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8篇

时间:2023-03-27 16:39: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网络教学系统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教学系统论文

篇1

1.1稳定性及兼容性强无盘网络的核心是WindowsScsiMiniport驱动程序模型,该驱动程序模型将服务器上的文件仿真成与本地硬盘一样的网络硬盘,保证无盘网络的稳定性。网络的稳定有利于防止资料的流失,在网络断开或服务器死机的情况下,工作站还是可以暂时挂起,在服务器恢复后继续运行原来的工作,且运行速度也不比服务器差。无盘网络的兼容性主要是指对不同软件及操作系统的兼容,由于现行同种软件都会由于其不断更新而导致计算机无法识别或兼容,可见兼容性对于教学过程还是非常重要的。

1.2对病毒免疫计算机病毒是网络快速发展的产物,计算机一旦中毒,就会对操作系统产生巨大影响。但在无盘网络中就无需担忧,因为无盘网络的客户端运用的是镜像文件存储方式,所以就算客户端传送给服务器的文件带有病毒,服务器受到的也只是普通文件。有这点的保证,局域网之间感染病毒已成为不可能事件。所以在整个无盘网络系统中,只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防毒维护。

1.3可控性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计算机就是服务器,学生的计算机就是客户端,即工作站,老师通过其计算机可以控制所有学生的计算机,防止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甚至是私自安装软件。另一方面,老师通过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实现学,控制进度。无盘网络的强大可控性在机房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1.4可扩展性可扩展性指的是无盘网络中的软件可以进行升级来增加软件功能,不需要跟换软件或者是硬盘。在教学过程中,网络的可扩展性越强,教学过程也就能更顺利的进行,不需担心软件的落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

1.5多功能性先进的教学设备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学机构所接受。无盘网络技术将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语言教学和阅览室系统三者有机统一,形成先进的多功能教室。这种多功能教室不需要增加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投入,还能实现更高效的教学过程。

1.6丰富教学内容在普通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设备有限,使得教学方式过于枯燥无味,内容单一。然而,运用无盘网络系统在教学机房中的作用,可以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老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活动的画面拓展专业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无盘网络技术的仍处于向上发展阶段,老师可以将无盘网络技术作为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探讨无盘网络技术的未来发展状况,或者直接对其进行技术上的改进。

2无盘网络在教学机房中的应用

2.1无盘网络发展现状无线网盘的出现在1994年,到1996年,最为流行的就是IPX无盘网络。之后,在微软公司的支持下,无盘网络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更多的软件公司的介入,无盘网络技术成了一大热点。目前使用的是PXE无盘网络。无盘网络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在教学机房中的应用也呈现繁荣之势。

2.2教学中应用类型无盘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类型覆盖范围很广,包括机房、计算机实验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以及其他一些与计算机有关的地方。本文探讨的机房则是无盘网络在教学中最大的应用,因为机房是老师给学生上课的地方,从上述优点中不难发现,无盘网络系统在教学机房中的应用给教学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2.3无盘网络安装过程在无盘网络系统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服务器的好坏,所以在无盘网络安装之前需要配备一台设备较为先进稳定的服务器硬件设备,同时也不能不是价格。在安装过程中需由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服务器与客户端都能正常的运行,也能较好的保护好服务器硬件与软件设备。安装好后一定要进行测试,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或者是影响教学的开展。

3无盘网络的缺点

3.1无法与有盘计算机融合无盘网络中的客户端由于没有硬盘,对一些文件不具有存储功能。所以,在客户端关机后,客户端内不属于计算机初始的文件和软件都会消失,类似于计算机的一键还原功能。如若是有盘网络,就无需考虑这一问题。所以,客户端一旦被设为无盘网络时,它就失去了有盘网络的存储功能,不能在作为一班的有盘网络计算机进行相关操作,无盘网络无法与有盘计算机融合。这就要求教学相关部门在设立机房时注意有盘与无盘的合理分配,避免出现有盘计算机的严重短缺,从而影响需要有盘计算机才能进行教学的相关课程。

3.2教学过程中无法直接保存学生作业无盘计算机无法存储作业,所以学生在完成作业后,不能直接关机,否则作业内容将会丢失。学生上交作业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就是自带移动存储设备,将作业存储在移动存储设备中,然后再拷贝到老师的计算机中指定文件夹;第二就是通过FTP服务器,将作业传到老师指定的FTP服务器,老师通过无盘网络的终端服务器查询学生作业;第三就是通过互联网交作业,客户端也是可以上网的,所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利用邮箱或者QQ等社交软件将作业传送给老师,老师也通过相应软件进行接收。三种交作业的方式一般取决于作业文件的大小,如若文件比较小,则推荐使用网络,如若文件较大,则以拷贝为主,节省时间。

3.3对服务器要求较高无盘网络中服务器是最重要的设备,如若服务器一旦出现问题,则相应的客户端也将不能正常运行。所以无盘网络中必须有一个质量好,稳定性强的服务器。这在有盘网络中就无需考虑,因为就算服务器出现问题,下属的有盘计算机还是可以正常运行的。无盘网络系统的建立一大笔支出就在于服务器。

4结语

篇2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总体设计思路上,也就是在课程教学计划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应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校园网上建立计算机学习平台,将课程学习的进程和学习资源呈现在校园网精品课程资源平台上,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校园网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学习。这满足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法上,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教学时充分利用网上的图书馆资料和服务器上的学习资源,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同时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的问题。由于本校教学采用大教室教学,一共可容纳200名学习同时学习。为了让大多数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我们在机房内建成了局域网,通过共享资源等方式,达到学习目的。

二、搞好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活跃课堂气氛

为了活跃计算机课堂学习气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采取网络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愉快学习。本校教学系统中安装有相关的在线互动软件,可以组建小范围的局域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比赛、相互讨论,也可以进行师生交流,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如为了培养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范围的打字比赛,看看谁能最终胜出。再如,可以进行PPT教学内容与制作的展示,让学生做裁判员,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都参与其中。

三、利用考试测试方法设计促进学生学习

考试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不仅是因为要给学生一个可信的成绩,而且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考试测试的方法上,利用网络进行精心设计,也能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设计上,采用校园网提交作业方式,让学生完成平时作业,记为平时成绩。在教室内,通过考试系统随机抽题,让学生现场答题,保证学生考试的公平性,因为这样做,尽管相邻两位同学坐得很近,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答题,但是由于是随机抽题,考试内容是不一样的,避免相互抄袭的情况发生,让学生考出真实的成绩。

四、结语

篇3

基于远程教育的校园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是一个功能多样的现代教学系统,在遵循协调统一、实用性的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的各种教学和管理需求,设置不同的系统功能,这些系统主要功能的分析能够促使系统的设计具有针对性。本文针对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的主要用户: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划分为三大主要主要能能模块,进行相关的系统功能分析,具体功能如下:(1)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将视频、音频教学资源传递给学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使学生能够实时进行课程的学习;组织、管理教学进行授课以及多种辅导教学活动;利用Internet的即时交互性,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答疑解困。(2)学生可以通过注册教学网络系统,进入系统进行选课、学习,查看教学信息,下载多媒体教学课件,参加在线考试;可以与同学、教师实现实时互动、问答交流。(3)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运行情况,及时的进行维护和升级,并根据功能需求设定、添加、管理相应的模块。

2基于远程教育的校园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设计

2.1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目前,系统的体系结构主要有C/S模式和B/S模式,为了获得较高的系统性能,以及比较灵活的系统设置,本文采用B/S三层架构模式,构建了基于远程教育的校园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其具体分为:用户层(客户端)、应用程序层(服务器端)、数据服务层(服务器端)。选用这种模式,充分的利用了WWW技术和Internet的其它服务,能更好的支撑多媒体教学网络服务,用户无需安装复杂的应用程序,借助于普通的浏览器就可以实现所有应用程序的处理,便于部署和维护,有利于系统的扩展,并且具有开发简单、共享性强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C/S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改进。

2.2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基于远程教育的校园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模块,可划分为三大功能模块:教师功能模块、学生功能模块以及管理者模块,在这些主模块之下又可以详细划分为不同的子模块,这些模块相互联接共同构成了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由此,本文所设计的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1)管理者功能模块:该模块是系统的最基本功能,管理者拥有最大的权限,可以实现管理系统用户、设定用户权限的功能;并根据该系统的运行状态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及时的更新、调整系统功能模块;同时该模块还可以公告信息。(2)教师功能模块: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实现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该模块中教师可整合教学资源,并借助于多媒体通信技术,将教学课件包括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课件传递给学生,实现在线课堂教学;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在线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可实现与学生的在线互动、交流。(3)学生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中学生可通过教学网络系统进行课前预习、实现在线课堂学习,并根据具体的学习进度进行在线课程练习(作业、测试)、完成课程任务、提交作业、在线考试、查看考试成绩等。

3基于远程教育的校园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本文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的要求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采用MySQL2008数据库系统,对基于远程教育的校园多媒体综合教学网络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使之能够有效的存储数据,满足用户的各种应用需求,该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数据项和数据结构:(1)用户信息表:主要包括用户类型、用户ID、用户名、密码、权限。(2)教学信息表:主要包括教学科目、教学内容、教学进展情况、教学效果。(3)教学资源信息表:主要包括教学课件的名称、课件类型、课件内容以及各类教学资源所属科目。(4)试题信息表:主要试题的ID、科目、试卷名称、试题类型、试题内容、试题答案、难以程度、考试成绩以及其它附加的内容。

4结语

篇4

论文关键词:系统论;高职校园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命脉,是高职的精髓和灵魂,是构成高职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高职校园文化的定义在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高职校园文化是师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积累并共享,以反映师生共同信念与追求的校园精神为核心,包括一切具有高职校园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高职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在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认同。系统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通常我们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同样,高职校园文化也是一个系统。一是高职校园文化这个系统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要素所组成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整体;二是三个要素的不同结构形式决定校园文化这个系统有不同的功能。笔者拟从系统论的要素、结构功能的视角探析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素

(一)加快和提升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载体。校园物质文化是以各种客观实体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景观,即通常所说的“硬件”,以校园基本设施、图书资料为主,包括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等。大到一楼、一室、一路、一坪、雕塑、广场等都应按精品的标准来建设,小到每一棵树都应标出树名、特性和树龄,一草一木的养护水平都要高。还有校徽、校标、校服、学报、画册、校园网、宣传栏、宣传标语、指示牌、信封、稿纸以及交通工具上的标识都应力求精致、美观、有品位。即使是学院的一个通知、喜报,也应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这些物质设施和外在环境既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也是学校内在精神的外化,体现一个学校的内涵和品位。

此外,高职院校在建设物质层次的校园文化时,应处处突出“职”的特点。高职院校不一定有雄伟气派的教学楼、体育馆,但必须有科学先进的实验楼、实训楼;不一定有一流的专业,但必须有一流的专业实验实训室。高职院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施建设应始终摆在首要和突出的位置。高职院校应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讲授、实训、实验、考工、技术服务与生产为一体,使专业教室具有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演练实训、实验、考工强化训练和考工等多种功能,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同时,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潮流,加速数字化校园建设,尤其是要加快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化图书馆、办公自动化以及通信等方面的建设步伐,并采取各种措施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为推行数字化教学和数字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和突出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包括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等。办学理念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统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学院精神是对办学理念的进一步升华,它们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一样,都是师生员工经过长期努力积淀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与追求。校徽是一个学校的象征,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校歌是学校的重要文化标志,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全校师生对母校的理解和热爱,对于弘扬学校精神、凝聚师生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高职院校在提出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时,不要一味地追求口号响亮、目标远大和语言华丽。高职院校在提出办学理念、学院精神、校训、校风时,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教育性——以人为本,重在塑造;二是职业性——立足现实,着眼特色;三是开拓性——勇于创新,鼓舞人心;四是质朴性——朴实无华,朗朗上口。

(三)规范和优化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机制建设,它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具有导向、约束和规范作用。由于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历史较短,基础薄弱,起点较低,所招收的学生层次不高,生源质量较差,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故而创设以人为本的高职校园制度文化则显得更为必要。笔者以为,应重点强化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加强高职对外办学制度的建设保证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订单培养、社会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有关方面机制的科学建立与运行。

规范和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各类学术讲座和专业竞赛活动,形成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启发、引导的辅导员。同时,学院在精心组织节假日、庆典日等常规性活动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办好文化节、体育节、科技(技能)节、读书节,组织好高水平的人文讲座、论坛和报告会,要将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奖学金颁奖、表彰大会等活动办成学校的经典文化品牌,激励师生珍视荣誉。

构筑特色鲜明的院系文化不同的院系文化集成促进了学院的文化建设,构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各院系要在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的统一要求下,本着与学院文化协调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建设和发展各自的院系文化,并逐步形成自身的鲜明特色。各院系要突出自身的形象文化建设,加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活动,以及其他方面重大成果的宣传报道工作,按照学校形象设计的统一要求建立院系形象展示橱窗,制作本院系介绍材料。要重点支持和建设在校内外具有知名度和重大影响的文化品牌,力争办出院系文化精品,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文化、科技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等。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用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观点。同时,他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分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像人手在人体上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其从人体上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一样。因此,高职文化的三个要素是一个整体,物质文明是基础,精神文明是核心,制度文明是保障。我们在建设高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不可偏废任何一个要素,要用整体的眼光去看待。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系统的性质和规律,只有从整体上才能显示出来,整体可以出现部分未有的新功能,整体功能不是各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要素的不同组合也会产生不同的系统,从而会有不同的功能。整体性原则是系统论的基本出发点,它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处理系统对象时要从整体着手进行综合考察,以达到最佳效果。高职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系统,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要素的整合,着眼整体,发挥应有的符合时展要求的功能。

(一)具有指引和促进学校发展的功能

在探索办学的过程中,高职校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要求高职院校同中求异,从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和办学地域等差异中挖掘个性特色,使之呈现鲜活的生命力,形成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来说,高职有两个特点:一是高等教育特点,其发展自然具有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和共性;二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特点,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岗位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社会区域为依托。这些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建设应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既不能“克隆”普通高校建设模式和内容,也不能只在中职学校基础上改头换面。高职院校建设必须按照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尽可能突出“职”的特点,融入更多的职业特征。

另外,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激励人们的干劲,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反之,消极颓废的校园文化,则会抑制人们的士气,窒息师生的思维,阻碍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校园文化对师生的管理效能像一只无形的手,时刻指挥着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产生一种潜在的心理约束力,督促广大高职教育工作者去努力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和谐统一。

(二)具有引领、教化功能

校园文化对校园中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校园文化所包含的发展目标、团队意识、价值观、行为观,会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同时,校园文化还具有启迪思想、陶冶心灵的教化功能。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灵感,提升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各种形态的校园文化所营造的崇尚理性、展现精神、追求成功的氛围中,学生耳濡目染,生发出对理想、高尚、美好的追求,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具有调适功能

篇5

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优化

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是高校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医药营销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在市场营销教育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对医药营销人才需求的加剧,高校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完善与优化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构建合理的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系是切合医药组织对营销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需要,也是高校提升自身办学水平的必然选择。现代管理学理论中系统论的思想和内涵,为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要素、板块和结构理论。

一、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构成

对于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构成,存在不同的观点。总结来看,对高校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构成的探讨主要有以下种观点。首先,张慧英等认为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系统是以相应的软、硬件教学环境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为保障,通过相应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而形成的教学系统。其次,鲁志鸿等提出医药类院校营销专业应着眼于培养既懂医药又懂营销的复合型人才,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及方法等方面凸现实践教学中医药特色,而构建的教学体系。再有,师东菊等认为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学科中与培养专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效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教学,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实践教学系统。

综上,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是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师资、实训基地等核心资源为基础,具有目标子系统、内容子系统、条件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评价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

二、对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

1.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内外环境

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作为学校教学系统的子系统,与理论教学系统、学校管理系统、社会需求系统等其它子系统密切配合、互相推动,在不断变化中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所示。

依据系统论整体性原则,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由若干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以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作为高校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加强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适应系统外部动态的环境,调整自身的运行,共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职业态度等。尤其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更加需要构建一个多方主体参与、有效整合多方资源、动态自适应的运行系统来构建实践教学活动的整个价值链条,以完成实践教学系统应担负的职责。因此,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必须处理好与其它系统的合作关系,更好实现实践教学活动的系统价值。

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由多个要素构成。各个要素能否协同运行,是高校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构建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各种要素只有通过有效机制结合在一起,才能共同形成一个能健康稳定运行的科技创新系统,才有可能不断涌现多种创新成果,以实现科技创新活动应有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一个高效的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可以划分为内外两条运行主线。内部运行主线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条件改善——产出提升——主客体自主性加强”的实践教学内在质量提升;外部运行主线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条件改善——产出提升——用人单位肯定——系统资源加强”的资源加强过程。

2.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内部协同

(1)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培养医药营销人才的最为重要的途径。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践教学又为理论教学的巩固和提升提供支持。在医药营销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的协调,使两者互相支持,实现医药营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学习的阶段化与一体化。

(2)医药营销实践教学与教学管理体制的协同。高校应该尝试建立能够为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提供良好服务环境的教学管理体制,为实践师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激发他们投身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保障医药营销实践教学活动有效进行。

(3)医药营销实践教学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协同。医药营销实践教学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专业技能,让学生毕业后更好的服务企业。高校进行医药营销实践教学时,要遵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医药营销实践教学产出与系统服务对象需求的有效对接。例如,可以引入用人单位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医药营销用人单位的能动性。

三、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优化的基本思路

高校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建设是集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用人单位共同于一体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医药营销人才的价值创造活动,系统优化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整体效益。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优化应当重点围绕实践基地甄选、师资培养、模拟软件应用、用人单位参与以及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体制5个方面进行相应建设。

1.完善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特色基地建设。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和科研优势,有意向甄别选择符合医药营销专业实践要求的医院、医药经营企业和医疗设备经营企业,构建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医药实践教学基地。同时,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基地合作的方式,寻求和巩固双方互惠的利益点,提高实践基地的实效,提升基地的医药营销特色差异化能力。

2.培养高素质的实践师资队伍。医药营销特色实践系统师资队伍建设是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优秀的实践教学师资人才是建设一流实践教学系统的重要保障,是提升特色差异化实践教学系统能力的基础。因此,必须实行人才战略,制定以医药营销特色为方向的实践师资培养计划,以带头人为核心,以优秀特色实践教学师资团队建设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医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重视具有营销背景的核心人才的培养,同时还要注重团队结构和梯队设计,整合多方资源,培养高水平的医药营销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3.引入沙盘商战模拟软件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引进沙盘商战模拟系统,促进实践教学系统的拟真性。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手段必须要不断变革,具备先进管理理念和很强实战性作用的ERP沙盘模拟、分销与零售管理沙盘等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同和接受。通过ERP沙盘等模拟实验,能够提供实战性的环境和调整,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实战能力。目前,很多企业开发的沙盘模拟实验系统受到欢迎,不少高校纷纷购进使用。

4.构建用人单位参与型的实践教学体系。有些学科在学校内进行“围墙内”的模拟即可,但有些学科很有必要到实际的市场环境中进行综合性教育与训练。作为毕业生需求单位,医院及医药经营企业是医药营销专业学生未来主要就业单位。高校要与其开展广泛和直接的合作,促进与师资、学社的流通,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重点,减少实践系统资源的浪费。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医院及医药经营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系统,不断提高医药营销学生培养的匹配性。用人单位参与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资源优势,给学生创造实战型实践机会,开展观摩、顶岗、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医药营销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价值观等提升。

5.创新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管理体制。高校应该进一步树立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导向,重视学生的就业技能,更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能否适应新要求不断优化完善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管理机制,关系到高校能否健康良好的运行。因此,要理顺各相关实验实、其他相关支持部门、教学基地、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优化各种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对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内资源进行统筹有效的管理;引入用人单位参与,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与监督约束机制;创新校内外实践教学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互动机制。

总之,开设医药营销专业的高校必须重视社会需要,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从实践师资、特色基地等核心资源强化和子系统间优化等多个层面,不断提升医药营销实践教学系统的整体效能,为我国医药产业培养更多优秀的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0.

[2]师东菊等.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79

[3]吴艳红等.以面向农村为导向全面构建医药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医学教育探索,2010,11(9):1459

[4]顾明远.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M].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21-64.

[5]卢毅.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策划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篇6

关键词:开放教育;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

开放教育是新型的教育模式,学生实行资格审核,文化水平测试入学,这就使教育对象出现了点多、面广、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认知结构差异很大的状况,再加上开放教育具有学制灵活宽松、授课形式灵活、学习手段多样化等特点,这都给教育管理带来了难度。为了适应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特点,保证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其主动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需求。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加强开放教育教学管理体现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开放教育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自1999年参加“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以来,始终紧扣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在全力打造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建设、整合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积极为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提供技术支特和教学资源保障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开放教育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了“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

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内涵

湖北电大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了“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内涵,即:“省、市、县电大分工负责,三级互动,协调运作;对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进行实时地管理和监控,以达到管理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强调电大开放教育在多级办学、分层管理的过程中,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个过程保持和达到较好的质量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

1.分级管理。从组织结构和管理权限上来看,全省电大系统由省电大、市级电大和县级电大三级电大所组成的一所有机整体;从教学的统一管理角度来看,全省电大系统又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的教育教学系统。省电大是全省电大系统的教学质量管理中心、多媒体教学资源研制开发中心、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中心、现代教学技术培训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中心。市级电大在三级电大所构成的系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和骨干作用。它既要接受省电大的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质量监控,又要对县级电大进行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质量监控。县级电大(教学点)具有基础作用,它主要是面向学生组织教学、管理和考核,当然,它也要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尤其是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包括教师导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考试考核中的质量监控。因此,“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要求是:全省电大系统整体规划,明确职能,准确定位;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系统运作机制。

2.全面监控。省、市、县(教学点)三级电大主要从办学条件、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生源质量、教学过程和考试考核及毕业管理六个关键控制点对教学及管理质量进行监控。

(1)办学条件的监控。是对保证教学实施的基础条件的监控,即对办学系统、技术设施设备、教育研究等各方面的管理和监拉。各级电大(教学点)加强办学条件的建设,完善办学设施条件,达到网络、计算机多媒体和音视频设施的要求,保证教学质量的设施要求。

(2)队伍建设的监控。教学、管理、技术、科研人员的质晕在远程教育质量保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级电大(教学点),应配备足够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教育技术及数学支持服务和科研队伍;同时,各级电大应制定教学、管理、技术、科研人员队伍的管理质量保证指标体系,建立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培养机制,保障远程教学活动的可持续性。

(3)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的监控。教学资源是教师表现和传递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载体。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包括专业计划、课程大纲、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实施细则、多种学习媒体材料、以及学习过程的网络的教学信息、学习指导、素材、课件、案例、试题等资源。电大系统教学资源建设主要由中央、省级电大完成。省电大加强各类教学资源的建设,保证课前到位;市、县级电大加强各类资源的应用,保证教学质量的资源要求。

(4)生源质量的监控。招生工作是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端点或起点,招生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能否进行及规模大小。各级电大(教学点)应把好学生入学资格审查和测试关;做好入学教育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的生源要求。

(5)教学过程监控。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监控,重点在学习计划、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网络学习和交流、面授辅导等集中学习活动、集中实践教学(论文/毕业/课程设计/实习等)的监控,保证教学过程要求。

(6)考试考核及毕业管理监控。各级电大按规定做好课程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管理与监控;严格按规定实施毕业审核,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特征

湖北电大“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是基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系统而构建的,这一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1.系统性。”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以系统理论为依据,按照系统论的整体观念,构建了一整套从办学条件、生源质量、队伍建设到资源建设、教学过程监控、考试考核监控的完备的质量保证制度。这套质量保证制度是一体的、前后呼应的、相对固定的和具有创新性的。质量保证体系有特定的质量目标、特定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特定的责任指标与责任人,责权明确,管理层次分明。

2.全面性。“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依据,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时,全面考察了质量傈证进程的各个要素,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专业开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教学过程、考试考核、质量评价进行全面监控。同时,为开放教育学生全面素质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和培养单位的全面质量管理、育人环境的营造提供保障。在这里,学生全面素质包括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知识水平、课程学习、科研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教书育人包括教师的思想品德、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和学术风范;培养单位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所有软件、硬件的作用,通过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生活条件、师资力量等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术环境建设包括科研环境、对外交流、学术气氛和激励制度等。

3.全程性。“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对教育质量的控制与保证,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学过程、管理过程和服务过程中,而且体现在教学、管理和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不像仅体现在招生、课程教学、论文写作、考试考核这些主要环节,而是在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的有关环节都进行把关。强调每个环节都要符合预定的目标和质量标准,重视预防,而非最终的质量评判。

4.全员性。“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对教育质量的管理不仅仅是省级电大的责任,而是市级电大和县级电大共同参与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部门的工作,而是教学部门、教学与教务管理部门、评估督导部门、研究部门、师资管理部门、技术倦障部门、后勤部门等各职能部门的共同职责。同时,这一质量保证系统还包括了三级电大内部各个层面及广大师生的共同参与:有时还需要用人单位参与意见。“分级管理、全面监控”质量保证体系涉及到多级人员的参与,上至学校的高级管理层,卞至学校的每一位学生,由此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质量保证工作的合力,使学校的质量保证工作能有效开展并起到积极的作角。

篇7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临床微生物学实习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对于引导学生结合临床病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临床微生物学是检验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综合了临床医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感染流行病学等学科的内容,是一门学科内容丰富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近年来,伴随着与微生物相关的SARS、禽流感、猪流感等感染性疾病的大范围流行,临床微生物学已成为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在本课程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应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一直是本课程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课件、视频课件等)应用于本课程实习教学后,以其多种媒体的综合优势(包括生动的图像、直观的立体模型、逼真的动画模拟等)解决了传统教学的问题,使本课程实习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1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1.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1.2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体系的特点

从教学规律看,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符合现代教育认知规律。可以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

从教学模式看,这个教学体系既是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

从教学内容看,其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且具吸引力。为学生创造了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

从教学手段看,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不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在网络、远距离双向传输的教学系统。所有这一切使得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所取得的效果

2.1教学信息量大,内容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医学中的微生物是细菌、病毒、真菌等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上千倍甚至上万倍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冈。学生到临床实习时对原来课堂上学习的各种微生物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临床致病诊断标准等内容,早已模糊了。要他们在实习时结合各种临床病例重新对大量各类的细菌、病毒真菌等进行鉴别性学习、记忆和掌握,难度较大,常常会混淆不清。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用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各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就可以将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原先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并且可以反复播放,形成视觉、听觉反复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反映记忆深刻,易于掌握。

2.2有利于结合临床实际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和在教学中随时拓展、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

近年来,细菌和病毒的变异非常快,新的细菌和病毒不断涌现(如SARS病毒、H1N1流感病毒等),要求临床相应的诊断应快速、准确,以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改善,特别是随着微生物基因组的深人研究和进展,促进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诊断新技术发展。包括核酸杂交、核酸体外扩增和基因芯片等临床诊断新技术给临床实验室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带来一片光明。在临床微生物学的实习教学中,授课教师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及时更新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科研究进展,因而受到学生欢迎。

2.3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和减轻教师的负担,缓解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矛盾

临床微生物实习教学通常是在临床工作实践的同时进行,但是由于医院的临床医疗任务很重,而且不能出任何医疗事故,同时学生的实习课业也不能耽误,因此实习教学显得较为枯燥和相对简单。实施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后,可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可利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病例对照多媒体课件,针对学生在临床中遇到的困惑进行有的放矢辅导答疑,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课外主动学习,做到临床和教学两边兼顾。

在临床微生物学的实习教学中,由于授课教师使用经过精心研制的视听教材、多媒体课件,采用互动式、临床病例结合式教学方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师生教与学达到了互动,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强化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课程临床知识的能力。学生反映多种媒体教学形象、生动,自己记得牢、分得清相关知识点。学生实习出科考核时成绩普遍优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都是优秀。

3思考与拓展

篇8

【论文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临床微生物学实习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对于引导学生结合临床病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临床微生物学是检验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综合了临床医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感染流行病学等学科的内容,是一门学科内容丰富且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近年来,伴随着与微生物相关的sars、禽流感、猪流感等感染性疾病的大范围流行,临床微生物学已成为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在本课程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应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一直是本课程临床实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课件、视频课件等)应用于本课程实习教学后,以其多种媒体的综合优势(包括生动的图像、直观的立体模型、逼真的动画模拟等)解决了传统教学的问题,使本课程实习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1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1.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133229.Com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1.2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体系的特点

从教学规律看,具有信息呈现多形式、非线性网络结构的特点,克服了传统教学知识结构线性的缺陷,符合现代教育认知规律。可以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合为一体,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

从教学模式看,这个教学体系既是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又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多种学习形式交替使用,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还可以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

从教学内容看,其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且具吸引力。为学生创造了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

从教学手段看,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学生不点一线的格局。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无味的文字教材和一成不变的粉笔加黑板的课堂,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图文并茂的音像教材、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与手段和在网络、远距离双向传输的教学系统。所有这一切使得传统教法中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组合形式,使得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功能,对大脑产生多重刺激作用,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所取得的效果

2.1教学信息量大,内容形象直观,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医学中的微生物是细菌、病毒、真菌等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上千倍甚至上万倍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冈。学生到临床实习时对原来课堂上学习的各种微生物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征、临床致病诊断标准等内容,早已模糊了。要他们在实习时结合各种临床病例重新对大量各类的细菌、病毒真菌等进行鉴别性学习、记忆和掌握,难度较大,常常会混淆不清。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用图像、动画、视频和声音等各种媒体进行综合处理,就可以将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原先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并且可以反复播放,形成视觉、听觉反复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反映记忆深刻,易于掌握。

2.2有利于结合临床实际不断更新学科知识和在教学中随时拓展、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

近年来,细菌和病毒的变异非常快,新的细菌和病毒不断涌现(如sars病毒、h1n1流感病毒等),要求临床相应的诊断应快速、准确,以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改善,特别是随着微生物基因组的深人研究和进展,促进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诊断新技术发展。包括核酸杂交、核酸体外扩增和基因芯片等临床诊断新技术给临床实验室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带来一片光明。在临床微生物学的实习教学中,授课教师紧跟科技发展前沿,及时更新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最新的学科研究进展,因而受到学生欢迎。

2.3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和减轻教师的负担,缓解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的矛盾

临床微生物实习教学通常是在临床工作实践的同时进行,但是由于医院的临床医疗任务很重,而且不能出任何医疗事故,同时学生的实习课业也不能耽误,因此实习教学显得较为枯燥和相对简单。实施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后,可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求知欲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可利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病例对照多媒体课件,针对学生在临床中遇到的困惑进行有的放矢辅导答疑,有助于教师指导学生课外主动学习,做到临床和教学两边兼顾。

在临床微生物学的实习教学中,由于授课教师使用经过精心研制的视听教材、多媒体课件,采用互动式、临床病例结合式教学方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师生教与学达到了互动,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强化了学生学习和掌握本课程临床知识的能力。学生反映多种媒体教学形象、生动,自己记得牢、分得清相关知识点。学生实习出科考核时成绩普遍优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都是优秀。

3思考与拓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