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0:44: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当前,对于各个高校来说,在创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要做到“一个中心、二个基点、多层次、多渠道”,一个中心就是开展的一切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在设置所有实践环节时,都要首先考虑到学生的成长与就业。二个基点就是依靠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建设与发展,依据社会不同领域对应用心理学人才的不同需求,来创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多层次就是指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学期中的专业调查部分、实验部分、专业学习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存在于毕业论文中的实践教学部分、利用节假日学生参加社会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实践部分、学生在社团中的专业实践活动等,利用各个层次对学生开展实践教育。多渠道就是利用校内和校外的不同专业实践资源,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专业实践机会。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为了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与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利用大学四年时间,高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参与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等。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就是指学生利用专业学习掌握为社会服务的基础性能力,主要内容有心理学实验、设计、处理各种实验数据的能力,可以自行完成实验报告,对各种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可以利用分析软件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能够自行完成对心理学专业文献的检索等。专业实践能力就是指学生在进入工商企业、社区、教育部门、行政管理部门以后,利用自己掌握的应用心理学知识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咨询治疗工作、管理工作、教学工作、人力资源评估与开发工作、市场营销工作等。社会服务参与能力就是指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在学校学到的应用心理学知识在上述部门中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依靠自主就业,可以提前掌握社会就业信息、就业渠道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需求,在心理上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科研创新与综合设计能力就是在掌握上述所有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社会需求与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重视自己的专业兴趣出发,提高科研设计、社会调查、设计问卷、完成论文的能力。在笔者提到的四个能力当中,首先要求学生具备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上升为专业实践能力,学生要想具备综合设计能力则需拥有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参与能力、科研创新能力。
二、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施方法
1.开展专业意识教育
将专业意识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分离开来,这在教学中不但是一种创新,而且属于学生的需求。当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特点,就用心理学专业是为人提供服务的专业,在进行实践学习时要具备严肃的学习态度,更需要深入了解人们的心理疾苦和心理生活,要同情人们的各种遭遇,要有极大的爱心,要想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都依靠对学生进行专业意识教育。此项内容的教育主要内容有入学教育、专题讲座、学生自行检索心理学知识、学生真正领悟人生、形成高尚品格等,属于一个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环境形成的系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进入大三学习后明确主攻方向。
2.开展专业课程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专业课程与实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在专业学习与基础课学习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应用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等方法,同时认真编写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应用合理的考核方法等。学生进入大三以后,专业课分为二个方面,一是心理辅导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心理辅导课的主要内容有学校心理学、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咨询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人力资源开发、绩效管理、工资管理与设计等。学生进入大四以后,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兴趣在二个方面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主要内容有情绪心理学、认知疗法、艺术与音乐疗法、精神分析原理、家庭心理学、创业管理、环境心理学、经济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
3.开始短期实践教学和毕业实习,积极组织社会服务与社团活动
短学期实践教学和毕业实习主要集中于学生结束四年的学习生活时,开展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有大一的专题调查、大二的实验设计、大三的专业见习、大四的心理辅导、毕业前的实习内容等。社会服务活动与社团活动是依靠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发组织,带有明显的专业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有学生在进行专业实习时开展的勤工助学、社会领导的宣传心理知识、在社团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下创办的报纸类与杂志类、联合其他大学生共同开展的心理学知识比赛、心理学内容的戏剧表演等。这些内容都属于实践教学内容,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基于完善理论的、不断发展的长期工程,在创建过程中,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动态的、创新的实践过程。
作者:陈奕运 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媛媛.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探讨[J].情感读本,2015(03).
【论文摘要】城市导视系统的构建与设计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一是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二要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三要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四要达到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视觉形象体系。
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的进步,人们对于设计城市文化内涵的要求愈加迫切,尤其是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日益重视。很多原来制作铭牌的公司也都改头换面为标识设计公司,似乎导视设计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事实并非如此。在目前,即使已经导入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城市,我们依然会发现要想顺利的去往一个目的地,要想快捷的寻找到距离最近的公共卫生间也非易事。与目前城市导视设计行业繁荣发展不相称的是:导视系统行业的专业人员平均比率偏低,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发展的最大瓶颈。即使已经从事或正在从事导视设计的人员也有很多是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导视设计教育。当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逐渐分离,人们比以往更需要城市环境趋向艺术化与人性化。公共环境作为城市空间的组成要素,其视觉形象已成为城市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城市导视系统含义
导视系统来自英文“Sign”,有信号、标志、说明、指示、痕迹、预示等含义,现在已开拓成为一门完整学科。导视系统是指整体的城市指示系统,包括行政交通导视系统、商业导视系统、文化旅游导视系统等。城市导视系统是塑造城市形象和体现城市人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建立在科学性以及公共性基础之上的设计,要求注重设计伦理性、设计文化内涵以及设计功能更为合理的表达。城市形象和指示系统是基于城市文脉形成的一个城市特有的城市表情,在设计时还要特别关注生活便利以及精神满足等人性化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以城市环境行为为基础,建立多个层级系统。如信息导视系统可分为一级、二级信息系统。
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1、城市环境设计的繁荣与城市导视系统教育本身薄弱形成反差
首先,社会对城市导视系统认识过于简单化。在我国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众多学校中,没有进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相关课程,专业划分互不联系,系统观念人为割裂。学习平面设计的不懂市场调查与营销,学习环艺设计的不懂平面版式,然而城市导视系统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环境调查、人群细分、信息媒介、相关法规等必须考虑的因素,在专业的操作流程下进行导入设计。其次,学校无法真正提供给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机会,理论建设和项目执行比较少。由于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很短的时间,绝大部分教师在导视系统设计实践上显得商业行为掌握不足。最后,学生急功近利,缺乏团队精神,忽视设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大部分学生缺乏与别人配合完成任务的心理准备,而完善的导视系统设计恰恰不是以个人力量能够独自完成的。
2、矛盾重重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
其一,单一知识结构和综合运用的矛盾限制了城市导视的系统设计。城市导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包括设计学、环境行为学、广告学、营销学、消费学、心理学、传媒学以及电脑制作和相关制作工艺等,哪一样都不可或缺。然而从行业到设计院校的人为专业划分减少甚至割裂了专业间的互相联系;其二,城市导视系统的现有理论与项目操作研究存在不相匹配的矛盾。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一个十分强调实用性的行业,但国内有关该内容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比较薄弱。
3、改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出路
首先,整合交叉学科,加强交流。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要突破作为短期阶段性课程的惯例,要建立整体思维观念与其他专业、甚至其他院系相互协作。例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课程可以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是由交叉学科专业老师带课,或者通过课题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交叉学科交流。第
二、重视师资理论更新。教师要不断的接受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最新讯息和一定的技术实践来完善知识体系,深化理论并将之运用于教学。
三、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设计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是由城市的各种组合因素共同形成的。城市的宜居程度不仅反映在功能齐全上,还反映在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心灵的愉悦程度。城市导视系统的误读性或不易读性会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建立。例如,欧洲的城市街道与社区大部分不是直线式的,然而,只要你能够认知地图,就可以轻松的找到你的目的地。这与当地城市导视系统的易读性和人性化设计不无关系。平面设计清晰、信息准确、方位设置合理的导视系统,从心理上给市民和外地游客以正确识别和认知,从而产生对于城市生活的安全感。与之相比,国内部分城市规划布局中规中矩的,建筑单体设计也十分漂亮,但是导视系统却混乱不堪。且不说美感设计,即便是识别与指示功能都不能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场所、方位、道路的信息令人费解,例如,同是车站名“北大街”,可能所指方位完全不同,中间相距几站路。试想连本地人都晕头转向,更何况外地游客?所以经常会见到有游客拿着地图无所适从,也就见怪不怪了。更加可笑的是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在本该是属于放置明显路标的地方,例如立交路桥上赫然树立的巨大广告牌,路标指示牌被挤压到角落,被花花绿绿的产品广告所吞没。城市导视系统的构建与设计不应只是做做样子,为了看起来像是大都市而已,它更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
1、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要符合环境行为学特点,细节设计要符合人性要求,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以国家的标准为参照,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导视系统信息设计要能够被容易的、无误的认知。导视系统设计要体现人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根据人群分布和流动特点进行合理设置导视牌的尺度与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导视系统与人群行为模式的相配。
2、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
导视系统的造型和颜色要与城市整体形象协调,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体现城市整体性认知。建立区域导向系统,延续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设计的风格相统一。
3、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
环境要素,如气候、光等客观物质环境对视觉有一定影响。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实地调查与模拟导入是有必要的,具有针对性的导视设计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人们的户外生活空间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4、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视觉形象体系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逐级层次表现要具有一致性,视觉表达与信息要相协调,并形成视觉系统规范、内容丰富的形象体系。符号文字要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配以英文等外文,以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区域划分,采用分级检索、图文的有机结合和实效美观的立体造型进行标识导向设计,以求建立布点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确的城市导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论文摘要】城市导视系统的构建与设计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一是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二要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三要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四要达到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视觉形象体系。
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的进步,人们对于设计城市文化内涵的要求愈加迫切,尤其是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日益重视。很多原来制作铭牌的公司也都改头换面为标识设计公司,似乎导视设计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事实并非如此。在目前,即使已经导入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城市,我们依然会发现要想顺利的去往一个目的地,要想快捷的寻找到距离最近的公共卫生间也非易事。与目前城市导视设计行业繁荣发展不相称的是:导视系统行业的专业人员平均比率偏低,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发展的最大瓶颈。即使已经从事或正在从事导视设计的人员也有很多是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导视设计教育。当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逐渐分离,人们比以往更需要城市环境趋向艺术化与人性化。公共环境作为城市空间的组成要素,其视觉形象已成为城市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城市导视系统含义
导视系统来自英文“Sign”,有信号、标志、说明、指示、痕迹、预示等含义,现在已开拓成为一门完整学科。导视系统是指整体的城市指示系统,包括行政交通导视系统、商业导视系统、文化旅游导视系统等。城市导视系统是塑造城市形象和体现城市人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建立在科学性以及公共性基础之上的设计,要求注重设计伦理性、设计文化内涵以及设计功能更为合理的表达。城市形象和指示系统是基于城市文脉形成的一个城市特有的城市表情,在设计时还要特别关注生活便利以及精神满足等人性化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以城市环境行为为基础,建立多个层级系统。如信息导视系统可分为一级、二级信息系统。
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1、城市环境设计的繁荣与城市导视系统教育本身薄弱形成反差
首先,社会对城市导视系统认识过于简单化。在我国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众多学校中,没有进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相关课程,专业划分互不联系,系统观念人为割裂。学习平面设计的不懂市场调查与营销,学习环艺设计的不懂平面版式,然而城市导视系统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环境调查、人群细分、信息媒介、相关法规等必须考虑的因素,在专业的操作流程下进行导入设计。其次,学校无法真正提供给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机会,理论建设和项目执行比较少。由于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很短的时间,绝大部分教师在导视系统设计实践上显得商业行为掌握不足。最后,学生急功近利,缺乏团队精神,忽视设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大部分学生缺乏与别人配合完成任务的心理准备,而完善的导视系统设计恰恰不是以个人力量能够独自完成的。
2、矛盾重重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
其一,单一知识结构和综合运用的矛盾限制了城市导视的系统设计。城市导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包括设计学、环境行为学、广告学、营销学、消费学、心理学、传媒学以及电脑制作和相关制作工艺等,哪一样都不可或缺。然而从行业到设计院校的人为专业划分减少甚至割裂了专业间的互相联系;其二,城市导视系统的现有理论与项目操作研究存在不相匹配的矛盾。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一个十分强调实用性的行业,但国内有关该内容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比较薄弱。
3、改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出路
首先,整合交叉学科,加强交流。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要突破作为短期阶段性课程的惯例,要建立整体思维观念与其他专业、甚至其他院系相互协作。例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课程可以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是由交叉学科专业老师带课,或者通过课题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交叉学科交流。第二、重视师资理论更新。教师要不断的接受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最新讯息和一定的技术实践来完善知识体系,深化理论并将之运用于教学。
三、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设计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是由城市的各种组合因素共同形成的。城市的宜居程度不仅反映在功能齐全上,还反映在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心灵的愉悦程度。城市导视系统的误读性或不易读性会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建立。例如,欧洲的城市街道与社区大部分不是直线式的,然而,只要你能够认知地图,就可以轻松的找到你的目的地。这与当地城市导视系统的易读性和人性化设计不无关系。平面设计清晰、信息准确、方位设置合理的导视系统,从心理上给市民和外地游客以正确识别和认知,从而产生对于城市生活的安全感。与之相比,国内部分城市规划布局中规中矩的,建筑单体设计也十分漂亮,但是导视系统却混乱不堪。且不说美感设计,即便是识别与指示功能都不能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场所、方位、道路的信息令人费解,例如,同是车站名“北大街”,可能所指方位完全不同,中间相距几站路。试想连本地人都晕头转向,更何况外地游客?所以经常会见到有游客拿着地图无所适从,也就见怪不怪了。更加可笑的是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在本该是属于放置明显路标的地方,例如立交路桥上赫然树立的巨大广告牌,路标指示牌被挤压到角落,被花花绿绿的产品广告所吞没。城市导视系统的构建与设计不应只是做做样子,为了看起来像是大都市而已,它更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
1、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要符合环境行为学特点,细节设计要符合人性要求,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以国家的标准为参照,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导视系统信息设计要能够被容易的、无误的认知。导视系统设计要体现人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根据人群分布和流动特点进行合理设置导视牌的尺度与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导视系统与人群行为模式的相配。
2、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
导视系统的造型和颜色要与城市整体形象协调,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体现城市整体性认知。建立区域导向系统,延续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设计的风格相统一。
3、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
环境要素,如气候、光等客观物质环境对视觉有一定影响。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实地调查与模拟导入是有必要的,具有针对性的导视设计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人们的户外生活空间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4、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视觉形象体系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逐级层次表现要具有一致性,视觉表达与信息要相协调,并形成视觉系统规范、内容丰富的形象体系。符号文字要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配以英文等外文,以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区域划分,采用分级检索、图文的有机结合和实效美观的立体造型进行标识导向设计,以求建立布点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确的城市导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论文摘要 使用后评价是指对建筑,建筑综合体及建成环境所开展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它关注的是建成环境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使用者的意见和要求。通过收集使用者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将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规划设计目标与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加以比较,使用后评价者能为建筑师与规划师提供极具价值的反馈信息,使建筑师与规划师得以据此有针对性地改进其规划设计工作。本文简要介绍建筑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建筑使用后评价常用的技术和方法。
一、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
1.使用后评价的概念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是指对建筑物及其环境在建成并使用一段时间后进行的一套系统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它关注的是建筑及其环境的实际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意见和需求。其原理是通过对建筑与规划的预期目的与实际使用情况加以对照、比较,收集反馈信息,以便为将来同类建筑与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筑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2.反馈机制的作用
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是人类在20世纪提出的三大理论。维纳提出控制论的核心,就是特别重视反馈机制的作用。维纳的控制论论述了人类、动物和机器是如何利用反馈信息来学习、调整并改进自身的行为。没有反馈的控制是不可能的。以射箭运动员为例,每发出一箭,都要了解所射之箭偏离靶心的信息,作为调整下一次射箭的依据,使之越来越准确地命中目标。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目的就是在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建立反馈机制。缺乏这一过程,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程序就不完整。
欧美建筑界通过使用后评价发现,大量建筑物中存在的缺点、不足和问题,是由于建筑设计不当造成的。这些问题若不是通过使用后评价及时发现,就可能在类似的其它工程中一再发生,甚至延续数十年而得不到发现和解决,将造成极大的损失。
3.“以人为本”价值观的体现
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要创造适用、健康、安全、节约资源能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建筑空间、场所等人工环境,来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求(包括居住、工作、生产、休闲与娱乐等各种活动)。因此,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建筑物的使用者着想,为他们设计良好、适用的建筑空间,是建筑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也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优劣、质量高低的根本判别准则。
4.使用后评价的作用
一个建成的建筑物及其环境是否令人满意?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使用者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长期在其中居住、工作、生活,最有切身体会,他们的意见也因此而极具参考价值。
归纳使用后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有助于改善建成环境的质量与功能,使之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②有助于促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形成导则、规范和标准;
③有助于提高建筑师、规划师的修养和业务能力。《红楼梦》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俗话也说:“木匠要巧,郎中要老”。一位成熟的、高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应同时具备木匠之巧和郎中之“老”。如果不了解使用者的多种要求,不熟悉人们在建筑空间中发生的行为模式和引发的环境心理状况,是难以胜任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工作的。而使用后调研与评价正是建筑师、规划师了解、熟悉服务对象,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修养的一项基本功。
④有助于科学地检验和评价规划与建筑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优秀。如同评价影视作品设有金鸡奖、百花奖,要依赖专家的评价和观众的评价一样,对于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评价,也一样既要依靠专家的评价,又要依靠群众的评价,二者不可或缺。而此二者的评价都涵括在使用后评价的范畴之中。
⑤有助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和四节一环保(节材、节地、节能、节水)建筑的实现。
使用后评价的最新发展:绿色建筑使用后评价,着重于对建筑的四节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对建筑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起重要作用。
二、使用后评价发展简史
1.发达国家的使用后评价[1]
首个严格意义上的POE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最早是由Osmond等人于1966年对精神病院和监狱等特种建筑开展使用后调研。这些工作着重调查评估这些特种建筑对特殊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和心理的影响,并为今后改进同类建筑设计提供依据。
自上世纪60年代末至整个70年代,发达国家建筑界有若干重要的相关论着发表。如1969年,Robert Sommer出版着作《私人空间:设计的行为基础》(Personal Space:The Behavioral Basis of Design);1974年,又出版《紧密空间:硬的建筑及如何使之人性化》(Tight Spaces:Hard Architecture andHow to Humanize it);1975年,Edward T.Hall出版了《建筑界中的第四维度:建筑对人之行为的影响》(The Fourth Dimensionin Architecture:The Impact of Building onMan’s Behavior)。可见,当时西方建筑界已十分关注建筑设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用后评价的开展正是与这些理论动向密切相关的。在此背景下,1968年西方建筑界成立了“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其成员包括建筑师、规划师、设备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等。7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建筑界又陆续出版了一批着作,涉及使用后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并办有专门的杂志,如《环境与行为》(《Environment and Behavior》)、《环境心理学报》(《The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建筑学和现代建筑》(《Architecture and ProgressiveArchitecture》)等。在这些重要建筑类杂志上,也重视POE论文的发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C h r i s t o p h e rAlexander先后于1964年出版了《形式合成注释》(《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Form》);于1969年出版了《模式生成住宅》(《Houses Generated by Patterns》),后又于1977年出版了《模式语言》(《A PatternLanguage》)。这些着作对建筑使用后评价的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1975年,美国成立了《通用设施管理》(《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机构,开始对办公建筑的性能开展可测量指标的研究。自上世纪60-80年代,美国已对学生公寓、医院、住宅公寓、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军队营房等建筑广泛地开展使用后评价研究,发展出一套关于数据收集、分析技术,主客观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及设计导则等方法体系,包括调研、访谈、系统观察、行为地图、档案资料分析和图像记录等一整套开展POE的技术手段。
在英国,70年代也出版了有影响的关于POE的着作,如苏格兰《建筑性能研究中心》的Markus于1972年出版的《建筑性能》(《Building Performance》)一书,影响相当广泛。
总之,到80年代,在欧美等发达国家,POE已成为政府和建筑界的例行活动。一些建筑学院还将POE列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除了美国以外,在欧洲、大洋洲和日本,有三个重要的组织在执行POE研究。它们是:
①欧洲的IAPS(《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eople&TheirPhysical Surroundings》)(国际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
②澳洲、新西兰和东南亚的PAPER:《People&The Physical EnvironmentResearch Association》(《人与实体环境研究协会》);
关键词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 设计 述评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92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of the Kindergarten
Design Review over the Past Decade
WU Zhiqin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99)
Abstract Our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design kindergarten outdoor activities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First Thoughts on outdoor activities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design itself; the second is comparative study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hievements in this regard; the third is related to the design of the proposed real problem an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kindergarten outdoor environment; design; review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引起了园林和建筑设计、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人员的研究兴趣,大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催生了不少研究结果。本文对有关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的理论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希望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本身的思考
1.1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内涵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内涵,大家的观点较为一致。师卫华认为室外游戏场地、室外小品、铺装、植物绿化等是幼儿园的室外环境主要成分。①陈捷频认为室外环境设计的要素要从造型、色彩、安全、材质、尺度和行为心理等方面来探讨。②
汪颖赫认为,就空间分布来说,幼儿园户外环境指在幼儿园内,与构筑物里面空间相对应的空间形态,在幼儿园构筑物以外,它是由构筑物及建筑围合而成的,有可能还包括构筑物或建筑物;就景观分布来说,是指在幼儿园中,对行走、穿越、游戏和休息、交往等具有服务功能的包含游戏场所、沙水地、通道、植被等各种硬质、软质景观设施场地。③
孙娜分析了幼儿园户外环境的类型及特征,将幼儿园户外环境功能分区为集散区、体育运动区、游戏活动区、绿化观赏区和劳作体验区。④武艳艳提出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基本板块包涵功能性空间、场所性空间和领域性空间。⑤
1.2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基点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原则。汤志民提出幼儿园游戏场设计原则有统整性、发展性、多样性、挑战性、创造性、近便性及安全性。⑥
师卫华提出的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五项原则是安全性、开放性、主体性、游戏性、教育性。范磊提出了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系统化、现代化、人本化、开放化、游戏化、趣味化、幼儿化等。⑦
可见,以上设计原则大都体现了关注幼儿与环境的关系,突出幼儿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2 关于国外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成果的介绍
师卫华在其博士论文中介绍了以下四位学者的研究专著:一是美国的Linda Cain Ruth (琳达・凯恩・鲁思)的著作《简捷图示儿童绪论建筑环境设计手册》(2003年出版),为之后的设计者提供了与儿童有关尺度的参照标准。二是美国的AnitaRulOldS(安妮塔・鲁伊・奥尔兹)创作的《儿童保育中心设计指南》(2008年出版),本书从多角度非常详细而具体地介绍了儿童保育的中心设计相关方面的内容。三是德国的Mark Dudek马克・杜德克的著作《学校与幼儿园建筑设计手册》(2008年出版),书中论述的建筑和室外空间的设计是有关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四是西班牙建筑师帕科・阿森西奥的著作《世界幼儿园设计典例》(2003年出版),本书收集了22所幼儿设计案例,都是来自全世界的设计作品。⑧
张莅颖介绍了英国在进行学前教育户外游戏环境设计时考虑以下方面:室内教育环境和户外游戏环境的衔接、游戏场地的面积、游戏场地的布局、固定设备设施、当地的气候条件、地面状况、座位安排、环境的外观和物品储藏地的安排等。⑨
德国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崇尚自然,园内有大片活动场地,草地沙地、水沟以及花草树木,活动场上放置了废旧物品和自然物材料,孩子们可自由搬动它们,此类做法使孩子们与自然的亲近得到促进。日本幼儿园的自然环境是为了满足幼儿的游戏和探索需要,而不是用来欣赏。幼儿园室外地面绝大部分是沙土地,供幼儿嬉戏和探索。⑩
朱海婧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指导思想,并从政治经济文化视角深入分析了美国幼儿园实施中的一系列过程环节,和我国进行比较,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建议。
3 关于我国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实践成果
3.1 对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相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概括为以下方面:(1)幼儿园选址的客观问题、规划布局不够合理、整体性把握不足;(2)细部处理不适宜、个性空间及趣味性设计不足、绿色空间及可持续性设计不足、器材器械单一、缺少大量的自然元素;(3)资金缺乏导致的管理不到位、缺乏有体育知识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
3.2 优化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建设性意见
(1)针对不同地域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这类研究注重不同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地设计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蔡琦分析了寒地住区幼儿园户外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寒地住区儿童活动环境设计原则、具体建议,突出气侯和地域文化性的特点。 董筱娓认为西部幼儿园环境创设时应注意童真童趣,注重安全性;整体突出,兼顾层次性;动态环境,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冷晓阳对北方幼儿园户外设施进行地域性分析,提出了北方幼儿园户外设施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的实际应用。
(2)从室外环境的整体设计着手的研究。建筑设计师黎志涛于2006年出版了《幼儿园建筑设计》一书,付瑶于2007年出版了《幼儿园建筑设计》一书,这两本书整合了学前教育学、环境心理学和景观设计学等多领域的知识,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幼儿园建筑设计的理论,过程与方法及设计规范等。
武艳艳提出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设计策略是在空间格局上追求开放与整体、在空间设施上追求个性与趣味、在环境设计上追求绿色可持续、在材料投放上追求丰富与多变。 孟成伟提出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应实现户外环境功能与景观的和谐与融合,要力求为幼儿设计自然化的幼儿园环境,固定的和可移动的游戏器械相结合,应排除公园化和乐园化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建设这二种趋向等观点。
师卫华、汪颖赫等人系统研究了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总体方案,包括户外环境设计,这其中的设计内容有幼儿园建筑布局、户外游戏场地、通道、绿化、水体、铺张和小品。
研究者注重从户外环境的整体来设计,但研究中对户外活动区域的细节及区域间的联系性和层次性方面的关注度仍然不够。
4 展望
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观点,但也存在很多重复研究的情况,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度不高,思维扩展性不够,且部分文章只是感性认识,未做深度和系统分析。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为使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更趋人性化,研究者需对幼儿园户外环境中的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科学、细致的观察与分析,从而深入了解幼儿活动的特点和需要,并关注户外活动区域设计的细节,以及活动区域间的层次和联系。(2)多学科领域人员参与研究是有必要的,今后相关研究可将园长和教师吸收进来,并做到以下三结合:一是将室内和室外环境设计结合起来;二是将室内外环境设计和室内外活动衔接起来;三是将户外环境创设与户外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相结合来研究,最终做到户外环境创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系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研究”(编号14ZC252)和2014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4C 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②⑦⑧ 师卫华.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9.
③ 汪颖赫.幼儿园户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④ 孙娜.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探讨[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⑤ 武艳艳.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以济南市部分幼儿园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6.
⑥ 汤志民.幼儿园环境创设指导与实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⑨ 张莅颖、张世锋.英国开展儿童户外游戏理论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0.8.
⑩ 王欣.日本幼儿园自然环境的创设和利用[J].早期教育,2003.9.
朱海婧.美国幼儿园环境设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蔡琦.寒地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环境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5.
董筱娓.从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看西部幼儿园环境创设[J].科教导刊,2012.12.
(西北工业大学,西安710129)
摘要院基于环境心理学拥挤感基本理论和当代高校寝室拥挤现象的研究,分析了拥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探究,针对大学生的行为心理需求对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男女生寝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相应的改造设计。
关键词 院大学宿舍;环境心理学;拥挤感;家具改造
中图分类号院TU241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5)27-0156-02
0 引言
高校宿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空间。宿舍空间的质量往往会影响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与完善,综合价值观念的取向和确定。我们在调研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的宿舍时,发现宿舍拥挤及室内空间环境较差,分区混淆,学生缺乏个人领域感和私密性。因此需要亟待解决寝室的拥挤问题,优化室内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1 宿舍拥挤的原因分析
造成寝室拥挤感的原因有多方面,通过对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男生宿舍星天苑G 座与女生宿舍云天苑B 座的实地调研,对拥挤的原因进行概括:
1.1 寝室平面尺寸我们调研的两座公寓,都采用竖向分开式布局形式,即睡眠空间和活动空间上下分开,上层床铺,下层为书桌、衣柜等家具。寝室4 人间,室内空间分为四个领域,将床位两两分开,寝室中间为交通空间。寝室的开间为3.3m,除去家具所占的空间,中间留下的交通、交流空间只有800mm 左右,尚且能够满通需求,但调研时我们发现物品占用了走道空间,使原本不宽敞的走道显得拥堵,不利于相互的交流沟通。
1.2 阳台疏于整理、利用率低寝室阳台为开敞式,除晾晒衣物外,利用率低。尤其是冬天不利于在阳台的活动,阳台不能放置贵重物品,自然地成为了堆放杂物的场所,加之疏于整理,部分阳台的物品混乱拥挤。
1.3 家具设计不合理淤衣柜:宿舍衣柜是一个宽73cm,高133cm,深60cm 的立方体储藏空间。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男生的衣柜几乎又满又乱,相对于男生不善整理,女生的衣物则摆放整齐,对衣物较少的女生可基本满足需求,但还是普遍反映衣柜无法满足需求。部分男生表示,衣柜不能放下一个学生四季常穿的衣物、被褥。其次,行李箱放在衣柜外面会给原本就小的宿舍造成更大压力,放在里面会打乱衣柜原有的布置方案,很多女生还把一些衣物放在了行李箱里,取用十分不便。于脸盆与鞋架:衣柜下边的架子上可放鞋子、脸盆,但空间不足。在调查时发现,女生基本选择在衣柜下面放鞋子,但不够四季的储藏,需要鞋架。尤其在高年级女生宿舍中,放置鞋架很常见,使原本拥挤的宿舍空间就越发糟糕。盂书桌:在男生宿舍中,调查时发现一些男生配备了台式电脑。书桌被显示器,书本、零碎物件占用空间后所剩无几,学习空间太少。因此男生宿舍玩游戏的情况下就大大影响学习效率。在女生宿舍,这种现象相对缓解一些,女生大多使用笔记本电脑,使用时所占空间相对较少,可以满足学习需求。但所使用的书桌设置了放主机和键盘的地方,这对于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同学是不适用的。另外女生喜欢的各种装饰品和需要使用的日常卫生、护肤品占据了书架很大一部分空间。
2 不同的学生对宿舍使用的需求差异分析
寝室的拥挤现状,使同学们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需求也随着性别、专业、年龄的差异而有不同,了解这种差异,有利于我们合理设计室内空间和家具,减少寝室拥挤。
2.1 对储物空间需求的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生活必需品的数量与质量也有质的变化。了解大学生对储藏空间的需求,对我们研究大学宿舍的储藏空间,以及预测大学生宿舍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个人物品上,女生普遍要比男生多一倍的衣物,尤其是鞋子的储存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个宿舍都有鞋架。另外还有各种饰物摆设,比如护肤品等瓶瓶罐罐,这些物品在视觉上容易造成拥挤感。因此女生宿舍需要更多的个人储藏空间。
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不同于十年前的现象。即使衣柜有足够放衣物的空间,仍然有不少衣物挂在宿舍里学生自行粘的挂钩和绳子上。这一现象在女生宿舍十分普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女生更注重搭配,而不是由于气候变化或者衣物脏乱而更换。根据场合变化或温度变化换下的衣物不需要清洗,但又不能将其放置在衣柜中,所以,女生宿舍对衣柜之外的置物空间需求较大。
2.2 专业差异在对本校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宿舍使用中需求也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宿舍设计时进行区别化和特殊化。以建筑学为例,该专业学生对制图工作空间有特殊需求。该专业学生普遍反映晚上在宿舍里,需要图版和纸张的徒手作业中,最大的问题是灯光太暗和桌面太小。晚上熄灯后用来照明的应急灯光照的范围和亮度都很欠缺。另外桌面除了图纸,还有工具,需要能适合制图工作的工作台。此外,熬夜期间对宿舍他人干扰也是问题。因此,对于设计类学生来说,置物空间的需求及个人空间的需求更强烈。
2.3 年龄阶段差异调查发现, 高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宿舍使用的需求存在差异。交往方式上,年级越低的学生越倾向群聚,年级越高的学生越趋向个体。随着年级增高,这两种倾向在同一人身上出现不同的比重。一、二年级有密集课程与社团活动,群聚的需要,这一时期的学生在宿舍的使用上体现为对小聚会空间的需求。到了高年级独立倾向逐渐增强。研究生比本科生有更明显的独立倾向。考研、写论文、求职等因素,使这一时期的学生对宿舍使用上集体活动的需求减少,生活上独来独往的情况增多,并要求更多的私人空间。
3 寝室改造设计
基于以上研究以及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分析,从人体工学角度出发,以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宿舍为例,对家具设计中(床、书架、储物柜、衣柜、书桌等)存在的诸多不合理提出以下改造建议:
3.1 阳台的改进设计西安在气候分区中属于寒冷地区,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利用率极低。因此改为封闭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在阳台活动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了其储物能力。物品可以在阳台上进行分类储存,例如鞋柜、吊柜的设置能够大大减少室内物品的堆积,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室内的拥挤感。
3.2 床铺空间的改进设计针对学生常在床头看书和在床上放置书、小物件的习惯,可在两床头之间设置一斜靠靠背及简易壁橱,以便于学生依靠和放置物品,靠背设为活动式,睡觉或不用时可取下,以不影响睡觉时长度空间尺寸。当然,为了简便和节约成本,此靠背也可不设,学生可根据自己需要自买靠垫倚靠。靠背高约0.35m,与床面大概成110-115毅。靠背弧形弯曲符合人体脊椎自然曲线,材料可使用简易的框架结构,既经济合理又渗透着时尚感。简易小壁橱可为与床体相连、由床部提供支撑的直立双层结构,可放置手机、眼镜等常用物品。壁橱高度设计可参考标准中的男性18-25 岁和女性18-25 岁第50 百分位坐姿肩高,设为60-75cm 可调;两层搁板之间的高度,可参考一般书本的高度20-26cm,设为28-30cm 可调;壁橱宽度参考一般书本宽度15-19cm,取20cm。
3.3 书桌及储物空间的改进设计目前的电脑桌即是书桌,桌上既放电脑又放书籍等物品,因此可采用“L”型设计,将电脑桌和书桌分隔开,较小的一边放置电脑,较长一侧用于学习,转角处设置成弧形。将L 型书桌的用于放置电脑的一侧设置为可活动性可以增强书桌的适应性。在需要更多的活动空间时,可将电脑桌部分收起来。反之,则可以将其展开。在储物空间方面,可以去除放置键盘的抽屉,在书架处增加部分隔断,在书桌下方增加两排鞋架。这样更有利于物品的分类收纳。(如图1、图2)
3.4 衣柜改进设计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大学生审美需求的变化,大家喜欢频繁地更换外出着装,加之当下服饰材料的变化,大家对隔断的需求并不高。因此在衣柜的设计上,可以适当地去除一部分隔断,加大晾挂衣服的空间。尤其是女生的衣柜,可以适当得增加井字形分割的抽屉来收纳小件衣物。(如图3、图4)
4 寝室改造设计后的效果
寝室环境改造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宿舍空间的拥挤感,完善并优化了室内环境,利于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同时创造出合适的个人空间,促进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与完善;进而推动学生宿舍设计理论体系的建立,推动校园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信息架构;图表设计;空间规划;空间认知;环境导视;互联网移动终端交互设计
1 环境图形设计的概念及发展
1.1 环境图形设计的概念
环境图形设计(EGD)是一门亲源关系复杂的交叉学科,它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平面、建筑、室内、景观和工业设计。国际权威机构―――美国环境图形设计师协会(SEGD)将环境图形设计定义为:在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中规划、设计指示系统以及其他视觉传达形式并制作成型的职能活动。专业杂志SegdDesign的定义是:环境图形设计与寻路(Wayfinding)的视觉层面有关,属于传播识别性和信息塑造场所概念。
从环境图形的定义来看,不难发掘其概念之宽泛、体系之模糊。也不难理解尽管其具有交叉学科的属性,在众多艺术设计专业中这一概念也并不陌生,都曾开设过类似课程,但是课程内容却至今没有较为明晰、稳定和成熟的体系。笔者尝试通过本次课题项目的机会整理概念来源、发展,通过与教学课程结合建立较为合理、饱满的学科体系。
1.2 学科的发展
1.2.1 建筑指引系统
从19到20世纪,西方建筑与城市开始发展起作为城市公共环境指引系统的环境标识设计。从21世纪初,建筑标识标志设计项目也在此影响下开始在国内发展起来。起初这部分的设计主要由一些平面广告公司和传统标牌制作公司承担,设计任务多是环境指引中差漏补缺性质的零散标牌设计,这些就是最初非正式的环境图形设计项目。此时国内部分高校开始研究环境导视与信息设计、环境心理相关的理论体系,同时由于建筑规模、城市区域规划以及城市信息逐步开放的意识越来越强,此类型的建造项目、改造项目越来越多,规模随之越来越大。建筑指引项目也开始进入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公司,作为其中一种新旧项目的配套业务类型被固定下来。
1.2.2 场所营造
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西方,随着建筑表皮材料与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环境图形设计也逐渐超越起初独立与环境的方向指引与识别标牌单体,开始与整体环境空间融合,创造本身即极具个性化和场所感的空间图形。1984年,设计师苏斯曼(DeborahSussman)为洛杉矶奥运会设计了彩色的大型场地图形,成功示范了以图形为主体视觉特征创造三维空间、塑造场所感的设计尝试。
自此,新艺术运动之后运用图形塑造空间形式的装饰风格再次兴盛起来。环境图形结合材质、灯光、建筑构件甚至空间错觉,将场所特征结合导视特征对环境进行分区、标注、引导。“环境图形”这一概念也更加饱满,图形设计师开始加入到空间设计的团队中,形成了真正意义的跨界合作。
1.2.3 数字媒体交互设计
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终端产品逐渐大面积普及,西方城市中的重要公共性建筑与环境均引入了网络导航系统。包括机场、火车站等主要交通枢纽建筑;包括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大型公共场馆成为数字媒体导航系统的主要对象。对于大型空间中如何快速、实时的进行空间认知与识别通过新的载体形成新的工具。
环境图形在实体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向虚拟平台拓展,图形元素完成了从平面向空间的扩展之后再如何创造性的回到平面?这也成为了图形设计师、环境设计师、交互媒体设计师共同参与的课题。
2 教学案例
2.1 国外环境图形设计教育
据相关院校网站上的课程资料显示,目前西方开设环境图形设计课程的院校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在环境设计专业下与建筑、景观、室内并列开设,共同构成空间设计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奥蒂斯艺术设计学院(OtisArt&DesignCollege)环境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就有“室内/环境图形”这样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工作室课程。其二是在平面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开设环境图形设计选修课或高级图形设计(AdvancedGraphic Design)课程,结合实际设计项目的设计理论、观念技巧及设计方法论的应用,属于专业特色课程。
2.2 国际机构、培训及国际大赛
环境图形国际权威机构―――SEGD的全称是SocietyFor EnvironmentalGrapicDesign(环境图形设计协会),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国际教育组织,主要为在环境图形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工业设计等领域的设计师们提供资源,致力于环境图形设计的推进。SEGD协会有一千多名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他们都是在环境标识设计、展台设计、主题环境设计等方面非常优秀的设计师。
从1998年开始,SEGD每年都会举办环境图形设计大赛,并评选出SEGD大奖,评选出的优秀设计作品会春季召开的成员会议上宣布,作品也将在随后的展览中展出。SEGD大奖是该领域唯一的国际级设计奖,也是传达设计届的5大赛事之一。从2013年开始,该奖正式在中国区进行推广。
SEGD在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ADA)之前20余年就已经开始关注和指导环境图形与建筑传达在无障碍方面的设计。法案之后,SEGD协同ADA以此为主题开展了无数关于无障碍方面的workshop培训课程。除此之外,SEGD还有许多以交通枢纽建筑导向、品牌商业建筑场所感图形环境等为主题开展专题workshop培训课程。
2.3 国内环境图形设计教育
目前为止,国内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中,大部分将环境图形归属于视觉传达、平面设计专业下较高年级的实验性课程―――导视设计。比如广州美院的《导向设计》既是面向视觉传达专业3年级的实验性必修课程。课程中以空间环境为背景,讲解图形的公共信息传达机能及导向标识系统的建立模式,形成对公共环境图形设计的认识和导向标识的方法。教学内容中包含城市景观、城市结构、信息传达以及人体工学标准。
相比平面设计专业,环境设计系统教育中所强调的环境认知、空间序列等基本设计理念对于导入环境图形识别非常有力。但是,环境图形设计在国内艺术院校归属环境设计专业下的情况却实属少见。这也直接导致从事空间设计的室内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缺少图形与环境结合增强使用者对空间理解的观念,使得许多空间存在导视设计条件先天不足的情况。
从环境图形的学科性质不难看出其包含平面图形、空间设计、环境心理以及人机工程等各方面内容的交叉学科特征,非常适合跨专业公共选修或工作室课程。然而目前来说,在这方面有所尝试的国内高等院校几乎没有。
3 《环境信息设计》教学实例
笔者在同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阶段已开展关于环境导视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国内外学术著作以及实际项目操作中环境导视的概念与方法,并撰写《寻路行为与导视设计》硕士论文。从事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环境设计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之后,在学校和专业开明的课程设置中,有幸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取得《环境信息设计》的课程教学机会。同样面对没有相关教学先例的情况下,经过近5年不断探索,课程体系逐渐合理化,教学成果也逐渐现现。
3.1 课程介绍
环境信息设计课程自开课以来已有五年时间,就课程内容的探讨和设定也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课程是面对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室内与景观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共48学时,3学分,为期两个多月。
开课之初即设定课程将信息论作为课程的基础方法论之一。初期阶段,如同国内大部分类似课程一样,主要关注环境导视的规划与设计。但环境设计学生在图形设计能力上的先天不足让课程成效甚微。在近期的改革中,把课程分为三段,第一阶段引入运用信息设计与图表设计方法对设计概念进行策划的思维方式;第二阶段进入环境导视的规划与设计;第三阶段加入信息媒体和载体,将互联网手机终端APP交互设计与环境导视中的图形设计配合。这一改革将信息设计不仅仅作为图形表现的方法,更增强了信息化的逻辑思维对设计前期、中期相对严谨的控制,甚至将信息技术直接引入设计成果中。在课程之后同学们的其他项目实践运用中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3.2 课程特点
考虑到信息学、交互媒体设计、图形设计等交叉专业理论与技能的教学,在有限的课时中结合课程阶段加入了多次图书管理学、信息交互设计、环境导视设计等行业专家的讲座,在课程后期甚至通过网络平台与交互设计师在网络会议平台上边体验边指导。课程让多个不曾有交往的学科和企业集合在一起,学校图书管理团队、思科中国网讯交互设计团队、腾讯CDC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中心团队、现代设计集团环境图形所、复旦尚科交互设计机构因为环境信息课程聚集在一起,形成真正的跨学科指导专家组。
3.3 课程在过程中的关注
3.3.1 信息组织、用户研究与图表设计
信息学(台湾称资讯学),又称信息科学、资讯科学,旧称情报学,主要是指以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及其程序设计等技术为研究工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问,是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艺术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但是我们也能在信息学中“信息架构”概念的英文“informationarchitect”中看到它与空间设计之间有趣的关联。探究两者不难发现,其中“信息组织”的方法在空间设计前期策划、空间序列与组织方法中隐约可见。
信息组织方法中的“分类法、聚类法、主题法、标签法、本体法”结合用户研究中典型的“卡片分类法”的操作形式将空间规划中的各个功能区域根据的形式、事件、情境、时间、用户等等形成各种发散性的策划方案。一个设计项目中看似没有关联的众多条件,经过这样的整理归纳,设计角度、方案概念层出不穷,通过概念拼图帮助理清项目条件和设计思路。
这一阶段另外引入的是平面设计中已有些发展的“图表设计”(diagrams)概念。延承自数据统计的统计图形学(statistical graphics)在1970年代首次被提出,在美国也常被称为文档设计(documentdesign)。这种通过视觉图形将大量复杂的数据信息快速清晰的表达方法目前已经深入国内不少艺术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类似“信息设计”课程。这种手法对于环境设计前期策划与概念构思阶段大量“无特征”数据的概念整理和表达甚至更为实际有效,但类似的教学训练却少有看见。课程教学实践证明,优秀的设计方案和清晰明确的概念整理和表达关系密切。3.3.2 寻路、空间认知与空间规划
根据经典著作林奇的《城市意象》中对城市空间认知的归纳―――区域、边界、路径、节点、标志物,结合Passini《Wayfinding inArchitecture》中对建筑空间认知的归纳―――分区、通道、节点、标志物,基本能够了解人们对空间认知从点到线到面的学习过程。Passini的专著中还提出寻路动线的概念,也就是在执行到达目标场所的任务前,人们需要制定预先的行动计划。计划中寻找目标地的过程恰恰是空间认知过程的倒序―――从面到线到点。
能够通过清晰的寻路(事件―――路径模型)分析产生空间导视信息标注的重要前提是空间规划层次清晰、动线明确。这一先天条件的优劣对导视设计成败的重大影响越来越被认识到。换句话说,空间规划只有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使用习惯才能成为一个高效的环境。因此不论建筑内部、户外环境还是城市区域的设计者都必需了解这一过程,明确的区分区域、醒目的标志物、综合信息中心的节点、流畅清晰的路径、内外一致的边界形式,同时了解事件―――路径模型,这些是第二阶段课程的重点。根据空间认知特征及寻路模型理清空间层次、序列关系,最终产生合理的界面形式。
3.3.3 互联网交互技术
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上的APP运用越来越普及,国内外各大城市的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建筑甚至城市旅游区等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数字导航系统,数字导航与空间导航的虚拟与现实将成为一个新的结合点。同样基于信息架构技术的建筑规划与互联网APP程序设计在这里很容易相互对接。
通过思科网讯的技术支持,引入以用户为中心的UCD(User CenteredDesign)设计流程―――确定人物与情境、确定需求、解决方案、评估设计。同时引入程序设计流程中线框图表到界面形式的概念。这些流程与方法与空间导视规划与设计流程如出一辙,也验证了两种设计类型来自同一根源的事实,也让环境图形设计在空间与虚拟平台通过这一课程对接顺利。
4 总结与更多尝试
环境图形设计对应的课程名称从开始的“界面设计”到“环境图形设计”到近来的“环境信息设计”。变化的过程并非盲目,而是越来越清晰于空间规划与图形的关系以及新技术载体对空间图形的转换。课程中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将课程性质定位跨专业合作课程,虽然通过课程设置避免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图形能力的缺陷,但是对于完整课题来说仍是很大的不足。
课程内容在不断丰富的同时,关于“环境图形设计”的探讨却又产生了新的理解。新的技术对环境图形的影响仅仅只是载体的变化么?或许新技术在图形的成形和成型上都能产生空前的影响。正如当下参数化设计以及分形技术对图形语言、空间形式语言甚至空间概念设计思维方式的影响令人刮目相看。这是否会是环境图形设计的新方向,笔者也正在这个领域中与相关的专家和设计师共同探索,希望在“现代技术下环境图形设计”的题目下继续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PetraSchmidt,Birkhauser.PatternsinDesign,Artand Architecture[M].2007.
[2]Space&EnvironmentalGraphicsYasuhikoTaguchi[M].株式会社六耀社,2010.
[3]莫洛根.信息架构学:21世纪的专业[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岳小莉,曹存根.信息设计和知识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5]斯宾塞.卡片分类:可用类别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6]赫什伯格.建筑策划与前期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黄维达.寻路行为与导视系统设计[D].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5.
[8]MarkSmiciklas.thePowerofInfographics[M].
[9]JasonLankow.Inforgraphics,thepowerofvisualstorytelling[M].
[10]新图表设计,国际知名设计公司的新方案[M].李鸿杰,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11]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2]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平,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
[13]RomediPassini.wayfindinginarchitecture[M].1992.
[14]隆格.城市导视,城市公共指引系统[M].王婧,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5]UCDChina.UCD火花集2,有效的互联网产品设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6]徐卫国.数字建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关键词:参观者研究;参观者调查;评价导向;方法学挑战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4-0005-07[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4.001
场馆学习作为一个系统主要由两大要素构成:第一是展品及以展品为核心的展陈环境,第二是作为学习主体的参观者。在场馆学习这个系统中,尽管有时也有博物馆解说员的参与,但并不占重要位置,这一点和正规教育体系中教师具有重要地位不同。因此,对场馆学习进行的探索也主要围绕以上这两大基本元素展开,其一是展品及展陈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其二是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参观者进行的研究,这被称为“参观者研究(Visitor Studies)”。
一、参观者研究的不同视角与基本范畴
1.参观者研究的各种视角
参观者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市场营销、管理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为其提供了不同的理论支撑与研究视野。比如:社会学视角关注的是参观过程中参观者的人际交互;心理学视角关注的是参观过程中参观者的心理加工过程;教育学视角聚焦的是博物馆参观具有的教育价值与意蕴;市场营销视角追求的是博物馆参观的经济价值的最大化;管理学视角关注的是参观过程中参观者的组织问题的能力;传播学视角探讨的则是参观过程中的传播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化与演进。在不同历史时期,上述不同学科对参观者研究的影响力也不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参观者研究与场馆学习(或博物馆教育)有极为密切的联系与历史渊源。场馆学习领域的知名学者George Hein曾指出:“参观者研究源自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发挥。自发端以来,参观者研究便秉持着各种有关于学习的不同假设,在研究方法上也坚持着各自不同的立场。”因此,总体而言,目前博物馆领域的参观者研究具有鲜明的“学习”导向,通常都是从社会学、心理学及教育学的视角出发,把焦点集中于学习上,把学习作为博物馆参观的一个重要结果。
2.参观者研究的主要资源
从场馆学习的视角来看,参观者研究关注的是基于对参观者数据的分析,发展各种评价方法,对参观者的学习进行有效评估,对展览或展品对于参观者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以及参观者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参观结束后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等进行评估。为达成此目的,参观者研究依赖一系列非常广泛的研究资源,包括:到场观众与非到场观众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及其他数据;参观者的心理及个性的基本简况,如学习风格、态度、语言技能及时间安排等;参观者行为的各种不同模式,如谁到哪里,和谁一起,累不累,有没有再次参观,使用了哪些服务,喜欢何种类型的展品等;对展览讯息进行理解的能力,以及展览对其态度、行为及兴趣的影响等;博物馆内及展览中各种元素(标识、布局、媒体、噪音等)的设计与呈现是如何影响参观者的阅读行为、路径寻找及注意力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需要注意的是,参观者研究是以与参观者有关的数据收集与分析为基础,但并不仅限于此,其最终目标着眼于作为学习者的参观者参观绩效的提升以及场馆学习中环境与展品的改进与完善。
3.参观者研究的基本范畴
Paulette McManus认为,目前参观者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范畴:第一,参观者的人口统计学分析。对参观者进行人口统计学分析是早期参观者研究即参观者调查(Visitor Survey)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整个参观者研究的基础范畴。“早期的参观者研究揭示的是参观者广阔的轮廓,而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的新的参观者研究开始把对参观者的调查视为一种对博物馆的角色与功用进行批判性评价的机会。”现在对参观者的人口统计学分析,不但把潜在的参观者也纳入进来,而且更关注特殊少数族裔,其目的在于对参观者与非参观者进行描述及区分。
第二,对参观者的行为与知识习得的研究。它关注的是参观者对展陈做出的行为反应及行为反应背后的更为深层的认知加工乃至意义建构过程。以参观者对展陈做出的行为反应的研究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关刺激――反应二者之间联结的基本框架,目的在于改进展品的绩效;对参观者知识习得进行的研究则吸收和借鉴了教育研究中课程开发的各种方法,焦点集中于采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并通过经典的前测――后测来判断参观者的知识习得状况。
第三,以参观者为焦点的研究。在参观者的行为与知识习得研究中,研究人员均把展品概念化为远离人的物理实体即实物,对展品的这种客体化或对象化处理方式忽视了参观者作为人的主体性,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动机、兴趣、经验背景、所处社会历史文化境脉,以及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创建展品的人与参观展品的人结合起来,使其在共同的经验背景下展开对话与互动,共同推进基于展品的意义建构过程,就成为参观者研究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从以展品为焦点转向以参观者为焦点,越来越关注参观过程中各种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关注参观者与各种人工制品、参观者与他人之间的交互,便是其对这一挑战的回应。
二、参观者研究的历史演进与方法学创新
1.从参观者调查到行为模式的探索:参观者研究的历史发端与早期形态
参观者研究源于19世纪末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参观者进行的调查,即参观者调查。它构成了今天场馆学习中参观者研究的早期形态之一。当时的参观者调查致力于回答的问题是:“到博物馆来的是什么人?”,主要通过调查来把握参观者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人口统计学信息,比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阶层等;地理分布信息,比如来自何处,住在什么地方,来博物馆是短途还是长途,是国外还是国内等;社会经济状况,比如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就业状态等等;另外还有参观者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这个时期的参观者调查通常都是一种“市场研究”(Market Research),即一种博物馆行业的市场调查。它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定量方法,数据获取的手段主要是调查问卷,辅以结构化与半结构化的访谈,很少用到定性的研究方法,也很少有完全开放性的访谈。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鉴于公共博物馆运动及博物馆教育运动的不成熟,参观者研究一直呈零星分布的状态,各自之间都是孤立进行的。也就是说,此时的参观者研究尚未形成明确且一致的研究主题,也没有形成一个紧密合作的科学共同体,从事参观者研究的主要是博物馆工作人员,而非专业人士。
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公共博物馆的普遍创建以及博物馆教育运动的迅速发展,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观。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在历时十余年的时间里,耶鲁大学的两位实验心理学家Edward Robinson和Arthur Melton在行为主义的历史与时代潮流中,把当时以数学为基础,以定量为特征的心理测量与统计的新兴技术与方法引入到了参观者研究,借助于系统化、以数据为基础的观察方法,完成了一系列在参观者研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明确了影响参观者行为的一系列重要环境变量,进而确立了参观者研究以参观者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变量为核心的基本的研究疆域及相应的研究范式。Edward Robinson和Arthur Melton的研究是博物馆领域内第一个系统化的参观者研究,当时他们关注的兴趣点主要是博物馆环境的物理设计是如何影响参观者行为的,并揭示了影响参观者注意力及行为模式的若干因素,但此时的参观者研究尚未明确以“学习”为焦点,即这一阶段对参观者行为模式的研究并没有把参观作为一种学习来对待,其首要目标也不是为了促进作为学习的参观,而是为展品设计与开发提供反馈。
2.评价导向及参观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参观者研究在专业化道路上不断走向成熟
其后,伴随着博物馆教育实践不断深入,Edward Robinson和Arthur Melton开创的研究模式被不断发扬光大,参观者研究的焦点逐渐开始从对参观者基本信息的调查转向更加注重评价。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教育与心理研究领域内对教育与学习评价的研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前端分析(初期评价)等逐渐走进场馆学习。此时,参观者研究要回答的问题已不再仅限于“到博物馆来的是什么人?”,而是扩展到了“到博物馆来了之后怎么样?”。但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参观者研究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尤其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仍极为明显。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行为主义才逐渐让位于认知主义。理论基础的更新让参观者研究迎来了空前繁荣,大量具有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进入这一领域,推动着参观者研究不断前进,使其逐渐发展成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到20世纪80年代,绝大多数参观者研究已经都是由专门研究人员完成的,仅有极少数研究中有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参与。这与20世纪初叶在参观者调查阶段博物馆工作人员是参观者研究的主力军形成了鲜明对比。
总体而言,在20世纪70年代,参观者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参观者评价开始成为博物馆的一个内部过程。其次,参观者研究的心理学基础也开始从行为主义转换到认知主义。与此同时,在参观者评价方面,原有的去境脉化的评价方式逐渐被突破,Robert Wolf等人提出了一种被称为“自然主义评价”的评价取向,倡导在数据收集上使用质性方法,在基于研究数据对参观者经验进行解读时采用一种整体的取向,把参观者的博物馆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复杂且不可分割与不可简化的对象来看待。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行为主义的范式逐渐被认知主义的范式取代,参观者研究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展品对参观者究竟做了什么,转而致力于寻求参观者对一件展品、一次展览或一次博物馆参观之感知的理解,而且越来越强调其自然主义的境脉与特质,越来越坚持以参观者为导向的研究取向,着重确立人在参观者研究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参观者研究关注的焦点便从早期聚焦于展品转向聚焦于参观者以及参观者与展品之间的交互与传播上;在研究方法上,也逐步摆脱定量方法一统天下的局面,更多质性的研究方法被引入进来,更多开放性的研究开始出现。
3.研究方法学的空前繁荣及学习之研究焦点的确立:参观者研究持续走向繁荣
进入20世纪80年代,鉴于认知取向的日益成熟,参观者研究开始致力于对博物馆环境下参观者的学习与认知发展进行探索。具体来说,这一时期参观者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传播路径上,对能够支持参观者学习的各种情况及条件的描述成为新的兴趣所在,二者结合在一起,导致了形成性评价在参观者研究中迅速增多,其目的在于在展品开发出来之后,塑造其面向参观者的有效传播,以促进参观者有效的认知加工与认知发展。与此同时,各种新的研究方法学取向继续被引入参观者研究,其中最具标志意义的是人种学方法,尤以Judv Diamond及Sherman Rosenfeld等人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的博士论文研究为代表。他们以伯克利的劳伦斯科学会堂为对象,采用人种学方法,揭示了对参观者进行描述性研究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参观者研究已发展成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如认知发展、信息加工、行为主义、人种学等。尤其是1988年“参观者研究协会”的创建,被视为这一领域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因为这意味着专门从事参观者研究的科学共同体已经初具规模。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参观者研究持续扩展,研究队伍更加庞大,研究的课题及采取的方法也日益多样。在理论与方法学层面上,主要体现在由维果斯基开创的社会历史文化理论开始在参观者研究领域内迅速崛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参观者研究新的学习理论基础,社会历史文化取向逐渐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视角,活动理论开始成为参观者研究新的重要解释框架,参观者与实物展品以及参观者与参观者之间的交互成为参观者研究新的关注焦点,叙事研究、会话分析、诠释学等各种新的研究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以谋求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形成对参观者经验更加彻底与全面的理解与认知。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参观者研究已完全而彻底地明确以学习为焦点,而且主要是从非正式学习的视角出发来寻求对参观者经验的理论解释。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为参观者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技术支撑,互联网等手段被用于对参观者进行大规模甚至是超大规模的调查,数据挖掘和大数据等技术被用于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在过去十年间,尽管在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方面还面临着各种挑战,但基于网络的调查已成为一种便利且经济的数据收集方法。
三、参观者研究在方法学上面临的现实挑战及破解之道
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见证了场馆学习中参观者研究的繁荣。但在这一过程中,却涌现出了一些更加具有根本性的难题与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在研究方法的层面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张力以及背后更为深层的哲学观念与研究范式之间的不可调和性,以及教育研究领域内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二者之间龃龉不断一样,长期以来,在场馆学习领域内参观者研究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与挑战。迄今为止,我们可以看到,参观者研究在基本的哲学观念上主要遵从的是以下两种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路向:第一,从经典自然科学之分析还原的思想方法出发,对复杂性进行简化,以定量地鉴别各种因果关系;第二,利用这种复杂性,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形成对参观者及其活动的更加深层的理解。然而,脱胎于经典自然科学,以揭示因果关系为导向的定量研究在社会科学各领域大行其道,无往不胜,但在参观者研究这一领域内却难以扎根。
1.定量的因果研究在参观者研究中难以扎根的原因剖析
早期的参观者研究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心理学,采取定量观察的方法试图把博物馆视为价值无涉的研究实验室,认为有效的研究数据只能来自持客观中立立场的研究人员所进行的观察。然而,以对复杂性进行简化与还原为基础的因果研究在参观者研究领域内面临着巨大挑战。诸如随机临床试验之类的因果研究,在某些圈子里被视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黄金标准”。但在参观者研究中,这种形式却难以真正扎根,主要在于理论和时间两方面的原因。理论方面的原因是我们目前还很难真正科学且有效地鉴别并测度诸如动机、投入水平或学习之类的关键概念,并假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对不同参观者意味着相同的意思;另外,因果研究这种形式的探索需要进行严格意义上的实验室实验,其中涉及对各种变量的精确操控,但参观者研究所处的场景却往往是自然场景,而且在参观者研究中影响参观者行为与心理的变量也非常复杂,由此导致因果研究在参观者研究领域内面临着第二个挑战,即实践方面的挑战:参观者研究都是在自然场景下进行的,通常情况下研究人员并没有能力也没有权力对参观者进行随机分派与安排,随机分配是此类研究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参观者研究的实践中却往往得不到满足。
2.在对复杂性的把握中克服定性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张力
鉴于博物馆参观显著的自然主义性质,参观者研究具有内在的复杂性。John Falk等提出的“学习的境脉化模型”就对这种内在于参观者研究的复杂性进行了强调。其明确指出:参观者置身于四大广阔境脉之中,即物理境脉、个人境脉、社会文化境脉以及时间境脉,每种境脉就其自身而言都是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世界。如何驾驭这种复杂性是参观者研究在方法学层面上面临的最为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参观者研究近年来开始出现了“境脉化转向”,不再从经典自然科学的分析还原的思想方法出发,对复杂性进行简化,以鉴别各种因果关系,而是承认并利用这种复杂性,从多学科视角出发,谋求形成对参观者及其活动的更加深层的理解。伴随着参观者研究越来越植根于自然主义的境脉之中,越来越关注各种不可量化之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作用,各种定性研究开始迅速崛起并蔚为大观,而且参观者研究在哲学立场上逐渐开始以一种以实用主义为导向的实践认识论出发,把定性和定量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使用。比如Roger Miles等人就提出:对场馆学习领域内的参观者研究来说,定性和定量这两个术语更加应该被作为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而不是对数据进行收集的方法。这表明,在承认研究对象具有内在复杂性的前提下,人们试图把定性与定量二者之间的张力转化为对研究对象之复杂性进行驾驭的动力。
3.在研究取向的多元并存与竞合中确立主流的研究范式
不管是早期的参观者调查,还是其后的行为模式,以及再后来的评价研究,均是从人口统计学这一角度出发的,只不过其侧重点不同而已。John Falk曾对此提出了批评,认为从各种人口统计学的特征出发,比如年龄、性别、种族等,把参观者进行各种分类,无助于对参观者达成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为此,他提出未来的参观者研究需要在以下两个关键的方向上进行拓展,而且二者要密切配合、齐头并进、不可偏废:第一,要拓宽我们对博物馆参观所处之境脉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对博物馆参观进行研究的途径;第二,要转变对参观者进行概念化处理的方式,摒弃原来的人口统计学框架,建立新的概念化处理框架。而这两点从本质上讲显然涉及研究方法学的创新、尤其是不同研究取向如何并存、竞争与合作的问题。Ross Loomis曾经指出:在参观者研究领域内存在着各种研究取向并存的局面,从早期的调查研究到其后的市场营销分析,再到晚期的参观者学习以及环境心理学与生态学等新锐的研究取向,均占有一席之地。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Loomis描述的这种情形不仅没有多大改观,甚至还有更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各种新的研究取向有增无减。尽管这些不同的研究取向相互之间在哲学方法论层面上仍争论不断,但在应用层面上却是相似性大于差异性,呈现出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