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3-03-30 10:40: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创新教育论文

篇1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

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化的高等教育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思想,有个性,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而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一是定位不清晰。目前很多高校管理者都没用把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战略任务高度,普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就业有困难的专业或者学生提供创业思路和方向。二是教育模式陈旧。当前许多高校仍停留在以教师、课本、课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不仅导致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更加阻碍了大学生自我探索、主动寻求知识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三是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大纲不完善,多是简单的几门未成体系的选修课,内容多为创业实务、创业管理、创新教育与创业规律这几方面的理论知识,而鲜有涉及创新创业思维激发、精神培养等必要实践环节。

(二)创新创业教育普及性不高

大学生作为一群高素质人才,本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很大,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却属于精英式教育,仅使一小部分学生受益。如当前高校设立的“创新实验室”、“创业园”、“企业孵化器”等创业项目,一般都只吸收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都被拒之门外。同样,相关的学科竞赛也是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参与。正如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跟踪调查数据显示,72.2%的创业者认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其创业影响较小或没有影响;77.8%的创业者回答没有接受过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因此,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普及性不高。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创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但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却十分薄弱。一方面师资队伍数量小。通过查阅1987年出台至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发现从未设置“创新创业”相关专业,这说明我国暂时没有创新创业科班毕业的人才。虽然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进行常规化、专业性的创新创业教师师资培训,培养了一批创新创业教师,但培养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大部分高校基本都没有专职创新创业教师,大多创新创业课程由团委生工作处等部门管理人员、部分管理类专业教师教授,这支队伍不仅对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的掌握不足,而且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无法胜任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

(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单一

实践环节是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之举,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实践环节却呈单一化:一是实践途径单一,仅依靠校园文化活动带动创业活动,如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发明竞赛等,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实践体系;二是组织载体单一,多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创业实践,如创业者协会、创业者俱乐部等学生社团;三是运作机制单一,多以学校为主导,未建立包含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在内的多方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既缺乏实践场所,又缺乏实践机会,更多的只是纸上谈兵,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打折扣。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引入社会工作视角的独特优势

(一)社会工作理念契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性。而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尊重平等”、“服务”为理念,以接纳、非批判、敬业、个性化、当事人自决为专业价值,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遵循公平原则,相信每个人在生理、智力、情感、社会、审美和精神方面有天赋的价值、尊严、潜力和权力,有改进自我,实现自我的能力,有选择能力和自我决定的权力。两者的理念切好吻合,引入社会工作,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开发潜能,激发学生创新和创造力,最终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社会工作方法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化需求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方法偏重传统的说教、灌输式的工作模式,忽视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缺少对学生的个性化服务,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树立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社会工作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借鉴社会工作方法之平等、尊重以及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让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秉承社会工作理念,从管理者角度转换为服务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再进一步引导他们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业斗志。

(三)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适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变化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自主创业和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创新创业环境日益复杂,有效借鉴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打破创新创业教育困境,促进其创新和发展。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或者学校充分调动内在的潜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重点地培养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洞察力等。根据学校专业特点,挖掘专业特色,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另一方面合理配置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通过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整合个人、学校、社区、社会多方面资源,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基于社会工作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新路径

(一)树立战略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借鉴社会工作理念,引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树立战略性理念。一是引入助人自助理念,改革一味灌输、忽视学生内在学习潜力的教育方式。助人自助就是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在教育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比较、分析,鼓励自主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创新创业技能和水平。二是引入尊重平等理念,改善教授者与学习者单一被动关系。尊重平等理念就是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转变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被动服从的单一教学模式,形成主客体互为宾主、互相交流的模式,激发灵感,创新创造。三是引入服务学生理念,转变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主义。高校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维护所有学生的利益,因此要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服务意识,把所有学生都纳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导。

(二)拓展多元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引入社会工作方法,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首先运用个案工作法,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个案工作是通过专业的个性化方式为个人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其减轻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水平。由此,创新创业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或咨询法与学生建立较为亲密的交流关系,在此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分析其自身的优缺点,启示学生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其次运用小组工作法,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高效运行。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有目的的互动互助,促使小组成员改变原有行为。具体是鼓励学生形成创新创业互助小组,如举办模拟创新创业设计比赛,让每个小组成员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大家共享创业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更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可以使自己的定位更加准确,及时调整创新创业目标。最后运用社区工作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良性发展。社区工作法是通过组织社区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因此教育者要将学校和社会资源进行最大化整合,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单位、社会实践单位等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社会实践。

(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队伍

优质的教师资源是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教育队伍。一方面要坚持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尽量把熟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的专职人员或者专家纳入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队伍中,构建一种以学校社会工作为统领的教育服务系统模式。另一方面要对教育队伍进行理论和实践培养。理论方面是在课前进行助人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帮助其掌握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实践方面要鼓励教师申报或参与校内的创新创业项目,创立创新创业教研室,同时深入创业企业实习,亲身参与创业活动,经历创业过程总结创业经验,在把这些经验带到课堂中。

(四)搭建多样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篇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条件、学科建设、师资情况和本科教学体系建设以及大学的文化内涵、积淀等相对于办学历史悠久的高校而言不具优势,甚至在传统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之间处于“尴尬”的处境,这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现实,也是最基本的共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理位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很多都是由原来高专升格,所以地处非省会城市的居多,从地理上看劣势更加明显。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上,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困难肯定比传统高校要多。虽然,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而且有些高校还形成了“本土化”的实践经验与模式,但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回避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深受“升本”前院校的影响,抹不去“师专”或“高专”的痕迹,非常注重学生专业学习的理论性、系统性与完整性,而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有些高校可能有提及,但不深入,也没能达到一定的重视程度。有些高校只有“标语式”的内容,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流于形式。首先,应该是部分高校领导的观念没有转过来,他们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是高校的有关部门、二级学院在具体操作层面,主要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层面,没有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因而不能积极、主动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再次,就是学生本人,还是以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及内容创新不够

虽然,随着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顺应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求,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有些高校还取得了“本土化”的经验和富有个性的模式。但从总体看,其教育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还远远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主要还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讲座等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授课,这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的教学形式效果较差,不受学生欢迎,而且也不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比较偏向宣讲政府各类政策、讲述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或个人案例分享等,缺乏体验式的学习环节设计。综合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新不够———最典型的就是从案例的角度看,现在很多教学案例都是围绕成功人士或大集团、大公司的运行情况来介绍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创业起点比较低、形式比较散,和所讲述的案例之间相距较大,不切合实际,也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三)对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不够

师资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这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高专或高职升格而来,其总体的师资就是非常薄弱的,距离本科教学要求还比较远,长期处于“爬坡”阶段。为了应付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各种检查和考核,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力引进人才方面可谓不遗余力,竭尽全力。但是,人才引进主要还是考虑学科建设和专业布局,极少会考虑到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目前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是由原来的高专教师转型而来,他们相对来说职称、学历偏低,虽然近年引进的高学历优秀辅导员充实到该队伍中去了,但尚缺乏教学经验,总体来说,结构性矛盾问题依然突出;第三个方面,就是教师本身属于传统的以教学为主营业务的师资群体,自身没有创业经历,在实例讲授和实践操作中无法给学生带来真实的创业故事分享,这不但会影响学生对于创业的积极性,同时还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势必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

二、推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某一种知识或某一方面能力的提升,而是需要系统设计、系统推进的综合素质提升,例如该教育涉及了创新精神培养和工商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行政审批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必须要处理好几种关系,这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等教育和高校专业教育中去的首要条件。

(一)知识普及教育与实际操作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普及固然重要,但就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而言,关键还是实际操作能力———即“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只有在教育活动中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科学划定它们的比例,合理掌握这两者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本科教学体系尚不成熟,仍然在探索中,特别是原来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环节设计上,始终走不出“师范教育”的影子,非常注重理论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也采取单一的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时候就应该先考虑起来,侧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强调实践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所在。

(二)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不断增大,而新增加的一门专业课程。当前,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该尝试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之一,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创业热情,传授创新技巧,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从低年级学生入手,逐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面向全体学生与培育重点学生之间的关系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去尝试创业,而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对于绝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接受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树立创新意识和学习创新技巧,极少部分学生真正在大学期间尝试创业或是毕业之后自主创业的。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重点学生提升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其次,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课程体系和实践经验都不够完善,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和实践训练的平台还没有搭建好。所以,我们需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大众化、重点化和特色化结合起来,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又要对具备创业热情和基础的学生开展实际的创业指导和培训。

三、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

(一)建设专业、稳定的创新创业教学团队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缺陷,在队伍建设上应当以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指导实践背景、工商管理知识背景的专业教师为主,吸引部分有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经验的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学校该项教育的核心团队成员,共同探讨和研究创新创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同时,鼓励教师前往其他高校学习成功经验,再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此同时,要聘请企业家、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投资专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示范、激励、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内还可设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所和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活动训练和项目孵化的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及就业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

(二)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职业发展总体课程中,融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内容,将“创业基础”纳入公共必修课,启动校级重点教材开发项目;开设SIYB、KAB等课程,在通识课程中逐步增加创新创业课程的数量;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鼓励开设若干门如管理学、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创业教育选修课,针对特殊专业(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应该将创新创业课程增设为必修课程。

(三)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

在学生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创新创业基础教育课程后,由学生自主申报,从中选拔出创业热情高、创业资源丰富、创业基础较好的少部分学生组成创新创业实验班。这部分学生仍然归属于原二级学院,再通过一个学期左右的课余时间接受更为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如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创业管理”“商业计划书”等创新创业类课程,经过一年的专业训练,最终确定以创业为方向的学生,以创新创业实践代替专业实践和毕业论文。经过试点,取得成功后,可以逐步开设单独的创新创业实验班,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从学习到生活、从专业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从课堂内到课堂外———开展一系列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实践性强的创新创业活动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要注重课程的基础性教育,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创业实践的经验积累。课程教育要与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总学分中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必修学分,条件成熟后逐步增多学分,修订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学分认定管理规定,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整体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学分体系,推行学分替代制度,试行将学生创新创业标志性成果替代毕业论文和课程修读制度。

(五)拓展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篇3

1.创业教育理念观念落后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这样几种落后的理念和观念:“政府包办论”,认为创业教育是政府的事情,政府机关为主体提供“钱粮政策”;“学校包办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学校可以包办一切;“解决就业论”,急功近利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等;“企业创办论”,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教会学生怎样创办企业或公司,受益面很窄;“第二课堂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创业类社团、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这一系列的落后理念和观念,导致了创业教育主体不明,活动目的不清,最终使得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习脱节,难以形成合力。

2.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清

大多高校仍将创业教育定位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补充,学校创业教育仅仅是就业指导的一个分支,既无专项经费也无专人指导,其教育内容单纯是创业方法和途径的教育;有的认为只有求职能力弱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才需要创业,将创业弱化为毕业生谋生手段和提高学校的灵活就业率的方式;更有甚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国家由于经济压力大、就业环境不好,为了甩包袱而让大学生去自谋职业一种教育形式。这些有关创业教育的定位都是不科学的。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3.创业教育网络化联动机制不畅

近来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创业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家认识到创业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政府、市场、学校、社会和个人还没有真正联动起来,没有有机融合方方面面的优势共同服务大学生创业。目前还缺乏健全的全民创业配套制度、常态的长效机制和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资金支持的多方联动机制。具体表现在:各方对创业教育重大问题联合攻关的协作联动不畅;高校之间创业教育联动不畅;高校创业教育与政府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动不畅;高校与企业项目合作、技术推广等联动不畅;各方在资源整合、工作交叉、人员合理利用上联动不畅。因此,需要真正构建集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资金支持为一体的创业教育立体网络化联动的有效机制。

4.创业教育利益风险分担不明

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方联动,但是由于利益和风险分担的职责不清,导致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推诿。具体表现在参与创业教育组织的人员可能来自不同单位,他们代表的参与协同的各单位利益诉求和追求目标不尽一致,很容易诱发矛盾和分歧。如政府需要社会稳定经济增长,企业需要经济效益,社会资本需要利益最大化,高校需要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等,这些利益分割问题制约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其次是创业风险往往被美好的成功创业案例所掩盖,大家往往只看到创业者成功的一面,而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因此,创业教育组织各成员间需要根据职责合理承担风险,避免将风险直接嫁接在创业个体上,使得创业教育有风险机制的保障,让创业成功的小概率事件发挥其无限的覆盖作用。

二、构建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1.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一要更新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紧紧围绕培养善于创新、敢于创造、勇于创业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密切结合专业特点,努力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构筑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业实践技能,全面提升大学生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创新素质,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效发现机遇、把握机遇、成功创业。二要建立大学生创业能力“锥状体模型”。该模型由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自控能力、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策划能力、营销能力、理财能力和机会能力11项能力构成。其中,处于锥状体底层、覆盖人群较宽泛的是通识能力,包括趋于隐性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居于锥形体中间的是以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策划能力、营销能力和理财能力5方面显性的专业能力,这个层面的五边形面积较小,覆盖人群相对较窄;在“锥状体”顶端、引领创业活动方向的是机会能力,这表明在各项能力的基础上,必须把握机会且优先行动,最终实现优质创业。创新协同创业教育体系就是要以创业能力锥状体模型为基础,以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两个锥度体建设为依托,以大学生自身发展诉求为出发点,潜心基础,精心谋划,提高大学生获取机会的能力,当机会出现时一举实现成功创业。同时大学生创业教育需着力打牢创业基本知识,培育创新意识,强化创业实训,谋划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增添内动力。

2.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1)差异推进,协同创新,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一是提升创业通识能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在大学生创业通识能力提升阶段,强化高等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协同,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协同人文社科类相关学院,开办“创新管理”“创业理财”“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协同教务和团委等部门,设置课外创新学分;协同教务、学工、科技和物资等部门加强创业通识能力实践课程的建设。二是提升创业专业能力,整合实践实训资源。在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时期,需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协同,有效整合各类实践教育资源,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协同学校和人社部门成立创业学院,建立起创业实践“可配置、可视化、可交互”的实训模块;协同学校、社会创业培训指导机构、科技部门等组织,重点构建SYB创业实训平台。三是提升创业机会能力,整合社会环境资源。协同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和各类产业园,分类引导有市场潜质的创业项目深度孵化;协同风险投资机构,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筹措资金;协同政府相关部门,为大学生争取、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扶持政策,为创业项目提供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2)层级推进,资源整合,打造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载体

遵循大学生创业的基本规律,以“创业实践基地”为主体,构建以“创新创业活动—创业训练营—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实践基地”为主线的创业实践链,有序推进,环环相扣,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建立创业教育载体,培育创业知识。需加强建设创业能力为主的课程如创新管理、创业理财、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基础专业实践课程。成立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设置课外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引导学生参与学校认定的各类学科竞赛、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统筹大学生素质发展特别是创业发展活动。二是打造创新训练载体,培养创业精神。将专业知识、创业能力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教学使联通学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训得以实现。创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在工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创新模拟实训载体,提升创业技能。以各级大学生“挑战杯”赛事为牵引,通过立项支撑,构建起“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参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拟竞赛体系。引进ERP模拟沙盘系统,打造“创业训练营”“网络创业一条街”等平台,为学生创业的个性化发展提供高效模拟实训的机会。四是运行项目实验载体,选育创业项目。多媒介立体推荐大学生优质创业项目信息,引导大学生提升创业层次。全面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组织学生按照真实企业创办流程,模拟企业运营全过程。组织创业导师通过评审将可操作性强、效果优、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引入各类园区进一步孵化。

3.完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协同社会各界,全力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服务,着力构筑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Center)、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Base)、大学生创业学院(Department)三大核心阵地,最终打造大学生创业CBD,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一是打造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争取人社、经信等政府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重点为创业青年提供信息交流、资金对接、导师指导、项目推介等服务,开展青年创业BRT、青年创业融资“风险池”(由政府出资,以基准利率贷款帮助大学生创业)、青年创业导师“1+1”、大学生创业项目会等活动,打造以集聚创业青年和对接创业资源为主要功能的核心枢纽。二是建设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依托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实验室、工作坊、一条街等阵地,建立大学生创业苗圃,辅导大学生创业项目入圃加速培育;引进社会专业项目孵化机构共建创业孵化基地,作为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享受扶持政策,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加速成长;引导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项目进入产业园区加速发展,实现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从育苗、孵化到产业化的全过程服务。三是开办大学生创业学院。协同人社部门提供创业培训资金,由高校免费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入门、成长、加速三个层次的创业培训课程并穿插创业典型事迹报告、创业考察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凝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四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做到高校与政府共建的创业园获得政府经费扶持或各级荣誉利益共享,做到高校和风司扶持大学生创业收益获得利益共享,做好风险投资公司、担保机构、高校或政府、创业大学生之间风险防范预案工作。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更好地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4.协同创新,解决创业瓶颈问题

篇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

 

一、前言

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就是指当代大学生“发现和捕捉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2] 我国也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因此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素质教育论文,引导大学生走创业之路,把大学生培养成未来职业的创造者,为一个新世纪培养有创业能力的新人,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中,许多大学生的创业举步维艰,往往因创业能力不足和缺乏管理知识而以失败告终。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其创业能力的提升,而创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发展。1989年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

二、我国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于1990年下半年,由当时的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劳技处牵头,在北京、江苏、四川等地开始进行创业教育的实验和研究。2002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虽然确定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但综合来看,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中西部高校的创业教育普遍缺失,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相当薄弱。突出表现在:

1.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对于创业教育,部分高校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更没有从行动上重视起来,无非是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重新包装。

2.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分离。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中的创业教育开展得还不普遍,对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没有统一的要求。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没有融合于学校整体育人的体系之中,与学科专业教育的开展并未形成有机联系。

3.教育形式单一,创业教育师资匮乏。我国高校目前的创业教育缺乏多样性、系统性,教学模式局限于知识传授,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是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基于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一)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体制

1.树立新的人才教育观

传统的教育是以它的知识观作为理论基础的,在教育教学中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的练习。建立在这种知识观点之上的传统教育,是束缚和压抑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3]传统的人才教育观已经不能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时代要求。教育要向学生提供创业的知识和机会素质教育论文,教育要强调培养创业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形式的就业还是自谋职业都是极其重要的教育理念,已为所有发达国家普遍认同。为此,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从教育观念上看,器具型教育应被智慧创造型教育所取代;从教育目标上看,知识型、专才型应被复合型、创造型、发展型和国际型培养目标所取代;从教育过程看,知识灌输式和知识习得式教育应被知识激发式和知识识得式教育所取代。” [4]

2. 建立教育服务的管理思想

创业教育不是单纯地进行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也是一个素质教育的过程。在应试教育中成长的大学生和习惯于应试教育的教师,不容易树立创造、创业、创新等观念。因此,特别要加强对教师创业教育观念的培养,使之建立教育服务的管理思想。要从观念上改变仅仅为创业而进行创业教育的思想,而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

3.改革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期,我国高校办学要改革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实行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比如,高校可以根据实用化、共性化教学的要求,聘请创办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也可请工商税务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专家,解答创业政策问题。同时,学校内部加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资源共享。

(二)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创业教育的实现机制

1.加强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高校要在自身的特色定位中推动创业教育,与传统应用型专业和新办应用型专业学科教学的融合,形成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业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特色人才。

首先,依据创业型人才培养标准来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时素质教育论文,就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到整个教学计划之中。大力推动适应创业教育的新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开设专业课程、创业案例课、模拟创业过程的活动课、实践课程。

其次,要根据创业培养要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建符合创业能力要求的培养体系。要把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到培养体系中来,加强课程融合,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体系。

2.建设适应创业教育的师资

高校必须尽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使教师得到深造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水平和素质,并通过教学、科研、实习和技术开发、企业挂职锻练、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创业教育教师。应从当前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出发,打破传统封闭的格局,积极进行创业师资的培训,不断提高创业教育指导的科学性。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认真讲课、学生认真听认真记笔记,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这种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教师应主动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体现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等,并充分表现出其创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讲结论,多讲过程,多讲方法,多提问题,让学生多思考,多争论,多实践。

4.加强社会实践环节的训练

社会实践环节是培养创业人才不可缺少的措施。高校要改变以往刻板单一、学用分离、简单管理的传统,要让学生利用见习、专业实习、岗位实习、社会调查等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广泛的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发展学生谋生的真本领。

此外,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计划比赛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实践训练方式。通过参与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开拓了知识视野素质教育论文,锻炼了团队精神、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分析和研究能力,学习积累了创业知识, 提高了创业的思想素养,培养了创业能力。

5.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积极搭建实践活动平台。一方面,学校积极创建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创业实践氛围。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有前景的创意融入到校办企业中去,从事技术发明、成果转让、技术服务等商务活动。

四、结语

着力打造提升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时展的新要求,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只要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加强创业教育,措施到位,当代大学生一定会激发创业热情,迅速提升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郁义鸿等.创业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9.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蔡志勇.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培养持续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0,(1):14.

[4]邓和平:从就业型教育到创业型教育[N]光明日报,2004-03-24(C).

篇5

何为“TRIZ”

TRIZ是什么?它是俄文缩写转换为拉丁文字,其意义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也有中国专家给它取了一个中国化的名字叫“萃智”理论。

“举个例子,要让干果、种子的外壳和果实分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专家对许多物理现象和发明专利进行研究后发现,通过缓慢加压(大气压)然后瞬间减压,就可以使紧贴在一起的物理性状不同的物质分离开。掌握了这个规律,许多问题就触类旁通了。TRIZ就是这样一门研究发明创造背后的规律、培养创新思维的理论。”创造学专家张武城教授说。

据介绍,TRIZ理论是前苏联学者阿奇舒勒历经50多年,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加以整理、归纳、提炼和重组,建立起的一整套实用的理论方法体系。

在前苏联,以TRIZ为核心的创新方法学的教育非常普及,TRIZ是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

目前美国、韩国、日本和北欧及西欧一些国家,不仅在高校开设TRIZ相关课程,还面向不同年龄青少年开展相关创新教育。

在我国,以TRIZ理论为基础的创新教育刚刚起步。高校开展的TRIZ理论教育培训,都选择了与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专业咨询服务机构---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创新产品业务部总经理林岳,就是中国第一位专门研究TRIZ理论的博士。

创新理论应用成效明显

“TRIZ是解决发明创新问题最有力的理论工具,而CAI(计算机辅助创新)是解决发明创新问题最有力的信息化工具,二者的结合解决了无数的工程难题,也为高校创新教育提供了现实路径。”林岳说。

目前国内已经有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30多所高校与安世亚太公司合作,引人TRIZ和CAI开展创新教育。目前,我国高校中开展的TRIZ理论相关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开设选修课或与高校开设的设计类课程相结合,选修课一般32个学时,学生修完可获得2-3个学分;另一种形式是以TRIZ理论为指导,结合CAI,辅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辅助有课题的在校师生进行创新设计。

TRIZ作为一种舶来品,能否与中国教育顺利嫁接?林岳介绍说,前苏联国家的TRIZ教育重在数理分析,而中国高校在开展TRIZ培训时,弱化推理而强调兴趣引导,注重生活案例和工业案例分析。

在开设TRIZ课程或进行毕业设计时,教师要求学生提交具体问题,在学习期间运用TRIZ理论获得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一大批成果脱颖而出。2007年4月,北京联合大学在毕业设计中引入CAI高校解决方案,学生全部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和答辩,其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刘峰完成的“手机电池弹片塑料热熔焊接机设计”目前正在申请专利;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创造学课程中开展创新能力拓展培训,20余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就申请了专利;东北林业大学31名博士、教授在TRIZ师资培训的过程中,申请了两项专利。

与此同时,一大批接受TRIZ培训的学生在全国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

创新教育需进一步拓展范围

创新理论教育要想在高校中产生更大影响,尚需进一步拓展范围。在日前举办的一场创新教育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TRIZ理论培训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是一种思想武器和“方法论”,不仅仅适合理工科学生,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据了解,复旦大学正计划将TRIZ理论引入艺术人才的培养领域。

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宗旨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加强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在一次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议上,70多所高职院校的领导表示希望引人TRIZ理论培训。将创新理论教育与高职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且头脑思维灵活,富有创意。

篇6

关键词:女性主义教育学;高等教育;创新能力;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胡涌(1959-),男,彝族,云南昆明人,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章轶斐(1986-),女,江苏无锡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31-02

随着国际间竞争的激烈展开、我国现行制度的不断改革,社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艰巨。推陈出新已经成为时展的必要途径。同志曾经提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园地,更应当顺应时代的需要,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放在教育目标的首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忽略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缺少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导致我国大学生普遍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

创新能力是指提出不同于前人或在前人基础上有改进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造成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

1.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

我国“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的传统教育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模式。[1]在教学内容上,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教材为模本,知识和技巧照本宣科,教学知识更新缓慢,理论与实践接轨较少,使得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教材中,缺乏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在教学形式上,以教师讲解为主要形式,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导权,将知识用一种不容质疑的态度灌输给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客体”,始终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没有留给他们任何思考和质疑的空间,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造成学生思想的依赖性。这种教学模式长期存在也体现出我国高校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缺乏。

2.单调的考核方式

现在大学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卷面笔试依然是目前大部分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大学生负担着沉重的考试压力。然而考试分数只能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纸定乾坤”的考核方式带来的是学生对死记硬背趋利性的依赖。提交论文也是运用较多的考核方式之一,但是学生对论文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各种应付的现象。

3.缺乏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

许多高校开设多种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并举办各类创新设计大赛。但是目前这些课程活动仍没有纳入教学的主流体系。同时,以、获奖、申请专利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绩效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1]高校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氛围,学生缺乏开拓创新思维的机会,两者互相促进,不能解决大学生创造力缺失的根本问题。

可以看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启发以及长期的思维训练。[2]思维训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解放大学生受到限制的思想,发散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校想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就需要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特点

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兴起,女性主义研究(feminist research)对当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女性主义教育研究(feminist research in education)逐步兴起,它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合流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颇具建设性的知识基础和思路,这对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启发意义。[3]

女性主义教育学又称为女性主义教育论,是近三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教育思潮。女性主义教育学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和视角研究教育问题,诠释教育目的,参与教学过程。它既是一种对传统男权知识体系批判的宏观方法论,也是一种可以渗透到具体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细致的教育办法。

女性主义教育学同样存在很多不同的思想流派,虽然不同流派之间的理论观点和论述各有不同,甚至相去甚远,但是消除社会性别偏见、追求教育中性别平等的大前提是一致的。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关键论点是:

(1)批判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女性主义认为,教育一直以来存在性别偏见。教育中的知识体系和框架都是建立在男性经验基础上的,尤其在教材中更是充斥着对女性的不公。女性主义教育学致力于消除教育中的性别歧视,期望教学可以成为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重要途径。[4]

(2)强调赋权。女性主义教育学主张在尊重每一个学生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师生关系,重视在传统的教学中被忽略了的群体和阶层的声音和经验。[5]课堂教育还关注经验和强调学生参与,主张赋权于学生,让学生放开自己的声音和思想。

篇7

创新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92年最先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和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换句话说就是为了使受教育者能够创新而进行的一种教育。一般认为,创新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创新情感、创新人格的塑造,对创新活动起到促进和调控作用;二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的掌握,在创新活动中具有核心作用;三是创新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在创新活动中具有基础作用。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重要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对付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大学教育的方向,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在授课过程中,依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的主客观条件,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依托《公共政策学》课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

《公共政策学》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由于该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征,使得其教学目的不仅是公共政策理念和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即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因此,公共政策课程的多元教学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培养公共管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热情、创设较好的创新环境。近年来,我们结合公共政策学课程,在公共管理相关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采取主体参与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其目的是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继承型教育观念,树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新型教育观念。(一)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要充分把握案例教学的准备、进行和总结三个环节。高度重视案例教学的功能,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方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是通过公共政策课程案例教学以加强公共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案例教学要求学生进入案例描述的特定情景和角色,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去面对问题并寻求答案。唯有如此,案例教学才能够是学生在模拟的实践环境中设身处地的去思考“我要怎么办”,从而激活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群体协调和综合管理能力。由此可见,学生的这种参与起到了“角色扮演”的作用。特别是在公共政策学的案例教学中,学生被引导进入一定的决策环境中,按角色要求去分析政策问题、提出政策方案、比较各种方案并进行择优等等,如同实际的决策者一般运筹帷幄。这种模拟无疑是能够有效地架起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桥梁。在案例的选择上,我们既选用了“古巴导弹危机”、“中国最牛钉子户”等经典案例,同时也开发了“为什么地沟油难以禁止?”和“青海湖湟鱼保护”等本土案例,通过案例资料的阅读,各种问题的假设,课堂上激烈的讨论,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激发了专业兴趣,提高了学习动力。(二)课堂讨论法。这种课堂讨论不同于完整的案例分析,只是在专题讨论课的进行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政策敏感度,锻炼独立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首先教师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对较近的话题。如,针对“禁止大学生在校外租房”问题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进行分析其中的缘由并在课堂讨论发言,学生能结合自己和身边的事例踊跃发言。我们也根据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等;而且根据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多的特点和青藏高原的地域特征,讨论“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加分政策的思考”、“三江源生态保护”等等,使学生对讨论话题充满兴趣。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政策敏感度与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关注一些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在关注时事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讨论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能独立思考并勇于表达自己观点进行充分的肯定,对学生能结合相关专业知识表达的观点和思想给予高度认同,即使出现有些学生的观点不成熟或错误的情况下,教师也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合理的解释,不要简单呵斥,从而能激发学生对该教师的热爱和对所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经常鼓励学生不仅会强化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也能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这种做法,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勇于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三)社会调查法。我们在学期初,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在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定一个题目,在阅读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课外实践调研,获取并感知第一手资料,整理材料,并经过小组讨论写成小型的社会调查报告,在学期末制成多媒体课件,选择一位同学上讲台表述小组观点。选题按照学生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做不仅可以鼓励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对有些不太善于在课堂发言的学生来说,也给他们创造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激发了敢于实践的勇气;同时小组群体的共同调查活动还使得学生注意彼此的合作,在充分表现个体创造性的同时养成了团队精神。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探索者和研究者。从学生调查的选题来看,基本能够围绕当前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调研,也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加以联系,比如近年学生的选题有“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西宁市交通拥堵问题”“低保政策的实施状况”等,使他们学会用公共政策的理论和知识去发现和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了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也加深了对相关政策的认识,了解了政策的贯彻和实施状况。对于学生的调研与汇报,老师要多加赞扬,即对学生缜密的逻辑、新颖的观点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给予表扬,以调动学生参与调研的积极性。(四)课程辩论法。为提高专业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利用不同班次上合堂课的机会,我们在一些班级中组织实施了课程辩论,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班讨论,提出正反两个方面不同的观点、论据。通过提出论题,准备辩论,参与辩论,点评及总结等过程,将辩论法运用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增加班级荣誉感和归属感,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曾就“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利与弊”和“大学生兼职的利与弊”等问题展开辩论,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学生也感到了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亲自体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五)现场参观法。学习公共政策课程,必须了解政策的基本过程及其环境,为了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实地参观,“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逻辑的政策运行过程在具体形象的现场得以验证和固化,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近年来,我们结合课程内容和问题讨论,曾带学生到社区参观,通过现场观摩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介绍,让他们明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执行政策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具体政策在社区的实施现状;也在理解和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之后,有针对性的带学生到餐厨垃圾处理的企业,了解环境保护政策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分析探讨垃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政策需要改进的方面。通过这种实地调研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不仅乐于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同时开始意识到自己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增强了公共管理意识,深感自己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和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责任。而正是这样的观摩学习,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大有提高。

三、取得的成效及今后需要改进的方面

(一)取得的成效。一是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所增强,通过课程培训,学生们开始关注一些新闻事件和身边的事情,本课程教学的影响获得了较好的延伸,取得了持续的教学效果;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得以提升,在本学院组织的“我是市长”模拟论坛中,许多学生在课程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曾取得一等奖和二、三等奖等好成绩,也有学生在任课老师的鼓励下积极申报清华大学等学校组织的案例征集活动等;三是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在小组汇报和课件展示后,许多同学都表示,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他们不仅认识到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而且也看到了课件制作、演讲和辩论中需要强化和训练的地方;四是会向老师提出他们的需求与愿望,比如希望老师能够更多的带他们进行一些现场参观,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分析一些热点问题等,从以前的“要我学习”主动变成了“我要学习”。(二)今后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一是需要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靠《公共政策学》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加强和其他课程的联动效应,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同时要不断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加大案例化教学。目前的案例教学基本依赖一些教材中的案例,今后要通过多种途径鼓励教师参与案例写作,特别是需要编写一些本土化案例;三是将课程实践纳入到专业整体计划中,由于受到教师精力和科研水平等等影响,目前只是在鼓励学生撰写相关专业论文,但学生撰写和发表课程论文很少,今后要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同时把课程实践和毕业论文等有效结合起来;四是要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学校目前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滞后,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管理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推广,今后要完善学校和学院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根据《公共政策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了一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加强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创设了较好的创新环境,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和克服困难,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努力。

作者:张建英 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8-15.

[2]刘雪明.基于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政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5(6):93-99

篇8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制定培养方案;改革实践

佳木斯大学自2005年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定位准确,明确办学指导思想,突出办学特色,遵循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三年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人才培养质量,认真实施 “教学质量年”、“课堂教学年”、“学科建设年”主题年活动,实现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狠抓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

1.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

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要充分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在符合国家专业目录要求的基础上,应具有自己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基本业务规格要符合我省的经济情况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实际。课程设置要与该专业的基本业务规格要求相一致。

我校十分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毕业生就业的内在关系,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根据高等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二是依据市场需求和专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三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技能培养为主线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修订工作中坚持培养应用性本专科人才的思路,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质量监督和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主线,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推行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学分制、职业资格证书制、专业+方向等培养模式;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渗透,形成立足边疆办学,充分利用综合性优势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特色,坚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2.依据市场需求 调整专业设置突出融合与创新

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设置。佳木斯大学办学指导思想是立足三江、服务龙江、辐射全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佳木斯市地处东部地区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机制造基地、煤炭生产基地、煤炭机械制造基地和北药开发基地。建设我省东部煤电化基地是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也是四大经济版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专业设置涵盖了十大学科门类,其中优势特色学科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专业可以为我省东部地区煤电化基地、大项目和高精尖项目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学校根据黑龙江省、和三江地区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更努力加强专业建设新和调整专业设置,形成了文管结合、医理渗透的专业格局。并根据定期的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合理确定年度专业招生计划,确保所设专业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要。另一方面积极进行专业内涵改造。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邀请校内外教育专家以及企业管理和技术专家共同参与,分期分批对已设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善,科学设置课程,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强化技能训练,围绕应用能力和就业需要,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自主开发理论课和实践课教材。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重点课程,1个国家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示范试点专业,为就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专业设置上重点进行突出融合与创新,充分利用合校后各学科融合的有利条件,发挥优势,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专业,更新专业内容,融入高新技术内容,调整专业方向,有些市场需求小的长线专业可隔年招生或调整专业方向。

积极探索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实行归类为人文、理、工、医、管理五大基础平台之前,在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与药学院试点的基础上,全面试行以学院为单位的基础教育平台,实施“平台+模块”教学模式。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化学与药学院可适时试行以五大平台为基础的大类招生模式。前二学年(或一年半)不分专业,进入基础课平台学习,后二学年由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社会导向选定专业,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专业方向模块,以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的要求。

3.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落实《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精神,发挥我校传统办学优势与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创新人才为目标,构建科学、先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①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际间交流,采用“借读培养、联合培养”等模式,避免近亲繁殖,扩大学生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大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力度。

②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和“创新实验中心”,为学生创新实验、创业发明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保障,鼓励支持自觉主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创新发明。

③树立创新观念,强化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参与竞争。

采用多种渠道和措施,本科生实行末位淘汰制,研究生学位论文实施完全盲评,让学生参与竞争、树立竞争与危机意识,支持学生做出创新成果。

④科学组织进行精品课程和优质教材的评选、推广工作,鼓励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每年评选出7-10门校级精品课程,遴选3-5门推荐参与省级精品课评选,组织评选优质教材,参与各级各类学术评奖活动。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强化学生创新技能的研究与实践,建有5 个科技创新小组,2 个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培养示范基地2项,共获资助100万元;在校期间研究生四、六级外语通过率始终保持在86.5%的较高水平。应届硕士生考取博士平均比例在35%左右,其中100余名考取了国内重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大多数毕业研究生现已担任科室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各级学会要职和单位的领导等职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近几届毕业学生随访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我校毕业硕士生素质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参考文献】

[1]肖来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探索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论坛 2001年11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