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隧道工程论文8篇

时间:2023-03-27 16:38: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隧道工程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隧道工程论文

篇1

1.1施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对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培训走过场,员工缺乏应有的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安全防范意识不足。特种作业不能做到持证上岗。施工组织不当,现场管理存在较大隐患。安全措施不到位,盲目抢施工进度,忽视了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物资采购环节存在漏洞,材料以次充好、进场把关不严,设备缺乏有效维护。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甚至个别单位非法转包,以包代管。

1.2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

施工组织设计审查不严,日常监管不够,关键工序监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事故隐患。

1.3勘察设计周期、方案不合理

勘察设计的前期研究时间紧、任务重。设计单位为了在短期内完成勘察设计任务,往往勘察工作和设计工作同时进行,综合地质勘探手段不足,造成地质情况认识不清、绕避不良地质方案研究不足。

2对策与措施

在安全管理中,领导者的安全方针、政策及决策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做好隧道工程安全管理,项目管理者要树立事故“零指标”、隐患“零容忍”的管理理念,从设计、招投标、合同管理、物资供应、施工管理等环节入手,完善管理制度、弥补管理缺陷,从而降低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安全。

2.1建设单位要夯实安全基础

建设单位要站在整个项目管理的高度,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项目部各部门、监理、施工单位等参建各方的安全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施行安全问责制,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加强招投标环节管理,严格审查承包商资质和业绩,吸纳资质好、经验丰富的队伍和人员参与项目建设;与参建单位签订合同时签订安全管理协议,强化参建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制定合理的工期,避免抢工期忽视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合理安全投入,加强监管,专款专用,防止安全资金挪用;建立黑名单制度,及时清退不合格的参建单位与人员。

2.2把好人员、设备、材料入场关

某些单位为了中标,投标时把资质符合、经验丰富的人员放入标书,在施工组织环节时通过人员变更方式用经验较差甚至资质不符合要求的人员来替换标书中的人员。而设备不满足施工要求通常是施工进度慢、施工质量差的主要因素。钢筋、水泥、沙石等主要材料不满足要求是直接影响隧道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施工质量导致坍塌等事故是常见现象。因此,必须严格把好人员、设备、材料入场关。

2.3重视参建人员的培训工作

所有项目建设行为都需要人来实施,做好人员培训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甲方现场代表往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因此首先要加强对甲方现场代表的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工程管理基本知识、监理常识、类似工程案例等,使其具备代表甲方现场代表的基本业务素质。建立甲方现场代表评优、淘汰和奖惩机制,鼓励甲方现场代表不断提升自身水平。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更要重视员工培训工作。所有员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安全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培养并重,让每一名员工从执行制度开始接受施工安全的培训教育,逐步形成行为规范,逐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由理性上升到通过意识的能动性来指导施工安全工作,做到可以在工程施工中及时预见隐患、消除隐患。

2.4把握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抓好技术防范措施的落实

设计单位应按照《油气输送管道隧道设计规范》合理选择隧道穿越位置,对地质复杂隧道要加强现场技术交底、指导和配合工作,及时处理各类变更设计,加强技术服务。隧道施工要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判释工作。对复杂地质隧道施工,要把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作为必施工序纳入到作业循环当中,并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加强隧道围岩量测和综合分析,坚持把围岩量测纳入工序管理,通过量测及对围岩变形段和变形速率的量测,分析其变形趋势,为调整支护参数提供充分依据,确保初期支护方案的安全可靠。对可能存在瓦斯突出的地层,要配备瓦斯监测、报警设施,加强预警监测和通风。隧道施工要保持充足的照明,电气设备设施应满足防水、防爆要求,避免电气事故发生。加强火工品管理,严格火工品分库管理、出库、施工、回收管理,设置避雷装置,严禁在隧道内临时堆放火工品,严禁带火种、香烟进入隧道,以防引发事故。加强进出洞管理,做好进出洞人员登记,防止无关人员进出对施工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有利于事故状态的人员搜救。选择合理的渣场位置,重视渣场挡土墙的施工质量,防止因弃渣场坍塌诱发滑坡或泥石流。

2.5加强重点要害部位和直接作业环节的监管,杜绝“三违”现象

对现场违章作业、安全生产措施不落实的,监理可随时签发停工令。对查出的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跟踪检查隐患的整改情况,实现闭环管理。建设单位可以通过抓正反面典型等形式,适时组织参建单位进行现场经验交流,相互学习,快速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

2.6加强隧道施工应急管理工作

对隧道施工可能发生的突泥突水、坍塌和有害气体窒息等事故,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逃生和自救设施及装备。反坡、有水隧道要有充足的防排水设备和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要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避险、逃灾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建立健全隧道监测、预警和指挥系统,提高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3结语

篇2

①由于每个地区的具体环境都不相同,所以公路隧道的建设也都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更改,所以在隧道工程开工以前,首先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考察,做好现场调查研究工作。

②核对设计文件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预测隧道施工可能对地下已设结构物的影响。

③积极了解施工现场的天气、施工材料和运输情况,对施工现场可能会出现的用电问题、水量问题(雨水冲刷)以及材料供应等作好准备。

④对交通运输条件和施工运输便道进行方案比选,合理安排施工工具,现场核对隧道平面、纵面设计等。

⑤对施工地周围的生活供应、医疗条件以及电力通信、劳动力等做好勘察,并测试周围的水源、水质,拟定供水方案。

⑥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方案或技术的不同,工程实施前需要预先准备好施工所需要的一系列材料,比如砂石、水泥和钢筋等,还有一些特殊的防水材料或钢材。这些原材料在投入工程使用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筛选,坚决杜绝使用劣质材料,而符合国家规定的材料也要进行合理堆放,避免施工人员由于材料乱堆放而导致其他事故的发生。

2公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技术

2.1公路隧道建设环节的相关技术

公路隧道在施工时除了要按照隧道施工的技术规范行事以外,还需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并围绕新奥法原理来按照“紧封闭、勤测量”的原则来对各种复杂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处理。随着科技的进步,隧道施工方法也比较多,比如我国常用的新奥法人工钻爆施工等(台车钻爆和人工钻爆),下面我们就人工钻爆技术进行分析。

2.1.1洞口施工

公路隧道由于地势原因,在洞口施工时很容易出现山体滑坡、失稳等现象,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及时勘察地势,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进洞位置和加固方案,这样才能在出现滑坡现象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一些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的安全隐患。还有在洞口开挖之前,要及时进行边仰坡的排水工作,检查周边的排水系统是否完好,避免出现水流倒灌的问题。另外,要及时清除基坑中的废物杂物,洞口之上的仰坡坡脚如果有损坏,要及时修补,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之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2.1.2洞身的施工

完成了洞口开挖之后,先要进行超前支护,才能再进行洞身施工。洞身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全段面法、台阶法、眼镜工法和超前支护法等,而如何选择具体的施工方案则要根据具体的围岩情况。

2.1.3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是为了加强隧道围岩的自承力,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是复合式衬砌的重要组成之一,属于早期支护。进行支护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来施工。在公路隧道建设中,部分围岩的自稳能力极差,根据新奥法原则,需要在软弱破碎的围岩地段及时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机械和劳力组织,三台阶开挖和初期支护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形成一个循环的两大步骤。

2.1.4监控测量

监控测量是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细致的监控测量能为施工提供科学、可靠的监测信息,通过信息来反馈具体实际的施工情况,并进一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具体的数据资料在工程建设中能起到许多重要作用。

2.1.5二次衬砌

二次衬砌不仅对围岩起支护作用,而且还美化了隧道外观,所以衬砌质量必须要达到内实外光的效果,以保证隧道的美观。如果初期支护的围岩变形,且变形速率无减缓迹象,严重超过规范要求,初期支护多处开裂时,必须及时采用临时应急支顶措施,如果因此影响到二次衬砌的质量,就必须对支护类型和参数进行及时调整,做到既能有效控制变形,避免塌方发生,又能保证工程质量。另外,在挑选二次衬砌所用的台车时,要尽量挑选表面平整、接缝严实的大模板或整体式模板台车,必须要满足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刚度,减少模板变形等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衬砌表面的光滑平整,还有就是做好防排水措施,避免渗漏水。

2.2新奥法施工技术

新奥法施工是世界通用的国际工法,在隧道施工时可以根据地段的不同来选择性采用钻爆法施工,实施光面爆破。在具体操作中,要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作为出发点,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可以考虑采用“中洞超前,预留光爆层,光爆扩边”的复式开挖法。首先开挖导洞,根据隧道断面尺寸来确定导洞断面大小,钻孔前测量中线和水平线,按画好的炮眼位置和顺序钻孔,装药和填炮泥与一般隧道爆破相类似;然后再二次开挖,根据隧道情况的不同来确定导洞挖掘的深度;最后开挖光爆层,通过复式开挖法让光面爆破痕留存率达到90%以上,使隧道开挖轮廓与设计轮廓更加吻合,降低围岩的扰动,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新奥法的施工优点。

2.3施工过程中的难点管理

2.3.1施工进度问题

由于公路隧道工程的复杂性,很容易出现一些突发的危险问题,所以为了能够确保工程能够在工期内完成,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执行公司所制定的各种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在设计工程方案时,要对工期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对施工团队和现场的管理人员做好相应的专业培训工作。

2.3.2对工程质量的检查

如果将劣质的材料投入工程使用,会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整个过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需要监督部门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头上,严格按照质量验收制度的规范来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发现问题,必须要严查,这样才能大大减少工程质量问题。

3结束语

篇3

准备阶段的监理也可以被称作事前控制,对于发现隧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效果较好,能够帮助工程施工减少不必要损失。在这一阶段,监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技术交底

监理部门应组织现场施工队伍与隧道工程设计方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工作最好选在工程建设位置进行。交底需要将重点放在控制点的测量与水准点的测定方面,对相关资料二次确认,以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返工。

2.图纸审核

对施工图纸进行技术审核,找出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一般而言,隧道工程的设计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设计人员在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当地环境可能会发生小变动,例如周边住民建设了小型建筑或开挖沟渠等,造成现场施工受到阻碍。特长隧道工程的图纸必须严格审核,并将审核后的图纸上交到总监理处。对图纸的审核包含许多方面,例如施工环境的审核以及施工技术是否适应于图纸设计要求。

3.施工材料

隧道工程施工涉及到的材料以及施工设备较多,材料采购应确保质量,避免出现使用时材料缺失问题。施工单位在进行采购时,应对已经采购在施工现场的原材料以及相关配件严格检验,并测试材料使用效力。材料检验合格后,应将材料进购单、检验单等一同向上级监理部门递交,并展开见证实验。实验数量约保持在原实验五分之一,没有通过检测的材料严禁在隧道施工中使用。

二、施工过程中的监理要点

1.“零进洞”施工的监理

目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更加注重环保理念的灌输,由此产生了“零进洞”概念。零进洞施工的监理首先要确保施工已经对原有地面做出了复测,并将复测结果结合设计要求,之后确定进洞方案。为了保障钻孔的方向正确,让之后钢管的延伸能够顺利达到原地面,在洞口开挖时不能使用仰坡施工,而应该确保套拱离地面有一定空隙。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应分开两次展开施工,隧道刚开始的两米套拱需要当次完工,即全断面施工。剩余套管的施工能够起到防护与稳定导向作用,位置选择只需根据原本设定的地面线落到实处即可。在洞门施工时,应将时间设定在雨季之前,避免施工时雨水对水泥等材料产生质量影响,影响混凝土所受应力,造成日后隧道在使用时产生裂纹。洞门外部衬砌应该与内衬采用相同材料,以整体灌注方式展开施工。若隧道洞口设计在较浅路段、洞口部位土质较为酥松或存在偏压现象,应在施工中尽可能少地进行仰坡与外边工作。具体施工上,可以先开设一个临时洞口,待二层施工完成一段时间后再对临时洞口进行防护修坡。

2.掘进施工的监理

掘进是特长隧道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这一施工项目的监理需要严格进行。具体而言,对掘进的监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导线监理检查隧道中导线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导线路线以及测量的准确性。若在监理过程中使用中线法时发现其延伸长度达到导线原设计边长的两倍以上,还需要对导线展开引伸测量。(2)围岩监理监理掘进开挖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检测隧道中围岩类型。围岩的差异性会影响到施工掘进进度,可能在开挖时造成危险,因此需要确保围岩与设计的一致性,对施工起到预防事故产生的效果。(3)爆破监理对于隧道工程而言,爆破技术的运用是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程周期的有力举措,但爆破若没有进行严格检测可能会对隧道洞口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爆破的监理需要将重点放在爆破技术与爆破用药量方面。同时,还需确保隧道在正式爆破前已经进行了预裂爆破或是光面爆破。

3.防水板焊接监理

传统施工中,防水板的焊接都是通过电烙铁或是热风机来完成,即使采用了双焊缝方式,也不能保障隧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雨水的侵蚀造成焊缝渗漏,因此在质量方面无法保障。由此可见,对防水板焊接的监理应将重点放在焊接方式上,避免施工人员延续传统焊接方法。目前,隧道工程的焊接已经要求使用爬焊机,双焊缝是自动形成的,因此质量较传统方式更优。研究发现,采用爬焊机来对防水板进行焊接能够在充气实验中达到标准。因此,监理应确保施工采用的是现代化焊接技术,保障隧道工程质量。

4.初期支护的监理

初期支护包含项目较多,有格栅拱架的监理、C20喷射混凝土的监理、砂浆锚杆的监理以及钢筋网片的监理。在开挖面施工时,应确保支护施工的跟随性,尽可能缩短围岩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避免围岩位置发生改变,以免围岩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脱落,造成安全事故。另外,支护的建立还应注重钢筋网片的施工质量,并确保喷射混凝土施工的平整。在初期支护项目完工后,可以根据工程设计图纸检查施工地段的排水板管安装,使用ф160PVC对波纹管进行打孔。设备的安装地点选在边墙部位,使用防水布将其包裹。包裹完成后,需在上部使用大小在4厘米左右碎石,清洗干净后填充。在隧道两侧需要设立通道,让隧道存在排水沟,以免日后雨水淤积在隧道内。

三、监理重点环节

1.放线

高程控制点与放样的位置在距离上一般为5米,只需保障线性平顺、位置精准即可。在施工完成后,应对已铺设点看进行复测,保障电缆铺设的有效性,便于日后施工顺利进行。

2.找平

找平主要是基底方面,在放线过程中,将基底所需标高标注出来,并且使用标号相同的混凝土找平。找平的监理目的在于基地表面的施工控制,若基底不能保持平滑状态,之后的支模施工会受到影响。

3.凿毛

凿毛工作应设定于电缆沟槽的施工前段时间。具体而言,凿毛需要使用风镐,将沟槽结合面与边墙的结合面凿毛。对于沟槽较薄弱部位,可采用电钻在沟槽上钻孔,将直径较小的钢筋安置其中,确保强度达到要求。这一环节的监理需要注意,钢筋安置深度至少应在0.1米,否则无法起到固定作用。

4.清理

在凿毛之后,应仔细检查沟槽内存在的淤泥、石块等杂质。清理工作的有效程度直接关系到基底使用质量。试想,若在凿毛后没有对沟槽中的杂物进行清除,淤泥或松碴可能会对电缆外表皮产生摩擦,影响电缆使用安全,缩短使用寿命。

5.衬砌

无论衬砌属于何种类型,都需要确保其范围在隧道界限之外。同时,衬砌的重点应该放在二衬上,主要监理内容为二衬的设备、原材料以及混凝土配比方面。另外,还应对二衬台车的稳定性与施工强度进行检测,查看拼装之后以及结构尺寸是否满足施工设计要求。

四、结语

篇4

(1)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缺位是大部分量问题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部分施工单位对个别隧道存在以包代管的现象,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复核、审批程序流于形式,方案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施工现场过程控制流于形式。(2)工序验收把关不严是造成大部分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的主要原因。部分施工、监理单位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工序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落实不到位,现场检查验收过程中未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和现场实际情况签署质量验收文件,部分检验批验收资料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3)勘察设计工作不到位。由于前期勘察工作不细,地质资料不详细,造成部分隧道开挖工法和支护措施不合理;施工现场设计配合不到位,部分隧道围岩状况变化后设计变更不及时,尤其是在围岩变弱的情况下支护措施明显不足。(4)教育培训流于形式。部分施工单位的三级安全、技术交底资料仅为应付上级检查、未落到实处,部分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编制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技术交底未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造成部分作业人员不清楚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标准和作业要求,甚至存在部分现场作业人员违章蛮干的现象。(5)考核机制落实不到位。部分参建单位内部考核的激励约束机制未有效运转,部分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施工现场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视而不见”、“习以为常”。个别建设单位对施工、监理、设计单位企业信用评价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标考核。

2预防控制措施建议

(1)建设单位要充分发挥建设管理龙头作用,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强化源头、过程和细节控制,积极推进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的应用,认真落实安全风险和质量控制关键环节的监管,强化隧道工点的围岩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的管理,切实提高参建各方的质量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在工厂化方面,建议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要求组建钢结构加工厂,对隧道模板台车、型钢钢架、钢筋网片、超前小导管等钢构件集中加工制作、统一配送,有效卡控偷工减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发生。在机械化方面,组织研发防水板铺设机,大力推广使用移动栈桥、喷射机械手等先进设备,提高工序施工质量和效率。在专业化方面,全力推行架子队管理,坚决清理违法分包、转包、以包代管等行为,强化过程控制和现场管理的标准化。在信息化方面,推广应用工地试验室压力机、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检测数据的在线实时监控,混凝土拌和站计量偏差、拌合时间等数据的在线实时监控,隧道围岩量测断面数据采集和围岩收敛情况的实时报告、分析等,及时防范和消除质量安全隐患。(2)强化勘察设计工作在隧道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的源头作用。在前期勘察过程中,工作要细致,在遇到不良地质及软弱围岩隧道时要加大地质钻孔的频率,选择合理的开挖工法和支护措施,确保工法适应现场;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设计配合工作要及时、到位,遇到围岩状况发生变化时要及时核实现场地质情况,及时出具变更设计文件,及时指导现场施工。(3)强化质量安全“红线”管理,施工现场存在擅自改变设计工法和安全步距超标时必须暂停掌子面掘进,上道工序未验收合格严禁进入下道工序施工。(4)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要严格纳入工序管理,选择专业队伍实施。实施过程中确保预报成果和监控量测数据的真实、有效,及时指导现场施工。(5)强化第三方检测管理,必要时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可实行第三方监测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强化过程控制。(6)按照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各建设单位要对隧道工程的施工、监理单位管理人员和检验批等验收签字人员的资格情况进行逐一登记、审核,按规定程序进行变动人员审批管理,确保责任落实的可追溯性,严把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关。(7)强化教育培训制度,不走过场,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对作业层要坚持安全、技术交底,让每一名作业人员都清楚各工序的作业内容、作业标准、工艺要求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做到简明扼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条件可实行班前安全交底和现场实作过程交底;另一方面对管理层要将项目部制定的标段、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分部分项施工专项方案传达至各级管理人员,让管理人员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验收标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巡查。(8)建立长效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建设单位要对各参建单位在铁路建设中的合同履约、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工程实体质量、现场施工安全等方面加强检查,对发现符合不良行为条件的应及时进行记录、公示、确定并上报相关部门和单位,严格企业信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招投标挂钩;另一方面各参建单位要建立内部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职责,将建设项目管理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至每一岗位、每一管理人员,对质量安全管理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3结语

篇5

1.1铺装层脱落。造成铺装层脱落的原因有很多,施工人员对于工程的外观的美观性过于重视,但是对于工程本身的施工质量却相对忽视,在施工操作时不能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这会导致隧道铺装层产生裂纹、松动和脱落现象。

1.2钢筋锈蚀。很多施工人员对于钢筋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对钢筋进行保护,在钢筋暴露在空气中的时候没有对钢筋进行涂层操作,或者是涂层操作的规范性比较差,钢筋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反应,容易造成钢筋的腐蚀。另一方面,在施工人员按照要求对钢筋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也不能完全保证钢筋不会受到腐蚀。钢筋在很多过程中都会发生不可预知的损伤,例如:储藏和运输中发生磕碰现象都会对土层造成一定的破坏。

1.3裂缝。道路桥梁隧道施工中一个重要的施工材料是混凝土,混凝土结构中裂缝是非常常见的,这个现象会对施工的质量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混凝土质量不达标或者是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都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当然,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也有很多,例如: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施工强度没有清晰的认识,这样会造成混凝土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过长,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料时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配制,浇灌时用力不合理,后期的管理和养护不是很到位等都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

1.4安全风险。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的概念认识不清,施工安全知识掌握程度较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部分。对材料的管理工作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去执行,施工人员的管理力度和机器设备的正确使用等都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因此施工管理的安全性很难得到保障。

二、问题应对策略

2.1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铺装层脱落现象。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掌握铺装层的厚度,然后依据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材质比较好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铺装层发生断裂现象,在对铺装层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防水材料进行合理地使用,这样才能更好地防止渗水现象的发生,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铺装层的质量,还能够延长铺装层的使用年限,另外,地理位置也会对铺装层的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势、地貌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铺装层裂缝情况的产生。

2.2采取有效的钢筋锈蚀防御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对钢筋进行涂层处理能够非常有效的避免钢筋腐蚀状况的发生,在涂层操作结束后还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尽量防止钢筋在储存和运输时因发生碰撞而出现掉层的现象。如果钢筋已经出现了锈蚀现象可以采取措施对锈蚀的部分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取出生锈部分的混凝土。2.3严格控制隧道裂缝。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应标准,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验算裂缝情况,不同位置的混凝土构件需要配合不同的强度等级。在进行混凝土配筋率计算时必须保证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适当添加掺和料和外加剂。企业还需要重视施工人员的施工方面的培训,使混凝土裂缝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施工质量获得有效提高。

2.4确保原材料质量。优质原材料使提高和完善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对材料采购工作的重视力度,对供应商资质以及信用情况进行严格调查,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材料价格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严格把控材料的进场检验共组,认真进行报告单填写工作,若出现瑕疵等质量问题需要立即将材料清出施工现场,此外,为了使原材料的质量获得保证,还需要不定期进行抽检,远隔审核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安排施工人员做好储存工作,防止受损。

2.5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施工人员安全观念以及意识的强弱对施工能否顺利继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培训等形式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推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施工行为,使施工安全系数得到有效提高。

2.6确保勘查设计工作合理有序进行。为了推动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降低施工质量不良事件以及意外事故等的发生率,必须于工程建设前加强勘查设计工作,尽量避开存在复杂地质地形条件的地段,确保隧道的稳固性,若所在区域定制条件稳定性较差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设计施工,尽量应用具有成熟技术和可靠性能的结构。

2.7对施工检验工作进行强化和完善。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工程质量检验力度,定时或不定式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检验结果,若在检验过程中发现不规范施工行为以及质量不达标等问题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监理单位必须加强施工进度一起施工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全面监控施工的重要环节和工序,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质量评定和抽检工作,使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获得有效保证。

三、结束语

篇6

本隧道施工采用暗挖喷锚构筑法施工,具体的支护结构采取为:Ⅳ级围岩采用φ42超前导管(超前支护)+φ25中空注浆锚杆和φ22早强砂浆锚杆+钢筋网+H14格栅拱架+喷砼支护;Ⅲ级围岩采用φ22药卷锚杆+钢筋网+喷砼支护。支护施工流程方案采取为,先沿开挖轮廓线施作超前导管,开挖后立即喷射混凝土3~5cm进行临时支护,然后打设锚杆、挂钢筋网、架设钢拱架,完成后复喷砼至设计厚度,进入下一循环。

1.1锚杆施工

本隧道工程的锚杆采用了φ25中空注浆锚杆和φ22药卷锚杆,锚杆的布置范围和间距根据施工情况进行确定,并根据钻孔情况作出标记。本工程采取YT28风钻钻孔进行钻孔施工,在钻孔前在钻杆上标明锚杆的长度,以便控制钻孔深度,钻孔完后采用高压风吹孔,吹尽孔内积水和岩粉。对于本工程的中空锚杆施工,要求φ25中空注浆锚杆由全螺纹中空杆等关键配件组成。

1.2钢拱架施工

采取全站仪准确测设格钢拱架位置(位于隧道法线方向),并用红油漆准确标注拱顶、拱脚和边墙等控制点位置,设置足够的定位锚杆。初喷砼后,安设钢拱架,沿预先标注点对正安设。安设纵向连接钢筋:钢架与钢架之间用直径为φ22mm的螺纹钢筋沿着纵向连接起来,环向间距为1.0米,增强钢架的整体稳定性。为保证钢拱架的稳定性,可在边墙钢拱架接头处设两根长3.0m的φ22药卷锁脚锚杆。

1.3喷射砼施工技术

为了进一步减少粉尘,全面提高喷射砼的质量,隧道采用湿喷法施工,砼在洞外拌合站拌合,砼罐车运输至洞内卸入TK-961湿喷机料斗,人工抱喷嘴湿喷。

(1)材料及配合比。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每立方米用量380kg,使用前做强度复查试验。砂采用人工砂,要求砂粒的平均粒径为0.35~0.5mm,细度模数大于2.5,含水率为5~7%,使用前过筛。碎石要求采用的粒径在15mm以内,含水率控制在2%,级配良好,使用前筛洗干净。施工所采用的水,要求其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不得使用污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含硫酸盐量按SO42-计超过水重1%的水,使用前进行水质分析。经试验确定,喷射第一层时可采用水泥:砂:石=1:2:(1.5~2),水灰比0.4~0.5。

(2)施工工艺。先送风,后打开速凝剂,然后开始进料。

(3)施工控制技术。喷射混凝土施工采取分段、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应先喷凹处找平。喷射施工前,埋设标志或利用锚杆外露长度以控制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隧道开挖后立即对岩面喷射砼,以防岩体发生松弛。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若终凝后间隔1h以上再次喷射时,受喷面应用风、水清冼。喷嘴应与受喷面保持垂直,同时与受喷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取1.0~1.5m。新喷射的混凝土按规定洒水养护。

(4)喷射砼。是用喷射法施工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有"干拌"和"湿拌"两种施工法,一般采用"干拌"法。它是浆水泥、砂及最大粒径小于25毫米的石子按一定比例拌合后,装入喷射机,用压缩空气将干混合料沿管路输送至喷头处,与水混合并以40~60米/秒的高速喷射至作业面上。湿拌法则是将原材料预先加水拌和后喷射。喷射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水泥颗粒与集料互相撞击,连续挤压,以及采用较小的水灰比,从而使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密实性、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耐久性。全部粗骨料与水泥加入搅拌机内先拌和,加入1/3含有加气剂的水,随后再加入砂和1/3含有减水剂的水,最后按坍落度要求加入另一部分水。在全部加入后持续4min即可输入湿喷机喷射。

1.4钢筋网

钢筋网可以现场绑扎,也可以预先按设计网格尺寸要求制成1×2米的钢筋网片,运至现场后将其焊接在锚杆端上,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再进行,并在锚杆安设后进行。

2结语

篇7

笔架山隧道工程是张唐铁路的长大隧道之一,它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境内的燕山山脉中段,属于侵蚀性低~中山区,地形切割中等~较深,沟谷狭窄,海拔一般为500~900m区内植被发育,以灌木为主,隧道所经山脉海拔高程在470m~779m.隧道全长5534m,最大埋深300m,隧道范围穿越地层较为复杂,洞身范围穿越侏罗系侵入二长斑岩脉及正长岩脉;侏罗系中统髫山组安山岩、九龙山组凝灰岩、砂岩。受燕山造山运动影响,该隧道所传越地段出现多处褶皱和断层破碎带,地下水较为发育,主要有孔隙水和裂隙水两种形态。隧道总长度为5534m,其中Ⅴ级围岩89m、总长度比例1.6%;Ⅳ级围岩422m,总长度比例7.6%;Ⅲ级围岩2249m,总长度比例40.6%;Ⅱ级围岩2774m,总长度比例50.2%。隧道为单洞双线设计,标准线间距为4m,综合考虑建筑限界,维修等要求,内轨顶面以上净空横断面积为63.6m2;隧道进口位于半径为3000m的右偏曲线上,曲线长度612.67m;隧道从进口至出口位于5.5‰的下坡上。该隧道从2011年开始施工,采用双口掘进施工,至2013年11月底贯通,扣除冬休时间,共用时21个月,平均月进尺110m,其中IV级围岩月最大进尺110m。爆破完毕后轮廓圆顺,超欠挖量很小,不仅为后续工序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节约了大量成本。

2隧道工程的爆破设计

2.1选择合适的爆破器材以及炸药

爆破器材以及炸药的用量与炸药本身的威力、围岩的性质、以及炮眼的直径和深度等是息息相关的,同时在爆破器材的选择时还要注意满足装渣作业和围岩扰动程度的要求。该隧道工程根据上述的条件和要求在爆破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选用了防水乳化炸药,采用塑料导爆管传爆作为起爆系统来控制隧道工程的爆破,周边的炮眼使用导爆索起爆,并将炸药按照相关的爆破设计要求分成数段均匀绑在了小竹片上,以此来保证合适的装药间距。其中炸药的药卷直径为不超过29mm,以实现不耦合装药的理念。此外,所有的炮眼在装入了炸药以后,要在20cm范围内用黄粘土堵塞。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爆破对隧道工程围岩产生不利影响,还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微差控制爆破技术,来达到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的效果。为了使爆破达到最好的效果,要在现场进行爆破试验,然后依据实验的结果对爆破器材以及炸药的选择进行修正,直到取得最好的爆破效果。

2.2合理选择开挖方法和进尺

经过对该隧道工程围岩状况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在爆破设计阶段我们决定采用采用中空孔斜眼楔形掏槽作为主要的掏槽型式,掏槽眼深度超出其他炮眼深度50cm以上;因为隧道的浅埋和断层区域处于浅埋破碎带,并分布有强风化砂岩,可以划分为Ⅳ级围岩,所以此处的稳定系较差,采用三台阶施工的方法来进行爆破施工,分上中下台阶对此处进行开挖,其中上台阶及中、下台阶左、右侧错开3~5m同步施工;上台阶高度为2.89m。开挖面积为24.5m2,计划每循环进尺1m;阶高度为1.89米。开挖面积为17.5m2,计划每循环进尺1m;下台阶高度为3.76m,开挖面积为48.8m2,计划每循环进尺1m。

2.3设置科学的爆破参数

为了减轻爆破时产生的震动对Ⅳ级软弱围岩形成不利影响,除了在周边眼之间设置空眼作为散能和定位外,周边眼均采用小直径光爆药卷。

3结束语

篇8

运营阶段地下水对隧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隧道衬砌的侵蚀,常见的有溶解作用,冻融作用和潜蚀作用。地下水的侵蚀会对隧道结构稳定、洞内设施、行车安全、地面建筑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甚至威胁。衬砌周围的地下水长期对衬砌混凝土有溶解作用。由于地下水的侵蚀作用,隧道围岩和衬砌逐渐被软化,衬砌结构的可靠性、耐久性降低,对隧道整体的稳定影响很大。如果地下水通过衬砌混凝土损伤部位,工缝变形缝等穿透隧道防排水体系,造成隧道内部环境潮湿,使洞内供电、照明及通信设备等发生锈蚀,降低这些设备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严重恶化隧道运营环境,降低服务质量,增加隧道的维护运营费用。隧道内的渗透水还会形成路面积水,造成车辆打滑,危及行车安全。

2隧道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地下水渗流系统给隧道的建设和运营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隧道建设也会给地下水环境带来严重影响。隧道工程对于地下水的疏干和改造作用显得尤其突出,目前一些竣工的隧道工程已经表现出对隧址区的严重影响。

(1)隧道对地下水的疏干作用

隧道开挖后,由于集水和汇水作用,地下水不断进入隧道中,地下水动力场因此发生改变,引起地下水的运动通道发生转移,形成新的势汇。随着隧道排水过程的延续,整个隧址区的地下水系统发育形成了新的地下水转移通道,隧道开始大量排出地下水,从而形成一个降位漏斗,漏斗不断扩展,疏干其影响范围内的地面水源,引起地下水与地表水径流发生改变,直接造成隧址区地表泉水流量减少甚至溶泉消失,井水水位下降,水量减少甚至干涸,直接影响当地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的生活。隧道的建设造成地下水位降低,当地下水位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当地土壤含水量减少,植物生长受到抑制,甚至萎蔫、停止生长,给当地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尤其是水稻种植区域影响更为严重,原有作物无法继续种植,给正常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2)隧道排水导致岩土应力变化

隧道排水会引起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饱和岩土层中的孔隙水压力下降,围岩承受的有效应力增加。其次,由于地下水动力场的改变,地下水流方向改变为向隧道中心流动,其方向是向下的,地下水渗流力增大了竖直向下的应力,造成总应力上升,更增大了围岩的有效应力。在有效应力增大的情况下,围岩会发生新的沉降,直到岩体应力达到新的动态平衡。大面积的岩体沉降使隧道的使用效能降低,维护成本增加。隧址区的房屋由于地面沉降普遍出现房屋开裂、倾斜,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农田由于土体沉陷而毁坏,无法继续耕种,使得土地基本丧失耕作功能。

3建议处理隧道和地下水关系的对策措施

(1)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隧址,是避免或者减轻隧道和地下水矛盾关系的最有效方法。

隧道选址时尽量避开岩体断裂破碎区和地下水蕴藏丰富区域。若选址无法绕避地质不良地段,则应在施工前做好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对隧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的渗流规律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做好易涌突水段衬砌的防渗措施,避免施工时突水和塌方事故的发生。

(2)对于隧道中的地下水,必须建立"防、排、截、堵结合,以堵为主"的处理理念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排水方案,形成完整的隧道治水体系,并且结合隧址区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和施工成本因素控制隧道的排水量,减少对地下水环境平衡的扰动。

(3)施工之前应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施工过程中加强水文观测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加强对软弱围岩和断层破碎带的支护,严密监测隧道涌水量,增强动态设计和施工管理,做好各种突水事件预案。

(4)随着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很多经济环保的施工方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