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5 10:56: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活污水治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我国总计有乡镇45412个,村民委员会739980个,乡村户数23692.7万户,乡村人口达91960万人。农村人口分散,人口数量多,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这使农村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多亿吨,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极易导致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据估算,农村环境问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千亿元,我国农村环境与生态状况令人担忧。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畜禽散养户的不断增多,大量畜禽粪便没有处理就直接排放,粪便污染逐年加重。有资料显示,养殖一头猪所产生的废水是一个人的7倍,而养殖一头牛则是22倍。这些有机物未经处理,渗入地下或进入地表水,使水环境中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严重威胁着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二)农村污水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这些用水分散,农村没有任何收集的设施,随着雨水的冲刷,随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其中有机物含量大是其主要的特点。
1.水质特点。(1)农村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泛且分散,大部分没有污水排放管网;(2)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变化大;(3)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水中基本上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一定量的氮、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4)不同时段的水质不同;(5)厕所排放的污水水质较差,但可进入化粪池用作肥料。
2.水量特征。(1)一般农村的生活污水量都比较小,除小城镇外,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水量相对较少,相应地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较小;(2)变化系数大,居民生活规律相近,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即无水排放呈不连续状态,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3)在上午、中午、下午都有一个高峰时段。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
(一)污水处理技术路线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财力状况薄弱、农民实际承受能力较低这一普遍情况,处理工艺的选择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一味地选择时髦先进、处理效果好、自动化控制水平很高的处理工艺,而着重应该考虑选用既成熟可靠,又适合农村特点和实际的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建议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优先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达标排放或回用;二是注重经济适用,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
目前国内外应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比较多,名称也多种多样,但从工艺原理上通常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等;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通过动力给污水充氧,培养微生物菌种,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消耗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常用的有:普通活性污泥法、AO法、生物转盘和SBR法等。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常用的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等。
(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有条件的村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排渠道与附近的荒地、废塘、洼地和沼泽地等,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污水湿地处理系统分自然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自然湿地就是自然的沼泽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使污水处理达到工程化、实用化的新技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经常处于饱和状态、生长有象芦苇、香蒲等沼泽生植物的土地上,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的作用,并经过多层过滤,来达到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的目的,它是一种充分利用地下人工介质中栖息的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介质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将污水净化的天然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工艺。湿地处理系统工艺设备简单、运转维护管理方便、能耗低、工程基建低、运行费用低、对进水负荷的适应性强,能耐受冲击负荷,净化出水水质良好、稳定。缺点占地面积大,易受气候影响,表面径流的臭味比较大。
(三)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分散的几户或十几户人家适合采用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予以工程化、实用化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型小规模污水净化工艺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一定构造、距地面约50cm深和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投配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中扩散。表层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区处于好氧状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过滤、吸附、降解。所以地下渗滤的处理过程非常类似于污水慢速渗滤处理过程。由于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水质净化效果非常好,而且稳定。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建设容易、维护管理简单,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整个处理装置放在地下,不损害景观,不产生臭气。
(四)好氧生物处理系统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新农村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众多,各有优缺点,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论证和比选,注重经济适用。
生物处理法就是通过风机等设备给污水输氧,培养生物菌种和微生物,通过菌种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少部分合成为细胞物质,促使微生物增长,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得以净化排放。如SBR法,集曝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不断地转换,省去了传统的污泥回流设备,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A20法具有脱氮、除磷功能,还有如生物转盘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等。生物处理法和自然处理系统比较,占地面积小,抗气候等外界影响的能力强,建设的地点选择范围大,处理稳定,处理效率高。但基建投资、运行成本要高于自然处理系统。
(五)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生活污水厌氧生物法的开发和研制工作,许多形式各异的无动力或微动力的低能耗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得到应用。如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无动力厌氧生物膜技术,工艺流程简单,不耗能,全部埋于地下,也无需专人管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设备的基建投资略高于好氧处理,无日常运行费用的支出。
厌氧生物法目前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物处理效率较低,尤其表现为氮磷去除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情况
1.1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情况。农村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包括人粪尿,洗涤、洗浴和厨用废水等。乌兰察布市地域辽阔,与城镇生活污水相比,农村生活污水呈现分布散、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水量差异大等特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与居民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经济条件以及用水习惯等相关,同时农村生活污水水量波动还与居民的作息规律和村庄类型密切相关。1.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乌兰察布市立足农村实际,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农村环境整治提质增效为主线,协同推进生活污水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等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源头治理、城乡统筹、建管并重,截至2020年底,乌兰察布市共计完成了206个农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60%。“十四五”期间本市计划再完成182个建制村的整治任务,生活污水治理率要达到60%。同时对照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等政策文件要求,乌兰察布市结合农村环境实际,以县域为单位,所属的11个旗县市区均已编制完成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进,为建设美丽乌兰察布奠定了坚实基础。1.3亮点举措及取得的成效。考虑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成本较高,资金需求量较大,乌兰察布市积极申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项目,分批次、多渠道积极争取中央和专项资金,优先整治生态环境敏感、适宜发展乡村旅游以及人口密集的村庄,通过在集宁区、卓资县、兴和县和凉城县等旗县选择符合要求项目并予以资金支持,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治一个、见效一个,形成经验并逐步推广。
2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乌兰察布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数量较少,且治理的区域分布不均匀。“十三五”期间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主要集中在丰镇市和兴和县,其他旗县只是试点性的开展。因此“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成为乌兰察布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中之重。2.1污水收集率低。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地域辽阔、人口分散,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所属的11个旗县市区有8个属于国贫县,2个属于区贫县。目前仅城镇周边部分农村的生活污水纳入市政管网统一收集,其他未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区域生活污水具有面积广、分散性高、难于统一收集的特点,污水收集率低。2.2认识不到位。农民对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的危害性以及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是很理解和支持在农村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且受多年生活习惯影响,农户一般直接将其浇灌房前屋院菜地或泼洒到地面,导致管网纳管率较低。2.3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大部分既要建设包括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室外排水设施,还要涉及管网入户部分的室内卫生间改造,工程量较大、基础设施建设短缺、实施成本高。目前支持生活污水治理的资金来源于中央和自治区,市级和旗县两级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资金相对较少,资金缺口较大,工程建设和后续运维存在实际困难。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
3.1分类分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统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厕所改造、城镇和乡村工作,在规划布局、治理模式以及核查评估等方面做好衔接。特别是要优先在水源保护区、乡镇政府所在地、旅游风景区、中心村、城乡接合部等村庄因地制宜开展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要规范设施建设与运维,鼓励第三方参与治理。制订长效化管理措施,开展已建设施调查评估与分类改造提升,定期通报设施运行和监测情况,持续推进集中式设施出水监测,做好美丽乡村的长效运维管护,切实维护美丽乡村建设成果。3.2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各部门统筹调度、信息共享、督导评估,强化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上,生态环境部门要与农牧等部门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改厕工作统筹衔接;联合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推进城乡污水协同治理,加强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联合水利等部门统筹推进黑臭水体整治与水系综合整治。3.3加大财政资金的保障力度。市县两级政府部门加大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生活污水治理资金的保障力度,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3.4科学分类确定治理模式。要进一步深入旗县市区对乌兰察布市农村现状进行调研,根据村庄位置、农户分布、基础设施、农户意愿等情况分类施策、科学施策,能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的采取资源化利用模式,能纳入现有城镇管网的就近依托,能集中处理的要建立集中处理设施,不能集中处理的要进行单户或多户连片治理,避免生搬硬套。3.5加强宣传发动及报道。充分发动社会和群团组织、志愿者、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发放宣传手册、制定村规民约、运用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报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有效提升村民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危害性、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引导农民改进生活污水就地泼洒的生活习惯。
4结语
近年来,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乌兰察布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乌兰察布市地域广阔、村庄分布较分散、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可以说是任重道远。各级各部门应当坚决扛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责任,结合各旗县市区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治理工作,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水平,助推乡村振兴取得实绩。
参考文献
[1]周琳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21(7):97.
[2]王海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2):85~86.
[3]顾元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建议[J].云南化工,2021(03):14~15.
关键词:现状;污水处理;技术开发
1现状及问题
1.1分期建设,分期运行
住宅小区中水处理站应该尽可能做到分期建设,分期运行。由于大部分主体工程是分期施工,并且随着实际情况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也应该与每期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避免盲目的一次性投资,造成现定的污水处理系统与后期主体工程不适应,造成投资浪费。
1.2入住率对运行成本的影响
所有的楼盘开发都很难保证建设完成后在短期内入住率达到设计居住人口,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在短时期内的处理水量也就不可能处理到设计水量。所以在选择工艺时,应选择可以根据实际处理水量进行处理的工艺,以降低运行成本。
1.3投标报价的评审
污水处理工程的投资一般主要由污水管线、化粪池、土方工程、土建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几部分组成。在供货厂家报价过程中往往会把土方工程漏报造成我们对整体工程投资估算的不准确。所以我们要让供货厂家明确出土方工程、土建工程的范围。不能出现在投标中只报出土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又提出土方工程等问题。
1.4运行成本
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成本与中水水费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处理系统今后是否能够正常的运行下去。在过去几年内有很多工艺就是由于运行费用很高建设完成后运行一段时间入不付出,最终导致系统停用。
1.5配套工程的投资
污水管线与处理设备两部分才能构成完整的处理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投标单位往往只考虑处理设备及设备安装的费用,不考虑污水管线的投资,但对于投资方来说每一部分的投资都将影响到小区开发的总投资。所以在选择工艺的过程中一定不能仅仅以设备投资的高低来评价工程投资高低。
1.6处理系统对住宅小区环境的影响
二次污染是我们在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污水处理系统中机械设备的噪音、污水散发出的臭气、地上污水处理站房对环境美化的影响、污泥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隐患。这些都可能造成以后物业和业主之间的纠纷。
1.7对小区空间的合理利用
所选择的工艺应该是那些可以避免占用可利用空间的工艺。如地下室就属于可利用空间,在没有管线、电缆的绿地下一般可利用价值较小,污水处理系统要是能够建设在绿地以下是很好的选择,并且处理出的中水可以就近作为绿化用水节省中水管线。
2污水处理方法
2.1物理处理方法
(1)格栅法:可分为人工清理的格栅(适用于中小型城市生活污水厂或所需截留的污染物较少时)和机械格栅(适用于大型城市生活污水厂或所需截留的污染物较多时)。
(2)筛网法:筛网的去除效果,可相当于初次沉淀池的作用。
(2)过滤:是以具有孔隙的粒状滤料层,如石英砂等,截留水中的杂质从而使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4)离心分离法:它的作用是基于存在于水中的悬浮物和水的密度不同而产生的。主要设备有:离心机、水力旋流器及旋流池等。
(5)沉淀池法:用于废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前的初次沉淀、生理处理后的二次沉淀及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池。
(6)浮上法:适用于颗粒直径很小,很难用沉淀法加以去除时,主要有电解浮上法、分散空气浮上法和溶解空气浮上法。
2.2生物处理方法
污水生物学处理具体来说是通过微生物所产生的酶,氧化分解有机物,从而使水得到净化。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细菌,污水中可溶性的有机物直接被菌体吸收;固体和胶体等不溶性有机物先附着在菌体外,由菌细胞分泌的胞外酶分解成可溶性物质,再被菌体吸收,通过微生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分解、合成等生化作用,把一部分有机物转化成微生物自身组成物质,另一部分有机物被氧化分解为CO2、H2O等简单的无机物,从而使污染物质得到降解。主要方法有:氧化塘法、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厌氧处理法
2.3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中和法;化学混凝法;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法;吸附法。
2.4城市污水处理的新模式
(1)生物膜技术:通过选育和培养高效的微生物菌种,制成制剂,高密度直接投放到待处理污水,形成生物膜,对污水进行降解和净化。专家介绍,与传统的活性淤泥法相比,生物膜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具有五大技术优势:一是投资省。目前国内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基础建设投资大,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管网和其他工程设施,投资成本每吨污水处理在1000元左右;而应用生物膜技术投资设备少,占地小,处理每吨污水不到500元,相比节约成本50%以上。二是运行费用低。据测算,目前国内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直接运行成本,一般在每天处理每吨污水0.5~0.8元之间;而应用生物膜技术处理污水每天每吨只需0.2元左右。三是淤泥少,没有“二次污染”。采用传统的活性淤泥法处理城市污水,常由于大量淤泥的堆放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而相同条件下制成生物膜的微生物菌一旦把污水净化后,便会由于缺乏“营养”而自动消亡,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四是效率高。生物膜表面积大,微生物菌密度高,每克制剂的微生物菌含量达50~200亿个,大大高于淤泥中的自然微生物活性成份,同时还可以多次投放,方便快捷,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活性淤泥法。采用生物膜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治理湖泊的富营养化,而且有助于修复和强化湖泊生态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五是适合城市生活小区等小规模、有机负荷不高的污水处理。应用生物膜技术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并可节省管网建设成本,处理城市生活小区等城市污水具有活性淤泥法不可比拟的优势。
(2)粉末活性炭吸附技术:粉末活性炭在污水处理中的使用已有70年左右的历史。自从美国首次使用粉末活性炭去除氯酚产生的嗅味以后,活性炭成为给水处理中去除色、嗅、味和有机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外对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作的大量研究表明:粉末活性炭对三氯苯酚、二氯苯酚、农药中所含有机物,三卤甲烷及前体物以及消毒副产物三氯醋酸、二氯醋酸和二卤乙腈等等均有很好的吸附效果,对色、嗅、味的去除效果已得到公认。可用于提高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3)曝气生物滤池法:该工艺是一种淹没式上向流生物滤池,其滤料为比重小于1的球形颗粒并漂浮在水中。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净化水质,其处理能力大大高于活性污泥法,并能达到很高的排放水质标准。
目前,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被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但其所产生的腥臭污泥问题仍然令人头痛。可尝试用污泥进行垃圾场填埋、作有机肥料等(海口市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3、结语
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为防止污染,保护水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尽管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是集中处理取代分散处理,但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型城市,还将存在相当长的时期,所以,其技术开发和设备研制应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罗王景,郭静,张大群.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ASBR)特性分析[J].给水排水,1997,4.
各行政村(居)、企事业单位:
近年来,为加快我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程,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与环境质量,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余姚市“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切实把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构建美丽、富饶、和谐新__的重要工作来抓。今后三年,我镇将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投入,提升人居环境,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和宁波市委办公厅、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以及余姚市委、市政府《关于余姚市“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精神,坚持全面治理和扩面提升并重,促进农村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紧紧围绕“生态立镇,旅游兴镇,茶业富镇”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产业,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建设一个美丽、富饶、和谐的新__。
二、基本概况
__镇位于四明山腹地,三江之源,素有“高山台地之最,诸水之源”之称,行政总面积63.4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成区域面积为2.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户数4417户,总人口12902人。我镇自07年率先在集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来,连续两年在__村四丰,柿林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20万元。但因为资金不足及无技术力量支撑,最终导致无法运行或运行不畅。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以镇长为组长、党群书记和城建镇长为副组长、有关办公室为成员单位的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工贸与村镇建设办,下设项目推进组和综合协调组。同时,按照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制定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并落实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根据农村具体现状、特点、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等来合理编制规划,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我镇已于20__年编制《余姚市__镇污水工程专项规划》(20__-2030年),科学合理的对全镇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出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对照上级要求,我镇对全镇14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安排,根据资金情况,分阶段、有步骤的开始实施。2014年计划治理5个村,2015年计划治理4个村,2016年计划治理5个村。
(三)抓好进度,保质保量。我镇在第三、四、五批世行贷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工作方案、实施细则、施工规范、验收办法等,努力实现污水处理项目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实施、制度化管理。加强质量监管,委托具有丰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监理经验的监理单位进行专业监理,强化第三方监管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村的日常监管作用,各村要成立由责任性强、有一定工程管理经验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全过程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并实行质量监督小组隐蔽工程签字认可制度。严格把好工程验收关,按程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建设项目保进度、高质量。
(四)强化考核,长效管理。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目标考核,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纳入行政村班子重点工作和专项考核中,切实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加以开展。不断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资金保障,镇财政安排充足的财政预算,按市镇6:4的比列进行配套补助。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各类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工作责任,布置到村,落实到人,建立责任追究的相关制度,镇、村两级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效顺利推进。
四、三年行动计划内容
(一)2014年工作内容。2014年作为开局之年,在前期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对南岚、大俞、后朱、柿林、丁家畈等五个行政村进行污水治理,共涉及农户1179户,预计投入资金1297万元。采用厌氧滤池+人工湿地的分散式处理模式。目前,丁家畈村已基本完工,将于5月底竣工验收,南岚、大俞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年底完工,后朱、柿林设计方案完善中,即将开始招投标。
(二)2015年工作内容。2015年作为关键之年,重点对华山、黄家庄、__、上 马等四个行政村进行污水治理,共涉及农户970户,预计投入资金1067万元。采用厌氧滤池+人工湿地的分散式处理模式。
关键词:西南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与美好愿望。尤其是“十三五”以来,国家加大了人居环境的整治力度,力求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政策规划、建设运营、技术标准等一系列制度的建设、完善和执行,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1]。根据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经过多年努力,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覆盖率低、分布不均衡、已建终端运行效果差等问题。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农村地区人口规模、聚集程度、距城镇市政管网的距离、环境条件、经济条件和运行管理等,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结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种类、特点和适用条件差异,其处理模式主要分为纳厂处理、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三类[2]。
1.1纳厂处理
纳厂处理是将具有纳厂条件的村庄或一定区域内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管道系统,再进行统一收集处理。该方式具有处理规模大,水质、水量稳定,单位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低,易于集中管理等优点,但仅适用于距离集镇管网近、具备施工条件且集镇污水处理厂有接纳能力的村庄。
1.2集中式处理
该处理方式也是通过对村庄或一定区域内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再通过统一建设的处理设施进行集中处理。该方式的优点是处理后的水质相对稳定,运行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好,但仅适用于居住相对密集、管网施工难度不大的村庄。而对于西南地区的农村地区,如果采用集中式的处理方式易产生管道堵塞问题,从而会影响处理效果。
1.3分散式处理
分散式处理方法是将单户或几户分散住户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小型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的方式。该方式比较适用于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布局分散、污水不宜集中收集的村庄或零星分散居住的住户。分散式处理方式具有投入小、单个占地面积少、日常维护简单、美化家居环境等特点,无需电力能耗,免除了运行和维护的巨大成本,无需专人管理和收费,适宜长期使用,具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
2七星关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七星关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2.1.1集中式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在“十三五”期间,七星关区争取了各级环保专项资金,实施了毕节市七星关区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及七星关区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共建设了100多套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终端,主要分布于集中式水源地周边及赤水河流域周边镇村。污水总处理规模超过6000t/d,覆盖户数27000多户,受益人口达8万多人[3]。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污水处理工程投资、运行费用、占地面积、生态需求等各方面因素,选择的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在实际运行中,工艺无重大缺陷,出水水质达标,但存在前期投入高及后期运营管理难度大等问题。2.1.2分散式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在2021年,七星关区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共4个,总投资3000多万元,主要集中于赤水河流域周边村镇,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涉及赤水河流域23个行政村,其他流域2个行政村,但由于部分行政村所获资金较少,所以基本只覆盖了中心自然村寨。采用分散式处理措施,其处理工艺如图2所示。当生活污水经收集后,可进入分散式处理系统的三格化粪池进行预处理,污水在化粪池中进行厌氧发酵分解及初沉后,清液自流进入土地处理单元,依靠土壤有机质单元及上表植物生长,达到净化污水的效果,其出水能达到贵州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1424-2019)三级标准。该设施维护简单,化粪池定期进行人工清捞粪渣可用于还田,土地处理系统植物由农户自行根据生长情况进行维护。2.1.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制村推进情况根据七星关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编制了《毕节市七星关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1-2030年),在2021年7月13日经七星关区人民政府批准印发《七星府办通﹝2021﹞107号》。制定治理目标为近期(2021~2025年)和远期(2026~2030年)各治理行政村45个,建制村污水收集处理能力60%以上,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污水均能达标排放,可资源化利用。同时,为有效遏制污水横流现象发生,在“十三五”期间,七星关区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其建制村如图3所示,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完成比例较低,因此,农村环境整治任务任重道远。
2.2七星关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2.2.1基础设施滞后且分布不均目前,七星关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缺口较大。其中,有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占总行政村比例不足四分之一,且部分行政村的污水处理设施仅覆盖部分居民区,导致设施布局分散,分布不均。其中,七星关区已建污水处理设施主要集中在赤水河流域以及倒天河水库等饮用水源地周边,而乌江流域行政村覆盖污水处理设施较少;配套管网不足,污水纳管率较低,影响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2.2.2已建设施运行维护不到位根据调查显示,部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存在管网破裂、粪污堵塞、现场无管护措施、出水水质不达标等诸多问题;且运维资金无保障。这些都是由于地方财政紧张,运行成本高,运维资金不到位造成的,导致污水处理设施的持续运行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农村污水治理的责任划分不合理,管理机制不完善。如属地政府部门过于依赖运营公司管护,对管网人为破坏、化粪池未及时清掏、百姓违规排放高浓度粪污等监管不到位,而运营公司因人手紧缺,运营机制不完善,致使部分设施维修完毕几天后又出现堵塞,需再次进行维修,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2.2.3村民环保意识有待提升在现实环境下,一部分村民受固有生活习惯的影响,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随意将高浓度的粪污排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入户管网,造成管网反复堵塞;一部分村民收集污水自觉性不高,将生活污水乱泼乱倒,直接排入外环境;还有少部分村民不愿自觉主动维护接户管网,甚至恶意破坏管网及设施等,严重阻碍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3西南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及建议
3.1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治理模式
对于西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对策,应采取因地制宜的合理模式。例如:尾水排水水质要求较高的特殊敏感地区,以及居民集中分布、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建议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进行收集处理;而距离集镇污水处理厂距离较近的自然村,可采取纳管处置的方式;由于山区地势高差大,距离较远,管道沿途阻力损失较大的地区,建议尽量采取分散式的处理方式处理污水。以此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实现农村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3.2区域化治理
对于特殊敏感区,可区域化梯级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计划具体项目时,要以流域或行政区划乡镇为单位,避免项目分布碎片化,以免增加项目实施的难度及周期、管护难度及耗资,导致整治效果不显著;还要充分发挥部门之间的联动作用,在申报资金项目时,相关部门可以合作申报,把小而分散项目进行包装升级,以此协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水源地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工程等工作,达到区域化建设宜居乡村。
3.3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为彻底解决已建污水设施“晒太阳”问题,必须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加强运营管理。相关部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创新管理机制,如建立“公司+属地管理模式”。首先,对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大排查,大维修,大整改,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在完成整改工作后,由属地政府负责辖区管网维护,定期对污水收集管网、检查井、化粪池等设施进行巡查检查、清渣清淤等。其次,由公司负责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建立维护专责人员、定期排查,以确保出水水质达标。通过“公司+属地管理”的模式,有效解决了管网分布广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又充分发挥出了公司的专业技术特长,从而建立起长效机制。此外,还要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明确权属,并将运行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以保障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3.4提高百姓意识,动员全民参与
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部门应做好节水排水的宣传工作,提升百姓节水意识,自觉按照要求排放生活污水;同时,把污水排放准则纳入村规民约,并向当地百姓宣传保护污水设施的重要性及破坏污水设施的责任追究等,加大对恶意破坏管网及终端等行为的惩处力度。通过以上工作,引导农民参与治理,并发挥百姓的自身主导作用。
4结语
本文基于实际案例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点带面的探究了西南山区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对策,以及提出了应采取因地制宜的合理模式。为降低污水处理的能耗与维护工作量,建议尽量采取分散式处理方式处理污水;对于特殊敏感区,可区域化梯级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建立区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引导农民参与治理,共建共享,以此提升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农村污水处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户微.华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探究—以河北省为例[J].能源与环保,2021,43(8):49-52.
[2]汪治龙,程燕,沈善宏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和工艺的选择[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39(5):189-191.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对策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244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重点强化农村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环境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针对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进行专门分析和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和解决对策,才能在缓解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推动整体环保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和发展。
1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
所谓农村生活污水,指的是农村居民在生活中排放的清洁洗浴污水、厨房污水和厕所污水等。农村生活污水有着随机性强和较为分散、分布面广等特点,污水水质较复杂且变化较大,但生化性较强,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
从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现状来看,六十多万个行政村和二百五十多万个自然村占据全国总面积约90%,其污水排放总量约占全国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全国90%以上农村并未建有排污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直接肆意排放,最终径流到江河湖泊当中或渗透到地下水中。这不仅导致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氮和磷占比过大,也使得农村周边生态污染严重,居民健康受到较大威胁。
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分析
2.1 污水排放和收集系统不完善
我国虽尽力推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治理现状来看,形势仍十分严峻。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和收集系统不完善,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并未建设污水排放系统,生活污水经由明暗沟直接排入到江河湖泊当中,或者在雨水径流渗透到地下。同时,雨污无法有效分流,污水未能得到有效收集,粗放型排放问题严重。在这一形式下,要进行污水的统一治理难度巨大。
2.2 污水处理技术实用性不强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分布地域条件不同,相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在推广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时无法采取相同标准和统一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探索和起步阶段,污水治理技术也在不断的研究和开发当中,也就缺乏适合大范围的推广技术,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设计的具体技术也就十分匮乏。这样一来,在相关政策的强力推广下,一些农村地区不得不进行技术的生搬硬套,而不是结合当地水质特点进行有效选择。污水处理技术实用性不强,不仅治理效果不佳,浪费大量资金,还引起农村居民的较大不满。
2.3 缺乏长效污水处理管理机制
由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过程相对漫长,且对资金投入要求较高,也就导致绝大多数农村地区未能建立起长效的污水处理管理机制。缺乏充足的运行费用,且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污水处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和维护,造成污水治理工作无法长效进行。部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于零管理状态,不仅设备故障无人维修,发生水池堵塞问题时也得不到及时处理,造成污水处理中断,无法发挥长效作用。更严重的是,一些污水处理设施问题不断积累,引发二次污染问题。
3 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
污水收集系统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基础,因此,必须充分结合农村污水排放特点做好污水收集系统的建设工作。依据农村地域特点和自然条件,综合具体的社会条件和风俗习惯等考虑,对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方法进行有效设计。依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除市政统一收集和镇村集中收集外,还可采取住户分散收集的模式。选择最佳的收集模式,并建立起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铺设好污水收集管理网络,为生活污水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3.2 选择最佳污水处理技术
选择最佳的污水处理技术,才能有效契合农村特定的污水排放特点,达到最佳的污水治理效果。目前,我国投入应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有高负荷的下渗滤污水处理技术和多级跌水新型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等,两种技术的侧重点不同,处理效果和建设成本也存在一定区别。应当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从成本、能耗和维护、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选取最适合的处理技术。
3.3 建立长效污水处理管理机制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建立起长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才能实现长足目标并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一方面,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和补助力度,并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农村居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建立起专业的设施管理队伍,既要保证管理人员专业的管理知识,还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污水治理管理和维护工作落实到位。此外,可采用第三方运营模式,委托工业企业或技术公司承担污水治理工作,在协议规范之下确保污水治理的长效性。
4 结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日益严峻,必须得到充分关注和重视。应建立起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选择最佳污水处理技术,并建立长效污水处理管理机制,确保污水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和长效进行。同时,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有效更新,并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机制,以不断提高整体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杰,童祯恭,刘占孟,陈少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环境保护,2014(04):58-60.
[2]亓玉军,魏英华,侯述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06):98-100.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每年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很大,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部分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近60%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影响到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些技术与措施,期望能为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分析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了62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有近四分之一的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近60%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影响到现代新农村的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占有量仅22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并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到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目前,我县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污水治理任重而道远。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和特点
(一)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农村水环境是指分布在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的总称。我国总计有乡镇45412个,村民委员会739980个,乡村户数23692.7万户,乡村人口达91960万人。农村人口分散,人口数量多,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这使农村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多亿吨,严重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农村大部分地区河、湖等水体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直接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极易导致一些流行性疾病的发生与传播。据估算,农村环境问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千亿元,我国农村环境与生态状况令人担忧。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力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畜禽散养户的不断增多,大量畜禽粪便没有处理就直接排放,粪便污染逐年加重。有资料显示,养殖一头猪所产生的废水是一个人的7倍,而养殖一头牛则是22倍。这些有机物未经处理,渗入地下或进入地表水,使水环境中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严重威胁着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二)农村污水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这些用水分散,农村没有任何收集的设施,随着雨水的冲刷,随着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其中有机物含量大是其主要的特点。
1.水质特点。(1)农村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泛且分散,大部分没有污水排放管网;(2)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变化大;(3)大部分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水中基本上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一定量的氮、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4)不同时段的水质不同;(5)厕所排放的污水水质较差,但可进入化粪池用作肥料。
2.水量特征。(1)一般农村的生活污水量都比较小,除小城镇外,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水量相对较少,相应地产生的生活污水量也较小;(2)变化系数大,居民生活规律相近,导致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甚至可能断流,水量变化明显,即无水排放呈不连续状态,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3)在上午、中午、下午都有一个高峰时段。
3.排放体制特征。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呈粗放型排放。很多农村尚无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污水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放至就近的水体。少部分地区具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
农村生活污水中有机物含量高,N、P含量增多。人们无意识的排放和雨水的冲刷,使大量的有机质和N、P等物质流入湖泊等水体,如果不加以处理利用,常常会引起富营养化,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
(一)污水处理技术路线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财力状况薄弱、农民实际承受能力较低这一普遍情况,处理工艺的选择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一味地选择时髦先进、处理效果好、自动化控制水平很高的处理工艺,而着重应该考虑选用既成熟可靠,又适合农村特点和实际的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建议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优先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达标排放或回用;二是注重经济适用,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
目前国内外应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比较多,名称也多种多样,但从工艺原理上通常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等;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通过动力给污水充氧,培养微生物菌种,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消耗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常用的有:普通活性污泥法、AO法、生物转盘和SBR法等。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常用的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等。
(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有条件的村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灌排渠道与附近的荒地、废塘、洼地和沼泽地等,建设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污水湿地处理系统分自然和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自然湿地就是自然的沼泽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使污水处理达到工程化、实用化的新技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经常处于饱和状态、生长有象芦苇、香蒲等沼泽生植物的土地上,利用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微生物的作用,并经过多层过滤,来达到降解污染、净化水质的目的,它是一种充分利用地下人工介质中栖息的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介质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将污水净化的天然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工艺。
湿地处理系统工艺设备简单、运转维护管理方便、能耗低、工程基建低、运行费用低、对进水负荷的适应性强,能耐受冲击负荷,净化出水水质良好、稳定。缺点占地面积大,易受气候影响,表面径流的臭味比较大。
(三)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分散的几户或十几户人家适合采用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予以工程化、实用化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型小规模污水净化工艺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一定构造、距地面约50cm深和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投配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中扩散。表层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区处于好氧状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过滤、吸附、降解。所以地下渗滤的处理过程非常类似于污水慢速渗滤处理过程。由于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水质净化效果非常好,而且稳定。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建设容易、维护管理简单,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整个处理装置放在地下,不损害景观,不产生臭气。
(四)好氧生物处理系统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新农村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众多,各有优缺点,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论证和比选,注重经济适用。
生物处理法就是通过风机等设备给污水输氧,培养生物菌种和微生物,通过菌种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少部分合成为细胞物质,促使微生物增长,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得以净化排放。如SBR法,集曝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不断地转换,省去了传统的污泥回流设备,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A20法具有脱氮、除磷功能,还有如生物转盘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等。生物处理法和自然处理系统比较,占地面积小,抗气候等外界影响的能力强,建设的地点选择范围大,处理稳定,处理效率高。但基建投资、运行成本要高于自然处理系统。
(五)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生活污水厌氧生物法的开发和研制工作,许多形式各异的无动力或微动力的低能耗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得到应用。如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无动力厌氧生物膜技术,工艺流程简单,不耗能,全部埋于地下,也无需专人管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设备的基建投资略高于好氧处理,无日常运行费用的支出。
厌氧生物法目前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生物处理效率较低,尤其表现为氮磷去除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实践证明,以上方法都能很好的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但在运用中要考虑到建设与运行成本等费用,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参考文献
[1]何刚,等.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探讨[J].北京水务,2007,(6).
[2]宁桂兴,高良敏.浅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J].矿业科学技术,2007,(2).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特征 设计、施工、运营
一、项目背景
2014年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了《关于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意见》。制定了从2014年起,全面启动83个县(市、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力争用3-4年的时间,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448万户,使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户受益率达到70%以上的目标任务。
二、项目特征
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居民在生产、生活、家庭养殖等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的总称。特征如下:
1、污水分散、涉及面广。
2、来源多样、水质各异。
3、基数较大、增长较快。
4、收集率低、处理率低。
三、建设主体
按照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项目建设包括建设、监理、勘察、设计、施工五大主体。
根据项目实际,建设单位由市、县(区)政府、街道、乡镇、村等多级单位组成。其中市、县(区)政府、主要承担发起、投资工作,街道、乡镇主要承担投资、组织工作,村则为项目的使用单位(下称业主单位)。
四、建设程序
1、前期阶段(立项、可行性研究)
2、准备阶段(报建、项目设计、办理征用地手续、施工发包)
3、实施阶段(施工准备、组织施工)
4、竣工验收备案与保修阶段
五、项目设计
(一)总体设计
1、排水体制
(1)直排式合流制:雨污合流,直排河道。
(2)截流式合流制:雨污合流,初雨截流、后期溢流。
(3)全处理合流制:雨污合流,全部处理。
(4)完全分流制:雨污分流,雨水排河,污水处理。
(5)截流式分流制:雨污分流,初雨截流、后期排河,污水处理。
农村生活治理项目,一般以不完全分流制为主,截流式合流制为辅。
2、系统布局
(1)优先考虑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集中处理。
(2)大流量集中统一处理,小流量分散处理,保证可操作性,实现经济与效益最佳。
(3)根据村镇规划及受纳水体,确定污水系统布局。
(4)合理利用现有污水工程设施,节约工程造价。
3、处理模式
(1)按照布置形式,分为集中型、区域型、联户型、单户型。
(2)按照运行原理,分为有动力、微动力、无动力。
(3)按照处理工艺,主要有厌氧+人工湿地、A/O、A/O+人工湿地及A2/O+人工湿地等。
(二)工程设计
1、接户工程
(1)卫生间污水、厨房废水和洗涤废水等各类排污口,定点、定位标示。
(2)接户管径一般为D75~D160,管材一般选用U-PVC管。
(3)卫生间污水管径不小于D110。
(4)厨房废水管径不小于D75。
(5)户外洗涤池规范砌筑,板上洗涤废水收集入槽,槽底用软管接入管网。
(6)接户管在转弯处宜设置清扫口,当弯头位于地下时应设清扫井。
2、化粪池
(1)化粪池一般是指“三格式”化粪池。
(2)农户没有化粪池的,一般要新建化粪池。
(3)如无新建化粪池条件,可将卫生间污水直接纳入污水管网,但必须满足管网坡度设置要求,设置清扫口并加强管理。
3、隔油池
农家乐、饭店、集中食堂等餐饮废水必须经隔油池预处理后再接入管网。
4、检查井
(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跌落处、管径改变及直线管段相隔一定距离处应设置检查井,间距一般为20~40m。
(2)厨房废水和洗涤废水在出户后须设置清扫井,清扫井内须设过滤网,在经过清扫井初滤后,再接入支管。
(3)检查井可采用塑料井、砖砌井或预制水泥井(清扫井)。
5、管道工程
(1)排水管管径一般为D160~D300,D160选用U-PVC管;D225及以上管径选用双壁波纹管,重要部位可采用污水用球墨铸铁管。
(2)D160、D225、D300最小坡度为:5‰、4‰、3‰。
(3)对淤泥质不良地基,应进行相应处理。
6、泵站工程
(1)室外地坪标高按城镇防洪标准控制。
(2)水泵流量按照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计算。
(3)水泵宜采用自耦式潜水泵。
(4)水泵宜选用同一型号,且不少于两台,其中一台备用。
7、终端工程
终端工程设计要因村制宜地确定排放标准和技术工艺,并按照基础设施景观化、建筑用材本土化的理念进行设计。
(三)设计流程
1、业主单位组织现场摸底,确定集中流量点、主要收集线路、设计收集范围。统计人口数量、用水量、排污口数量、排污设施、处理设施等。提供规划建设、拆迁计划。
2、建设单位提供区域规划、排水规划资料、地形图及现状管网资料。
3、设计单位绘制污水主管系统走向草图,初定提升泵站和终端处理设施的位置。
4、设计人员与业主代表现场核对系统走向,逐步完善。
5、设计单位深化系统图、绘制排水方案图。
6、业主代表协助设计人员,现场核对排水方案,并核实各排污出户管、核定化粪池改造措施,明确具体管位定线、过障碍物等节点处理。
7、设计单位编制方案设计文本,由建设单位组织业主单位等部门对方案进行评审。
8、设计单位结合方案评审意见编制初步设计文本,由建设单位提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审、批复。
9、设计单位依据批复,编制施工图。
六、施工质量监管要点
1、原材料控制
对所有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控制,检查其性能、规格、质量及其试验报告资料,出厂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等。
2、接户工程
现场核对接户管数量、位置、口径、标高等。并与农户核对,确保无遗漏。
3、管道及检查井等构筑物
(1)施工测量:按施工图放样,不得擅自变更设计意图。
(2)沟槽开挖:严禁超挖,人工清底。
(3)管道基础:工程塑料和管球墨铸铁管,一般为砂碎石垫层基础,主要控制标高、厚度、材料级配。
(4)管道安装:先施工管道基础、按要求密实,再铺设管道,确保基础可靠,控制管道标高。
(5)检查井砌筑:排水检查井属于防水工程,采用挤浆法砌筑。
(6)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应在管道回填前进行。工程塑料管可采用局部覆土的形式进行稳固管道,但不得覆盖接口。
4、污水泵站:施工前先确定水泵等设备,由设备供应厂商提供预埋件并指导施。
5、终端处理设施
施工中对设备规格、安装标准等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核对,施工完成后严格按照设计出水水质验收。
6、雨季施工
(1)防止地面雨水进入沟槽,管道安装严禁带水作业。
(2)检查井抢雨施工时,要求在上面搭设油布蓬。严禁水泥砂浆及混凝土泡水。
(3)安装暂时中断或未能及时砌井的管口,用堵板或干码砖等方法临时堵严。
七、运营管理
1、运营管理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建立健全运营管理制度
(2)明确运营管理工作内容
(3)确保运营管理资金来源
2、运营管理工作内容:
(1)定期检查污水井、管道,清理淤积物,保持管道过流畅通,如有破损应及时修复。
(2)每周检查清扫井,保证过滤网正常功能。
(3)每周检查沉泥井,及时清除大颗粒污染物,每季度清渣一次,确保沉泥井正常功能。
(4)每半年对集水池清淤一次,防止淤积造成水泵堵塞。
(5)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定期检查水泵等机电设备。
(6)按照运营维护说明书,对终端处理设施投放药剂。
(7)每天检查井盖等完整性和安全性。
结束语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确定建设时序、科学编制治理规划、科学选择治理模式、科学开展工程建设;努力做好污水接入、管网建设、终端建设三大环节;建立健全污水治理设施常态运营机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