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9: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办公信息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2信息处理层
具体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①管理控制:进行配置管理、用户管理、统计管理及日志管理;②消息的存储转发:存储和转发所有信息实体,进而实现系统对信息的管理,一定情况下还可以为用户及移动数据业务运营商提供计费依据。③信息内容过滤:屏蔽扰乱社会稳定及造成不良影响的非法信息体。
1.2用户接口层
用户接口层指面对不同接入用户实施分发处理,一般企业用户、行业用户及ISP/ICP会组成用户接口层主要面对的接入用户。在社会化分工细化的前提下,任何一套系统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说明用户的需求跟随科技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和改变,逐渐朝着多样性发展。因此,应尽可能地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结合用户普遍需求,设计出与用户需求相符的手机软件。通过二次开发实现不同用户及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如ICP/ISP接入和分发:将CP/ISP以内嵌插件的方式接入网页中,保证可以服用于多个个体用户。企业用户接入和开发:为企业用户提供客户端软件可采用C/S结构,便于实现接入。
1.3业务接入层
业务接入层主要负责连接电信运营商的系统,其中扩展性是接入层主要考虑的。目前,国际标准协议SMPP会扩展出CMPP、SGIP协议,核心系统面针对不同业务都有接口且接入性较好,所以,核心系统内部协议标准需相对高级且成熟。例如CMPP协议处理:它可连接系统和移动短消息网管,CMPP协议和SSTP协议也可以通过此软件进行转换,SGIP协议管理:它可将联通短消息网关与系统连接至一起,并转换SGIP和SSTP之间的协议。
2.1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移动办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尤其是针对企业管理效率更是起着一个提高作用。因此,企业理所当然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移动办公提高管理效率。当前,新时代企业管理的有力武器就是移动办公,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开展办公,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的主体,监控企业内部应充分利用时间来有效实施相应的管理方案,但有时也会因业务问题需外出应酬,不能时刻掌握企业的动态,移动办公的出现恰好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尤其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离开办公室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办公桌旁的时间,如果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容易造成“办公休克”现象,移动办公具有针对性的特质实现了随身携带的信息化,在基于相关业务开发支持和移动终端的软件植入的前提下,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浏览相关文件并将自己的处理意见反馈至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上,加快流程审批,消除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断裂的节点,进而完善办公自动化职能。此外,移动办公还可协调好员工与企业管理政策之间的矛盾,员工可以通过移动办公平台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办公时间和办公场所,使员工可以快速且高效的进入工作状态,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员工工作效率的保证从另一角度分析也等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2.2移动办公市场潜力大,有利于推动企业信息化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在2006年对亚太地区的10个国家针对移动办公做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在移动办公方面投资预计至2011年将会达到250亿美元,相对于以往有了较大的增长。还有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企业将手机变成办公中的一部分,国内话费和国际话费都会节省,可以将节省下的资金投入到企业其他发展领域,进而扩大企业资本。目前,移动电子邮件是手机办公方面比较成功的软件,使用用户已经达至1000万左右,但全球拥有的移动电子邮箱就有2亿左右,具有十分大的应用潜力。各种移动办公应用在我国的发展逐渐呈上升趋势,例如零售行业,国内已经针对其是出现了相应的应用终端,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台实现零售管理和数据采集,进一步提高销售效率。移动办公在政府机关中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如北京出现了“城管通”,指移动执法系统,是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网作为信息交换手段的城管移动执法产品。如它可提供无线现场巡视、现场定位、现场业务处理功能,支持城管业务案件查询、公文查询及公共信息查询等,还能将移动终端数据与后台数据库数据同步等,此软件的应用标志着城管等行政部门也开始走向信息化建设,办公系统的移动化,推动了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结语
关键词:信息网络安全系统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单位、企业将办公业务的处理、流转和管理等过程都采用了电子化、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然而,正由于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各类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化办公中必然存在众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也即在连结信息能力、流通能力迅速提高的同时,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将日益突出。因此,在网络开放的信息时代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让网络办公系统免受黑客的威胁,就需要考虑网络化办公中的安全问题并预以解决。
一、网络连接上的安全
目前,企业网络办公系统多数采用的是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模式,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基本上是通过客户端软件使用调制解调器拨号或网卡连接到服务器,以获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在对身份的认证和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就容易被读取或窃听,入侵者将能以合法的身份进行非法操作,这样就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同时,企业为了完成各分支机构间的数据、话音的传送,需要建立企业专用网络。早期由于网络技术及网络规模的限制,只能租用专线、自购设备、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员构建自己实实在在的专用网络(PN,PrivateNetwork)。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ATM、FrameRelay(简称FR)技术的出现,企业用户可以通过租用面向连接的逻辑通道PVC组建与专线网络性质一样的网络,但是由于在物理层带宽及介质的非独享性,所以叫虚拟专用网络(VPN,VirtualPrivateNetwork)。特别是Internet的兴起,为企业用户提供了更加广泛的网络基础和灵活的网络应用。
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通过综合利用网络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和加密技术,并通过一定的用户管理机制,在公共网络中建立起安全的“专用”网络。它替代了传统的拨号访问,通过一个公用网络(Internet、帧中继、ATM)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利用公网资源作为企业专网的延续,节省了租用专线的费用。
VPN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通过它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VPN可用于不断增长的移动用户的全球因特网接入,以实现安全连接;可用于实现企业网站之间安全通信的虚拟专用线路,用于经济有效地连接到商业伙伴和用户的安全外联网虚拟专用网。VPN也可作为电信专线(DDN、FR)备份线路,当专线出现故障时可迅速切换到VPN链路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数据无间断性地传输。
进行远程访问时,远程用户可以通过VPN技术拨号到当地的ISP,然后通过共享路由网络,连接到总公司的防火墙或是交换机上,在实现访问信息资源的同时可节省长途拨号的费用。当一个数据传输通道的两个端点被认为是可信的时候,安全性主要在于加强两个虚拟专用网服务器之间的加密和认证手段上,而VPN通过对自己承载的隧道和数据包实施特定的安全协议,主机之间可通过这些协议协商用于保证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数据收发双方的认证性等安全性所需的加密技术和数据签字技术。
二、Web服务器的安全
Intranet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网络技术。利用Intranet,各个企业,无论大中小,都可以很方便地建立起自己的内部网络信息系统。Intranet通过浏览器来查看信息,用户的请求送到Web服务器,由Web服务器对用户的请求进行操作,直接提交静态页面;或通过CGI进行交互式复杂处理,再由Web服务器负责将处理结果转化为HTML格式,反馈给用户。因此,Web服务器的安全是不容忽视的。而安全套接字层SSL(Securesocketlayer)的使用为其提供了较好的安全性。
SSL是用于服务器之上的一个加密系统,是利用传输控制协议(TCP)来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安全服务,它可以确保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数据是安全与隐密的。SSL协议分为两层,底层是建立在可靠的TCP上的SSL记录层,用来封装高层的协议,上层通过握手协议、警示协议、更改密码协议,用于对SSL交换过程的管理,从而实现超文体传输协议的传输。目前大部分的Web服务器和浏览器都支持SSL的资料加密传输协议。要使服务器和客户机使用SSL进行安全的通信,服务器必须有两样东西:密钥对(Keypair)和证书(Certificate)。SSL使用安全握手来初始化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安全连接。在握手期间,客户机和服务器对它们将要为此会话使用的密钥及加密方法达成一致。客户机使用服务器证书验证服务器。握手之后,SSL被用来加密和解密HTTPS(组合SSL和HTTP的一个独特协议)请求和服务器响应中的所有信息。
三、数据库的安全
在办公自动化中,数据库在描述、存储、组织和共享数据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有效性、数据和交易的完整性、保密性。但并不是访问并锁定了关键的网络服务和操作系统的漏洞,服务器上的所有应用程序就得到了安全保障。现代数据库系统具有多种特征和性能配置方式,在使用时可能会误用,或危及数据的保密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所有现代关系型数据库系统都是“可从端口寻址的”,这意味着任何人只要有合适的查询工具,就都可与数据库直接相连,并能躲开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例如:可以用TCP/IP协议从1521和1526端口访问Oracle7.3和8数据库。多数数据库系统还有众所周知的默认帐号和密码,可支持对数据库资源的各级访问。从这两个简单的数据相结合,很多重要的数据库系统很可能受到威协。因此,要保证数据库的完整性,首先应做好备份,同时要有严格的用户身份鉴别,对使用数据库的时间、地点加以限制,另外还需要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审计功能,用以跟踪和记录用户对数据库和数据库对象的操作,全方面保障数据库系统的安全。4.网络安全防范
现阶段为了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企业办公的正常运行,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对网络安全进行防范:
(1)配置防病毒软件
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如果与互联网相连,就需要网关的防病毒软件,加强上网计算机的安全。如果在网络内部使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换,还需要一套基于邮件服务器平台的邮件防病毒软件,识别出隐藏在电子邮件和附件中的病毒。所以最好使用全方位的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2)利用防火墙
利用防火墙可以将不允许的用户与数据拒之门外,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防火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机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内部,所以,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虽然防火墙是目前保护网络免遭黑客袭击的有效手段,但不能防止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们带来的威胁,也不能完全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以及无法防范数据驱动型的攻击。
(3)Web、Email的安全监测系统
在网络的www服务器、Email服务器等中使用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实时跟踪、监视网络,截获Internet网上传输的内容,并将其还原成完整的www、Email、FTP、Telnet应用的内容,建立保存相应记录的数据库。及时发现在网络上传输的非法内容,及时向上级安全网管中心报告,采取措施。
(4)漏洞扫描系统
解决网络层安全问题,首先要清楚网络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脆弱点。面对大型网络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仅仅依靠网络管理员的技术和经验寻找安全漏洞、做出风险评估,显然是不现实的。解决的方案是,寻找一种能查找网络安全漏洞、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在要求安全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各种黑客工具,对网络模拟攻击从而暴露出网络的漏洞。
(5)利用网络监听维护子网系统安全
对于网络外部的入侵可以通过安装防火墙来解决,但是对于网络内部的侵袭则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对各个子网做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审计文件,为管理人员分析自己的网络运作状态提供依据。设计一个子网专用的监听程序。该软件的主要功能为长期监听子网络内计算机间相互联系的情况,为系统中各个服务器的审计文件提供备份。:
总之,网络办公中的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仅仅依靠防毒软件或者防火墙等单个的系统,必须将各种安全技术结合在一起,才能生成一个高效、通用、安全的网络系统。但由于系统中的安全隐患、黑客的攻击手段和技术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对安全的概念要不断的扩展,安全的技术也应不断更新,这就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研究、开发和探索,以此才能保证我国信息网络的安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网络安全理论与应用》杨波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蔡立军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1时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所应用的数据信息具有来源广泛、需求量大、专业性强等特点,大数据的开发运用为高校信息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也对高校的信息发展理念、处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办公室作为高校综合管理、组织协调工作的核心,在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办公室信息化程度也成为衡量高校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更新信息处理方式,加强高校办公室信息化建设,是提升高校教育整体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应有之意。
1.2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等教育领域面对更广泛的需求、更开放的教学模式、更高效的管理要求等新态势,高校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在进行决策时,领导层必须依靠准确、及时、全面的信息材料,才能作出科学的决策。因为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是信息资源的极度膨胀,不像以往在网络上简单搜索浏览,或从资料库里直接提取就能获得有用信息。高校办公室作为高校重要的行政管理部门和信息中心,承担着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的重任,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才能满足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1.3高校办公室强化职能的重要手段从高校办公室的现状来看,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科学管理,完善服务功能,是高校办公室不断追求的目标。信息化建设对于强化高校办公室的协调、服务和管理职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效率的提高、成本的节约上,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推动信息的科学化管理,促进信息处理流程的革新[1]。目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无疑是办公室管理者的一把利剑,它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也带来了管理思想的变革,高校办公室必须开拓信息视野,更新信息观念,以此不断提升办公室的整体工作水平。
2高校办公室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意识不到位,行政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高校领导层、管理部门、行政人员和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信息意识。然而在现实中,高校部分领导尚未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科学管理、民主决策等方面的作用,认为信息技术只是处理日常业务的工具,不愿加大对网络设备、办公系统等建设的投入,使信息化建设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同时,高校办公室人员也未能意识到世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办公自动化等带来的便利,只满足于用传统的办公模式完成工作,导致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缺乏,知识更新速度慢,减缓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2.2基础设施落后,信息管理系统有待完善办公室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产生,需要更先进、更快速的信息处理设备。但实际情况是,有的高校服务器系统网络带宽窄、容量小,有的网络管理虽然联通,但没有真正运转起来,利用率低。另外,校园整体的网络布局一般由信息技术中心负责,主要任务是网络的设计开发、基础设施的配置等,但关于办公室信息化的建设,会存在对整体规划和管理有认识偏差,无法宏观把握信息化建设要求的问题[2]。因此,难以形成一体化的信息处理流程和完善的信息服务系统,未能建立起完整的、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自动化系统。
2.3共享程度低,信息工作制度有待健全高校办公室信息化的建设,应该是一项有机的系统工程,但由于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无法长期持续,导致建设成果缺乏连贯性和兼容性,体现在缺乏必要的全局规划,没有建立起全校性的信息处理平台,信息资源在学校各部门各院系之间无法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此外,制度建设上也存在相对滞后的情况。有的高校虽然建立起覆盖全校的信息网络,但是因为制度的不健全,加之行政人员信息化办公意识淡薄或人员出现变动,无法保障信息及时处理,影响了整个办公系统功能的发挥。
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办公室信息化应对策略
3.1重视办公室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工作机制一方面,学校领导层应提高对办公室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信息的准确性和关键性的特点更加凸显,为高校领导层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提供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必须强化办公室行政人员的信息化意识,特别是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应用技能的意识。另外,高校还要建立起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工作机制,以规范的管理促进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制定信息收集、整理、传递、反馈等规章制度,明确相关部门工作内容、程序和职责;其次,要建立一个以办公室为中心的,覆盖全校、纵横结合的信息网络,能够迅速、全面地捕捉信息,并能够使信息在各单位顺畅传递;最后,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和档案管理机制,实现对信息工作全过程有效的管理和保存。
3.2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数据信息系统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推进信息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是实现高校办公室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应建设安全、可靠、开放、高效的信息网络,引入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行电子校务,实现方便快捷的办公信息和查询,使各部门日常业务工作的规范化、电子化、标准化[3];另一方面,应积极建立全校性的业务数据运行系统,收集学校各项业务基础数据,同时合理采集网络信息资源,充分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校内外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实现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信息分析的精细化、信息存储的有序化和信息检索的自动化,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关键词】SWOT分析;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SWOT分析法最早是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主要用于企业进行竞争对手分析和营销战略制定等。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运用企业管理理论、观念、思路、原则、方法来分析、研究学校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革,许多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被引入到学校管理中,进而对学校的办学效能、发展目标、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和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笔者在多年从事主管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也尝试运用SWOT分析法来客观分析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和劣势,以积极、主动地抓住机会、正视威胁,有效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就此作一简要的探讨和反思,以与同行交流分享。
一、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1.宏观环境的优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目前,我国数字校园的建设在发达地区已由最早的物理层面硬件建设发展到普遍的应用服务建设阶段,并且有个别学校已形成了有自己校园特色的信息化管理建设。正如祝智庭教授所指出的,数字校园进入了文化建设的层面。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不再以一种简单的软件+网络形式存在,更多地是以行为意识存在,渗透到校园文化中去。
2.微观环境的优势
(1)我校教育信息化软硬件现状与优势
我校网络建设目前已实现覆盖无死角。网内有专业服务器11台,提供WEB服务、FTP服务、邮件服务、DNS服务、DHCP服务等,运行尚蠡成绩评价、瑞云、图书管理查询、电子阅览室、心检等多套系统,可同时承载200多位教师、4个网络教室、近60个多媒体教室同时稳定运行。
在2012年申请成功江苏省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试点工作的背景下,积极推进校园门户站点与各类网络平台、教育教学资源、教师培训、学生教育等方面的整合工作。为此,在校园网平台上依据学校“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开设德育平台、教学频道、办公信息、科研之窗、年级部管理模块、教师学生频道等内容。整个数字校园中各个条块的领导、教师、学生都在中枢系统有唯一编号,可针对不同模块分配不同权限,实现管理、、阅读等功能,并较好地解决了内外网问题。至今,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基本形成质朴大气、诗意优美的站点平台系统,初步形成与我校“诗性教育”、“有效课堂”的教育教学主题相符的网络学习环境和信息文化环境,并能对外展示我校“最中国”校园的现代化一面。
(2)教育教学应用现状与优势
从2007年起,我校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用于教学的个人笔记本电脑,并在所有教学场所、会议场所配备了网络多媒体设备。从2010年起我校逐步为各个班级教室配备了互动式电子白板。教师在校内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平台进行多元化备课,有效推进了教研室和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整合。教师和学生可通过校园平台空间开设个人工作室、个人空间,从多方面展示自己教与学的心得体会。通过家校间、师生间的交流、探讨,信息技术手段被大量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扩大教育发生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整体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各学科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积件、习题库、课堂视频库等系列教育教学资源库。
(3)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现状与优势
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整体规划,在2011年制定的学校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要求,对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科研信息化、后勤信息化等提出整体要求,并提出建设“软硬件规范的数字校园”的目标,对信息中心的各个工作岗位也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规定。
学校各部门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通过各种电子平台进行文件、办公信息等的上传与下达。各类重要信息采用电子档案,教务处和年级部做好学生的电子化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师绩效管理,教务处、政教处和教科室及时收集和整理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并形成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库。
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劣势
1.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参差不全,学校管理与信息化的整合度还有待提高。
2.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上课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上课的方法一般限于PPT制作技术,对流媒体技术、虚拟技术、教育云技术等高技术的应用能力亟待提高。
3.培训工作开展得较少,信息化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大多停留在初级应用层次,教师自主学习提高的意识较欠缺,且学习时间难以保证。
4.对学校各方面集合起来的信息资源,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许多珍贵的资料散落在某些部门,学校对教育资源库建设投入不足。
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机会
1.苏州市教育系统非常重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继续教育,2013年成立的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将利用远程课程平台加大对苏州教师的培训力度。
2.我校2012年4月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百强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学校正逐步开展数字化学习试点的建设,通过“E学习”的建设创新教师教育教学的模式、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稳健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开展和主动学习能力的生成。
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威胁
1.网络硬件方面的建设,在经过一阶段使用后必然是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学校在这块肯定要重复地不断投入资金。
2.学科教师在升学压力下,投入大量时间应对考试科目,对自身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和持续发展无暇顾及,并且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提高上难免会思考“投入和产出”的问题,认识不一,造成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波动明显呈现周期性波动。
3.学校教育信息化对信息中心人员的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如开发创新、业务管理、培训普及等能力的提高,这与信息技术教师课务繁重,忙于事务形成鲜明矛盾。
五、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
由上面的SWOT分析可见,学校所处的宏观环境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来说既面临机遇,又提出挑战。在传统优势下,进一步发展遇到瓶颈,据此,我们要以江苏省基础教育百强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方案推进为契机,总结经验教训,正视现实问题,对照发展规划,提出应对策略,以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协调发展。
1.数据中心的建设
对现有的零散无序的教育教学资源做好集中整理、分类收集的工作,并录入数据中心。该数据中心的建设应配备专用的服务器和管理软件,从顶层设计开始部署,形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基础中心。具体包括:①各类课程视频、课件、积件等;②各学科的自建资源库;③各类德育活动资料,如方案、大型活动视频、照片等;④研究性学习、社团活动、科技活动资料。
2.课程中心建设
包括:①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建设。架构MOODLE平台,为各学科教师提供在线课程平台,主要提供可引进教室的网络课程或可到网络教室上课的课程模式,根据教师上课的教材、单元、内容规律等因素,对课程进行适当的重构、重组及内容选择,并在该平台中对课堂教学资料、作业帮助、习题讲解、板书过程等进行存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具有互动性、趣味性,改善课堂效率,扩展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弥补传统授课的不足。②教师培训研究课程建设。开发相关软件,方便教师电子白板技术培训、魔灯平台在线教育培训、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学科进修课程研修等。
3.师资信息技术发展培训
培训要贴近教师需求,旨在通过培训找出SKA(Skill、Knowledge、Attitude)差距,帮助教师改善使用先进技术的态度,接受新的教学模式,进而引领学生改变学的方式,实现有效、高效、长效教学。主要包括:①技术培训:如基础软件升级培训、互动式电子白板培训、MOODLE在线课程使用培训等。②理念培训:开设技术融入教学后的互动交流,进行课程讨论、成果展示等。
4.学生信息技术发展培训
由信息中心开设专题培训课,指导学生熟悉网络课、白板课等类型课程的基础技能、学习必要的技巧,推广在线学习。
在这项试点建设中,还要用好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在这些地方普及无线网络,做好用户认证管理,推进教师、学生在学校“E学习”环境中合作互动,共同浸润成长。
【参考文献】
[1]黄涛.兰州市属学校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李艺.教育技术化——本质与价值展开[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硕士学位论文,2005.
【关键词】 公安业务 案件管理 系统 APP 实践
公安机关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机构之一,在维护社会和谐,维持国家各项事务平稳运行方面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步入近阶段,公安机关这一领域有很多新的和尖锐的问题,我们也正在寻找比较新颖的方式来解决这类问题。1980年前后,我们国家的公安部门在自身特色的网络基础上建设了管理信息的系统,这种新的技术符合公安机关的业务逻辑、能够满足实际上的一些需求,这种系统在提高公安治安工作的效率程度和精确程度方面价值重大,使公安机关在执行任务时的各种能力都有所提高,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对于整个公安系统而言,公安治安管理部门是进行社会治安管理和打击犯罪的综合性战斗单位,是保一方平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前线堡垒。对于公安治安管理部门而言,其主要业务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所管辖区的人口信息的中和管理,其中包括居住地的迁入和迁出,以及户籍信息管理。另一方面是对辖区内的案件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对整个案件侦办流程的管理和案件信息的存档以及后续查询等内容。目前对于公安治安管理部门而言,其主要业务还是以人工操作为主。
我们国家,迈出的自动化管理这一步相对其他的国家来说较晚,因为我国一些历史上的问题()和技术上的先进程度原因(计算机汉子处理技术)。上世纪的80年代中,我们能够使用数据的压缩和信息的检索的技术,这种技术非常的简便快捷,查询起来也很方便,如果一个城市有一百万人口,那么使用这种技术能够把这些人口的一些较基本的信息都保存在一个40M的微机硬盘上。
这种技术是原始的用分类卡查找人口信息的手段被取代。不过初期建立的这种系统只能够做简单的数据搜索,如果数据录入,不会有相应的系统来进行数据的更新,只能把这种系统看作是一个数据库,不能够对数据进行分享和更换。这之后,我国就开始迈入了公安信息化的新纪元,我国各个等级的公安系统都开始进行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这是公安机关形势变化和发展的必然过程,我国公安信息化的发展就此展开。
1988年,我国公安机关提出了“金盾工程”,这主要是想适应但是社会的正常需要,能够使警方的力量加强,提高作战能力,办公的效率等等。
课题该系统采用myeclipse开发服务器端,eclipse开发android客户端,数据传输方式采用json方式,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
客户机/服务器 (C/S)结构,是大家熟知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其中,服务器端主要提供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数据及系统维护和并发控制等,客户端程序主要完成用户的具体的业务,省去了中间的其他环节。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但是需要安装客户端才可进行相应的管理操作。
同时,在C/S架构中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相互分离,可以对客户端进行单独的设计。使客户端的操作界面漂亮、形式多样,可以充分满足客户自身的个性要求。且此结构还具有较强的事务处理能力,能实现负载的业务流程等优点。
因此,鉴于C/S架构的优点、手机操作系统、网络速度以及当前大多数Android手机应用都采用C/S架构的考虑。治安管理案件APP软件采用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其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服务器端:1)警员管理;2)接警管理(对于报案数据的管理);3)警员出警管理(将报案的案件分配给警员);4)案件处理管理(有手机APP端对现场拍照、笔录录音以及处理结果录入传入到服务器)。
手机端:(1)警员登陆;(2)查看指派的待处理案件;(3)案件处理管理;(4)个人信息修改。
这样我们可以更大的节省人力,突破现有的管理系统模式,实现高效的案件处理及案件信息的存储。
结语:
总而言之,在科技发展的大环境、大趋势、大背景之下,公安机关必须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对案件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革命和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建O不断地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水平,通过服务水平的提升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与此同时提高公安部门的社会公信力,树立公安部门社会形象,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冀素琴,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办公自动化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2001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6-0192-02
1 数字化校园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一种虚拟化了的校园环境,其依托且融合了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对校园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传输和应用,实现了校园环境、校园资源、校园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形成了一个数字化的信息虚拟空间。数字化校园拓展了传统校园的时间和空间,提升了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和运行效率,使校园环境、校园资源、校园应用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1]。
数字化校园以学校的全方位生活和工作为中心,覆盖并协调校园人员对生活、工作的需要,并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与学生身上。数字校园是我国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它将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
2 数字化校园特点
2.1 网络化
网络化是数字校园的基础,校园中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都被赋予了鲜明的网络特色,校园中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rnet相联,可以说,没有网络就没有数字化的校园。
2.2 智能化
智能化是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现实生活中某方面或某领域的智能集合。智能化能够减少人们日常生活的手工操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智能化的校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3 个性化
教育需要个性化,个性化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数字校园的述求。数字化校园为个性化教学拓宽了渠道,开辟了视野。数字化的校园环境下,师生将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会在网络上分享与传播,相互协同教研、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更为灵活,教师的教学更富有人性化。
3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为实现并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发展的、开放共享的信息化校园。
3.1 教学方面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传播,提升课堂教学的交互行为和质量,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同创新的能力[2]。
3.2 科研方面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开展班组、学科的网络教研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加快科研信息传播,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转化,提高科研创新水平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3.3 管理方面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校园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办公自动化,使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信息数据实现协调与共享,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的数字化校园管理机制。
3.4 公共服务体系方面
建立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化网络环境,提供面向校园的、快速响应的、集成化的网络服务体系,为全面实现高水平、高效能的校园教科研管理服务体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4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指导思想
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要实现校园内各方面的数字化、信息化;其次要实现信息资源和各项服务的规范技术标准,保证资源和服务的最优分配和利用;最后要确保信息资源和各项服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管理过程的最优化[3]。总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概括起来讲,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建设、强调应用的指导思想。
5 数字化校园的模式探讨
5.1 教学方式数字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学校教学方式数字化已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然。教学方式数字化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排斥,相反,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辅助,它们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在数字化校园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网络为工具,以学生为中心,营建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协作学习的网络氛围[4]。师生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照以用为主的原则,建设适合学校教学需要的信息化网络环境;以有线或无线网络技术设备支持,做好软、硬件系统设计,创建标准化、共享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库,最大程度地实现校园信息资源共享,使数字化教学成为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的有效手段,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5.2 管理方式数字化
5.2.1 建立校园信息管理平台
建设一个完整的校园信息管理平台,为实现基于校园管理的、相对远程的、一体化的办公操作、教学培训、信息查询等提供周到的、全面的硬软件技术支持。校园信息管理平台的集成、应用、实现,可以极大地提高办公效率,使办公信息实现无纸化,校内所有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校园管理将会实现高效率和高收益。
5.2.2 推广应用校园智能卡
建立先进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必由之路,而智能卡技术的推广应用,则是推进校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所谓校园智能卡,是指在校园内,凡有现金、票证或需要识别身份的地方或场所,均使用智能信息卡片来完成,实现一站式的数字化管理。此种数字化智能管理模式代替了传统的多头消费管理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校园管理的方便性、安全性、高效性。
6 结论
数字化校园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技术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融合,也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在校园全面渗透和应用的标志。数字化校园为师生提供了广泛的学习领域和实践空间,以信息网络化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极大地影响着当代校园,并将深刻地改变教师和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张久旗.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
[2]范国渠. 高校数字化校园整体构建策略与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关键词】医院;知识;科技信息;信息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044-01
随着我国非营利型医院的大规模改制,越来越多的医院将从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过渡到企业化管理模式,外资医院的准入将会给我国医疗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医疗行业的竞争压力,医院必须加快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步伐,并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造,以适应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医疗行业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医疗技术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同时表现为管理水平的竞争。构建知识型医院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平台,不失为一种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医院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知识是医院立足和发展的根本,医院建立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就是要建立信息共享、交流与应用的运行机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医院的直线型、金字塔型等传统管理模式转变成扁平型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管理模式的机构臃肿、组织重叠、资源重复配置及工作效率低下等缺陷,建立一个结构精炼、信息通畅、反应迅速的知识型的科学的管理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竞争的需要。
我院已初步建成了两套千兆院内网络,一套为医疗网络,采用 C/S架构;另一套为办公网络,基于B/ S架构,连接internet。实现了医疗信息、患者信息电子病例化,办公信息的自动化,医院数字化的强互动性、高效率性不仅有利于临床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对促进医院临床科研的开展和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 医院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的信息内容组成
传统意义上的医院科研管理系统,只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管理科技系统,把科技管理工作者从繁重的抄抄写写中解脱出来,只是提高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医院医疗信息、科研信息、办公信息、医学情报信息的无缝链接。
医院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平台是对医院内部信息及外部信息的一种整合、分析、利用系统,是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及办公自动化系统(OA)的一种后服务系统平台。
1.1 医院内部信息:
①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信息:医疗网络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检验工作站、放射工作站、财务工作站,医嘱下达、医嘱执行、各类检查检验的申请和结果报告(含影像报告) 、费用结算等产生的医疗电子病例数据信息。
②医院科研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共分两部分,两个部分为科技管理部分和数据管理部分,科技管理部分包括基本信息、成员档案、医学专家信息库、课题管理、成果管理、论文管理、专著管理、专利管理、政策法规、绩效评估、学术会议管理。数据管理部分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上报、数据接收。
③办公自动化系统(OA)信息。
④医院文献资源信息:包括医院内部的医学数据库镜像信息、电子版、网络版文献数据信息及图书期刊管理信息等院内文献资源信息。
1.2 医院外部信息:
①医学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信息;
②医学学术会议及投稿等交流信息;
③医学科研招标等科研信息;
④医药、医疗器械等相关信息。
2 知识型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平台的构架技术及构架模型
医院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平台,并不是把医院内部及外部信息简单的罗列,为科研、管理人员能够使用而已。因此,如何快速、准确地从浩瀚的信息资源中寻找到所需的信息,及如何把寻找到的有用信息及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高效准确地输入到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2.1 科技信息获取技术是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构架的关键技术:
医院科技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对象是信息,科技信息的获取是科技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基础,在这里引入目前常用的信息搜寻技术,IDGS(Information Discovering and Gathering System)系统、PADMA 系统、Active Knowledge 技术等[1]。对此,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医院的 OA 系统直接录入相关科技信息。
2.2 科技信息组织与管理技术:
信息组织与管理是对所获取的科技信息进行分类、序化、存储和管理的过程,目的是为科技信息管理系统提供规范化程度高、便于检索与维护、能适应医院内不同用户群需要的信息数据资源。科技信息组织与管理是科技信息管理系统中最复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由于信息平台的使用者可能不仅仅来自于医院的内部系统,可能还会有医院外部的访客,所以在实现信息有效运用的同时就必须做好对本院核心数据信息的保护工作[2]。这时,就必须为不同的维护者赋予不同的权限来进行各自范围的管理维护。同时,不同级别的用户也只能访问到赋予了相应权限的内容。
2.3 基于信息流的医院科技信息管理系统构架:
基于信息流的医院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平台包括信息获取(采集)子系统、信息组织与管理子系统、信息资源库库及应用子系统。在此,我们将以信息链作为信息服务管理的线索,从信息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存储、传递、共享以及价值评估的环节来架构医院科技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平台[3]。从知识采集子系统、信息组织管理子系统以及信息应用子系统三个方面来构建医院服务系统平台。医院建立知识
管理系统就是要建立知识共享、交流与应用的运行机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确立知识型综合性医院科技信息科学管理模式(见图1)。
3 医院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发展
医院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平台建成以后,各种病历、检查结果和影响资料都可以在网上查询和分析,科研资源都在网上、动态更新,研究者可以很清楚地了解院内实验条件的动态变化,使课题研究的人力资源获得了有效的保障。通过对既往病例的全面分析,为确定合适的研(调查)对象、选择恰当的方法和确定同时满足医学意义和统计学意义的研究样本量都有重要指导意义。提供了强大的病例检查索功能,通过对既往病例的全面分析,为确定合适的研(调查)对象、选择恰当的方法和确定同时满足医学意义和统计学意义的研究样本量都有重要指导意义。此外,科研人员对大量的医学科技信息进行检索和分析的操作难度大、效率低。在应用信息服务平台以后,科技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了解、满足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各项成果和专利、高新技术等在应用信息平台以后可以准确迅速的与外界交流,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任连仲.把知识管理融于医院信息系统中[J].中华医院管理,2002(4):238-240
[2] 郭继华.知识管理与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实践思路[J].卫生软科学,2001(1)33-34
1.以发展提升年活动为动力,推进审计工作创新。一是审计理念上不断创新。以服务的理念处理被审单位关系,既考虑体制机制层面所要求的合法性、合规性,又考虑实际工作层面所面临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在处理上不作不切实际的处罚,在建议上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二是审计组织方式上不断创新。针对换届年份经济责任审计单位多、人员多、时间紧、要求严的状况,打破常规,创新审计组织形式,除本局业务员齐上阵外,还从市财政局抽调14名懂财务的特邀审计人员,组成21人的队伍7个审计小组,圆满完成了审计工作任务。三是审计资源整合上不断创新。面对审计业务人员少的现状,在重大项目审计上,实行“一盘棋”的审计模式,打破科室界限,集中优势兵力打好重点项目的攻坚战。今年全省、全市统一组织和上级审授权的重大项目审计,我们充分整合局机关各科室的人力资源,有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瓶颈问题,收到了1+1大于2的效果。
2.以服务大局为前提,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成果。一是在计划安排上,以中央扩大内需建设项目以及本市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廉租房建设、水利维修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为重点关注对象,列入计划;二是在现场审计上,严格按照《瑞昌市财政性资金及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审计实施办法》进行审计实务操作,以合同和定额为依据,从账目切入查财务、从核减入手审工程,深挖细查隐蔽工程、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的合理性、真实性,有效防止了漏缴税费和虚增工程量、乱签证、假签证等问题的发生;三是在质量控制上,采取复审与回访相结合,建立健全了审计项目质量的复核体系,对中介机构协审的项目,除建立健全中介机构自身复核、审计组复核、专职人员复核、负责人复核的四层复核体系外,必要时局机关还安排专职人员进行抽查复审,规范运作,确保质量;四是在结果处理上,力求做到上下一致、官民一致、内外一致、亲疏一致,没有出现一例“人情审”项目,确保了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去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16个,审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0 357.41万元,审定金额18 161.06万元,核减投资额2 196.35万元,上缴财政金额227万元;并对建设单位项目超预算、招投标不规范、随意变更签证及漏交税金等问题进行了处理处罚。
3.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一是抓平台建设。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力度,严格按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规范,高标准建设了审计会商系统,并为所有审计业务干部更新了台式电脑和手提电脑,完善了硬件设施。二是抓继续教育。采取送出去培训、走出去请教、请进来传授、坐下来交流等方式,鼓励和督促大家学习OA和AO知识,不断提升大家操作OA办公管理系统和AO审计现场实施系统的技巧;同时通过奖、逼、限等途径激励和引导年轻干部取得AO认证资格。三是抓技术应用。通过能手对新手的传、帮、带,积极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大力推进计算机审计现场实施系统AO的运用,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方式,有效提高了一线审计人员计算机运用水平和全局工作的整体效能。
4.以规范执法为目的,加大审计收缴力度。将审计收缴任务到科室、指标到个人、责任到领导。首先,对内实行两罚:即完不成任务的科室和个人,一是在荣誉上罚—不得评先,二是在经济上罚—扣发奖金;其次,对外坚持两不:一是已经下达审计决定的事项必须如数执行—不还价,二是当年审计的项目必须当年了结—不欠账;再次,注重两争:一是争取纪检监察、检察部门在收缴力度上强制手段的支持,二是争取财政部门对被审单位在经费拨付上缓、少、扣拨措施的配合。去年全局共完成审计项目62个,查出违纪金额6 122万元,应上缴财政金额372.2万元,已上交财政金额372.2万元,入库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