,而探险旅游则更偏重对活动的关注,且具有“需求偏好突出,兴奋点集中,参与性强”(魏小安:1987)的特点。一些研究者认为,“探险旅游中最富吸引力的因素不是环境,而是活动”(Hall:1992)。
(2)不确定性感知对旅游者体验有重要影响。不确定性(Uncertainty),或称风险(Risk),是对人类冒险心理的一种满足。Quinn(1990)认为,冒险倾向隐藏在人类精神、情感、智力和行为的深层,也是未知事物具有永恒吸引力的原因。“在脆弱的环境中,人们总是怀疑自己是否具有足够的能力,人越想超越其已有的能力就会越冒险”。同时,冒险也是对人类特殊审美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Hall认为,风险在探险旅游决策中起主要作用。人们对风险的追求程度存在差别,于是旅游企业设计了众多风险性大小不同的探险旅游产品以供选择。
(3)反复消费性和追求成长性。从事过探险旅游的人往往有再次参加类似活动的愿望。这种类似活动可能是其它类型的探险旅游活动,可能是在其它地点开展的同类探险旅游活动,也可能是在同一地点开展的更高难度的探险旅游活动。马斯洛认为,心理需求是一种成长性的需求,越满足后,越会产生更强的需求。同时,探险旅游者往往会在系列活动中显现不同的兴趣和为自己设置逐步提高的目标,即具有追求成长性。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特点,高级需要越满足,越产生更强的需要,而且并不存在严格的高低级关系分析可的探险旅游者在前一个旅游活动目标实现后又产生新的、更富挑战的旅游活动期望的反复消费性和成长性心理特点。
参考文献:
[1]EdwardInskeep.旅游规划.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心理状况的发展好坏对他成年时的人格、品德、性格等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儿童时期的心理状况的是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儿童时代是靠家庭教育,父母的关爱温暖和模仿成人的行为来发展的。尤其心理的成长更是如此,有无父母的关爱很重要。如果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长期的留守,就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而这些留守儿童恰好欠缺的就是父母的长期关怀,所以他们当中有的会引发一下心理特征,现分析如下: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一)缺少父母关爱带来的心理问题
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温暖,他们产生负面性情绪情感体验比较深刻。有的还形成了心理上的障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交往。一是焦虑:长期留守与老人生活,父母与孩子难以建立关系,致使这些儿童表现出坐立不安,活动增多、无规律性、注意范围减小、容易激怒、与伙伴难于相处等不正常的心理现象。还表现为生活还面子、自尊心强、有事闷在心里,容易冲动。二是抑郁:长期的压抑会使留守儿童性格过于内向、孤独离群、难以适应集体生活、没有开心的感觉、爱发脾气、经常内疚和自责、行为退缩、逃学、爱打架、不听话等。如果一旦自尊心收到伤害,容易转化攻击行为。三是自卑:自我感觉到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能力不如别人、自己经常暗示自己较差,就会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认为自己不好,灰心丧气、情绪低沉、抑郁寡欢、缺少知心朋友、对学习没兴趣、生活不快乐。看到别的有父母的关爱,活动的参与,这些儿童的自尊心收到伤害,失去心理平衡,自卑感较严重。四是孤独: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儿童感到寂寞和孤独、话少、没有感情、缺乏社会交往能力、情感淡漠,时间长了容易形成儿童孤独症,那后果较为严重。
(二)、长期和老人在一起生活形成的心里状况
如果一个孩子长期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容易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年人的性格和行为就会被孩子模仿,形成老年人的一些心理特征。一是思想固化:老年人思维的模式已经成型和固定,灵活性差,表现在生活中。孩子长期的生活和学习,往往出现固执、偏激、惊异的想法和行为,这对孩子的心里成长极为不利,容易形成性格障碍。二是性格惰化,老年人由于年龄大,大部分喜欢安静,监护的孩子在家中与孩子交往,长期的安静就会使孩子缺乏活力,不会像其他的孩子一样活泼可爱,从而造成孩子视野狭窄,这对于孩子养成开阔的胸怀,宽容的性格受到限制。三是心里老化。老年人心理老化,语言行为就会使孩子的心理老化,呈现出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使孩子缺乏积极性和进取心。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敢顽强的斗志。四是信心退化:老人抚养孩子,常常缺乏教育孩子的心理知识,又因父母不在身边,过分的溺爱。为孩子承担起一切,应该承担把孩子的责任又转到了别人的身上,会使孩子变得没有信心和责任心,形成心理和行为的障碍。
(三)缺乏家庭教育带来的心理缺陷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帮助,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相对生活在其父母身边的孩子生活能力就显得低下,不讲卫生、缺乏起码的礼节礼貌、待人待物能力差、人际交往不良,儿童的基本生活功能不健全。二是自控能力低:对于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缺乏应有的管理和指导。性格人品任其发展,往往世界观和非观念存在偏差。对为人和处事缺乏正确的思考,办事不讲准则和规范,容易激动,对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感情用事,很容易造成不良的后果。三是学生成绩差: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引发一些心理问题转变成生理问题这样恶性循环,使孩子在不良的情绪情感和环境下成长,缺乏父母的管理。在学习上没有人员监督指导,学习成绩不好,就会产生厌学逃学的心理,不到校学习,会造成孩子破罐子破摔的现象。最终形成人品和人格的缺陷,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四)社会环境复杂造成儿童难以控制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目前社会环境的复杂,良恶并存,特别需要父母和社会的关爱与引导。可是他们的父母远离他乡,关爱和引导缺位,同时中小学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心理失范和越轨的行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没有关爱,找不到这个年龄那种天真与活泼,普遍过早成熟,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代替的。
二、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这是时代交给我们的一个新课题。根据以上留守儿童的心理分析,我认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途径如下:
(一)利用集体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通过一定的集体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通过集体活动、交流讨论,让其在集体中,人人都相互关心、相互理解。使他们从心里上少一些抑郁和依赖,让他们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使他们进入特定的环境,有更关心的情感投入。
(二)个别教育。因势利导,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治疗,防止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通过一些事例交流,是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把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都说出来。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而接触,真正了解每个学生,恰当处理学生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障碍。让他们知道有老师关爱他们。
(三)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探索解决所面临问题的办法,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他们心灵的障碍和“疙瘩”。
(四)是利用学科教育进行相互渗透,培养留守儿童进行分辨美与丑,好与坏的能力。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他们在学科学习中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学科中受到好的熏陶。
(五)是对留守儿童进行调节,适应内心的体验。交给他们学会调节自己的现状,就是正确对待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为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所付出的努力,化解他们的情绪。确立自己合适、正确的理想,保持轻松的精神,保持健康的人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消除人际交往障碍,让留守儿童和他的同学共同进行。
【关键词】 危重患者;心理分析;对策
近些年,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心理护理也日渐被人们所重视。患者得病后, 会出现各种不利于疾病转归的心理反应, 尤其危重患者, 由于他们的病情复杂, 有时往往会危及到生命, 所以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同于一般患者的心理反应。此时患者的心理反应是相当复杂和痛苦的。因此, 在这一时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能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 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要想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首先必须了解患者有哪些心理反应。因此, 日常护理过程中, 要密切观察患者, 经常与患者沟通, 做出正确的护理心理诊断, 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作者多年来对危重患者着重实施心理护理, 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危重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
1. 1 焦虑 由于危重患者病情一般来说起病突然, 患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患病后患者长期卧床, 丧失自理能力, 加之疾病的折磨, 往往会使患者心情紧张, 焦急不安。
1. 2 恐惧 疾病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以及基本生活能力的下降, 加之担心疾病的预后, 及看见同病的病友, 会加重患者对疾病的恐惧, 进而产生对死亡的恐惧。
1. 3 忧郁 看见别人都过得健康快乐, 联想自己重病在身, 不仅要忍受疾病的痛苦, 而且对家庭、事业都无能为力, 往往整日心事重重, 同时还会对自己的治疗感到忧郁。
1. 4 多疑 患者由于病情较严重, 经常会把自己的病情往最坏处想, 即使医护人员及家属再三开导, 他们也会认为我们的话只是善意的谎言。所以, 整天闷闷不乐, 胡思乱想。
1. 5 悲观绝望 尤其是久治不愈的患者, 他们会怀疑自己可能已经没有治疗价值了, 生命可能就要终结了, 感到前途一片黯然。
2 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2. 1 主动深入病房, 做好耐心解释工作, 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患者住院后最关心的就是医护人员的水平如何, 能否胜任对疾病的治疗。护士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 患者通过护士的言谈举止便可作出正确的判断。护士素质的高低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很微妙的影响, 体现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那就是高度的责任心, 同情心, 精湛熟练的护理技术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平时护理过程中, 要多运用安慰性语言, 举止端庄, 工作稳重有序, 以此影响患者的心理, 使其稳定, 并充满对治疗的信心。
2. 2 把患者当亲人, 多关心、体贴患者 患者患病后, 身心是很痛苦的。一方面, 我们积极努力地采取各种治疗手段来减轻身体的疾痛;另一方面, 要用爱心来抚平精神上的创伤。平日里多陪患者“唠唠嗑”, 拿一些疗效好的患者现身说教, 更多地重视患者的生活护理, 并且经常询问患者对我们有什么要求, 并尽量给与满足, 使患者心情舒畅, 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
2. 3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使他们正确对待疾病 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情绪往往是对疾病的不了解所导致的。我们应多讲解介绍一些有关疾病的知识, 比如疾病的一些表现、症状、治疗、护理以及注意事项等等, 向患者准确介绍他的病情(必要时向患者保密)及其治疗情况, 同时向患者介绍我们独到的治疗手段以及科室老教授的名望等等, 使患者对自己的治疗心理有数, 消除患者的疑惑心理。了解自己应付困难的方法、建立适当的心理宣泄途径, 如向亲人、朋友倾诉等, 培养稳定的情绪, 克服敏感、焦虑、抑郁等不良人格特征[1]。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 并积极配合治疗, 消除焦虑、恐惧情绪。
2. 4 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 使患者以良好的心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危重患者住院后, 家属的焦虑表现均可使患者受感染。护士一方面应迅速、熟练、有条不紊地救治患者, 减轻患者肉体的痛苦, 使患者及家属产生安全感, 减轻焦虑;另一方面, 应安慰劝导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唉声叹气, 表现出情绪异常, 要面对现实, 沉着应对, 努力配合好医护人员, 用积极的心境感染患者, 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告知家属尽量谢绝太多的探视, 以给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另外家属不要在患者面前谈论医疗费用的问题, 以免影响患者的情绪。要多关心、支持患者, 使他们感到一种家庭的幸福感。
3 讨论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 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危重患者的心理反应是相当复杂的, 心理因素不仅是使人致病的重要因素, 而且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细致周密、耐心体贴的心理护理可给危重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又可发挥患者的机体内部潜在的能力以增强免疫力, 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为此加强心理护理, 待患者似亲人, 把工作做到患者的心里, 让患者感到舒适、安全、满意、放心, 做患者的知心朋友, 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是达到解除疾痛、恢复健康、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从心理学的角度,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人格和个性含义相同,都是指个人比较稳定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认知、能力,情绪、气质、性格、行为及身体结构等方面。人格就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1],而人格变态就是指个体心理状态“偏离规范”[2]、“偏离常态”[3],贾宝玉心理、人格的偏离规范与常态,最主要表现在他言行、性格、心理诸方面的女性化,可以这样认为,贾宝玉是一个女性化或半女性化的男性人物形象。
贾宝玉的女性化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爱红的癖好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向贾雨村介绍贾宝玉的奇异之处时,特意介绍宝玉满周岁抓周“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这颇具预示性的细节揭示出人物的爱红习性。在第十九回里,当袭人以不离开贾府为条件要求宝玉“再不许弄花儿、弄粉儿、偷着吃人嘴上擦的胭脂,和那爱红的毛病儿”,他虽口头马上答应,但第二天却又“替他们淘澄脂胭膏子”,致使左边腮上都溅上了红;第二十一回,贾宝玉于不觉中欲吃黛玉房中的脂胭,被湘云从身后伸手打落,第四十四回,他又十分在行地向平儿介绍胭脂的调配方法和使用方法,如此种种艺术描写,无不昭示着一个基本事实,作为男性的贾玉玉爱红确已成癖。他不顾父亲和旁人的鄙视指责,硬要分享女儿们的专利,这“不长进的毛病儿”,显然是“偏离常态”的变态行为。
第二、生活女性化
在中国封建社会,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各各不相同,生活范围及内容也迥然有别。“正位乎内”的女性以闺房庭院为自己的生活范围,以学习女红、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为自己的人生职责。“正位乎外”的男性则以社会为人生舞台,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之责,因此,“士”阶层中的大多数男性自觉地选择了读书—进仕做官这一人生道路。贾宝玉则与众不同,他自幼喜欢在闺帷中厮混,自从住进大观园后,更是“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环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意”(《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以下引此书只注回目),以女性化的闺房生活为乐,从不考虑自己斥为一个男儿于家于国应尽的责任,诚如作者在第二十回中所言:“并不想自己是男子,须要为子弟之表率。”更有甚者,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将八股文斥为“后人饵名的钓禄之所”,从不“潜心玩索。”他曾当面顶撞史湘云的规劝(第三十二回),并以受惊吓为借口,逃避贾政对自己读书情况的检查(第七十三回)。这一切均表明贾宝玉在有意识的拒绝走传统读书做官、耀祖光宗的人生道路,拒绝进入男性的社会角色定位,完全放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悖离“社会期待”。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艺术描写看来,他已经十分习惯并非常喜欢那种“无明无夜和姐妹们鬼混”(第二十一回)的女性化生活,并似乎打算在内帷中长期厮混下去。毫无疑问,这又是一种“偏离规范”的异常表现。
第三、性格女性化
从总体上看,贾宝玉的性格缺少男性应有的阳刚之气,更多地呈现出女性的阴柔特征。他“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缠绵”(第九回),对黛玉是如此,对袭人、秦钟等也是如此;他胆小,怕见父亲,怕见生人,怕晚上一人睡觉;他遇事无主见,既缺乏基本的应变能力,又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金钏儿被打被撵、晴雯被冤,尽管他心里颇觉不公,但却无胆量挺身而出为她们辩解,当然更无能力去保护她们,除此之外,贾宝玉的多愁善感也相当突出。他常常发呆、掉泪,常常触景生情,感伤不已。听到黛玉的《葬花词》,“不觉恸倒山坡上”,联想不断,以致于“心碎肠断”(第二十八回);看见祝妈创土种竹,打扫竹叶,“顿觉一时魂魄失守,随便坐在一块山石上出神,不觉滴下泪来”(第五十七回);见杏花落听雀儿啼,又伤心感叹,发了呆性(第下十八回)。贾宝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细致的观察力以及丰富的联想、脆弱的感情,无不反映出女性心态与性格特征,对此,可借心理学术语称之为“性倒错”,因为“性倒错在第三性征上更象异性”[4],。
第四、奇特的两性观
在对男女两性的总体看法上,贾宝玉是贬男尊女的。他有一句惊世骇俗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第二回),“他料定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因此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浊物,可有可无”(第二十回)。这种男浊女清、尊女抑男的两性观在封建社会的父系文化系统中确属罕见,尤其出自男儿之口,则更可谓空前,它是贾宝玉“偏离规范”、人格变态的重要标志之一。
此外,贾宝玉“面若中利、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面如傅粉,唇若施脂”(第三回),如花似玉的容貌更为他增添了几分女性的柔美。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用来定义“变态”的词语包括以下这些:越轨—指明显不同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的行为;异常—指与公认的规范很不同的行动;失调—缺乏行为的整合;稀奇古怪—指与社会公认规范不相同的行为。“决定是否任何一个具体的个体是变态的最一致的标准是:①行为偏离、或不同于)那个社会的规范;②失调行为总是继续和/持续存在;③人们内部和/或人们之间活动的最终破坏程度”[5]。由此,我们可以判定贾宝玉的女性化实属变态,不仅今日的读者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他心理和行为的异常、越轨和稀奇古怪,就是《红楼梦》本身也多次指出这一点:小说第三回写黛玉初见宝玉,作者引出所谓“后人”所作的《西江月》词二首,以正话反说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这一形象的总体评价,其一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作者说此词批得“极确”,它道出了贾宝玉性格行为与众不同、偏僻(即不合正道)乖张(即怪僻不通情理)的特征。在小说中,最疼爱宝玉的贾母也说他就是与众不同,最接近他的袭人说他:“性格异常”、“更有几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儿。”除此之外。书中还不时直接以“痴”、“呆”“傻”、“疯”、“怪”、“狂”等字眼来形容他的变态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贾宝玉的女性化不仅引起了他人的非议,破坏了他与本阶级多数成员的和谐关系,而且导致了他与以贾政为代表的封建家族、封建贵族阶级的尖锐对立,导致了他与整个男权社会的严重脱节,从而也最终导致了他自身的生存危机,这实质上从另一侧面证实了贾宝玉的女性化确为一种偏离规范的人格变态。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人格的形成及其存在状态,必定要受其自身先天和后天诸如生理、社会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贾宝玉也不例外,《红楼梦》对其变态人格形成的原因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
1、先天因素影响贾宝玉人格的先天因素既不是现代心理学家们所学的“遗传基因”,也并非美学家们所谓“历史积淀”,而是贾宝玉的前身—被女娲遗弃在青埂峰的石头。秉自然灵秀之气的仙石决定了贾宝玉的聪明灵秀,无补天之才的顽石则决定了他的“于国于家无望”,石头的前身赋予了宝玉正邪两极之性,使“其聪明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第二回)。如此天赋,必然铸就贾宝玉具有偏离、异常因素的人格形态。
2、后天因素这里主要指宝玉的生活和成长环境。由于贾母的溺爱,他一直例外地以男性的身分在闺帷内厮混,成天跟姐姐妹妹、小姐丫环们呆在一起,极易染上较多的女儿脂粉气。住进大观园,更是进入了女儿世界,完全生活在女性的庇护、偏爱、温情之中,自己的生活也完全女性化,正如兴儿所说:“他长了这么大,独他没有上过正经学堂,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读书。老太太的宝贝,老爷先还管,如今也不敢管了。……每日也不习文也不学武,又怕见人,只爱在丫头群里闹”(第六十六回),在如此生活环璄中长大的贾宝玉,人格的女性化在所难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意识,一个人后天的生活环境尤其是教育条件在其心理发展上起着重要甚至是主导作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代红学家们更多地强调了后天的因素,认为在大观园这个女儿国内,生活风气比较干净,封建礼教的统治相对薄弱,贾宝玉较少地受到外界污浊风气的影响,可以比较自由的生活,大胆阅读一些具有市民意识和民主要求的杂学野史,有较多的机会了解青年女奴们的美好心灵和不幸遭遇以及贵族少女们的内心苦闷,这一切均有助于他叛逆思想的形成。上述认识本是相当正确、无可非议的,但问题在于叛逆并不意味着要以女性化变态形式表现出来,何况《红楼梦》所提供的生活环境既不能完全说明贾宝玉异端思想形成的原因,正如某些学者所论,贾宝玉那种“已经带有初步民主主义色彩的先进思想,当然不是任何一个生活在十八世纪中叶的少年所能具备的”[6],更不能充分解释他人格变态这一异常现象。
笔者认为,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更为强调的乃是贾宝玉人格形成的先天素质——与生俱有的顽性劣根,这一点可以从全书石头下凡的基本构思中看出,可以从宝玉一出生就与众不同、自幼便口出怪言中看出,可以从贾府上下之人难以理解宝玉的痴狂中看出。第五回,作者借警幻仙子之口指出“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第十九回又借袭人的心理活动强调了宝玉变态人格的先天属性,“袭人自幼儿见宝玉性格异常,其淘气憨顽出于众小儿之外,更有几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儿。近来仗着祖母溺爱,父母亦不能十分严紧拘管,更觉放纵驰荡,任情恣性,最不喜务正。”十分明显,贾宝玉性格和行为的异常与生俱有,祖母的溺爱、他人的影响以及父母拘管的不严等后天因素仅仅起着“放纵”作用,而非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曹雪芹通过大量的艺术描写所要突出的,正是贾宝玉那天生俱有并且后天不能更改的顽愚劣根、痴狂本性,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宝玉人格的女性化最终也是由先天决定的。
当然,石头前身决定贾宝玉的本性和他后天人格的形态,这种构思无疑是非科学的,曹雪芹作如此艺术处理,目的并非要给世人讲一个优美的神话故事,而是巧妙的利用大众审美心理对神话故事所具神奇性的认同与欣赏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幼年、少年贾宝玉的思想性格显示的乃是成年曹雪芹的思想与人生观,曹雪芹强调宝玉人格形成的先天因素,有利于自己一开篇便集中笔力塑造一位崭新而又奇特的叛逆者形象,有利于从其奇异之处来突出强调这位叛臣逆子的无可救药及其与本阶级的势不两立,从而更为鲜明地表现出自己独到而又深刻的现实人生感受。
作为《红楼梦》的第一主人公,贾宝玉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十数载而创造出的不朽艺术典范,透过这一人物的变态人格,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曹雪芹的的创作情感基因和内在心理动因,更为准确地把握其人生观的复杂内涵。
首先,它表现了曹雪芹心灵深处或潜意识中对于女性的依赖和眷恋。
我们并不将《红楼梦》视为曹雪芹的自传,也未曾将贾宝玉等同于曹雪芹,但是不容否认,在贾宝玉这一形象身上明显带有作者个人身世和经历的许多痕迹。因此,研究贾宝玉就必须了解曹雪芹的人生经历,必须探索曹雪芹的心路历程,只有深入到曹雪芹的心灵世界之中,才可能洞悉贾宝玉这一形象的全部艺术内涵。
曹雪芹的外貌并非女儿相,“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7],其性格狂放,风姿傲岸,从未以女儿态为美,那么他将贾宝玉女性化的现实依据究竟何在呢?这里。我们不能忽略其少年时代生活经历对他一生的重要影响,因为“个体的童年经验常常为他的整个人生定下基调,规范了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一个人的一生都要受童年的‘基本选择’的影响”[8]。从康熙五十四年到雍正六年初曹家被抄,曹雪芹在江南地区度过了十三年的富贵温柔生活,其间,身边除了有宠爱他的母亲之外,还有几位“好姊妹”以及一大群气质不俗聪明美丽的女仆。朝夕相处之间,她们使曹雪芹既充分感受到女性的温情爱意,也清楚地看到女儿的聪明才智,这一切均汇入了他的童年经验之中。尽管随着家道的中落衰败,被女性之爱所包围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然而昔日所体验过的女性温情却沉潜为珍藏在心底的美好回忆。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使女性在他心目中成为纯洁美好的象征,而抄家时所看到的残酷凶恶,成年后于困顿中所感受的世态炎凉,又作为一种心理酵素,极大地扩张了童年经验所形成的心理宿因,强化了记忆中的女性美。虽然现实中的曹雪芹在亲友面前或狂歌豪饮,或纵情放言,可其心灵深处或潜意识中却保留着对女性深深的眷恋和依赖之情,这一点已在贾宝玉形象的塑造中得到充分的表现。
贾宝玉从小到大不仅在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完全离不开女性的照料,而且在感情上有着一种强烈的依附女性的趋向,女性之情爱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为此,他希望与姐妹丫环们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生愿有她们的身影相伴,死盼有她们的眼泪相随,这显然已经大大超出了一般男性对女性应有的依恋程度。为了实现自己的意愿,贾宝玉不仅放弃男子应负的家庭与社会责任,钻进女儿国之中充当一位特殊臣民,而且尽可能地去掉身上的男性气度,与女儿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拥有共同的喜怒哀乐,不但情感上亲密无间,即便在心理感受上也最大限度的消除了两性的差别。经过如此的艺术处理,曹雪芹让身为男儿身的贾宝玉达到了与女性的高度融合,让自己所留恋与向往的美好人生境界在贾宝玉的女性化表现过程展示出来,并由此获得一定程度的心理补偿。从这一意义上讲,贾宝玉的女性化既是曹雪芹的心理情感上眷恋女性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他传达这种依恋之情的必要手段。
不唯如此,曹雪芹还将自己对女性的钟情依恋,转化为笔下贾宝玉对女性的关怀体贴以作为回报。小说第十九回写东府里演戏放花灯,宝玉想到这里素日有一小书房,内曾挂着一幅美人图,于是“想那美人也自然是寂寞的,须得我去望慰他一回。”对此,脂砚斋评道:“极不通极胡说中,写出绝代情痴,宜乎众人谓之疯傻。”斯言极是!望慰图上一美人,确为“疯傻”之变态行为,但人们却由此看到了贾宝玉对女性的关心体贴,感受到了作者对女性的一往情深,贾宝玉的变态的确传达出曹雪芹独特的人生体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曹雪芹让贾宝玉对女孩子的出嫁尤其在意:一想到邢岫烟已择了夫婿,便感伤“又少了一个好女儿”(第五十八回);一听说迎春将带着四个丫头出嫁,便跌足道:“从今后这世上又少了五个清净人了”(第七十九回)。贾宝玉的这种异常心态,或者说作者的如此描写,当与曹雪芹童年时代所接触的女性多属未婚有着直接联系。
其次,贾宝玉的女性观艺术地折射出曹雪芹对女性的崇拜和赞美,反映了他崭新的女性观。
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谈了自己的创作动机:“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余”,“闺阁中历历有人,乃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我虽不学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闺阁昭传。”由此不难看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动机之一乃是使闺阁昭传,为女性唱赞歌,而这种动机的产生则是建立在男女比较,男不如女的思想基础之上的。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曹雪芹必须在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将男女两性加以比较,并以具体的结果来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以贾宝玉与大观园中的女性相比,并通过贾宝玉的亲身感受来体现男女之差异,这是曹雪芹进行男女总体比较中的重要一环,而将宝玉女性化实质上更便于比较的进行。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男尊女卑不是自然性别差异的体现,它所内涵的乃是一种社会性的伦理差别,其具体表现之一便是男外女内的社会分工。在一般的女性无法走出家门而一般的男性又不屑于留在家内的历史条件下,女性化的贾宝玉“独为闺阁增光而见弃于世道”(第五回),自动放弃男权社会赋予自己的特权,不愿走出家门离开闺阁,长期厮混于女儿之中,这就具备了男女比较的条件。《红楼梦》的艺术描写告诉人们,生活在大观园内的贾宝玉的确在诸多方面不如身边的女性:论作诗赋词之才气他不及黛玉、宝钗,论治家理财之能力他不及凤姐、探春,论坚决反抗不妥协之精神他又不及黛玉、晴雯,至于其生活自理能力更是等于零,时时事事离不开袭人等女仆的侍候照料。如此比来,贾宝玉即使生活上仍然可以养尊处优,但是心理上却无法“自尊自大”起来,性别的尊和少爷身份的贵均难以消除心灵深处的“卑”,相形见拙的闷随时困挠和折磨着他。比较的结果只能导致贾宝玉对女性的进一步依恋和崇拜,并因他的心理、人格永远难以“阳刚”起来而进一步加速女性化的进程。
一位男性如果拒绝承担社会所分派的角色,放弃社会赋于的性别尊严,其结果不仅仅是“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而且行为,性格诸方而表现出向女性认同的趋势。不容否认,此种艺术处理内涵着曹雪芹对女性的崇拜与赞美,在这一问题上,曹雪芹不仅仅单纯具有感性体验,而且已经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并以贾宝玉“男浊女清”两性观的理论形态表现出来。
本来,清初不少小说家都接受了中国传统的“人秉气而生”[9]的哲学观点,即所谓“丈夫禀阴阳之气而有身,赋万物之灵而成性”,并有人借此来表达自己进步的男女观。例如震泽九容楼主人松云氏撰写的《英云梦》第一回写道:“盖闻天、地,人称为三才,轻清上浮者为天。则为风、云、雷、日、月、星辰;重浊者下凝为地,则载山川、社稷。惟人生于中央,且种种不一。若得山川之秀,社稷之灵,或生天才或生神童,此非凡人可比。若非文星下降,岂能有锦心绣口,下笔千言立就,可称为才子。又有香闺女子,无师无文,亦能韵古传今,才华竟胜过男子者,此乃得天地之气,钟山川之秀而成,此则淑美,可为佳人。”这里已经明显地表现出对女性才华的高度肯定和热情赞美,但此处的女性仅指“佳人”,而且对男性中的“才子”也同样作了充分肯定。曹雪芹不但接受了前人进步思想的影响,并且走得更远。第一、他让笔下的贾宝玉将女性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崇拜、赞扬:“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贾宝玉“见了姐姐便忘了妹妹”,对不少女孩子都流露出爱慕之情,这固然可视为贵族公子轻浮品性的表现而加以指责,但如果作更深入全面的发掘,便不难发现宝玉绝非贾琏之类的好色之徒,应当承认其“”实质上正是他对女性“泛爱”的具体体现。第二、尊女贬男。他“料定天地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因此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浊物”,这种异于常人悖于传统的两性观正是曹雪芹塑造红楼男女两大形象系列的根本出发点,贾府中那“一代不如一代”的男性形象与一大群美丽聪明的女性形象正分别成为“男浊女清”的艺术写照,贾宝玉的女性化则更是对“男浊”最直接最有力的否定和批判。对“女清”极大的张扬和赞美,它向上千年来男性至尊的社会地位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显示出对整个男权社会、父系文化的大胆反叛。
复次,贾宝玉的女性化实为反社会化之结果,他对由自身性别所决定的社会责任的彻底放弃,表现了作者对所属阶级的彻底失望及其对整个男权社会的彻底否定。
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要想适应社会,成为社会所需要的角色,都必须经过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从人的童年时期就已开始,家庭则成为对孩子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儿童一方面通过模仿成人的言行,一方面通过父母等人的赞许和责备,逐渐学会识别社会行为,学会适应和掌握社会标准,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竞争,从而逐渐被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所期望的人。贾宝玉身上则明显地具有一种反社会化倾向,他既具有“无才”之天性,后天又拒绝封建家长的正统教育,与父亲贾政的对抗实质就是与整个社会的对抗,因为在父系文化社会中父亲“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支住,代表思想的世界,人化自然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原则的世界,游历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并指引他步入世界之路的人”。[10]抓周时的表现已使贾政对他“不喜欢”、“不甚爱惜”,成长过程中的所作所为更让贾政产生“将来之患”(第三十三回)的忧虑。贾宝玉的女性化使他从根本上不可能成为父亲、家族乃至社会所需要的人。由此便注定他将与以贾政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封建贵族阶级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完全成为本阶级的叛逆者。
曹雪芹所处的时代正值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然而所谓的康乾盛世却使行将就木的腐朽社会表面上呈现着繁荣升平景象,曹雪芹由于自身特殊的遭际和处境,敏锐地感受到遍布生活中的悲剧予盾和悲剧氛围,正如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所说,“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悲剧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生态使曹雪芹比同时代的许多人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封建末世社会中的种种卑劣、腐朽和糜烂,并预感到自己所属的阶级运终数尽,衰颓没落之势已不可挽回。对此,他既缺“补天”之才,无力改变社会发成的总趋势,成为本阶级的擎天柱,又不愿与黑暗同流合污,不甘成为本阶级的殉葬品,内心充满梦醒了无路可以走”的痛苦、矛盾与悲伤。从这一角度看来,贾宝玉的女性化及其由自身性别所一生的自卑感、罪恶感,已不仅仅出于曹雪芹对女性的依恋与崇拜,更是他对延续了上千年的封建父系社会、男权政治彻底绝望之后的彻底否定。通过贾宝玉的女性化,曹雪芹向所属阶级和全社会表明了自己不予合作且不愿合作的政治态度,公开了自己“于家于国无望”的逆子叛臣身分,而正是这一点,使贾宝玉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人物形象画廓中前所未有的最具反叛精神的艺术形象。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贾宝玉的女性化固然体现了曹雪芹大胆的叛逆精神,但同时也内涵着他“世人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的万般皆空的悲剧性人生感受和认识,因此,贾宝玉式的反抗最终只能是消极的。贾宝玉躲进女儿世界中去寻求那有限的真善美,这是反叛,也是逃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成了男性世界里的多余人,既不愿充当旧世界所需要的“补天”派,也不可能扮演新世纪所需要的“拆天”人,诚如贾雨村所言“上则不能为仁人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第二回)。女性化的贾宝玉在拒绝承担传统的人生职责的同时,也放弃了对旧社会的改造,放弃了对新生活的主动追求,因此他尽管的确不会成为封建贵族阶级所希望的接班人,同样,也根本不会充当本阶级的掘墓人,这一点反映了曹雪芹的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女性化的贾宝玉正是一个寓辛酸于荒唐之中的不朽形象,透过其变态的心理、人格,我们完全能够更多的体会到作者痴情之中的真味与深意。
注释
[1]邓明显、郭翕峰主编《咨询心理学》第203页 中国科技出版社1992年9月出版
[2][5][美〕罗伯特、保罗·萨门《变态心理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
[3]刘力、谭力海主编《剖析人生—心理类型学》第369页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4]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曲》第797页 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出版
[6]朱淡文《红楼梦论源》第172页 江苏古藉出版社出版
[7]裕瑞《枣窗闲笔·后红楼梦书后》
[8]童庆炳主编《现代心理美学》第103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