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校园安全教育论文8篇

时间:2023-03-30 10:39: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校园安全教育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校园安全教育论文

篇1

1.1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模式落后,教学内容不科学的弊病。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已根深蒂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受关注,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体育教学重在教授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目的是锻炼身体素质,但是鲜少关注体育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以及未来职业中所需的职业保健能力、逃生技能、珍爱生命的心理教育和安全活动的能力教育方面的培养。教学内容脱离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过多强调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内容,缺乏趣味性、锻炼效果不佳,安全防护措施不够。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容易出现意外安全事故,严重偏离了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1.2体育教学资源现状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由于近年来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在教学中往往有从事某专项的体育老师身兼数职教授其它项目,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和安全问题突出。体育场馆不完备,体育设施陈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多高职院校由于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维护经费投入不够导致体育场馆不完备,运动场地器械条件较差,体育器材种类和数量非常少,可供学生实践的部分有限,并且起不到安全保护作用。

2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

2.1高职院校传统安全意识薄弱

2.1.1教师方面因素。现有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过分片面强调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能的形成,教学内容偏“竞技化”,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性和差异性,从而容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教师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学生的体育参与活动起主导作用。由于安全意识薄弱,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没有充分备课,尤其是没有对每个学生的身体体质健康状况充分了解,以致所设定的运动项目、运动量、考核指标过于笼统,以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的体育运动效果,不仅不科学,还可能对个别力不从心的学生造成身体损伤,甚至引发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准备活动时,往往会流于形式,甚至干脆不做就要求学生进入剧烈运动,这是学生在体育课上出现肌肉损伤、韧带拉伤等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高校对体育教学不重视,在教学选择、课程安排方面比较随意,教师缺乏专业素养,课上不能准确把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导致部分学生体力不支、疲劳过度、情绪低落。教师所做的保护措施不到位,保护时站错位置,事故发生时往往错过保护时机,使学生受伤。

2.1.2学生的安全思想意识严重匮乏。大部分高职学生在体育活动参与中会比较活泼和兴奋,自身的安全意识认识不足,而在活动中又偏偏喜欢冒险,对于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也积极参与,这更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在对抗性的竞技活动中有的学生无法控制自身情绪,情绪失控时容易与其他学生发生语言或肢体上的冲突,甚至引起打架斗殴,引起重大的校园事故。尤其是在篮球或足球运动中,争强好胜的学生因不满比赛成绩,就可能与对方发生争吵,从而引发争斗。

2.2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缺失安全问题是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安全教育的作用是保护生命、保护健康、增进健康并能适应社会。但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健全,教师普遍缺乏专业素养,部分教师还是“门外汉”,仅仅是国家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故各个高职院校重视体育生命安全的程度都不高,责任心也不强,导致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安全教育严重缺失。

2.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资源不够完善体育教学师资力量不足,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滑和安全问题突出。体育场馆不完备,体育设施陈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体育器材质量不达标,安装不牢固,所设位置不合理,日常维护与整修工作不到位,场地平整度差。比如,跨栏架破损、体操垫较薄等,这些都是威胁生命安全的潜在因素。

3实施安全教育的对策和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3.1明确体育安全教育目标,培养教师体育安全意识和职责感作为体育教师,应该熟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能够以安全标准为前提合理设定体育教学目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向学生说明可能带来人身伤害的危险动作,让学生明白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完成运动指标,并且教会其如何处理运动创伤或其他紧急情况。通过明确动作要领、安全知识和事故伤害,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安全威胁的预见性。

3.2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重视体育安全教育学生的体质测验和医务监督是必须做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生命安全的概念,让学生提高事故防范意识。建档整理每一位学生的疾病史,在课堂教学中避免让身体条件不适宜剧烈运动的学生参与不适合的体育项目。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定期与家长沟通,避免教学中出现安全事故。

3.3根据体育教学规律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有一定规律可循。运动前的准备活动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这一点。一般可组织学生参与伸展体操、集中注意力练习或小游戏来使学生舒展筋骨。除此之外,也是告知学生对即将开始的训练项目做好心理准备。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须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定训练项目。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场地和器械,学生所接触的体育器械由教师检查合格后再使用,目的是对学生加强保护,避免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3.4加强体育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在体育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方面,要求校领导和体育课任课教师有明确的法制观念,健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制度,组织体育工作者认真学习《教育法》、《体育法》和《教师法》。专设安全监督领导小组,在体育课教学中加强巡视,全程监控安全问题,由此形成一套长效机制,带动全校师生共同关注运动安全课题。

3.5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参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体育课运动项目购置体育器材,划定场地,确保与体育相关的活动顺利实施。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安全问题,在资金方面给予体育部以充分的支持,除了提供适合体育运动的场地以外,还应该强化场馆的改造或扩建工作。体育器材以及场地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大高校应该重视起来,新购置的体育器材须配有质检合格证,场地设施由专人监管,尽量不在场地设施或器材方面出差错。

4结束语

篇2

(一)提升教师的责任感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主导者,体育教师的工作效果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能不能顺利完成,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要认真开展对学生生命安全的教育,转变自身的认识,提高对工作的责任感,主动参与到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的工作中去。教师应该建立学生健康的安全档案,及时的掌握学生的身体现状,对于不适合参加剧烈活动的学生,在活动量上给予适当的控制,另外,教师还应该加强与患病学生家长沟通,提醒家长定期为患病学生检查身体,进而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二)提高学生对于生命安全的意识

在体育教育课程中,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教师要具备责任感之外,学生也要高度的配合,才能杜绝生命安全的事件发生的隐患,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杜绝学生为了赢得比赛,而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同时,培养学生理智分析问题的能力,减少学生因为不能够理性分析而带来的冲动,进而减少因为争强好胜引发的生命安全问题。

(三)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

在对于生命安全的教育工作中,工作方式要求防范式教育变为主动式系统式的教学方式,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在选择上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兴趣为朱发电,并结合学生思想现状以及身体发育的特点入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安全教育,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以及健康的体格,进而实现终身的生命安全意识,减少生命安全的隐患。

(四)加大基本设施建设的投入

基础设施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对体育设施不断加大投入,注重高职院校体院场馆的改造与完善,并要加大对体育器材的监督管理,要定期巡视检查体育设施,并在购买体育设施时要把好质量关,从根本上杜绝危及生命安全的事故发生。

二、结语

篇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中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知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92.81%的中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很重要,但还有7.19%的中学生认为安全教育不重要。反应出中学生对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求知欲,希望了解和掌握应急自救常识和逃生技巧。在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这一问题的认识上,75.51%的中学生知道艾滋病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来的,3.77%的中学生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握手、进餐、拥抱、共用马桶等一般的接触会传染艾滋病。各级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并有一定的课时保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和载体广泛宣传安全知识。

在对火灾如何逃生的调查中,86.64%的中学生知道应朝安全出口的方向逃生,但仍有13.35%的中学生做出不恰当的选择。在对地震时首先应保护的部位调查中,91.27%的中学生认为首先应保护头部,与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后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宣传普及地震逃生知识有关。但还有分别3.77%、2.57%、2.40%的中学生认为首先应保护双手、胸部和双脚。因为绝大部分中学生并没有相关经历和实际经验,调查到的是行为知识,而非实际的行为和能力。尽管大多数学生对一些应激知识和技能的认识是正面的、积极的,但还需加强在实践中准确运用的演练。

2中学生对学校校园安全的认知情况分析

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学生,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表3可以看出,中学生认为打架斗殴居校园安全隐患之首,其次是违章用电,学生私藏凶器和外出上网也会引起一系列安全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8.05%的中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包括宿舍、教室、食堂等)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67.98%的中学生认为存在一点安全隐患;16.44%的中学生认为学校内和学校周围环境非常安全,但有8.39%的中学生认为很不安全;49.83%的学生知道学校曾出现过安全事故。因此健全学校安全保卫制度,加强学生管理与教育,加强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中学生对学校体育中实施安全教育的认知情况分析

3.1中学生在体育课中接受安全教育情况在被调查的584名中学生中,80.31%的中学生在学校体育中接受过安全教育,19.69%的中学生坦言在学校体育中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表4)。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强调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培养,而对人心理、行为价值观、情愿态度、卫生保健等知识的培养不太重视,教师在课堂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体育成绩,忽视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由于学校体育教学有其独特的功能与特点:教学直观性强、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强、学生接触范围广、开放性大。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自我防护、救护知识、方法与技巧等,在遇到突发事件或灾害时有应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避免灾难的发生,这是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的一个具体措施。

3.2中学生认识的学校体育中安全教育的内容表5显示,学校体育中经常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地震逃生(43.84%),消防安全(41.95%),交通安全(38.53%),运动损伤的预防、扭伤的处理(36.47%)、网络安全(29.11%)。而对自卫防身术、野外生存、心肺复苏术等不经常进行。除了野外生存技能少于一半的学生不会处理应对外,其他诸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地震逃生、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和包扎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扭伤等均有超过70%的中学生表示会处理。但仍反映出学校体育比较强调安全意识的灌输,忽视了安全教育的技能训练,体育课程也根本无法包括安全教育的所有内容。

3.3中学生认识的学校体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安全教育内容进入体育课程,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表6显示,中学生认为可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游戏、体育课和课间操/大课间时进行安全知识讲座与安全演习等安全教育。在课余活动时间开设拓展课程的训练将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对突发事件有积极应对的心理准备和身体素质能力。

在体育游戏中组织和开展了小型的安全竞赛活动,将前滚翻运动、跳山羊、跨栏跑等应用在障碍跑的比赛游戏中,使学生们在游戏中掌握了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在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也可融入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演习,教会学生掌握大量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及在灾难中的应急救人方法。课间操/大课间时间可以进行安全演习,将安全教育的实践内容通过变相的设置(比如规则、器材、场地等的变化),使之成为课间操的拓展内容。只要体育教师探索开发与安全教育有关的体育课程资源,一定可以找到好的结合途径,以实现安全教育的内容与体育课程进行整合。

3.4中学生认识的影响学校体育中进行安全教育的原因从表7可以看出,中学生认为影响学校体育中进行安全教育的原因排列依次是学生没有兴趣、教师没法去实际操作、学校对体育的要求是不受伤就行、难以体现体育课程的身体练习特征、学校场地器材设施不能满足安全教育、体育教师不重视安全教育以及体育教师不会进行安全教育等方面。可以反映出以下问题:首先教师应促进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间接兴趣,引导他们认识应急能力对自身生命安全健康的重要性;其次如果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课程中的安全教育,那么体育教师自然对体育课程的安全教育也相应的重视;最后一些体育教师不进行安全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对体育的要求是不受伤就行,以及体育课程无法承担安全教育的重任,致使体育教师没有在体育课程中实施安全教育。这里面有学校重视程度的问题,也有体育教师自身的原因。

结论与建议

(1)新疆中学生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总体上良好,对一些应激知识和技能的认识是正面的、积极的,但仍有一部分中学生不了解安全教育,缺乏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学校可多角度、全方位地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如报告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体育图片展、辩论会、黑板报、校广播站、校园网络等,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安全重要”的意识,使学生深刻认识其重要性,了解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加强法制观念、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