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学校文化论文8篇

时间:2023-03-25 10:44: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校文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校文化论文

篇1

作为文化高地,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资源基础得天独厚。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拥有大量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文化资源。除了拥有举世皆知的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大量的文化场馆外,这里的街道、庙宇、民居、古树乃至一件雕塑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悲壮的历史或动人的故事。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文化沙龙,人才荟萃,在不同的学校里,无数名人大家与普通学生亲密接触,共同演绎教育与受教育的人生经历,不断地积累和叠加学校文化的高度和厚度。这种多彩厚重的文化底蕴、审美渊源以及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是东城区学校赖以为骄傲的基础与起点。

例如,方家小学以老校长老舍为豪,将京味文化、国学文化纳入学校文化建设;166中学以老校友冰心为荣,命名文学班、文学社。文学评论家孙武臣讲起自己在北京第二中学学习情形时非常骄傲,“张天翼、严文井、刘厚明、谢添等大家都曾为我们讲过课,著名文艺理论家萧殷还为我们评点作品。最自豪的是我们去邀请老舍先生,就在他的散文《养花》里所写的那个小院,他幽默地说:‘鲁迅文学社请我,不敢不去呀!’校领导得知,就扩大为全校师生聆听老舍讲课了。那时二中只有一片露天空地作为会场,我在五月的阳光下,记住了大师两句让我终生受益的箴言:‘即使不走文学之路,也要爱文学,因为文学使人性走向完美;要是走文学之路,就要追习经典,否则走不远。’我的文学梦从这里起飞。”从中可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对学校文化创建的重要影响。

二、理念面:明确文化使命,实现文化转型

东城区学校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实现着内在的学校文化转型。学校是人类文化的形式,其价值是传递、选择和创造人类文化,是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和谐的人。学校本身是文化的组织,它的文化使命在于培养人,引导人的自身革命实践与社会革命实践的和谐统一,促进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辩证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原动力,它影响着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构建中,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

在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东城区各学校已经实现了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整体变革。这样一种整体变革,建立在一种核心价值观的支撑之上,并由此建立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基准、新规则和新秩序。那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理想和新追求,也成为区别于以往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精神分野。许多校长在不同场合的表述中,都包含着以下内容: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文化;超越“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形成“合作”“对话”“创新”的教学文化;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与教学,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文化品格。

三、主体面:尊重文化主体,发挥人的创造性

东城区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在学校中受到尊重。教师既是学校文化氛围的感受者,也是学校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直接感受是学校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创建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是东城区多数学校的自觉选择。

在实地考察的学校中,第五中学分校的王老师就将其所在的数学教研组办公室比作“家”。她对办公室里的其他成员充满真情:她盛赞和蔼可亲的杜老师深厚的师爱,敬慕被校长称为“颇具大将风度”的姚老师的工作经验与方法,欣赏真诚善良的李老师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假期写信赠书的行为。她将第五中学分校比喻为和谐美满的大家庭,感受快乐,体验收获,饱含爱意。史家小学卓校长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明确提出“和谐教育”的理念,倡导人与人、人与知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并且获得广大教职员工的普遍认同,为营造和谐的校内人际关系、促进学校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四、方法面:探索文化路径,倡导特色发展

作为文化路径,东城区中小学校有着特色发展的选择与定位方法。虽然东城文化积累有其自然的历史成因,但东城区中小学校对学校文化建设路径的选择与定位则往往包含着许多主体建构的积极动因,离不开校长们的主动选择与定位。比如:府学小学充分挖掘和利用建校638年的历史,倡导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形成学校文化;东四九条小学的科技教育和四小的美育都被聚焦扩展,从而将特色深化、发展,培育为学校文化;特殊学校针对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提出“有爱无碍、教育康复、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并体现于具体细致的工作之中,从而发展建设其独特的学校文化。各校办学特色及风格的形成,促进一大批“窗口校”“特色校”建设的路径选择,有力推进了东城区各校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为力求实现“让每一所学校都精彩”的美好愿景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实,特色是学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核心价值与附加价值的统一。因为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不同,教育对象的来源不同,改革切入点不同,个性追求不同,附加的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这都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价值认同与文化选择。这种学校文化的特色,会渗透于学校办学理念、生活方式、教学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之中,成为学校师生成长的文化生态特征。但寻找学校发展的特殊路径也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既需要全盘统筹的前瞻性思维,也需要发展过程中的不断磨合与碰撞,甚至出现一段时间的摇摆不定。例如,某学校在发展武术特色的办学理念时,三任不同的校长的态度并不一致,虽然现在建立习武画廊,崇尚武学国粹,但由于缺少师资,生源混杂,依然存在一定困难。

五、结构面:理解文化结构,实现系统内化

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有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和运作模式。美国文化学者克莱德·克鲁克洪指出:“文化不仅有其内容而且有其结构这一事实,现已获得普遍的认识。”作为社会亚文化的学校文化也同样不仅有内容而且有结构。从深层到表面,从具体到抽象,东城区在指导学校文化建设时提出以师生共同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文化、以教育质量保障为根本的制度文化建设、以营造浓厚教育教学氛围为主题的物质文化建设3个结构层次的工作举措,并且指出这3个层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系统地、分层次地抓落实”。从四次教师集中访谈中,研究者发现,除个别教师外,几乎所有访谈对象都共同认为学校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3个层面,并由此切入认识所在的学校文化及其建设过程。由此可见,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结构框架在实际垂直层级传播中的效果及其对实践的影响。

其实从这3个层面来看,东城区学校文化建设都已初见格局,无论是普通校、规范校、窗口校,还是特色校,都有其基本精神体系的构建、制度的建设与硬件环境的完善。但它们的差别则在于其学校文化的先进与否。只有建设和谐的学校文化体系,以先进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认同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精神等,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下和谐相处,相互体谅、关心,努力实现学校的组织目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才能提高,每个成员的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有可能。学校文化应该是经过提炼整合社会先进文化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必须根植于民族先进文化的土壤中,应该通过特定的学校历史典范及其他“符号”特征表现出来。“文化由被产生的一切事物构成,它能够维持和具有符号方面的经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标语上墙”“知识上墙”看成就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建设,还是应该警惕形式主义文化的物质化,防止将制度完善本身作为制度文化本身,真正将学校文化落实在科学教育理念对学校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细化之中。

六、目标面:铸造文化品牌,共享文化成果

东城区拥有学区化管理、蓝天工程等许多优秀的教育文化品牌和优质学校品牌。通过构建学校主流价值观,实施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东城区教育改革的巨大变化,备受社会关注与好评。学区化管理使硬件、软件、课程等资源达到共享和深度开发,蓝天工程“创建没有围墙的校园”,为成长中的孩子们提供了培养健全人格、品性的广阔天地。东城区的“学区化管理”“蓝天工程”“教育综合评价”“名师工程”等教育改革的措施和理念正在向全国辐射。

在东城,许多中小学校长都自觉地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立校之本,走文化铸校之路。例如:北京市第二中学校长就多次强调“要用文化来包住钢筋水泥,体现文化育人的理念,达到空气养人的目的,就像一个大森林一样是天然的氧吧,人进去之后很舒服,氧气充足、空气新鲜,对人是一种滋养”。第二中学的“教师博物馆”“学生博物馆”“古籍馆”“国粹馆”等文化设施都实实在在地向学生开放,这份特有的文化滋养,在成就师生的同时,也培育了第二中学特有的文化品牌。国子监中学“用教师健康的心理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和健康的人生”受到总理的肯定,他们“不言学生差,积极想办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办好不选择学生的学校”,既展示了一种博大的教育精神,也成为一种风格、一种品牌。在国子监中学,一系列创意活动如阳光共享、阳光驿站、阳光谈话室等,不同楼层的不同主题,如我与自然、我与艺术、我与社会、我与科技等,都把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生健康成长紧密结合起来。

篇2

学校文化提供学校发展的共同的愿景,起到引领作用。农村高中可能普遍感到生存的巨大压力,这与自己目标文化的错位有一定关系。我们是这样给自己一个定位的:“做平民的、大众化的普通高中教育,以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为己任,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基础教育兼顾特长培育,追求合格率,兼顾升学率。”有了正确的目标文化,就不再焦灼,也无须自卑,反倒生出一种悠然的达观心态来经营自己的学校教育。

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有个看似倒置的观点——合格第一,优秀第二。学校文化在人才培养上的核心价值判断决定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办学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计划措施等一切呈现形态。基础教育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千百万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而现实是由于“偏追”的影响,整个基础教育坠入一种选拔和淘汰的深渊。高中是决战的前沿,小学和初中是后续梯队。在这种战时机制上,学校无法放松心情来做教育,一切围绕中考和高考的轮子转。在这种高速的旋转中,不断地产生着新的选拔和淘汰,看一看官方数字背后真实的辍学率,可能会让人触目惊心。这一切皆源于核心价值判断的失误。既然是大众化教育,我们更应该重视合格的教育,并把合格教育做为衡量学校教育的基本尺度。具体到高中,但凡通过毕业会考,取得毕业证书,都应算合格人才。以合格教育为核心价值判断,弱化选拔和淘汰,才能心平气和地做教育。开齐课程,培育特长,德、智、体全面发展。其实在合格教育中,优秀的产生是自然的事情,甚至由于科学地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会有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这样,优秀的成长不是建立在废墟上的成长,而是共同成长中的突出成长而已。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提出重视合格,鼓励上进,把合格放在第一位,追求优秀在其次。有特立独异的学校文化做主导,我们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流于俗。

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精神。当学校文化充溢于整个校园时,就形成一种氛围,称之为“文化场”。尽管它不可触摸,却是客观存在,浸润和濡染着在场中的每一人,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大家都在读书,个别不想读书的学生倍感无聊,也跟着读书;大家都在说笑,个别想读书的学生也就懈怠下来。作为农村高中,区位上不占优势,全市前2800名学生被城区重点高中一网打尽,而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不足2000人。我校收的是全市2800名开外的学生,而家长和学生对我们怀着和重点高中同样的期待。重点高中是把应该考上大学的学生送入大学,而我们是把原本考不上大学的学生送入大学。在现行的中考招生体制下,我们没法改变体制,只有改变自己。学校确立“一主两翼”的特色教育办学思路,即“以美术为主体,以音体为两翼,带动发展,协调共进”,我们的学生照样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校门。

二、管理文化:让管理提升层次

管理有三种境——人治、法治和“文治”。校长、制度和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在学校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靠校长的思想、人格和能力;发展阶段,主要靠一套完备的、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成熟阶段,则主要靠学校文化。学校管理渐次由人治、法治走向“文治”,标志着管理达到文化的极致。在此过程中,校长有义务担当起学校文化建设的重任,把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到学校发展战略高度,引领学校的主流文化建设,把建设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庄严使命。没有文化的意识和文化建设的自觉,总用一种行政长官的心态来领导和管理学校,永远做不成教育品牌。平度二中有三个教学区,从二中自身的管理实践出发,我们确立了“总部统揽,校区自治”的管理模式,提炼出“全”“细”“严”“正”“情”等五大特色。所有这一切构成了平度二中的管理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下,一些看似复杂的得很简单。如评职称,局里给10个中高名额,最终就有10人报,没人争,没人抢;评先进,年度考核优秀,多年没搞投票评议了,都是累计积分制;年度零投诉。这些都是在和谐、务实和重效的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的。学校的管理文化一直秉持着以下两个理念:

第一,以人为本,重视教师。教育即服务,教育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第一,学生第二”,这种观念是对传统学生观的一种颠覆,具有现代意义,有利于打破“师道尊严”,转变教师观念,摆正自己位置,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有利于保护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和培植学生多彩的个性,进而催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的萌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从管理的角度讲,从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看,究竟是教师第一还是学生第一?我们认为校长只有照顾好教师,教师才会看顾好学生。当教师身处不公正的环境,工作超负荷运转,心理上又非常压抑时,满腹的怨气就会发泄到学生身上,从而给教育的对象带去师源性污染。究其原因,很多不是教师本身的问题,而是学校管理的问题。所以学校一定要为教师提供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要有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要关心教师生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价值实现,落实教师民利,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当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面对学生时,我们的工作才有可能做好。所以校长在落实“以人为本”上,首先要重视和关注教师,这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前提。

第二,“人性第一,理性第二”。现在学校只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更准确地说只注重管理的量化,把目标分解,视完成情况计分,进行定量评价,这实际上是管理的一种简单化倾向。鉴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诸多因素中,有不少是无法量化、而对教育又是重要乃至关键的东西,像教师的人格、爱心等,它是不可以称量的。当过多、过滥地使用量化管理时,教师往往不是在教育的根本上下功夫,不愿做长远的打算,而是逐条研究应对量化表上的一个个项目,把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变成机械的操作,变成追名逐利的短视行为,因而就有了在教育这片知识密度较大的领地上种种不科学甚至野蛮的行径。这是把教师当做“工具人”而不是“情感人”“文化人”的必然结果。一个充满冷漠的“工具人”,只能培养更加冷漠和颓废的学生。因此,量化管理不是唯一的,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法宝。培养朝气蓬勃的学生要靠生气贯注的教师,而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需要学校管理中诸多丰富的非理性因素的培养。这就是我们的人本管理文化。

三、科研文化:让科研渗透思想

平度二中在科研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做科研实际上是做文化”,于是将科研提升到文化建设的高度,在长期的运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科研文化。“做有思想的科研”,代表平度二中教育科研所达到的境界。平度二中教育科研从自身发展经验出发,认为基层学校科研必然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始阶段,启动研究,生成和积累大量的过程性材料;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在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产生阶段性飞跃,能够提供研究展示现场;第三阶段是高级阶段,过程性材料为规范的和正式的著述取代,生成自己的科研思想,形成自己的科研风格和科研特色。我们将其通俗地概括为“三流科研出材料,二流科研出现场,一流科研出思想”。这一观点在2008年1月份山东省校本研究工作总结表彰暨现场研讨会上一经提出,便产生广泛的共鸣。

在科研上我们还有一个认定,就是“三流教科室主任指挥科研,二流教科室主任带头科研,一流教科室主任服务科研”。科研要重视材料积累和网络利用,提出“材料让科研站起来,网络让科研飞起来”。在科研运作上提出“柔性启动”“利益驱动”。在正确的科研文化引领下,学校科研一步一个脚印,发展壮大。学校从2003年起步,2008年初以校本研究的丰硕成果成为山东省中小学校本研究先进学校。

四、校史文化:让古旧烛照今人

我们提出“盛世修史,史为今用,用以育人,人才辈出”,把文化建设最终落实到育人上,避免为文化而文化的文化至上主义。平度二中是1952年建校的,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肯定有很多好的沉淀和积累。平度二中的史志建设从去年在青岛召开的“中国地方教育史志校史工作暨校史与学校发展研讨会”开始启动。

我们让档案室去“存史”,由校史室去“展史”。当师生们徜徉于其间,领悟学校历史文化的真谛,感受老二中人的精神激励时,便是“用史”。“用史育人”,正是校史研究的落脚点。一张老照片尽管算不上是摄影精品,但如果它是1959年抢收本校丰产小麦的照片,那就显得弥足珍贵。40多年前的声光电影自然无法追回,而这张照片,依然倔强地透射着那个年代的信息。一张1959年赴省参加飞行员体检的合影,其背景是学校门前的一座牌楼式建筑,称为“跃进门”,两侧横幅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如果这个牌楼能保存至今,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一些蕴含文化价值的建筑,往往被当做危房拆除了。学校尚存20世纪50年代的一座大礼堂,苏式建筑,我们现在才知道它是历史幸存的宝贝,该好好维护。作为档案室的延伸和外在呈现方式,学校还兴建了碑刻长廊和书画长廊,与一字排开15间规模的校史展室并称学校文化的“三大长廊”。碑刻长廊以40年校庆领导、专家和书画家题词为基础,扩展而成。书画长廊以40年校庆书画为基础,加上师生书画作品组成,这样就从物态层面上,构筑起学校历史文化的立体呈现方式。

校史文化的呈现不是做给外人看的,更不是哗众取宠、博取名利的工具,而是二中人自己的精神家园。当一位老校友在展室里40年前的老照片上找到自己时,高兴地大叫起来,我们也幸福着他的幸福。当人们走进这个贯通历史与现实的长廊时,就会陡然意识到我们正在创造二中现在的历史,因而更加珍惜今天的一切。

五、课程文化:让甘泉滋养心灵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协同推进。但是,教育理念有相对稳定之时,规章制度有相对完善之时,环境建设有相对饱和之时,活动文化一般也有定例,唯有课程文化建设没有穷期。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文化资源的研发也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度二中近几年编辑出版了《给女儿的39封信》(明天出版社,2006年5月,该书获当年度全国非虚构类图书排行榜第23名,排在霍金的《时间简史》之后);《班主任工作例谈》(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4月)等一批课程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学校文化从垂直的角度看是教育文化下的亚概念,从空间的角度看又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把学校文化放在本土文化的时空背景下加以研究。平度二中地处康城文化的背景下。古岘原系齐国下都——康城,田单大摆火牛阵就发生在这里。有春秋以来保存完好的大型古墓360余座,“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指的就是这里。学校据此开发出的校本教材《走近齐国下都——康城》是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走近康城儿女》是对乡土人文资源的开发。近年来,学校共编辑校本教材62种,公开出版13种,涉及道德教育、军事教育、生命教育、环保教育、女生教育和爱情教育等多个方面,形成比较完备的校本教材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形式,文化是教育的内容,而共同承载教育和文化的是阅读。抓住了阅读,也就抓住了教育的关键、文化的根本。平度二中以“书香校园工程”为抓手,以阅读教育为切入点,发动师生全员参与,共同营建,教师以《每周一读》为主,学生则每周一个专题,每个专题12万字,以此为师生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科学素养的提升奠定一个宽泛而坚实的基础,使学校文化、民族文化浸润、滋养人们的灵魂,达到不训而化,育人于无形之效。歙砚中的子砚为什么珍贵?古人开矿的矿碴被山洪冲下,在溪流中浸泡了500年,才那么圆润、亮泽,而教育就是要用文化的溪水浸润人的心灵。

六、终极感悟:文化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平度二中在2007全国示范高中竞争力论坛上做交流发言,提出一个命题——文化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有文化的学校才有魅力,有魅力的学校才有竞争力。学校文化建设要关注其转化和吸收,真正有价值的文化是为师生所接受、存于内心并外显于行动的那一部分。如果堆砌了太多的“文化”却不被师生认可、接受并转化为行动,这种文化是死文化、无效文化,是文化摆设。所以,落实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关键不是将标语口号上墙就算完事,而是看是否将学校文化植于人的头脑,从而使人具备某种精神、气质、意识、境界和行动上的自觉。

做教育要有文化,有文化才有品位;做文化要有思想,有思想方见深度。学校是不断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增添新的内涵。建设一个校本的文化体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发展。

篇3

一、照搬化

职业学校专业是特长,各个专业也有各专业的文化。在职业学校中,专业文化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有一个机电系的班主任在经贸系看到一个会计专业的班级所布置的班级文化很好,于是回到班级就把会计专业的那一套全盘照搬过来,最后却让老师们大跌眼球。所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不是不可以借鉴别人的东西,但也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那样才会营造出和谐的育人氛围。5.单一化。精神文化作为班级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也是最能体现班级整体精神的灵魂。长期以来,班主任为完成学校安排的硬性任务,一成不变的开展着这样或那样的活动,过于单一化的活动无法让学生领会班级精神,更不要谈班级凝聚力。

二、职业学校如何建设适应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

1.深入调查。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班级学生都具有个性化特点,我们不可能做到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不同的文化,但可以制定符合班级主流的文化。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初期必须深入学生中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今后建设出最佳的班级文化奠定学情基础。2.切合实际。职业学校专业的不同也决定了班级文化的迥异。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专业文化和班级精神,要熟悉本专业的情况,根据专业特点建设特色文化,不要追求华丽的布置,而要注重实效;不要盲目追求短期内形成班级精神,而要根据班级和学生特点循序渐进,逐步推进。3.多方研讨。班级文化不是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而是靠全班师生的群策群力。班主任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不要独断专行,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多开展班级研讨会,共同商量着建设班级文化,要体现出学生是主体,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与时俱进。历史证明,我们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班主任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应该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时刻融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关爱学生,才会让自己的心态与时代保持一致。只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才会让先进的文化走进班级,走进学生心灵深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5.锐意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活动是体现班级精神文化的主要渠道,是培养学生、锻炼学生的主要平台之一。创新型的开展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扩大参与面,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可以借助当下流行的话题开展对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三、建设适应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的意义

篇4

以人性假设为价值前提的角度来看,学校管理过程是管理者通过展开的一系列管理职能,使主客体在相互作用中实现以育人为中心的目标,在各个方面规导与教化着未成年的人。学校管理应成为一种强调人性中的应然层面、合乎人本性的人道管理。首先,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是脑力与体力劳动的结合,具有复杂性、情感性、潜在性等特点,学校管理活动应实施符合人性的、激发工作热情的管理模式,尽可能满足教育工作者对尊重、理解、支持等精神上的需要。其次,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这要求学校管理在尊重必然法则的同时,尤其注重人性的特征,以人性的存在为基础,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准则,尽可能了解人的需要、情感和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管理背后的伦理价值选择来考察,任何一种管理制度和行为的背后离不开深层的伦理和价值的选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决策是整个管理活动的核心。学校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不同价值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在不同的价值选择中,即可能存在双方平衡的支点,也可能会包含着尖锐的价值冲突。学校决策的依据、学校管理的理念以及学校管理方式的确定都离不开价值的选择。因此,如何更“好”地抉择,体现价值冲突中的“合理”与“善”,要彰显学校管理中的伦理意识和道德目标,以价值观、伦理准则和规范作为决策的依据和指导,解决管理过程中不同价值选择之间的冲突,使其符合评价主体的伦理道德取向、伦理追求,从而使学校管理活动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促进学校管理活动的不断进步。学校的伦理管理并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科学,它与心理、价值、观念、文化有关。彼得•杜拉克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管理也是文化,它不是无价值观的科学。”民族文化会影响管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使其体现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精神。学校伦理管理中的道德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信念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的国民有着与西方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经过五千多年的文化洗礼,中华民族文化根扎于人们的思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中,形成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在这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下研究学校管理,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我国管理文化底蕴,实现适合中国文化的学校伦理管理。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又叫“崇德型”文化。在中国的伦理文化形态中,以重伦理、倡道德为原则的伦理思想和行为追求,贯穿从先秦孔孟一直到宋明理学、陆王心学,融汇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教育中,始终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其本质是生命文化或修道文化,是生命体验和直觉感悟的结晶,回答的是人类自身以及人与宇宙万物的相处之道和终极关怀如何解决的问题,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圆融无间整体互动的和谐理念。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以贯之,即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程思远根据这种强调和谐与统一的特征,将中国传统文化称为“中国和合文化”,并认为“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张立文则开创“和合学”,并认为和合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价值取向的反思,“和”与“中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中”是宇宙万物的根本。“中”是阴阳和合的结合点,是宇宙万物的能量信息相互转化的必经途径和孕育万物的能量来源,也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和相互作用的力量平衡点。人道治理必须知中、守中、体中、执中、用中,从而建中立极,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宇宙元气能量,才会实现人内在的心身和谐和外在的天人和谐。“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即“和”是亨通天地万物、人间万世的宇宙真理。世间万物包含着差别、矛盾和冲突,这些概念突出了事物内部之间排斥、对抗等方向,却不能表达世界或其中事物的本然状态,即多样性的统一、有机的联系和秩序。“和”意味着从冲突到融合,内涵各种成分升降相荡的能动性和生命力。“中道和合”是“中”与“和”体现在认识和把握管理运作过程的方法论。“中道和合”即无差别、无偏倚的至理。它强调在不偏不倚中寻求恒常之道。致中和,以使事物不同因素之间的冲突相互融合。它是管理的最高原则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中道和合”揭示“中道”之和首先要用在修身做人上。“中道”是仁智双修,是内圣与外王相统一的大道。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无论是修身做人,还是治国平天下的管理过程都是修道的过程,都是自度度他、化育群伦的过程。要做到“性之德,合内外之道”,内养与外用不二;其次,世间万物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中和平衡状态下完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阴一阳才成其为道,偏执一端就远离道,唯有执中才是成事正道,是为“中道”。管理要做到全面辩证地认识分析分歧,把握管理过程的适度性、合理性,在思成并举、严宽相济中获得和谐。最后,孔子强调“时而中”,“中”不是空间位置,而是一种状态。它是动态的,即能够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遵循“中道”原则。宇宙万物,千变万化。在管理中做到“从容中道”即娴熟地驾驭事物发展变化的“中道”,体现出“得其圜中以应无穷”的洒脱与超然,游刃有余的管理智慧和管理艺术。

三、启示:从“中道和合”看学校管理的伦理准则

《论语•子罕》中有“扣其两端以竭焉”是孔子“中道”的核心思想。其“两端”关系非两级对立、非此即彼,而是在变化中保持两者动态平衡的状态。在管理中体现出一种由“中和”而产生的合力,使两级复归于“中”。在管理活动中,处于“两端”状态,以期达到平衡状态有管理理念、管理过程、管理方式等各方面。本文以寻求学校管理的内在管理哲学为要义,故选取体现学校管理者、管理境界、理念以及方略伦理性的四个方面:“正己正人”、“义与利”、“天与人”以及“乾与坤”进行阐述,并非“中道”思想在管理中的全部体现。

(一)正己正人

中国文化强调“性之德”乃“合内外之道”。“正己正人”是建立在“天人合一”、“人与己”不可分的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儒家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正己正人、“修己安人”的过程。这种以“内修”推动“外治”,由“内圣”达到“外王”。通过“修己”达到安人目的的管理思想,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管理哲学的逻辑起点。《大学》提出“三纲领”把“内圣外王”具体化。“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发扬德性;“亲民”即推己及人,以己之德教化大众;“止于至善”即达到仁的至高境界。“正己”与“正人”就是强调通过管理者道德威望的树立,在无形中影响被管理者,成为普遍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公理解释体系,并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达到安稳和谐的状态。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依据伦理道德规范,加强自我心性的修养与管理,做到率先垂范、“上为下效,君行臣甚”,用示范与表率作用带动影响学校成员,把“修身”视作学校管理工作的一种重要管理手段、首要任务和主轴内容。

(二)义利之辩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对无形的人的精神层面有着无限的热情。他们都重视心性之学,其立教弘法的宗旨,都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始终把管理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定位于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合于“道”,把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作为人道治理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境界”同“功利”的区别,在于德性升华与欲望满足这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分野。儒家认为境界与功利、“以政为德”的管理价值观与管理成效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这种对功利的关注,不在个人利害得失之计较考量,而在万民之忧乐、国家天下之安危的萦怀牵挂,因而管理是在现实中蕴含着理想,在功利中体现着境界。学校管理是一种有效的、动态的活动过程,是以取得最大化的办学效益为目标的有效活动与动态过程的总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功利与人文的权衡与把握这一伦理原则,存在并体现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境界上。管理境界即管理者的思想境界,体现了管理者对管理本质、发展规律的把握,并反映在管理方法中。“大学之道,止于至善。”即明明德与亲民实行到至善之境,才算成就大学之道,即圣人之道。正所谓大道至简,“至善”是学校管理者修己的最高境界,也是学校实行人文管理的极致体现。学校管理者在处理功利与人文的关系时,应当从“至善”的层面着手,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体现人文色彩,挖掘师生的内在潜质,实现师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使学校管理在取得办学效益中体现着“至善”的最高道德境界。

(三)天人合一

中华民族先哲对人的认识,是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运用“精气”或“元气”理论,去探索人类生命的起源或构成,是从生命宇宙发生学意义上去说明人与万物的关系,揭示人类在自然宇宙中的地位和价值。因而,中国文化的重人,是带有根本意义的重人。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出发,古人认为“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人们的愿望反映了自然法则运行的趋向,是天意所归。但是,人类不能也无权排斥、宰制、征服万物,应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文化强调通过赞化育、参天地,实现“天人合一”。把“天人合一”观念运用于管理实践主要把握:“天地之性人为贵”,确立与保障人的主体性、人的独立价值与尊严,人道治理和天道运行相和谐,与自然相和谐。学校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为了实现教育精神和人文价值,管理者必须重视人性中的应然层面,满足人对个性、尊严、潜能的发挥的需求,全方位、深层次地实行合乎人的本性的人性化管理,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其实质是重视人的发展,将个体的全面与个性发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开发个体的智能。“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学校建设中得以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体现人生的价值观,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从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这也是学校管理者必须具有的观念。其次,学校是一个开放系统,学校管理活动必然与相关的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如自然、社会、政治、法律等,组成“管理—环境”的互相作用与制约的动态系统。学校环境影响学校管理功能或程序,进而影响学校管理功效的发挥。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应自觉认识与把握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动及其发展趋势,沟通协调外部社会教育资源、家长等,协同搞好教育。

(四)乾坤相合

“乾”与“坤”,入于“八卦”之中,列为《周易》之首,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与概念之一。一般代表天地,阴阳。万物存在最根本的力量就是宇宙间生生不已的阳刚之气。这就是“天道”,也是太极阴阳的生生不息的运动之道。《周易》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阴阳构成,阴阳相合,互动互补,相反相成。因此,自然界万物和谐发展的本质是阴阳和谐。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内外结合、主客兼顾、进退有度、张弛与时、管理与伦理、理性管理与人性管理都在乾坤之列。《杂卦》开篇道:“乾刚坤柔”。刚柔构成乾坤的基本内容。乾坤相合体现在管理上表现为“刚柔相济”。在学校管理中体现为理性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和谐统一。“刚”体现在制度方面。学校管理过程中,要保持学风刚性严谨以及制度的明确性与可遵守性。此外,还要注重学校环境和整体设施的氛围,扩大并延续学术氛围,在对学校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保持其审慎严谨的治学态度。“柔”体现在管理层面上,凸显育人的管理内涵和人性化管理的韧力。柔性管理不是软弱的管理方式,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每一名学生利益诉求的空间,让学生充分融进管理体系中,实现他律自律的结合,从而保障优质的管理效果。任何单一的方式都不足以为当代的通识教育提供完整的服务。这就要求学校在实施时充会结合校内的实际情况,在权力与非权力之间,理性与非理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制定制度规范和文化约束机制,寻找能同时体现柔性管理,又实现本校特色的运作模式。通过张驰有度的管理方式,形成平衡及理性的教育管理模式。

四、融合: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超越

篇5

学生数量的增多和现有办学条件形成巨大的反差,自习室、图书资料、学生活动场所等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形成了制约校园文化发展的一大客观问题,高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近几年,高校升格的步伐不断地加快,很多学校经过合并、整合资源,由原来的专科院校一下子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层次提高了,但是由于相应的管理体制、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改进,还是停留在专科院校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这就给校园文化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高校后勤社会化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使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作为经费投入不足的地方高校,更需要后勤的社会化。随着后勤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往往不住在学校里,而是住在校外的学生公寓。这给学校的管理加大了难度,同时,学生住地和学校有一定的距离,也给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明显减少了。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学变大了,学生增多了,随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地方高校的管理模式很多是基于“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模式,因而高校在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会受到限制。资金的不充裕,使学校的各种基础设施、图书资料、大学生活动场所无法跟上学校扩大、学生变多的步伐,进而影响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基于精神文化视角的问题。大学精神是一所高校的精神魅力所在,而校园文化精神则是大学精神的体现之一。校园精神主要体现在优良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校风学风、治学理念等方面,具有示范、导向、凝聚、激励、熏陶等各种功能。[2]而地方高校很多都是新成立的本科院校,学校自身的历史比较短,相对于名牌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其文化底蕴比较薄弱,有的高校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校训,更别说是具有结合地方文化、从地域文化中提取而凝炼的大学文化精神了。(三)基于制度文化视角的问题。很多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基本上都是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而由于很多地方高校的历史比较短,制度文化不健全,学校的管理没有完全走上正轨。在做好日常教学管理的同时,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的过程比较漫长,形成不了具有特色的制度文化,而要把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精神很好地融入到制度文化中,就要不断地对各种制度进行创新,从而形成地方高校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基于行为文化视角的问题。学生的行为举止,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也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地方高校在高校扩招的推动下,对学生的教化、指导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没能以大学人应有的言行举止去教化学生,引领社会思潮,而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高校行为文化在地方高校则更是少之又少。

篇6

[关键词]校长;学校文化;学校管理

创建学习型学校文化已成为近些年来基础教育的繁荣景象,这无疑给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当我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生活时,却常会发现:一些学校校长的教育理想新颖超前,而教师的教育观念传统陈旧;校长的办学目标明确,而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模糊;校长的办学理念先进,而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后。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还远远没有到达文化的内核,学习型学校文化成了一种没有根的文化。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的理想与现实为何如此悬殊?校长作为组织者,作为组织文化的核心成员,有必要反思学校文化建设的道路是否科学。

事实上,有较多的校长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变迁动因观,“把文化建设仅仅归结为学校某些当权者的政治行为,则忽视了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社会力量以及隐藏在这种力量背后的文化哲学法则”,注重了办学理念的自上而下的演绎与归纳,而缺乏自下而上的继承与创新,忽视了文化的发生学意义。文化建设是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累积而成的,是极其缓慢的,欲速则不达。从文化本体论的意义上讲,学校文化与群体相依相随,“文化是群体的共同意向”,“文化的主体是人”,是群体的人,每一个体都是文化建设的力量。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是一个旅程,是群体精神生命的演进过程,校长作为群体一员,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发现者、培育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独创者。

一、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的发现者

学习者不是独立存在的,总是生活在某种特定的群体之中。正如学习型组织的集大成者彼得·圣吉所说:“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组织都是学习型组织。真正的区别在于学习型组织程度的深浅和快慢。一个学习型组织的特点是专注、热情与能量、关系的质量、思想的质量。”学习者是客观存在的,学习型组织也是客观存在的,是学习型学校文化的资源,更是学习型学校文化本源性的生长点。校长首要的任务就是及早发现学习者与学习型初级组织。

(一)发现先进的学习者

教师个个都是学习者,这是校长必须建立的第一条信念。但由于所受历史、社会及文化的局限,个体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或不同的层次,有的甚至以其反面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为校长发现学习者增添了难度。因此,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方法。

教师为了适应教育这一专业实践活动,其学习必然与专业活动相联系,因此,我们要将目光移向教师细微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学习者。在目前状态下,由于受传统的分科教学的影响,有一定数量的教师的确不太喜欢思考教育整体的问题,不太喜欢思考学校整体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忽视学习。他们思考着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问题,特别是在分设的学科课堂里,他们的思与想无处不在。比如语文教师对课本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数学教师的思维里有其独特的逻辑脉络,艺术教师有自己的创作志趣……广大教师都在自己的领地里独立而自由地思考着,难免存在随意性、分散性和局限性,但他们是学习型学校文化的基因,我们必须将他们利用好、引导好。

(二)发现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

“一个成功的革新机构一定有一些小组,他们能够自发地进行综合的学习。”教师团队里一定活跃着学习型组织,这是校长必须建立的第二条信念。这些组织可能是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科组和备课小组等正式群体,也可能是以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科组和备课小组主要成员为核心的非正式群体。如果学校仍然推行着科层管理方式,那么这样的学习型组织往往要到初级群体中去寻找。道理很简单,科层管理方式,其实质是服从式管理,是通过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科组、备课小组等从上至下传递工作目标与工作要求,无须独立思考,而且这些组织是学校传统文化的自我肯定者、自我保存者与自我强化者,对学校的日常管理起着不可替代的稳定作用。但这些正式组织并非没有先进的学习者,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或者科组、备课小组的主要成员无疑是先进的学习者,他们和其他先进的学习者一样,通过情感交往方式活跃在相应的初级群体中,无时无刻地影响着身边的人。

因此,校长要在识别初级组织是否具有学习特性上下工夫,要在培育具有学习特性的初级组织上做文章,切不可简单地从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或者科组、备课小组人手创建学习型组织文化,这样会引起组织的不适应;也不可撇开学校行政班子、年级组或者科组、备课小组去寻找学习型初级组织,否则,就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就丢失了学习型文化生成的根。发现学习型初级群体,主要在于以学校管理的稳定运作为前提,寻找以学校正式组织的主要成员为核心的学习型初级组织。

近些年,我们寻找到了活跃在校园生活中的几个学习型初级群体,后来整合为3个团队,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是视频教育研修班。深圳经济较为发达,假期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到开学之初,教师们总是喜欢拿出自己用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的异域风景进行交流,他们交流自己的构图技巧、拍摄技法,谈论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当然也会讲他们各自的旅游打算,筹划下一次到哪里玩……后来这个群体被冠名为“西丽小学视频教育研修班”,现在承担着学校电视台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

二是科研型教师教育理论研修班。深圳是一个人才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些年从内地引进了大量的省、市乃至国家级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与全国优秀教师也并不鲜见,散落在各个学校,我校也有近10位。这些骨干教师工作之余,经常聚到一起喝酒、唱歌、蹦迪和闲聊,玩到兴致处,聊到随意处,也会不知不觉地谈起各自的成长经历,聊起得意的过去,聊起对深圳教育的感悟与期盼,聊起对学校工作的不适应和抱怨……我们将其发展成为青年教师研修班,现在承担着青年教师的培训任务。

三是西丽小学教师羽毛球队。一批青年教师利用周末及课余时间定时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已基本定性,结构力强,后来我们将其发展成校际联谊的大使,一支研究学校对外文化交流的核心班子。

这些组织起初没有明确的目标,都是非正式的,但通过学校正式组织的主要成员的强有力参与,学习气氛越来越浓厚,活动目标越来越明确,活动能力越来越强。

二、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文化的孕育者

初级群体,虽然也有一定的文化意识,也是按照一定的文化发生互动关系的,但说到底主要还是为了追求一种个人的需要和情感的满足,是因为个人的利益而“志趣相投”“很谈得来”“不约而同地走在一起”。因此它是极其脆弱的,这样的群体往往会因为个人需要和情感得不到满足而自动解散,淡薄的同类文化意识也会因为群体互动而被扼杀。我们认为,初级群体中的同类文化意识极其宝贵的,它是学习型教师初级群体的文化萌芽,在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起奠基作用,必须倍加珍惜。校长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引导初级群体,将共同的学习意识保存下来并逐渐放大,将各自的发展目标和个性化需求同学习型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将共同的学习意识孕育成为教师稳定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追求。换一句话说,校长就是要引领学习型初级群体向学习型学校文化目标靠近。(一)孕育学习型初级群体的行为规范

在群体规范方面,初级群体不同于正式群体,没有严格的制度规约,更多的是积极的舆论诱导和情感认同,它给予每个成员的不是咄咄逼人的压力,而是一种充满温情的期待。初级群体之所以具有亲和力,是因为成员之间的互动充满温馨与期待;成员之所以愿意留在这个群体,就是因为每个成员都需要这种情感,彼此都表达着这份情感。因此,初级群体的行为规范说到底就是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规范,很敏感,具有行动的定向作用。

那么,我们应该培养一种什么样的群体规范呢?我们认为,学习型初级群体规范其实质是情感互动,就是当个体获得进步后能在群体中放大满足感,群体成员之间传递着真诚的期待,期待着每一个成员学习、进步与发展,为彼此的学习、进步与发展祝福、欢呼。我们将此概括为“欣赏他人·表现自我·共同发展”。为满足各个成员的需要,校长在参与上述几个小组的活动中,引导每个成员以“欣赏他人·表现自我·共同发展”为行为准则,学习欣赏同伴、鼓励同伴,学会相信自我、表现自我,学会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二)孕育学习型初级群体的价值观

学习作为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表面上看来就是获得知识,从深层次看是获得一份理性的透亮与心灵的自由,不仅能明白事理,还能明白情理。换句话说,我们要培育的学习型初级群体的价值观,就是要理解自然、理解他人和理解自我。对于教师而言,就是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和理解自我,把握教育的意义,这是学习型组织的价值取向,是新型教师文化的内核,是学习型初级组织活动的起点与归宿。

为引导各学习型组织向学习型建设目标靠近,学校提出了总的目标,要求每位成员要有理解意识,要有学校视界与社会视野。青年教师研修班在学校学习型组织目标的引领下,提出了具体的活动模式与运作思想:一是案例研究,用实践经验去解读教育理论,用自己的教育案例来说明教育理论;二是活动研究,用教育理论为视角,理解我们的实践,设计教学活动;三是反思研究,用自己的教育实践来丰富与完善教育理论。青年教师研修班学员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衍生的促进者

无论何种文化,它首先是社会的、集体的,必须经过集体同意和反复履行才能巩固和显现出来,学习型学校文化也不例外。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即使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也不意味着它能自然地衍生为学习型学校文化。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的衍生还需要校长发挥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的开放

开放是文化增值的首要条件。一个开放的社会不是将最高决策目标硬塞给每一个社会成员,而是以这种目标去吸引他们的行为,并增殖出各自的子目标。文化的价值只有放到社会关系中、放到传播和传递过程中,才会有价值,只有经过人们的体验才能被认识。只有通过参与,才能接纳,才能繁衍出生成意义。因此,群体参与是文化增值的重要力量。培育学习型学校文化,不是培养追随者,而是培养信奉者,增加志同道合的合作者。为此,我校为各学习型初级群体提供了开放的电子信息平台,让全校教师知道这些群体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在做什么、在怎么做,做得怎么样,等等。做到了学习过程的“三公开”:学习计划公开,包括群体的学习计划和个体的学习计划公开;学习活动公开,包括公开活动方案、组织观摩活动以及网上上传活动实录等;学习效果公开,包括公开各成员的博客、摘录各成员的学习笔记及上传教学案例等。

(二)促进学习型初级群体间的文化接触

文化的动力来源于人不断地优化自己生命的意向,我们认为不同的教师文化彼此是绝对不会排斥的,一定有其相互吸纳、相互补充的一面。文化接触是实现文化突变的重要条件,教师文化彼此的接近、交叉,相互发生联系,必然导致文化结构的质的飞跃。为此我们组织一系列教师文化交往活动。

一是组织学校各教师群体的交往活动与校际联谊活动。参加校际联谊能增进友谊,但更为重要是能增进学校文化的交流,能让参与者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能够进一步明确自己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地坚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们经常选派这些群体成员到省内外学习考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极大地稳定了参与者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还经常组织不同群体教师的联合学习活动,让不同群体文化密切接触。

二是主办西丽小学大讲堂。名人、名师讲堂能开拓教师的学习视野,不仅在知识层面给予教师以启迪,更为重要的是名人、名师的个人品质与专业精神还给予我们激励与鞭策,给予我们道德的力量。

三是参与省级以上的研讨会与展示会。校内研究往往立足于局部,对手头面临的问题进行精细化研究,这对我们完成局部工作任务无疑是有帮助的,但对我们整体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有其局限的。因此,我们为教师提供与教育大家对话的机会,让教师们实实在在地感受研究的氛围与教育大家的风范,鼓励教师成为优秀学科教师和教育研究者。

(三)促进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的组织控制

促进学习型初级组织文化的发展,终极目标是创建学习型学校文化。作为组织文化,它涉及到学校组织的物质层面,更涉及到全体师生的精神层面,因此它的衍生具有组织的特性,包括校内各正式组织的工作目标、工作规范调整等,都有待于组织的整体控制。为促进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的组织控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点措施:

第一,确定学习型初级群体文化发展的有效措施。组织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人事措施。为加速学习型群体文化的衍生,我们加大了人事调整的力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一些先进的学习者走上前台,走上正式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来,以他们的学习作风与工作精神引领大家勤于学习,勇于探索。

篇7

艺术教育从美的教育上来说,影响着人们对美的认识,它增强了人的自觉性与世界观,能够在生活中引领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追求美感。适当开展艺术教育,不仅能培养艺术类人才,还有助于学生了解优秀民族艺术和文化传统,赏析各国优秀的艺术成果,传承人类文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热爱,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艺术教育是学生美化自身、完善人格的重要方法。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进行多样化艺术教育,有助于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同时艺术教育还具有“促体、辅德、益智”的功能,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特长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的学校生活多姿多彩。另外,艺术教育也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身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约束不良风气。纵观当前的教育现状,部分艺术教育开展良好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具有更高的创造性、更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更高的精神境界。艺术教育对于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它能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与素质,提升学生的气质、风度以及审美感,这些并不是智力任务,但是不可或缺。学生能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认识到真正的美感,并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其次,艺术教育能扩大其教育的结构,建立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业余爱好与特长,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最后,艺术教育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目前,文体竞赛已成为学校提升自身在省市区乃至全国知名度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竞赛活动,各个学校之间能进行交流合作以及发展,并能促进校园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而艺术教育则是这些竞赛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先进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扎实的艺术教育基础,就无法培养出出众的艺术特长生,更不用提参加竞赛活动或取得成绩了。

二、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发展现状

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发展和改革,艺术教育已经在部分学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开始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注重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多样化地开展艺术教育,增加艺术活动,有时还会与相关艺术团体和文化单位合作,多方面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可以说,艺术教育总体呈现出好的趋势,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虽已取得初步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艺术教育仍是学校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尤其在偏远山区,艺术教育在学校建设中的发展还有待提高。部分学校仍然拘泥于应试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普及并不宽广,对艺术教育认识的偏差、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器材匮乏以及对艺术教育投入微少,都是使艺术教育不能很好开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教育认识的偏差,部分学校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体制不完善,忽视艺术教育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甚至有部分学校将艺术教育贬到了可有可无的境况,一味注重文化课程的完成,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分数,文化课占总课程的90%,根本无艺术教育的容身之地,导致学生学习的疲劳和压力得不到缓解,艺术特长失去了发展的空间。这样的教育,与国家教育的方针及培养目标相悖,不利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所以,学校应该重视艺术教育,以学生的艺术修养作为重要内容,发展艺术教育,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而在艺术教育本身上来说,现阶段的艺术教育普遍缺少创新性和先进性,没有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融合。很多学校开展的艺术教育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多数学生都只是将文化教育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或者娱乐活动,完全没有意识到艺术教育是培养自己能力、发挥自己才能的有效手段。且大多数学校所开展的艺术教育都相对滞后,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更多的实践活动,更没有将艺术教育带来的价值体现出来。加之艺术教育渠道单一,很多学校现在只有球类、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教育课程,且每种艺术教育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也较少;很多学校存在着环境较差的因素,学生没办法在较差或者缺乏美感的学校环境中提升艺术素养。这些都给艺术教育打了很大的折扣。

三、加强艺术教育,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对策

艺术教育不仅能健全、完善每个学生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在面对困难时,能勇往直前、不惧艰险。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开展艺术教育极为紧迫。

(一)认识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艺术教育受重视程度不高,且外界对艺术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关系也一直没有深入的研究。因此,加强艺术教育,首先就应该改变其观念,认识到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影响,其次应健全和完善学校艺术教育的体制,提升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使其能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得以顺利开展。

(二)提高师资水平

开展艺术教育应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因为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实施艺术教育的关键因素,其在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言论。所以,作为育人主体,教师应具备职业精神,热爱自己的艺术教育事业,并在自己的教育体制上不断创新进取,在专业理论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使自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授者。

(三)多渠道实施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应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学校应多引进各种设备来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教育,合理规划每种艺术门类的教育内容,将不同专业的艺术教育根据其本身特点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另外,学校还可定期举行不同规模、形式的艺术活动或演出,使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掘学生的特长。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很强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修养,增加专业技能。

(四)创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

篇8

[关键词]课堂育德力;学校文化力;育人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课堂不仅要在学业上育人,更要在人格上育人。课堂靠什么育人?不管是课程教学还是教材文本,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教师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价值观、靠以育德能力与业务能力相统一、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相统一为标志的学校文化力的教化与影响。

教师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又是主体者,其文化的品格与影响力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文化构成与文化品位,但这种构成与品位最终是要由教师对学生群体的作用去显现的。学校的主要工作是育人,其核心是育德,这就决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始终是以德为重的,这决定了教师育德力在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可以想象,一个育德力优秀的教师群体会对学生及学校文化建设的推动带来怎样的影响。

然而现状却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忧虑,教师育德力不足仍然是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缺乏影响力的师生关系是无法造就出好的学校文化的。本文仅就教师的课堂育德和育德力问题做出相关阐述。

长期以来,我们对课堂育德问题重视不够,甚至还有观点认为育德应是课外的事。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先看案例:

案例1:作文课上的风波

学生在互阅互评作文时,几个同学之间起了争执,原来,小王在作文中叙述了这样一件让他郁闷的事:

在小队自主活动进行爬坡比赛时,阿青与小祥他们提出了首先登上坡顶的人有权对最后爬上去的同学发出一个必须服从的指令,大家都赞同了。结果,阿青赢,小王输。阿青给出两个选项,让小王任选其一,一是代阿青做一周卫生值日;二是代阿青做两天作业。小王不愿意,大家都帮阿青批评小王,说是人要讲诚信,答应的事要做到,小王说这样做是岂非把他当成了打工的。这时小祥出来打圆场,说让小王掏钱请阿青吃一次麦当劳就算扯平了。

因为小王心里有气,这事不仅没有兑现,反而写在了作文里,被阿青、小祥他们知道后,随即骂开了,说小王是言而无信的小人。教师喝止了学生们的争执。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一时无措,为了维持局面就喝住了双方,并在课后采用了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虽然总能找出双方的某些不是,但这种处理方式却让我们看到了教师育德力的缺失。这是个十分普通的故事,事件虽平常,但它内在的育德要素却又十分丰富,其道德背景的构成也不简单,遇上这种课堂随机事件时,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应对好的。现在,我们就具体探讨一下该案例所反映的教师课堂育德中有哪些突出的问题是需要关注的。

一、人际道德关系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价值观问题

校园内人际冲突的发生大多是由道德关系引起的。那么,道德关系中到底又是什么在起着核心作用呢?我们的回答是价值观问题。案例1说明正是因为价值观上的不认同,才引发了这场冲突。

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的价值观上去剖析这场冲突,见图1。

这些问题都牵涉到社会主义荣辱道德方面的核心价值观,反映出了当今学生群体中存在着的一些价值观上的较为突出的负面问题,比如说赢为“王”败则“奴”等,这正是作为教师应该去引导的方面。

二、用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关系是育德的核心问题

在这样一个小小的课堂事件中竟然呈现出了那么多的价值取向与冲突,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育德问题的总的思路——即用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校园道德关系,课堂育德也概莫能外,这实在应该成为育德的一个核心问题。现在,我们可以顺着这种思路,对这个案例提出我们的育德建议,见图2。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案例具较大的两难性,一个说他对我不诚信,一个反说他强迫我劳动,各说各的理。但当我们用核心价值观去应对时,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本案的约定貌似公正,但它却是用所谓的“公正”冲撞了正义这一“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所以其后衍生出的所谓诚信等说辞便都已无法成立了。

三、研究教师课堂育德力问题需要关注“三态”

这虽然只是一个随机事件,但通过这个随机案例,我们想提出的是:该如何去观察、研究学校的课堂育德问题呢?在这里,我们提出,应该去观察课堂育德中的“三态”:

1.课堂德育情境形态

它可以分为两类五种:一类为被预设过的德育情境,包括显性学科德育、隐性学科德育渗透、专题课程德育活动;另一类为未被预设过的德育情境,一种是虽有预设但有新的生成性内容,另一种是未被预设,又随机事件出现。

事实上,课堂中的德育情境目前大多是一种无“育德准备”的“客观存在”,自生自灭的多,不经意的多,效果也就可想而知,这种状态离“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要求相距甚远。

2.课堂师德表现状态

正是由于有“育德准备”的意识还薄弱,也使得目前课堂育德的“第二态”也并非很理想。

目前,课堂上师德表现较好的方面包括:比较重视自身为人师表的教育形象;能正确应对大部分德育事件;关爱学生等。而需要纠偏的行为分为两类,一是触碰师德底线的行为,如挖苦、嘲讽甚至辱骂学生等;另一类不被提倡的行为包括恶性补课、有偿家教等。

当我们感触于课堂师德尚不尽如人意、课堂教学尚未很好发挥其育德功能时,我们就要想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好教师育德者的作用?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对教师在课堂上的师德作用形态做系统的研究,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课堂育德“第三态”。

3.课堂师德作用情态

我们可以构筑一个课堂三维观察系统,见图3。

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中的第三维观察系中的问题,即道德智慧引领要素中的两个观察点,长期以来它们未被充分注意,事实上,它在当今过于多元的社会价值形态中已日益显得重要,已日益成为提升育德力的重要一环,是形成学校文化力的一大要项。

以上是对课堂育德“三态”的一个研究,它实际上解决了研究上的方法问题,我们借助这“三态”研究,比较完整的分析、解构了一些典型课案例,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

4.教师课堂育德力培养的路径

教师课堂育德力的培养是必然要提出的一个问题,这是提高育德力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尽管这是当前的一个新课题,也许并没有很成熟的实践经验或行动方案,但我们还是可以提供出一些有效的方法路径。

我们认为,教师育德力有3个基本构成,这就是:在道德关系上的敏锐性与判断力;在核心价值观上的把握力;在呵护学生道德成长上的引导力。

要充分发挥好教师在这三方面的育德能力,就要提出一种能力培养路径,我们目前提出并且已经展开了部分实践的有3个方面的工作,即3个“结合”。

第一,把教师育德力培养与教学三维目标的设计与落实结合起来。

这第一条路径的理由非常充分。理由之一:教师育德作用离不开课堂,教师主要职场、育德主要活动场、育德力主要落脚点都是要在课堂教学上体现的。理由之二:教学三维目标与课堂育德是相融合的,这是因为:三维目标在要求上具有明确的德育性,其目标宗旨是立德树人;其目标价值是学生为本;其目标对象是学生主体;其目标方法是以德为先的。而且三维目标在内容上体现的育德功能科学且完备,三维是个育德统一体,具有整体,“三维”育德中的功能元素对应全面完备,其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完整地对应着教师育德中的两个“魅力”、师生关系与核心价值观。

我们只有把育德力融进教学设计中去,把育德力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真正体现好学校文化力的作用。我们还认为,三维目标与育德的结合不仅是必然的、必须的,而且是一件专业性很强、专业程度要求很高的职业行为,学校的文化力水平会很有效地在这里表现出来。在这方面,各地都有许多成功的课堂教学经验与案例可资借鉴和利用。

第二,把教师课堂育德力的提高与“两难”课案例的研用结合起来。

这里要提出的是:“两难”从何而来?为什么“两难”用好了会有促进育德力的功能?我们认为“两难”都是在一线教师实践中发生的,有代表性、典型性,能深刻反映现实的困难与现实的需求,解决得好就必然会促进教师能力的增长;而且,“两难”不是简答题,也不是易答题,它集中体现在解读难、认同难、破题难,这种“两难”往往是事件结构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纠缠在一起。正因为它的难,所以我们认为它本身就是培训的好教材,是能力培养的好抓手。就如案例1中所展示的,涉及到了那么多的问题,如果我们有心到教学实践中去采撷,必然会有许多来自一线的好教材。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