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20: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系统医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语料库;语病偏误;量化分析;医学英语写作;文本输出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245-04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我国医疗领域进一步和国际标准接轨,对于医学基础研究领域的要求不断提高,国际学术交流与研究成果共享日益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在国外高质量期刊的要求已经成为医学科研工作者十分重要的能力。因此,英语医学论文的写作变得尤为重要。此外,医学硕士、博士论文乃至在职医务人员晋升的论文也经常要求用英文撰写,或者至少对于文章的摘要部分要求用英语写作。但实际情况是:多年来,英语教学并没有显著减少学生在医学英语写作方面的语病。所以提高医学生医学英语写作的能力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还有一点必须指出:虽然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于提高医学英语论文写作质量做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设性的研究,但是还是有如下问题:分析过于笼统,缺乏统计分析;缺乏建立在期刊要求下的写作语言标准,没有统一、完整的语病语料库;国内学者几乎没有将语病统计结果应用到教学追踪的研究当中去;等等。所以为了克服以上缺点,建立一个医学英语论文语病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对医学英语范式表达规则、语法和语言表达方式的错误进行统计与分析就变得十分必要了。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从国外研究来看,关于“医学论文英语摘要写作常见语病”的研究,因为语言障碍相对较小,英语国家的医学写作的研究少有涉及语言以及语料库方面的内容。语言相关的内容只在个别参考书目中有所提及。主要代表人物Margaret Cargill,其研究成果《Wri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 Strategy and Steps》(2013,Wiley-Blackwell)[1]一书中就提到过语言要求的简洁性和清晰性,此外还有there be的使用范围等。
2.国内相关研究。从国内相关研究来看,关于“医学论文英语摘要写作常见语病”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有洪班信、章国、雍文明等人。主要研究成果:英语摘要中常见的动词和句子语法错误(洪班信)[2];专门用途医学英语语料库构建的意义及实践(章国英)[3];医学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动态语料库建设及其应用初探(罗永胜)[4];基于语料库的中外英文医学论文摘要时态和语态分析:以儿科期刊为例(雍文明)[5]。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著作,如:王福彦的《医学SCI期刊论文的撰写与发表》[6];李传英的《医学英语写作与翻译》[7]。
通过以上总结发现,国内研究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SCI期刊的原则以及如何撰写高质量生物医学科技论文;(2)在研究与病以及建立语病语料库方面主要集中于小样本以及个别语病种类。
3.本研究特色:从国内相关文献来看,缺乏以语料为基础的真实数据研究。而本研究所采用的260篇样本摘要,将其中的各种类型的语病进行系统分类,真正建立医学英语摘要中的规则、语法与语义偏误的语料库,从而建立较强的针对性。此外,本研究还对于常见语病偏误进行准确的统计,体现出常见显著性偏误、较少见偏误、不太重要偏误为今后的教学重点做出指导。最后还对于每篇语病数量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以便对于学生写作能力有清晰的把握。
三、本研究语料数据错误性质的界定与分类
根据该语料数据库出现的错误性质将其分类,如表1。
四、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天津医科大学学笳要共260篇。
2.研究方法:通过对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260篇论文摘要仔细研究分类,共分为3大类型:写作规则类语病偏误、语法类语病偏误、语义类语病偏误。运用“归类”、“量化”、“分析”等语料分析方法进行语篇剥离分析、研究。本研究在三大语病偏误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相关的语病种类共计20种。而后,计算出学生在每篇摘要中出现语病偏误个数的统计特征,为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的针对性的教学指明方向。总结如下表2。
五、研究结果
1.语病类型与种类统计分析:所有语病类型比例如表3所示。
从大的分类来看,本研究经过统计发现最显著的语病来自语义错误,占到错误总量的62.59%;其次为语法型错误,占到总数的30.82%;最少的为规则型错误,只有6.59%的占比。这个结果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在相关研究统计中,语义型错误的比例的确显著超过语法错误等其他类型的语病,如:洪班信(2008)。对于学生来说,语法的掌握相对容易,而对于语义、句子意思以及词汇意义的选择和把握往往出错的概率较高。但是为了得到更明确、细化的语病种类分析,需要更进一步的语病种类统计,如下页表4所示。
相关热搜:统计学 统计学教学 统计学应用
医学期刊论文的统计学质量是医学研究科学性与严谨性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国内高水平医学期刊的论文中统计学误用和滥用问题却较为普遍。本文总结了《山东医药》近年来中的统计学问题,就其中实验设计、统计分析方法选用、数据表达等方面作一些分析与讨论,希望能引起各位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的共识与重视,促进我国医学期刊质量的提高。
1.实验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实验分组仅从专业角度考虑问题,未从统计学角度考虑问题。作者仅从专业上想如何设计分组,而没有想到其涉及的实验因素以及每个因素包含的水平,组与组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等一系列问题。
1.1不遵循或不重视随机化原则随机化是科研设计的重要原则,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随机化既要随机抽样,还要随机分组,并有足够的样本量作前提。然而,在医学论文中许多作者对此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论文中统计处理随机化不突出,随机化缺失情况比较常见,有的论文甚至将随机误解为随意、随便,不采用随机化处理方法,导致结果缺乏可靠性。还有些文章中没有提出“随机”抽样的设计与方法,没有排除标准,给人随意选择病例之感,且病例数少,因此没有代表性,所得出的结论不可靠。部分文章虽然注明了“随机”,但未提及采取什么方法进行随机化研究或两组间的例数相差甚远,不符合随机化的一般规律,没有临床参考价值。
1.2缺少对照研究或对照组设计不合理正确设立对照是临床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设立对照的意义在于说明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效应,减少或防止偏倚和
机遇产生的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目前,国内许多期刊发表的论文对照组设计不合理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有些作者对某种新药或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观察研究中,不设对照组,缺乏对照观察,得出的结论缺乏科学性,令人怀疑。有的文章虽然设立了对照组,但在分析结果时,却没有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而仅将各组间的自身前后进行比较,从而使该研究失去对照意义。
对照组选择不当,还表现在两组间重要的临床特征和基线情况相差太大,无可比性,如性别、年龄、病情、经济情况和文化程度等不一致,如有些论文将健康人或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结果受到非处理因素的影响,产生偏倚或系统误差,使结论不可信。
1.3均衡性原则掌握不够均衡性原则要求实验中的各组之间除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可控制的非处理因素要尽可能保持一致。特别对疾病预后有重要影响的临床特性一定要在组间分布均衡。各组间越均衡,可比性越强。有些作者在对病例进行分组时,忽视了均衡性原则,两组之间没有可比性,结论自然是错误的。具体表现在:有的文章对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相应统一指标没有设在均衡的水平上。对治疗组情况交代的比较详细,而对对照组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不予交代,或所选对照组的年龄与治疗组不在一个年龄段,影响了作者对指标的观察。
2.统计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
统计方法选择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结论的可靠性。临床资料的结果变量可分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和等级资料。计数资料指将观察对象按两种属性分类,
如生存、死亡,治愈、未治愈,有效、无效等,通常转化为率。如果是两组间的比较,则采用四格表x2检验或其校正公式,如果是多组间率的比较,则采用行X列表资料x2检验。计量资料指对某一个研究对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得到的资料,一般均有计量单位。通常资料呈正态分布时,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当资料不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时,也可用秩和检验等非参数检验法。
2.1统计方法描述不清,结论欠科学文中未交代所用统计方法,如是配对设计的t检验还是成组设计的t检验,是Ridit分析还是x2检验,是作相关分析还是作回归推断。统计方法交代不清或根本不予交代,使读者对论文结论的正确与否无法判断。有的作者只提一句“经统计学处理”后,就写出结论。有的甚至直接用P值说明问题,笼统地以P<0.05或0.01、p>0.05便称结果差异有无显著性,值的大小不说明差值的大小,它还与抽样误差大小有关[5]。因此,还应写明具体的统计方法,如有特殊情况,还应说明是否采用了校正,应写出描述性统计量的可信区间,注明精确的统计量值和P值,然后根据P值大小作出统计学推断,并作出相应的医学专业结论。
2.2假设检验方法和结果的表达不交代假设检验方法或假设检验方法交代的不具体、不清楚是医学科研论文中常见的错误。如果不交代假设检验方法或假设检验方法交代的不具体.读者就无法考察论文的统计学方法选择的是否正确,无法核对计算结果是否准确。每一种假设检验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应条件和严格的适用范围。对于同一组资料,采用不同的假设检验方法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如将配对设计的资料按成组设计资料的方法处理,将会损失样本提供的信息、降低检验效率,可能使原本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在论文写作时,不但要交代选用的是什么统计学方法,而且统计学方法要尽可能具体。如选择t检验,要说明是配对t检验,还是成组t检验;选择方差分析时,要说明是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还是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对于四格表资料,应说明是一般四格表x2检验、配对四格表x2检验及四格表资料的精确概率法等。
按照系统论要求,当前武警军事训练医学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在培养模式上,重视整齐划一,轻视个性发展武警部队训练医学教学体制化的统一要求太多,如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材、教学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模式等。这使学员在教学中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如何在战场或训练中应用军事训练医学理论缺乏兴趣,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突况既乏于应对也无心理会,只关注如何以更高的分数通过考试,这势必造成人才输出规格单一化、结构简单化。
1.2在素质培养上,重视学科素质,轻视人文素质人文素质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生命意义的关心、维护和追求。对于战地军事伤病员来说,不仅需要伤病治疗,更渴望得到身边战友或医生的真正关心。这对武警部队训练医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学不能单单局限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提升人文素质。一个专业素质全面却对别人的生命或健康漠不关心的人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1.3在教学设计上,重视主观臆断,轻视客观实际目前部队在教学设计上,仍较多地从主观角度考虑学生需要什么,部队需要什么以及我们能做什么,真正认认真真地深入部队、组织毕业生座谈、归纳教学知识与实际需要中存在问题,或者与其他院校探讨教学经验及教学内容可以改革的地方,这些工作做得仍很少。部分教师仍把灌输式作为主流的教学方法,以自己的主观臆断进行教学设计。
1.4在测评结果上,重视考卷成绩,轻视应用能力目前还没有能够完全取代考试的测评手段,但是,也应该摒弃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员能力的模式。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考试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更充分地发挥其反馈功能,既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反馈,也有教师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教授和解惑的回应。现行的考试虽然也要求教师进行考试情况分析,但只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分析缺乏重视,不利于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2以系统论为指导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要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为此,针对武警部队训练医学教学中与系统论不相符合的地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培养目标要兼顾学员现在与将来工作发展的需要武警训练医学从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2个方面来确立其培养目标,实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辩证统一。社会本位表现为教育要满足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部队建设需要;个人本位表现为教育要满足学员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既要考虑在军队服役期间的发展需要,也要考虑终身发展需要。在设计培养具体目标时应依据学员来自的工作机构层次,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具体方向、侧重点和课程体系等,应根据其所属部队对人才的需求变化适时、适当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2课程内容要更加注重提高学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系统论强调系统与其子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内在的逻辑关系,还要考虑教学内容与部队、学校和社会等大环境之间的关系。立足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训练执勤任务的特点,突出武警特色,第一理顺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训练生理生化特点-体能训练实时监控-科学体能训练方案的制定-训练伤病的防治,形成从机制到应用,从基础到临床的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第二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实践教学,实施“组合式教学”,通过大量的实践课程来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战术素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3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2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武警部队训练医学的学历教育主要针对营区医生,任职教育主要针对短期培训的基层医疗卫生干部。在课堂教学中把参与式教学方法贯穿于案例教学方案中,如学习科学化体能训练方案的制定这一内容时,教员先帮助学员掌握主要知识点,然后让学员按照不同的训练目的和课目来设计方案,并结合体能训练的实时监控和学员自身的训练效果来考察方案的有效性。通过这种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也增强了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系统;符号现象;翻译文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09-02
一、作者简介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文化研究中心的教授,他曾在欧美多所大学做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并且他能够使用10几门语言,其中包括母语希伯来语,阿拉伯语以及英语,法语,德语,瑞典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罗斯语等主要欧洲语言。他主要研究的是文化领域,所以根茨勒说“他主要不是翻译理论家,而是文化理论家”。但是,他提出并发展的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在世界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理论综述
多元系统理论是埃文-佐哈尔1969年首次提出来的,并在其随后的研究生涯当中发展和完善成一个理论。其理论基础是俄国形式主义和捷克结构主义。该理论认为,各种符号现象,即符号主导的人类交际方式(文学,语言,文化,社会等),不是由互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而是必须视为有许多不同的系统组成的多元系统。这些不同的系统互相交叉,部分重叠,在同一时间内各有各的行为,却又相互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任何符号多元系统,都只不过是一个较大的多元系统的组成部分。
三、主要观点
埃氏1990年在《今日诗学》杂志发表了“多元系统研究”,里面涉及翻译文学方面的论述可以分为5个部分:
1.翻译研究在历史上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尽管翻译对某个文化的成型有巨大的作用,但针对翻译的研究相对来讲非常少。并且,翻译从来没被视为一个整体,只是被当作零星或个别的作品来研究。埃氏呢,在这里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对翻译进行研究,即把翻译文学当作一个系统来对待。
埃氏认为,各个翻译作品之间至少在两方面相互联系:⒈在本国文学对外国作品的选择方面,选择原则都与本国文学中其他并存系统相互联系;⒉在翻译作品所采用特定的规范,行为模式和政策(即文学形式库)方面,这些都取决于他们与其他本国并存系统之间的关系。
埃文-佐哈尔把翻译文学看作文学多元系统里不可分割的一个系统,同时也是最活跃的一个系统。翻译文学并不是一直都处于文学系统的边缘地位的,有时候它会占据系统的中心位置。
2.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意思是指,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翻译文学会积极参与文学多元系统中心的塑造过程,成为文学革新力量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并因此有可能促成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这种情形下,原创作品与翻译作品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而且通常是主流作家创作出那些最杰出或最另人赞赏的翻译作品。那么这些使翻译文学处于中心位置的特定条件具体有哪一些呢?有三种情况:一是当一种文学多元系统尚未定形,也就是说该文学还很“幼嫩”,处于正在建立的状态。例如,墨西哥刚刚建国的时候,其文学系统内的作家们尚不能立刻创作出各类文学类型的文章,很难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因此翻译外国的文学作品就成了其填补这一文学空白的有效手段。二是当一种文学(在一组相关的大的文学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或尚还“弱小”,或两种情形皆有,比如,西班牙文学通过翻译引入一些经典化(如具有革新意义的诗)及非经典化(儿童文学、通俗小说等)的英语文学作品;三是当一种文学出现转折点、危机或真空阶段。当文学系统中已确立的模式不能再满足新生一代的需要,尤其是当转型时期到来之时,本土文学作品都不能被读者接受,这时文学真空就出现了,此时,外来模式更容易渗透进本国文学当中,因此,翻译文学就占据了中心位置。
3.所谓翻译文学处于边缘位置,就是指翻译文学在文化多元系统中构成一个边缘系统,采用二级即保守的文学模式。在这种情形下,翻译文学不会对重要的文学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是只会照译语文学中固有的某种文学模式早已确立的规范,成为保守力量的一大支柱。而与此同时的原创文学可能在不断探索新的规范和模式,但翻译文学却死守着刚刚或早已被确立的系统中心拒之门外的规范。
4.埃文-佐哈尔指出,说翻译文学位于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或边缘位置,并非意味着整个翻译文学都处于统一位置。作为一个系统,翻译文学本身也有层次之分;在某部分翻译文学占据中心位置的时候,另一部分翻译文学仍然处于边缘位置。当有强大的外部干涉之时,占据中心位置的最有可能是文本来源为主要文学的那部分翻译文学。比如说,处于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希伯来文学多元系统中,翻译自俄语的文学作品毫无疑问占据着中心位置,而其他译自英语,德语,波兰语以及其他语言的翻译作品显然处于边缘地位。
埃文-佐哈尔和其他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翻译文学通常处在的位置是边缘地位。因为从理论上推断,一个文学系统不可能长期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转型期或危机阶段。此外,各类多元系统的构造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文化间的差异是非常大的。例如,显然,法国文化系统(自然包括法国文学),比其他系统更加一成不变。这个特点,结合在欧洲文学系统中法国文学长期处于的传统中心地位,使得法国翻译文学处在一个非常边缘的地位。与法国文学相似的有英国文学,但俄国,德国以及斯堪迪纳维亚文学在这方面却是与之截然不同。
5.那么翻译文学所处的地位对翻译规范,行为模式以及政策有什么影响?埃氏认为,翻译作品与原创作品在文学行为上的区分,是由特定时间下翻译文学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如果翻译文学处于中心位置,翻译作品与原创作品的界线就模糊了(diffuse)。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就参与创造新的、一级(primary)模式,译者的任务相应地就不是仅仅在本国的文学形式(repertorie)中寻找现有的模式,而是乐意打破本国的传统规范。此时,译文更倾向采取异化的翻译,译文在充分性(adequacy)方面接近原文的可能性更大;在文学多元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即翻译文学处于边缘位置时,翻译文学的行为就截然不同,此时,译者的任务就是为外国文本寻找最佳的现存二级模式,译文也更倾向于采取归化手段,追求译文的可接受性,其结果导致译本的充分性不足。
由此看来,不仅是翻译的社会文学地位取决于翻译在多元系统内的位置,而且翻译实践也在很大程度上从属于此。从这点来看,翻译不再是本质和界限都固定不变的现象,而是依赖于其在特定文化系统里位置关系的一项活动。
多元系统理论的出现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朝着一个更加描述性而非规定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Even-Zohar, Itamar. “Introduction( to Polysystem Studies)”Poetics Today 11:1 (1990a).
[2]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Rev 2nd ed. Clevedon, Buffalo, Toronto, and Sydney: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1.
[3]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一)医患关系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患矛盾、医疗纠纷、医患诉讼以及医闹现象等呈现上升趋势,紧张的医患关系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新医改已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缩小城乡的卫生差距;不断增强与完善法律与保险机制,保障医生和患者的权利;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等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约束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医患关系紧张仍旧是焦点问题。总体而言,患者不满情绪增加,医患双方缺乏信任和相互沟通。这种信任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在“看病难、看病贵”以及“以药养医”的固有认识的影响下,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存在质疑。当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发生矛盾或纠纷时,就容易被激化。一旦这种矛盾或纠纷缺乏有效的宣泄和解决途径时,就会被扩大化,进而产生严重的社会效应,带来“集体不信任”。这一问题的产生与医疗信息不对称、医患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有密切的关系。在医疗行业中,医患沟通有助于改善思维定势、增进医患间的信任,减少纠纷,使医生与患者实现双赢。
(二)医学生沟通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医疗改革的特殊时期,许多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双方沟通不够,导致不信任感增强引发的。通过沟通可以让医患之间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作用,让医患双方可以了解彼此的心理需求,增强信任感。同时,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学科,而且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要专业知识深厚、职业道德高尚,而且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人文精神,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能够妥善应对工作中的突况,在医疗过程中注重与患者、与家属、与其他医护人员,甚至是与社会大众的沟通与配合。当前我国的医学生沟通技能缺乏令人担忧,一方面医学生自身仅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忽视人文素质的提升,不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我国的医学专业长期受生物医学的影响,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留下了很多遗憾,在沟通教育方面还很薄弱。因此,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换位思考的思维能力亟待加强。
二、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
所谓医患沟通是指医患双方所进行的既包括疾病诊治,也包括同疾病诊治相关的心理、社会等因素内容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交流主要是围绕患者健康及诊断治疗进行的。医患沟通教育就是利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医学生树立科学的理念,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与应对能力。当前医学教育长期存在着过分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忽视人文道德及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少学生在医患沟通方面,没有系统的医患沟通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弱,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这种情况将不利于医学生在今后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妥善处理医患矛盾,维护和谐的医患关系。当前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沟通教育课程不系统、不全面。
在美国等一些国家,在医学课程的设置中,沟通技能的教学是课程的核心环节,每个学年都安排有医生、患者和社会课程,将医患关系教育贯穿教育的始终。与西方国家不同,在我国当前的医学课程设置中,有助于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学时偏少,且内容空泛,关于医患沟通教育没有统一的规定、无纲可依,内容分散。
2.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中仅涉及简单询问病情、病史,并没有病情治疗交待,医患之间意见交流等具体的沟通培训内容、医患纠纷的案例及问题讨论缺乏,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具备了专业知识,而缺乏必备的沟通知识与思考能力。
3.医学沟通教育在见习或实习等具体实践中缺乏付诸实施和检验。
在医学生见习和实习阶段,学生拥有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机会,但多数临床带习老师包括学生本人都将重心放在了临床技术上,而对沟通技能相对忽视,错失了进行沟通实践的最佳时机。
4.医患沟通教育考核的标准不科学,不能客观地评价教育效果。
部分医学院校针对学生的沟通教育往往通过与固定的标准化患者面对面地交流,并流于固定模式,对先后沟通的内容都有固定要求,这种以分数为考核标准的教育难以收到实效。
5.教师教学中对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视不足。
由于教学科研的学科专业性强、任务重,教师关心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而对医患沟通教育长期忽视,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研究领域差异大,教学基于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与专用教材。第六,医学生自身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和心理素质。现在,许多医学生自身缺乏人文知识,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淡薄、不足,在遇到复杂情况时,无所适从,不能恰当地应对患者。另外,现在一些新闻媒体,遇到医疗纠纷事件时,会有意炒作,加深了民众对事件的误解,同时也给医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遇到医疗纠纷时缺乏自信,紧张、焦虑,不敢与人沟通。
三、增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对策
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不单单是人际交往的能力,更是其职业认知、职业态度能力等的综合体现。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下,引导医学生正确认识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现存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与管理中增强沟通教育的实效,将有助于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构建。
1.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仅有少数医学院校开设《医患沟通的课程》,大部分院校仅是在《临床导论》《护理学导论》中涉及到沟通教育的内容,导致沟通教育在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少,重点不突出,教学效果不好。因此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把开设沟通教育的专业必修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同时在教学中可以模拟临床上常见的医疗情景,提高学生的应对和处理能力,还可以邀请校内外的专家举办专题讲座,以前辈们的良好行医风范来影响学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2.将医患沟通教育纳入到日常的临床实践中,用实践来检验理论。
医学是一门服务患者、服务社会的技术性、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在见习或实习过程中,带习老师应将沟通教育渗透在每一天的临床教学中,在保护患者、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与人文素养的结合训练,让学生能够针对不同患者多形式、多层次进行沟通,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总结沟通经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良好的规章制度的执行,还需要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来保障实施,各类医学院校长期以来忽视对沟通教育的评估。以往的考核都是通过书面的或利用固定模式的交流进行考核,缺乏针对性。在今后的考核中,除了侧重专业知识外,还应对沟通技能进行考核,可以通过真实临床考试法,告知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如告知病人坏消息等等,也可以通过调查法与量表法相结合的方法反映沟通教育的实效。同时,在教学测评中,还可以对教师的沟通技能与专业素养进行考评,提高其教学与临床带教水平,更好地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4.加强人文知识教育,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的提升。
医患沟通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文技能,在医学生教育中应占重要地位。加强人文知识教育,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和代课、带习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同时在教学与管理中增强互动性,给学生更多的提问、沟通、交流的机会。具体可以通过:开办人文教育的系列讲座,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提升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乐趣;开展类型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摄影展、艺术节和科技文化节等,提升其兴趣爱好;通过类型多样的人文社团建设,如音乐类、书画类、体育类等,组织开展多项社团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5.实施体验教育,进行社会实践。
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医学生往往存在内心理想与社会实践、社会角色扮演与内心感受等多重矛盾与冲突。通过开展医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可以将其内隐的知识与外显的能力相结合。可以组织学生在见习、实习之余,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进社区服务”活动、健康咨询与教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患者或亚健康人员直接沟通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
6.医学生自身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
1.1移动学习系统的结构设计
现阶段的远程教育,必须满足不用用户的不同需求,要能够根据用户的学习目的和方向,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移动学习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构建,首先应该在系统的结构设计上努力。文章认为,结构设计应重点把握以下几项工作:第一,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课程学习资源,应充分联合网络教育资源,为用户配备更多的教育课程和资源,实现自主选择。第二,系统结构的设计,必须结合多项子系统,包括教务管理体系、课程学习体系、考核系统等等,要提供全面的教学服务,就好像是在课堂学习一样。第三,移动学习系统必须通过多种终端来应用,换句话说,其适应性要强一些。现阶段的手机、平板都拥有较多的系统,移动学习系统的软件,不能与终端出现冲突,应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1.2移动学习系统的功能设计
相对而言,移动学习系统在远程教育的构建中,还应该在系统的功能设计上努力。由于目前的软件发展速度较快,而移动学习系统又是社会上比较关注的工作,因此其功能设计,必须符合现实的教学工作,既要得到教师的肯定,又要得到学生的认可,并且在一段时间的应用后,应给人持续应用的动力,而不是用完就丢弃的冲动。文章认为,远程教育体系下的移动学习系统的功能应主要体现在移动学习的内容版块,但是在开发更多更好的移动学习的课程资源的同时,也要加入远程教育的简单教务管理、教学支持服务等功能模块,方便教师参与管理和教学辅导。在模块划分上,移动学习系统按用户类别主要分为:学生模块、教师模块和管理员模块。另一方面,由于移动学习系统中的部分功能与基于Web的网络教育平台有重复,在功能版块的设计上应该更注重移动性,课程学习资源的开发要更多地考虑移动通信传输速度的局限性等具体困难,将提交作业、课程学习资源的、论坛交流等数据量较大的业务交由基于Web的网络教育平台来完成。
2移动学习系统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2.1通过移动学习系统进行选课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时候,很难实现自主选课。由于学校课程的安排相对固定,因此部分偏科的同学,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成绩追上来。为此,移动学习系统在远程教育中应用后,专门为学生设计了选课的功能。第一,学生通过手机、平板等一些终端,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或者是自己薄弱的课程,根据现有的学习水准,定制相应难度的讲解习题和针对性的课程安排,在自己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为自己安排相应的课程学习,实现较大的成绩提升和能力进步。第二,通过移动学习系统进行选课的时候,系统可以根据学生所提供的信息,包括成绩、爱好、科目等等,为学生推荐相应的课程内容,学生可结合自己的情况和系统的推荐,决定最终的选课,而不是单纯的从主观上选课。
2.2课程学习
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移动学习系统时,必须对学生的实际学习创造出较大的积极影响。为此,课程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当下的系统情况,课程学习融入了较多的技术和功能,实现了学习上的更大进步。以“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课程为例,本课程的移动学习资源由“课程公告”“课程学习”“我的任务”和“在线提问”四个部分组成。第一,“课程公告”主要向学习者告知本课程近期的教学动态信息,方便学生安排学习任务;第二,“课程学习”主要包括本课程的文字、音频、视频等学习资源,由于流量资费问题,一般建议在WLAN(无线局域网)中浏览音频、视频资源;第三,“我的任务”可以提醒学习者近期(例如一个月内)的学习任务;第四,“在线提问”可以方便学习者及时向任课老师或者同学提问,解答自己的疑问。
2.3课程学习的评价反馈
移动学习系统毕竟是一种虚拟的学习系统,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有些人持肯定态度,有些人持否定态度,并且在很多的学习中,都表现出了不同的观点。由于目前的移动学习系统正在广泛的推广,而远程教育工作也要持续展开。为此,除了上述的几项工作以外,我们还应该对课程学习的评价反馈进行收集,将得到的信息和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此来实现移动学习系统的更新和远程教育的持续提升。在评价反馈方面,应根据课程安排、功能应用、系统稳定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来设定,可采用问卷调查、简单评价、细节问题举报等方式,对移动学习系统有一个综合性的反馈结果,之后在对移动学习系统进行不断的总结、分析,以此来实现系统的提升。
关键词:顺应论;儿童文学;翻译
1.引言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自发生开始,始终伴随着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和理论的译介而发展。“儿童文学产生以后,儿童观也在制约着儿童文学的发展,决定着儿童文学的方向”。长久以来,儿童文学翻译一直处于文学翻译系统的边缘地位。要做到“为儿童而译”,成人译者必须放下成人的姿态,承认儿童的独立人格,重视儿童的独特需求,以儿童理解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儿童文学翻译。这事实上正是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具体应用。因此,顺应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作用日益体现出来。维索尔伦的语用观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原因还是语言外部原因。但是,这种连续的语言选择正是由于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对象不断的顺应而造成的。基于这一理论框架,本文试图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如何动态地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以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
2.顺应论在翻译中的体现
2.1语言结构层面
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译者应站在儿童立场上,怀着一颗童心去理解、鉴赏原文,从童真、童趣上体会文章主旨,选用小读者喜闻乐见、浅显易懂的语言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以保持原作的风格和儿童情趣,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意境。同时,儿童文学作品的译者通过规范的译文,潜移默化地培养少年儿童正确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儿童文学是适应儿童这类特殊读者群体的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这一特殊的形式要求这一方面的文学创作要特别注意语言与表达,要符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不能在文字表达上太过深奥难懂,语言也要符合儿童的表达特点,需要有一些儿童语言才能吸引儿童读者,并且使作品达到它最初想要达到的效果,起到教育意义。这些要求在翻译时也必须遵从。所以在做儿童文学翻译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一些特定的翻译策略,在选词,句子结构、长短上都要特别不同于其他类型文本的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中多用一些长句、复合句,但汉语中长句却并不多见,特别是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将一些长句、复合句化短,给儿童读者以喘息的时间,从而使他们不会因为文章冗长而失去继续读下去的兴趣。与此同时,较短的句式有助于儿童将文字朗读出来。因为儿童期是语言能力逐步完善的阶段,儿童不像成人那样先对内容感兴趣,其次才是韵律和节奏,相反,韵律和节奏首先给予儿童以审美愉悦,激发他们的情绪。例1以《绿野仙踪》的两个翻译版本为例:例1:HeretheydroppedthepoorWoodman,whofellagreatdistancetotherocks,wherehelaysobat-teredanddentedthathecouldneithermovenorgroan.刘娟译:它们就在这里把可怜的铁皮人扔了下去,他从高空落到那些锋利的岩石上,被摔得破烂不堪,几乎都散了架,躺在那里再也动弹不得,连哼都哼不出来。罗密译:它们在那儿把这个可怜的铁皮人扔了下去。他跌落在很深的石谷里,跌得浑身都是伤痕,他既没法动弹,也无法出声。从例1的两个不同译本可以看出,两位译者对原文句式都进行了梳理和调整,以顺应汉语句式特点,即拆解原文的复合句,改写为简单句,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简单的思维和接受能力。例1中的刘译版本句式简短明快;此外,“破烂不堪”、“散了架”、“都哼不出来”等语言的运用既形象化又口语化,极具童趣性和感染力;而罗译“”一词过于正式,对儿童来说陌生而抽象,无法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2语境层面
对话众多是儿童文学作品的一个特色,而对话恰恰对人物性格的表现起到关键作用。要想达到语境层面的顺应,就需注意不同人物间的对话。语境层面的顺应要求译者在进行语言选择时要充分关注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是指联系上下文,交际语境不单指语言使用者,还指和语言使用者相联系的人与物。戈玲玲认为,译者在理解和选择语言时,不仅要了解不同人物的语言特征和性格特点,而且要关注时下的交际氛围。根据顺应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注意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并且充分注意到对话双方的关系,儿童之间、父母与儿童之间、老师与儿童之间在对话上的微妙差别都应在翻译过程中予以关注,以示区分。在顺应论指导下,译者在翻译中对原文的交际意图进行判断,对译语做出恰当的选择和顺应,再现原作的真实意图,使译文达到最佳语境效果。例2选自《魔法巧克力店》:例2:"Itlookstinyinthisbigkitchen,"Mumsaid."We'llhavetogetabiggerone.""No!"Lilyblurtedout."Iwantthisone-thistableisabitofhome!"Herparentslookedateachotherwearily."Youhaven'tlostyourhome,"Mumsaid."You'veonlymovedtoanewone."“Itsmellsallwrong.”"Comeon,Nutella,"saidDad."Yourwallpaperwillsoonstopplottingagainstyou.”译文:“在这么大的厨房里,它看起来有点儿小里,”妈妈说:“我们应该买一个更大一点儿的。”“就不!”莉莉喊到。“我就想要这个一这张桌子是家的一部分!”她的父母不耐烦地看着彼此。“你并没有失去你的家呀,”妈妈说:“你只是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哦。”在例2的翻译中,译者了解到家长与孩子的真实意图:爸爸妈妈对搬到的新家感到开心,而莉莉却更喜欢之前的那个家。翻译时译者对交际意图进行判断,爸爸妈妈是在试图安慰莉莉,因而在翻译家长的话时增加了“吧”、“呀”、“哦”等词语试图缓和当时的气氛。同时为了体现莉莉对新家的抵触情绪,在翻译时加了“就”和“似乎”等词。译文正是做出了恰当的顺应和选择,充分符合父母和孩子之间对话的特点。此外,莉莉的回答“就不”,这个“就”字则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儿童说话的特点,一个女孩子的执拗形象被勾勒出,画面感扑面而来。
2.3词汇层面
顺应论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具体的词汇选择上,特别是根据文学作品的类型,以及目标阅读对象的不同,在对专有名词的翻译上译者需进行顺应的选择。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是一套具有魔幻色彩的儿童文学读物。魔幻世界中的人名、怪物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在翻译时的处理不仅应该保持其神秘性,也需兼顾儿童的接受度。具体分析见例3。例3:“Butyouare---for-giveme---youarewhattheycallagirl?”saidthefaun.译林版译:“但你是---请原谅---你是所谓的小姑娘吧?”羊怪问道。Faun本意指“农牧神”,但在全书中该形象是一个半人半兽,如果译为农牧神,儿童读者在理解时反而会产生误解。对于这一形象,译者考虑到他在整个故事中的角色和作用,将其译为“羊怪”,对小读者来说,更加形象好,也更符合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摘要:多元文学系统理论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一是忽略译者的主观性,没有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来;二是忽略其他社会因素,诸如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完全没有加以说明;三是对核心概念的标准定义不清,对于多元系统论的核心概念的标准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关键词:多元文学系统;局限性;理论;不足
一、多元文学系统理论简述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提出了一个概念――多元系统。翻译文学被佐哈尔定义为多元文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通过其在多元文学系统中的位置来研究翻译文学对主流文化的影响,以便于更加客观有效地了解和发现文学翻译的规律。
佐哈尔认为,存在着三种情况,使得翻译文学在多元文学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佐哈尔认为,如果翻译文学在多元文学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这就意味着引领着文学形式库的创新,并会对文学史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时,作品的原创与作品的翻译之间不再有很严格的界限,翻译规范很有可能过于异化,而翻译作品存在着忠实性和充分性相统一的趋势。主流的翻译作品都是由主流的作家翻译的。在这样的文学模式的构建中,翻译这一行为引进了新思想,引进了新的语言和模式以及技巧。
多元系统理论的提出,在翻译研究方面可谓是创新之举。多元系统理论从以往的纯翻译研究扩展到了翻译理论方面的研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从该理论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会随着当时翻译文学在多元文学中的地位而变化,以满足不同的翻译需求。但是,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将是接下来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多元文学系统理论存在的一些不足
在多元文学系统理论中,佐哈尔仅仅详细论述了文学或语言多元系统,因此该理论还有需要完善之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多元文学系统理论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一是忽略译者的主观性,没有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来;二是忽略其他社会因素,诸如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完全没有加以说明;三是对核心概念的标准定义不清,对于多元系统论的核心概念的标准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1、忽略译者的主观性
根据多元系统论,在周而复始的系统运作之中,译者的主观性成为系统之外的因素,这是多元系统论的一大缺陷。拟译文本的选择不仅仅是由对多元系统起支配作用的情况决定的,译者的主观性也对文本的选择起直接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译者会尽可能选择与自己风格一致的文本,或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体裁,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译文质量。在这一方面,译者的主体性不容忽视。
此外,多元系统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策略选择的规则,但实际上,译者不是机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说,多元系统理论一再强调并规定了翻译策略的选择并不符合实际,明显剥夺了译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一味强调客观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性。
2、忽略其他社会因素
多元系统理论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抽象简化,简单地认为译入语的文学形式库就能决定翻译文本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但实际上,多元系统理论所提供的规则只是一方面,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更是要考虑之前提到的译者本身,以及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
佐哈尔并没有从真正的实际出发来研究文本的产生,而只是将假设的结构模式和概括的理论用在了文本上,并分析其与事实的相符度。但是,多元文学系统中的“元”不能仅仅是某类文学,还应该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考虑进来,并加以详细地说明。而佐哈尔仅仅在其理论中简略提到了以上因素的作用,并没有将其对于多元文学系统的影响一一加以说明。这是多元系统理论的不足所在,也是多元系统理论可以丰富并加以挖掘的地方。
3、没有关键概念的明确标准
在多元系统的概念中,处处可见作者对于多元文学系统理论核心概念的定义,如一级、革新等等。然而我们不由得会产生疑惑,这些一级与二级、强势和弱势、中心与边缘的标准是什么?
以我国民国时期的多元文学系统为例,一部分认为我国的文学系统亟需变革,因此主张直译,如鲁迅等;而另一部分则认为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仅需吸纳西方文化的一些特色,因此主张意译,如梁秋实等。所以说,判断一个文学系统是“强势”还是“弱势”、处于“中心”还是“边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那么,怎样判断一个文学系统是处于“强势”还是“弱势”状态?标准在哪里?佐哈尔在他的理论中并没有给出标准。也就是说,佐哈尔自己也没有对这些核心概念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仅仅通过主观上的分析来进行判断。
三、小结
科学告诉我们每个理论都有局限性。佐哈尔的理论产生土壤在以色列文化,放之四海,必然存在着与实际不甚相符之处。首先,多元系统理论忽视了译者自身的三观取向,没有考虑译者的主体能动性。其次,该理论对于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因素考虑不够深刻,还可以继续完善和挖掘。最后,佐哈尔对于理论内的一些核心概念定义不清,存在着一定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色彩。因此,我们在分析文学活动现象时,要批判地、辩证地来运用该理论。可以看出,多元文学系统还存在着很大的完善空间,只有充分认识到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理论贴合实际,进而完善理论、使多元系统理论具有更大的普适性。(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伊塔玛・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J].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4).
[2]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国语,2003(4).
[3]谢世坚.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
[4]林萍.贡献与局限:多元系统理论评说[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