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安全观论文8篇

时间:2023-03-25 10:44: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安全观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安全观论文

篇1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现状和实践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可以明确今后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下文将针对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和相关加密处理技术措施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旨在更好的实现技术的改革,更好的促进工作向前发展。

1.1加强电子档案的同步管理

首先应当加强针对电子档案的专项的同步式管理,加强管理手段和相关政策制定的健全程度。在实践的档案和相关技术文件收集过程之中还应当加强对档案的存储和管理,对于一些原件,也应当进行妥善的保管,虽然电子档案的相关技术当前发展相当先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环境并不是非常的安全,所以如果出现有电子档案受到破坏的情况,则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还应当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同步管理控制,同步的建设相关措施,严格的进行项目的审核与研究,同时还应当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之中增强资金的投入力度,依靠技术的支持,依靠规范化的管理和运行,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之上降低网络环境不安全性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和保密技术的发展真正意义上发挥出应有的效应。所以,还应当加强对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是相关项目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实践的工作之中应当结合传统工作的经验,认真的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树立起良好的工作意识和思想观念,最鲶使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之中。不断的加强对原始数据信息的积累,实现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改进和相关项目的完善。对于相关技术文件,还应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和补充,常见的诸如工作档案以及人事档案等等,在存储的过程之中应当严格的遵循方便后期修改的基本原则,而对于一些合同性的文件,则应当保证其存储格式的科学性,保证后期查阅资料的方便与快捷,这一点是当前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1.2健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规定

除了上述分析到的电子档案的同步管理之外,在实践之中还应当充分的结合现有的资源情况制定出健全并且完善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控制制度,以保证工作的开展可以真正意义上达到有章可循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环境的完善需要实现制度和法规的健全,所以还应当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息控制系统,对其中的各个子系统以及资源等进行全面的完善,同时还应当保证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可以充分的符合当前网络环境的基本状况,保证工作幵展的健全程度和制度制定的完善程度,构建出一个和谐的网络技术环境。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针对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完善还应当加强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以及相关投资方面的建设,在当前的环境之下,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所以应当加强其中相关条例的制定。在实践的工作幵展过程之中不仅应当结合当前工作的基本趋势,提出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的防范措施,同时还应当对今后的管理方案和管理的政策等进行研究,旨在更好的促进实践工作的改革。而在信息技术的安全层面之中也应当保证政策制度的制定者可以结合安全管理的现状,制定出可行的措施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建设出安全的、和谐的、可靠的、稳定的网络技术环境。

1.3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保密工作

加强保密工作是真正意义上促进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水准持续改进的关键点。在实践的网络工作过程之中不少档案是可以进行浏览的,常见的诸如个人简历以及人事档案等等,但针对公司项目档案或保密档案等应当充分的结合我国保密法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有效的加密,因此应对档案进行分门别类,进行专项的技术管理,同时还应当设置工作的标准化方案,以保证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的保密性。此外针对档案的保密程度也应当进行严格的而划分,一些较为贵重的档案资料应当避免进入到网络之内,最后,结合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保密程度不同,还可以釆取不同的安全标准化协议,以达到最佳的控制和管理的效果。

2结束语

篇2

1.1基于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人为风险

除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特性的档案数据风险,数字档案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要加以重视的一项风险因素。由于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是近些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在档案数字化进程中,从电子文件的形成到归档保存,都应该有严格规范的程序管理、科学统一的标准体系和业务管理制度,而现实上却并非如此。一般来说,档案数据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样就造成了档案管理人员的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还由于防范数字档案风险的成本较高,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很难为了提高数字档案的安全性投入过高的资金。此外,因为档案管理系统是多用户、多管理的系统,如果管理不善或者管理人员的操作失误,很可能导致数字档案载体的损害及误删除、误覆盖、恶意篡改、越权访问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基于自然灾害的档案数据风险

对于那些突发的灾难,如火灾、雷电、水灾、飓风、地震等,一旦发生,其破坏程度非常高,范围广,而且几乎没有预见性,很难进行预防,因此,无论是对实体档案还是数字档案来说,其破坏程度都是难以估量、极具毁灭性的。

2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策略

2.1构建行之有效的数字档案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要贯彻前端控制思想。在数字档案安全预防措施中,前端控制是重要内容,实现事前预防、未雨绸缪,把灾难控制在萌芽状态。在建设数字档案馆的设计之初,就要对档案馆的抵御灾难方面的设计重点考虑,并且合理制定数字档案的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抢救预案等配套措施。为了防止由于软硬件升级过快所带来的读取问题,在选择设备时,要选择技术成熟度高的档案管理软件和普及程度高的数字档案存贮介质。对于档案技术力量进行合理配置和储备,不断地对数字档案运行环境进行优化。通过前端控制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数字档案保存和维护的稳定性。其次,要开展日常维护、灾难备份、恢复和抢救等活动在内的全程管理。全程管理贯穿数字档案整个生命周期,通过有效的全程管理,对数字档案安全实现全程监测。最后,要对数字档案安全管理机制进行后续监督和评价。划定数字档案安全评价系统的范围,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对有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根据评价结果,不断地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高具体过程的效率,让数字档案信息更加保密、完整、易于使用。

2.2加强数字档案管理的人力资源建设

要建立健全安全审查制度、岗位安全考核制度、安全培训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培训和考核。数字档案是由人来进行管理的,因此提高档案人员的个人素质、业务能力以及提高安全意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只有安全意识提高了,档案人员才会对数字档案工作真正重视起来,杜绝麻痹大意的思想,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于管理操作数字档案信息内容的档案员,尤其要加强安全保障技术的培训。

2.3采用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与措施

2.3.1对数字档案进行异质转换所谓数字档案的异质转换,就是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文字、图像、声音等信号,把数字档案转换成纸质档案、缩微胶卷、声像档案等,即异质转换或异质备份,对于重要的数字档案,这是对其长期、安全防护的有效途径。因为其脱离了数字信号的局限性,读取时不再过多地依赖设备和技术,读取方便,因此适合长期保存。经过异质转换的档案,脱离电子设备和环境,信息安全性提高,不易丢失。信息被"固化"到新的载体上,不仅避免的人为篡改的可能性,还可以对母本信息的真实性加以检验,甚至可以用来作为校正其母本的真实版本或可靠版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档案。2.3.2对数字档案进行迁移新型信息存取设备对旧型档案载体的不完全兼容性导致了必须采取数字档案迁移的措施。计算机设备和软件正以飞快的速度进行升级、换代、淘汰,几年甚至几十年后,现在使用的设备就会被完全淘汰,不复生产,最终消失。以此,必须处于淘汰期的旧电子档案信息存取设备进行储备,用于迁移或载体转换时读取旧型档案载体上的信息。此外,新/旧信息存取接口转换设备也是要考虑的一项,如IDE/SATA接口转换器,接口转换设备可以有效延长旧型信息存取设备的生命周期。2.3.3对数字档案进行同质备份建立由数据备份系统、备份数据处理系统和完善的灾难恢复计划组成的备份与恢复系统。天灾人祸的发生难以预见,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将灾害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甚至完全避免。数字档案信息的备份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通常采取静态备份和同步备份相结合的方式。静态备份用以保证历史信息的完整,可以离线异地保存历史记录。同步备份用以保护当前系统的所有数据,适用于硬盘数据恢复、网络数据恢复、数据库修复等灾难数据恢复。2.3.4加强信息安全新技术的应用数字档案安全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完整性即是要防止数字档案信息被篡改或丢失,安全性则是要防止内容被非法用户获取。电子签名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是保障档案信息内容安全的有效手段。电子签名技术能够可靠地保证自形成时起,内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目前最成熟的电子签名技术就是“数字签章”;加密技术主要涉及加密、解密算法和密匙,数据加密技术可以保障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结语

篇3

①电子文件是指单位在内部管理和履行行政职能的过程中所产生并存储在光盘、硬盘等载体中的,可进行网络传输,并且可作为参考资料通过计算机系统调阅和使用的文件。

②只有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文件以及超媒体链接文件才可作为电子文件进行归档处理。

③从归档方式来看,电子文件支持逻辑归档方式,同时也可进行物理归档。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逻辑归档可将原电子文件直接移交档案室归档,不必调整其存储方式或存储位置。而物理归档则需要借助可脱机存储的载体,先将源电子档案网络传输到该载体中,经由其转换加工再移交档案室。按照存储载体的类型,笔者首推光盘,另外还可以用磁带、硬磁盘等。软磁盘也不适合长期存储数据。由专用软件生成的电子文件必须按照通用格式转换,然后存储在指定磁盘。

④电子文件归档时,机读目录、相关软件、其他说明等应与相对应的电子文件一同归档保存。

⑤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集中处理+电子档案存储数据资料+数据有效管理”的方式,实现对档案资料“一次采集、反复利用、信息共享”。

⑥归档方式由“纸质”变“电子”。一改以往每年发一份表格,要求每人填完后装入牛皮档案盒就了事的方式,创新建立专门档案管理系统,由专人负责录入管理,一人一档,定期校验和转存,实行档随人走“终身制”。

⑦时间由“短期”变“长效”。新建立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更具有连续性和长效性,可做到随时可添加,随时可变更,随时可查阅,有利于长期保存。摈弃了以前填一年管一年,资料填报不持续完备的缺点。⑧需销毁的电子文件必须编制销毁清册,经上级批示后统一销毁。销毁保密等级较高的电子文件时,若其所在载体上的痕迹不可擦除,应该一并销毁其载体,确保不留任何痕迹。销毁一般性文件则可逻辑删除。行政管理人员负责监管电子文件的接收、保管和鉴定销毁工作。

2安全保密制度

①办公室行政人员必须对数字档案系统的登录帐号、密码保密。另外,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应该用数字+字母的形式设置登录密码,且不得少于八位数,每隔一段时间修改一次。非单位内部计算机未经上级批示无权登录档案管理系统。

②除业务档案以外的电子档案只允许单位内部查询。③使用者本人可查阅电子档案资料,未经上级批示不得外传。档案禁止网络共享。

3数字档案室提供各类非室藏档案查询

①非单位内部人员,未经本单位领导批示不得调阅本单位档案资料。若须查阅档案资料,经批示后由本单位后台管理部门授予访问权限方可进入系统进行调阅。单位内部人员可通过提前申请的帐号登录兰台档案管理系统,根据需要调阅电子文件。

②根据档案的保密等级,系统按照登录权限将单位内部人员分为三类,即普通用户、中级用户和高级用户。

③可以对外开放的文件有的设置了限制条件。比如调阅数字档案时,要求调阅人提前通过网络递交调阅申请,经档案管理人员审查后自由调阅,调阅人不得擅自转载文件资料。而纸质文件则要通过上级批复再进行调阅。

4档案数据管理维护制度

①认真做好文件的收、发工作,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做好档案的统计、利用工作,对各类档案库存、接收、销毁、利用等进行准确统计,积极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确保能为各局室的工作提供便捷的服务。

②数字档案由档案管理人员和计算机管理人员分别负责管理和维护,确保档案数据安全;

③各部门数字档案经主管部门领导签字同意后由行政秘书交档案室统一管理;④非档案管理者不得修删数字档案;数字档案至少制作三套备份(一套硬盘,两套光盘),其中一套异地保存,另外两套分开保管;行政秘书应请示领导配备专用的电子文件柜,规范存放归档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

5数字档案鉴定销毁制

①坚定数字档案时,首先由领导批示,从各部门挑选专业人员成立工作组,按照档案保管期限定期审查逾期的数字档案,就档案存毁给出专业意见。然后,工作组统计出不再具有利用价值和存储价值的档案清单,编写销毁清册。

②档案鉴定工作组以报告的形式向上级如实反映档案逾期情况,并递交销毁清册。经批示后按规定流程将逾期档案一并销毁。但是销毁清册必须永久保存。禁止任何部门或个人未经批示擅自销毁档案资料。

6档案数据网络和信息设备维护使用制度

①数字档案的使用和维护一律参照计算机操作规程操作。假设调阅时计算机突发故障,须尽快通知技术部进行排障,切忌个人盲目处理。

篇4

近年来,关于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患者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每年有1亿多人出于不同医疗理由,需要手术治疗。在发达国家,与手术安全有关的问题占本可避免的伤残、死亡事故的一半。专家透露,在中国与护理有关的医疗不良安全事件中,有68%是可以预防的,20.7%是不可预防的,另有11.3%至今仍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在可以预防的医疗不良安全事件中,我们应该加强对病人管道安全的管理,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在我们每天的护理工作中,都要对病人携带的各种管道进行管理,因为它们分别具有不同功能。常作为治疗、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它们被称为“生命的管道”。因此,作为一名护士,必须要管理好这些管道,使其各置其位,各司其职,从真正意义上来提高护理务服内涵。下面介绍几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1科学有效评估方法

从头到脚评估法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常用的一种标准评估方法,护士可纵向从病人头部开始向脚部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全面评估,防治遗漏和管理无序。

2材料选择

管道接口处应选择有螺纹接头的,使管道衔接更加紧密,有效防止管道脱落。有效使用正压接头,管道脱落后,自行封闭接口,防止穿刺部位大量渗血。

3应用标识

对多个静脉通路应用不同颜色的标记纸做好标识,分为普通补液通路、输血通路和特殊通路。保持标识的清晰、完整、粘贴位置合理。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分别记录。对多个静脉通路及特殊用药管路可用不同颜色的标记做好标识。例如:升压类药物可使用红色底的输液贴。

4有效固定方式

采取“管道蝶形双固定法”,所有管道最低给予两次固定,即初步固定及加固固定。可起到双向防护的作用。例如:胃管应在先鼻翼部初步固定,再在其耳垂部给予加固。同法适用于各类头部引流管、胸管、腹部各类引流管等。

5穿刺部位巧固定

对于躁动或体液分泌较多等病人,敷料和胶布固定后,可将透明丝袜脚趾端剪去,形成筒状,套在置管部位实行二次加固,基于丝袜具有透明性这一特质,方便置管部位皮肤的观察护理。但要注意留置针Y形接口处,由于材质较硬,在与皮肤接触处可放置敷料,防止可能对皮肤造成损害。

6有效护理方法

妥善固定,防止脱落,严防管道误拔尤为重要,各类管道都要留有足够长度,便于病人翻身、拍背和接受治疗,翻身前后均应该放置好管道。例如:病人翻身时管道护理,在翻身时可用一只手将其管道加以固定,对于呼吸机管道可一手置入Y型管处,松开管道支撑处,给予翻身,可有效防止管道滑脱。

7记录置管深度

对于置管部位有刻度,可记录置管深度。若置管部位无法监测到刻度,可记录管道外露的长度,也可用记号笔在管道入口端与患者皮肤接触处注明标记,方便观察护理。

8有效沟通

护士可以使用辅助工具,如图片、画板和手势与患者交流情感,允许对方表达情感需求。

9合理约束

篇5

在接待游客时,安全员应当本着“周到、细心、详尽”的服务原则,全面地将游人须知、场区规章制度、项目安全事项等相关信息告知给旅游者,让旅游者心理上能够明确旅游场所和旅游运动项目的危险性,进而在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基础上,主动保持旅游区整体秩序,在思想上尽量避免对他人或自身带来的不必要危害。尤其是对于游客提出的咨询问题,更是要热情耐心地解答,直到确信游客能够完全理解整个运动体验程序、充分掌握运动技能、学会运动器械的使用方法、明确安全注意事项、知悉安全自救措施后,才能将运动器械发放给游客。以滑雪运动为例,安全员在引导游客进入滑道过程中,要向其详细介绍各种安全附属设施的功能,并着重提醒在主要地段可能出现的一些状况,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避免事故发生以及一些常规避险方法等。在引导游客熟悉场地情况后,要提醒游客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工作,并将运动中休息方式例如滑雪工具的放置、滑雪速度的掌控、请求支援时的诉求方式等要领告诉给游客。在宣传教育这一环节上,安全员要切实掌握三个要点:一是服务热情。服务语气要和蔼可亲,这是作为服务行业员工应培养的工作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游客将不了解的事情及时发问,并保持愉悦的心情投入到运动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二是条理清晰。做运动项目介绍时要按照运动程序逐步进行,这样利于游客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运动知识和操作技巧,加深游客对项目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三是摸清底数。要通过与游客的接触和交谈,了解游客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是否适应此项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状况、精神状态或年龄等因素做一个综合考量,对于不适应人群规劝其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在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把排除隐患作为保障安全的必要措施

排除安全隐患是防患于未然的可行途径,安全员要将隐患排查作为工作的重心。旅游区尤其是雪场安全隐患排查应做到全面细致。一是查看警示标识。在重要部位和险要地段,旅游区或雪场会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语、记号等,来提醒游客加强防范措施。这些标识虽然不能够杜绝安全隐患,但确是旅游运动区域不可或缺的加强安全管理的手段之一。在工作过程中,安全员要提高维护安全标志的思想意识,及时发现并处理损毁的安全标识,充分发挥警示标识对于保障游客安全的有效作用。二是检查运动工具。旅游运动工具是保障旅游运动安全的主要设施,所以安全员在发放和收回工具时,要认真检查、仔细核对。例如检查滑雪工具时,要通过查看工具外观、检查工具性能等多种方式,对轮胎、拖牵、滑雪服等进行细致检查,尤其是滑雪前要检查滑雪板和雪杖,看看有无折裂的地方、固定器连接是否牢固等,检查服装、轮胎是否存在破裂或损坏等,检查滑雪防护装置的工作性能是否可靠,及时发现并淘汰更新破损雪具。今年元月份在栾川伏牛山滑雪场,年仅21岁的杨某正是由于在滑雪运动中没有佩戴防护头盔而导致右侧颅骨粉碎性骨折死亡,这一事例为广大滑雪者敲响警钟的同时也给滑雪场安全工作人员提出了警示,同时也说明了运动工具和防护装置在滑雪运动中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三是查看防护设施。旅游隔离防护设施的设置是为了使游客在运动失控状态下作出迅速处置,以避免伤及自身和他人。防护设施是挽回人身伤害损失,将事故控制到最低限度的必要设施,经常性检查维修防护设施也是避免事故发生,保障运动安全的重要手段。排除安全隐患、保障运动安全说到底就是意识和责任问题,安全员只要时刻将游客的安全记在心里,就会耐心细致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避免由于设施工具的损坏引发的安全事故。

篇6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需要将职工的思想观念作为入手点,采用现代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将职工们对于安全的认识从之间的安全思想上挣脱出来,因为职工的思想观念将直接影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进展,可以说思想观念是建设安全文化的保障。现在企业将工作的重点全部放在经济效益上面,在企业安全管理上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的盲区,企业各个部门在处理安全问题时也都是首先考虑部门的利益,导致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很多的漏洞。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有效的防止这些现象,通过学习和宣传安全文化,从根本上纠正职工的思想观念,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让职工能够自觉主动的按照相关制度工作,真正意义上做到安全生产。在职工的安全文化教育中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职工的实际需要,重视职工的工作发展、关系职工的生活情况,在企业发展中职工不能将职工当作生产的工具,而是企业的主体。在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通过各个部门展开的安全教育,加强所有职工的安全认识,加强安全文化的宣传工作。另外企业还要定期进行培训,让职工掌握安全防范措施。通过严格的安全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加强企业管理,让整个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得到改善。

2.企业安全文化是完善安全管理机制的根本

首先人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时必须贯穿对人的管理。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决策者主要制度安全行为准则形成约束机制,所以决策者安全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文化的水平;管理者主要是对制定的安全行为准则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督;操作者就是需要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行为准则。只有强化三者的安全价值观,才能让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得到提升。其次就是要将个人利益和安全管理挂钩,这样才能加强安全管理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心,改善工作态度,将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得到落实。

再次就是企业安全文化有对各项安全隐患的防范和治理明确的规定,确立了安全隐患的检查制度、治理制度,辅助安全管理在监控上得到落实,也帮助完善了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企业良好的安全环境需要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作为基础保障,在实际生产中,企业需要将安全文化渗透在管理机制建设中,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改革不断的创新,将安全管理转变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企业需要将安全管理落实到操作现场,安检员、党政人员要充分发挥在安全治理中的作用,为了保障生产质量,可以推行质量终生责任制,使得处处有人管理监督,事事有章可循,加强企业安全管理的同时也能提升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篇7

为推进辐射安全管理,我科参照GBZ120-2006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标准,并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地化的辐射防护制度、应急预案及流程,其更具可操作性,如放射防护管理规定、职业防护制度、放射性核素操作规定、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放射性药物配制制度、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处置流程等。

2加强医护人员辐射安全文化教育

医护人员能否按照辐射防护原则开展工作,除制定的操作规程、标准、规章文件等“硬件”外,还需要“安全第一”的工作态度,加强辐射安全文化素养教育,培养医护人员在辐射安全问题的思维、意识、行为和安全观念。我科利用每周科内业务学习时间学习辐射防护知识和医学辐射安全文化,尤其加强对新进科室工作人员、实习生等的教育,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管理。

3科学安排,合理布局

我科房间配置按三区制原则设计。高活性区主要为核素分装配药室、给药注射室,卫生通过间作为监督区与高活性区域的通过间,主要用于工作人员更衣、淋洗和进行体表污染检查。

4优化高活性区出入流程

4.1进入高活性区流程于卫生通过间更换工作服、换鞋—穿戴铅衣、铅围脖、铅眼镜—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进入高活性区。

4.2出高活性区流程

于高活性区内脱掉手套并洗手—回到卫生通过间,摘口罩、脱隔离衣—脱去掉防护用品(铅衣、铅围脖、铅眼镜)—于卫生通过间内再次洗手—表面污染检测仪进行检测,判断有无放射性核素污染—更换清洁工作服、鞋—离开。

5控制污染

高活性区内使用的物品不与其他非放射性区域物品互相换用。放射性核素的分装和制备在通风橱内进行。已被污染或疑被污染的用具专门收集,保存在放射性废物储存室内。操作时严格执行优化后流程,加强隔离,严禁用口吸移液管转移放射源,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进食和存放食物。当发生污染时及时处理,避免污染扩散,定期监测各处污染情况。

6体会

篇8

1.1全球铁路

看中国铁路以其速度高、运量大、节能环保、带动经济发展等特性,成为21世纪朝阳产业。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中国铁路海外项目在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均有涉足,中国铁路肩负着“走出去”的重任。国内铁路的运营安全关系到中国铁路的国际声誉和市场竞争力,如果国内铁路运行安全不稳,势必影响到我国铁路“走出去”战略。

1.2铁路路网扩张快

目前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突破10万km,其中高速铁路已突破1万km,2014年底又有兰新二线、贵广客专、南广客专、青荣城际、郑开城际等一大批新线集中交付运营,2014全路投产新线将达到7000km以上,2015全路投产新线将达到8000km。2015年,仅北京铁路局就将有津保铁路、京津城际延长线、天津西枢纽京津北联线以及张唐铁路等新线开通运营。铁路运行社会关注度高、群众期盼高,加强铁路运营安全风险管理不容松懈。

1.3安全总体较稳

定近年来,铁路干部职工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从管理源头入手,以深化安全风险管理为主线,以“夯基础、盯日常、抓管理、严考核”为手段,促进安全管理规范化、职工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同时以确保高铁和客车安全为重点,持续强化干部管理能力,提升职工素质,增强科技创新水平,加快安全文化建设,全面构建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实现了铁路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2安全风险管理要“直抵病灶、药到病除”

2.1抓住重点、切中要害

铁路干部职工要贯彻落实好“任何时候都把安全作为大事来抓,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任何影响安全的问题都要立即解决”这“三点共识”。始终坚持“把客车安全作为铁路安全的重中之重,把加强安全管理作为安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抓落实作为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三个重中之重”。在深入领会“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的基础上,铁路干部职工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牵住“高铁安全”“客车安全”“人身安全”等安全工作的牛鼻子,查找安全隐患、风险,深度分析问题成因,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加以落实,从根源上彻底清除安全隐患、安全风险,在抓重点的同时,注重消除安全死角、死面问题,不留安全盲区,牢牢掌握铁路安全运营工作的主动权。

2.2注重温补、贵在坚持

安全风险管理贵在坚持,最忌虎头蛇尾,要注重温补、系统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对,起不到良好效果。各单位要持之以恒,紧抓安全风险管理,不断进行丰富和创新。一是注重规律性安全风险管理,将日常安全信息和季节性、阶段性等固化风险规律相结合,通过数据分析,研判安全总体趋势和风险重点,掌握规律,定期预警。二是强化隐性安全风险防范,通过对苗头性、倾向性安全问题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隐性、隐蔽的“冷门”风险,有针对性制定措施进行预警预控,防患于未然。三是注重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对突出安全风险要按照“快、急、全”的原则第一时间对本单位全员预警提示,增强安全风险预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3以人为本、注重实效

铁路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培训促进职工素质提升,强化业务培训,进一步夯实基本功,坚持素质保安全。一是强化基础培训的效果。结合调图、汛期、春暑运、新规章等基础性培训,按照学以致用、学为所用的原则,掌握职工需求和业务短板,有针对性的选材拔萃,提前做足功课,在培训中重过程更注重效果,突出培训作用。二是创新培训方式。探索实行灵活互动的培训方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双方良性互动,灵活多样地开展课堂教学,激发职工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三是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级组织作用,形成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强大合力,同时,广泛开展群众性保安全活动,注重选树一线安全生产先进典型,营造全员保安全的浓厚氛围,积极帮助一线职工解决实际困难,改善生产一线安全生产条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

2.4定期体检、抓小放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