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建筑美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7 16:39: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建筑美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筑美学论文

篇1

关键词:建筑美术美术基础课堂教学

美术基础课作为建筑学专业前期主要的必修课程,担负着重要的造型能力和审美培养任务。然而,在目前的建筑美术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不浓、课程训练与专业实际有时脱节、学科知识间缺乏有效的联系等等。笔者根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筑学专业教学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现对建筑美术基础教学的有关问题做如下思考和探讨。

一、正确引导,培养美术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确引导、培养兴趣是摆在教育者面前首要的问题和任务,也是从事建筑美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众所周知,在上个世纪留学归来的建筑大师中,从早期的建筑大师梁思成到当代的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等一大批建筑老前辈,都具有深厚的美术基础。可以说,除了他们本身所属的建筑行业身份之外,几乎也都是出色的水彩画家。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虽然现在社会已进入高科技信息发展时代,但并不意味着电脑会替代人脑,电脑仍然只是一种工具,但就建筑效果图而言,任何一幅效果图的完美呈现均离不开人脑的支配和参与,只有“胸中有丘壑”才能画出“丘壑”。从整体设计思路的酝酿,到推敲构思的选定,再到画面色调、光影等细化处理,都需要人脑大量的知识与技能的储备。况且,电脑有时会有携带不便、环境不许可、成图周期长等弊端,比如同样在甲方或业主面前,谁具有良好的图形思维表达能力、快速的图形创意能力,谁的成功几率就会更大。

建筑美术教学是一项基础工程,相对于专业教育中的其他学科,它是一个隐性因素,好比盖一幢大楼,美术基础课教学更多地表现为地基部分。显然,谁打的基础越牢固,谁就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具备更高的设计水平,也就意味着会占有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在将来强手如林的建筑设计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由此可见,及时引导和灌输正确的美术教学思想,培养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越发显得尤为重要。

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突出专业特点

作为从事建筑美术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进一步学习来自美术和建筑行业内部的各种信息知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便应对来自教学中各方面的挑战。另外,要不断细化或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贴近学生和教学的实际,保持美术教学与建筑专业的一致性,完成自己再进修或再学习的任务。因为建筑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美术课,有其特殊性,其培养目标不是培养专门的画家,而是为建筑学专业打下牢固的造型基础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那么,如何突出建筑学专业特点,将学科训练与专业要求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得前期课程与后续课程有效接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也正是笔者深入教学实际着重思考和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从事建筑美术教学的教师一般为美术院校毕业生,由于习惯了传统的美术专业教学模式和思路,有时无法体现出建筑专业特殊的教学要求,往往使其美术教学陷入困境。这时,就需要我们去考虑,建筑美术教学下一步应该怎么去做,重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实践证明,空间、透视、形体结构、景物配置等与建筑艺术形式相关的因素是贴近学生学习实际的,在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阐释、引导和启发收效往往是比较显著的。例如,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在素描课中把石膏几何体写生、建筑风景写生等作为训练的主要任务,一方面它是初学者登堂入室的一个门径,另一方面因为几何体模型与建筑物的外观造型有着相似的一面,利用这种模拟形象外加现场写生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所观、所画、所想有机地统一起来,可以说,这种“有意味的形式”,既达到了造型训练和审美培养的目的,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想象力、结构观察力和形体表现力。再如,在色彩风景写生课中,把表现空间透视、把握整体色调、刻画花草树木和车马人物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和启发学生如何抓取光线与影调的变化,这有利于在将来设计效果图中营造画面氛围、配置花草树木等。因此,在建筑美术教学中只有明确美术基础与建筑专业之间的关系,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不断积累新的实践教学经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地避免美术训练与专业要求时而脱节的现象,达到突出专业特色,学以致用的目的。三、提倡学科交流与互渗,“不择手段”“两手抓”

应当积极开展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共同制定有效的培养目标和任务,及时了解各方面动态变化,并做到时时监控。努力开创学科间知识渗透与互补的局面,形成知识映射,即在专业课程间使学科知识相互渗透与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为用,使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的同时,还能够不断接受另一科目知识的信息传递与启发,扩散大脑思维,集中解决问题。例如,在色彩课上,为了强调和掌握色彩的大关系,便让学生回顾和联想素描中的黑白灰大关系,进而予以强调“画色彩,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在画素描”的教学理念,使所学的知识迁移,令学生茅塞顿开。事实证明,经常开展学科间的交流,巧妙合理地运用知识映射,课堂效果较为显著。

近两年来,在教学中如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一直是笔者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在近年的美术教学中摸索出两点经验,一是要“不择手段”,敢于尝试和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二是要“两手抓”,一手抓理论知识,一手抓绘画技能,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和经验两条腿走路。那么,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与经验间的相互转换?笔者曾经给学生举过一个例子。当别人告诉你开水是滚烫的,要小心!这是知识;而当你试过之后,被热水烫着了,这就是经验!我们可以从很多渠道学到知识,然而经验却需要我们自己一点一滴去实践和积累,要把身上所学的某种知识化作经验,常常需要多次的亲身体验。

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审美教育

篇2

1.1美学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表现

空间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的空间设计主要就是指针对建筑物的内部空间构造进行恰当的设计来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以往人们对于空间的设计往往大多集中在实用性上,而随着建筑美学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髙,在空间设计中体现出美学的身影也越来越迫切,具体来说,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进行美学设计主要的设计内容就是建筑空间的大小规划和位置设计,当然空间的转换也是一个重要的建筑美学表现形式。

1.2美学在建筑比例设计中的表现

建筑物的比例设计是最容易体现出美学概念的一个设计环节,因为建筑比例设计主要就是指针对建筑物所涉及到的各部分的比例的设计和规划,而对于美学来说,比例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指标,是影响人们视觉感受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美学在建筑比例设计中的表现是最为明显的,也是最为有效的,具体的表现内容有大小比例设计、虚实比例设计、凹凸比例设计和长宽比例设计等多种不同的类型。

1.3美孪在建筑均衡设计中的表现

对于均衡这一要点来说,其既是建筑美学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均衡也就成为了美学在建筑设计中主要的一个表现形式和体现,很多人也把这种均衡理解为一种比例的设计,虽然两者存在较大的类似,但是均衡更倾向于对于对称性的设计和研宄,尤其是对于中轴线的运用最为广泛,通过对称的建筑设计来表现出建筑物的一种美感。

1.4美学在建筑形体设计中的表现

建筑物作为一种作品来看,其形体也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对于具体的设计而言,形体设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比如对于墙体的设计和屋顶的设计都需要考虑到形体的要求,也就是外形的要求,而这种外形的设计正好也是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建筑物外部线条的设计更是可以体现出美学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外部形体的设计中,色彩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很多建筑物而言,都已经摆脱了单色调的外形设计,而是加强了对于色彩的运用,而这也正是美学的相关内容。

2如何提高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这也体现出了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了,所发挥的价值也越来越大了,因此,这也进一步的促使我们要加强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运用美学,切实提髙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2.1提高建筑设计水平

要想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充分的体现出美学的影响,那么必须首先提高设计的水平,因为建筑设计是建筑美学的重要载体,所以说建筑设计的发展是建筑美学提高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如果建筑设计自身都没有获得发展和进步的话,也就无从谈起建筑美学的发展了,更不会出现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深化了。

2.2加强对于建筑美学的研究

切实提髙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还必须加强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尤其是要加强切合于当前实际状况的建筑美学的研究,以目前最广大人们的根本需求为着眼点和根本诉求来切实加强相关方面的理论研宄,并且在实践中进行相应的使用,提高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模拟技术来避免对于施工应用造成的损失,通过模拟来发现建筑美学的研究是否具备实践应用价值是当前建筑美学应用研宄的一个主要方式,也是为了建筑美学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

2.3加强对于生态可持续性的应用

就当前的建筑发展趋势来看,生态型和可持续性的建筑物是最为受到欢迎的一种形式,也是为了最为主要的一个建筑设计发展方向,基于这一点来说,在今后的建筑美学和建筑设计的发展中,必须加强对于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的研宄,并且还可以以这种生态型和可持续性的建筑物为着眼点加强对于美学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深化,其实这一点在当前的表现中也有所体现,正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建筑和谐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3结束语

篇3

1.1统一协调性

总体上来说,房屋建筑艺术设计需要满足相互统一协调性,也就是需要把各类形体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进而从整体上凸显建筑的艺术美。房屋建筑中的艺术的统一协调性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利用色彩的对比,来营造出具有戏剧化的效果;可以利用简单的几何形状的统一,使建筑物内外变成同一结构图中的完整整体;可以合理的设计建筑的主次因素,以次衬主,进而突出建筑形体上的统一协调的效果。总之,建筑设计需要具有统一协调性,以不同形式艺术上给人们带来不同美感。

1.2均衡稳定性

均衡稳定性是建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房屋建筑设计将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设计,进而实现房屋在建筑设计中的均衡稳定性。通常,这种均衡稳定性还可以突出突出建筑主题和特色,因此更能体现建筑上特有的设计形式。从而经过层次的变化展现出了房屋建筑的主题,带给人们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稳定性在建筑整体上有径重关系。从普遍的建筑设计规律上看,一般的建筑是由建筑的底部向上逐渐的变小,这样就使整个建筑稳定性变高,从而达到了稳定在建筑设计中的效果。

1.3序列性

将建筑学和美学结合起来,具有空间艺术美特性。在建筑设计中,需要以建筑序列的完整性和自然性为基础,科学合理的将美学和建筑设计原理结合起来。每个序列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开始和结尾,房屋建筑的序列在入口处自然而然的开始,也自然而然的引向某种规定的结束。这一结束,必须是序列在艺术上和功能上的。一个贯穿于整个建筑的完整序列,一个贯通于整个建筑的完整序列,还可以通过或越过,可能达到一个自然的出口,也可能达到一个自然的出口,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应有的次要部位。

1.4韵律之美

可以说各种物体都具有韵律美,房屋建筑同样如此。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韵律美集中体现在重复上。也就是说,建筑设计师为了增强建筑的视觉效果,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一些元素,这些元素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而距离不同;或者,它们也可以是形状不同、距离之间相同的重复。

2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理论的运用的具体表现

美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只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在构图设计中的应用。建筑的安装和布局设计不仅仅会影响到建筑物功能的发挥,同时也可以体现建筑的美观性的。美学理论在构图设计中的应用需要注意要结合房间的住户需求、形状、颜色以及居民生活习惯为基础进行全面推敲和研究,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组织处科学的空间构思图,并针对这些构思图形成合理的施工方案。(2)透视在建筑绘画上的应用。在目前的建筑绘画结构的应用中,通过将轮廓和线条色彩的有效结合,严格控制构图之中存在的各个环节,针对绘画措施和要求确定性及时分析,对个中大型的物体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建筑绘画的透视要求严格,确保画面主体形象不断的准确判定,使得绘画的过程中对各个基本环节控制严肃处理,形成系统的管理控制流程和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在色彩的处理之中尽量避免各种特殊色彩的应用,这样能够有助于它在处理的过程中保持人们心情的舒畅,避免由于特殊的色彩而造成人们心里和心情的变动。

3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理论运用的效果

3.1增加审美效果

美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协调人和自然环境、人和社会的关系上面,一方面,美学可以使建筑设计跟家具有特色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中可以更好的凸显生态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美学。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理论的运用更加增强了建筑的审美效应,而且将建筑美和自然有机结合起来了。在不同的建筑形式设计中,其审美效果也不相同,可以更好的展现建筑的特色和风格。具体来说,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主要以下几点:(1)反映出建筑设计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形态,反映出社会的科技进步状况和创新能力。(2)体现出建筑设计的适用性,可以体现出建筑美,激发出建筑美感,可以让人感受到美,实现建筑的价值。(3)体现出建筑的鉴赏价值,只有设计出具备美感的建筑,才能把建筑融入所处的环境当中,形成美好的建筑景观,建筑才能具备较高的鉴赏价值。

3.2美化环境

美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还可以美化环境的作用。色彩与造型是建筑设计中的两大视觉要素,两者之间相互依存,这两种要素和谐统一就可以充分表达出建筑的意义。美学色彩具有很强的敏感度,往往会使色彩本身的作用超越造型,它可以调整建筑造型的比例,还可以掩饰造型上的缺陷。另外还可以利用视觉效应使建筑中各部分的体积发生改变,从而让建筑的比例得以调整。不仅如此,美学元素还可以掩饰建筑中不理想之处,如落水管、通风口等设施,这时,合理的利用色彩可以达到美化的作用。

3.3凸显地域特色

文化具有地域差异性,建筑设计体现的了当地的地域文化。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理论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和地域特色结合起来,例如独具地方特色的图案、图形、色彩等等。这个时候建筑师们除了不要自我设限以外,还要注意不要被外在条件的影响所限。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并将其中的特有元素融合到建筑设计理念之中,只有克服眼前面临的设计障碍,才有可能迎来了一片非常广阔的天地。因此,在设计过程总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4结语

篇4

建筑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具有两个特点,即技术性和艺术性,其知识的主体包含了造型艺术的法则,又包含了工程技术的知识。建筑设计的思维方式也具有双重性,即形象性和逻辑性,因此在建筑教学中也必须兼顾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形象思维的训练,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另外,建筑学是研究实体与空间、体块和体量、光与影的科学,学生必须应该深刻了解空间与形体的关系,才能学好建筑设计,优美的作品才能产生。优秀的建筑师重要的专业素质就是在建筑设计方面体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是否有较强的形态思维能力。大学教育是开发、引导学生形态思维能力的主要阶段,要采用一切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将三维空间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开放的思维,建立正确的空间感和形态感,具有超强的空间形体构思能力,使其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师是建筑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空间思维力

由于建筑学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空间感和形态感的培养,故必须利用各种可以培养、增强思维能力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逐步建立由平面图形到立体空间,再由立体空间到平面图形的空间感和思维方式。而三维空间作为一种真实的存在,无法直观地通过二维图纸表现,这就要求对学生的空间感的培养与塑造。要逐步培养的,而且在现行的教育中,学生从小接受的教学多为单向度(语言文学、符号等)和双向度(绘画、摄影等),长期的单向度和双向度传统教学训练,使学生习惯逻辑思维,而不善于形象思维。大学建筑学教学在空间思维的培养上等于从零起步,这就需要教师将形象思维方式、思维过程通过准确、明了的方式和语言传授给学生。传统教学模式要达到这一目的,则侧重于灌输式的传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一般都为挂图、投影仪和模型,而学生在刚接触专业时对一些专业名词和术语很陌生和不得其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无法完美地展示表达建筑本质上的空间感和形态感,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并自觉产生思维能力,不易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用静态的二维方式讲授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特点极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以“登堂入室”,导致学生产生厌课情绪。

三、多媒体技术在现代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建筑在本质上具有空间和时间向度现象,静态二维方式无法表现。目前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将文字、图形、图像、数据、动漫等不同信息集成于一体综合展示出来,以其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大容量的教学信息迅速运用于各种教学,显示了与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越,传统的板书教学中一切可以展示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在现代技术教育中都能完美的体现出来。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建筑教学中,由于具有声容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空间立体感强的特点,通过适度的形象刺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启发学生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发散性思维。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以多媒体方式动态展现,丰富了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能将多种媒体集中到计算机的统一平台上,图、文、声并茂地展示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融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实景于一体,可以生动直观地表达和展示感性的建筑空间与理性的平面、立体、剖面之间演变过程,通过演示可以将其理论由抽象变为形象,由想象变为直观。如建筑设计原理课教学中,传统教材由于篇幅限制,建筑实例显示较简单,加受经济条件限制,学生往往很难直观地感受大师作品,而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存储、编辑功能,我们将建筑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实例进行收集并数字化处理,动态地表达形态构成过程,甚至包括对某一建筑建造过程的表现,内部空间的赏析都能达到直观的视觉效果。

2.多媒体课件可使建筑学专业中的抽象内容变为具体化。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感,大量的视觉效果易使学生对相关内容一目了然。如在建筑材料课程里,许多建筑材料的性能和特点需要向学生讲授,其中并无明显的深奥之处,但由于找不到许多实物进行演示,只能照本宣科,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于是我们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所需讲授的建筑材料集成于计算机中,采用各种效果图呈现于学生眼前,使其对材料方面有了很深刻的感性认识,掌握了各种建筑材料的特点和性能。

3.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强师生之间互动。传统教学长期以来都是以单向的教学为主,学生都是被动接受教学。在建筑学中,建筑艺术三维空间艺术或四维时空艺术是建筑学研究的重点。但是却很难用抽象的语言来清晰描述和表达,学生感到学而无味。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与教师形成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建筑设计课程中,项目设计方案既无错对之分,也无标准模式何答案,只有优劣之分,学生不能衡长论短。我们在毕业设计课程中通过多媒体将学生的作品制成课件,与优秀大师作品相对比,共同探讨,效果评价,找出差距,通过互动教学,提高了学生理解能力何思维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基础。

四、多媒体技术在建筑学教学中应用实践

1.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是建筑学教学的基础。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必须要掌握教学设计这一核心,教学设计主要包含文字、界面、色彩、图像、模型、动画等,其设计原则应将培养学生空间和形象思维放在首位。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首先必须熟悉教材,认真选材,对教材加以选编,切忌变为“原汁原味”的电子板书形式。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如建筑设计原理课我们将建筑史上优秀经典作品图库用动态地表达形态过程,加强学生对建筑秩序、组织、结构的理性认识。建筑构图则以图像、图形、文字、声音、动画的融合,直观地表达空间与理性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关系转换,学生反映对空间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

2.合适媒体的选择可提高建筑学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其宗旨就是利用一切媒体形式的展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加强立体想象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首先选择重点和难点,如建筑设计课程等不易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一些抽象概念和建筑设计步骤中各个阶段内容和深度都应该借助媒体来表现。选择媒体要适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如抽象的基本知识,平面、立体、剖面、投影的讲解应以动画结合图片的形式表现;静态的空间构图、色彩构成等只要以图形文件的形式即可;而动态的空间序列和环境,复杂深奥的表现技巧则运用视频文件来表达。只有图片和文字的课件只起到了板书作用,不能展示多媒体的优势。

五、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确保建筑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5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异军突起,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因此呈现不断增加建筑学专业人才需求趋势,而作为一个建筑学专业人才需要对建筑知识和设计方法进行掌握,同时一定的艺术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这与美术基础教学目的正相吻合。而就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而言,其相比于美术专业美术教育,两者差异和共同点都存在。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的目标就是把更好的服务提供给学生,为其从事建筑设计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技能传授和理性归纳是其注重的对象,而知识传授和感性描述往往被忽视;而在美术专业美术教育中,更加注重对象精神性内涵的挖掘,注重对个人情感的释放。而建筑学专业美术教育在当前培养建筑学专业人才方面,应改变传统的狭义误区,注重把学生的知识面向更加广博的方面拓展,强调学生基本功的扎实程度,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对国际竞争的参与能力。为此,改革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极具必要性,而且也是当务之急。

二、美术基础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措施

(一)素描教学就建筑美术课程来看,最为基础的课程就是素描课,对学生观察和写生以及空间想象等能力的培养是其目的所在。就总课时来看,建筑学素描课要远远少于美术专业,学生美术基础几乎就是没有,而且具有薄弱的造型能力。在教学大纲中一般都是在大一设置建筑学专业素描课程,从建筑素描总体教学课时来看并不多,而且在安排教学上还存在分散状况,学生对素描技法和表现形式的掌握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因此在素描教学上,要求目的性与针对性较强就显得极为必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素描的表现技法进一步的明确,掌握物体形体的结构规律,加深学生对形体的认识与理解。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

①在安排教学时,应结合学生的现有基础,遵循由浅入深和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规律;

②选择教学内容应开始于简单的训练静物形体结构写生,逐渐过度到大量训练建筑空间风景写生;

③结合临摹和写生应是教学方法采用的方式,从而能够与学生的基础和专业需要相适应,为教学效果获得良好奠定基础。

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认为建筑学素描基础教学应以学科特点为出发点,把设计类的素描作为重点,设计类素描与结构素描相仿,对物体的结构形态进行研究是结构素描的主要内容,这有利于对学生设计思维进行拓展,推动其想象能力的活跃,有利于推动学生形象思维和创作意识的培养。结构素描有利于推动学生一般造型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对形式美规律的认识训练,推动学生对物体形态和构造相关的比例尺度进行研究,强化物体的视觉效果,该设计素描较为理想。结构素描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以及室内外装饰等设计方面应用广泛。

(二)色彩教学水彩画通过水对透明颜料进行调配,进而运用其绘成的绘画,绘画的艺术效果具有透明和流畅,以及轻快和滋润特征。在没有开展系统训练色彩前,学生练习的水彩渲染也极为简单。从教学实践得知,大多数同学在训练过程中对绘画技巧过度强调,致使对水彩的色彩变化等因素很难掌握。对水彩画技法过度追求往往使学生忽视基本色彩理论知识,致使在建筑表现与专业设计课上不利于掌握搭配颜色技巧,出现不协调的色彩冷暖关系等。而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水粉画作画工具,颜料具有较强的覆盖性,修改起来很容易等特点,表现力也较强,初学者掌握起来更容易些,所以一般情况下水粉画色彩训练常常被安排在第一学期色彩训练中。通过水粉画的练习对学生的色彩进行培养,学生首先在对解色彩意义进行充分的理解后,逐步开始学习水彩画。

(三)加强速写训练,快速提高学生造型能力速写实质是学生学习绘画的最简化形式,是对物体造型综合表现的绘画方法,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在对建筑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艺术构思表现方面,它属于主要方式,是对感性知识进行有效获得的艺术手段,也是原始资料积累的最佳途径。在素描教学的全过程中,应把结合素描与速写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美术课程中。讲授理论,对线条进行学习应是速写教学的开端,由于课时不多,而速写的学习和练习需要的时间却很多,因此速写教学在大一、大二的安排上,要求学生必须在训练方面花费大量课余时间,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运用对学生作业进行查看的形式,把学生的优缺点找出来,尽力做到每次的练习都有新的进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结语

篇6

课堂环境与资料环境的构建

教师提供无批判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就自己学习的英美文学内容或主题进行交流,老师营造尊重、包容的课堂环境,学生可以就阅读的著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与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感受。同学之间相互欣赏、鼓励,共同进步。我们采用多种渠道增加学生的阅读著作和资料,一是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经典英美文学名著;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购买一部分英美文学作品,同学之间可以交换阅读;三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选读材料;四是结合教材、教学需要及学生情况,由任课老师指定印发诗歌、短中篇小说或节选作品。另外,根据指定的阅读著作和自由选读著作,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找所阅读著作的相关文献资料和研究资料。这样就在有限的条件下满足了学生自主阅读英美文学名著的需要。

自主学习中心的构建

开学之初,任课老师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英美文学教育,包括英美文学知识、英美文学学习方法、英美文学经典名著简介等。通过一个月左右的准备,我们要求每位学生自己确定一个英美文学自主学习主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性学习,一方面提高英美文学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为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和教学需要,指定学生阅读部分经典英美文学名著,印发诗歌、短中篇小说或节选作品供学生阅读。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倾向性进行分组,一般3-4个学生为一组,每组推荐一名负责人,负责组织自主学习时间,联系老师,安排自主学习效果汇报等。自主学习中心是灵活的,根据学生自己的时间和兴趣安排,真正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不定期地对自主学习中心进行监督和指导。

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过程

英美文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一个学期,本阶段为调查研究和小范围实验阶段。调查研究阶段编制了英美文学教育中的自主学习调查问卷,对我院外语系09级英语本科班学生和任课老师进行调查。此阶段的学生已经过一个学期的英国文学的学习,调查的目的是要比较自主学习模式构建前后的英美文学学习及自主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了教师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对自主学习的指导情况,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力、方法和策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策略、教师对自主学习的指导、自主学习资源以及自主学习中心的现状都不容乐观。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拟定小范围实验计划,在09级的一个教学班中展开,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和自主学习中心实验。课堂教学实验按照上面提到的教师的自主学习教育意识和能力的构建计划实施,即对英美文学任课教师进行培训,要求他们利用课堂,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强调英美文学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传授和提供自主学习方法与策略。自主学习中心实验按照上面提到的自主学习中心的构建计划实施,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倾向性进行分组,每位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制定阅读计划,在任课老师的监督和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结合课堂教学和期末考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进行考查。学期结束,再次对任课老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查学生的英美文学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状况。

与前期的调查对比,结果显示学生们对英美文学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敏感性得到了普遍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大量的语言输入的过程,这一过程促进了学生语言基本功和语言能力的迅速提升;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这一能力的形成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阶段为推广实验阶段,即把这种英美文学的自主学习模式运用到今后的英美文学教学中。这一阶段首先是在10级的学生中实施,10级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班级为8个班。推广实验阶段还包括对英美文学自主学习模式进行修订,在推广这一学习模式过程中,需要任课老师和学生总结小范围实验阶段的经验和不足,制定更加可行的阅读计划,设计更为合理的课堂环节和形式,改进和增加检测自主学习效果的形式和方法。推广实验阶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必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修订不足,再次实验,不断完善这一自主学习模式。

英美文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效果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英美文学素养

对模式构建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主动在课外学习英美文学的学生(前测30.5%,后测71%),对英美文学感兴趣的学生(前测44.1%,后测68%),对英美文学史比较了解(前测30.5%,后测85.1%),对学过的英美文学作品比较了解(前测23.7%,后测90.3%),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自己学过的作品(前测18.5%,后测65.9%)。这表明自主学习模式确实提高了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积极性,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文学鉴赏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对自己学习过的作品进行较全面的评价。

2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对比模式构建前后,了解自主学习概念的学生(前测16.9%,后测100%),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学生(前测15%,后测80.6%),这表明通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和实施,学生们提高了自主学习意识,并能运用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行英美文学的学习。

3提高了教师指导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过程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学习教育意识的形成和自主学习指导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营造宽松自由的课题氛围(前测33.5%,后测95.1%),满堂灌教学方式(前测60%,后测10%),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前测5%,后测100%),传授自主学习方法(前测31.5%,后测100%).这表明老师指导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课堂教学方法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学生能够学得好,老师又不用辛苦地满堂讲授,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加强了交流,共享资料,分享观点,陶冶性情;自主学习模式加强了老师的指导和监督责任,任课老师向学生传授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自主学习策略,所有任课老师都参与到指导学生制定和实施英美文学阅读计划的过程中,使得师生之间交流和切磋的空间从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

篇7

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把形象、具体、生动的构造节点描述清楚。例如,在讲述“屋顶构造”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水文、地质、气象、地方材料和传统习惯千差万别,教材上虽有不少例图,但学生很难弄清楚,仅凭教材的黑白条图、文字,再加上教师的口头讲述,很难讲清构造做法。此时,若能带学生到现场亲眼看看,或者展示一些工程实例图、展示施工生产的视频,效果就会大不一样。笔者学校运用“鸿合”交互一体平板电脑教学,教师在备课时制作好教学课件,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与教学有关的视频及图片,先下载下来。有些不能下载的资料就在上课时在互联网上查阅,让对此毫无感知的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又如,讲到地下室防潮层的做法时,学生对此很难理解,这时若能借助网络帮助学生查阅资料并结合施工过程讲解,就会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也让空洞的理论学习变得有趣,再运用顺口溜记忆就更简单了:“外外先平外内立、无背有卷泥两边。”就是说外防外贴先做平面,外防内贴先做立面,无机背面有机卷材迎水面,水泥混凝土两边都可以。这样就使学生通晓了构造层次和施工顺序。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基于网络,学会运用Photoshop和Flash等软件。这对一般的建筑专业教师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但笔者学校采用“鸿合”交互一体内置平板电脑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让多媒体走进课堂,让网络服务于教学。由原来的鼠标点击变为触摸模式,大大方便了教学,也提高了教学的信息量。

二、根据建筑实际调整教学内容

现行教材中有些内容已经陈旧,与建筑实际需求相距甚远。例如,门窗部分,书中还有大量的篇幅在讲解木质门窗,现在取而代之的是节能真空玻璃塑钢门窗。这就要求教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准备一些塑钢门窗的安装生产、门窗“三性”检查以及新规范禁止使用射钉安装门窗等方面的知识。又如,教材中主要讲解了普通黏土砖墙的构造及砌筑方法,而我国许多地区已经限制或禁止使用普通黏土砖了,所以,在讲解的时候要侧重于多孔砖和砌块。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的更新,积极参加建筑类的培训。笔者利用暑假下企业、去工地实践,及时掌握“四新”和“十项新技术”。在准备课件时,要补充讲解,以图片、文字、视频的形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保持生机与活力。建筑构造的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与建筑业的实际状况相结合。笔者在准备课件时,通常制作两套课件,一套用于课堂教学,另一套用于学生自学,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利用学校资源,进行立体教学

篇8

关键词:苏轼;文艺美学;主体间性;自我主体;对象主体

中国古典美学具有朴素的主体间性特征,儒家有“天人感应”学说、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观点,道家直接提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其思想内涵与西方现代主体间性理论遥相呼应。苏轼是宋代学者型文人的代表,在思想上,融贯儒释道三家精华,形成独特的文学观点和美学思想,在诗书文画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对于他的美学思想,虽然没有专门著述,但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却时时可见,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突出代表。在对传统主客对立的二元论哲学的反思下,现代西方哲学、美学逐渐向主体间性过渡。主体间性打破了二元论哲学的桎梏,主张将世界纳入主体范畴。在主体间的存在中,世界不再是被主体征服的客体,而是另一个自我,两者是平等和谐的关系。审美主体间性理论则强调审美活动中自我与世界的平等,反对传统的主体与客体割裂的二元论,通过了审美体验、审美同情和审美理解等现象学的阐释表达了对物我合一的本体论境界的诉求。主体间性理论由西方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进入我国,金元浦先生在《文学解释学》中较早地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文学理论中,此书可称得上是我国介绍主体间性理论的开山之作。当代学者杨春时教授则创造性地针对主体间性所针对的三个领域进行了划分以及阐释。

近年有陈士部先生撰写了《论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主体间性特质》一文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阐释中国古典艺术的特质,很具有启发性。以上是针对主体间性较为宏观的研究。而从微观上看,许多研究者也开始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分析具体的文艺理论著作或者理论家,如孙琳的《论文心雕龙的主体间性》,洪世林的《苏轼文艺美学的主体间性》,后者对笔者有较大的启发。苏轼文艺美学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精华,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典型特征,本文试图从本体论层面上的主体间性美学出发,对苏轼的文艺美学进行阐释与反思。对于审美活动中的主体,苏轼没有直接提出过相关表述。但是其丰富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却使他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并通过其文学创作表现出来。他曾写过有关道教丹诀的《大还丹诀》一文,苏轼写作此文虽在于讲述道教炼丹之秘诀,但道教内丹理论与两宋道学有着密切联系,苏轼的哲学美学思想受其影响很大,甚至许多观点都根源于此。其本意是在构想一种内丹生成的过程,即“性灵”与“六华”生成人,再不断汲取天地“六华”养成内丹。但以美学的视角来看,这段话可以说是苏轼对于审美思想的总括,包含着苏轼对于美的感悟。首先苏轼提到形器之外的“英华”即其概括为“六华”者,实际上就是世界万物“美”的具体表现。在苏轼《赤壁赋》中曾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造物者之美,赋文中之略举“声”、“色”,而在《大还丹诀》中更加丰富,演变为“声”、“色”、“光”、“味”、“力”、“膏”等六华。在苏轼的美学观念中,他不只把世界局限为个人审美的对象和客体,而是强调世界在与个人的交流中的主体性地位,这与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下文中,苏轼进一步提出审美过程的另一主体即“我”的存在,所谓“此了然常知者与是六华者盖合而生我矣”。从主体间性理论来看,“六华”无疑是世界万物美的表现,而“了然常知者”可视作审美判断力,只有在世界与个人的审美交流即“与吾接”的过程中,审美主体性与美的表现相融合,审美主体才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在后文中,苏轼进一步说道:“此了然常知者存乎中,则必与是六华者皆处于此矣”,通过审美主体的审美交流,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实现了超越个体与社会的本真存在。这也是现代主体间性哲学的核心观点。可见在苏轼的文艺美学中,在文学活动中的我与世界是平等的两个主体,主体间的交流是审美成为可能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看,苏轼文艺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的本质论遥相呼应。那么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个人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苏轼的文艺美学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平等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也不是单方面的认识,而是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产生审美同情,从而相互融合,达到一种身与物化的审美境界。苏轼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有很多,如“人之所以信者,手足耳目也,目知多寡,手知轻重,然人未有以手量而目计者,必付之度量与权衡,岂不自信而信物?蓋以为无意无我,然后得万物之情。”“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以人之耳目和度量权衡设喻,苏轼提出只有自我主体深入艺术对象中,摆脱外界干扰,摈弃个人的主观判断,即“无意无我”,去认知体会,才能获得对艺术对象的审美理解,将其表现得真实可信。

在评论文与可等人的艺术实践时,苏轼将其成功归因于“与物化”、“与物交”,亦是其物化主张的表现。苏轼虽然强调了物我合一、以物观物的审美境界,但同时也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个人的主体性。以物观物表现了一种物化的倾向,强调了审美过程中个人对万物的体验与同情,这种审美同情在老庄哲学中发挥到极致。然而经世致用的儒家文化教育使得苏轼难以彻底成为老庄的信徒。他十分关注现实世界,有着致君尧舜的政治抱负,也有着不俗的政绩。然而坎坷多舛的征途令他不得不回到了独善其身的精神世界中。因此在审美过程中,他强调“寓意于物”的非功利态度,以获得审美愉悦和自由,实现对现实的超越。这个观点出自苏轼《宝绘堂记》:“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在《超然台记》中他也有进一步的阐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苏轼对比了自我主体的两种态度,并指出只有“寓意于物”才能获得审美愉悦,“微物”、“尤物”在这方面没有差别,而“留意于物”则让人难以得到审美愉悦和自由,而是为物奴役。这种论述与现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美学著作《美学》中关于“非功利性关系”与“功利性关系”的论述有相似之处,黑格尔强调非功利性是审美活动是否成立的标志,苏轼虽没有上升到本体论高度,但谈到非功利性对于审美愉悦的决定性意义。苏轼的文艺美学中既有身与物化的倾向,亦有寓意于物的追求,表面上二者似乎是矛盾的,而事实上二者却是对立统一的。身与物化从对象主体的角度出发,强调对象主体对自我主体的影响;而寓意于物则从自我主体的角度出发,强调自我主体的审美修养和判断,尤其是非功利性的态度。两者出发点不一,但却互相补充,有利于审美主体间的和谐交流。这种和谐的交流在创作论上演绎为“与造物者游”,在创作实践中表现为“随物赋形”。陈士部先生在《论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主体间性特质》时曾谈到三个方面的内涵,“艺类融合的文本互渗性”是其中之一。孙根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主体间性特征研究中》进一步阐释为“注重艺类渗透的文本融合性”。两者都指出在抽象思维处于潜隐状态的农耕文化语境中,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许多范畴具有超越艺类的概括力,古代文人常强调“得意忘言”,而不甚介意文本的艺类归属。不同艺类间的融合是中国古典美学主体间性的表现。苏轼文艺美学中也表现出了这一点,他主张打破艺术形式的束缚,进入一种时空一体的审美境界。

针对诗词,他在《祭张子野》一文中说道:“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刮发幽翳。微词婉转,盖诗之裔”,将词视为诗之苗裔,以致时人“以诗为词”的批评。针对诗画,他最早提出“诗画一律”的观点———“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中强调了形似之外的神韵作为诗画的共同追求,从而提出“诗画一律”的观点。此外在艺术创作中,他也常常打破艺术门类的限制,如以古文句法入诗,以致南宋严羽“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批评,再如在绘画理论中首次提出“士人画”(后称为“文人画”),师法王维的写意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书画艺术的融合。可见,苏轼自觉地将各种艺术门类相互联系,创造性地推动了我国古典艺术门类的交流与进步。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具有主体间性特征,但是总体来说是一种前主体性的主体间性,因此具有历史局限性,是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特征的古典性的体现。从根本上看,其局限性表现在苏轼文艺美学的主体间性是在主体性没有获得独立和充分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而西方的主体间性理论则是在已有的主体性理论确立后的修正。因此这种主体间性美学在明代逐渐被,被陆王心学等更强调主体性的哲学美学思想代替。但是苏轼在审美体验和理解方面的许多论述仍然是很有借鉴价值的,如在《答谢民师书》中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其中谈到审美过程中对象主体的复杂性以及进入审美理解的艰难。此外从美学方法论的角度看,苏轼运用了中国古典美学惯用了“体验———理解”的方法,同时由于他又是一位杰出的文人,在文艺创作方面有着独到的审美体验,因此他的文艺美学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避免理论研究的形而上学缺陷。但是,苏轼的主体间性美学毕竟属于古典的美学思想,从根本上看,其主体间性是不充分的,没有进入一种哲学思辨的思维层面,其侧重点在于生命体验。苏轼是一位学者型的文人,贯通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正如中国古代许多士大夫一样,他在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之间徘徊,在出仕与归去之间摇摆不定。无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其文艺理论还是艺术创作,都是随着其仕途的逐渐衰落而走向成熟的。一定程度上,文艺创作只是现实人生的一种弥补,苏轼曾自述:“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