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8篇

时间:2023-03-27 16:39: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美术艺术欣赏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美术艺术欣赏论文

篇1

美术欣赏是一个观察、体验、品味艺术作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以及一定的美学知识。通过不断的欣赏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教育,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普通高校加强和实施美术欣赏教育,是抓好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素质不单单是专业知识的技能,还包括很多直面人生的能力和各方面的修养,如道德素质、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潜在能力、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等等。特别是在心理素质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在感觉、知觉、记忆、思想、想象等心理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倾向,如逆反、好奇、注意力、兴趣、情感、动机、意志等这些将构成心理素质的总体,而这些又直接影响着创造力的发挥。

人的视觉认识是从自然主义开始的,尽管一个立体的自然场景不像是一幅图画,而一幅平面的图画都被看作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公众要求艺术家在一块想象的舞台上把生活的故事表现得栩栩如生。教师经常听到学生说:“我看懂了这幅画”,或是“我看不懂这幅画”,他们也许是仅限于理解了画的表面画了些什么内容,而不会欣赏画面内在的表现手法和含义。在这种认识方法中,丝毫没有审美气息。WWW.133229.coM艺术是以感知为基础的,人们认识美、发现美、鉴别美、创造美都离不开感觉,这种感觉决不是依靠某些逻辑推理或者数字计算,比如对画面物体和人物的比例关系的把握就是如此,比例本来是数字形态的东西,我们可以依据数理逻辑变换出多种方案,但是,只有使数字形态视觉化以后,才能靠感觉来比较、推敲、判断出美与不美。而对艺术的感受力的加强,就会迅速找到它的美的所在,再从色彩上来分析,色彩的构成要素十分复杂,色彩的生理效应更为微妙,色彩美感的个性特征更强,尽管有着十分详尽的色彩理论,有着各种色表,色立体和各种配色宝典的工具手册,也只能对色彩的学习与使用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最后如不能落实到视觉感觉上来,总是不行的。正如音乐家对乐感的感受、舞蹈家对肢体语言的感受、书法家对笔墨挥毫的感受一样,他们无一不是凭借着一种强烈的艺术感觉来实现着艺术的升华。

具体到普通高校的美术欣赏课,教师要通过审美教育来丰富与开阔学生的审美天地,让学生感受到全面与完善的艺术教育,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要求他们了解太多的绘画技能,通过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使其学会一些美术常识及学会如何欣赏。如通过中国美术史论的欣赏,懂得各门类画种的美感特征与技法特点,懂得其透视上的高远、平远、深远和散点的运用,用墨上的浓、淡、干、湿、焦所产生的艺术魅力和创境达意的艺术手法。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的种类繁多,比如从种类上分:油画、中国画、水彩水粉画、版画、雕塑、建筑、民间美术、现代美术等;从时间上分,外国美术有:原始与古希腊、古罗马美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18、19世纪欧洲美术直至现代抽象艺术等,中国美术有:新旧石器时代的美术、商代青铜器、秦汉石雕、魏晋壁画以及唐以后的绘画;从作品的内容上分:人物、风景、静物、风俗画、宗教画、装饰画等;从艺术流派上分: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后面的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超越现实主义等;中国画中顾恺之的《传神阿睹》,吴道子的《吴带当风》,范宽、郭熙的《高山仰止》……这些美术欣赏的内容,可自成体系,但也有局限,教师要将这些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寻找切入口,达到最佳效果。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种角度建立“真实”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真实有不同的理解。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安格尔的“古典主义”,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以及非洲的木雕,中国的农民画等等,于创作者来说,都是真实的。因为每位艺术家都以自己内心中的“真实”的尺度来描绘对象。但是它们之间在观念上、风格上的差异却是相当大的。同样,作为欣赏者来讲,每个人也会因修养、知识、性格的不同而对“真实”的体系标准做出不同的判断。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

英国的艺术家和批评家艾瑞克·牛顿曾十分形象地将艺术品比作一层层剥开的洋葱,表皮是“再现层”,表皮之下一层为“诠释层”,再往里一层称为“审美层”,也就是讲,看一幅画,首先我们看到的是画面表现的内容:人物、场景或是一些抽象的符号。其次,再看一看画家是用何种方法来表现,如构图、线条、色彩、笔触以及总体的表现符号等等。最后,综合以上两点,想一想作品给你一种何样的意境,强烈程度如何,是否领悟到了一种以语言、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体验,如果有了,那应该是基本上看懂了。

现在我们拿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来作为欣赏对象,第一眼的印象是一个安详、温和、完美的女性形象,然后知道艺术家在应用了科学的方法在绘画观念、技能上采用的独特方法。然后,将其和以“神”为主导的中世纪作品相比较,《蒙娜丽莎》那传神的眼睛和会心的微笑,是对人生的充分肯定,是对人性的赞扬,从而表达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类似的表现技法,在今天屡见不鲜,但在那个年代,那个历史环境下有如此成果,确实是相当有艺术价值的。

我们再以毕加索的现代作品《格尔尼卡》来欣赏,画面中的各种奇怪造型令初见者费解,然而那种具有张力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感受得到的。接下来,如果我们了解了牛头是残暴与黑暗的象征,马是民众的象征,孩子的哭号挣扎的形象以及立体主义的基本造型方法与法则,那我们就会知道毕加索在画中表现了人民受到各种苦难而造成的暴烈恐怖的气氛,画家用犀利的笔触表达了他对法西斯的仇恨与宣泄,而立体主义就是他观察、表达事物的一种表现方法。

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美是具有多样性的,但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艺术的价值并非在于精确地摹写事物的表象,而在于表现出事物的本质以及传达作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艺术史告诉我们,艺术的发展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外部世界向内心精神状态发展的过程。从每个时代所留下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前人的成就都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并和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仅看懂一幅作品或是几幅作品并无太大的意义,只有通过大量的、不同风格的作品欣赏,并且使这些作品在脑子里串起来,形成一定的概念和框架,逐步建立起学生自己的审美价值系统,这才算真正地学会了欣赏。

美术是一门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艺术,非艺术专业的美术欣赏教学又是人生感知美术审美教育和美术技能教育的重要阶段。让美术从美术家的小天地中解放出来,“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大学的美育教学工作立足于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广泛地参与审美活动,从被动地接受美育变为主动地需要美育。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实现自身精神意识的升华,对造就一代人的高尚情操和社会风气也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2

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不断地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

二、目前,普通高校中多媒体技术与各类课程

有机结合,以它特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和丰富性,改善了教学环境,提升了教学效果,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多媒体技术与艺术欣赏课程的有机结合,更为高校非专业艺术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是,多媒体技术将课程中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聚集起来,通过整合构成一种声画并茂、视听全面、动静变化的丰富有趣的教学形式,营造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学习环境。它以生动活泼的画面、富于趣味以及声情并茂的展示,彻底改变了过去欣赏课中音乐欣赏只靠录音机,美术作品只有少数范图,教师只凭一张嘴介绍分析作品的尴尬局面,使课堂变得更富吸引力。

二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容纳更多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除了各类艺术作品之外,还有大量的涉及艺术学科前沿和新艺术潮流等信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超越时空的新的艺术世界,拓展了认识艺术、感悟艺术、理解艺术和研究艺术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等感觉器官,强化了艺术学习的效果。

三是,多媒体技术为艺术作品的欣赏提供了多样的呈现方式,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美术作品都可以以更多的形式引入课堂,比如对于绘画作品欣赏,既可以直接用多媒体展示作品进行介绍,也可以用有关于作品的故事等视频播放展开,还可以借助一些有关的音乐材料加以展示等,这些多样化的引入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课程情境,从多个侧面和角度去感受和体会,从而获得对作品的感悟,更好把握作品真正的内涵。

四是,多媒体技术所具有操作的快捷性,既使某些教学环节得以精简,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又可以将经典艺术作品反复呈现,为学生接触艺术作品提供充足的机会,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教学效果。尽管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欣赏教学中优化了学习环境,拓展了学习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在不断地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主要有:

一是,教师教学主导性被弱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总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预设将课程相关信息组合而成的。也就是说,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关于教学内容和授课过程的框架,上课时教师基本上按照这个框架的逻辑关系进行教学的,这很容易使教师受到束缚,影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削弱教师教学主导性的发挥。对于艺术欣赏课来说,如果按课件设计依次呈现教学内容,本来应有的教师现场的即兴表演、示范、演讲、讨论等就会被一些已经安排好的音像以及现成的结论展示所取代,表面上看似乎热热闹闹,实际上把教师讲课变成了课件演示,教师成为教学中的配角,失去了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地位,与学生失去了互动和交流,拉开了与学生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毫无生气,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量繁杂引发审美疲劳。的确,多媒体技术巨大的信息容纳功能极大地拓展了艺术学习的空间,改善了学习环境,但是过多地采用音乐、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材料来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必定会造成教学内容的繁杂,重点内容无法突显。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展示更多信息,只能加快速度,从而忽视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节奏,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体会、感悟艺术作品,也没有时间去思考艺术相关问题,艺术学习只能是走马观花,不仅无法抓住重点,反而会丧失兴趣,引起审美疲劳。

三是,忽视课程内容关注外在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有些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课件本身的形式上,比如模板的选择、图片的运用、音乐的穿插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与变化,力求课件形式的完美,甚至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无意中牺牲一些相当重要的内容,为课件而课件,逐渐模糊了教学目标,远离了教学内容,只能给学生留下课件精美的印象,对于应该了解的艺术作品及其深层含义仍然一无所知。

四是,课后设计缺失。目前多数多媒体教学只注重课前的备课及教学设计,只要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整理出来,并结合多种信息组合在课程中呈现出来就算结束了,至于课后学生如何进行复习,如何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如何完成作业,如何进行平时的考核,教师很少关注,因而也很少在进行课件制作时去考虑这些问题,艺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非艺术专业学生来讲,课堂学习艺术的时间毕竟很有限,留下的课后时间和空间的空白,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这些问题的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认识不足。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使一些教师忽视了它真正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更明确的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为教学本身服务的。无论其设计多么新颖、功能多么强大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的教学手段,也不能取代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不足。虽然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整体运用水平不高,多数教师只是做到将图片、音像及文字材料按照事先准备的提纲整合在一起,缺乏对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挖掘、应用和创新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选择、信息的再次加工、信息的合理利用仍然处于初级状态,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要求。

四、另外,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结合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设计的结合仅限于课堂内容,既缺少对技术运用前的充分准备和认真思考,又缺乏课后多媒体技术如何发挥更大作用的探索,即在欣赏课教学设计时对如何全面发挥媒体技术的作用还缺乏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无法展示其更多优势。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改善艺术欣赏课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充分关注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应该体现于整个的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备课时教师应将学生实际状况、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技术通盘考虑进行教学设计,要特别注重讲授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同时要对教学中不同知识如何展开以及音像图片等信息的穿插运用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媒体制作时必须进行认真考虑。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媒体播放和展示的进度,同时可以改变策略,或者采取现场示范演唱的方式,或者邀请同学演唱的方式,或者以提问研讨的方式等调整教学节奏,为学生营造一个深入体验艺术作品的空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同时,要利用多媒体所包含的各类信息引导学生加入到对艺术问题的探究和讨论中来,比如,在讨论戏曲面具创作的基本规律时,通过媒体展示各种具有代表性的面具,引导学生对面具及人物特征之间关系进行思考和讨论,得出面具创作的基本特征,并结合这一认识让同学们自己设计面具,在整个过程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二是,开发多媒体艺术实践功能。要改变欣赏课教学中单一地展示音像图片资料、边看边讲解的程式化授课方式,应该在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多设计一些艺术实践的环节。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亲自实践,动手画一画才能感受到笔墨的魅力,才能了解色彩的和谐,才能明白构图的独特;拍过照片才能了解光线与色彩变化的微妙关系,等等。也就是说,艺术实践是欣赏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被忽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自拍视频制作、卡通动漫的制作以及微电影的拍摄等,还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媒体进行新的绘画、歌曲等作品的创作。这些实践活动巧妙地把学生的实践体验和鉴赏体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对美的体验,激发其想象力,提升其创造力。

三是,进一步研究和挖掘多媒体技术的潜力,使其应用在课内外全面展开。高校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欣赏课多数为选修课,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课程时数都非常有限,只关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发挥作用还远远不够,应该让其在课外自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都是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活动的重要时空段,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积极开发多媒体技术,努力创建课外的艺术学习新环境。可以通过建立艺术学习网络平台,将课程介绍,课件以及相关学习内容放到网络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也可以设置艺术论坛,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就某些艺术问题展开讨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借助网络建立学生学习考核评价电子档案,既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能够帮助教师公正地进行学习考核。另外,可以将更多艺术学科研究最新动向及当前流行的新艺术介绍等信息引入,让艺术欣赏不只停留在经典作品上,还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让学生打开眼界,真正爱艺术,懂艺术,学会用最美的心创造未来的人生。当然,还可以利用网络传递学生自己的文化艺术活动信息,比如社团文艺活动、专家讲座实况、学生的艺术作品展等。一句话,就是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让艺术学习全面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形成更符合学生及学校实际的艺术教育的良好环境,为学生艺术素质的提升发挥更好的作用。

篇3

对新媒体艺术进行分类,就其使用和展示的主要领域及相关范畴,大概可以分为数字艺术、移动艺术、网络艺术、互动艺术、装置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体现在:

1.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本质上是信息的双向传播和交流,新媒体艺术借助科技手段,改变了传统媒体艺术中受众被动接收传播信息的单向传播方式,让人与物化的传播媒介相互影响和交流。受众可以通过对媒介的触摸、身体移动、发声改变作品的进程、造型甚至意义。这种互动特征使艺术作品与受众之间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关系,受众在面对新媒体艺术作品时,主动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才能真正完成对作品的欣赏。

2.非线性

非线性的编辑方法是新媒体艺术在信息编辑形式和创作理念上的一种灵活多变、动态的信息编辑形式。新媒体艺术的叙事打破了传统叙事线性的局限,引入了开放、能动、可变的时空语言。新媒体艺术的叙事特征主要表现为即时性、游戏性的开放结构。在这种叙事结构中,艺术设计者、参与者被允许在一个平等共享的语境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理解甚至是建构艺术作品的叙事关系。

3.虚拟性

新媒体艺术凭借数码技术实现了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虚拟重构。虚拟性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生转变。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营造一种视觉、听觉、触觉类似真实场景的虚拟时空环境,为受众创造一个以人为主宰的,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的三维信息空间。

二、新媒体艺术在不同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1.新媒体艺术在商业舞台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在舞台设计中,新媒体艺术的运用革新和突破了传统舞台艺术设计的呈现形式,它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新奇、多元化,为观众营造了现代科技和超凡艺术魅力兼备的视听盛宴。新媒体艺术在商业舞台设计中运用的主要形式有LED技术、3D技术和虚拟实现技术。LED技术主要运用于商业空间的背景屏幕的艺术建构和创作,它的展示方式灵活,使得舞台设计更加方便和华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3D技术越发融入人们的生活。舞台空间的3D技术可以凸显舞台设计的立体感和景深感,可以为观众营造极强的时空沉浸感和场景构想感。基于虚拟互动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让舞台空间设计得到更大的拓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商业舞台空间中的运用,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虚拟世界与舞台现实环境相得益彰的混合时空,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性。近年来,舞台空间设计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的表现手段。

2.新媒体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公共空间是涉及衣食住行的日常空间。城市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审美的文化表达。新媒体艺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迅速融入公共空间设计,在丰富人们视觉空间的同时,也增强了大众的参与性,成为城市生活审美化的重要途径。其表现方式主要是装置艺术、多媒体和互动技术。

3.新媒体艺术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运用

篇4

[论文摘要]通过解析一次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可以解释这次活动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原因:“读者第一性”理论启示教师要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中心;“期待视野”理论启示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读者参与作品”理论则启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创造性表现的机会。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伊瑟尔等美学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他们以解释学和现象学美学为理论基础,从研究文学史人手。打破传统的文学理论,将美学实践中读者、作者和文本的地位和功能重新定位,提出了“读者中心”的思想。姚斯认为,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作品的价值由读者的理解而定,作者在创作时应考虑读者。接受美学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美学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随着人们对它认识的深入,它又给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以诸多有益的启示。

美术欣赏是幼儿园目前较为常见和十分重要的一种艺术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即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与文学接受一样,幼儿美术欣赏也是一个艺术接受的过程,其中“读者”即幼儿,“作者”即美术作品创作者,“文本”即美术作品。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读者”身心尚未发展完善,他们的接受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那么,如果将接受理论的主要思想纳入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我们能否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呢?以下案例呈现的是某幼儿园大班的一次美术欣赏活动,它将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凡·高的油画《向日葵》

活动背景介绍:此次活动之前,该班幼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探索“用油画棒表现不同质感的物体”。长期的单一探索使幼儿创作兴趣逐渐降低,他们只求用油画棒表现物体奇特的质感,不求造型、配色和构图上的整体美感,画面也严重脱离现实。

活动过程: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讨论,教师首先引导幼儿谈谈对该油画的整体感受。接着由整体到局部分别讨论油画的颜色、造型、构图和质感。第二部分是临摹与创作,教师鼓励锄儿用油画棒临摹或者创作一幅《向日葵》。整个活动持续了50分钟,教师语言流畅生动、富有激情,幼儿始终保持着兴趣盎然的专注状态。

这次活动虽然持续时间较长,但各个环节的衔接自然紧凑,教师、幼儿和作品间的顺利互动成就了幼儿专注而愉悦的审美体验,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艺术教育活动。究其成功的原因,笔者认为,接受美学中几个重要理论的运用也许就是关键。

一、运用“读者第一性”理论。让幼儿成为艺术欣赏活动的中心

接受美学的倡导者强调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地位,即读者是第一性的,他们承认读者的能动创造,提出“一干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反对文学文本具有决定性的观点,倡导文学史应该成为读者的历史。在美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也是能动的,他们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审美经验,可以对同样的艺术作品作个性化的诠释和创造性的想象。正是因为这种能动性所导致的不确定性,才使得欣赏者的中心地位得以凸显。因此,欣赏者之于创作者和美术作品也应该处于中心位置,而只有具有欣赏者的解读和参与的艺术欣赏才算是真正的欣赏。

在这次以凡·高的油画《向日葵》为对象的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并不像以往那样只是灌输给幼儿有关油画创作者的背景知识,然后告诉幼儿别人怎样评价这幅作品。教9币已经意识到“审美活动对于儿童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儿童在审美过程中的体验”,因此留给幼儿比较多的自由感知、解读和想象的空间,从而确立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在活动第一部分,教师首先让幼儿仔细看看这幅画,然后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幼儿进入认真欣赏的状态。由于问题简单而感性,幼儿回答起来没有压力。可以畅所欲言。有人说:“这是一盆花,感觉很温柔,很好看,比我们画得好。”也有人说:“是一盆,我看着心里很高兴、很快乐。他画得很漂亮。”还有人说:“是向日葵吧,看着心里很舒服,一点也不乱七八糟的。”……教师仔细倾听,频频点头,幼儿的答案越来越丰富多彩,每个人都为自己的表达而感到自豪,谁也不能否定他们的所见和感受。在活动一开始安排这种开放式的话题讨论,幼儿迅速体验到了自由欣赏和表达的乐趣,很快对活动产生了兴趣并专注于欣赏和表达,这使得整个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整体欣赏之后,教师很自然地将幼儿引向对作品的局部欣赏。在这一环节,教师的几个追问又一次让幼儿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解读和体验。在讨论画面颜色时,幼儿发现了一对“好朋友颜色”——深绿色和淡青色(“好朋友颜色”是该班幼儿对近似色的生动的称谓,这是他们先前就掌握的概念),他们非常兴奋。教师捕捉到这一契机,紧接着提出几个问题:“看看还有哪里用了好朋友颜色?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画家为什么要用好朋友颜色?”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对幼儿提出视觉、想象和情感上的挑战,激发幼儿主动地思考,因此换来了幼儿下面精彩的解读。在回答“为什么一下子就先找到了绿色的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绿色显得很有生命力,所以我先看到了它”。还有幼儿说“绿色很清爽,让我很高兴”,等等。而在回答“画家为什么要在这里用好朋友颜色”时,有幼儿说“花瓣和花蕊是好朋友,所以要用近似色”。也有幼儿说“这样显得颜色更漂亮了”,还有幼儿说“它们像家人一样,显得很舒服”。由此,幼儿加深了对近似色的审美体验,不仅仅停留于对近似色进行辨识。同样,在欣赏画面的造型时,教师也将理解和感受的空间留给了幼儿。以下是他们的部分对话:

教师:你们看,这朵花是正面的,那朵是侧面的。还有什么样子的啊?

幼儿A:有的高,有的低;有的是靠在一起的,所以有地方挡住了,看不到。

幼儿B:有的花瓣看得很清楚,毛毛的;还有的花瓣是向上长的。

教师:为什么会向上长呢?

幼儿C:花是活的,长得很好。

幼儿D:它们长得很有劲,很快乐。

幼儿E:花茎有长有短,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曲的。

教师:直的花茎和弯的花茎给你什么感觉?

幼儿F:弯的花茎上的花也是活的。

幼儿G:直的茎显得很高,弯的显得很有力气。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关注到作品在造型上的多样性,而且体验了由造型多样性所产生的各种美感。尤其是对这幅画中生命力的感知,有些成人尚且很难把握,幼儿却能领会,我们不得不感叹,艺术欣赏活动的确不该剥夺幼儿体验与表达的机会。

幼儿是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一切事物的感知、理解和想象未必会因为年龄小而绝对受到限制。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欣赏时应该撇开成人对作品固定的解释,运用教育机智给幼儿自由体验和表达的空间,让他们处于艺术欣赏的中心。

二、运用“期待视野”理论。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在姚斯的理论里,“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由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集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一方面影响了阅读者的接受效果,即能否接受,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阅读者的提升,即能否创造性地接受。

对于幼儿来说,期待视野是指“由原先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等综合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审美尺度”。而这里的审美经验表现为“他从以往的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以及所形成的审美情趣和对艺术史、艺术类型、艺术语言、主体、形式等方面的熟悉、领悟与认识等等”。

在这次欣赏活动中,首先是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幼儿的“期待视野”,调动了他们的已有经验。从前文介绍的活动背景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幼儿厌倦了对油画棒技能的单一探索和重复表现,教师才认识到,幼儿当前需要的是更丰富、更高级的刺激:一方面要拓宽幼儿的视野,让他们认识到油画棒技能的可迁移性,另一方面要使幼儿认识到油画棒可以表现出充满美感的画面。在这样的思考下,凡·高的油画《向日葵》很快进入教师的视野。《向日葵》这幅作品色彩对比强烈,笔触粗重,作品中的向日葵造型各异,花朵沉甸甸而富有质感,整个画面鲜亮明快而简洁。如果把这样一幅艺术作品拿来欣赏,正好可以满足幼儿当前的实际需要,即迁移已有的油画棒技能经验,获得更丰富的视觉感受,切实体验作品中的美感。

在活动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和讨论画面质感时,幼儿的表现验证了教师对幼儿“期待视野”的分析。教师先提问:“不同的花朵摸上去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有的说“毛毛的”,有的说“硬硬的”,还有的说“可能蛮重的”,这让幼儿对质感有了最初的感受。接着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画出这样的感觉来?”由于有了先前的关于油画棒技能的经验。幼儿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画法,有的说“用笔的侧面用力擦,画出花蕊,再滚一圈”,有的说“可以用一提一提的方法画出毛毛的感觉来”,有的说“可以用重重的点画出黑黑的瓜子来”,也有的说“用短的油画棒一圈一圈地滚,多滚几次,就会是重重的了”,还有的幼儿甚至跃跃欲试,想要到黑板上画给大家看。正是这一提问,充分调动了幼儿已有的技能经验,使他们表现出对油画棒技能从未有过的激情和创新,他们不仅更好地体验了质感,而且创造性地迁移了已有的绘画经验,。即产生了新的“期待视野”。

此外,幼儿从欣喜地发现近似色到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近似色的审美感受,同样也是因为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切合了幼儿的“期待视野”。教师考虑到在幼儿已有的审美经验里已经有了近似色的概念,而且幼儿还亲切地称它们为“好朋友颜色”,因此才在幼儿发现了一组近似色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幼儿寻找其他近似色,甚至去体验和想象为什么要使用近似色。这既调动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也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近似色的认识,同时还使幼儿获得了新经验,即对近似色的美感体验。

“期待视野”可以有效参与到幼儿获得更高层次经验的过程中,因此熟悉幼儿、了解幼儿已有的各种经验以及他们当前的兴趣和需要,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教育内容,采取有效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这将帮助幼儿形成更高层次上的“期待视野”。

三、运用“读者参与作品”理论。让幼儿进行创造性表现

篇5

论文关键词:陶瓷,欣赏,要素,文化符号

对于陶瓷欣赏首先确定陶瓷是一门艺术,所以陶瓷艺术欣赏并非特立独行与其他艺术门类,正是如此她也有着与其他艺术同样的欣赏基础和特性。所以弄清艺术的欣赏概况对于欣赏陶瓷亦是至关重要。

功能性。美学基本上包括着研究客观现实美,人类的审美和艺术美的一般规律。这种审美又并非真实的美与丑,善与恶,而是经过创作者处理过的关于事态之情感的艺术表现功能,主要是以创作者个人的内心感受为主。

认知性。这种认知性具有双层的概念,一层是出现在创作者的认知中也就会展现在作品中的形式,另一种是对于观众而言的全新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创作者在完成初次创作之后,到观众欣赏后再进行多次创作的一个过程。或是说使观众感受到更多的作者的内心情调,作者在企图与观众达到一种“知音”关系,而很难达到“共鸣”。

教育作用。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的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但所感受到的依然以作者个人的内心世界内心情怀和精神为主。

审美娱乐作用,主要是指一则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再则更多的还是作者自己的自娱自乐作用。正如董其昌所言,画之功能就是“自娱”“以画为乐”“寄画于乐”“画中烟云供养”“多寿”等,也就是通过绘画已达到自娱和健身之作用。

符号性。任何艺术仅是属于一种关于形式的符号。然而这种符号又并不是真实世界里面所呈现的任何事物,仅是通过作者先天学习而后天感官和经验及长期思考而得来的某种符号形式的表现。

二、陶瓷作为工艺美术的赏析

那么当陶瓷又作为一种工艺的美术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还应该怎样对陶瓷进行全面的欣赏?除上述心里之外我们还应该明确几个概念。首先是工艺,工艺是指将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工艺美术,是指工艺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由此可以粗略的理解为陶瓷是将未成形的泥土经过加工才成型,正由于其加工过程的繁杂故而陶瓷可以说是火的艺术,泥的艺术,釉的艺术。然后才是美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的美术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造型的设计,造型的美感与欣赏,另一个是装饰的艺术。或许在一定情况下陶瓷与中国画是同源,陶瓷从泥经过加温成型的过程相当于造纸的过程,只是造纸没有像陶瓷一样要呈现出明显的形状也就是美,而这也可以说是陶瓷欣赏与国画欣赏的一个最大的不同。

首先便是了解其艺术表现技术。艺术技术即是艺术手法是创作者将精神美转化成物质美的纽带,一件优秀的作品如果没有优秀的艺术表现手法便不能将好的情感意境和情趣表现得淋漓直至。所以对于艺术技术手法的评价和欣赏便是在欣赏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对于陶瓷便会首先对于其材料(泥土的品性,形式等)进行评价,。不同的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形式,所以了解泥性也就是原材料的形式是欣赏瓷器的一个条件。第二个便是对于陶瓷工艺的技术进行了解,在这里便是指其成型之前的技术,用什么样的方法成型,用怎样的形式塑造,因为没有好的方法很难实现好的造型,即使有了很好的情趣而没有合适的技术和方法也很难实现“梦想成真”。综合此两点便可以体会出创作者在初期的艺术意图和艺术期望。

陶瓷的特性便是火的艺术,火是艺术家与成型作品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所以除去了解材料和手法,还需要了解火对于陶瓷这种工艺美术的重要意义。不同气候下的作品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形象,所以对于温度的控制,窑位的摆放,烧制的方法等火的艺术对于陶瓷的欣赏至关重要。

造型设计也是在这一环节中应该去注意的,那么在设计中技术和意义也便产生了。每件艺术品都有着她特殊的意义,有的先从联想而来,有的从生活实践中而来,有的则是从文学或者是音乐等因素中而来。对于陶瓷,虽不像中国画一样受到某些形式的限制,但她毕竟有着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例如古彩这种陶瓷艺术形式,名五彩,后也叫做古彩,必定有着他的特殊性意义,是否古彩与五彩的意义不同,还是当时是对于五彩的一种期望,希望它能展现出古意,或者有更新的形式出现。现在很多的学者认为古彩应该有古意,虽不尽然,但这是对于陶瓷的某种欣赏意义的评价。

对于装饰的了解。或者可以把这个观念归纳成为一个“绘瓷学”。最为明显的有两种装饰手法,一则是中国画式样的水墨装饰(对于此手法表现于陶瓷尚待讨论)二则是综合式的纯装饰手法。究竟怎样的装饰形式才表现才好,是否应该适应时代的特性和趋势,还是保留传统的绘画形式和法则便是对于陶瓷“绘画学”一个评价和欣赏角度。

还有一点是陶瓷与很多艺术形式的最大的不同,便是对于装饰和造型的结合是否完美这一欣赏要素。因为陶瓷是这两个方面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简而言之,当你的艺术形式装饰手法与陶瓷的器型和形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是最佳状态,如同事物的两面,他们是缺一不可的,或许在轻重程度上略有不同,有人更加注重形式美,有人更加注重造型美,她是一种物质方面审美和精神方面审美共同的产物;然而当你的造型脱离的装饰或者说装饰不符合造型的时候便会产生一种不和谐的环境,所以对于画面感和形式感以及器型的美感的要求被不断地提高了,所以说陶瓷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一种较为复杂和综合的考察,考察的是创作者对于不同的器物去创造不同的美感的一个挑战,更是欣赏者对于艺术作品的不同层次的审美的考验,艺术世界便在这三者中不断地被扩大再缩小在扩大的重复。

三、总结

对于陶瓷的欣赏是一个及其繁杂的过程,需要掌握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众多,故而在某一个时期他的受众面和理解面很难和其他的艺术形式比较,更难以被大众所充分欣赏,这需要作品和创作者以及欣赏者共同的进步和理解。在此略谈陶瓷欣赏,希望可以更多的靠近欣赏者的思路,或者改变一些对于陶瓷的认识。

参考书目:

陈传席 《中国山水画史》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

宗白华 《中国美学史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

《清初思僧绘画艺术读解与鉴赏》 欧阳云编 陕西人们美术出版社 2010年

篇6

关键词:职专美术,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正确的美学观念,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在新课程中,国家把审美教育列入新世纪人才素质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的薄弱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职专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供给学生参与艺术欣赏和表现活动的机会,并在艺术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美术知识、技能。因此,在教学方面,美育强调学生的自觉参与和亲身体验。它的宗旨是审美育人。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就职专美术课教学如何审美教育谈谈粗浅的看法。

首先,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职专美术教材《美术设计基础》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共有三个部分: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设计基础。这些摘要的铺垫。

1、“造型”是本教材学习的基础。具体内容涵盖素描、构图、透视原理三部分。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最基础的知识。如线条、形状、构图、结构、空间、明暗、质感等,让学生对“造型”艺术语言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始对绘画材料、工具、造型手段作最基本的介绍。如:如何拿铅笔;如何画线条;手腕如何运动;如何构图;比例大小;透视规律;素描的主要种类等。结合图例示范、讲解,明暗素描中物体的三大面,五级调子的基础知识;结构素描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设计素描中,线仍然是形体塑造和表现的重要手段。在课堂中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静物素描写生,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经过动手实践,学生对于绘画的相关知识、特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审美的体验是生动和深刻的。也促发其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要求。

2、“构成”是本教材学习的重点。硕士论文,职专美术。“构成”首先是一种造型的概念。所谓“构成”就是按照美学创作的原理,把一种物体形态分割成多个单元,又可以把多个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物体形态,这种从分割到组合,或从组合到分割的活动即是基础设计的构成。学习构成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学习构成一是方法(怎样思维、怎样设计、怎样表现);二是找美感(美无处不在但需要发现,那怕是一点、一线、一面都有它存在的最佳视觉效果,根据具体的限制条件,充分表现其美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游戏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多角度思维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构成的起始阶段,可以用一个小游戏来导入,告诉学生:假设每人10枚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棋子,请你对它们进行排列组合。比一比谁的排列方式最多,赛一赛谁的构思最巧妙。其实,在学生苦思冥想的时候,无形中已经步入设计的大门……。又如在色彩构成学习中,我采用欣赏评述的学习方式,结合色彩的基础知识,如:固有色、环境色、光源色,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冷暖色、色调等讲解一些绘画作品;同时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搜集大量精美的平面设计资料给予学生启发、引导,为其进一步认识色彩,感受色彩提供帮助。硕士论文,职专美术。此外,我还利用示范,加强直观教学。在黑板上贴上水粉纸,作了相关的示范教学:三间色,不同的复色的调色练习;不同明度,纯度的色彩调色练习;用调出的色彩作明度和纯度的渐变练习;用和谐色和对比色作平面构成的一些练习。学生看到同一画面,不同色彩比对产生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兴趣和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纷纷动手去调色、上色,去尝试、创作。他们收获了知识、自信、体验,更多的是快乐和对美的感受。

3、“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是对前者的延伸与提高。设计广泛地应用于名领域,如:建筑、工业、环艺、装璜、展示、服装、平面设计等。硕士论文,职专美术。在美学领域中,设计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本课程重点学习平面设计。硕士论文,职专美术。平面设计是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主要任务是利用图形、文字、色彩、材质这四个核心元素和观众进行沟通,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设计师的设想和计划。硕士论文,职专美术。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欣赏、分析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设计师的构思和设计理念,以及表现手法,如对比、类比、夸张、对称、主次、明暗、变异、重复、矛盾、放射、节奏、粗细、冷暖,等等;理解设计师如何把不同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在版式当中常常借助框架(也叫骨骼)。如:规律框架和非规律框架、可见框架和隐性框架。另外,字体和字型的选择与搭配的好坏,是非常讲究的。选择字体风格的过程就是一个审美判断的过程。在色彩这一元素的使用上,能体现出一个设计师对色彩的理解和修养。色彩是一种语言(信息),色彩具有感情,能让人产生联想,能让人感到冷暖、前后、轻重、大小等。要善于调动视觉元素设计。最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探索,教师提供一些作品图片,根据作品主题分析设计师思想轨迹。例如作品中选用的表现形式,语言表达的角度,作品最终效果说明主题的力度等。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阐述。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在掌握设计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审美基础知识,提高了审美能力。

其次,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人虽有爱美的天性,但并非是人天生就懂美,会欣赏美,理解美。一个人只有在接受并掌握了一定的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教育,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人生体验,情感、个性等方面逐渐成熟,才会较深刻地理解艺术作品,从中受到美的感受和启迪。因此,实施审美教育,教师应在其基本意识建立后,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对美的好奇、探索之情。促发其自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可以从引导入手,把握美感的多样性。

1、精选大量古今中外美的艺术作品, 如:中国的山水画、花鸟画、油画、版画、水粉画、水彩画、素描、雕塑等,让学生接触、观看、了解、赏析其色彩、线条、构图、动态及整个形象的美,愉悦心情,开阔眼界,接受美的熏陶。

2、精选一些既美观又实用的艺术作品, 如: 建筑、环境设计、室内装饰、工艺美术等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赏、评述。让学生去注意生活中美的事物,将审美的眼光、意识从纯艺术转到实用性的实际生活中去,增强审美认识的趣味性、多样性、实用性。硕士论文,职专美术。

3、精选一些“丑”的艺术形象,精心引导,让学生从丑的形象,认识、了解丑的现实,并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如罗丹的《美丽的欧米哀尔》(又名《老妓》)一个出卖肉体的,在她年老的时候,原先那丰满、富于曲线和青春魅力的人体的美消失了,变得畸形、驼背、形同枯槁。在现实中,这样的人体显然是丑陋的。但是,罗丹就是通过这个丑陋的躯体,让人们看到了社会对她的不公正的鞭苔、蹂躏与摧残;还有米勒的《扶锄的人》、朱耷的“白眼向人”的《荷花水鸟图》、齐白石的“既啮我果,又剥我黍”的《群鼠图》等都这样。其给人不是而是痛感(除作品的形式美外),要把握它的美需要经过深刻的思考,而一旦把握了这一艺术形象所体现的真理,虽有痛感却仍然愉快,是更深一层的精神上的愉快。

最后,要鼓励学生将审美融合到美术创作上去,融合到日常生活中去

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审美教育教学中,同时引导学生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基本功。如通过美术课训练、练习,掌握素描、速写、色彩、设计、手工制作等的画法和制作方法,让他们更为自如地表达出他们心中的美。

2、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美。如组织学生动手参与美化校园、布置教室、装饰宿舍,营建整洁、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注意自身仪表的整洁大方,讲究文明礼貌,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鼓励学生奋发向上、互助互爱,营建一个和谐进取的集体。让学生的生活也充满美。

3、为学生提供创造美、表现美能力的机会。如组织兴趣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定期组织观摩、比赛,给学生提供一个创造美、表现美的平台。

总之,要通过各种途径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让美丽的艺术之花,盛放在学生生活的画卷上。

参考文献:

《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术教育》2007.2

篇7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一、 新课标下的人文素质教育

新课标下,高中教育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高中的每堂课程都应该是这样的要求。而作为美术老师,我更加觉得应该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美术欣赏的课程之中。而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课堂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

人文素质是指在人文方面,人们所应该具有的品质或者应该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强调关注人的价值、发展和综合素质。高中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则是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高中美术欣赏课,进而通过美术教育,有效的培养高中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 "人文素质教育"引入高中美术欣赏课堂的意义

(一) 在美术欣赏中传输人文知识

美术,是各种文化知识的综合体。对于高中美术欣赏课而言,优秀的作品欣赏有助于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操。通过欣赏,了解各种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史。通常而言,一部优秀的作品通常会涉及文字、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旁征博引,在备课环节,应针对教学内容,充分与自己的人文知识相联系,并借以辅助工具书或者网络,构造出一个完美的知识综合体。

例如:对于敦煌莫高窟艺术欣赏课,笔者先用一段音频和视频记录篇勾起学生的艺术兴趣,进而通过地图,带领学生找到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在介绍地理位置的过程中,就会提及玉门关、阳关等地名,然后启发学生回想自己所学的提及这个地名的古诗词,比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诗句。通过这样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的印象,并且对学过的古诗词有所新的领悟。

(二) 在美术欣赏中陶冶人文性情

一件美术作品是拥有自己的情怀和内涵的。美术作者将自己饱满的情感通过作品的方式得以体现。培养人文素质,仅仅拥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还是不够的,想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应该是学生具备人文性情和精神。美术作品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健全人格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老师在欣赏课堂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与这些伟大的艺术家进行精神交流,感受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人格。这对于陶冶学生性情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 在美术欣赏中塑造人文品行

良好的人文素质需要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拥有良好的人文品行则应该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很多的美术作品都能够体现出作者对人文平行的追求,比如常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等。例如,在毕加索的名作《格尼尔卡》表现的就是他本人对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抗议。体现了毕加索反对战争、向往和平的追求。

所以,美术欣赏老师应该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在美术作品的感召之下,学生的人文品行就会逐步得到塑造和培养。

三、 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高中美术欣赏课堂的措施

(一) 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前提

所谓师者,即为可以为人学习的人,是在某方面有专长并且通过日常的教学和相处,使学生得以掌握某种本领或者陶冶情操的人。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美术欣赏课堂,则作为美术老师,从自身的角度来讲,应该具备具体而全面的文化素养,对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甚至文学、历史等都应该有很深的了解。另外,要求老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有一定的素养。对于专业老师,不仅自身拥有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懂得如何鉴赏美,以及如何将自身的"气质"传递给学生。

为了使教学达到专业效果,对于老师而言,除了自身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还应该不断的补充知识。那么如何达到最优的要求呢?首先,应该重视教师继续培育工作。老师应该多听优秀课并注意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反思。多参加优秀课、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案例及论文等教学经验交流评比活动;其次要重视美术新课程研究工作,将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深化高中美术教学的改革;最后是教师自身要多注意学习,随时随地的提高知识量和业务水平,定期组织外出写生、参观学习达到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 挖掘人文素材是保障

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老师"稍微注意"就可以达到的。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美术欣赏课堂,需要途径。那么,有哪些途径呢?在我看来,首先,应该完善欣赏内容。每堂课的欣赏内容应该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和精心安排的。也许课本上会有素材,但是,仅仅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欣赏课的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灵活地运用教材,调整教学内容。对于初学者,应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并且易于接受的内容。收集素材则应该尽量的贴近同学的心境以及使学生对艺术保持好奇感和新鲜感。素材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画家或者艺术家的作品欣赏。其内容可以按照艺术主题、绘画技巧、主题思想等不同风格。比如《向日葵》、《最后的晚餐》等。另外,在教学的选材中也要注意主次,重点应放在有代表性的名作欣赏上,引导学生欣赏时从具体作品的形象、色彩,到抽象的形式和主题上,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提高自身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三) 教学方法的优化是纽带

美术新课改后,在欣赏课教学中为了避免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学生被动无聊的听的现象,教师应从创设轻松、欢快、自由的学习环境和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入手,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认真研究新教材,变讲授为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用新颖、灵活、实用的科学教学手段来上课。美术欣赏课教学导入过程方法"新"一点,授课过程 "活"一点,把各种活动引入课堂,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乐学"。具体方法可以但不限于一下几点:

1. 导入式开场

可以用一段视频和音乐中感受美术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作品的没,激发学生美术欣赏共鸣。或者以设置悬念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引发学生探究"事实"的效果。

2. 尝试流

鼓励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件艺术作品说出自己的直观感受,艺术欣赏在于心境和个人领悟力,其不应该有对错的模式。教师最好充当一名带路人的角色,带领学生进入艺术的殿堂,教授学生鉴赏艺术的常识以及注意事项,至于具体的艺术分析,应该强调其解析仅为其中之一,学生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鼓励式的交流

在课堂欣赏当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同时,老师应该注意反馈工作,在反馈的过程中,应该留意措辞。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可能导致以为艺术家的产生或者一位天才的陨落。评价学生作业时,先用鼓励性的语言抓住作品中的闪光点表扬其好的一面,再评价一下不理想的地方,但要注意学生的自尊心不能用词太犀利。美术专业课教学中要充分给学生在绘画中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国外人们把美术称为"无错误的学科",可见它对错误的谅解和新的尝试态度有多么的宽松。所以学生作品中表现出的差异是可贵的,因为它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特征应得到尊重和赞扬。

四、 结语

总之,高中美术欣赏课程是一门艺术,对于教师来讲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丰富课堂。对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引入课程的思考应该结合学生和老师的实际,做到实时更新,与时俱进,让人文素质伴随每一个学生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周叶萍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J] 教学心得 2010

篇8

【关键词】中学美术 鉴赏教学 创新能力

艺术鉴赏作为一种特殊能力,要有先天的艺术基础,更需要通过后天专门训练获得。美术属于是视觉艺术,通过鉴赏美术作品,可以形成视觉冲击力,从中感受美术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源泉,从而对美术表象下的深刻涵义以正确的理解。

一、学生可以通过美术鉴赏了解人类的文明发展历程

人类与绘画存在着不解之源。早期的人类就是运用了绘画语言进行思想表达和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当然也可以从绘画中解读。当美术不再具有社会实用功能,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美术就被提升到艺术境界,以满足美术观赏者的需求。至此,美术的创作已经不再遇有公用价值,而是属于纯粹的精神产品,进入到审美创造范畴,并逐步地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用物品的美化是美术发挥其物质功能的体现。美术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但是美术创作来源于个体性精神劳动,其中的独特个性也是历史意义的表达,需要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深入解读其中的内涵,才能够真正意义地领会到美术作品的美感所激发其的动人效应。《星月夜》是凡高的作品,在整个作品中,所表达的都是创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宁静的夜色,闪烁的星空,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这些都可以将凡高创作作品时的那种潜在意识表达出来。美术是社会性的创作,也是历史的表达。那么在欣赏凡高的这部美术作品的时候,就要通过了解创作背景,并分析当时的美术创作流派、风格和样式,才能够形成正确的审美取向,以从自我审美角度解读美术作品的深刻涵义。

二、学生可以通过美术鉴赏提升审美鉴别能力

美术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教育领域。将美术教学以美术鉴赏的教学形式展开,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解读名家作品的形式美和丰富的内涵,而且还可以在教室的引导下,学习到美术作品的精细创作过程,并根据学生自己的领会能力进行训练。美术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即鉴别和欣赏。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首先要具有美术的鉴别能力,而这正是提升美术审美层次的有效途径。在中学的美术教学中,通过美术鉴赏教室,可以利用中学生丰富的情感,培养其对美术这种视觉语言的领悟力,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视觉体验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学生的审美鉴别能力由此而产生,并为树立审美意识,培育高尚的审美理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哭泣的女人》是毕加索的名作。画面之美在于其所呈现出来的独特创作形式。整个画面都是立体的分解和组合,这是当时较为常用的美术创作手法,却被毕加索发挥得淋漓尽致。画面的形式美是独具特色的。哭泣女的形象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视角观察出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生动而耐人寻味。哭泣女那无声似有声的哭泣,伤心欲绝,她那内心的情感起伏令人心悸。如果深入了解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就可以通过画面了解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痛苦,那种欲哭无泪,那种无可奈何的心境,处于苦难岁月里的人们的忧虑等等,都可以从毕加索的这幅画面中解读出来。

二、搭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平台

(一)创建探究式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情境

美术鉴赏教学主要强调的是美术艺术欣赏,从中挖掘出具有艺术层次的内容加以评判,以提高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力和判断力。美术欣赏资料的选择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历史剧入手,从中选择出极具美感,并具有审美价值的片段。比如,中国有很多的建筑瑰宝,故宫就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接触建筑之一。就是这样中国古建筑群,其保存的完整性,已经被列为世界五大皇宫之首。在美术鉴赏课上,美术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故宫建筑物的画面资料可以从历史电视剧裁剪,比如中学生都喜欢看的《还珠格格》《康熙大帝》等等,不仅提高学生对于建筑资料的兴趣,而且还引导学生对于影视剧作品从艺术的审美角度欣赏。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针对于资料中的美术艺术资料,教师首先不要讲解,而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课堂教学主题。比如,背景的故宫群都经历了哪些朝代,其建筑特点是什么。在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将问题的答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给学生以必要的提示。学生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分析图片的内容,从主观的角度回答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实施上就是在阐述自己对于故宫建筑的观点,其对于艺术的审美定位也就呈现出来。随着各种新的问题不断解决,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会影响地有所提高。

(二)将美术欣赏与音乐欣赏相结合

艺术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但是相互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音乐和美术即是如此。音乐与美术同属于艺术门类,音乐依赖于听觉,美术则突出视觉效果。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上,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不仅渲染了课堂氛围,而且还会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在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时候,为了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可以配以《黄河号子》的音乐。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不自觉地会展开想象,从自己的情感出发,将音乐和画面内容融为一体,使学生潜移默化中,美术审美得到提升。如果说艺术欣赏活动具有感性的色彩,那么,鉴赏则融入了理性的成分,使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作品的意蕴之美。此外,在展示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美术作品,播放背景音乐的同时,还可以请一名同学朗诵诗句,引导学生达到“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达到创新思维所追求的境界。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美术课堂上进行美术鉴赏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古今中外艺术作品,并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鉴赏艺术杰作,熟悉这些名作的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对视觉图像的观察,提高美术敏感观照能力,从而可以通过了解其中所采用的绘画技巧,领悟美术创作意图,激发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

推荐期刊
  • 美术
    刊号:11-1311/J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美术向导
    刊号:11-2825/J
    级别:部级期刊
  • 美术文献
    刊号:42-1756/J
    级别:省级期刊
  • 新美术
    刊号:33-1068/J
    级别:CSSCI南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