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12: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广播电视大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招生网站;网站建设;广播电视大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知识更新速度快,加剧人们对终身教育的需求力度。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力量。但是面对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新的形势和环境,电大办学面临着很多问题,同时也迎来了转型成为开放大学的最佳机遇。为了更好的实现转型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增加学校的招生宣传力度,不断改善和提高生源质量,构建一个好的招生网站就显得尤为重要。
1.对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网站设计理念的思考
1.1招生网站对于广播电视大学的意义。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前身的国家开放大学于2012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意味着广播电视大学在转型道路上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如何在各种媒介载体上加大宣传力度来扩大招生规模,是当前摆在电大人面前的现实问题。从广播电视大学历年招生经验来看,传统招生宣传方式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报纸媒介适用人群减小,广播电视费用高,人际传播媒介主观色彩过浓,传单、招贴传播专业性较差等。这就使得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更适应现代社会的招生宣传方式——网络化招生[1]。
1.2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网站的需求分析。招生网站功能的核心,是提供学校招生信息资源的共享,全面宣传、展示学校招生政策和文件等,搭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一个好的招生网站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招生信息展示系统。其次,要展示网站设计的整体优势,在设计上应该注重以下七点:
1.2.1良好的用户体验,增加访问者对网站的好感,提高访问者对学校的认可度。
1.2.2适当的信息量,包括丰富的栏目设置和重点突出的语言设计。
1.2.3适当的信息传递形式,应以文字、图片为主,视频为辅。
1.2.4及时更新网站,注重招生信息的实效性。
1.2.5选择适当的网站风格,要兼顾学校的整体定位和网络建设的整体需要。
1.2.6招生网站的功能要同步增加。例如,网上预约报名、在线咨询等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
1.2.7利用搜索引擎做好网络推广[2]。
2.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网站实践
2.1设计思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需要一个具有以宣传为主的多功能信息管理的招生网站,要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并结合数据库的数据管理功能,快捷准确地管理和招生信息,提升浏览者的用户体验,使招生宣传事半功倍。
2.2页面布局。要实现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网站整体功能模块,需要分成多个子模块来实现。
2.2.1首页。首页作为整个学校招生网的入口,要代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的形象,还要作为网站下各栏目的导航页面。整个页面采用上、中、下结构,上为学校LOGO和子栏目导航链接,中左为焦点图片和资料下载,中右以标题形式展现最新通知公告和招生动态,下为友情链接和版权信息。
2.2.2文章列表页。文章列表页采用上中下结构,上与首页头部相呼应,即学校LOGO和子栏目导航链接,中左为栏目二级导航链接,中右上边缘为所在位置,中右下为文章列表展示区,下为版权信息。
2.2.3文章内容页。文章内容页采用上中下结构,上与首页和文章列表页头部相呼应,即学校LOGO和子栏目导航链接,中为文章内容展示区,下为版权信息。
2.3开发流程。在招生网站设计制作过程中,随时保持与学校招生办公室的密切联系,同心协力完成招生网站的开发工作。
2.4维护更新。除了搭建合理的网页框架、添加丰富的内容外,招生网站若要长期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还必须及时更新。为此,设定专人负责维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3结语
目前,重庆电大招生网站[3]已完成测试和部署,并已全面上线运行。网站运行稳定、功能齐备,快速获得了用户的认可。在网站制作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网站是招生工作的真实写照,网站的设计和维护是需要花大力气投入的一项系统工程。设计者只有在全面了解招生需求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招生网站作品。
作者:王玉涵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单一,水平不高,即使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也参差不齐,为提高全社会成员工作技能水平,急需通过社区教育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国家创立广播电视大学的目的就是为大众职业教育开创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已有和潜在的劳动者提供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因此,广播电视大学利用自身原有的师资、设备、技术条件可以很便捷地开展社区教育。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社区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与标准,依托电大以社区教育教学点为基础的分级社区教育网络,能够满足全民学习的社区教育平台已初步建立起来。1.各地利用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情况。2006年,由中央电大联合国内知名高校,以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为载体,在天津市欣苑小区建成了全国首个社区学习示范中心,为现代远程教育进入社区拉开了序幕。浙江省台州市于2004年9月成立了台州社区大学,该市下辖9个县(市、区)全部建立社区学院,50多个乡镇(街道)建立了社区学校,还建立了一批村居社区教学班,结合当地社会发展及经济需要,开设各类培训班,讲授各种实用知识,初步形成了一个集职业学校、成教学院和电大在内的,范围涵盖城乡及企事业单位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成都市各区的社区大学隶属于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和所在地的区政府,他们不仅开设社区教育培训活动,还通过学习卡制度和课程超市等形式给学员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作为首批通过评估的电大之一,评估组专家对成都电大青羊社区教育学院的办学模式、网络建设、教学管理、服务等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2013年,郑州社区大学成立,与郑州广播电视大学实施一体化办学。2.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所采取的措施。(1)依靠政府力量完善社区教育社会保障机制。建立以电大系统为支撑的社区教育格局,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和统筹安排的社会保障机制。创建学习型社区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由政府统筹领导,采取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保证社区教育经费的落实,以电大为主体规划社区教育活动项目,推动社区教育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基层角落。(2)加大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电大开展的社区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现代远程社区教育,在充分利用电大现有技术设备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改善升级电大数字化设备,使之满足开展数字化社区需要,构建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网上网下一体化客户服务体系。为社区配备数字化学习平台接入的计算机宽带网络、计算机多媒体阅览室,方便居民在社区就能参与各种教育学习活动。(3)完善社区教育网络。依托电大成立社区教育中心,以建设示范性窗口试点项目的探索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形成社区教育工作新局面。利用电大已有的教育资源,使电大成为当地社区教育的资源中心,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上大学、足不出户接受自己所需的各项培训。(4)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利用电大多年来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经验,以集数字化、多媒体、开放性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注入社区教育的实际活动中,帮助社区培训掌握相关操作技术的工作人员,为社区配备相关接收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社区教育展示出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优势。
二、电大参与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电大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具有很多优势,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看,由于社区教育在我国本就是个新生事物,其自身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与社区教育在从属关系、合作模式、相关政策等方面还没有统一与明确的说明,这就阻碍了广播电视大学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具体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针对社区教育的立法不够。我国社区教育开展较晚,各地对社区教育的理解还不统一,各地方政府对于社区教育的支持力度也不一致,急需从立法上加以规范和保障,使开展社区教育有法可依。电大参与社区教育,主要以在电大成立的社区学院为主体,虽具有法人资格,但不能解决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问题。学员持社区大学颁发的证书,在社会上及相关部门内部还得不到承认,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反观国外,社区教育开展较为普及、成效较为显著的国家,其相关立法都是较为完善的,正是这些法律为当地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最有效的支持。2.缺乏理论引导。由于缺乏理论引导,各级政府、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甚至一些电大的教职工对社区教育的积极意义还不能完全理解;各地对社区教育的开展缺乏统一部署与考虑,对社区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各地开展社区教育的模式各不相同,效率不高。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基础差异较大,短时间内很难制定出一套适应各地条件的发展社区教育的理论,因此,需要各地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摸索,找到适应本地发展社区教育的模式,从中总结出经验并加以推广,进而形成一定的理论,最终汇集成符合较普遍条件的理论。3.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冲突。很多基层电大没有足够的财政拨款,需要自行创收解决生存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电大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而社区教育的根本在于受教育的人得到收益,是一个公益性事业,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因此,电大作为一个创收单位过多顾及经济利益与社区教育作为公益事业保障社会效益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影响了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积极性。4.管理体制亟待完善。我国电大参与社区教育的工作刚开始不久,各方面的经验还很少,相关人员的素质还不够高,各种制度还不齐全,相应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模式还不明确,电大参与社区教育还需要政府相关单位提供协助,效率往往不高。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依靠完善的管理体制加以引导,完善的体制能够解决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所需的资金、资源与政策困难。5.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经费不足、师资有限。据了解,全国虽已有不少市级、县级电大正在逐步开展社区教育工作,但有政府社区教育专项经费支持的只有少部分。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社区教育的经费多由政府拨付,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政府财政经费的审批及到位往往不及时,这就造成需要电大预先垫付资金来开展工作,而基层电大自身的运行经费通常本就紧张,很难拿出大笔资金,这势必影响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以及最终的成效。另一方面,各基层电大的师资力量原本就受到编制的限制而人数较少,且还要承担日常教学任务,因此实际能参与开展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是不能满足社区教育需要的。6.现有的社区教育工作模式较为简单。常见的有组织的社区教育工作包括两种方式:(1)以项目为核心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详细的对策。这种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也便于推广,但前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组织编写教材,对教师进行培训。推广过程中不能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调整。(2)通过社区居民常见的活动方式,将社区教育需要的内容融入活动中去,便于参加,也容易吸引大多数居民自发前来,活动本身的针对性较强,但考虑到在都市生活的居民工作节奏快,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参与活动,其最终适宜的人群也在逐渐缩减。
三、促进电大参与社区教育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文化认同;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11—0029—03
文化的定义很多,其中最广泛的表述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或人类生活方式的总和。本文在认同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认为,学校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学校内,经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以学校教师、学生、职工为主体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精神气候与氛围。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大学,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学生,大都市上海“每80个上海市民中就有一个电大毕业生,每8名在读大学生中就有一名电大学生”。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有人认为,广播电视大学文化没有自己文化特色,因而没有文化。笔者认同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特质不突出,但是没有特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没有特色只是一个文化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广播电视大学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不强。本文现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化认同是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任何一所大学都非常注重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对于我国广播电视大学而言,文化认同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学校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种,只有那些体现在师生员工身上,绝大多数师生员工认同、遵守并信任的文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学者认为,组织到底提倡何种文化或价值观,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员工对文化是否认同。师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学校文化建设的尺度。
1.文化认同可以增强师生的凝聚力
社会群体中不同的成员都是独特的行动者,他们基于自己的需要、根据对情景的判断和理解采取行动。一般情况下,普通高校大学师生对本校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尤其在我国当下“单位人”未能完成向“社会人”过渡的情况下,广大师生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能够与学校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就是凝聚力。
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和普通高校的学生不同,他们都是成人,有着学校、家庭和单位三个行动空间,每个人的学习目标不同,获取知识的先后也不一致。学员的特点是比较“散”。文化是他们之间沟通的中介,如果他们能够共享广播电视大学文化,那么他们就能够有效的沟通,消除隔阂,促成合作。同时,作为一种心灵的黏合剂,它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身文化的周围,使师生员工对广播电视大学产生一种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巨大凝聚力,使广播电视大学不仅仅是现在的或过去的学习场所,更是自己的心灵家园。
2.文化认同可以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
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大学文化的形成和确立,就意味着大学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被广大师生认可和被遵从,这也意味着大学秩序的形成。而且只要大学文化在起作用,那么由大学文化所确立的社会秩序就会被维持下去。
广播电视大学的校规校纪即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学校在长期的文化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约束力,前者是带有强制性的正式行为规范,后者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两者都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就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另一方面,规章制度无论多么完善,都不可能明确到每个教师、学生的每个具体的行为。尤其是有了工作的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即使开除学籍,他的成本很低,而全校师生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约定俗成的文化的约束力就能有效地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通过校园文化在学生心灵深处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营造出一种大家共同推崇和遵守的、高雅文明的精神文化氛围。
3.文化认同可以形成得以传承的学校品牌
现代符号学认为,能指和所指不可分割,能指对所指具有唤起性,特定的能指和所指构成特定的意指关系,这种意指关系一旦建立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当特定符号的产品通过广告、公关等扩散给消费者,消费者也就在品牌符号信号的认知与品牌产品消费体验中接受了该符号的产品,而且连同符号本身——“品牌”。
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塑造着大学的形象。良好的大学形象是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大学成功办学和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标志。学校形象除对本校产生影响外,还会对本地区乃至社会各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显示出广播电视大学文化的巨大辐射作用。这种作用从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传,即下一代也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么,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就有了传续功能。
二、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文化认同感不强
与国内底蕴丰厚的大学相比,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历史积淀不厚,底蕴不深,表象是广播电视大学历史文化感不厚重,无法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大学独有的特色,但根本的问题还是广播电视大学广大师生的文化认同感不强。
1.先天的“补课”功能,阻碍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广播电视大学从规模看任何一个普通高校都无法相比。但由于广播电视大学诞生于高校资源稀缺、大批未能人大学的成人急需“补课”拿文凭和当时先进的传播工具这三个条件。那时的红火有它的特殊性,可以理解为计划经济的 遗产。而当下这三个条件都将减弱或消失。这就使得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自信不足,从而阻碍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2.对普通高校的文化克隆,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认同是一种意向性反应。如果一个人置身于某个文化情境中,不与异文化接触,可能谈不上有认同的需要或冲动,认同发生在不同的文化接触、碰撞和相互比较的场域中,是个体(群体)面对另一种异于自身存在的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持自我同一性的反应。
广播电视大学由于历史文化不厚重,在羡慕一些名校的同时,开始克隆这些名校的文化,这样在短期也许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人云亦云,跟在知名大学的后面,邯郸学步,最终丧失了自我,等于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因为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化,不仅要有高校的特点,更多的还要有自己独特的载体和个性。这种个性正是广播电视大学文化区别其他大学文化的地方。如果这种特质逐渐消失,广播电视大学文化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
3.浓厚的行政色彩,遮蔽了师生的文化认同
由于广播电视大学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下,缺少普通高校应该具有的文化元素,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文化行为中,教学与科研的中心地位未能真正的确立,行政权力高于学术权力。从广播电视大学内部机构设置可以看出,省市广播电视大学根本就没有按照学科专业设置内部机构,而是按照行政事务设立机构。加之广播电视大学作为育人的主要参与者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学任务普遍过重,而且游离于教学和管理之间,大部分教授、副教授都是校长、处长、科长。学生也不像普通高校学生那样认可自己的教师,更多地把广播电视大学当成行政单位,这种行政化,遮蔽了广播电视大学师生的文化认同。
三、广播电视大学增强文化认同感的路径
面对广播电视大学当下文化建设的状况,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存在的差距,因为大学文化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淀。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妄自菲薄,必须立足于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有意识地挖掘、培育和张扬,更要生成、凸现和彰显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具有操作性的路径进入:
1.“一朝注册,终身学习”,生成广播电视大学“发了毕业证,可以不毕业”的学习文化
广播电视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学校,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办学理念命名的一所大学。保罗·朗格朗认为,在当今变化的社会,人们不可能获得一种知识或技能就享用终生,教育的意义不再是获得知识,而在于促进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终身教育思想被认为是“知识社会的根本原理”,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的主导理念。开放的学习,必将成为公民终身学习、不断提升的主要学习形式。而承担终身学习的载体非广播电视大学莫属。因此,广播电视大学要底气十足地大力宣传这张文化品牌,宣传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特色,不仅让学习者认同,更要让教育界的其他系统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了解广播电视大学,认同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方式、办学理念。
操作上,可以采取“一朝注册,终身学习”的办法,使学员终身在广播电视大学内,这就是广播电视大学的比较优势。完全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计算机网络、卫星通讯及多媒体技术构筑虚拟的、健康、向上的文化交流空间,不仅使文化传播更为开放和便捷,也更有利于人的认知能力、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全面提升。同时,广播电视大学可以广泛开展“发了毕业证,可以不毕业”的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从而生成广播电视大学新的学习文化。
2.“一代名师,皆教电大”,凸显广播电视大学“请全国名师,上电大讲堂”的包容文化
一所大学,表面看,在硬件,在生源。但其核心在于教师,在于大师。一个大师,就是一所大学的文化符号。前清华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大家都熟知的。
广播电视大学没有围墙,高楼更少,校内短期不可能产生大师,普通大学之间,大师面临选择,而广播电视大学有包容的能力,其开放性决定了它可以聘请全国的大师。因为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不仅仅是学习硬件的开放,更重要的是学习软件的开放。完全可以在教师和教材上博采全国之长,聘请全国高等院校每一学科的优秀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各方面专家,由他们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和教材主编,形成“一代名师,皆教电大”的氛围,从而凸显广播电视大学“请全国名师,上电大讲堂”的包容文化。
3.“亦生亦师,互教互学”,彰显“面向社会,学用结合”的实用文化
前面所述,由于广播电视大学克隆普通高校的文化,放弃了师生的文化认同,广播电视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大学。纽曼认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学习和掌握知识,而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或理智”,笔者认同这一说法,但这是普通大学的观念。
广播电视大学教职员工几乎都是由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开始就打下了普通大学的文化烙印,使得教学与实践严重脱离。因此,广播电视大学教师除了聘请名师外,要有意识地从广播电视大学学员中选择事业、学术有成就的优秀学员担任教师。“亦生亦师,互教互学”,彰显“面向社会,学用结合”的实用文化。这样一方面,与实际相结合紧密,另一方面,增强学员对广播电视大学的认可度,长期坚持,必将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并成为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徐敏.一所成人开放大学的“大爱”[N].解放日报,2010-05-22.
[2](关)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国际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M].周南照,陈树清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通过开放和远程教育领域的合作推动亚洲发展”。大会主题下设“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远程教育的理论与教学模式”、“远程教育评价与质量保证”、“远程教育交互和传输的技术创新”、“远程教育的当地文化与课程的适应性”、“远程教育的管理和政策发展”六个分主题。大会通过主题发言、平行会议与各种形式的讨论,充分展现了亚洲开放大学在远程教育领域中的新探索与新实践,为远程教育的未来走向提供了新的思考与视角。
会上,决策者们针对会议主题分别阐述了他们的观点。马来西亚副总理Tun Abdul Razak在发给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实现亚洲地区远程教育合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次会议将使与会者有机会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开放远程教育在马来西亚虽然刚刚起步,但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使马来西亚人享有教育的梦想成为现实。对此,马来西亚开放大学将发挥重要作用。马来西亚教育部部长Mohamed在致辞中讲到,会议的主题设想了亚洲远程教育机构间的合作,这一设想一定能够实现,为亚洲地区的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马来西亚开放大学校长Anuwar Ali教授在随后的讲话中回顾了马来西亚开放大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他希望通过这次盛会能进一步提高马来西亚开放大学的教学、政策制定和学习服务能力,以吸引更多的各行各业的学习者,不辱其大学的校训:“全民大学”。最后,亚洲开发大学协会主席、中央电大校长葛道凯教授在致辞中说,本届年会的主题将激励并引领着我们共同努力,携手促进本地区和地区以外远程教育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紧迫性,那就是要不断更新观念、提高竞争力,使我们的教育更加灵活可信,更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他强调,我们必须全面提升教育机构的能力,鼓励开放大学间的全方位合作,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构建一个汇集智慧的新亚洲,以应对世界竞争与合作的明天。
会议还邀请了著名的专家做大会主题发言。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L)主席和首席执行官John Daniel爵士作了题为“开放远程教育中的成功混合:公有/私有间的合作、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结合、免费内容和版权内容及媒体的混合”的主题报告,阐述了开放远程教育正在和即将通过混合取得成功。在谈及公私合作时,他认为公私合作的伙伴关系可以降低成本,在世界范围内实现大众教育。并以马来西亚开放大学、瓦瓦山开放大学和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银行创建的惠特尼国际大学系统作为成功的案例,分析了公立与私立相结合的美好前景。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方面,他提出,教育必须依赖人力资本(个体的发展)和社会资本(创建信任和合作网),使社团或社区通过合作的方式一起工作。对于内容问题,他认为免费内容的运动虽然大有希望,但有些资源受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必要的,现实世界的机构必须学会与其它机构进行资源交换来发挥教材的优势。并提出开放远程教育机构应加强合作,实现内容的共享、学习的共享和教学的共享。谈到媒体在开放远程教育中的应用时,Daniel先生认为,根本没有一种神奇的教学媒体可以解决教育问题,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只有多种媒体的混合才是享受教育、成功学习的关键。
印尼开放大学校长Atwi Suparman教授发表了题为“远程教育中观念和执行的冲突:寻求未来合作的新思想”的主题演讲,讨论了远程教育合作中可能出现的紧张关系,探讨了通过合作加强远程教育的前景,详细说明了各机构间如何在学习支持服务、技术应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管理和政策制定方面进行合作。并以印度尼西亚特布卡大学为例,介绍了该大学在合作实践中值得学习的经验教训。最后他对合作的效益、合作中应考虑的因素和建立有效合作进行了总结。
香港公开大学校长梁智仁教授在主题演讲“亚洲开放大学典型特征的更新”中,对亚洲各开放大学的特征作了系统的分析。他指出,虽然开放大学的学生数目急剧增长,但在许多国家高等教育仍被传统大学所支配,一些国家甚至将开放大学归为二等学校,其毕业生不被认可。他希望他的分析能唤起教育机构或其它部门决策者对远程教育的关注。
中国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前任校长邵南教授在题为“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地化: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的对策”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必然趋势,而经济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建议亚洲的开放大学应把握机遇,积极做好开放远程教育本地化,以应对区域化和全球化的挑战。
在六个专题下的平行会议中,有近百篇论文在分会场进行了交流。国际专家评审团对与会论文进行了评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常凤艳、殷双绪、张凤龙、刘黛琳的论文“建立远程教育质量的反馈收集机制: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的案例研究”获得金奖。上海广播电视大学吴兵和马来西亚瓦瓦山开放大学Teoh Ai Ping的论文“上海广播电视大学与瓦瓦山开放大学学习管理系统中学习者交互的比较分析:国家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杨孝堂的论文“开放与远程教育中网络学习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获得银奖。
中国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引起了亚洲各个地区远程教育院校的广泛关注,在本届年会将AAOU2007卓越成就奖授予了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前任校长张尧学教授。
中央农广校提交的两篇论文“基于卫星技术的中国农业现代远程教育新模式”(刘永泉、王伯文、王静)和“远程教育手段在农民教育和培训中的应用”(刘永泉、于海霞)分别在平行会议上作了交流发言。
开放远程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亚洲的开放远程教育机构间应加强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网络中心 王伯文
第一条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宏观管理,保证教育质量,促进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广播电视大学是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地方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教学管理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
第三条广播电视大学应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为办学的指导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
第四条广播电视大学应加强同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协作。
第二章性质与任务
第五条广播电视大学是采用广播、电视、印刷和视听教材等媒体进行远距离教学的开放性高等学校,是在教学上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距离教育系统。
第六条广播电视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举办以高等专科为主的学历教育,同时,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社会各界的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提供教学服务。
第三章设置原则
第七条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工作站,应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办学条件的可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处理好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同发展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讲求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设置。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设置。
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含地级市,下同)可根据在籍学生人数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分校。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所属市,可根据办学任务及在籍学生人数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分校或工作站。
县(含县级市,下同)和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根据在籍学生人数及其他类成人教育的需要,统筹设立相应的工作站。
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及工作站,根据教学管理的需要组建教学班。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可举办实验性直属教学班。
第八条广播电视大学设置专业和课程,应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符合通用性强、适应面广、学员视听率高的原则。
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专业,可分别由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及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分校设置。
广播电视大学可按以上原则接受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委托设置专业和课程。
第九条广播电视大学可根据人才需求附设中专部。
中专部的专业或课程,可分别由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及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分校设置。
第四章设置标准
第十条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应当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达到大学本科毕业文化水平,熟悉远距离教育规律的专职校长和副校长。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教学管理人员和专职或兼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
设置工作站,应当配备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达到大学专科毕业以上文化水平的专职负责人。
第十一条设置广播电视大学,须配备与教学任务相适应的合格教师。
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须具有与所担任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学术水平,懂得远距离教育的教学法,并具有编写辅导教材和进行面授辅导的能力。
第十二条广播电视大学的专任或兼任教师,均须通过任课资格审查,方可担任课程教学,其资格审查和聘任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广播电视大学每个专业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务的专任或兼任教师两名,每门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职务的专任或兼任主讲教师一名。辅导教师的配备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开设课程的主讲教师和教材主编应从全国范围内择优聘任。
第十三条广播电视大学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办学经费,须有稳定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学员人均经常费开支标准和解决办法,应区别不同的办学层次,学科类别及学习年限,按国家或地方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设置广播电视大学,须具有与学校任务和规模相适应的固定校舍、图书资料、仪器设备,有相对稳定(含租用)的教学实习、实验基地。
第五章审批程序
第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设置和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审核,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
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分校、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市区分校或工作站的设置和变更,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县和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的设置和变更,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准,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设置专业的科类计划和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的课程及附设中专部,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核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及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分校设置专科专业和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的课程及附设中专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十七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规定职权内,依照本规定第三章和第四章的规定,分别对广播电视大学申请设置或变更学校专业及课程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第六章职责
第十八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职责:
举办全国统一开设的专业科类,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统一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
负责编审统一开设课程的印刷教材,制作视听教材,并出版发行;
负责统一开设课程的考试和命题工作;
加强师资、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培训工作;
开展远距离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
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业务工作。
第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职责:
举办面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统一开设的专业,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拟订自行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自行开设课程的印刷教材及教学辅导资料,制作自行开设课程的视听教材;
组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开设课程的考试及评卷,负责自开课程的考试和命题等工作;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教学、教务、考务、学籍等管理细则,并组织实施。负责录取新生,颁发毕业证书、单科证书、结业证书;
培训师资,开展教学研究,总结交流办学、教学经验;
指导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的教学业务工作;
指导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十条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市区广播电视大学分校或工作站的职责:
按照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计划,组织听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考核、实验、实习、毕业作业(论文)等教学活动;
贯彻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关于教学、教务、考务、学籍管理等规章制度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制定的相应的管理细则;
负责所属工作站、教学班的组建和教学管理;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颁发结业证书;
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分校须负责面向本地区自办的专科毕业及其他层次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的职责:
聘请辅导教师和非学历教育自开课程的任课教师;
负责各教学环节的组织工作和教学班的各项管理工作;
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七章教学
第二十二条广播电视大学面向全社会实施开放教学。采取视听、自学、函授、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以视听和自学为主。
第二十三条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过程采用全国统一开设课程和地主自行开设课程相结合,以全国统一开设课程为主的方式。
第二十四条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学历教育,学员须通过国家规定的入学考试,方能取得学籍。学籍管理办法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学历教育实行学分制和学年制,并逐步向完全的学分制过渡。
实行学年制,应根据全日学习或业余学习和学科类别的需要确定学制。
实行学分制,应根据学科类别的需要,确定各门课程的学分。适当缩短或延长学员的学习年限。
第二十六条广播电视大学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与各类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办学。在相同层次、专业范围内逐步实行广播电视大学和其他类成人教育相互承认学分或成绩。
第八章管理体制
第二十七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接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领导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所属高等学校,接受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教学业务接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指导。
【关键词】开放教育;实践环节管理;研究
一、研究意义
(一)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1.综合实践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不同,电大学生已经完成了从学校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电大学生缺少的不是实践经验,而是如何运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经验总结和提升理论认识的深度。因此综合实践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
2.实践环节是提升学生理论素养的重要手段。电大学生在职学习,工学矛盾突出,面授课时有限,理论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瓶颈之一实践环节敦促学生搜集相关理论资料,了解理论研究现状和观点,使学生自觉地学习了理论,增强了掌握和运用理论的能力,有效弥补了理论学习深度和广度不足的缺憾。
3.实践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主要方式。电大学生鲜有机会将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和理论进行综合实践运用,实践环节则在毕业前夕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对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实践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思考习惯,实践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从理论的视角分析实践问题,学会提升实践问题的理论深度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自觉性,学会把实践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去思考认识,逐渐培养理性思维的习惯。
(二)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实践环节管理松懈、流于形式,指导过程缺失,个别教师责任心差;(2)旧有的实践教学模式不适合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语境;(3)学术素养和理论功底薄弱导致抄袭、雷同现象泛滥。
二、相关研究综述
对于实践环节的研究伴随着开放教育的出现而产生。根据文献检索,笔者选取了近十年中国知网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搜索篇名中包含“开放教育”和“开放教育实践环节”词汇的论文,从2004-2013年分别为4635和129篇,见图1所示。
从数据分析可知,对于开放教育的研究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论文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相比而言,对于开放教育实践环节的研究却鲜有关注,每年只有区区十数篇,2009年甚至只有9篇。
从内容分析来看,国家开放大学王朝中教授在《构建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途径与办法――以中央电大行政管理专业专科实践教学改革为例》一文中指出,开放的实践教学要体现出系统性、针对性、可行性等特点,同时王教授在实践环节的一体化方案中也指出要创新实践环节的模式;山西广播电视大学的王燕、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的丰云和山西广播电视大学的裴小琼分别从实践教学改革的视角来谈实践教学,王燕副教授以实践为例,改之前的专科论文为文献综述,体现了专科实践教学的多元化思路的一种探索;裴小琼等人也主张应摒弃之前对专科实践环节统一采用学术论文的固化的模式,应改为研究报告、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丰云以网上学习的实证分析得出实践环节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应该革新社会实践的模式。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1.严格把控实践环节过程,实施无缝隙管理。研究报告提出了实践环节流程图(见图1),规范了实践环节全过程管理。
2.精细构建质量监控体系,严防问题死角。对实践环节管理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从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条件准备、教学过程监控和教学结果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构建周密的质量控制网络(见图2)。
3.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突破传统范式束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对于合适模式的探索远未停止。研究报告中通过工商管理、法学、旅游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几个专业的改革样本,试图在模式探索与创新上起一个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先试点再铺开,由点到面,开创实践教学的一个新局面。
图1 实践环节指导过程流程图
图2 实践环节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结构图
(二)研究思路
本研究重点涵括过程管理、质量监控和改革创新三个部分。加强全过程无缝隙管理、重视构建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实践环节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1.整合学校内七个“快乐的原子”。依据麦肯锡“7-S”模型(见图3),在实践环节管理方面整合学校内各个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提高实践环节管理能力和效果。
结构:各部门协同联动,合理分工协作,形成有效的组织架构,这是实践环节管理的组织保证。
策略:过程控制+质量监控体系+实践环节模式改革创新
制度:专科论文抽查+本科论文答辩+实践环节工作手册。
员工:所有与实践环节指导、管理等工作相关联的专兼职课程责任教师。
共有的价值观:提高实践环节管理的有效性和实践环节的质量。
象征(风格):质量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和团队协作。
技能:教师对于实践环节指导和管理的能力。
2.践行TQM(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七个核心理念。质量第一、顾客导向、系统管理、过程控制、团队工作、预防为主和不断改进。
图3 7―S构架图
3.实行PDCA循环的动态管理。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的四步骤动态循环管理的策略管理实践环节。
图4 PDCA循环图(左图为“大环套小环”,右图为不断上升的循环)
(三)实施步骤
本研究立足于充分地占有翔实的数据资料,以学界公认的权威理论为支撑,从实际工作的现实出发,提出一定的研究假设,在理论与实践对照、融合的基础上对假设进行证实,从而构建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
图5 本研究实施步骤
四、研究总结与建议
(1)加强顶层制度建设,夯实实践环节管理基础。(2)构建质量控制体系,强化实践环节管理过程。(3)创新实践环节模式,丰富实践环节考核手段。
参考文献
[1] 郑建辉.“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及其权益保护调查与分析――基于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活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
[2] 杨述厚,李百齐.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6,6.
[3] 丰云.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效分析[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1规范我省电大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1.2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1.3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0篇,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排)。
2.编写要求
2.1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70克以上白纸,1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2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1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1条下划线。
2.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2.4前置部分从内容摘要起单独编页。
2.5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4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3.1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3.2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
目次页(必要时)
主体部分:
引言(或绪论)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4.1封面:封面格式按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封面统1格式要求。封面内容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完整。其中论文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毕业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论文题目所用每1词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2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1般不宜超过30字。论文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写词、首字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论文题目语意未尽,可用副标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
具体内容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小2号黑体,居中)
论文题名:(2号黑体,居中)
学生姓名:(××××××××3号黑体)
学 号:(××××××××3号黑体)
指导教师:(××××××××3号黑体)
专业:(××××××××3号黑体)
年 级:(××××××××3号黑体)
学 校:(××××××××3号黑体)
4.2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3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2次文献采用。
摘要1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1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封面页后。
中文摘要1般为300汉字左右,用5号宋体,摘要应包括关键词。
为了维护考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平性,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班上召开考试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全体同学郑重承诺以下事项:
1、保证已认真阅读并知晓《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读本》中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考试纪律与违规违纪处分规定》(《考试纪律》、《考试违规违纪行为分类》、《考试违规违纪处分》、《考试违规违纪处理程序》)等章节内容。
2、保证自觉服从考试组织部门的统一安排,持考试证(或身份证和学生证)进入考场。自觉接受和配合监考人员的安排、检查和监督。
3、保证在考试中诚实守信,自觉遵守相关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如有违纪、违规行为,自觉接受监考人员根据学校相关规章制度所作出的处罚;如有违法行为,自觉接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惩罚。
(特别提醒:按照相关学校规定:考试一次作弊者,作留校察看一年处分并不予颁发学位证书;考试作弊达两次者,作开除学籍处理)
20XX年1月2日
期末考试诚信承诺书二
根据电大学籍和考试管理的有关规定,本人自愿参加佛山广播电视大学期末考试并郑重承诺:本人已认真阅读并理解了《佛山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参加考试须知》及《佛山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参加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愿意在考试中自觉遵守,保证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参加考试,如有违反,自愿按《佛山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参加考试违纪行为处理办法》接受处理。
学生班级:xx
学号:xx
签名:
20XX年xx月xx日
期末考试诚信承诺书三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此次期末考试中我们庄严地做出如下承诺:
一、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迟到,不早退;考试不违纪、不作弊,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改动成绩;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剽窃他人作业、文章和论文。
二、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不携带特殊答案、通讯工具、电子辞典及规定以外的文具、资料等参加考试。
三、凡带有书包、书籍、纸张、文具盒等物品的,都集中存放在监考老师指定地方,不随身放在座位上。
四、在考场内不交头接耳、互打暗号,喧哗或有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不夹带与考试内容有关材料并有抄袭现象;不抄袭他人答案;不在试卷上故意写他人姓名、考号。
五、不交换答案,不强抢他人答卷,不有意将自己的答案让他人抄袭,不将试卷带出考场。
六、不扰乱考场秩序,无理取闹、服从监考员老师安排。
我们郑重承诺:愿意在考试中自觉遵守考场纪律,如有违反,愿意接受学校处理。