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生哲学论文8篇

时间:2023-03-25 10:44: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哲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哲学论文

篇1

我是临本1488班xx,这学期我非常荣幸地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但这对我来说,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我继续奋斗的加油点。记得20XX年,我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的家人对我说,"记住: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你必然要好好学习啊!"我把家人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一直提醒本身不忘初心。大学时光里,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过程中慢慢成长蜕变,最终羽化成蝶。初入大学,大家就像一张白纸,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勇敢的追求,塑造本身,完善本身,但是有些东西是要一直坚守的。下面就学习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一、学习是本,需要坚守。

大学和高中的学习是有所区本身的自觉性,自主学习。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学问勤中得",这些名言都是说学习要勤。学习要靠本身努力,本身能办的务必办到,不只等老师教,不是本身,本身要有自觉地学习行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多发挥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但大学里不乏这样的现状:很多同学走着走着,就会舍本逐末,以至于搁置了本身的学习,时间长了,再想去弥补本身漏下的知识,却已经力不从心。大学里的机会繁本身,或者是勤工俭学。我的大一也是这样,我参加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参与过各种实践活动。我还参加了学校组织一些本身的生活费。本身的学习态度。我认为学习是本身的事,是自觉主动的过程,多学一点,本身就丰富一些,当你把学习当成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的时候,你的自觉就不需要外在的条件去激励了,因为它已经是你内在的需要了。当然,学习并不是为了去应付考试,如果只把本身大学四年的追求放在应付期末考试上,这样的本身真的掌握了知识和提升本身的学习能力。学会学知识,学会无师自通,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习能力也是一种本领。

二、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时间决定不了你的学习质量,学习效率才是质量的保障。宋代的朱熹说过:"读书应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慰藉而已,或许是在浪费时间。不外既然付出了学习,就要让它过得有价值,让本身在本身耕耘,大家可能更易接受的"拿来主义",所以我们都渐渐变得浮躁。但这是学习需要克服的心理,必然要让本身静下心来,沉入到学习中去,知识是需要慢慢积累的。有的同学从心底就对学习抱着一种懈怠,躲避的态度,那么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谈,想提高成绩是很困难的,这种心理是可以一点点脱敏的。当你在本身的意识中不停地告诉本身的求知欲,慢慢的你就会从浮躁中脱离出来。在读书求知时,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可交叉阅读内容按照本身的具体情况而定,不但本身设定分数目标,分析本身的按照办法。我制定计划是按照我的课程表来按期回顾之前的内容,同样,温故而知新,以前学过的专业课反复复习,可以促进新知识的理解记忆。最终,知识在大脑里就会形成一个整体系统,梳理清楚,你就觉得学习不是那么困难。计划也不是一成按照具体情况,需要适当调整。最后重要的是坚持去执行诉苦,多一些行动去改变不停地充实自身。青春,不要迷惘过去,不要虚度现在,不要空谈未来。最后,希望学弟学妹们都可以拥有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篇2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大学生;就业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今人们的热门话题,其影响因素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本人因素等多个方面。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分析高等学校各利益相关者在其中所应扮演的角色,探讨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途径。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调查显示,随着高校招生数的增加,近几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紧缩趋势。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吃紧情况更加明显。2008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64 万人,但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2007年,全国495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关注成了不争的事实。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全球性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以及国内国有企业需求不旺。二是由于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势必带来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但是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毕业生就业“冷”、“热”不均。由于各高校的实力相差较大,学校的专业结构、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等原因,重点院校毕业生、学历层次高的毕业生和“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比较抢手,而一般院校、学历层次低以及“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大。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产生于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20 世纪70 年代,利益相关者概念开始在战略规划文献中大量出现。安索夫是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要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 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1984 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在其专著《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中给出了一个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他认为,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也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做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近年来“利益相关者”概念在公共和非营利部门也逐渐流行起来。根据前面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我们可以对高等院校的利益相关者作如下界定:高等院校利益相关者指影响高等院校的发展和目标实现,或者受高等院校发展和目标实现影响的校内外团体和个人。高等院校同时肩负多种使命, 履行多种职能,与国家的强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个体成长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利害关系。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隐含着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虽然和企业发展所遵循的逻辑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公司治理有关利益相关者多元化及其通过一系列内、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的理念。此时,就由原来的以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转变为以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核心,继而维护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一起群策群力,以和谐共赢的新观念为指导,完善制度、改进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

(一)政府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当前,应当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去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积极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消除城乡之间的过大差异,使大学生毕业生觉得在哪里就业都一样,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其次,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协调社会、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这一网络平台的建设,积极培育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再次,通过建立并推行用人信息登记制度,所有需要接收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必须事先到指定的政府部门进行登记,然后由该权威部门把所收集到的需求信息输人信息库,并实现与各地、各高校、各用人单位的统一联网,做到信息公开、资源共享,以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使网上求职择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观念和便捷的就业方式,成为我国大学生择业的重要选择和渠道。

(二)企业

转变用人观念,合理利用人才资源,既能发挥员工所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又能减少由于不合理的选人、用人给企业带来的招聘成本、高薪成本。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合理选择吸收大学毕业生,切忌盲目攀比。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有目的、有计划吸收部分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对提高企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最大的优势在于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学历越高,理论基础越好,经过几年的生产一线的锻炼,安排他们去搞科研、产品开发,或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对提升企业的层次和水平会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品学兼优的应届生,加上他的悟性和变通能力,不见得就一定比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差,也许还更好。

在欧美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成为常态,许多高校都与公司和产业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常常通过一种综合的工程项目,使每个学生把三年里学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技术都综合的应用。事实上,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也早已存在。只是大多数集中在中职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层次采取导师制,研究生可以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也是一种产学研合作。但是在本科教育阶段,每年大概有100 万的工科大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进入真正的产业中去实践。而且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大多数的公司、企业家还没有意识到现在大学正在培养的人,是四年以后要进到公司工作的人。所以企业必须认识到产业和教育必须共同携手合作的时候,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高校

1.强化内部改革。随着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必须主动适应市场,根据自己现有的实力和水平,准确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服务对象,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毕业生就业实力。

2.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许多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大多将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也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高校应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指导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并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大学生

1.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的转变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转变就业观念,一是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及需求状况,不能错失良机。虽然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竞争依然激烈。二是要调整就业期望值,不能好高骛远。近几年,国家连续四年出台重要文件,确立了包括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各个方面的优惠政策,这就传达出一个信息,这些政策的出台,就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因此,大的就业方向除了行业就业外,到国家倡导的到基层及西部地区就业是今后就业的方向。三是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一次就业定终身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合理流动,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流动。

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大学生们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受到欢迎,而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大学生不但要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重视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瞿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7):24-26.

[2]李向晟,杨建群.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应对与策略[J].决策参考,2006,(9):11-13.

[3]蒲建萍.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8):17-18.

[4] Freeman,R. E. Strategic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 Pitman,1984:145-146.

篇3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174-02

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当今人们的热门话题,其影响因素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本人因素等多个方面。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分析高等学校各利益相关者在其中所应扮演的角色,探讨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途径。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

调查显示,随着高校招生数的增加,近几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紧缩趋势。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吃紧情况更加明显。2008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64 万人,但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2007年,全国495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关注成了不争的事实。其主要原因:一是受全球性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以及国内国有企业需求不旺。二是由于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势必带来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但是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毕业生就业“冷”、“热”不均。由于各高校的实力相差较大,学校的专业结构、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矛盾等原因,重点院校毕业生、学历层次高的毕业生和“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比较抢手,而一般院校、学历层次低以及“冷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大。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产生于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20 世纪70 年代,利益相关者概念开始在战略规划文献中大量出现。安索夫是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要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 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1984 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在其专著《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中给出了一个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定义。他认为,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司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公司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这个定义不仅将影响企业目标的个人和群体也视为利益相关者,同时还将受企业目标实现过程中所采取的行动影响的个人和群体看做利益相关者,正式将当地社区、政府部门、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实体纳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研究范畴,大大扩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

近年来“利益相关者”概念在公共和非营利部门也逐渐流行起来。根据前面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我们可以对高等院校的利益相关者作如下界定:高等院校利益相关者指影响高等院校的发展和目标实现,或者受高等院校发展和目标实现影响的校内外团体和个人。高等院校同时肩负多种使命, 履行多种职能,与国家的强盛、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个体成长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利害关系。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隐含着许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虽然和企业发展所遵循的逻辑不同,但是我们可以借鉴公司治理有关利益相关者多元化及其通过一系列内、外部机制来实施共同治理的理念。此时,就由原来的以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转变为以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核心,继而维护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一起群策群力,以和谐共赢的新观念为指导,完善制度、改进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

(一)政府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当前,应当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去解决这个矛盾。首先,要积极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消除城乡之间的过大差异,使大学生毕业生觉得在哪里就业都一样,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其次,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协调社会、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这一网络平台的建设,积极培育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再次,通过建立并推行用人信息登记制度,所有需要接收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必须事先到指定的政府部门进行登记,然后由该权威部门把所收集到的需求信息输人信息库,并实现与各地、各高校、各用人单位的统一联网,做到信息公开、资源共享,以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使网上求职择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就业观念和便捷的就业方式,成为我国大学生择业的重要选择和渠道。

(二)企业

转变用人观念,合理利用人才资源,既能发挥员工所长,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又能减少由于不合理的选人、用人给企业带来的招聘成本、高薪成本。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合理选择吸收大学毕业生,切忌盲目攀比。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有目的、有计划吸收部分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对提高企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最大的优势在于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学历越高,理论基础越好,经过几年的生产一线的锻炼,安排他们去搞科研、产品开发,或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对提升企业的层次和水平会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品学兼优的应届生,加上他的悟性和变通能力,不见得就一定比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差,也许还更好。

在欧美产学研合作教育已经成为常态,许多高校都与公司和产业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常常通过一种综合的工程项目,使每个学生把三年里学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技术都综合的应用。事实上,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也早已存在。只是大多数集中在中职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层次采取导师制,研究生可以参与导师的科研活动,也是一种产学研合作。但是在本科教育阶段,每年大概有100 万的工科大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进入真正的产业中去实践。而且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大多数的公司、企业家还没有意识到现在大学正在培养的人,是四年以后要进到公司工作的人。所以企业必须认识到产业和教育必须共同携手合作的时候,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高校

1.强化内部改革。随着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必须主动适应市场,根据自己现有的实力和水平,准确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服务对象,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增强毕业生就业实力。

2.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许多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大多将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也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高校应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指导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并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大学生

1.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的转变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基础。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转变就业观念,一是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及需求状况,不能错失良机。虽然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竞争依然激烈。二是要调整就业期望值,不能好高骛远。近几年,国家连续四年出台重要文件,确立了包括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各个方面的优惠政策,这就传达出一个信息,这些政策的出台,就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因此,大的就业方向除了行业就业外,到国家倡导的到基层及西部地区就业是今后就业的方向。三是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一次就业定终身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现代社会为人们提供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是合理流动,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流动。

2.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大学生们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受到欢迎,而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大学生不但要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重视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瞿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7):24-26.

[2]李向晟,杨建群.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应对与策略[J].决策参考,2006,(9):11-13.

[3]蒲建萍.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8):17-18.

篇4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当自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也从当年一个从山里走出的懵懂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青年,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首先,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当然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农民,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经济学第二专业的学习。当然,一个农民家庭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华中科技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智的哲学老师讲授哲学。后来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时冲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哲学系,离开了亲爱的哲学系的老师和同学们。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现在回想起在哲学班的日子,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哲学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大一下学期,我转专业来到了一个新集体,开始了新的专业。虽然老师和同学都是新的,专业是新的,但我仍然感受到了那种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和融洽!这对我融入新环境,对新专业产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公管院的老师更是让我难忘,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篇论文构思和写作过程,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国华教授,对我论文的完成更是功不可没,王老师每次给我的疑问给予细心的解答并给出写作建议,对我的论文进行细心的修改,使得我的论文结构一步一步的完善,内容日趋丰满。没有王老师的细心指导,这篇论文是不可能完成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水平还非常的欠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篇5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当自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也从当年一个从山里走出的懵懂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青年,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首先,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当然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农民,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经济学第二专业的学习。当然,一个农民家庭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华中科技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智的哲学老师讲授哲学。后来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时冲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哲学系,离开了亲爱的哲学系的老师和同学们。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现在回想起在哲学班的日子,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哲学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大一下学期,我转专业来到了一个新集体,开始了新的专业。虽然老师和同学都是新的,专业是新的,但我仍然感受到了那种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和融洽!这对我融入新环境,对新专业产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公管院的老师更是让我难忘,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篇论文构思和写作过程,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国华教授,对我论文的完成更是功不可没,王老师每次给我的疑问给予细心的解答并给出写作建议,对我的论文进行细心的修改,使得我的论文结构一步一步的完善,内容日趋丰满。没有王老师的细心指导,这篇论文是不可能完成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水平还非常的欠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篇6

弹指一挥间,大学四年已经接近了尾声。当自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完成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自己也从当年一个从山里走出的懵懂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青年,回想自己的十几年的求学生涯,虽然只是一个本科毕业,但也实属不容易。首先,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这当然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都是农民,没有他们的勤勤恳恳和细心安排,我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我的大学生活。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我也不可能完成我经济学第二专业的学习。当然,一个农民家庭要同时供两个大学生上学,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接济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要感谢那些在我求学时对我经济和精神上帮助的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们,我的生活因你们而精彩和充实。

华中科技大学,这里严谨的学风、优美的校园环境使我大学四年过的很充实和愉快。我第一学期是在哲学系度过的。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有幸和许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听睿智的哲学老师讲授哲学。后来由于一些本可抗拒但一时冲动的原因,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哲学系,离开了亲爱的哲学系的老师和同学们。虽然只有短短的半年时光,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对我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这些有用的东西一直对我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我相信,这些东西将伴随我走完整个人生的道路。现在回想起在哲学班的日子,还是那么的温馨和惬意,我不能不感谢当时哲学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跟你们在一起学习、生活,那真是其乐融融,妙不可言!

大一下学期,我转专业来到了一个新集体,开始了新的专业。虽然老师和同学都是新的,专业是新的,但我仍然感受到了那种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和融洽!这对我融入新环境,对新专业产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公管院的老师更是让我难忘,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这篇论文构思和写作过程,我的论文指导老师王国华教授,对我论文的完成更是功不可没,王老师每次给我的疑问给予细心的解答并给出写作建议,对我的论文进行细心的修改,使得我的论文结构一步一步的完善,内容日趋丰满。没有王老师的细心指导,这篇论文是不可能完成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水平还非常的欠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篇7

[关键词]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模式

由于地方院校实践教学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地方院校如何构建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怎样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一、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而实现的。

1.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1)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课程教学中,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内容划分为3大模块:①基础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学生必须掌握的本课程最基本的内容;②选择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与要求,由任课教师自主选择组织教学,以突出不同专业的特点,增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现实性和研讨性;③动态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介绍各种实际应用案例,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

(2)实验技能培训课。这部分内容涵盖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原理,基本试剂、基本实验仪器的性能及其操作规范。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专业论文写作课。这部分内容涵盖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的含义和类别、特点和作用、结构和写法例文与评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写作特点与基本要求、一般格式、例文与评析;毕业论文含义和类别、特点和功用、选题、写作步骤、通用格式、例文评析。目的是训练学生论文或课程论文写作能力。

(4)创造学课程。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创造、创造的一般规律、创造者、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创造的方法等。目的是训练学生眼力,培养创新能力。

(5)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课。这部分内容涵盖科学研究的体系与特点;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科技计划管理;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与开题;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文与著作及研究报告的写作、项目申报能力。

2.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1)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2)自主性实验。自主性实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性原则,根据专业学科发展动态,结合学院科研成果,及时更新部分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科研能力、训练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

(3)实习。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感性认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5)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综合性独立作业,根据专业培养的目标,选择某一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撰写出用以表现科研成果和阐述学术观点的文章。

(6)科研项目。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提出科研课题,也可由教师布置科研题目,介绍本课题研究思路,学生自己独立观察、查找资料、最终写出研究报告。目的是培养学生科研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科研技能。

二、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少数几门课程所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所有课程都应当为之做出贡献;也不是单纯地靠加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环节就能够完成的任务,而是要科学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研究和设计。

1.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采取一讲、二讲、三带、四导模式

所谓“一讲”是指老师把专业课知识传授给学生,“二讲”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再进行反馈,“三带”是指接受知识快的学生带动指接受知识慢的学生,“四导”是指老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开导学生,这种模式主要侧重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2.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

如一年级上实验技能培训课;二年级上专业论文写作课;三年级上创造学课;四年级上科学研究方法论课。

3.创建一个以技能训练为基础、以研究性实验为核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方案。技能实验为必做实验;综合实验采取必做与选做并行的方式;研究性实验采取自主选题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从学科的单一性向多科性发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丰富校企合作模式

一是开展行业、地方和学校全方位的密切合作,成立三方合作办公室;二是建立联合机构,加强长期合作;三是签订合作协议,逐步深化合作,主要模式是与企业签订“长期全面合作协议”。

5.将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本科生指导小组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论文开题阶段,围绕科研项目让学生提出创新性课题和实施方案;在科研实施阶段,进行具体科研方法和创新方法的教育训练;在论文的撰写阶段,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主要期刊论文、毕业论文等的撰写格式、方法和技巧。

6.师生科研一体化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主要采取两种模式:阵地模式和载体模式。“阵地模式”就是通过边生产、边教学、边科研,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生产生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载体模式”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将采集到的生产或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案例作为载体,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讨论这一过程,学生思维豁然开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参考文献:

[1]李锦春.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4).

篇8

参考文献:

[1]陈明乐.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价值思考与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

[2]许军民.浅谈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2.

[3]禹勇.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

[4]朱忠祥,童政权.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南京工业大学学生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0,(3).

[5]刘芳丽.大学生安全意识及防范技能的现状调查和对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6]汤继承.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6.

[7]皮祖训,刘何清,朱国梅.影响大学生安全因素评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8]郭亚芳.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量探讨[J].科技信息,2013(22).

[9]程海梅,陈思源.高校安全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

[10]胡如朝.论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

[11]丁淑敏.关于高等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12]薛立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参考文献:

[1]王世鹏,甘新东安全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J].河北教育,2006(4):24

[2]宋洋,王雪松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155-161

[3][21]李开勇,冯维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5):86-87

[4]陶海寄宿学生安全教育探析[J].新西部,2014(14):122

[5][17]欧文姬应试教育归因下学校安全教育的异化[J].小学德育,2010(6):9-11

[6]蔡之青,陶渊博,徐培全安全教育三维设计的基本架构[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7):107

[7]刘畅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8][13][14]孙盼想江西省潘阳县S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D].江西:江西師范大学,2012

[9]曹海永莫让制度管理成为安全教育的软肋[J].教学与管理,2010(5):6-7

[10]王霞学校安全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J].教育与教学究,2010(11):19-21

参考文献

[1]2016两会聚焦教育热点话题[EB/OL].http://gaokao.xdf.cn/201603/10433032.html,2016-03-11,新东方网.

[2]陈贵兵.完善教育渠道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成效[J].北京教育(高教),2012(10):64-65.

[3]李丹,程燕.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72-73.

[4]周水平,万江红,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8-150.

[5]耿一波.实施体验式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江苏教育研究,2013(11):49-51.

[6]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143-14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