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4:58: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质量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作者:郭烽陈大斌工作单位:武汉铁路局汉口站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
金属屋面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控制要素
金属屋面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总的来说要从设计、原材料、工艺、验收等四个方面进行控制。现以汉口站为例,探讨如何加强金属屋面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把好设计关,完善金属屋面的技术设计及其细部构造我国虽然有一些金属屋面的规范、技术标准,如《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建筑用压型钢板》、《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但对于新型金属屋面系统来说仍不够全面,如固定支架制造及其支架安装、其与板面咬合力等均无详细的规定。金属屋面系统由于自重轻,与其他结构形式相比它受到的风荷载影响较为突出,其对风荷载的承载能力直接关系到金属屋面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金属屋面系统在风荷载作用下整体破坏的例子并不多见,但其局部被风掀开以致整个屋面遭受大风破坏的例子却屡见不鲜(如图5)。单纯地采用荷载规范进行金属屋面系统结构设计,并不能完全保证结构的安全。因此在金属屋面系统设计时,对风荷载合理取值,并掌握不同体型金属屋面的荷载分布情况,继而进行抗风揭试验十分必要。例如汉口站站房和雨棚屋面风洞试验(如图6、图7),利用空气动力学研究手段,对风载风振现象进行风洞模拟试验,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建筑物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实际状况。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为汉口站屋面提供了50年和100年重现期平均风压和极值风压值(如图8),为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数据。金属板面与固定支架间是采用咬合连接的,由于不同厂家材料及配件的制造标准的不统一,加之现场施工条件和工艺水平不同等因素,其连接强度往往不能通过设计准确计算出来。汉口站工程中站台雨棚采用的是角驰三型彩钢屋面和卡式龙骨铝合金板吊顶,汉口站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建设指挥部)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一起研究后,在现场制作了6m×6m实样,通过反向模拟风荷载逐级均匀加载进行破坏性实验,来验证雨棚所受风吸力作用下的设计值,并获取了屋面板和吊顶板在负压力作用下的系统破坏时的极限承载力,为设计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较为科学地选择风荷载设计值,完善了屋面构造。为确保金属屋面系统工程质量安全,首先必须确保设计质量,为此建设指挥部进一步加强了对深化设计施工图审核工作。设计单位在对金属屋面深化设计施工图进行复核验算时,也对金属屋面构造较薄弱处和出屋面的其他构筑进行了逐一核算,进一步完善了金属屋面系统的细部构造,如檐口、排水天沟等处的连接方式等,从而保证了金属屋面工程的质量及其安全。把好进场关,严格控制金属屋面原材料质量和进场检验与其他传统屋面不同,金属屋面系统是由金属面板、固定支架、檩条、保温棉、隔汽层、支撑板网等组合装配后与主体结构连接形成的屋面整体体系,是由各种材料现场装配构成的屋面结构系统。由于是现场拼装,涉及材料和配件多,只有确保其原材料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控制整个系统的质量安全,杜绝因材料缺陷造成的质量安全隐患[3]。金属屋面板、檩条等主要材料的质量一般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其他配件如固定支架、螺钉等的质量往往容易被忽视。例如有的工程采用碳钢钉固定铝镁锰直立锁边金属屋面的铝合金固定支架,尽管暂时看不出问题,但天长日久,钢铝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至固定支架失效,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在汉口站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求工程监理严格实行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坚决杜绝无出厂合格证和无检测报告的材料及配件进场。各种原材料按照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工程监理对进场材料按规范进行现场随机批次抽验和送检验单位检验,建设单位定期和不定期地对监理单位批次抽验送检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和考核,及时掌握原材料及配件质量情况。以材料质量控制为基础,杜绝因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工程质量安全隐患,保障了汉口站金属屋面系统的质量安全。把好过程关,细化落实金属屋面安装工艺技术和施工质量通过对金属屋面体系和构造的分析,可知金属屋面的承载能力与屋面檩条、支架、面板厚度、檩距、连接方式、螺钉、紧固件咬合力、固定支架密度等有关,保证金属屋面系统的质量,确保安装工艺是关键环节。风荷载作用下金属屋面会产生负风压,而最大的负风压发生在建筑物的暴露边缘和转角区域,如屋面形变部位、不同材料交接等有缝的部位。金属板连接不牢固或是支架安装不好,抗风能力则差,在局部较为薄弱处受到的瞬间风力超过其承载能力,从而导致破坏等。又如金属屋面的支架安装固定不好或漏上螺钉,屋面在风载作用下支架有可能被拔起,造成屋面板松动直至被风掀开破坏等。屋面板交接处若构造处理不好,轻则漏雨,重则在受到外力如风载、雪载作用下造成结构破坏,影响到使用安全。如果施工工艺不到位,即使使用再好的材料和机械设备也不可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建设指挥部在组织设计施工图技术交底后,依据工程总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组织编制了金属屋面工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及具体实施方案,对金属屋面工程进行全面规划管理。其中包括原材料供应机具设备进场管理、样板工程施工管理、明确工序及工艺操作标准、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施工现场管理和作业人员技术安全教育培训、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作业面及作业区域分段施工等,要求监理编制专项监理方案及工艺质量验收标准。坚持“样板先行”的原则,充分发挥样板工程的高起点、高标准和示范作用,全面深入完善工艺工法。同时组织参建各方的工程技术和安全质量部门,要求工程项目部项目经理和总工负责,对每个施工步骤进行细化,将工艺标准和操作要求交底到每个具体的作业人,对每一块板现场压型,每一檩条、每一支架的安装,落实责任到架子队、班组和个人,各班组明确每个工作日作业区域,施行现场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全员签认制度。建设单位要求监理对金属屋面安装工艺技术分析和安装质量按班组作业区域进行考评,并及时向建设单位反馈质量安全信息,由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安全信息进行通报,并对工程项目部进行考评,激励每一名参建管理、作业人员的责任心,从工艺标准和作业规范上保障汉口站金属屋面工程施工质量。把好验收关,规范过程控制和质量验收程序管理建设指挥部组织监理单位编制金属屋面监理专项方案及验收细则,金属屋面施工质量不仅应符合金属屋面相关质量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还应符合工艺技术标准。汉口站的金属屋面工程量大,约14万m2(如图9),金属屋面实施过程中与其他专业同时穿行,包括防雷、建筑防火、电气照明、客服揭挂、通信覆盖、装饰吊顶,主候车室设置采光带和消防自动排烟窗等。建设指挥部结合汉口站金属屋面工程实际情况,从开始金属面板现场辊压制作、檩条镙钉的安装到金属板的咬边等,对金属屋面施工全程监控确保质量验收合格。在施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安排整改,比如支架安装位置偏差造成的机械锁边质量不好的问题,立即组织召开质量分析会,查找原因,及时纠偏,有效地避免了大面积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确保了质量和工程进度。建设指挥部对金属屋面的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和监督检查,同时加大对监理单位考核力度,对监理管理水平、监理工作质量和业务能力等进行考核和评价,通报考评结果并进行奖惩,树立工程建设“百年大计,质量为先”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把好工程验收关。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建设指挥部根据施工区域组织监理、施工以及设计单位对金属屋面工程进行分段验收,每完成一段就验收一段,确保了金属屋面工程的整体质量。在近期雨棚安全专项检查活动中,汉口站金属屋面未发现因施工质量缺陷造成的安全隐患,充分体现了严格过程控制、严把质量验收关的有效成果。
对客站金属屋面质量安全管理的体会
强化施工图设计管理是源头此前,铁路客站的深化施工图设计一般为具备设计、施工双资质的企业实施。就金属屋面而言,总体设计单位仅仅对其建筑造型尺度、构造等进行简单复核,缺少全面详细的复核验算过程,建设单位在组织深化施工图审核时专业能力不强,监理在施工中把关不严、验收规范和标准不详细,专业施工企业自行设计和按照自行编制的工艺质量标准施工,以上环节任一疏漏均会造成金属屋面质量安全隐患。铁路客站的施工图设计与细部深化设计施工图由总体设计单位全面负责完成,十分必要且势在必行,如客站的装修设计、金属屋面系统深化设计等等。一方面总体设计单位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和系统专业的设计技术力量,以及严格的设计工作管理制度,能够保证出图质量;另一方面由总体设计单位进行深化施工图设计可以直接落实设计意图、质量要求及其工艺标准,避免因某些施工企业自行进行深化设计时追求利益的不良行为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安全隐患,又可以明晰具体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责任,避免因专业施工企业设计时责任不明确发生互相推诿的现象。既保证了施工图设计质量,又利于建设单位对设计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严格原材料进场管理是基础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金属屋面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外部造型和建成后的使用功能。材料质量低劣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和损失往往是非常严重并难以弥补的,在工程中必须避免发生此类事故,防患于未然。在材料的质量管理中,首先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施工管理。其次在施工承包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在工程中要坚持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以监理方的复检作为评定自检结果的标准,同时还要坚持主要或是关键技术材料送第三方试验检测的制度。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特别是非标材料或产品,例如角驰支架等,必须有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要求。需复试检测的材料,必须经抽检、送验合格才能使用。在原材料进场管理过程中,还应注意材料来源的调查工作,材料供应需求计划管理,批次抽检和需送检材料的规定及标准,材料进场使用管理标准,材料运输和进场存放管理标准,以及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的日常监督检查和监控材料质量动态等。加强过程控制是关键过程控制是指对铁路建设项目以及客站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是将现场管理标准化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中。对于汉口站金属屋面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过程控制也始终贯彻到实践当中。要以设计质量为源头,以材料质量控制为基础,重点狠抓金属屋面工艺标准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一是规范施工管理程序,以建设管理过程即高效率的施工组织来保障现场施工顺利开展,具体分工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每个责任人。二是以各道工序工艺为基本卡控点,细化现场工艺标准及其质量控制。三是加强监理单位的监管力度,监督和规范现场管理,督促每一个具体作业人员按规范、工艺质量标准施工。规范验收管理是保证规范工程质量验收管理主要是要明确验收组织和验收标准。一是要明确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对质量验收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度可量。二是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实行随时完工、随时检查验收的过程验收制度,将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三是要做好验收组织工作,在监督施工单位自检自验的基础上,监理单位要做好过程中的检验批验收、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评定工作,建设单位检查监理单位的验收过程的及时性、正确性和资料的完整性,同时要认真进行现场检查,按照建设验收程序对单位工程验收进行组织管理。规范验收管理是客站金属屋面工程质量安全的保证,这是实现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工程质量目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工程验收不仅要做好工程实体的验收,还应做好验收资料及时整理归档工作。工程的质量安全是我们的生命线,规范质量验收管理是工程顺利开展和质量安全的保证。
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对于整体工程的质量的过程起到了保护和保驾护航的效用。质量控制的核心的观念以及方针是“预防与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整个施工过程之中的质量控制,其最终需要达到能够对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的影响工程的质量的主要的各个因素进行及时以及严苛的监督和管理,最终保证工程能够达到预期的既定的目标。在具体的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方面,主要有着材料、检验、施工、监理几个方面。
1、设计质量的控制。对于施工的整体的路面以及相关的桥梁的结构的设计需要一定的施工的控制和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之中的不应该有所遗漏和疏露的地方,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监管以及管理:
(1)严格施工的变更的登记以及相应的手续的层层审批,加强按照明文规定进行相应的程序办理的意识。
(2)对于不是特别有着对于施工影响的变更,需要要求监理、设计、施工三个代表人员能够在现场之中进行会审的处理,并且加强设计单位的审理的管理;
(3)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的人员应该要求必须进行相应的书面的规定以及补充的说明。
2、材料质量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原材料的使用以及完善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的实体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施工的工程的质量的高低。所以,为了能够对于质量有所保障和坚持,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材料的监控和管理,对原材料进行删选,严格控制供应商,并且半成品以及成品的质量控制。
二、严格质量检验
在施工的质量监理方面,工程的一定程度上的质量的检验是对于施工的具体的质量的检验的重要的手段。一个工程的质量的高低以及好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质量检验标准、内容和手段。工程质量检验的标准必须进行相关的明文的规定,并且使得施工的其中的技术、质量和操作的工艺等都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定。其中对于检验标准的内容必须进行相应的确立以及流程的具体的规定。根据检验的内同做出细节的规定以及确立,从而使得整体的施工的过程之中能够对于质量的管理具体到流程以及相关的工艺。检验之中难免会遇到工艺以及技术标准要求比较复杂的项目,对于此种项目,在其中的技术标准必须做出相应的规定以及经过监理人员负责人的签订认证。
2.、组织结构的设计。对于工程的质量的检验,在其中必须创新一定程度上的检验的形式以及流程。其中对于质量的检验的组织形式可以有群众检验、专门人才的检验、专门部门的检验,按照时间的检验可以分为日常的检验和抽验的检验,组织内部相关的人员应该按照检验的标准以及相关的规定对于工程进行相应的检验。
电气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电气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复杂多样的。以下四个问题经常出现在电气工程中:
1.1材料与设备方面市面上用于电气工程的材料和设备种类繁多,当前缺乏针对电气工程材料和设备的进行合格性检查的文件。在施工过程中,设备尺寸不合要求、零部件如开关插座质量差、材料强度普遍较弱等问题屡见不鲜,造成漏电现象,破坏了系统的稳定性。这些问题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电气工程的质量,电气工程的整体效率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1.2电线管安装方面在电线管的铺设和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无视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不注意在电线管安装过程中的一系列注意事项,出现如忽视管壁的厚薄、管子的埋藏深度、金属管毛刺没有处理好、壁管以薄代厚等问题,从而给建筑物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1.3导线穿管包扎方面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导线的穿管和包扎不规范,这是因为部分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上的要求进行施工,仅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操作,导致留下了安全隐患。
1.4安装防雷装置方面建筑的防雷装置用于保障电路线路的安全,在现代电气工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重视防雷装置的安装能有效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系数。在安装防雷装置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对防雷接地地点不清、防雷设施施工不规范等主观因素,进而在防雷接地的设置上存在问题,建筑物的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2加强电气工程质量控制的对策
电气工程的质量关系到许多方面的利益,并非儿戏。如果简单地将电气工程与科学实验划等号,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为进一步保证电气工程的质量,我们需要从施工的源头开始着手改善。
2.1加强施工过程中设备和材料阶段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好相关的材料和设备,因为这些材料和设备关乎到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对于电气工程中使用到的设备和材料,在进入施工单位前,监理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使用的材料和设备质量合格,与合同条件和设计条件相符,并签字同意后才能进场。与此同时,安装单位还要在材料设备使用前提交使用审批表,必须严格控制其质量,经过程序审批后才能使用,并且要提供相关的安全证明,如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检验报告和使用说明书以及电路图和出厂证明等。
2.2严格把握好电气工程设计和开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电气工程的设计环节中,要以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目的,充分做好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电气设计的工程招标过程中,结合包括工程和相关设计院的实际情况,对设计院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筛选方式,在同等条件下,选择在信誉度、业绩、等级较高的设计院。而设计院在进行设计电气工程施工图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满足电气工程设计的需求,做到既要重视施工图纸的质量,又要重视对设计方案的审查。电气工程与建筑工程中的其他工程息息相关,因此,要注重与其他工程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对于施工的材料和设备,在设计时要切实考虑实际的应用状况,用料符合该电气工程的实际需要,活化资金的使用效率。
2.3加强对电气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在电气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气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其中主要包括施工准备环节、施工阶段以及重点施工环节。因此,对各环节的质量控制的强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保障电气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在施工准备环节阶段,电气工程施工人员应该做到将施工图纸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做到既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又要确保质量体系的完善,避免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提前做好电气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对于电气工程进度计划和人员计划,要做到实时更新。在施工阶段,为确保电气施工阶段的质量体系与国家标准体系和规范相符,施工人员需要以国家电气施工和验收标准规范和及相关法律文件为基础,严格遵循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进行电气施工。面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提出并予以纠正。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实际与施工图纸不符的情况,应尽快征得设计方的同意,及时进行处理。对于电气工程中的每一个工序,都必须严格执行验收工作,避免监督重于形式的情况发生。最后在重点施工阶段,严格选取最佳材料和设备,把握好每一道材料质量关。与此同时,对于管件的接驳和电线管的铺设要做好质量控制:电线管的铺设要注意埋管的深度,保证明管和暗管都要顺直;认真而正确安装导线,连接要规范,防止导线受损;注重包扎时的松紧度,不能包扎不紧或不到位;加强防雷装置的安装。
3加强电气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
3.1提高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电气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提高电气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迫在眉睫。在电气施工中,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施工操作方法和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从源头上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2设立和落实有效的预防和管控机制在对电气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上,责任人要认真把握在施工中的相关操作规范,对施工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提升整体的施工效率。明确项目责任人,做到权责一致,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停工整改,进一步确保各项设备的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中药中地道药材概念的形成主要与产地、质量相关。在缺乏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产地评价是甘草质量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古代医籍论述了甘草的产地,有些明确指出何处出产甘草为优。如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甘草“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草,最佳,抱罕,乃西羌地名(考为今甘肃河西一带)”,说明南北朝时所用甘草以甘肃所产抱罕草为优。明朝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中称甘草“以山西隆庆州者最胜”。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是甘草主产、丰产的故乡。伊克昭盟杭锦旗甘草的开发与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东汉(公元25~220年)以来传统认为地道优质甘草产地。据《绥远通志稿》记载:“绥西蒙地自古为产草之名区。今仍以杭锦旗境所产为多,附近贫农赖采甘草为业者逾万。每年包头聚销可一百五六十万,多至二百万斤,绥产药材最多而甘草外销之数为第一”。
2基源评价
不同品种甘草质量有别,利用基源的不同可对甘草质量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价。《中国药典》2005版认定的甘草药材原植物有3种,即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俗称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和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及根茎[1]。其中以乌拉尔甘草分布最广,产量最多,质量最好。民间也有采用其他品种作药用,如云南常用黄甘草入药。现代许多科学工作者研究了不同种属甘草某些成分含量的差异。林寿全等[2]对中国甘草属6种甘草的甘草次酸含量测定后发现,以乌拉尔甘草含量最高,其次为光果甘草,再就是胀果甘草和黄甘草,粗毛甘草含量最低。
3性状评价
3.1古代性状评价古代从性状上对甘草优劣有一定的论述,性状评价是古代用于甘草质量评价最重要的手段。《本草经集注》载:“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草,最佳,……亦有火炙干者,理多虚疏。又有如鲤鱼肠者,被刀破,不复好。……又有紫甘草,细而实,乏时亦可用”。《图经本草》道:“今甘草有数种,以坚实断理者,为佳;其轻虚纵理及细韧者,不堪,惟货汤家用之”。《本草纲目》云:“今人惟以大径寸而结紧断纹者,为佳,谓之粉草;其轻虚细小者,皆不及之”。
3.2现代商品等级甘草的药材甘草的商品规格主要以性状判断。商品规格、品名,各地略有不同。如宁夏分出口、内销两大类。出口品有分为红粉、白粉两种,等级有特、甲、乙、丙、丁、大小节子、疙瘩头、毛条。内销品分大、一、二、三等和毛条、大小节子、疙瘩头7个等级。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曾制定甘草的药材规格标准,甘草分为西草、东草两个品别,西草5个规格,8个等级,东草2个规格,4个等级。西草分大草、条草、毛草草节、疙瘩草。其中条草分一等、二等、三等;草节分一等、二等;疙瘩草,统货,干货。如条草一等的性状特征描述为:干货。呈圆柱形,单株顺直,表面红棕色、棕红色或灰棕色,皮细紧,有纵纹。斩去头尾,切面整齐。质坚实、体重、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长25~50cm,顶端直径1.5cm以上,间有黑心,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例如:东草分条草和毛草,其中条草又分一、二、三等。如毛草的性状描述为:统货,干货。呈圆柱形弯曲小草,去净残茎,间有疙瘩头。表面紫红色或灰褐色。质松体轻,断面黄白色。味甜。不分长短,芦下直径0.5cm以上。无杂质、虫蛀、霉变。
4形态组织学方法
形态组织学也可作为药材质量的鉴别方法。刘宝玲等[3]对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形态组织学进行了研究,发现性状方面栽培甘草1~2年生的表面纵纹明显;3~5年生的表面纵纹明显,皮紧纹细,质地坚实,粉性强;6~8年生的表面纵纹粗糙,栓皮易剥落,质地硬,纤维性略强。显微方面栽培甘草1年生木栓层较薄;2~8年生木栓层逐渐增厚;6~8年生的栓皮易脱落。栽培甘草1~2年生的韧皮纤维束环数较少,3~8年生逐渐增多。栽培甘草1~8年生木质部所占比例无明显区别,1~2年生导管较少,木化程度较低,3~8年生导管较多,木化程度强。粉末方面栽培甘草1年生与8年生的晶纤维极少;2年生与7年生晶纤维较少;3~6年生晶纤维较多。
5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是目前在甘草质量评价中广泛采用的方法,根据检测成分的种类,可分为单一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与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5.1单一成分含量测定方法2000版及以前的《中国药典》通常规定检测生甘草的一种成分即甘草酸来控制甘草的质量,规定甘草酸含量不少于2.0%,这种方法在《中国药典》2005版发行之前被广泛采用。如米慕真[4]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甘草中的甘草酸含量进行了考察,发现甘草酸的含量差别非常大,从0.20%~9.61%。同一种乌拉尔甘草甘草酸含量分布在2.44%到8.47%之间。也有采用其他成分如甘草次酸、甘草多糖等作为质量评价指标的。如刘金荣等[5]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品,在490nm处测定多糖含量。比较不同生长期甘草中多糖含量发现,不同生长期栽培甘草中多糖含量:1年生含量11.75,2年生含量11.07,3年生含量7.88。从而说明1年生的甘草是含甘草多糖最适宜采收的生药。
5.2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由于单一成分在体现质量上的明显不足,人们逐步尝试用多种成分含量来评价甘草质量。《中国药典》2005版开始规定生甘草的两种成分含量用于质量评价与控制。规定生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不少于2.0%,甘草苷含量不少于1.0%。一些研究人员还从多方面进行了多成分含量用于甘草质量评价的尝试。曾路等[6]曾运用高效液相法对国产15个产地的8种甘草中12个化合物,即甘草酸、乌拉尔甘草皂苷甲、乌拉尔甘草皂苷乙、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香豆素等进行了含量测定,以化学成分为指标对国产甘草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山西临县和甘肃敦煌两地乌拉尔甘草甘草酸含量相差3倍以上。郝心敏等[7]对内蒙古包头的栽培甘草从外观性状、甘草酸含量、药材灰分、元素分析、浸出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王树瑞等[8]以甘草酸、甘草次酸、淀粉及胶质、水分等为指标对甘草栽培品进行了质量研究。王巧娥等[9]提出甘草中水溶性有效物质群的概念并建立了甘草GAP过程中的快速质量检验方法,为甘草药材的快速质量检测提供方法依据。另外《中国药典》对甘草水分及杂质限制含量进行了限制性规定,作为有效成分含量的补充。
6指纹图谱
近年来出现了指纹图谱用于中药质量评价的热潮,也成为中药质量评价的一种发展趋势,甘草的指纹图谱研究也方兴未艾。王月辉等[10]建立了甘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以乙醇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溶剂,超声波震荡30min,制备甘草药材样品溶液;采用RP-HPLC(DAD)法,色谱柱KromasilKR100-5C18,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用流动相为乙腈和乙酸体积分数为1%的乙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对10批甘草药材进行测定,以甘草酸为参照物,标定了27个共有峰;通过方法学验证,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并对10批药材进行了相似度评价。段天璇等[11]筛选适当提取方法,采用C-18反相色谱柱,1%磷酸水-乙腈梯度洗脱,对不同色谱峰采用不同紫外波长检测建立甘草甲醇提取物的H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并同时对其中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了不同产地野生甘草及同一产地不同年限和部位栽培甘草的指纹图谱和甘草酸、甘草苷含量;该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甘草的质量研究和控制。邹华彬等[12]以各甘草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为标准计算其他样品相对于标准样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并按照共有峰率的大小建立不同的序列,从而建立一种符合甘草自身特点的红外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以对2个或多个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甘草样品进行方便可靠的鉴别。
7评价与展望
综合目前出现的各种甘草质量评价方法,主要从产地、基源、性状、形态组织学、化学成分含量、指纹图谱等方面进行。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产地评价简单易行,特别是甘草地道药材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甘草的质量。但同一地区由于采收年限与季节、生长方式、加工方法、局部环境差异等均能导致甘草质量的差异。基源评价只能保证种的真伪,但对同种药材的优劣区分却无能为力。性状评价从古到今被广泛采用,至今依然是甘草药材流通中质量评价重要的方法。形态组织学实际上是利用药材的微观性状进行质量评价。这些历来认为较好的性状是否一定意味着良好的药效却不得而知,如前所述,一等条草的性状特征描述为:干货。呈圆柱形,单株顺直,表面红棕色、棕红色或灰棕色,皮细紧,有纵纹。斩去头尾,切面整齐。质坚实、体重、断面黄白色,粉性足。味甜,长25~50cm,顶端直径1.5cm以上,间有黑心,无须根、杂质、虫蛀霉变。当一等条草在晾晒过程中遭受一定程度的雨淋导致部分有效成分流失,晒干后仍可维持一等条草的性状,但质量显然下降了。含量测定方法是目前常用的质量控制手段,也是法定手段。本方法简单易行,为目前甘草质量评价所常用,但一个或几个指标性成分很难反应整体甘草的药效。生甘草采用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作为质量检测指标,但《中国药典》却没有给出炙甘草的含量测定质量评价标准。事实上生甘草炮制后甘草酸含量会明显降低[13]。甘草有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它的每种功效究竟由何种成分发挥作用还很不清楚。指纹图谱中很多峰对应的化学成分还不确定,指纹图谱与甘草功效或药理作用的关系更不清楚。甘草质量的核心在于药效,探索药效评价方法是甘草质量评价的一种趋势。在目前指纹图谱研究基础上更多地确定指纹峰,同时研究谱效关系,建立真正能反映甘草药效的指纹图谱也应是甘草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9.
[2]林寿全,童玉懿.国产六种甘草资源的利用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1977,15(2):47.
[3]刘宝玲,王英华,刘晓芳.栽培甘草与野生甘草的形态组织学研究[J].中国药事,2005,19(7):431.
[4]米慕真,张莅峡.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考察[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64(3):214.
[5]刘金荣,赵文彬,江发寿,等.不同生长期栽培甘草中多糖的含量测定[J].中成药,2005,27(6):708.
[6]曾路,楼之岑,张如意.国产甘草的质量评价[J].药学学报,1991,26(10):788.
[7]郝心敏,王德军,杜建喜,等.栽培甘草的质量考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2,1:40.
[8]王树瑞,刘雁清,宋爱萍,等.栽培品甘草的质量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1994,14(3):49.
[9]王巧娥,王文慎,黎先春,等.甘草GAP研究中的快速质量检测方法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1):37.
为了使农机质量符合国家规定要求,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开展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必不可少。农机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农机产品生产、使用过程或体系进行监督和检验,并根据相应资料进行产品质量分析,这是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也是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农业工程。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带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明确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下面从农民合法权益、企业、农机化发展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以便明确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管理工作的改进。
1.1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据统计,2010年某省农民人均年收入9384元,同比增长10.3%,但这与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增产增收仍是农民群众当前的迫切要求。而加大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力度,既可以为农民提供安全可靠的农用机械,又可以提高人均种植面积。物美价廉的农用机械,安全可靠的售后服务,有效预防了农民从非正规渠道购置高价产品或假冒伪劣产品,为农民建立了价格和质量“连心桥”,达到农业运营的低投入高产出,促进农村资金流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从较大程度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1.2提高企业生存能力及管理水平
大多数农机生产企业受利益驱使,一味追求剩余价值,而忽视了产品质量,造成大量劣质产品进入农机市场,不仅对农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巨大隐患,严重影响农机生产企业的信誉。因此,为了实现市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长期化发展,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把产品质量关,不断提高企业法人的质量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优质产品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潜力,为农机企业发展开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1.3促进农机化发展
对农机产品的任何时期、任何过程的监督管理中,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大力开展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以来,各项扶农、助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机作业范围的不断拓展,从粮食作物到经济作物、种植业到养殖业、产中到产前,农业机械化的空间不断拓展,机械化水平逐渐提高,到目前为止,我国农用机械保有量远远超过了2100万台。
2当前我国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形势
2.1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不足
由于我国农业种植面积较广,种植点多,格局分布不合理,各类农用机械分布分散,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不高,造成了部分管理真空区。目前,农业机械化已经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且每年都有大量农民购置农用机械,而单单依靠现有的农机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2农机使用人员操作水平差异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0%~60%,受教育程度不同,对机械设备使用说明的理解有限,因此,很难做到农机的规范性操作。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机设备技术含量逐渐提高,而农机操作培训不到位,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2.3证件配备不齐
农机注册登记率、检审率较低,大部分农机使用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驾驶培训,未取得农机驾驶资格,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要求就是进行基本作业就可以,根本意识不到定期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农用机械的安全性和技术性缺乏一定的保证,农机生产和使用安全隐患多。
2.4执法职能不足
农机监督管理人员现今的工作仅仅依靠单纯地对企业产品质量检查进行,没有违章处罚权和对黑农机具的纠正等执法职能,监督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3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未来发展目标
3.1组建一支能力过硬、责任机制健全的工作团队
综合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整体工作情况,应将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纳入省级重点工作中,将农机生产和使用安全知识等进行统一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农机安全意识,降低农机事故发生率,并开设各级农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加大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实行监督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对农机产品生产、使用、售后服务进行跟踪调查,实施统一管理,逐渐完善农机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3.2提高服务意识,完善服务网络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机维修网点标准,定期对其进行评估,以农机用户反馈信息为依据,帮助农民解决各种农机操作使用和维修问题,彻底解决农机用户过去长期存在的维修难问题,为农机用户解决困难。完善质量投诉机制,使用户的农机质量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缓解社会矛盾,提高农业人员对农机企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满意度。完善农机方面的档案,在当地农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能力范围内开展相关农机培训,提高企业和农民的农机安全意识,提高操作人员技能,保证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3.3协同合作,共同创建良好的农机市场环境
农机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积极争取工商、公安、交通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开展农机专项整治行动,对于问题严重的地区可设立联合执法办公室,加强对非法农业机械的整治力度,对违规上路、假冒伪劣等行为进行处理,肃清农机市场。各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将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营造良好的农机市场环境。
4结语
1.1冲击回波法概述
冲击回波法(impact-echo,IE)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率先提出,用于对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进行无损评价的方法。冲击回波法是运用冲击回波扫描仪在被测构件的表面运动而发出弹性波,其注浆密实度反映在检测到的缺陷区域反复反射的激振信号中。当注浆质量较差时,检测到的回波在波形上有一定的反映,将出现较明显的反射频谱,同时,反算的弹性波波速也会有所降低。
1.2冲击回波的传播
IE法检测原理:在预应力孔道位置处混凝土表面利用瞬时的机械冲击产生低频的应力波,应力波传播到结构内部,遇到声阻抗有差异的界面如构件底面或缺陷表面时将被反射回来,并在构件表面、内部缺陷表面或构件底部之间来回反射产生瞬态共振,其共振频率能在振幅谱中辨别出来,然后通过对反射回来的应力波进行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就能用于确定构件厚度及其内部缺陷的位置。当在结构表面某一点激发弹性波时,在结构中主要有三种形态的波,即:P波,与正应力传播相关;S波,与剪应力传播相关;R波,与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合成相关。
1.3冲击回波的测试
在结构表面激发的冲击弹性波以P波和S波的形式传播到结构内部,而R波则沿结构的表面向外传播。其中,P波和S波在遇到内部缺陷时会产生反射,而当传感器与激发点位置较近时,P波占据了回波的主要成分。
2现场检测及结果分析
某一级公路一合同段桥梁共有两种结构形式,分别为20m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箱梁及13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50。20m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由4片箱梁组成,梁高为1.2m,空心板桥由两块边板和7块中板组成,板高70cm。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检测时首先在完全灌浆的预应力钢束管道位置和正常混凝土位置(即无波纹管位置)进行测试,获得混凝土内部压浆密实和无预应力管道时的两组冲击回波的标定声时,作为与测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的基础,根据标定声时及检测时间云图的分析结果可以预测钢束管道内的压浆质量,判断孔道中是否有空隙存在。对某片20m箱梁中部分波纹管密实度检测的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位置指的是距离箱梁端部的位置以及钢筋的编号。标定声时指的是混凝土密实情况下反射回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用的声时,反射声时指的是反射回波在实际波纹管中传播用的声时。
3结语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影响因素
Abstract:Theaccountinginformationtosatisfytheusertoneedtohavemanykindsofqualitycharacters,whatismostmainistherelevanceandthereliability.Analyzesitsrelevanceandthereliablecharacteristicthoroughlyandunderstoodfullyitrelationsregardingimprovetheaccountinginformationqualitytobeveryimportant.Inaffectstheaccountinginformationqualityheightinthefactor,suchasmonetaryvaluechange,accountantfuzzinessandsoonpropertythefactorsareunabletoeliminate,onlythenunderstandsandreducesitsinfluenceiswitheveryeffortfullycorrectandtheobjectivechoice.
keyword:Accountinginformation;Qualitycharacter;Influencingfactor
前言
会计信息是用于体现特定会计主体价值状态及其经济活动中价值运动和增值过程状况的经济信息,具体而言,它反映其服务的会计主体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内容。正是由于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所以会计信息在加强其主体内部经营管理,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服务于相关利害主体进行规划决策等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由此,我们应该重视对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研究。
一、对会计信息质量及其特征分析
(一)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制度认识
比较并分别认识中外会计权威机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是全面认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种常规方式,下面我们将在初识会计信息基本质量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制度上的认识及分析。
1.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所谓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约束,它是确立会计目标与实现会计目标之间的桥梁。在会计目标被定义为决策有用性的前提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特征。投资者把资金投资于企业的理论目的在于未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包括股利和资本利得等,因此,投资者需要依据会计信息做出持有还是出售的决策,债权人需要依据会计信息做出是否贷款的决策等,这些会计信息使用者都需要有用的会计信息,即有利于他们做出决策的信息,也就是说他们需要对其预测未来时会导致决策差别的会计信息。所以,相关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征。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拥有更充分的信息,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获得的信息是不充分的,所以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他们都需要可靠的信息,任何虚假和误导决策的信息都比没有信息更有害,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因此,可靠性是保证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另一重要质量特征。在感性认识到会计信息重要质量特征的前提下我们比较一下国内外对其所进行的制度性规定。
2.我国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我国于1993年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一般原则的形式规定了以下质量特征:客观(可靠)性、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谨慎性、重要性和完整性等。2001年开始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明确了以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真实(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一致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完整性、谨慎性、及时性和权责发生制等。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借鉴了国家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会计信息应该坚持的会计质量要求,这一要求基本上也体现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主要内容,并且也将真实(可靠)性和相关性作为要求之首,表明了其重要性。
3.国外会计组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
从规章制度上认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相对规范和确切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总结了各会计职业团体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拓性地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财务报告目标区分开,在其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会计信息必须符合的一系列质量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包括可检验性、中立性、如实反映)、可比性(包括一贯性)等,另外把重要性与成本效益原则作为两个主要限定因素。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对于会计信息提出了可理解性、相关性(包括重要性)、可靠性(包括如实反映、实质重于形式、中立性、审慎与完整性)、可比性等质量特征,并将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等作为四项主要质量特征,另外把及时性、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平衡作为两个限制因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国外会计组织所共识的重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二)对会计信息质量基本特征的分析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制度规定可以看出,其内容有相同的部分,但也各有侧重点,这也与不同的会计环境有关。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重要性上分析,会计信息质量的特征应该包括主要质量特征和次要质量特征两部分,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以及国内外会计权威机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规定不难看出,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要求是相关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会计信息的其他质量特征,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等其他信息特征也是良好会计信息应具备的质量,我们将其称为次要质量。
1.关于相关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
关于相关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是指与决策有关,具有改变决策的能力。我国会计准则中对于相关性的要求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分析相关性,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白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这不仅关系到会计目标的定位,还关系到会计信息能否达到特定的质量特征,满足相关性的要求。相关性最初是指一般相关性,也就是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信息都作为与使用者经济决策有关的信息,向使用者提供通用的会计信息。显然,目前的会计财务报告都达到一般相关的要求,基本能够满足一系列信息使用者的基本信息需求。但是,具体使用者除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外,还面临一些特定决策问题,相比之下,他们更需要能够满足自己特定需求的信息。例如,投资者会更加关注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财务会计信息只有真正满足了使用者的特殊需要,才能真正具有决策相关性,所以,有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在提供通用信息和特定信息之间做出选择的问题。
2.关于可靠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要求
对于可靠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其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及偏差,并能忠实反映它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一项信息是否可靠,可就其三个组成因素加以衡量,即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对于可靠性,我国会计基本准则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无助于决策,而且还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所以,可靠性是会计信息重要的质量特征,是相关性的前提。会计信息只有可靠才相关,相反,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不仅无用,而且有害。
3.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两难选择
相关性和可靠性都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用的信息要可靠并且相关,这早已成为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的共识。然而,如果说信息的有用性是其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函数,那么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就不一定是互为函数关系。在某种情况下,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好,但可靠性较差;有的信息可靠性很好,但相关性较差。相关性和可靠性并非总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信息的有用性,但又必须尽可能统一于信息有用性的原则之上。可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不能离开可靠性去谈论相关性,也不能离开相关性去谈论可靠性,它们总是在同时影响或决定着信息的有用性。我们必须对两者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当两者不能同时兼顾时,是牺牲相关性还是牺牲可靠性?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在某一时期突出对相关性的要求,而在另一时期则突出对可靠性的要求。
我国现阶段的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在决策主体主要不是依据会计信息的情况下,或者说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并不是很高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更为突出。我国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直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最重要标准,而多年来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总是在困扰着各方面的信息使用者,我国现行会计财务报告的改进应以提高可靠性为主。
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固有性因素分析
根据我们以上的分析,会计信息本身普遍的主要质量特征却是相同的,主要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等。会计信息只有满足可靠性的要求,才有助于使用者正确决策。可靠性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可靠性得不到保证,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我国会计界,影响国家宏观管理,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重要问题。为此,会计界提出很多种对策,但仍不能彻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力造成的,但是部分存在于事物本身必然性的影响因素却是不可更改的,对此,我们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这部分原因,我们只能努力降低其影响范围和作用,充分理解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辩证原因,使会计信息能更好地为使用者所服务。以下就几类特殊会计环境因素和非环境影响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如下。
(一)社会道德观念、伦理修养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会计的目标之一是对社会经济单位———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所以会计工作不可能独立于社会活动,同样道理,会计人员也是社会的一员,必然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中,社会普遍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不断地影响和作用于会计人员。现阶段,社会上种种不良的思想倾向,社会整体修养素质由于受文化水平、传统思想因素的影响还不能普遍达到一个较高的水谁,思想觉悟千差万别,在这种状况下,部分会计人员不能建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必然的。既使会计人员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但会计工作的社会性,也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必将受到种种不良思想道德因素影响,如业务经办人提供无法核实的虚假原始凭证,领导在会计审批中带有倾向性等等。所有这些因素势必会影响会计工作的进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鉴于此,我们不可能仅通过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达到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只有通过提高整个社会思想道德觉悟,重视整个社会道德修养,净化整个会计道德环境,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才可能降低会计信息受到此种环境因素影响程度,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也决定了这种环境因素影响的长期性。
(二)会计工作的惯性和会计改新的滞后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社会经济环境并非凝固不变,而是不断运动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间的竞争逐渐尖锐化和复杂化,企业间的合并、收购、兼并等形式将会形成一种潮流,公司向集团化、巨大型化方向发展又使市场竞争显得更加激烈,在占领市场、分割资源和搜集人才的竞争中会因为许多无法预见的因素导致出现无法预料的情况。受经济环境影响巨大的会计不能很快地适应经济环境变动而变更,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计量手段、核算方法、报告方式都可能因为出现了新的经济情况而不适应,一些传统的会计观念也受到了冲击。会计改革也总是由经济新情况———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实践应用这一规律进行的,会计改革的滞后规律决定了这一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从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三)会计信息的供需矛盾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商品,也应该适用于商品的供需规律。作为一种商品化的社会资源———会计信息同样也有供给方和需求方,会计信息商品的载体为现行的会计财务报告;供给方为提供会计财务报告的会计主体,是单一的;需求方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广泛的,会计信息的需求者也可以从数量上划分出成千上万个团体和个人。所有需求者都试图从财务会计报告中获取所需的信息,用于决策,因此需求者为了自身的利益需要广泛的会计信息真实的企业资料。供给者却不能提供满足所有使用者需求的所有信息和真实情况。因为供给方的情况如下:(1)会计主体只能对外报送按规定的内容和格式编制的通用会计信息。(2)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都不愿披露诸如产品成本资料、企业未来财务计划等有关商业秘密的信息。(3)企业在经营状况不佳、盈利能力下降、暂时财务困难时往往希望回避披露真实情况,维护企业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质量从供给者角度难保其真实性和全面性,是质的低下;从需求者角度会计信息还难以达到满足需求的量,是量的不足,所以会计信息的供需不平衡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相对性的不足。
(四)货币价值变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货币是衡量一切价值资源的尺度,货币对会计的影响是彻头彻尾的,因为货币的计量属性构成会计计量的核心,会计离不开货币计量,货币为会计提供了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尺度,在许多经济业务中,货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计量经济事项的特征,因此,货币是会计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既然会计计量实质上是货币计量,把货币单位视为会计计量的尺度,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便应运而生,这就是:单位货币的价值是否稳定。从理论上讲,要得到正确的计量结果,用作计量的尺度,其本身应当是不变的。不幸的是,虽然货币单位被人们普遍地用于会计计量,它的价值实际上是不稳定的,长期不变或较小变动是极为罕见的,多数是变动的,有时甚至剧烈变动,在这种条件下,通过传统的会计方法,用价值变动的货币计量的结果,必然导致会计信息是不准确的。针对普遍存在的物价上涨,币值下降状况(即通货膨胀),会计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加以补救,这是还未很好解决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这样由于货币变动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就仍具有长期性。
(五)会计信息固有的模糊性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的模糊性一般指会计信息在对会计对象作量和词语表达上所体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不统一性和不准确性。由于会计对象在形式上千差万别,在类型上种类繁多,所以在质和量上都难以用完全客观和精确的词语或数字来表示。鉴于此,会计上往往通过假设、估计、预测来解决,加之会计核算方法上的多样性和程序上的可选择度等等,这就形成了会计信息模糊性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导致会计信息的模糊性普遍存在。具体说来,其产生的原因:(1)会计对象是会计主体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借助于种种物质形式,会计对于资金运动采用货币计量方法,计量往往以物质价值为轴心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以价格为基础以货币为尺度记录的物质形式下的资金运动不是价值量的准确运动,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以货币为计量尺度的会计信息具有必然的模糊性。(2)会计主体生产过程中资金运动是会计主体产生后持续的绝对性连贯,而反映资金运动的会计形式———会计信息却是期末的汇总在时点上的连贯,会计信息的连贯性是相对的,间断性是绝对的,由此而产生会计信息的模糊性。(3)对于某种经济业务或会计要素项目理论上存在着多种处理方法,实践上应用着多种核算选择,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模糊性。(4)经济业务发生与会计核算处理时间上的差异,导致核算滞后于实务,产生会计信息的模糊性。
会计信息的模糊性决定了会计信息不可能存在绝对精确,当然我们应该辨证看待会计信息的模糊性。既然会计信息的绝对性精确不可能存在,那么采用相对正确和比较可靠的方法、手段、形式来核算、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并且具有现实意义。因为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在更大程度上有助于其正确决策,而不在于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绝对精确性。由此看来,只要会计信息的模糊性不影响使用者的正确决策,相对精确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实际意义。
总之,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会计信息要求上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精确。由此看来会计信息失真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在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过程中,要科学界定可控制和不可控制因素,最大限度地追求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但不能绝对化,否则,就会出现形而上学观点,搞烦琐哲学,反而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葛军。浅析会计信息质量.经济师,2006,(4):232.
1.1农机质量投诉监督
1)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2002年起全省农机管理系统共设立了省级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机构1个,州(市)级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机构16个,县级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机构129个。初步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网络,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农机质量投诉体系。
2)农机产品质量投诉情况。2005-2013年全省各投诉监督机构共接收农机用户质量投诉199件,受理198件,结案198件,结案率100%。其中受理拖拉机投诉125件,占总投诉量的62.1%;农机具50件,占总投诉案件的25.3%;联合收割机15件,占总投诉案件的7.6%;柴油机8件,占总投诉案件的4%。2005-2013年,我省未发生补贴机具质量重大事故和群体投诉案件。
1.2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
2009-2013年,省农业厅对16家本省农机生产企业开展了补贴机具质量保障督导工作,涉及动力机械、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六大类农业机械。质量保障督导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用户、现场查看生产企业等方式,对农机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及执行情况、企业质量承诺的兑现情况、企业售后服务情况以及补贴机具的推广鉴定情况和使用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等方面进行现场检查和考核评价。通过质量保障督导,促进了我省农机生产企业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
1.3农机质量调查
2006-2013年,全省开展了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手扶拖拉机、微耕机、茶叶机械、水泵、喷灌机、水稻插秧机、半喂合收割机等补贴机具的质量调查,质量调查以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为重点内容,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由用户填写农机产品质量调查表。通过质量调查,掌握了产品的整体质量状况和行业发展动向,为我省农机化快速、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较准确的管理和决策依据;促进企业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减轻了农民负担,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达到了增收的目的。通过质量调查可以看出我省农民对补贴机具质量状况反映较好,对服务质量总体满意。
1.4农机重点检查
从2005年我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以来,省农业厅每年组织开展全省农机综合检查工作,农机综合检查工作以各县自查为主,省农业厅对部分州(市)、县(市、区)进行重点抽查,综合检查以补贴机具质量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从受益人情况调查、实施情况调查、补贴农机产品质量和投诉情况调查等多个方面进行检查和督导。
1.5农机推广鉴定
截至2013年,全省有64家农机生产企业生产的238个农机产品通过了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检测,获得了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其中耕整地机械80个、种植施肥机械11个、田间管理机械16个、收获机械2个、收获后处理机械40个、农产品初加工机械15个、农用搬运机械6个、排灌机械23个、畜牧水产养殖机械8个、动力机械26个、其他机械11个。农机推广鉴定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我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选购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了信息。
1.6农机支持推广目录
2013年,省农业厅会同省财政厅、省发改委根据促进我省农业结构调整、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推广农业新技术与加快农机具更新的原则,确定、公布了2014年云南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共有11大类379个产品进入目录。云南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结合了我省农业生产和农机化发展的需要,是对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的补充,一批为烤烟、咖啡、茶叶、橡胶、蔬菜等高原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服务的农机产品进入云南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提高了农民的购机热情,使我省特色经济作物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1.7农机维修质量监管
为加强我省农机维修管理规范化建设,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提高农机维修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省农业厅积极组织农机维修服务,规范农机维修市场,开展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截至2013年,全省共发放综合一级、综合二级、综合三级和专项维修点《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3096本。完成农机修理工、拖拉机驾驶员、农机操作工等8个工种4048人次初、中级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并报农业部有关部门审批,核发了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1.8农机质量报告
从2005年我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以来,省农业厅每年组织相关单位编写年度农机质量报告,报告从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质量调查、重点检查和质量保障督导等专项工作开展情况,农业机械维修质量工作情况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我省农机化质量状况和各项工作的新特点、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2存在问题
2.1质量投诉监督机构不健全、投诉监督工作不规范
尽管全省各州(市)、县(市、区)都相应成立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分站,但是普遍存在机构不健全,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大部分没有专门办公用房和办公设备,投诉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工作变动大,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相关法律法规、农机专业知识匮乏、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等情况,有的投诉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不够,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报送农机质量投诉信息。
2.2部分农机产品质量较差
取得部、省级农机产品推广鉴定证且由各级农机部门推广的农机产品,其产品质量是可靠的。但广大农民对农机产品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市场销售的农机产品种类多,品牌繁杂,部分农机产品粗制滥造,材质差,构件薄,刚度不够,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警示标志没有或不符合规范。特别是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农机产品为了降低成本,采取用旧件拼装,私自改装,以劣代优,减少工艺工序,仿造名牌等方式,不顾产品质量,一味追求低价抢占市场,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2.3部分农机产品适应性不强
由于农机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品性能和成套性差,导致我省大中型农机具与小型农机具相比,小型农机具偏多,大型农机具偏少,运输机械过多,田间作业机械少,动力机械与配套农机具的配套比例低,不能发挥机械的全部效益,影响了农机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2.4农机维修网点维修质量不高
农机维修网点点多面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维修点的零配件进货渠道也是五花八门,质量难以控制。究其原因,一是维修网点多部门管理。我省农机专修点不多,绝大部分农机维修点是兼修点,主要修理汽车,同时兼修农机,而且绝大多数维修点都取得了交通部门发放的《汽车维修技术合格证》,农机部门很难对这些网点进行证照管理。二是维修人员的职业资格证书证出多门。维修从业人员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有的是汽车修理工,有的是《电焊工》,农机部门对修理人员培训鉴定的难度较大。
2.5农机产品售后服务不完善
根据《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农机销售者要对农机产品质量负责,但在现实生活中,生产厂家与销售企业互相推诿,售后服务差,水平低,致使农民购买农机需要“三包”时得不到应有的服务与补偿。售后跟踪服务和零配件供应不够及时;存在拖延、搪塞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主机和配套发动机企业“三包”服务人员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现象;“三包”期外配件不易购买,配件价格高的现象时有发生。
2.6农机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
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民的农机购买能力比较低,在购买农机过程中大多以价廉为首选,这种消费意识与行为为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温床”。加上农机用户对农机产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以及适用范围不了解,也弄不清生产销售单位的情况,对整个农机市场产品无法做比较。更突出的是,农民的维权意识差。法律意识淡薄,是制约农机投诉少的原因之一。国家虽先后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全省也相继成立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分站,但农机用户法律知识有限,甚至很多农机用户有嫌投诉麻烦、自认倒霉的思想,有些用户等到想通维护自我权益时,又错过了投诉期限或找不到原始证据。
3发展对策
3.1健全完善农机质量投诉监督机构
健全完善我省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是加强农机质量监督工作的关键环节,没有体系的支持,投诉监督信息不可能及时全面地收集汇总上报,也难以进行准确的农机质量分析,定期质量信息、引导市场的工作目标就无法实现。要结合我省农机产品特点、农业生产要求和农机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做到“四有”—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使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机械化中心工作。
3.2加强对投诉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加强对投诉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从投诉业务程序、法律法规知识、投诉案件处理方法、信息化应用系统使用等方面开展业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农机质量投诉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成为农机相关法律法规的专家,更好地开展农机质量投诉监督工作,切实维护农机用户的合法权益。
3.3加快完善标准体系
加强完善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是提升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农业机械化标准工作起步晚、投入不足、基础性研究薄弱等原因,导致农业机械化标准协调配套性不强,有些领域、环节的标准尚属空白,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我省要充分发挥农机科研、鉴定、推广、监理部门在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加快地方农业机械化标准的制定和完善,逐步构建以国家标准为龙头、农业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为支撑的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满足农业机械化生产、服务和管理需求,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3.4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引导农民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我省农机用户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方面明显滞后于我省农机化事业发展。大多数农机用户对于《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够,有的农机用户甚至不知道购买的农业机械在“三包”期内可以享受免费的“三包”服务。因此利用农机用户购置农机、2.15活动等时机适时向广大农机用户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质量意识和维权意识,在出现农机产品质量纠纷和人身伤害事故时,能够及时到有关部门投诉,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5规范农机生产销售、作业、维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