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9: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电影产业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3年我国票房收入10.5亿元左右。2003年,国产影片总票房已首次超过了进口影片的票房,把全国的前十名国产影片与进口片的前十名相比较,国产片票房超出进口片2100多万元。中国电影产业的总收入在2004年达到了36亿元,在这36亿人民币的总收入中,只有15亿元是电影票房收入。2005年底,电影局公布的2005年中国电影数据,中国电影产业总收入达到48亿元,票房收入为20亿——绝对数字增长了三分之一,票房在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原地踏步。迄今全国已发展37条院线,加入院线的影院达1300多家,拥有的银幕超过2500块。
w
n
(二)以票房收入为例分析我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
我国电影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强。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200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肯定更加让人乐观。当然,票房水平与韩国相比,与我国的人口规模相比,仍然令人相当悲观。2003年以前,内地电影市场的盈利的比例60%来自好莱坞大片,30%来自香港电影,仅有10%来自国产电影。随着电影产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入,2004年、2005年国产电影继续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除少数几部国产影片以外,多数国产影片的市场现状仍然是惨淡经营,能够上千万票房的影片屈指可数。应该说,200部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难以超越20部进口影片的票房收入。190多部的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不如4~5部国产大片的收入,这种严重的市场不平衡,一方面说明中国国产电影的制作与营销观念、水平、能力的不平衡,也说明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这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全面繁荣,仍然相当不利。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在于电影本身——电影市场产品仍然不够丰富。电影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类型也比较单一,武侠、爱情占据了商业电影的绝大多数。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电影导演、明星、制片人等仍然严重匮乏。导致中国电影产业活跃程度不足,市场规模也难以扩大。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多样化电影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英雄》《七剑》《十面埋伏》等影片都以其充足的商业元素和娱乐元素受到青睐,丰富的想象力、强大的高科技手段和明星化阵容使得它们创造了一个个骄人的票房业绩。国产电影的海外竞争力不断增强。从上面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国产电影在海外的票房收入是逐年上升,而且幅度挺大。这些海外票房成绩客观上提升了国产影片的海外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国产影片海外发行的议价能力,也有利于增加海外发行合作模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我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面临的挑战
入世给中国电影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这不仅指在设备等硬件方面,更多的还在“软件”——电影从业人员素质、电影的管理机制、全国电影市场的宏观规划和电影产业的营销等方面。近年来,国内生产了一批优秀影片,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尝试,在国际电影节上享有较高的声誉。但国产电影的总体现状却不容乐观,据业内人士估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每年仅有10%~20%的影片盈利,约一半亏损,而这一阴影至今仍未有散去的迹象,一大批影片由于缺乏吸引观众的手段而难觅“知音”;另外,由于资金短缺,一些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30部影片的制片厂,一年才拍摄七、八部影片,而且其中仅一两部是自己投资拍摄,其余则靠社会投资才得以完成;已有的片子在市场上资金难以回收,又没有新的资金来源,于是就少投产,进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引进的外国大片近年来又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电影市场。总之,国产电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二)面临的机遇
从经济基础上看:由于中国的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因而电影的生产和管理成本远远低于西方电影,这种低成本生产和流通作为发展中国电影产业一种积极的经济策略。从文化上看:全球化环境下东方文化提供了一种参照性的“还乡”意义从而逐渐被西方人关注,中国电影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化优势;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语地区,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泛华文化地区,以及世界各国的华人群落等则构成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的接受中国电影的文化交流空间,中国电影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从西方电影来看:近年来由于片面地走上数字虚拟化、大制作、单纯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道路,电影的人文意味和社会公益品质都明显下降,为其他国家电影文化的乘虚而入带来了契机,中国电影也具备了时机优势。
从政策方面看:为进一步吸纳外资,2004年11月广电总局和商业部联合了《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43号令)和《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规定》(44号令)两个文件,由此不难预测,今后势必将有更多的国际资本被引进来参与影视合资制作(包括由外资合股的电影院线组建),文化开放的空间势必越来越大,这就为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化市场上的主体性拓展带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三、对提升我国电影产业竞争力的几点思考
(一)积极培育和发展一个成熟的电影市场
国家应该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电影法规、政策来保证电影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进入电影产业的优惠条件和激励机制,规范电影市场,促进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应当更多地在法制框架内管理电影,多些宏观调控、少些具体干预,通过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和电影规律,加快体制机制改革,重塑市场主体从而提高电影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采取多种措施,培养、选拔和使用一批适应世界电影艺术、电影市场需要的创作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研究人才,克服中国电影人才老化的瓶颈,推动中国电影人力资源的整体升级。鼓励电影产业的竞争性和多样化,努力培育几个具有先进的制作生产能力、完善的发行放映网络以及较强的后电影产品开发经营能力的现代电影企业集团,以使它们在市场上相互竞争,形成较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以激活整个电影市场,从而使电影业成为系统的文化产业。
(二)高度重视消费主体和消费客体的作用
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善于从蓬勃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发现创作的主题,从平凡的社会生活中挖掘深刻的思想内涵,从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文化需求中明确创作的方向,努力创作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优秀作品,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和农村题材作品的创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要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改变影院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提高服务设施和服务态度,如建立综合性影院和多元化、多层次的票价系统。
(三)不断加快电影产业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要利用电影产业其他产业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以资本为纽带,为电影业的多元化经营开拓思路,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大电影产业——不仅要开放电影产业,而且还开放媒介产业,以发展数字电视、新媒体为突破口,促进以电影产品更新换代为核心的大媒介产业链条的纵向和横向整合,像时代华纳、迪斯尼一样,逐步形成跨领域、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域的综合媒介集团。要走信息产业和娱乐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形成有商业价值的品牌,特别要和信息传媒产业中的网络部分紧密相联系,使中国电影保持高度的新闻性、文化性与时尚性,成为“新闻富矿”、“大众话题”、“社会时尚”、“娱乐先锋”。
(四)不断改革电影发行和放映市场
要打破电影生产、发行、放映业目前存在的脱节和对立状态,应该继续鼓励和支持电影业各个环节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形成制片与发行、放映利益共同体,逐步实现“影、视、录一体化,制作、发行、放映一条龙”的目标。不断推进院线改革,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强化中国电影的发行能力。政府应该逐渐有限度地向外资开放发行领域,改变进口影片的垄断发行方式,鼓励形成多元投资的以发行为中心的大型投资—制作—发行一条龙的电影企业或者媒介集团,提高中国电影海外市场发行和多媒体渠道扩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中国电影产业链条中的“腰”的硬度。
(五)不断加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
要积极创造和培育国内市场,扩充市场容量。要抓住国际社会渴望了解中国的历史机遇,扩大中国电影的海外宣传力度,开发海外电影市场,积极争取电影二级市场,包括复映市场、电视播映、音像制品和其他附属产品的开发,同时注意把握国内电影与国际电影竞争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巴里·利特曼.大电影产业.尹鸿等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孙献韬,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5]张虹远.对外开放,对内放开——中国电影繁荣发展之路[J].中国电影市场,2005,(9).
[6]边涛.数字电影在中国呈燎原之势[J].综艺,2005,(11).
2002年这个千年难遇的好年头,对于香港电影来说,却是一个厄运年,本土票房收入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冰点。贺岁片被《魔戒首部曲》拔得头筹,暑期档被《蜘蛛侠》《未来报告》《黑衣人2》等好莱坞影片抢占花魁。无论黄金档期还是淡期,港片都破纪录地被外国影片全线压制。截止到2002年8月20日,香港本地电影上映不足40部,暑期票房总收入只有7500多万港币,相比2001年同期17000多万港币的票房下跌了56%。票房前10名中,港片只占4个,不仅比例是近年来最少的一次,而且没有一部进入前三名,绝大部分港产片都只是昙花一现。香港电影本土市场已经如履薄冰,到了关系生存的严峻时刻。
表12002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票房冠军周数
《我左眼见到鬼》(银河映像)520001
《绝世宝贝》(一百年)418522
《天脉传奇》(浩瀚)411031
《这个夏天有异性》(寰亚)4946
《悭钱家族》(寰宇)5842
《幽灵人间2:鬼味人间》(寰亚)3528
《枕边凶灵》2258
《香港有个好莱坞》337
《心慌方》(安乐)316
注释:
①表1、表2、表3、表4数据均来自(汉电影网站),4表均由笔者编选制作。
表22001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票房冠军周数
《少林足球》(星辉海外有限公司)1060443
《瘦身男女》(一百年)74033
《全职杀手》(天幕)425501
《同居密友》(电影动力)41819
《蜀山》(中国星)31162
《愿望树》(东方)2740
《吧啦吧啦樱花》(嘉禾)3675
《买凶拍人》(嘉禾)3171
《七号差馆》(东方)1150
就表1、表2来看,虽然同样的暑期档(7月1日—9月1日),两个年度进入每周十大卖座排行榜内的港片数量基本一致,但票房成绩却相差很远。如此大幅度的票房滑落是史无前例的。2002年之前,好莱坞电影在许多国家囊括了50%到90%比例不等的市场份额,但独独在香港颇受冷遇,票房占有率不及香港本土电影的1/3。据统计,1970年至2001年31年间的香港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平均票房收入从未压倒过港片,占有量少于总票房的三成。在每一年的票房“十大”或“二十大”影片中,港产片也都是占尽优势。1981年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RaidersoftheLostArk)打不过香港影片《人吓人》、《投奔怒海》,票房排名第16位;1989年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美国影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WhoFramedRogerRabbit?),香港票房不及王晶《赌神》的1/3。即使在1993年以后政治因素一定程度影响香港电影产量的情况下,虽然好莱坞在港境遇略有改善,但票房占有率也绝对达不到50%。
为什么2002年暑期会走到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呢?或许2001年暑期市场的火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外国劲敌所致?为廓清这层疑义,我们可以考量以下数据:
表32002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蜘蛛侠》(Spider-Man)72900
《未来报告》(MinorityReport)52253
《黑衣人》(MenInBlack2)42052
《精灵鼠小弟2》(StuartLittle2)3925
《星际宝贝》(Lilo&Stitch)5859
表42001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珍珠港》(PearlHarbor)62421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41841
《盗墓者罗拉》(TombRaider)41625
《尖峰时刻2》(RushHour2)41329
《侏罗纪公园3》(JurassicPark3)21007
两个年度登香港暑期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基本水准、国际声誉、市场竞争力都旗鼓相当,这从大都在3000万港币内上下浮动的票房数据中可清晰得到印证。但为何本土市场会落得如此迥然不同的境遇呢?
二、香港电影产业:多重危机
这种滑坡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下半期。港片一直以应接不暇的姿态展现于东南亚、韩日及欧美市场,不仅票房一路飙升,而且还成功构建出全球华语电影的市场网络。但高速增长的票房背后,却根基不稳。从1993年以来,香港电影市场开始出现较大跌幅,直至1999年。其间不仅每年跌幅依次为7.58%、15.06%、19.34%、12.65%、21.4%、22.34%、22.34%,[1](P8)而且1999年票房与1992年相比跌了近一半。其后以《少林足球》为代表略有回升,但2002年却又跌到最冰点。这种连续多年跌落又瞬间回光返照的市场状况,隐藏着莫大的危机:
(1)资本危机金融风暴以后,东南亚电影市场严重萎缩,以往源源不断流入香港影坛的台湾、马来西亚等资金锐减八成。以往平均每部港片制作费有1500万港币,年产200部,所需资金为30亿港币,而现在年产120部资金总共才8亿港币,平均每部暴跌至700万。制片人只能采取大幅度降低成本、粗制滥造的生产方式,继而又带来恶性循环。
(2)行业危机观众的欣赏口味不断现代化,喜剧片、动作片等类型已受一定程度的唾弃。大规模工厂流水线式粗制滥造的劣质影片也趟浑了整个香港电影产业,港片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入水准低下、市场萎缩、观众不买账,进而无法再生产的恶性圈套中。从业人员从高峰期的五万多人锐减到2002年的数千人。另外,全行业没有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控制电影成本,庞大超支为正常现象,一旦市场出现滑落,便很难适应。整个电影行业呈现出严峻的生存危机。
(3)卖埠危机没有完整的卖埠市场网络,这是香港电影的致命弱点。除了像嘉禾集团这样规模巨大、又不断有电影发行、并有足够资源发掘外埠市场的少数大公司之外,绝大多数香港电影投资者都局限于东南亚市场。当这些市场萎缩,多数小公司开拍新片就没有可能,即使能开拍,也只能以低成本制作的方式,降低质量。同时港产电影越是不景气,人才越是外流,台前幕后的优秀人才纷纷到海外,再回来帮助外国电影分占港片市场,令本土电影卖埠市场雪上加霜。
危机的产生,源于最本质的香港电影产业制度。
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大公司主宰的垂直统合模式
电影生产投资大、赚钱快。但单部电影公映寿命较短,不仅赚的是小钱,而且还有发行放映部门的利益分成。所以为保证票房收益,必须选择合适的档期在多条院线同时上映,这就需要建立电影流通的畅销渠道。目前香港电影产业已形成由大公司垂直统合的运作模式,也即: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甚至后期电影产品的开发等所有环节,均由大公司一手包办。大公司以实力投资拍摄,丰富创作;自行建立影院,掌握发行;并且收购一系列影院形成强大的独立院线系统,保证影片畅销无阻。
这种大公司主宰的产业经营模式,不是现代市场体制自觉选择的结果,但的确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最典型的就是“邵氏”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与“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两雄对峙,发展为60年代国语片主导力量,再到70年代开创国、粤语电影并行的集团式局面,一直鹤立鸡群;直到“嘉禾电影公司”成立并启用李小龙和许冠文主演一系列的真功夫片和市民喜剧片,才遇到相应的对手。80年代,以高卖座纪录起步的“新艺城电影公司”,和接手邵氏电影院线的“德宝电影公司”,与以《杀手壕》《炮弹飞车》等影片推向国际国内发展的嘉禾公司并列成为香港制片界鼎足三势力。90年代,向华强兄弟“永盛电影公司”因《赌神》《逃学威龙》《鹿鼎记》等高票房电影而最具影响力。另有在港经营“东方院线”、在台经营“国片院线”的“东方电影公司”,以及原有“长城”“凤凰”“新联”和新成立的“中原影业公司”合并成的中资机构“银都机构有限公司”。香港电影史上诸如李小龙《精武门》、成龙《警察故事》等绝大多数有较高艺术水准和独特创意构思的大制作,开创时代潮流的影片和导演,基本都出自大公司,它们的成就基本上显现了香港电影的成就。
这种垂直统合的产业经营模式,决定了香港电影采用院线制排片,不可避免垄断的出现。首先,院线制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票房。全港拥有三条以上的电影院线,每条院线基本上都超过20家影院,并渗透到每一个有黄金卖点的商业角落。这样在推向市场时,就能形成排山倒海的集团式效应,最大程度地保证观影人次和商业票房。其次,院线制排片有优先权。拥有院线所有权的大公司电影可获得优先排映权,并一般占据着整年的黄金档期,剩下的淡期才会让给被认为能赚钱的独立制片公司的影片。再次,院线制排片有严格的档期观念。一般农历新年、圣诞、暑期等黄金档都会让给成龙、周星驰等巨星作品或者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喜剧片,其他稍微不重要的档期也都排映明星主打的动作、喜剧、枪战等类型片,最差档期安排的也必须是有一定票房号召力、至少保证回收成本的影片。
院线制也决定了严格的票房机制。上世纪60年代,香港西片院线商就开始建立行内互通票房机制,每天以手写或英文打字印刷成单张,供各戏院、行家参考。70年代初,《娱乐影讯》的出现,使得电影票房开始有了完整的数据纪录,兼有外语片、港产片数字,稍后又出现十大票房排行,比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同类数据更为完整,为香港电影建立了良好的票房制度。90年代初,香港电影开始以电脑联网系统售票和出版票房,走向了精确化。每条院线都有极强的自觉性,不会产生诸如国内影院偷漏瞒报票房的事情,因为发行公司有一整套严格的查核程序,而且多条院线竞争也很激烈。
(二)海外市场的强烈依存性
香港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从1923年黎民伟制作第一部香港本土的剧情长片《胭脂》开始就已经确立了海外市场为本位的观念。只有依赖海外电影市场才能保有生存空间,是香港电影独一无二的产业特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香港电影虽然制作技术和质量都比不过当时华语电影中心上海,但凭借粤语方言的优势在南洋大受欢迎。此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直是香港电影的生存命脉。五六十年代,邵氏和电懋两家公司在东南亚有完善的发行网和院线,令香港达到全盛,年产300多部。当时流行的“卖片花”制度,即预先出售电影制成后的版权或上映权以筹集资金拍戏,也极大地推动香港电影以工厂流水线方式粗劣生产。70年代,李小龙真功夫电影带动了欧洲、美洲及非洲等市场,海外市场由原先的20多个国家迅即增长到80多个国家。同时海外市场的消费刺激也促使嘉禾公司采取重质不重量的制片策略,又资助独立公司拍片来满足不同院线需求,这种做法直接推动了独立制片人制度的兴起,更成为日后香港电影生产的主要模式。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电影生存依赖的主要还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市场,并所占出口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台湾市场几乎与本地市场占有同等地位,因为台湾政府出于政治考虑一律给予港片国产片待遇。海外市场的红火也带动了本地市场,港产片在本地收入不断超越外国影片。90年代,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导致东南亚、韩日等市场的萎缩,着实给香港电影带来了危机。于是电影生产更多地受制于海外市场,特别是台湾市场,因为台湾卖埠足以支撑港产片创作。
从有完整票房纪录的1971年开始至今,外埠市场都占港产片总收入的2/3以上,外埠市场决定了香港电影的走向和起跌。海外市场的依存性太强,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明星制的建立、题材类型的创作等特点,以及港产影片海外销售的“华人网络”,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直接形成了不重视剧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两个致命的产业经营弱点。
(三)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
海外市场需求的庞大和口味的杂陈,促使香港电影产业很大程度上沦落为商业利益驱动下的一条影像机械工业流水线,很大程度决定了香港电影生产的随意性,也决定了香港电影不科学不规范的产业化轨迹。它不可能像好莱坞电影那样采取严格的“制片人中心”制度,由既懂电影又懂市场的制片人依据扎实的剧本来选择合适的创作班子,而是采用了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
在香港电影的整个创作过程非常简单随意,导演成为创作的核心元素。一个拍片计划通常始于导演的一个意念,几个人随意一聊剧本就差不多了,然后再由专业编剧形成完整的文学剧本。甚至在还没有成型剧本的情况下,导演就开始寻找投资,一般稍有名气的导演只要有创意、故事、明星,很多时候当天就可以拍板确切的资金投入。再遇上徐克、王晶、成龙、洪金宝这样有票房影响力的导演或监制,资金就更不成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拍摄,剧本是否完整严谨已经不重要了,导演可以随意地操刀,反正只要拍出来,海外卖埠就万事大吉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短平快的生产节奏中,许多知名导演难免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因此这种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很多情况下也粗制滥造出低劣影片,最后积少成多地形成港产电影创作的恶性循环。
应该说,在产业化轨道上,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是畸形产物。香港电影需要有既懂市场,又能判断剧本好坏、导演能力、市场路线和投资额度的优秀制片人。著名导演吴思远说,导演中心制下的电影业成功是偶然的,而制片人中心制下的电影业成功才是必然的。
三、香港电影产业:发展策略
产业制度先天存在的种种劣势,早就彰显出香港电影产业亟待拯救的必然趋势。但发展策略究竟如何定位?我们不妨考察以下三部影片的运作实况。
2000年李安执导的影片《卧虎藏龙》,尝试集合了来自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北京华亿亚联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和英国联华影视公司等国内外巨额资金,“国际资金联盟”的投资方式使它顺利进入多个国家的主流商业电影发行渠道,而奥斯卡则进一步为其国际市场的畅通无阻提供了催化剂。
2002年暑期,杨紫琼、鲍德熹主创的《天脉传奇》继续国际融资道路,高达20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得到应有的回报。上映四星期,香港票房攀升至1100万港币,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有千万元票房进账,特别在国内形势大好,公映首场票房超过30万,五天票房达1000万,超过前三地票房的总和,之后接着一路飙升,9月初逼近2500万。
还有近期公映的创亚洲电影先河的大制作、高水准三段式鬼片《三更》,集结了香港才气导演陈可辛、以《茅趸王》成名的韩国精英导演金如云(KimJee-Woon)和以《鬼妻》、《晚娘》等影片闻名全球的泰国王牌导演朗斯尼美毕达(NonzeeNimibutr),不仅以高票房成功攻克三地本土市场,而且还以“亚洲集团式”的态势胜利进军西方主流商业电影渠道。
如此显著骄人的成绩,着实可以为目前的香港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以争取国际融资和发展“多国资金联盟”作为产业调整的首要发展策略
目前香港电影业一蹶不振,主要是缺乏投资者。诚如著名导演陈可辛倡议的那样,香港可以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制作影片,大家共组摄制队伍,分摊制作费用,独享本地发行的收益。这种方式既将单个公司投资电影的风险降低,而且充足的制作经费也能保证作品的质量,这样在票房方面就不会像以往那样风险太大。同时摄制组的“多国部队化”,也能更加促进各国电影业的交流,提高电影制作水平,甚至能发现更多更新的产业商机。另外,国际融资和“多国资金联盟”的运作模式,往往能保证影片的大投入和大制作,进而保证影片艺术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大制作占市场比例高,往往可以左右市场,这对于香港电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据记载,在整个香港电影发展史的各阶段,每每有大制作出现,大制作多,往往就代表兴盛期。从1970年至今的近30部最卖座电影的票房收入,大制作的影片数超过50%。而近几年来,投资超千万的香港电影轻易不敢开拍,也印证着香港电影市场的萎缩。因此争取国际合作的大制作影片,可以说是解决资本危机的最上上之选。
香港影业协会已计划将“香港电影融资论坛”建成永久组织,定期邀请全球近20个国家的电影公司和投资电影的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参加,希望协助香港电影界了解融资渠道和寻求国际资金。
(二)注重影片质量,从本质上解决行业危机
在最辉煌的20世纪80年代,亚洲各国尤其是东南亚都争相购买港产片,用港产片来作为支撑本国票房收入的主要支柱;但如今,港产片已经变成了“票房毒药”。两者间天壤之别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港产片整体粗制滥造和质量低劣,这种大批量生产的“七日鲜”、“十日鲜”媚俗影片,在争取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受到市场的排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积累成海外市场化整为零、港片无人光顾的恶性现象。
为从根本上解决香港电影行业危机,香港电影产业发展必须做到两点,即:坚决反对和屏弃粗制滥造、重量不重质的生产状况,首先从剧作开始注重、并大幅度地提高影片质量,要培养优秀制片人中心制度,以多部优质影片的个案信誉为契机来慢慢夺回港产片原有的海外市场。同时也要加强行业自身本土性文化观念和民族化身份认同意识,各大集团公司要自觉地规划产业化进程,积极整合有效的国际化运行策略,促使整体行业素质上升。
(三)建立起现代完整的、产业规划下的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
市场是电影产业的生命。不像美国、印度、日本等世界主要电影制作中心都有很庞大的本土市场作为后盾,香港先天不足,人口不过日本的1/20,本土市场固然重要,但单靠本土市场实在是不足以支撑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因此香港电影产业必须改变没有完整市场网络的致命劣势,在影片质量普遍提高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银幕营销、电视营销、家庭影院、网络营销和相关商品开发等“五位一体”的科学营销构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完整的、产业规划下的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保证本港电影的畅销无阻,从而更好地推动香港电影产业向正规化、市场化、全球化发展。
(四)法律法规、电影政策的进一步扶持
2002年这个千年难遇的好年头,对于香港电影来说,却是一个厄运年,本土票房收入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冰点。贺岁片被《魔戒首部曲》拔得头筹,暑期档被《蜘蛛侠》《未来报告》《黑衣人2》等好莱坞影片抢占花魁。无论黄金档期还是淡期,港片都破纪录地被外国影片全线压制。截止到2002年8月20日,香港本地电影上映不足40部,暑期票房总收入只有7500多万港币,相比2001年同期17000多万港币的票房下跌了56%。票房前10名中,港片只占4个,不仅比例是近年来最少的一次,而且没有一部进入前三名,绝大部分港产片都只是昙花一现。香港电影本土市场已经如履薄冰,到了关系生存的严峻时刻。
表12002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票房冠军周数
《我左眼见到鬼》(银河映像)520001
《绝世宝贝》(一百年)418522
《天脉传奇》(浩瀚)411031
《这个夏天有异性》(寰亚)4946
《悭钱家族》(寰宇)5842
《幽灵人间2:鬼味人间》(寰亚)3528
《枕边凶灵》2258
《香港有个好莱坞》337
《心慌方》(安乐)316
注释:
①表1、表2、表3、表4数据均来自(汉电影网站),4表均由笔者编选制作。
表22001年7月1日—9月1日,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数据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票房冠军周数
《少林足球》(星辉海外有限公司)1060443
《瘦身男女》(一百年)74033
《全职杀手》(天幕)425501
《同居密友》(电影动力)41819
《蜀山》(中国星)31162
《愿望树》(东方)2740
《吧啦吧啦樱花》(嘉禾)3675
《买凶拍人》(嘉禾)3171
《七号差馆》(东方)1150
就表1、表2来看,虽然同样的暑期档(7月1日—9月1日),两个年度进入每周十大卖座排行榜内的港片数量基本一致,但票房成绩却相差很远。如此大幅度的票房滑落是史无前例的。2002年之前,好莱坞电影在许多国家囊括了50%到90%比例不等的市场份额,但独独在香港颇受冷遇,票房占有率不及香港本土电影的1/3。据统计,1970年至2001年31年间的香港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的平均票房收入从未压倒过港片,占有量少于总票房的三成。在每一年的票房“十大”或“二十大”影片中,港产片也都是占尽优势。1981年斯皮尔伯格的《夺宝奇兵》(RaidersoftheLostArk)打不过香港影片《人吓人》、《投奔怒海》,票房排名第16位;1989年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美国影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WhoFramedRogerRabbit?),香港票房不及王晶《赌神》的1/3。即使在1993年以后政治因素一定程度影响香港电影产量的情况下,虽然好莱坞在港境遇略有改善,但票房占有率也绝对达不到50%。
为什么2002年暑期会走到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呢?或许2001年暑期市场的火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外国劲敌所致?为廓清这层疑义,我们可以考量以下数据:
表32002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蜘蛛侠》(Spider-Man)72900
《未来报告》(MinorityReport)52253
《黑衣人》(MenInBlack2)42052
《精灵鼠小弟2》(StuartLittle2)3925
《星际宝贝》(Lilo&Stitch)5859
表42001年7月1日—9月1日,外国影片在港票房数据(前五位)
片名上映周数票房累计(单位:万港币)
《珍珠港》(PearlHarbor)62421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41841
《盗墓者罗拉》(TombRaider)41625
《尖峰时刻2》(RushHour2)41329
《侏罗纪公园3》(JurassicPark3)21007
两个年度登香港暑期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基本水准、国际声誉、市场竞争力都旗鼓相当,这从大都在3000万港币内上下浮动的票房数据中可清晰得到印证。但为何本土市场会落得如此迥然不同的境遇呢?
二、香港电影产业:多重危机
这种滑坡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下半期。港片一直以应接不暇的姿态展现于东南亚、韩日及欧美市场,不仅票房一路飙升,而且还成功构建出全球华语电影的市场网络。但高速增长的票房背后,却根基不稳。从1993年以来,香港电影市场开始出现较大跌幅,
直至1999年。其间不仅每年跌幅依次为7.58%、15.06%、19.34%、12.65%、21.4%、22.34%、22.34%,[1](P8)而且1999年票房与1992年相比跌了近一半。其后以《少林足球》为代表略有回升,但2002年却又跌到最冰点。这种连续多年跌落又瞬间回光返照的市场状况,隐藏着莫大的危机:
(1)资本危机金融风暴以后,东南亚电影市场严重萎缩,以往源源不断流入香港影坛的台湾、马来西亚等资金锐减八成。以往平均每部港片制作费有1500万港币,年产200部,所需资金为30亿港币,而现在年产120部资金总共才8亿港币,平均每部暴跌至700万。制片人只能采取大幅度降低成本、粗制滥造的生产方式,继而又带来恶性循环。
(2)行业危机观众的欣赏口味不断现代化,喜剧片、动作片等类型已受一定程度的唾弃。大规模工厂流水线式粗制滥造的劣质影片也趟浑了整个香港电影产业,港片在不知不觉中被打入水准低下、市场萎缩、观众不买账,进而无法再生产的恶性圈套中。从业人员从高峰期的五万多人锐减到2002年的数千人。另外,全行业没有一套完整的会计制度控制电影成本,庞大超支为正常现象,一旦市场出现滑落,便很难适应。整个电影行业呈现出严峻的生存危机。
(3)卖埠危机没有完整的卖埠市场网络,这是香港电影的致命弱点。除了像嘉禾集团这样规模巨大、又不断有电影发行、并有足够资源发掘外埠市场的少数大公司之外,绝大多数香港电影投资者都局限于东南亚市场。当这些市场萎缩,多数小公司开拍新片就没有可能,即使能开拍,也只能以低成本制作的方式,降低质量。同时港产电影越是不景气,人才越是外流,台前幕后的优秀人才纷纷到海外,再回来帮助外国电影分占港片市场,令本土电影卖埠市场雪上加霜。
危机的产生,源于最本质的香港电影产业制度。
具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大公司主宰的垂直统合模式
电影生产投资大、赚钱快。但单部电影公映寿命较短,不仅赚的是小钱,而且还有发行放映部门的利益分成。所以为保证票房收益,必须选择合适的档期在多条院线同时上映,这就需要建立电影流通的畅销渠道。目前香港电影产业已形成由大公司垂直统合的运作模式,也即: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甚至后期电影产品的开发等所有环节,均由大公司一手包办。大公司以实力投资拍摄,丰富创作;自行建立影院,掌握发行;并且收购一系列影院形成强大的独立院线系统,保证影片畅销无阻。
这种大公司主宰的产业经营模式,不是现代市场体制自觉选择的结果,但的确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最典型的就是“邵氏”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与“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两雄对峙,发展为60年代国语片主导力量,再到70年代开创国、粤语电影并行的集团式局面,一直鹤立鸡群;直到“嘉禾电影公司”成立并启用李小龙和许冠文主演一系列的真功夫片和市民喜剧片,才遇到相应的对手。80年代,以高卖座纪录起步的“新艺城电影公司”,和接手邵氏电影院线的“德宝电影公司”,与以《杀手壕》《炮弹飞车》等影片推向国际国内发展的嘉禾公司并列成为香港制片界鼎足三势力。90年代,向华强兄弟“永盛电影公司”因《赌神》《逃学威龙》《鹿鼎记》等高票房电影而最具影响力。另有在港经营“东方院线”、在台经营“国片院线”的“东方电影公司”,以及原有“长城”“凤凰”“新联”和新成立的“中原影业公司”合并成的中资机构“银都机构有限公司”。香港电影史上诸如李小龙《精武门》、成龙《警察故事》等绝大多数有较高艺术水准和独特创意构思的大制作,开创时代潮流的影片和导演,基本都出自大公司,它们的成就基本上显现了香港电影的成就。
这种垂直统合的产业经营模式,决定了香港电影采用院线制排片,不可避免垄断的出现。首先,院线制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票房。全港拥有三条以上的电影院线,每条院线基本上都超过20家影院,并渗透到每一个有黄金卖点的商业角落。这样在推向市场时,就能形成排山倒海的集团式效应,最大程度地保证观影人次和商业票房。其次,院线制排片有优先权。拥有院线所有权的大公司电影可获得优先排映权,并一般占据着整年的黄金档期,剩下的淡期才会让给被认为能赚钱的独立制片公司的影片。再次,院线制排片有严格的档期观念。一般农历新年、圣诞、暑期等黄金档都会让给成龙、周星驰等巨星作品或者老少皆宜的合家欢喜剧片,其他稍微不重要的档期也都排映明星主打的动作、喜剧、枪战等类型片,最差档期安排的也必须是有一定票房号召力、至少保证回收成本的影片。
院线制也决定了严格的票房机制。上世纪60年代,香港西片院线商就开始建立行内互通票房机制,每天以手写或英文打字印刷成单张,供各戏院、行家参考。70年代初,《娱乐影讯》的出现,使得电影票房开始有了完整的数据纪录,兼有外语片、港产片数字,稍后又出现十大票房排行,比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同类数据更为完整,为香港电影建立了良好的票房制度。90年代初,香港电影开始以电脑联网系统售票和出版票房,走向了精确化。每条院线都有极强的自觉性,不会产生诸如国内影院偷漏瞒报票房的事情,因为发行公司有一整套严格的查核程序,而且多条院线竞争也很激烈。
(二)海外市场的强烈依存性
香港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从1923年黎民伟制作第一部香港本土的剧情长片《胭脂》开始就已经确立了海外市场为本位的观念。只有依赖海外电影市场才能保有生存空间,是香港电影独一无二的产业特征。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香港电影虽然制作技术和质量都比不过当时华语电影中心上海,但凭借粤语方言的优势在南洋大受欢迎。此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一直是香港电影的生存命脉。五六十年代,邵氏和电懋两家公司在东南亚有完善的发行网和院线,令香港达到全盛,年产300多部。当时流行的“卖片花”制度,即预先出售电影制成后的版权或上映权以筹集资金拍戏,也极大地推动香港电影以工厂流水线方式粗劣生产。70年代,李小龙真功夫电影带动了欧洲、美洲及非洲等市场,海外市场由原先的20多个国家迅即增长到80多个国家。同时海外市场的消费刺激也促使嘉禾公司采取重质不重量的制片策略,又资助独立公司拍片来满足不同院线需求,这种做法直接推动了独立制片人制度的兴起,更成为日后香港电影生产的主要模式。8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电影生存依赖的主要还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亚洲市场,并所占出口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台湾市场几乎与本地市场占有同等地位,因为台湾政府出于政治考虑一律给予港片国产片待遇。海外市场的红火也带动了本地市场,港产片在本地收入不断超越外国影片。90年代,金融危机等众多因素导致东南亚、韩日等市场的萎缩,着实给香港电影带来了危机。于是电影生产更多地受制于海外市场,特别是台湾市场,因为台湾卖埠足以支撑港产片创作。
从有完整票房纪录的1971年开始至今,外埠市场都占港产片总收入的2/3以上,外埠市场决定了香港电影的走向和起跌。海外市场的依存性太强,直接导致了香港电影明星制的建立、题材类型的创作等特点,以及港产影片海外销售的“华人网络”,同时也产生了负面效应,直接形成了不重视剧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两个致命的产业经营弱点。
(三)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
海外市场需求的庞大和口味的杂陈,促使香港电影产业很大程度上沦落为商业利益驱动下的一条影像机械工业流水线,很大程度决定了香港电影生产的随意性,也决定了香港电影不科学不规范的产业化轨迹。它不可能像好莱坞电影那样采取严格的“制片人中心”制度,由既懂电影又懂市场的制片人依据扎实的剧本来选择合适的创作班子,而是采用了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
在香港电影的整个创作过程非常简单随意,导演成为创作的核心元素。一个拍片计划通常始于导演的一个意念,几个人随意一聊剧本就差不多了,然后再由专业编剧形成完整的文学剧本。甚至在还没有成型剧本的情况下,导演就开始寻找投资,一般稍有名气的导演只要有创意、故事、明星,很多时候当天就可以拍板确切的资金投入。再遇上徐克、王晶、成龙、洪金宝这样有票房影响力的导演或监制,资金就更不成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拍摄,剧本是否完整严谨已经不重要了,导演可以随意地操刀,反正只要拍出来,海外卖埠就万事大吉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短平快的生产节奏中,许多知名导演难免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因此这种随意性较强的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很多情况下也粗制滥造出低劣影片,最后积少成多地形成港产电影创作的恶性循环。
应该说,在产业化轨道上,导演中心制生产模式是畸形产物。香港电影需要有既懂市场,又能判断剧本好坏、导演能力、市场路线和投资额度的优秀制片人。著名导演吴思远说,导演中心制下的电影业成功是偶然的,而制片人中心制下的电影业成功才是必然的。
三、香港电影产业:发展策略
产业制度先天存在的种种劣势,早就彰显出香港电影产业亟待拯救的必然趋势。但发展策略究竟如何定位?我们不妨考察以下三部影片的运作实况。
2000年李安执导的影片《卧虎藏龙》,尝试集合了来自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北京华亿亚联影视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和英国联华影视公司等国内外巨额资金,“国际资金联盟”的投资方式使它顺利进入多个国家的主流商业电影发行渠道,而奥斯卡则进一步为其国际市场的畅通无阻提供了催化剂。
2002年暑期,杨紫琼、鲍德熹主创的《天脉传奇》继续国际融资道路,高达20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得到应有的回报。上映四星期,香港票房攀升至1100万港币,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有千万元票房进账,特别在国内形势大好,公映首场票房超过30万,五天票房达1000万,超过前三地票房的总和,之后接着一路飙升,9月初逼近2500万。
还有近期公映的创亚洲电影先河的大制作、高水准三段式鬼片《三更》,集结了香港才气导演陈可辛、以《茅趸王》成名的韩国精英导演金如云(KimJee-Woon)和以《鬼妻》、《晚娘》等影片闻名全球的泰国王牌导演朗斯尼美毕达(NonzeeNimibutr),不仅以高票房成功攻克三地本土市场,而且还以“亚洲集团式”的态势胜利进军西方主流商业电影渠道。
如此显著骄人的成绩,着实可以为目前的香港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一)以争取国际融资和发展“多国资金联盟”作为产业调整的首要发展策略
目前香港电影业一蹶不振,主要是缺乏投资者。诚如著名导演陈可辛倡议的那样,香港可以联合多个国家共同制作影片,大家共组摄制队伍,分摊制作费用,独享本地发行的收益。这种方式既将单个公司投资电影的风险降低,而且充足的制作经费也能保证作品的质量,这样在票房方面就不会像以往那样风险太大。同时摄制组的“多国部队化”,也能更加促进各国电影业的交流,提高电影制作水平,甚至能发现更多更新的产业商机。另外,国际融资和“多国资金联盟”的运作模式,往往能保证影片的大投入和大制作,进而保证影片艺术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同时大制作占市场比例高,往往可以左右市场,这对于香港电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据记载,在整个香港电影发展史的各阶段,每每有大制作出现,大制作多,往往就代表兴盛期。从1970年至今的近30部最卖座电影的票房收入,大制作的影片数超过50%。而近几年来,投资超千万的香港电影轻易不敢开拍,也印证着香港电影市场的萎缩。因此争取国际合作的大制作影片,可以说是解决资本危机的最上上之选。
香港影业协会已计划将“香港电影融资论坛”建成永久组织,定期邀请全球近20个国家的电影公司和投资电影的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参加,希望协助香港电影界了解融资渠道和寻求国际资金。
(二)注重影片质量,从本质上解决行业危机
在最辉煌的20世纪80年代,亚洲各国尤其是东南亚都争相购买港产片,用港产片来作为支撑本国票房收入的主要支柱;但如今,港产片已经变成了“票房毒药”。两者间天壤之别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港产片整体粗制滥造和质量低劣,这种大批量生产的“七日鲜”、“十日鲜”媚俗影片,在争取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受到市场的排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积累成海外市场化整为零、港片无人光顾的恶性现象。
为从根本上解决香港电影行业危机,香港电影产业发展必须做到两点,即:坚决反对和屏弃粗制滥造、重量不重质的生产状况,首先从剧作开始注重、并大幅度地提高影片质量,要培养优秀制片人中心制度,以多部优质影片的个案信誉为契机来慢慢夺回港产片原有的海外市场。同时也要加强行业自身本土性文化观念和民族化身份认同意识,各大集团公司要自觉地规划产业化进程,积极整合有效的国际化运行策略,促使整体行业素质上升。
(三)建立起现代完整的、产业规划下的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
市场是电影产业的生命。不像美国、印度、日本等世界主要电影制作中心都有很庞大的本土市场作为后盾,香港先天不足,人口不过日本的1/20,本土市场固然重要,但单靠本土市场实在是不足以支撑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
因此香港电影产业必须改变没有完整市场网络的致命劣势,在影片质量普遍提高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银幕营销、电视营销、家庭影院、网络营销和相关商品开发等“五位一体”的科学营销构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现代完整的、产业规划下的海内外市场买埠网络,保证本港电影的畅销无阻,从而更好地推动香港电影产业向正规化、市场化、全球化发展。
(四)法律法规、电影政策的进一步扶持
近年来港产片市场急剧萎缩,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盗版的猖獗。这点尚需要政府部门的进一步扶持,既要大力加快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的完善步骤和执法力度,进一步促进管理体制的明晰化、合理化和有效化,还要在具体政策上向电影产业进一步倾斜,给予资金或其他相关方面的支持。
以上香港电影2002年暑期票房价值的大幅度滑坡的教训及其走出困境的应因对策,对大陆电影不无借鉴。
收稿日期:2002-11-05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具有不可分割性,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电信产业提出了竞争压力和挑战。经济全球化要求熟知国际惯例与规则,同时也给其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着通信全球化
中国加入WTO,按照WTO电信基础谈判协议,承诺对国外放开电信市场,世界通信市场开放的大潮在21世纪不可阻挡。而在通信业中,电信业发展最快,前景最好,发达国家通信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资金技术实力,加紧向发展中国家渗透,抢占市场。它们为了进一步促进全球电信市场的开放,在其他国家积极推行与本国政策标准相一致的电信政策,以加快全球电信市场一体化的步伐。总之,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通信全球化,目前全球电信重组和兼并浪潮风起云涌,已是不争的事实。
经济全球化带来电信企业部分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产业的全球化,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近四万家,其设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有25万家。他们控制了世界生产的1/3以上世界贸易的2/3,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的4/5,世界技术成果转让的9/10以上。跨国公司使商品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金融国际化发展到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中国加入WTO,而任何国家只在WTO基础电信协议上签字后,电信行业就必须以“合理,透明、客观、公正”的原则开放本国电信业务,保证预定业务的所有供应者都能公平接入和利用公共电信网与业务网。这样,电信就由过去一直被认为是“自然垄断”的产业跃变为竞争行业。政府管制逐渐放宽竞争机制得以引入。竞争的全球化意味着中国电信要承受外国竞争的压力,要参与外国跨国公司竞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近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通信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通信市场潜力巨大,无疑成为国外众多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方面有较大优势的通信企业竞争的重点。可以预见,入世后,中国电信业首当其冲,面临巨大的竞争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带来顾客和市场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生产和商品国际化,进一步促进市场全球化和顾客全球化。由于各主要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各国政府对外产品进口及外国公司直接投资限制放宽。据统计,目前世界贸易总额已达11万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35%左右。随着市场的全球化,世界各国消费者的需求日益趋同,通信产业市场和消费更加明显。随着国内通信市场的国际化,我国通信企业必须加入国际通信的总体大循环,经受国际跨国通信巨头的挑战。所以,我国通信业特别是电信业要放眼全球,强化市场营销创新战略,才能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截止到2001年9月,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完成291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
其中,电信业务收入完成2575.5亿元,增长12.5%,增幅进一步回落。各大电信公司中,中国电信完成1342.5亿元,增长5.7%;中国移动完成978.1亿元,增长19.6%;中国联通完成244.8亿元,增长53%。
全国电话用户新增7372万户,用户总数突破3亿,达到3.03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2807.6万户,达到1.72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新增4564.4万户,达到1.31亿户。互联网注册用户新增550.6万户,达到1402.4万户。无线寻呼业务继续下滑,用户减少657.4万户,用户总数减少到4206.7万户。
全国新增长话业务电路77.8万路,达到343.5万路;新增长途光缆线路3.4万公里,达到31.9万公里,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30.5万公里;新增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1562.7万门,总容量达到1.95亿门;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6186.7万户,总容量达到.192亿户;新增IP网拨号服务器端口81万个,总容量达到150.7万个;新增宽带业务网端口4.2万个,总容量达到7.9万个。
网络业务正在成为电信产业新的增长点
据美国一家权威调查机构近期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因特网给美国经济注入3000亿美元的产值,并创造了120万个就业机会。为此,中国电信产业积极研发适合网络时代需求的产品,在接入网系统方面推出了数据接入复用器、灵活接入设备SCAPCM-II、HFC接入传输系统、31M/45M分复接设备,宽带同轴电缆,以适应宽带接入业务的市场需求。为了对用户进行全面的技术支撑,在无源光网、光交叉连接、光分插复用、光时分复用等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随着网络技术和设备的开发,2001年1-6月份,各类网络业务发展迅速,数据多媒体通信用户新增340.5万,达到684.2万,其中INTERNET拔号用户新增330.6万户,达到629.4万户,专线用户达到2.2万户。IP网端口数达到385.9万个,宽带网端口数达到28183个。
电信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困境。由于国家电信资费的调整,使初装费、入网费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7.7亿元,附加费减少了12亿元。加上其它资费下调及政策性负担等原因,企业减收因素明显增多,资金运转压力增大,特别是对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通信建设困难将更加突出。面对通信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电信产业更应加快建立全球化市场营销运作机制。
中国电信产业营销创新战略
理念创新,树立资源营销新理念
中国电信企业可利用自己强大的有形资源(包括科技资源、网络资源)和无形资源(包括商誉、口碑)大力开展资源营销。一方面,在巩固和发展传统业务基础上,充分开发增值业务;另一方面,利用中国电信业的网络资源优势,与移动通讯设备制造商、网络服务商、软件商和信息服务商连手开拓互连网业务,并向用户提供简便、快捷、满意的服务努力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奠定基础。产品创新,加入通信产品全球化市场竞争
对企业来说,产品是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的最重要的可控因素。企业要充分利用产品这个可控因素来刺激、激发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电信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开发特色通信产品和提供特色服务。一方面,应继续加强传统产品和业务使其向纵伸方向发展,拓宽市场范围和层次。如顺应绿色消费的时代潮流,全力开发绿色产品。并以客户为中心,着力开发中、低收入群体的客户群市场,满足不同消费层对电信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还要集中力量加快短信息,数据,传真业务等新业务的开发及来电显示、呼叫转移、呼叫等待等增值业务,最终满足用户的多层次需求并引导用户合理消费。另一方面,为了顺应通信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潮流,中国电信应立足于技术和产品和创新与开发,如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市场提供信息技术设备、信息服务、商务交易平台、全球性多媒体移动卫星通信技术、移方式数字通信网络等。
服务创新,实施顾客满意战略
通信企业的最大特点是生产和服务同时完成,没有用户就没有消费,因而通信业的营销要围绕用户展开,破除独家垄断,唯我独尊的思想,全方位为用户着想并为用户服务,真正实施顾客满意战略。
实施顾客满意战略,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观需要,是电信企业永恒的课题。电信业在追求规模扩大的同时,要想在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就必须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如开发增加服务种类,突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并在全面合作的基础上,建立与用户的通信服务关系。同时,还要狠抓当前服务热点与难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服务质量考核体系,健全企业内部服务规章制度,最终以服务创新赢得市场。
价格创新,实施弹性价格策略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电信企业本地电话月租费和本地通话费在世界范围内是比较低的。而与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美国国内长途的资费比较,我国国内长途资费已相当低,已基本没有降价空间。透过对发达国家的电信资费状况的研究,我们发现电信公司对外公布的“标准价”适用的用户群不是电信公司的绝大多数用户,而是那些使用频率低,使用量也很少的用户。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弹性价格在话务量营销中的积极作用,对于经常使用电信业务的用户,要相据使用频率和用量,采用不同于标准资费和资费方案,以鼓励用户多打、多用。具体来讲应作以下调整:
①调整总体结构,降低国际资费,提高本地通话费;对农村用户实施降低月租费等价指组合等策略。
②调整通话费结构,借鉴一些电信市场放开、竞争激烈的国家的经验,增加资费种类,并使之结构合理。如对经常使用的号码给予折扣价格;对大用户的折扣资费可实行捆绑性折扣资费和不同时段选择资费等。
③调整信息资源服务费,加快网络带宽的建设,降低网络信息服务费用,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
宣传和公共关系创新,树立中国电信新品牌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品牌以其独特魅力,可以超越国界和文化的障碍,吸引全球公民共同消费。现代企业竞争,已不再单纯是商品和服务的竞争,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的竞争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了信誉卓著的品牌,就等于有了市场竞争力,就意味着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对于电信企业除了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高技术设备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宣传和公共关系在营销中的创新作用,宣传和树立中国电信企业的新品牌。
①电信业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进行新业务介绍,向消费者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并进行品牌和形象宣传,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信誉。
②针对当前社会上消费者及新闻媒体对电信颇为关注的敏感问题,电信企业应面对现实,采取积极适当的途径与用户进行沟通,争取公众对企业的理解和支持,以便形成对电信业有利的舆论气氛,使企业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③电信企业应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希望工程、募捐救助等社会公益活动,在社会上树立起电信企业的良好形象。
④电信企业应积极参加国际竞争,通过在产品、服务、资本、技术、人才等领域与国际电信企业加强合作,在国际上树立起中国电信企业的良好形象。
电力产业在人类的发展中尤为重要。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人类进入了电力时代。电力的运用彻底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让人类生活更加便利,生产力大大提高。电力产业是能源产业的基础,其消费者是每一个人民和企业,而电力市场则是连接电力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重要纽带。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由于科技的发展,电力产业的经营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电力市场营销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因为体制改革及人员素质等原因,出现了一些不适应的当前经济环境的现象,严重缺乏忧患意识,电力市场营销突显出其重要性。本文针对国内外电力市场营销的现状对于本地区的营销目标和策略进行初步探索。
2本地区营销现状分析
现阶段电力营销状况面临着比较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还未得到解决。第一,管理方法陈旧,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压制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电力生产企业的管理手段落后。电力企业采用的管理方法陈旧,供销一体化的格局让企业的销售以生产决定销量,而不是以销售为基础,这是违背了销售策略的。而且按照生产来决定销量,还使员工的积极性大大降低。第二,电力市场营销不能对电力市场的开拓起到有效的作用。现代科技在如今的社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在电力产业中现代的技术支持系统的缺乏,使企业不能及时掌握用户用电的变化,用电设备的增减容量状况难以及时了解,对于用户生产经营情况同样难以反馈,因此对用电高峰发生的情况时间段掌握不充分,对客户用电潜力的开发深度也远远不足。当然除此之外,电力市场营销还有一些优势。首先是完善的生产管理规则。在电力的生产过程中为确保电网稳定、安全的运行,已经形成完善、严格的管理规则和程序,这为电力的供应和销售提供了可靠保证。而且现阶段电力供应产业在本地区仍属于垄断行业,而且电网的覆盖也越来越广,这使电力的消费人群扩大。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中更多专业技术人才的出现对电力的供应的完成提供了技术保障。
3国内外电力营销的主要方法分析
在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的主要方法是销售电能,回收电费。在市场营销中,由于电力销售不用担心缺少市场的问题,在电力市场中难以摆脱老大的观念,因此,售前、售后服务体系的发展是不完善的的,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电力的销售,导致客户的用电需求难以满足,给客户带来不便。而且在销售中对于服务的意识较低,不能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欧洲电力市场,各个国家都坚持消费者的利益至上的原则,让消费者享受低电价的实惠的同时还能够得到优质的服务。国外的电力市场竞争较激烈,消费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任意选择电力供应商,这促使电力销售不得不更多考虑其他方面。国外电力营销注重客户的满意率,因此他们对于员工的要求格外严格。他们会定时对客服人员进行绩效考核,还会对其职业知识进行考试,评价客服人员和顾客对话的内容。
4结论
关键词:精神产业民营文化企业文化资源文化产业链
一、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上世纪初。它最初出现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Industry,汉语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完全有不同的理解。本论文从四维文明划分的角度认识文化产业的精神属性,以区别于认为文化产业只是文化艺术产业或创意产业的狭隘认识。
自从梁启超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分以来,关于两个文明建设的论述越来越多。但是仅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维文明不足以概括人类文明全貌,一些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曾经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分野,也有人把人类文明区分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个层面,最为流行的是就人类文明的主干部分简单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板块。其实,人类始终生存于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对立统一体系之中,人类文明可以大而化之地分为自然文明与社会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四个区域。自然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文明是处理人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物质文明是处理人与物质的关系;精神文明是处理人与精神的关系。
四维文明之间互相贯通彼此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融为人类文明整体。在上述划分之中,四维文明之间也是互相交错,彼此交融的,并没有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但是各自的主干是相对明晰的,大致说来,政治属于社会文明,经济属于物质文明,文化属于精神文明。
而现代经济已经早已突破了物质经济的狭隘概念,走向“大经济”的广阔天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物质经济、社会经济和精神经济等多个领域。在经济中心时代,从经济视角透视人类文明的一切方面,所有的活动均可以经济尺度加以衡量。国民生产总值(GDP)可以相应分解为自然生产总值、物质生产总值、社会生产总值和精神生产总值四个基本方面,各自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结构的重要指标,进而自然生活消费、物质生活消费、社会生活消费和精神生活消费在人们生活总消费中所占比例也成为衡量人们消费结构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满足人们自然需要,扩展人们自然自由的产业群落为自然产业;满足人们社会需要,扩展人们社会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社会产业;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扩展人们物质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物质产业;满足人们精神需要,扩展人们精神自由的产业群落为精神产业。
从四维文明视野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属于精神产业。
二、浙江民营文化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特点分析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企业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民营企业撑起了浙江经济的大半江山,在生产总值(GDP)中超过国有经济成分。国家工商联公布的数据表明,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总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省还按照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思路,搭建产业平台,以基地园区的形式吸引民营文化企业集聚发展。广厦集团、宋城集团及宁波文体用品、德清钢琴制造、富阳古籍影印等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区块迅速崛起,浙江正成为全国文化产品的制造基地和集散中心。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和LOFT49创意产业基地,在较短时间内吸纳了70多家民营文化企业……集聚效应正在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归纳浙江民营文化产业主题文化企业发展有以下特点:
1.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迅猛,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急速增长。宋城集团、横店集团、广厦集团等一批龙头民营文化企业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2.民营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集群,表现为区域块状经济结构。如德清钢琴制造中心。
3.民营文化企业家素质不断提高。一是民营文化企业主素质有了明显地提高。在早期,浙江民营企业主体是乡镇企业,经营者绝大部分是刚刚从田地里上岸的农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在20多年的发展中,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的经营者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文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有着扩大再生产欲望和能力的企业,产生了希望提升素质的自发要求,开始加强自身的学习。二是注重引进专业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民营文化企业普遍认识到人才的重要地位,因此千方百计吸引各类人才。
4.注重文化创新,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如:横店影视城的全国品牌推广。
5.民营文化企业国际化迅速提升。浙江义乌文化商品国际贸易覆盖世界各国,宋城集团筹办2006世界休闲博览会。
6.民营文化企业已融入市场,面对竞争找市场不找政府,形成开发文化资源、整合文化产业链、打造文化产业集群的独特运营模式。
三、结语
近期,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对于民营资本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和政策的强心针。这既拓宽了民营资本的投资渠道,又能对文化产业起到很重要的推进作用,能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参与文化建设。
浙江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各省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民营文化产业在促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民营企业及民营资本的进入。政府通过规划引导、技术创新、法制保障、人才支撑、品牌引领、产业集聚、开放带动、政策扶持等各个方面来加快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
[2]柳士发.从经济学看文化产业.文化市场信息,1999,(2).
[3]“浙江省私营经济发展前景的思考”课题组.当前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浙江民营企业的抽样
调查报告.
[4]李思屈.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
风险投资创建于美国40年代,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教授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公司—美国研究与发展研究会(ARD),70年代以后得到迅速发展。
对风险投资的理解一直存在多种角度。根据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人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则更为宽泛,即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它的运作过程即由专业投资主体在自担风险的条件下,通过科学评估和严格筛选,向有发展前景的公司、项目、产品注人资本,并运用科学管理的方式增加风险资本的附加值,待企业发育成长到相对成熟后即退出投资,以实现资本增值和进行新一轮风险投资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投资行业。整个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涉及投资人、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三个主体。它集融筹资和投资于一体,集供应资本和提供管理于一身,是一种全新的融投资方式。它具有高投人、高风险、高收益和融资方式灵活等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由于风险投资的特征是“高风险”,所以其资金投向有别于一般性的投资。从国外风险投资的领域看,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两大领域。电脑、通信、微处理器、互联网等成为投资热点,造就了本世纪末一大批巨型公司。这其中尤以美国最为明显,如微软、英特尔、康柏、网景和YAHOO等显赫一时的信息业巨子。以1975年成立的微软公司为例,目前其股票市值达5000亿美元,已经超过全美三大汽车公司市值的总和;而YAHOO则更为神奇,它于1994年由斯坦福大学两个研究生白手起家,短短4年,市值便达到近百亿美元,其成长性另人咋舌。但在他们辉煌业绩的背后,或许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还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其成长道路上,尤其在创业之初,无一例外地都曾经接受过风险投资的支持。可以说,正是在风险投资的孵化与培育下,这些企业才实现了超常的发展。实践证明,作为资本、技术和管理艺术相结合的新型金融运作机制,风险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扮演了一个即重要又特殊的角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风险投资,就难以有美国信息业辉煌的今天,正如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所长对风险投资的评价:“由于科学研究的早期有风险投资的参与,使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已由20年缩短为10年。”
目前,国外风险投资已成为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资金依托,并对高科技产业化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美国共有40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居世界首位,总资本达4000多亿美元,每年为10000多家高科技企业提供支持,投资规模已达600多亿美元。在过去的三年里,美国高科技产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27%。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不仅培育和托起了无数高新技术企业明星,而最重要的是它极大地推动了美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随着当代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在传统的风险投资基础上又产生了许多变异。比如从投资形式来看,当前有的风险投资已由股权和债权加以合并形成联合投资,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投资人需要短期回报时,风险投资家不得不部分提供债权投资,当然风险投资家要做的,就是使这种联合投资能够对追加债务融资所带来的相应风险加以平衡。从投资的阶段来看,当代西方的风险资本除了用于对新兴的和富有成长性的企业投资外,还广泛用于破产企业的重建、成熟企业的股权转移以及并购融资等。从投资的领域来看,当代西方的风险资本,除了高科技产业以外,风险投资还大量投向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从投资规模来看,投资额从数万到数亿美元不等。
2风险投资的运作
风险投资的类型和规模差别很大,但同时又都有一些共性,如要求较高的投资回报;与银行融资相比,获得风险资本时几乎不需要什么附属担保品,所以融资结构更加复杂,融资成本也更加昂贵;需要专门安排退资渠道。从风险投资的营运过程来看,一般包括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相互试控和揣摩。一般说来,每一个风险投资基金都设定了投资标准,比如投资数额的上限和下限;投资延续的期限;所投资企业的行业和地理位置;投资的切人点;在未来董事会中所占的席位;以及预期能够达到的投资回报率,等等。由于风险投资项目运作的结果往往是1/5能得到高回报,2/5业绩平平,另有2/5则完全失败。所以风险投资家对投资项目所要求的投资回报率一般都较高,常常都达到40%以上。
第二阶段:经过百里挑一的选择,风险投资基金开始对合适的企业进行初步评估,这项工作一般从企业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对于被选中的企业,风险投资公司还要进一步深人地调查和筛选,包括产品测试和市场调研。因此企业为了能得到风险投资公司的青睐,制定一份完整的规范的商业计划书是非常重要的。商业计划书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公司的概况;产品或服务详情;市场前景;面高的竞争;销售渠道;管理;财务规划,等等。在商业网计划书中,企业家不仅要告诉那些手握钱袋的风险投资家所给予的投资回报率,更为重要的是解释这一回报率怎样实现,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第三阶段:风险投资公司与企业达成协议,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各自所占的股份,同时,风险投资家将对企业的财务进行调查与核实,这一过程被称为“审慎调查”,如果一切满意,风险投资家与企业管理层之间便会达成风险投资协议。有时还涉及到第三方,如银行或机构。
第四阶段:注人风险资本之后,风险投资家或多或少都会参与对企业的监管。某些风险投资公司倾向于“无为而治”与企业保持一段松散关系;另一些公司则保持了较为紧密的关系。以上做法通常在双方的投资协议中已被专门列示,一旦企业违背了这些条款,风险投资公司便可以自动获得控制权,通过其委派的董事对企业经营进行千预。
第五阶段: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而市场状况又比较有利时,风险投资公司便开始寻找退资途径。根据风险企业的经营业绩,风险投资的退出基本方式包括:二板市场上市、商业出售、股权转让和清算。
从当今世界各国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知,风险投资业要想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取得巨大成就,必须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运作和管理机制,以弥补由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所固有的高风险与传统保守投资运作机制之间形成的鸿沟;同时还必须创造有助于风险投资业发育和成长的外部机制和政策环境。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二板市场对风险投资业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美国NASDAQ(全国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AQ的小盘股市场就是直接针对高科技企业设定的,它放宽了高科技企业上市的标准,即主要取决于该企业的科技含量市场潜力,而不是企业帐面资产。同时,还给予高科技企业上市费用及税收等诸多优惠。由于上市条件比较宽松,故特别适合于中小型高科技企业融资,从而为风险投资提供最佳的退出渠道。类似地,欧洲建立了EASDAQ,韩国建立了KASDAQ,英国AIM(可转换投资市场)也于1995年6月开始交易。当然,二板市场退资并非唯一选择,当资本市场状况不佳时,公司的管理层不愿承受过高的上市成本,或者不愿将公司的内部信息向外界透露,这时,再融资、次级收购、甚至商业出售也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现象,风险投资业的影响将越来越大。21世纪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更强调五种力量的结合,即投资、融资和退资的结合;企业发展与个人逐利的结合;投资人、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的结合;政府扶植和市场选择的结合;国内竞争与全球开放的结合。这一趋势特别对于那些期望通过以风险投资为创新金融,来带动科技的产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3风险投资对我国电信产业的影响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必须电信先行,电信超越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早已确立。进人90年代,我国电信每年以44%的速度高速增长,在GDP的新增部分中,邮电增加值的贡献率已由1994的年1.33%升至1998年的5%,可见电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卓越的贡献。作为一种典型的规模经济,电信业的大力发展需要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近几年,电信部门不断加大网络及技术改造的步伐,但仍满足不了人们对电信业务的广泛需求,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资金问题。我国邮电固定资产投资每年达上千亿元,在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拨款资金比重逐年下降,企业自筹资金占绝对比例,资金缺口严重,如果2000年取消优惠政策后,预计资金缺口还会增大。
3.1风险投资有助于解决电信产业的资金瓶颈
在资金来源上广开渠道电信企业可以从以下三种风险资本的来源上广开融资渠道:①政府资助的形式。政府采取政府补贴、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政府订货和政府直接投资科研与技术开发等方式筹集和投放资金,设立国家风险投资基金或国家风险投资公司以及政府政策性的投资计划等参与风险投资活动。这种政府资助形式虽不能从资金总量上增加多少,但“专款专用产,从投向和政府上强调了对产业的投人。②大公司资本。大公司处于战略考虑,常投资于与自己战略利益有关的风险企业,以合资或联营的方式注资。这种形式目前在我国尚不是主流,但它有利于投资主体的调整和资金流向的合理化。风险投资机制可以促使资金短的企业与手握闲散资金的传统企业行沟通。③风险投资公司和各种风投资机构。他们筹集社会各类资,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对风险企业进投资。其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类金、保险公司、企事业的风险基金及证券市场和外资。其中私人资本重要份额。这种形式可以调动社会源要素的充分利用,把资金投放到需输血的企业中,这也正是风险投给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最大福音,电行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技术产业。长期以来,间接融资一直是我国电信企业资金来源的唯一渠道。通信建设资金紧张一直是困扰邮电通信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加大资金融通力度也是邮电通信企业的一项长期任务。对于一些规模不大,技术层次较高的电信企业,固定资产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力和盈利能力,实际上消弱了其融资能力。如果借助于风险投资,可以拓展其资金来源,同时可以享受国家对投资发展的一些优惠政策。
3.2风险投资内在的投入产出机制有利于提高资金的投入质量
由于风险投资机制集融资及投资于一体,风险投资机构为保证自己的收益,风险投资者会根据利益法则认真地进行项目的选择和评估,严格审查投资对象的发展潜力,并在具体的运作中随时关注投资对象的行为,甚至将自身利益与该企业的发展紧紧捆在一起。这种机制会促使风险资金向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和企业合理流动,防止重复建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也迫使企业提高资金要素的使用效率,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电信企业在资金管理上一直存在着重投人、轻管理的问题,缺乏对资金管理的后评价及经济效益分析,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宏观资金管理体系,如果引人风险投资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金的投人质量。
3.3风险投资对电信业要素组合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目前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现状的分析,分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多种经营
1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现状问题
电力企业多种经营是基于电力企业的长期封闭经营和长期单一经营方向而提出的,有其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近年的发展和经验告诉我们,电力企业走多业并举,多元并重之路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目前的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主要形成了依靠或依赖主业生存和发展的称之为“眼睛向内式”的专业化产业结构模式。有电力安装、电力修试、简单的电力制造、金具加工、电力物资、物业后勤管理、宾馆(招待所)、旅游、高耗能产品生产等产业支柱。总体上,不乏有山东鲁能电力多经的成功典范,但大多数还仅局限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状况。既无可参与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和品牌产品,又无具体实体可言,基本上是人们常常称之为以辅助生产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模式。
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在实际运作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认真思考、探索、研究,并加以解决。
2电力企业多经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的产权问题决定着企业的属性问题。电力多经企业大多为原电力企业的辅助生产、后勤服务部分,多经改组和改造大多是整建制划转模式,包括劳动场所、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等,本来作为电力主业和电力多种经营产业是一种投资与被投资关系,应当建立相应的资本纽带关系,按《公司法》规定运作。而从实际财务账面情况看,电力主业对多经企业并没有任何投资,主业实际划出的国有资产部分并未转作对多经的投资和持股。
2.2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管理模式的不足
电力多经企业多年来经营思路沉陷于服务型、安置型、福利型的模式,没有真正受到市场挑战,其管理仍然是传统的职能部门的管理模式,没有面向市场建立符合市场规则要求的多经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电力多经人员身份依然是电力职工,保持稳定而较高的收人与福利,使多经职工有一种优越感,工作没有实效。即使部分有识之士对电力多种经营产业发展有宏伟构想,由于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只能是意见保留,有想法,没办法,严重制约了电力多种经营产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2.3电力企业多经产业的规划不足
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普遍存在背靠主业有余,面向市场不足的问题。电力企业计划经济思想的惯性作用,使得电力多经企业经常处于接受指令和行政命令的状况。电力多经的划分和改制,从很大程度上是原有电力企业的化整为零行为,致使多经企业有参与市场竞争的先天不足之说。没有准确完整的企业发展规划和市场开拓计划,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极易迷失航向,走简单经营型、凑合型、围绕主业型、甚至为主业倒账、变通型公司的路子。
3电力企业多种经营产业发展的措施
3.1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产权关系
针对目前电力企业与多种经营企业投借不清,产权关系模糊,行政干预严重的现状,电力企业可委托社会中间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对现在多经的资产进行清产核资,重新评估,进行资产重组,严格按公司法的规定规范运作。除此之外,多经企业已形成的资本积累应进行产权鉴定,也可吸纳职工人股,让职工从无产者变为有产者,既是企业的劳动者又是企业的财产所有者,既是职工又是股东,以此来广泛调动多经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和加强多经企业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把职工、集体、企业利益三者融为一体,
股份制的改造和建立给多经企业的发展注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多种经营的身份将更加具体和明确,操作更加灵活和多样,易改过去主业行政管理一言堂的官僚作风,以企业章程为核心,以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三会的形式,各行其是,生产经营决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一切管理工作将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有序进行,以法制化管理的要求促使多种经营走上公司制改造、商业化运营的轨道上。
3.2建立管理新体制
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建立规范、有序、开放、竞争的多种经营管理新体制。电力企业与多种经营企业之间应当以资本纽带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按照《公司法》运作,杜绝长期以来主辅不分,责权不明,造成管理难、乱、差的现象,确立完整的企业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可持续的企业经营战略。
要改变对电力企业兴办多种经营产业的认识。兴办多种经营不再是单纯的为主业安置富余人员、解决电力职工子女就业、为主业提供生产及生活服务,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逐步切断多种产业对主业的依赖性,将企业的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机地融人社会化大生产和广泛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之中,最终实现多种产业与主业之间企业分立,资产分离,管理分开,形成产权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管理科学化的多种产业格局。
3.3科学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
科学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是事关企业发展方向和生死存亡的一件大事,是有关整个企业长远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经营宗旨、经营方针与基本原则、企业发展目标和实施发展目标的战略行动等。
科学制定经营战略,为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和全体职工提供了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的共同纲领。在制定经营战略过程中,多经企业领导主要应在大的方面提问题、想思路、定原则、把好关,保证企业经营战略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造性,并坚定不移,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推动实施。
3.4解决好多经企业的用人机制问题
多经企业干部的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能力、经营理念等综合素质直接关系着多经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为此,首先应尽快建立健全选拔任用优秀多经企业干部的科学标准和实施办法,使多经企业干部的聘任工作规范化,克服用人上的随意性、不公正性,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其次,引人竞争机制,公开、公平、公正地选聘多经企业干部,第三,建立经营者压力与动力并存的风险抵压金制度,年薪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科学的经营指标考核体系等等,进行量化目标,严格考核。在规定期限完成者予以奖励,不达者,扣罚,直至解聘。第四,要深刻领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哲学寓意。制定严密有序的多经企业人才规划和职工教育计划,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工作,按照企业实际需要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强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厂长经理、财务会计、劳动工资、市场营销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业务技术学习。第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尊重人,关心人,团结人,充分调动起多经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设立合理化建议奖、金点子奖,鼓励职工向企业献计献策,建立起职工能在勤奋工作中获得应有奖励和报酬、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管理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打破平均主义和论资排辈思想,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办企业,群策群力,不遗余力,积极倡导职工爱岗敬业,团结奋进,加快多经企业集体领导和民主化决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