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8: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职教育教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质量
近年来,随着招生门槛的不断降低,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进入中职学生的学生中大部分的中考成绩都很不理想,尤其是数学成绩更是令人担忧。一大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闻数色变”,对数学的学习无法产生兴趣,甚至不知从何入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本文就中职数学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中职学校数学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从学习基础上看,大多数学生对概念、公式、性质等无法理解,知识点模糊,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所学习的数学内容一知半解。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差,口算的速度慢,正确率低,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和思维模式。
(二)从学习目的上看,作为中职学生的学习目的非常直接,仅仅只是学会一种技艺,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所以,在中职的学习过程中,学校、老师、学生都对专业技术课会非常重视,而对数学这样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忽略,尤其是对思维难度大的数学更是望而生畏。但是如果忽略基础课堂的学习,只重视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这样的学生往往在专业能力和自身素质的发展上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从学习方法上看,中职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被动数学教学论文,缺乏钻研的精神,无法集中精力听课,课上也不积极动脑思考问题,作业更是马虎应付了事,抄袭现象更是严重。学生机械、简单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无法灵活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薄弱。
二、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因此,要真正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
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差,在学习中不断地遭受打击,家长和老师的指责批评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放弃的心理。对他们来说,学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教学的宗旨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以学论教是现代教学科学观的主要内容。中职数学的教学并非教师简单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深入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自身的认知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去探索,将枯燥无味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为他们专业学习服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改变师生的定位,真正融入学生中,让学生亲近你,靠近你,信任你,并及时的为学生的进步赞扬、喝彩,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端正学生态度,明白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中来。
(二)创设条件,激发兴趣
学生经常会说:“我对这个感兴趣,我才学得特别好!”“我觉得有意思我就愿意去学!”从学生的反应可以看出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各种条件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教师要巧妙地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的素材,让学生感受数学离我们的生活如此的近。教学导入时就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浓厚的学习兴趣,选择最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能极大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如一件商品采取怎样的营销策略才能占有市场而带来较高的收益,洗衣机怎么操作才能省电省时等,将生活中的小事引入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能让数学课堂富有生活的气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其次,适时地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数学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将数学的趣味性、鲜活性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多媒体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也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而教师幽默的语言、优雅的谈吐能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特殊的校情和生情,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两极分化的情况尤为严重。而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客观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不同学生、不同基础采取“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前,必然了解客观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基础,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数学教学论文,这样才能做到教学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后,老师在备课过程、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体现层次性和梯度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提出不同的要求,力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同时,在检测学习效果时,也是采取分层测验、评分的方式,用不同的方法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就感和学习的动力。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因材施教外,尤其要关注“学困生”,因为学困生他们的基础更为薄弱,他们一直都处于“无人关心”的被遗忘的角落,很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教师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走入他们的内心,让他们重燃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科学评价,促进教学
教师对学生科学、客观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除了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外,更应该注重学生情感与态度、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注重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如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真程度,学习热情、学习习惯、合作交流能力等,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进步与成绩,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提供一个客观的方向。
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怎样提高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是每一个中职数学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根本上更新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用赏识的眼光来教育学生,因材施教,以发展的评价观来看待学生取得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化之.对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职教通讯.2003.8.
[2]吴光新.突出职业学校特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尝试[M].上海出版社.2005.9
[3]曹才翰.数学教育概念[M].江苏出版社.2002.5
语文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正所谓佳作之所以不朽,是因为在作品中饱含了作者的深厚情感,甚至是凝聚着心血和生命,有着非凡的感人力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首先要熟悉、把握教材,并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及时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德育因素,如自强、尊敬、敬业、爱国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中的字、词、句体会语言的质美意深以及字里行间中所透露出的哲理,提高学生的认识。如学习《套中人》这篇文章时,我从多角度引领学生去理解,让学生不仅看到了“守旧人物”的危害,又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在对教材中德育因素挖掘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找准切入点。如《项链》一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描写马蒂尔德心理和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形象,从而深刻的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政府的腐败、道德沦丧的本质,那种图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糜烂风气,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将学生进行德育精神的感染、耳濡目染是极其重要的。首先,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去感染学生的德育认识。其次,在日常课堂学习和教学内容上体现德育感染和熏陶,语文课程反映的就是人类的文明和思想。因此,在语文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在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文章所传达的德育思想剖析出来,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和消化,让学生不断的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认知。
三、在“读”中感悟德育
有感情的朗读,可以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震撼,加深学生的情感认识。朱熹说过:“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呤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中职语文教材中有着大量文质兼美的文章,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提高语言的敏感度,在读中品味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让学生在读中获得德育熏陶,达到心境合一。阅读,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仅仅依靠教材中的文章进行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优秀的作品中受到熏陶,从而主动的去体验,去感悟做人的道理。教师可以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多推荐一些与之相应的一些课外读物,并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自由表述自己对作品中人物、事件的看法,并给予相应的引导,在润物细无声处让学生感悟,获得德育的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学习离不开实践,语文学习也是如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亲自去感受德育思想的精华,加深学生的认识,促使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内化。中职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期,尤其是当今社会有很多的不良思想意识,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甚至有些是脱离道德规范的现象等,这些直接影响着学生正确思想意识的形成。因此,鼓励学生多积极参加实践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如组织学生参加公共学习、做父母的小助手、去孤寡老人家帮忙等。运用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这比单纯的讲解更能使学生感同身受,进而不断加强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做对事情”则需要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把事情做对”与“做对事情”是不同的,每个人都希望把每一件事都做对。换句话说,每一件事都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达成,而我们要选择其中最适当的一种,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但事实上,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即我们要去“做对的事情”。那么,我们首先就要问自己:“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就是要能够分辨是非善恶。而这里面就包含了许多价值上的抉择。以前,老一辈人认为孩子上学就是读书、认字、明理。这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根本。物质世界的学习研究和人类心灵的成长体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把事情做对”与“做对事情”也是不一样的。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又是辩证统一的。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就更为复杂,就是要打通截然不同的领域,使学生主动探究根本的、完整的知识。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打通、整合不同的领域,引领学生自主成长、持续发展、全面进步,既要“把事情做对”,更要明白“做对的事情”。所以说,有灵魂的课堂就是学生在运用一定方法,学习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中,不断端正态度、丰富体验、形成价值观。
二、关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再认识
中职教育属于中等阶段的教育,既有基础性,又有职业性。因此,中职学校既要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又要重视教育的职业性。如果忽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缓慢;但如果忽视了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一味强调职业性,则把职业教育推向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一边。而教育一旦充斥功利性,其崇高性、理想性必然丧失殆尽。中职学生应该有两种身份,一种身份是学生,另一种身份是准职业人。相应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应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学生的培养,其培养方向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二是对准职业人的培养,其培养方向是让学生未来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员工。通过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我们要完成三项任务: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基础、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打底子、为学生的谋职就业做准备。这三项任务如何协同推进,需要广大职教工作者的创新实践。笔者认为,就基层职业学校而言,应该在以下两方面进行积极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1.将培养准职业人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准职业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职业学校从教育和教学两方面共同作用。而目前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普遍重理论、轻技能或重技能、轻素养。这两种情况都陷入了“见物不见人”的误区,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培养准职业人,既是为学生的就业做准备,也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对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所要求的素质、能力、知识、态度、价值观等加以分析、归纳、提炼,形成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比如,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吃苦耐劳、坚韧毅力、善于表现等基本的职业素养?如何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精细准确、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如何把这些内容内化为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只有对这些问题予以回答并加以解决,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才是完整的。
只有教学理念正确,教学行动才有方向。“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是当今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它回归了学习的原点,学习从“做”开始,而不是从“坐”开始,它回归了学习的本意。学习主要是打造学习力,只有在“做中学”才能真正培养学习动力、能力和毅力;它回归了教学的本质。让学生在“做”中动手、动脑、动心,教师充当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它回归了学生本身。“学生”一词中的“生”往往被忽略,“做中学”更充分地诠释了“生存”、“生活”、“生命”的真正含义;它回归了学校教育的本质。“做中教”说明教师要在“做”中成长,因此,教师应定期到企业实践,然后把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带回课堂,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前提。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
(一)知识储备
教师应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首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储备知识的最佳途径;其次职教老师应多参加企业实践,让教学更贴近实际;再次教师应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练好内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而人格魅力的落脚点是文化。正所谓一个连“跑题”都不会的教师拿什么吸引学生的眼球。
(二)认真备课
1.备教学内容
从全局角度熟练掌握教材大纲的内容,同时大量查阅与之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保证所授知识是最新的、最实用的。同时将这些知识重新组合,突出重点、难点,建立起更易为学生接受的知识架构,并且注意由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有明显的过渡。
2.备教学对象
对所授的每一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要做到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所授知识难易适中,更具针对性,与学生沟通才没有障碍。否则,准备得再充分,也会变成“一言堂”、“独角戏”,导致教学本质缺失。
3.备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图形导示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启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等。尤其要注意,不要为使用教学方法而机械照搬,那样往往会适得其反。为此,要制订周密的教学方法设计方案。只有这样,各种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融入教学过程中,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
4.备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针对每一类知识使用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并指导其活学活用。如关系图法、主线贯穿法、联想法、对比法、实际操作法,等等。
5.备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所要实现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认知目标主要从理解掌握、熟练掌握、一般了解三个层次制定;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作品表达能力。为此,要在相关教学环节进行必要设计;情感目标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针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对象,德育教育应当放在首位。
6.备教学工具
板书设计要简明扼要、布局合理,一定要保证其完整性。对于多媒体教学设备要能熟练运用,认真制作课件,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二者一定要结合使用,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完整的教学环节
(一)对上一节课的知识点做一个简要回顾(5分钟)
(二)检查学生以前学过的课程知识(5分钟)
(三)对新知识的讲述(15分钟)
1.重视对概念的讲解。概念是认识新知识点的起点,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对其一定要深入浅出地讲解。对基础概念要重点讲解;对具体概念,要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基础概念和相关的知识点自己总结归纳,并且概念之间要通过相关知识点织成网状结构,明确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概念要自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考验功力的。
2.重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讲解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速、语调等要素,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引起学生注意,结合一定教学方法进行反复讲解,再设计相关案例进行训练,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3.完整的板书设计。即使使用多媒体课件,也要有板书设计。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笔记,又保证知识架构的完整性。
4.强调做笔记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课上只记主要知识点,课下再整理笔记的好习惯。还要注意知识点不要跨节讲解,这是很不科学的。5.沟通环节的设计。沟通是一种能力,要掌握原理,更要掌握方法和技巧。沟通过程中多使用“我向信息”。即多使用“我感到”、“我觉得”这样的词汇与学生沟通,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条件。
(四)随堂练习(15分钟)
让学生及时巩固相关知识,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对本节知识点的回顾及布置作业(5分钟)
对本节知识点的回顾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程度。适量科学的课后作业能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熟练程度。还能及时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四、课后反思
对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总结,找出解决办法。对一些经验要及时归纳,以便在以后授课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只有经常反思自己,才能不断进步。
五、结语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唯一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在日常的初中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有趣的导入形式来进行教学。所谓趣味是吸引学生的良好途径,有趣、和谐的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学得开心、愉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性,让学生发散其思维,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礼貌”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类似的环境,如巧遇教师的这样一个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应当如何处理呢?再如:教师在讲解中,应当向学生仔细说明所谓礼貌是什么,怎样才算是礼貌的打招呼,为什么要进行礼貌的行为习惯。这样的教育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言传身教,也是一种良好的新课导入形式。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视频以及图画来进行新课导入,这样能顺利的将学生代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中。教师在进行初中政治教育教学中,可以采取各种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教育教学。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以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更有兴趣,尤其是初中政治教学,其本身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如果教师讲课再是枯燥乏味,那学生学起来就会毫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教学,让初中政治课更加充满趣味,并以此来提升初中政治教学的教学效果,以及有效地提升初中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所谓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现代学生之所以对初中政治学习食之无味,主要是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因此,在现代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务必让学生改变这一观念,真正理解政治教育的宗旨,全面地感受初中政治的良好魅力。
二、生活化的初中政治教学
在初中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生活化”的教学,正所谓“教育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而教师在进行初中政治课程教学时应当充分落实其教学,彻底的将生活与教学相结合,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初中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在讲解“礼貌的重要性”这一章节时,大多数独身子女并不能充分理解礼貌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规范才算是礼貌?他们往往会单纯的认为说谢谢就算是礼貌,但是礼貌的范畴并不仅限于此。这样教师可以为学生举例一个学生熟悉的例子,让学生间进行相应的情景模仿,让学生亲眼看看何为礼貌,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到礼貌的重要性,然后从学生本身拓展开来,让学生彻底的明白礼貌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形式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需要教师主动地将学生引入积极思维问题的状态中。例如:教师在讲解法律时,教师当堂进行法律讲解,让学生来判断是非对错,学生有的说“对”,有的说“错”,此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是对就是错,是不是有其他角度来看待整个问题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法律角度的思考,此时,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时学生会以极高的热情进行教学内容学习。这样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教学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激发其求知欲,并且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能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再如:教师在初中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在讲解“劳动的可贵”这一章节时,大多数城里的学生并不能充分理解劳动是什么,什么样的活动算是劳动。他们往往会单纯地认为打扫家务就是劳动,但是劳动的范畴并不仅限于此。这样教师可以为学生举例一个学生熟悉的例子,把学生带到学校旁的乡间,让学生亲眼看看农民进行劳动,看谷子和麦子是怎么被打出来的,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农民的重要性,然后从农民本身拓展开来,让学生彻底地明白劳动的重要性。正如人们常说的“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实践于生活,学习于生活。课堂仅仅只是学习的一小块地方,而课堂上,我们进行的不仅是学习,更是生活!所以,快乐愉悦的生活,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认真学习。活跃初中政治课堂,体会政治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三、结语
1.教育管理体系不完善,监控体系不健全。传统中职教育管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校层面和系部层面都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以负责管理具体教学工作的全面协调与组织。缺乏专门而系统的教育管理机构,在教育管理的协调性方面比较薄弱。传统中职教育管理监控体系过于强调结果控制,忽略了过程控制的重要性。中职院校和企业、教师与师傅之间的高度合作与互动的综合信息反馈体制需要加强完善。中职院校要构建并不断完善以企业为核心的教育管理监控体系。
2.职业教育总体上缺乏特色。生源规模小、素质差。我国职业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与社会、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这样的职业教育环境里培养的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中职教育则是少数文化知识水平低下的学生及其家长的万般无奈的选择。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职教育的生源规模和生源素质。招生难。难招生,成为各职业学校不争的现实。
3.专业建设存在盲目性和重复性,就业质量不高。有的学校不顾实际条件,盲目上新专业、热点专业。盲目建设,或投入巨大,学校背负极大的财政包袱,或投人不足,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二是在一个区域大家都上相同的专业,势必形成重复建设。势必有的学校生源不足,从而造成设备闲置,资源浪费。三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现在热大家竞相上马,三年后可能就冷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极短,技能训练时间少,技术等级证书含金量不足。
4.教育管理机制灵活性不强,教学评价体制不合理。传统中职教育管理机制无法有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无法有效根据实际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应有的灵活性。校企互动型人事制度需要尽快构建起来,不然将会加大中职教育管理难度,无法有效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中职院校学习评价主要以传统局面考试为主,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脱节,忽略了中职生核心能力实践能力的考评。这样的评价体制非常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
5.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不够。理论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实践上专业内涵建设脱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性不清晰,高职教育没能建立在中职教育基础上,实现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层次的衔接。高职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终结性教育,更谈不上对专科、本科、专业硕士等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研究,已不适应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践上专业内涵建设脱节。在课程设置上,内容没有对应关系。政策上中高职招生受制约。
二、中职教育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管理人员综合能力培训。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完善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根据实际需要,构建集授权、监管和协调为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
2.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大致概括为:A:文化基础课是提高学生素质,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二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B:专业理论课是学习专业理论,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它的教学任务:一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作好准备;二是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提高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三是培养职业素质。C:技能训练课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它在教学活动中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形式,也是教师对学生传授技术进行技能训练的基本形式,技能训练课应突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系统性与衔接性相结合,实用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特点。
3.构建教学管理系统,强化教学计划管理。教学管理系统从组织领导上实行三级管理,分层把关。一级是由校长决策,教导处执行的校级指挥系统。具体制定学年、学期和专项性的教学规划,组织部署教学常规和实验实习等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指导、协调、检查和考核教学和教研工作。二级是教研组长或专业组长负责的中层管理系统。负责落实学校的教学规划,具体制定本组的教学和教研工作计划,进行教学研究,推广教学经验,传播教学信息。三级是由备课组长负责的基层管理系统,安排落实学校和教研组或专业组的教学计划,进行集体备课,解决本学科教学和技能训练中的问题,具体落实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管理方面:一是严格执行教学指导计划。教导处根据国家的教学计划174和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科学地编制课表。严格按照大纲进行教学。二是制定好教学实施性计划。教导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学工作实施性计划,它既有常规性的工作安排,又有突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具体措施。学科教研组必须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性工作计划。提出各单元或章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制定落实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4.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强化技能训练。教师要注重备课,设计教学;认真上课,组织教学;加强辅导,延续教学;重视作业,补充教学;注重考查,检查教学。学生要注重预习,了解知识;认真听课,理解知识;搞好复习,巩固知识;加强练习,运用知识;系统总结,掌握知识;注重实习,形成技能。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组织、指导和督促他们完成教学各环节的任务,并达到最佳状态,收到最好效果,进而使教学的各环节形成有机序列,获得教学活动的整体优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技能训练方面,先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措施,教育学生树立“有一技之长是立身社会的资本”的意识。其次是要全面调整教学计划。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目标制定新的大纲要求,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训课时。第三是实习教学课堂化。实习过程必须体现讲解、演示、练习、讲评四个环节。第四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评选出“技能训练标兵生”和“技术能手”进行表彰奖励。毕业时进行技能鉴定,颁发等级证。第五是建立规范的实习实训档案。
在基础教育中,化学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面向生活和自身发展不可缺少的知识,是化学科学素质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可以淡化“双基”教学,相反,加强“双基”正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问题关键是怎样摆脱应试教育束缚,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改变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抛弃“满堂灌”和“题海战术”,走出以“考纲”代替“大纲”,以“考点”代替“双基”,以“解题”代替“实践”的纯应试教育的怪圈。做到“教师应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借鉴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坚持启发式教学,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大纲语),素质教育下的“双基”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会学”,重视学生动脑、动手,指导学生真正理解化学知识的内涵和联系,最终达到“会用”。
二、化学科学能力教育
这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大纲上说:“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能力型和创造型人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应充分发挥实验的优势,加强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的效果要明显,要使全班学生都能看清楚,同时要引导学生对各种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及时如实地记录观察的结果。通过观察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实验是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多创设一些学生动手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在学生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并对实验全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向学生充分展示教学的思路和解题的思路,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特别应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三、化学科学方法教育
这是科学素质的翅膀,是获取科学知识的手段。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方法,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和牢固记忆科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科学的方法对人一生的学习和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掌握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在化学教学中,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一些重要的科学方法。如在“碱金属”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和观察,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的性质做出推论和预测,当这些推论和预测以过多次论证后,即可将其中的正确部分上升为理论。又如在有机物烃的教学中,以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烃为典型的物质,分析它的结构、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推导出这类烃的通式和通性。
四、化学科学意识教育
这是化学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科学意识包含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和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科学意识教育就是促使学生树立物质第一的观点、尊重客观事实的观点、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观点、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等。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事例来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如结合盐类水解的有关内容,介绍如何利用盐类的水解为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服务,教育学生学以致用;学氧化硫的用途时,介绍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当前世界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的初步知识,提高环境意识。
五、化学科学品质教育
这是科学素质的动力,包括兴趣、情感、意志、作风、态度等。良好的科学品质能使人树立坚强的意志,表现出高度的自学性、顽强性和自制性,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遵规守纪、不怕挫折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勤于思考、积极探索、谦虚谨慎、尊重他人、乐于协作的习惯。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品质教育,如在“碱金属”中介绍候氏制研,大胆创新、无私奉献、执着爱国等高贵品质。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多维假设与求证的探究教学模式研究.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
[2]洪贺廷.理想化教育.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中职语文 美学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75-02
有些中职学生由于文化基础水平较低、文化素养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就感缺失,容易出现思想纪律、行为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美育来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享受美和欣赏美,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是教师应有的责任。中职语文教学是美学教育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融入更多关于美的教育,从各个方面来对中职生进行美的感悟、美的享受、美的塑造等教育,让他们除了学好专业课程,努力提高他们在人格、心智、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水平,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荣耀与自信。
一、依托课文内容渗透美学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不乏“美”的课文,如自然美、人性美、社会美、爱情美。美的主体通过语言的形式来展现,表达手段多样化,表达情感多元化,具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特性,这是语言文字表达的功效。语文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从这些文字的表面,看到其深层次的内涵,去了解什么是美。例如,朱自清的《匆匆》:“时光匆匆,日子一天天地在我们洗手吃饭的时候过去了,我能留着些什么痕迹呢?”《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高楼纵饮,潇洒不羁,这是一代少年游侠的快乐生活,“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活出自由,活出自信,活出自我。教师应该在教学的第一课就强调这一点,抓住时间这一匹奔腾的飞马,不要让自己的生命浪费在无谓的休闲中,要么纵横四方,云游天下,做个潇洒的“唐朝少年郎”;要么埋头于一隅,做个从从容容、踏踏实实的耕耘者。对中职生而言,就是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掌握真正的技术本领。正所谓“美是生命”,生命之美在于让自己活出精彩。
在“美”的众多看法中,还有一种叫做“美也就是善”。在中职语文教材诗歌《千万别挤》中,狄更斯说:“不要把善良从心灵深处挤走,更得严防丑恶偷偷潜入你心底。给道德应有的地位,给每一件好事以恰当的鼓励;让每一天成为一项严峻的记录,面对它,你应当问之无愧。”《善良》中,王蒙对善良的诠释是“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乐观。”“善良的力量就在于她是人的。她属于人,她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善良,何其伟大何其美!中职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这种善的美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养成善良的美的意识。
生活的美处处都有,在中职语文教材中,《木屐》的父爱、《履痕》的母爱、《飞船即将陨落》的苏联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对祖国的爱……这种爱就是生活,这种爱就是美。“美是生命”、“美是善”、“美是生活”……美实际上就是人们所理解的种种积极向上的东西。让学生了解了美,领悟了美,体验了美,就能激发他们内心深处那种美好向上的情感,使他们向善、向真。如在教学《雪花和樱花》这首诗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从诗中感悟一种高尚的“美”,雪花本是白色的“冷血”之物,在此诗中,它是邪恶的象征,它的寒冷就是一把刀,任何生命都抵抗不了它的摧残,但面对这种邪恶,有没有一种爱可以包容它呢?“热情的樱花吻着冷酷的雪花说:‘我要教会你学会爱’。”包容是一种更高尚的品质,面对敌人的冷酷、残忍和暴力,我们更需要大度和宽容,用高尚的宽容之心,让冷酷的雪花融化,“融化在樱花的花心里”。以花心喻人心,樱花的包容乃人心的包容,使学生明白:包容不等同于懦弱,包容是爱,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大爱。让他们领悟了这一点,就是领悟了爱之美、生活之美、善良之美和生命之美,从而激励他们端正态度,认真学习,树立建设祖国、报效人民的正确人生观。
二、在教学中辅以课外读物拓展美学视野
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篇目,可以拓宽学生的美学视野。我国文学浩如烟海,世界文学更是如繁星璀璨,文学能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带领学生走进我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殿堂,让他们尽可能地接触我国的名著:如冰心的《繁星》《春水》《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狂人日记》《药》,铁凝的《哦,香雪》《麦秸垛》,张贤亮的《灵与肉》,莫言的《丰乳肥臀》;外国的名著如《简·爱》《哈姆莱特》《基度山伯爵》《巴黎圣母院》等。文学名著具有最经典的美及教育功能,如在铁凝的《哦,香雪》中,山区女孩香雪和她的伙伴们甚至父辈们从来没有走出过她们所住的大山。有一天,火车通到了他们那里,大山与外面的世界联通起来了,香雪和她的伙伴们通过火车与外面的世界沟通起来了。香雪的形象其实就是那个时代整个中国人的形象,等来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大家的思想解放了,经济发展了,美的思想回归了,人格的魅力就提升了。从中职生的角度来讲,在他们的心灵里,这样的文学形象是有渗透力的,文学力量的潜移默化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灵洗礼。从某种角度来讲,甚至可以说能够重塑他们的灵魂,让他们曾经贫乏的灵魂重获生命。适当补充这些课外篇目,让中职生从这些文学形象中审视、剖析中国历史,从而增强历史使命感,这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是很有帮助的。其他文学名篇如冰心的散文诗《繁星》和《春水》中思想的教育性和哲理性,也是从生活、社会各方面给读者以不尽的美的启迪和感悟;鲁迅的《狂人日记》、铁凝的《麦秸垛》、张贤亮的《灵与肉》、莫言的《丰乳肥臀》等都以各种手法从各个角度来揭示社会的真、善、美,庞大的容量及深刻的思想,对中职生来说,这些都将是十分有益的与“美”有关的教育。“腹有诗书气自华”,中职生如果在提高精湛的专业技能之外再拥有比较高的文学素养,一定可以成就其魅力无穷的人生。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美学欣赏习惯
中职语文教材内容少而简单易懂,中职学校语文教师要从这些少而简单易懂的课文内容中挖掘出其深层次的美的东西,让学生自觉地感悟和品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美学欣赏习惯。“曾几何时,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觱篥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这是一段描写残酷战争场面的文字,前几句写战争的环境,天空有月色还被黑云淹没,暴雨肆虐还裹挟白色的雪花,黑的云、白的山、黄的月,一系列冲突的色彩,渲染了一个非同寻常的恐怖环境,再辅以“胡马长嘶,觱篥哀鸣 ”这样的悲凉之声,从声、色两方面来衬托下文“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的残酷场面。毋庸置疑,这段描写关于战争场面的文字,是有色彩、有力量、有震撼力的,这也是一种美,一种富有力度的美,能唤醒人内心的正义力量,能够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热爱人民的情感。“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舒婷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是一个普通人对祖国的爱恋之情,凌霄花是美的,鸟儿的歌声是动听的,泉源是可贵的,高山上的险峰是庄严的,作者在这里以反说正,“不像”、“不学”、“不止”以否定之词,让这些具体的意象更强烈地烘托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痴爱之情。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是体现在他活得有多潇洒、有多富裕、有多少权力,而是在于他为社会、为大众做了多少事和多少贡献。中职生因为文化底子较薄,文学素养普遍欠佳,缺乏比较高尚的审美观,学习目标性高度不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也不容易有成就感,人生价值指向性不是很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要努力从思想上,从美的、有意义的事物上给予中职生引导,挖掘有思想、有意义、有美感的文学作品来给他们阅读。美的文字能表达美的情感,美的情感能够陶冶美的情操,激发学生向美的高尚追求,让他们目标明确,情趣高尚,行为脱俗,从而成为一代真正有文化、有思想、有魅力的新一代高技术人才。
四、陶冶美学情操
语文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语文教学中体验到的美就是现实生活中的美。教师要通过多搜集语文与现实生活中的美,找到切入点,引导学生自觉去发现美、享受美,从而陶冶美学情操。文本教材《木屐》中的父爱其实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父爱,《履痕》中的母爱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母爱。中职生(包括一切学生)往往观察不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点滴之爱,他们接受了别人(如父母、亲友、师长等)之爱,却不知道感恩。美的教育就是要唤醒他们的善良之心,让他们潜移默化,也尽快成长为一代有爱心、懂得感恩的新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之爱的体验人人都有,当学生看到那些以深沉的文字表达出来的令人难忘的爱时,他们的内心深处会再次翻起爱的涟漪,爱的美丽能让他们的心灵更加纯朴、真诚。
在文本教材《月是故乡明》中,作者笔下的“月”,“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起来了。”故乡的月亮不见得与别处有什么不同,但如果包含了情感,月亮就各有各的不同,故乡的月亮总是明亮的,因为故乡是每个人心中的最美,月亮美是托词,故乡美才是真的!学生们自己心目中故乡的月亮如何?不妨让他们回到家乡,在屋门上凝望天空,当一轮新月出来时,让他们去想想,故乡的月亮是不是特别明亮、特别美丽。中职生正处于心智逐渐成熟的人生阶段,他们所面临的生理、心理问题往往涉及性的成熟、人性的迷惘、交友、恋爱、社会及家庭的责任等。教师是他们身边的长者,给予正确引导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引导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引导他们学习、娱乐、生活和审美等,在教学中,从美的教育开始,教会学生什么是美、如何热爱生活美、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等,相信会有事半功倍的功效。爱护一棵芨芨草,因为每一棵芨芨草都曾为大地的繁荣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欣赏他们的美,给予他们关注,从而让爱从他们的心灵中升起,逐渐扩大,溢满心扉。因为发现美而学会爱,因为学会爱而尊重友谊、尊敬师长、尊敬父母、热爱祖国。
【参考文献】
[1]苏占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3]王智杰.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及其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4(4)
[4]万潇潇.论语文美育与人格塑造[D].扬州大学,2004
[5]杨辛,甘霖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