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4:59: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德育活动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拟就语文活动课的本质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语文活动课中的“活动”
“活动”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何谓“活动”?认为,活动是人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其基本形式是实际的感性的活动,即变革自然、改造社会的外部实践活动,然后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如内部意识的、思想的活动等。主动与能动是活动的特征。活动既指具体的行为,又指抽象的行为;既指外部的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也指人的内部的心理过程。具体到教学领域,活动指在教育情境中学生认识世界与发展自身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收间接经验的活动,二是取得直接经验的活动。活动课中的“活动”指的是后者。活动课程最初是作为学科课程的替代物提出来的。其创立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传统的分科教学忽视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也割裂了儿童生活与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口号,主张“从做中学”,并进行教育实验,试图用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在课程发展史上,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由于矫枉过正,犯了“有我无你”的错误,改革没有成功。但其理论对各国课程编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人们发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非冰炭难容。学科课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积累的大量知识,活动课程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实现两类课程的优势互补,是我国新的课程计划设计的基本思路。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关于活动课的基本特征,人们已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这就是“四性”。趣味性:活动设计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为主要依据,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性:活动课涉及多种知识技能,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实践性: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知识技能的运用,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自主性:活动目标、内容及形式的确定,符合学生的意愿,活动过程主要由学生组织,教师扮演顾问和协助者的角色。很明显,活动课是一种与传统学科课程相对的新型课程。其基本特征的抽象与概括,是以学科课程为参照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活动课中的“活动”有着特定的含义(“活动”的狭义):它不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片为主要媒介的接受性、传承性活动,而是指变革现实的操作性活动。按照这一认识来考察当前的语文活动课,我们会发现其中许多不具备“活动”的特点。下面是几则摘自报刊的起示范作用的实例。修改病句。发给学生有病句的试题,学生当“医生”修改病句,对了给予奖励。唱读结合。教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师生齐唱《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温故学新。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指导学生回顾《的睡衣》、《温暖》和《一个降落伞包》。填字游戏。设计一些纵横交错的方格,填上一些字,留一些空格,让学生填字组词。……这里仅从“实践性”角度作一简析。乍一看,上面这些“活动课”均具备“实践性”,但其实践方式并未超出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的范围。换句话说,这些“活动课”算不上真正的语文活动课。“实践”是与“认识”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人们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感性活动。对数、理、化等学科来说,学科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认识过程,即通过接受方式,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而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虽然也要学习间接经验,但主要是培养言语实践能力。听、说、读、写是一种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叶圣陶语)。故“实践性”是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活动课的共性。二者在实践方式上有区别:
第一,二者对象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围绕教材进行。活动课中的“实践”要解决的是课本以外的听、说、读、写问题。
第二,二者难度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过程是间断的,任务是单一的,且有教师指导;而活动课中的实践过程是连续的,任务是综合的,实践中的问题基本上由学生独立解决。为发挥语文活动课的特有功能,设计语文活动课时应体现这种“区别”。
教育国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高校中参加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学科竞赛之一,此项赛事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主办,迄今已举办21届,它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未来也将日益显现它这方面的作用。长春理工大学从1996年开始参赛,成绩斐然,已累计获得国家级奖40余项,年均3项,2013年我校共有51队153人参加全国赛,是吉林省除吉林大学外参赛队数最多的高校。其中9队获得国家一等奖,11队获得省一等奖,21队获省二等奖,8队获省三等奖,获奖率位居吉林省参赛高校前列。这主要归益于以下几方面:
一、赛前的动员及组织情况
赛前周密的宣传组织工作是本次大赛取得成功关键因素之一。我校一直把组织数模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纳入了全年工作日程,专门成立了数学建模竞赛领导小组,协调、督促、组织数学建模竞赛各项准备活动。通过海报、课堂、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开展数学建模活动,鼓励各学院学生踊跃报名。
二、竞赛具体过程管理和实施情况
由专人统筹负责竞赛工作。从每年四、五月份开始采取校级、省级竞赛层层选拔的制度,把最优秀、最渴望参赛、最有能力的队员吸纳进来组成国家赛参赛队伍。对于国赛队员将认真组织赛前培训和辅导工作。
三、本年度竞赛获奖情况分析
今年我校共有51个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奖9项,省级奖40项,获奖率几近100%。
四、竞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的措施
1.竞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数学软件使用和写作两方面,在今后的培训和其他级竞赛中应加强这两方面的训练。另外宣传力度也有待加强。
2.今年全国赛我校51队中有35支代表队选择了A题,此题是交通占道问题对城市交通能力的影响问题,实质是利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微积分、常微分方程、运筹学等课程基础,正是由于我校平时对大一大二的数学基础课的精心讲解和严格要求才使得我校学生有信心也有能力作出此题并取得了如此好的成绩,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数学基础科的教学工作,同时注意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参加建模的兴趣。并希望以数学建模工作为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与研究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竞赛推动教学研究,以教学研究提高竞赛质量。B题选择队数相对较少,原因主要是该题是关于碎纸文字的拼接复原模型,需要队员熟悉算法,精于编程,大多数同学不敢碰此题原因就是编程能力过弱。
3.国家赛获奖结果反映出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光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获奖人数占到98%,创新实验班参赛人数并不多,仅占总人数的33%,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创新实验班仅有8人参加,不及总人数的6%。
五、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
1.认真组织各级数学建模竞赛,建议提前到3月中旬组织校数学建模竞赛,改进选拔方式,通过评审、教师推荐、答辩精选国赛参赛队员,加大对数学软件、算法的培训;5月下旬到7月中旬,利用周六对选拔出的学生进行实战培训,建议全体队员模拟实战,完成3-4道往年的竞赛题目,并提交论文,指定专门教师负责指导。
2.进一步宣传发动,动员更多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特别是加大对计算机学院的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特别是动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创新实验班的同学参赛。
3.继续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培训,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高水平。组织教师精讲获国家奖的学生论文。同时每年选派2至3名指导教师参加建模交流会议及理论学习,也让更多教师参与数学建模类教改科研项目,将数学建模作为一件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开展。
4.抓好数学建模基地建设,定期做讲座和研讨,打造一支高素质建模指导教师队伍。
关键词:活动理论;误区分析;优化设计
引言
基础教育中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存在着误差,对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学使用仅仅是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并没意识到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支持、变革作用。由于教师对其认识不足,信息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并不突出,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偏离了正确的信息化道路。本文将从活动理论这一视角,重新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以便获得更有实际意义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等)、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和合适的信息技术学习方式,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学的目标也不仅仅是学生认知获得,还有信息技术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此外,以先进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信息技术的课堂活动支持,实践中,教师对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改革的存在一定的不信任,仅将其当作黑板一样的工具,具体存在以下四种问题: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认知,从而提高学习质量。要达到此目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要符合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实际教学实践中,某些教师不顾教学内容的特点,只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形式。比如某位教师执教圆的认识时,为了演示圆的画法,利用3D建模做了一个圆规模型,并制作了一段三维动画。案例的结果表明,虽达到教学目标,但是费时又费力,用传统的教学手法同样可以做的,甚至教学效果要明显的多。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不注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研究,只注重信息技术使用的形式,为创设教学情景而使用的音乐、动画、视频等,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给学生的认知过程带来干扰,影响态度、情感的培养。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信息技术,以待提高教学质量。
1.2信息技术代替传统媒体,教学手段单一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致使很多教师课堂中往往直接运用多媒体的展示代替传统的教学手段,但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有些教学内容如数学、物理课程中的推导过程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书写)等就可以很好的展现。
由于传统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其独特的长处,如黑板板书的可随时调整功能,模型的的空间结构功能,投影仪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机的实景放大功能等等,这些都有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使用十分方便,投资少,设备要求不高,因此至今仍具有很大的魅力。[2]并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有利于教师的灵活发挥,具有一定的延时性,给学生留出适当的思考时间。单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学生面对的只是机械的演示,减少了和教师互动的时间,效果并不比传统手段显著。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那些用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作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题材,把握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最佳时机和位置。
1.3信息技术的使用干扰学习活动的进行杜威曾指出,经验是通过个体的活动实现的。课堂中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也是为了促进学生认知,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技术的误解,课堂中从开始到结束都在应用课件演示,使原来的教师的教变成观看计算机的演示,缺少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缺失教师的引导,减少了学生自我想象思考的时间,不利于自我知识的建构。尤其对于一些需要实际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课程,若只是应用电脑进行演示教学,甚至取代学生的实际动手实验操作,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和懒惰性,减少学生进行探索的机会和兴趣,错过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机会。实际教学时,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实验课的教学与真实观察相结合,计算机实验演示与动手实验操作相结合。
1.4对学习评价的忽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评价并不能只是简单的认为是学习结果的总结性评价,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革,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的形成性评价是必要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的自评、学生的评价及学生之间的评价结合一起,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
二、活动理论的核心特点
活动理论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活动理论将人类认识的起点和心理发展的过程放在活动上,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意识的学习)与外部实践活动是辩证统一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在活动情境之外。
2.1活动构成要素之间的互动活动系统包括六个要素:主体、工具、客体、分工、共同体和规则(Engestrm,1987)。活动系统里的构成要素并非稳定且互相独立,而是动态且持续不断地与其他构成要素互动。在活动系统中,主体、工具和客体是核心要素。也就是说,所有活动都是以客体为导向(object-oriented),是由人类(主体)通过工具作为媒介对客体进行改造来完成的。每种活动最终都产生一定的结果,这种结果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或符号的。人类的行为活动处于社会文化的情境脉络中。而在活动系统中,规则、共同体和分工是对人类个体活动发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的描述。共同体是活动主体所在群体,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学习小组或班集体等。规则是指对活动进行约束的明确的规定、法律、政策和惯例,以及潜在的社会规范、标准和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分工是指共同体内合作成员横向的任务分配,也指纵向的权力和地位分配(Engestrm,1999),即分工可以根据各活动的具体情况协商进行,也可以自上而下纵向组织。一个组织如何分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参与者的工作文化的性质和氛围。由此可见,这六个要素是互动联系的,共同制约着活动系统的活动进行。
2.2活动具有层次结构(hierarchicalstructure)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由动机和目的联接的活动,是活动、行动和操作的完整体系。活动是有意识的过程,包括一连串的行动,行动又包括一连串的自动化的、无意识的操作。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动态的:活动可以分解成为行动,并最终被分解为操作;操作也有可能被打断而成为行动。
2.3活动以工具作为中介(toolmediation)活动理论认为人类活动必须以工具作为媒介。工具是人类(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手段。工具可以是像榔头、计算机等物的东西,也可以是像符号系统、程序语言、模式或启发等抽象的、精神上的东西。工具将活动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工具不仅在活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而且还保留了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色。因此,对特定文化工具的使用影响了个体外部行为的属性和内部心理机能的发展。
三、活动理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过程的启示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意义建构,成为积极的学习者。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信息化,规则共同体分工工具主体客体结果活动行动操作同时他们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信息技术参与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发生变革,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活动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反对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参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活动理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的启示如下:
3.1强调活动基本要素的分析课堂教学中使用使用信息技术后,教学活动中的基本要素有学生个体、学习工具(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学习内容和目标、遵循一定规则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班级或是小组)、小组内部分工和学习成果。
3.2强调活动流程的设计这里所说的活动是教学活动,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服务于课堂教学。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后,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应随之发生变化,课堂活动流程也会随之调整。活动是由一系列的行动和操作组成的,它们之间具有序列性和层次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亦须从活动、行动、操作的层级关系考虑,将每个活动分解为若干个行动或操作,并且将这些行动或操作序列化,形成连贯的活动流。
3.3强调工具的中介作用工具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重要中介。课堂学习活动中,工具是指学习活动的支撑环境,是学习活动得以开展和持续的技术条件,包括各种学习资源、认知工具、通讯交流工具和学习方法等(kuutti,1996)。
3.4强调活动的设计应体现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发点,也是终结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活动系统中各要素的设计应遵循同一目标,体现同一性,有利于整个系统效率的提升。
3.5强调活动的设计体现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知识建构。知识的建构需要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活动系统的设计注重学生原有的学习经验和兴趣特点等个性特征。
四、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
从以上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结合活动理论对其实施过程中的理论借鉴,活动理论中,教学设计的最佳分析单位是活动,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技术势必融合于教学、学习过程中,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活动设计的任务就是分析学习/教学活动系统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
4.1确定活动系统的整体目标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是由动机和目的联接的活动。动机和目标是保证确认活动系统中的各要素复杂关系的重要因素,起到引导设计者和学习者正确行动的作用。学习活动的设计首先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根据学习者先前经验和个性特点以及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确定活动系统目标。
4.2确定活动任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剖析和对学习者先前知识的了解,对学习内容的重新排序,以便确定活动任务。这一环节的进行,有助于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便于学习活动的开展。
4.3确定活动学习共同体根据学习者面对的多种类型的学习任务的综合程度,一般将学习任务分为三类:概念学习、问题解决和设计。对于不同的学科,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模式都不尽相同。教师依据不同的任务的特点,灵活选择不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
4.4活动设计流程
1)活动规则的建立分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主体特点将学习内容划分或重新排序选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教学模式设计活动框架(各阶段的目标)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习资源库设计活动策略和规则设计活动评价设计活动过程修正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加强活动中学习主体的交流沟通,制定共同规范,包括任务完成进程、学习者交流时间及教师指导时间和方法等。
2)活动工具的选择及学习资源的建设活动工具包括信息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工具的使用应遵循学习者的兴趣特点和学科内容,以激发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的精神。资源环境的设计就是要求教师优化整合信息资源,围绕学生需要合理组织信息资源,并保证资源、信息的及时供给。
3)活动任务的细化活动任务的细化主要是教师作为设计者,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特点,将活动任务逐步划分为各个任务子系统,给予学生思考和自我建构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4)教师的主导作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要定位为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工具运用的帮助者、协作学习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尤其是中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自制力有限,在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主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更加重要。
4.5活动评价的设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评价,活动的评价应是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结合,同时学习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并反馈活动过程信息,教师对其是否达到目标进行总结,对结果进行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学习的优缺点,为后继学习积累经验。
五、结语
活动理论仅是作为优化框架应用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学习手段,是促使教学变化的催化剂,其与课程教学的融合过程是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才能达到深层次整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6.
[2]张晓燕.中学生物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3):71-73.
[3]戴维.H.乔纳森(2002):重温活动理论:作为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框架,乔纳森,兰德(2002);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和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的理解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表达能力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它十分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一、语文实践活动应该突出“五性”
1.突出趣味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是萌发创造思维的最佳动力。要使学生从单调的听说读写中走出来,就要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活拨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2.突出实践性。“实践出真知”,语文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在“动”中接触事物、感知事物。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自主选择,探究体验,这样,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主动地学,会有事半功倍之奇效。
3.突出综合性。首先,语文课堂教学是有局限性的。课堂教学的内容必须拓展和延伸,这就要求课内外联系;其次,语文实践活动应该注意学科间融合,努力淡化学科间的界限,淡化知识分割,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科知识。
4.突出创造性。人类与生俱来就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也具有本能的想象力。在实践活动中,要针对学生善于想象的特点,大力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想象范围,解放思维空间的束缚,激活创造思维
5.突出语文性。虽然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各种各样,它包括自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科学、数学、思想品德等多个学科。但它首先姓“语”,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知识,形成能力,在实际运用中得到锻炼,课内学到的知识在课外得到延伸,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语文实践活动。要“五环”并举
1.转变课型,课内实践。
(1)因材制宜,“画”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把画笔引入课堂,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索语文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宿新寺徐公店》时,我让学生勾画出这首诗所描绘的景物,出现了稀疏的篱笆、茂密的树叶、奔跑的儿童和金黄的油菜花,学生如临其境,何必再要教师苦口婆心地说教呢?
(2)生动活泼,“说”语文。说,即口语表达,这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把教师烦琐的讲解,变为学生的口语表达,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说”语文。例如,学习散文《五彩池》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后,为别人做小导游,介绍五彩池的美景。
(3)注重实效,“演”语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表演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语言、表情、体态,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的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例如,《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形象鲜明,故事性强,我就采用了演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揭示寓意。
2.学科融合,渗透实践。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该是行家里手,是出色的导演,其实并不为过。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要让教学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感受过程,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读一读、演一演、唱一唱、讲一讲等多种形式,将音乐、美术、科学、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涉及到的知识带入语文教学中。例如,将习作课与科学科的实验课、美术课的手工制作联体,学生多了亲身感受和体验,就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走向自然,课外实践。语文作为母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有着广泛的学习、实践空间。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使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沟通,促使学生的语文实践走向自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进行实践的兴趣,给学生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其积极、饱满的情绪参与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内容的确立应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例如,春天来了,小河解冻了,小草返青、柳枝发芽时,不妨带着学生走向自然,开展“找春天”的活动。学生在课外了解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为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
(一)填鸭式心理健康教育
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情况下,会采取大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参与,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既使教与学相脱离,又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的偏离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三个级别:一级目标是预防,面向全体学生;二级目标是解决;三级目标是治疗。由于受到传统消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影响,我们通常只关注于后两个目标,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级目标——预防教育,而通常来说,后两个目标只针对少数学生。因此,侧重于以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与治疗,这偏离了总体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的不现实
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文化课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化课注重的是对大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心理健康较更注重学生的切身感受,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的安排、大班制教学,以及教师缺乏活动型体验式教学经验,导致心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脱节。
二、活动教学法的优势
(一)全面促进心理健康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为了向社会输入心理健康、人格完整的人才。活动教学法既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又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特征。
(二)感受直观
活动教学法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能够直接参与活动,在理论和实践中找到平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意义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教学使大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健康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这也正是活动教学法的优势,我们可以采用传授与活动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心理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的独特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方式分为传授知识和体验活动两种。传授知识主要是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采用案例分析与理论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将理论与学生自身经历相结合能够使他们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体验活动首先需要学生分享自身心理存在的问题,之后由指导教师进行分析与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对自己心理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三、如何实践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来认识、掌握所要传授的知识或技能,或者通过唤起学生以往的记忆表象来实施教学。
(一)自由分组
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家”。之所以叫做“家”,而不是“小组”,是为了让“家”内的每个成员都有种归属感。每个“家”都要设一个“家长”,家内成员一起为这个“家”起名,定“家”训,教师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时,组内成员自由讨论之后要轮流发言。
(二)“融入式”课堂
教师会在每节课中将事先准备好的心理学相关的知识通过活动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每一次活动都完成一个教学目标,这样能够使学生能够确立每节课的学习任务,且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他们会很快地思考问题,并努力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立此环节,是想要使学生主动地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三)交换问题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家”围成一圈交流、探讨,成员们互相交换曾经或者现在的心事和难题,并获得解决方案。通过此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助于他们找到解决问题措施,还能够避免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那些急需帮助的学生,要给他们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要在课堂上起到指导者和剂的作用。
(四)自我反思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针对心理活动课的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自我反思,让他们做到:对自身的问题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迅速地改正那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加强正确的行为;努力开发自我潜能,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不灰心,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活动教学法主要是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体验活动,并让他们在活动中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吸收,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强化
这是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比如与此次心理学知识点相关的电影、文章、诗句、漫画等,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观赏和阅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结语
德育为首,必须增强教育的时效性,所以,我们就要深入调查,了解小学生的思想实际,了解未来社会对人才需要的趋势。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可以通过向班主任、科任教师了解,召开家长会、学生代表座谈会等形式进行。例如,通过座谈会我们得知,大部分学生在家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花钱如流水的生活,自私霸道,惟我独尊,缺乏合作意识,所以我们把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尊长爱幼、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理想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
二、保证实效,开展系列活动
在实施德育工作中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把情、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1.抓好德育工作的“八自”教育
即对学生进行自理、自强、自护、自律、自学、自尊、自爱、自信教育,增强学生的“八自”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八自”能力,使学生既有学习的坚定性,又有生活的独立性。
2.积极开展“五心”教育活动
即把“忠诚之心”献给祖国,把“博爱之心”献给社会,把“关爱之心”献给他人,把“孝敬之心”献给长辈,把“自信之心”留给自己,这些活动要与各项具体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开展“我为妈妈献礼物”的活动,引导学生用眼去观察,用口去表达,用心去感受父母的辛劳,对子女的关爱,让学生在浓浓的亲情之中领悟爱的真谛,从而把“孝敬之心”献给长辈教育落实到了学生的品德修养、习惯养成的实际工作之中。
3.重视班级活动,有效地开展班级活动
例如,有一段时间,我班学生经常和低年级学生发生冲突。当我进行说服教育时,他们总是说他人不对为自己开脱。于是我开了一个以《将相和》的故事为内容的主题故事会,组织学生讨论:廉颇和蔺相如的矛盾错在谁?错在哪?谁做得对?为什么?谈谈感受。通过这次活动,几个打架的学生认识并改正了错误,学生增强了集体意识,有了集体荣誉感,明白了和人相处要有宽容态度,谦让的美德。
三、结语
(1)以英语为外贸交流媒介。商务英语函电是以英语为交流媒介进行外贸信息传递一种商务信函。在外贸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语言表达既正式又言简意赅,既专业又得体。
(2)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商务英语函电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等紧密相联,而且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询盘、报盘、还盘、下单、签订合同、货物运输等被广泛地运用。所以一个合格的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应该系统扎实地掌握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
商务英语函电在外贸活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活动日渐频繁和复杂,外经贸人才实现有效业务沟通的实际能力已成为许多外贸企业考查职员和招聘新人的标准之一。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外贸实践活动对外贸业务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作了如下归纳:
(1)外贸业务工作中常存在的问题
1)预算与实际相差较大。做贸易前一定要计算好一切费用,选好贸易术语,最后再签定合同。但如果是刚接触外贸行业,很容易在还没有调查进口商所在地市场的情况下,就先去工厂进货了。如果工厂角色也没有做好预算,草草就签订了合同,那么可能出口商和工厂都会亏损。2)填单信息错误。对于外贸业务新手,刚开始由于没有接触过各种单据,所以在填单据的时候会感觉很麻烦。再加上好多单据也有相同的部分,如果没有掌握各种单据的填写方法,容易在制单中出现疏漏。等得到订单之后,才发现生产单与客户感兴趣的产品订单有出入,达不到客户的要求,量小的话,客户会直接扣款。量大的话,客户会全部将货物退回来。最终由于制单引起的问题,所有的一切费用和损失都将由卖方自己承担。3)产品的验货与出货问题。在大货快要完成的时候,有些客户需要验货。有的是验尾期,有的是中期和尾期都要验。验货人员都会很仔细、很专业,任何一个小问题都会挑出来,很多都是大货的时候外贸业务员说的问题他们都还会再犯,以致验货不通过,然后拿回去返工,再申请验货,直到验货通过为止才能出货,但是这期间的时间绝对不能超过出货的时间,所以说有些时候碰到很多在验货时发现的生产问题,验货一直不通过的话也会很棘手,因为到时出货都是问题,出不了货的话,就要被扣款。
(2)解决方法
【关键词】区域活动活动主体自主学习
区域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和延伸活动,一起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动手,交往更好发展个性的机会。
通过几年开设活动区的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共同交流与研讨。
一、结合幼儿园自身特点,创设活动区
常常有教师问:“我们的活动室这么小,孩子这么多,设那些区合适?”“怎样解决活动空间的问题?”基于这些现实矛盾,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再次反复学习活动区得理论并结合本园的实际进行思考和运用。明确了在活动区中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定位。其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提供有发展价值的环境,适当、适时的提供幼儿发展机会和条件来实现,基于这种认识,首先改变了活动区形式上的固定单一化。活动区得空间间隔不在都是用柜子将每个区,局限在某一空间或固定在某一位置上,而是采取了灵活机动的办法分割教师的空间。每班根据具体活动至少有三个固定的区域:如小班设置了:我喜欢的小动物——宠物区、看我多棒——积木区、娃娃家等。在中班设置了我真了不起——小制作区;我们一起长知识——图书区;生活劳动区等。在大班设置了:小问号笑了——科学活动区;美术交响曲——美工区;火红小超市等等。由于每个区域的活动空间和人数有限,当这些区域的标识已全被幼儿领走,分别进入各自所选的区域后,没有得到固定区域活动标识的幼儿可待特制的自由角色标识,随时可以用教师准备好的小草席往地上一铺,就自成一区或三五人,开始活动。将活动去活动的内容与整个幼儿园教育有机融合,相互补充。使教师创设的固定的、灵活的区域都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
二、我们要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题的观念
“幼儿是活动的主题”是幼儿园学前教育纲要的指导思想之一,它强调幼儿是在与同伴及环境的交往、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发展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给孩子以自我发展的机会。确实,孩子与生俱来就对周围的环境有种好奇、探索,有一种主动了解的欲望,而教育就应该要保护孩子的这种“主动”。以往,在教学中我们比较习惯于教师先示范,幼儿被动模仿,教师灌输,幼儿被动接受,用接受式学习的方式让幼儿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在我们进行的区域活动中也留下了点滴的痕迹,表现在幼儿必须按教师的意志进行活动。比如,有时在区域活动中由于人数的限制,几个不愿意看图书的孩子或是调皮的孩子,为了照顾整体,被安排必须要看书,因为别的区幼儿已经满了,规定孩子要坚守岗位等,以教师的意志去规范孩子的行为。还有时,为了让活动室里的环境更好一些,就让几个画得好的幼儿或是手工好的幼儿在美工区完成我们的任务,尽管有的幼儿并不愿意。如果这样区域活动中孩子的自主性,主题性能体现吗?肯定不行。因此,要使孩子在区域活动中自主选择、自主交流、自主活动则老是必须具备幼儿是活动主体的理念。教师要学会与幼儿相处,在活动中要给与幼儿积极的期望。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作为活动环境的创造者,材料的提供者与活动的支持着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只有对孩子进行适时适度的指导,客观合理地组织评价才能帮助孩子制动探索,发现世界,主动改变自己的方式,超有现状,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三、确立科学的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了解幼儿,研究幼儿的基础上制定教育目标。
我们必须有发自内心的工作热情和自主感,去关注他们,用我们生命之光启迪孩子的心灵,真正的用心去观察每一个孩子,了解懂得他们的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决策制定出适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区域活动目标。
2、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
目标要单一、具体化、真对性强,便于实施。
3、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
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其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其发展水平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活动目标。
4、站在孩子的角度,展示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