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9: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县域经济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优势(Strength)
高州地处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适合发展以种植荔枝、龙眼和反季蔬菜等蔬果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境内蕴藏高岭土、磷矿等资源,其中高岭土藏量达7000多万吨,磷矿储量达2亿吨。河流干系较多,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78公里。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冼夫人庙、宝光塔、古城遗址和根子贡园等景点,有利于发展商贸旅游业。属于珠三角五小时经济圈范围,交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临近三茂铁路,距湛江港和湛江机场不到100公里,有利于对外经贸往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高州设立高职分院,辖区建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技能人才。
(二)劣势(Weaknesses)
高州的三次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关联性弱。目前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暂未形成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农产品仍以鲜活销售为主,荔枝、龙眼等水果市场竞争激烈,价低与滞销并存,果农增收遇瓶颈。工业体系仍以劳动密集型加工的中小型工业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分布较散,未能发挥集群效应。微小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咨询等生产服务业发展落后,乡镇多但规模小,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未能充分发挥城乡经济聚集效应。
(三)机会(Opportunities)
当前广东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珠三角部分产业逐渐向外转移,高州可以利用毗邻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加强与珠三角工贸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政策吸引区外转移的企业、资金和技术。粤桂黔高铁正在建设中,计划将于2014底完工通行,作为地处这条高铁沿线的城市,将有利于当地农副产品对外流通,促进对外商业贸易发展。
(四)挑战(Threats)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高州的“三高农业”已颇具地方特色,然而其他地区也相继效仿,荔枝、农眼等水果市场相对饱和,供应量高致使销价竞争大,滞销情况时有出现。粤西的湛江市、云浮市以及茂名市境内的其他县区都会过滤减弱珠三角对高州经济发展的辐射扩散作用。近年茂名市逐渐把经济发展重心向南部沿海区域转移,这对地处茂名北部的高州而言将是一种威胁。
二、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
(一)以农起步,发展“三高”农业,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许多干部群众的小农思想根深蒂固,农业以粮为纲,生产结构过于单一。面对这些客观事实,政府深入调查研究后认为只有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发挥山地功能,以市场为导向种植蔬果经济作物,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于是开始大作“农”字文章,积极发展“三高农业”。首先是规划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建立区域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鉴江沿岸10个镇沙地多,雨水充足,冬季寒害较少,集中发展香蕉、反季蔬菜;东部气温相对较高雨水少,集中发展荔枝、芒果;西部丘陵坡地多,集中发展龙眼、芒果;北部气温相对低,集中发展杂果、南药。目前已形成东部荔枝、中部香蕉、西部龙眼、北部杂果的水果特色生产格局,多个乡镇被评为广东省专业特色镇,多种农产品被评为全国农业博览会优质金奖。其次是对尚有的荒山地、荒滩和低产农田及林地进行改造,把低产田和山坡地改种水果或其他经济作物,同时大力推广以种植名优水果为主的、“鱼—禽—畜—果”综合经营和“稻—稻—菜”的耕作生产模式,利用产业链进行循环化生产,提高土地的经济产出率。
(二)以农促工,积极发展涉农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为发展工业积累建设资金
“三高农业”为高州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高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87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3.45%。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政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市—镇—村—组”交通网络。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政府通过提供小额信贷、实行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政策,扶持引进涉农的规模专业种植户和中小型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干果加工、水果罐头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一批涉农工业企业。在农村组建生产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和链式生产配送农业,使农产品滞销问题得到缓解。
(三)以工带农,加大招商引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
凭借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依托靠近沿海经济圈的区位优势,高州对外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依据区位优势把涉农工业做大做强,一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和涉农商贸流通企业被培育起来。1993年广东省批准设立高州市金山经济开发试验区后,外商慢慢进入高州投资办厂,皮革手套、铸铁件、医药保健、橡胶制品、造纸等产业逐渐发展为高州市的龙头工业。201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为124.2亿元,增加值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35.7%。工业迅速发展吸收了大量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民非农收入也因此显著增加。
(四)抓住契机,积极培育和发展旅游商贸产业,逐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作为省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水果之乡和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源地,高州市积极对外宣传当地旅游资源,唱响“古色、绿色、红色”的旅游主打戏。工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以及初具规模的旅游业都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品需求,带动了商贸经济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正在全面推进,商贸网点遍布城乡。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88.79亿元,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59.7%,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4︰30.4︰46.2,可见以旅游商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已逐渐成为高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三、高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观念,激发民众生产发展意识
改革开放初期,高州市首先从地情出发,出台政策狠抓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工作,提高他们对“三高农业”的认识,改变“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思路,提出利用山坡地和调整部分宜果的低产粮田发展以水果种植业为龙头的“三高农业”。其次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经营成功人士和农业专家到当地讲授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和耕作方法,解放群众小农思想,增强发展信心。政府还组织农村干部、民营企业家和有相当经济头脑的群众到珠江三角参观学习取经,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二)重视教育和技术推广,依靠制度营造“三高农业”发展氛围
在经济发展初期,高州经济发展政策主要突出一个“农”字,通过制定小额信贷、涉农税收优惠和涉农补贴等政策,在社会营造重农促工和以工带农的经济发展氛围。在面临因地处山区招贤纳才难的情况下,高州注重“教育造血”功能建设,建立职业学校培养本地技能人才,尤其加强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的普及、良种和技术推广,并主动走出去与珠三角农业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他们为当地“三高农业”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支持。
(三)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并重,注重产业的专业化生产与合理布局
基于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理论,山区县要综合分析地情和市场需求,根据不同时期下的区位条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战略,适时有侧重地发展三次产业,做到因地制宜与因时制宜两者并重。对优势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形成特色,在产业内外部之间做好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链的延伸,从而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高州的“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三大产业齐发展”的路径模式充分体现和贯彻了这一思想。
(四)发挥市场、政府和公共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州始终把地情与市况相结合,发挥比较优势发展适合市场需求的“三高农业”,对农业专业户和涉农企业给予信贷、税收、补贴等扶持补助。在农村组建生产专业合作社,并给予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充当区内外企业经济组织之间联姻桥梁,促进当地农业合作社与珠三角商贸企业的合作交流,如今该市农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已被广东省确定为学习范例。在搞好交通物流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当地政府积极与市内外企业商业协会、村社农户共同培育组建市场体系和构建营销网络,着力搞活商品流通。
(五)利用区内外资源,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圈
1.1国外研究现状
县域经济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与完备功能的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中观的区域经济性质的经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HectorSeaman,1958)提出了“核心区———边缘区”理论;他认为在县域经济的产业布局上,县域存在某种很强的地域特征,产业布局的位置分布有一种吸引力,它的引力强度与区位特征有关,而产业发展的最佳位置则应在区位特征最为明显的方向上。而在区域和城市的研究中,主要是讨论的就是这种城镇群体空间的组合,这种系统理论已成为城市群空间研究的重要模式。相对于国外的这些理论研究而言,对于小城镇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更多的是以发达的国家为研究对象,对于我国这种发展中的国家并没有系统专门的研究。
1.2国内研究现状
我们国家对县域经济的研究大多都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根据区域经济学对县域经济作研究分析。我国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从1980年开始的,以为代表的学者们在研究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的思想,提出了小城镇的发展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这一观点,把小城镇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依次为基理在我国涌现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目前我国在小城镇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对深入研究其发展的相关机理、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等方面问题还不够完善,对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策略方面的研究不足,应该深入去研究。
2.红格镇现状及优势
2.1城镇现状
红格镇位于盐边县东南部,地理坐标在北纬26°25'~26°38'、东经101°51'~102°00'之间,东与新九乡、和爱彝族乡相邻,南面与会理县相接,西与仁和区隔江相望,北与益民乡接壤。省道310由东西向穿越本区域,雅攀高速公路位于北部边缘过境地段。现状基础设施水平较低,除省道310外,其他公路等级低,路面较差,以四级与等外公路为主,内部交通与对外交通混杂。市政工程设施不完善,尚无垃圾转运站、消防站等设施,城镇安全,环境卫生压力较大。城镇周边金沙江、雅砻江地表径流丰富,但利用难度较大,属典型的工程型缺水区域。地表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衡,干季时期农灌用水、城镇生活用水以及景观用水都难以满足需求。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吸纳能力有限2012年的规划范围内城镇化率37%,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2%),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0.3%),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规模偏小,对入城农民的吸纳能力有限。红格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利用先天的生态资源优势,促进服务攀西,创建国际社会性的旅游度假区,发展以生态第三产业为龙头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模式,成为了红格镇面向国际研究和创新,会展,商务办公,教育和培训基地,同时也成为了环境优良的度假休闲,娱乐和休闲,户外运动,生态旅游区,低密度生态性住宅开发重点区域之一。新的产业结构产生大了量的就业岗位,为当地群众的就业提供了支撑,为周边村镇人口的转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得周边产业园区的工人和乡镇农村人口能够有序有质的向红格镇转移,有力地促进了红格镇的城镇化。同时,红格镇昔格达和金河红格村的特色水果产业,早春蔬菜等产业的销路也在持续的扩大。
2.2红格镇规划优势
2.2.1红格镇规划定位
红格镇规划定位是红格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红格镇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发展休闲度假产业、康复养生产业为基础,以房地产业、健康体育产业提升整合旅游核心区的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发展,在规划期内,将红格温泉度假旅游开发核心区建设成为以温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健康运动以及房地产业相结合的具有浓郁亚热带风情的生态旅游胜地。同时红格镇以自身的地理优势进行了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区的总体规划,其总体结构布局大致可以分为“两轴,两心和五区”。“两轴”就是空间轴与引力轴;“两心”则是红格以龙山为中心的新镇区和以温泉湖片区为中的两个综合服务中心,“五区”则是温泉湖区,幸福城区,阳光谷区,健康园区和锦绣村区五个功能分区。
2.2.2红格镇规划对盐边县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盐边县将旅游产业定位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发展乡村旅游,五行养生休闲徒步旅行,全面打造红格的运动休闲之旅和冬季阳光之旅,提高旅游产业的知名度。进一步巩固红格到格萨拉沿线的“百里生态长廊”精品旅游路线其中途径桐子林、二滩、渔门等地把盐边的精品旅游胜地全部融入其中,利用这些先天的旅游资源,把盐边县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特色鲜明的阳光之旅、大裂谷奇异风光之旅和川滇民族风情体验之旅的最佳目的地。而红格开发区作为盐边县温泉度假旅游的核心区开发区,以休闲度假、康养健康为主要产业,以房地产业、健康体育产业提升整合整个旅游核心区的产业结构,来推动盐边县经济发展,显示出红格镇域规划在盐边县域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3.红格镇规划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1带动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红格镇具有先天的旅游资源优势,阳光温泉资源独具特色,为发展特色旅游业提供了可靠条件。目前已依托阳光温泉资源建成了红格温泉假日酒店、红格温泉宾馆、国家级棒垒球竞赛训练基地,绿色运动休闲中心等休闲旅游设施,温泉度假旅游开发核心区的建设也正逐步展开,休闲度假旅游业的发展出具雏形。通过对红格镇旅游产业的规划打造,提高盐边县红格的知名度,对促进盐边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3.2促进县域资源集聚
红格镇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地理位置、规划条件、自身资源等方面的突出优势,不仅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内部龙头”,红格镇还拥有周边农村地区所没有的基础设施优势,让周边丰富的农产品,小型商业等向红格镇集聚。让红格镇在成为当地商贸服务中心的同时,也成为红格镇域周边农村地区的信息交流的重要基地,让资源、生产技术、农业技术、农业信息、产品信息、经济文化等都在红格镇进行汇聚共享,促进区域的经济交流合作,真正实现以镇带村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式。而正是因为这种集聚作用,使红格镇汇聚了大量的资源、经济及生产要素,这些要素以红格镇为媒介又可以流向上游的小城市,让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资源在城市汇聚,利用城市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方式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又可以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反过来拉动红格镇镇域经济的发展。
3.3对所在地区产生影响和支配
红格属于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形成独特的农业特色,近年来积极推进优质水果、粮食等基地建设,芒果、玉米等迅速发展,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从用地建设条件、地理位置、宜居环境来看,红格镇都将成为矿业从业人员,旅游及服务业人口,周边农村人口及生态移民人员前来居住生活、休闲娱乐的首选地,是盐边县南部片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重要支撑。
4.结论
1.1是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县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县域内当代人相互之间以及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公平、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充分保障公民的环境权利和子孙后代的环境利益。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环境,这是因为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浪费源与自然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县域工业分布于县域内的各个角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县域工业要彻底摒弃先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老路,改变仅依靠扩充生产要素来提高产出的传统方式,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符合县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1.2是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减轻环境压力的需要
目前,县域社会总产值在全国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已达60%,县域工业产值已占全国工业产值的50%,与此同时县域工业却消耗了全国73%的煤炭、64%的粗钢、61%的木材和55%的水泥,其单位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20%。一方面,县域工业的发展以高物耗、高能耗为代价;另一方面,县域资源、能源紧缺日益凸显。资源浪费与资源短缺同时存在,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也使县域环境持续恶化,污染加剧。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到县域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对该地域内居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了威胁,亟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传统粗放型经营手段,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组织好生产力配置,减轻县域环境压力,使县域经济得以健康、持续发展。
1.3是由具体县情所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县域企业完成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正是遵循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与资源较为丰富的县域相比,资源较稀缺的县域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更为迫切。这是因为随着竞争的升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县域工业依赖先前优势扩大生产规模的路径将不复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其唯一选择。另外,我国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的县域,在经过初期探索积累经验后,进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集约型增长道路符合当前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而中西部县域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以粗放型增长为主,但走集约型增长道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并没有因此改变。
2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困境
2.1针对县域经济的评价考核系统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不适应
在以GDP为标准对县级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的制度安排下,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转换被排除在考核体系之外,县域经济往往“有增长,无发展”,“只求速度,不讲效益”。由于政绩考核标准的单一性地方政府官员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利用手中资源配置的权利去追求GDP增长速度,而非经济发展方式等问题,导致速度与效益的严重割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片面加大投入而使生产规模快速扩大,结果往往却是经济质量下降、结构失调、比例失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尤其是在低价格要素的支撑下,县级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欲望远远比不上来自水平扩张的冲动。目前,只追求GDP增长速度而不考虑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系统已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极不适应。
2.2促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政策缺失
产业结构政策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方向,体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而目前县域产业结构政策的缺失正是导致县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的根本原因。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速度、质量与效益相统一,正是产业结构政策的本质所在。通过合理的竞争秩序与规模经济效益,促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县域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目前,正是由于能够使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县域产业组织政策的缺失,因而不能充分利用竞争的压力来推动县域企业改进技术、提高效益;由于最佳规模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政策缺失,因而不能利用规模经济建立能使产业生产成本降低的大批量生产体系。
2.3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存在弊端造成县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根本转变
首先,县级政府职能转换滞后。一是“越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所进行的一系列权力下放,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与县级政府的经济管理权,但是地方政府却通过对本属企业权力的不正当截留,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决策。二是“错位”。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维护本地市场与本地企业的利益,往往对区际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商品贸易采取限制或禁止性措施,造成了地区封锁,分割了市场。三是“失位”。政府的权力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本应该使制度供给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产品,然而县域政府却并未承担起制度供给的责任。其次,重要生产要素产权界定不清,县域资源难以有效配置。当前,县级政府仍通过行政干预来影响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降低资源有效配置的标准。另外,县域环境资源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其价值,这不仅不符合边际效用定律,而且较低的价格导致了微观市场主体对资源、能源的滥用及其总体效益的低下,同时也使得以高消耗为特点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持续存在。
2.4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使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受到制约
首先,科技进步政策缺失。要么没有形成与县域经济实际运行相配套、符合科技创新要求的宏观政策体系,要么所制定的相关政策不完善,或这种外部政策导向与科技创新内在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科技创新工作与县域经济的市场经济属性、资源结构不能完全相适应而难以开展。其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其一,在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不具备自主创新的一般客观条件。其二,企业自主创新的途径不明确。在县域企业科研力量薄弱、R&D经费缺失的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实现自主创新,如何结合县域企业的各种情况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5环境管理制度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环境准入制度缺失。由于空间环境准入制度的缺失,县域空间无法被划分成具有不同环境功能的单元,因而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不同分区内的经济结构。由于总量环境准入制度的不完善,不能对县域环境容量进行科学评估,不利于排污交易市场建立。由于项目环境准入制度的不规范,县域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多流于形式,环境保护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宗旨难以体现。二是清洁生产制度不完善。清洁生产很难被写进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或区域环境规划,县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既没有依据县情提出适合开展清洁生产的配套方案或给予相关政策指导,也没有将清洁生产工作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定期考核,落实责任。企业则普遍存在清洁生产技术匮乏、筹措资金困难、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问题。
3低碳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对策
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县级政府必须依据低碳发展理念和《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基本要求,采取具体措施,制定行动计划,树立低碳模式,支持绿色经济发展。
3.1推进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1.1积极推行县域产业政策,适时调整县域产业结构。
强化县域政府的宏观调控,注重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使县域三次产业从主要依靠生产规模的扩大,片面追求产值的增长速度,逐渐转变为依靠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采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方式,扩大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变革生产过程,不断降低物耗、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从主要依靠资本投入量的增加,转变为主要依靠所投入资本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依靠要素之间的最优组合;从主要依靠“简单铺摊子,立即上项目”扩大建设规模,转变为正确把握趋势与规律,立足现有基础,不断加强对企业的充实与改造。在产业政策实施方面,县级政府可以在国家经济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县情,并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价格政策与金融政策来影响本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使产业政策制定时所确立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得到扶持与发展。县级政府还可以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并提供相关服务,使县域企业的行为与产业政策目标的要求保持一致,使县域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3.1.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县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创造条件,利用优势,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为基础逐步加大对其他产业的投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是我国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基本选择。与县域其他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极强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发展县域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该产业的优先增长产生引致投资,从而带动前向联系部门和后向联系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取得突破的客观选择。目前,县域经济发展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只有突破生产要素的各种约束,通过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县域其他产业增长的不平衡战略,才能最终实现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目标。
3.2深化县域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3.2.1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从经济利益上影响并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使之符合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目标,改变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落实企业自。转变政府职能,促使县级政府自觉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过渡。不断深化改革,通过改革变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增强计划的弹性,以市场为基础,形成具有宏观性、方向性和政策性,体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经济计划,并通过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发挥计划的指导管理作用。另外,在对微观主体进行约束方面,县域政府要承担起制度供给者的职责。
3.2.2创新县域资源高效利用机制。
建立并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县域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放弃运用行政手段对重要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合理干预,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建立有利于县域资源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置具体目标,引导县域企业出现高效利用资源、能源的优势动机并使其按照特定的方式积极行动。以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目的,建立相应的淘汰机制,通过行政强制措施,将高耗能、高耗材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与技术淘汰。建立有利于县域资源高效利用的补偿机制,依据县域企业的实际开发量和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大小,采取征收环境税或排污费的方式由政府组织对市场主体所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补偿。
3.2.3建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的县域经济评价考核体系。
将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引入考核指标体系,使县域投入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成为具体考核内容。另外,要将县域经济效益的提高与经济质量的提升引入考核指标体系,从而在具体考核中增加经济稳定运行、总体效益水平、环境与生态平衡以及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等相关内容。
3.3实施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政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3.1实施有利于科技进步的政策。
在技术开发政策方面,县级政府要增加科研资金投入,确保县、乡、镇3级科研机构R&D费的及时到位。积极支持企业的技术开发活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科技推广政策方面,要做好科技推广的规划、协调和组织工作,使科学技术能够被快速地应用到县域经济活动中。在技术交易政策方面,应积极筹措,建立并完善县域技术市场,发挥县域技术市场管理者的作用。在技术引进政策方面,要制定技术引进政策,提高县域科技水平,并注重技术引进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人才开发政策方面,要整合现有人力资本资源,大力改善就业条件,构建促使其作用有效发挥的激励机制;要加大对县域人力资本的投资,建立并完善县域人力资本市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人才流入本地。
3.3.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要依靠自有科研力量将新知识引入生产领域和非生产领域,完成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使新工艺、新材料、新管理方法应用于具体生产过程。此外,企业要通过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在利用的基础上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技术改造,在改造的同时完成技术创新,使“利用—改造—创新”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促使企业能够高起点开展技术研究和创新工作,准确把握创新的方向和目标,使技术创新成果更符合市场需求。
3.4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积极优化经济增长
3.4.1构建环境准入制度。
在空间环境准入制度构建方面,要依据县域自然条件,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按照不同功能区的环境特点,对开发建设活动作出准入规定。在空间环境准入制度下,县域空间被划分成为禁止准入区域(脆弱区)、限制准入区域(缓冲区)和优化准入区域(良好区)等3个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都有明确的环境与生态保护目标及严格的准入措施。在总量环境准入制度构建方面,应对环境容量进行合理分配,健全排放申报登记、总量审核和排放许可证制度。在项目环境准入制度构建方面,应逐步完善环境预审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竣工验收审批制度。
3.4.2完善清洁生产制度。
一是转变观念,将清洁生产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势下促进企业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二是将清洁生产纳入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或具体环境规划。三是将清洁生产纳入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定期考核。四是加大政府的引导,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选择使用无害原材料,生产清洁产品,建立循环生产圈。制定清洁生产技能培训长期计划,引导企业将清洁生产纳入企业的技术改造中,使技术改造同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紧密结合。最后,在清洁生产实践中协调处理好企业、公众等各方面的关系,使清洁生产真正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利器。
4结语
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决一批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企业办实事、多办事、办好事,支持企业发展、服务企业发展,为加快企业发展和项目推进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局面和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创新公安工作,做好服务工作
公安部门要破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作定式和习惯思维,消除公安就是“单纯抓治安,孤立办案件”,“企业经营与己无关”的思想;认识到企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公安部门的保障和服务,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地位,树立新观念,适用新方法,主动把公安各项工作与地方经济建设实行有效对接,时刻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此,要创新公安工作,做好服务工作。公安部门工作要以抓稳定、保平安、促发展为中心,一切工作紧贴这个中心干,围绕这个中心转,服从和服务于地方改革、发展的大局,努力为深化改革开放、“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宏伟目标服好务。
三、摆正关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公安部门要跳出部门自身狭隘观念,摆正关系,树立大局、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公安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的关系。公安部门担负地方政治安定、治安稳定和群众安宁的重要任务,要改变单纯公安工作观念,做到根据地方实际需要全面开展公安工作,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要正确处理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树立起公安部门自身的事再大也是部门利益,地方经济建设的事再小也是全局利益的观点,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大事,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提高行政效能,开通“绿色通道”
在为企业改革发展服务中,公安部门要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要开通一条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企业的“绿色通道”,缩短企业办事时间,降低企业办事成本。进一步改进和改革公安服务、管理方式方法,简化行政许可审批程序,减少环节,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在治安、交通、出入境、户政、消防等公安行政管理方面,要积极开辟“企业办事绿色通道”,落实一名部门领导专门负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要做到:能立即解决的问题,要立即办理解决;对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明确时间,限期办理;对确实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给企业一个满意的解释和答复。
人类从古至今人才辈出,历史事实证明,一个时代、一个国家有了杰出人才,社会就会健康发展。人才是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人才是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力量之源。技能型人才狭义上讲是工业革命以来掌握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人才,他们能发明或革新生活和生产技术,有创新型技术成果。高端技能型人才是现代某些职业教育部门所追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他们在某些领域具有较好的技术特长、操作熟练、工作经验较为丰富,一般具有相关行业或者企业认定的高级工及以上技术证书,得到企业、行业、社会的高度认可,能为社会创造优质财富。县域经济高端技能型人才主要是在县市级区域中能适应并从事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不完全是学科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但能在基层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县域经济高端技能型人才要着眼于生产一线岗位,基于区域经济文化事业的协调关系,明确其主要工作特点和要求。
1.注重人才结构的多样性。
县域经济形式包罗万象,大城市里有的经济形式一般在县市区域中都存在,大城市里没有的经济形式在县市区域也会出现。从主要大类上说,大城市里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而县域经济不仅有工业和服务业,而且还有农业、渔业、家禽畜牧业等方面;从分类上讲,县域经济包含房产建筑、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商务贸易、旅游服务、企业管理、商业服务等各行各业;从硬件和软件角度上讲,县域经济包含有形和无形两种经济形式,前者以有形的产品、资产为代表,后者以无形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形式。县域经济高端技能型人才类型面面俱到,必须渗透到各种经济领域,从主要类型上说,既要有从事工业生产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又要有从事农业、渔业、家禽畜牧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从分类角度上讲,要有从事房产建筑、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商务贸易、旅游服务、企业管理、商业服务等各行各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从有形和无形的经济形式角度讲,还要有从事社会管理、教育培养、文化宣传等方面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县域经济发展需要全方位、多样性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缺乏任何类型都是不全面或者是片面的。
2.注重知识和学历结构的优化性。
县域经济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县域经济所需要的人才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这些人才应掌握与时代进步相适应的知识内容。知识是人类创造的物质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基础。人类在不同时代的生活、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知识是不断变化、无穷无尽的,而人才的精力和时间却是有限的。县域经济人才要结合基层实际,以实用性为前提,注重更新和优化实用性知识内容,只要有助于分析和解决一线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只要社会时代需要,知识就会实用。例如,人们在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之前,不会关注美容美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入小康阶段后,许多民众开始关注美容美发专业知识,与美容美发相关的产品研发、生产、服务等知识便有了社会时代价值。随着美容美发实用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服务产业的发展,社会机构也将为美容美发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管理培养相应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丰富和优化美容美发方面实用的专业性知识。在学历结构方面,县域经济人才必须与时俱进,既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又符合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大潮流。总体上讲,现有从事县域经济建设技能型人才的学历层次普通不高,标准相对较低,往往以普高、中专或大专学历为主基调,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技能型人才寥寥无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完成了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变,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人员不断加入到县域经济人才队伍,高学历技能型人才将逐渐变为县域经济人才的主流,这为优化县域经济人才学历结构营造了优越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有效地推动区域性基层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3.注重工作技能的应用性和综合素质的协调性。
知识是基础,技能是重点,培养和提高工作技能是县域经济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的县域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运用先进技术从事创新工作的实力,如果县域经济人才掌握先进实用性技能,他们就会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创新思维、革新产品,表现出专业技能的应用性特点。除了实用性知识和应用性技能外,县域经济人才还需要有全面、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知识和技能是才的范畴,综合素质是德的内容,有才无德是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德才兼备才是正品。一个人如果学习了实用性驾驶知识,掌握了应用性驾驶技能,就必须具有良好的驾驶品德或优良的驾驶素质。如果只了解知识而不掌握技能,可谓纸上谈兵;假如有知识和技能,不注重职业道德,违反交规,开错路线,这样的人就是劣品,对县域经济发展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县域经济高端技能型人才应瞄准时代方向,体现时代精神,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诸方面共同发展,为城乡一体化进程展现其全面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县域经济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意义及一些注意事项
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有大量实用人才,培养县域经济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一是可以净化社会风气,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使基层劳动者自觉学习产业升级换代所需要的实用知识,掌握城乡一体化所需要的实用技能,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工程。二是改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为基层企事业单位培养有质量意识、有责任意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优化产业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和谐。三是推动县域经济升级换代、优化经济结构。我国原有县域经济主要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缺乏保护环境资源的意识,如果有了高端技能型人才作支撑,企事业单位就有创新的动力和实力,它们有能力改变原来粗放的生产模式,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培养县域经济高端技能型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会一劳永逸。社会各界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统一认识,创新思维,重视相关事项,努力提高培养县域经济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质量。
1.注意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
一些县市区为了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为工作载体,认真制订计划目标,包括明确每10000人口中要拥有600个及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一些地方政府为完成这一目标任务,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行为,把有些不符合高技能人才标准的人员以某种借口作为高技能人才进行统计;有的地方按持有技能证书数量重复计算,造成县域经济高端技能人才在统计时出现标准不高、弄虚作假等倾向。
2.注意避免好高骛远的倾向。
德国等西方国家在培养和利用高技能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培养县域经济高端技能人才树立了榜样。我国政府近期也将许多本科院校重新定位,把原来以培养学术、学科研究型人才为重点转变为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提供培养县域经济高端技能人才的制度保障。由于我国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还不很扎实,时间和经验较为有限,短期内县域经济高端技能人才仍不能以高学历为主体,不适宜在县域经济中普及高学历技能型人才。如果要大量引进国外洋研究生作为县域经济高端技能人才,他们可能会水土不服,既用不上,又留不住。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化高技能人才。
3.注意避免因循守旧的培养方式。
县域经济高端技能人才种类繁多、层出不穷,以前有的可能会在发展过程中失去作用,以前没有的可能会受到重视。例如,以前的裁缝是手工作业,主要靠手工技术,现代纺织以机械生产为主,主要衡量使用缝纫机制衣的技能。传统上讲,培养县域经济高端技能人才主要是职业教育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的任务,以学校培养模式为主,习惯于按部就班,培养现有行业的专业技能。事实上,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会涌现新的行业、新的工种,如果因循守旧,就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例如,发明计算机之前没有编程员的职业,现在计算机编程员的作用越来越大。有些传统技术还要靠口手相传,学校和培训机构不能提供培训服务。因此,培养县域经济高端技能人才要发挥企业、行业方面的社会作用,增加校企合作、教行合作的培养模式,使教学做融为一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结束语
(一)县域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1.县域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在中国,农业是县域经济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生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也必然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要推动农村经济繁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基础。2.县域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和催化剂。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已经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与该地区城镇化水平息息相关。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一方面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是生产的集中也会带来居住的集中。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城镇化,也带动了城镇化。3.县域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持续动力。随着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县域工业水平不断发展,客观上就要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满足各种生产性和生活性的配套服务需求。同时,这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会形成新的市场需求,由此,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会进入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4.县域产业集群化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首先,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源于各地特色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各地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而特色产业集群化是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这样既可以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又能够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工业园区转移,大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其次,县域产业集群化可以为新型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证。再次,县域产业集群化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规模效益。最后,县域产业集群化有助于推动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二)新型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1.新型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通过工业化将大量农村人口吸纳到城镇居住和就业,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原来相对分散走向集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生产资源向城镇聚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要素保障。同时,农村人口在向城镇的迁移致使农村人口减少,这又为农民集中耕种、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的资本和技术集约程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有力地促进着本城镇经济增长,又带动着县域其他地区经济发展。2.新型城镇化有助于县域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集中于城镇区域,这势必会带来生产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工业生产效率会随之提高,同时,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经济的效应也会逐渐显现出来。3.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现代化要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规模效益。从中国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看,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村人口,以促进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来保证土地规模效益的形成。第一,通过城镇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可使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向一部分人集中,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程度,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二,随着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如增加牛奶、肉食、蔬菜和水果的需求,这又会带动县域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刺激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第三,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加速农业的资金积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4.新型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首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加强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可以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只有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县域新型工业化的效益才能充分发挥,县域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由传统的依靠投资和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的深层次转变;由依靠第一和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依靠消耗能源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及管理机制创新转变。最后,从需求增加的角度分析,中国30%的城镇人口占了总消费需求的70%,70%的农村人口占了总消费需求的30%。一个农民的货币购买力和一个市民的货币购买力的比例是1∶3~1∶3.5。因此,如果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50%),将会使县域市场需求有一个较大的增加,进而推动宏观经济增长。
二、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注重特色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区域板块经济,进而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立足县域实际,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票赋和产业基础,选择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努力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群,促进内部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优化配置,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必须从过去的以就地转移为主转变为以异地转移为主,从过去的兼业型为主转变为专业型为主;要打破过去那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到大中城市和城镇创业或打工经商,从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真正减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在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内在素质,增强其生存意识,提高其职业能力。在推进城镇化的政策保障上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在农民入城户籍管理、就业、购买住宅、子女入学等方面一视同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其次,要择优培育县域中心镇,小城镇门槛低,屏障少,和农民联系密切。农民进入小城镇,不会受到城市居民和城市政策的排斥。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以县城为中心,择优培育2~4个县域中心镇,增强其辐射能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一)发达地区的特色产业
这类地区除了迁安市、乐亭县、涿州市、迁西县和玉田县没有明显的县域特色产业,其他地区的县域特色产业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关系不大。一是以武安市为代表,特色产业与资源密切相关,其县域特色产业所占比重为50%左右,我们可以把这些县域特色产业称之为资源型县域特色产业;二是以涿州市为代表,临近京津或者石家庄等大中城市,依靠中心城市的吸附作用,来发展自身产业,其县域特色产业所占比重为30%左右,我们可以把这些特色产业称之为区位型县域特色产业。
(二)发展地区的特色产业
这类地区除栾城县等15个县域特色产业外,其他其他54个都有非常明显的特色产业,占这个地区总数的78.26%。一是以阳原县为代表,依靠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二是以无极县为代表,依靠区位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三是以安平县为代表,依靠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其县域特色产业所占比重为40%左右,我们可以把这些特色产业称之为市场型县域特色产业。
(三)落后地区的特色产业
这类地区特色产业比重低,只有17个县(市、区)有县域特色产业,占这个地区总数的32.69%。同时,同时,这个地区既没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如隆化县的采矿业,营业收占整个民营经济的20%左右,没有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这些地区距离省会石家庄、天津和北京都比较远;而且县域特色产业的营业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不高,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所做的贡献也不大,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各县域的落后位置。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与特色产业互动关系探析
结合特色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探析县域经济和特色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促进各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与特色产业的互动关系
在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处于很高的水平,许多适合和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条件都已经具备,特色产业的发展都已比较成熟,因此,该地区的工作重点是如何使特色产业进行发展和升级。
1、发达地区特色产业萌芽阶段
以迁安市为代表,由于该类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已处于发达水平,发展县域特色产业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条件、气候环境条件、资金和基础技术工艺等基础性条件已经具备,因此我们要在引进人才,增加创新方面下工夫。
2、发达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阶段
以藁城市的板材为代表,该类地区特色产业已经形成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规模不大,经济效益不高,发展实力得不到提高,因此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吸引投资,延长产业链,扩大已有特色产业的发展规模上来。
3、发达地区特色产业升级阶段
以遵化市为代表,该类地区特色产业的升级是指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手段,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向协调化和高度化方向演进,来达到增加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的目的。
(二)发展地区县域经济与特色产业的互动关系
在发展地区,县域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特色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在该地区如何更好得发展和升级特色产业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
1、发展地区特色产业萌芽阶段
以栾城县为代表,该类地区除了需要引进创新型人才外,还需要创建县域特色产业所需要的区域经济环境,如公用设施、道路等硬环境,以及金融、信息服务等软环境。
2、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阶段
以定州市为代表,该类地区县域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企业要争取更多的市场占有份额,企业要进行自主创新,建立以关键技术支撑的自主品牌,这样才能真正打造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同时来促进县域特色产业的升级。
3、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升级阶段
以高碑店市为代表,该类地区特色产业已相对成熟与完善,因此,要鼓励和扶持本地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创新实力的企业实现向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产品的升级,并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企业的转型,并通过技术学习,逐步培育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源,实现自己的升级发展。
(三)落后地区县域经济与特色产业的互动关系
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特色产业数量不多,并且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都比较低,没有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该地区主要解决如何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
1、落后地区特色产业萌芽阶段
以肥乡县为代表,该类地区没有特色产业,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强调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产业,引导产业发展。
2、落后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阶段
以南宫市为代表,该类地区特色产业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开拓能力能力差。因此,加强与大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自身能力,塑造自身品
牌,从而提升整个县域特色产业的竞争力。
3、落后地区特色产业升级阶段
新的生产方式立足于绿色、高效、特色的生态农业。农产品的生产以优质、精品为依托。县域经济的发展还需要走一条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能忽视对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循环再利用。对有助于改良区域生态环境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支持。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的良好发展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了农业市场化进程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得小农经济和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调和化解。保障了农民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主人翁地位。但是农户一直以来分散经营的方式,无法对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准确判断,再加应变能力较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传统的生产方式与市场经济体制间突显出“小农户”和“大市场”无法融合的矛盾。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以龙头企业为主,能够有效地与国内外市场建立联系,及时为农业生产反馈市场信息,更有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同时还能为农户的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服务,有助于农产品品种改良,丰富产品种类,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倡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越性和科学性,为县域地区农产品搭建一条通向市场的桥梁。
(二)农业产业化推动了县域经济规模效益的实现市场经济本质上还是追求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县域地区经济相对发展缓慢,与当地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的困境不无关系。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首先是资金、技术、劳动力的大规模的投入。而招商引资能够使得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得到有效的改善。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挥主导产业发挥领头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大型龙头企业的建立,吸引先进技术和外资的投入。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追求规模经济的良好效应。
(三)农业产业化推动了县域经济资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丰富的县域地区农业产业的主导地位无可取代,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优势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可行的发展战略,也是县域经济增长快速有效的最现实的战略选择。县域地区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国民经济唤醒区域经济的重新分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新选择也应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特色的资源产业。才能使得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的快速腾飞中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