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一信息技术总结8篇

时间:2023-02-19 02:12: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一信息技术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一信息技术总结

篇1

1 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和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状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最初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 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他将信息素质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

1979年Taylor将这一术语引入图书馆文献中。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将其定义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是一个有能力觉察信息需求的时机并且有检索、评价以及高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人,是一个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他们知道了如何学习的原因在于:他们掌握了知识的组织机理,知晓如何发现信息以及利用信息[1]。目前,该定义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

20世纪90年代信息素养的概念被引入我国,迅速成为指导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经典理论,国内学者对信息素养教育理论和实际操作经验的研究热度也逐年提升。笔者在中国知网以信息素养作为关键词,统计结果如下图,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信息素养在我国研究势头越来越强。

2 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随着对信息素养研究的深入,我国学者普遍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984年,国家教委就决定在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2002年,教育部又下文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能力。按照教育部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对用户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包含用户信息意识、信息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道德以及知识产权教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针对不同的信息教育内容,各高校图书馆采取不同的信息教育方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2.1 图书馆馆藏知识利用介绍与图书馆参观 这主要是针对大一新生的教育方式。图书馆通过播放图片、PPT资料以及视频短片方式向大一新生介绍图书馆馆藏状况,纸质图书与电子期刊资源、各类型数据库检索利用方法。并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带领和讲解下,带领新生实地参观图书馆,引导新生读者了解图书馆、关注图书馆信息动态以便图书馆用户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2.2 信息素质讲座与信息利用指引 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1小时信息素质教育讲座,对不同年级不同需求的学生讲解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方式,拓展读者用户信息意识、提高用户信息能力。在图书馆设立导引咨询台,为用户的信息利用提供指引和帮助。

2.3 信息检索课 开设专业的信息检索课,通过教师讲授以及学生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培养大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大学生信息能力。在信息检索课外,引导学生将信息检索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自专业课中去,帮助学生在完成专业学术问题的检索和评价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4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要求图书馆加强信息教育网站建设,通过培训资料、音频视频课件以及web2.0技术,综合利用电子邮件、实时在线咨询、QQ交流、信息博客等各种交互形式,不受空间和场地限制,对大学生开展个性化的信息素质教育。

3 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问题

3.1 高校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许多高校对信息检索课程不够重视。在一项对60多个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问券调查中,有90%的高校对本科生开课,70%的高校对研究生开课;有70%的高校本科生开课率在50%以上;37.5%的高校把信息检索课定为必修课程[2]。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大部分高校把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性质定为选修课,还有少部分高校未将信息素质教育纳入日常教务范围,很多学校的信息检索课,影响了信息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

3.2 信息检索教师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一项对1054名高校教师的信息能力调查中,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教学的教师仅为59.96%;能有效获取网络资源的教师占57.60%;而开发设计教学课件和使用指定的资源两项所占比例就更小了,仅占总比例的34.58%[3],而在图书馆员中,这个比例还要略微下降。目前,大多数学校安排图书馆馆员作为文献检索课教师,图书馆员队伍中的一些馆员信息意识薄弱、信息能力较差,再加上部分馆员自身没有积极主动地加强信息素养方面的修养,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

3.3 信息素养教育资源不足、教学模式单一 信息检

索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实践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数据库的检索技术和检索方式发展很快。大部分高校教学以PPT课件为主,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在线教学资源以高校图书馆网站各自建设为主,交互性不强,也没有统一的协调规划,重复性建设状况严重。在课堂教育方面一直以来都沿用教师灌输式讲授和上机实习相结合的方式,缺乏生动性。教学组织方面也缺乏生动的音频视频多媒体教学形式。

4 改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不足的对策

4.1 树立系统信息素养教育观念,建立统一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当前信息素养教育最关键、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在尊重不同专业、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以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信息素养的核心价值,形成一个在全国通用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统一模式[4]。在此基础上,高校一方面应当树立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主要任务的观念,一方面发展育模式,统一协调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推动信息素质教育改革进步。

篇2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行)》以来,全国各省的中小学校相继进行了课程改革,2003年,教育部又出台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大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力度。然而十多年过去了,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课改总是自上而下地推进,虽然课改的制定者对新理念有深入的研究,但他们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制定的政策往往缺乏一定的操作性,而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只能是依令行事,并无多少话语权。[1]翻转课堂的出现,为课改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组织形式,发起于一线教师,他们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进行模式的设计,而且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也进行了具体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很少有研究者从知识分类的角度对翻转课堂进行研究。对于不同类型的知识到底如何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一、程序性知识概述

1.程序性知识的概念与表征

以皮连生为代表的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个广义的知识分类模式,也是我国现代认知心理学广为采用的一种知识分类方法[2],它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又包括对外办事的智慧技能知识和对内调控的认知策略知识。本文中研究的程序性知识也仅包括智慧技能类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如何完成任务的知识。“任务”可能是完成比较程序化的练习,也可能是解决新问题等等。一般情况下,程序性知识以需要遵循的一系列程序或步骤的形式出现,主要包括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等。程序性知识反映的是各种“过程”的知识。[3]

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的形式来表征的。产生式是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一个产生式通常包括如果(IF)部分和则(THEN)部分。往往对于复杂的任务需要经过多个简单的产生式来表征,也就是产生式系统的形式来表征。

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我国心理学家根据程序性知识本身及其特点,提出了程序性知识的三个学习阶段。

首先,是程序性知识的陈述阶段。学习者习得了有关步骤或程序性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习得的陈述性知识进入原有命题网络,与原有网络形成联系,并通过对这一陈述性知识的解释来解决问题、指导行为。例如,在学习用Word软件进行文字加工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我们先要学习每一个操作步骤,而后执行相应的操作,这是应用有关步骤的陈述性知识来指导行为。

其次,是程序性知识的转化阶段。这一阶段是程序性知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应设计不同变式练习来促进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各种变式练习,使得命题网络中的陈述性知识逐渐转化成程序性知识,学习者逐渐摆脱了陈述性知识的依赖,不需要看步骤的描述来执行操作。

最后,是程序性知识自动化阶段。这时学生进入自动化的状态,学生无需经过有意识的控制和努力就能完成有关的操作,不需要提取有关的操作步骤,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执行速度得到了提高,整个操作过程得到了进一步的精细化和调整。

二、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式构建

1.已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分析

国内外对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是国外Robert Talbert教授和国内张宝辉教授等人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 Robert Talbert教授经过多年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经验积累,总结了翻转课堂实施结构模式[4](见图1)。该教学模式分成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针对性的课前练习。课中首先进行快速少量的测评,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其次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与疑惑,促进知识的内化;最后进行总结和反馈。该模式可操作性较强,适合理科类的操作性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相对简单,课中缺乏丰富的教学活动,缺少课后的反思阶段。

张宝辉等人在 Robert Talbert教授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更加完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见图2)。该模式分成课前和课中两个阶段,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两个重要的杠杆。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平台进行师生、生生交流,提高了课前的预习效果。课中教师通过设计协作学习、独立探索、成果交流、反馈评价以及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课堂知识的内化达到最大化[5]。

该模式具有可操作性,课前促进了学生预习效果的最大化,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最大化地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但缺乏课前的前期分析以及课前的资源准备环节,另外,该模式仅有课前和课中的教学过程,缺乏课后的反思与总结阶段。

2.模式构建

在分析已有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程序性知识教学过程及特点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程序性知识教学模式图,该教学模式分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如图3所示)。

(1)课前

课前主要包括两个阶段。

以教师为主的课前教学准备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对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环境等的分析以及学习资源的设计,其中教学内容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与前提。首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多个单一的知识点,思考哪些知识点是核心的,哪些知识点是辅助的,将这些核心的知识点进行微视频以及PPT资源的设计与制作,微视频设计可以是单个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多个知识点的组合。在前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另外,教师要设计课前测试题,及时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效果。

以学生为主的课前知识习得阶段: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的指导,了解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观看教师提供的微视频,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还随时可以借助QQ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来促进知识的理解。知识学习完成后,学生要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测试,以方便教师对学生课前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了解其不足与缺陷,总结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一些有价值的探究问题,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中

课中是程序性知识教学的重要阶段,学生通过完成各种练习任务,使得命题网络中的陈述性知识逐渐转化成程序性知识,促进了程序性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从而达到自动化程度。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知识的巩固与转化阶段:①课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前教学问题的解决、设置不同难度的变式练习任务、个别化的指导、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以及总结点拨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尤其在练习初期要为学生提供支架和言语的帮助。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和观察,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要给予及时的指导和个性化的辅导,从而促进程序性知识的巩固与转化。②课中学生对于简单的学习问题和学习任务,可以进行独立的学习;对于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进行协作学习。经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最终完成教师设置的变式练习任务,并进行成果的汇报与评价。

知识的自动化阶段:该阶段和巩固与转化阶段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大体相同,唯一的不同之处是学生在熟悉了程序性知识的过程与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完成综合任务,使得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逐渐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3)课后

课后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综合性的教学评价、学生优秀作品的上传以及教学的反思与总结。在翻转课堂中,综合评价阶段是落脚点,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6]首先,综合性评价不仅包括对课前知识传授阶段的评价,也包括对课中知识内化阶段的评价。其次,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还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注重评价的发展性。最后,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不仅是教师的评价,还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最终,通过综合性的评价、教学的反思与总结,改进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课后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同伴优秀作品的学习、自己作品的修改完善以及课后的总结与反思。通过学习教师分享的学生优秀作品,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修改与完善,并且要反思自己在学习内容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练习与改进。

三、模式的实践应用与效果分析

1.实验设计与实施

本实验采用准实验对比的研究方法,选取课题研究期间笔者所带的高一一班和四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班有60名学生,四班有51名学生。对两个班学生的初始程序性知识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p的值为0.555,大于0.05,说明两个班的均值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初始水平一致,随机选取一班作为实验班,四班作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本研究中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照班采用传统课堂讲授+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授课。

两个班所选用的都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其中选取了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进行了实践应用。实验期间,两个班统一由笔者进行授课,以确保两个班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相同。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综合运用成绩测试和问卷调查采集相关数据,以期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他们对相关学习活动的态度与评价。

成绩测试,是在学生学习完第三章的教学内容后,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主要从程序性知识的自动化及全面性两个方面进行:程序性知识的自动化指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能准确使用单一规则的数量,测量项目由简单的单一规则应用的题目组成;程序性知识的全面性是指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能准确使用单一规则的数量,测量项目由与某个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规则组成。[7]

问卷调查,是在实验结束后,调查了两个班学生的学习兴趣、满意度、价值和努力度四个方面的情况。该问卷包括29个题,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两个班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101份,回收率100%。

2.实验结果与分析

信息技?g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对于它的学习,不仅要把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应用情况作为关注点,而且要着重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的情感体验、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所以本实验着重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两个维度对实验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1)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有明显的促进效果

实验结束后,分别从程序性知识的自动化以及全面性两个方面对两个班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如表2所示。学生在自动化水平、全面性水平以及总水平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值均小于0.05,说明实验后两个班的学生在程序性知识水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设计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效果。

认知心理学认为,程序性知识在头脑中通过产生式或者产生式系统的形式进行表征,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也就是关于问题解决的过程、方法类的知识,它是一种动态的、内隐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将一般的规则逐步转化成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8]。翻转课堂很好地体现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课前学生通过视频学习掌握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步骤和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模仿练习。课中分成了两个阶段,变式任务练习阶段,学生能在不同的情景下对规则进行应用;综合任务的练习阶段,通过进一步的练习,使得程序性知识逐步达到熟练化的程度。正是由于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有足够时间对程序性知识进行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而且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合作和探究,逐渐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促进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2)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有积极的影响

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从学习兴趣、努力程度、满意度、价值四个维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如表3所示,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满意度以及努力程度方面的显著性差异值均小于0.05,说明实验后,两个班的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设计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有积极的影响。在价值维度方面,显著性差异值均大于0.05,说明实验后,两个班的学生在价值维度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篇3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信息可视化 信息图解 信息发掘 终端用户

中图分类号:J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3-0057-03

1 引言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每天海量的信息通过网络媒体过滤并传播着,互联网引发的信息爆炸将人们带入了“大数据时代”。一组名为“互联网上一天”的数据告诉我们,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相当于《时代》杂志770年的文字量。大数据―方面造成了用户每天接收的信息“过载”,面临如何快速获取有效信息的困扰;另―方面,如何利用海量信息对相关领域做出准确的总结与预测使企业与组织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两类“终端用户”,从“信息图解”与“信息发掘”两个方面分别对信息可视化的价值以及运用进行探索。

2 信息可视化的基本含义

人类80%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最重要途径。本文所指的信息“可视化”不只把信息停留在“可见”的范畴,它更多的是指把复杂的、不够直观的、模糊的―甚至难以理解的信息变得通俗易懂,把隐藏在信息中的内在规律表达出来,便于进一步的传播、沟通以及研究。信息可视化是网络信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以人类惯于接受的图形、图像――辅之以信息处理技术,将复杂或抽象的对象通过形象化、模拟化、仿真化、现实化等手法表现出来的―种技术,它与“实验法”、“数学建模”、“仿真”―样,是人类在探索自然、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帮助人类理解、分析、模拟的―种新方法。

3 信息可视化的“终端用户”分类

信息可视化的“终端用户”是指经过“可视化”处理过的信息最后呈现的对象,即受众人群。视觉信息与语言文字信息一样,有高语境与低语境之分,针对不同的终端用户须采取不同的可视化方式。所以,对终端用户的判断有助于找到便于他们理解信息的视角。另外,不同的受众人群阅读信息的目的也不一样。这两点都决定了信息可视化所要沟通的内容以及方式选择的不同。因此,本文按照终端用户阅读信息图的主要目的将用户分为两类:普通用户与专业用户,如表1。

普通用户,此类用户具有普遍性、广泛性、非专业性的特点。他们通过信息图以了解某―知识、新闻资讯为主,并且用户个体之间就信息图想要传达的信息的初始了解程度参差不齐。这类用户中―部分是主动获取知识和资讯,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被动接受信息,并且在获取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带有偶然性和随机性。专业用户,是指专门从事学术、科研或在企业、组织中处于决策层的人群。他们对信息的背景信息已经非常了解,并且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他们往往通过信息图洞察隐藏在其背后的模式或规律,挖掘出新的有用的信息。如图1,针对同―数据信息的两个版本,普通用户会更青睐右边生动、刺激的可视化形式,而专业用户则会选择左边客观、冷静的可视化形式。

4 基于终端用户的信息可视化分类

基于以上终端用户的分类,本文将信息可视化分为以图解为目的的“信息图解”类与以发掘为目的的“信息发掘”类,如表2。并着重从基本含义、视觉语言、生成方式、功能特点以及应用领域四个方面对比阐述和分析。

4-1 以“图解”为目的的“信息图解”类

4-1-1 基本含义

信息严重“过载”,导致用户对单条信息的沉浸时间过短,并且很难快速鉴别与获取有效信息。“信息图解”侧重于帮助普通大众缩短获取某一信息的时间,帮助他们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鉴别有效信息与快速理解信息,实现“一读即懂”。本文中的“信息图解”是指设计者针对内容复杂、难以形象表述的信息,先进行充分理解、系统梳理、提取内核,再将其视觉化,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图形简单清晰地向终端用户呈现出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生成的图形被称为“信息图解”。

4-1-2 视觉语言

“信息图解”类信息可视化以吸引和便于普通大众理解为目标,其表达效果要求尽可能生动、直观。因此其视觉语言较为丰富,包含狭义的图解、图形与表格、统计图、地图、图形符号等类型。“信息图解”往往是对多种视觉语言的综合利用。

4-1-3 生成方式

多为人为自绘,一般手绘或借助电脑等设备。

4-1-4 功能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这类由多种视觉语言组织在一起的“信息图解”类信息图更像是通过视觉来讲一个故事,被广泛应用于“知识普及”、“新闻报道”以及“内容营销”等领域。

(1)“信息图解”的生动性与引导性。如图2描述了牙齿从健康到牙龈萎缩到引发牙周炎的整个过程。倘若是采用文字表述则需要对每一个位置信息、变化信息进行大量的描述,并且由于医学词汇过于专业,不仅不便于用户理解,更会导致用户失去耐心而放弃对该条信息的阅读。然而,终端用户在看到这样一幅清晰的运用视觉化形式呈现的过程信息图时,首先可以立马做出判断――这是否是我需要了解的信息;其次,由于图中从左至右把牙龈萎缩的样子描绘了出来,终端用户可以很轻松、快速地弄明白整个过程并且对比自己目前的牙齿健康状况,甚至可以根据信息图解知道该采取怎样的护齿措施。这样的信息图就很好地达到了“信息沟通”的目的,并且对用户具有引导性,被广泛运用于“知识普及”领域中。

(2)“信息图解”的直观性与趣味性。自媒体崛起的时代,新闻媒体为获得更好的关注、理解与记忆,往往采用“信息图解”的方式――将抽象的数据具象化,通过信息萃取与精华提炼的方式对传统新闻叙事方式进行深加工与创新。如图3,图4。“图形/符号+数据十文字”的方式增强了新闻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3)“信息图解”的故事性与共享性。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化媒体语境使信息更容易通过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的分享而扩散。企业为了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经常将“信息图解”广泛应用于内容营销中。很多行销人员认为,即使用户最后不购买任何自己的产品,依然有其重要价值――他们有一天可能会推荐该品牌给朋友或家庭成员甚至在网络上以个人身份分享该品牌内容。因此,企业往往依靠通过内容和渠道组合“信息图解”来讲自己的品牌故事――包括品牌的历史、发展等,以吸引消费者、并维护与消费者的关系。

4-2 以“发掘”为目的的“信息发掘”类

如果说“信息图解”类信息可视化侧重于为普通大众讲故事,那么“信息发掘”类的信息可视化则侧重于为专业人群解释数据,用最简便的方式揭示数据背后的内在规律和关联,从而用于发现问题,甚至解决问题。

4-2-1 基本含义

伴随着各种移动设备、物联网和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的发展,进入人和物高度关联的、高度依赖的时代,大量信息和轨迹被记录。大量的用户信息产生:比如位置、生活信息等数据,社交网络用户生成内容(如:音频、文本信息、视频、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大数据时代产生的这些海量数据如果不能被合理利用便是无用的。另―方面,数据之间的关系、其中隐含的规律和发展趋势等等都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群极其需要的。“信息发掘”类的信息可视化就是为了揭示、归纳复杂数据背后的内在模式、关联和结构――从大量抽象数据中发现有用信息,通过艺术性的图示创造性地反映信息,把隐藏在可视化对象深处和彼此之间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4-2-2 视觉语言

视觉语言:点、直线、曲线、简单形状(方形、圆形、扇形等)。简单的基本图形元素更有利于终端用户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数据关系”的发掘上。

4-2-3 生成方式

更多是由计算机的算法生成。

4-2-4 功能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信息发掘”类信息类可视化更多的是服务于“专业人群”,他们与信息传达者有着较为接近的语境,相比“信息图解”类的生动形象,“信息发掘”类信息可视化更侧重数据的客观表达与分析,是为庞大的未知领域绘制图形,使复杂繁多的数据集以易懂易读的形式应用于相对专业的领域,如商业、自然科学等领域。

(1)“信息发掘”的规律性与预测性。“信息发掘”类的信息可视化是通过对人和物的轨迹的记录,揭示出信息的规律性,从中预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这样的特点,“信息发掘”类信息可视化被广泛地应用于商业领域,如帮助企业更精准地找到目标用户,降低营销成本,提高销售率;帮助决策人员从“信息发掘”类信息图中获取信息,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等。

(2)“信息发掘”的动态性与时效性。各种移动设备、物联网和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广阔的互动和参与平台。用户的参与和运动使计算机生成的“信息发掘”类可视化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及时反映数据变化的同时对突发状况的发生进行及时预警。如图5.为36小时内Twitter用户旅行情况的信息图,以“刚刚抵达”为关键词检索推文,标出该用户抵达地点以及该用户Twitter账户显示的归属地,两者之间连线,形成了这幅旅行地图团,为相关的企业和组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3)“信息发掘”的相关性与整体性。面对繁多而复杂的问题时,将不同的轨迹信息叠加起来整体分析,发掘信息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对自然界“万象和谐,多元一体”印证的有效工具。因此,“信息发掘”类信息可视化还可被应用于很多复杂的研究中,如医学、动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